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方案(精选2篇)
金三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方案 篇1
金三和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
实 施 方 案
安徽超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安徽超洁金三和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 生态(低碳)专业性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第一章 企业基本概况
安徽超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始建于2003年3月,是一家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为重点、集现代科技和循环经济理念经营的企业,基地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当地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具有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公司员工总数为66人,其中科技人员16人,注册资金200万元,拥有总资产3600多万元,2011年公司总收入1860万元,净利润210万元。2010年金三和示范基地被评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省★★★★★级农家乐”、“国家AA级风景区”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单位”等。
公司建设的金三和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坐落在山南镇三合村、六合村与金牛社区交会处,距离省会合肥60公里,核心园区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金三和生态农业科技示范的建设极力弘扬生态和循环的经济理念,园占地面积820亩,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示范园内广种珍稀树木、名贵花卉等。目前已建成了优质林木种植基地650亩、良种家禽9600只、良种土猪1200头,精养鱼塘80亩、休闲设施1900平方米,园区清洁卫生,生态环境优良。为促进公司的技术进步和规模发展而建立了专业组织,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带动农户1200户,我们以“让利于民、服务于民”为宗旨,充分调动农户的种养殖积极性,实行造福千万种养殖户的目标。
自建园以来,秉承服务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村传统种植业提档升级的宗旨,把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环保理念带入产业,融入企业的生产、营销全过程,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企业的生产、经营业绩显著,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园区始建时就本着高起点、高定位的目标,在大力发展现代种养殖业的同时,大力倡导生态环保,新上了发酵床养猪项目,大胆使用新科技、新农艺,节能减排,利用多类资源,仅发酵床养殖一次一年就能消化农村废弃农作物秸秆6000多吨,并形成了高较有机肥料。
本项目通过生态湿地五级净化和沼气项目实现园区废水“零排放”,利用湿地的特殊过滤功能,通过五级净化,将园区的分类废水变为可用种植业浇灌的中水,做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外实现“零排放”每年可减少污水排放15400m,5处雨水收集系统(共120000 m),增加园区林木覆盖率25个百分点,达到60%,有效地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33第二章 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对中国的经济建设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农村环境正在逐步的以隐蔽或公开的方式遭受破坏。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解决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内容、有力抓手和突破口,是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紧迫的环境问题为核心,按照“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总体要求,针对重点流域、区域和问题突出地区开展集中整治,全面推进环境友好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维护群众生命健康、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变农村环保落后状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节约集约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将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作为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发展对各类资源需求的刚性增长,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重新确立,都将使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付出越来越高的资源使用成本,致使产品的综合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受到较大压制。减少资源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做到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已势在必行。
公司是农牧业生产型企业,金三和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一个集良种畜禽综合养殖、珍稀苗木花卉培育及营销、休闲观光和循环经济发展教育展示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前些年的经营过程中随着土地使用成本的抬升,多类农资产品价格的节节攀升,治污的成本较大,市场竞争的空前激烈,致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通过这两年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利用新技术,循环利用各类资源,不仅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使产出的多种农产品全部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不仅牢牢占稳了合肥的高端消费市场,还远销到上海等地。企业从中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资源环境容量的需求
作为以养殖和苗木花卉为主体的农业龙头企业,因饲料种植和苗木花卉的培育需要大面积的土地来支撑,由于国家土地政策对基本农田使用的严格限制,无法扩张。同时养殖业和苗木花卉都要大量消耗水资源,与正常的农业生产和其他行业争水现象严重,发展空间受到用水制约。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养殖废弃物、排泄物对环境也会造成严重污染,环境代价较大。尤其是这几年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新农村必须要有新产业和整洁的环境支撑,传统的种养殖已无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走资源集约循环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之路。
