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研究(精选8篇)
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研究 篇1
铁路客运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第一篇理论篇
第一章铁路旅客运输市场的概念
第一节市场
所谓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是指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对铁路旅客运输而言,市场就是有某种需求的旅客和通过旅客列车运输的行李包裹。
第二节市场营销概念
1营销的概念
对营销一词目前存在一些误解。如有人认为营销就是推销,车站让售票员到街上流动售票或送票上门即是营销;分局或路局将客货运部门换上“客货营销中心”的牌子即是营销;在报纸、杂志或电视上做广告即是营销……以上这些将营销看得很窄。那么,什么是营销呢?应该说营销是一个过程,包括市场研究过程、选择目标过程、营销设计过程和营销实施过程。
2对营销的不同观点
美国西北大学的菲利普.科特勒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加里.阿姆斯特朗教授认为:“营销是个人和团体创造产品和价值并与他人交换以满足其需要和欲望的过程”。其核心活动包括产品开发、研究、沟通、分销、定价以及服务等。营销主要的任务是确认顾客的需求和欲望,决定目标市场。
在我国,对营销的理解有两大观点。第一种认为应称为“市场学”(由行销翻译过来)。这种观点侧重强调研究市场的重要性。另一种认为应将行销译为市场营销学。这种观点侧重强调过程。认为营销不仅包括售前活动,如市场调查、预测,还包括售后活动,如送货上门、安装维修等。但尽管两者侧重不同,共同点都认为,企业经营第一步应从研究市场开始。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营销一词是指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第一,时刻研究市场,掌握需求变化。第二,确定企业的目标市场,明确是为那些顾客服务。这种过程是动态过程,包括是否需要改变目标市场。如:“万宝路”香烟一开始是为女士设计的细长型香烟,但广告播出后效果不佳,遂转向男士为主,突出“西部牛仔”形象,销量大增。第三,设计产品和服务。这种设计必须满足顾客的需求。如大部分车站站台高度不够,到站下车时,还要下台阶才能到站台,从设计的角度忽视了顾客使用的方便性。第四,交换产品或服务以获取利润。生产不是最终目的,应研究用什么方式销售,包括产品的价格、广告、服务、销售渠道、付款方式等。
第三节市场营销的主要内容
市场营销的主要内容按市场研究、目标选择、营销设计、营销实施四个过程进行分类。
1市场研究过程包括的内容
1.1营销概念:如市场、需求、欲望、产品交换、营销等。
1.2营销观点:如生产概念、产品概念、销售概念、营销概念、社会营销概念。
1.3营销规划与管理:战略规划、目标市场。
1.4营销分析方法:消费行为模式、消费者购买过程分析、市场类型、营销环境分析。
2目标选择过程包括的内容
2.1市场需求预测:市场总需求、市场占有率预测方法(专家意见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等)。
2.2需求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
2.3市场细分:细分考虑因素、有效市场。
2.4选择目标市场:评估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
2.5市场定位:定位策略、定位方法等。
3营销设计过程包括的内容。
3.1产品策略:产品设计、产品研究、产品寿命周期理论、新产品开发策略、品牌策略、包装策略等。
3.2价格策略:定价考虑因素、定价一般方法、定价组合策略、定价调整策略等。
3.3营销渠道:渠道设计、分销决策、营销网络。
3.4沟通与促销:公共关系的应用、促销预测算、信息反馈系统。
3.5广告:广告预算、广告目标、广告选择、广告评估。
3.6人员推销:销售政策、销售人员培训、销售人员激励等。
4营销实施过程包括的内容。
4.1营销体制:营销机构、营销奖罚制度、营销控制与管理。
4.2竞争策略:竞争者分析、竞争策略。
4.3反馈控制:信息处理、目标变化、战略调整等。
4.4相关因素:营销道德、国际营销、营销与法律、营销与企业兼并、营销与社会等。
既然营销是一个过程,按照营销理论,对于客运营销工作,首先应该研究市场,确认顾客的需求和欲望,然后确定产品定位,进行营销设计,进而实施营销。而现行的铁路客运生产的管理模式及管理理念,与当今市场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营销行为有待于完善。
第二篇旅客市场营销篇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条件的不断提高,近年来,人们的旅游消费逐步增加,人口流动数量和距离也随之增大。以上因素一方面促使旅客运输市场规模得以长足发展,另一方面,公路客运随之迅速发展,高速公路
网日趋完善,客运汽车设施逐渐升级,乘车条件不断改善;民航也不干落后,通过改革管理体制,紧紧抓住市场,适时采取增加航班、降低票价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自己在运输领域的地位。这对于铁路客运而言,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从1997年开始,铁路为了巩固现有的客运市场,重新树立在客运行业中的“铁老大”地位,不惜投入巨资,整治主要干
线线路,更换提速道岔、更新高速机车车辆,先后于1997年、1998年、2000年、2001年,在主要干线进行了四次大面积提速,相继推出了夕发朝至列车、城际快速列车、行包专列等多品种客运产品,客运营销在铁路内部“安家落户”,从此国内客运业开始了激烈竞争。
第一章旅客运输的特点
铁路旅客运输的服务对象是人,旅客运输的流量是动态的、波动的。这个动态性和波动性有其自身的规律,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流量、行程不会年复一年地按同一比例增减,它受多种因素影响呈波动状态。
学生流造成铁路客运的波动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春运、暑运期间,石家庄北站的学生客流明显增加,今年春运共发送旅客8.4万人,其中学生8000多人,占春运总发送量的10%。
民工潮是铁路旅客运输面临的又一集中运输现象。我国农村有近5000~6000万人处于流动状态,且跨地区流动的规模还在扩大。这支庞大的队伍在春节前后和农忙时期回家探亲,形成一股强大的客流。这股流量又是波动的。
劳动双休日及“五一”“十一”长假制度的推行,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周末的短途客流量上涨及旅游季节客流量的剧增,又形成一个客流量波动的高峰。
总之,铁路要面临旅客运量的这些波动,必须要有相应的、适宜的措施来应对。
第二章旅客营销工作存在的问题
铁路客运业,在机遇与挑战面前,能否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关键在于我们管理者能否真正认识市场,适应市场。其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能否做好铁路客运营销工作,通过有效的营销来占领市场。而当前铁路客运营销工作,虽然通过经济考核、客车提速等手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对于目前营销现状,只能说是营销工作的初级阶段,没有按照营销理论来进行产品设计和市场定位,营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致使在旅客运输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制约着客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第一节市场研究问题
按照营销理论,开展营销工作首先是市场研究,即:进行市场调查,了解旅客的需求和欲望,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选择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然后根据调查结果确定产品类型。现行的营销工作还远远不够。
1市场调查不够。开行客车前,客流调查不充分,调查数据不准确,调查手段不先进,不能充分运用计算机联网数据共享优势,对所吸引的客流数量、层次掌握不准,导致部分客车的开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造成部分客车上座率不高,部分客车严重超员。太原-汉口2234次、天津-西安2561次客车,一年四季超员,节假日期间,经常始发站超员。而石家庄-太原7055次常年上座率不足30%,太原-杭州1584次卧铺车经常虚糜。虚糜原因很简单:石家庄-太原高速公路运行2小时30分,7055次运行6小时50分,太原-杭州经由京九线,沿途大部分停车站的地方经济比较落后,旅客成分多为民工,该车却是新型空调车,产品供给与旅客需求严重错位。
2运能调配不力。运能调配灵活机动性差,不能及时有效地抓住客流规律并制定相应的预想和对策进行削峰填谷,面对客车超员严重、旅客无法上车的场面束手无策。经过多年经验得出石太客流的特点是:正常天气石家庄―太原客流70%通过高速公路运输,遇雾雪天气高速公路封闭后,这部分客流将全部涌向铁路;每年4月30日和9月30日两天,石家庄北站到青岛的旅游流、到唐山的学生流均在800人以上,这时太原-青岛2578次、临汾-唐山的4476次都要超员150以上,甚至列车厕所内都要容纳6人以上。这些都是多年不变的规律,而铁路客运组织部门对这一规律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拿出具体措施,使得旅客滞留车站和乘车条件急剧下降。
第二节目标选择问题
目标选择过程是确定产品品种的重要环节。开行一趟客车,要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认真分析,仔细归类,然后根据不同需求层次确定相应产品,这样生产出的产品才有市场。而目前开行客车的品类,不遵循经济规律,不是通过市场调查,充分掌握旅客需求来确定的,而是采取生产极端化,片面追求夕发朝至列车,造成客车始发时间过于集中,使中途站要么客车接踵而来,要么长时间无客车到发,客车流呈脉冲状态,不利于客流的吸引。石家庄北站主要担当石太、石德线的客车接发,而到太原方向的客车,从8:07汉口-太原2233开车后,直到12:19才有上海-太原k373次,其间4个小时无西去客车;从3:56西安-天津2562次开车后,直到21:21才有太原-青岛2578次,期间18个小时无到石德方向的客车。优质优价列车越来越多,绿皮车趋于消失,使得相当数量中低收入的客流望车兴叹。
第三节营销宣传问题
营销宣传是营销设计的一部分。再好的产品不加以宣传,至少在短期内不会被人了解,这对于营销工作极为不利。目前铁路客运产品的营销宣传渠道很少,我们极少看到铁路客运产品的宣传广告,充其量在客车调整后,仅利用新闻报道的形式,无偿介绍,没有针对各自地区涉及到的各次列车的变化,有特色、多样化的反复宣传,致使有些客车已开行了很长时间却不被旅客所知。例如:太原-杭州1584次开行后,石家庄经由京九线到合肥、杭州等地有了唯一一趟直通车,石家庄市及周边的人民非常需要,假如进行适当的宣传,这一消息将会迅速被人所知。可悲的是:一年后,还有相当一部分铁路干部职工还不知此事,何况他人?可见,目前我们的营销工作之差距。
第四节营销实施问题
1销售方式欠妥。现行客车运能分配仍然是传统的票额分配法,每次调整运行图时,对各趟车进行票额分配,绝大部分由始发站发售,中途站只预留一少部分,只能按照分配数量进行发售,站与站之间无法连通,无法将本站特别是始发站的剩余能力及时被前方站利用。唯一的补救方法是车内补票,但这无法彻底解决车内剩余能力的及时利用,导致目前存在的车上运能虚糜,车下票额紧张的现象。尽管最近实行了票额分配分淡、旺季两套方案,但仍未能解决上述问题。
2销售渠道不畅。发售车票是客运生产的重要环节,只有将车票发售出去,才能获得收入。在售票环节,营销工作就是创造售票条件,为旅客购票提供方便,使欲选择铁路的旅客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购买车票。
