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监督考核制度

2024-07-19

安全生产监督考核制度(共11篇)

安全生产监督考核制度 篇1

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考核制度

根据公司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检查和考核制度,杜绝“三违”行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维护职工利益。贯彻执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和增强各负其责的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工资分配挂钩,特制定本制度

第1章 公司安全管理总则

1、安全是保证公司正常生产的重要一个组成部分。

2、安全是公司发展与保障家庭和谐的一个必要条件,每位职工都必须对此条件负责。

3、要求每位职工对其自身的安全负责,同时也必须对其他职工的安全负责。

4、每位职工应对伤害与事故的责任负责,也应对工伤的后果负责。

5、每位职工都必须参与公司、班组组织的各项安全活动,都有责任对其所在作业区域、操作过程的安全负责。

6、公司不能容忍和放纵任何偏离安全制度和规范的行为,对不遵守安全责任制度有关“三违”行为,公司必须严格制止,并对其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第2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一条 安全管理是维护职工利益的具体体现,安全奖励和工资挂钩,对于能够自觉遵守以下条款的个人,有公司给予奖励。

1、认真遵守公司安全各项管理制度,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能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

2、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能积极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方面提出重要建议和防止事故的安全措施,车间给予特殊奖励。

3、坚守岗位,忠于职守,在安全生产中无任何违纪现象。车间给予奖励。

4、开展上班前、班中、班后作业区域的安全检查,营造安全文明、健康的生产工作环境,确保安全生产。

第2条 对于下列行为的个人,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造成重大事故或损失的上报公司处理。

1、由于违章造成企业遭受损失的。

2、私自操作设备,干不具备开工票和没有接到指令的工作以及造**全事故的。

3、对安全设施人为损坏者。

4、发现事故隐患经通知后不及时解决和不进行整改的。发生事故后,有意破坏现场,弄虚作假,推卸责任或谎报事故情况和原因的。

安全生产监督考核制度 篇2

新京报5月7日讯我国已确立食品安全国家监督抽检制度和抽检结果定期公布制度。6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首次发布小麦粉、乳制品、食用油等11大类食品安全状况的国家监督抽检结果。在首次食品安全国家监督抽检基础上, 结合近期公众关注热点, 国家食药总局最近还确定了2014年八类重点监管食品, 包括: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配方食品、乳制品、肉制品、白酒、饮料、食用植物油和食品添加剂。

食品监督抽检, 在我国起步很早, 但近些年, 多个监管部门分头公布的抽检结果并不吻合, 甚至相互矛盾, 让公众对其权威性和准确性, 多有质疑, 对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信心, 也逐渐降低。2013年的机构改革, 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整合原来分散在质检、工商、食药、卫生等部门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的安全监管职能。之后, 为改变食品安全分段监管、九龙治水乱局, 国务院又下发通知, 要求省、市、县、乡镇 (街道) 在规定时间内依次完成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职能、检验检测资源的整合。

安全生产监督考核制度 篇3

食品安全管理思路需要更新

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单单显露出生产经营者道德的滑坡、市场管理者管理方式的滞后,还反映出一个重大的问题:消费者作为与生产经营者相对应的市场主体还未充分发挥其独立的社会监督功能。

因此,在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时候,各国便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机制尤其是信息披露制度予以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溯源监管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广泛认同和运用。这搭建起了一条能够有效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评价与信息反馈的绿色通道,进一步拓宽和畅通消费者权利诉求的渠道,保障消费者的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不被虚置和弱化。

欧盟的《食品安全白皮书》、美国的《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和日本的《食品安全基本法》等都是围绕“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而制定监管办法,我国新制定的《食品安全法》也引入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溯源监管理念。

对食品溯源制度的借鉴和建立

我国已具备建立食品安全溯源制度的立法雏形和实践基础。立法上,《农产品质量法》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已规定了建立食品安全溯源制度的雏形——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记录机制。而《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规范(试行)》在2010年和2011年分两批确定了实行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的试点城市,并对部分试点城市拨付中央财政支持资金。实践中,部分省、市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积极运用的“食用农副产品安全信息条形码”、电子标签和二维码等可追溯技术有力地提高了监管水平,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查验制度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规定,在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食品生产环节以及经营者采购环节要做相应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记录。食品原材料采集、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的信息记录查验制度有助于监管机构和消费者在发现问题食品时按记录查找追溯相关责任人,也有助于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迅速将问题食品召回,缩小问题食品的危害范围,减少对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危害程度。

但我国现行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查验制度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现行规定,食品原材料采集、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记录仅在食品行业内部保存,仅在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起到一个备查的作用,并没有形成标签依附于食品上供广大消费者查询。这种食品信息记录的做法尚属食品行业内部监管的范畴,并未通过一种强制性的披露手段向社会公众公开,还未真正过渡到社会监督领域。

目前这种面向食品行业内部的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查验制度会导致责任追溯成本高。食品生产、流通环节颇多,消费者不能及时查出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真正源头,延误了对责任人的追诉时限。一方面,容易使责任人闻讯后逃之夭夭,另一方面,对处在信息资源更加落后的地区,会致使问题食品造成的危害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

奶粉安全事件使我们再一次反思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和溯源的问题。当发现奶粉出现质量问题时,整个供应链中都有被污染的可能,从奶源到生产,到运输,到仓储再到货品上架等。试想,如果奶粉包装袋上有一个食品安全质量可追溯标签,政府管理部门有关于奶粉的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信息数据库,在发现第一批问题奶粉后,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立即根据可追溯标签和信息库探查究竟是奶场、奶厂还是运输、储存环节出现了问题,及时将缺陷产品召回,及时追究当事人责任,就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完善食品安全溯源制度十分必要

食品质量的信任品特性面临十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消费者相较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处于信息资源的弱势地位。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的各项记录并未全程向食品产业链终端——消费者公开,消费者只是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或疑问时,才有可能启动这种责任追溯程序。目前,除少数开展蔬菜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试点的地区外,我国多数城乡集贸市场的蔬菜产品质量监管问题堪忧,消费者看不到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一切信息,更看不到农药残留量、重金属物质残留量。当出现食物中毒等食品卫生问题时,除了向菜市场追责,对源头责任人的追溯几乎无从着手。食品产业链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食品安全溯源机制,要求食品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披露有关产品特点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消费者或下游企业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

我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和行业监管应渗入社会监督的因素。继三鹿奶粉事件使国家食品免检制度废止之后,“国家免检”、“名优产品”和“驰名商标”等标识的认定制度的存在意义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企业声誉机制建立的前提是企业产品服务质量与消费者的购买、认可等市场反馈信号的重复博弈,而不应是管理机构的权威认定。应向社会公众尤其是消费者公开,强化社会力量对于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作用。

食品安全溯源制度亟待完善

完善监管制度

在监管方式上,应该由传统的单纯面向生产过程和产品标准的封闭性管制逐步过渡到对食品质量信息的动态监控。在监管内容上,在食品监管部门建立食品行业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数据库,起到一个管理备查的作用。

