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2024-09-09

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共13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篇1

一、填空题。

1、由5个千,6个百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三千零二十八写作()。

2、在()里填上“>”、“<”、或“=”。

4930()406 96×128()125×65 900克()59千克 96÷2÷4()96÷8

3、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冬瓜重约6() 一个鸡蛋约重60()

一个铅球重4() 小明身高约155()

4、一个数除以8,余数是(),4×345的积是()位数。

5、48名同学去滨江森林公园野营,每5人一个帐篷,一共需()个帐篷。

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16厘米,那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7、256÷5的商是()位数,位是()位。

8、用2个边长是3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周长是()厘米。

9、明明带13元钱去买书,每本书4元钱,他最多能买()个本,还剩()元钱。

10、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5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二、判断题。

1、120×5的积末尾只有一个0。()

2、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

3、200÷4商的末尾有两个0。()

4、把一个苹果分成5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

5、正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三、选择题。

1、()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A、20只鸡蛋 B、1袋大米 C、1个苹果

2、192×8的积最接近于()。

A、800 B、1600 C、

3、一台电脑4850元,一台空调器2088元。如果两种都买,大约带()元就足够了。

A、6000 B、8000 C、7000

四、计算。

用竖式计算,除法要验算。

307×63 60×89 85×8 98÷4 75÷3 82÷4

五、解决问题。

1、张师傅上午生产了47个零件,下午生产了49个零件。每8个零件装一盒,一共要装多少盒?

2、校园里有水杉树24棵,松树的棵数是水杉树的3倍。水杉树和松树一共有多少棵?水杉树比松树少多少棵?

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心中的秋天”组织学生自主阅读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第一组教材《秋韵如诗》。

2.通过学习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第一组教材主题《秋韵如诗》中的六篇文章, 让学生走进秋, 感受它的饱满;走进秋, 聆听它的语言;走进秋, 触摸它的丰硕;走进秋, 欢呼它的绚烂。知道秋天是个多姿多彩又令人回味的季节, 铭记秋天的深刻。在秋天斑斓的色彩里, 留下快乐的足迹。

3.以学生阅读、积累为核心, 背诵积累关于秋天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以学生阅读、积累为核心, 围绕主题进行课内大量阅读, 背诵积累关于秋天优美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和背诵积累《秋诗五首》中的五首古诗。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抛砖引玉

1.承前启后:同学们, 我们刚学完了语文教材第三组的课文, 了解到在我们心中,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了美好的感受, 秋天给人丰收的快乐。回顾一下, 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第一组教材主题是《秋韵如诗》, 里面的五篇文章与第三组课文的主题相吻合, 所以我们选择它们作为课外阅读的最好的补充材料。

2.浏览目录:大家看看目录, 语文主题学习第一组教材主题是《秋韵如诗》, 内容包括《留住秋天》、《秋姑姑》、《秋天、秋天 (节选) 》、《秋诗五首》、《赞美秋韵》、《思念家乡》共五篇文章, 你打算怎么阅读?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读书?

3.运用迁移。把从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的方法, 迁移到阅读中去, 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学习古诗, 第一步:自读诗句, 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然后运用查字典、联系实际、图文对照等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第二步:大声朗读全诗, 图文结合或发挥想象, 把自己当作诗人, 进入诗人描绘的情境。

二、自主阅读

1.自主阅读:学生自由地朗读或者默读《留住秋天》、《秋姑姑》、《秋天、秋天 (节选) 》、《秋诗五首》、《赞美秋韵》、《思念家乡》。

2.小组合作:请六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朗读六篇课文, 并相互点评。

三、智慧碰撞

1.阅读思考。

(1) 《留住秋天》一文中, “举目远眺”、“心旷神怡”是什么意思?哪些句子是采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留住秋天?

(2) 在《秋姑姑》这首诗歌中, 秋姑姑是什么样子呢?秋姑姑还给谁涂抹了什么颜色呢?

(3) 在《秋天、秋天 (节选) 》一文中, 作者写了哪些秋天的美景?为什么他会觉得孤独?

(4) 《秋诗五首》:《初秋行圃》、《宿石邑山中》、《秋词》、《中秋月》、《蜀中九日》这五首诗分别描写了哪些秋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 仔细读了课文后, 你是怎么理解《赞美秋韵》、《思念家乡》中的诗句的?

2.谈论交流。

3.阅读汇报。

4.教师小结。通过主题《秋韵如诗》中的六篇文章的学习, 我们走进了秋, 感受它的饱满;走进了秋, 聆听它的语言;走进了秋, 触摸它的丰硕;走进了秋, 欢呼它的绚烂。我们还知道秋天是个多姿多彩又令人回味的季节, 而秋天的深刻更让我们铭记在心。在这秋天斑斓的色彩里, 留下我们快乐的足迹。

四、背诵积累

努力把《秋诗五首》:《初秋行圃》、《宿石邑山中》、《秋词》、《中秋月》、《蜀中九日》五首诗练习背诵下来。

五、读书摘抄

把《思念家乡》的五句诗抄写在笔记本上。

【板书设计】

秋韵如诗

秋天———美丽、饱满、丰硕、绚丽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题 篇3

27 + 35 =16 + 34 =53 + 35 =78 - 44 =

80 - 28 =72 - 37 =

二、用竖式计算(有两道题要写出验算过程)(14分)

三、填空(22分)

1.4个千和5个十合起来是( ),八千零八写作( )。

2.按规律填数:

(1)2000、4000、6000、8000、()

(2)()、()、5900、5800、5700

3.在6530、6350和6550这三个数中,( )最大,( )最小。

4. 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棵白菜重3( ),1个苹果重300( )。

小华的身高136( ),体重32( )。

5. 在○里填上“>”“<”或“=”。

2千克○400克100-62○100-26 4200○685€?

6.下面的长方形是用边长1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这个长方形长()厘米,宽()厘米,周长()厘米。

7. 小强上星期六13 :00~15 :20在科学宫参观,16 :00回到家。他参观科学宫用了( )小时( )分,回到家的时间是下午( )时。

8.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在□里画“√”(12分)

1.下面的哪个数最接近5000?

5620 □4890 □4260 □

2.商店从上午 8 时开始营业,到晚上8 时停止营业。全天营业多少小时?

8 小时 □ 10 小时 □12 小时 □

3.哪个物品的重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4.红花25朵,黄花的朵数比红花少一些。估计一下,这两种花一共有多少朵?

比50 朵多 □正好50 朵 □ 比50 朵少 □

5.正方体的一个面上写1,两个面上写2,三个面上写3。抛起这个正方体,落下后,哪个数朝上的可能性最大?

1 □2 □ 3 □

6.从侧面看下图 ,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 □ □

五、画图(12分)

1.把右边的正方形分一分,涂出它的。

2.下边每小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在里面按要求画图。

(1)画一个长5 厘米、宽3 厘米的长方形。

(2)画一个周长8 厘米的正方形。

3.小林用下表记录了上个月1~15 日的天气情况。

根据小林的记录完成下面的条形图(横着画图)。

六、解决实际问题

1.平均每组多少人?(3分)

2. 一袋盐500克。每天吃 30 克,吃了8 天,还剩多少克?(4分)

3.岭南小学三年级有 4 个班,每班都是42 人。如果每人都从图书馆借2本书,这个年级的学生一共借书多少本?

(5分)

4.李大伯在一块地里种三种水果(如下图)。(6分)

(1)种西瓜的地占这块地的 。

(2)种番茄和葡萄的地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3)种西瓜的地比种番茄的地多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5.用如下图所示的长方形纸剪最大的正方形。(8分)

(1)能剪出()个这样的正方形。

三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练习题 篇4

50×2= 400×6= 22×3= 57÷9= 60×7= 460-80= 23×4= 57×0= 41×3= 860÷2=

8000×5= 500÷5= 240÷8= 230-40= 800×2= 240×2= 0÷90= 130×4= 300÷3= 2000×4=

108×5= 28÷4= 0+8= 3×0= 105×4= 900÷3= 25×4= 56÷2= 24×5= 105×4 = 15×4= 50×4= 310×7= 98÷7= 120×3=

二、列式计算

1、19个25连加的和是多少?

2、246里有几个6?

3、一个数的10倍是8700,这个数是多少?

4、甲数是60,是乙数的3倍,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5、774除以那个数的商是9?

6、两个加数都是750,和是多少?

7、527比284大多少?

8、746加上什么数得1000?

9、326比一个数小44,求这个数?

10、已知减数是157,差是86,求被减数?

11、728的4倍是多少?

12、385乘以最大的一位数,积是多少?

13、被除数是530,除数是5,商是多少?

14、7除234,商是多少?

15、690是6的多少倍?

16、315的3倍,再除以5是多少?

17、245加上365的和除以5的商是多少?

18、480除以6的商加上25,和是多少?

19、115与4相乘的积,除以5,商是多少?

20、45与39的和除以6,商是多少?

21、128减去119的差,再乘以407,积是多少?

22、154与26的和,除以15减9的差,商是多少?

23、108乘以5的积减去210,差是多少?

24、748加253的和是7的多少倍?

