电梯安全生产责任书

2024-11-18

电梯安全生产责任书(共8篇)

电梯安全生产责任书 篇1

电梯安全责任书

电梯安全责任书1

一、严格遵守和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及《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等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确保电梯维护保养质量。

二、依法取得电梯维保许可资质,并持续保持获得资质必备的条件;坚决杜绝维保工作转包和接受无资质单位挂靠的违规行为;

三、认真按照电梯安全技术规范以及电梯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制定维护保养方案,按规定的周期、规定的项目和安全质量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并对所维护保养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

四、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做好对承担维保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建立每部电梯的维保记录且能反映电梯运行真实状况,并按规定时限做好档案保存。

五、制定电梯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设立24小时电梯维保值班电话,保证接到故障电话后及时予以排除,接到困人故障报告后维修人员在30分钟内赶到现场实施救援。

六、协助使用管理单位制定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在维保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告知使用管理单位;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及时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电梯安全责任书2

1、负责组织电梯管理人员的培训并达标后持证上岗。

2、负责居民楼区客梯的保养与维护,确保正常安全运转。

3、负责对所有电梯每月进行一次维护与保养,进行一次运行调试。

4、负责每天巡查电梯机房,查看机房温度及湿度;检查控制柜继电器是否正常工作。及时清理机房卫生,检查并严防止积水及漏水现象。机房内灭火器在指定位置摆放并定期维护。

5、负责监督电梯维保人员每次保养时是否严格按电梯保养制度进行保养,并确认保养后正常运转状态方可签字,并存好电梯维护保养记录。

6、负责随时检查电梯所有附属设施及附件是否运转正常,及时处理发现问题杜绝安全隐患。

7、负责配合潍坊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做好扶梯、客梯及液压货梯的定期年检工作。并对提出的整改问题,严格按质量要求限期整改。

分管领导: 责任人:

电梯安全责任书3

甲方:

乙方:

经双方协商,乙方自愿接受本公司委托的电梯工程,并就电梯安装过程中安全、安装质量要求,达成如下协议:

一、 安全责任

1、乙方安装人员必须持有省、市(自治区)技术监督部门签发的有效特种设备操作证,不得冒名顶替,弄虚作假,并提供原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交甲方备案,工程结束后,原件退回本人。

2、乙方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严格遵守并实施厂方规定的操作规程和现场安全管理规定。切实执行公司制定的本工地施工方案,具备完善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方可施工,如发现违章作业、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工期明显拖延,甲方有权勒令停工,乙方无条件整改,其损失由乙方自负。

3、乙方在工程合同期间,所有安全责任由乙方负责,与甲方无关。由于乙方原因造成自身或第三方人员人身伤亡事故,火灾事故,其一切损失及责任一律由乙方负责并承担全部费用,并作出相应事故报告。

4、乙方必须有专人负责安全教育、安全施工,监督检查工作,严格按规定实施安全指导项目日常工作,并认真填写安全指导日记。

5、乙方必须遵守土建施工单位有关工地的管理制度,安全规定,并服从管理,因违反管理引起的一切事故,全部由乙方负责并承担相应后果。

6、在电梯安装过程中,无论任何原因,对电梯器件、材料及安装用料,发生损坏、丢失、自盗,全部由乙方照价赔偿。

7、安装工具、设备、安全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安全要求,由乙方自理。

8、施工现场(包括作业区域、库房、宿舍)必须整洁有序,符合公司对现场的各项要求。

9、所有电梯安装材料,不允许挪做它用,安装结束后剩余物资全部交回甲方。

二、质量责任

1、乙方在电梯安装过程中必须执行并达到以下标准中规定的有关条款及要

求。

GB10060─93 ?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GB50182─93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器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7588─200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电梯制造厂“电梯安装技术标准”、“厂方安装工艺要求”。

2、乙方对质量标准要求的项目,实测数据要真实、可信、准确、完整,并按制造厂要求及时填写,汇集、整理。按监理单位要求格式、时间保送施工资料及竣工资料。

3、乙方须随时接受甲方质量监督检查,对未达到质量要求的返工整修项目需无条件进行,发生质量事故甲方有权作出经济处罚,减少应支付的工程款。

4、乙方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改变安装作业方式,造成损失的要追究乙方经济责任。

5、对于安装过程中出现与技术标准、指导资料相勃或不可预见的问题,要主动向甲方请示,在得到甲方认可后,方可继续施工。

6、乙方在电梯安装结束,必须作一次全面检验,当全部项目合格后,方可交付调试。因安装原因造成调试工作受阻或无法进行,乙方须承担调试人员误工损失。

7、在调试过程中,乙方安装人员必须全面配合调试工作,对质检中提出问题,要认真整改。在验收时,质检部门提出的`整改项目,如属安装问题,乙方应无条件进行整改,同时承担二次验收费用。

甲方: 乙方:

电梯安全责任书4

电梯作为一种机电合一的大型的垂直运输工具,它既运乘客又运货物,所以必须经常处于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必须有一定的条件来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

为强化宾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集团《安全生产管理总则》的规定,特签定本安全责任书。

一、 安全职责

1、宾馆工程部负责电梯的安全工作,对电梯造成的安全事故负主要责任。

2、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酒店安全规章制度,把

电梯安全工作列入工程部重要议事日程。

3、工程部负责制定具体的可行的严格的电梯管理办法,并应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制度及保养规程,并在日常管理中实施。

4、从事电梯维修的人员以及专职司机,必须由经政府批准的培训部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合格证,才能上岗。

二、 奖惩

1、奖励

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可参照凤祥宾馆《管理创新管理规定》的规定给予奖励

(1) 在改善电梯安全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如通过革新和改造,显著提高设备、设施和工具的安全性能或降低运行成本的;

(2) 在防止电梯安全事故方面做出成绩的,如及时发现消除安全事故隐患,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或提出了先进有效的事故预防,控制方法的;

(3) 在事故的抢险救护工作中尽职尽责,见义勇为,不怕牺牲,不畏艰险,为抢救人员生命和企业财产作出重要贡献的。

2、罚则

(1) 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造成重大影响的,由执法机关按国家《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或《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2) 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责任,导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给予相应处分。