当前,全国铁路计算机售票工作已完成了车站窗口售票、局域网及广域网建设三次较大的飞跃,计算机联网售票,发售异地票已成为现实。但是,由于多年来我国铁路旅客运输工作实施的是票额分配式的计划运输,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为我国铁路旅客运输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当现代化的计算机设备投入生产后,相应的管理手段没有同步发展,计划配置型管理模式仍然是当前旅客运输管理的主流,销售体制严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以车站为基本单位,以各自利益分割资源,网络整体功能较弱,造成各种销售障碍。二是联网发售异地车票数量比例很小,目前只占各始发车硬座票额的10、卧铺的15。同时对网票的发售加入了一些限制,例如:石家庄铁路分局、太原铁路分局和原临汾铁路分局为一个票务中心,网票发售规定同一票务中心不得发售本中心的网票,只有在开车前3日至开车前次日方可发售。加之部分路局网络时常故障,各始发站借以春运、节假日等理由随意抽回网上票额,给旅客网上购票带来较大不便。三是异地票发售,缺少配套的管理措施及有效的考核机制,致使该项工作缺乏动力,积极性不高。例如:发售异地票的人数和收入均归始发站(客运公司运作后统归客车担当公司),每张异地票允许发售站核收5元手续费作为奖励,而这5元钱也往往被有关部门截留,使售票者得不到相应报酬,却增加了诸如结账、登帐、缴款、作月报等一系列工作,增大了差错率,反而打击了异地票发售工作的积极性。例如:石家庄北站发售网票在售票房,而5元手续费为多经收入,多经返还给车站2元,车站将该部分收入用于车站奖励基金,落到售票员手中微乎其微,而路局专项网票奖励车站从未见过,根本调动不起售票员发售网票的积极性。
3临客信誉不好。在春运、暑运、旅游黄金周等客流剧增的时期加开临客,对缓解运能紧张现象意义重大。但是,从多年的临客开行来看,在临客的旅行速度、停站和正点率等方面,临客远远差于图定客车。特别在正点率方面,因为开行临客后,线路通过能力相对紧张,有些区段的运行时刻是由调度员临时调整。因此,临客,特别是长途临客容易晚点,晚点后处处会让正点列车,这就使晚点临客晚上加晚,有时晚到十几个小时。这也是临客上座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4服务质量不高。由于历史和用工体制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现在的客运职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态度生、冷、硬现象尚未杜绝。不主动服务、服务不到位问题,服务中刁难旅客问题等致使旅客投诉居高不下,这说明铁路客运职工整体素质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旅客服务质量需求。客运服务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反应了对客运职工的培训工作尚未到位。虽然目前客运职工培训也规定了时间、期限。但是,这种培训缺少一个规模化、多功能的培训基地,缺少一套完整而科学的培训手段,缺少一支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对客运干部职工的培训缺少系统化和全面性,只是每年例行公事的、简单的业务性培训,其内容涉及服务技能方面很少,使得年年培训,年年如此,客运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没有真正提高,没有达到预期培训效果。
第三章加强客运营销的措施
加强旅客运输营销工作,提高客车利用率,增加客票收入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问题,涉及面很广。既需要正确的决策,又需要先进的设备,既需要决策者更新意识,又需要广大干部职工集思广益。其宗旨是客运生产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经济规律,找准市场定位,其手段是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完善营销过程,制定与设备相适应的生产激励办法,其后盾是以高素质的人才和高科技的设备来实现。能否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客运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今后铁路旅客运输行业的前途与发展。
第一节找准市场定位
1按需开车,供求相适。计划开行客车前,要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手段,对吸引区域进行客流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吸引区的经济状况以及客流成份等因素,评估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开行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列车,如:开往旅游区、经济发达区的要使用新型空调车,开行高档次的列车,夕发朝至列车,实现全列卧铺或卧铺车比例最大化,发挥“品牌效应”,开行“形象车”、“精品车”,以创“品牌列车”吸引旅客,实现客运硬件“大提速”。相反,途经经济落后地区,农村旅客较多的区段,尽量开行票价相对便宜的列车,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
2运行时刻,多方兼顾。铺画客车运行图对客车上座率至关重要,其到、开时刻既要考虑始发、终到站,又要兼顾中途站,既要开行夕发朝至列车,又要开行朝发夕至、朝发朝至列车,根据旅客需求具体安排,力争使车流均匀,避免脉冲现象。
3客车运能,动态调整。要善于研究客流规律,搞好市场调研与分析,根据客流实际变化,适时开行临客、停运客车。除固定客流外,每年因季节、气候、节假日等因素还会形成不同成份的客流高峰,要紧紧抓住这些机会,及时加开临客、加挂车厢。例如:当雾雪天气石太高速公路封闭时,可利用储备运能或采取套跑的方式,在石家庄北―太原间加开临客,可将公路丢失的客流全部拉回。
第二节全面实施营销策略
1健全营销体系。客运部门要迅速成立一个多媒体、高效率的市场营销体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展营销工作。如:在互联网上建立客运营销网站,网站上开设列车时刻查询、网上订票、大客户服务、旅客投诉、旅客建议等栏目,为旅客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交流平台,使旅客足不出户即可实现与铁路进行业务洽谈和沟通。
2开辟客运新市场。一是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高质量、有特色的客运产品。二是多方联系,营销团体客流。客运公司可与风景名胜地区的旅游部门联手,推出旅游套餐,加开旅游列车,实施全程服务;与外出劳务部门联系,组织民工专列;与教育部门联系,开行学生专列等。
3完善考核机制。一是完善工效挂钩办法,将营销人员的个人收入完全与营销收入关联,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充分调动客运职工的积极性。二是继续执行现行的发售异地客票允许收取5元手续费政策。为了防止有关部门截留该项资金,影响发售网票积极性,上级主管部门可将网票发售指标列入任务考核。
4加大营销宣传。一是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要设置客运营销广告宣传专项资金。无论是调图变点、新增客车,还是加开临客、加挂车厢,只要推出客运新产品,都要加大广告宣传力度。二是营销宣传要投资建立完善的宣传网络,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广告、资料、电话问讯、手机、机信息等先进快速的宣传工具,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了解到旅客列车的车次、运行区段、到开时刻、基本票价、沿途停车站以及当前运行正晚点情况等信息,形成完善的营销宣传网络。三是通过售票窗口向购票旅客免费发放易于长期保管、阅读的旅客列车信息手册,以其作为我们的“请柬”,进一步固定“老客户”,开辟新市场。
4提高服务质量。铁路客运员工素质的提高必须引起各级客运干部的高度重视。因为客运员工的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企业的根本所在,直接影响着客运业的生存和发展。提高客运员工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先进的培训基地。客运培训要学习大型现代化企业的培训模式,建议取消各基层站段职工教育机构,在分局建立大规模先进的培训基地,修建一流的教学设施,配备雄厚的师资队伍,开设完善的岗位培训课程,制定合理的培训周期,保证过硬的岗位培训质量。二是走出去学习他人之长。组织客运职工外出参观学习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树立现代企业员工的服务理念。以此不断提高客运职工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旅客运输市场发展对客运职工的素质需求。
第三节优化售票方式
售票是铁路客运组织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开展客运营销的关键环节,售票方便程度是当前影响旅客旅行选择交通工具的重要因素,决定着能否吸引客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2003年在石家庄北站候车室、售票厅等地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20份。通过问卷调查资料分析表明,旅客选择购票等候时间不超过15分钟所占比例为45.6%,如购票等候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那么将有46.8%的旅客认为购票等候时间长,不方便;希望能够买到返程票的旅客占93%;希望在市内银行代售车票的占94%;有卧铺需求而买不到的占32%,其中因不能满足卧铺需求而改乘其它交通工具的占12.5%。
调查表明,满足旅客购票需求是客运营销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目前,微机售票联网已基本覆盖了全路较大客运站,实现全国联网售票已成为现实。但是,网络功能的潜力远远未被挖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发。
1以票额分配为基础,实施动态调整。票额分配是计划运输工作的具体体现。实行了计算机联网售票以后是否可以取消票额分配,实现同民航一样的全国任意一个联网窗口都可以发售任意方向和车次的客票?就目前我国的国情和铁路现有能力状况而言,是不现实的。民航售票有票种单
一、航班经停站少、业务量相对较少等特点。铁路目前的计算机售票技术实行售联程和往返票是不成问题的,但是铁路列车中间停车站有几个到几十个,旅客的流量、流向及季节波动等动态因素较多,大多数中间站无始发列车,客流要靠始发站预留能力来解决。
计算机售票,技术上可以做到某中间站售出一张该站到终到站或前方中间停车站的车票后,计算机自动生成一张始发站到该站的短途票额或再生成一张前方到达站到终到站之间的短途票额,一张长途能力变成了两段或三段短途能力。但这样以来,如果各站都按自己的需求组织售票,势必造成车站售票的无序竞争,造成热门车超员、冷门车虚糜,长短途能力的合理分工、旅客列车的均衡运输、能力的充分利用以及铁路的整体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都将受到影响,导致正常运输秩序的混乱。因此,票额分配仍有必要。
铁路客流由于其随季节变化的不确定性,决定了票额分配也不能一成不变。只在调整列车运行图后进行一次性票额分配,不加强票额的动态管理,也会出现旅客列车的不均衡运输,经常出现始发站虚糜,中间站吃紧等现象。这是多年来铁路旅客计划运输工作中一直未能解决的难题。因此,在票额分配的基础上实施动态调整恰恰能够解决这一难题。
计算机联网售票后,随时进行票额动态调整在技术上成为可能。通过各地区票务中心的监控,可随时掌握各站的售票动态,了解各次列车的超、欠员和能力利用情况,再综合日常客流调查及分析,便可得出日常票额调整的依据。
2003年1月10日,北京铁路局实施了票额动态管理。在始发列车开车当日,路局票务中心根据始发站售票情况,将部分剩余票额调整到前方站发售,同时自动在被调票额车站计算机上下载“调动票额通知书”,由调出站于开车前连同乘车人数通知单一并交列车长,不再重复下达调度命令。较以前相比,无疑进步了不少。但是,这只能说是“半自动”,如果将人工调整的“半自动”通过编程实现计算机执行的“全自动”,将只能利用始发站剩余票额变为充分利用任何一个站的票额,计算机网络功能才算充分发挥。具体为:一是列车从本站开车后,剩余票额立即自动释放到前方站或前方几个站进行发售。二是该铺位如果未发售到终点站,则程序在该票的到站自动生成本铺位票额,使该站再次发售,达到一位多卖,提高利用率。三是给列车内配备车载补票机并与地面实现无线联网,达到运能数据共享共用。
