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扎中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精选8篇)
巴扎中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1
巴扎中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称之为非课堂文化,是舆论风气、生活方式、人际关系、文化娱乐、社会活动及校园环境的总和。校园文化包括静态文化成果和动态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创立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也是学校创新发展的生命所在。为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平安、和谐的校园,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人文精神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为根本宗旨,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突出现代教育特色,通过建设校园文化工程,以提升校园静态文化品位,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创新和丰富校园动态文化活动,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
二、实施目标
通过实施校园文化工程建设,逐步构建具有周潭中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创建文明、平安、和谐的校园。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在原有的校园文化基础上,促使学校建设成校舍设施全,校园环境美,艺术氛围浓,文化底蕴厚,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并且,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教师、学校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特色校园。
三、主要措施
(一)挖掘潜力,构建校园静态文化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自然环境、校舍设施环境、校园传媒环境等静态文化资源,努力构建校园静态文化。
1、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校园自然环境、校舍设施环境、校园传媒环境)是静态文化成果的主要表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警示学生不良行为的主阵地。学校要挖掘潜力,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校园整体布局和规划,要在建筑设施、校园绿化、美化、硬化、净化、香化和文化上下功夫,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师生置身于干净、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总之,在校园环境构建上要力求做到校园自然环境、校舍设施环境和校园传媒环境的有机统一。
(1)校园自然环境
——校园的统一规划,则是创设良好自然环境的重要步骤和措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融入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在总体构想上要有超前意识,力求目前称一流,长期不落后,使校园各单项建设保持气脉贯通,韵味连绵,功能相配。
——将校园分成教学区、生活区、文化活动区和勤工俭学区等,教学区是学习的主要场所,自始至终都要求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体现一个“静”的基调。生活区则应围绕师生的生活来进行设计。各个区域各自相对集中,而区域之间又借山丘、池塘、溪流或者围墙、栏杆加以适当分隔,并保持相对的距离,使得布局协调,将人们的心智和波光山影紧紧地拴在一起。
(2)校园设施环境
校园建筑按其效用可分为主要建筑和辅助性建筑。主要建筑是教学楼、实验楼、图书艺术楼等用于教育、教学方面的设施。辅助性建筑主要指学生宿舍、食堂等用于生活方面的设施。校园建筑的设计应尊重历史而不失远见,整体和谐具有创意,功能合理而保持特色。校园建筑文化的主题是校园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和人的思想理念的高度结合。
——设置文化内涵深、艺术欣赏价值高的景观景点,如假山、水池、雕塑、碑刻、彩绘等。
——制定独具特色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并书写在校园显目位置。
——悬挂教育方针、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国、世界地图等在适当地点。
——建设“文化长廊”,营造文化氛围。文化长廊应设立在中心活动的场所。
——校名、校牌、标语、横额要有建筑文化内涵。
——构造功能室文化,根据学校和班级特色,布置办公室、教室、功能室以及楼梯间文化,如“学习园地”、“名人警句”、“格言”、师德师风标语、重要的规章制度、师生的书画作品等。
——设计具有教育性、激励性、人性化标语,包括激励类、提醒类、环保类、安全类、甚至小到一句“走路轻轻、说话悄悄”的文明标语。
——给校园内的花木挂上介绍标志,还可以校园古树作题,树立校园精神。
(3)校园传媒环境
校园传媒是校园文化交流、校园环境建设的主要载体,因此,学校要潜心开发校园传媒资源,发挥先进的文化传媒作用,构建校园传媒环境。校园传媒主要有书籍、报纸、杂志、校报和现代电化教育设施,包括广播、电视、电脑及各种仪器等媒介。
2、重视文化品牌,打造文化特色
除了优化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外,还要注意发掘本校潜力,利用本校品牌,充分展现学校文化精品,打造校本文化特色。
——办学理念:浓缩本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用简洁语句表达出来,并书写在校内显目位置,有条件的时候要编写校歌。
——名校友事迹:撰写校史册,搜集校友名录,将校史上著名校友事迹作介绍。
——名师风采:定期将优秀教师事迹进行推介,号召师生向优秀教师学习。
——学生风采:定期将学校的“十佳”、“三好”、“优秀团员”、“日常行为标兵”、“学习成绩优秀生”、“科普创作标兵”等作展示,宣传典型,激励后进。
——荣誉室:将学校、教师、学生所获荣誉,进行分类收集,建立上档次的荣誉室,使之成为学校的德育基地。
——校内舆论阵地:利用校园广播,每天播送校园节目,宣传国家大事、校内新人新事以及学习、生活知识。还可办“校报”,让“校报”成为全校师生的自我展示平台。
——爱校教育活动:举办校史展览、校庆等活动,增强师生学校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创新教育思想,激活校园动态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学生,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因此,要拓展学生主体性活动领域,创新和丰富校园动态的文化活动。应经常性地运用校内外、课堂内外的一切教学和实践活动,搞活校园的动态文化,用以引导和推进师生的思想意识、道德作风和行为习惯。
1、传承传统精神,汲取文化养料
一个民族赖以传承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理应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为其弘道扬义,从中汲取丰厚的养料。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学习、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汲取文化养料。
——开展“国旗下讲话”、“弘扬传统美德”主题班会等活动。
——开展“古诗文吟诵”,讲中华美德故事活动,如“孔融让梨”、“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乐羊子妻”、“司马光砸缸”、“闻鸡起舞”、“凿壁偷光”、“悬梁锥股”等;开展“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或一句格言”征文活动。
——组织学生搜集当地文化名胜、历史名人,从中感受家乡的文化氛围。
2、拓宽课堂渠道,丰富文化内涵
课堂是教学育人的主渠道,其中应汇入校园文化内容。要鼓励教师以现代教学理念为依据,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改进教学方法,把影视、多媒体、投影、音乐、美术以及课本剧等形式巧妙地穿插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使之作为载体,赋予它们丰富的文化内涵,把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去。要注重抓好课外阅读指导,向学生推荐优秀图书,激发读书兴趣。定期举办阅读节活动,用优秀作品教育人、薰陶人。
3、坚持德育为首,突出育人特色
新时期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围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主方向,通过主题教育的途径对学生进行“文化浸润”,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坚实的文化底蕴,这必将对学生的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学生的气质、风度和人格良好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德育工作要有自己的文化活动特点,但如下几点,应作为校园德育文化的共性活动。
——解读校训、校风、学风内涵,激励学生爱校热情。
——熟记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背诵名言名句,如“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树立报效祖国的大志。
——开展主题教育,修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1)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主题教育。
2)开展“新三好”即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主题教育。
3)根据各个不同时期实际,开展主题教育,以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感恩教育”——开展学生给家长、老师写感恩信活动,让学生与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
“感动教育”——根据不同时期,开展“谁感动了我”的主题活动。
“绿色文明教育”——培植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做合格学生,现个性风采,提高基础文明素质。
“责任教育”——让学生明白,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学校兴盛,我的责任,为自已负责,为家庭负责,为社会负责。
“理想教育”——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让家长为拥有自己而自豪,让家庭为拥有自己而富有,让亲人为拥有自己而幸福,让家乡为拥有自己而光荣。
4、开展艺术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开展艺术活动是以愉悦学生的感觉和使其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艺术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要重视和开发艺术活动资源,丰富校园文化,推进素质教育。
——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组织各种兴趣小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如成立声乐、器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制作、科技、生物、写作等兴趣小组。
——组织观看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阅读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图书,创作和吟诵新诗歌活动等。
