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检修电梯

2024-10-12

安全检修电梯(精选7篇)

安全检修电梯 篇1

1 安全回路概述

安全回路是电梯控制系统中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回路之一。一般的电梯安全回路通常由一个继电器串接一系列安全保护元件 (开关或触点等) 组成, 包括断相、错相保护, 电机过载热保护, 安全钳触点, 限速器触点, 限速器断绳触点, 安全窗触点, 缓冲器触点, 轿顶、底坑和机房的停止开关等等;有的电梯还将轿门和厅门的连锁触点也一并接入安全回路。这些开关和触点中只要有一个断开, 安全继电器即失电释放, 其常开触点就断开电梯的控制回路, 从而使电梯立即停止运行。现在还有很多一部分电梯, 安全回路中不用继电器, 直接将各安全开关和触点串联起来接入控制板, 在控制板上有安全电路的指示灯来指示安全电路的通断情况。由于在电梯的电气故障中, 很大一部分是出自安全回路, 下面就安全回路的连接功能进行分析, 同时说明查找故障的一般方式。

2 XIZI OTIS OH5000型电梯安全回路分析

OH5000型电梯是XIZI OTIS公司经典的一款电梯产品, 虽然推出市场已经有很长时间, 但目前还有不少地方使用的是该类型电梯, 同时OTIS其他后续产品电梯安全回路也大同小异, 下面针对OH5000电梯, 详细阐述安全回路各元件组成、功能和电路的分析方法。

以上电路是西子OTIS OH5000型电梯的部分安全电路。包括限速器、张紧轮、底坑、极限等安全开关。首先依次说明每个开关触点代号的含义和功能:

(1) 限速器开关OS (包括限速器断绳开关) ———当电梯的速度超过额定速度一定值 (至少等于额定速度的115%) 时, 其动作能导致安全钳起作用的安全装置。

(2) 检修开关 (轿顶为TCI机房控制柜为ERO) ———分为控制柜检修开关、轿内检修开关和轿顶检修开关。两处开关分别用于检修和紧急操作, 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

(3) 底坑对重缓冲器开关RBFS———该装置位于井道底部, 设置在对重的行程底部极限位置。在缓冲器 (一种用来吸收对重动能的弹性缓冲安全装置。) 动作后回复至其正常伸长位置后电梯才能正常运行。

(4) 上、下极限联锁开关 (上极限7LS下极限8LS) ———当轿厢运行超越平层磁感应装置时, 在轿厢或对重装置未接触缓冲器之前, 强迫切断主电源和控制电源的非自动复位的安全装置。该装置设置在尽可能接近端站时起作用而无误动作危险的位置上。应在轿厢或对重 (如有) 接触缓冲器之前起作用, 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对强制驱动的电梯, 极限开关的作用是直接切断电动机和制动器的供电回路。极限开关动作后, 电梯不能自动恢复运行。

(5) 安全钳开关 (SOS) ———检测限速器是否动作。若限速器动作时, 使轿厢或对重停止运行保持静止状态, 并能夹紧在导轨的机械安全装置。

(6) 安全窗开关 (EEC) ———指轿厢安全窗设有手动上锁的安全装置, 如果锁紧失效, 该装置能使电梯停止。只有在重新锁紧后, 电梯才有可能恢复运行。

(7) 盘手轮开关RHS (可选) ———当电梯发生故障, 轿厢停靠在两层站之间时, 切断盘手轮开关, 松开安全钳, 转动盘手轮, 可使轿厢到达较近的层站。

(8) 轿厢缓冲器开关 (CBFS) ———该装置位于井道底部, 设置在轿厢的行程底部极限位置。在缓冲器 (一种用来吸收轿厢动能的弹性缓冲安全装置。) 动作后回复至其正常伸长位置后电梯才能正常运行。

(9) 张紧轮开关 (GSS) ———位于地坑, 张紧限速器与安全钳之间的联动钢丝绳。非正常时绳断开, 切断控制电路。

(10) 错缺相继电器 (J) ———当输入三相交流电缺相时, 保护电梯电机不被烧坏。当错相时, 也能断开, 防止轿厢方向错误而引起重大事故。

(11) 底坑急停 (PES) ———当进入底坑时按下此开关, 可以切断安全回路, 从而防止电梯运行。

(12) 轿顶急停 (TES) ———当进入轿顶时按下此开关, 可以切断安全回路, 从而防止电梯运行。

以上是安全回路个开关的连接电路图, 正常情况下安全回路闭合, 电路通断。由于各元件串联, 任何一个元件出现异常断开, 就会造成安全回路的断开, 从而使电梯控制系统停止。

3 安全回路典型故障分析

这里以电梯停止不能运行为例, 进行分析。

分析:因为电梯不运行跟很多因素有关, 当然因为安全回路的可能最多, 故首先要检查安全回路的状态。因安全回路最后是接到LCBII板上, 所以可以通过观察LCBII板上的/ES灯来看出安全回路是否有电, 灯灭 (正常状态) 可以排除安全回路的问题, 灯亮则认为是安全回路断开所致。出现后一种情况, 则需要找到具体是哪个开关出现异常, 此时由于ERO (紧急运行开关) 可以短接部分井道开关回路, 所以不妨通过打机房检修 (ERO) 来, 当机房检修 (ERO) 打到检修位置时LCBII灯熄灭, 说明被ERO短接的部分电路出现故障, 就可以将故障范围缩小, 从而利用分析电路的办法来确定具体的故障的位置, 最终解决。如LCBII灯在打ERO后还是点亮, 说明故障在ERO短接的线路以外, 从而缩小范围可以得到排除。