完善关键技术

在食品行业中先推广使用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详细记载标签,再逐步推广二维码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技术。可以在各大超市、生鲜市场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终端,供消费者查询相关信息。在食品安全溯源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还要通过建立配套法规来保护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其中,食品追溯信息的收集和传送技术问题是关键。我国当前农产品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较低,新技术采用意愿较低,对可追溯技术的应用造成了较大障碍。再加上农户分散经营,地域分布广,产品多种多样,这就对初级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可追溯信息的收集和传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外,整个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的安全信息资源短缺、分散,尚不能满足管理机构、消费者以及食品生产者、销售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因此,需要在研究开发食品追溯信息收集和传送技术的基础上,组建全国性的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共享和发布的平台,在网络以及新闻媒体上定期公布食品安全信息。

保护商业秘密

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将导致食品安全隐患,消费者迫切需要了解食品生产、加工的各环节的信息,但这也涉及到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养殖信息、食品原材料来源地和食品生产加工方法等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的保护问题,这就需要在立法上和管理实践中找出一个既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又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利益平衡点。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卫生监督员考核评议制度 篇4

第一条为加强卫生监督队伍管理,促进卫生监督队伍正规化建设,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行政执法工作效率,根据《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卫生部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若干规定》和《卫生监督员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为保证考核公开、公平和公正,成立局生监督员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组长由所领导担任,成员由在、相关科室负责同志组成。

第三条考核的对象为卫生监督所的全体工作人员。

第四条考核分平时考核和考核两种形式。平时考核重点考核工作人员的“勤”和“绩”;考核主要结合平时考核的成绩,实行全面考核。

第五条考核的内容及评分标准

工作人员的考核以职位(岗位)职责为基础,按照激励与制约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分为平时考核及考核。

平时考核的内容为“德”、“能”、“勤”、“绩”、“廉”五项内容,主要考核“勤”、“绩”,每周小结一次,每月考核一次。

(一)德(满分15分)

违反《卫生监督员执行公务行为规范》、《卫生监督员风纪风貌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的,每违反一条一次扣1分;

不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的,每次扣3分;

因公驾驶车辆不遵守交通法规,发生交通事故,情节轻微的,每次扣3分;

私自动用车辆并发生交通事故,责任人应承担全部事故责任,并扣15分。

(二)能(满分15分)

不作为或乱作为,情节轻微的,每次扣3分,并作出书面检查;情节严重,造成损失的,每次扣15分,并追究相关责任;

职务行为被有效投诉的,每次扣5分,并作出书面检查;实行失职责任追究制度,被追究责任的每次扣5分。

(三)勤(满分30分)

工作人员必须按时上下班,每迟到或早退一次扣3分;工作人员不得旷工,每旷工半日扣10分;

工作人员有事请假,必须按级办理请假手续。每月请事假超过3天的,每超一天扣5分。未办理请假手续或者请假逾期不归队的,按旷工论处;

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学习培训或重大活动的,每次扣5分。

(四)绩(满分30分)

未能按周考核规定的内容完成工作任务的,每项扣3分;

被上级领导点名批评的事项,被新闻媒体曝光的事项,接待群众投诉举报处理不及时的,每项扣5分;

(五)廉(满分10分)

工作人员应廉洁自律,不得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报,不得向被监督人推销产品,不得到被监督人处参股兼职,不得接受管理相对人的宴请和馈赠,违者经查证属实的,扣10分,并作出书面检查。

(六)奖励

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出色被群众、被监督人书面表扬一次的加3分,被本局书面表扬一次的加4分,被市卫生局或区政府书面表彰一次的加5分,被新闻媒体表扬一次的加6分,被市级以上部门书面表彰一次的加8分。

第六条如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直接给予一票否决,扣除当月绩效奖金:

(一)向卫生监督相对人索贿的;

(二)向卫生监督相对人通风报信、充当保护伞的,或与卫生监督相对人进行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的;

(三)受到上级领导机关书面通报批评和处分的;

(四)当月请事假超过5天或旷工超过1天的;

(五)工作懈怠,不能履行本岗位工作职责,被新闻单位曝光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六)有其它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

第七条考核领导小组按照我所《卫生监督稽查工作制度》,组织对卫生监督员 “德”、“能”、“勤”、“绩”、“廉”的专项稽查,为随机抽查,提前不通知,时间不固定。稽查成绩纳入卫生监督员总体绩效考核档案。

第八条平时考核的档次及绩效奖金发放标准。

月考核分值以工作人员的每周小结分值为基础。每周小结的自评分数、部室分数和稽查成绩取平均值,月考核分值为各周小结分值取平均值。

第九条考核以职位(岗位)职责为基础,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平时考核“德”、“能”、“勤”、“绩”、“廉”各项分数汇总后的平均分为该项的考核得分,五项平均分总和为考核得分。

如在考核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直接确定为不称职:

(一)廉洁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

(二)工作能力较差,经常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因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存在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且受到党纪政纪或刑事处分的;

(四)严重违反我局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或卫生监督所规章制度,经常迟到、早退和旷工的。

质量监督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制度 篇5

为加强质量监督行政执法工作,提高执法水平,保障质量监督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促进质量监督执法工作的规范化,依据行政执法的有关制度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考核评议范围

凡质监站内有具体执法职能的科室,包括监督科、监理科、试验检验科、财务科(以下称各科室),都应纳入本考核评议制度。

二、考核评议原则

采取自我评议和组织考核结合,全面评议和重点考核相结合,思想教育和经济处罚相结合、奖励和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搞好考核和评议。

三、考核评议机构

质监站成立行政执法考核评议领导小组,站长为组长,副站长为副组长,办公室及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考核工作机构设在办公室,负责日常考核评议工作。

四、考核评议办法

1、采用分级考核的办法。站领导小组考核各科室及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考核科内每一个成员。

2、采用日积累、月自评、季评议、年总评的办法。即日常由办公室和各科室分别积累情况,月未,各科室和科室负责人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自评,并将自评结果报办公室,季度末,由办公室汇总各科室自评情况和日常掌握的情况报站领导小组进行评议,做出结论,年终将由领导小组根据各季评议情况做出总评。科长对科员的考核比照上述方法进行。

3、采用分制考核办法。各科室共同考核项目分数为50分,专项考核分数为50分。并在基本分基础上酌情实行加分制。年终根据各科室得分情况进行评议分档,共分为三等,95分以上为一等,85-95分为二等,85分以下为三等。

4、考核评议工作实行群众化分法,每年在质监站内部和监督对象中实行一至二次实地考核或问卷摸底,对考核对象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调查了解,将调查情况纳入到行政执法考核之中。

