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郭树清同志讲话的心得体会

2024-07-25

学习郭树清同志讲话的心得体会(共12篇)

学习郭树清同志讲话的心得体会 篇1

1、我国金融资源十分丰富,大量存款在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手中,大概80万亿的样子,不过融资需要也是大大的大。

2、债券集中持有在银行中,风险较大,意思估计是要把银行手中的债券总占比降低,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3、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直接融资会继续进行,以扶持实体经济。

4、资本市场对于文化产业、三农、环保要有贡献!

5、新股发行体制要继续改革,使公司估值回归合理的`投资价值。抑制二级市场炒新。

6、蓝筹股定价不合理,有些低,垃圾股定价不合理,太高。

7、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创设

8、改变散户化的市场结构,加大机构持股的比例!鼓励养老金、公积金、社保、企业年金、慈善基金等入市。

学习郭树清同志讲话的心得体会 篇2

习近平同志讲话中强调的优秀作品, 是弘扬中华文化精神的作品, 是体现出丰富的思想内涵、艺术价值、人民情怀、社会效益的作品, 是融入民族精神、兼具世界眼光的高水准的中国文学精品之作。习近平同志对世界文学精品倍加赞赏, 他表达出对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司汤达的《红与黑》, 雨果的《悲惨世界》、《九三年》,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 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等世界各国经典作品的热爱, 赞扬了这些不朽的文学名著带给人们的深切感悟和强大震撼, 明确了文艺欣赏应有的宏阔视野与高远境界, 并衷心期待中国文艺创作能够达到这样的世界一流水准。习近平同志呼吁中国作家在追求文学的“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同时, 充分汲取《诗经》、《论语》、唐诗宋词等中国传统文学的精髓, 继承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杰出作品的成果, 由表及里地不断创新中国文学的样式、内容、观念, 从而为中国新时代的文艺铸造出一系列思想广博、艺术精微的文质兼美的作品。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曾涌现出灿若星斗的众多文学作品经典, 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均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 为中华文化留下了宝贵的人文基因, 也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回首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 无论是鲁迅的《呐喊》、《朝花夕拾》, 老舍的《骆驼祥子》, 还是曹禺的《雷雨》, 巴金的《家》、《春》、《秋》。无一不是将中华文学传统与世界文艺视野相结合的为人民书写、彰显时代精神的佳作。展望未来, 人民需要更多这样的优秀作品的出现, 这些新时代呼之欲出的文艺作品也必将成为呈现中华艺术魅力、凝聚中华民族力量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载体。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概括了优秀作品的特质, 其中包含了坚持为人民抒写情怀、充分体现作品的社会效益等方面。一方面, 优秀的作品应讴歌人民的美好追求与人性的真善美, 以观照人生、心系群众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艺术精神创作出“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2]的作品。叶辛的《蹉跎岁月》展现了知青生活的动人细节, 为一代中国人书写了青春的篇章;莫言的《红高粱》等作品将山东高密东北乡农民的可歌可泣的人生故事诉诸笔端, 展现出真实而生动的中国传奇。惟有以人民生活的喜怒哀乐为作品的生命力所在, 在作品中刻画美好的人物, 体现崇高的精神追求, 才能创作出启迪思想、陶冶心灵的革新一代文风的作品。另一方面, 优秀的作品不是依附于市场趣味的作品, 而是体现社会效益的作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彰显社会主义道德观, 引领时代风气, 歌颂中国梦想, 是优秀作品追求的题中之义。习近平同志称赞了阎肃等德艺双馨的老一辈艺术家的风范, 谈到军旅文学可以强军, 体现军人的铮铮铁骨与高风亮节;他还与年轻一辈的网络作家对话, 鼓励他们写出体现正能量的优秀作品。此次文艺座谈会在当前中国文艺发展的道路上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不仅开拓了我国纯文学、类型文学和网络文学创作的光明前景, 还为新时代的文艺作品创作擘画了美好蓝图和新时期文艺创作宣言书和启示录。

相对于此, 习近平同志也谈到了什么样的作品是不应当提倡的, 他大声疾呼, 反对那些沦为了市场奴隶的媚俗的文艺作品, 反对那些犹如机械化生产复制出的千篇一律的文艺作品, 反对那些脱离人民群众的没有生命力的文艺作品。“言之不文, 行之不远。”没有思想内涵、没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不仅难以流传久远, 还会因其浮躁、低俗、短视的弊端而在当代社会中产生消极影响。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有破有立, 恳切呼吁广大文艺工作者协力扫除文坛的颓废萎靡之风, 创造出体现高尚艺术理想的激情洋溢的作品。讲话如同振聋发聩的黄钟大吕, 为广大作家创作出优秀文艺作品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中国古代曾提倡兴起“文以载道”的文学思想变革运动, 反对浮夸侈靡的文学风气, 使唐宋文风为之一振。在我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时期,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3], 为党和人民的文艺事业开辟了道路。而此次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明确指出了广大作家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中创作出优秀作品的重要性。习近平同志倡导的优秀作品, 是铸造乐观向上的时代灵魂的作品, 是抒写人民的欢乐与忧患的作品, 是赞美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的作品, 是引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可以起到“以文化人”的作用, 使欣赏作品的人受到心灵的化育与灵魂的洗礼, 受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感召和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陶冶, 从而发挥其不可估量的撼动心灵的力量与启迪社会的价值。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 中国作家要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就要将人民情怀系于笔端,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优秀作品的灵魂追求, 在作品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力量, 歌颂人民群众的历史功绩, 反映宏伟壮丽的中国梦想。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呼唤着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的到来, 讲话鼓舞作家在作品中体现广大人民的心声, 在扎根现实的基础上开辟文学想象的空间, 坚守文学艺术对于健康昂扬的道德境界的追求, 勇于随着时代生活不断创新艺术表现力, 创造出思想性和艺术性均达到高峰水准的不朽杰作。

注释

1[1][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全文) 》, 新华网北京10月15日电。

学习郭树清同志讲话的心得体会 篇3

春同志重要讲话的理解。

第一时间拿到这篇讲话的徐沛东说,看了长春同志的讲话感到很亲切,中央领导对音乐界的关怀让我很感动。首长深入调查研究,谈了交响乐发展的一些想法,深入浅出,既是一个平和的音乐爱好者的身份,也指出了深刻的问题。不仅是对交响乐发展的指示精神,对整个文化发展也具有指导意义。讲话中谈到“洋为中用”的问题值得我们多方面探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思路打开了,对外来文化的吸纳要好于前些年,但吸收外来文化后如何推进自己的文化,洋为中用,这方面做得不够。举一反三,对整个音乐界的发展,我们要开拓思路,要很好地努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艺术家辛勤创作,在这么好的政策下,要把握机遇,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不能辜负。

