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后记

2024-09-10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后记(共5篇)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后记 篇1

教学《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后记。这部分内容是学生首次接触条件多于两个的解决问题,与其它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相比,此类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往往更便于进行不同的组合,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更灵活,让学生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学反思《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后记》。

上新课前,学生借助学习指导充分感知了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课堂上我重点引导学生说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在新授教学结束后,我让学生看完题目后,只思考“先算();再算()。”而并不需要说算式和结果,让学生的思维方法得到强化,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分层练习,这样既增加了课堂练习量,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最大范围的发展。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后记 篇2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0、81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会用乘加、乘减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但和这些经验相比较, 用两步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相关信息的选择、组合等方面有一些明显的特点:通过寻找题目中的相关信息, 得出中间信息, 再根据中间信息和第三个信息解决问题。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信息之间关系的模型构建, 增强学生运用综合法策略来解决问题的意识, 同时感受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 进一步积累对数量关系的认识, 感受从已知信息出发进行分析思考, 构建信息之间的关系模型, 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增强学生运用综合法策略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分析信息、根据运算意义建构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点:

对已知信息作出正确的分析, 能找到相关信息之间的关系, 构建关系模型, 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从复杂的数学信息中寻找有用的信息, 理解信息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板块一】从解决问题开始——尝试建模

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随机呈现如下信息条:

2.提出问题:买6袋乒乓球一共要用多少元?

3.学生尝试解决。

方法一:2×5=10 (元) 10×6=60 (元)

(1) 2×5求的是什么?是根据哪两个信息得到的?

师根据学生回答移动黑板上的信息条成如下信息图。

(2) 10×6算的是什么?是根据哪两个信息得到的?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成如下树形图:

(3) 这两个信息都是图中原来就有的吗?

得出:我们用“每袋乒乓球多少元”这个新信息和“买了6袋”这个原有信息求出了买6袋乒乓球要多少元。

(4) 看着图完整地说说:根据哪两个信息先算出什么, 再根据哪两个信息算得什么?

方法二:6×5=30 (个) 30×2=60 (元)

(1) 这种方法每一步是根据哪两个信息得到的, 分别求出了什么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 请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移动信息条形成树形图:

(3) 我们在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时, 也有一个信息是图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的, 是哪个信息?

4.分析比较

(1) 这两种方法思路不一样, 各是先求的什么?

(2) 思路不一样, 为什么结果是一样的?

教师在学生自主交流的基础上适时指出:同一个问题, 可以用不同的解决方法, 但都是先选择两个有直接关系的信息求得一个新信息, 再根据新信息与第三个信息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5.“每个乒乓球重3克”这个信息你们都没用, 为什么?

学生在交流后回答:我们在解决问题时, 要学会选择与问题相关的有用信息。

6.联系生活, 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教材例题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了“每个乒乓球重3克”这个多余信息, 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众多信息中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用的信息, 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信息、分析信息, 尝试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建立数量关系的模型, 独立解决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比较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回顾的过程, 是积累经验的过程, 是理解与总结的过程, 引领学生提炼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

【板块二】由已知信息能得到什么?——学习建模

1.找一找信息之间的关系, 出示课本“想想做做”第7题:

(1) 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信息条, 并标上序号:

A.工作5天;B.每人每天组装8台电脑;C.有4人。

(2) 找一找, 哪两个信息之间有直接关系?能得到什么新信息?这个新信息与第三个信息有直接关系吗?能解决什么问题? (教师边口述边出示下面的树形图)

(3) 学生独立思考, 在作业纸上完成树形图。 (填序号)

(4) 组织全班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 针对不同思路直观演示相应的算理)

方法一:8×5=40 (台) 40×4=160 (台)

方法二:8×4=32 (台) 32×5=160 (台)

(5) 小结:根据这3个已知信息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解决“4人5天一共组装多少台电脑”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本题在教材原有内容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编, 只出示了条件信息, 未呈现问题, 这样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推理, 即先找出两个相关信息构建一个数量关系模型, 再根据新信息与第三个已知信息的关系构建另一个数量关系模型, 进而提出问题。本题的数量关系不是很明显, 且比较复杂, 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思路。)

2.进一步寻找信息之间的关系, 出示课本“想想做做”第5题:

(1) 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2) 对照树形图请学生再来找一找:哪两个信息之间有直接关系, 能得到什么新信息?这个新信息与第三个信息有直接关系吗, 能解决什么问题?