五、考核指标

(一)各科室共有考核项目50分

1、法制学习(10分),按规定参加上级组织的质量监督法律、法规的学习,学习认真,考试合格得满分。凡有一人次无故不参加扣2分,考试不及格每人次扣1分。

2、法制宣传(5分),按规定参加上级和站组织的行政执法宣传活动的得满分,凡有一人次无故不参加扣2分。

3、执法任务(15分)完成质监站阶段性和临时交办的行政执法任务得满分,有一项任务未完成,视情况扣5----10分。

4、执法形象(10分),执行公务时,按规定着装,出示证件,态度和蔼得满分。无故不着装一人次扣0.5分,未出示证件扣0.5分,态度生硬扣1分。

5、秉公执法(10分),严格按法律法规和各种规范、标准进行质量监督秉公执法得满分。以权谋私,监督失真扣5---10分,为受监对象说情,一人次扣3分。

(二)各科室专门考核项目(50分)

1、监督科(50分)

(1)监督复盖面到位得15分,未达到监督计划规定的监督项目数和监督频率,每少监督一项扣5分,监督频率每少一个百分点扣0.5分。

(2)监督认真,数据准确得15分,不亲自动手检测,数据不真,不负责任随便签字每次扣5分。

(3)正确使用质量监督执法文书得5分,一次未使用扣1分,使用不规范扣0.5分。

(4)认真做好监督记录得5分,未做记录扣1分,记录不规范扣0.5分。

(5)监督效果良好得10分,因监督不力,使所监工程质量水平明显低于质量目标,或出现质量事故扣5---10分。

2检验科(50分)

(1)检验结果准确15分,检验操作方法不正确每次扣2分,频率未达到规程规定的标准,每项扣2分,检验数据不准确每次扣3分。

(2)检验报告正确及时15分,检验报告书写不整齐每次扣1分,不规范扣1分,未及时反馈扣1分。

(3)检验内业整理到位10分,未及时整理扣2分,收集不全,每缺一项扣0.5分,装订不整齐扣1分。

(4)检验机构管理到位10分,未按规定培训,考核试验人员扣2分,试验资质应办未办的扣2分,试验机构超越范围,检测未发现扣2分,未有资质的试验机构擅自检测,未处理扣2分。

3、监理科(50分)

(1)监理审核,严格按程序进行监理初审得15分,发现手续不全上报扣5分。

(2)监理培训10分,按规定搞好监理岗前、技术培训,有计划、有教材、效果较好得满分,培训质量不高扣3分。

(3)监理公司跟踪考核10分,对注册批准的监理公司进行动态管理,情况明了的得满分。情况不清扣2分,监理公司工作程序混乱,试验机构较差扣3分。

(4)监理工程质量15分,较好得满分,质量出现明显差距或出现质量事故扣5---10分。

(三)考核当中加分条件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考核评议领导小组同意,每项给予加5---10分。

1、在依法行政中,工作突出,其做法、经验在市局、省站进行交流。

2、在质量监督工作中,认真负责,查处重大质量隐患,避免较大损失。

3、在工作中,坚持原则,客观公正,以数据说话,在全系统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的。

4、其它方面,领导小组认为应该加分的。

六、考核结果处理

1、对于考核达到一等的,给予表扬,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2、与“评先评优”挂钩,凡被评为一等的科室,才具备评选先进科室的资格。个人因执法过错被追究的,取消评选先进个人资格。

青年安全监督岗考核办法 篇6

(试行)

为更有效地发挥好“青年安全监督岗”在公司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根据某公司X号文件《关于印发XX青年创建活动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现制定xx公司“青年安全监督岗”活动考核办法。

一、青安员工作情况由公司团委、安全环保部和分公司党支部共同进行管理考核,与“青安岗”复核情况挂钩。青安员的年度工作情况考核与年度评比表彰挂钩,分三类权重,青安员所在“青安岗”复核情况占50%,青安员工作登记情况占30%,隐患查处整改情况占20%。

青安员年度考评得分计算公式:

考评得分=所在“青安岗”复核情况×50%+隐患查处整改情况×30%+青安员工作登记情况×20%

青安岗得分由青安员所在团支部、青年小组提出初步意见,由公司团委、公司安全环保部和分公司党支部审核确定。

二、每年公司所有“青安岗”的申报、命名及复核在1月1日前完成,表彰奖励在五四表彰会时一并表彰。

三、“青安岗”和青安员的表彰奖励与考核

(一)对新命名或每年度经复核合格的“青安岗”,每季度进行一次评审,并进行奖励。

(二)在每年度的五四表彰会上表彰一批“优秀青安员”,给予一次性奖励,并颁发表彰证书。

(三)年度复核考评分低于80分的“青安岗”限1月内整改,-1-

整改期内未能达标者,取消年度表彰、奖励资格。

(四)为保证全司“青安岗”申报、复核工作顺利开展,每年12月1日前各团支部、青年小组必须完成本单位申报、复核材料上报工作,逾期未上报的取消该单位“青安岗”的表彰奖励资格。

四、其他要求

(一)各团支部、青年小组要建立青年安全监督岗管理网络图,要认真组织好青安员对青安岗职责和工作标准的学习,并严格按照职责和工作标准开展工作;要经常对青安岗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帮助,确实提高青安员的监督水平,发挥好青安岗的监督作用。

(二)各团支部、青年小组要加强与各单位专职安全员的联系,共同加强对青安员的业务指导,落实监督措施,确保青安岗发挥好安全生产“眼睛”和“助手”的作用。

共青团某某有限公司委员会

论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考核 篇7

市场竞争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的变化, 使得对项目管理层的管理也需要从粗放型的管理方式过度到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以事后考核的方式针对项目部进行绩效考核。归纳起来, 事后考核的主要作用如下:

(一) 提高激励效果, 进而有效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我们知道, 一个公司运作由“策划力、执行力和控制力”3种力决定, 市场运作也一样, 而业务人员特别是具体到各个区域的业务人员, 更多的是完成公司的执行力的职能, 因而, 如果公司策划力有问题, 那么, 无论业务人员的工作多么到位, 其结果也必然不会好, 甚至是执行力越强结果越糟糕。尤其是当市场已经高度关联、相互渗透、能相互影响的时候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 此时单纯以最后结果的好坏来衡量业务人员的工作既不科学也不合理, 因为权责不对等———处在施工一线的管理人员其实根本就无法对自己所辖项目的施工负全责, 在这种情况下, 仅以结果来衡量业务人员的绩效必然造成业务人员经常且必须为公司策划人员的错误买单。然而, 实施新的管理方式, 业务项目管理人员将主要只对自己所能控制的事情负责, 做到了权责分明和激励的针对性, 进而能有效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 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有效减少和控制短视行为

采用绩效管理的方法后, 由于项目管理人员并不是只对最后的施工产值负责, 更重要的是考核他的工作内容, 因此, 项目管理人员再采取杀鸡取卵式的方法提升短期业绩, 只能是吃力不讨好, 因此能有效减少这种行为的产生;同时, 由于此时对项目管理人员考核的工作与其最终的绩效———这种绩效是与公司的长线利益相关的, 从而根据“人们不做你期望他做的事, 只做你考核的事情”的原则, 有效保障公司的长线发展的利益。