实现上述功能后,既能充分利用剩余能力,又有利于铁路与其它交通工具的竞争。例如:以往车站无卧铺后只能到车上补,能否补上只有上车后才知道,风险较大,使部分旅客担心上车后没有卧铺而改乘其它交通工具。实现票额动态管理后,旅客在车上车下均可购买卧铺,减少客流流失。
如第三项功能不能实现,车内补票可暂时取消,等实现该功能后,还可恢复车内补票。
2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售票方式。除车站售票厅外,还要在站外建立售票网点,较大城市也可在繁华商业区、居民聚集区、银行、旅行社内增设代售点,方便顾客购票。随着科技的发展,还可在上述地方增设自动售票机使旅客能够很方便地购买到全国各地的车票。
关于增设客票代售点,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1、明确代售关系的法律地位。从法律上讲,票务代理属于商事委托代理关系,铁路企业是委托方(被代理方),代售单位是受托方(代理人)。《民法通则》中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从调查中得知,许多代售点都挂有“××火车站客票代售点”的招牌,不论铁路企业还是社会公众都确认了这一层代理关系。然而,《代售火车票协议书》文本中,有这样的表述:“经××申请,上级部门审批同意,由××站与××合作,在××开设火车票代售点”。把铁路企业与代售单位的关系界定为合作经营关系,显然混淆了“合营关系”和“代理关系”。这样就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协议主体的权利义务不明确。“合营”和“代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法律关系。合营主体的权利义务体现在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但。而代理则主要体现在授权委托之中。因此,协议书中权利义务条款多处含糊不清。二是双方法律责任不清。合营的每一主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按其投资和获利比例区分的。而在代理关系中,代售点的代理权限是代售火车票,作为委托方的铁路企业,只为代售点售出的火车票承担法律责任。代售点其它行为的法律责任,则由代售点自行承担。
2、解决好代售点价外收费问题。代售点把火车票作为商品来代售经营,目的就是要获取利润。《民法通则》中规定:代理人可以在处理被代理人委托事务时,获得报酬。代售点以铁路的名义发售车票,按理应当从铁路企业获得报酬。但铁路现行的运价政策,没有代售服务费这一块,代售服务费只能通过价外收费来获得。虽然,国家计委和铁道部对代售服务费做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但“每张不得超过5元”,在通常情况下,不足以维持正常的成本支出。于是,代售点价外收费在“合法”的外衣下,非法加价收费,就很难从根本上杜绝。旅客作为消费者,并不清楚车票所附加的价外收费,哪一部分是合法的,哪一部分是非法的。这是代售点不时出现“高价票”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一问题比较理想的方式是,借鉴民航机票的代售方式,在票价中包含代售服务费这一块,使代售点的代理报酬,由现在的从旅客手中获得,变为按一定的提成比例直接向铁路企业清算。这样以来,票价以内是合法的,票价以外的任何收费都是非法的,这样就可从根本上避免代售点价外收费现象。
3建立列车追踪分析系统。利用联网获取客车全程售票数据,将每趟客车各停车站的售票情况及全程上座率绘制出直观的分析图,为决策客车开行、停站增减及票额分配提供依据。
第三篇行包市场营销篇
第一章行包运输的特点及现状
铁路行李包裹,是旅客随身携带物品及少量急需物资,装入客运列车所挂行李车内运输的物品。其特点是安全、快捷、方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物资流通的加速,行李包裹的运量呈急剧上升态势,与发展缓慢的铁路运输能力形成尖锐的矛盾,行包运输组织本身成了这一矛盾的严重制约方面。如果这一矛盾引不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得不到及时而妥善的解决,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给铁路的一个大好机遇就会失去,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源泉,就会进一步被正在崛起的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分劈和占领。由此,作为一名客运管理工作者,我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很有必要对铁路行包运输存在的影响市场竞争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的原因与对策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以便认识自己,兴利除弊,适应市场,促进发展,使铁路行包运输成为铁路运输经济的第三大重要支柱。
第二章行包营销工作存在的问题
铁路行包运输,作为铁路运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铁路走向市场的过程中,进一步显示了它在铁路运输经济效益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位置,人们在着眼大宗货物和旅客的同时,不断地把眼光投在这里。市场机制在全社会发挥着日益深刻的影响和作用,铁路行包运输在市场面前的缺陷和问题日益明显地显示出来,它以经济效益和铁路形象为代价,日益强烈地警告着铁路运输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形势不容乐观,问题确实不少,必须引起充分的注意。
第一节产品设计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只有适应了市场需求才能畅销。如果不管市场需求如何而进行盲目生产,必然造成部分产品滞销积压,部分产品供不应求的不平衡状态。而目前的铁路行包运输恰恰就存在着这种不平衡的状况。石家庄北站每天办理行包业务的列车共24趟,其中,16趟比较正常;1趟常年超载,车站无法加装;4趟常年满载,强塞几件非常困难;3趟常年虚糜。这给车站造成了有量无能有能无量的不平衡局面,运能浪费和货物积压同时并存。如果将积压货物改装其它同方向短途列车,势必增加了行包中转次数,增加了中转站的作业量,增大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差错概率,却减慢了行包的运输速度。
第二节经营管理问题
行包运输作为一个多环节运输过程,一处不畅就会影响全局。因此,铁路内部的经营管理非常重要。管理到位,各环节之间就能密切配合,使大连动机高效运转,使行包运输安全快捷。否则,就会造成环节梗塞,问题频出。目前铁路实行计件考核,按劳计酬,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在任务考核过程中,只是注重了承运收费环节,而忽视了装车、卸车、运行、中转、交付等环节。这种做法引出了一系列影响整体运输的问题。
1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站车交接障碍
行包运输只考核车站,车站将任务分劈给行李员,奖金与装车件数挂钩,而列车上却无任务考核,装车多少与其奖金无关。装车越多差错率就越大。因此,站车交接时,车站想多装货而列车上却希望少装甚至不装,为此时常发生矛盾,甚至出现大打出手现象。列车为少装货,有的提前给沿途各停车站拍发满载电报,有的对车内货物不按规定码放,使再装货物码放困难,有的在点件过程中故意出差错,拖延交接时间,有的强调包装不好或同一到站货物太多拒绝装车等等。造成车内虚糜,浪费运能。
2中转不畅,延长货物运达时间
虽然<lt;客规>gt;规定车站装车应遵循“先中转,后始发”的原则,但执行中却恰恰相反。因为中转作业不产生效益,尽管上级部门为鼓励中转,设立了中转奖金资金,但是,这部分资金大部分被中间截留,生产车间很难看到,因此,这一政策收效甚微。有时由于运能紧张,中转行包常常被滞压十几天甚至几十天,造成快件不快,随身行李不能及时提取的问题,影响了旅客货主对铁路的信任。
3无序竞争,损坏顾客利益
同一城市有两个以上车站办理行包业务,形成竞争格局,对于铁路提高服务质量,开设多种服务项目,以优质的服务赢得货源是有益的。但是,如果管理不善,协调不好,面对共同的货源,一是在同一区域重复设点,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二是纷纷采取少计计费重量、压低服务费用等手段抢夺货源,使国家和企业蒙受经济损失。三是在竞争中为削弱对方运输优势不择手段,给对方设置障碍。例如:甲、乙两站在同一城市,按规定甲站应该中转乙站的行包,由于利益关系,甲站不按规定办事,拒绝为其中转。甚至将乙站已装上车的行包“中转”下来给予“暂存”,然后装上本站的行包,过几天再将其装出。其实这样非但不能将乙站货源吸引到甲站,反而由于铁路声誉的损坏导致包括甲站在内的大量货源向其它运输方式流失。
4运输秩序混乱,造成运能紧张与浪费
多年的行包运输经营,铁路组织部门已经总结出一套科学而完善的行包运输方案,明确规定了装车和中转规则。如果各站均执行这一规则,既能充分利用运能,又能提高运输速度。由于监管力度不够,运输方案很难落实到位,经常出现长货短装,东货西装,人为增加中转次数,造成货物迂回运输。如北京到广州、天津到广州的包裹去太原中转。这虽然也能到达到站,却造成了这些行包在231公里石太线上的迂回运输,延长了行包运输时间,又给石太线各站装车造成困难。
5价外收费严重,降低市场竞争能力
现在的行包货源,半数以上来自代办点。代办点分两种:一种是设在车站附近,不产生短途运输,每件货收取代办费2.5元;另一种是设在郊县或距车站较远的市场,需要进行短途运输,每件收取10元。而每件行包的运价率一般只在11元左右。这样代办费的收取大大增加了货物的运输成本,再加上装卸费,总运费就远远超过了汽车运费。而代办点有时收货较少,往车站送一趟要赔钱,于是就压一天,等第二天再一块送,这又减慢了运输速度。石家庄—包头包裹运输按每件15公斤三类包裹计费,其运费为21.10元,代办费10元,装卸费2元,标签费0.5元,合计32.60元,如果包装不好还要打包。而汽车运输,不论件数大小,包装好坏,只要能装上车,运费每件5元。其运输方式为:一辆大客车,两辆大货车,货物装货车,人员乘客车,货随人走,下车取货,丢失损坏当场赔偿。且装车在市场,卸车在家门。无论是从价格讲,还是从便利、快捷、安全讲都优于铁路。
6运价死板,难以应对市场
行包运价是由货物品类、重量、运价里程三个因素决定的,没有特殊情况并经特别批准是无法改变的,尤其是直通行包运价更难调整。而公路、航空、邮政等运价价格非常灵活,遇大批货物时,为促成生意,费用可根据情况下调打折。有些邮局也开设代办点,用10的邮运费奖励代办点人员,并按业务量多少享受免费安装电话、使用手机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激励他们多为邮局拉货源。再有,航空也采取一些优惠政策,把本来走铁路的一些货源拉走。而铁路只能望货兴叹,束手无策。
第三节生产质量问题
行包运输产品质量包括承运、装卸车、中转、交付等多个环节,当前的行包运输质量,部分环节不同程度存在着问题。
1“售后服务”不到位
通过车站搞营销,拉货源,货主来铁路承运货物了,但办完手续后,情况就变了。常常出现因行李车货位紧张不好装车而使货物积压,延长运达时间;因装卸不文明造成包装破损,物品损坏而相互推诿得不到及时赔偿;因交接不清造成行包“偷梁换柱”而无处寻找;因交付人员态度生硬使货主心生懊恼等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铁路内部可以说,是多个环节的问题,不是哪一个单位的事,但货主却认为整个铁路是收钱时热情周到,收钱后冷若冰霜,是不能理解的。
2内盗问题严重,责任难以划分
一件行包从发站运至到站,最少要经过发、运、达三个环节,如产生中转时还要增加一些环节。发生内盗后的货物一般包装都“完好”,站车交接时不易发现,只有货主取货时由于重量减轻、封条更换等现象才发现被盗了,但为时已晚,责任已不好划分,追查起来相当困难。目前,内盗事件有增无减,这些行包又常常因为不保价或保价金额不足,在发生丢失、损坏后得不到应有的赔偿,使货主苦不堪言,进一步降低了铁路信誉。
3货损赔偿欠妥,影响铁路信誉