进一步:当然很多情况出现安全回路灯灭 (正常) , 而电梯仍然不运行, 很多情况是门锁回路造成, 就需要进一步对门回路分析检查, 下图是门锁回路电路:

其中DS1、DS2…是各厅门的开关, GS是轿门开关, 通过串接各个开关, 将门回路接回/DW端口, 此时可用同样的方法观察灯的状态判断是否是门锁回路断开, 如果回路断开, 可以用万用表检查各门开关的状态, 从而最终确定故障所在。

这里判断门开关故障还有一些小的技巧, 可以帮助迅速锁定故障, 即出现门锁回路不通电时应:

1) 首先重点怀疑电梯停止层的门锁是否故障。

2) 询问是否有三角钥匙打开过层门, 在厅外用三角钥匙重新开关一下厅门。

3) 如果不是以上两个问题则可以在控制柜分别短接厅门锁和厅门锁, 分出是厅门部分还是轿门部分故障, 如是厅门部分故障, 确保检修状态下, 短接厅门锁回路, 以检修速度运行电梯, 逐层检查每道厅门联锁接触情况。需要注意的是, 在修复门锁回路故障后, 一定要先取掉门锁短接线, 方能将电梯恢复到快车状态。

4) 在需要用万用表逐点查找故障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采用折半查找法, 即先从中间测量, 这样可以判断是前半还是后半问题, 然后继续下去对存在问题的部分继续折半查找, 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查找时间。

4 安全回路改进的设想

据实际维修统计, 电梯安全回路的故障 (包括门锁回路) 故障占电梯故障的大部分, 每次出现故障都需要维修人员按照以上方法查看电梯电路图, 使用万用表检测故障点。因为安全回路串联开关多, 所以每次检修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处理相同类型的问题, 个人想法是能不能对安全回路进行改进, 让每次维修时故障更容易查找。以下是我对安全回路改进的一些设想。

首先, 可以考虑在电梯上使用很多串行板卡 (如OTIS RS5板卡) , 把板卡编上序号, 同时在板卡上设置不同的DIP开关来标识各自独立的地址。然后在需要连接安全回路的地方分别安装串行板卡, 将安装开关进线接入到附近的串行板卡编了号的端口上, 最后通过串行线把电梯每个部分的每个串行板接入机房微机端口中, 通过微机的程序读取每个板卡的每个端子的信号, 然后采用软件的方式做逻辑运算。用逻辑运算的结果来使能电梯运行, 这样如果电梯在某个安全条件断开情况下, 就能通过微机迅速找到故障点的位置, 对安全回路的检修缩短了时间。同时如果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 还可以在机房安装人机界面, 实现电梯故障诊断的智能化。

当然, 这是个人一些初步的看法, 具体付诸实施, 还需要考虑很多细节上的技术, 如信号干扰的屏蔽等等。但我相信这样的改进是完全能在技术上实现的, 这种改进也是必然的。

摘要:本文针对XIZI OTIS OH5000型电梯安全回路论述了安全回路的分析方法和典型故障的检修, 同时也提出对安全回路的改进思路, 希望能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安全回路,检修,电梯

参考文献

[1]李秧耕.电梯基本原理及安装、维修全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2]姚融融, 等.电梯原理及逻辑排故[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 2005.

[3]刘爱国, 等.电梯工程技术安装维修与故障排除[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4]壬志强, 等.最新电梯原理、使用与维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5]XIZI OTIS OH5000电气原理图[Z].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分析与检修 篇2

一、分析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常见的故障问题

其一, 电气系统的安全回路故障问题。电梯安装时需要安装多个安全部件, 每一个部件都有一个对应的电气开关, 各个开关之间相互串联共同形成电梯的安全回路, 所有的电气开关都由安全继电器控制。电气安全开关正常接通且安全继电器自动闭合的情况下, 电梯可以正常工作。一旦电气回路发生故障, 电气开关就会断开甚至是发生损坏, 此时电梯就会无法正常工作, 甚至是停运。所以通常情况下, 一旦电梯出现停运现象, 检修人员会在控制系统查看安全继电器是否为正常的闭合状态, 如果继电器非闭合, 则表明电气回路出现问题。此时需要对相应的控制段进行回路检查, 找到故障出现的具体位置。需要注意的是, 在检修排查的过程中, 一定要充分做好检修人员的安全管理, 确保安全施工。

其二, 电气控制系统受到电磁的干扰而出现的故障。电磁会对电气控制系统的传输通道产生影响, 对电气系统设备的功能和性能造成一定的破坏。电磁产生的破坏一般不具有规律性, 但是相对频繁, 通常受到电磁的感染之后, 轿厢以及各种直通电子版都会在一瞬间内发生死机的情况, 导致电梯出现故障。为了防止这种问题的发生, 电梯设备线路的敷设需要远离高压动力线路, 并在敷设的过程中使用双绞线或是屏蔽线来接通线路, 防止受到电磁的影响。在目前的施工中, 通常会在微机进板位置加入磁力线套, 这样即使出现电磁波干扰也可以被快速的吸收。

