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共8篇)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 篇1
节能减排 低碳经济
1.低碳概念的形成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它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及运用,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
进入21世纪,全球油气资源不断趋紧,保障能源安全压力逐渐增大。全球环境容量瓶颈凸现。同时气候变化问题也成为有史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市场失灵”问题。在此背景下。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并于2003年颁布了《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日本作为推动“低碳经济”的急先锋。每年投入巨资致力于发展“低碳技术”:美国参议院2007年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美国政府制定了低碳技术开发计划。这一切对我国而言,已形成压力和挑战。
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高碳经济”特征突出的现实,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走出一条既确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的老路,同时又不盲目让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从技术角度看低碳经济
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无疑是“低碳经济”要实现的最重要的两个目标。
英国所倡导的“低碳经济”。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工业生产、建筑和交通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的能效标准及相关政策措施,通过一系列制度框架和激励机制促进能源形式、能源来源、运输渠道的多元化。尤其是对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低能源消耗和低碳排放的目标。最终实现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新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确定性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氢能以及生物质能技术。一般把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氢能等称为新能源或替代能源,生物质能是替代能源中的可再生能源。
风力发电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技术有一定程度的突破,但目前它的成本也还是高于煤电、水电。此外,由于风力发电在发电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碳。而火力发电过程要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因此人们认为风电不排放二氧化碳。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与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在发电过程中虽然不排放或很少排放二氧化碳。但在制造风力发电设备及其维修、维护过程中却是一定要排放二氧化碳的。我们不能光比较发电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应当比较火力发电和风力发电发出单位电量全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此可见,认为风力发电、电动汽车不污染环境,不排放二氧化碳的观念并不是很科学的。
现阶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目前离商业化目标还很远。技术还很不成熟。一方面由于技术不过关,目前新能源开发的成本高:另一方面。由于新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确定性。在没有进行全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之前,不能轻言新能源是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
2.2推行粮食生物质能燃料的后果
生物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生物质能技术,看似“一石两鸟”。既解决化石能源的替代和紧缺问题,又改善环境。但从目前实施的结果看,它带来的问题似乎比解决的问题还要多。
美国发展生物质能的新政策出台后,美国的粮农们纷纷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或将种植其他作物的土地也改种为玉米。据统计,2007年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创下194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产出的玉米中多达1/5被用来生产乙醇汽油。如此旺盛的需求当然也造成了玉米价格的上扬。仅2007年一年。美国国内的玉米价格就上涨了50%。此外,由于被玉米挤占了种植空间。大豆的供应量减少。价格也开始上涨。因此布什的新能源政策招致了不少人的批评。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琼·齐格勒警告说。一些国家将粮食转化为燃油的做法是一种“反人类罪”。这种做法将加剧全球范围内的粮食短缺。抬高粮食价格,让更多贫困人口难以承受。利用粮食作物转换成生物燃料的政策,对于日益严峻的全球粮食短缺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必将给世界造成更大规模的饥荒。
在中国,2007年猪肉和食用油价格的一路飙升。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饲料价格的上涨,而且粮食价格飞涨波及的不仅仅是中国。美国的一项能源政策对世界范围内的食品价格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可谓是美国生物燃料政策的实施,客观上已经形成了全球8亿有车族与20亿最贫困人口之间针对粮食展开的较量。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开发生物质能的计划并未带来化石能源紧张问题的丝毫缓解,倒是使新旧问题相互交织,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困扰。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创新和新能源的发展对于“低碳经济”不重要。而是在推行“低碳经济”的同时要倡导“低碳生活”,或者说,“低碳生活”应当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低碳经济应依托于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的重要含义之一,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而且意味着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和观念下,“低碳经济”高能效、低能耗技术状态下的生产仍然是追逐最大利润。因此大量的生产就不可避免,所生产的产品最终一定要想办法卖出去,而且卖得越多越好。然而大量生产必然会产生大量污染、大量排碳。单位能耗虽然降低了。但能耗总量因大量生产而大大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会减少多少或许还会增加。举例来说,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小汽车行驶100km的耗油量下降了约50%,但由于小汽车的总量增加了几十倍。显然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增加了许多倍。
因此说。“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目的。
3.1“低碳生活”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和俭朴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乃至于气候变化有关。比如一张A4纸的能源含量接近于0.1kW·h电,由此就可算出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能够采取低排碳的适度消费的方式。那么“低碳经济”的实现是有可能的。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经济。
“低碳生活”不只包括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还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的细节。对于目前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每个人生活中浪费的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看似相对微小。而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