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篇5

1. 填一填。

(1)红花有x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3倍,那么黄花有朵,黄花比红花多()朵,红花和黄花一共有()朵。

(2)五(2)班共有女生a人,男生比女生的2倍少16人,男生有()人。

(3)学校栽了6行松树,平均每行y棵,学校一共栽了()棵松树;当y=12时,松树一共有()棵。

(4)一堆煤共a吨,如果每车运b吨,那么运了5车后,还剩()吨。

(5)正方形的边长是x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6)学校买来8个足球和5个蓝球,每个足球x元,每个蓝球y元,买足球共用()元;买蓝球共用()元;买篮球比足球少用()元;买蓝球和足球一共用去()元。

(7) 13+5x=28变为5x=28-13是根据(); 72÷3x=6变为3x=72÷6是根据()。

(8)山羊x只,绵羊的只数是山羊的3倍。山羊和绵羊共()只。

2. 选一选。

(1)下列含有字母的.式子中书写正确的是()。

A. x×5写作5x B. x+y写作xy C. a+b写作ab

(2)三角形的面积为S,高为h,三角形的底是()。

A. S÷h B. S÷2÷h

C. S×2÷h D. S×h÷2

(3)当a=4,b=5,c=6时,bc-ac的值是()。

A. 1 B. 10

C. 6 D. 4

(4)五年级种树60棵,比四年级种的2倍多4棵。四年级种树()。

A. 26棵 B. 32棵 C. 19棵 D. 28棵

(5)a的一半与4.5的和用式子表示是()。

A. 2a+4.5 B. a÷2+4.5 C. a÷2-4.5 D. 2÷a+4.5

3. 判一判。

(1)a2 与a?a都表示两个a相乘。 ()

(2)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3)因为100-25x,含有未知数x,所以它是方程。()

4. 列方程解下面各题。

(1)某数的5倍与3的差等于117,求某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篇6

①学校买来篮球30个,足球16个.如果买的羽毛球再添4个就与篮球和足球的个数和同样多.买羽毛球多少个?

②学校买来篮球30个,足球16个.买羽毛球的个数是篮球与足球个数差的3倍.买羽毛球多少个?

③一本书有200页,小明看了96页,剩下的要在8天内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④一本书有200页,小明看了96页.看了的比没看的少几页?

⑤小力今年10岁,爸爸的年龄是他的4倍.3年后,爸爸多少岁?

3、提高题:

a. 一幢六层楼,每层之间有20级楼梯,从楼下走到5层,要走多少级楼梯?

b. 在一道减法算式中,已知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100,那么被减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2、① 30+16=46(个) 46-4=42(个)

② 30-16=14(个) 14×3=42(个)

③ 200一96=104(页) 104÷8=13(页)

④ 200-96=104(页) 104-96=8(页)

⑤ 10×4=40(岁) 40+3=43(岁)

3、a.思路分析:因为1--5层之间一共有4个间隔,所以从1层到5层走了4个20级,即80级.

解: 5-1=4 20×4=80(级)

答:要走80级楼梯.

b.思路分析:由题中可知:被减数+减数+差=100,而减数加差就是被减数.因此,100是2个被减数的和.

解: 100÷2=50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练习题(2)

31、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3×20 = 60(元)

答:人要60元。

3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够吗?

8× 29 = 232(元)

250元>232元

答:带250元钱够了。

33、每瓶矿泉水2元,买20瓶需要多少钱?

2×20 = 40(元)

答:买20瓶需要40元。

35、每箱苹果30千克,8箱有多少千克?

30×8 = 240(千克)

答:8箱有240千克。

36、一盒胶卷能照36张相片,3盒胶卷大约能照多少张相片?

36×3≈120(张)

答:3盒胶卷大约能照120张相片。

37、湖边种着4排柳树,每排有62棵。一共约有多少棵?

62×4≈240(张)

答:一共约有240棵。

38、一篇文章400字,小丁叔叔平均每分钟打53个字,8分钟能打完吗?

53×8≈400(个)

答:8分钟能打完。

39、儿童三轮车每辆的价钱是90元。幼儿园买了4辆,一共用了多少钱?

90×4 = 360(元)

答:一共用了360元。

40、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

213×3 = 639(千克)

答:这头野牛大约有639千克。

41、公园道路两边放花,每一边放342盆,两边一共放多少盆?

342×2 = 684(盆)

答:两边一共放648盆。

42、一栋楼房共有6个单元,每个单元住18户。这栋楼房共住多少户人家?

18×6 = 108(户)

答:这栋楼房共住108户人家。

43、每箱饮料有24瓶,9箱一共多少瓶?

24×9 = 216(瓶)

答:9箱一216少瓶。

44、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34个座位,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

634×8 = 5072(人)

答:运动场最多可以坐5072人。

45、电影院每天放映4场电影。每场最多卖278张票。每天最多可以有多少人看电影?

278×4 = 1112(人)

答:每天最多可以有1112人看电影。

46、亚运会入场仪式上群众分为四个方阵,每个方阵128人,一共有多少人?

128×4 = 512(人)

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篇7

在学习中, 引导学生借助线条、符号、图形、文字等在题目上进行“标注”活动, 学生原来内隐的数学思维活动就变得直观可视化, 从无序到有序, 由模糊到清晰, 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力和思考力,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为例, 谈谈“标注”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一、借“标注”, 明算理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 让学生学会正确快速的计算是课标的要求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总会想方设法让学生明确算理, 掌握正确的算法, 让历史的错误不再重演。借助标注可以促进算理的明晰, 算法的巩固, 实现算与思的结合、操作与思辨的联手, 使学生在标注“计算思路”中磨砺思维, 生成智慧。

在本册第四单元“乘与除”教学口算乘除法中, 学生往往会把简单的题目算错, 究其原因, 实为算理不明之故。为防范于未然, 教学中可采用标注之法, 让学生在明理基础上正确计算, 教师再也不会为“这么简单的题目也做错”而感慨叹息了。

在教学第一课时《小树有多少棵》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0×3、500×3时, 学生会依据课本例题说出:“先算2×3=6, 再在6的末尾添一个0”和“先算5×3=15, 再在15的末尾添两个0”, 进而总结出“先用乘法口诀算出0前面的数相乘的积, 再看因数中末尾有几个0, 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的结论。教学若到此为止, 学生难免会犯“重蹈覆辙”的错误, 学生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明确添0的算理。这时如给学生一个“拐杖”, 在口算过程中标注出算理, 20×3:2个十乘3等于6个十, 即60;500×3:5个百乘3等于15个百, 即1500。标注如下:

在口算除法第一课时《丰收了》教学60÷2、160÷8时, 把算理6个十除以2等于3个十, 即30;16个十除以8等于2个十, 即20。标注如下:

在口算乘法第二课时《需要多少钱》教学12×3、18×4时, 当学生说出乘法口诀后, 引导学生分别标注出同十位和个位相乘的得数, 再把上下两个数相加, 写出得数。标注如下:

在口算除法第二课时《植树》教学36÷3时, 根据算理3个十除以3等于1个十, 6个一除以3等于2个一, 引导学生标注如下:

口算中的标注既展示了口算的过程, 又强化了算理, 尤其对中下学生而言, 拄着标注的“拐杖”, 逐步形成计算技能, 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借“标注”, 明法则

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在教学混合运算时都会发现学生存在一个颇具代表性的错误现象, 哪怕是最优秀的学生也不可避免, 如下表中的错误题型, 学生往往会怎样好算就怎样算, 完全把运算法则抛到脑后。在教学中怎样避免学生出现这种无厘头的错误呢?我在本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教学中, 采用画横线和标上运算步骤的方法, 让学生标注出运算过程, 为法则开路, 凡解决混合运算的题型一律做到“一画二标三算”, 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口算乘法是从高位乘起的, 而竖式乘法是从个位乘起的, 为了避免口算造成的负迁移, 在第六单元竖式乘法的起始课《蚂蚁做操》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用箭头和数字标注乘的运算顺序, 让乘的过程清晰可见, 既掌握算理又明确算法。标注图如下:

一次进位和连续进位的竖式乘法的教学难点在于“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像12×5=510或12×5=50之类的错误也常见于学生的作业, 在教学时让学生边说过程边标注进“几”, 如12×5:二五一十, 写0进1 (标“1”) , 一五得五, 5加1等于6, 写6。118×7:七八五十六, 写6进5 (标“5”) , 一七得七, 7加5等于12, 写2进1 (标“1”) , 一七得七, 7加1等于8, 写8。标注如下:

“一画二标三乘”的标注方法, 化无形为有形, 化抽象为直观, 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 在对比实验中, 添加标注的学生正确率明显高于不加标注的学生。

三、借“标注”, 巧计算

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四年级上册, 那么, 是不是一定要等到运算律学了以后学生才能进行简算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三上数学教材中就渗透了众多的简算思想, 教师要把握机会, 及时渗透, 让四上的运算律水到渠成。

本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第一课时《捐书活动》 (三位数连加) 练一练第2题用竖式计算中, 有这样两道题:727+134+86、397+304+120,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后进行讨论, 相同数位相加时除了从上到下依次相加的方法, 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 学生总结得出“在相同数位上可以把能够凑成10的这两个数先相加”的结论, 教师顺势教给学生标注之法 (如下图) , 来体现“凑十”的简算思想, 同时, 要求学生在做连加的题目时, 做到“一看二标三算”。标注, 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 又大大降低了计算的失误。

本册第五单元“周长”第一课时《什么是周长》试一试中有这样一道题:

课本上展示的计算方法如下: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教材对三位数的连加已经有了简算的要求, 为了更直观地体现简算思想, 我在让学生观察加数特征时, 采用标注, 把能够凑成整百的数用线连起来, 并写出其得数, 方法如下:

有了以上的标注基础, 学生在解答练一练第3题时就很自然地将标注的方法加以运用。

在连加的计算中, 运用标注, 可化竖式计算为口算, 既是对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有机渗透, 让简算过程外显, 减少书写步骤, 提高计算效率, 更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方法。借助弧线, 让学生明确思考的依据和流程, 使思维由模糊、无形、随性变成清晰、有形、理性。

四、借“标注”, 厘关系

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一、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了“比多、比少”的“相差”关系, 掌握“倍数”关系是课标对三年级提出的新要求, “倍”字句就成了反映数量之间关系的又一个载体, 通过对关系句的标注, 可以一针见血地厘清数量结构和数量关系, 找到解决相应问题的数学模型。

本册第四单元“乘与除”安排了“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这一内容一直是数学的一大难点。我采取“操作中建模, 标注中用模”的策略, 较好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需要多少钱》教材安排了如下问题:“皮球的价钱是18元, 小皮艇的价钱是皮球的4倍, 一个小皮艇多少元?”我引导学生借助标注倍字句明确:谁是小数, 谁是大数, 把小数看作1倍数, 大数就是这样的几倍数“,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 所以用乘法计算。教学时, 先让学生画一画小皮艇的价钱与皮球价钱之间的关系:

再让学生说一说:什么价钱是小数, 什么价钱是大数, 求大数还是求小数?把谁看作1倍数, 谁的价钱是这样的几倍?是几个几元?并把“小皮艇的价钱是皮球的4倍”这句话变形为“皮球价钱的4倍是小皮艇的价钱”, 从而建立数学模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大数, 用乘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倍就是求倍数, 用除法。同时引导学生将“倍字句”中的数量关系标注出来:

所以, 求小皮艇的价钱列式为:18×4=72 (元) 。

第三课时《植树》教材安排了如下问题:

(1) 一双鞋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2) 一双鞋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元?

引导学生标注如下:

(1) 一双鞋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对二年级已学的“相差”关系, 标注方法也作一个复习回顾, 标注如下:

(2) 一双鞋比一副手套贵多少钱?

列式为:55÷5=11, 55-5=50 (元) 。

通过标注, 学生对倍字句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更为理性的把握, 避免了机械模仿的浅层式学习;帮助学生厘清了差比和倍比关系中求大数算法的异同点, 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培养了学生理性的思辨能力和符号表征能力, 促进了知识的正向迁移、整体建构和自由生长。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连线成网, 生成富有生长性、结构性、系统性的知识大厦和智慧宝藏。

五、借“标注”, 明意义

在某些概念教学中, 借助标注可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的含义, 加强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 从而促进数学概念的真正内化和建构。

在教学第五单元“周长”第一课时《什么是周长》时, 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这句话的含义, 可让学生动手操作, 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一描, 描图形的周长时要做到“从哪里开始, 就要回到哪里结束, 沿图形的边线描一周, 中间不能有间隔”。这时, 借用一个小小的圆点就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周长的意义, 在图形边线任意一个地方描一个小圆点, 标注出起点的位置, 然后沿着边线描, 若能回到这个点, 说明这个图形有周长 (如图1) , 若不能回到这个点, 就说明这个图形没有周长 (如图2) 。

标注小圆点, 在数下面的图形时就不会出现多数或少数的情况。

标注小圆点, 描边线, 在计算图形周长时就可以避免像求下图周长:4×6=24 (厘米) 之类的错误。

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第一课时《文具店》练一练第1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矿泉水1.88元, 两个8分别表示什么?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在这个小数对应数位的上方标注出“元、角、分”, 这样, 学生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就有了清晰的理解, 整数部分表示“元”,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角”, 就是8角,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分”, 就是8分。标注如下:

借助标注, 使小数不同数位所表示的意义和元角分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 让抽象的小数的意义明明白白地摆在眼前, 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就深刻。

九年级上册巩固练习 篇8

A.9∶1 B.3∶1 C.1∶3 D.1∶9

2.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半径为2的⊙P的圆心P的坐标为(-3,0),将⊙P沿x轴正方向平移,使⊙P与y轴相切,则平移的距离为( ).

A.1 B.1或5 C.3 D.5

图1 图2

3.三角形两边的长是3和4,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12x+35=0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4 B.12

C.12或14 D.以上都不对

4.如图2,AB是⊙O的直径,弦AC,BC的长分别为4和6,∠ACB的平分线交⊙O于D,则CD的长为( ).

A. 7■ B. 5■ C. 7 D. 9

5.某旅社有100张床位,每床每晚收费10元时,客床可全部租出,若每床每晚收费提高2元,则减少10张床位的租出;若每床每晚收费再提高2元,则再减少10张床位的租出,以每次提高2元的这种方法变化下去,为了获利最大,每床每晚收费应提高( ).

A.4元或6元 B.4元

C.6元 D.8元

6.若■=■=■≠0,则■= .

7.△ABC中,BC=18,AC=12,AB=9,D,E是直线AB,AC上的点.若由A,D,E构成的三角形与△ABC相似,AE=■AC,则DB的长为 .

8. 如图3,P是等腰直角△ABC外一点,把BP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到BP′,已知∠AP′B =135°,P′A∶P′C=1∶3,则P′A∶PB= . 图3

9.某公园有2个入口和4个出口,小明从进入公园到走出公园,一共有 种不同的出入路线.

10.如图4所示,在△ABC中,∠B=40°,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至在△ADE处,使点B落在BC的延长线上的D点处,则∠BDE= 度. 图4

11.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 (2m-1)x+m2=0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当x12-x22=0时,求m的值.

12.已知二次函数y=a(x+p)2+4的图象是由函数y=■x2+2x+q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反比例函数y=■与二次函数y= a(x+p)2+4的图象交于点A(1,n).

(1)求a,p,q,m,n的值;

(2)要使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y= a(x+p)2+4在直线x=t的一侧都是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求t的最大值;

(3)记二次函数y=a(x+p)2+4图象的顶点为B,以AB为边构造矩形ABCD,边CD与函数y=■相交,且直线AB与CD的距离为■,求出点D,C的坐标.(答案见本期)

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篇9

教学内容:教材第82页的练习十三。

教学三维目标:

1、在现实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9的乘法口诀和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和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9的乘法口诀。

2、师生对口令。

3、生生对口令。

让学生仿照教师的出题方式让同桌对口令、背口诀。

4、第2题,让学生先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再看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二、综合练习

1、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相互交流,说说比较的方法。

小结:比较的方法有好几种,可以根据计算的结果来判断,也可以在一个乘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另一个乘数的大小来判断等等。

三、解决实际问题

1、第5题

请学生读题后联系情境图中的信息进行思考,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完成后组织学生比较这几道的思考过程。

四、课堂总结。

谈话:在计算乘、除法的时候,要仔细看清数字,选择正确的乘法口诀。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五、作业布置:练习十三第3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篇10

表演《草原上》。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为四四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歌曲的第2~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草原上》,通过听、唱、舞、奏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

2.能认真学习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掌握好一字四拍处的拖音,并能唱准“3、5、6”三音的音高。

3.能即興编舞、编配伴奏,培养良好的创造力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草原上》。

【教学难点】

一字四拍处的拖音。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教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能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做律动)。

2.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1.音乐导入,进入情境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看一看、走一走。请大家看后说出这是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

(1)播放课件《草原风光》(背景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征。

(2)师生展开关于蒙古族风情的讨论。

(3)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以能歌善舞著称。骑马、射箭、摔跤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2.播放歌曲《草原上》。

(1)聆听歌曲,说说歌曲唱出了草原的哪些特点。

(2)用听唱法学习歌曲,轻声地跟着录音范唱学习歌曲。

(3)听辨音的长短: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首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的歌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哪些字唱的是长音?

一起跟着琴声练习长音,尤其是一字四拍的拖音,教师范唱,提醒学生一定要唱够拍数,声音要稳。

讲解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

(4)集体跟伴奏演唱,说说怎样才能唱出草原辽阔的感觉。

(5)再次演唱,用响亮的声音唱好长音,唱出草原的辽阔和草原人的豪迈。

三、表现与创造

1.为乐曲伴奏

(出示:碰铃、三角铁、双响筒、手铃)

(1)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2)如果用碰铃和三角铁为乐曲伴奏,在哪儿开始比较合适?为什么?

学生用三角铁和碰铃在长音处敲击,为乐曲伴奏。

(3)如果用双响筒和手铃呢?