——每学年应举办一次运动会和艺术节(文艺晚会、书画比赛),坚持开展小科技发明、小制作、小论文比赛等活动。举办文艺活动要注重全员参与,整体联动,做到声势浩大,气氛热烈。
5、开展校园节庆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教化和熏陶
校园节庆活动,是校园动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广泛开展有特定主题的校园节庆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和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
(1)遵循校园节庆活动原则。要重视决策的计划性,主题的鲜明性,选材的针对性,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活动的群众性。
(2)注意节庆活动的方式。节庆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读书活动、联欢活动、演出活动、报告活动、讨论活动、参观活动、访问活动、祭扫活动、墙报活动、知识竞赛活动、演讲活动、科技制作活动、助老助残公益活动等等。
6、关注校园休闲生活与教育,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由生活空间
积极的休闲生活是每个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学生平衡紧张的学习、工作、活动,使身心和谐调节,同时为充实人生提供广阔的天地,因此,学校要指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开展有意义的休闲活动。
(三)改善校园人际关系,树立校园精神文化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优化心理环境为突破口,注重学校人际关系的改善,注意挖掘和利用一切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的心理环境因素,改善学校领导与教师,教职工内部,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为师生创造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和宽松和谐平等的人际环境,使学校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激发师生高度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有效地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
1、完善制度文化,实行人文管理
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要求,逐步完善制度文化模式,把规章制度的有形约束转化为师生的无形自律,促进学校工作有效有序运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校风的形成与保持,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和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予以保证,使之成为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要根据管理的具体内容,细化各部门的职责。
——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时,一是要充分考虑学校工作性质、教师劳动特点、教育对象特点,要符合教育规律及法规要求;二是要在充分体现人性化,建立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认真论证,并由学校领导班子研究或教代会表议表决通过,再予以实施。三是要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修订、补充和完善。
——校长及其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执行制度,并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每一位师生员工。
——发挥工会、教代会、学生团体等组织的作用,发扬管理民主,创造和谐环境。
2、改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校园
开展“献师情,树师德,扬师风,铸师魂”的师德师风教育系列活动,如“关爱学生行动”系列活动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活跃校园文化,把校园建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愉快、和谐、健康的教育乐园。
——开展“走进学生”活动
(1)走进学生的家庭:要求每名教师家访学生覆盖面每学期不少于20%,教师要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结构及经济状况;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健康状况等;改进家长会的方式,以鼓励为主,向家长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听取家长和学生对教育、学校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2)走进学生的心灵: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设立心理咨询信箱,或者开展心理辅导讲座,有针对性的开展衔接教育、青春期教育、考前心理调节等工作。
(3)实行德育研讨例会制:努力建构周潭中学德育特色。
——开展“关注学生”活动
(1)关注学生的品德:
1)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日常行为规范》等。
2)结合新生入学、学生返校,集中对学生进行遵守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3)要认真落实升降国旗制度。
4)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认真组织好入团、入学、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等与青少年成长密切相关的活动,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
5)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对学生上网要进行正面引导和合理监控。要向学生开放本校的网络设施,引导学生远离不良网络内容影响,落实校园网安全管理制度。
(2)关注学生的素质:
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设施,组织开展各种兴趣小组,从智力、体力、品格、艺术修养等方面培养学生。要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卫两个《条例》,积极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天安排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每周安排2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校运会。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健康活动周(月)”等活动,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充分发展。
(3)关注学生的学习:
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加强校本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方法,切实落实课堂教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要求,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必要时进行个别辅导。学校要严把选择资料关,严格控制补课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学校要定期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开展“校园开放周(日)”活动,调动学生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积极性。
(4)关注学生的生命和健康:
学校要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技能演练活动,积极开展用电安全、交通法规知识竞赛、自护自救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的“珍爱生命”主题教育。要制定安全检查工作预案,完善“安全管理规定”、“建筑及设施安全管理措施”和“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的活动场所。
——开展“尊重学生”活动
(1)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尊严、人格和价值,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辱骂、羞辱、嘲笑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学校要开展“无批评日”、“校长接待日”等活动,设立校长信箱,积极开展“最尊重(关心)我的老师”的评选活动;
(2)尊重学生的权益: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学生的隐私、学生的健康、荣誉、人身自由权等。如设立学生维权岗或成立学生维权委员会,接受学生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的申诉;
(3)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不平衡性,因材施教,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发展的眼光、激励的语言全面评价学生,让其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激励学生”活动
(1)激励学生自信:积极开展激励教育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钢铁般的意志、积极向上的精神、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教会学生面对困难、遭遇挫折时善待自己的正确处理方法。发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2)激励学生成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认同他们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勇于成功,善于成功。学校可开展激励用语征集活动,在班主任中开展“以发展的眼光全面评价学生”为主题书写操行评语的活动等。
(3)激励学生创新: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与老师、书本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老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创作、小论文评比活动,激励学生创新。
(四)树立良好校风,净化校园文化环境