如今在许多发达国家。很多人已经自觉第接受了支撑低碳经济的低碳生活方式,他们愿意放弃享受,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从关掉暖气到放弃驾车上班。今天欧洲人越来越喜欢乘坐火车出行。一个主要原因是乘高速列车带来的人均碳排放只有飞机的1/10。
简约生活,也正在成为更多中国人家庭生活的准则。一些收入早已进入中产阶级的市民,也会穿着旧衣服去早市买便宜青菜。骑自行车出行。使用最老款的手机。煮鸡蛋早关一分钟煤气、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随手关灯、打印用双面纸等习惯早已深入到那些最有教养的阶层中去,从而带来心灵的宁静。
然而,能够自觉接受可持续消费价值观指导,做到适度消费的人是不多的。追求高消费依然是社会生活的主旋律。绝大部分情况下低碳经济还只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概念。低碳生活也只是处在令人尴尬的纸上谈兵阶段。
在实际生活中,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比例太高。一方面在努力实现“低碳经济”,一方面又不停地挥霍。这些都是消费主义文化使然。
消费主义文化总是不断刺激你去换最新款的手机、电视、衣服、鞋子:轰炸般的商业广告煽动着公众一浪高过一浪的消费欲望,把人变成商业利润的工具。不少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用一个月的收入买一款新式手机或一个名牌皮包眼睛都不眨一眨。中国现在每年平均淘汰近7000多万部手机,产生着大量的电子垃圾。不少年轻女性家里堆满了各种款式的鞋子和皮包。但还是要去买更新的款式。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能挣会花”的口号不再象征着现代化理念。而象征着一种浪费资源的野蛮消费方式。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正走向人类文明的反面,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但污染了生态环境,而且污染了人们的心灵。正是这种无限膨胀的消费欲望造成了世界能源、资源的紧缺。
3.2“低碳生活”要有制度保障
2008年6月13日。湖北省首次公示部分省直机关办公建筑能源审计结果,包括省建设厅、交通厅、发改委在内的20个省直机关办公楼,每年每平方米的平均耗电量为80kW·h,是普通民宅的3-4倍。而在这之前,国务院办公厅以及湖北省政府都发布了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通知,并且还作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政府部门的规定不能取得明显成效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务人员的节能纯粹是个人道德、认识的体现,即使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也只是柔性的,没有一种刚性的制度约束来催逼人们节约能源。如果政府对节能的要求有制度性的保证,那么公务人员一旦不节能,就会受到组织、经济、行政等方面的惩戒,那样将会极大地推进节能措施在政府层面的有效落实。
2008年6月16日《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将办公节能措施具体化,如制定了“夏季着清凉装上班。除外事礼仪需要外不穿两装不系领带”、“办公楼四楼以下不乘用电梯”、“公务出行拼车、乘用公交车”等规定,正在将办公节能措施具体化,并率先在公务人员中推行。这在大方向上应该看作是走向了制度化。如果这些制度再辅之以惩戒措施,将会更现实化,也将便于操作。
全民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已开展多年,公众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除了道德层面的教育引导外,还必须有制度的约束。2008年6月1日之前,许多人怀疑“限塑令”的可操作性,但颁布后,还是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理解,并且取得了实效。
总之,“低碳生活”的广泛实施,将扼制“高碳经济”的蔓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要实现“低碳经济”这一目标。“低碳生活”的宣传引导和制度保障是缺一不可的。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 篇2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已经迫在眉睫。
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泰国巴厘岛举行,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
如果想要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还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2 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全世界新一轮轰轰烈烈的经济转型———新兴的低碳经济潮流正在涌动。
世界经济必须转型为“低碳经济”,作为前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赛-尼古拉斯-思特恩最近在他长达700页的报告中表示:不可预测的全球经济变暖至少会导致整体经济缩水了20%,同时各国政府还要为之多付7万亿的资金。但如果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的话,此项支出的费用将会大大降低,仅是其1‰。他认为现在世界经济必须转型为“低碳经济”,而要促成这种转变,全球各国应该从当下就开始实施相关鼓励性税收政策、温室气体排放监管和二氧化碳贸易等措施。
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关于发展中国家是否应该承担减排义务的国际论辩催生了低碳经济理念。随着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出版以及“巴厘路线图”的达成,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低碳发展的过程。低碳发展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化。这在本质上与中国正在开展的“两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致。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之中,需要较大的温室气体排放空间,同时也有保护全球气候的责任与政治意愿,在发展中寻求减排,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双赢的选择。
3 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关乎温室气体的排放、关乎能耗的降低、关乎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关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乎低碳经济的推行。
3.1 节能减排与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变
199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9.9亿t标煤,到2007年达到26.5亿t标煤。从1992年起,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超过了生产总量。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能源安全(持续稳定供应)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尤其是石油的可获得性。从1993年起中国成为石油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进口国。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2007年石油的进口依存度达46.6%。2003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的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到2008年6月26日一度超过了每桶120美元。虽然中国非常注重能源结构的清洁化,但国内替代选择方式有限,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改变。考虑到国际社会对中国石油进口过度敏感,以及中国从西方国家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时期获得的经验,中国必须重视能源供给安全。节能减排有助于中国能源安全目标的实现。
3.2 节能减排与环境污染的治理
