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试卷上册

2024-07-11

三年级数学试卷上册(精选15篇)

三年级数学试卷上册 篇1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南和县闫里乡段村学校闫密藏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三年级共有学生35人,参考学生35人。优秀率85,及格率88。

二、具体内容分析:

卷基本上涵盖了三年数学上册教材的知识体系,重视考察学生的双基础,考察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体现考试评价不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水平,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

另外,本次考试所出习题注重基础知识,注重了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份比较完美的考试卷。无论从考试的深度还是知识面的广度,此次试卷基本上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优点:全年组的卷面达到了干净整洁,书写漂亮。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成绩良好。计算题较好,错误较少;学生分析能力提高较快,应用题列式准确率达百分之九十五;自己设计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完成的很好,作图漂亮、准确。

不足:通过看卷子,我们找到了下面问题:

1、学生缺乏良好的考试习惯,自己检查错误的能力亟待加强。如:填空题的一些很基本的题目出错;计算题竖式正确,横式写错;应用题抄错数。

2、学生马虎现象严重,单位名称落写,横式不写得数,加法当成乘法计算,不写余数等。

3、六题走进生活,解决问题里面第5题里面的(2)小题如果是菜地的一边靠墙,其余三边围上篱笆,篱笆全长最少多少米?学生们知道是求三边的总和,但是容易忽略最少二字所以造成错误。

4、课上听讲不好,不能深入思考后再答题,理解能力需要继续提高。上课老师讲过的题型,考试时稍做变化,学生理解偏差,说明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思维有待进一步开发、训练。

四、改进措施:

1、教师及时反思进行详细卷面分析,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分析。

2、利用假期狠抓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

3、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向三十五分要质量,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及时反馈,及时补差,落实到位堂堂清。

4、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5、利用假期留分层次作业,让每个学生在假期知识有衔接,能力有提高!

三年级数学试卷上册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心中的秋天”组织学生自主阅读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第一组教材《秋韵如诗》。

2.通过学习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第一组教材主题《秋韵如诗》中的六篇文章, 让学生走进秋, 感受它的饱满;走进秋, 聆听它的语言;走进秋, 触摸它的丰硕;走进秋, 欢呼它的绚烂。知道秋天是个多姿多彩又令人回味的季节, 铭记秋天的深刻。在秋天斑斓的色彩里, 留下快乐的足迹。

3.以学生阅读、积累为核心, 背诵积累关于秋天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以学生阅读、积累为核心, 围绕主题进行课内大量阅读, 背诵积累关于秋天优美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和背诵积累《秋诗五首》中的五首古诗。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抛砖引玉

1.承前启后:同学们, 我们刚学完了语文教材第三组的课文, 了解到在我们心中,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了美好的感受, 秋天给人丰收的快乐。回顾一下, 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第一组教材主题是《秋韵如诗》, 里面的五篇文章与第三组课文的主题相吻合, 所以我们选择它们作为课外阅读的最好的补充材料。

2.浏览目录:大家看看目录, 语文主题学习第一组教材主题是《秋韵如诗》, 内容包括《留住秋天》、《秋姑姑》、《秋天、秋天 (节选) 》、《秋诗五首》、《赞美秋韵》、《思念家乡》共五篇文章, 你打算怎么阅读?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读书?

3.运用迁移。把从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的方法, 迁移到阅读中去, 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学习古诗, 第一步:自读诗句, 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然后运用查字典、联系实际、图文对照等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第二步:大声朗读全诗, 图文结合或发挥想象, 把自己当作诗人, 进入诗人描绘的情境。

二、自主阅读

1.自主阅读:学生自由地朗读或者默读《留住秋天》、《秋姑姑》、《秋天、秋天 (节选) 》、《秋诗五首》、《赞美秋韵》、《思念家乡》。

2.小组合作:请六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朗读六篇课文, 并相互点评。

三、智慧碰撞

1.阅读思考。

(1) 《留住秋天》一文中, “举目远眺”、“心旷神怡”是什么意思?哪些句子是采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留住秋天?

(2) 在《秋姑姑》这首诗歌中, 秋姑姑是什么样子呢?秋姑姑还给谁涂抹了什么颜色呢?

(3) 在《秋天、秋天 (节选) 》一文中, 作者写了哪些秋天的美景?为什么他会觉得孤独?

