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的

2024-08-29

节能减排的(精选12篇)

节能减排的 篇1

“先进的柴油轿车, 与同排量的汽油机相比, 节油30%,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 颗粒物排放几近相同, 而动力却提升30~50%, 在环保标准苛刻的欧洲, 清洁柴油轿车已经占据了50%的销量, 而我国柴油轿车占轿车比却不足1%!”

“至2015年, 我国汽车产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 其中乘用车占75%, 如果当年柴油乘用车能够占据乘用车销量的30%, 按柴油车比汽油车节油30%计算, 则一年节油300万吨, 减碳900万吨。”

“在日本最近的公布的汽车发展大纲中, 已经令人注目地提出乘用车柴油化发展战略, 其主要考虑是柴油车在节能和减碳方面的技术优势。”

“吁请政府和业界高度关注和重视柴油乘用车的发展, 并给予政策倾斜!”

这是2 0 1 0年1 2月2 8日在京举行的“十二五”中国汽车节能减排高峰论坛发出的声音。论坛于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经济日报、华泰汽车主办该论坛, 政府相关部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等单位的官员、专家、学者出席。

2010也是华泰汽车10年华诞, 在业界以重点研发、推广柴油轿车见长的华泰集团以这种方式庆贺自己的生日。

论坛指出, 为有效完成“十二五”汽车产业节能减排目标, 实现汽车业可持续发展, 传统能源、新能源两条腿走路是远近结合的战略路径, 拓展新能源视野对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意义重大。

中国汽车工业在过去十年实现了世人瞩目的快速发展, 令业界和国人倍受鼓舞。预计今年汽车产销将突破1800万辆, 2011年中国汽车更有望突破2000万辆, 而2015年汽车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 这也将使得能源与环保的压力日益严峻。这是中国进入汽车汽车社会不容回避和必须处理好的课题。参与此次论坛的专家表示, 如果中国汽车业不能在节能减排上取得突破, 其健康、快速增长的态势很有可能因能源和环境压力的影响而受到遏制。有数据显示, 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 而在碳排放问题上则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舆论压力。

在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 节能减排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可以预计, 新的节能减排指标将更加严格。论坛认为, 从积极的角度看, 节能减排将是中国汽车业实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成为汽车强国的“催化剂”, 而前提是中国汽车工业必须以技术进步为先导, 不断提升汽车的节能环保水平。

论坛认为, 从长远看, 发展电动车、燃料电池汽车是大势所趋, 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依靠技术进步, 挖掘现有汽油、柴油内燃机的潜力大有可为。专家们建议, 在现有行业基准上, 节能效果超过30%、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可产业化的动力和搭载该动力的整车, 应参照新能源汽车的政策, 给予优惠待遇和扶持。这将极大地促进基于现实产业基础上的技术创新,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产生巨大的节能减排效果, 也符合同等条件下公平竞争的原则。

清洁柴油动力的应用潜力受到专家们的一致推荐。专家们在发言中指出, 经过十几年发展, 特别是新一代高压共轨技术的应用, 已经使得现代柴油机脱胎换骨, 排放更清洁、动力更强、更具经济性。有数据显示, 与同排量的汽油机相比, 柴油车可实现节油3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 而动力却可以提升30~50%。据测算, 如果至2015年柴油乘用车车市场份额能达到30%, 则一年省油近300万吨。按保有量计, 10年以后一年因为使用30%的柴油乘用车就能节省相当于一个大庆油田的原油年产量。对于面临巨大能源供应和环保压力的中国汽车业来说, 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柴油动力车在节能和减排上的优势, 有明显的实例可以佐证。比如, 中外的重型载货车都使用柴油动力, 一是由于柴油动力强, 二是因为省油30%而带来的运营成本降低;清洁柴油轿车在环保标准苛刻的欧洲占据了半壁江山, 充分说明了清洁柴油车在减排和环保指标上同样表现优异。随着我国能源效率和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城乡一体化速度的加快, 大力推广清洁柴油乘用车符合国家的战略利益和消费者的经济利益。

论坛讨论了发展柴油乘用车的两大瓶颈问题, 一是我国柴油供给短缺问题。柴汽炼油比为2:1, 而我国柴汽用油比为2.23:1, 已经出现“柴油荒”。柴油车主要用于火车、轮船、建筑机械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建议多进口一些柴油以弥补国内柴油不足。二是高压共轨等先进清洁柴油动力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 华泰等企业已经通过引进创新掌握了这种技术, 随着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需求, 自主企业完全有可能掌握新型柴油机的核心技术。

业内专家认为, 作为十二五节能减排“第一坛”, 本次论坛符合国家十二五发展方向, 以创新思路为节能减排献计献策, 必将对节能减排产生积极影响。

节能减排的 篇2

略谈化工企业节能减排

摘要: 化工企业作为我国企业中的环保隐患大户和资源消耗大户,应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自己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发展低碳经济和建立节约型社会进程中,化工企业应该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Abstract: Chemical enterprises, as large units with hidde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should let developing recycling economy as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Chemical enterprise should mak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and building economical society.关键词: 化工;企业;节能;减排;探索

Key words:

chemical;enterprise;energy-saving;emissions;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242-010引言

温家宝总理指出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而后国务院发布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以确保“十一五”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的目标。到“十一五”末,要对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算总账,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因此,节能减排已成为全行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1化工行业的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通过化工相关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可以得到以下结果。国内80%以上的公司都受到节能减排的影响,77%以上的公司都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节能减排政策。而在采取的措施中,34%的企业更倾向于加强后期处理工作,购买新设备和购买新技术的分别占 28.6% 和23%,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的很少。加强后期处理工作,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这种措施更像是先污染后治理,在原有工艺不变的情况下又加了一项后期处理的程序,总的来看加大了企业的成本。这也反应了很多企业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并不到位,因为政策规定不能任意排放,所以就处理之后再排,后期的处理会给很多中小企业增加负担。这也说明为什么很少有企业进行产业调整,放弃原来已经成熟的工艺而重新上马新的产品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所以宁愿加大后期处理的力度。面对节能减排的推行,更多的企业还是采取积极措施的,因为51.4%的企业把社会责任做为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首要原因,其次才是上级要求和节能的效益。政府政策和银行贷款上如能给企业更多的优惠,那么节能减排的推行将会更好。在没有实行节能减排的企业里,最主要的原因为企业资金紧张和企业领导主观意识不到位,均占

23%。这说明,资金紧张确实是大部分企业存在的最大困难。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人的因素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负责人可能就只有一个或几个,所以企业领导的重视还是非常重要的。

2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研究

提到实行节能减排目前的难题,60%的企业认为市场上技术不成熟,无法让企业真正节能。这也反应在使用过节能技术或设备的企业中,真正实现大幅节能的只占8.6%,而没有效果或产生更多能耗的却占到了43%。因此,88.6%的企业希望提供环保服务的企业能提高技术含量,大幅降低企业能耗,其次就是提供新技

