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2014.10.1

2024-10-09

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2014.10.1(精选5篇)

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2014.10.1 篇1

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首先采用“优质课评选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我校共有四名教师参加本次“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参赛的8节课都是选手经过精心准备的,凝聚着参赛教师和辅导人员智慧和汗水的较高质量的课,这8节课更贴近课改目标,更与常态教学吻合,更具操作性,达到了“以活动带动校内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目的。

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教师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朗读语言、板书都比较规范、精炼,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态自然大方,有亲和力。

2.教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解读、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都把握得比较到位。教师不仅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备课,还能站在作者的角度、编者的角度去思考、揣摩。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温芳老师,对文本读得细而透,切入点找得巧妙。

3.问题设计注意变换与整合,做得比较到位的有曾玲老师。

4.教师重视学法指导,能恰当处理课堂教学中形成的问题并及时作出合理的疏导与评价。

5.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适时地进行写作指导。随文练说写已不少见,且有用得恰当而有新意。

6.注重语言训练和积累。教师注重挖掘语言训练点,凭借语言文字、重点句段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努力引领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理解、体验、感悟作品表达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同时进行了人文熏陶。无需贴标签,道德的力量积蓄在学生心中,语言的魅力萦绕在学生脑际。

二、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1.有的课堂问题缺少整合。

2.有的课堂略读课文的特点没得到体现,使略读课文等同了讲读课文。

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2014.10.1 篇2

我们当然不能说我们的学生不爱阅读, 问题还是得在教者身上找———我们的语文课是怎么上的?我们的阅读教学, 真正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真正遵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吗?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那样, 以往的学校活动, 对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必然拥有的深层的心理体验 (情感、态度等) 是重视不足的。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表现为教师一方面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客体地位上灌输知识, 训练技能, 而不注意其主体性的伸张;另一方面“忽视语文课的审美价值, 过分强调工具性, 导致语文课变成一门纯理性, 纯技术的学科”。这样的阅读教学, 形式上采用“满堂灌”或者变相“满堂灌”的“满堂问”等做法, 违背了“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自求了解” (叶圣陶语) 的原则, 挫伤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内容上则侧重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表达技巧和写作手法等等, 而不是从学生实际的阅读需要出发, 强调“对文中词句的理解、重要信息的辨别与筛选、观点态度的归纳概括、作品意涵的把握等”, 将好端端的课文肢解地支离破碎, 久而久之, 学生怎么会不觉得语文课索然无味乃至面目可憎呢?

珍视和激发学生的阅读需要, 让学生对文本由愿意读, 喜欢读, 直到读有所得, 自觉的产生对主旨的深刻理解, 对形象的深刻感受和对方法技能的切实领会, 应是阅读教学的追求。

一、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师的分析再好, 于学生而言也还是像跟自己“隔”了一层什么似的, 更何况许多阅读课上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 往往只是“教师在练习讲解技能、板书技能、提问技能”, 既浪费了时间, 又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书义”是读出来的, 不是讲出来的。阅读教学应该从烦琐分析中解脱出来, 大胆地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学生能读懂的就不要再讲, 学生能自己领悟的就不要再分析。高明的教师常常会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饱含的思想感情, 在读中体会文章运用语言的精妙之处, 在读中领略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情趣。以教学具有形象感染力的文学类作品的阅读课为例, 其立足点应是引导学生对赋予着作者主观因素的作品形象的内在情感和深层意味进行品味、揣摩和挖掘。比如在《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中, 可以激发学生“一读”:初读诗句, 在心中想像、勾勒那幅王维与友人的送别图, 并在反复的品读中使这画面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完整、越来越鲜明;“二读”:从诗句描绘的景和事中体会蕴含其中的感情;“三读”:在诵读中准确读出诗中蕴含的感情。这样的阅读感悟过程, 是学生自己的认识心理活动和审美心理活动相当活跃的过程, 它使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对古诗情景交融特点的一点感性认识和对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感情的体会, 而且它使得学生今后在阅读类似诗歌的时候也会有意无意地自觉想象画面、自觉捕捉景和事中蕴含的感情。这相比那些被视作“无效劳动”的“多余的分析讲解、多余的提问、多余的板书”显然更易为学生接受, 也更能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能力。