3、项目的建设是环境保护的需要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天然湿地具有净化水体污染物的功能给我们以启示,国外已有利用人工湿地的先例。湿地系统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调节微气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在公园绿地的建设过程中保留、恢复或重新规划湿地系统是符合生态需要的。并且起到科普教育的示范功能。
当前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城市污水经市政管线收集汇入污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形成的再生水。大多数污水处理厂位于城市外围,距离居民居住地较远,收集生活污水、输送再生水都需要大量投资用于修建地下管线,而用于再生水的管线有较高的防腐要求,成本较高。所以污水处理厂生产的再生水不便利用。而山南镇地理区域优越,在金三和农庄内恢复或建造人工湿地对污染水体进行深度处理,可以弥补污水处理厂布局上的空白。
该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施工污水。生活污水主要为清洗废水,产生量较少;施工污水主要含泥沙、悬浮颗粒和矿物油等。其特点是间歇式排放,废水量不稳定。施工中用水往往无节制,废水排放量大,若不采取措施,将会在施工现场随意流淌,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湿地净化系统已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的沼泽泥潭,它对周边的环境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经过防渗处理的人工湿地能避免对地下水源的污染。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各级政府重视和支持,社会认识提高。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和安徽省《关于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实施意见》都明确提出,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列为新农村建设重点。
“生态安徽”战略在全省范围内为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200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安徽”的战略目标,在全国率先打出绿色品牌要求全省在新的历史阶段,围绕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走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的经济发展之路。要求在今后几年内,加强对全省所有生态良好地区和水系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管理;进一步推进全省农村小城镇的建设,为全省新一轮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全省全面构建绿色农业生产体系、绿色农业生态体系、绿色农业认证体系。
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均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列为政府重点工程和为农民办实事重要内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卫生状况改善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肥西县政府成立以分管领导任组长,环保、财政、镇政府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推动项目建设工作。
2、广大农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积极性高涨。
国家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加大投入,为广大农民带来了实惠,示范作用十分明显。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和科学利用,广大农民要求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全面高涨,已成为一项牵动性的民心工程。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教育,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切实发挥群众自我管理、自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项目建设管理和服务能力较强。
项目实施过程中,环保部门负责项目工程的监督指导工作,财政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的管理、拨付与报账工作。山南镇政府负责项目建设的实施进度调度工作。并在项目所在地成立项目监督机构,具体负责项目的施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严格执行项目设备招投标采购规定,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确保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建设质量和建设任务的完成。项目验收合格后,项目单位建立健全具体的管理措施、工程后期维修、养护、运行等规章制度,确保项目发挥长久效益。
第三章 项目建设环境条件
肥西县位于安徽中部,江淮流域之间,东临巢湖,西接六安,南望舒城、庐江,北邻长丰、寿县。区位优越,是合肥市所辖三县之一,县城距离合肥市中心仅17km。总面积1961km2,全县耕地面积为90万亩。全县共有14个乡镇、2个管委会,共辖村295个,居委会29个,社区10个,总计334个基层自治组织,总人口88.9万人。
立足“全省创一流,全国争百强,全面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的目标,勇于创新的肥西人民围绕“工业强县、农业富县、三产活县、开放兴县”的发展思路,坚持加快发展与深化改革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出相结合、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发挥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推进科技、产业、体制、环境四个创新,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县域经济民营化、生态建设景观化、环境改善人体化和城乡居民生活文明化七个新突破,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力打造“实力肥西、富裕肥西、开放肥西、旅游肥西、人文肥西”,构建和谐社会。
山南镇位于肥西西南,省列中心试点镇,与六安市、舒城县接壤,北连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南临丰乐河,因位于大潜山南而得名,面积207.5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91万人。镇区常住人口约1.17万人,辖26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居委会,637个村民组。现有耕地89670亩,水面面积16240亩,境内有磨墩、托山、光明、老牛坟等4座水库,水资源丰富。四年共实施退耕还林31870亩,共有林地约4.6万亩。农业种植业结构以水稻和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面积和林业有所扩大,蚕桑种植进一步扩大,桑园面积达3600亩,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大户近百户。