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等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道德风尚,是全体师生员工思想、道德、纪律、作风以及精神风貌的综合体,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因此,建设优良的校风对于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四化、培养“四有”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在校风建设上要把领导作风、学风和教风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1、领导作风。领导作风是校风的“源头”,学校的校长、领导班子人员是学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在校风建设中起着主导和表率作用,是形成校风的“风源”。因此,作为学校领导者,一是思想作风要纯正。学校领导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具有敢于改革创新的胆识、具有正确的办事思想,冲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束缚,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二是工作作风要民主。学校领导在管理工作中要尊重、信任广大教职员工,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作风。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充分调动教职员工参事议事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和引导教工参与学校管理工作。要经常主动关心教职工的学习、工作、生活。当他们做出成绩、做出贡献时,要及时表扬鼓励。当他们工作中出现缺点错误时,要采取适当的方式给予教育帮助,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气氛。三是管理方法要科学。学校领导要掌握科学的管理思想和艺术,懂得学校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把学校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提高办学效益,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要学习一点管理心理学,要掌握、研究人的心理需要,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要运用激励机制,从“经验管理型”转变为“科学管理型”。要注意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老年教师各自特征,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办事水平。
2、学风。学风是学生群体的风气,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因此,学风是校风的核心。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潜心培养群体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只有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学风。
3、教风。教风是指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育和教学态度。教师的教风是学生学风形成的起因,是校风形成的关键。因此,要十分重视教风的建设,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认真的教学态度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同时,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一所学校良好的校风的形成,必须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发挥校长和教师的表率作用,以良好班风的形成作为基础,以严明校纪校规作保证,以整洁的校容校貌为标志。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专家指出:“未来学校竞争,将是校园文化的竞争”。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学校文化、学校精神作为系统工程来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整合各种教育管理资源,统筹考虑,逐步推进。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校长要亲自挂帅,认真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进一步提高对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并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什么是校园文化建设”、“什么是和谐校园”、“如何创建和谐校园”大讨论活动,开展调查研究,立足校情,认真谋划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平安、和谐校园工作。
(二)建立长效机制,统筹规划
校园文化建设既担负着育人的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职责。校园文化起点要高,要富有激情和创造性,更要富有文化品位,不是学校教育的“额外任务”,而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使然。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短期行为。
(三)加强队伍建设,保证经费投入
1、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不断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非艺术学科教师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力量,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文化、美育和艺术,全体教师都要自觉加强师德、文化和审美修养,以高尚师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的言行影响学生,这是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2、要不断增加对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并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为保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落实,要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设立“校园文化建设专项基金”。一方面由学校每年按一定比例拨出专项经费,确保基金基数;另一方面,采取自愿捐款的方式筹措资金,大力倡导社会各界人士、社会团体、学校师生等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资出力,扩大基金基数;再有就是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和奖励。
(四)形成教育常规,整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师德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抓实抓新,形成教育工作常规。一是结合教育教学管理、素质教育考核评估等,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督查;二是每年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示活动,如节庆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比赛、书法比赛(展览)、绘画比赛(展览)、文艺汇演(调演)或其他形式文化艺术活动;三是总结、表彰,每年结合教师节表彰活动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平安、和谐校园成绩优异的师生予以表彰奖励。
巴扎中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2
一、挖掘———新校做“老”
1. 寻访必要的价值支撑
学校的改造过程是学校文化重建的契机, 也是学校办学理念、愿景再次概括、提炼的时机。为了让学校文化能进一步地浸润每一师生, 学校组织了学生代表、在职教师代表、退休教师代表、老校友代表、中层管理人员等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学校各成员对已有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理念冲突, 进而为核心文化理念的逐步提升达成共识。深入访谈, 是对学校多年来的教育文化主张进一步明晰、对路径选择更加明确的过程, 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对教育理解更为加深的过程, 也是一次凝心聚力的过程。
2. 探寻隐藏的人文环境
在校园的改造建设过程中, 必须考虑到学校周边的人文环境。让学校的文化植根于社会区域的大背景下, 使学校的文化有根基和活力。学校地处老城区的西部, 南临为纪念昆山三贤之一的归有光先生而命名的道路———震川路, 东靠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而命名的中山路, 北面与以昆山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卫泾命名的状元泾相接, 西连张大福的梅花草堂。所辖区域内还有片玉坊、仙花坊、西寺弄、甲子弄等昆山著名的名址。为此, 学校特别开辟了“玉山之美”文化长廊, 展示学校周围的良好人文环境。
3. 追寻有根的历史溯源
学校的改建容易导致一所老学校历史厚重感的遗失, 让校友和师生感到心理缺失, 也容易出现新、老发展进程中的文化断裂。因此, 必须在重建中努力让学校物、景印有历史的记忆。1915年, 昆山地方人士王沂仲、王景虞、潘鸣凤等采纳著名教育家王炎培、江问渔的建议, 择南街积谷仓为校址, 创立“昆山县乙种商业学校”。1927年秋, 校名为“昆山县立近民小学校”, 意乃授引南街一带, 旧称“近民坊”。为了让学校的历史在校园中留下印迹, 学校将现有的教学楼依然命名为近民楼、近学楼、近思楼、近艺楼、近真楼, 形成鲜明的“近民”系列。学校的齐贤园摆放的是学校三位优秀校友电脑大王王安、音乐家丁善德、物理学家周同庆的塑像。木栈道两侧摆放部分校友的手印。
二、传承———老校做“新”
1. 继承历史的文化符号
学校的百年, 是伴着昆曲一路走来的。新中国成立前, 昆剧在学校搭台演出就引起了轰动。20世纪90年代, 学校的小昆班进中南海演出, 又引起了轰动。昆曲已经成为学校文化之血脉。根据这一历史文化元素, 在校园中建设了“润雅园”景点, 内设“昆声雅韵”戏曲小舞台, 昆曲乐器柳琴、中阮等图景介绍, 景点的圆路酷似昆曲表演中常用的头饰发簪。
2. 沿承办学的成长印记
虽然昆曲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 但是我们始终思考的是教育的真谛, 追求的是教育的理想, 一切目标都是为培育优秀的下一代。陶行知先生给予了教育者信仰和教育的真谛。20世纪90年代初, 学校参加了陶行知实验学校的研究工作, 并被评为江苏省陶行知先进单位, 将“学陶”“师陶”作为教育的信念, 求真知, 育真人, 行真教育。学校开辟了启真园, 将“学陶”“师陶”的历程真实地展现在校园里。
3. 秉承校园精神的永恒力量
学校文化总是与校园精神相伴相生的。近年来, 学校开展了“我感动的一小人”“办公室里的教育故事”“争做优秀的一小人”等触动人心灵的活动, 构建了“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奋发向上, 务实创新;追求卓越, 互动共享”的学校精神;形成了“创造新天地”的校风和“拿做来教, 在做上教”的教风;“今日事, 今日毕”的学风也已深入人心, 渗透在学生日常行为中。
三、建构———破旧立“新”
1. 提炼核心的文化理念
学校逐步提炼了“以美启真雅润心田”八个字的核心文化理念。这八个字的灵魂源于昆曲展现的艺术之美, 启迪和追寻陶行知教育之真谛, 将“雅”的品行真正浸润、渗透到心中, 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础。以美启真是以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环境、美的昆曲艺术启迪智慧, 学到真知, 做一个真诚高尚的人。雅润心田是将昆曲之雅浸润到每位师生的心中, 从而拥有高雅的品行, 让学生做文雅之雅士, 让教师做儒雅之雅师, 让校园成为和雅之雅园。
2. 构建系统的文化表达
在“以美启真雅润心田”的核心文化理念下, 学校构建了四大园景、九大公共空间和五大走廊文化。四大园景分别是润雅园、齐贤园、尚美园、启真园, 九大公共空间为春晖厅、拾趣斋、兰韵轩、博弈屋、陶音苑、未来阁、手工坊、邮心驿、绿谷地, 五大走廊文化是玉山之美、昆曲之韵、雅师雅行、雅韵之堂、雅真之家。
在教学楼顶端设计了学校的LOGO。LOGO主体部分酷似昆曲人物的笑脸, 具有一小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昆曲人物的独特造型, 既孕育着学校的核心文化理念———“以美启真雅润心田”, 也标志着学校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表达了学校塑造“雅真”一小人的教育主张和教育理想。基座上的“1915”字样是第一中心小学创建的年份, 基座与主体部分合二为一, 形象地喻示了一小的学生在校园里如幼苗般快乐、茁壮地成长, 也彰显了一小教育在时间上的生长性和空间上的伸展性, 突显一小办学的活力。图形上部的三个小圆点, 既是整体构图不可缺少的部分, 也蕴含着一小人传承历史, 立足当下, 着眼未来, 办国际视野与本土文化交融的现代学校。