术,新材料和管理模式的交流平台,使企业能够了解和选择适合的产品。在企业节能减排措施有效性的调查中,节能技术改造为48.6%,政府资金扶持37.1%,产业结构调整20%,节能监督管理8.6%。

对化工企业从业人员的调查发现,大型的国有企业或研究机构比中小企业有很大的人才优势,这不但反映在人员的数量上,也表现在人员的学历,技能和经验等方面。而且调查发现无论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现在人才的流动速度都比较快,中小企业里更明显。人员的离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57.1%的结果表明的工资待遇低是最主要的,20%的人是对企业管理的不满,其次是没有上升空间和无法施展个人能力。后面三点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管理混乱的企业,不会很好的评估个人的业绩和能力,所以更多人会选择离开。在业务方面,大部分企业中的工作人人都认为有必要参加一些培训,45.7%的人认为应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17%的人认为应该管理知识的培训,其他培训占到43%。

节能降耗就是维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作为法人主体,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它就需要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各项经营就要兼顾到国家的法规和政策和相应的企业行为规范。从长期来看,企业会深刻认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对自身发展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切实感受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好处,进而主动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

3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途径

当前我国化工企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达到40%,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超过70%,主要化学矿种资源不足,尤其是钾、磷、硫和硼等严重不足,已威胁到化工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企业节能减排成为全行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因此,大型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煤炭和化工原材料,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渣、废气,只有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才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化工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的的途径有:加大污染治理的科技、资金投入,全过程控制污染;建立项目选用先进、清洁的工艺,从源头消除污染;实施技术集成创新,创建绿色生态产业链;广泛提高职工节能减排意识并从自身做起;加大技改力度,实现规模经营;在企业内部构建“三废”小循环,减少资源浪费;开发“三废”再生资源项目,构建废物多级小循环或大循环;提高废旧物资再利用率;实施ISO14000标准,开展持续清洁生产等途径。

节能减排要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节能降耗是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途径。除了搞好安全、环保、质量管理,不出现资源的无效利用外,化工企业还应该在多方面,如生产的负荷、周期、工艺指标等多方面着手,尽可能使其生产经济合理运行;又如既要抓好节油、节煤、节电等能耗,也要抓好节水、节汽、节氨、节盐等物耗,真正做到能耗和物耗都最低,以实现节能减排的根本要求。

另外,我国能源资源市场价格过低,没有体现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市场价值以及环境成本。过低的能源价格以及较弱的排污收费的力度,致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滑向资源消耗高、环境代价大的低端产品和落后产业,不利于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应当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理顺以价格为核心的市场体系,加大惩罚违法企业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并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将节能降耗与能源企业及能源消费者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调动各方面节能降耗的积极性。为此,借鉴日本等先进节能减排国家的经验,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投资担保机制,以及清洁发展机制,实施能效标准管理,扶持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

节能减排是企业的责任 篇3

我们要的是效益环保

工业锅炉是最常见的产生凝结水的设备。锅炉对于用水有着严格苛刻的要求,如果长期使用受到杂质污染的水,高温中运行的工业锅炉就会有爆炸的危险。因为,锅炉用水对于PH值、溶解氧、铁离子含量等指标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而锅炉运行产生的凝结水又容易受到污染,所以凝结水不能直接回收用于锅炉给水。因此,工业锅炉在传统运行中,饱和温度的蒸汽凝结水首先要向外蒸发冷却,再做无害处理,才能在循环系统中使用。而这个过程就要损失30%的水,并会浪费大量的能源。那么,有没有既科学、经济又环保的解决方案呢?那就是采用北京中能环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的“高温凝结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将蒸汽凝结水直接回归锅炉,既不浪费水,又利用了热能,还节约了能源。也就是说有了这个系统,工业锅炉产生的高温凝结水可以在不经冷却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使其达到锅炉用水标准,从而做到直接回收利用。如今他们研发的“高温凝结水处理系统”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说到这项发明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公司董事长杨宇程常常谈到的不是公司的财务账,而是公司产品所产生的节水节能的环保效益账。他计算说,如果一套一小时可处理100吨蒸汽凝结水的装备,一年就可以为企业节约 8000吨标煤,相当于1.2万吨原煤,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到2010年底,公司产品在应用中每年就可节水4000万吨,节约标准煤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00万吨。杨宇程称其为“效益环保”。

企业创建6年来,在工业企业节能降耗领域已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了行业的领军者,拥有客户近百个。而作为“蒸汽凝结水处理系统”的专利拥有者,凡使用他们产品的客户,都称赞他们的蒸汽凝结水处理技术是行业中最好的。

目前,中能环科这套系统的适用范围已经非常广泛,石油、化工、钢铁、纺织、印染等行业都可适用。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是有锅炉的地方,就可以使用这套节能装置。”很多客户也纷纷表示,他们在使用这套节能装置之前,在处理凝结水时由于水里含有铁和油,有的企业或者就全部直接排放掉了,或者在处理时也需要将其降温再升温,过程十分复杂。而使用中能环科的节能装置后,处理过程无需降温,基本没有热损失,并且避免了二次污染。

打通企业的融资渠道

像很多企业一样,中能环科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遇到了融资艰难的尴尬。公司刚成立时注册资本只有200万元,当时,杨宇程也尝试了引进风险投资进行股权融资等渠道,但都没有在本质上解决企业所需的资金,公司只能受制于资金而放慢了发展的步伐,这段经历让他们感受到了畅通的融资渠道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此后,他们开始下决心打通融资渠道,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基础。首先,公司申请了一些政府项目基金,在公司发展的早期对公司技术的产业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这类资金往往金额也较小,无法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其次,中能环科还凭借着“高温凝结水处理系统”的发明专利参加了北京银行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高温凝结水处理系统”不但是中能环科的核心武器,为中环能科带来了市场,形成了一个产业,同时也让知识直接变成了“资本”,这对公司的加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随着环保产业日益受到各界的重视,公司的发展前景日益明朗,公司的融资困难也逐步得到了缓解。

创新和员工是最重要的资产

中能环科在国家环保政策的推动下,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而他们认为自己最成功的经验,主要是始终重视技术创新,以及拥有一支勇于奉献的员工队伍,这也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

杨宇程在创办中能环科之初就把企业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之上,公司拥有高温凝结水处理系统等大量水处理技术及新材料专利技术,涵盖了材料设备、工艺流程、处理方法等各个方面。公司产品上市后,面对竞争对手对公司产品的追赶甚至模仿,公司一方面凭借产品的专利保护,另一方面对产品进行持续开发,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以保持产品的市场领先水平。而公司的产品能够始终保持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公司有着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目前,公司科研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就有8人。另一方面,公司与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美国杜兰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工程学院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研发、转化的联合科研体和联合实验室。正是在研发方面有着如此雄厚的实力和拥有如此多的科研成果,他们才能如此坦然地面对市场的竞争,才能说出企业利润应该源于科技创新的话语。