(三) 明确工作职责, 保障市场深度开发

在制定绩效管理方案的时候, 就已经将影响绩效的关键指标进行了分解和通过赋予较高的权重来加以强调, 从而为项目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重点指明了方向和要求。同时, 如果业务人员严格按照绩效管理的考核指标来完成工作, 能争取到较高的分数, 那么, 根据“控制过程结果必然”的管理思想, 其结果就必然是保障公司在市场的深度开发的。因为制定绩效管理的方案就是通过考核每一个能深化市场运作的关键因素来进行的。

二、事中监督的作用

事后考核体现的是“秋后算账”, 如果施工过程控制不到位, 事后考核也不容乐观, 所以, 事中监督重于事后考核。事中监督的主要作用在于:

(一) 有助于堵塞漏洞

由于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业务日趋复杂、经营方式多样化、管理层次多级化及生产经营地点的分散, 使各管理者面对纵横交错的施工生产经营系统, 不可能事必躬亲地直接控制各生产经营环节及有关的经济活动, 这也就不可能没有漏洞。有漏洞, 就有可能产生滋生腐败的土壤。堵漏防范是事中监督一个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

(二) 有助于防范规避风险

市场经济下风险是普遍存在的。所谓防范规避风险, 是指对施工组织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 简单地说, 就是要确定施工组织正在或将要面临哪些风险。在事中监督过程中充分了解项目部总体目标及主要业务, 通过对财务收支、资金使用等情况的分析, 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价, 并找出未被识别的主要风险, 从监督防范风险的角度为管理者当好参谋, 从而规避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讲, 对廉政建设起到监督作用。

(三) 有助于促进防腐倡廉

人、才、物管理部门, 掌握一定权力和资源, 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对这些重点部门的重要人员的审计和项目督察, 加强对这些部门和人员的监督, 有利于严格管理, 强化管理, 明确责任, 促进廉洁高效。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作为考察了解和监督管理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方式, 能客观评价领导干部的管理能力和绩效, 在丰富干部监督管理的内容和信息来源渠道, 增强领导干部责任意识和廉政意识, 提高干部监管工作的质量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并有利于强化监督, 保护干部, 预防犯罪, 惩治腐败。对工程项目进行项目中期督察, 通过绩效考核, 有助于调动项目部各管理层和员工的积极性, 防患于未然。

(四) 有助于推行管理创新

事中监督是现代公司制度的一项重要安排。加强事中监督是提高单位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事中监督最容易发现管理存在的问题, 是单位管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加强事中监督, 发现和剖析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导致腐败现象发生的深层次问题, 防患于未然, 有利于完善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 确保管理规范化, 从源头上切断滋生违法违纪的经济基础。

三、事前控制的作用

我国经济领域存在问题的严重性, 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事中监督不力。从监督目的、监督成本和监督效果来看, 事中监督应该重于事后考核。前者是未雨绸缪, 后者则是亡羊补牢。与其造成损失之后的事后问责, 不如风险前置, 对重要决策进行事前控制,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民主性, 降低失策的风险, 这样更符合决策科学, 更容易被决策者与被决策者双方接受。

四、事前控制的方式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可惜大多数的公司经营者均未能认识到这一点, 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 有时是亡羊补牢, 为时已晚。施工生产控制中的事前控制方式是在施工生产活动之前进行调节控制的一种方式。施工生产控制依次出现了事后控制、事中控制以后, 人们自然提出了是否可实行事前控制, 防患于未然。人们从目标管理中得到启示, 创造了事前控制方式。

事前控制方式是利用前馈信息实施控制, 重点放在事前的计划与决策上, 即在生产活动开始以前根据对影响系统行为的扰动因素做种种预测, 制订出控制方案。这种控制方式是十分有效的, 有人称它为储蓄投资管理, 意为抽出今天的余裕为明天的收获所做的投资管理。

五、事前控制的要点

事前控制方式的控制要点是:对扰动因素的预测作为控制的依据;对施工生产系统的未来行为有充分的认识;依据前馈信息制订计划和控制方案。

六、如何进行事前控制

成本控制是公司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管理目标, 由成本控制全体在其职权范围内, 于生产经营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形成过程中, 对各种影响成本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 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它贯穿于工程施工整个过程。

但是长期以来, 我们在实施成本控制时, 往往只注重成本的事中控制, 事后算账, 强调施工过程中工费、料费、机械费的节约, 降低现场经费等, 而对决定成本高低最关键作用的事前因素如何决策控制则未予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成本的事后控制也仅仅是停留在分析成本增减变化及计划的完成情况而已, 尚未达到真正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

从发展公司的高度来看, 即使事中控制抓的再好, 最终也只能在某些方法上作些弥补, 无法改变事前成本控制已成定局的事实。因此, 要使目标管理成本得以实现, 就必须以现代管理的科学,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备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 直接决定所确定的成本目标是否被突破和利润目标能否实现, 目前部份施工公司与下属单位签订的目标责任成本承包合同书就是事前控制很重要的一种举措。

一个公司依托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 创新工作理念, 通过实行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考核的经营管理方法, 无疑会促进整个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为抓好节支降耗降成本增效工作, 需要制定管理创新、节支降耗降成本增效的任务目标、实施途径、落实措施、奖罚政策, 使管理创新、节支降耗降成本增效工作落实到项目部、班组、个人。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平台等, 向广大干部职工宣传管理创新、节支降耗降成本增效的重要意义, 着力提高职工的成本意识、效率意识, 牢固树立“省下的就是赚的”、“花剩的就是工资”等理念, 让职工自觉地参与到管理创新、节支降耗降成本增效工作中。

公司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逐步由过去重施工轻成本、单纯数量型经营管理模式向低成本、高效益的技术经济管理模式转变, 由过去不习惯算细账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责任分明的成本控制型模式转变。建立健全横到边、竖到底覆盖全公司范围的经营管理网络和考核体系, 每个被考核单位配备专职的经营管理人员, 由单位主要领导直接负责, 反馈经营动态信息, 传递经营压力。在降耗方面, 实行材料费责任单位抵押金制度, 全面落实责任, 严格奖罚制度, 大力开展“大回收、大修理、大复用”活动, 实行精细化管理, 促进材料循环利用。

为了把精细化和市场化有机结合, 建议应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 如:财务管理办法、分包管理办法、合同索赔管理办法、目标责任成本督察管理办法、物资管理办法、责任成本管理办法、责任成本核算办法、责任成本预算编制办法等一系列文件, 实行全面经营预算和经营管理月报、季结算制度。对全公司各单位的职工工资、劳务工资、材料消耗、设备租赁、机械租赁、现场经费等经营指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并分解到各个单位。

