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语文文学常识

2024-07-04

会考语文文学常识(共7篇)

会考语文文学常识 篇1

高中语文会考文学常识复习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古代文化常识。以下是“高中语文会考文学常识复习”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1、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和《松堂游记》等。

2、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作家。左联发起人之一。代表作小说《沉沦》。还有著名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

3、梁实秋(1903-1987),现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等。

4、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5、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我与地坛》是他的散文代表作。

6、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将。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所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续编》《准风月谈》等等。

7、肖伯纳。爱尔兰戏剧家。萧伯纳杰出的戏剧创作活动,不仅使他获得了 20世纪的`莫里哀之称,而且因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励和讽刺往往蕴含着独特的诗意之美,于192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8、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曾与郑振铎、王统照等在北京发起成立我国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主办刊物《小说月报》,提倡为人生而艺术(文学反映人生、关心人民疾苦)。长篇小说《子夜》《腐蚀》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是他的代表作。他的小说《春蚕》《秋收》《残冬》合称为农村三部曲。

9、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主编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10、清冈卓行(略)

11、达尔文(略)

12、毛泽东(略)

13、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诗人、学者。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14、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被称为雨巷诗人。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15、莫泊桑(1850-189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短篇小说巨匠之称,一生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和长篇小说《漂亮朋友》等。

16、契诃夫(1860-1904),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剧本《樱桃园》和短篇小说《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17、曹雪芹(?—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我国清代伟大的小说家。《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并通过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灭亡的历史趋势。

18、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斗争的长篇章回小说,它与《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合称我国四大古典长篇小说。

19、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话剧《雷雨》《日出》《北京人》,历史剧《王昭君》等。

20、老舍(1899-1966),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

21、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伟大的戏剧家。他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合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等。

22、王实甫,元戏曲作家。著作《西厢记》是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在元杂剧中有天下夺魁的艺术成就。

23、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

24、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名思想家。主张法后王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25、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生,西汉文学家,政论家。代表作《过秦论》《论积贮疏》。

26、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7),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7、王羲之(321-379),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集序》。

28、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

29、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30、魏徵(略)

31、李密(略)

32、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市)人。唐初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

33、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著有《东坡全集》。

34、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宋朝著名的政治革新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35、归有光(1507-1571),人称震川先生,明代著名古文家、散文家。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代表作《项脊轩志》。有《震川文集》。

36、张溥(1602-1641),明代文学家,复社领袖。著有《七录斋集》。

37、龚自珍(1792—1841)字瑟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近代文学的开山作家。著有《龚自珍全集》。

38、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诗人,有诗仙之称。艺术上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著有《李太白集》。

39、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县)人。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称。诗作有诗史美称,其诗具有现实主义风格。著有《杜少陵集》。

40、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著名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41、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著名的爱国词人,词风以豪放为主,词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会考语文文学常识 篇2

一、民族预科汉语言文学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

我们从事预科教育教学近20年, 一直在探索预科教育教学到底怎么搞, 尤其预科的汉语言文学教学。 来上预科的学生大多是边远山区、牧区的孩子, 尤其新疆的学生, 官方语言汉语言语音语法培训, 普通话水平培训, 基本写作能力培养等都是预科阶段应该解决的问题, 否则到了浙江大学、南京大学, 听课都是问题, 写实验报告、毕业论文更是让民族学生痛苦。 但是在目前会考背景下, 学生根本无暇顾及语文。 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15位老师不但没有因为语言文学课不会考感觉到轻松, 反而有一种深深的忧患意识。 若普通高校民族预科会考就以数学、英语两门课为主, 其他课程教学将无法行之有效地开展, 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 刚刚通过高考的大洗礼, 对于考试学生已经到了一个节点, 继续开展会考, 肯定是一把双刃剑, 势必造成学生只顾应对数学、英语, 其他课程可学可不学, 一周上一次语文课, 下次见面早已忘却上周说的是什么等现象, 如此, 汉语言文学教育将何去何从? 假如汉语言文学课程也试行会考制, 且也是上机考试, 能否全面、科学、正确地反映学生真实的听说读写能力, 是一个大大的难点。

语言是一门润物细无声的学科, 是一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精神气质、人格品质的学科, 一次半次考试根本不能考量教育成果。 只有若干年过去了, 学生还记得在预科听过一场学术报告, 参加过一场诗歌朗诵比赛, 参加过一次话剧展演, 参加过学院的文学社团, 听过某一位老师的选修课《当代少数民族名家名作赏析 》, 记录着老师的教学精华, 画着老师的漫画, 或许这就是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意义所在。 显然, 任何教育教学阶段, 这门学科都是必须开设的基础课, 是学生必须受到的教育, 是祖国语言文学, 特别是多民族文学必须得到广泛推广认知的学科, 不是功利性、工具性教育。

二、宁夏大学在民族预科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方面所做的具体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自2006年以来就使用了全国统编教材, 《汉语精读》、《大学语文》在体例上还是基本适用于预科阶段教学的, 存在的问题是汉语精读课程少了, 我们招收的两年制新疆籍预科生感觉教材有些偏简单, 希望通过两年学习, 使他们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一) 通过省部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督促教师完成教改论文, 学生通过国家级MHK考试。