凤祥宾馆安委全组长: 部门负责人:

电梯安全责任书5

电梯安全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维保单位的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抓好安全生产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确保本单位维保的电梯安全运行,保障电梯乘客安全,本单位承诺:

1、 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电梯有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规定,在许可范围内开展电梯维保活动,做到守法经营、诚实可信、注重质量、服务周到。

2、 自觉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社会媒体和广大电梯用户监督,对维保电梯出现的安全质量隐患,及时整改到位,确保所维保的电梯处于良好的安全状况。

3、 加强电梯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教育培训,做到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电梯维保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和日常安全教育。

4、 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对维保的电梯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主动协助电梯使用单位及时办理电梯的定期检验手续,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做好自检,并对其安全性能负责。

5、 保证所维保电梯合格标志及警示标志符合要求,安全及应急装置可靠有效,并提供24小时响应的电梯急修服务。接到电梯关人故障通知后,30分钟内赶到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

6、 对维保的电梯提供优质的电梯备品备件,及时响应电梯使用单位对备品备件的需求,确保电梯正常使用。

若发生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规的有关规定和上述承诺要求的行为,本单位依法承担职责范围内的一切责任。

承诺单位盖章

20xx年1月12日

电梯安全责任书6

为了确保安全使用电梯设备,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顾客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公司的利益,确保社会稳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特签订本责任书。

一、甲方职责:

1、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电梯安全监察和日常安全检查。

2、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并按照要求,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保障顾客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单位的利益,确保社会稳定。

3、将电梯安全工作列入本公司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电梯安全工作会议,听取有关部门对电梯安全使用情况的汇报,研究防范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工作,及时解决电梯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4、建立本单位电梯安全工作责任体系,配备专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层层落实责任制,签订电梯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

5、建立健全本单位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6、负责做好每月一次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解决,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7、配备电梯作业人员,定期对电梯作业人员进行电梯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电梯作业人员具备必备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需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和管理工作。

二、乙方职责:

1、营业期间安排人员在电梯站岗,确保每时每刻都有人在电梯旁提醒顾客注意安全。

2、电梯外观卫生清洁工作。

3、发生电梯事故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好事故现场,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配合有关部门查清事故原因,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并接受有关部门处理。

4、本内,确保不发生电梯重特大安全事故和有重大影响的安全事故。

甲方签字(盖章):xxx

乙方签字(盖章):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电梯安全生产责任书 篇2

关键词:电梯事故,工程安全,工程责任,伦理道德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人类的生活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满足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需求, 各种大大小小的工程项目不断被开发, 这些工程项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 也隐藏着诸多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近十多年来, 由于城市建筑大规模发展, 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电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 如今已成为很多都市人别无选择的代步工具。据统计, 截止到2011年底, 我国电梯保有量超过201万部, 我国每天有2.5亿人在使用电梯, 电梯的年增长量超过20%;电梯每小时上下行50次以上, 平均故障率7次/年;门系故障占80%, 其他故障占20%, 电梯的安全运行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电梯安全事故是由什么引起?造成电梯事故的根源是什么?工程师在电梯制造过程中有哪些应有的监督和责任?这些问题都是本文讨论的中心。

1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土地资源紧张,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城镇化进程加快,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在这几十层乃至上百层高耸的建筑中, 电梯成为大家工作、生活所必须的设备。电梯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但频发的电梯事故, 也让人惶恐担心、如履薄冰, 电梯的安全警钟必须敲响。据统计, 2012年全国因电梯事故死亡28人, 一些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也表明, 电梯乘客中近两成的人曾遇到过电梯事故。下面我们对近年来发生的一些电梯事故进行分析和总结, 探究造成电梯事故的根源。

(1) 2013年5月15日, 深圳市罗湖区笋岗东路长虹大厦内的1号电梯出现故障。最恐怖的是深圳实习医生王双双乘坐电梯从16楼到3楼, 当电梯门打开, 她准备走出电梯时, 电梯门忽然关闭, 并且迅速下坠直至负1层, 王双双头部被夹断, 身首异处当场死亡。技术组专家发现, 维修工在给事故电梯润滑时违规使用了机油, 这种液态的润滑油容易向下流进电梯的“刹车片”里, 导致其制动力下降, 一旦电梯满载或超载, 就会出现“溜车”现象。而按照正常操作, 维修工应该使用固态润滑脂。从这起事故中不难看出维修工的疏忽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 2013年9月21日, 沈阳一名电工在一高层购物中心施工时从9层电梯口坠下身亡。为了方便施工, 施工队安排五名电工在漆黑的走廊里安装临时照明灯, 在这一过程中一名电工从9层的电梯口直接坠入负3层。发生事故的原因是该电梯尚处于未完工状态, 本该关闭着的电梯门却打开着, 且门前没有任何围挡和警示标志, 施工人员在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中冒险施工致使该事故发生。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电梯安装人员未能意识到电梯设备的安全隐患问题, 麻痹大意所致。由此可见, 对施工管理人员、安装人员, 必须加强其安全意识教育,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 2012年9月13日下午, 武汉市东湖风景区建筑工地上的一台施工升降机在升至100米处时发生坠落。电梯载满粉刷工人, 在上升过程中突然失控, 直冲到34层顶层后, 电梯钢绳突然断裂, 厢体呈自由落体直接坠到地面, 致19人死亡, 其中有4对夫妻。调查发现:第一, 事故电梯核载12人, 实载19人;第二, 电梯上的“武汉市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牌”上标示的有效期限是2012年6月23日, 已经超过有效期将近三个月。很明显, 升降机已经超过限用期限, 荷载12人, 实载19人, 超载58%, 且还表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重不到位。

(4) 2011年7月5日上午9点36分, 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A口上行电扶梯发生溜梯故障, 造成1人死亡、3人重伤、27人轻伤的重大事故。