目前中国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均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经济运行成本和社会成本进一步扩大。有关研究表明,2003年中国环境负担占GDP比例为2.68%~5.78%;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2006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环境污染损失同期GDP的3.05%。中国的煤炭储量占全世界的13%,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只占全世界的1%,国内能源需求的2/3需要由煤炭来满足。中国大量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都是燃煤引起的,其中最严重的污染物是SO2,2005年,SO2排放造成大约60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l61。2001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列举的全世界20个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2004年只有31%的中国城市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还指出,中国30%的地区受到严重的酸雨影响。
3.3 节能减排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降低能耗、节能减排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有很大的协同性,是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最有可能也最重要的途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也是发展低碳经济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低碳经济对中国的含义不仅仅是要求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而是要全力地提高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使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逐步降低,使中国的产业与技术在未来国际竞争中能占据一席之地。正是基于以上考虑,中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20l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的目标,并提出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4 政府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推动节能减排
向低碳经济转型是一项长期工程。即便最早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的英国,其目标也只是到2050年建设低碳经济社会。虽然发达国家在低碳经济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和可以借鉴的国际经验,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向低碳经济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需要通过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我国政府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及政策支持:
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两天时间里先后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
2008年1月,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正式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他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一共说了四回“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他还提出:“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这也是对全国人民发出了号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胡锦涛主席并建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减缓气候变化。
同月,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2007中国科协年会上呼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2008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明确将“低碳经济”提到议题上来。他认为,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他建议应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并着手开展技术攻关和试点研究。
2008年6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强调,必须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具体方案:
(1)积极实现年度节能指标。
中国政府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自2006年就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的目标。到2007年,全同已经淘汰了1 500亿k W的落后发电容量,关停了5 200万t的落后水泥产能,同时在清洁的风力发电和高效率的发电机组上进行了大量投资。太阳能、氢能、风能与生物质能实现产业规模和应用的突破,可再生能源比例的增长已超过了整体能源消耗的增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透露,2008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的能耗比去年同期降低了2.9%,今年我国将首次有望完成平均每年4%的年度节能指标。中国计划到2010年总发电量中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将提高到10%,可再生能源发电达到2亿k W,到2020年增长到3.6亿k W。
(2)推动风电装机。
我同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已超2亿t标准煤,氢气年产量已近900万t,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氢气生产国。2004年至2007年年底,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增加了437%,而中国更是猛增了77倍,成为全球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围。风力发电在我同已进人高速发展阶段,国家安排的风电设备研发项目,为提高风电机组的国产化率提供了技术支持。2006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33万k W,2007年装机容量更达240万k W,今年仍然保持着同样强劲的增长。到201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逾1 500万k W。我国已经掌握了兆瓦级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初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能力。
(3)开发氢能源。
氢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二次能源,储量丰富。“十五”以来,我国对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研究给予了稳定的支持。国家“863”计划设立了氢能技术和系统技术开发课题。“973”计划设立了氢能基础研究项目。
“十一五”科技部又分别在先进能源技术领域的氢能主题和现代交通技术领域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中,安排了一批氢能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课题,在氢能及基础设施技术、氢燃料电池分布式电站技术、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和氢发动机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示范应用中取得了实质进展。中国在氢能开发技术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近500辆各类电动汽车构成了奥运中心区的“零排放”,近百辆混合动力汽车、近千辆燃气汽车实现奥运场馆交通“低排放”,清洁交通成为“科技奥运”的一大亮点。
(4)加速生物燃料的规模生产。
我国积极推进新一代生物燃料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清华大学开发的甜高粱乙醇生产新技术和设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以甜高粱、木薯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和以小桐子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正在开展小规模试验,这为我国大规模开发利用生物液体燃料积累了经验。到2010年,燃料乙醇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00万t,生物柴油的年生产能力达到20万t。与此同时,部分企业正在研究开发以秸秆、木材等非粮食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可望在2010年前后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5)利用农村家庭沼气。