摘要:文章先从事后考核的作用过渡到事中监督的作用, 阐明事中监督重于事后考核, 事前控制重于事中监督。最后再以事前控制为主, 阐述事前控制尤为重要。

刑事诉讼监督制度探析 篇8

关键词:刑事诉讼监督;控诉职能;二元论

一、刑事诉讼监督的概念

根据《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将刑事诉讼监督权明确作为检察机关一项法律监督权。人民检察机关应该合法履行刑事诉讼监督权,对刑事诉讼监督权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从而维护刑事的司法公正在我国的诉讼监督权中包括立案监督权、侦查监督权、刑事审判监督权、民事审判和刑罚执行监督权等,而其中的刑事诉讼监督权是检察机关行使诉讼监督权的核心,也是影响刑事诉讼监督工作开展的必要环节。

二、刑事诉讼监督的特征

1.专门性

刑事诉讼监督是检察机关依法对刑事诉讼活动实施的一种专门性监督,监督主体专属于检察机关,监督客体仅限于侦查机关、人民法院和刑罚执行机关的诉讼活动。虽然侦查机关、人民法院和刑罚执行机关同时也要接受来自外部的人大监督、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监督等,但这些监督与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具有明显的差异。人大监督“在国家的监督体制中具有最高的地位和法律效力”,而检察机关的监督只是国家监督体制的组成部分。其他一般社会主体的监督,如人民群众的监督,就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属于民主权利的行使。这种监督,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不受程序性规制,也没有法律上的拘束力。与之相反,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情况提出纠正意见,必然产生公安机关应当立案的法律效果;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必然引起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行审理。因此,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按照法律的规定要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这是法律监督与其他监督的显着区别之一。只有检察机关才是刑事诉讼监督的唯一法定主体,且是根据法律的授权,按照法定程序实施监督的专门机关。

2.有限性

刑事诉讼监督的范围是有限的,检察机关只能根据法律的授权,对于法律规定的监督对象,运用法律规定的手段,并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监督,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监督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检察机关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监督权,特别是不能任意对法律没有规定的对象、行为或事项进行监督。根据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讼监督职能具体包括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刑罚执行监督等。相对而言,当前诉讼监督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如何“扩权”,而是如何把现有的监督职权落到实处。在制度设计上,应当尽量减少控诉职能和诉讼监督职能在活动范围上的重合之处,诉讼监督的重点不必过多地放在审判活动的过程。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检察机关已经作为国家原告人的身份自始至终地参与,“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诉讼规律已经发挥了监督意义上的作用,而且也要尊重法院的诉讼指挥权及其本身的自律机制。诉讼监督的重点应当放在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和非审判性活动,如公安机关的立案和侦查、法院的立案以及刑罚执行等。同时,对检察机关刑事再审抗诉权的行使应当在时限和次数上加以适当限制为宜。

3.程序性

在刑事诉讼监督法律关系中,检察机关与侦查机关、人民法院和刑罚执行机关之间地位平等,在职能与组织体制上相互独立,是一种同级监督的关系。这就决定了诉讼监督主要是一种程序性权力,依法启动有关部门对违法情况进行纠正的程序而已,“诉讼中的违法情况是否得以纠正,最终还是要由其他有关机关决定”。特别是审判监督权的行使,检察机关提出抗诉或纠正违法通知后,是否纠正及如何纠正,都由法院独立作出决定,“这种权力只不过像运动员发现裁判有误或不公而提出异议的权力,而绝不是什么‘裁判权’”。“法律监督也并不存在‘法官之上的法官’,或‘法院之上还有个监督者’的问题,它仅仅是平行机构之间的一种提醒和防错机制”,因而不具有终局性或实体性。另一方面,诉讼监督本身亦受严格、规范的程序规制,这也是诉讼监督与其他监督的主要区别之一。

4.补救性

基于诉讼制约关系,检察机关的控诉职能在客观上亦具有控制诉讼权力的功能,与诉讼监督的功能在旨趣上大体相同,二者具有契合性。具体来说,检察机关查处职务犯罪,不仅仅是刑事侦查权的分工问题,而是一种对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或疏于履行职务进行司法弹劾的制度安排。公诉权的制约功能体现在:一是公诉制约侦查。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进行审查,如果作出不起诉决定,则体现了对侦查结果的否定和诉讼程序的控制;如果作出起诉决定,则表明对侦查结果的认可和诉讼程序的推动。二是公诉制约审判。公诉的提起即限定了刑事审判的范围,法院只能就检察机关起诉的案件及其被告人与犯罪事实进行审判。同时,对诉讼程序及诉讼结果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毕竟先有诉讼、后有监督,只有当有关诉讼违法行为出现之后,检察机关才能依法进行监督。而且,诉讼监督是一种单向性的权力,不同于诉讼制约的“三角形”构造,一经决定便将产生程序性的强制力,引发有关诉讼事项重新处理的程序。其中,再审抗诉也不可避免地会对个案裁判的既定力和稳定性带来间接的影响。因此,诉讼监督的行使应当保持理性,凡是应当通过诉讼制约手段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动用监督手段;凡是可以运用较小力度的监督手段如提出口头纠正意见、发出检察建议等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动用较大力度的监督手段如抗诉等,以利于节省司法资源,共同维护司法权威。

安全生产监督考核制度 篇9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验证考核工作的情况汇报 在自治区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和**市质量安全监督站的关怀指导下,在**县规划建设局的正确指导下,使我县工程质量监督力度得到加强,项目建设得到扎实推进。根据区建设厅 《关于开展 2009 年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验证考核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机构概况 本机构全称:**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受**县规划建设局的直接领导,并接受**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及**市建委和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的业务指导。办公地点设在**县规划建设局院内。本站是 1986 年 2 月经**县人民政府以马政发 [1986]10 号“关于成立**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通知”批复成立,于 2005 年 9 月 22 日更名为“**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新增安全管理职能。本站受**县规划建设局的委托对本县辖区内所有从事建设工程的**、扩建、改建、拆除等有关活动,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对建设项目的建筑工程和建筑构件、制品及建设施工现场所用的有关材料,结构、构件和设备安装质量进行检测、监督的法定单位。

二、组织机构人员设置及经费来源 本站总人数为 7 人,其中专职 2 人,兼职 4 人,专业技术人员 6 人,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 85.7%(附:在职人员一览表)。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篇10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长钢公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消除、减轻职业危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及《首钢总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检查(以下简称安全检查)是指为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消除、减轻职业危害而进行的各种检查活动。特种设备的检测是一种特殊的安全检查,其检测要求按国家有关要求办理,但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应按本制度进行。

第三条 安全检查的范围包括生产运输过程中物的不安全因素、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上的漏洞、特种作业人员的执业资格、相关单位的安全检查工作是否到位等。

第四条 安全检查应依据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程、危险源(点)及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岗位特点以及生产要求进行。