经调查, 此次事故是因为奥的斯公司此款电梯存在设计缺陷, 同时维护保养不到位。奥的斯513M PE型号扶梯存在的设计制造缺陷, 还曾引发多起事故。2009年11月15日, 在美国赌城拉斯韦加斯的凯撒酒店, 也曾发生过一起奥的斯自动扶梯突然逆向行驶, 造成10多人受伤的事故。2010年12月14日, 深圳地铁1号线国贸站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故, 同样也是由电梯逆行, 导致25名乘客受伤。以上涉事电梯都为奥的斯电梯。

(5) 2003年9月8日上海地铁莘店北广场东侧, 提升高度八米的5号扶梯正在向上运行时突然发生故障, 并逆转向下溜车, 造成梯上14名乘客摔倒其中一人轻伤。

其原因是扶梯驱动电机与减速箱之间的弹性联轴器中橡胶垫损坏, 导致齿轮啮合失效, 造成扶梯及主链下滑。同时该台扶梯提升高度达到了8米, 应该按照检验规程的第9条要求设置附加制动器, 由于没有设置附加制动器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即事故的另一个原因是制造环节不符合要求。

2 电梯安全问题之归因及防范措施

电梯事故频发引起公众及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电梯安全与其设计、制造、安装, 包括使用及后期的维护息息相关, 因此对造成电梯事故的原因就要从设计、安装、使用、维护各个环节进行分析, 探析电梯安全问题之根源, 针对问题提出有效措施,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1 电梯在投入市场使用之前要保证其设计合理、质量合格

设计环节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 设计师有责任不断改进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电梯是特种设备, 关乎人的生命安全, 电梯制造公司的设计部门应根据国标, 对电梯各个部分的设计做到精准到位;生产环节要保证产品质量, 在设计、制造环节上做到“零缺陷”, 从根本上彻底杜绝事故的发生。电梯在出厂使用前工程师对它的安全性要做出全面的评估, 电梯本身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到位, 与电梯安全使用有直接的关系。

北京地铁电梯事故的发生, 归其根源就是由于所使用的“奥的斯”电梯存在设计、制造缺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固定零件受损, 驱动主机发生偏移, 驱动链条脱落造成扶梯下滑, 经专家鉴定事故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电梯存在设计、制造缺陷。奥的斯513M PE型号扶梯存在的一个设计制造缺陷是底座螺栓, 它不同于常用的圆形螺栓, 而是独特的T型, 容易断裂或脱落引发事故。厂家把这些带有“先天缺陷”的电梯投入市场为使用者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2.2 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安装作业, 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特种装备的作业规程有严格的规定, 但施工方往往疏于管理, 为了赶工期违规作业, 酿成悲剧。实例二中沈阳电工从9层电梯口坠落身亡的事故, 就是由于电梯安装人员违规作业, 在电梯尚未安装完工的状态下, 既没有关闭电梯门, 也没有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使得其他施工人员在不安全的环境下冒险施工而致使该事故发生。

2.3 使用者对电梯的安全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且不能正确操作电梯, 典型事例就是超载

使用者抱着“多我一个没问题”的心态, 在电梯超过负荷量时依然乘坐电梯, 其实电梯在超载的情况下已经对人们的安全埋下了“定时炸弹”。实例三中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升降机超载7人, 超载量高达58%, 设备老化加上严重超载, 造成升降机钢绳突然断裂坠落。

电梯使用者的行为习惯与电梯的安全运行密切相关。现实生活中, 新入住的住户用电梯运送沙石、水泥等容易撒漏的装修材料, 一旦这些细碎物掉进电梯门缝里或者跌入电梯运行槽, 对电梯的损害非常大, 也为电梯埋下了“定时炸弹”;还有些人在电梯里乱扔垃圾、拍打厢门、用脚踢踹轿厢等现象, 使得电梯发生故障的机率大大增加, 因此防止电梯事故的发生, 还要强化人们的安全乘梯意识。

2.4“维保流于形式”是电梯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之一

电梯事故发生的案例中60%至70%是由后期维护不当、维护人员麻痹大意等原因所致。实例一事故发生的原因就是由于维修工在给电梯润滑时违规使用了机油, 造成电梯“溜车”所致。更重要的是电梯在检修保质期内, 是否能够进行规范的安检。多数使用单位在检修保质期内很少进行维护, 一般都是电梯出现重大问题时才会重视。正是由于不重视“小问题”, 常引发“大麻烦”。近年来, 我国的部分电梯已经进入报废期、“衰老期”, 这些超期服役的电梯常常威胁着电梯使用者的安全。

质监部门在日常检查中, 发现常见的电梯隐患还有:检验标志、警示标志不健全;应急报警装置不灵;按钮损坏等等, 这就要求电梯的使用管理单位一定要加强对电梯的监管、维护, 提高管理人员的电梯安全意识, 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才能保障电梯的正常运行。

2.5 法规不健全, 用工不规范

一部电梯从出厂到使用, 采购方 (开发商) 、管理方 (物业) 、使用方 (业主) 、维保方 (维保单位) 是完全分开的责任主体。这就导致各方在保障电梯安全运行方面所负的责任不明确, 而电梯作为需要精细维护的特种设备, 只要一方稍稍大意, 就会为安全使用埋下隐患。我国电梯安全监管主要依据的是现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该法规对电梯设计、制造、安装、维保、使用、检测等环节都有相关规定和要求。但在实际生活中, 一旦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安全事故, 故障原因难界定, 责任主体不明晰, 互相推诿的事情屡屡发生。

现实中存在的另外一种现象是用工不规范, 电梯是特种装备, 其维护、修理需要专门的人才, 需要持证上岗, 但在实际工作中, 许多电梯使用单位为了节省开支, 直接聘用无特种作业人员证书的电梯工维护、修理电梯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其次, 有些没有资质的电梯维保单位搅乱了市场, 电梯维修保养公司使用无证人员对电梯进行日常保养。这些行为表面上为单位节省了一笔用工费, 但实际上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因为这些没有经验又没有经过系统安全培训的人员根本无法保证电梯的安全使用。监督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 提高维保单位的门槛, 解决维保行业恶性竞争的现状。