加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 扫线技术 压缩空气
一、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相应的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气候的变暖,加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経济便成为广大职工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对社会应承担的主要责任。胜利油田热电联供中心胜东热力大队热力二队工农锅炉房,担负着3500余户居民供暖任务,供暖面积为30余万平方米。以往在供暖期内,一天耗燃料油40余吨,同时还消耗400多方水,1万余度电及一定的维修费用,耗能是可观的。大队对此事非常重视,号召广大职工深挖内部潜力,节能减排降低供热成本。我们QC小组意识到社会责任的重大,立即组织研究,决定在这方面确立课题,先进行调查研究,找出方向,进行攻关。经过大家的努力,确立了以压缩空气替代锅炉蒸汽对供油系统扫线,任务下达后,在大队的支持下,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较好的完成了替代转换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
二、调查研究
为了摸清供暖期间锅炉系统资源消耗情况和成本核算记录,我们查阅了07-08年供暖期间工农锅炉系统所消耗的水、电、油及设备维修检测等方面的成本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
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通过查阅锅炉系统设计资料,将该数值与锅炉额定值进行比较,得出可靠地锅炉耗能参数,如表一所示 。根据当时的油、水、电、和各种材料的价格,转换成价值,求出各项消耗成本占总消耗的百分比,如表二所示。
三、确定节能减排方案
1.制定方案
根据调查研究和燃料油的消耗成本统计分析,可见燃料油的消耗成本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是要降低燃料油的消耗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为此,召开了多次QC小组会议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地提出了撤销蒸汽锅炉,因为蒸汽锅炉产生的蒸汽全部用于锅炉房内部供油系统地扫线用,这部分功能可以用压缩空气代替。
经过分析计算后,决定对锅炉房的蒸汽扫线流程进行改造,停运蒸汽锅炉,研究设计压缩空气扫线流程。停运蒸汽锅炉后,可同时停运该锅炉使用的风机、水泵及油泵。这样不但节约了设备和燃料油的消耗,而且节约了水和风机、油泵、水泵等用电的消耗。
2.确定目标
在切实可行的条件下,确定的目标是:将锅炉一个采暖期消耗的燃料降为4900吨;消耗的水降为30223方;消耗的电降为1452375度;消耗的材料费降为6000元。并报上级领导审核批准。
四、实施措施
1.压缩机压力参数的确定和型号的选择
要以压缩空气代替蒸汽扫线,必须可靠地确定压力参数,选择相匹配的压缩机。我们通过查阅技术资料及实验验证,论证了只要当空气压力达到0.7 MPa,即可通过高压气流把残留在油路系统管线中的燃料油强力吹回到地下油池或油罐中。然后根据油路系统管线的实质情况,计算出油路系统管线的压降大小,结合经验修正,确定压缩机的额定压力为1.0Mp左右。所以选择了现存的VF-3/7型压缩机。
2.压缩机管路与供油系统管路的对接与安装
对接与安装中要对原有的管路进行拆卸与调整,凡是不用的设备及管路一律拆掉,新安装的压缩机和管道要保证对供油系统扫线的路程最短,避免扫线时压力损失过大.安装后比原来的长度减小了58米,有力地保证了供油系统扫线末端的压力大于0.7 MPa。
3.供油系统管路的扫线试运行
2008年11月中开始取暖前后一段时间,对压缩空气代替蒸汽扫线进行了试运行,经过测试与检测,确认了完全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供油系统扫线末端的压力达到了0.75MPa,有效地清扫了炉前,管线及油泵内残存的燃料油,保证了锅炉供热系统的顺利运转。
五、扫线流程改造后整个取暖期的节能效果
1.采用新的方法扫线后燃料油、电、水成本消耗分析
为了正确的掌握扫线流程改造后的一个完整取暖期油、电、水消耗情况,有专人负责将每天的油电水消耗数据记录于消耗册中。2009年3月中旬,一个采暖期结束后,组织QC小组成员按月汇总每天收集得数据,经过核对归纳,分析整理,绘制成表三,列出取暖期中每个月消耗的油电水数据,以该表中每个月份的数据同表一中的相对应的月份数据比较,可以明显看出,采用新的方法扫线后,油电水的消耗大为减少,节能效果明显。
六、结论
1.以高压空气替代蒸汽扫线,能够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分别计算出07-08一个取暖期和08-09一个取暖期消耗的油、电、水的总数,并进行分析,汇总如表四所示。
根据表四的数据可知,改造后的扫线技术,降低油耗420.996吨、水耗6819吨、电耗7870.5度。合计节约人民币130多万元。这些数据比预计目标稍高了点,是因为试运行期间造成的。
2.社会效益显著
(1)以压缩空气进行扫线,不仅降低了取暖成本,而且减轻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和隐患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 篇4
近些年很多物业服务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部分物业服务企业以开发项目前期顾问等方式在项目的开发建设阶段提前介入,凭借企业在多年管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专业能力,一方面从建筑物设计、施工及其对材料、设施设备的选择上就节能减排提出合理化建议,大力推动在建项目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同时还积极参与重要设备的调试验收工作,为日后管理中节能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成都嘉宝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在物业前期开发阶段,以“项目规划建议书、施工建设建议书、物业服务建议书”及《住宅产品设计阶段的物业建议标准》的“三书一标准”顾问模式提出包括“节能减排”在内的多项合理化建议,得到开发建设单位的欢迎,并为节能工作的推动践行了社会责任。重庆新龙湖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各个过程施行详细的规划与控制,合理利用资源,打造“低碳生活”,2008、2009年分别实现节能降耗270万元和152万元。
二是部分物业服务企业在日常管理中注重做好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通过科学调整运行方式和运行参数,延长设施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中国海油大厦管理公司在不降低服务水平和设施设备良好运转的前提下,通过对室外温度变化的监测和统计,随时调整制冷机组开关机时间,以及将冷水机组冷冻水出水温度设定值由原来的7℃提高到9℃等操作手段,使所管中国海油大厦2008年度总能耗比上年减少了6.8%。上海上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世博轴管理中,绘制了详实精准的《世博轴设施设备点位图》,编制了长达160页,多达20万字《世博轴设施设备保障运营方案》,在世博轴设施设备维护上践“新”先进技术,践“知”先进环保理念,践“行”低碳环保设施设备维护,为世博会的低碳运转奉献力量。
三是部分物业服务企业在管理中主动排查高能耗及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设备,经过与业主沟通,在业委会支持下,多渠道筹措资金或引入节能企业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通过设备改造、强化管理、引进新技术、利用再生资源等多种措施降低能耗和服务成本,实现国家、企业与业主的多方共赢。华通热力集团接受北京鲁能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和其在管项目业委会的委托,采用“合同能源管理-供热运行托管”模式,对供热系统进行全面改造,仅2008—2009年供暖季相比,节约电量29076千瓦时,节约天然气17409.1立方米。深圳市利万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近两年接受委托对深圳74个物业服务公司在管的201个住宅小区的二次加压供水泵房供水系统实施换代节能改造,总节电1311万度,折合人民币1309万元。
四是部分物业服务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各项节能管理措施与规章制度,树立员工节能意识,培养员工成为能源管理专家,用措施保证节能的实施性,用制度保证节能的持续性。成都嘉宝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将节能管理内容融入到企业运营指标及管控行动方案中,集中专业技术人才成立工程技术专业委员会,建立科学的能源管理技术手册,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类设施设备的能源管理方法,将节能目标落到实处。