我们学科自2012年到2014年主持完成宁夏自治区高校教改项目“以MHK考试培训为抓手, 扎实开展高校民族预科汉语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 通过这项课题推动了新疆两年制汉语言教育教学, 提高了MHK考试通过率。 经过两年实践, 我们切实感觉到统编的《汉语精读》教材还是相对简单了, 建议教育部民族教育司组织编写组, 针对新疆籍民族预科生, 将汉语精读教学切实和MHK考试紧密结合, 每年相应出版一些MHK考试模拟题库, 针对新疆籍考生专门开设一些课程, 有时间段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 最起码让新疆学生MHK都能顺利通过, 算是教育教学的意义之一。

(二) 通过课程建设, 促进学科发展。

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基本是一年制文科周四, 理科周二, 由于民族预科存在学制短、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问题, 我们在培养定位与考核制度方面一直在思考, 2013年, 大学语文课程就立项为宁夏大学的课程建设序列中了, 为此, 学科组希望通过案例教学法让学生真正有所得。

1.2015年6月, 这个校级项目已经结题, 结题题目是 “大学语文少数民族经典篇章案例教学新法探索与实践”。 这个项目的核心是针对教学内容的扩展与更新。

汉语文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 是民族预科汉语文教育的难点。 核心是兴趣, 实质上很多学生进入预科, 除了数学、英语以外, 尤其新疆籍预科生, 主要是语文, 对于文言文根本听不懂, 基础教育阶段, 文言文知识点很不扎实, 而且学生表示连现代汉语都不明白了, 古文简直是在折磨他们, 让人哭笑不得。 自2006年使用《大学语文》教材, 上册基本是文言文部分, 尤其像“史记—刺客列传”, 光翻译都要两学时, 史记的文学常识、影响得两学时, 主题意蕴、创作特色要两学时, 这还是针对内地预科生, 一些好学的学生来找老师辅导, 最起码明白意思, 大多数都是反正不懂, 就不愿意学习, 一周来上一次, 第一节点完名, 第二节就跑掉了, 再找回来, 让做作业, 甚至是我把翻译逐字逐句用PPT展示出来, 让学生抄下来, 这样依然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 他们说:“我们是理科生, 学习这些没有什么用处, 而且老师您上周讲的那么多, 这周我们又忘记了, 再讲讲吧! ”由此,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 必须针对学生编写适合他们学习的教材, 目前这种粗放式教学这些学生实际上获益不大, 还容易厌学。

2.我们开展了“大学语文少数民族经典篇章案例教学新法探索与实践”, 这个课题实际上主要针对的就是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化心理。

大学语文是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 根据民族预科教育学院预科层次的培养目标, 本课程旨在提高预科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提高预科学生的人文素质, 增强其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 陶冶其爱国主义情操。

3.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了解所选少数民族经典篇目的文学常识。 (2) 理解汉语的音美、意美、情美和博大精深的人文之美。

(2) 能力目标: (1) 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2) 针对新疆一年级学生提高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 (1) 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2)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培养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4) 丰富精神, 涵养人格, 形成良好的个性, 促进未来职业的发展。

4.延展的课程内容。

根据民族预科生具体情况设计针对性和适用性强的课程内容。

(1) 针对性主要体现在增加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文学经典篇章, 根据学生实际, 开设一些选修课程, 如任淑媛老师开设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名家名作鉴赏》等。

(2) 针对预科生要参加全国MHK考试, 专门开设一些相关培训方面的课程。 尽管一年级学生很分散, 每个教学班都有, 但只要组织科学, 合理安排, 将学生按语音室的容量分班, 增加汉语口语、汉语精读、汉语泛读、汉语写作考前培训, 就一定会使学生有所收获, 同时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5.具体课程建设情况。

(1) 主要实现教学内容的细化与延展。

课程建设的重点是要学生掌握所选少数民族经典篇目的文学常识, 为将来进入本科紧张的专业学习提供人文素养的积累。

(2) 建设与课程相关的学生活动。

通过开展少数民族经典诗歌朗诵比赛、书信写作训练, 组织小型少数民族经典篇章鉴赏活动和辩论会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不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而且丰富学生的文化精神生活, 锻炼学生的能力, 取得很好的效果。

6.实施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1) 提高学生的书面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2) 训练学生的论说思辨能力。

(3) 通过实践锻炼, 树立预科学生的自信心。

7.实施方案。

(1) 完善预科生成绩评价体系。

学院期末都是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 非常严格。 涉及每一门学科的成绩分布, 主要在于平时成绩和期中考试的公正合理上。 尤其汉语言文学方面, 容易出现成绩集中、阵态分布不明显的情况。 因此, 任淑媛副教授16年来一直坚持期中考试笔试加口试的方式。 期中考试布置随堂作文一篇, 考察了解承担的不同委培院校预科生的文字功底。 口试从第二周开始, 第一学期开展古典诗词三分钟鉴赏活动, 第二学期开展原创诗词朗诵及心得分享活动, 随堂给出成绩, 这样将笔试成绩与口试成绩计入学生学年综合成绩中, 客观公正地评价同学的水平与进步。 由于大多数预科生进校时是不带专业的, 专业选择都看预科的整体表现, 因此更大程度上客观公正地给出平时成绩, 是一个系统复杂的细活, 需要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2) 培养预科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任淑媛副教授每节课都会布置一定量的文本细读篇章, 或者介绍3本书给学生。 下次课会提问学生有没有找到或者买到、借到, 提供给学生的文本都是学生在中学无暇读到的作品, 大多是一些少数民族文学作品。 或者由学生自主介绍本民族的诗歌、民歌, 许多同学不仅可以朗诵、书写, 还可以歌唱, 开阔读书眼界, 产生民族自豪感, 课堂氛围活跃,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低头族”的大问题。