3. 营造互动的文化空间
学校的文化布置必须转变为儿童立场的“文化行动”。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校的文化贴近师生生活。学校的尚美园, 设置了五辆木轮车, 取名是学富五车, 里面摆着学生喜爱的图书, 供学生课间自主借阅。手工坊是师生优秀的手工作品, 邮心驿是学生设计的精美邮戳、邮品。
四、创新———老校“新”生
1. 创设践行的课程文化
学校的文化建设一定要落实到实践中去, 学校文化的构建也必须由学校课程来支撑。学校围绕着“以美启真雅润心田”的核心文化理念构建了五大课程体系, 分别是品雅课程、心雅课程、智雅课程、艺雅课程、行雅课程。品雅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优雅的仪表、得体的谈吐、文明的举止、阳光的面容, 心雅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健康的身心、强健的体魄、宽广的胸怀、淡然的心境, 智雅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认真的书写、积极的思考、敏锐的观察、耐心的倾听, 艺雅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广博的兴趣、多元的才能、精美的技能、内化的素养, 行雅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有效的行动、担当的勇气、国际的视野、创新的精神。
2. 探索清新的管理文化
在老校新文化的建设中, 学校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特色的管理模式, 追求看似无为而治、实则井然有序的管理。“自主+团队”是学校推行和尝试的一种管理模式。所有的教师根据所在的办公室、年级组进行团队风采岗位的分配。每个团队都有自己共同的室内目标和岗位目标, 每位教师在团队中都能分享智慧, 得到归属, 获得认同, 寻找支持。在管理过程中, 对于团队内如何分工合作, 以何种形式完成, 学校管理层并不干涉, 只是定期对团队的建设进行评比与表彰。
3. 培育自主的成长文化
让教师做“儒雅”之“雅师”, 是学校教师发展的目标。学校成立了教师发展学校, 教师自主发展联合会是教师发展学校的主体和核心, 下设多个活动站点。在文墨星期二的精神家园站点中, 年轻教师自由阅读, 广泛交流;在“雅师雅说”雅园讲坛中每一位教师既是演讲者, 又是听众。设有年轻教师主题式演讲, 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的微讲座, 市级学科、学术带头人的主题式交流;雅园地平线则致力于新教师的入职适应, 提供培训、个别指导, 完成角色转换, 明确职业定位、成为合格教师;五彩驿站服务于每一位教师的业余生活, 让他们放松身心。
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5-0000-02
1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出于提高管理效率的需要,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校园建设中得到了重要应用。考虑到我国中职学校快速发展的实际,中职学校为了提高校园建设质量和管理效率,对数字化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一现实需求的指导下,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成为了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为此,我们要对数字化校园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把握数字化校园建设原则,制定具体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保证中职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积极成果。
2中职学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需求分析及建设思路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为特征的数字化环境,将促使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产生重大改变。数字化校园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我国,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实现学校由传统教育向数字平台教育的转变,是教育过程全面信息化的重要推力,是衡量一所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以及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基于这样的认识,很多中职学校在数字化校園建设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数字化校园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基础与应用并重、服务教学、效益优先”的建设思路,有计划、分步骤进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学校的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管理、服务等活动移植到一个数字空间环境下,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内外的一个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虚拟校园,从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
3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
从目前中职学校的发展来看,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主要为:紧紧围绕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服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为重点,构建以校园网络基础平台、校园信息应用系统平台、数字化图书馆于一体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学校师生信息化水平,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扩大学校服务社会职能提供服务。由此可见,在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应最大程度的体现教育教学为中心,使数字化校园成为中职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4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方案分析
为了保证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积极效果,在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应分清主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认真做好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工作,提高整体建设效果。
(1)建设校园网络基础平台
在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该开展校园网络基础平台的建设。对于数字化校园而言,校园网络基础平台是一切功能系统应用的基础,如果没有网络基础平台,数字化校园的所有应用系统将失去载体,无法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建立。因此,在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应将校园网络基础平台的建立当作第一项工作。目前来看,校园网络基础平台的建立对校园数字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在校园数字化建设中,应重点开展校园网络基础平台建设。
(2)建设校园信息系统应用平台
校园网络基础平台建设完毕之后,需要按照中职学校的具体需要建设校园信息系统应用平台,这一平台主要是多种网络功能的集成。从中职学校的实际需要来看,校园信息系统应用平台应包含教务管理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和数字化服务平台。其中教务管理平台主要是面对中职学校的具体教学行为而设定的,数字化教务管理平台可以提高教务信息管理效率。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使中职学校能够有效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提高自身教学效果。数字化服务平台主要是为中职学校提供多种网络服务,满足数字化建设需要。
(3)建设校园数字化图书馆
为了提高中职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质量,并对教学资源进行丰富和完善,就要利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契机,努力构建校园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将重点放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上,通过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实现中职学校图书资源的共享,满足中职学校的现实需要,提高中职学校的图书馆建立质量。在建设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的过程中,我们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我们应将中职学校现有的图书资源实现网络化管理,提高自身图书硬件设施建设。其次,要将中职学校的图书管与网络资源互联,提高资源共享性。
(4)建设校园网络安全系统
在中职学校校园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建设各种基础平台和应用系统之外,还要通过一系列的网络安全建设,保证中职学校的数字化校园能够满足安全性的需求。考虑到目前网络安全面临的现实威胁,在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应将网络安全系统的建设作为重要的内容来开展。目前建设校园网络安全系统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硬件建设,采取局域网互联,优化网络结构的方式,提高网络安全性。其次,要安装防火墙等杀毒软件,有效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5)建设完善的人才队伍和规则制度体系
由于中职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属于新生事物,不但需要中职学校的师生能够接受并利用,还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整个系统进行维护,保证中职学校的数字化校园能够正常运行,提高网络系统运行效果。除此之外,中职学校的数字化校园还应根据学校实际建立特定的规则制度体系,保证数字化校园的各个网络系统得到正常使用和维护,满足学校实际建设需要,提高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成果。由此可见,在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应建设完善的人才队伍和规则制度体系。
5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中职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我们不但要清楚建设需求和发展思路,还要清楚建设目的,从五个方面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保证中职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积极成果。
参考文献:
[1]卜忠飞.BPR框架下的数字化校园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2.