3 工程师及工程共同体的伦理责任

现代社会中, 工程活动是现代人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 根植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其最终是以“追求人的幸福和快乐为目的”, [1]在众多的工程中, 它内在地包含着一定的伦理尺度。工程必然涉及到安全, 对于工程师而言, 关注安全是其天职。就工程师而言, 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设计过程、生产过程以及产品进入市场后的使用及安全问题做出全面的评估, 要为公众的福祉负责, 由此要求工程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

“职业工程师关注一般公众 (以及他们的安全) 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是:在设计建筑、电梯、电动扶梯、桥梁、人行道、道路和天桥时, 履行地方建筑规范的要求。”[2]“工程的责任主要是通过工程师在从事的工程领域运用其所掌握的很强的工程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来负责任地恪守职业操守, 以忠诚的伦理信念严格执行工程规范、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 注重工序质量控制, 非合格材料禁止使用, 不合格工序严禁转序, 杜绝将危险的、不安全的和有严重缺陷的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程序及产品转交给客户、公众和社会。”[3]一个有责任感的工程师如果意识到某一设计违反了工程规范、技术标准等问题而不去制止, 进而造成严重后果甚至伤亡, 他就应该为此承担责任。而在现实中, 基于行政领导瞎指挥、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不强、监管不到位、抑或追求利益等原因, 各种工程事故屡有发生, 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极大的损失。

上述几例电梯事故就充分表明了这些问题。实例二沈阳电工坠落身亡就是由于监管不到位造成的。究其责任与施工方和安全工程师密切相关, 电梯安装人员违反操作规程 (不仅没有关闭电梯门, 甚至连一块挡板和警示牌都不放) , 安全工程师监管不力酿成悲剧, 他们应为这场事故承担责任。而实例四奥的斯513M PE型号扶梯引发的多起事故以及实例五, 则是由设计制造缺陷所造成的。“维保流于形式”也是酿成悲剧的重要原因, 实例一和三均由维护保养不到位造成。我们除了对受害人的同情之外, 是否还应该更多的强调有关人员要加强责任意识?

责任的概念是多方面的。“责任指的是, 职业人员以一种有益于客户和公众, 并且不损害自身被赋予的信任的方式使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义务。当我们说职业人员应该‘负责任’或‘负责任地行为’时, 指的正是这一类型的责任。”[4]虽然电梯事故的发生由多方面原因造成, 与电梯厂商、物业公司、使用单位、维修单位等都有关联, 当然还包括政府主管部门, 但无论问题出现在哪个环节上, 都与职业人员是否尽职尽责分不开。电梯出厂之前, 安全工程师都要对自己设计或者生产的产品负责任, “他有责任和义务确保按照职业标准, 包括技术和伦理的标准, 实施工程项目。”[5]上述电梯安全事故案例中,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安全工程师在电梯出厂之前对其工厂生产的电梯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 把公众的利益和安全作为最大的目标, 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 那么进入市场使用的电梯就会降低发生事故的几率;电梯使用过程中, 如有专业的安全工程师加强后期维护, 及时制止违规操作行为发生, 电梯事故就会减少甚至不再发生;在施工过程中, 如果安全施工监管到位, 就不会有19名粉刷工人命丧黄泉。因此无论工程师个体还是工程共同体, 都应对生命负责, 对社会发展承担责任, 但在实际生活中, 工程共同体的这种责任意识还远远不够。

工程活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工程活动中存在许多利益主体, 而众多的利益主体之间必然会出现矛盾, 通过工程伦理的研究可以为解决各种利益冲突提供思路和方法, 以期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实施。美国工程伦理学家哈里斯等人认为, “研究工程伦理的价值之一是, 它能促进一种负责任的工程实践。负责任的工程师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实施预防性的伦理, 做出合理的伦理决定, 以避免可能产生的更多的严重问题。”[6]之所以发生诸类电梯事故乃至更严重的工程事故, 在于工程共同体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工业革命以来, 工程师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日益加大。工程师在设计、生产各种产品时 (包括电梯在内) , 就应当把对人类负责作为自己设计的出发点, 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 各种血淋淋的工程事故就是证明。因此工程师或者工程共同体要致力于人类的健康、安全和幸福。“知晓工程潜力以及工程对人和环境的限制的, 是工程师, 而非他人。”[7]因此, 工程伦理是一种责任伦理, “责任”是工程伦理的核心。

近二十年对工程伦理的研究表明, “在理论层面, 工程伦理学主要涉及工程领域中善与恶、正确与错误、真与假、诚实与虚伪、勇敢与怯懦、公正与偏私、美与丑、信任与背信这样一类道德概念作出形而上学的思辨和预设, 为我们的工程事件与行为构筑道德评判的价值基准。在实践层面, 它是一项以理性的方式指导工程事业, 同时努力为工程领域提供满足客户、公众和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 构建工程伦理秩序, 工程似乎离不开伦理学的指导。”[8]

综上所述, 从电梯事故这样的工程安全典型案例中, 我们不难看出, 工程师及工程共同体应该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 应该对发生的工程事故进行理性的反思, “作为职业角色的工程师, 要始终把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置于首位, 这是我们不得不遵循的工程伦理基本准则。”[9]工程师以及工程共同体要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 加强职业伦理的思考, 做好的工程, 推动社会发展, 为人民的福祉服务。

参考文献

[1]曹玉涛.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工程思维的伦理之维[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9.)