学生自己创编。

(4)用四种乐器为乐曲伴奏。

2.激发兴趣,创编舞蹈

加上伴奏的乐曲真好听,你们看草原上的小朋友被你们的歌声吸引了,都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1)师点击多媒体,播放蒙古舞蹈。

(2)师示范蒙古舞基本动作,学生跟着学。

(3)请学生用刚学习的动作为歌曲《草原上》编排舞蹈,分小组进行。

(4)集体在歌曲的音乐中载歌载舞。

四、拓展:体验民俗

蒙古族地区每年七、八月间都举行隆重的那达慕大会。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随豪放的蒙古人疯狂一下吧。

1.播放课件《那达慕大会》(背景音乐:《草原上》)

2.出示四幅画面(摔跤、射箭、骑马、挤马奶)。师选择不同的画面,全体学生做出相应的表演。

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大草原做客,学会了蒙古族歌曲和舞蹈,并且在此基础上敢于大胆创编,你们表现得都很棒,老师真为你们骄傲。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热爱,再次唱响《草原上》。

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篇11

审美是音乐教学的核心。因此,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作品《茉莉花》教学设计的主导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学生感受不同风格与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进一步感受音乐作品的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使民歌《茉莉花》中表现的场景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

二、教材简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阶段苏教版七年级音乐教材上册第三单元。《茉莉花》是江苏民歌, 曲子精美绝伦, 含蓄地表达女主人公质朴的情感。从歌词的内容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纯洁的少女对洁白无瑕的茉莉花的爱慕与眷恋之情, 这样的题材本身就是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 是对初中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育的好素材。

三、教学策略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 播放《茉莉花》视频与音频, 让学生感受我国民间音乐独特的风貌,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

在课堂上有表情地教演歌曲《茉莉花》, 师生共同鉴赏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演唱风格与不同演奏形式的《茉莉花》乐曲, 让学生欣赏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随着心理发展水平的发展, 初中学生的内心体验能力与感受能力在逐渐地增强。像《茉莉花》这样的优秀音乐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 利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开展教学更能给学生视觉与听觉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了解民歌的特点, 通过《茉莉花》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江苏民歌具有的风格。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不同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作品的欣赏与学唱活动, 感受民歌特点, 然后通过演奏、演唱、朗诵等形式来加深学生对《茉莉花》这首乐曲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演唱、欣赏民歌《茉莉花》, 引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深厚情感。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演唱、欣赏《茉莉花》, 感受《茉莉花》具有的风格。

教学难点:学生对不同地域风格的《茉莉花》音乐的风格特点的理解, 以及如何感受民歌所具有的生命力。

七、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情境一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到江南水乡, 感受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悠闲生活。 (多媒体播放茉莉花的画面, 学生认真地观看。)

师:大家能说说大屏幕中美丽的花叫什么名字吗?

你们去过这样的地方吗? (学生讨论交流)

情境二师:你对这个画面有什么印象?这个背景音乐你听过吗?你能说出这首歌的歌名吗? (茉莉花) 今天, 老师与你们一起学唱我们江苏人的民歌———《茉莉花》。

(设计理念:初中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初步了解这首曲子, 通过情境导入, 唤醒学生曾经的记忆,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 学唱歌曲

1.听视频范唱

师:通过刚才的聆听, 下面思考两个问题:1这首歌体现了什么样的情绪?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明确:柔美、抒情、欢畅、明快

2.学唱歌曲

(1) 学生试唱 (教师钢琴伴奏) 。

(2) 找出难唱的地方, 师生共同解决。

(3) 跟着钢琴伴奏一起唱曲谱。

3.学唱歌曲

(1) 教师伴奏学生自学跟唱。

(2) 跟琴唱全曲。

教师点拨:要把这首歌曲唱好, 就必须把握好速度、力度。

(教师钢琴伴奏, 学生跟着学唱)

4.体验唱法 (教师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这首歌曲)

(1) 教师领唱, 师生齐唱。

(2) 师:大家感觉哪种演唱形式比较难?你喜欢哪一种演唱形式?敢不敢挑战最难的演唱形式?

(尝试最难演唱的形式, 全体学生跟着伴奏学唱)

(设计理念:在学唱实践中尝试不同形式与风格的演唱, 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形式,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拓展练习

多媒体课件展示江南风光, 把民歌与地方文化结合到一起 (学生观赏)

1.教师质疑:通过对江南风光与风土人情的欣赏, 你能说说江南的风土人情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讨论交流)

2.师:江南是我国茶文化的发祥之地, 在几千年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孕育了无数富有灵性的生命。江南女子最明显的特征是阴柔与细腻。《茉莉花》这首乐曲就发源于清代的江南, 把江南女子的纯情融合在江南小调中。所以, 民歌《茉莉花》明显的具有细腻、清秀、委婉等特点。

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不同风格的《茉莉花》乐曲, 有同感乐器演奏的, 也有人演唱的。 (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茉莉花》)

接着, 播放不同民族风格的《茉莉花》旋律

(1) 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图兰朵》。

(2) 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中的中国女孩演唱的《茉莉花》。

(3) 女子十二乐坊组合演奏的《茉莉花》。

(4) 运用萨克斯独奏的《茉莉花》。

(设计理念:通过不同民族、不同乐器演奏同样旋律的《茉莉花》, 让学生感受江南民歌的韵味。尤其是西方音乐运用了我国民歌改编的乐曲, 更体现出西方音乐对中国民歌的融合, 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我国民歌艺术的博大精深。)

八、总结与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篇12

认识千克练习题

一、填空

1、了解下面物品的重量后,填在()里

(1)一个鸡蛋重()(2)一块肥皂重()(3)一袋白糖重()(4)一袋面粉重()(5)一袋洗衣粉重()(6)自己的体重()2、5000克=()千克

6千克=()克

200克+800克=()克=()千克

3、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苹果约重100()

一个鸡蛋约重55()

一个铅球重4()

一只母鸡重4000()

一本数学书重300()

4、一袋盐重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克,也就是()千克。

5、在○里填上>、<或=。

8000克○9千克

4千克○4000克

3千克○2990克

1千克○1010克 7千克○70克 400克○390克 15克○12千克 8千克○800克 10000克○10千克 48克○48千克 160克○16千克 5000克○5千克 250克+350克○500克 6、5只面包共重300克,一只面包重()克。

二、选择。1、18个鸡蛋大约重1()。

A、克

B、米

C、千克 2、1千克沙子的重量()1000克棉花的重量。A、>

B、<

C、= 3、1杯水重240克,10杯水重()克。A、240 B、2400 C、24

4、买1千克香蕉需要3元钱,现有15元钱,可买()千克的香蕉。A、5000 B、5 C、500

三、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7000+600=

73×7= 98×8=

2700-700= 12×3=

0×24= 65+40= 900+100=

1千克+2千克= 50千克-20千克=

1千克-700克=

四、解决问题:

1、小辉体重40千克,爸爸体重62千克, 爸爸体重比小辉重多少千克?

2、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吃了4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3、1千克奶糖18元,妈妈买3千克这样的奶糖,花了多少元?

4、小冬用20元钱买8千克西瓜,找回4元,每千克西瓜多少元?

5、爸爸买回3000克豆油,吃掉1000克后,又买回2000克菜油,还有油多少千克?

6、有两杯水,第一杯水重240克,第二杯水比它重200克,第二杯水重多少克?两杯水共有多少克?

7、一筐梨重48千克,4个人合买一筐,每千克梨2千克,每人应付多少元?

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篇13

万以内数的认识和读写

1.3个千、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这个数读作()。

2.8203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其中2在()位上,表示()个()。

3.599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答案提示:

(1)3016;三千零一十六

(2)4;千;百;二;百

(3)598;600

1.2

认识一万

1.太阳的直径约一百三十九万二千千米,写作________千米,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万千米。

2.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

3.好朋友,手拉手(连线)。

八百零九

8009

8个千和9个十

八千零九

8090

8个千和9个一

八千零九十

809

8个百和9个一

答案提示:

(1)一百三十九万二千千米,写作:1392000,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139.2万。

(2)9999;10000。

(3)

八百零九

8009

8个千和9个十

八千零九

8090

8个千和9个一

八千零九十

809

8个百和9个一

1.3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填一填

3764

1900

809

9973

5720

495

4890

(1)在上面的七个数中,在3000和5000之间的数有:

(2)比5000小的数有:

(3)最接近10000的数是:

(4)把这些数从大到小排列:

2.将下面各数按顺序排列。

(1)6320

6230

6032

603

6203

()<()<()<()<()

(2)8390

2983

3892

3928

2398

()<()<()<()<()

3.给下列商品的价格按由高到低的顺序编上序号。

电视机

电冰箱

手机

洗衣机

摩托车

2530元

3280元

1850元

2350元

5200元

()

()

()

()

()

答案提示:

1.(1)3764

4890

(2)

3764

1900

809

495

4890

(3)9973

(4)9973>5720>4890>3764>1900>809>495

2.(1)603;6032;6203;6230;6320

(2)2398;2983;3892;3928;8390

3.32541

1.5

估算

1.估算一下6008-3899时,6008的近似数是(),3899的近似数是(),估算的结果是()。

2.算一算

(1)4003-1202

(2)5003-3250

(3)6001+5089

(4)4030+5096.3.胶州湾海底隧道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面部分海拔3950米,下面部分海拔2305,两个部分距离约为()米。

答案提示:

1.6000;4000;2000

2(1)3000;(2)2000;(3)1000;(4)9000

3.2000

1.6

解决问题

1.山西五台山最高处海拔约为3061米,河北小五台山最高处海拔约为2882米,两山最高处海拔大约相差多少米?

2.一个四位数,它的千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数字的3倍,百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数字的5倍,千位上和百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1,这个四位数是多少?

3.小明带30元,最多可买多少盒铅笔?

答案提示:

1.200

2.6512

3.8

1.7

整理与复习

1.2348是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由4个千、6个百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2.468○486

989○1001

6198○6186

725○720

1028○356

5050○5100

3.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的得数,写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

(1)276+100=376

(2)538-200=338

276+98=□

538-198=□

答案提示:

(1)2;3;4;8;4605

(2)

<;<;>;>;>;<

(3)

374,;340

第8课时

学会购物

1.文具店有一种钢笔,8支一盒,每盒24元。如果零售,每支钢笔4元。张老师想为班级同学购买36支钢笔。张老师怎样购买才最省钱?