在这里还想提一下朗读的问题。众多学者认为,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当是书声琅琅的。试想, 如果学生读起一篇好文章来能如痴如醉, 物我两忘, 完全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这对于他们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陶冶作用将是多么巨大!而这样一种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全身心投入的“读”, 绝不是单靠对朗读“技巧”的掌握就能做到的。这种朗读, 是情感与领悟由内而外的流露, 是学生对作品有了自己的“心领神会”才可能产生的结果。阅读课上鼓励学生把内心对作品的领会体现在对课文朗读感情的把握上, 同时又促使他们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加深自己对作品的领会, 这也是培养自读感悟能力获得成功的一种体现。

那么, 当学生的自读自悟、自主探究遇到困难或无法进入到更深的层面时, 教师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呢?合适的做法是选择好点拨的突破口, 实现“片言居要、点石成金”, 而不是追求所谓的“讲深讲透”。仍以《送元二使安西》教学为例, 在学生体会作者感情发生障碍时, 老师不妨引导学生将“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劝君饮尽一杯酒”比较着读一读、品一品, 以体会到诗人那依恋不舍的感情。另外, 学生探究、感悟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平等交流体验的过程, 教师作为学习的先行者, 应该以尊重学生的自我体验为前提, 民主的、真诚的向学生呈现自己的阅读体验。这样平等真诚的呈现往往会让学生在对老师产生感激和钦佩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二、让学生在研读探究中感受发现语文的美妙。

学生是具有感受别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表达自己的感受、感想的欲望和能力的, “当他有机会去感受和表达, 而不单纯的只是被告知的时候, 主动性的发挥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的“机会”决不是简单的指在课堂上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而是指用问题和情境的创设来调动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参与, 使学生的内心达到“愤悱”状态, 也就是说, 通过教师的“诱发”使得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发现”。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必须要准确把握课文知识的热点和学生学习心理的兴奋点, 针对需要, 激发动机, 点燃学生的思维之火, 组织好持续的探究活动, 使学生逐步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探索。在这里, 笔者想以《杨修之死》教学为例, 谈谈具体的做法。

小说三要素中人物是主要要素, 而《杨修之死》中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又是十分鲜明突出的, 因此本课的目标定为品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一步步带着问题去阅读, 在不断的读和思考中品析人物形象。具体的说, 在初读的基础上以两个问题作为阅读的切入点, 即“杨修为什么被杀”和“杨修是不是非死不可”。这样就分成两个层面来引导学生阅读、思考, 其做法如下:

一、准备:

创设情境, 明确学习目标 (品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疏通文字, 扫除文字障碍 (以自学为主) 。

二、实施:

第一步:探究“杨修为什么被杀”。

请同学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课文, 在读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讨论有分歧则再读课文, 最终探究得出杨修被杀的真正原因--“数犯曹操之忌”。在此过程中, 同学初步感知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课堂教学进行到这里, 或许已能让同学对人物产生一些看法, 甚至得出一些结论, 但教师的作用正是应该在关键之处发隐显微, 引起学生更深的思维和遐想, 因此, 还要进行第二步的探究。

第二步:探究“杨修是不是非死不可”。

对于杨修这样一个聪明过人而年富力强的人被杀, 许多人都觉得可惜。此时, 正可抓住学生为杨修感到惋惜的心理提出问题:曹操作为一个统治者, 是需要人才的, 他能不能不杀杨修呢?杨修既然聪明过人, 他能不能避免被杀呢?可以说, 这两个关于“杨修是不是非死不可”的问题的提出, 一定会令同学产生极大的兴趣。此时, 教师正可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深入品析人物形象。

1、引导学生再次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展开讨论:

曹操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杨修既然那么聪明, 那么善猜曹操心思, 为什么他会一再犯忌、触怒曹操以致招来杀身之祸呢?经过反复有目的的读与思考, 同学对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会产生较为成熟的看法, 形成了自己的结论。在此基础上, 老师再适当补充同样节选自《三国演义》的较能体现曹操和杨修性格特点的其他情节材料, 让学生印证自己的结论。

2. 请同学作一个设想:

依你看来, 曹操和杨修应当怎样相处, 才能使一个能得到一位难得的人才, 而另一个则避免被杀的厄运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就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 同学们必然会思维发散, 纷纷为曹操和杨修“出谋划策”。然后老师再“轻轻”一点: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像你们说得那样相处呢?同学“顿悟”:以他们的性格是不可能这样相处的, 杨修之死也是不可避免的。

至此, 同学们对小说中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就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这理解的得来是经过反复思考, 水到渠成的。同时, 这样的思考过程会让学生对文学作品越读越爱读, 越读越会读, 越读越有味。

在这里, 问题的提法十分重要。学生读小说, 是沉浸于情节之中, 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自然会思考“曹操为什么杀杨修”、“能不能不杀”这样的问题。因而, “为什么被杀”、“是不是非死不可”是学生很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只是不一定提得很明确、很及时。教师帮助提出这些问题, 正切合了学生的需要, 可以促使学生主动的去读、去感受、去领悟, 主动去思考、去发现。如果问的是“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性格怎样”、“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性格的”, 这些问题虽然也是逐层递进的, 却属于作品分析的思路, 并不是多数学生阅读所需要的, 因此不能算是合适的问题。

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 篇3

2017-2018学第一学期

为了学习并打造威宁“三出发”优质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有效落实“教师主导、组长指挥、主体突出、掀起高潮、注重实效”的威宁县优质课堂活动原则,强化落实“六环节、六到位、六有效”,“五要讲、五不讲”的要求,逐步进行教学改革,打造并发展新式课堂和新式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建设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也为了完成威宁县大面积优质课评比活动,我校本学期组织了优质课评比活动。

我校根据教育管理中心给的名额,上报参加比赛的老师名单,进行了优质课评比活动,每科老师都有参加上课,全校教师主动听课。在这次活动中,全体教师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老师们积极参与,认真对待,虚心取经。优质课评比活动圆满结束了。整个优质课由评教案设计、说课、上课、课后反思和教学效果五个环节组成,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检测了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并且发现了每位青年教师的优缺点,提出了许多针对性的建议,每位青年教师都有了丰硕的收获。下面就对整个活动作一个总结。

此次活动为中青年教师创造锻炼的机会,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很好的结合起来。教师在谈自己的感想,认为开展汇报课的形式很好,自己得到了锻炼,学到了其他教师的许多教学技巧和手段,提升了教学能力。本次作课体现出来的特点:

一.能较熟练地运用课件辅助教学,部分课件制作精美,实用价值很高,而不是流于形式。这种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学生兴趣浓厚,对教学内容理解透彻。如:生物课上巧妙的运用视频进行讲解。

二.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评价。

三.教师的语言增强了启发性,鼓励性,培养了学生质疑、思考、表达能力。课堂上启发学生质疑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学生体会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信任和期待,激发了进取心,培养了自信力。

四.尊重学生意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数学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不同解法,只要学生意见正确,即使与老师预计的方法有所不同,教师也及时给予肯定。使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注重了课堂教学与课外生活的结合,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如:教师的结束语。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或到处都有语文),到处都有知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思考,你就会学到很多等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学问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课外搜集的习惯。

六.美中不足:

1.小组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前应明确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讨论,做到有的放矢。不能盲目讨论,流于形式。讨论过程中应注意方法的指导,合作时的注意事项。讨论时间要把握好。时间太短,完不成任务;太长,造成混乱,影响效果。达不到目的。讨论的次数不要过于频繁。

2.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自主不是自流,而应是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积极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不管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应注重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无论是读书还是做其他事情,总得有个好的习惯或方法,总得有个规则。好的习惯、方法是需要培养的,规则的遵守是需要引导的。这对低年级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在“培养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践中,应该真正理解“自主学习”“发展个性”的意义,不能简单理解为“喜欢怎样就怎样”,“想怎样就怎样”。自主不等于自流,个性不能变任性,良好的习惯需要培养。

3.学会倾听:老师的要求、讲解,学生的回答都应听清。否则,会出现所答非所问,或重复别人已经回答过的内容。

4.学会思考: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很好,但有些学生回答时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回答欠准确。

5.学会回答问题:训练学生表达要清楚,语句要恰当,吐字清晰,声音要响亮,概括要完整。

小学品德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 篇4

1、带领珍视,筹办富裕

为了包管活动的顺利展开,小学教研室王主任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探讨,建立了亲身任组长的带领小组和工作小组,我担当操行与糊口生涯、社会小组的组长,组员由我镇的德育课程的教导团队成员担当。