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叶小纲教授说,长春同志的讲话,对交响乐及民族音乐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需要音乐界从业者好好学习,认真领会。中国音乐的发展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在今后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需要音乐家全身心投入,认真学习,努力进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弘扬、走向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上海音乐学院的徐坚强教授提出音乐家要有良知和责任心,音乐家通过超凡的洞察力,捕捉到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灵感和最

精彩的瞬间。

中国音协理论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人民音乐》主编王次炤教授针对当前理论评论环境的种种不良现象,宣读并重申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联合声明”的倡议书,并向全国的音乐理论工作者发出了共同维护学术道德建设的号召。对此,与会理论界的专家、学者表示了赞同,一致认为,倡导学术规范、抵制学术腐败是下一个时期我国音乐理论研究和评论领域能否健康发展并取得新的辉煌成果的重要保证。中国音乐学院金湘教授强调,面对“音乐创作的主流是什么?主旋律还要不要讲?”的问题,学术界应将蒙于主旋律表面的个人崇拜因素抹去,真正的主旋律不是贴标签,而是

一种发自内心而又能震撼时代、激励社会前行的力量。

中国音协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说,长春同志讲话亲切平和,对音乐事业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尤其讲话中提出的艺术创作只有具备民族特色才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影响世界。我们身为作曲家,应不断创作民族音乐作品,不断推动创作发展,打造经典音乐,传播中国音乐文化。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去,也正是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音乐界要树立信念,勇于创新,迈出民族音乐发展的新

步伐。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李长春同志的讲话很好地体现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更为音乐工作者在当前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时期的进一步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如何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推进本民族发展,过去中央领导就有指示,今天提出思考,非常重要,音乐界愿意学习,努力搞好

创新、创作和研究,写出更多中国气派的交响乐,创造出更多

的精神成果,无愧于时代赋予的使命。

学习郭树清同志讲话的心得体会 篇4

活动总结大会上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康济小学

刘 厚)

2014年11月3日,康济小学副支部书记陈燕组织集中学习了《陈刚同志在全市在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通过学习,感受较多,让我明白了我们党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源泉。这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党的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该如何将群众路线实践教育与本职岗位工作进行结合才能满足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需要?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应该全面准确地把握新时代背景下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人民服务、使群众得利,党员要真心实意当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在解决群众的问题上实实在在使群众得到好处,而不是为了“路线”而搞形式,作为专业教师党员,应该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根据行业的发展状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同时注重教书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行业责任感。

其次要做一名务实教师。对待任何一件小事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将教学工作做的尽善尽美,在工作中努力做到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不图虚名,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把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落到实处。要充分尊重学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立平等,紧密的关系,而不是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领导,老师,才能得到学生的支持。

最后还应该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教师党员有自己的合法的正当的权益,但当个人利益与学校利益发生矛盾时,作为教师党员应该以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

学习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精神体会 篇5

近期,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堡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就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先后发表多次总要讲话,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在讲话中既深入分析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又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各项改革创造了机遇和条件。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鼓舞士气,振奋人心。

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我们更加深切的体会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的高度重视;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了国土资源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更加明确了国土资源工作的方向和要求;更加深刻的意识到了作为一名国土资源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通过学习,我们也在认真思考,思考如何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多做贡献,思考如何把学习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与实际工作,尤其是本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思考如何能使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与部党组的要求真正成为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成为我们的工作意志和行动,这是我们学习领导同志讲话精神的落脚点,我认为:

首先,我们需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

识。增强忧患意识就是要看到我们的工作与领导的要求和实际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未雨绸缪,自我加压,主动作为,把工作想在前、做在前;增强责任意识,就是要以对党、对国家、对国土资源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识自己的使命,不怕困难,敢于担当,只要是为了工作,就要有往上冲的劲头;增强服务意识,就是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认真查找并切实解决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实现强化“五种意识”,大力推进“六项工程”建设,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提升机关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创优发展环境,为促进矿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要认真总结规范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不断增强改进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持续探索创新,不断拓宽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思路、渠道和方法。要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做好矿产资源管理工作。

再次要深入调查研究,要站在更高层面谋划工作思路与布局,做好今后矿产资源管理管理工作的总体规划与安排。针对矿政管理工作区域广、难度大、人手少等实际情况,遵照家宝总理的国土资源管理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认真做好矿产资源管理开发利用工作。

学习郭树清同志讲话的心得体会 篇6

经济与管理学院

黄婷婷

春节前夕,总书记带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牵挂,怀着对红土地儿女的深厚感情,亲临江西视察指导工作。总书记的到来,让赣鄱儿女欢欣鼓舞、倍感振奋;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激发起全省人民决胜“十三五”、同步奔小康的坚定信心。这是江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对江西的高度重视、对江西工作的大力支持,为江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更大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视察期间,总书记对江西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总体要求。他殷切希望江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胜利。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为我省发展把脉定向、量体裁衣,提出了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总体要求和目标路径,为江西改革发展赋予了新使命、描绘了新蓝图,确立了新坐标、指明了新方向。

实践已充分证明,总书记的莫大关心、悉心指导,是推动我们前行的澎湃动力和根本遵循。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对做好江西工作提出了“一个希望、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不仅给予全省干部群众莫大的关怀与鼓励,也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一年来,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向总书记交上一份亮丽答卷”的历史课题,把江西的事做得更好,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推动全年经济发展增速居全国和中部省份前列,创下新世纪以来我省在全国的最好排名,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总书记亲临江西视察指导工作,听取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各项工作给予肯定,并对江西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要求、新的指导。这是总书记把脉江西发展,面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一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提出的方法论,更是在深刻把握时代特征的前提下勾勒的路径图。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与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一个希望、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一脉相承,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江西工作的总遵循、总指针,是激励赣鄱儿女众志成城奔小康的锐利武器和行动指南。我们一定要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新起点孕育新希望,新希望催生新动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我们在新的一年展示新状态、拼出新作为。我们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寻求新突破,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向改革开放要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牵引,努力推动改革向纵深推进,以对接融入国家战略为导向,努力打造内陆双向开放的高地。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培育发展众创空间,营造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的社会氛围。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充分认识绿色是我省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我们要更加坚定必胜的信心,增强行动的自觉,永不满足、永不止步、永不懈怠,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变成“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的生动实践和现实成效,全心全意把江西的事情办得更好,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胜利。

学习郭树清同志讲话的心得体会 篇7

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 胡锦涛同志精辟分析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系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伟大实践, 科学阐述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 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连日来, 全国各地党员干部在学习领会中一致认为, 讲话立意高远、总揽全局, 内涵丰富、富于创新, 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