行包发生丢失损坏后,常常由于赔偿问题发生纠纷,延误事故赔偿时间。其原因有二:一是确定行包发生问题而需铁路赔偿时,就要列责任车站事故一件,对车站及责任者影响很大,这就导致发生问题后推拖抹赖,责任难定。或者对被损行包巧装改扮,蒙混过关,使货主在交付时不易发现,交付后无处查询。二是货主为少付费用,往往对托运的包裹不保价或不足额保价,发生问题后,铁路只能按章对不保价的货物赔偿最高不超过每公斤15元,对保价货物按声明价格进行赔偿。这就远远低于货物的实际价格,使货主蒙受损失,影响铁路的声誉。
第四节生产设施问题
1到达通知方式单一
近年来,随着通讯业的不断发展,电话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托运人填写托运单时常常将联系电话填得很清楚,通讯地址却填写不详。有些车站因电话资费不易管理或其它原因,行包到达后只使用明信片一种方式通知,不管地址是否详细,一律按照票面记载的地址填写明信片,收货人能否收到从不考虑。事实上,许多明信片寄不到收货人手中,延误货物领取时间。
2营运窗口格局落后
有些车站行包承运窗口仍然是传统的“鼠洞”式,透明度和传音效果都不太好,给货主与工作人员的交流带来不便。虽然有的窗口处设有扩音设备,却难以避免音调的高低、音质的好坏而产生误会,这必然会影响作业速度。
3生产设备科技含量不高。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生产领域开始运用这种技术进行生产。铁路售票工作已经基本实现微机售票,三等以上车站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可在任何一个联网站购买全国各地的始发车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方便了旅客购票。而行包方面,至今尚未形成一套全国统一的制票软件,各站段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制票软件五花八门,有的车站还是人工制票,更谈不上全国联网。
第三章行包营销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事物运动的现象,往往是一种现象有多种原因,而一种现象作为原因又会导致多种结果。一果多因,多果一因,因因果果错综交织,构成复杂的社会现象。造成铁路行包运输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有着纵横交错的多种原因。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节思想观念问题
铁路这个典型的计划管理体制下的企业,多年来,不论活干多少,效益如何,铁路职工基本上是旱涝保收,即使是亏损,赔的也是国家。通过改革,尽管宏观上企业效益与职工收入挂了勾,但总体上的运费多收几万或少收几万对于职工个人而言却没有多大影响。因此,“效益是企业的根本”这一观念尚未在一线职工的头脑中真正树立起来,摆了多年的“铁老大”的架子一时难以放下,造成抓任务上急下不急的局面,经营的压力未能层层传递到每名职工。
第二节政策问题
1鞭打快牛的现行政策制约着许多职工积极性的发挥。
目前铁路各级管理层逐级下达的生产经营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经验为主的水平法而进行的,尚缺乏科学的计算和论证。倘若今年任务完成得好,明年肯定要追加,倘若今年没完成任务,明年的指标就要往下调。这种鞭打快牛的政策,使得各单位打着算盘抓任务,控制任务的完成接近或超过计划适可而止。这就制约了各级组织和各生产岗位充分挖潜扩能,增运增收的积极性。
2营销体系不完善,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到目前为止,多数车站尚未成了高效健康的营销机构,更无能力进行周密而准确的市场调查,进而决策产品定位,实现以销定产。仍然是原来的经营模式:生产在车间、班组,决策却在铁道部、路局。业务问题逐级负责,归口管理。经营过程中的政策问题需要逐级上报,逐级审批。其方式大部分要求正式的书面报告,传递方式为车递或直接送达。如遇主管首长不在,报告就会如泥牛入海,即使是审批顺利,下边也早已是人走茶凉,情况发生了变化。“正月十五贴门神”已经晚了半月了。
第三节管理问题
管理工作中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问题是造成运输秩序混乱的一个主要根源。《客规》、《管规》对行包运输作了不少规定,每次编制列车运行图还要制定相应的行包运输方案。如果全路行包运输部门都能严格遵守这些规定,行包运输定会秩序井然。出现行包运输中的各种不良现象,是因为一些部门和个人只顾局部或个人利益而对整体利益于不顾,对规章制度于不循所致。
第四章加强行包营销工作的措施
对于当前铁路行包运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能否及时有效的加以解决,直接关系到今后整个铁路运输的发展,关系到铁路运输企业和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为此,我们必须着眼市场,从铁路和各地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铁路行包运输。
第一节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
考核激励机制是调动劳动生产积极性的有效手段,行包营销工作当务之急是完善现有的考核激励办法,利用制度和政策调动各部门各岗位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1健全作业人员的激励机制。对行包运输各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激励办法,让承运站奖金与其承运、装车量挂钩;让列车奖金与其装货量挂钩;将中转量列入单位生产任务考核,使单位领导重视中转作业,以确保行包得以顺利中转。用经济杠杆调动各环节的积极性。
2健全间接人员的约束机制。一是将与行包运输有间接关系的行车人员、调车人员纳入到行包任务考核之中,装车多少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收入,以便让他们为行包装车创造条件。如:将客车尽量停靠在易于装车的固定线路,在客车到站之前避免车列压道口,确保行包拖车顺利通过平交道口进行装行车作业。
3健全责任,制定行包流失有限赔偿制度。对“三难”和野蛮装卸人员,在造成不良后果,导致客流、行包流失时,除按现行规定实行下岗外,可比照责任行车事故的有限赔偿办法,按比例赔偿损失,增加在岗人员的压力感和紧迫感,从根本上杜绝粗暴待客现象出现。
4健全新货源重奖制度。行包运输的发展取决于新货源的开发。对组织新货源的有功人员(不论是何工种),可根据其创造的效益给予奖励,不断开拓行包运输新市场。
第二节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运输环境
制约行包运输发展的诸多因素是由于内部管理制度造成的,只要我们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相信许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1制定合理的行包运输纪律。上级主管部门要本着提高效率,压缩成本,节省运能的原则,制定全国统一的运输纪律,用一个标准规范运输行为。在制定行包运输方案时,尽量避免迂回运输。运输压力宁可在枢纽站用小运转、汽车解决,也不要将其转移到线上,造成全线运能紧张。
2严格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建立制度容易,难点在于制度的落实。有章不循等于无章,落实制度要靠日常检查和对违章的相应处理来解决。因此,要求上级主管部门要勤于检查,检查时要重检查、轻汇报,重实事、轻资料,防止弄虚作假,流于形式,使已有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3下大功夫杜绝内盗现象。各级客运管理部门要对内盗事件做出详细统计。包括:被盗货物品名、发站、到站、被盗时间、所装列车等,逐级汇报,认真分析,发现规律后,由上级公安部门协助进行突击检查,一经破获,严肃处理。对小件贵重品实行邮包式运输,口袋施封,凭封印交接。还可以制作行包集装箱,易丢失货物装箱后再装行李车。
3对丢失损坏的行包及时给予赔偿。行包发生丢失损坏后,保证在提取当日办理赔偿手续。手续要力求简单,所赔货款可由运营进款垫付,事后再分析原因,以保证行包运输的信誉。
第三节以市场为导向,实施灵活的营销策略
“只有不变的产品,没有不变的市场”,这句商业谚语告诉我们,行包运输要想巩固市场分额,开辟新的市场,必须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的营销策略。
1让价格走向市场。市场经济条件下,优价实惠是竞争成败的决定因素。因此,行包运输,要在既考虑运输成本,又顾及旅客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参照其他运输方式的价格,科学制定基本运价。在具体操作上,可根据市场变化情况,采取优质运价、区域运价、浮动运价、协议运价、优惠运价等方式上下调节,随行就市。
2靠服务赢得市场。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专家西奥多.李维特认为:“未来市场的竞争,关键在于产品能够提供的延伸价值——即服务”。可见改进服务的重要性。首先要改进服务态度,做到笑脸相迎,真诚服务;其次,要改进服务质量,大力开展延伸服务、上门服务等业务;第三,要改革服务方式,简化作业程序,积极推行一票制,实行一个窗口服务,一票结算到底,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回头客。
3用广告拓宽市场。广告宣传是现代企业拓宽营销渠道的重要手段。要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和方式,大力加强优势及优惠政策的宣传,通过企业形象重塑工程,彻底改变旅客、货主对铁路的不良印象,提高其对行包运输的满意度,使其发自内心地感到“方便了,实惠了”,达到奔走相告的宣传效果。
4以调研稳固市场。变幻莫测的市场,要求铁路有一支稳固的市场调查队伍,深入市场,收集信息,分析筛选,随身掌握市场需求,把握市场脉搏,并根据市场变化采取对策,以灵活的组织方式和手段适应市场,稳固市场。
5借信息决策市场。建立纵向信息网络,使生产一线与决策机构保持信息贯通和反应灵敏,当经营中遇有政策问题或运能运量不协调时,通过该网络及时反馈给决策机构,以便做出快速反应,及时决策市场。
第四节加大硬件投资,提高生产效率
行包运输生产,经营管理固然重要,然而,“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没有硬件的支持,再好的软件也无法正常运行。
1改善生产设备。行包运输设备比照售票设备办理,在三等以上车站配备微机,编制全国统一的制票软件,实现全国联网,增加行包追踪查询功能,达到随时监控装运后的行包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运输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2改革办公场所。改以往“鼠洞”式窗口为柜台式办公,让工作人员与顾客面对面交谈,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
总之,铁路客运市场营销工作也是一门科学,值得从业人员认真研究。只要我们始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遵循经济规律,适应市场需求,用科学的营销理论指导生产,用发展的思维理念应对市场,那么,铁路客运必将在客运行业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铁路客运市场必将在当今环境中得以空前发展,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研究 篇2
当前, 铁路货运产品存在着定位不清晰和服务质量不到位两方面问题。
1.1 货运产品市场定位不清晰