五是部分物业服务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节能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节能减排的社会氛围,引导业主增强节能意识,并将这种意识逐步转化为行为和习惯,让更多的业主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万科物业积极呼吁所管86个社区,逾10万业主家庭共同参与见证“地球一小时”活动,还举办“万科社区HAPPY 家庭节”等活动,向业主传递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当然,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企业认识不到位。由于节能减排项目一般是“减支项目”,不是“增收项目”,节能效益不容易直观界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物业服务企业,往往把更多的精力关注到新建项目的接管和管理规模的扩大上,对节能减排工作无暇顾及。
二是企业节能减排基础薄弱。节能减排的高投入与物业服务企业资金、技术实力的不足是物业管理推进节能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此外,企业普遍没有设置负责节能减排的专门机构和配备专业人员,对设施设备运行的基础数据缺失,情况掌握不清也影响了节能工作的开展。
三是企业获取节能减排技术信息渠道不畅。对于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优惠政策掌握不清楚,获得行业相关信息渠道不通畅,对节能服务公司提供的种类繁多的节能减排技术、产品和服务能力及其效果把握不准,是当前鼓励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进行设施设备改造工作遇到的难题。
因此,要让节能减排成为物业管理行业的自觉行动还任重道远。利用这次会议,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向全行业发出倡议,倡议物业服务企业要做节能减排工作的倡导者、实践者、推动者和示范者。希望全行业从业人员积极响应这一倡议,共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以实际行动践行行业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历史使命。
协会当前开展既有建筑节能减排的主要工作包括:
一是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一方面通过广泛宣传国家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全面提高行业从业人员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积极付诸行动;同时,加大对物业服务企业开展既有建筑节能工作成效、意义以及示范项目的宣传,让社会各方面了解行业在节能减排中的贡献和能力,争取有关奖励资金和税收等政策对行业开展节能工作的支持和扶持。
二是调动企业参与节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充分发挥各级行业协会的作用,采取专题讲座、论坛会等多种形式,为物业服务企业和从业人员搭建和提供开展既有建筑节能工作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调动起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来。中物协将会同各级协会适时在行业内组织开展既有建筑节能示范项目的评选和经典案例编写工作,通过表彰和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节能工作的全面推进。
三是推动物业管理行业节能工作服务体系建设。依托现有资源,建立物业服务企业节能减排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国家节能减排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工作动态、技术信息及示范项目有关资料等,帮助物业服务企业方便、快捷地获取节能减排政策和技术信息。完善产学研相结
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鼓励节能减排技术及产业化。推荐诚信可靠专业水准过硬的节能企业,作为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节能改造工作可选择的合作伙伴。引导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方式积极参与节能减排项目,分享节能项目的效益。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篇5
减少电力消耗能源成本
随着于2009年12月19日召开的长达13天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结束,清晰地预示着低碳时代已经来临,所有的国家和企业都将很快地卷入到这股低碳趋势的大潮中。而在3月份的两会上,低碳,节能环保也成为与会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
低碳经济可谓是这几年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就在几年前,可能很多人根本都没有听说过低碳经济这个名词,可是到现在,这个词汇却已经无处不在,甚至连街坊邻居大妈的口中都会说出这个词汇。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其核心是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在积极开展低碳经济,掀起一场低碳经济的革命。以我国为例,不但在大力对能源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等新兴能源的比重、降低火力发电比重,将能源产业向低碳化、无碳化方向发展,而且还在积极地发展低碳的新材料、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空间海洋开发和地质勘探等新兴行业,以实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至45%的重要承诺。
勾勒完美碳足迹
在低碳经济中,企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因为企业和个人相比,无疑具有更大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同时作为个人,一天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企业中度过,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小也同所在企业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为了积极参与到低碳经济,企业要从我做起,尽到企业的公民责任,从企业的各个方面都注意节能环保,描绘清晰的碳足迹。
最容易做到的,是企业可以按照国家要求控制好空调温度(夏天别太低,冬天别太高)以及多采用节能灯具等措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更进一步,则是加强对IT产品的碳足迹监控。随着企业办公自动化以及信息化的不断完善,企业对IT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所拥有的IT设备也越来越多。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企业员工在单位中,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利用各种IT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网络等产品),企业也必须重点关注这些IT产品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
实际上,随着电脑等产品在企业中的广泛普及,这些产品的碳排放在整个碳排放的比重中也不断上升——数据显示,ICT行业(信息通信技术行业,包括IT行业和通信行业)的碳排放在2002年是5.3亿吨的当量,这个数字在2020年将
很快攀升到14.3亿吨当量,占据整体碳排放的4%。这无疑是个庞大的数字。作为企业,就必须选择那些绿色节能的IT产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企业可以选择机器整体的性能功耗比很高的电脑或者服务器,降低整体功耗。同时多考虑类似电源转换效率超过90%的电脑和服务器产品,这样能完美有效地降低电能消耗。或者,企业也可以用笔记本电脑代替台式机,从而降低整体功耗。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 篇6
(低碳、节能减排、“两型”社会)
材料: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略)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被专家认为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3月22日——28日定为石家庄市首届“低碳宣传周”于3月27日晚在省会文化广场举办“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活动主题:是倡导低碳生活,呵护生态家园。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向世界作出了负责任的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
问题:
1、图表材料表明了什么?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刻不容缓。有时还表明我国在资源环境方面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正在努力构建“两型”社会。
2、世界各国为什么积极关注气候变化?
①气候变化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②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环境恶化。
③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直接制约世界各国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怎么做?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②加强国际合作,树立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责任;
③坚持科教兴国战略,通过鼓励科技创新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提高应对气候能力;
④坚持依法治国方略,要逐步完善与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4、为什么要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必要性)?
①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主要问题,气候变化会加剧自然灾害频发,影响人类生存发展,我国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 ②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需要;
③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④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⑤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5、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意义?
①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②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③培养人们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④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
6、为了融入低碳生活,青少年应怎么做?
①在全民中宣传低碳生活的意义以及倡导低碳生活必要性;
②有计划地购物,适度消费,减少浪费,提倡废物利用;
③节约用水用电用气,如使用节能灯,节水型水龙头和马桶,生活用水循环用;家用电器不待机,自觉提高空调制冷温度;
④全面倡导以低碳食物为主导的饮食,提倡素食;
⑤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出行方式,尽量使用公共交通;
7、实现低碳生活方式,国家应该做些什么?(提建议)
①制定政策法规,加大对低碳生活推广和监督力度;
②建立健全低碳消费的制度体系,引导公众合理消费;
③加大科研力度,增加对低碳产品研发的投入,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④营造低碳生活环境,引导健康生活方式;
⑤加大宣传力度,向公众普及低碳生活知识,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摒弃陋习。
8、低碳生活体现了我国哪些国策、战略和发展观?
国策: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战略: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
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9、宣传语:低碳生活,人人有责。/追求低碳生活,倡导低碳消费。
10、为实施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青少年应怎样做?
①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要密切关注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积极向公众宣传我国的计划生育、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②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习惯;③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积极同破坏环境、资源浪费的恶劣行为作斗争,依法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巩固练习】
1.2009年11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北京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09报告》中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这体现了我国坚持()
①科学发展观②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④可持续发展战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节能减排的《行动目标》,我们应该()
①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③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④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合理利用资源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下列是某校开展的组织创建活动,其中不符合“资源节约型”校园要求的是()
A.在全校推行使用节能灯B.进行废纸回收利用
C.将垃圾分类处理D.禁止学生使用手机
教材主要知识:
1、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八年级下册第2课哭泣的自然、九年级第16课可持续发展)
2、保护环境,实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八年级下册第3课做大自然的朋友、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九年级第16课可持续发展)
3、保护环境,实行节能减排的对策。(八年级下册第3课做大自然的朋友、八年级下册第4课“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九年级第15课“三个代表”、九年级第16课可持续发展、九年级第18课“合作与发展”)
4、科学发展观(九年级第15课)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九年级第4课)
6、依法治国(九年级第12课)
典型问题:
★
1、为什么解决气候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要点提示:(1)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角度: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日趋枯竭,物种减少、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能源匮乏,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日趋严重;环境日趋恶化,生态环境被破坏,水资源、大气被严重污染,碳排放严重,气温升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2)国际合作的角度:合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的解决更离不开合作;新的科技革命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与合作不断增强,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世界而孤立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
2、我国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
要点提示:(1)这是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决定的(略)。(2)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客观要求。(3)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4)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低碳社会的迫切要求。(5)中国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维护国际公共利益。
★
3、我国实现节能减排和环保,促进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低碳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又好发展的措施?