认真学习讲话精神, 关键在于领会实质、把握主题。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凝聚力量, 攻坚克难,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立足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立足发展新要求与人民新期待, 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总要求, 也是贯穿讲话的鲜明主题。这个总要求, 鲜明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奔向什么样的目标这些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学习贯彻讲话精神, 关键就是把握好这个总要求, 落实好这个总要求。

旗帜引领方向。把握好、落实好总要求, 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当今世界剧烈变动, 当代中国深刻变革, 社会思想复杂多变, 用什么样的旗帜引领社会进步, 以什么样的思想凝聚社会共识, 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实践充分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在这面旗帜引领下, 我们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在90多年奋斗中实现了“三大成就”, 在30多年改革开放中创造了“中国奇迹”, 在10年科学发展中书写了“中国故事”;也只有始终高举这面旗帜, 我们党才能牢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不断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道路推动发展。把握好、落实好总要求, 必须始终坚定对发展道路的自觉自信, 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到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从综合国力迅速增强, 到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中国答卷”已经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科学发展, 是当代中国的鲜明主题, 在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光辉历程中, 彰显了巨大的真理力量, 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群众基础。只有毫不动摇地沿着这一伟大道路奋勇前行, 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目标凝聚力量。把握好、落实好总要求, 必须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既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也是13亿人民同心同德的共同意志。认真学习讲话精神, 贯彻落实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才能在未来5年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状态决定作为。把握好、落实好总要求, 必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我们面对的机遇前所未有, 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能否牢牢把握机遇, 沉着应对挑战, 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认识, 取决于工作力度, 取决于推进改革发展的步伐。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让解放思想始终成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让改革开放始终成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永不僵化, 永不停滞, 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

郭树清:“三化”改革的大方向 篇8

在中央宣布郭树清接任中国证监会主席一职后,国内几乎所有主流财经媒体都长文撰写了新任主席的来世今生,力图寻找到任何一丁点郭主席反对扩容的言论。遗憾的是,因为多年没有“正规”地在证券市场监管部门“混过”,郭树清有关股市的言论只有寥寥几语。

凑巧的是,十年前,笔者作为新华社记者,亲历并报道了郭树清任贵州省副省长时力推的房改。这十年中,对于郭树清的一些动向仍然保持了相当的关注。因此,对于郭树清新官上任后的“中国股市三把火怎么烧”,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从郭树清的履历以及曾经主导的改革来看,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暂缓IPO,想都别想! “整体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三化”极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股市的主攻方向。

从履历看风格

56岁的郭树清人生历程主要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1988年之前,主要从事理论学习和研究工作;1988-1998年的十年间,主要在国家体改委(当时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发改委),是一个理想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经历;1998年后任职贵州省副省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央汇金投资公司董事长、建设银行董事长,一个十多年完全实践的阶段。

“学者型官员”是所有媒体对郭树清的一致定义,这从他1988年和1992年两度获得中国经济界最高奖“孙冶方奖”就可见一斑。有资料统计,郭树清共计发表研究论文、文章300余篇,出版过《比较价格体制》、《经济体制转轨与宏观调控》、《整体的渐进》、《过剩与贫穷之间》、《直面两种失衡》、《郭树清改革论集》等十多部著作。

他的第一篇论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探索》,花了两年多的时间,通过内蒙古和山西雁北社会调查的方式完成,主要研究了不同经济体制下的不同效果。正是这一研究得到相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1988年,郭树清本来一直从事哲学专业,从社科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体改委国外体制司工作。

《直面两种失衡》被外界认为是郭树清最有代表性的著作。这本书收录了他从2001年11月至2004年9月撰写的42篇文章,共计41万字。书中畅谈了他对货币政策与金融改革及至财政改革的看法,以及从各个层面探讨中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

在郭树清的研究和管理工作中,在调研基础上做决策是重要的工作方法。而这样的工作方法在其主导的贵州房改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贵州房改看施政理念

1998年7月,郭树清从国家体改委到贵州省工作。类似于这样的“挂职锻炼”,地方官员都明白,这都是中央官员的一个过渡性安排,时间都不会长。事实上,2001年3月郭树清便调到央行任副行长。一般类似的过渡,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郭树清还是罕有的触碰了不只是贵州省,当时乃至全国都较为敏感的房改领域。

对于广东、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来说,因为地方财政充实,设计住房货币化改革方案,有钱办的都不是什么难事。但对于像贵州这样的西部省份,很大程度上还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来说,要进行一项在全国都未普及的市场化改革,没有人敢想。

贵州房改的核心:一是存量补贴,突破了穷财政盘活存量住房的困境;二是方案的公平性。

一般理解,住房货币化改革得先有一大笔钱,然后量化分给所有职工,由职工再购买商品房。启动资金成为大多省市改革难以推进的瓶颈。贵州房改简单说就是将每位职工的住房补贴全部货币化,然后将现有的存量住房也全部货币化。例如,一位工龄20年的普通工人,根据标准应该获住房补贴5万元,职工现有住房面积80平方米,按市场价估算为7万元。职工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补交2万元,住房便转至个人名下;要么选择60平方米价格为4.5万元的住房,政府再补5000元差价完成房改。这一方案突破了原来认为必须得有5万才能干的事,实际上只需要5000元就能做。改革开始的两年内,贵州省和贵阳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仅投入6000万元,回笼的住房资金便超过20亿元。这一方案的核心思想,其实对于今天的保障房建设仍有启示作用。

在转型改革的理论研究中,大多认为改革必然会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难兼顾公平,这也是很多新兴国家在改革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在郭树清两年半贵州省副省长期间,从方案设计到出台,到最后实施都非常顺利,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公平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一个政策能否得到民众的支持,“不患寡,而患不均”。贵州房改方案的很多系数确定都是经过调研出台的,从大局上已经确定了人人有房。以贵阳市为例,当时贵阳市存量住房资产总量120亿元,住房平均折旧年限17年。全市全民、集体所有制单位现有职工约60万人,平均工龄25年,职工人均住房面积24平方米。按当时贵阳市经济适用住房基准价1200元/每平方米计算,扣除折旧,实际公房每平方米价格为780元。

在考虑全市现有存量资产、需要补贴数额的平衡及职工购房经济承受能力后,确定了从一般职工到正厅级干部共7个级别的存量补贴标准。按贵阳市职工人均拥有24平方米的住房面积计算,职工购房所需资金与存量补贴大体平衡,工龄长、职级高的甚至有节余。

不仅如此,在一些细节的考虑上也非常周到。为了防止有人因房改而一夜暴富,针对不同地段的住房,还需要视情况补交土地金才能上市交易。正是这些细节考虑,使得方案在地方几乎没有任何阻力的情况获得成功。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朱亚鹏在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贵州房改的实践说明市场化改革并不必然加剧社会不公平;有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分配不公是有可能缩小的。