第四章 项目工艺技术方案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国家环保专项资金在环境综合治理方面的引导作用,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等重点环保基础实施,促进项目区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善,农民的环保意识、生态文明水平明显提高。
二、工艺原理
(一)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
发酵床采用的材料是零排放的锯末、秸秆、稻壳、米糠、树叶等农林业生产下脚料,配以专门的微生态制剂来垫圈养猪,猪在垫料上生活,垫料里的特殊有益微生物能够迅速降解猪的粪尿排泄物。这样,不需要冲洗猪舍,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出猪场,猪出栏后,垫料清出圈舍就是优质有机肥。从而创造出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生态养猪模式。
该技术应用于养猪生产,将猪排泄物的无污染处理与养殖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从源头上实现了养殖污染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不仅改善了养殖环境,增进了猪只健康和畜产品安全,而且不需要额外占用土地来处理猪只排泄物,消除了二次污染,提高了养殖收益。除了在垫料中使用微生态制剂,在猪的饲料中也添加微生态制剂,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强猪的免疫力。具体有以下优点:
A 节省人工。无须每天冲扫圈舍。
B 节约用水。因无须冲洗圈舍,可节约用水 90% 以上。
C 节省饲料。猪的粪便在发酵床上一般只需三天就会被微生物分解,粪便给微生物提供了丰富营养,促使有益菌不断繁殖,形成菌体蛋白,猪吃了这些菌体蛋白不但补充了营养,还能提高免疫力。另外,由于猪的饲料和饮水中也加配套添加微生态制剂,在胃肠道内存在大量有益菌,这些有益菌中的一些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类能够分解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等,采用这种方法养殖,可以增加粗饲料的比例,减少精料用量,从而降低饲养成本。加之猪生活环境舒适,D 降低药费成本。猪生活在发酵床上,更健康,不易生病,减少医药成本。
E 节省能源。发酵床养猪冬暖夏凉。不用采用地暖、空调等设备,大大节约了能源。冬天发酵产生的热量可以让地表温度达到 20 度左右,解决了圈舍保温问题;夏天,只是通过简单的圈舍通风和遮荫,就解决了圈舍炎热的问题。
F 节约资源。前面已经分析过,可以减少土地使用,节约人工、节约水,节约能源,节省饲料;还可以利用各地的锯末、稻壳、秸杆等农林生产下脚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G 人性化饲养与动物福利。相对于目前大多数在水泥地上养猪的模式,猪在垫料上生活,更舒适,而且可以翻拱,更符合猪的天性。垫料中和饲料中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抑制了环境中和消化道中的有害微生物,提高了猪的免疫力,减少抗生素使用量。
(二)生活污水治理 建设1处日处理能力为35吨的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1、技术来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污染的加剧,同时淡水资源短缺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水环境保护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近年来,环境科学研究在迅速发展,正在积极探索水环境污染全球效应问题,各种水处理污染的方法层出不穷,其中生态处理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由于其低投资,出水水质好,抗冲击力强,操作简单,建造和运行费用低(仅为传统二级污水处理厂的1/10~1/2),维护方便,氨氮去除率高,同时可使污水处理与环境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在处理污水同时创造生态景观等特点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并广泛应用。它是为处理污水而人为地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用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并在床体表面种植具有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等)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体系。
2、工艺特点
人工湿地技术是为处理污水而人为地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用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并在床体表面种植具有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等)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体系。人工湿地去除的污染物范围广泛,包括N、P、SS、有机物、微量元素、病原体等。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浓度较低的条件下,人工湿地对BOD5的去除率可达85%―95%,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处理出水中BOD5的浓度在10mg/L左右,SS小于20mg/L。(2)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作为异样微生物的有机养分,最终被转化为微生物及CO2、H2O和有机质。
本项目采用的表面流人工湿地指污水在人工湿地的土壤等基质表层流动,依靠植物根茎与表层土壤的拦截作用以及根茎上生成的生物膜的降解作用,使污水得以净化。类似于沼泽,污水以较慢速度从湿地表面流过,具备投资少、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地系统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生活污水→格栅(集水池)→调节池→表面流式人工湿地(种芦苇、大米草)→表面流式人工湿地(种茭白、莲藕)→氧化塘→表面流式人工湿地(种黑藻等沉水植物)→贮水池→出水
工艺流程简述: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及其周围微生物以及湿地的基质填料来联合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综合了物理、化学、植物及微生物的作用机制,使污水处理达到工程化、实用化的一项新技术。相对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更加的生态化、自然化,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充分利用地下人工介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中栖息生物的吸收和代谢的原理,将污水净化,是一种天然净化与人工处理相结合的复合工艺。植物是人工湿地系统中最重要的去污成分,也是湿地与稳定塘的主要区别所在。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营养,包括N、P、K、Ca、Mg、S等大量元素,还有Cu、Zn、Mn、Mo、Fe、Cl、B等微量元素。植物具有丰富的根系、根系有庞大的吸附表面,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收大量的上述营养物质,同时也能吸附一些废物,并且成为废物的沉积场所,对水中的污染物起到过滤的作用。此外,根系表面还为微生物提供了活动空间,根系表面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同时能吸附、降解部分污染物,进一步促进了湿地去除污染物的效果。植物选用的基本原则是:⑴优先本土植物,慎重引用外来植物,避免引起生物安全性问题;⑵选用适应性强、抗寒、抗病虫、抗气温变化、耐污染的植物;⑶选择根系发达,枝叶茂密生物量大的植物;⑷尽量选择有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植物,以便能资源化利用,产生一定经济效益或景观生态效益。