其三, 门系统连锁回路故障。为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 需要确保电梯轿厢门处于闭合的状态, 通常采用电气连锁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正常情况下, 连锁控制系统接通, 轿厢门正常开关, 则电梯可以正常运行。一旦发生故障问题, 轿厢门就会无法正常关闭, 造成电梯的故障和停运。在发生这种问题时, 需要尝试对轿厢门进行调整和关闭, 确认故障原因之后, 需要在保障检修状态下连接门锁回路, 并一一检查厅门系统的状态是否正常, 针对回路故障的位置, 需要把门锁短接线拿掉, 以便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其四, 元件故障。电气控制系统中涉及到较多的继电器和接触器, 这些部件如果受到了电流或是电弧的冲击, 就会出现损毁, 导致电气回路失去控制, 这会导致电梯处于一种比较危险的状态。有时, 元件可能没有完全被损坏, 而是出现了小范围的损毁, 这种情况下, 与其他的接触点相连, 也会导致电气短路, 灰尘和接触点的弹簧也会出现短路问题。为了防止这种问题出现, 电梯检修人员需要定位进行元件的检查与维护, 确保元件无破损问题, 使电梯能够正常、安全的运行。

二、电梯电气系统故障的常用检验方法

电梯门系统回路的故障检验。检验人员需要在电梯门上安装连锁开关, 并确保电梯门处于闭合状态, 接通连锁开关, 如果电梯能够正常运行, 说明系统安全, 不存在故障问题。需要注意的是, 检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 因此检验人员需要加强安全意识, 确保人身安全。另外, 检验人员需要加强对电梯各部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发生故障问题时, 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 提高检修效率。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进步, 电梯设备的检测和管理主要使用计算机技术完成操作, 因此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找到故障发生的具体原因。目前主要使用的检验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通过程序运行完成检验。这通常需要使用PLC技术或者是单片机, 控制电梯系统, 将其连接到微机接口, 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 出现问题的程序就会被暴露出来, 完成故障的排查。2.排码检测故障, 这种检测方法比较简单, 主要使用微机设备完成, 检测人员只要通过键盘对检测位置进行操作, 就可以查看对应位置的程序运行代码是否正确, 如果代码出现异常, 则对应的系统也会出现问题, 此时需要对相应的程序代码进行快速的修改。3.使用万用表进行电梯故障检测。检修人员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值, 这样便于找到故障的具体位置。通常情况下, 电子元件如果出现了零阻值, 说明这个元件出现了问题, 需要进行检修或是替换。4.短路检测, 电梯控制电路中的触点属于关系和逻辑, 在检修的过程中, 如果检修人员确定了故障目标或是怀疑某个部分出现故障, 则可以通过导线短接线路, 此时如果故障消失, 说明这个位置确实出现了故障, 只需要进行正常的调整何修理即可。如果电梯控制开关时出现了故障, 则需要短接开关导线, 并缓慢的运行电梯, 逐步完成检测。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较多, 容易出现故障, 导致电梯停运。文中对相关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对应的检修及检验方法, 希望可以为同行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充分确保电梯的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健.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分析与检验要点探微[J].电子制作, 2016, (02) .

[2]郝馨颖, 宫煜, 张斯榕, 焦清, 柳家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检修策略分析[J].电子制作, 2016, (06) .

[3]朱建家.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和维修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中旬刊) , 2016, (08) .

[4]黄伟全.刍议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分析与检修[J].通讯世界, 2015, (03) .

安全检修电梯 篇3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传统的教学主要以固定的复习、新课、作业三段模式贯穿始终。这种教学形式枯燥、呆板, 学生缺乏主动;教师的“主导”几乎完全代替了学生的“主体”, 教学缺乏活力。教师以理论讲授为主, 轻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与书本, 造成主体意识淡薄, 缺乏创新精神, 阻碍学生全面发展。

二、项目式教学

电梯系统检修课程特点是内容庞杂、理论性强。电梯的结构原理必须根据电梯实训设备进行对照讲解,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1. 以就业方向为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制订必须在对电梯专业人才就业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制定, 高职院校电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电梯安装、电梯维修、电梯调试、电梯销售、电梯检测、项目组织、质量验收、施工安全等方面, 因此, 把电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具有电梯专业理论知识, 具有相关岗位专业技能, 适应电梯安装、维修、维修保养等职业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2. 以工作内容为导向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就业岗位中的工作内容为导向, 电梯系统检修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电梯的结构原理、功能作用和国家标准;熟悉并严格遵守电梯维修保养安全操作规程;按照维护维保计划对电梯进行规范性的维护保养和维修;具备紧急情况下进行应急处理的能力。

2.项目式模块化教学内容

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典型性、实用性、拓展性等因素, 合理分析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按职业岗位活动制定学习项目任务, 使学生在具体的项目学习中学习岗位职业技能。以项目带动知识点学习, 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并有机地与实际生产相结合。

项目式教学的实施应注意:项目教学的内容应与岗位实践技能相结合, 应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项目教学的过程应与岗位要求有直接联系;项目教学的方法应是教师下达任务, 辅助指导学生自行组织学习;项目教学的成果应有明确具体的展示;项目教学的评价须由教师和企业技能专家评价及学生互评和自评组成。