(3) 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4) 展示学生作业。

方法一:48×3=144 (棵) 144×2=288 (棵)

说说每步算的是什么?是根据哪两个信息得到的?师随机完成树形图。

方法二:2×3=6 48×6=288 (棵)

方法二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可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思考:

先画什么?梨树怎么画?苹果树是根据哪个信息来画的?

现在能看出苹果树是桃树的几倍吗?算式怎么表示?

(5) 小结:根据已知的3个信息, 引导学生自主提出了相关数学问题, 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画线段图能帮学生更加清楚地看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不再要求学生填树形图, 而是逐步提升到利用表象进行思考。对于方法二, 学生一般不容易看出数量关系, 线段图的演示能让学生清楚地发现桃树与苹果树之间的倍数关系, 帮助学生积累运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的经验。)

3.根据信息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1) 学生独立解决。

(2) 全班交流。要求学生说出每步算的是什么, 是根据哪两个信息算得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独立练习是学生对已掌握的建模策略的运用, 是将解决问题策略的内化过程。图2中所有数学信息都隐含在画面里, 需要学生从图中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板块三】还可以从问题想起——反向建模

1.看清问题, 识别干扰性信息

(1) 学生独立解决。

学生呈现的答案:A.3×4=12 (个) 12×6=72 (只) B.3×4=12 (个) ……

(2) 组织讨论。

(3) 教师点拨:看来在解决问题时, 不仅要厘清信息之间的关系, 还要瞄准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其实, 有的时候我们从问题想起更简单。

(设计意图:本题将教材中的“一共有多少只兔子?”改成了“一共有多少个笼子?”。这样的改编使得部分信息不需要使用, 成为干扰性信息, 由于思维定势作用, 这容易成为学生解决问题时的一个陷阱。从而启发学生运用综合法策略时还要关注所要解决的“问题”。)

2.立足问题, 寻找所需条件

学校要给这幢教学楼的每个教室放一些盆花, 每个教室放得一样多。请你帮忙算算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1) 现有的信息能解决问题吗?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些什么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条件:有4层;每层5个教室;每个教室放6盆花。

(2) 现在可以解决了吗?算一算。

(3) 交流算法。

(设计意图:此问题由教材第81页第3题改编而成。学生对用两步连乘解决问题已积累一定的经验, 对其中数量关系的构建已经比较熟练。从问题想起, 可以帮助学生调动这些经验, 解决生活中的“真”问题。这是两种策略的转化, 也是两种策略交替、综合使用。)

【板块四】回头看——积累经验

通过这次课的学习, 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先找两个信息之间的关系, 求出一个新的信息, 并根据新信息与第三个信息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也可以从问题想起, 寻找需要的条件。

板书设计:

解决实际问题

2×5=10 (元) 10×6=60 (元)

6×5=30 (个) 30×2=60 (元)

答:买6袋乒乓球一共要用60元。

总体设计说明:

传统教材应用题是按类型编排, 学生套用类型解题, 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相对较弱。新教材将应用题分散在多个领域, 采用的是“以一例带一片”的形式。本课教材习题中至少有三种类型的两步连乘问题, 需要在一节课中解决, 这是新教材应用题教学的特点之一。

用解决问题的理念指导应用题教学是新课程赋予的新理念。本节课设计中没有铺垫环节, 直接让学生从解决问题开始, 在充分探索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基于学情又提升学情。整节课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 教师充当组织、引导者角色。

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认为:应用题教学的本质是数学建模。学生建模的基础和依据是四则运算的意义。建模克服了传统应用题教学的弊端, 成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活动。通过建模生成综合法、分析法等解决问题的策略, 反过来, 这些策略为学生的建模活动提供了方向, 指引了思路。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后记 篇3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3~44页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的不同解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话:星期天,妈妈去商场为孩子买衣服,(课件演示服装专卖店,一位营业员正挂出一套服装。营业员介绍说:每条裤子的价钱是28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提问:你知道了什么?“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这句话怎么理解?(如果说把裤子的价钱看作1份的话,那么上衣的价钱就是这样的几份?)

有时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线段图”来“画数学”,来帮助我们发现数量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想了解吗?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那么你能画出表示上衣的线段吗?让学生尝试练习。(在表示裤子价钱线段的下面画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是1份,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要画这样的3份)追问:为什么要画这样的3份长?