要点提示:
国家:(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之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加快科技创新,坚持“开源”和“节流”,开发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3)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大投入,健全节能环保机制,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4)加强法制建设,健全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管理。(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选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6)加大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应对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
企业:
(1)树立科学发展观, 加快科技创新,坚持“开源”和“节流”,提高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2)加
大节能环保投入,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员工劳动技能,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3)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个人(青少年):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如:随手关灯;不用一次性餐具;回收废弃物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注重环保购物,倡导绿色消费;积极参与各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并积极同各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
4、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等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何积极意义?
要点提示:有利于依靠科技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水平,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选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善人们生存和生活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5、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哪些?变暖有何危害?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要点提示:
原因:人类大量燃烧含碳燃料,向空气中排放CO2过多;植被破坏等等。
危害:全球气温升高,两极冰川融化,会淹没沿海一些平原与城市;全球气候异常,旱涝灾害频繁;物种减少,环境恶化等。
措施:减少含碳燃料的使用,尽量使用洁净能源;增加绿色植被,加强国际合作等等。
★
6、产生目前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保问题的原因?
要点提示:①没有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意识淡薄;②人口持续增长,又以高消耗、高污染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③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制欠健全,执法力度不够。
★
7、教科书循环使用(地球关灯1小时接力活动)有什么现实意义?
要点提示:(1)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是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需要,有利于节约资源,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有利于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4)唤醒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8、为节约资源出金点子。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 篇7
低碳经济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节能减排成为企业实现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节能减排审计工作也成为检验企业节能减排效果的重要工作。构建节能减排审计的评价体系能够推动审计工作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 促进企业更科学系统的进行节能减排, 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低碳经济环境下节能减排审计概念及评价指标
2.1 节能减排审计概念
节能减排审计是环境审计的一部分, 国际商会在专题报告中对环境审计给出合理化概念, 即对环境组织、管理和仪器设备等的作用进行系统可观的评价。因此, 节能减排审计是指对影响能源状况以及环境质量的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专门化审计的工作。
审计目标包括: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排污节能情况以及节能减排举措的审计监督;对投资项目耗能状况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鉴定评价;依据节能减排审计结果, 为企业提供能源、环境等方面的咨询和监督, 推进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减少能源的消耗。
2.2 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指标
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的定量指标包括:排污治理的措施与结果指标和企业节能减排的完成效果指标。
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的定性指标包括:企业内管理者和治理者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度;企业节能减排内部的控制制度和执行状况;工作人员节能减排素质和技能水平;企业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3 构建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3.1 能有效完善节能减排审计的方法
根据节能减排审计方法的创新, 来引入企业学科的新的技术手段, 能够更加有效的对企业的节能减排情况进行评价, 更加有效的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监督。
3.2 能有效推动审计理论的相关研究
企业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之后, 受托经济责任制也随之产生, 为节能减排审计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节能减排审计作为一门交叉学科, 从属于环境审计之中, 因此节能减排审计的评价体系的建立, 能够有效的推动现代审计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3.3 能有效指导实践性的审计工作
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的形成能够为相关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评价体系中的指标要求为依据, 按照一定的审计程序, 进行审计工作的开展, 并充分搜集相关审计的凭证, 从而对企业的节能减排进行科学、全面的鉴定与评价。
4 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目前节能减排审计主要是政府为主导, 仅有少数企业主动进行环境审计。但是因为政府未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中, 所以难以保证节能减排审计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基于此, 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的主体应分为政府审计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部门以及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其中注册会计师审计部门作为社会审计的一个机构, 可以审计节能减排的符合性、给与诉讼支持以及与节能减排相关的财务会计批漏等。通过这些主体部门共同进行审计评价, 使得节能减排审计的工作能够更加客观、规范与合理。
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的客体一般是企业节能减排的状况以及实施的效果。
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的内容包含:企业节能减排相关指标的完成情况;企业节能减排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企业节能减排使用资金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4.2 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的原则