(3) 培养预科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现在的学生最怕写文章, 一听说布置作文, 就唉声叹气。 为此, 尽可能布置一些学生关注的大片、名片, 一些热门韩剧、古装剧, 让学生随心意写一些东西, 不拘题材, 从而发动学生动笔, 这样在批改学生作业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教师对影视剧提高了兴趣, 近年来任淑媛老师在影视剧作和小说改编方面发表了几篇评论文章, 实现了教学相长。

8.实施过程

该课程教学方案设计的课程组任务分工:

(1) 任淑媛老师作为学科带头人, 组织教学, 负责课程大纲修订与执行情况检查。

(2) 任淑媛老师作为苗丽、焦燕、谢静雯、魏曌的指导教师, 指导青年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集体备课,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青年教师全学年听课制度, 要求青年教师假期备全学期的教案和课件, 然后在教研室交流, 让同行评价, 争取一年上岗就可以全面把握教材和了解学生。

9.课程建设成果

2016年的民族预科 《大学语文 》教育教学, 任淑媛老师针对预科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的现象, 从而造成学习能力很低, 为此,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 真正实现师生互动, 教师应做好设计师的教育工作。

(1) 课前准备阶段。

课前准备是前提, 教师准备课程之前要求学生搜集、整理相关内容, 提出上课时讨论的重点、难点, 考虑到讨论时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为此, 教师备案例教学的课程教案难度更大, 容量增加, 同时教师和学生都动起来了。

(2) 经典篇章讨论。

设计讨论篇章:张承志及其《黑骏马》;霍达及其《穆斯林的葬礼》;阿来及其《尘埃落定》等。

(3) 总结评价给出平时成绩。

民族预科学生学习成绩牵扯学生分配专业, 为此, 教师根据学生每节课准备的课前讨论内容与提出问题的水准, 个人思考与表达等方面, 科学合理地给学生成绩, 让学生口服心服, 同时公开、公平、公正, 绝不出现学生因为平时成绩找老师的问题。

(4) 考查学生每一节课的参与意识。

由于民族预科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 另外来上预科, 许多学生都是很不情愿的, 心理上多少有一些情绪, 一到校, 教师如果不能抓住学生, 从参与能力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可能一年就一无所获, 甚至倒退。 切实可行的方法与考察, 看每天学生是否都动起来了, 学生每天是否都有教师布置的大量资料需要查阅, 晚自习是不是有很多需要看的书, 上网是不是都在搜集资料。

(5) 教师是否真正转换角色。

是不是真正起到引导、编辑、导演的作用, 是不是尽力塑造热爱汉语言文学的学子, 就算是被动参与, 学生也会有所得。 为此一学期下来, 要量化案例教学教师的培养步骤, 包括组织了哪些朗诵、演讲、话题讨论等。

我们讲授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下, 尊重民族学生的民族情感, 拓展现有教材中难以细讲、难以深化赏析的篇章, 让学生在短短的25周中读过几本书, 赏析过几篇多民族名篇名著, 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精髓, 立志于发展本民族文化, 从而建立起研究、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具体要点一是帮助预科学生系统了解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少数民族部分的简单架构; 二是选择补充教材中没有的少数民族经典篇章, 包括张承志《黑骏马》、霍达《穆斯林的葬礼》、阿来《尘埃落定》、叶广芩《月亮门》、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马金莲《碎媳妇》、阿舍《乌孙》等。结合这项课题, 我们提出了以上民族预科生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理念, 在这一理念指引下, 我们扩充了一些教学内容, 是现有教材中没有的篇章。

三、当下民族预科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困难

(一) 会考, 语文学科到底要不要试行, 试行是水平考试, 还是学什么考什么。 总之, 试行应该比不试行好一些, 至少从形式上得到重视。

(二) 试行会考与否, 该开展的讲座、选修课、与教学相关的学生活动还是应该开展。

教学理念至少需要足够的教学学时的保证, 需要学院拿出一定经费开设选修课程、 开展学术讲座、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组织学生社团、办学生刊物、开展精品话剧展演、看几场经典名著等, 这些都需要经费, 更需要所有学生参与与喜爱。

(三) 目前使用的汉语精读教材内容偏简单, 在汉语语音语法方面还需要加强; 大学语文教材应该细化, 分出文理科, 针对新疆一年制学生编写适合他们学习的兼顾精读与文学鉴赏的教材, 同时编写MHK考试模拟题库、大纲, 且每年更新, 让学生通过训练切实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韩思奇, 张立文.建立民族预科统一考核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及构想[J].中国民族教育, 2012 (9) :22-24.

[2]陈祎鸿.加强预科教育---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人才[J].中国民族教育, 2010 (4) :21-22.