整体化改革:股市不是唯一

在所有媒体深挖郭树清少得可怜的证券市场言论中,都没有挖到普通股民普遍期待的结果,相反,可以会更“心灰意冷”。

除了两次获得“孙冶方奖”外,2010年11月,郭树清和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现任央行行长周小川等人作为主要贡献人的“整体改革理论”获得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在“整体改革理论”中对于曾经的“价格双轨制”是持否定态度的,因为在这个理论体系看来,一个市场中两个价格,最终导致的就是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失效,价格发现功能降低。因此,主张改革应该是全面、配套同步进行,不能只关注某一个环节的改革。

回到证券市场,价格双轨制一直都存在。在尚福林时代之前,发行市盈率、发行价都是由监管部门限定一个区间,由此导致的是“新股不败”的神话,出现了A股全球罕有的打新股也能成为一种稳定的盈利模式。这种机制完全有利于大资金,实质上是强制性让上市公司将部分利益让位于申购资金。

尚福林推进的发行制度改革,实现了市场询价,消除了二级市场申购资金的“制度红利”。但由于发行指标的计划性与询价的市场化冲突,也衍生了承销商与上市公司,甚至是部分询价机构“合谋”共同抬高发行价,连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们都连喊“吃不消”。对于最底端的二级市场参与者来说,这样的市场化改革依然无法摆脱最受伤的局面,改变的只是上市公司与申购资金间的利益分配而已。因此,郭树清时代继续深化发行制的改革是必然的。

与此同时,郭树清最近的一些言论表明,对中国资本市场整体化布局将是重要的方向。在一次会议上,他指出,“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及其体系应继续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特别是在商品期货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领域应大有作为。”

早在2001年,郭树清在《影响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几个决定性因素》的论文中就称,与股票市场相比,债券市场却成为“短腿”。他认为,在规范发展股票市场的同时,应鼓励发展债券市场,扩大公司债、机构债的发行规模,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在郭树清看来,债券市场的发展不但不会对股市资金分流产生负面影响,相反还有利于促进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因为发达的债券市场可与股票市场形成相互制约,且为股票价格形成机制的合理化提供基础,同时还能减轻银行的贷款压力。

价格发现市场中,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的功能将更强。在股市规模已经进入世界前列的背景下,补短板极有可能成为郭树清时代的重要方向。对于很多人“股市是唯一”的期待恐怕要落空,相反债市大繁荣的结局可能性更高。

市场化改革:好的金融体系不是监管出来的

尽管没有长时间在海外学习西方经济学理论,只做过短期的访问学者,但郭树清受西方市场经济的影响较深。多年的实践中确实也时时体现了市场化的烙印。

对于监管与市场的关系,郭树清认为,“监管很重要,但仅仅强调监管是不够的,好的金融体系不是监管出来的,机构内部的机制、市场结构体系才是最重要的。”对于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郭树清的观点与传统的结论不同,指出不能简单归结为华尔街太贪婪,不是简单归结为监管不力、投机过度、金融创新太多,根源还在于整个经济和社会复杂的结构转化。

因此,完全可以预期现在一系列还带有强烈行政色彩的环节都将会是郭树清时代的重要改革方向,包括上面提及的发行制度改革。在此预期下,很多人期待的暂缓IPO与市场化方向是背离的。IPO的量可能仍然会延续,甚至会更大,但是市场发行市盈率可能会大大降低,新股破发可能成为一种常态。承销不再是像现在一样成为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券商、投行、PE对于上市资源的选择将会更趋谨慎。承销商不会再像现在一样与上市公司合谋,将发行价能定多高就定多高,考虑到自己的风险,券商会转而与普通投资者站在一起,股民接受什么价就卖什么价。

尽管这样的方向初看对于股市稳定并不益处,但是通过市场化改革,最终形成市场自我机制平衡,这样的市场将更稳定、更可预期。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研究的价值将体现得更充分。

有来自熟悉郭树清施政方向人士的分析称,接下来首当其冲最受影响的可能就会是保荐人制度。在目前保荐人“荐”而不“保”受诸多诟病的情况下,保荐人名义上加强了监管,实质上却是“花瓶”。在媒体对诸多上市公司的质疑中,基本上未见对保荐人有任何的实质性处罚。根源在于保荐人及其他中介机构在法律上通过让上市公司及高管出具诸多法律文件、声明规避了法律风险。所以,即使保荐项目出现问题,保荐人也没有任何法律上的风险,最多对从业经历产生些许影响。

可以预期,郭时代的市场化改革,监管重心极有可能从事前审核转移到事后严惩。

国际化改革:能否扬名立万的攻坚战

很多人愤怒的大扩容,在郭时代不但在IPO发行上看不到暂缓的迹象,国际板的推出可能还会加快。郭树清最新的言论指出,“过去我们担心的资金不足问题已不存在,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资金剩余”,因此“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步伐,包括境外企业在华发债、上市,完全可以加快。”国际化方向,是郭树清整体化、市场化理念的必然结果。

对于国际板的推出,讨论时间已长,版本各异。市场主流普遍将国际板简单等同于扩容。在我们看来,国际板是中国经济经济全球化后,中国资本市场必然的结果,问题是国际板是否有实质性的制度突破。如果说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确立了尚福林必然载入中国证券市场史册,那国际板方案将决定郭树清能否在中国股市扬名立万。

如果国际板还是和目前其他A股交易标的一样在一个封闭的市场里交易,这就还是单纯的扩容,这与开设中小板、创业板没有两样,无非是叫了个不同的名字而已,没有改变目前A股的运行机制。但如果国际板可以作为连接国内外两个市场的“U型管”,则具有里程碑意义。国际板推出的公司不出意外基本上都已在全球主要的资本市场上市,它们本身就具备了全球的价格发现作用。如果可以通过国际板的价格发现作用,引导国内资本市场在估值以及投资理念上的变化,国际板就不是简单的扩容。

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心得体会 篇9

认真学习了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之后,我有四个方面的体会:

一、讲话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90周年的光辉历史,系统、精辟,令人鼓舞、振奋。首先,90年来,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两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二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政党,一个优秀的政党。其次,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90年当中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所完成的“三件大事三次革命”。概括起来,就是建国、立国、强国。我们经过28年民主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后前面的30年,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项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党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一条强国之路。我觉得这一部分篇幅虽然较少,但是“两大理论成果”、“三件大事三次革命”的回顾非常清晰。这90年是一个波澜壮阔的90年。