当然,中能环科能取得今天的成功,也离不开员工的奉献精神。很多老职工都还记得,公司成立之初,资金十分紧张,当时他们也没有更多的融资渠道,企业在艰难中前行。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员工竟毅然将自家的钱借给公司使用。而在工作上,员工也是对公司无私奉献。2006年底,公司在河南开展一个项目,由于项目所需资料比较繁琐,为了尽快推进项目,公司有个员工晚上从北京坐大巴去河南,白天在河南办事情,晚上又坐车回北京完善资料,三天连续三个来回,项目最终得到了迅速的推进,但这位员工回到北京后却发起了高烧。

正是员工的无私奉献精神,才让公司取得了如此迅速的发展。而公司也建立了一套激励体系,对员工价值的认可体现在分配机制的设置上。公司每年要针对员工的贡献进行“量化积分”的股权激励,切实保证对公司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能够充分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

点评

节能减排的 篇4

一、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扭转了能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大幅上升的势头。

三、促进了结构优化升级, 重点行业先进生产能力比重明显提高。

四、推动了节能技术进步, 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节能减排的论文 篇5

1移动通信机房基站作用及作业能耗现状

据国家电力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年耗电量超出了250亿度,而以移动通信基站的能耗占据整个统计数据的九成。根据上述统计数据显示,移动通信的机房基站建设已经成为工程浩大的系统性工程。尽管移动通信公司在机房基站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对节能减排节点的把握和投入并不能真正的发挥其作用和优势,现有的高能耗问题依然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头等大事。

2绿色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对移动通信机房基站的作用

在倡导低碳环保的今天,移动通信机房基站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无疑成为行业新发展的助力。移动通信机房基站在绿色低碳通信行业发展中,对通信机房基站施工仿真模拟系统的应用,无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鲜明体现。如图1,机房基站的软硬件平衡。从移动通信的市场应用来看,其普遍使用率和受用户青睐程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纸媒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尤其是其便携式的应用方法,给人们的出行和社交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再者,从移动用户的流量来看,以移动和联通的营业额成为行业的翘楚。移动通信机房基站绿色节能减排项目的开展,不仅是行业正向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节约能源资源,实现产业优化配置,营造企业和谐发展环境,为企业经久发展提供机遇的体现,更是对企业发展起积极指导作用的体现。该项目的倡导,对机房基站施工区域保护、周围环境净化、避免施工污染、减少高电量能耗、减少作业污染问题有着直接的影响。

3绿色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策略

绿色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于移动通信机房基站建设,不仅可以确保基站的正常运行,同时也是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基站安全性和效益的基本体现。在贯彻和落实中,将需要配套的全面性技能减排指导方案实施策略,对推进机房基站节能减排改革,具有加速进程作用。通信基站的节能减排方案确定,对监测方案的可行性和技术安全,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作用,并在实践中被不断印证,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对提高能源利用率有着直接影响。

3.1高能耗项目的能耗分析

高能耗项目的分析,首先涵盖移动通信基站的能耗构成比分析,以无线传输设备、基站本身电源设备、空调制冷设备的电能耗进行控制,尤其对工作环境的温度要求控制。基站本身电源设备的功率较大,能耗也大,在分散的基站布局环境下,维护和保养成本较高。

3.2绿色节能减排的方案设计研究

(1)基于能耗分析的基站设备减排方案主传输设备的节能减排是基站节能减排的核心和关键。过去以日系、芬兰和德国的厂商为主,近年间以华为、中兴国产品牌自主研发的技术也入住进来。随着用户的增加,配套设备的能耗使用,将宽带和光纤应用于实践中,实现节能效果。如图2,大唐智能新风系统示意图。(2)基站配套设备的节能减排方案基站配套设备包括空调设备、电源、照明设备等。对空调系统的`改革,是降低能耗的基础,避免高的空调使用率。节能减排设置以室内通风为主,增加基站机房内的空气流通,增设排风换气口,以太阳能或风力确保空调发挥效果。对配套设备中的大功率设备,引进节能减排设备,空调制冷剂的加入,都可显著提高空调设备的利用率,最大程度的降低能耗。如图3,基站配套设备的节能减排示意图。(3)机房基站布局环境的节能减排方案机房基站布局环境由集中式改为分散式,不仅方便施工,同时也确保降低了维护成本,增加了信号强度,尤其是减轻了运营商的压力,扩大了运营商的服务范围,增强了信号的接收和传输,确保了工程质量,减缓了工期,很大程度地实现了有效节能减排,满足了节能减排要求。该项新型布局模式,对分化运营商投资,满足当下改革新突破,实现基站的基础建设,实现了按需供给。如图4,机房基站布局环境整体优化方案。

3.3指导思想

移动通信机房的基站建设,必须立足于党的会议精神,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通信行业发展理念和发展观,推进机房的基站建设改革进展步伐,以信息化应用促进全社会领域节能减排,最大限度地降低通信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通信产业的全面升级,促进行业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3.4建设原则

以市场主导和国家政策相扶持的支持力度,以政策加强和引导,发挥其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信息节能减排工作的全面提升。基站机房建设应与节能减排和产品过程节能融合建设,以周期性的节能管理,全面推广高效能技术产品,提升通信业整体能效水平。

3.5建设目标

信息通信网络全面应用节能减排技术,高能耗老旧通信设备淘汰,全面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能源管理信息化自动化服务系统,能实现通信业精细化和数字化管理。

3.6实施步骤

创新推广绿色网络技术,以技术创新强化基站建设节能减排,构建先进绿色网站,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全面推进机房基站建设的系统性节能减排,加快传统交换设备和高耗能设备的升级改造。先进技术和产品的试运行和推广,以老旧数据中心节能改造典型应用,严格执行绿色数据中心相关标准,实现机房建设的全面能耗降低。充分利用新能源技术,提高能源节能技术和设备的占有率。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扩展和深度广度的进步,以实现资源共享带来的节能效应。在绿色供应链建设中,从产品运行周期到标准化研发步骤,全面推进信息通信设备的回收管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全面推动其绿色循环发展。节能减排管理体系与平台建设:从目标制定、责任归位、绩效管理、节能减排管理体系建设、需要在动态化的数字场景控制中实现对基站机房建设的精准控制。建立健全第三方节能服务机制和金融服务模式体系,将基站机房的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工作应用到具体的商业模式运作之中。基础电信企业步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健全节能减排制度、落实节能减排责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节能减排相关标准、加强重点环节的节能减排管理、对信息通信业节能减排新技术指导目录和老旧高耗能通信设备淘汰指导目录进行编制、开展节能教育及岗位培训、加强基站机房基础设施宣传交流力度,营造行业节能减排氛围,不断提高行业节能减排水平。

3.7机房基站的优化原则和可行性分析

随着我国通信机房的建设力度加大和改革进程的深入,主设备节能减排和配套的基站节能减排方案措施的实施,目前的设备投产和改革已经获得了初步收益。从整体优化来讲,通信设备和设施之间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分,还需要系统性的优化和研究。将节能减排作为企业经久发展的工作去实施践行,不仅是与时俱进,也是当前形式下,移动通信改革手段和改革策略中必须充分关注的问题,对基站的节能减排方案,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4结束语

探索节能减排的未来之路 篇6

身处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地球上每个人的共同梦想。近年来,由于污染导致的人类地球生活环境的恶化,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也了解了在生活中怎样做才能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在“环境保护”这个词诞生50余年之际,人类也已开始越来越多的为自身生存状况思索出路。在下一个50年中,节能减排会以怎样的新面孔出现并逐步影响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呢?