语文文学常识题练习 篇3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_________》的开篇词,其作者是_________。

2.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寄予意味深长道理的一种

文体,选自《韩非子》的《智子疑邻》 和选自《淮南

子》的《塞翁失马》都是寓言。

B. 《丑小鸭》《绿色蝈蝈》和《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

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列夫·托 尔斯泰》《伟大的

悲剧》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

C. 我们学过的小说中有不少性格鲜明的少年形象,

如鲁迅的《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曹文轩《孤独之

旅》中的杜小康和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英

子等。

D. 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赞美了莲“出淤泥而不

染”的高贵品格;同为宋代的范仲淹在《岳阳楼

记》中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的远大抱负。

3. 下列作家、作品,体裁等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 吴敬梓——清代——《儒林外史》——讽刺小说

B. 席慕蓉——台湾作家——《贝壳》——散文

C. 契诃夫——《变色龙》——小说——小弗郎士

D. 郭沫若——《雷电颂》——历史剧——屈原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

一项是( )。

A.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左

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国别体、纪

传体史书,《水浒传》《西游记》都是章回体长篇小说。 B. 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韩愈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都侧重表达了诗人对 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处处洋溢着对大好春光的 欣赏、赞美之情。

C. 鲁迅说过,对比是认识事物的好法子。小说《孔乙

己》《故乡》和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让我

们领略了对比艺术的高妙。

D. 《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这一形象,集干练、智慧、

仁爱于一身;斯威夫特通过格列佛的奇遇,描述了

英国统治阶层的斑斑劣迹;契诃夫的《变色龙》以

辛辣的笔调刻画了奥楚蔑洛夫的奴才嘴脸。

5.下面关于《朝花夕拾》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读书笔

记,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写了一个“黄胖而矮”“满肚子

是麻烦的礼节”的保姆阿长,她记得“我”的心愿,

给“我”买了《山海经》。

B. 《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在日本留学

的故事。徐锡麟被害后,“我”主张“发电报到北

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范爱农表示反对。

C. 《五猖会》中,“我”盼着去看五猖会时,父亲突然

要“我”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后来背完

书能去看五猖会了,但“我”已没先前那么高兴了。

D.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姨妈让汤姆刷墙。汤姆

一心想着玩,就变着法子让其他孩子替他来刷墙。

孩子们为得到刷墙的机会,送给他苹果或其他各

种小玩意。

6.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小茨冈”也像年轻的马一样活泼地跳到她跟前。

“老奶奶,你看它多聪明,真是一匹好马……”

“滚开,不要在我跟前摇尾巴!”外婆一跺脚喝道:

“你要知道,我今天不喜欢你。”

联系原著,选文出自《 》,作者是 ,

外祖母不喜欢“小茨冈”的原因是 。

7. 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

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

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

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

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

踏 ,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 ;

痛 ,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 。

A. 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 B. 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C. 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 D. 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

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或作品集,

《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8. 仿写句子。

我来到俄罗斯仿佛听到高尔基在叙说自己苦难

童年的种种坎坷;我来到 仿佛听到_________;

我来到_______仿佛听到______________;我来到

美国仿佛听到斯威夫特在讲述格列佛航海中的种种

奇遇。

提示:第一、二处横线部分是关于《钢铁是怎样

炼成的》的,第三、四处横线部分是关于《鲁宾孙漂流

记》的。

高二语文会考 篇4

高二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科类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伺机/饲候躯壳/甲壳虫下载/载歌载舞 B.熨斗/熨帖角色/角斗士偏差/差强人意 C.模板/模型卷轴/压轴戏慰藉/声名狼藉 D.重创/创伤露脸/露马脚作坊/作茧自缚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凭添制高点开源节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B.坐镇满堂灌事必恭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C.糅合明信片蜂拥而至明修战道,暗度陈仓 D.熟稔协奏曲轻歌曼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广州恒大足球队在中超联赛中取得的辉煌战绩与俱乐部的高额资金投入息息相关,恒大俱乐部雄厚的财力令其他俱乐部望其项背。

B.中央连续出台多项政策,与地方政府上下其手调控房价,城市房价逐步回落,但房地产价格合理回落的基础仍然不够稳固。

C.《金陵十三钗》《让子弹飞》《霸王别姬》等“傍小说”电影汗牛充栋,众多优秀的小说托起了电影的翅膀,成为了电影成功的基石。

D.乔布斯缔造的“苹果”创造了许多奇迹,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他是全世界IT人的榜样,是名副其实的IT英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星光大道”栏目因为没有任何限制,广泛吸纳多种表演形式,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都有,他们展示的绝活也异彩纷呈。

B.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可以清晰展示月球撞击坑边缘的细纹,让人更加真切地观察到月球的形貌。

C.网络问政要贴近民生实际,要将领导干部是否倾听网络民意、是否加强与网民的沟通交流,作为考量其执政能力的标准。

D.“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人居。”60多年来,吴良镛先生上下求索、学以致用,践行着“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古罗马与汉长安

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汉帝国崛起于亚洲东部,而古罗马也在欧洲逐渐走向繁荣。但是长安和罗马有着很不相同的城市发展脉络。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经过缜密论证,考虑的是管辖辽阔疆域的安全需要,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对比之下,罗马城是自然形成的都城,早在公元前753年就已建城,早已有相当的经济文化基础,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终于变成了古罗马之都,并在帝国之初达到全盛,其发展脉络刚好与长安相反。