二、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体会特别深的是: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提到中共执政建设面临四个考验、四个危险,冷静、清醒、理智。中共从一个57人的小党,发展到有8千万名党员的第一大执政党,但现在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

是前所未有的。不是说,我们已经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我们已经有了这么大的组织体系,就沾沾自喜,而是有一种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了,在这样的历史阶段,怎么来清醒地认识中国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这次提出了精神懈怠等四方面的危险,这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党的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告诫全党同志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这是总书记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刻领会,对照自我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改进。

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总结90年的经验,怎么把当前党的工作抓好,讲话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五个方面重要的命题或者说重要的工作。第一个就是讲理论建设。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能有政治上的坚定。第二个是讲到了干部和人才队伍的建设,这里面又用了五句话来阐述用人向导。第三个讲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第四个是讲反腐倡廉。反腐倡廉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必须是执政党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第五个讲了制度建设。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四、讲话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做了非常系统而全面的部署。讲话在对党的建设工作分块提出要求的同时,胡锦涛同志系统阐述了面向未来我们国家政治建设、经济建

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六大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这不仅是一次共产党内部的统一号召,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这六大块的任务,跟我们整个“十二五”时期的工作密切相关,而且目标非常明确、措施也非常得力。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将会始终不渝地与中共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习近平同志国庆重要讲话学习心得 篇10

——习近平同志国庆重要讲话学习心得

壮阔七十载,奋进新时代。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共和国70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记录走过的足迹,写下历史的华章。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大地沧海桑田,我们伟大祖国的面貌、伟大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筚路蓝缕的创业征程,掀起气壮山河的建设浪潮,闯出波澜壮阔的改革之路,张开拥抱世界的开放胸怀,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曾经温饱不足的人们,即将迈入全面小康;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没有一个民族的崛起是命中注定的崛起必须自己争取。70年,不是停歇享受的休止符,而是接续奋斗的新起点。毛泽东同志1949年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郑重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

时代大潮滚滚向前,复兴伟力不可阻挡。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展望未来,决胜全面小康、开启强国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历史;对未来最好的把握,就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作为一名党员,一是要**,永远持续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二是要立足岗位,切不可因岗位平凡而甘于平庸、因工作平淡而不思进取、因事务繁琐而心浮气躁,要用实干苦干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三是要敢于担当,“不怕浮云遮望眼”,“乱石飞渡仍从容”,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发挥一名党员的模范作用。四是要甘于奉献,主动学习,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名精于为民服务的“匠人”。

争议郭树清 篇11

自2011年10月郭树清出任证监会主席,其主政证监会历时17月余,合506天。

用数据来描述郭树清在证监会的历程更为客观:在这506天里,证监会发布通知、规则70条,相当于平均每周1条;证监会2012年全年共受理证券期货违法违规线索380件,比2011年增长31%;2012年境内上市公司实际现金分红4772亿元,同比增长22%;郭氏任期内,新股上市数为193只,期间还出现近半年的IPO空窗期,约800只新股“悬而未发”;从上证指数的点位看,则是“始于2473点,终于2278点”,任期内下跌7.88%。

旋风式的改革给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实上,在郭树清离任前的2013年3月14日和15日,证监会连发9个文件,松绑基金、券商,这也被部分市场人士戏称为“告别礼”。

尽管不能“以指数涨跌论英雄”,但郭树清任职证监会期间的种种施政举措,在市场中却是褒贬不一。赞誉者称他是真正的改革者,拉开了改革的序幕,改变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使行业更加充满活力。批评者则站在不同的角度发论,有指其任内IPO排队如泰山压顶,不宜评价过高;或认为其改革虽在一定程度遏制了新股炒作,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亦有人认为他过分偏执迷信机构投资者的力量,鄙薄散户的投资……

作为中国股市任期最短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身上充满争议,但其锐意改革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在最新的一次网上调查中,有近7成的网友认为,郭树清新政对A股产生长期而积极的影响。

积极的改革者

尽管在政策效果等方向上郭树清充满争议,但没有人能否认他是一个积极的改革者。这从506天70项“新政”中可以明显看出。

盘点其政策细节,则易给人眼花缭乱之感。(参见表一)

但整体而言,郭树清的施政围绕了四大方向展开:“强化股民权益保障”、“严打证券市场违法违规”、“增强市场创新活力”,以及“壮大机构投资者力量”。亦有市场人士进行了更精辟的总结,即郭氏新政是“胡萝卜加大棒”——给证券机构、上市公司松绑,降低相关业务门槛,使普通投资者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同时,也加强了对证券市场违法违规的打击和惩罚力度。

“小偷从菜市场偷一棵白菜,人们都会义愤填膺,但是若有人把手伸进成千上万股民的钱包,却常常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郭树清在谈及内幕交易时如是表示。事实上,对内幕交易的打击使他获得了市场广泛的支持。

从施政的时间进程来看,各项政策及其细节显然不是郭树清任职证监会主席后才开始思考和推进,而是早已形成思路。这从他赴证监会后1个月内即推出“强化分红制度”、“完善退市制度”两项重要政策中可以看出。

按照“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的总体思路,郭树清推出的各项改革,更加注重中国资本市场总体规划和远程设计,其具体的政策目标,则是指向完善和提升A股的投资价值。

争议一:“提升投资价值”与“A股熊冠全球”

与郭树清施政目标相悖的是,在其任职期间,A股的实际表现却实在“不给力”——上证指数下跌195点,跌幅7.88%;郭树清上任时沪深总市值24.18万亿元,离任时23.68万亿元,“蒸发”5000亿元。且在美股创出百年新高的背景下,A股却持续低迷被投资者称为“熊冠全球”,上证指数甚至一度回到“1”时代。

由于市场表现过于糟糕,投资者能够在二级市场寻获的投资收益机会也极少,因此郭树清的种种新政虽然指向提高A股投资价值,但却难以明证其实际效用。“资本市场生态整体向好”的评价更多的出现在学者和官方的言论中,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亏损的账户并不能让他们感到乐观。

亦有郭的支持者指出,A股的市盈率从郭树清上任前的12.18倍降至11.72倍,因而更具投资价值。但这一评价也被认为有失片面——A股市盈率的下降并非是在指数上涨的时期实现,实际上是指数的下降,令到市盈率降低,这种市盈率的降低并非良性,也不是通过上市公司盈利增加而达成。

在2011年末郭树清履新证监会之时,曾一度表示“我对股市有信心”,当时这一表态被解读为证监会力挺证券市场的利好。此后郭树清也在多个场合表示了自己对市场的信心,但2011年上证指数指下跌21.65%,为历史上第三大跌幅,并且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跌幅第一。2012年A股也是持续下跌,且次贷危机的发源地美国,其股市表现远好于中国,这种“美国生病,中国吃药”的结果也让投资者无法接受,也使郭树清的“对市场有信心”的说法备受指摘。