第二章

安全检查的组织、监督检查

第五条 公司各运输队负责人、生产科负责人在从事运输作业、生产安排调配时,要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安全科应组织专项安全检查、定期安全检查。

第六条 在日常工作中,安全科负责对各单位的日常安全检查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全公司所有单位和个人的安全检查开展情况进行抽查。

第七条 专业性检查和定期检查由公司安委会负责组织,生产、设备技术、物资供应、综合保卫等部门参加。

第三章

安全检查与隐患处理 第一节 各级职工日常安全检查要求

第八条 所有从业人员必须随时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操作设备进行检查确认,确保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第九条 驾驶员、维修作业人员应对作业区域、操作设备按班进行安全检查工作,班前、班中和班后都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对易发生事故或留下隐患的部位要随时检查,对重控设备要随时监机监盘,重点进行检查,确保安全运行。检查出的问题应及时向本单位相关人员沟通处理并向班组长或安全员汇报,有关情况要记入班组安全日志。

第十条 班组长要组织班组人员进行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检查。每班对

本班组人员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执行规程情况、生产现场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记录在班组安全日志中。要保证每周对本单位区域做到普检,不留死角。

第十一条 作业区(车间、队级)安全员(含兼职)应对所管区域进行不少于每天一次的巡检,每周至少对一个班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签认,每周至少抽考两名岗位操作人员安全规程或班组长安全生产职责,检查结果填入安全检查记录。安全员因故不能参加检查时,由作业区领导(车间主任、队长)安排他人代行职责。作业区(车间、队级)设备管理人员在检查本专业工作时应同时检查本专业所负责的安全工作,并做好相应记录。

第十二条 作业区(车间、队级)单位正副职在检查生产运输、维修作业工作的同时应检查安全工作。每周至少要组织一次安全专题检查并记录,每月要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情况记录在车间安全检查记录中或自备的安全专题记录本,每月至少对一个班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签认。

第十三条 公司级领导每月要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安全生产检查。每季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公司将建立以车间、队为基础的联系单位,每月至少检查两次联系单位的安全工作或分管专业的安全工作,具体分工为:

公 司 经理:韩红卫

厂一队、厂二队、厂三队 公司副经理:王晋林

外一队、外二队、客运中心 公司副经理:朱

维修车间

物料科

综合科

第十四条 公司所属单位各级安全检查人及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有在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第二节 专业(职能科室)安全检查

第十五条 生产科要定期组织文明生产检查,确保生产现场安全有序,车辆按照指定路线行驶,按照规定吨位装载,保持运输路线的畅通,发生各类意外事故、突发情况时及时协调、处置,对新的作业任务路线、场所进行提前勘察,针对存在隐患作出安全预评价和预防措施,经安全科确认确保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对紧急抢修、抢险、突发事件作业车辆安排值班调度应详细确认作业场地、预防措施,并将情况详细告知作业车辆派出单位,要求派出单位派专人进行安全监护,现场调度应对此进行复查,发现危险及时制止并撤离现场),每年汛期来临前,要组织一次防汛大检查,在检查交接班制度时,认真检查安全工作交接情况。

第十六条 设备科在对车辆、设备进行检查时,应同时检查车辆、设备的安全装置;在对设备使用与维护规程进行检查时,要同时检查安全设施、设备的使用完好情况、岗位人员能否熟知和熟练操作情况。每年五月前后应组织工业建筑物安全大检查工作,检查必须有记录。每季度要对所属区域的水、电、气、暖,管网线路进行定期检查,检查情况要有记录,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电气设备、线路、车辆维护、特种设备的状况进行检查。对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时,要组织生产、安全等部门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解、确认,制定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检修制度。

第十七条 综合科要加强劳动纪律检查,杜绝离岗、睡岗、酒后上岗现象发生;对安全专业提出的考核、奖惩落实情况要进行落实、抽查;对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复审及配置情况要及时进行检查,不能出现特种作业人员短缺的情况;在进行劳动组织检查时,要检查人员配备情况是否符合安全工作要求,保卫部门要定期对要害部位进行检查,确保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日常工作中要对防火情况进行检查,对易燃易爆场所进行检修动火的,要检查防火措施落实情况。

第十八条公司所属各级安全部门要定期组织对所属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其中公司按月、车间、队级按周、班组级按日进行检查。

第三节 专项安全检查

第十九条专业(项)性安全检查

⒈按照国家、长钢公司有关规定由相关职能部门对在用设备、作业场所环境条件进行的专业(项)性检查。专业(项)性检查对象是:电气设备、生产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厂内公路、铁路运输,特种设备、消防设施、危险化学物品、工业卫生等。

⒉专业(项)性安全检查由机运公司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安全科负责监督指导,按安全技术规定的内容进行检查,每季检查一次,对查出的事故隐患督促有关部门及时整改。

①生产科负责防洪、防尘、防毒、防辐射、冬夏“六防”、应急措施制定落实,道路设施、作业场地的安全检查;

②设备科负责运输车辆、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生产设备、工业建筑、防雷、防触电,高空设施设备的固定、电气线路和变压器和各类移动式电动工具等安全检查;

③综合科负责防火、防爆及民爆物品、劳动纪律、操作纪律管理,澡堂、茶炉房环境安全、车棚和充电插销的完好工作检查;

3.专业(项)性安全生产检查结果应做好详细记录,每次检查都必须对前次检查登记的问题进行复查,做出准确的鉴定。第二十条车辆、设备检修前安全检查

⑴确定设备设施、装置检修前,应首先由驾驶员、设备使用人员与维修人员共同进行检修前安全检查,采取好必要的防范措施,将确保检修人员安全后,经检查确认符合条件后,检修人员方可开展检修工作。⑵高空作业前(距地面2米以上),应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如爬梯是否牢固,梯子底端有无防滑措施,作业面附近有无高压电源等不安全因素)。⑶动火作业前,应履行动火作业手续、检查防火措施是否可靠,装置电源是否切断。

⑷ 检查安全标识、危险提示标识是否按要求放置在醒目部位。第二十一条车辆、设备运行前的检查

检修完毕,设备运行前应车辆、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共同对维检车辆、设备运行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对关键设备和精控设备的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⒈与检修无关人员是否撤离现场到安全区域,检修现场维修工具、备品备件是否整理、安全放置完毕。

⒉检修工具是否全部收回,以免工具失落在车辆、装置内或装置的某一部位而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转而发生设备、人身事故。

⒊检修或新安装的设备设施,应进行验收检查,符合质量技术标准。

⒋辅助设施(如梯子、平台、栏杆、坑沟盖板、安全装置等)及其他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可靠齐全,是否复位。

⒌能源介质管网是否畅通无阻、符合要求。⒍生产工艺准备工作是否就绪。⒎照明、消防设施是否灵敏可靠。第二十二条危险源(点)控制检查

⒈危险源(点)分类和分级管理:各单位危险源点要在运输示意图上明确标识,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和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⒉危险源(点)分级监督整改:针对本单位自身特点,各运输单位要有对本单位危险源点的监督、防范措施和机构,要确定专人进行负责,有专门的管理、监督、检查措施和规定,确保全部风险处于有效的动态管理和控制之中。