因为城市发展脉络的不同,他们的文化发展脉络也不同。长安文化在很短的时间里依靠强大的国家力量快速崛起,而罗马文化则是继承了希腊文化甚至埃及文化发展而来,发展过程有几百年之久。

长安文化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这是由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决定的。但是长安文化又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其他思想流派只要和最高统治者意愿相合,就能得到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长安文化以周秦文化为基础,广泛吸取了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从而形成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它既代表了本国甚至本大洲文化的最高水平,又带动了周围广大区域内的文明进程,而且它还促成了世界最大的单一民族——汉族正式形成。

长安文化作为一种集大成的新兴文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愿意探求和吸纳其他文化来充实自己。张骞在西方人之前最早开通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中国人对自己以外世界的一次大探求。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博望”二字恰如其分地道出了长安文化的探求性。

罗马文化中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奥古斯都称帝,但共和思想和法则依然深入人心,即使是逐渐兴起的基督教文化也没有改变罗马文化多元的特质。罗马帝国广阔疆域内,大大小小的诸多城市都被允许按照首都的模式去建设和发展,而在中国,地方城市的建设是不能同首都平起平坐的,同时罗马城中众多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长安城中不可能有的。只是到公元392年,基督教才发展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成为至尊一元的宗教文化,但这时距罗马帝国的解体已只有几年时间了。

长安文化和罗马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宗教性。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倾向,但是按照儒家“敬鬼神而远之”的理念,长安文化中的宗教元素始终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而儒家的“仁爱”思想使长安文化洋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在这种人文精神的推动下诞生的《史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罗马文化继承了古希腊开明而松散的多神信仰,充满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这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在蛰伏数百年后又成为文艺复兴能在意大利发端的历史渊源。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逐渐强大,罗马甚至成为基督教教延所在地,这与宽容而多元的罗马文化背道而驰。

5.下列选项不属于长安文化范畴的一项是()

A.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考虑的是安全,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

B.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倾向,但这些宗教因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始终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C.长安文化具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它广泛地吸取了长安以外的异地及少数民族文化乃至域外文化,具有一定的探求性。

D.长安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洋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罗马帝国时代,罗马文化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而是呈现文化多元的特

质。

B.长安文化崛起时间短、速度快、内容少、空问大,所以才广泛吸取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

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

C.罗马文化继承了历史文化传统发展而来,而长安文化则没有,只是包容和吸纳其他思想流派及

域外文化快速崛起。

D.汉帝国与古罗马都是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兴起的,其文化有共同的特色,就是非宗教性并具有

人文精神。

7.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汉帝国中,没有一个城市在规模上与汉长安城同样大或者超过汉长安城。

B.在欧洲,如果没有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为国教,没有至尊一元的宗教统治欧洲,没有中世纪宗

教神学时代,让罗马的多元文化与人文精神一直发展下去,那么,就可能不会产生文艺复兴运动。

C.罗马城的形成发展,其脉络应是“先经济文化,后政治军事”,所以其发展是漫长而缓慢的。D.汉族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兼收包容其他思想流派乃至域外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特

色。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见:拜见。

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然而。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尝:曾经。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只有。

9.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 B.是寡人之过也 C.邻之厚,君之薄也 D.何陋之有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第Ⅱ卷(共70分)

四、(16分)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2)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修辞方面主要运用什么方法?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6分)(1)云销雨霁。落霞与孤鹜齐飞。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4)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五、(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面子

孙智慧

可怜天下父母心!城里的教学质量好,发了财的张生就打算把儿子送到城里读书。不久前,他的一个叔伯姐姐捎信来,说城里有套住房空着,让他先给看着,出租费好商量。张生高兴坏了,正打瞌睡,扔过来一个枕头,更何况,平日里都是他有事求这个姐姐,现在这个姐姐居然也求到自己的头上了,总算把丢的面子拾回来了。

他姐姐的住房位于市中心的繁华地带,二楼,100多平方米。张生搬进来后,每天除了做些小生意就是接儿子上下学。

时间一长,等他了解了居住的环境后,却生出一种自卑感。原来这是一个“干部楼”,住的都是干部,官衔倒是都不大,净是一些厂里的科长,局里的主任之类的。和他这个平民百姓一比,把他从他姐姐那儿拾起来的面子重又给弄得荡然无存,这明显是低人一等嘛。张生看到别人的笑脸就感到了尴尬,感到了无比的羞愧。

这天,他接儿子放学回家,走到胡同口走不动了,胡同口围满了人,唧唧喳喳说个不停。张生驮着儿子挤进里边看热闹,仔细一听,明白了。他楼上的一个邻居正和两名警察争论不休,警察要看他的驾驶证,那位邻居死活不让看,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办理。眼下,市里正