2.小丽的爸爸要买7条毛巾和5双拖鞋,怎样买花钱最少?

答案提示:

(1)先买4盒,再买4支。

24×4+4×4=112(元)

张老师先买4盒,再买4支。这样最省钱。

(2)3+3+1=7(条)

3+2=5(双)

10×2+5+25+18=68(元)

2.1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口算。

20×6=

4×30=

90×7=

500×2=

60×6=

9×20=

100×4=

300×8=

30×3=

300×3=

2.列式计算下面各题。

(1)

5个20连加,和是多少?

(2)

600乘3,积是多少?

(3)一个数是300与9的积,它是多少?

3.应用题。

(1)工程队修一条水渠,每天修60米,修了9天,共修好了多少米?这时再修80米就可以修完整条水渠,水渠全长多少米?

(2)学校买来6套办公桌,每套办公桌200元,一共花了多少元?

(3)小宁每分钟能打字192个,一份1000字的稿件,她5分钟能打完吗?

答案提示:

1.120

120

630

1000

360

180

400

2400

900

2.(1)20×5=100;(2)600×3=1800;(3)300×9=2700。

3.(1)依题意得

60×9=540(米)

答:共修好了540米。

540+80=620(米)

答:水渠全长620米。

(2)依题意得

200×6=1200(元)

答:一共花了1200元。

(3)192×5<200×5=1000

答:小宁5分钟打不完。

2.2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

1.选择题。

(1)任何数和1相乘的积都是()。

A.0

B.1

C.本身

(2)4350()435+0

A.<

B.>

C.=

(3)108×5()108+5。

A.﹥

B.﹤

C.=

(4)34×5的积中()。

A.有1个0

B.有2个0

C.没有0

(5)小雨住在离学校300米的地方,小雪住在离学校400米的地方,她们两家住地相距()。

A.700米   B.10米

C.无法确定

2.直接写得数。

70×4=

90×6=

21×4=

900×8=

0×100=

29×1=

6×11=

22×3=

7×400=

9×200=

3.竖式计算。

32×3=        213×3=

242×2=

44×2=

122×4=

311×2=

212×3=

312×2=

412×2=

答案提示:

1.CBAAC。

2.70×4=

280

90×6=540

21×4=84

900×8=

7200

0×100=0;29×1=

6×11=66

22×3=66

7×400=

2800

9×200=1800。

3.96;639;484;88;488;622;636;624;824。

2.3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

1.选择题。

(1)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

A.3

B.4

C.3或4

(2)两个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A.10

B.110

C.20

2.判断题。

(1)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因数。

()

(2)□2×9的积一定是三位数。

()

(3)5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等于这个数的5倍。

()

(4)12×0=12。

()

(5)300乘5的积末尾有两个0。

()

(6)1×2×3×4×5×6×7×8×9×0的积比0+1+2+3+4+5+6+7+8+9的大

()

(7)求85与9相乘的积,只能列式为85×9。

()

3.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4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答案提示:

2.CB

2.×,√,√,×,√,×,×

3.243×3=729(千克)

答:这头野牛的体重是729千克。

2.4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1.解答

(1)小华从家跑到体育场用了4分钟,他每分钟跑115米,小华家到体育场有多远?

(2)每个书柜可存书325本,现有1000本书,用3个书柜来存,能存下吗?

(3)新星林场今年栽杨树155棵,栽的松树是杨树的5倍。今年栽了多少棵松树?

2.(1)实验小学的678名同学分5批去参观科技展,前四批每批去了148人,最后一批去了多少人?

(2)三年级同学收集废饮料瓶,三(1)班收集了143个饮料瓶,三(2)班收集的废饮料瓶比三(1)班的4倍还多50个。三(2)班收集了多少个废饮料瓶?

3.思维扩散

312+314+316+318+320+322+324

=()×()

=()

答案提示:

1.(1)15×4=460(米)

答:小华家到体育场有460米。

(2)325×3=975(本)

975<1000

答:不能存下。

(3)155×5=775(棵)

答:今年栽了775棵松树。

2.(1)148×4=592(人)

678-592=86(人)

答:最后一批去了86人。

(2)143×4=572(个)

572+50=622(个)

答:三(2)班收集了622个废饮料瓶。

3.312+314+316+318+320+322+324

=(318)×(7)

=(2226)

2.5

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1.判断题

(1)0乘3小于0乘7。

()

(2)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

(3)一个两位数加上0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

(4)一个乘数的中间有几个0,积的中间也有几个()

2.选择题

(1)405×﹙

﹚时,积一定是四位数

A.0

B.1

C.3

(2)求125的8倍是多少?列式是﹙

A.125+8

B.125-8

C.125×8

(3)102×4﹙

﹚306×5

A.<

B.>

C.=

(4)与108×2不相等的算式是()

A.108+108

B.2×108

C.108+2

3.应用题

一头大象的体重等于6头牛的体重,大象的体重有多少千克?

答案提示:

1.×,×,√,×,2.CCAC

3.6x605=3630(千克)

答:大象的体重有3630千克。

2.6

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1.填空题。

(1)一个数加上0得(),一个数减去0得(),一个数乘0得()。

(2)25的4倍是(),24的5倍是()。

(3)4个12的和与4的()倍相等。

(4)写出两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720的算式:()、()。

(5)一列火车本应10:40到达,结果因故晚点25分,这列火车实际到达时间是()。

2.在○填上“>”、“<”或“=”。

304×5   1520           657×0   567

550×6   6×550

240×2   80×6

670×0   670+0          150×7   1000

590×6   500×7          205-0   205×0

3.脱式计算。

300×2+700    140×5-300

206×(5+3)

=

=

=

=

=

=

答案提示:

1.(1)本身;本身;0。

(2)100;120。

(3)12。

(4)80x9=720;90x8=720。

(5)

11:05。

2.=,<,=,=,<,>,>,>。

3.1300,400,1648。

2.7

估算

1.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长约6299千米,比黄河长835千米,黄河大约长多少千米?

2.(1)估算418×6时,可以把418看做()。

A.400

B.410

C.420

(2)估算398×3时,把398看做()。

A.400

B.300

C.390

(3)我们估算49×6时,把49看成()。

A.40

B.45

C.50

(4)估算79×2时,把79看作□比较合适。□内应填()。

A.80

B.70

C.75

(5)估算72×6的结果比实际结果()。

A.大

B.小

C.相等

3.估算:

12×5≈

53×6≈

77×8≈

49×4≈

61×7≈

38×9≈

121×3≈

297×7≈

301×5≈

答案提示:

1.5500(千米)。

2.AACAB。

3.50;300;640;200;420;360;360;2100;1500。

2.8

解决问题

1.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14日成功落月,月球上一昼夜相当于地球的28天,算一算,如果嫦娥三号搭载的月球车——玉兔号在月球上度过3天,这段时间相当于地球时间的多少天?

2.编“中国结”,编一个“中国结”要用85厘米丝绳。

(1)编5个这样的“中国结”要用多长的丝绳?

(2)小刚准备了5米丝绳,够吗?

3.伊利运河是一条位于美国的运河,全长584千米,我国的京杭大运河比伊利运河的3倍还长42千米。京杭大运河全长多少千米?

答案提示:

1.84

2.(1)425厘米;

(2)425厘米=4.25米

4.25<5

够用

3.3.584×3+42=1794(千米)

2.9

整理与复习

1.判断

(1)3×8的积再加上3,等于3×9的积。…………………………………()

(2)283与9的乘积至少是2700。…………………………………………()

(3)小红有8支铅笔,小丽有4支铅笔,小红的铅笔支数是小丽的4倍。…()

(4)一辆大客车能坐58人,3辆大客车至少能做180人。………………()

(5)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结果一定是两位数

。……………………()

2.选择

(1)5×400的积的末尾一共有()个0。

A.1

B.2

C.3

(2)要使260×□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A.3

B.4

C.5

(3)妈妈带4张20元和1张100元,购买一件售价()元的衣服。

A.418

B.185

C.178

(4)哪题的得数在500~600之间。()

A.54×9

B.288×2

C.203×3

(5)在80×7<65×□中,□里最大能填()。

A.7

B.8

C.9

3.应用题

(1)2015年有52个星期零1天,2015年有多少天?

(2)

学校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都放了204本书,借出394本,还剩多少本?

(3)

小张加工了

102个零件,小李工作了6小时,每小时加工16个零件。谁加工的多,多多少?

(4)

一篇文章有1000字,小李每分钟打120多个字,8分钟能打完吗?

(5)

学校运来3车水泥,每车180袋。用去320袋,还剩多少袋?