现代市场营销学认为, 产品是通过交换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消费者实际利益的综合体。它既包括提供给消费者的有形产品, 也包括提供给消费者的无形产品和利益, 是二者的结合。按照这一观点, 铁路运输产品其实质是一种服务, 应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即:核心产品、形式产品、扩大产品。核心产品的基本功能是为客户提供位移服务;形式产品主要是指车站等基础设施布局、车辆档次、服务设施, 工作人员形象、精神面貌、服务质量、方式等;扩大产品一般包括电话订票、上门服务、承诺服务等。计划经济时代, 铁路缺乏培育货物运输的意识, 除了供港专列外, 几乎没有在社会上有较高知名度的名牌产品。走入市场后, 又因方方面面条件的限制, 先后开发出的新产品也较少有质的突破。五定班列的诞生, 从产品目标到设计思路, 都契合了市场需求, 也进行了良好的市场包装,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但仍没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受限于整个运输体系, 在开行条件、集结时间、促销手段等方面还需完善。客运市场形势的改变, 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产品的开发为契机的。依托全面提速的物质基础推出的多层次客车品牌, 以及季节性的旅游、民工、学生专列, 向社会展示了铁路客运与市场接轨的公众形象, 用新建客专和动车的大量开行推动整个客运市场化进程。与客运相比, 货物运输市场形象不清晰, 更没有形成季节性、灵活性和多层次的产品系列, 没有发挥出市场开发的“龙头”作用、市场营销的“品牌”作用和市场培育的“引流”作用。
1.2 服务质量不到位
运输业的服务与客户的消费过程在时间上是同一的, 服务作为一种产品, 本身又是无形的。服务产品中的任何“废品”和“次品”都必然要“出厂”, 并且很难被检验人员发现。劣质服务将损害客户切身利益, 把客户推向竞争对手。这是运输业保持优质服务的难度所在, 而优质服务恰恰又是企业维系客户保持市场份额的重要方面。
2 铁路货运产品营销策略
针对铁路货运产品存在问题, 应从以下四方面制定策略。
2.1 加大货运改革力度。
落实大营销格局增强货运市场竞争力, 促进铁路事业发展, 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是铁路运输业的目标。为此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重新定位铁路与客户的关系, 牢固树立效益来自市场、发展依靠市场、营销适应市场、一切从市场出发的市场观念。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客户的需要, 满足客户的需求。把客户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客户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货运工作的根本标准。目前, 货运工作的重点就是要解决那些客户反映最强烈、最不满意的问题, 充分认识加快铁路货运改革、强化货运市场营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落实大营销格局。
2.2 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系列
俄罗斯铁路开发多样化“适销对路”的运输产品, 除了发展重载运输、直达运输外, 积极组织开行产地与大城市间“夕发朝至”供应市场的农产品快运列车、定点定线直达快运列车、私人小汽车运输列车等。随着货物产品结构的变化, 集装箱运输、驮背运输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既竞争又合作, 开展公铁、公水 (海) 多式联运和国际联运, 实现一票到家的“门到门”服务。在高速和提速线路上, 开行不同等级的快速货物列车。
2.3 开行大宗货物的方案列车
美国I级铁路的营销工作一直奉行80/20原则, 即80%的业务来自20%的用户, 重视大用户, 忽视小用户。根据二八定律, 同时借鉴美国铁路货运营销策略, 我国铁路货运可把管内所有客户按此原则进行分类, 以便重点掌握。对大客户要纳入运输方案。派出专门营销人员到运量较大的企业, 变客户跑站为驻厂服务, 提前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和运输需求, 研究装载方案。按照固定发、到站, 固定发、收货人, 固定运行线及车次和固定运输费用的原则, 以购货合同为基础, 以运输订单为依据, 制定运输方案, 搞好运力保障, 实行均衡运输。积极组织开行煤炭、石油、矿建、粮食、木材等品类大宗货物直达列车, 提高运输质量, 减少保留列车, 稳定骨干货源。
2.4 增强竞争意识, 开展优质服务
运输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商品, 本身又是无形的, 运输业的服务与客户的消费过程在时间上是同一的。客户是按照价值最大化的原则对运输企业及其所提供的产品进行选择的。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做到用工作热心、待客诚心、查询耐心、办事细心、语言暖心来换取客户的满意称心。铁路货运从业人员应该采取“上门服务”、“快捷服务”、“一揽子服务”等多种形式直接面对用户,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赢得用户的信赖。例如, 改“推” (依靠用户推动) 为“拉” (主动吸引用户) , 对市场进行经营性和广泛深入的调查, 与一些主要生产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制度等。彻底改变几十年一贯制的“坐等客户上门”的工作方法, 主动出去搞营销, 变坐商为行商, 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3 铁路运输能力保障策略
铁路货运营销从表面看是让运输产品迎合运输需求的问题, 是加强客户与铁路之间的联系。但是对铁路运输企业来说, 货运营销包括运输产品的结构、层次, 产品的价格, 产品的销售渠道以及促销策略等, 这些因素是通过控制改善运输组织去实现的。所以铁路货运组合营销策略的深层问题是改进运输组织方法。
3.1 改进运输指挥的职能
铁路运输大联动机的特性, 决定了运输生产的集中统一指挥只能强化, 不能削弱, 但是运输指挥职能要有改变。对调度所来说, 应该改变“我管你干, 我调你动”的传统做法, 做到运输跟着市场走, 调度围着车站转。不仅要加大对日班计划的考核, 更应该把经营意识、市场意识、营销意识和为客户服务的意识贯穿于运输指挥和业务管理当中去, 实行单车效益核算, 单列效益核算, 为拓展市场、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打下基础。
3.2 改进运输计划
运输计划是铁路货物运输工作的基础, 是确定货流及车流数量、方向的原始依据。运输计划的改革, 除了方便客户、缩短提报周期, 加强计划的互相制约作用之外, 还应考虑增加一些内容:供应运输产品的周期及形式, 对于短缺产品公平供应的竞价方式。有的客户认为整列或成组集中到货, 会给销售带来不便, 他们更愿意接受每日均衡的小批量发送。这些情况都应该在运输计划中有所体现。
3.3 改进列车运行图
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基础, 是铁路货运组织的综合性计划。运行图的铺画必须和所运输货物的种类及性质相联系, 对于煤炭、矿石、水泥、木材等大宗货物要求编组大重量列车, 运行可以是低速度以增加通过能力;对于价值高的货物、急需物资则要求有较快的运送速度, 运行线可以与部分客车线路平行。运行图的铺画应考虑货源及其变化情况, 由组流上线原则改为按流画线原则, 以适应货源变化以及减少客户短途搬运费用。运行图还应考虑缩短编制周期, 应根据货流变化备用几套运行图随时更改。
在构建铁路货运营销体系的同时, 一定要考虑相应的运力保障体系, 避免“前店”营销与“后厂”运输“两张皮”。要在营销和运输部门之间形成有机联系, 尽可能按照营销和客户的要求配制运力。真正树立起效益来自市场, 发展依靠市场, 营销适应市场, 一切从市场和广大客户的需求出发的营销观念。不断增强铁路货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竞争中扩大铁路货运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彭开宙.2001年中国铁路改革与发展重要文稿.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1.682
[2]黄四川.铁路客货营销实践与探索.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96
[3]刘重庆.国外铁路运输商业化改革.中国铁路, 2000 (9) :24
[4]刘丽文.生产与运作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270
[5]祝继常, 李丹明, 贺振中.美国铁路货运发展战略.中国铁路, 2O01 (2) :44
铁路客运市场竞争力提升研究 篇3
关键词:铁路客运站;市场竞争力;营销;成都站
近年来,多元化运输方式的迅猛发展给客运市场结构带来了巨大变化。铁路客运作为传统运输方式的龙头企业,如果不能改变“坐商”的旧经营观念,将面临竞争力降低、市场萎靡的威胁。建立以旅客为导向、整体营销为手段、旅客满意为重点的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是铁路客运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成都站基本情况概述
成都站是西南最大的铁路枢纽,也是西南最大的特等站,直属成都铁路局,1952年7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成都站位设在成都市金牛区,设到发线18条,总建筑面积超过160000㎡,接轨铁路成渝铁路、宝成铁路、成灌快铁,有可直达全国各大城市的列车,与成都东站、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共筑成都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输立体化体系。
二、成都站市场营销工作现状
㈠ 推出特色服务
成都站秉承“以人为本、旅客至上”的服务宗旨,推出七大特色服务:设置绿色通道以及低位售票窗口,方便残疾旅客购票;候车大厅面向70周岁(包含)以上老年旅客以及残疾旅客提供“帮老助残”爱心服务,免费提供茶水、残疾小车,并由相关工作人员护送;设置电子寄存小柜,方便旅客存放行李;提供“小红帽”特色服务,方便旅客乘车;开辟母婴候车区域、军人候车区域,使得候车大厅设置更加齐全,服务功能更加完善;面向重点旅客提供重点服务。在候车厅内,每日向旅客提供列车终到城市的天气预报。
㈡ 强化淡季营销措施
主动走访地方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旅游部门等,介绍铁路新产品和营销新举措,挖掘市场客流需求;发挥电话订票、互联网售票等优势,采取移动售票、送票上门等多种售票形式,方便旅客购票;灵活调整客票销售策略,最大化使用淡季客运能力;推广城际列车公交化运营模式,实现旅客随到随购、随到随候,为旅客提供快速购票、进站、候车、乘车一站式公交化服务,吸引短途客流。
三、以营销为重心提高市场竞争力
㈠ 转变营销观念
在职工中建立营销为重的新观念,用好“能力利用率考核”、“异地票销售奖励”、“堵漏保收奖励”、“担当车收入奖励”等奖励办法,加大对营销密切相关人员的奖励考核力度,调动职工参与营销工作积极性。
㈡ 抓好窗口售票环节
售票员以优质服务为根本,主动为旅客规划行程,引导旅客购买联程票、往返票,尽可能满足每位旅客购票需求。对旅客购买的客票进行合理分流,冷、热门车均衡运输,提高运能利用率。
㈢ 培育大客户群
对吸引区范围内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部队、院校、旅行社等具有较稳定用票量需求的团体客户广泛宣传大客户政策,组建较为稳定的大客户群体。
㈣ 提高团体票办理实效
将利于团体票办理的政策进行大力宣传,让团体客户切实感受到铁路团体票办理的优先及便捷性,吸引团体旅客选择铁路出行。
㈤ 拓展代售点业务
联网代售点在方便旅客购票的同时,还可同步开展代理保险、机票、彩票业务,邮政代售点扩大人工订票范围和送票上门服务。通过丰富业务项目,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益。
㈥ 开展行包
1、用好价格杠杆。接到行包营电[2004]119、124号电报“部分包裹运价下浮的批复”后,行李房及时到广元市大型厂矿、企业、固定货源的货主进行大力宣传,争取把流失到公路的货源拉回来。同时对有固定、稳定货源和大宗货源的,根据铁路部行包运价优惠办法(铁运函[1999]126号)的有关规定,向客运分处申请行包品类下浮。
2、加强管理,搞好行包优质服务。行李房对大宗货主进行追踪,建立稳定的关系,主动上门服务,依靠自身优势,搞好“以票促货”,为旅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大力发展门到门服务,对托运提供便捷的行包承运环境。