[2]高颖.关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0.
[3]李金平.数字化校园中教务系统基础数据整理与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7.
[4]孙唯.有效应用信息资源 促进学校持续发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Z1.
[5]刘兴东.合理建设数字化校园,优化学生学习环境[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07.
[6]赫慧.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探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04.
巴扎中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4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五和”郧阳,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全面发展,根据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深入开展“三声校园”(读书声,歌声,笑声)建设活动的工作要求。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 号)、郧教发„2014‟16 号等文件精神,以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相关要求,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念,以“三声校园”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校园活力,为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读书、体育、艺术、科技等活动,让全镇中小学始终充满琅琅的读书声,嘹亮的歌声,欢快的笑声,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教师工作激情,营造和谐校园氛围,促进全镇德育工作,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品牌,推动全镇教育健康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
三、组织领导 组 长:郭兴才 副组长:龚家宴
成 员:肖忠祥 何道国 黄强喜 李东阳 杨运谦 中心学校工人员
四、主要措施
(一)开展读书活动,让书声充满校园
1.营造读书氛围。各学校要进一步美化、绿化、亮化校园,精心布置和打造具有书香格调的校园文化,切实发挥校园网、广播和板报专刊的作用,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等栏目,营造读书氛围,感染和引导师生自觉读书。要建好、管好、用好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及时添置适合师生阅读且能增加知识、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为师生读书创造条件,提供方便。要逐步建立各种文学社团、读书俱乐部、书友会、读书小组等学习型组织,通过举办“读书沙龙”、“专题讨论”、“书香讲坛”等形式,使读书活动成为一种常态。2.明确读书重点。针对不同学段推荐经典诵读内容,引导师生学国学、读美文、诵经典、品古韵、赏音乐、展绘画、竞书法、传美德。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以讲读为主、三至六年级学生以诵读为主、中学生以精读为主,教师则以研读为主,且每学年必须读4-6 本与教育教学相关和提升自身修养的书籍。倡导坚持“五点”读书方式:每天摘一点,摘录励志名言警句、精段美言、趣味知识、古诗词等;每天背一点,记诵一句名言警句、一段美文、一篇经典、一首古诗词、一条优美词语或成语等;每天读一点,读名著、国学经典、美文,读一篇优秀作文,读一篇新闻通讯、杂文,读名人励志故事等;每天写一点,坚持写读书笔记,一日心得,快乐拾零,感动瞬间,生活感悟等;每天讲一点,课前讲一则小故事、或编故事,讲自己读某一著作的情节,说一句名言、小广告、小新闻,趣味笑谈,成语解说,时事评论,话题辩论等。
3.开展系列读书活动。
(1)每天晨读。安排10 分钟的早读时间,开展教师领读、学生自由读、集体诵读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2)提倡课前读。利用课前2—3 分钟时间,开展“背名篇、说名著”活动,介绍内容、讲情节、讲心得均可。每天至少一分钟的记忆力比赛,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3)在升旗仪式中读。每周升国旗仪式上,全校师生集体诵读3—5 分钟经典名句、古文诗词。
(4)开展读书主题班会。学校每月组织班级开展一次读书主题班会,或推荐书籍,或谈读书心得,或共赏共读。
(5)举办读书比赛。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专题讨论会、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为师生搭建展示读书成果的平台。
(6)组织评比活动。为师生建立“读书成长手册”,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以及个人读书心得体会等记录下来。
(二)加强艺术教育,让歌声飘满校园
1.开足开齐艺术课程。各学校要严格按照要求开足开齐艺术课程,不得压缩、挤占艺术课时。对于暂不具备条件的村小、教学点,以“一校制”学校为单位采取巡回走教、利用教学点数字教学资源的办法保证艺术教育课程的正常开设。同时,各学校要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特长,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来培养本土艺术教师,弥补艺术教育教师的不足。2.创造艺术活动条件。各学校要因地制宜,建好、用好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实验室等功能,切实发挥各类艺术教育器材设施设备作用,保证艺术教育活动正常开展。
3.丰富艺术活动载体。各学校要按“课前集体唱歌、餐前广播听歌、艺术课上学歌、集会集合赛歌”的总体要求,保证校园始终飘满嘹亮的歌声。每天的早、晚自习前,课间操后,上、下午第一节课前,必须唱课前歌,鼓舞学生奋发向上的斗志,活跃文化生活,焕发学校勃勃生机。要选好优秀曲目,以“每周一歌”的形式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定时播放。各学校每学期要举办一场文艺展演活动,充分展示师生才艺。
(三)开展科技文体活动,让笑声溢满校园
1.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上好体育课,落实“两操一活动”,组织好大课间体育活动,全面开展“大家唱、大家跳”等活动,确保每名师生都能掌握1 至2 项体育特长,每天至少锻炼1 小时。
2.开展好科技文体活动。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定期举办全校性的艺术、科技和体育活动,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学校每年都要组织一次师生文体活动,每学期要分别组织师生召开一次运动会,举办两次以上单项体育比赛活动。村完全小学、初级小学、教学点因校制宜每学年开展相应的活动。
3.积极开展师生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教学活动的延伸与重要补充,须遵从“健全人格、健睿智力、健康体魄”的育人目标,学校成立“师生社团”,要经常有计划举办综合性、多样性的体艺活动,与体育、艺术课程教学相结合,扩展和丰富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潜能,拓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可设立以下社团:文学类,如文学社、读书社、诗社等;艺术类,如美术社、书法社、舞蹈队、音乐社、摄影社等;体育类,如田径队、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健美操队、武术队等;社交类,如演讲协会、小记者团、英语社、校园广播社等;其它,如青少年志愿者队、科技社团、国旗班、礼仪班、学科探究社团、棋社等。每个社团至少有一至两名有相应特长和爱好的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并参与社团活动。