在活动程式上,我们采取了分派名额——各黉舍初选保举——教研室工作小组复评的方法进行。最终,我们召开了各校校长集会,安排了初选工作,当真提拔后,把提拔出的教师名单交教研室。教研室对提拔出的教师讲课地点、时候联合安排后,参赛教师进行做课,评委对参赛教师进行评审,然后按成绩列队提名,提拔成绩好的,保举参加市优良课比赛。

2、提拔赛赛出了程度

1、扫数参赛教师都能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去筹办课程,根据学科特点去分析讲义、处理讲义,安排教程和教法。经过议定对参赛教师教案的检察和听课,我们发觉,大都教师都凸起了以门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传授原则,出力于培养门生自立进修的自动性和创设性。联合学科和课程特点,追求尽大略多的刺激点和规律,使门生学会知识、明白知识、把握并应用知识,为其毕生成长奠定根本。备课中,教师传授目标明了,传授方法明了,传授重、难点明了,门生活动明了,门生交换知识点明了,讲堂、课外功课明了,知识点的拓展和应用明了。讲堂传授时候、活动时候、知识点的拓展延长时候平分派公道、安排得当。

2、扫数参赛教师都较好地应用了小组互助和多媒体传授的`方法。此次评比中课件的建造,可以说,亮相了我镇教师近几年来致力于电脑传授的较高程度。美好动人的音乐,清楚亮丽的画面,会让你感觉到轻快、前卫、新鲜科学的进修氛围。多媒体传授方法的应用,不但增加了讲堂的容量,并且也使传授更加直观、更加有序;不但增加了讲堂的情趣,并且使门生在连续的奋发点转换中轻快高兴地学到了知识,不但节减了讲堂小结概括的时候,并且为讲堂知识的拓展供给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3、结果精良

1、各黉舍经过议定当真听课都保举出了本身的优秀的代表,各参赛教师都亮相了本身较高的程度。可以说,此次提拔活动,是我镇教师讲堂传授最高程度的一次交换,到达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目标。

2、此次评比增进了教师的听课活动。黉舍内的的彼此听课,赛讲中的教研组听课等,都促使全部教师投入到了大听课活动中。这对全镇传授经验的交换,传授方法的彼此进修等,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增进。

3、富裕阐扬了教导团队的效用。在评比出董有忠、李霞两位教授后,我们操行学科的教导团队教师自动参加、悉心教导,为两位教授的讲堂传授程度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2014.10.1 篇5

“精彩绽放的课堂”校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

为了检验我校新一轮课改的最新成果,把“学教2:1”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推向深入,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于11月27日至12月21日,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精彩绽放的课堂”校优质课评比活动。

此次活动既是对枣滕两级市教研室开展以“研课标、钻教材、磨教法”为主题的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的落实,又是教师自我的学习过程、发展过程和提高过程。本次活动由学校统一编排、统一组织评委打分,将活动得分记入本学期课堂教学量化,要求学校领导干部及各教研组教师积极听课、当天评课。本次评比活动有48位教师积极参与,涵盖面达11个学科、16个班级,充分激发了我校中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内在要求,达到了预期目的,执教的教师青春澎湃,激情洋溢,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的个性和风采,较好的呈现了我校课改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学生成为本次活动的真正受益者,他们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感受到了自我的价值,成为课堂真正的主宰,真正体现了“精彩绽放”的课堂效果。