第二十三条临时性和突击性安全生产检查

对紧急情况下的抢修,担负工程、技改,大修等应进行突击性和临时性运输、安全生产检查。检查由机运公司相关职能处室、车间、队、班组配合进行。

第四节 定期安全检查

第二十四条在每年春节、五一•、十一、和元旦等节日前各单位各级要组织定期安全检查工作。在重大政治活动前,各单位要按逐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安全检查工作。

⒈公司级安全生产大检查每月进行一次,结合节假日和上级要求进行。安全科组织生产、设备、综合等相关部门组成检查组,检查和整改情况由安全科负责汇总、通报和监督整改存档,并报安全处。本单位整改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分类按程序报有关单位。

⒉机运公司所属各单位安全生产检查每周最少一次,由车间主任(队长)负责组织专(兼)职安全员、技术员组成检查组,检查和整改情况报厂安全科。本车间解决整改不了的问题,要分类报厂有关单位。3.检查要点:

①各级领导、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落实情况;

②相关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活动、安全检查台帐完善情况; ③安全技术规程、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

④“四项禁令”执行情况;

⑤岗位操作人员“两责一规”熟知情况和持证上岗;

⑥各种生产设备、运输车辆、装置、设施安全防护情况; ⑦车间/队/班组日常安全管理情况;

⑧突发事件紧急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⑨作业现场安全标志、安全通道、安全文明生产、运输线路隐患图是否及时更新等状况;

⑩事故调查、分析、处理、结案和隐患整改及安全教育情况。第二十五条季节性安全检查

⒈春季安全大检查以防雷、防静电、防触电、防建筑物倒塌为重点; ⒉夏季安全大检查以防暑降温、防汛、防雷电为重点;

⒊秋季安全大检查以防火、安全防护设备和防冻保温为重点;

⒋冬季安全大检查以防冻、防火、防爆、防煤气中毒、防雪、防滑为重点。

季节性安全生产检查由机运公司安全科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结合安全生

产职责,根据不同季节的检查内容有计划地进行检查。应边检查,边改进,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如有限于物质技术条件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制定计划,按期解决。

第二十六条节假日安全检查 ⒈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各单位应组织进行一次节日前后检查,主要由安全科牵头,生产、设备、综合、维修等职能部门配合进行督察。主要检查节日期间的安全保卫措施,解决不安全、不卫生问题(如节日值班、保密保卫、安全消防、节日生产准备等)。

⒉节日后,为防止职工劳动纪律松懈,应进行遵章守纪和节前检查隐患整改落实情况的检查。

第二十七条在定期安全检查工作时,公司级联合检查要对所管区域、所管设备进行普查;车间、队组织对重点区域、班组进行普查,对一般区域、班组抽查;安全科有针对性的对各单位综合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抽查。

第二十八条在定期安全检查工作中,各单位负责人要参与安全检查工作,并有安全检查记录。

第二十九条在定期安全检查工作中,各职能科室要将本部门安全检查的情况抄报安全科,安全科对有关部门落实相关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节

事故防范措施

第三十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单位要在当天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如何预防拿出方案,安委会立即召集安全、生产、设备、维修等相关部门进行事故分析,并对事故单位的预防措施进行审议和研究,2天内对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做出审定结论并上报公司安全处,同时在全公司进行通报。

第三十一条各单位对查出的危险源(点)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自身不能整改的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向上级部门、主管科室和安全科进行书面汇报,相关责任科室应进行协调处理并根据实际进行检查,班组按班、车间(队)按日、公司级按周进行检查。检查主体为隐患对应单位的负责人或分管专业负责人。

第三十二条对虽不是危险源(点)但失控则可能导致较大伤亡的重点控制设备设施、区域要参照前款执行。设备设施具体项目由公司安委会确定。

第六节

检查记录及隐患(问题)处理

第三十三条各单位对各类安全检查查出的安全隐患(问题)要有记录。班组及岗位操作人员安全检查查出的隐患(问题),记录在班组安全日志。车

间、队级填写不安全隐患台帐,隐患或问题记录要具体、清楚,要明确整改时限及负责人和控制措施,公司对暂时整改不了的隐患和问题要有记录,并有整改计划和控制措施,重大隐患要上报公司安全处。

第三十四条各职能科室、车间、队、公司领导的安全检查内容必须有书面记载,能体现所进行的安全检查工作。各单位对查出的较大问题在报主管领导的同时以书面形式报安全科进行存档、备案。

第三十五条各职能科室负责人、车间(队)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检查记录人手一册,安全记录由公司统一样式,由主管领导每月签认一次。

第三十六条公司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由安全科下发整改通知单,通知单由下发单位统一管理,保存两年。

第三十七条隐患(问题)的整改原则是“三定四不推”(三定:定整改措施、定责任人员、定完成时限。四不推:班组级能解决的不推向工段级、工段级能解决的不推向车间级,车间级能解决的不推向厂矿级、厂矿级能解决的不推向公司级。),事故隐患的整改应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一时解决不了的要采取控制措施,并落实到岗到人。隐患及措施要告知相关人员,避免发生伤害事故。在隐患(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前,必须按照“逐级负责”的原则,安全科进行随机或定期检查,以保证隐患(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第三十八条对已经整改的隐患(问题),责任单位要在整改完成当日报上一级主管领导,接到报告后,班组级四小时内,作业区(车间)级当日内,公司级两日内对隐患(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评价、验收,经验收认定不合格的隐患(问题)参照前款规定执行。经验收认定合格的隐患(问题),安全科负责人在安全检查记录中签署验收合格意见。

第三十九条对查出的各类隐患和问题要查找出管理原因,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责任者没有得到处理不放过,领导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的原则处理,防止隐患(问题)重复发生。

第四章

安全检查通知文书的形式、要求

第四十条安全检查通知文书为“隐患(问题)整改通知书”

第四十一条安全检查通知文书应按年编号,有签发人、被下达单位名称、存在问题详细情况、检查时间、要求反馈时间、签发单位名称。必要时应注明判定隐患或问题的依据,考核的依据和幅度。

第四十三条隐患(问题)整改通知书:

(一)安全科负责对一般性隐患(问题)下发“隐患(问题)整改通知书”。

(二)安全科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下发执行。隐患(问题)整改通知书为一式两份,签发单位一份,被下达单位一份。

(三)接受《隐患(问题)•整改通知书》的单位,按《隐患(问题)•整改通知书》所指项目立即组织整改,事故隐患的整改应做到整改措施、责任、人员(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对一时整改不了的,要制订整改计划,并采取控制措施,并于一周内向安全科反馈处理情况。