在电梯系统检修专业课程的项目教学中, 将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结合, 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结合, 专业教师与企业技能专家结合, 依据“任务引领、结果驱动、突出能力、内容实用、做学一体”的原则, 将职业需求的工作过程融入到项目学习中, 实现“理实学”一体化教学。

4. 以传统顺序梳理课程体系

在项目式模块化后, 电梯系统检修课程的知识点被具体化、零散化、破碎化, 因此, 在项目式教学的基础上非常有必要对课程整体进行梳理概括, 以传统教学的顺序进行二次讲授, 建立完善的电梯专业课程体系。

5. 以科学的评价机制指导改革结果

传统的笔试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 更不能有效地激励和教育学生全面发展。项目化教学评价机制引入企业, 建立企业参与的多元化教学结果评价机制。课程成绩须由专业教师评价、企业技能专家评价、学生小组互评、平时项目成绩累计参评组成。科学的评价机制应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既要反映考核结果, 也要注重反映平时学习情况。

电梯系统检修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 改变了滞后封闭的教学方式, 使得学生在工作中学习知识, 可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全面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针对高职电梯系统检修课程中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项目式的教学方法, 依据“任务引领、结果驱动、突出能力、内容实用、做学一体”的原则, 将职业需求的工作过程融入到项目训练中,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电梯,项目化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兵健, 陈育中.中职电梯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实践[J].江苏科技信息, 2012, (3) :36-38.

安全检修电梯 篇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社会建筑发展的趋势, 超高速电梯也因此越来越多。超高速电梯速度高, 底坑也深, 导致维修保人员工作的难度和危险性大大提升。检修平台能很好地解决检修人员维修保养方面的问题。本文基于标准GB7588-2003的安全要求对检修平台设计的要求进行探讨。

1 超高速电梯

超高速电梯通常指的是速度在5 m/s或以上的电梯。随着电梯速度的不断上升, 电梯设计上约束就越多, 其中电梯安全系统设计, 对于底坑设计方面有别于普通电梯的设计[1]。

2 超高速电梯底坑的特点

根据GB7588-2003的10.4.1.1.1要求:“缓冲器可能的总行程应至少等于相应于115%额定速度的重力制停距离的两倍, 即0.135υ2 (m) 。无论如何, 此行程不得小于65 mm[2]”。可以得知, 随着电梯速度越高, 缓冲器满足制停距离就越长, 底坑就越深。虽然标准中允许采用减行程缓冲器时对电梯驱动主机正常减速的监控。但是由于产品的局限性, 缓冲行程距离缩短是有限的。所以底坑最终还是会有7~9 m的深度, 即使电梯完全压缩缓冲器后, 轿底最低部件离底坑底面也有最少4.5 m的距离。按人的工作高度约在1.6~2.0 m考虑, 维修保养人员要完成一次轿底的检查维修, 他需要想办法来到离地高度2.5 m的地方工作。按施工规范要求, 工作离地高于2 m属于高空作业。显然, 这对于维保人员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可见在较深的底坑设置检修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 它是对维修保养人员安全的一个保障。

3 设计检修平台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3.1 强度

设计强度时, 设计者必须根据平台的实际工作情况来考虑强度。如需要清楚检修平台上最大工作人数, 维修更换时放置在检修平台上的部件最大重量。设计时应采用最差工况考虑设计。由于作业平台安装和使用的环境复杂, 而且经常有踩踏振动。笔者建议设计强度时应采用不小于2.0的安全系数。

3.2 高度

根据国标标准GB7588-2003中规定, “5.7.3.3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 应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2]。

(1) 底坑中应有足够的空间, 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 m×0.60 m×1.0 m的长方体为准, 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2) 底坑底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50 m, 下述之间的水平距离在0.15m之内时, 这个距离可最小减少到0.10 m。

1) 垂直滑动门的部件、护脚板和相邻的井道壁;

2) 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

(3) 底坑中固定的最高部件, 如补偿绳张紧装置位于最上位置时, 其和轿厢的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 m, 上述 (2) 1) 和 (2) 2) 除外。”

国家标准的这一要求是为了保证当轿厢冲底, 缓冲器完全压缩时, 底坑处检修保养人员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躲避, 防止因空间过小导致的挤压伤害。因此, 为了保证人员安全, 在设计底坑检修平台时 (图1) , 底坑高度L受到上述标准制约。为保证检修保养人员有足够的空间躲避危险, 图1中h的距离不得小于0.5 m。所以底坑设计时的最大高度L应该符合公式:L=H-缓冲间隙-缓冲行程-H2-h-100。其中H2为电梯底最低部件高度, 100为护脚板高度。

3.3 防滑

超高速电梯的底坑中, 通常包括了补偿钢丝绳、限速器、安全钳、导靴、极限开关、油压缓冲器等器件, 其中钢丝绳、限速器钢丝绳等都需要润滑油保养, 因此底坑的工作空间经常受到油污等影响, 所以在设计底坑检修平台的时候, 不但需要考虑平台的强度, 平台的防滑设计也是必须考虑的。在设计时, 应该选取有防滑功能的板材作为平台地面的材料, 如抹平混凝土, 花纹钢板等。