将食物变成燃料

残羹冷炙居然可以做燃料?是的。一项新技术将剩饭残渣和烹饪废油转化成清洁燃料,垃圾变成了再生能源的理想原料。

顾客们在快餐店吃剩的蛋糕、馅饼丢掉可惜。近日,英国绿能公司“变废为宝”,从食物残渣中提取食用油,制成生物柴油,与普通柴油混合后,将生物混合柴油销往当地的加油站。绿能公司在英国林肯郡英明赫姆港口投资5000万英镑购置生产设备,每年可生产约100亿公升的生物混合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对环境无害的清洁燃料,也是可再生能源。它的炼制过程听上去有些晦涩:动植物油脂与低碳醇在催化剂和高温(230℃-250℃)的作用下进行转酯化反应,生成脂肪酸酯,再经洗涤干燥即得生物柴油。这种新兴能源的优势在于,催化剂在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生产设备与一般制油设备相同。

目前生物柴油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高。因此,采用廉价原料及提高转化率从而降低成本,是生物柴油技术能否推广的关键。

为此,各国都在想方设法寻找物美价廉的原料。美国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研究高油作物的种植;日本利用工业废油和废煎炸油做提炼材料;欧洲则在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土地上种植富油脂的农作物。

“地沟油”化身卡车燃料

经过多次煎、炸食物后的油脂不可以再食用。餐饮和食品加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油脂往往都排入下水管道或污水池中,成为“地沟油”。滥用“地沟油”也成为困扰食品安全的一大难题。

利用“地沟油”来生产生物柴油恰恰是遏制“毒油”滥用的有效途径。

根据美国环保署的实验,20%的生物柴油和80%的柴油混合使用,可减少44%的有害气体。美国加州已展开回收餐厅废油再制生物柴油的计划,从四星级餐厅到快餐店有数千从业者加入。

据美国生产生物柴油的企业家古德曼介绍,生物柴油工厂在美国发展迅速,每年有数千人收集餐馆和食品工厂的废油,自行提炼生物柴油。

在欧洲,奥地利的格拉茨市是生物柴油的实验基地,全市的公共汽车都使用生物柴油,炼油原料正是当地餐馆煎炒烹炸用过的食物油。

相对于格拉茨全市的总燃油消费来说,生物柴油所占份额显得微不足道。但当地官员表示:使用生物柴油节省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不用缴纳消费税。人们希望出租车和私家车都使用生物柴油,让格拉茨市成为生物柴油城。

各种替代型新能源的开发

美国对页岩气的开采已占天然气开采总量的约四分之一,据称到2035年这一比例将提高到约50%。而到2015年美国将超越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生产国。有外媒评论,美国的页岩气成功开发极有可能成为全球页岩油气开发的“引擎”,驱动能源产业出现一场革命。

俄罗斯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创新中心研制出一种称为acetam的火箭发动机新燃料。这种燃料能显著提高火箭的动力载荷效率和经济性,使用该燃料的运载火箭能将运往地球同步轨道的负载量提高近30%,同时增强高超音速宇宙飞行器的发射动力。使用新燃料的火箭发动机将逐渐取代煤油—氧发动机,发射成本每年可节约数十亿卢布。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国家科研中心等机构研究人员成功合成两种可在中性环境下工作的钴催化剂,其中一种由钴纳米粒子组成,它具有两种不同形态,可分别对生成氢气和产生氧气的反应起催化作用。该催化剂可在两种形态间相互转换,成为不含贵金属的可转换催化剂。这种使用钴合成两种可以替代铂催化剂的新材料,使氢能源制取低成本化成为可能。

韩国海洋研究院首次开发出海洋生物氢气技术,即利用生活在太平洋深海海底的微生物“超嗜热古细菌”将一氧化碳转换为氢气。该技术既能减少一氧化碳排量,又能生产氢气,其效率最高可达目前采用的厌氧细菌的15倍。这是该国在世界上首次开发出利用深海微生物将一氧化碳转换为氢气的技术。如果2018年前实现商用化,预计每年可以生产1万吨氢气,供5万辆氢燃料汽车运行一年。

以色列Emefcy公司开发出一种高效污水处理技术,用带电细菌处理污水,处理的同时可以发电。该公司因为该技术被选定为纽约第五次年度能源财经峰会“2012年新能源先锋”的10家公司之一;被誉为世界海水淡化先导的以色列IDE公司独家拥有低温多效与反渗透两项技术,凭借投资少、耗能低、造建周期短等优势占据了全球90%的海水淡化市场。

节能减排的 篇7

关键词:节能减排,成本控制,经济发展

一、引言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也是国内外形势风起云涌的一年, 环境污染、物价攀升、能源紧张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伴随着经济增长而来。面对这些问题,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地提出科学发展战略, 将节能减排提上了议程。

然而, 在各地落实贯彻节能减排政策时, 却出现了林州市冬季停止供暖、部分省区限电限产等诸多新问题。那么,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节能减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火不容”?部分地方政府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降低能耗之间的关系, 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为了完成任务而盲目限产限电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短视行为。节能减排, 既是挑战, 又是机遇, 如果基层政府与企业都能正确认识到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节能减排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二、微观分析

从微观来看, 节能减排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 推动经济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成本的控制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国际油价攀升与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 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行, 迫使企业不断地改进工艺和管理方式, 深挖生产过程中的效能, 并不断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生产理念。在这个过程中, 使企业降低了成本, 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改善了企业效益。同时, 受益企业也会自觉地更加注重节能减排, 推动政策落实。可见, 节能减排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宏观分析

从宏观来看, 节能减排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经济发展。如今, 能源安全问题已被各国政府高度重视, 有专家曾指出, 哪个国家在经济危机中率先解决了能源问题, 这个国家就会成为下一时期的顶尖强国。节能减排政策不但能够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产业, 还能够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催生绿色经济概念, 并使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加速产业化。在新能源领域蕴藏的巨大商机, 无疑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可见, 节能减排也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结束语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落实节能减排决不能靠短时间、强制性的“减排风暴”, 将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内在关系长久地深入人心才是践行科学发展的有力举措。相信只要企业能够解放思想、把握机遇, 各级政府转变观念、科学管理,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社会发展模式的愿景很快就会实现。

参考文献

[1]杨晓萍.基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中国中小型企业能耗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 2007.