[2][3][4][5][6]查尔斯·E·哈里斯, 迈克尔·S·普里查德, 迈克尔·J·雷宾斯.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M].丛航青, 沈琪, 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7]梅瑞迪斯·W·思林.工程师的良知[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262

电梯安全生产责任书 篇3

【关键词】电梯监管;运行安全;保障措施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建设,电梯作为重要的配套设施被广泛的应用于高层建筑内部,它给大家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时常给我们的安全带来威胁,那么如何加强电梯监管措施保障电梯运行安全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目前电梯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1电梯的所有者对产品质量检测不到位

高层建筑的业主作为电梯的所有者在購买时对电梯的检测不到位,因为电梯从厂家运输到使用地,都是成套设备,购买者对电梯内部的构件的质量不了解。在购买电梯时总想购买物美价廉的产品,但是一些电梯生产厂家为获得市场份额,靠打价格战取胜,不顾消费者的利益,为降低成本不惜牺牲产品质量,一些关键部件以次充好,用质量没有保障的配件代替优质配件,例如用塑料齿轮代替金属齿轮、降低钢板的厚度、用翻新配件代替新配件等等,这些配件都在设备内部,消费者不进行解体检查根本就发现不了这些质量问题。

1.2电梯的管理者对电梯安装质量检验不达标

电梯的安装是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目前由于我国各地电梯数量以几何倍数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具有丰富安装经验和技术过硬的安装人员十分稀缺,一些电梯安装企业,为加快安装进度将大量没有安装资质的人员,推向安装一线,这些安装人员只经过几天或者几周的简单培训匆匆上岗,这样安装的电梯虽然也能够使用,但是为日后使用留下了隐患。而电梯的管理者大多也非电梯的技术人员,对于电梯的安装质量的检查也只能是检查一些表面的东西,而对于电梯安装质量是否真正达到国家标准不得而知,即使做检验也不可能达到标准。

1.3电梯的使用单位对电梯的管理不到位

电梯作为一种公共运输工具,一般用于人流、物流较大的场所,因此电梯的安全运行事关重要。电梯的使用单位为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应设专人管理,但是由于一些原因电梯的使用单位对于电梯的安全隐患的危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电梯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是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电梯没有安全标识、安全使用须知等问题比比皆是,电梯严重超载或是被滥用没有得到管理者的及时制止,对发现的小问题拖拉长期不解决,电梯维修严重滞后这种现象时有发生,电梯的使用单位对电梯的管理不到位,为电梯的安全运行留下了隐患。

1.4电梯的日常维修保养严重缺失

电梯是一种机械,这就意味着部件的磨损与老化是不可避免的,同时由于电梯的不正确使用一些部件会损坏,每当发生这种情况,电梯的维修部门应及时更换这些问题部件,避免这些部件的突然损坏对电梯的安全运行造成危害。但是一些电梯的使用单位,为节约维修成本,对于这种情况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时常让电梯带病运行,总是等到电梯不能运行才进行维修。另一方面电梯的管理单位也没有制定定期的维修规章,或是维修人员不能按照电扶梯使用 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对电梯的各个部件进行认真检查,甚至会出现没有维修资质的人员对电梯进行维修,对电梯造成新的损坏。

1.5上级管理单位对电梯监管体系不健全

电梯在我国是作为特种设备来管理的,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对电梯进行检验,但是这些相关职能部门面对如此众多的电梯,做到每台电梯都做安全性能检测是不现实的,由于这种监管体系的不健全,十几个人员对成千上万的电梯检测也许就是形同虚设,这样形成了既有使用单位管理不到位,上级部门再监管不过来,也就电梯无人管理的尴尬局面。

2、加强电梯监管措施

针对上述在电梯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如何加强电梯的监管措施,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

2.1提高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

在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这两部电梯的管理法规中明确规定,使用单位应购置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电梯,这就要求使用单位在购买电梯时不能图便宜购买没有生产资质的单位的电梯,同时在签订的购买合同中明确电梯的三包等质量保证事项;同时法规还规定使用单位应委托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维保,所以使用单位在选择安装维修单位时,要认真对这些单位派出的人员的证书进行检查,并签订安装维修保养合同,在合同中要明确约定维保期限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为电梯的使用单位还要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严格按照法规规定配齐具有相应资质的电梯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应具备电梯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并建立健全电梯的安全岗位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应急救援演练。同时对责任人要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促使责任人尽职尽责的做好电梯的日常巡视检查工作,及时记录电梯使用状况,定时检查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作出处理,并报告单位负责人。

2.2加强电梯的日常维修保养

使用单位要按照合同督促电梯的维修保养单位履行其对电梯的维修保养义务,特别是对一些关键部件如电机、制动器、钢丝绳等更要做好检查维护,保障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对于维修单位发现的安全隐患,使用单位要引起重视,该更换的设备不能由于成本的原因而延迟或不予更换,要形成维修单位与使用单位的相互监督机制。同时维修保养单位在接到使用单位的故障通知,要在第一时间内对电梯各种故障进行处理,避免电梯带病运行,而且维修过程中选派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保障维修质量,将电梯的各种维修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在维修中提高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作业水平,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

2.3加大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

电梯的相关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对电梯的使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检查人员要遵守职业操守坚持原则秉公办理,对于检查中发现的违反规定或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行为,要责令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进行停用并保留对其进行处罚的权利,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加大对在用电梯的监督检查力度,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的消除潜在安全隐患,从而为电梯安全可靠运行提供强大的政策保障。

电梯作为一种特殊的运输工具,无论是使用单位还是监管单位,都要认真履行自己的安全职责,才能切实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l]罗哲.范围.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主要原因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2(12).

[2]张军略论电梯安全运行危险因素分析[J]科技风,2012(15).

[3]仇勇.浅谈电梯的安全隐患原因及监督检验对策[J].装备制造,2009,(08)

电梯安全生产责任书 篇4

北京试点电梯年检改革 推行电梯安全责任险

来源:新华网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记者关桂峰)记者18日从北京市质监局了解到,北京市即日起推行电梯年检改革。改革后,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有效期由4年调整为8年,全面推行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等事项的网上审批。改革措施之一是,将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周期由4年调整为8年。“这一改革举措体现了由重事前审批向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从注重行政审批到全程动态监管。”北京市质监局副局长李亮华说。改革后,每年计划安排约300家次的证后检查,并完善不合格企业的退出机制。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特种设备数量总计为34万余台,共有特种设备作业持证人员28.4万人。改革措施之二是,投入使用年限不满10年的电梯(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电梯除外),由原来每年1次定期检验调整为1年定期检验后,次年定期检验转变为自行检测。此外还增加了30条自行检测项目,并由检验机构对自行检测结果进行比例不低于5%的抽查。改革措施之三是,今年底前,所有特种设备许可事项将全部实现网上办理、审批。北京市质监局还将推进电子证照,努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了保障电梯年检改革试点推进,北京市质监局鼓励、引导物业或维保单位投保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并要求单次理赔保额和年度累计事故总保额均不低于125万元。目前,北京市电梯保有量近22万台,并且每年以1万余台的`增速增长,群众对安全乘梯、放心乘梯的需求日益增高。对于老旧电梯、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高风险电梯,北京市质监部门在原有定期检验基础上,开展安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重点安全监督检查。