3.4 防止坠落

通常需要设计底坑检修平台的高度都在2.5 m以上, 根据安全施工规定, 离地2 m或以上作业时, 属于高空作业。因此, 为防止坠落危险, 设计底坑检修平台时应给予考虑。理想的方案是增加800 mm高护栏, 此时, 前面说到的平台高度计算公式就需要修正为:L=H-缓冲间隙-缓冲行程-H2-h-800, 因为当有护栏作为保护时, 底坑最高固定物为护栏。为了依然满足国标中5.7.3.3的要求, 平台高度应相应下载防护栏的高度800mm。如果底坑空间不满足设计护栏, 也应该有安全带的固定装置, 让检修保养人员能佩戴安全带以防止高空坠落的危险。此外, 为防止检修保养人员因打滑, 滑出平台造成伤害, 所以平台上需要增加护脚板以防止此风险。对于防护栏保护还是安全带的方案, 打滑情况同样存在, 所以不管采用哪种防坠落方案, 护脚板都应该为必需考虑的保护措施。

3.5 急停开关的考虑

根据标准中5.7.3.4a) 规定, “底坑内应有:停止装置, 该装置应在打开门去底坑时和在底坑地面上容易接近, 且应符合14.2.2和15.7的要求[2]”。这个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检修保养人员在发生危险情况时, 可以通过开关紧急停止电梯运动, 从而保证人员生命安全。而增加了底坑检修平台后, 由于底坑检修平台通常离地有2.5米, 当检修保养人员有需要在检修平台上使用停止装置的时候, 他们很难迅速使用停止开关来停止电梯的运动。所以为了保证检修保养人员在检修平台上的安全, 应在检修平台上增加一个停止装置, 且能让检修保养人员在检修平台上容易接近。

3.6 对重防护栏的考虑

根据标准中5.6.1规定, “对重 (或平衡重) 的运行区域应采用刚性隔障防护, 该隔障从电梯底坑地面上不大于0.30 m处向上延伸到至少2.50 m的高度[2]。”满足此规定后, 能有效防止进入底坑的检修保养人员不会因为误入对重的运行区而受伤。但是, 当存在检修平台时, 此规定就未能有效保障检修保养人员的安全。如图2, 当检修平台离地2.5米时, 检修人员可以伸手到对重的运行区, 这很容易造成伤害。所以, 对于检修平台的设计 (图3) , 必需考虑标准规定中没有提及的地方, 在检修平台靠对重侧增加对重防护栏作为保护, 而且不能存在让脚伸入对重运行区的间隙。

3.7 警戒色

检修平台是设计在底坑的作业装置, 底坑环境通常属于光线不足的空间。设计时, 应以人为本, 应让检修平台的颜色有别于其他部件, 以便检修保养人员清晰分辨。特别是在爬梯和检修平台边界地方, 应设计有反光警示条, 能更好地满足检修保养人员使用的需要[3], 降低其安全风险。

4 总结

目前高速和超高速电梯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日益增多。作为一种特种设备, 也作为一种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的设备来看, 对其安全的要求和标准应有更高的, 更有针对性的指引。而现在的国家标准GB7588对于高速电梯的规定不够详尽, 很多从业人员也没有清楚统一的规范, 令现场维修保养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因为电梯的安全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希望电梯标准可以根据高速梯和超高速电梯的原理特点, 增加和细化相关要求。从而确保电梯的安全, 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

[1]朱昌明, 洪致育, 张惠侨.电梯与自动扶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5.

[2]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

共同关注电梯安全 篇5

在电梯提供便捷舒适的同时, 随之而来的电梯运行事故也屡见不穷, 多次出现故障困人事件。

2013年5月, 福州某酒楼电梯发生故障, 电梯轿厢从4楼溜车滑落至1楼, 直至蹲底。电梯内14人, 幸无伤亡, 但不同程度受到了冲击震力和惊吓。事故发生是由于电梯轿厢重新装修后改变了轿厢重量, 即实际乘客量比原额定乘客量减少了, 事故当时的电梯状态已经处于超载运行状态, 制动力不足造成溜车, 直至蹲底。

2013年5月, 深圳某大厦电梯发生故障, 1名女护士当场身亡。事故原因是由于维修工给事故电梯润滑时违规使用了不当的润滑油进行润滑, 这些润滑油容易向下流进制动鼓及制动闸瓦之间也就是电梯的“刹车片”里, 导致其制动力下降, 这是一种极为危险的状态, 一旦电梯满载或超载, 就会出现“溜车”现象, 发生剪切危险。

2013年5月, 湖北某超市正在运行的一个手扶电梯突然断裂, 导致一位老太太当场身亡。事故原因是由于前一天该电梯因检修故障拆除了一块梯板, 但未及时安装还原, 负责开电梯的工作人员没有得到通知, 才酿成悲剧, 该事故系检修过程中违规擅自启用故障设备所致。

仅2013年5月份, 全国各地的电梯事故就好几起, 这一起起血的教训, 触目惊心。据《湖北日报》报道, 据不完全统计, 仅去年一年, 中国内地发生的电梯事故就达36起, 直接导致28人死亡。电梯的安全运行应该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国家质监总局技术监督部门强调指出, 电梯不同于日常设备, 属于特种设备, 它与乘客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 它的安全运行需要电梯维保单位、使用单位、乘客以及监管部门等共同的努力, 才能得以保障。