博世的目标——节能减排 篇8

近期, 在有关内燃机的展会中, 我们总能看到博世的展台, 总能发现博世推出的新产品。博世总是利用各种场合, 诠释着他们理念, 正如博世公司创始人罗伯特·博世所说:“我们的产品、服务, 事实上整个企业的精神理念都应该符合公众的利益。”现在博世的目标是为中国的节能减排作最大努力。为了让读者了解博世, 我们采访了博世柴油系统中国区总裁、博世汽车柴油系统有限公司王伟良总经理。

2014年, 博世将继续在柴油清洁技术与尾气后处理系统两个方面向中国市场输送能满足更高排放标准的新产品, 进一步助力节能减排。比如, CRS1-18是一款兼具前沿科技与成本优势的共轨系统, 能够帮助轻卡、皮卡、S U V、微面等车型以更低的成本满足国五及更高的排放标准;CRS3N-BL为中型和重型非公路载重车应用而开发;此外, 商用车尾气后处理系统Denoxtronic 6-5不仅为商用车提供了可满足国四及以上标准的经济型解决方案, 减少多达95%的氮氧化物排放, 并能进行个性化定制以满足不同的匹配需求。

“无论是什么样的新技术, 只要可以帮助柴油机实现更清洁、更环保的目标, 我们都会去研究。”王伟良说。

博世汽车柴油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 是罗伯特·博世公司和无锡威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投资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致力于先进柴油喷射系统和尾气后处理系统的研发、匹配和制造。公司具备交钥匙式匹配服务和卓越的本地项目管理能力, 专注于支持中国柴油发动机的生产, 以满足现行及未来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

2005年, 博世柴油系统投资5 000万欧元建立博世中国柴油技术中心。该中心于2011年进行了扩建, 目前容纳超过480名研发工程师进行本地研发工作。技术中心拥有七个发动机台架, 三个底盘测试台, 53个开发和测试可靠性实验台。业务能力完整覆盖了工程设计以及应用领域, 能独立提供包括系统与产品开发、排放优化、车辆标定与可靠性验证等全部环节的产品开发。

王伟良说:“我们的主要产品包括共轨油嘴、P油嘴、高压柴油喷射系统用的共轨元件以及尾气后处理系统。随着中国市场需求的上升, 我们的产品数量和种类会持续增加。”

博世共轨系统由四大主要部件构成:共轨喷油器、高压泵、高压轨、电控单元。高压泵在蓄压容器 (高压油轨) 中产生独立于发动机速度和喷油量的压力。燃油直接经喷油器喷入燃烧室。整个过程由电控单元 (ECU) 加以监控。共轨系统使得发动机在低速时就能够具备高喷射压力, 燃油也得到更充分的燃烧, 从而减少了排放、降低了油耗和噪音, 同时提高了驾驶舒适性。

过去10年, 随着自身技术实力的提升和国内企业间、国际间的广泛合作, 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 在某些市场已经拥有相当竞争力。为了提高竞争力, 博世能做的是把世界一流技术在中国进行本地化开发。

“博世汽车柴油应用的是世界一流的技术, 培养了420多个本地化工程师。我们每年做上千个发动机的开发, 准备了所有的解决措施, 跟国内的汽车厂及相关各方面充分沟通。我们跟国内汽车厂和发动机厂都有很好的战略合作关系, 基本上做到了同步的开发, 建立了公开、协调、透明的合作模式。我们很清楚地跟他们交流我们产品的优势, 也很认真地倾听他们对产品的需求, 双方共同决定对产品的综合要求, 包括成本的要求和技术的要求。”王伟良说。

谈到未来电控的燃油系统, 王伟说:“燃油系统仍会升级。我们的核心目标是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首先要使发动机轻量化, 提高发动机的升功率, 所以博世采用了缸内直喷、发动机小型化、起停管理等技术。在扭矩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汽油发动机只要1.4L的排量, 就能满足100k W的输出功率, 而柴油发动机要1.6L排量, 才能达到100k W, 所以我们柴油发动机要小型化。柴油发动机的升功率虽然越来越接近汽油发动机, 但相比汽油还有一定差距。

第二是混合动力, 特别是强混和插电式混合会有比较大的发展。在车重比较重的情况下, 还是要通过混合动力将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每公里95g。相比于弱混, 强混可以给驾驶者带来更多的驾驶乐趣。具备25k W以上电动机功率的电动车可以在城市路况下只用电动机驱动, 提高15%燃油经济性, 同时使驾驶者充分体会驾驶乐趣。弱混电动车的全寿命成本也比较有优势。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强混类似, 差别在于强混是在驾驶过程中给发动机充电, 而插电式既可用发动机充电, 也可以插电充电, 集传统的内燃机和电动车合为一身, 二氧化碳的减排效果也更加明显。

第三是目前博世还在研究阶段的能量回收助推系统。欧洲的起停装置已经标配。未装配起停装置的汽车在起动时不是很平稳, 而能量助推系统可以使驾驶的平稳性大大提高。另外, 还可以额外节约7%左右的燃料, 是相对比较低成本的电气化方案。所以博世认为在未来的紧凑型车辆的二氧化碳排放过程当中, 这个助推的能量回收系统可以提高驾驶平稳性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另外, 博世认为废料的能量回收也会是一个发展方向。柴油的动力40%是要用在回收上面, 其中还有1/3变成废气、能量散发掉。把废气中的能量回收回来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是把它转化为蒸汽, 第二种是用其他的液压形式再把它利用起来。这样充分利用能源而不是浪费能源也是很有意义的, 可能今后在中重型车辆上会有效果。

“我们做的所有努力都是希望能进一步助力国家的节能减排。”王伟良最后强调到。

博世柴油共轨系统CRS1-18

节能减排的 篇9

“十一五”期间, 上大压小、关停小火电机组7200万千瓦, 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2172万吨、炼钢产能6969万吨、水泥产能3.3亿吨等, 在关闭造纸、化工等重污染企业方面都取得积极进展。

二、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取得积极进展

“十一五”期间, 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共形成节能能力3.4亿吨标准煤。2009年与2005年相比, 火电供电煤耗由370克/千瓦时降到340克/千瓦时, 下降了8.11%;吨钢综合能耗由694千克标准煤降到615千克标准煤, 下降了11.4%;水泥综合能耗下降了16.77%;乙烯综合能耗下降了9.04%;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了7.96%;电解低铝综合能耗下降了10.06%。

三、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 节能服务产业拉动社会投资累计超过1800亿元。2010年与2005年相比, 节能服务公司从80多家增加到800多家, 从业人员从1.6万人增加到18万人, 节能服务产业规模从47亿元增加到840亿元,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从13亿元增加到290亿元, 形成年节能能力从60多万吨标准煤增加到1300多万吨标准煤。

四、千家企业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任务

“十一五”期间, 千家企业可节能1.5亿吨标准煤。千家企业单位氧化铝综合能耗、乙烯生产综合能耗、烧碱生产综合能耗等指标下降了30%以上, 单位原油加工综合能耗、电解铝综合能耗、水泥综合能耗等指标下降了10%以上, 供电煤耗下降近10%, 部分企业的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五、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取得突出进展