电梯使维保单位安全责任承诺书 篇5

一: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电梯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自觉接受质建部门,电梯用户和社会的监督。二:严格按《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项目,内容,时间进行电梯维保,工作到位,确保质量。工作过程自觉接受业主或物业服务企业的全过程监督。

三:积极协助电梯使用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应急救援预案。

四:在每部电梯轿厢内公布求救电话,维保电话,维保单位,维保人员,求救电话保证24小时畅通,有专人接听并及时处理有关情况。

五:保证在电梯发生事故或困人等故障时,市区内30分钟,市区外1小时内赶到现场处置。

电梯使用单位(盖章)维保单位(盖章)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

电梯使用和维保单位责任义务 篇6

今年以来,我局组织开展了全市电梯专项安全整治活动,检查发现绝大部分电梯运行是安全可靠的,但一些电梯特别是个别居民小区电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究其原因,使用管理不到位、维护保养不规范是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青岛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及《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09)等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电梯法规)的规定,现将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履行各自的安全责任义务通告如下:

一、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安全责任义务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是指在电梯使用过程中实际履行电梯管理权利和义务的单位,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应当履行以下安全责任义务:

1、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电梯安全全面负责,至少有一名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

2、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相关人员的职责;安全操作规程;日常检查制度;维保制度;定期报检制度;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3、在电梯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使用登记。维保单位变更时,在新合同生效后30日内到原登记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并且更换电梯轿厢内维保单位相关标识。

4、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1)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实现有效联系;

(2)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3)将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乘客易于注意的显著位置;

(4)在电梯显著位置标明使用管理单位名称、应急救援电话和维保单位名称及其急修、投诉电话;

(5)制定出现突发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适时进行救援演练;

(6)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

(7)在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组织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8)电梯发生事故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且立即报告当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9)监督并且配合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

(10)对电梯安全管理和操作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5、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维保记录、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定期检验报告;设备运行故障记录至少保存2年,其他资料应当长期保存。使用管理单位变更时,应当随机移交安全技术档案。

6、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在用电梯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并在《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规定的检验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电梯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继续使用。

7、委托取得相应电梯维修项目许可的单位进行维保,并且与维保单位签订电梯维保合同,约定电梯维保的期限、要求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

二、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安全责任义务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是指取得相应电梯维修项目许可的单位,对其维保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应当履行以下安全责任义务:

1、对新承担维保的电梯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确认,维保后的电梯应当符合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并且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

2、依据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按照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结合所保养电梯使用的特点,制订半月、季度、半年、维保计划,及时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检查、调整,更换不符合要求的易损件,使电梯达到安全要求。

3、电梯维保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1)按照安全技术规范以及电梯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制定维保方案,确保其维保电梯的维保质量;

(2)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每半年至少针对本单位维保的不同类别(类型)电梯进行一次应急演练;

(3)设立24小时维保值班电话,保证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时予以排除,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维修人员在30分钟内抵达所维保电梯所在地实施现场救援;

(4)对电梯发生的故障等情况,及时进行详细的记录;

(5)建立每部电梯的维保记录,并且归入电梯技术档案,档案至少保存4年;

(6)协助使用单位制定电梯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

(7)对承担维保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取得具有电梯维修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培训和考核记录存档备查;

(8)每至少进行1次自行检查,自行检查在电梯检验机构进行定期检验之前进行,检查项目不少于维保和电梯定期检验规定的内容,并且向使用单位出具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

(9)安排维保人员配合电梯检验机构进行电梯的定期检验;

(10)在维保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告知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及时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4、现场维保时,如果发现电梯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增加维保项目予以解决的,应当相应增加并及时调整保养计划与方案。如果通过维保或者自行检查,发现电梯仅依靠合同规定的维保已经不能保证安全运行,需要改造、维修或者更换零部件、更新电梯时,应当向使用管理单位书面提出。

5、进行电梯维保,应当进行记录。记录至少包括:电梯的基本情况和技术参数;使用单位、使用地点、使用单位内编号;维保单位、维保日期、维保人员(签字);电梯维保的项目(内容);进行的维保工作;达到的要求;发生调整、更换易损件等工作时的详细记载。

6、质量检查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应当对电梯的维保质量进行不定期检查,并且进行记录。

三、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法律责任

按照电梯法规规定,电梯使用管理单位不履行法定义务、违反禁止性规定等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整顿:

(1)未依照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的;

(2)未取得相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上岗作业的;

(3)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

(4)投入使用后30日内未向当地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的;

(5)未依照规定建立安全技术档案的;

(6)未依照规定对在用电梯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的;

(7)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电梯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的;

(8)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

(9)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继续投入使用的;

(10)未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的。

2、发生电梯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对主要负责人处4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

(2)单位主要负责人对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

3、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1)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2)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3)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

4、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由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2)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3)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四、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法律责任 按照电梯法规规定,电梯维护保养单位不履行法定义务、违反禁止性规定等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电梯维护保养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取缔,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未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或者接到故障通知后,未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

3、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1)未制定电梯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的;

(2)电梯安全应急救援预案未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的;

(3)未设立二十四小时值班电话的;