尽管不能以指数的涨跌论监管者的成败,但对于资本市场的参与者自身而言,却又只能“以涨跌论成败,以成败论英雄”,因为K线涨跌的背后意味着财富的生灭盈亏。这也使得郭树清种种政策出台之时,市场往往一片叫好,但到此后市场出现暴跌之时,也不乏唏嘘之声。

争议二:政策效果之惑

在郭树清任职证监会期间,密集出台的政策凸显了改革的锐意进取,其政策意图也相当明确,但在具体的政策实施中,政策效果却也颇多争议。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遏制新股炒作)、完善退市政策,是批评者认为郭树清诸多政策中实施效果偏差的两个方面。

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方向上,经济学家董登新认为,新股发行体制的许多细节性规则多是细枝末叶修订,结果并未对中国股市的“炒新”恶疾起到有效抑制作用,反倒使得市场化改革被重新嵌入了过多管制措施。这些措施不但治标不治本,而且还带来了太多行政性管制的成份。

事实上,2012年3月沪深交易所出台限制新股上市首日炒作的相关制度,在此后近半个月的时间内可以观察到登陆沪深证券交易所的20只新股中有19只都因触及“限炒令”被临时停牌,但挂牌首日之后炒作之风更甚、换手率更高的新特点随即出现,新股依旧不败。

nlc202309040744

横空出世的“退市新政”则一度因“闽灿坤B”事件引发热议——监管层出台退市新规的本意,是将一些问题公司清理出资本市场。但从此后的情形看,第一个被“扫地出门”的闽灿坤B,并非是一家应该退市的公司。而在闽灿坤B退市危机引发的暴跌中,价值投资者的利益也被损害。

有市场人士指出,退市制度改革,一味强调退市,却忽视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把退市损失都推给投资者来扛,这样的退市制度实际上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伤害。尤其重要的是,股市老的垃圾股还没有清退,新的垃圾公司又源源不断地上市,如此一来,退市对投资者利益的伤害就没完没了。

争议三:偏执于机构投资者

尽管在郭树清任期内A股市场整体下跌,中小投资者可以用“哀嚎遍野”来形容,乃至于“销户”成为一些中小投资者最终的选择,但机构投资者却在下跌中实现了壮大。基金资产规模从2.1万亿增长到2.9万亿,增幅38%。

观察人士指出,在郭树清的施政中,对机构投资者作用和能力的偏执也是一个特色,基金资产规模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的恢复性增长与此不无关系。

事实上,在将近一年半的任期内,郭树清也试图改变市场的资金来源,并不遗余力的呼吁养老金、住房公积金、海外资金等一切长期资金入市,证监会和交易所的高层也远赴重洋游说海外资金。而在投资者结构上,他则着力于壮大QFII、券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实力。

然而相形之下,中小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和存在的意义则被忽视,“低收入人群不适合炒股”等说法使得散户在中国股市被迅速的边缘化和漠视,仅仅只是在权益受到侵害时需要监管层进行保护的对象。

由于A股市场一直以来的散户化特征,中小投资者在市场中的地位并不高,但却又是市场交易量的主要贡献者。离开中小投资者数量和实力的提升,A股是否可以持续走强?从目前的表现看,偏执于机构投资者尚未带来A股的牛市。

争议四:“监管者”与“股评家”

尽管在历届证监会主席中任期最短,但由于“证监会主席”的特殊监管者身份,郭树清任职期间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千千万万投资者的关注,其对股票价格、投资价值、波段操作的种种表述,也引发了投资者的热议。更有声音指,郭树清对于股票具体投资价值、操作模式的言谈,模糊了“监管者”与“股评家”的界限。

“如果大家都蜂拥而至来买,你最好就卖,如果大家都卖的话,你可能要逢低吸入,如果要搞这种波段,其实挣钱并不难。”郭树清在此前的经济学人峰会上如是表述。这一言论此后被批评者认为是“证监会主席亲自教起股民如何炒股”。

事实上,郭树清在2012年初即表示:“沪深300等蓝筹股的静态市盈率不足13倍,动态市盈率为11.2倍,显示出罕见的投资价值。”

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罕见的投资价值”成为不少投资者戏谑蓝筹股的口头禅,反讽市场的持续低迷、疲弱不振。尽管2012年末以银行为代表的大蓝筹股短暂的井喷行情证明了郭的“罕见投资价值”论所言非虚,但以监管者身份对市场进行品评,却也引来了诸多批评。更多的声音则认为,市场自有其价值发现功能,监管者更应该充当裁判的作用,着力于制度建设,市场的运行还是应该交给市场本身,人为的干预虽然能一时改变其运行的方向,但最终还是会回起原点。

学习郭树清同志讲话的心得体会 篇12

一、关于“十一五”时期我省档案事业发展的回顾

“十一五”时期,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党政组织的关心支持下, 我们确定了“坚持服务发展创新, 力争全国上游水平”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全省档案工作者开拓进取, 攻坚克难, 档案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 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 不断加大投入, 档案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档案部门积极主动争取各级领导重视和各方支持, 不断加强各项档案基础建设, 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档案事业健康发展。五年来, 全省共有37个综合档案馆新建或扩建, 总投入达29 300多万元, 新增馆库面积2万多平方米。仅2010年中央和省扶持县级档案馆建设累计拨款2 676万元。截至目前, 各级财政投入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经费已达2 935万元, 立项186个, 共抢救和保护档案347 150卷。同时, 各级档案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积极扩大接收征集范围, 初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馆藏体系。五年来, 全省共接收征集档案资料185万余卷 (件) , 比前五年增长38%。特别是各级档案部门普遍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已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40个, 举办展览600余次, 向社会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档案资料和图片, 参观人数达100余万,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大庆市档案馆、大庆市让湖路区、萨尔图区、大同区档案馆, 哈尔滨市南岗区、阿城区、呼兰区档案馆先后通过专家组考评, 晋升为国家二级馆, 标志着档案馆功能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 紧紧围绕中心, 档案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各级档案部门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 创新工作思路和服务方式, 主动配合, 及时介入, 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松花江水污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活动中, 档案工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先后打造了“珍贵记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档案信息征集发布活动”、“共和国之最——档案见证60年”系列宣传节目, 用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我省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程和巨大成就, 获得了群众一致好评和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努力探索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先后制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五年来, 全省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从点到面, 自下而上, 逐步推开, 不断深化, 已有7 174个行政村实现规范化建档, 有695个乡镇档案达到规范化管理, 有2 430个村实行村档乡管。在经济科技领域, 各级档案部门针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特点, 采取宣传、引导、服务的办法, 鼓励民营企业加强档案工作, 初步建立了符合民营企业自身特点的档案管理机制。目前, 我省3 200多户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 有40%以上建立了档案工作, 有20%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加强了对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检查指导, 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 并密切关注企业重组与改制动向, 指导企业做好产权变动中档案的处置工作。加大了对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 制发了《关于加强全省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意见》, 共检查了1 123家科技事业单位, 推动了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加大了对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监管力度, 出台了《黑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 共对200多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执法检查, 对126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专项验收或竣工验收, 有效保证了重点项目档案的质量标准。