1 维保单位要加强电梯日常维修保养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包括电梯在内的特种设备有着明确的规定:电梯应当至少每15天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其实电梯维修和其它设备的维修保养是一个道理, 例如汽车行驶每5000公里就要到4S店进行检查和保养。电梯也需要在其运行到某一阶段后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电梯和乘客安全。

尤其是在酒楼、写字楼等公共场所中, 这类场所乘客较多, 电梯使用频繁, 平均每天载上载下的次数上百次甚至上千次, 长年累月的运行产生零部件会损耗在所难免。因此重视对电梯的定期检查必须提上日程, 必须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润滑、调整以及部件的更换, 这样才能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

然而调查发现, 有的维保单位日常维护保养未对电梯的超载等安全保护装置、电梯轿厢与对重间的平衡系数的检查引起重视, 特别是有的酒楼、写字楼等公共场所使用的电梯, 其轿厢装修破坏了原先电梯设定的平衡系数而未加以修正, 造成电梯运行存在一定的故障隐患。

2 使用单位要加强日常的安全管理

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电梯使用单位, 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只有及时发现问题才可以及时解决问题, 所以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不得不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巡视, 特别是酒楼、写字楼等使用电梯频繁的公共场所经常性检查, 及时对电梯轿厢装修情况向电梯维保单位反映, 同时他们肩负着疏导乘客正确乘坐电梯的重要责任, 对违规乘坐电梯的行为加以制止, 对违规乘客做出批评, 情况紧急时也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电梯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在电梯运行过程中遇到故障困住乘客时, 及时通知维修单位, 安抚乘客。

3 乘客正确文明乘梯

专业的预防性维修保养是电梯安全运行的必要组成部分, 电梯安全知识的普及也在减少电梯安全事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梯附近都张贴有安全乘坐的宣传标志, 乘坐电梯时讲文明, 不超载, 不大声喧哗, 不丢弃废物等。

这都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因素, 因此我们除了注重电梯的维护,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巡视外还需要加强对乘客进行电梯安全知识的普及, 通过公益广告, 宣传画等方式让乘客认识不安全乘坐电梯的危害, 从而保证每个乘客安全乘坐, 有效避免故障困人事件的发生。

4 政府监管必不可少

对于社会上的各种不良行为, 政府监管必不可少。电梯安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 比如维修部门, 使用单位, 乘客等, 单靠一个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发挥政府引导者的角色, 引导各部门协调治理、严格监督。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广大公众、新闻媒体及其他社会中介组织等均应积极参与监督、建议、举报。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 电梯已经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随之也发生不少事故, 电梯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结合今年出现的电梯事故, 分析了如何保障电梯安全, 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电梯安全,事故,建议

参考文献

[1]吴康祖, 宫涛.浅谈电梯安全装置检查与测试[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07.

[2]张玉勇.关于电梯安全装置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的讨论[J].计量与测试技术, 2008.

浅析地铁电梯设备安全 篇6

1 近三年地铁电梯事故统计

2 地铁电梯发生事故原因

2.1 电梯设备自身原因

地铁电梯作为地铁特种设备, 其质量和安全影响着乘客的人身安全, 这就要求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包括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和监管单位都必须符合要求。从事电梯生产 (包括制造、安装、改造、维修) 的活动必须实行行政许可, 生产单位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履行规定的义务。所以对于电梯这种特种设备, 生产单位就应该重视其安全, 保证每一部电梯在出厂时和使用过程中都是安全可靠的。例如深圳地铁1号线国贸站一台上行的奥迪斯自动扶梯发生逆行, 就是由于扶梯驱动主机的固定支座螺栓松脱, 1根螺栓断裂, 致使主机支座移位, 造成驱动链条脱离链轮, 上行扶梯下滑。

2.2 使用和管理者对地铁电梯安全不够重视

在实际运营中, 有许多车站和电梯设备管理者都有这样的误区, 他们认为只要电梯能够正常的运行就可以了, 从来不关心地铁电梯的安全及其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是否能够保证电梯正常安全的运行, 这种态度就造成了使用单位不会从根本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根治或预防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还有一部分车站没有建立详细的地铁电梯操作守则、电梯使用和维护制度, 即使有些车站有一些相应的规章制度, 也因为管理者的不重视, 变成了有章不循的局面。还有很多车站对电梯的日常运行也缺乏监视管理和巡查, 事前预防不到位, 往往都是发生客伤之后才关注电梯的安全。

2.3 维修保养人员工作不到位

作为地铁电梯的维修保养人员, 应该认真执行十二字原则, 即“安全为主, 预检预修, 计划保养”。然而在实际中, 很多维保单位或维修保养人员都是哪出现问题才修理维护哪里, 不是按照规定进行有计划的预防性维修, 很多时候都是等故障出现了, 电梯被迫停运了, 才进行抢修, 这样做不仅耽误时间又耽误地铁的正常运营。还有部分维修保养人员, 对地铁电梯安全不重视, 在规定的定期维保或维修工作中, 经常是应付差事, 敷衍了事, 缺乏责任心, 没有意识到保证地铁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2.4 客流因素