4.切实减轻课业负担。要规范办学行为,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要规范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和作业量,合理调整学生作息时间。要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杜绝题海战术,向高效课堂要质量。要通过“减负”,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5.推进校务政务公开。主动公开学校重大事项决策、干部任用、财务收支、项目招投标、物品采购、评优表模、职称评审及岗位设置、学生资助等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事项,保障教职工、学生、社会的知情权。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及学校发展的重要事项,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充分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各学校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大“三声校园”建设工作力度。各学校要依据中心学校活动方案,认真研究和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方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三声校园”建设活动有序开展、有效开展。
(二)全面参与。形成校长对建设工作总负责,直接抓,分管副校长具体抓,德育处、教务处、工会紧密配合,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创新工作机制。“三声校园”建设活动要坚持长期开展,成为学校的常态工作,以推动全镇教育健康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
(三)形成特色。开展“三声校园”建设活动,要结合本校实际,要能彰显学校特色,充分发挥课外兴趣小组、学校工会、学生会、共青团等机构的作用,创新活动内容、形式和方法,将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入其中。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各校的亮点和特色。
(四)强化督查。中心学校将定期对各学校“三声校园”建设活动情况进行督查,对督查中发现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努力使我镇“三声校园”建设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五)规范考评。中心学校建立“三声校园”评价制度,每学期对各学校“三声校园”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估,结果纳入到年终对各学校教学常规综合检查当中。中心学校还将各学校在县教育局每年组织的艺术节、科技创新、中小学生运动会、各类演讲赛及征文等活动中的成绩作为学校考核的重要指标,并实行评优表模一票否决。各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班级评价制度,将其纳入到班级德育量化管理中,进行评比量化。
巴扎中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强化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广播这一传媒,进一步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最大限度地发挥“广播”的作用,特制订加强“校园之声”广播站管理方案。
二、日常管理
1、由学校团支部带头,在班主任的推荐下,从各班挑选有兴趣的同学担任广播员,团支部负责培训。
2、学生广播站由学生团支部负责日常事务安排工作并加强对广播站的管理及指导。
3、合理安排广播的时间及广播的内容。
三、实施细则:
1、对广播员的要求:
(1)要求普通话基本标准,思维活跃,应变能力强。
(2)对广播工作认真负责。
(3)在学校中有一定影响,在学生中起榜样作用。
2、广播站服务范围
(1)午休时间(12:35—13:00)
(2)升旗仪式
(3)课间操、眼保健操
(4)紧急通知
3、午休时间广播内容
广播站的中心工作是搞好午休时间的广播,主要由歌曲欣赏、校园风采、时事新闻、及临时栏目等组成。
4、关于各班的广播搞的写、送、发
(1)广播搞由学生自由撰写,要求思想健康,内容积极上进,能反映问题,体现学生生活,要求字迹工整,用规范的方格纸书写,字数每篇不超过200字。
(2)广播搞由班长于第二节课以前交广播室。
(3)审稿工作由学生团支部书记负责,潘尚斌老师监管。
(4)对写广播稿发稿较多的班级在文明班级的评比中考虑加分,各班每天至少交一篇广播稿。
团支部
浅析巴扎文化 篇6
据巴尔托里德指出, 巴扎的涵义是“大门前边的事情”这一解释看起来很空泛, 但事实上正统的巴扎确实包罗了大门前边几乎所有的事情, 而不仅仅是商品交易活动。汉文的解释则比较具体, 《高昌杂字》释为“市崖”。据汉代学者应助《风俗通本文于年月日收到义》解释“市, 恃也, 养赡老少, 恃以不匾也。”郑众《周礼注》云“市中空地为崖。”可见, 巴扎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指为满足生活需求而在一定时空间进行的集市贸易, 二、指进行交易的场所--街市。
巴扎一般设在人口聚集的城镇, 规模大小依据人口的多少确定, 时间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 巴扎的摊主大多是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农牧民, 还有商贩和手工业者。每个巴扎都有相应的时间、相应的地域范围。新疆的巴扎一般按星期 (7天) 排列, 也就是一个巴扎的周期大多为七天。如:“先拜巴扎” (星期六巴扎) 。当然, 依据实际情况, 也有的地方一周有两到三次集市。巴扎上交易的一般是本地的农副产品, 手工制品 (如:花帽, 小刀, 水壶, 自家纺的线等) 还有服务行业, 如剃头, 只要有手艺, 十几岁的孩子都可以当师傅。
于田县巴扎文化
“巴扎”一词是维语رازﺎﺑ的音译, 在新疆生活的各民族理解巴扎的文化内涵, 所以各民族也都使用巴扎一词, 俨然新疆的流行用语了, 特别是在汉族与少数民族 (以下特指维吾尔族) 居住相对融合的地区 (如:和田, 乌鲁木齐) 。和田市于田县有个镇, 名叫“先拜巴扎”, 这里的“先拜”就是维语ەﺒﻧەﺷ的音译, “先拜巴扎”即“星期六的集市”之意。
巴扎上的商品只有你想不到, 没有你买不到的, 吃的、喝的、用的、玩的, 生产生活的样样俱全。仅以于田县巴扎而言, 吃的有:蔬菜、水果、小吃、肉类、主食类等, 多为当地的土特产, 有一种比较有特点的吃食, 维语称之为اۋﺎﻛ有点像南瓜, 摊主将اۋﺎﻛ蒸熟, 用锅一直加热, 吃起来又松又软, 许多老人如果逛累了饿了, 就会三三两两聚在一起, 站在热气腾腾的اۋﺎﻛ摊旁, 用小勺挖着吃اۋﺎﻛ。
于田盛产核桃、石榴、葡萄干。到了收获的季节, 在巴扎上能买到真正物美价廉又新鲜的土特产。生活生产用品如:布料、衣服、花帽、头巾、鞋子、袜子、婴儿摇床、镶有金边的柜子、英吉沙小刀、炉子、播种小车等等, 这些商品大部分是手工制作的, 非常精美。于田大部分地方仍使用炉子取暖做饭, 当地炉子的设计非常的合理, 炉子内部分为上中下三层, 上层放煤和柴火, 中间用来接上层没燃完的煤炭, 下层有个拉屉, 用来接住灰烬。这种设计非常节约煤炭, 保暖性好, 干净卫生, 而且中间有个小窗口, 用来通风, 不易出煤烟。
花帽是维吾尔文化重要的象征之一。维吾尔花帽不仅选料精良, 且工艺精堪, 制作小花帽的维吾尔族工匠都有一套“绝活”。花帽的图案与纹样千变万化, 各不相同花帽的样式、花纹与图案也与各地域环境的有关, 各地的花帽, 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喀什地区花帽样式繁多, 尤以男花帽显著, 那种以黑底白花纹为主, 色彩对比强烈、格调典雅的“巴旦木”图案, 按纹饰的线构成的, 凌角突起而显出立体感, 却把黑白色深印在人们的脑海中。和田、库车地区的花帽则以优质的丝绒面料, 又配色彩各异的丝绒编织纹样, 疏密有致的穿插, 致使纹样透溢出独特韵味。有的花帽镶饰串珠、金银饰片, 珠饰圆润光泽, 巧妙地运用图案本身结构的因素, 使花帽繁花似锦。还有的花帽顶部纹饰凸起, 彩线编织细腻, 彩球串缀闪亮夺目, 是新娘的喜爱之物。吐鲁番地区的花帽则以色彩艳丽著称, 那大红的花纹配上翠绿的花纹, 宛如朵朵绚丽的奇葩。伊犁地区的花帽, 不仅突出线纹的流动感, 它的特色具有素雅、大方的优点, 花帽造型扁浅圆巧, 纹样简炼概括。于田县有个世界之最-----于田小帽, 这种小帽的做工非常精细, 造型独特, 似一个圆形广口的小喇叭, 下沿直径只有6-7厘米, 沿边有一圈黑羔皮, 冒顶直径4厘米, 镶有蓝色、淡黄色绸缎, 帽体四周用黑线缠绕成卷形花纹, 远看象是黑羊羔皮, 十分讲究。这种帽子虽然做工精美, 但是太小了, 我不禁有些困惑, 就连婴儿也戴不上, 难道它只是工艺品吗?当地人告诉我们, 这种小帽代表吉祥如意, 一般是中年妇女戴。帽顶的颜色有讲究, 日常聚会时带蓝色顶的小帽;出席婚礼时戴黄色顶的;出席葬礼时戴白色顶的。佩带时先带上白色头巾, 然后用别针把小帽别在头巾偏左侧。关于和田一带的妇女为什么戴这种小帽, 有许多有趣的传说, 一说是过去叶尔羌的一个国王为了展示经济繁荣, 举办大规模集会展示各地精美产品。于田的头领挑来挑去, 选上了妇女戴的小帽“喀里亚泰里拜克”, 小帽一经展出就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国王还奖励他们。从此, 这种小帽便在于田一带流传开来。另一个传说是, 很久以前, 一位王后很喜欢戴黄金做的帽子, 黄金太贵了, 帽子只能做的很小。后来老百姓看到王后的帽子很别致, 就纷纷效仿。此外也有人说, 小帽是古代人对太阳神崇拜的残留痕迹。不管怎么说, “喀里亚泰里拜克”是维吾尔族文化的一项遗产, 也是维吾尔族智慧的结晶。
小结
巴扎上做生意的人形形色色, 几岁的孩子将物品搭在身上, 便成了一个流动的摊位, 边走边大声叫卖, 会理发的人, 只需一把剃刀, 一个木凳便可以开工了。“巴扎”一词, 发音简单, 听来好像只是一个商品交易的场所, 但, 这更应该是文化凝聚的场所, 每一种物品似乎都有这个民族的一种文化内涵, 我想将رازﺎﺑ一词音译为“巴扎”而非“集市”便也是有这种原因的, 因为“集市”远远不能体现巴扎中纷繁的文化内涵。如果要给巴扎一个注释, 恐怕会很长很长, 这便是神奇的文化。