对节能减排的战略思考 篇10

“十二五”规划特点和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使命

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在“十二五”期间以和谐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出发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以自主创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以改革开放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具体来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六个方面的重大转变:

第一,经济发展上要转变过度依赖出口的方式,以扩大国内消费为重点。轿车进入家庭是消费热点之一,“十二五”正好是汽车消费的黄金期。

第二,经济增长要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着重发展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门类,可以预见,“十二五”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将会继续保持一个旺盛增长的态势。

第三,在要素结构上,要改变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发展方式,主要依靠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经济增长。自主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现在技术的对外依存度过高。谁掌握了技术产权,谁就掌握了利润分配权。汽车产业大量的技术专利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面,我们民族汽车技术专利较少,意味着我们从汽车行业巨大的利润里分配的份额很少。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努力增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自主品牌,是整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

第四,在城乡结构上,要从过去城乡发展差距逐渐拉大转变为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农村是一个广大的市场,城市里交通拥堵,农村不存在这个问题。“十二五”期间农村的汽车消费需求会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对汽车行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需求信息。

第五,在区域经济结构上,要实现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特别是中西部的协调发展,中西部地广人稀,中西部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

第六,在国内经济和国外经济的关系上,从过去以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有能力的汽车企业发展国际化业务,到国外投资,到海外搞加工贸易,带动零部件的出口。现在国内的一些民族品牌汽车纷纷走向国外市场,“十二五”要扩大走出去的规模,在这方面会得到国家外汇和政策的支持。

十二五期间,随着轿车的普及,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增多,汽车作为消耗能源比较多的消费品,给石油进口和供给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解决这个矛盾要靠我们自主创新的技术来解决。华泰汽车发展柴油汽车,柴油汽车比汽油机节约能源25%到30%,在欧洲,乘用车中柴油汽车占50%左右,国内轿车基本上都是汽油车,柴油车很少。柴油动力轿车,为节能环保提供一个新的途径,应当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

“十二五”汽车发展五要素

我从市场、能源、环保、交通、经济角度谈一下“十二五”汽车发展的看法。

第一个要素是市场。当前中国汽车市场购车热不可阻挡,在中西部大有市场潜力。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大约是世界人均保有量的1/2。我们的机动车保有量大概是2亿辆,其中1亿辆是摩托车,汽车8000多万辆。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进入世界前列,但人均G D P水平、人均汽车保有量却远低于世界平均值。如果把包括摩托车、农用车等在内的全部机动车加起来,我们人均水平和世界水平相当,广泛存在用摩托车代替汽车作代步和运输工具。我认为现在每个骑摩托车的人都有一个梦,早上起来两个轱辘变成四个轱辘。

第二个要素是能源。是的,石油会枯竭,但不是现在。1970年全世界消耗23亿吨石油,当时的储采比是30,即按当年的开采量可以开采30年;2009年全球消耗石油35亿吨,储采比却为50年。2009年世界石油储量远比1970年多,这是从全世界而言,就中国而言我认为石油问题很大,我国石油需要大量进口,2009年进口量占总需求量的52%,2010年进口量占55%,十年后会超过70%,石油安全是影响“十二五”发展的大问题,节能是“十二五”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第三个要素是环保。关于有害气体的排放,我想指出,随着各大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各大城市环境是不断改善的,这至少说明汽车用其自身的技术进步能够解决它带来的有害气体的排放,不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致命的伤害。

第四个要素是交通。对北京市近日推出的治堵限牌措施,我们持保留态度。我们希望改善疏通道路,多修停车场,多开公交车,我们认为限发牌照包含着社会不公,而且会制约小排量汽车的购买。好不容易中一个牌照,肯定是买大车,越买越贵。交通问题在京沪穗等大城市是问题,在其它广大地区不是问题,交通不会阻碍汽车的发展。

第五个要素是经济问题。现在全国G D P是35万亿,如果每年增加8%应该是2.8万亿,这2.8万亿从哪里来?不能用投资,也不能太多扩大出口,主要是内需,内需靠什么?汽车是主要的抓手,我估计2010年汽车销售为国民增加4千亿的消费,这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把汽车价格纳入CPI统计指数的话,CPI会下降的。汽车是大宗商品,但不是价格上涨的商品,而且汽车价格持续下降,所以说汽车在现阶段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市场、能源、环境、交通、经济五个角度看,除了石油安全这个问题外,其他都是有利于汽车发展的。在“十二五”要汽车还是要大发展,不能因噎废食。但是从汽车行业来说必须注重节能,全社会都要做,向世界上最节能的汽车看齐,我认为中国人应该向日本人学习。今天讲到柴油汽车,据我了解柴油的问题主要是柴汽比不够,总体上柴油紧缺,一直下不了决心发展柴油汽车。我个人建议,国家在进口油品上做一些调整,增加柴油的进口,这样有可能缓解柴油荒。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

发展柴油轿车的愿景

第一, 目前汽车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对比欧盟国家和美国汽车产业竞争力核心环节的差异, 在于节能减排的技术。美国汽车产业的衰落并非仅是通用等三大车企高成本问题, 而在于没有进行技术转型, 没有抓住转型中带来的技术发展机会。

第二,目前全球的汽车能源转型是无争议的问题。需要探讨的问题是未来的愿景。在未来20年、30年,全球的汽车动力能源系统究竟是什么样的愿景?是以电动汽车独占天下还是电动汽车、燃料汽车,也包括节油型内燃机汽车,多元发展的格局?国际著名研究机构的基本结论为“多元化”,也就是说未来二三十年会形成多种能源技术并存的格局。节油型内燃机汽车仍占较大比例。目前全球石油的储采比是40多,70年代罗马学者提出石油枯竭问题,40年过去了全球储采率仍然是40多,多元发展的格局可能是比较现实的情况。

汽车能源的转型期究竟有多长?这是值得探讨但又很难探讨清楚的问题。转型期的长短取决于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

转型期间中国汽车节能减排的发展模式?我认为两条腿走路,一抓战略机遇,以电动汽车为主要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另一方面是进一步降低燃油汽车的油耗。先进柴油车比汽油车燃油效率要提高25~30%,排放方面,颗粒物排放高于汽油机,二氧化碳排放明显低于汽油机。日前日本公布下一代汽车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乘用车柴油化,非常令人注目!其主要考虑是柴油车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的优势。

目前发展柴油车有两个争论问题,一是中国的柴油够不够?目前出现柴油短缺,发展柴油车会不会加剧柴油短缺,中国使用柴油和汽油的比例是2.23比1 (炼油柴汽比是2) , 是比较高的。柴油主要用于火车、轮船、建筑机械等。二是如何掌握柴油汽车的先进技术。先进的柴油技术, 如高压共轨、柴油直喷技术, 目前中国多数企业不掌握, 是不是发展柴油车意味着掌握着这些核心技术的外国企业独享。我们高兴地看到, 像华泰汽车等企业, 发展柴油乘用车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发展柴油车是发展先进的柴油技术而不是传统的柴油技术, 柴油车的发展和柴油的清洁化应同步进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