4.2.1 相关性原则
在进行节能减排的审计工作时, 要确保审计指标具备相关性。这就要求在对节能减排的审计评价标准进行确立时, 对企业节能减排情况从企业运营、企业财务以及社会公众等进行多角度的考核与考虑。
4.2.2 系统性原则
在对节能减排的审计评价标准进行确立时, 要从全面和系统的角度进行评价指标的选择。
4.2.3 可比性原则
建立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的标准时, 要保证评价指标具备独立性, 避免交叉重复。同时在同一个审计目标下, 评价指标能够具有可比性, 这时评价指标可以用平均数、比例数以及相对数等进行审计考评。
4.2.4 可靠性原则
对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的标准进行建立时, 要从实际出发, 考量相关指标是否合理和可靠, 根据企业具体的项目进行指标设定, 通过货币单位进行核实, 若无法用货币进行核算, 可以采用优、良、中、差分级评价。
4.3 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1 企业节能减排的业务活动指标
该指标主要是对企业节能减排项目收益状况的评价。包括了节能减排固定资产的投资收益状况、节能减排成本节约净额的状况。
节能减排的固定资产投资收益=固定资产节能减排的收益-购买固定资产的费用总额
节能减排获得的收益净额=节能收益金额-节能减排投入额
节能减排成本节约净额=环境保护和治理费用支出节约额-节能减排投入额
其中环境保护和治理费用支出节约额包含环境保护和治理支出的减少金额、资源综合利用节约金额、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罚金减少金额等。
4.3.2 企业节能减排的控制环境指标
该指标主要涵盖能源有效利用率、节能减排培训教育投入率、节能减排设备使用率等。
4.3.3 企业节能减排对耗能和环境影响的指标
该指标主要是对企业节能减排的项目实施中污染减少情况的测定。
(其中电能、原煤和燃料等可按该指标进行计算)
4.3.4 企业节能减排的经济效益指标
该指标是指评价节能减排项目投资收益占总收益的比例。涵盖了节能减排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率指标、节能减排节能资金的收益率指标、节能减排无形资产收益率指标 (无形资产包括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等) 。
5 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方法及审计报告
5.1 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方法
5.1.1 传统的审计评价方法
传统的方法主要有检查法、审阅法、询问法、观察法、分析程序以及函证等。这些传统的审计评价方法主要是对企业的业务活动等实施审计, 为审计人员提出节能减排相关意见给出依据。
5.1.2 节能减排专门化的审计评价方法
审计目标法是指把企业节能减排审计的相关项目分为多个目标, 根据项目的性质。审计时间和范围等, 在审计原则和审计标准之下, 通过合适的审计程序, 开展节能减排的审计工作。
节能减排实质性分析法是指在对节能减排项目实质性的检测中, 通过趋势分析、比率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等方式对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 依据指标间的联系, 进行科学的审计工作。
审计费用效果分析法是指把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费用、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5.2 节能减排审计报告的编制
审计内容包括了节能减排的资金使用合法合规的评价、节能减排有关指标的完成程度评价、节能减排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状况评价。
审计报告要符合节能减排有关审计目标的要求, 能够揭示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工作的审计情况, 依据审计要求和企业实际情况, 审计人员根据充分的审计证据, 向企业出具节能减排的审计报告和节能减排的管理建议书。
6 结论
低碳经济下, 节能减排审计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形成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是进行科学合理审计的必要基础, 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确定合理指标, 审计的方法应结合传统审计和专门化的审计方法来进行。此外, 审计人员还应出具相关的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 推动企业更好的节能减排。
摘要:低碳经济环境下, 节能减排成为企业重要工作, 对节能减排的审计也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以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为主体, 从节能减排的指标、意义构建节能减排的评价体系, 并给出节能减排审计的评价方法和审计报告, 推动企业更好的节能减排, 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
参考文献
[1]张庆龙.能源审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
[2]崔君平.低碳经济环境下节能减排审计的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商贸, 2015 (01) .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 篇8
苏波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工业、通信业快速发展,整体素质明显改善,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不断深化,信息通信技术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进ICT技术发展,大力推动两化融合,通过推进企业能源管控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开展工业能耗在线监测试点、推进ICT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等措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有效推动了节能降耗,对实现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作用显著。他强调,为进一步推进ICT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重点推进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实施绿色IT战略。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制订“绿色IT推进计划”,加强行业指导;发展低耗能CPU、节能电源、高能效计算机,统筹部署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推进绿色节能通信网络中心建设,推动老旧高耗能设备退网,实施通信行业合同能源管理,支持通信基站节能改造,实施通信营运企业、设备制造企业自愿减排,签署节能自愿协议。
二是实施“数字能源”计划。组织开发高耗能行业“数字能源解决方案”,推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能源系统在线仿真技术应用,继续支持重点耗能企业建设能源管控中心,实行企业数字能源分级管理,推进工业能耗在线监测区域试点,建立地区、行业、重点企业三位一体的工业能耗监测和预测预警体系,实现能源管理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
三是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节能降耗。支持电子信息制造业实施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实施电子炉窑改造工程,支持专业机构开展企业能效诊断服务,发布主要标杆指标和标杆企业,推进能效对标达标。推动建立一批电子工业节能技术中心,发布节能技术和产品设备指导目录,支持太阳能光伏、CLED等节能降耗技术创新。实施“0.5W”待机功耗项目,强制推行0.5W待机功耗,开展电子信息产品绿色制造和生态设计试点。
四是实施高效节能电子信息产品推广政策。完善平板电脑、计算机、打印机等电子信息产品能耗标准,加强能效标识认证,开展平板电视等产品“能效之星”评价;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将复印机、打印机、笔记本电脑及高效照明等节能产品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利用政策支持加大节能产品推广力度。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推荐阅读:
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08-31
低碳节能减排10-22
节能减排 低碳生活09-04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09-05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演讲稿)09-22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倡议书A11-29
区域经济节能减排10-15
2023年节能减排周和低碳日宣传口号09-28
节能减排措施07-17
节能减排应用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