答案提示:

1.√;×;×;×;×;

2.CBCBC

3.(1)52×7+1=365(天)

答:2015年有365天。

(2)204×3-394=218(本)

答:还剩218本。

(3)6×16=96<102

102-96=6

答:小张加工的多,多6个。

(4)120×8=960<1000

答:不能。

(5)180×3-320=220(袋)

答:还剩220袋。

3.1

认识平移

1.下面的运动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1)升降国旗

(2)拧开水龙头(3)用钥匙拧开房间门(4)拉动抽屉

(5)吊扇在空中运动

(6)乘坐电梯

(7)转动转盘

(8)指针运动

属于平移的有:        属于旋转的有:

2.判断:

(1)正常行走的时钟,属平移现象。

(2)推拉窗户属于平移现象。

3.看图做题。

(1)把图中长方形向北平移2格;

(2)把图中三角形向右平移3格;

(3)把图中平行四边形向西平移5格。

答案提示:

1.平移:1

旋转:2

2.×√

3.3.2

认识旋转

1.选择

(1)左边图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后,不能得到右边图形的是()。

(2)下面()是顺时针旋转一周得到的图形。

2.判断。

(1)抽打陀螺时陀螺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2)方向盘的运动不是旋转现象。()

(3)随着风车的转动,叶片会越来越小。()

(4)转椅的升降运动是旋转现象。()

3.在旋转现象下面画“√”。

答案提示:

1.CA

2.√×××

3.(1)(3)(4)画“√”。

3.3

认识轴对称图形

1.填空。

(1)对折后能够完全()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有些三角形()轴对称图形有些三角形()轴对称图形。

(3)长方形、正方形()轴对称图形。

2.选择。

(1)

下列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3.作图

(1)把方格纸上的小船图向右平移8格。

(2)画出右边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答案提示:

1.(1)重合:(2)

是;不是

(3)都是

2.(1)B(2)AC

3.3.4

有趣的剪纸

1.下面哪些剪纸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

(1)

(2)

(3)

(4)

2.下列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3.填空。

(1)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应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正方形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

答案提示:

1.(1)(2)是;(3)(4)不是。

2.是;是;不是

是;不是;是。

3.(1)相等;(2)4条;2条。

4.1

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50×()=300

(2)

()×9=810

(3)()÷5=100

(4)小敏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把被除数320末尾的0忘记了,得到的商是8,正确的商应该是()。

2.直接写得数。

8÷2=

80÷2=

800÷2=

630÷7=

540÷6=

280÷4=

320÷8=

450÷9=

3.解决实际问题。

(1)学校图书室新买了480本图书,平均放在4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图书?

(2)40名同学参加400米接力赛,每4名同学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3)李师傅将一根120米长的电线剪了3次,分成了同样长的若干段,每段长多少米?

答案提示:

1.(1)6

(2)90

(3)500

(4)80

2.4

400

3.(1)120

(2)10

(3)30

4.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1.填空题。

(1)被除数是96,除数是3,商是()。

(2)48是4的()倍;39是3的()倍。

(3)24里面有()个2;3的()倍是639。

(4)把6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还余()。

(5)有32支铅笔,每名同学发3支,最多可以发给()名同学,还剩()支。

2.在○里填上“>”“<”或“=”。

36÷3○10

9○90÷3

80÷2○41

400÷8○500÷5

300÷6○300÷5

30○60÷3

69÷3○30

99÷3○66÷2

3.应用题。

(1)谁买的台灯价钱便宜一些?

(2)建筑工地运来46袋水泥,每辆手推车一次只能运4袋,至少运多少次才能全部运完?

答案提示:

1.(1)32

(2)

(3)

213

(4)11

(5)10

2.>

3.(1)

88÷4=22(元)

96÷3=32(元)

22<32

李阿姨买的台灯便宜一些。

(2)

46÷4=11(次)……2(袋)

11+1=12(次)

4.3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1.解决问题。

(1)

明明用这些小棒最多可以摆多少个?

(2)

丽丽用这些小棒最多可以摆多少个?

2.回答下列问题。

奶奶:“我今年65岁。”

小强:“我今年5岁。”

(1)今年奶奶的年龄是小强的多少倍?

(2)明年奶奶的年龄是小强的多少倍?

3.填空。

答案提示:

1.(1)96÷4=24(个)

答:明明用这些小棒最多可以摆24个。

(2)96÷6=16(个)

答:丽丽用这些小棒最多可以摆16个。

2.(1)65÷5=13

答:今年奶奶的年龄是小强的13倍。

(2)65+1=66(岁)

5+1=6(岁)

66÷6=11

答:明年奶奶的年龄是小强的11倍。

3.1

4.4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

1.在除法算式A÷9=B……C中,B和C都是一位数,A最大是多少?

2.有89个苹果,每8个装一盘,需要多少个盘子来装?

3.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每组至少4人,最多能分多少组?

4.在算式12÷()=()……()中,不同的余数有几个?

答案提示:

1.9×9=81

81+8=89

答:A最大是89。

2.89÷8=11(个)……1(个)11+1=12(个)

答:需要12个盘子来。

3.31+28=59(人)

59÷4=14(组)……3(人)答:最多能分14组。

4.12÷5=2……2

12÷7=1……5

12÷8=1……4

12÷9=1……3

12÷10=1……2

12÷11=1……1

不同的余数有5、4、3、2、1,共5个。

4.5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应用

1.口算。

10÷5=

12÷4=

32÷4=

59×0=

50×7=

0÷6=

28÷7=

56+0=

30÷6=

150÷5=

350÷7=

720÷9=

2.列式计算。

(1)

56是7的多少倍?

(2)

42除以5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3.应用题。

(1)我们年级有95人,每桌8人,至少需要多少张桌子?

(2)菊花有36朵,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朵?

(3)有30块巧克力,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个同学可以分到几块?

(4)6个小朋友吃18个桃子,平均每人吃多少个?

答案提示:

1.2;3;8;0;350;0;4;56;5;30;50;80;

2.(1)8倍

(2)商是8,余数是2

3.(1)95÷8=11……7

答:至少需要12张桌子。

(2)36÷9=4

答:每个小朋友分到4朵。

(3)30÷6=5

答:每个同学可以分到5块。

(4)18÷6=3

答:平均每人吃3个。

4.6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与验算

1.填空。

(1)133的5

倍是(),942

是3的()倍。

(2)从345

里连续减去()个7,还余下2。

(3)784÷2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4)

□65÷4,商是三位数,□里最大能填(),最小能填()。

(5)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的()倍。

(6)在“()”里填上“>”、“<”或“=”。

160÷8

()80÷4

100÷5

()100÷50

360÷4÷3()

360÷9

784÷8()

900÷9

2.判断。

(1)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一定是三位数。()

(2)

736÷□,要使商是三位数,□里只可填7和6。()

3.选择。

(1)555÷□的商是三位数,□里填的数最大是()。

①6

②5

③4

④3

(2)632÷6商约是()。

①100

②90

③50

(3)

一个数除以6,商是28,当余数最大时,这个数是()。

①168

②180

③173

④163

答案提示:

1.(1)

665;314。

(2)

49。

(3)三;百。

(4)9;4。

(5)

111。

(6)

=;>;

<;<。

2.(1)

×

(2)

×

3.(1)②;

(2)①;

(3)③。

4.7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

1.选择。

(1)

玩具厂生产了986架玩具飞机,每8架装成一箱。这些玩具飞机可以装()箱?还剩下()架?

A、123,2

B、124,2

C、125,1

D、126,1

(2)老师带了225元去商店买笔记本,每本笔记本需要2元,老师一共可以买()本笔记本,还剩()元呢?

A、110,1

B、111,2

C、112,1

D、113,1

2.竖式计算。

635÷6=

198÷5=

276÷9=

288÷5=

298÷3=

367÷4=

197÷3=

343÷6=

3.应用题。

(1)

学校买了366盆花想要摆在学校门口,如果摆成图案,每个图案需要4盆花,那么一共可以摆出多少个图案?还剩多少盆花?

(2)

有126名同学想要在本周日去博物馆参观,大家打算分2批去,那么,每一批有多少名同学?

答案提示:

1.AC

2.105……5;39……3;30……6;57……3;

99……1;91……3;65……2;57……1。

3.(1)解:依题意得

366÷4=91(个)……2(盆)

答:一共可以摆出91个图案;还剩2盆花。

(2)解:依题意得

126÷2=61(名)

答:每一批有61名同学。

4.8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或商中间有0)的笔算

1.填空。

2.判断

(1)

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的中间一定也有0。()

(2)

808÷4的商是两位数。()

(3)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3.应用题。

(1)小丽做了320朵花,每4朵放一盒,可以放多少盒?

(2)学校图书室买来208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平均每个书架放了多少本书?

答案提示:

1.101

401

204

2.√×√

3.(1)320÷4=80(盒)

答:可以放80盒。

(2)208÷2=104(本)

答:平均每个书架放了104本书。

4.9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末尾有0)的笔算

1.口算。

700÷2=

400÷2=

800÷4=

900÷3=

500÷2=

600÷4=

700÷5=

900÷6=

800÷5=

600÷5=

2.填空。

(1)420÷3,商的最高位是()位,商是()。

(2)360÷2的商是()。

(3)一个数除以4,商是40,余数最大,这个数是()。

(4)706除以7的商的末尾有()个0。

3.金星圆珠笔厂生产了965支圆珠笔,每8支装一盒,至少需要多少个包装盒?

答案提示:

1.350;200

200;300

250;150

140;150

160;120

2.(1)百;140;(2)180;(3)163;(4)2

3.解:依题意得

965÷8=120(个)……5(个)

答:至少需要121个包装盒。

4.10

解决问题

1.假如你参加招聘会,你会选择下面哪家公司?为什么?。

2.金星小学4位教师带领174名同学去科技馆参观,如果每辆车限乘25人,租7辆车够吗?

3.河北省吴桥县是世界上著名的“杂技之乡”,某旅行社推出“杂技之乡——吴桥一日游”的出游方案:成人每人140元,儿童每人50元,团体10人以上(包括10人)每人100元。

(1)成人6人,儿童4人,怎样买票合理?

(2)成人4人,儿童6人,怎样买票合理?