柴油汽车技术优势明显

2010我国汽车产销突破1800万辆, 其中70%是乘用车, 其中柴油乘用车不到1%。

柴油汽车实现节能减排已经有了非常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通过乘用车柴油化实现节能减排, 对于社会、行业、消费者都是有百利无一害的事情。华泰汽车主推柴油技术, 我们有一些心得体会。在排放方面, 我们的排放量到2011年4月可实现国四标准, 这对汽油机是一个挑战。柴油机颗粒物的排放也已经降到了一个非常低的水平, 碳排放比汽油机低40%, 是非常环境友好型产品。

华泰汽车经过多年努力, 在柴油机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特别是在排放的控制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华泰汽车“十二五”规划把柴油机作为主导产品, 各个系列的轿车都规定了柴油发动机。

华泰实践柴油化在三个方面实现了突破。柴油机在公众的心目中有噪声大、振动大的印象, 随着欧意德全方位和意大利合作, 涡轮增压、高压共轨、电控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应用, 我们的发动机在怠速、加载空调的情况下已经非常接近汽油车, 和汽油机的舒适性几乎没有差异。

在燃油消耗方面, 华泰八款产品, 包括圣达菲、B35、B11等产品,经国家权威监测认证,燃油消耗已经比国家要求在2015年达到的标准还低4%~20%,提前达到了国家标准。真正从商业化上取得了这样的产品,这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普通的消费者都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事情情。一部车一年节约燃油费可达数千元。

(华泰汽车总裁刘志刚)

港口节能减排的措施与建议 篇11

2008年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视频会议提出港口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与2005年相比,到2010年和2020年,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分别下降5%和10%。港口大型装卸设备几乎全部使用电能,抓好港口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是我国交通行业节能工作的重点之一。

1国外港口节能减排经验

提高能源效率与使用替代能源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国外一些港口在节能减排方面有一定的成功经验。

1.1美国港口

洛杉矶港通过启用岸上供电系统达到节能的目的,并大大减少空气污染。长滩港则在港口外限速,解决港口拥堵问题,并减少氧化氮气体的排放。西雅图港、塔科马港与加拿大的温哥华港进行合作,在拖船上采用新型智能发动机,在车辆上采用柴油催化转换器及新型柴油燃料。3港还确定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到2010年,船舶在各泊位使用馏分燃油,货物装卸设备采用第2级或更高级的非道路用引擎,长远目标是80%的设备使用第4级非道路用引擎,并在其余设备上安装排放控制装置。

1.2荷兰港口

鹿特丹港配煤中心利用6个大型筒仓多次混配,最多可以混配15种不同规格的煤炭,将煤炭加工成10~直径的颗粒,并在高的筒仓里充分搅拌,摆脱传统的露天作业方法,混配好的洁净煤通过封闭式的皮带机自动控制输出并有序堆放。整个配煤过程被有效控制,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达到科学、精确混配的目的。这种技术对煤炭原料的选择面很宽,在某种煤炭原料稀缺或价格上涨时,可以使用其他的替代原料。半空式配煤技术比地下隧道式技术的投资低,占地面积小,环境污染也小。据统计,精确配煤技术每年为荷兰节约约1亿欧元。

2国内港口节能减排经验

2.1大连港

大连港采用海水源热泵技术,利用海水作为热泵的冷热源进行冷热交换,达到冬季供热和夏季制冷的目的。这种技术不消耗一次性能源,没有有害物质排放,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环保技术。对于同时有供热和供冷要求的独立建筑物,海水源热泵具有明显优点:不仅节省大量能源,而且可以同时满足供热和供冷的要求,减少设备投资。在港区部分单位距离热源较远,集中供热投资需求较大的情况下,大连港集团结合国内外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海水源热泵技术实现地温空调,获得较好的效果。

2.2天津港

天津港的节能减排主要从提升节能技术含量入手:

(1)开展供配电系统节能技术研究。天津港推广应用节能器等智能化节能装置,改善电网质量,治理电网谐波,提高功率因数;大力推广绿色照明技术,推广应用节能灯具,推广货场照明光控、遥控技术及照明电路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在新建港区启动风光互补路灯照明示范工程;广泛应用太阳能及热泵等清洁能源,地源热泵及海水源热泵技术的应用也有显著发展。

(2)开展能源计量技术研究。天津港研发内燃机燃油流量计,应用电能表在线检测技术,并在部分运行设备上采用电量自动采集及能耗智能分析系统。电量自动采集及能耗智能分析系统与生产控制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连接。该系统的投入使用改变以往节能管理的传统模式,人工抄表和分析工作被电量自动采集和数据智能分析系统所取代,数据采集更加及时准确,实现电量数据、设备运行及生产等数据的交换。该系统能对不同工况的能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生成电量消耗的各类相关报表及单位电能变化的曲线图表,为能源管理及能耗指标考核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2.3广州港

广州港集团在节电方面以科学技术为先导,挖掘节电深度,改善整体面貌。

(1)建立集中补偿、分散补偿与就地补偿“3位1体”的电网补偿体系,降低无功损耗。广州港集团在港区电网进口处的110 kV变电站加装电容,进行集中补偿,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集中补偿只提高进线的功率因数,整个港区内电网的功率因数仍然较低。为了真正提高港内电网的功率因数,广州港集团在各个分电站(/)建立分散补偿体系,并对大型设备(如桥吊、大型门机及大型皮带机等)加装补偿电容,进行就地补偿。通过建立“3位1体”的补偿体系,广州港从主要的大型设备到各级变电站乃至整个电网,平均功率因数控制在0.9以上,整个港区的无功损耗被有效降低。

(2)检测并治理高次谐波带来的附加损耗。由于大功率可控硅变流以及变频器的大量使用,港口电网的高次谐波污染带来的问题日益凸现。广州港集团定期检测高次谐波污染,及时掌控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治理,有效降低高次谐波引起的附加损耗。

(3)研发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简称RTG)节能减排技术。广州港在RTG节能减排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2008年12月7日,RTG调速柴油机超级节能发电机组改造应用技术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该项目首创柴油机组调速发电技术并集成储能和双能源驱动技术,节能比例达40%以上,减排效果达50%,在港口及交通行业具有重大推广价值。

3港口节能减排的措施与建议

港口是用能大户,港口节能需要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入手,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实施全程监控,以便将港口节能工作落到实处。

3.1从布局规划实现“大节能”