参考文献
[1]杨王灼, 洛浦县乡土志[M], 新疆:教育出版社, 2002
[2]李吟屏, 论新疆历史上的巴扎J], 新疆大学报, 1991年第19卷第四期
巴扎中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7
工作实施方案
为落实好省、市、县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任务,为全面贯彻落实普教科字【2013】106号,关于印发《普定县教育系统2013年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普教科字【2013】85号,关于印发《普定县教育和科技局2013年“多彩贵州·美丽普定”文明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扎实做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中心学校实际情况。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等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开展以 “安全教育周”、“安全生产月”、“法律进校园”、“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活动。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整治行动,以创造良好、安全的学校及周边环境为目标,积极动员学校师生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严厉打击各种严重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彻底整治影响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食品安全卫生、交通消防安全等各种突出问题,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以美化校园环境、优化公共秩序努力在校园营造更加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以实际行动,保证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发展。
二、加强领导,认识到位。
把综合治理工作摆上学校的主要工作议事日程。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落实安全责任和自查自纠责任,做到有计划、有总结,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工作制度。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使学校的安全工作做到领导重视、组织完善、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层层签订责任状,齐抓共管,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和工作环境。马场镇中心学校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李 涛(马场镇中心学校校长)副组长:喻中扬(马场镇中心学校副校长)
潘光明(马场镇中心学校党支副书记)组 员:冯 勇(马场镇中心学校办公室主任)
杨 靖(马场镇中心学校教科室主任)
张 涛(马场镇中心学校法规室负责人)
袁德将(马场镇中心学校财务室主任)
陈绍领(马场镇中心学校教科室工作人员)
熊 虎(马场镇中心学校营养餐负责人)
邵 兵(马场镇中心学校财务室工作人员)
镇属各完小校长、点校负责人和幼儿园园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法规室,张涛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三、工作重点 综合治理工作坚决贯彻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精神,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注重校内整治和校外整治相结合的原则,从加强教育入手,在治理上下功夫,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使校内及周边环境得到彻底改善,周边环境得到净化,使广大师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
1、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的宣传工作,要大力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大力开展好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犯罪预警教育、网络管理和网络文明教育。要教育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操行观,杜绝一些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2、加强学校保安(门卫)工作制度,严把进出关,杜绝学生不假外出和社会上“混子”乘虚而入,严格实施学校日常考勤制、学生追踪制,坚决不允许学生上课期间无故流失到校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彻底铲除校园及周边地区的小流氓、小混混势力。同时,要注意化解影响校园内部的矛盾纠纷确保学校内部稳定。
3、配合有关部门取缔和清理整顿校园及周边无证经营的流动摊点,特别是对于师生及家长反映强烈的要进行严格清理整顿,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和非法经营者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4、整顿校园及周边的交通秩序,加强学校周边交通管理,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禁止学生乘坐非营运车辆、“三无车辆”、摩托车上下学。加强对幼儿园严禁使用校车的安全管理。
5、对学校周边外来人口进行摸底,及时了解校园周边是否存在精神不正常人员。加强在外租房(借住亲戚家)学生的管理。
6、集中力量对校园内部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重点是卫生安全和消防安全,及时发现各种不安全隐患,并认真进行整改,坚决杜绝火灾、建筑物倒塌和食物中毒,踩塌事故等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校园内平安。
7.进一步完善警校共建机制,经常进行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四、工作措施
一、做好全体师生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认真开展“法制教育周”和“安全教育月”等活动,使之学法、懂法和守法。对学生特别要加强防止青少年犯罪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师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依法办学,按章管理,切实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不发生影响学校和社会稳定的治安问题。
二、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做好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进一步加强门卫的管理,落实来客登记盘问制度,严禁社会闲杂人员进入校园,非本校学生和工作人员必须完备的登记手续和正当的理由方可进入校园,以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2、坚持实行领导值周制,负责督促检查学校的日常教学秩序、管理秩序和卫生、安全,以及学生的行为规范。以确保学校的安全和正常秩序。
3、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人防”和“技防”并举的原则,作好节假日值班安排和记录。以确保学校的财产安全,防患于未然。