(三) 坚持以人为本, 档案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各级档案部门将做好民生档案工作作为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动力, 积极转变服务方式, 拓展服务领域, 丰富服务内容, 提升服务水平, 服务民生已成为档案工作的一个新亮点。各市地普遍制发了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 并主动深入有关行业和部门开展调研, 科学界定民生档案种类与流向, 进一步加大了民生档案检查指导力度, 对社保档案、医保档案、社区档案、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等进行了规范。一些市地档案部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制定了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办认定办法或程序, 开展了补办认定工作。目前, 我省各级档案部门已将近30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档案列入了监管范围, 切实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 各级档案部门以贴近民生为宗旨, 注意整合馆藏民生档案信息资源, 努力推进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逐步建立了服务民生的档案利用体系。“十一五”期间, 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共接待查档人员约60万人次, 利用档案100余万卷 (件) , 各级现行文件中心接待查阅人员3万多人次, 利用现行文件7万余件。通过查阅档案或现行文件, 许多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或者在维护自身利益方面找到了政策依据, 这充分表明档案已成为党和政府服务民生的又一条重要渠道。

(四) 加强检查指导, 档案事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各级档案部门坚持依法治档,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认真贯彻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 档案法制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省档案局荣获了2006~2010年全国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各级档案部门把常态执法作为依法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 2006年以来, 全省累计对27 018个单位进行了执法检查, 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 070份, 查处违法案件78起。与此同时, 全面实施了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 制定了《黑龙江省档案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以及通用和专用目标。通过责任制考核, 进一步促进了档案行政执法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 各级档案部门积极争取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政府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 努力构建档案信息化的资源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全省已有43个市地县档案局 (馆) 开通了档案信息网站或网页, 网站点击率已达135万余人次。各级档案部门着力加快存量档案数字化和增量档案电子化步伐, 使档案信息资源体系逐步丰富完善。截至去年底, 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累计形成文件级机读目录900多万条, 案卷级机读目录300多万条, 全文扫描886万页。此外, 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规范科技项目管理、营造科研氛围、聚拢高校人才等方法, 切实增强了我省档案科研工作的活力和后劲。几年来共组织完成国家级档案科研课题1项, 省级档案科研课题16项, 2项科研课题已在国家档案局立项。档案教育培训的管理机构、师资队伍、教材等基础建设也得到加强, 培训内容和形式日趋丰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档案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特别是档案馆库建设, 已成为制约我省档案事业发展的瓶颈。二是档案安全状况和安全保障条件急需改善, 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安全隐患仍普遍存在。三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服务利用手段单一, 技术含量不高。四是档案事业经费除省局和哈尔滨市解决较好外, 其他市地和县区档案事业经费还没有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经费紧张问题比较突出。

二、关于“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的发展

这次会议提交的全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讨论稿, 是以全国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 结合我省档案事业发展实际, 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讨论稿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省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明确了确保任务完成的工作措施, 对“十二五”时期我省档案事业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 正式下发后将是今后五年我省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各级档案部门要认清形势, 振奋精神, 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 加大工作力度, 确保全省规划目标如期实现。同时各市地和系统也要结合各自实际, 编制好本地区本部门“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确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促进档案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完成“十二五”时期的各项工作任务, 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以全面建设“三个体系”为基本落脚点, 以实施“三大战略”带动各项任务落实的基本要求, 不断丰富馆藏档案资源, 切实提高档案服务能力, 全面提升档案安全保障水平, 更好地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 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不断丰富馆藏档案资源。档案资源是档案工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建立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档案工作的首要任务, 各级档案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 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档案资源建设。要树立“大档案”的意识, 加大档案接收征集力度, 要通过调整馆藏接收范围, 更新接收名册, 拓宽接收领域, 使我省各级综合档案馆的资源数量能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要在“综合”上做文章, 通过整合档案资源, 优化档案资源配置, 扩大档案门类, 增加新型载体, 使馆藏结构更加科学合理。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战略理念, 继续强调在接收好反映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档案资源的同时, 要把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档案接收征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真正建立起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

(二) 加强档案利用体系建设, 切实提高档案服务能力。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各级档案部门必须始终坚持“服务先行”的战略定位, 着力提高档案服务能力, 努力满足各方面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求。要转变服务观念, 创新档案服务机制,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逐步实现把“死档案”变成“活资料”、把“档案馆”变成“思想库”的目标。要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上下功夫, 拓展服务领域, 由主要服务于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向新兴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延伸。要丰富档案服务内容, 由提供原始档案资料向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提供档案深加工产品延伸。要创新档案服务方式方法, 由提供档案接待利用服务向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方面拓展。要完善档案服务手段, 由提供档案原件服务向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等传播系统, 进行远程利用服务延伸。要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 提高档案服务质量, 使档案馆的利用服务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三) 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档案安全保障水平。档案安全体系是确保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和制度规范。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是档案工作的生命和底线, 档案安全事关重大, 事关全局, 是档案部门的基本任务和第一要务, 我们一定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战略思想, 筑牢档案安全的坚固防线。面对危及档案安全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因素等客观事实, 构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已成为档案部门的重要任务。档案安全涉及到档案收集、保管、利用各个环节, 贯穿于档案管理的全过程, 作用于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 必须把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系统工程, 统筹考虑谋划, 全方位整体推进。要从加强思想防范、制度防范、技术防范、应急预案入手, 突出抓好实体安全、信息安全、设施安全和环境安全, 全面升级各项安全管理措施, 提升档案安全保障水平。

(四) 强化各项保障措施, 确保目标任务落实到位。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 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 为完成“十二五”时期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提供有力保障。结合档案事业发展实际, 我们提出了确保实现发展目标的5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优化发展环境。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依法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切实帮助解决档案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加大对档案事业经费的投入, 确保档案事业发展需要。二是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提高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地方档案法规体系, 积极开展档案普法宣传教育, 加大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力度,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三是加强档案科教工作, 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培养选拔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加强档案科技工作, 促进档案事业创新发展。四是加强档案宣传工作, 提高社会档案意识。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宣传活动, 树立当代档案工作者核心价值观。加大档案宣传工作力度, 扩大档案工作社会影响力。五是加强档案督查工作, 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以档案督查促进依法行政, 提高工作执行力, 保证政令畅通。