本次活动涌现出了一批深入开展“学教2:1”课堂教学模式先进个人,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经学校研究决定,对马国芳等教师予以表彰。希望受到表彰的教师要再接再厉、戒骄戒躁,将我校教改再提高一个新台阶;未受到表彰的教师要学先进,找不足,增强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自我加压,加强教研,坚定不移的实施“学教2:1”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我校的教学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总体来看,这次优质课评比活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学生学习效能“精彩绽放”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量,应该是判断一堂课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多数教师的课堂上都能体现学生的生本地位,注重学生素质的锻炼和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组长领学、组间竟学、个体展示等多种活动方式,完成当堂学习目标,实现当堂达标。如袁秀英老师的课堂采取先让学生自学、后结合提纲完成助学、最后小组展示的方法层层推进,对学情把握到位;杨修玲老师运用了教师巡视面批组长、组长检查批改组员的达标方式,课堂人人参与,效果显著;张利老师能创设各种活动,结合学生的竟学、抢答、展示、评价、抽签分工,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薛庆海老师的课堂学生训练有素、组长有板有眼,做到了“兵教兵、兵练兵”;张玲老师善于对学生评价激励,注重学生习惯的规范;张敏、李猛老师的课堂让学生充分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跑跳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得到了身体素质的提高;李维朴、朱荣秀、孔凡涛等老师的课堂注重了学生的实验探究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赵健老师的课堂完全有学生主导,教师退居次席,学生的板书、讲解、组织能力很强;马国芳、赵恒荣、王海玲、王娟、石中超、朱文华、朱晓为、渠志敬、张静等老师的课堂注重学生的小组合作,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为,充分利用辩论、分组学习、对话交流等活动展示自我,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师教学艺术“精彩绽放”

本次优质课评选活动,我校教师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课前的准备、授课内容的取舍、重难点的把握、环节的过度、习题的选择、课堂的驾驭等方面都做到了心中有数,能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科学合理的研究教学方法,并翻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力求把知识和能力既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同时,还注重利用多媒体技术服务教学,追求既生动形象又快节奏高效率的教学效果,努力把最优秀的课堂教学展示给所有评委和听课教师。如赵恒荣、裴正红、宫琛、王海玲等老师全程实现了英语口语化教学,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很强;马茹老师课前准备异常充分,丰富多彩的可见图片、大量的图案展示让学生受到了美的渲染;马国芳老师的历史课课堂主线异常清晰,设计科学;单传礼、张开敏、张文铎、王宇等老师对教材的挖掘很深;崔德强、魏超等老师注重知识的自然生成;满玉璧老师能细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分解“吸收”;秦文玲老师也能在信息课上让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三、尽管有诸多的亮点,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尽管基本杜绝了包办课堂的行为,但还有个别老师讲得过多,课堂上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科学合理的设计学生活动。这是本次活动个人得分差距的关键因素。

2、有些课堂只体现了教师的“教”的水平,而忽视了学生学的“效果”。一堂课下来,教师可能感觉良好,知识点落实了,进度完成了,可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了、真正学扎实了、真正当堂达标了,真正能力提升了、真正不需要课下花费太多的时间进行“恶补”了,这是一堂课是否高效率、高质量的依据。

3、小组合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倡导小组分工合作、培养组长等手段,归根结底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会学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课堂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摆花架子、真正需要合作时留给学生合作交流时间过少;在展示时个别小组长扭扭捏捏、声音低沉、遮住黑板、不能面对同学、语言不到位,听课教师都听不懂他的思路,其他同学怎能听得懂?小组长还需进一步加强锻炼。在学生展示时,有的班级其他学生没能做到认真倾听,参与度关注度还有待提高。

4、对学生的评价手段还需进一步多元化。纵观我们的课堂,绝大多数教师都进行了评价,但能做到多元化的课堂还不够多。

5、个别教师的课件制作等电教应用水平还需提高。人手一台笔记本以来,多数教师都能操作娴熟,但在个别课堂上存在课件显示不够清晰(字体大小、颜色等)、幻灯片顺序不够合理(不会链接)、视频等教学资源不能和课件一体(不会插入视频)等现象,需要用实物投影的课堂对实物投影仪运用不够娴熟等。

当然,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是瑕不掩瑜,之所以指出存在的问题,是衷心希望各位老师要以这次优质课评比为契机,力争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南沙河中学 2012.12.26

附:表彰名单 一等奖:

(文科组)马国芳 王海玲 刘孝华 张 静 石中超 朱晓为 宋伟 李维娅 朱绍伟

(理科组)薛庆海 袁秀英 张 玲 张 利 朱荣秀 吴强 田瑞良 李晓辉

二等奖:

(文科组)朱文华 赵恒荣 宫 琛 渠志敬 赵 健 单传礼(理科组)杨修玲 李 猛 李维朴 马 茹 张 敏 优秀奖:

上一篇:绿,必须永恒下一篇:一共有9只小鹿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