那现在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买一件上衣要多少钱?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等)

谈话: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有的问题要用两步计算来解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提问:“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一套衣服”指的是什么?怎样表示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呢?(教师示范,学生在图上用问号标出。)

谈话: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自己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同桌互相讨论。

反馈:你是怎样列式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的解法可能有:

①28×3=84(元)84+28=112(元)

②1+3=428×4=112(元)

比较:请同学们比较这两种解法,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突出一种解法是先算上衣的价钱,另一种解法是先算一套衣服的价钱是几个28元。)

2.教学“试一试”。谈话: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出了“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那么,怎样求“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呢?

引导:用线段图怎样表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再结合线段图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要求:请同学们先画出线段图,再独立解答。

学生独立解答,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反馈:你是怎样解答的?能把你的思考过程介绍给大家吗?(着重说一说线段图的画法和解题时是怎样想的)

学生的解法可能有:

①28×3= 84(元)84-28=56(元)

②3-1=228×2=56(元)

要求:请同学们比较例题和“试一试”,看一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分别出示带子图,要求:先说说带子图所表示的意思以及问题各表示什么意思,然后独立解答,最后在小组里交流。汇报时要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还有哪些信息我们不知道?你会解决吗?(学生独立填表,全班共同校对)

提问:看着这张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会解决吗?(四人小组合作,互相提问并解答)

3.谈话:商场里刚刚进了一些卷笔刀(课件同步演示),已知一个小猫型卷笔刀是6元,一个兔子型卷笔刀是12元,一个大象型卷笔刀是16元。请同学们根据这些信息,编一道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学生编题后,组织交流,并有选择地呈现实际问题,学生一起解答。

4.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和第4题。

四、全课小结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篇4

1、了解从分步计算到三个数连乘运算方法的过程。

2、会计算简单的三个数连乘,能解答三个数连乘计算的简单问题。

3、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经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

会计算简单的三个数连乘

难点:

掌握连乘运算的运算顺序,应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1、7×9+3

49-3×3

5×(217-215)

2、三年级植树234课,六年级植树的棵树是三年级的3倍,六年级植树多少课?

一、情景导入

师:

现在家里安装固定电话的少了,但在十几年前,固定电话可是我们的主要通讯工具。咱们一起去看看,当年西王庄固定电话安装情况。

二、师生合作,学习新课。

(1)题意分析

1、图中的老伯伯在干什么呢?

(汇报西王庄20xx年固定电话安装情况。不过老伯伯还是挺风趣,没有直接告诉数量,而是让我们动脑动手算一算。) 2、你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要求20xx年固定电话数量,首先得计算出什么?

2、借助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

师:

题中给出20xx年固话数量吗?看来还是要先求出20xx年固话安装数量。它是一个“中间量”,起桥梁的作用。我们借线段图来分析下各年份安装的固话的数量关系。

3、自己试着计算,然后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

4、揭示课题含义

师:

像这样的两个乘法算式,我们可以把它们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这样的综合算式叫做连乘(板书)。

师:

连乘算式的计算顺序:从左向右。(板书)

师:

我这有两道连乘的计算题,谁来说说计算顺序,请在练习本上做一做。

4×15×9

12×4×35(板演)三、深度探索:师:刚才同学们帮助算出了固定电话安装数量,学习了连乘的计算顺序,大家表现的都很棒。老伯伯对你们非常满意,不过他还有一个新建楼房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一下。

试一试:

住楼问题。

1、自己先计算,然后小组交流2、组内代表汇报四、课堂练习:

1、25×2×45

19×3×24

27×9×8

5×13×11(板演) 2、练一练:3题、2题五、课堂总结:

1、连乘的运算顺序: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用连乘解决问题,应找出“中间量”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六、课下练习:

练一练:第1题、4题、5题。

七、板书设计:

连乘

关键:确定先算什么(中间量)

例:

24×6×2

试一试:

12×5×8

5×8×12

= 144 ×2

=60×8

=40×12

=288(部)

=480(户)

=480(户)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后感 篇5

从学生熟悉的在体育商店买乒乓球引入新课,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发善思维。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和成功的良好心理体验。但我在提问的过程中,可能语言不够精确,到位,在学生提出问题时,出现了除法算式的计算,还有的同学用了30个乒乓球作为已知条件进行解答。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也有时间白白花掉的地方,在例题的讲解后,我让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概括,但或许由于引导不当,学生一直都没有答到点子上去,这样就关系到我让学生总结课题,根据学生说的并不能完全的概括出今天的课题,最后还是需要老师在进行一次总结。在紧接着的环节中板书课题,我就没有能写完整,只写了一个“两步连乘”。

上一篇: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名词解释最终)下一篇:质量体系管理制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