3、行李房遇大批行包运能紧张时,积极向分局客调申请行李车预留货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货主需求。
4、行包装卸时做到监装监卸,防止偏载、超载及火灾隐患,同时严格查验“三品”,防止夹带危险货物和禁运品以及易于腐蚀铁路车辆的货物。
5、在检斤验货方面做到每一票货交付前必须进行复核,并建立检斤验货管理制度。
6、定期开展货源调查,对广元市区的厂矿、企业、个体户进行摸底,对他们生产的产品、发货量及方向做到心中有数。广泛收集市场信息,努力开发新货源。同时组织休班职工到各大厂矿和私人企业拉货源。
总之,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市场化改革的新营销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真正的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吴健安主编:《市场营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修昌 戴弘主编:《高速铁路客运》,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年版
浅谈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策略 篇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经济力量的发展壮大,激烈的竞争正改变着运输市场的格局,铁路在运输业中 “一统天下” 的地位已悄悄地发生变化,受到了来自其它运输方式的严重挑战,运量占有份额下降.要改变这一状况,重现铁路货运的优势,就要下大力气搞好铁路货运营销,以最小的成本支出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改变目前 “货主为我服务” 的生产型运输组织体系,形成 “我为货主服务” 的经营型运输组织体系,真正体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市场份额问题是铁路走向21世纪面临的严峻课题.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源分布不均匀,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铁路长途运输大宗货物,决定了铁路是交通运输的骨干.然而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铁路客货运输在整个运输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是不断下降的,而且下降的幅度还比较大.市场份额下降直接影响铁路经营,使得铁路经济出现亏损,运营效益、指标下降.目前铁路货运营销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对铁路货运营销缺乏正确认识.铁路货运营销工作目前还停留在 “揽货源” 状态,因此在货源充足,货运量持续增长,货运产品供不应求时,营销工作就不再被重视,很容易回到以前坐等货主上门的状态.1.2铁路货运质量和服务质量都有待提高.铁路部门目前的运输状况和服务很难为货主抢时间、争效益.治安状况也不尽人意,货赔现象较为突出.1.3铁路货运价格体制缺乏竞争力.一方面铁路运价统得过死,不能随市场情况变化,适应市场能力不强,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铁路货运的综合费用较多且透明度低,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使很多货主对铁路运价搞不清楚或难搞清楚.1.4缺乏现代化的铁路货运营销手段.铁路货运营销工作目前还没有实现系统化、网络化、科学化,货物运输动态管理手段落后,铁路局、站段与重点企业之间虽然实现了有关台账、报表的信息传输,但基本上还停留在人工作业阶段,信息传输不及时,没有很好发挥作用.1.5货运营销员未充分发挥作用.铁路系统已向重点企业派驻了货运营销员,营销员作为路企衔接的桥梁,直接接触市场,责任大,素质要求高.但目前营销员缺乏培训,工作水平、营销技能参差不齐,作用尚不够明显.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策略铁路货运营销工作首先要适应经济的发展和进行生产布局的调整,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铁路运输组织要求,使运输组织形式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传统的铁路运输具有很强的计划性,要将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式转变为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首先要转变观念,打破铁路货运的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面向市场提供优质服务,为铁路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2.1货运价格策略
价格是市场营销组合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基于目前的铁路运价的现状,铁路自身必须不断强化意识、改变观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运价新体制.因此,在铁路货物运输定价时,必须实施以下策略:
①改变按标记载重量计费方法,实行以实际载重量折价计算的方法.即对根本装不到车容量的货物制定不同的折价系数;对轻质货物制定实行以容积计价的方法,以此计算运费会更加合理完善.②完善运价收费体制,充分考虑到回空费用.建立和完善往返收费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空车无效走行和占用股道的费用,积极推广车辆租用,将自备车和一些企业的特种车纳入,与路用车统一管理,实行企业单位租用,尽可能减少空车费用.③改革指定径路计费方法,完善运费清算方法.在确定运价时,要充分考虑到径路这一因素,把运输费用最合理、最有利市场竞争作为确定车流径路的原则和依据,对所有指定径路进行调整,不因分流运输而无形增加货主负担.④简化运价表现形式,提高价格透明度,实行 “一口价”对现行的各种收费简化为运费、杂费、建设基金等几个主要费种,并不再增加新的收费项目,使运价内涵简单明了.同时对价规的分号与品类也进行合理的调整、归并、化繁为简,避免相同货物因其用途不同而采取相异运价.实行新线新价,积极探索 “批运价”、“运行线运价” 和 “上下限浮动运价”.⑤理顺比价关系,改善失调局面.理顺比价关系,必须形成铁路对社会物价的 “影子” 价格,根据影响铁路成本的资金价格和主要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化,形成与之对应的运价调整机制,并得到政府的认可,相互参照掌握.2.2设计良好的质量形象是货运营销的前提
长期以来,铁路独家经营,而且长期处于运输市场的霸主地位,等货择运的作风形成已久,经铁路运输货物需要申报计划,需要请求车,需要按货场的要求进货、装车,有各种制度、要求去约束货主,运输服务质量形象差,而且各种形式的费用繁多.多年来铁路内部的体制也没有太大的变化,没有竞争,营销观念落后.因此以市场为主体,通过改善对运输需求的供给方式,设计良好的质量形象,是铁路货运营销 工作的前提.2.3建立营销体系,健全营销机构
目前铁路货运部门的营销工作正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建立起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营销体系.铁路货运部门的机构设置,应该说是在计划经济年代里、政企合一体制下形成的业务管理型机构.因此,要开展好货运营销工作就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货运营销体系,健全营销机构.①改变现行的多级管理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应结合省、区的地理位置和铁路线路的分布情况,减少管理层次,实行路局直管站段,提高工作效率.②建立路局级营销机构.在路局建立营销机构,彻底改变局机关只搞管理的现状.路局营销部门可设置为客货营销部,其下可设客运营销中心、货运营销中心、调度指挥中心、设备保障中心.原运输、客运、货运、调度、机务、工务、电务、车辆、统计等处室的有关人员分别属于上述各中心.③建立站段级营销机构.在站段也要根据上述原则建立起切合实际的营销机构.具体设想可以设置货运营业所,作为货运营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车站也可以结合铁路货场内部企业化经营管理的开展,改革现有运输管理体制,主业和 “多经” 一体化经营货运,以市场为导向,强化营销工作,彻底转变几十年来计划经济形成的僵硬的管理方法和垄断思想,逐步形成主副合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货运营销体系.2.4企业整体利益最大是货运营销的目标
市场份额下降,经济效益下滑,从铁路经营上来说,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大锅饭严重,运输企业只重视完成任务,不注重市场信息和变化.二是一部分单位和个人把自己的小利益和运输企业的整体利益对立起来.三是铁路忽视了高运价率的货物经营,近几年来,全路货运增长的大部分是煤炭、石油、建材、粮食、化肥等,除石油外均属于低运价物资,而机械、家电等运价率高的物资大批流失.虽然有客观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铁路货运手续繁杂、有乱收费、货损货差严重,时效性差等原因,即重视运营效率,忽视经营效果.因此追求运输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必须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改进运输组织体系入手.2.5组合营销是铁路货运营销的方法
目前铁路的各级都建立了市场营销机构,但是营销的方法,仍然停留在生产导向和推销导向的低层次水平上,其特征是以完成铁路运输企业自身的发送量、周转量和装卸车数、收入为主要目标.高层次的营销观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为导向的,其特征是以顾客的需要为核心,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围绕营销转.在这里我们提出铁路货运组合营销策略:在深入开展市场调查,细分市场构成,确立目标市场的条件下,综合考虑运输产品的质量,包括运营质量和服务质量以及和质量相对应的价格、促销手段,发挥运输产品的安全、迅速、经济、便利的优势,以货主的需要为核心,按货主的需求安排生产,重新树立运输产品的质量形象.2.6增强竞争意识,开展优质服务
①增强竞争意识.要教育广大干部职工认清铁路目前所处的严峻形势,增加危机感、紧迫感,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营销意识.要使广大职工真正树立起 “旅客、货主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货主就是上帝” 这样一个指导思想.要彻底改变几十年一贯制的 “坐等货主上门” 的工作方法,主动出去搞营销,变坐商为行商,积极参与市场竞争.②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各营销机构
都要延长服务时间,主要营销点应做到24小时对外服务.努力开展电话预约服务等新项目.车站内勤货运室要扭转 “机关化” 的倾向.所有营销人员都要坚持文明服务、微笑服务,真正做到 “想货主之所想,急货主之所急”.③简化货运手续.针对现有货运受理业务流程存在的问
题,可对其进行如下改进:取消货运外勤人员、内勤人员和计划受理人员,设货运受理人.使客户由对多部门变为对货运受理人一人.客户与货运受理人签订货运受理合同,填写有关资料并缴纳部分定金.货运受理人将受理情况汇总后,用计算机直接发送到铁路局调度所.铁路局调度所将批准计划发到各货运站,货运受理人接到装运计划后,按合同书的条款通知客户将货物运到指定地点,或由货运受理人安排运输工具到客户仓库拉货.货物到位后由客户根据合同条通过业务流程的改进,将由各部门串联完成的流程变为由货运受理人一人完成,使整个流程的效率提高,同时降低了管理费用.④运到货物交付业务流程改造.货运站在货物到达经外 勤人员核对无误后,交与内勤人员用网上公告、电话、邮寄等多种方式通知收货人.收货人到货运站将领货凭证交与货运受理人,提出相关要求,由货运受理人办理有关手续,并一次性结算费用.货运受理人根据收货人的要求,安排收货人提走货物或负责将货物送到收货人处.⑤改善硬件设施.各级货运营销机构,特别是车站货运