湿地的填料作为植物及其他生物生长的基质和载体,在湿地的去污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填料可以通过一些物理、化学途径(如吸附、吸收、过滤、沉淀、络合反应和离子交换等)去除污水中的N、P、金属离子及其他污染物。填料由土壤、细沙、粗砂、砾石、碎瓦片或灰渣等构成,按一定的厚度铺好,形成供植物生长和微生物附着的床体。填料从上倒下依次是10 cm粒径为4~8 mm的碎石、70 cm粒径为0~4 cm的细砂、20 cm粒径为4~8 cm的碎石、20 cm粒径为16~32 mm的碎石和30 cm压实的粘土防渗层。
(三)大型沼气池建设
针对项目地点地理位置及气候资源条件,本项目建设以“猪一沼一果(茶、渔、菜、粮)”能源生态模式为主,利用房前屋后的山地、水面、庭院等场地,主要建设畜禽舍、沼气池和果园(茶园、菜地、鱼塘等),使沼气池的建设与畜禽舍和厕所改造结合,构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庭院经济格局,形成生态良性循环,增加农业收入。
第五章 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金三和农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减少4000立方米粪尿污水,15400立方米废水的直接排放。项目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后废水中BOD5的去除率可达85%―95%,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处理出水中BOD5的浓度在10mg/L左右,COD的浓度在100mg/L左右,SS小于20mg/L,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作为异样微生物的有机养分,最终被转化为微生物体及CO2和H2O,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排放要求,年去除BOD:1.25吨、COD:1.48吨,实现处理后达标排放及污染因子总量控制要求。
按照项目建设要求,以农民增收致富、优化生态环境和保障农村稳健发展为目标,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大力开展综合利用,改善农业生态条件,美化农村环境,实现农业生态、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1、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循环利用资源,转变农业利用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清洁生产为切入点,以秸秆转化、有机肥利用、生态种植养殖等技术集成为手段,构建以农庄和养殖小区为单元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消除脏、乱、差。
3、促进种养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通过项目建设,使畜禽粪便得到资源化利用;通过开展综合利用,有效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通过畜禽圈舍改造,促进舍饲技术应用和养殖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4、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通过项目建设,改造农户厨房、厕所和庭院,改善生活环境,改变生活方式,减轻妇女劳动强度,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5、巩固建设成果,保障农村又好又快发展。通过政府的资金支持和引导,建立和完善农村服务体系,重点是在项目村将服务延伸到每个农户,确保农户能得到很好的服务,巩固建设成果,解决广大农户的后顾之忧。
第六章 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
一、生态效益分析
该项工程的实施,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项目使用了发酵床技术,采用的材料是零排放的锯末、秸秆、稻壳、米糠、树叶等农林业生产下脚料,配以专门的微生态制剂来垫圈养猪,猪在垫料上生活,垫料里的特殊有益微生物能够迅速降解猪的粪尿排泄物。这样,不需要冲洗猪舍,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出猪场,猪出栏后,垫料清出圈舍就是优质有机肥。从而创造出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生态养猪模式。按10000头养殖规划计算,每头猪在生长期内至少需耗水30吨,加之其它生活废水,每年至少需要用水100万吨,由于使用了生态发酵床技术,实现全部循环利用,大量使用沼气、太阳能和新建发醇床猪舍,整个园区每年年节水至少129万吨。可节电近3万千瓦时,消化各类废弃农作物60000吨。猪的粪便在发酵床上一般只需三天就会被微生物分解,粪便给微生物提供了丰富营养,促使有益菌不断繁殖,形成菌体蛋白,猪吃了这些菌体蛋白不但补充了营养,节省饲料,还能提高免疫力,减少医药成本。
金三和农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减少35400立方米废水的直接排放。项目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后废水中BOD5的去除率可达85%―95%,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处理出水中BOD5的浓度在10mg/L左右,COD的浓度在100mg/L左右,SS小于20mg/L,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作为异样微生物的有机养分,最终被转化为微生物体及CO2和H2O,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排放要求,实现处理后达标排放及污染因子总量控制要求。园区内种养业、观光休闲业等消耗的各类资源和所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均可通过沼气项目,生态湿地、发醇床养猪、设施载培和林下套种等多个环节循环实现再利用,对外实现所有污染物“零排放”。对水、电、等资源的使用大幅减少,农药、化肥基本不使用。本项目采用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主要优点在于: ①基建投资费用较低,为一般传统活性污泥法的1/2。②运行费用低,为一般传统工艺的二分之一。
③处理效率高且稳定,能达到一般城镇污水排放标准的一级A甚至以上。④易于维护管理,设备设施操作简单,对员工的操作素质要求不高。
⑤对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的波动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停车后可随时启动,且对出水水质影响不大。⑥可依据地形地貌进行灵活设计,各处理单元通过管道或沟渠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⑦湿地系统不设置二沉池,系统污泥产量较少,主要是初沉池的污泥。