从整个港口行业“大节能”的角度考虑,港口首先应该做好布局规划工作并认真落实,合理选择港址,构建综合性运输枢纽,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和“零换乘”,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充分利用港口区位优势、自然条件、腹地经济发展需求和发展潜力,建设层次分明、分工合理、大中小结合的港口体系,提高码头泊位专业化、规模化水平,提高港口通过能力和效率。各地政府应该按照全国港口布局规划做好本区域内的港口布局规划,以提高码头运转效率。在新码头建设和老港区的功能调整中,应优化港区布局和码头设计,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港口科学生产调度,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减少单车单放空驶现象,降低设备空驶率,提高运输效率,合理配备装卸机械和工具,使工艺流程先进、合理、科学,从而降低装卸能耗。

3.2在港口工程设计方面抓节能源头

在港口工程设计方面实现节能目标,实质是从源头上抓港口节能工作。港口平面布置、装卸工艺、主要装卸设备的配置及选型等是在港口工程设计阶段确定的。对于新建港口工程项目,应优化装卸工艺和设备选型设计,选用低能耗、高效率的装卸设备,优先选用以电能作为动力源的装卸设备。改进各类码头装卸工艺系统,使系统各环节能力匹配,提高装卸效率,降低能耗。加快对集装箱码头设备和散货码头设备关键技术的研究,优先采用轻型、高效、变频控制的设备。

(1)大型集装箱码头设计。首先应对港口陆域布置进行充分、细致的考虑,合理组织车流,尽量减少水平运距和相互间的干扰。港区的出入口应尽量分开设置,避免出现拥堵现象。特别是对于港区出入口与港区外集疏港道路的交接部位,应加以科学考虑,理顺车流。对于主体装卸工艺的设计,从节能角度来看,轮胎式场桥与轨道式场桥相比能源利用效率较低;从运行费用来看,轮胎式场桥远高于轨道式场桥,因此,在场地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设计时应优先采用轨道式场桥方案。港口主要用能设备的合理选型也十分重要。无接卸超大型集装箱船舶要求的码头可少配或不配大型集装箱装卸桥。

(2)大型矿石码头和大型煤炭码头的皮带机设计。考虑皮带机工艺流程的顺畅性,减少折返次数,同时考虑堆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皮带机,以提高堆场利用率。对于有配煤要求的煤炭码头,应根据配煤比例配置一定数量的小型皮带机。

(3)大型油品码头设计。装卸船时主要耗能来自于储罐及输油管道的加热和温度维持,耗能量巨大。在设计此类码头时,应考虑管线顺畅,尽量缩短管线长度,最重要的是考虑储罐及管线加热和温度维持时的节能。对于蒸汽消耗量较大的码头锅炉的选型,应考虑热电联产,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总之,在设计阶段应全盘考虑,将节能理念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落实到每个设计细节。只有这样,港口投产后才能做到既快装快卸,又经济运行。

3.3保证港口工程施工质量

港口工程的施工质量对节能降耗工作也有较大影响。例如,陆域施工如处理不当,港口投产后可能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现象,引起港区内道路、堆场高低不平,散货码头的皮带机廊道出现起伏,导致流动机械及皮带机的能耗上升;再如,煤炭码头的翻车机系统在安装时如果重心偏离,将使翻车机的驱动功率大幅度上升,造成能耗增加。因此,加强港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是十分必要的。

3.4向港口运营管理要降耗

港口运营的过程就是耗能过程,港口企业应按照我国《节能法》的要求,多方面抓节能工作。

(1)加强能源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保证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和严密性,保证企业能源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能耗定额考核是港口企业节能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能源消耗统计是企业开展能耗定额考核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能耗统计分析的必要条件,因此,港口企业应配合行业节能监测机构做好节能监测工作,同时,企业也应定期对主要耗能设备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合理使用能源。港口企业可借鉴和推广各种机械的省时节能操作方法,加强对能源计量工作的管理,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并且定期分析能源利用状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3.5向技术进步要效率

科学技术在港口节能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技术进步是港口企业节能降耗的原动力。港口企业及时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不仅能节能降耗,而且可以提高装卸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集装箱码头,采用计算机辅助智能堆场系统,将原来单纯由人工进行的堆场管理转为智能化堆场管理,能减少翻箱量,从而减少翻箱能耗;采用智能配载系统,合理调配生产资源,能提高装船效率和装船准确率。

在散货码头,推进散货码头皮带机系统节能控制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以燃油为动力的水平运输车辆和流动机械上采用内燃机节油技术,降低内燃机燃油消耗;在散货堆场采取有效的防风防尘措施,加强堆场防风防尘集成技术研究,达到节水、减少扬尘和空气污染。

在油气码头及码头加油站点,采用先进的油气回收技术,收集油气码头和码头加油站点储运过程中蒸发的油气,消除油气挥发造成的安全隐患,减少空气污染。

除此之外,港口应及时引进、消化与吸收国内外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成果,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采用绿色节能技术,鼓励电能回馈、储能回用等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积极研制开发电动水平运输车辆等新工艺和新技术;大力推广再生水、海水淡化水、微咸水和雨水的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研究利用太阳能、潮汐能和风能。

3.6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港口主管部门应健全节能减排监督管理体系,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等现代化手段,加强节能统筹工作,以提高作业效率、减少能源浪费,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监察制度,加大行业内重点耗能设备和运输装备的抽查检测力度,对达不到节能减排指标的设备要坚决淘汰。港口主管部门还应加大节能减排政策扶持力度,对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广、重点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工程、节能宣传培训、节能信息服务、节能表彰奖励以及节能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等给予政策支持。

节能减排的收获与备战 篇12

国家4万亿的投资里,建筑节能享有特权,其中2100亿元就主要用于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而节能监管是节能运行管理的重要措施。这意味着节能是否落到实处。

大型公建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成功经验和案例可借鉴,深圳像一个吃螃蟹的勇者,成为示范之城,其率先完成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平台建设试点,首期试点工程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此项目投资匡算1.2亿元,将在2010年底前完成平台建设。

在节能减排的持久战中,媒体作为政府喉舌与传播的工具对“战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有人曾对媒体说: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不要说不痛不痒的东西。作为媒体,我们应该支持低碳经济,关注以低碳城市、低碳社区和低碳乡村为基础的社会发展,以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低碳金融等为特色的经济发展,鼓励企业向着生态产业、创意产业等低碳产业转型,将碳减排的压力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我们应该引领低碳生活时尚,实施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模式,让适度空调、大众交通、小排量汽车、适宜户型住房等“低碳“行动成为更多的中国老百姓的新生活时尚。

在节能的实践中,太阳能的利用可谓是欣欣向荣,我国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进程,已从试验性应用正式进入大面积工程应用的新阶段,正在蓬勃发展,但也任重道远。

早在几个月前,财政部发布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为扩大太阳能发电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针对满足一定条件的项目,示范性地提供补助资金。财政部制定的“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计划“,令企业投资太阳能发电欲望蠢蠢欲动。

中国建筑节能减排产业联盟成立以来,一直关注产业发展,深入追踪政策、思考行业的重大问题,以期有助于准确地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认清发展的道路,以求搭建政企平台,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真正双赢的结合点。

上一篇:中学历史教学试析下一篇:广电网络接入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