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研究 篇5
网讯:
内容提要:近年来,磷矿和木材在铁路货运中占有较大比重,该2种品类货物分布的共同特点是产地集中、消费分散,并且主要为跨区域长距离运输,因此磷矿和木材运输是铁路的稳定市场。
随着高速铁路网的逐步形成,主要铁路运输通道能力进一步释放,为铁路货运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目前,煤、石油、冶炼物资等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仍然是铁路货运的主要市场;农用物资、磷矿、木材等为铁路货运的稳定市场;集装箱、散装、冷藏等货物运输需求越来越大,这些产品属于高效率、高运价、高收入、高回报率的运输产品。因此,发展高附加值的中长距离货物运输是铁路货运市场的发展方向。
一、巩固和扩大大宗货物运输市场
在货运市场中,煤、石油、冶炼物资等大宗货物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煤炭运输一直占铁路货运量的50%左右。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全面推进的时期,煤、石油、冶炼物资等大宗货物运输的刚性需求仍将持续旺盛,也为铁路货运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同时,大宗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历来是铁路货运的优势,在相当时期内其他运输方式难以替代,因而大宗货物运输是铁路货运的主要市场。
二、稳定农用物资、磷矿、木材等运输市场
粮食、棉花、农药及化肥等物资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一直是铁路运力倾斜重点保证的货物,近年来占铁路货运市场的比例不断增长。因此,长距离、大运量的农用物资运输是铁路货运的稳定市场。
三、发展高附加值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市场
我国货运市场状况分析 篇6
一、我国的航运市场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在上海海事大学和虹口区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专家学者对国际航运市场的变化、发展趋势进行了追踪研究,作为献给航运界的新年礼物,于2010年1月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推出了《航运市场分析报告》,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和贸易逐步好转,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逐步开始止跌回升,相关贸易量也有复苏迹象。新兴经济体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但是依然是拉动世界经贸发展的重要动力。
世界航运市场是否真正走出低谷?2010年国际集装箱、国际干散货、国际油轮、中国沿海干散货等几大航运市场的走势如何?各自的情况如何?航运企业该如何应对市场变化等问题?《航运市场分析报告(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对此给予了回答,提供了业内人士参考的意见。《报告》认为2010年世界整体经济和贸易都会有所好转,但是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很多,航运市场的恢复相对滞后;尽管预计2010年的航运市场贸易量小幅增加,但是运力过剩程度依然严重,同时2010年新船运力交付相对集中将对市场产生较大冲击;由于航运企业运力市场投放、运力封存、运力拆解、运力调整等动态博弈的进行,航运企业整体上可能会维持在盈亏平衡点附近波动,局部市场可能出现短暂繁荣。
报告预计,2010年大宗散货的世界海运贸易总量约30.91亿吨,同比增长5.7%,其中铁矿石的贸易量增幅最大达到了9.5%,煤炭需求不断增加,但是谷物的贸易量有所减少,小宗散货相对稳定。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使得投资和消费需求仍会快速增长,进出口增速降幅收窄,工业生产加速回升,整体市场向好;预计2010年煤炭需求将继续增长,铁矿石需求将继续保持旺盛,粮食比较稳定。集装箱市场:预计太平洋航线西行货量为608万TEU,同比增长2.9%,东行货量为1183万TEU,同比增长4%,同时东西行货量比将会有进一步减小的趋势;亚欧市场相对看好,预计东行货量有4%的增幅,西行货量较2009年也将小幅上涨2.2个百分点;2010年美国消费市场依然疲软,预计大西洋航线东行货量较2009年上扬2.2个百分
点,西行货量略低,约1.6%左右。预计2010年世界石油需求量为每日85.9百万桶,原油海运贸易量增长3%左右,世界成品油海运贸易量增长2%左右。由于运力增长过快,运力过剩的压力依然较大。本报告预计,2010年国际干散货运力实际增长将在10%左右,新船交付量将达到接近1.1亿吨,相当于现有船规模的24.9%;中国沿海散货运力增幅维持在15%左右;预计,2010年全球集装箱船公司共将接受新增运力分别为208万TEU,拆解量将达到17-20万TEU,运力增长将高达13%左右;预计,2010年单壳油轮的拆解的利好因素影响有所减少,运力增幅乐观在1-2%,悲观在4%左右。运力过剩可能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尽管世界海运总量小幅上涨,但是考虑到运力过剩,运价整体依然低迷,不过不同的市场可能表现各异。预计,2010年BDI指数年均值在3500-4000点之间浮动;集装箱市场运价整体低迷,相对看好亚欧航线,太平洋航线和大西洋航线会出现小幅上涨,但是上涨空间不大;2010年下半年,油轮运价会有所恢复,但是全年运价水平整体仍然偏低。
面对相对疲软、不确定的航运市场,《航运市场分析报告》建议航运企业要适时优化船队结构,加速淘汰老旧船舶;加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研究和分析,理性应对航运市场;有效的防止海盗,改革保险条款;与服务对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货源;加强航运企业内部的合作,维持良好的海运秩序;积极响应国际社会的发展要求,打造低碳航运;同时,呼吁政府给予航运企业一些政策扶持。
二、我国公路货运
改革开放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国有运输企业在运输市场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市场主体多元化日趋明显;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对公路运输新需求,公路货物运输生产方式和经营内容不断扩展,包括传统的整车运输、零担运输以及集装箱、大件笨重货物、危险品货物运输等不断发展和完善,快件运输、社会性储运服务等也暂露头角;运输市场的多元化和运力的快速发展,使得为车货双方提供配载、货运代理和货运信息的货运服务业应运而生;公路运输市场调控和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存在的主要问题但是也应看到,我国公路货运由于历史原因,从运输组织
形式到经营管理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国内其它运输方式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高效的运输生产组织方式,如零担和集装箱运输等,为改变公路货物运输行业长期以来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客观条件和公路运输管理体制等主管原因的制约,汽车货物运输的机动灵活、运达速度高的优势仍一直未真正彻底体现出来。通过对我国公路货运业的现状分析,影响我国公路货运发展的诸多因素依然存在据我国物流协会相关部门相关数据了解,根据我国各个地方今年前三季度数据统计来看,公路货运继续快速增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社会完成营业性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为178.9亿吨和3141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4.7%和16.4%;公路货运是物流业发展到至今使用最广的途径,特别是对于大企业经常进行往外发货这样的情况来说是最佳选择。公路货运的增长正是体现我国物流业在发展和增强的体现。
公路货运增长就前三季度来看,工业原料比例明显提高,主要通道货运持续增长。据重点联系企业统计,1~8月份完成的公路货运量中工业原料所占比重达38.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8个百分点。高速公路货物运输量持续增长,从17个省市6~8月高速公路完成的运输量情况看,货物发送量、周转量同比增长19.2%和21.6%。同时相关部门预测,今年全年公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为243亿吨、4261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4.4%、15.0%、。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我国公路运输发展的潜力所在,也代表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
三、我国铁路货运
经过20多年的体制改革,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变革过程中,运输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宗货物不断减少、高附加值、小批量运输不断增加,对货物运输在快捷性、机动性、准确性、安全性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而目前的铁路运输还难以满足这些新的货物运输要求。同时,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特别是经济发达、公路密度大的地区,公路以其速度、灵活的优势,分流了铁路相当多的短途运量和部分长途运量,铁路货源不断流失,货运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铁路所占的市场份额还不足15%,从货物周转量来看,铁路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呈下降趋势。铁路货物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受到冲击。铁路在货运市场中份额大幅下降不仅有来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变化和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与铁路运输自身发展的经济特征和服务水平也有密切关系。铁路货运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市场竞争能力,长期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缺乏深入改革的内在动力。铁路所运送多是低附加值、批量大的货物,很难提升在货运市场的地位,而且铁路的送达速度慢、便利程度低、货损货差严重、灵活性差、无法满足货主的要求,导致部分货源流向其他可选择的运输方式。
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研究 篇7
1铁路客货运输市场营销的现状分析