在创“三优”,对交通秩序检查得紧。围观的人越聚越多,那邻居更抹不开面子了,和两名警察吵得脸红脖子粗。这时,张生的儿子跟张生要手机,说我给我同学打个电话。他儿子“滴滴”地按了一通,喂,杨志的爸爸吗?我找杨志。啊,杨志,没走远,好啊,我这儿出了点麻烦,能不能让你爸爸过来一趟。没多大工夫,一辆小面包车驶来,车身上写着“公安”俩字。从车上下来那个叫杨志的同学,来到张生的儿子面前,毕恭毕敬地问:班长,啥事?张生的儿子指了指那邻居,说我叔叔遇上了麻烦,想让你爸爸帮帮忙。那小子的爸爸径直走到那两名警察面前,低声耳语几句,两名警察放了行。一旁的张生看得呆了,行啊,臭小子,你也会来这一套了,不过,也给我长了面子。儿子不屑地撇撇嘴:我同学的爸爸是个大队长,我们班找他办事的多着呢。

这下,张生住的楼上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都没想到楼里还住着个神通广大的人哩。再有人看着张生笑,张生就不再感到尴尬了,他看出大家都带着一种羡慕的表情。儿子能在班上当班长,他爹能差到哪儿去?这么个小芝麻官竟然也能办到大人都办不了的事呢!张生更得意了,他不失时机地宣传他儿子,大家也都把他当成了个人物,张生感到和邻里的关系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天,他又去学校门口接儿子。刚要扭身离去,又看见两名警察拦住一个骑摩托的人。张生觉得这个人很面熟,就起了见义勇为之心,儿子在旁边,那位同学肯定还没走远,一个电话打过去,问题就解决了。他拉着儿子往跟前凑。走到近前,他儿子倏地像骡子受惊了似的向他身后撤。干什么,你给老爸露脸的时候到了。张生呵斥儿子。他儿子却使了吃奶的劲把他拽到一边,说,那是我老师,我都听到她给我的那位同学他爸打电话了,谁稀罕咱帮忙?张生的脸一下子红了,继而有些怏怏不乐,嘟囔着:怪不得我看着有些面熟呢!

14.张生这个人物形象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2分)15.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正打瞌睡,扔过来一个枕头。

(2)张生觉得这人很面熟,就起了见义勇为之心。

16.文章第四段,作者是怎样通过场面描写来烘托张生的儿子这个人物形象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17.文章最后写“张生的脸一下子红了,继而有些怏怏不乐”,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六、(4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禾苗离不开阳光,鲜花离不开阳光,生活离不开阳光,生命离不开阳光。在我们的生活中尽管会

有阴霾、风雨,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在阳光下,我们的生活温暖而多彩。

请以“生活与阳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感情;也可以发表议论,阐明观点。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问题特征鲜明。

高二语文三月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30分,每小题3分)

1.C(分别读作mú/mó;zhòu /zhòu;jiè/jí)2.D(A项应该是“平添”;B项应该是“事必躬亲”;C项应该是“明修栈道”)3.D(A项“望其项背”,指能够看到别人的颈项和脊背,比喻有能力赶得上。应该用“望尘莫及”。B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含贬义。C项“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很多,不合语境。应该用“俯拾即是”)

4.B(A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因为”应移动到“星光大道”栏目的前面。C项照应不当,“是否”与“标准”是两面与一面的关系。D项成分残缺,应该是“践行着„„人生理想”)

5.(A项表述的是城市发展脉络。题干要求的是“长安文化范畴”。原文将都城发展与文化发展并列,而不是包含。)6.(A项“罗马帝国时代”应包括公元392年到罗马帝国解体这一段,而此时基督教已成为至尊一元的宗教文化,这一史实与A项表述相违。B项,强加因果,长安文化广泛吸取其他文化成分,是因其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并且“内容少”也错误,文中说长安文化有“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C项,“长安文化则没有”错误,它继承的是儒家文化。)7.(C项错在“所以其发展是漫长而缓慢的”一句。前后无因果关系。)8.D 9.D 10.D

11.(1)用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是灭亡的原因。(亏,道,判断句式)(2)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断绝关系,秦愿意奉献商于一带六百里土地。(诚,绝,宾语前置)12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运用拟人,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感情2分,拟人2分)

13.(1)彩彻区明秋水共长天一色(2)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4.张生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爱面子。平时姐姐帮助他,他认为是丢了面子;姐姐有求于他,他认为是拾回了面子。看到同住一栋楼的人的地位比自己高,就感到无比羞愧,没有面子了;儿子一个电话解了邻居的围,便认为是儿子给自己挣了面子。第二次想让儿子再露露脸,却没有露成,就怏怏不乐。总之,张生是为面子而活着,不管这面子该不该挣。15.(1)正好需要(或非常及时),(2)张生想借儿子露露脸给熟人看,为自己再一次挣个面子。

16.一是通过一邻居与警察的争吵来烘托张生的儿子,面对警察看驾驶证的要求,邻居只能与警察由争论到吵得脸红脖子粗。二是通过围观的人来烘托张生的儿子,越聚越多的观众面对这场争执也无能为力。三是通过张生来烘托其儿子,张生只是驮着儿子挤进去看热闹,根本就没有想到有能力去帮助解决这场争执,这时只见张生的儿子给同学打了一个电话,就请来一位公安局大队长,把一场争吵化为乌有。一个“小大能人”的形象,就在这众人的烘托下凸显出来了。这样写的作用是借“小大能人”的形象对社会上存在的“为了不应有的‘面子’却丢失了应有的‘面子’(原则)的现象”进行辛辣的讽刺。

语文高二会考作文 篇5

生命之路上,众生的长存需要烈火;科学之路上,真理的形成需要烈火;人生之途中,完美的闪光亦需烈火。烈火后的人生同样拥有不灭的圣光!