答案提示:

1.解:

660÷8×5=16.5(元)

750÷8×6=15.625(元)

答:甲公司合适,每小时工资较高。

2.解:依题意得

(174+4)÷25=7.12

答:不够。

3.(1)解:依题意得

10×100=1000(元)<6×140+4×50=1040(元)

答:买10张团体票合理。

(2)解:依题意得

10×100=1000(元)>4×140+6×50=860(元)

答:买4张成人票,6张儿童票合适。

4.11

整理与复习

1.想一想,填一填。

(1)、最大的两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商是()。

(2)、60÷3=(),商的最高位在()位上,商是()位数。

(3)、把42个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

(4)、有73个苹果,平均分给幼儿园2个班的小朋友,每班分()个,还剩()个。

(5)、()÷5=14……3

2.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4÷2=()

A、23    B、32     C、5

(2)、88除以7,商是(),余数是()。

A、11……11    B、12……4    C、13……3

(3)商是16,除数是3,余数是2,被除数是()。

A、22  B、50  C、35

(4)94÷4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A、十位     B、个位

(5)72÷6()72÷3

A、>    B、<     C、=

3.慧眼识真(对的打“√”,错的打“×”)。

(1)84÷2÷2=84÷2()

(2)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除数+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3)72÷2的商与72÷3的商大小相等。()

(4)60÷3的商是2。()

(5)()÷3=31……(),两个括号里只能填65和2。()

答案提示:

1.(1)11

(2)20;十;两

(3)14

(4)36;1

(5)73

2.BBBAB

3.×√×××

5.1

不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1.(1)学校合唱团有男生37人,女生人数比男生的3倍多5人。学校合唱团一共有多少人?

(2)学校合唱团有男生37人,比女生的3倍少5人。学校合唱团一共有多少人?

2.你知道()里应填几吗?

()-24×5=17

96÷3+()=50

()×2+10=36

()÷2-10=36

3.学校买了3个同样的教学光盘,共花了72元,又买了一个足球花了54元。

(1)买一个教学光盘和一个足球一共需要多少元?

(2)足球和教学光盘的单价相差多少元?

答案提示:

1.(1)37×3+5+37=153(人)

答:学校合唱团一共有153人。

(2)37+5=42(人)42÷3=14(人)14+37=51(人)

答:学校合唱团一共有51人。

2.137;18;13;92

3.(1)72÷3+54=78(元)

答:一共需要78元。

(2)54-72÷3=30(元)

答:足球和教学光盘的单价相差30元。

5.2

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1.在○里填上“>”“<”或“=”。

80÷2+6○80÷(2+6)

590-35÷5○(590-35)÷5

60÷2÷3○60÷(2×3)

98-18×2○(98-18)×2

2.学校有6间微机室,每间有35台电脑。现在每间增加了10台电脑。现在有多少台电脑?

3.一筐苹果60个。一篮苹果比一筐苹果少38个。有3篮苹果。3篮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答案提示:

1.>>=<

2.(35+10)×6

=45×6

=270(台)

答:现在有

270

台电脑。

3.(60-38)×3

=22×3

=66(个)

答:3篮苹果一共有66个。

5.3

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

1.计算。

394+406÷7

576÷8÷6

301+132-355

624÷(2×3)

(601-346)÷5

264×3÷9

2.兰兰、玲玲和芳芳三人合买照相机,平均每人大约应准备多少钱?

3.一个正方形花坛四周均匀地栽了416棵菊花,4个角上各栽了一棵,每边有多少棵菊花?

答案提示:

1.452

2.265÷3≈90(元)

答:平均每人大约应准备90元。

3.416÷4+1=105(棵)

答:每边有105棵菊花。

5.4

练习

1.填一填。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法和减法,或只有乘法和除法,运算顺序应该是();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2)在计算(782-700)÷7时,要先算(),再算()法。

(3)86加上14,和是(),再除以5得(),算式是

()。

2.在里填上“<”

“>”

“=”.48÷4×2

48÷(4×2)

64÷8-4

64÷(8-4)

120-38-42

120-(38+42)

78+12×3

(78+12)×3

3.计算。

69÷(99-96)

(74+16)÷9

8×(59-31)

(142-63)×7

65-8+45

106÷2×6

4.找妈妈。(用线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72÷(63-55)

200

4×(36+14)

(59-24)÷5

5.解决问题。

明明有一本作文书共265页,已经看了120页,剩下的需要5天看完,剩下的每天要看多少页?

答案提示:

1.填一填。

(1)从左往右,小括号里

(2)小括号里的减法,除

(3)100,20,(86+14)÷5

2.>,<,=,3.计算。

69÷(99-96)

(74+16)÷9

=69÷3

=90÷9

=23

=10

8×(59-31)

(142-63)×7

=8×28

=79×7

=224

=553

65-8+45

106÷2×6

=57+45

=53×6

=102

=318

4.找妈妈。(用线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72÷(63-55)

200

4×(36+14)

(59-24)÷5

5.(265-120)÷5

=145÷5

=29(页)

答:剩下的每天要看29页。

6.1

认识周长

1.下面哪些图形有周长?

(1)

(2)

(3)

(4)

(5)

2.要在下面半圆形花坛的周围装上护栏,你能算出护栏的总长吗?

3.先测量下面图形每条边的长度,再算出周长。

(1)

(2)

答案提示:

1.(1)(2)(3)(4)

2.47+30=77(m)

3.(1)4+4+2+2=12cm(2)2+2+2+4+1+1=12cm

6.2

规则图形的周长

1.下面各图的周长各是多少,连一连。

2.下面是由大正方形分成4个小正方形。

3.下图的周长是多少?

答案提示:

1.2.36

3.72

6.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单选题。

(1)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则它们的周长()。

A.长方形周长大

B.周长相等

C.正方形周长大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长是宽的3倍,它的周长是()厘米。

A.48

B.16

C.18

(3).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把这根铁丝围成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A.8厘米

B.9厘米

C10厘米

2.判断题。

(1)用一根长24分米的铁丝围成两个同样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4÷2÷4=3(分米)。

(2)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长和宽也一定相等。

(3)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它们的边长一定相等。

(4)一个长方形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周长是25厘米。

(5)把一个长方形木条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

3.解答题。

(1)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还差多少厘米就能围成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9.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答案提示:

1.BBB

2.正确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

3.(1)解:6×4-20=4(厘米)

答:还差4厘米就能围成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

(2)解:19.5×4=78(米)

答:它的周长是78米。

6.4

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1)一块三角形麦地,三边的长分别是30米、40米、50米,它的周长是()米。

(2)绕着一个边长为500米的正方形人工湖走二圈,一共走了()米。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合()分米。

(4)两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5)把一个长1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2.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空白处)

周长

边长

周长

3.慧眼识真。(对的打“√”,错的打“×”)

(1)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形状大小一定都一样。

()

(2)用一根铁丝先围成一个长方形,再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相等。

()

(3)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等于原来正方形的周长。

()

(4)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

(5)一个操场的周长是400厘米。

()

答案提示:

1.(1)120

(2)2000

(3)20;2

(4)6;3;18

(5)20

2.长

周长

边长

周长

3.×√×××

6.5

室外测量

1.把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按下面的规律拼成长方形:

(1)用5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2)用n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2.儿童书店新到一批故事书,第一天卖出1482本.第二天卖出765本,还剩518本。这批故事书有多少本?

3.华师小学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400米、宽50米.小美围着操场跑了2圈,小美一共跑了多少米?这个操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公顷?

答案提示:

1.(1)12

(2)2n+2

2.解:1482+765+518=2765(本)

3.解:(400+50)×2×2

=450×2×2

=1800(米)

400×50=20000(平方米)

20000平方米=2公顷

答:小美一共跑了1800米,这个操场的占地面积是2公顷。

7.1

认识吨、吨与千克的换算

1.选择题。

(1)7吨()7000千克

A.>

B.﹤

C.=

(2)8000千克()8千克

A.>

B.﹤

C.=

(3)4吨()5001千克

A.>

B.﹤

C.=

2.口算。

2吨600千克=()千克

4200千克=()吨()千克

7吨38千克=()千克

4吨500千克=()千克

1005克=()千克()克

3.列式计算。

(1)8个500克是多少克?合多少千克?

(2)把2吨大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千克?

4.解决问题。

(1)一袋水泥重50千克,一辆卡车装运80袋水泥,共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2)工人叔叔把机器装在限重4吨的卡车上,每行放4台,放了3行。每台机器重300千克。这些机器的重量超过这辆卡车的载重量吗?

(3)建材商店有水泥3000吨,运了4天,还剩600吨,平均每天运多少吨?