第四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隐患(问题)•整改通知书。

第四十五条安全检查人员有权利对冒险蛮干的单位和个人,责令其停止作业,按要求整改后方可恢复作业。

第四十六条考核

(一)安全科对各运输单位进行的安全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监 督,按经济责任制进行考核。

刍议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 篇11

关键词: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司法改革

人民監督员制度作为是检察机关主动接受外部监督的一项制度创新,要成为我国刑事司法程序中独具特色而又行之有效的司法制度,诸多问题还有待司法界和实务界共同探讨,要在人民监督员怎么选任管理,监督程序如何设计、监督权利如何保障等等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逐步改革和完善。

一、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办法

为使人民监督员更具独立性、公正性,按照“自荐为主、推荐为辅”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统一选任人民监督员,不应由检察机关选聘,有人认为,应由同级人大常委会或上一级人大常委会相关部门担负选任工作。人大常委会对符合人民监督员条件的进行任命并向社会公布,汇总后建立人民监督员库,根据监督案件的实际,采取随机抽选人选。人民监督员的管理、培训、表彰也统一由人大常委会负责。使人民监督员制度成为人民检察院的“外部”制约机制,让人民监督员成为人民的眼睛。

笔者认为,人民监督员的设置和选任机关,将人民监督员分为省级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分别由省级和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选任,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承担具体组织工作;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条件,要求人民监督员应当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扎实的群众基础,并规定了选任人民监督员的一般条件和排除情形;人民监督员的选任程序,将选任程序分为确定名额、组织报名、审查公示、公布名单四个环节,确保选任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明确了对人民监督员的管理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人民监督员选任、培训、考核与使用衔接机制。

二、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的拓展

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根据人民监督员应对整体检察机关执权运行实施监督和深化检务公开制度改革实行“动静结合”公开的思路和措施要求,建议高检院对人民监督员制度重新定位,即: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办理其他刑事案件和申诉案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从而,使人民监督员制度成为一项专门针对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的监督制度,而不仅仅是针对检察机关“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活动”一个方面进行监督。

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检察机关主动接受监督,切实防止和纠正检察机关执法不公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监督检察机关执法办案,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在无数检察人历经长期实践的过程中已形成了诸多有益的探索,笔者相信,随着该项制度的愈发完善,监督范围必将会朝着更加有利于该项制度发挥更好效能的方向发展。现阶段,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所出现的问题已影响到了该制度效能的有效发挥,笔者认为,有权机关在制定统一的监督范围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拓展:

将监督渠道由线下拓展至线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检察机关的办案模式发生了极大转变,尤其是随着启用新的网上办案系统,使得检察环节案件100%实行网上办理。检察机关在邀请人民监督员开展常规案件监督时,应将网上办案纳入到受监督范围,消除了网上办案外部监督的盲区,提升了检察执法办案的公信力。

要扩大监督的范围。目前我国法治资源不很充足的情况下,全面扩大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范围,不太符合效率原则与程序经济原则,但让公民参与或监督检察机关司法决定的思路是正确的,不应该只局限在自己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上,可以考虑将监督案件范围扩大到其它刑事案件上,体现程序公正的要求。

将检风检纪纳入到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现行的人民监督员规定对人民监督员监督除自侦案件以外的检察工作规定过于宽宥,且没有形成完整的程序制度。随着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公正执法、模范守法要求的期望愈发高涨,广渠道拓展接受监督渠道成了眼下各级检察机关争相采取的做法,例如有的检察院采取从社会各界聘任检风检纪监督员的方法拓展接受外部监督的渠道。

三、人民监督员保障机制完善

1.知情权保障机制

要确保人民监督员对案情的全面准确的掌握.一是要将侦查阶段全部的案卷材料移送人民监督员阅卷,使人民监督员能够获取第一手原始资料,改变人民监督员被动听审的做法,增加查阅侦查卷宗的权力,主动参与执法检查活动的权力等等。二是建立权利告知机制。告知机制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告知犯罪嫌疑人知晓有提请人民监督员监督的权利;二是保障人民监督员对相关犯罪嫌疑人是否已被告的知晓权利。为此,规定承办人在第一次讯问儿罪嫌疑人时应告知有提请人民监督员监督的权利,并将制作的告知文书及时送达人民监督员。三是建立旁听列席机制,对人民监督员不同意检察长审查意见而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的情形,可规定检察机关应当邀请人民监督员列席检察委员会的讨论,对办案部门对监督案件作了处理的相关会议也可邀请人民监督员列席发表意见。

2.监督权保障机制

人民监督员的履行监督权的保障对监督权行使的外部条件保障,也包括对不履行职责规制与惩戒。一是监督权时间保障机制。应规定人民监督员所属单位支持人民监督员的工作,并将监督工作的时间视为工作,并合理安排人民监督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时间。二是独立监督权保障机制。在现行关于独立监督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保证人民监督员评议记录的保密性,尽可能减少因泄密对人民监督员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保障人民监督员能够大胆发言,敢监督、真监督。三是监督权绩效机制。人民监督员履职,要具备实际履行能力,对人民监督员进行必要的管理、培训、考核、奖惩、罢免,对其任期内的行为进行规范和跟踪,对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次数也要加以适当的限制,对任期内长期不履职和不能履职的可进行劝退,免去其人民监督员资格,以确保监督权行使的实效性。

3.人身权保障机制

赋予人民监督员言论豁免权。由于人民监督员产生的人民性特点,在监督过程中可能由于专业水平的限制,出现言论上的侵权行为,如出现对犯罪嫌疑人人格权的侵犯。可考虑赋予人民监督员享有的监督案件进的言论不受法律追究的权利,同时也必须限定仅指人民监督员在履行监督职责中的相关言论。

4.物质条件保障机制

一是监督经费保障机制。应从立法上或联合发文的方式明确规定将各地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工作的经费纳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由当地政府部门规划并确保经费保障落到实处。二是规定对有工作单位的人民监督员,所在单位不得因人民监督员履职而克扣工资,资金等待遇。三是应规定相应补助由财政直接划给人民监督员所在单位或直接发放,确保人民监督员监督的独立性。

5.提高人民监督员的法律素质

人民监督员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案件监督的效果。由于检察工作业务性比较强,特别是涉及进入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的自侦案件,更是处在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边缘地带,如果人民监督员不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就难以胜任监督工作,这种监督不但起不到促进司法公正的目的,反而会导致执法的混乱。因此必须加强对选聘的人民监督员的法律培训工作,通过人民监督员办公室采取多种形式,如组织集中培训,发放法律书籍,邀请人民监督员参加疑难案例研讨会等,努力提高其法律水平和业务能力,以适应监督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卫清.《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的拓展探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20期

[2] 卞建林,褚宁.《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运行与完善》,《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注:本文系广西桂林市检察院办公室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该课题系桂林市检察院资助的一般性课题。

上一篇:哺乳假申请范文下一篇:初中优秀作文:中国的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