4、重视学校安全教育,采取讲座、观看录像、演练、主题活动、出版墙报、广播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师生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5、认真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对学校重点部门的消防安全坚持“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消防工作方针,做到技术规范、监督执行、经常检查、排除隐患、杜绝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6、加大交通安全教育的力度,增强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做到交通安全警钟长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事故消灭在萌发状态。7、切实加强食品卫生工作,每周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卫生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做好教室通风和校园定期消毒,保证师生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8、定期开展安全工作自查,相关人员要认真仔细地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整改,排除不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学校师生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不受侵害,确保无死亡事故或重大伤害事故发生。
9、认真开展生命和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应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心理、身体等情况,发现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等工作,必要时应主动及时向学生家长通报情况,要求学生家长做好管护教育工作。
10、做好师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稳定教师队伍,增强全体师生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识,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和良好的教学环境。
马场镇中心学校校园文化工作总结 篇8
工
作
总
结
马场镇中心学校2011年12月
马场镇中心学校校园文化工作总结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回顾我镇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工作是历历在目。本,我校仍以“抢机遇,抓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过程,促养成,育合格中人才”为重点,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学校”为契机,在团结进取、民主合作的氛围中,圆满完成了各项学校工作任务。
一、领导重视、措施到位
中心学校领导班子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在把握全局的同时经常过问,亲自参与拟订活动方案和指导活动,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在上下共同努力配合下,全镇师生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热潮中。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具体方案,通过召开校长办公会、教师会、校会、班会,进行国旗下的讲话、常规课堂、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大力宣传,从而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二、加强学校校容、校貌的建设
本,学校着力营造 “五化三园”(绿化、净化、美化)工程。
1、为开展好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创造条件。
完成各校小食堂,校园广播系统等设施设备。
加快学校附属设施建设。对教室、办公室的等维修改造。
更换了陈旧的学生课桌椅。
4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步伐,努力构建数字化校园。○
2、对各校校园的美化绿化进行统一规划,使其布局合理、规范,给人以整洁、美观之感。教楼上镶嵌着校训,各楼层醒目处都贴有警示标语:请不要大声喧哗、走路时静悄悄、不要随地吐痰……。贴有伟(名)人图像。在校园内以不同的时间根据不同的事件悬挂不同的横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校园文化的内涵。
3、各校不断优化校园音响广播系统,利用广播坚持轻声播放经典名曲,让师生得到美的享受。每个班级有自己的黑板报,既美化了教室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创作和动手绘画的能力。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学校网站等校园文化载体,营造浓厚的书香外部氛围。
4、积极开展学校“亮丽工程”,粉刷学校教师内外墙壁、门窗,教学楼顶环插彩旗等。
5、各校保持校园内所有教育活动场所、生活场所洁净。校园“五化”划到班级,实行责任管理,开展评比活动。
6、搞好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使学校周边环境安全、健康,避免不良风气、行为、文化对学生的身心侵害。让每位学生在精心设计与布置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感染。
7、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时时鞭策和提醒学生该怎样面对学习和生活、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丰富多彩的活动
1、抓好每周一升旗仪式,作好国旗下的讲话。
2、通过检查、评比和奖惩,以宣传等形式,切实抓好了各校养成卫生习惯的教育。
3、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学生对危害因素的辨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结合当前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开展对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认识和自我保护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责任、安全、和谐”主题的班会活动。本学期各校在中心学校的组织下,开展了“严禁携带管制刀具、尖锐物品进校园”、“文明礼仪伴我成长”、“防震减灾知识学习”等活动。
4、切实开展了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兴趣,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拓展了空间。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我镇校园文化建设,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例如:资金投入不够,缺乏规模品牌效应,精品活动不够规模,与社会、社区联系不够密切。
在下一阶段,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
1、积极推进公民道德教育,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德才兼备,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竞争
2、淡化说教色彩,使学生德育教育变被动为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形式,使其主动乐于接受教育并变成自己的主动性行为。
3、推进素质教育,拉近社会和学校的距离,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让校园文化建设走出围墙、走向社会、融入社会。
4、学风建设坚持不懈,创建优良的育人环境。
5、做大做强,培育几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精品校园文化项目,成为我镇的闪光点。
环境吸引人,文化影响人,习惯造就人。我镇的校园文化正在不断更新、不断丰富,力求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巴扎中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英阿瓦提乡巴扎中心小学06-10
板桥中心学校书香校园建设方案10-22
红寺堡镇中心学校廉政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10-14
巴扎小学少先大队先进事迹材料10-22
三岔乡中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05-25
西湾堡中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总结12-05
贺疃中心学校2012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06-13
铁铺乡中心学校平安校园建设工作06-11
滋镇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05-15
火天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