你看,那古今中外的圣光穿越时空,如画卷般一幅幅铺展开来:大火中昂首挺立的布鲁诺,烈火不仅铸就了真理也引发出执着的光芒;大火旁平静微笑的爱迪生,烈火不仅炼成1000多项发明也点燃起那乐观不馁的人生。癌症对于丛飞只不过是考验自己爱心的烈火;侵略对于中国只不过是考验民族意志的风雪。滚烫的火与翻飞的雪交织成网,共同滤出一颗颗闪光的星,共同留下一粒粒夺目的结晶。

科学家们用各种苦难刁难灵感,是为了让他立足,人生用各种不幸磨砺我们,是为了让我们的一生乃至后世无悔!

年少的苦难是火,炼出了鲁迅这一杰出绚丽的钢铁;流亡的痛楚是雨,浇灌了列宁这一卓越伟大的萌芽;的经历是风,吹拂起钱仲书璀璨的达观与开朗;经济的亏损是雪,擦亮了松下惊人的坚持与创新。

人的一生不知会经历多少次风火雨雪,你是否曾想过放弃?如果是,那么请记住:坚强的聪明人喜欢它们的拷打,不管多强的冲击,只要不被彻底击垮,他们会不断站起、向前,最终得到烈火的洗礼,经受住烈火的考验。

烈火后的真理,风雨后的人生不一定会变的永恒,然而,真正长存的真理与人生必曾穿过那熊熊大火,必曾走过那风雪之巅。

假如,你希望自己能在短短的一生中留下些什么,那么请你欢迎烈火的到来!烈火中高僧的躯体化作一片灰烬,而留下的舍利却如珍珠钻石一样晶莹,这便是烈火后的永生!

山东高二会考语文作文 篇6

记得那天,我与爸爸去爬峨眉山。刚到山底,一级一级的台阶便出现在我眼前。我与爸爸一步步轻松地走了上去······时间慢慢的过去了,伴随这烈日骄阳的烘烤。我早已汗流浃背,一根又一根的头发紧贴着我的脸。我在心里想:真是太热了!早知道就不爬山了。于是,我便向爸爸说出了心里话:“爸爸,我不想爬山了,好累啊!”爸爸回答说:“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啊!”脾气倔强的我,不听爸爸的百般劝说,就是赖着不动。突然,一声稚嫩的声音闯入了我的耳畔:“爸爸,我不回去。”我扭头一看,前方不远处的亭子里,一位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正闹着脾气。我好奇的走了过去,只听那男孩的父亲说:“为什么不回去,你的脚都受伤了啊。”我看向小男孩的脚腕处,的确,一丝又一丝的血不停地溢出来,男孩开口应声说:“因为爬峨眉山是我的梦想,爸爸,您不是说过自己的梦想是不能轻言放弃的吗?”被男孩这么一说,那父亲愣了一愣,随即笑了笑说:“好吧,既然是我儿子的梦想,爸爸也和你一起去实现它!”说完,男孩爸爸拿出一些处理伤口的药,帮男孩处理完伤口,便登山去了。我扭过头看了一下爸爸,想既然一个七、八岁的的孩子都可以坚持,我为什么不可以呢?脱口而出:“爸爸,我们继续登山吧。”

我到了山顶,哇,这里真是太美了。片片树林洋溢的绿色依靠在青山上,远处高楼大厦耸立,我真是庆幸我没有放弃登山。阵阵微风吹过,小树唱起了歌儿——飒——飒······

让文学教育走进语文 篇7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文学教育 现状 阅读 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性质定位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但是,当前的语文教育往往重视了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忽视了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文学教育功能,这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因为语文教育不只是一个知识体系,它同时具备了塑造心灵、健全人格以及培养审美趣味的功能。中学阶段是向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的黄金时期。从学生心理来看,这个阶段是他们心理逐步成熟的时期,初步树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时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正是进行生动活泼的文学教育的好时机。从思维发展来看,初中阶段是学生形象思维加速发展的时期,正需要用文学来引导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并用理性思维加以疏导。因此初中阶段应重视加强文学教育。