做好“十二五”时期的工作, 对于全面建设档案工作“三个体系”, 促进全省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档案部门要高度重视“十二五”时期全省档案事业发展的安排部署, 把思想统一到全省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上来, 以高度负责的精神, 出台有关配套政策, 细化各项工作措施, 推进各项任务的落实。

三、关于2011年全省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1年是实施全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做好2011年的各项工作, 对顺利实施全省档案事业“十二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 全省档案工作要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全面推进档案事业加快发展, 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 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是档案部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重要举措。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与当地涉农部门密切合作, 认真落实《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 努力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档案工作新思路、新办法。今年在继续抓好村级建档、村档乡管、新农合档案、林权改革档案等工作的基础上, 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实施办法》的要求, 抓好新农村档案示范县建设, 培育一批新时期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优秀典型, 进一步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发展。实现农村档案资源共享是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也是国家档案局研究探索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新思路。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意义, 切实加强对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组织领导, 要争取领导重视和资金支持, 与涉农部门密切配合, 整合农村档案信息资源, 积极探索农村档案信息共享的模式和途径。

(二) 切实抓好以服务为重点的民生档案工作。

各级档案部门要从以人为本的高度, 充分认识民生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不断探索新形势下适应各类民生档案管理利用的新机制。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加大对民生档案的监管力度, 把凡是人民群众需要利用的档案, 都纳入指导范围和接收范围。要做好民生档案的调查登记, 科学界定民生档案的种类与归属。当前, 要重点抓好社保、医保、社会救济、城市动迁、职工档案补办认定等方面的档案工作。各级档案部门要会同有关专业主管部门共同研究, 联合制定相关办法, 采取有力措施, 将各类民生档案的管理纳入档案基础业务建设范畴, 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民生档案管理利用办法和制度。特别是要根据人民群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不断拓展服务领域, 创新服务方式, 完善服务手段, 改善服务条件, 向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 充分发挥出档案在服务民生上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 切实抓好经济科技领域档案工作。

要紧紧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 找准档案服务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探索和落实档案工作为改革发展大局服务的有效措施, 使档案工作真正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档案工作的独特作用。要继续加大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力度, 坚持“宣传、引导、服务”的方针, 逐步在民营企业中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档案工作机制。要切实发挥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会和协作组的作用, 引导其逐步完善自身建设, 促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要继续加大对国有企业和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 进一步加强对省国资委出资企业档案工作的监管和科技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建设, 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推动国有企业和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更好地为企事业发展服务。要认真贯彻《黑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 加强对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的监管, 搞好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及时做好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和项目档案验收工作。同时, 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档案的监督指导, 要按照《关于加强知识产权档案管理的意见》, 做好知识产权形成和保护过程中文件资料的收集和管理。要按照《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 切实加强对污染源普查档案工作的领导,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档案工作。要认真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档案管理办法》, 加强对生产安全事故档案的监督指导。

(四) 切实抓好档案法制宣传科技工作。

认真贯彻实施《档案法》和《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 是档案部门的重要职责。我们要继续坚持依法行政, 规范行政执法活动, 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推进档案行政执法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要进一步贯彻实施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 完善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目标制定和评议考核机制, 不断提高贯彻落实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水平。要进一步加大对档案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 努力提高档案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要按照“一法一例”的要求, 进一步明确档案行政执法主体资格, 积极开展档案立法调研工作。与此同时, 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档案工作, 办好《黑龙江档案》和《龙档信息》, 扩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要继续加大档案科技工作力度, 增加档案科研工作投入, 大力推广档案科研攻关, 促进档案科技进步与创新, 充分发挥档案科技对档案工作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要进一步创新档案科技工作机制, 完善档案科研管理体制, 探索档案科研项目第三方评价方法, 提高档案科技管理水平。

(五) 进一步加强档案馆功能建设。

档案馆功能建设是发挥档案馆主体作用、提升档案馆服务能力的基本建设。全省各级档案部门要以丰富馆藏、提高档案安全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 努力把各级国家档案馆建成“五位一体”的公共档案馆。各级档案馆要把档案资源建设摆在档案工作头等重要位置, 认真贯彻全省档案资源建设座谈会精神,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努力做好档案接收征集工作, 特别是注意把民生档案、专门档案、照片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电子档案等不同种类和形式的档案纳入接收范围, 进一步促进馆藏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结构优化, 为档案馆事业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要充分整合档案信息资源, 采取各种有效形式, 积极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展览活动, 发挥各级档案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今年要重点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九一八”事变80周年, 开展各种形式展览活动。要以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着力点, 加强各级综合档案馆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建设, 完善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 积极打造政府信息公开的服务平台。

(六) 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今年全省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推进各级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制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和相关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 要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 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 分步实施。要进一步加强各级档案部门网站建设, 完善规章制度, 加强安全管理, 确保档案网络的安全, 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的档案信息服务。同时要按照全国档案馆电子文件 (档案) 备份中心现场会议精神, 积极创造条件, 适时启动电子文件 (档案) 备份中心建设。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按照省局《关于加强全省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见》要求, 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 以加强电子文件管理为重点, 以计算机网络建设为基础, 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利用为目标, 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七) 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档案馆库建设和设施建设是档案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的必要条件。各地要高度重视县级档案馆馆库建设工作, 已经得到中央预算投资的单位要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 搞好与有关方面的协调, 做好馆库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落实建设用地和地方配套资金。要加强对项目和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确保档案馆建筑达到《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采用先进的技术防范手段, 提高档案安全防范能力。所有档案库房都要安装自动报警、自动灭火、温湿调控设施和门禁系统, 所有涉及档案安全的场所都要安装监控设施和周界报警设施。档案装具也要坚持有利于档案安全的原则, 把安全可靠放到第一位。开展了数字化建设的档案馆要积极采用各种先进的安全防范技术手段以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已经数字化扫描或者缩微的档案原件要封装保存, 一律以复制件代替原件提供利用。要进一步加快重点档案抢救步伐,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完成现有重点档案抢救任务。

(八) 进一步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各级档案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加快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要加强各级档案部门领导班子建设, 强化思想政治素质, 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经常深入基层, 深入实际, 真抓实干, 狠抓落实, 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和要求真正落到实处。要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目标, 推动“学时代楷模刘义权, 在本职岗位做贡献”活动深入开展, 进一步振奋档案干部精神, 弘扬档案干部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强化包括各级领导干部在内的干部培训工作,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我省档案事业发展的领导骨干和专业人才。

上一篇:气球陪我过年的300字作文下一篇:新疆昌吉州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