⑧由于沉淀、填料颗粒的吸附以及阳光照射等,其对微生物的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故其出水一般无需消毒。
⑨种植的植物有绿化作用,感官效果较好;收割后的植物秸秆有回收利用的价值,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是我省建设生态省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已列入《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及《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也是生态农业的重点工程。对我省皖南山区、大别山区、江淮分水岭地区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环境的治理、保护、建设以及疫病防治有着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我省大别山和皖南山区是我国重点林区,巢湖流域又是国家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域。长期以来,由于耕作制度的不科学等原因,导致了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现代农业在依靠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农膜增加产量的同时,也对原有的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农用水体与土壤污染加剧,农作物病虫害严重,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改善生态环境是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对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是在政府投资支持和管理下,由农民直接参与的综合性建设项目,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感、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显著的社会效益,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利用新技术,循环利用各类资源,不仅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使产出的多种农产品全部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不仅牢牢占稳了合肥的高端消费市场,还远销到上海等地。企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包括:
1、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循环经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充分利用农村废弃物,使用清洁能源;通过改圈、改厕、改厨建设,短期内低成本的改变农村的卫生状况,解决养殖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3、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减轻农产品污染,提高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水平、质量品位及市场竞争能力,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美化生活环境,满足城乡居民物质和精神需求。
4、利用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无害化处理人畜粪便,杀灭细菌、病毒,特别是控制与阻断血吸虫病传播,对于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保护农民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5、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区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相互促进,将产生现实的和长远的积极影响,管理者和建设者将受到重要启迪。通过普遍的生态环境教育和参与项目建设的实践,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普遍增强,发展观念将会发生较深刻的变化。
6、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区将率先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为推动全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7、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环境。近年来,随着农村家庭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养殖规模也在逐步扩大,所产生的畜禽粪便大量堆积,造成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污染,严重影响环境卫生。本项目实施后,改善了室内外的卫生环境。大量寄生虫卵和传染病菌被杀灭,提高了寄生虫卵沉降率、大肠杆菌杀灭率,大大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有效的抑制了疾病的发生,保证了群众身体健康。
8、改善了水环境和空气质量。本项目建成实施后,项目区的农业面源污染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控制。通过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结合,建造人工湿地,使生活污水和其它废弃物经过无害化处理,杀死了粪便中的病菌虫卵,使农村生活污水中各种污染物浓度降低,有效的保护了水资源环境,减少和降低了对水环境的污染,改善了水资源的质量。
环境保护不容忽视,我国农村存在严重的综合环境问题,政府日益重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目前已颁布许多法规政策要求并鼓励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该项目充分体现国家环保政策,项目建设将进一步带动周边农村环境的治理,减少污染因子向环境中排放的总量,对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是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该项目为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必要性明显,处理的工艺成熟,实施方案经技术论证切实可靠,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希望国家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安徽超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二0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金三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方案 篇2