以前,铁路运输属于卖方市场,运输往往是供不应求,根本就不需要进行营销。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运输需求开始呈现扩大趋势,并且运输市场也开始逐渐改变。将市场需求多元化发展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各种运输方式 ( 公路、水运等) 开始迅速发展,进而同铁路开展竞争,由铁路一直独占的运输市场开始逐渐瓦解,并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运输市场竞争形势[1]。正因为这种改变,使得铁路运输开始进入到买方市场,货主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而铁路运输能否继续生存并发展下去,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营销的好坏。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市场营销开始进入到铁路客货运输当中,并从弱到强,逐渐发展起来。 近些年来,铁路局对客货运输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与创新, 且获得了一定的成果。第一,铁路局自身的营销意识得到强化,之前是等着货主找上门,现在是直接上门为货主服务。第二,进一步加大了营销的力度。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与实践,在对外营销方面,大力宣传铁路运输产品,对运价与客货运输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变革,优化了营销的手段。第三,进一步加强了对服务质量的重视,清楚了解到旅客与货主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是极为注重的。
虽然铁路运输经过改革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例如运输水平、经营机制等的影响,使得铁路客货运输变革的整体效果还不够理想,且没有从本质上提升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力。
2改善铁路客货运输的营销策略
2.1以客户心智及认知为主导
在市场营销理念当中,客户是营销的关键所在,营销是站在客户的角度上,从各个客户的不同利益点下手,打造出可以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能够为客户带来具备自身所需要的价值的产品属性。之前企业所采用的推销理念、生产理念以及产品理念等,其中心所在均是企业,而市场营销则不同,是一种全新的销售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2]。市场营销理念将交换的主要原因总结为是为了达到客户的需求与要求,以客户的心智与认知为主导。因此,铁路客货运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那么就必须坚持市场营销理念,以客户为中心,发现客货运输的目标客户,搞清楚目标客户最为注重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之后,再依据目标客户所注重的价值来打造差异化的产品 ( 服务) 属性。
2.2价格策略
在铁路企业当中,运输价格是市场营销当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极为敏感的元素。近些年来, 在铁路运输市场营销当中,虽然非价格因素对消费者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在影响铁路运输企业在竞争市场中份额的众多因素中,价格依旧占据一定的比例。价格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铁路运输市场的利润,同时还对铁路运输市场营销的其他因素带来一定的影响。从市场营销理论来看, 在运输价格上,铁路运输营销的主要研究内容为: 在动态环境下,铁路企业怎样遵守市场价值规律,且制订出合理的价格,同时就消费者对运输价格的反应进行研究,以便有效提升铁路在运输市场中的份额,增加铁路企业的经济效益[3]。所以,在铁路运输企业中,价格策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在铁路客货运输中,货运改革显得更为关键,铁路运输企业应该依据货主的实际需要与运输市场的竞争形势, 开发新的货运产品,例如 “五定班列”,而其运费是根据铁道部所批准的项目与费率,且增收30% 的快运费,这种运价相对而言比较高,对运输市场的竞争极为不利,所以,应当依据季节的改变、货物的实际流量,对运价进行灵活变动。
2.3产品策略
2.3.1发展流动或异地售票
铁路企业可以依据客流实际状况,建设无轨车站和车票销售点,以便于旅客购买,最大限度地方便广大旅客, 这是市场营销中一种重要方式。另外,在互联网售票与微机售票的前提之下,设置离线售票业务服务; 在城区的各个地方建设多个售票与发货代办点,还可以购置售票车, 采取流动售票的形式,将火车票送到旅客的家门口。
2.3.2开展车站广告业务
凭借铁路运输自身的优势,开展广告业务。在一些旅客集聚的场所,例如火车上、火车站内、候车厅等,充分运用车站中的各种闲置资源,放置广告位,为铁路企业创造一定的利润。
2.3.3微机办货
铁路企业可以采取微机取货、发货的形式,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方便广大货主。另外,为了进一步方便货主,可以设置触摸查询仪,使货主能够更加快速地查到自己的货物。
2.4品牌策略
21世纪,全球企业的市场竞争侧重点,开始逐步朝无形资产的竞争方向发展,特别是品牌这一无形资产,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广泛注意。公路、航空是铁路的两大主要竞争对手,它们都开始朝打造品牌的方向发展[4]。而铁路要想在运输市场中依然占据一定的份额,那么展开品牌战略是极为有必要的。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品牌资产不仅能够缩减自身的投资成本,同时还能够提高自身的经济利益,吸引更多的新、老客户购买自己的产品。当前铁路企业的品牌策略定位还不是很明确,从某种层面上来讲,不管是在货运产品上,抑或是在客运产品上,铁路运输都没有较为成熟的品牌。一些公认的品牌也仅仅是处在一个初级阶段,不够成熟,例如 “五定班列”、 “集装箱国际联运班列”等。铁路运输企业要想打造知名品牌,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辛苦工作。而企业在打造品牌时必须注意,应该以品牌战略作为引导,将一个品牌的内在素质凸显出来; 同时,还必须正确定位产品的品牌概念,只有这样方能打造出较为强势的品牌,保证铁路运输的正常、可持续发展。
3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市场营销当中一些已经相对完善的营销理论,应该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工作当中,进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铁路运输领域,更应该广泛运用市场营销理论。由于营销战略在铁路运输中的使用时间比较短,与公路等运输方式的营销水平相差极大。因此,为了能够有效促进铁路客货运输的快速发展,对铁路进行有效的变革,展开铁路运输营销是极为必要的。
摘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脉络,铁路运输在当前的运输市场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铁路局是整个铁路运输体系的主要执行方与承担方,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运输手段的不断更新,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尤其是近些年,从卖方转移到卖方市场的铁路运输,其在市场中的份额开始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铁路局应该采取怎样的营销策略,方能使自身处于不败之地,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鉴于此,本文将阐述铁路客货运输市场营销的现状,并且提出了铁路客货运输的市场营销对策,以便有效推动铁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铁路货运向市场化转型的探讨 篇8
关键词:铁路货运 运输 市场化
1 当前铁路货运向市场化转型存在问题
1.1 经营理念不完善
虽然,自2013年铁路货运改革以来,铁路建立了各级营销机构,实行了敞开受理,但货源并未如期上升,究其原因,主要是经营理念严重滞后,对当前运输市场发展认识不足,还处在营销货源的层面,未认真分析其他运输企业的运作模式,自身优势并未根据客户需求加以改进,对客户提出的全面物流服务还不能普遍得到落实,在客户选择运输方式上处于不利地位。
1.2 运到时限无法得到保障
一是普遍比公路运输慢,甚至查询货物运行到什么位置都很困难。二是准时率不高,同一发到站的货物有的是3天到达,有的是10天到达,准时率不高,客户无法依据到货日期安排生产计划。
1.3 运输价格不具备优势
一方面国家对于铁路运输价格虽然从政府定价转为政府指导价,但国家对铁路运价的控制未完全放开,造成铁路市场化转型速度滞后。另一方面铁路货运成本升高,加上发、到站两端的汽运搬到成本已经高于了其他运输方式,价格竞争不具备优势。
1.4 内部运能不适应社会零散物流需求的发展
铁路在长期为大宗货物运输过程中,所修建的编组站、区段站都是为整列、直通货物服务的,对于大量需要集结、编组的零散货物的作业效率不高,甚至有时产生堵塞,由于沿线各站解编、摘挂作业大量增加,主要干线经常产生运行不畅现象。
1.5 铁路工作人员对市场化运作缺乏经验
当前铁路职工受到几十年计划经济的影响,主动应对市场,积极开发货运市场,市场化运作缺乏思路,市场化运作的知识匮乏,不仅认识不足而且没有足够动力,也没有有效的制约考核手段,主观能动作用发挥不足。
2 解决铁路货运市场化转型的策略探讨
2.1 全面放开铁路货运价格
铁路运输企业可以依据市场变化调整运价,一是取消繁琐运价结构内容,实行完全的一口价运输。二是按照市场公允价格提供运输服务,与其他运输方式价格相同或相近。三是取消运输成本的概念,运输成本由内部挖潜提效解决,不再测算每一笔业务的成本,货运总体盈利即可。
2.2 完善内部信息系统
全程掌握每批货物承运后的痕迹,采取货票与车号结合的方式,或采取社会物流公司的条形码方式,货物信息随车到编组站、区段站、分界站等节点留痕,客户可通过计算机系统随时查询货物运行位置,铁路也可向客户提供免费的信息推送服务,随时通报货物运行位置与货物预计到达通知。
2.3 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加强铁路客服平台建设,规范服务规范实现敞开受理。二是主动公开服务流程,服务标准和服务承诺,自觉接受社会和客户的监督。三是加强营业厅服务质量管理,加强日常督导。四是依据客户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如客户需要的仓储服务,可以开发铁路货场的闲置库房加以改造利用。再如客户需要物流服务,铁路应提供一揽子物流服务方案,从原材料采购,准时到达,生产的产品及时外发,或先到中转站集结后按时送达交割地点等等。
2.4 做大做强专职营销队伍
一是根据业务需求引进高端物流人才,带动现有职工学习现代物流知识,营销技能,提高服务意识和经营意识。二是加强现有人才的培训,并补充年轻大学毕业生,改变现有货运人员结构,使得更加年轻化、知识化,提高营销策划水平。
2.5 加大鐵路基础设施的改造
一是为适应未来铁路发展的需要,对现有编组站、区段站的站场结构进行有针对性地改造。二是改造现有货场的内部设施,增加现代化仓储服务设备,适应未来集货需求。
2.6 调度部门提供有效运力保障
自货运改革以来,调度部门作为运力保障部门,配合营销部门不仅要实现敞开收货、随到随办,还要及时掌握运力需求,实现铁路运力的无缝衔接。在日常运输生产过程中进行精细化管理,优化运输组织方案,并依据客户需求进行运力资源调配,使得调度工作服从于市场,服从于客户需求,为铁路货运市场化转型创造条件。
2.7 完善最后一公里管理机制
目前铁路门到门配送业务的发展不够快,很难满足客户全程物流服务的需求,而且由于需求急剧增加,两端的配送能力已成为关键因素。为提升客户体验,提升铁路货运市场化水平需要完善配送汽车、司机和装卸人员,并进行相应的物流服务培训,整体提高最后一公里的送达效率。
3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