(4)未安排相应的电梯应急救援值班人员的。

电梯安全管理分析 篇7

电梯是高层建筑实现垂直运输的重要设备, 在类别上属于特种设备。一直以来, 电梯的安全管理都是高层建筑管理工作的重点。随着国家对特种设备生产制造、后期维护的管理越来越严格, 电梯的质量水平和安全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律法规, 加大监察执法力度, 电梯行业的生产秩序、使用维修秩序都得到了保障, 电梯的使用运行正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但同时, 因为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不到位而发生电梯事故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2 电梯安全管理的现状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最重要的载人载物运输设备, 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电梯的安全运行必须是管理人员首要考虑的问题。但在电梯实际使用运行中, 也存在因为使用权者不明确, 电梯使用单位疏于管理, 存在着使用与维护脱节、长期无故障电梯无人管理以及维修合同签订后, 使用单位不再对电梯进行管理的现象, 致使安全事故的发生。

根据事故理论, 导致电梯出现危险状况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来说无外乎两个方面: (1) 人的主观因素; (2) 外界的客观因素;对于人为因素, 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规范操作程序来控制。而外界的客观因素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 需要强化相应管理来减小客观因素对电梯安全运行的影响。无论是人为因素还是客观因素, 其控制都可以通过相应的标准规范来实现, 现阶段严格落实电梯使用运行规范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3 电梯使用运行的安全管理

3.1 明确电梯“使用权者”, 确定第一赔付责任方

根据《广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 (修改送审稿) , “使用权者”是指享有和履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权利和义务者。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可以委托物业管理单位或者管理人作为使用权管理者;未予以委托的使用单位或者实际管理者为使用权管理者。当电梯发生安全事故时, “使用权者”为第一赔付责任方, 受害者可以要求其承担赔付责任。在“使用权者”赔偿后, 属于其他单位责任的, “使用权者”有权向其他单位追偿。在明确第一赔付责任方之后, 才能在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安全事故时, 明确谁来管理, 谁来负责, 避免使用各方相互推诿责任。这样才使得使用管理者更加重视履行特种设备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的使用管理义务。

3.2 加强日常检查力度, 保障电梯良性运行

电梯的日常检查工作是及时发现电梯故障隐患的有效方法。在实际管理中, 电梯使用单位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对电梯设备进行日常的巡查, 检查电梯的运行状态以及电梯的各种保障安全的安全装置。对于电梯的运行情况、电梯轿厢内设施等要定期巡查。当检查工作持续到一定时间后应该进行总结, 一般每月要开一次安全总结会议, 对检查出的故障作统计, 方便于未来故障隐患的查找确定。

3.3 监督维保单位做好电梯日常维保工作, 保障电梯正常运行

电梯的日常维修保养是电梯保持良好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 具体的保养工作应该结合电梯的实际状况, 对维修保养规则进行细化, 保证每一个维修保养项目都有规可循。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549号) , 维保单位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使用单位必须监督好维保单位做好电梯日常维保工作, 对于维保单位未履行自己的维保职责的, 应上诉质监部门。对于发生电梯故障或者困人的情况, 联系维保单位对其进行检修和救援, 不能使用单位自己进行盲目操作, 在隐患没有排除之前禁止电梯的使用。此外还得对电梯故障修护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 保证维修质量, 使得电梯能够良性的运行。故障维修的过程一般派设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实施盯控, 只有在确认故障完全排除的情况下, 才能使电梯重新投入使用。

3.4 做好日常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除了做好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 还应加强对电梯使用者的安全使用的日常宣传, 做好日常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提高单位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每年进行一次电梯安全宣传活动, 提高电梯使用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针对有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按预案进行响应。处置预案制定以后, 电梯使用单位还应当组织人员进行演练, 提高人员的实战能力, 在演练中发现问题, 并加以完善。此外使用单位还得积极地对本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使其能够胜任日常的检查管理工作, 能够在事故发生时镇定地处理。

总而言之, 通过上文所述几项安全管理手段与方法, 结合电梯实际的运行状态, 明确电梯安全管理责任, 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监督好维保单位的日常维保工作, 加强电梯安全使用的宣传教育和应急处理, 使得电梯能够更加安全地运行, 减少事故的发生。

结语

电梯作为特种设备, 其安全管理必须予以重视, 容不得丝毫马虎。在实际管理过程中, 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开展各项工作,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摸索出适应本单位电梯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电梯使用运行的安全管理依靠的是一朝一夕的积累, 只有平日里不断总结完善相关管理措施, 才能够使得电梯安全水平处于一个较高水平, 最终保障电梯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

摘要:近年来, 由于城市用地的紧张, 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高层建筑的增多也使得居住人群对电梯的需求急剧增加, 对电梯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电梯的安全使用运行直接关系到乘坐人员的安全, 做好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 分析电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善电梯安全管理的几项措施, 为电梯安全的保障工作提供支持。

关键词:电梯,管理现状,使用权者,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廖静云.浅谈电梯的使用运行安全管理[J].机电技术, 2011, 34 (3) :32-33.

[2]冯海廷.浅谈电梯管理[J].西江月, 2011, 10 (36) :85-86.

[3]张学礼.怎样做好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J].跨世纪 (学术版) , 2008, 16 (12) :16-18.

[4]冯志轩.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与安全措施[J].科技风, 2013, 12 (1) :12-14.

[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S]. (国务院令第549号) , 2009.

谈电梯检验安全管理 篇8

关键词:电梯检验;安全管理;检验规范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2-0155-02

相对经济的发展,科技发展更倾向于先以成果示人,应用于世界每一个角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利弊并存的想象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以电梯为例,它在给我们带来效率的追求与体力的享受时,又无声地将安全从我们身上拿走当作筹码。改进意味着进步,即便是科技发展也不能一步完善,通过我们的反馈,加以改善,电梯检验就是为此而生的,它使人们应用电梯时的安全有了保障,但是参与试验的团队本身并没有得到安全保障,即便参与实验的团队精神可贵、勇气可嘉,但是这不能作为没有安全保障的被动理由,如果以理性的眼光去审视,不难发现,导致安全隐患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试验团队自身,缺乏安全意识,团队人员素质能力不均衡,而这些因素都归类于管理工作不到位,如何加强试验团队的管理,从而提升对电梯检验的安全意识,是极具重要意义的