答案提示:

1.CAB

2.2600;4;200;7038;4500;1;5

3.(1):500×8=4000(克)

4000(克)=4(千克)

(2):2吨=2000千克

4.(1)2000÷5=400(千克)

50×80=4000(千克)

4000千克=4吨

答:共重4000千克,合4吨。

(2)卡车上一共放了:4×3=12(台)

12台机器一共重:

300×12=3600(千克)因为3600千克<4吨

所以没有超过。

答:没有超过。

(3)先求出4天运的吨数:3000-600=2400(吨)

再求出每天运的吨数:2400÷4=600(吨)

答:600吨。

7.2

用合适的质量单位计量常见物体的质量

1.我会填。

(1)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在()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3)5吨=()千克 8000克=()千克

()千克=9吨

3吨80千克=()千克 9600千克=()吨()千克

(4)5千克里面有()个1千克,40千克里面有()个5千克。

(5)一袋食盐重500克,4袋这样的食盐重()千克。

2.我是小法官。

(1)一箱梨重10千克,10箱梨重1吨。

()

(2)常见桥头上有“

”这样的标志,表示桥的最大承重量是20吨。

()

(3)千克和米都是质量单位。

()

(4)一个鸡蛋约重60千克。

()

(5)一个物体的质量用“克”作单位,另一个物体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一定不相同。

()

3.我会选。

(1)下面单位中,不是质量单位的是()。

A.千米      B.克      C.吨

(2)蓝鲸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哺乳动物,估计一头蓝鲸的质量应该用()作单位。

A.克

B.千克

C.吨

(3)3吨大米与3000千克铁比较,()重。

A.大米

B.同样

C.铁

(4)亮亮家一个月的用水量是10()。

A.克      B.千克

C.吨

(5)一个铅球重4千克,一个乒乓球重4克,一个铅球比一个乒乓球重()克。

A.3996

B.3960

C.3600

答案提示:

1.(1)克 千克 吨 1000

(2)千克 克 千克 千克 吨 千克 克 吨

(3)5000 8 9000 3080 9 600

(4)5 8

(5)2

2.(1)×(2)√(3)×(4)×(5)×

3.(1)A(2)C(3)B(4)C(5)A

7.3

运输方案

1.要把30吨钢材从甲地运往乙地,有三种车型供选择。(只选用一种车运)

2.春节前,春光蔬菜基地要把4吨黄瓜运到某省会城市。根据下面的信息,制订一个运送黄瓜的方案。

(1)计算4吨黄瓜能装多少箱。

(2)制订运输方案。

3.50吨货物用载重6吨的卡车来运。

(1)需要几辆车才能一次运完?

(2)需要这样的一辆卡车几次运完?

答案提示:

1.方案一:租用载重5吨的车。

租车辆数:30÷5=6(辆)

租车费用:650×6=3900(元)

方案二:租用载重6吨的车。

租车辆数:30÷6=5(辆)

租车费用:800×5=4000(元)

方案三:租用载重8吨的车。

租车辆数:30÷8=3(辆)

······6(吨)

3+1=4(辆)

租车费用:1000×4=4000(元)

比较三种方案,选(方案一)最合算。

2.(1)4吨=4000千克 4000÷10=400(箱)

答:能装400箱。

(2)方案一:租能装60箱黄瓜的车。

租车辆数:400÷60=6(辆)

······40(箱)

6+1=7(辆)

第一天租(5)辆,第二天租(2)辆。

方案二:租能装80箱黄瓜的车。

租车辆数:400÷80=5(辆)

第一天租(4)辆,第二天租(1)辆。

3.(1)50÷6=8(辆)

······2(吨)8+1=9(辆)

答:需要9辆车。

(2)50÷6=8(次)

······2(吨)8+1=9(次)

答:需要9次。

8.1

图形规律

1.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阳光小区在人行道的右侧挂上了彩色气球(两端都挂)。

(1)已知该人行道长96米,每30厘米挂一个气球,一共需要挂多少个气球?

(2)如果气球是按照“2红2黄”的顺序依次循环排列的,那么两种颜色的气球各需要多少个?

2.某商场楼前安装了一串彩灯,按照2黄、3红、1绿的顺序排列。

(1)第100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2)前100盏彩灯里共有多少盏黄灯?多少盏红灯?多少盏绿灯?

3.三(1)班共有学生47名,这47名学生从前往后排成一条队伍。现在老师让大家按1,2,3,4,1,2,3,4,······的顺序报数,那么最后一名学生应该报多少?

答案提示:

1.(1)96米=960分米 30厘米=3分米

960÷3+1=321(个)

答:一共需要挂321个气球。

(2)2+2=4(个)321÷4=80(组)

······

1(个)

红气球:2×80+1=161(个)

黄气球:2×80=160(个)

答:需要红气球161个,黄气球160个。

2.(1)2+3+1=6(盏)

100÷6=16(组)

······4(盏)

答:第100盏彩灯是红色的。

(2)黄灯:16×2+2=34(盏)

红灯:16×3+2=50(盏)

绿灯:16×1=16(盏)

答:共有黄灯34盏,红灯50盏,绿灯16盏。

3.47÷4=11(组)

······

3(名)

答:最后一名学生应该报3。

8.2

搭配

1.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种路线可以选?

2.早餐有几种不同的吃法?

3.学校的两位外教老师约翰和彼得要走了。

答案提示:

1.3×3=9(种)

答:有9种路线可以选。

2.2×3=6(种)

答:早餐有6种不同的吃法。

3.3×2=6(张)

答:一共要拍6张照片。

z.1

大数的认识、吨的认识

1.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1)一袋大米约重25()。

(2)一块橡皮约重4()。

2.(1)这两头牛的体重和是多少千克?

(2)它们的体重和比1吨少多少千克?

3.读出或写出横线上得数。

(1)河北安新县白洋淀景区总面积达366平方千米。读作:()

(2)唐山承办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预计观众将达到1500万人次。读作:()

(3)2012奶奶伦敦奥运会火炬上镂刻有八千个圆环,包含着向八千名火炬手的人生成就致敬的寓意。写作:()

(4)

青藏唐古拉车站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海拔约为五千零六十八米。写作:()

4.连一连。

答案提示:

1.(1)千克(2)克

2.(1)400+300=700(千克)

答:这两头牛的体重和是700千克。

(2)1吨=1000千克

1000-700=300(千克)

答:它们的体重和比1吨少300千克。

3.(1)三百六十六

(2)

一千五百

(3)

8000

(4)

5068

4.z.2

两、三位数乘、除一位数

1.口算。

60×8=       64÷2=

700×9=

42×2=

150÷3=

400÷5=

2.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

(2)126×8的积与126×2×4的积相等。

()

(3)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的方法。

()

(4)0×8=0÷8。

()

3.下面是刘阿姨家的大棚蔬菜种植面积情况。

土豆

黄瓜

西红柿

7平方米

91平方米

784平方米

(1)黄瓜的种植面积是土豆种植面积的多少倍?

(2)西红柿的种植面积是土豆种植面积的多少倍?

4.一捆铁丝,用去25米,剩下的比用去的4倍还多8米。这捆铁丝一共长多少米?

5.在宾馆的238个房间里摆花,每个房间里,需要摆3盆花。

(1)现在有700盆花,够吗?

(2)每个房间里需要摆2个杯子。500个杯子够吗?

6.一大袋奶糖和一小袋奶糖共有36块,大袋的块数是小袋的2倍,两种包装袋的奶糖各有多少块?

答案提示:

1.480 32 6300 84 50 80

2.(1)×(2)√(3)√(4)√

3.(1)91÷7=13

答:黄瓜的种植面积是土豆种植面积的13倍。

(2)784÷7=112

答:西红柿的种植面积是土豆种植面积的112倍。

4.25×4+8=108(米)

108+25=133(米)

答:这捆铁丝一共长133米。

5.(1)238×3=714(盆)

714>700

答:700盆花不够。

(2)238×2=476(个)

476<500

答:500个杯子够了。

6.小袋:36÷(1+2)=12(块)

大袋:12×2=24(块)

答:小袋奶糖有12块,大袋奶糖有24块。

z.3

四则混合运算、探索乐园

1.找出前面两幅图的规律,“?”处应填

______。

2.图A中的圆圈内填的是6个不同的自然数,而且每个数都是上一行相邻两数之和.按此规律,在图B中的圆圈内填不同的自然数。

3.填出下面各题所缺的数。

4.将1~8分别填入下边的圆圈,使得图形中用线段连接的两个圆圈内的数字之差恰好为1~7七个数字,则位于中间横线上的四个圆圈内的数字之和最大是多少?

5.找规律填数。7、17、27、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找规律填数。20、22、24、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找规律填数。17、23、29、3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找规律填数。

(1)13,20,______,34,______,______

(2)7,16,______,34,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

1.35

2.3.4.5.47

6.28

7.41

8.27

48;

z.4

图形的运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想一想,填一填。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6厘米,若把这个正方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2)三个边长都是4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分米。

(3)长方形的一条长加上一条宽的长度,正好是这个长方形周长的()。

(4)长方形的长增加5厘米,宽增加2厘米,周长增加()厘米。

(5)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厘米,它的周长增加()厘米。

2.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空白处)

A.B.C.D.E.F.是轴对称图形。

不是轴对称图形。

3.选择

(1)长方形的周长÷2=()。

A.边长×2

B.长×2

C.长+宽

(2)长方形的长是20厘米,宽比长短8厘米,周长是()厘米。

A.(20+8)×2

B.(20-8)×2

C.(20-8+20)×2

(3)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围成的图形的周长相比,()。

A.长方形的长

B.正方形的长

C.一样长

4.解决问题。

(1)一块长方形菜地宽14米,长比宽长6米。在菜地的四周围一圈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2)一个长方形镜框长2米,宽1米。用一条长7米的花边能绕镜框一周吗?多多少米?

5.下面是经过怎样的运动得到下一个图形的?请填出来。

答案提示:

1.(1)48

(2)32

(3)一半

(4)20

(5)12

2.ABC;DEF

3.CCC

4.(1)(14+14+6)×2=68(米)

(2)(2+1)×2=6(米)<7米;可以,多1米

上一篇:数控专业的英文信下一篇:鹤洲学校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德育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