一、引导学生学会解读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重在阅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文学作品,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健全的人格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尊重学生的感悟,全方位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本身具有多元性,教师课堂上应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和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如阅读《我的叔叔于勒》,读者会看到于勒这个人物形象的可怜、可恨之处,但如果从更深的社会文化背景去思考,就会发现这一形象的可悲之处。分析《孔乙己》中的孔乙己,人们常常把他视为可有可无的多余人的代表,其实,在他身上多发现一点人性的东西,或许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些。在讨论中统一认识,在讨论中提高认识。课堂训练应少而精,选择一些最适合发展学生创造力并与课文紧密相关的题型来练习,教师讲出答案后要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二)重视“语感”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这一媒介来实现其审美功能的。阅读教学也同样应当从语言切入,进而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因此,对作品语言的揣摩,应当是语文教学首先要关注的问题。默读和朗读是最基本的读法,教师应给予正确的指导。默读重在思考、理解,要指导学生学会圈点和批注;朗读重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和情味,要从停顿和语调的高低、强弱、缓急等方面给学生以正确指导;要根据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选择吟诵、背诵的文段、诗篇,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美并积累语言材料。采取何种阅读方式,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来定,还要适时地恰当地融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让多种方式的阅读展现课文中文学作品的魅力,也让文学作品的智慧和力量渗透进学生的心灵。优美的写景抒情文适宜以朗读为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与作者抒情的心灵相碰撞、相交融;大多数小说、戏剧适宜以分角色朗读为主,学生有板有眼的表演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可将学生引入小说、戏剧的情境中,与小说、戏剧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而较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体味作品所表达的社会意义;诗歌则适宜以自由诵读为主,放声的入情诵读,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全面体会诗的意境,得到美的感受,受到深刻的美的教育。如《伟大的悲剧》是一篇极具抒情色彩、内涵丰富的文章,但对于文中“悲”之所在,不能只停留在贴标签似的分析上,而应引导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去,找出作品中人物一一离去时最悲痛的描述,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人物语言的特色,进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当然,文学作品的阅读还应将朗读(诵读、分角色朗读)、单读、齐读、跳读、默读等多种方式交错使用,才能把握作品丰富的蕴含、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二、鼓励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写作尝试,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初中学生不缺少生活,而缺少的是观察生活、体味生活和参与生活的习惯,应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积累生活素材,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初中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写作。

(一)要让学生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

写作就是要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要坦白,不能隐瞒。但是在学生的作文当中,却很少能这样。许多学生的作文内容是假的,人是假的,事也是假的,感情自然不会真实。长此下去也便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动人心者,莫于情也,有些文章内容写得很好,很有文采,但没有真实的感情流露贯穿其中,那是很难吸引读者的。使读者能生情,必先作者心有情,这就是说,只有你吐露了真情,文章也就有了真情,这样才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才能使文章波澜起伏,读后让人荡气回肠,流连忘返,文章也才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的教材《最后一课》,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文章以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作为主人公,通过他心理变化的描写表达了阿尔萨斯地区人民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眷恋深情。这篇文章受人喜爱,正是有了对祖国深深眷恋之情,才会产生强烈的保家卫国之心,从而激发内心深处的斗志,将侵略者赶出自己的家园,自己的祖国。所以说贯穿文章的这种“情”,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过此文的人。

(二)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积累

有些害怕写作文的学生常常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原因之一就是对生活缺乏观察,缺少对生活的体验。所谓观察,就是要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想。因此,要做到“事事”留心,“时时”注意。“事事留心皆学问”,一种昆虫,一株植物或一个小动物都是写作的好材料,好样本,只要你平时多留心、多观察。有句话说得好,“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首先必须热爱生活。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妙笔生辉;其次是观察生活,只有观察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最后是要有自己的思想,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只要善于观察,写作的素材就会源源不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要汲取生活的源泉。如《珍珠鸟》这篇文章,为什么作者能将人的性灵赋予无知的小鸟,把珍珠鸟描摹得娇憨可爱呢?正是由于作者细心地观察着小鸟的一举一动,才会用轻盈活泼、疏密有致的笔触,才会用细腻生动、情趣横生的语言勾勒出珍珠鸟的形象,像“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整篇文章洋溢着爱意的描写,使人读起来兴味盎然。

除了善于观察以外,还要善于积累。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就是说,积累在写作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的学生之所以能下笔千言,一气呵成,就是因为他们材料储备丰富,平时看了很多的课外知识。为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创造多种情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点滴,勤作多作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的文章都记录摘录下来,这样,在写作时才能如鱼得水。

(三)要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在写作中创造形象和语言

联想就是由一个形象想到相似或相关的另一个形象,想象就是由一个形象创造出另一个形象。它根据人们对现实的记忆或经验,把事物联想、想象得更加逼真、形象。想象是一种美丽的劳作,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许多发明创造就源于想象。只要是创作都需要想象,想象是每一件优秀创作的生命力。教师要训练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想象要大胆,越新越好,切忌重蹈覆辙。大胆肯定学生的奇思异想,只要学生想象得出,说得出理由,我们都应该及时肯定。写作时,用上联想和想象,方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和感人的艺术形象。因此,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联想、想象的方法,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联想和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不无裨益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引导得好会使学生重新燃起写作的欲望,所以在这项训练上一定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由简单的东西开始训练,一个动作、一幅画、一个数字都是很好的训练素材,然后慢慢地变复杂,一步一步地对之进行训练。

参考文献:

[1]赖华强.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及语文学科的含义[J].课程·教材·教法,1999,(2).

[2]金露.文学作品的多解性与创新意识的培养[J].语文月刊,2001,(8).

[3]甘其勋.文学教育面面观[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1,2).

[4]张作明.语文审美赏析教学法初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1).

[5]朱伯荣.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J].语文新圃,2007,(5).

[6]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6).

[7]王美春.语文教学应突出文学性[J].语文天地,2003,(9).

上一篇:关于廉洁的观后感心得600字下一篇: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设备推动移动破碎筛分技术推广 实现废弃混凝土资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