工作。

1 制定电梯检验规范,严格遵守原则

1.1 安全意识原则

施工团队本身就是为了使电梯安全有更深一层的保障,所以团队本身更要认识到安全至上的重要意义,对电梯进行安全性检测时,一旦发现有威胁安全的因素存在,应立刻进行控制。全面遵守纪律法则、技术规范,做到自律,切勿图一时之快,逞英之能,私自行动,打乱团队检验节奏,一定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进行设备的安全检查。

1.2 普及检验知识

检验电梯首先要先对电梯的运行有一个了解,由于电梯本身处于动态设备,任何角度距离的差别都会对检验的类型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检查员对电梯的各种类型状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当发生事件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有准备的解决策略。并且要善于与团队人员沟通,这样不仅做到知识的在线普及,而且对处理事件的分析,能够总结出更为有效的策略。为了保证知识的普及以及对应策略信息的准确性,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对其以笔记或其他方式记载。养成良好的施工流程和遵守法纪的习惯。

1.3 健全体系并认知

体系对一个团队而言是支配运行的灵魂,只有对体系有一个正确的构架并清晰的认识,才能使后面的工作运行步步到位。所谓电梯安全检验团队的体系,不应该只认知到对电梯安全性能的检测上,要将安全生产结合进去,使其容纳为一体,最终形成建立在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电梯的安全检测,因为安全生产本身就是通过合理地管理进行检测实验,随着逐步完善完成生产工作。

1.4 动员所有人员,相互监督

一个体系与制度的规范,必须在所有人都积极配合的状态下,才能长时间的维持。一旦其中出现与规范制度背道而驰的员工出现,就会对其他员工进行干扰,乃至最后制度完全被瓦解掉。所以这需要检测机构的引领,号召所有机检人员参与规范制度,并将涉及到电梯安全检测的其他单位一同纳入制度当中,这样的管理不仅在风气上促进员工的巡守意识,全透明化的管理,更能使违背规范的人员无处遁身,从而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

2 建立电梯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体质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被称之为健全,首先要确保电梯的安全检验工作建立在有监察机构监察的基础上,并且为了防止电梯出现人为破坏,找不到承担责任方,必须对电梯进行封闭式管理,也就是相应单位及人员才能使用。要满足以上条件,就至少需要3~4个部门,比如监管部门、电梯安全检验部门、合约电梯使用单位、电梯故障维修部门,只有建立相关部门,才能生成完整的体系制度。

3 针对电梯安全检验制定流程

电梯的检验工作主要是由安检部门人员负责,其中包括负责安装工作的维修成员,在安检人员与维修人员共同配合下,完成对电梯的安全检验工作。目前在安检人员进行电梯安全检测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通过数据表明的大多数电梯不同程度的损坏正是由于电梯安检人员不当的操作和缺乏安检意识造成的,比如检测设备没有做好防护工作或者穿戴装备不属于安检规定范围内的物品,造成划伤或者不同程度的损坏,以上都属物资损失。个别施工人员意识不到自己的安检行为如果不符合规范,受到损失的不将只有物资器械,事态严重的话,对生命都将造成威胁。而且谁也不能保证因为看似不起眼的疏忽引起的突发事件是否会带来连锁效应,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惨案。所以相关管理部门应该结合实际,根据自身企业安检的特点以及易发生问题,制定对应施工流程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规范安检流程,这样不仅使安检人员对电梯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得到约束,并且对施工人员的及企业人员的安全有一个负责的态度。

4 制定管理制度

管理部门主要是针对安检部门的施工状态进行监督,一方面促进电梯安检人员的主动意识,另一方面使电梯和企业所有人员安全保障提高。上面提出对安检流程制定出要求准则,但是管理方面也需要加强重视,因为管理机构对安检部门施工质量、施工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为了使安检部门的效果最大化,必须对管理机构制定管理规范守则,使其在合理的、有效的状态下进行管理工作,为电梯安全检查起到促进作用。

5 制定安全培训规划,全面落实

安全培训计划主要是针对刚踏入电梯安检企业的新成员,由于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反应能力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所以安全意识的普及必须动员企业所有成员参加,当然这里包括老成员,即便安检工作和管理工作已经很到位,但是资深员工的参加更能起到带头以身作则的作用,对新成员和资质比较差的老成员都能起到督促的作用,告诫其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安全培训计划的落实是很有意义的,它能使安全意识内化到每一个参加培训的

成员。

6 对症下药各司其职

明确电梯安检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区别,由于这两个部门相互应用,在不少企业中,都出现电梯安检人员干涉管理问题、管理部门干涉安检问题。这是对职务没有清晰认识的表现,需要企业部门的端正,只有将这两个部门扶上正轨,才能发挥两个部门的作用。

6.1 安检人员的工作核心

安检人员虽然跟管理部门同样都是进行监察工作,但是监察的对象从根本上不同。安检人员的检测对象是电梯,其检测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这才是安检人员的工作核心。

6.2 安全督查部门工作核心

安全督查部门人员虽然涉及到对电梯安全隐患的辨认知识,但是这只能为辅,其主还是以人为监察对象,主要是针对安检人员进行监察,看看是否安检人员有偷懒的现象或者违背施工原则进行施工。而且督查部门在监察方式上也与安检人员有明显的不同,督查部门的检查方式比较多样化,这主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而定,通常都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安检人员进行监察或抽查。

7 结语

由于安检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安检工作存在很多危险因素,不过,正是因为电梯的安全检测复杂特殊,才更需要企业针对电梯安检部门在技术上作为支撑,与此同时,还要树立相应技术施工流程规范,使得一切工作在合理无误的状态下进行。督查管理这一项目一直被各企业所疏忽,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说明其存在意义并没有得到广泛认知,在不违背国家准则且有规范地对前线生产部门进行管理,能使企业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的实现。所以管理部门的工作一定要得到企业的重视并实践

落实。

参考文献

[1] 祝洪峰.浅谈电梯检验安全管理[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3):341.

上一篇:西餐厨师简历下一篇:35kv电源线路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