与此同时,作为我市“农业产业发展布局盲区”的伊洛河沿岸,鑫地生泰园、汇鑫农业科技、凯鑫蔬菜合作社、绿源花木合作社、万邦置业、天元生态农业、正鼎科技等10余家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级奖补政策的激励下,依托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和自然人文景观,积极发展蔬菜林果、花卉苗木种植,深度开发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拓展了农业的多种功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目前,涵盖芝田、永安、孝义、站街、河洛等镇(办)的伊洛河沿岸现代农业示范带已初步形成,蔬菜生产面积达70.7万平方米,其中设施蔬菜面积50.7万平方米,基地批发市场3个,蔬菜保鲜冷库3座,鑫地生泰园已成为我市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林果种植面积93.3万余平方米,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20万余平方米,在此基础上各经营主体积极发展果品采摘、赏花垂钓、餐饮住宿、婚纱摄影等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总经营面积达13.3万余平方米,其中,汇鑫公司已成为我市最大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河洛汇流景区现有农家乐15家,从业人数200余人。
经过深入调研,我们认为加快推进伊洛河沿岸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并同“4个10万亩”基地建设形成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对进一步优化我市种植业结构,提高菜篮子产品的供给水平,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引领带动全市现代农业较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此,我们将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建设经营主体,引导鑫地生泰园、汇鑫农业科技、凯鑫蔬菜合作社、绿源花木合作社、天元生态农业、正鼎科技等一批规模经营主体积极建设连栋智能温室、日光温室和双拱大棚,培育蔬菜育苗点,扩大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力争每个蔬菜生产基地都配备蔬菜保鲜冷库、批发市场、检测化验室等基础设施,通过3~5年的努力使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积极扩大林果、花卉、苗木种植面积,深度开发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不断推进伊洛河沿岸以及河洛汇流景区农家乐提档升级,通过3~5年的努力,使林果种植面积达到133.3万平方米,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000万平方米,休闲观光农业经营面积33.3万平方米,发展农家乐30家,充分发挥伊洛河沿岸现代农业示范带的集聚效应,将其建设成为我市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和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
为加快推进伊洛河沿岸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关镇、街道办及市直部门为成员的伊洛河沿岸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工作领导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推进伊洛河沿岸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各项工作。
二是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今年,市财政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菜篮子工程建设,天元生态科技、正鼎科技、鑫地生泰园等农业企业正在积极实施砖钢温室、双拱大棚建设。我们将研究出台优惠政策,把“伊洛河沿岸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各相关镇、街道办及市直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上级各类项目资金,开展招商引资,努力为我市伊洛河沿岸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提供政策资金保障。
三是深入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伊洛河沿岸各规模经营主体,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技术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生产等技术指导和协调服务,引导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采用先进实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努力为我市伊洛河沿岸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提供技术人才支撑。
四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积极培育规模经营主体,扩大设施蔬菜、林果花卉、绿化苗木等主导产业的种植规模;充分发挥伊洛河沿岸旅游资源优势,深度开发休闲观光农业服务项目,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申报省级以及郑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省、郑州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评选活动,提高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五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积极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要求相关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化验室,配备相关检测设备,每天对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太自检,市农委实施严格监管;同时,农业检测执法人员要加强对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执法检查,以及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努力保障我市农产品生产消费安全。
六是做好宣传推介。通过省、郑州市及我市各类媒体广泛宣传“伊洛河沿岸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综合效益,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全力支持、积极参与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
(作者单位:巩义市农委)
【金三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三和公司10-30
三和茶文化11-04
三和学校党建工作经费使用管理办法05-30
德保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实施方案05-22
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乡镇创建方案06-20
农业科技示范园10-12
示范园区循环农业09-10
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08-30
亿利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简介05-18
农业示范基地项目汇报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