地铁电梯事故的背后其实也能反映出客流较大对电梯安全的影响, 特别是在换乘站, 就比较容易发生电扶梯伤客的事情。客流量大的车站, 乘客在进出站时容易拥挤, 时常发生推攘, 就容易造成乘客在乘坐电扶梯时摔倒, 发生踩踏事件。

3 减少地铁电梯事故发生的应对措施

3.1 规范地铁电梯设备的采购和日常管理

地铁电梯作为特种设备, 在采购时, 应按照国家标准采购, 并规范采购准入标准。国家对电梯使用单位要严格监管, 及时建立使用登记、建立电梯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并做好日常的维护和保养, 还要进行定期检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配置专职或兼职人员进行监督管理, 不断加强对电梯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等。

3.2 严格验收标准和设备接管

根据规定, 施工单位将电梯安装好之后, 使用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在验收时, 施工单位还要向车站提交验收的所有资料。车站还应该邀请市级以上劳动局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验和验收。当电梯验收合格之后, 就由使用单位来管理, 并且可以投入使用。车站的电梯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所有电梯的相关档案, 并妥善保存。验收不合格的电梯, 车站绝对不能接管和使用, 应该责令施工单位重新进行整修, 限期再验收。

3.3 树立安全意识

按照国家标准, 电梯属于特种设备, 所以容易发生设备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因此电梯的使用单位和管理部门要对内对外大力宣传地铁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要时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时刻把安全铭记在心, 把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

3.4 预防维修与保养

电梯在运行期间能正常、安全的运转, 离不开日常的维护、维修和保养, 使用单位和管理部门在对电梯进行维护、维修和保养时, 应切实认真执行“预防为主、预检预修、计划保养”的方针, 不能喊空口号, 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而不是等电梯出现了故障才进行抢修。在进行日常巡检时, 要认真检查, 不能敷衍了事, 要能提前发现问题, 提前解决问题, 确保地铁电梯安全的运行。若电梯在运行中一旦出现故障时, 应能及时排查故障, 尽快维修好, 保证地铁正常运营。

3.5 建立安全制度

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维护地铁电梯的正常安全运行, 比如编写电梯安全操作规程、电梯日常维修保养工作流程、电梯大修改造工作流程、常见电梯故障及故障处理汇编、故障应急事故处理工作流程、电梯作业人员培训与考核制度等, 并结合实际设置相应的安全管理岗位, 做到责任到人, 落实到实处, 保证地铁电梯的正常安全运行。

3.6 加强对乘梯人员的安全管理

对乘坐电梯的人员要广泛宣传正确的乘梯知识, 如不能撞击门板, 不能随意按显示按钮或报警按钮, 小孩乘坐电梯时要有大人陪同, 乘扶梯电梯时双脚要站立在黄色安全边框以内等等。地铁车站和相应的管理部门应该将这些文字或图片张贴在显眼的地方, 比如等候电梯处、轿厢内等, 向乘客大力宣传安全乘坐电梯的方法以及出现突发情况时的应急处理, 减少因乘客自身原因发生的电梯事故。

电梯安全运行中安全钳装置的检验 篇7

安全钳工作原理是安全钳驱动限速器使用于夹绳钳把限速器绳牢牢夹住, 在轿厢向下运动时, 安全钳的连杆结构会被限速器绳提起来, 同时其工作时会驱动安全钳制动结构接触导轨, 并慢慢夹紧导轨直到轿厢停止为止。安全钳工作原理图 (如图1所示) 。

1.限速器;2.限速器绳;3.张紧轮;4.限速器断绳开关;5.安全钳;6.连杆机构;7.安全钳动作开关;8.限速器绳头

2 安全钳装置的种类和设计

2.1 安全钳装置的种类

电梯安全钳依据工作方式和原理可以分为瞬时型和渐进型两种类型, 其结构图 (图2和图3) 。

1.楔块;2.钳体

1.滚子2.钳体

2.1.1 瞬时型结构

瞬时型结构的安全钳的制动结构是刚性的, 其依据自锁夹紧原理来制造制动力, 夹紧结构主要有滚子型和楔型两种, 夹紧结构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制动非常大, 只要相互接触就能自锁夹紧而不需要外力, 能够立即停止轿厢的运行, 在这个制动过程中, 安全钳的挤压导轨和形体变形消耗掉了轿厢原有的重力势能和动能, 安全钳形体变形能够吸收楔子型安全钳具有能量的80%左右, 挤压导轨则能够吸收滚子型安全钳具有能量的80%。因为瞬时型安全钳能够迅速制停, 电梯减速度很大, 依据电梯运行规范, 速度在0.63m/s的电梯才适合用瞬时型安全钳。

2.1.2渐进型结构

渐进型结构的安全钳制动是恒定的, 其能够利用某些部件根据电梯运行速度而合理控制制动力的大小, 避免了过大的减速度。楔块型和滚子型丝安全钳的两种主要类型, 其结构图为 (图4和图5) 。渐进型安全钳的工作原理与瞬时型不同, 其夹紧结构并不如瞬时型安全钳支承在刚性元件上, 而是支承在弹性结构上, 并且渐进型安全钳的弹性结构的加紧力是不变的, 则引起的摩擦力也是不变的, 所以能够使电梯以恒定减速度制停。渐进型安全钳这种恒定减速能够相对瞬时型安全钳较好的保护电梯运行稳定和乘员生命安全, 适合于所有类型的电梯使用[1]。

1.楔块;2.钳体;3.调整弹簧

1.滚子;2.钳体;3.调整弹簧

2.2 安全钳装置的设计规范

2.2.1 安全钳的技术规范

《电梯技术条件》和《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对安全钳装置有如下几条技术要求:1) 轿厢载荷要分布均匀, 并且轿厢底板与安全钳装置的倾斜度偏差应该控制在正常范围的5%之内;2) 应该在安全钳上设置一个电气安全自动装置, 必须在安全钳工作前及时把电动机的电源切断;3) 安全钳在制停有一定载荷的轿厢时, 应该使轿厢减速的平均减速度控制在0.2s/㎡~1s/㎡以内;4) 瞬时型安全钳装置的正常制停距离应该在50mm以内, 而渐进型安全钳的最大制停距离Smax=v1×2/3.924+0.256, 最小制停距离为Smin=v1×2/19.62+0.122, 其中v1为限速器工作速度。

2.2.2 瞬时型安全钳

1) 瞬时型安全钳的制动力

瞬时型安全钳由于具有加大的制动力, 减速度非常大, 所以制停距离一般都非常小, 在50mm以内就能够使电梯停止运行。为了使电梯运行稳定, 乘员感觉舒适, 所以安全钳制停时应该把平均减速度限制0.2s/m2~1s/m2之间, 瞬时最大减速度不得超过2.5s/m2, 瞬时型安全钳的最大制动力计算公式为Fmax= (1.1Q+G) (amax/+1) =3.5 (1.1Q+G) 。其中, Q为额定轿厢载重量;G为轿厢自身重量;amax则是最大减速度。

2) 瞬时型安全钳的制停距离

依据电梯运行规范, 瞬时型安全钳制停距离计算公式为h=v12/2g+0.1+0.03。其中v1为限速器工作速度。

2.2.3 渐进型安全钳

1) 渐进型安全钳的制动力

渐进型安全钳的制动力计算公式为F= (1+a/g) (Q+G) g/2, 其中a为平均减速度, Q为轿厢额定载重, G为轿厢自身重量, F为平均制动力。在电梯运行过程过, 考虑到钢丝载重和自身重量, 安全钳在电梯底层引起的减速度最大, 制停距离也就是最小;安全钳在电梯顶层引起的减速度最小, 制停距离也就最大。

2) 渐进型安全钳的制停距离

根据电梯运行规范和制停距离计算公式, 假如电梯工作速度为1m/s, 限速器工作速度为1.4m/s, 则最小制动距离Smin=v1×2/19.62+0.122=0.265, 最大制动距离Smax=v1×2/3.924+0.256=0.969。

3 安全钳装置的检验

3.1 安全钳操纵机构的灵活检验

电梯运行中, 安全钳的操纵机构必须要能够灵活有效动作, 如果提高其高度大于30mm, 就必须安装防跳器。防跳器能够产生锁紧力来保证操纵机构稳定, 但是锁紧力不能过大, 否则会导致安全钳无法动作。

3.2 安全钳摩擦块与导轨硬度的匹配检验

安全钳和导轨之间的摩擦力是制动力的来源, 因此两种之间必须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 另外摩擦块的硬度被要求小于导轨的硬度, 这样可以延长导轨的使用时间。通过硬度计对导轨和摩擦块进行多次现场测量, 以增加对两者硬度的了解。

3.3 安全钳摩擦块与导轨的洁净检验

出于保护的目的, 一般都会将防锈油涂抹在刚出厂的导轨上, 但是必须研究防锈油是否会对安全钳的摩擦性能造成影响。通过试验证明, 安全钳制动过程中导轨与摩擦块之间有非常大的接触应力和比压, 会产生相当多的热量, 往往会火花四溅, 导轨表面就会严重失去光滑, 根本无法形成润滑条件。但是必须要对存在导轨上的锈斑、异物和铁屑进行及时清除[2]。

3.4 安全钳摩擦块与导轨的间隙检验

必须对导轨与安全钳摩擦块之间的缝隙进行检测测量, 一般使用塞尺测量, 间隙为2mm~3mm就算合格。这样做主要是保证轿厢底板的倾斜度偏差能够控制在5%以内。

3.5 安全钳与限速器的联动检验

最后需要对电梯实际额定载荷正常运行进行联动测试, 以检验各个环节能否正常工作。让电梯用检修速度运行, 检修人员控制限速器, 检验电梯能否有效制停。同时, 需要检查安全钳在导轨上的制停痕迹是否一样, 并测量制停距离是否符合规范标准。另外, 需要检查电气开关能否自动启动, 以及轿厢底板的倾斜度是否符合5%以内的标准。

4 结论

总而言之, 安全钳作为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 其只有工作正常稳定, 才能保证电梯运行安全和乘员的生命安全, 这需要完善安全钳的设计方法和规范, 提高制造工艺, 并加强日常的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林永光.电梯安全钳动作原因分析及检验注意点[J].机电技术, 2009 (1) .

上一篇:通信线路抢修下一篇:湿式电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