(4) 《秋诗五首》:《初秋行圃》、《宿石邑山中》、《秋词》、《中秋月》、《蜀中九日》这五首诗分别描写了哪些秋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 仔细读了课文后, 你是怎么理解《赞美秋韵》、《思念家乡》中的诗句的?

2.谈论交流。

3.阅读汇报。

4.教师小结。通过主题《秋韵如诗》中的六篇文章的学习, 我们走进了秋, 感受它的饱满;走进了秋, 聆听它的语言;走进了秋, 触摸它的丰硕;走进了秋, 欢呼它的绚烂。我们还知道秋天是个多姿多彩又令人回味的季节, 而秋天的深刻更让我们铭记在心。在这秋天斑斓的色彩里, 留下我们快乐的足迹。

四、背诵积累

努力把《秋诗五首》:《初秋行圃》、《宿石邑山中》、《秋词》、《中秋月》、《蜀中九日》五首诗练习背诵下来。

五、读书摘抄

把《思念家乡》的五句诗抄写在笔记本上。

【板书设计】

秋韵如诗

秋天———美丽、饱满、丰硕、绚丽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题 篇3

27 + 35 =16 + 34 =53 + 35 =78 - 44 =

80 - 28 =72 - 37 =

二、用竖式计算(有两道题要写出验算过程)(14分)

三、填空(22分)

1.4个千和5个十合起来是( ),八千零八写作( )。

2.按规律填数:

(1)2000、4000、6000、8000、()

(2)()、()、5900、5800、5700

3.在6530、6350和6550这三个数中,( )最大,( )最小。

4. 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棵白菜重3( ),1个苹果重300( )。

小华的身高136( ),体重32( )。

5. 在○里填上“>”“<”或“=”。

2千克○400克100-62○100-26 4200○685€?

6.下面的长方形是用边长1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这个长方形长()厘米,宽()厘米,周长()厘米。

7. 小强上星期六13 :00~15 :20在科学宫参观,16 :00回到家。他参观科学宫用了( )小时( )分,回到家的时间是下午( )时。

8.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在□里画“√”(12分)

1.下面的哪个数最接近5000?

5620 □4890 □4260 □

2.商店从上午 8 时开始营业,到晚上8 时停止营业。全天营业多少小时?

8 小时 □ 10 小时 □12 小时 □

3.哪个物品的重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4.红花25朵,黄花的朵数比红花少一些。估计一下,这两种花一共有多少朵?

比50 朵多 □正好50 朵 □ 比50 朵少 □

5.正方体的一个面上写1,两个面上写2,三个面上写3。抛起这个正方体,落下后,哪个数朝上的可能性最大?

1 □2 □ 3 □

6.从侧面看下图 ,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 □ □

五、画图(12分)

1.把右边的正方形分一分,涂出它的。

2.下边每小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在里面按要求画图。

(1)画一个长5 厘米、宽3 厘米的长方形。

(2)画一个周长8 厘米的正方形。

3.小林用下表记录了上个月1~15 日的天气情况。

根据小林的记录完成下面的条形图(横着画图)。

六、解决实际问题

1.平均每组多少人?(3分)

2. 一袋盐500克。每天吃 30 克,吃了8 天,还剩多少克?(4分)

3.岭南小学三年级有 4 个班,每班都是42 人。如果每人都从图书馆借2本书,这个年级的学生一共借书多少本?

(5分)

4.李大伯在一块地里种三种水果(如下图)。(6分)

(1)种西瓜的地占这块地的 。

(2)种番茄和葡萄的地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3)种西瓜的地比种番茄的地多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5.用如下图所示的长方形纸剪最大的正方形。(8分)

(1)能剪出()个这样的正方形。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篇4

姓名: 得分:

一、我会填(19分,第4、10、13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0.5分)

1、( )厘米=1分米 8厘米5毫米=( )毫米 240秒=( )分

4吨=( )千克 4时=( )分 1时12分=( )分

2、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相差( ),一个数比700少70,这个数是( )。

3、计算加减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 ),从( )位起加、减。调换加数的位置,( )不变,可以验算加法。减数与差相加,结果等于( ),可验算( )法。

4、常见的质量单位从小到大排列( )。

5、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 )。四边形有( )条边,有( )个角。

6、计算长方形时,需要知道长方形的( )和( )。

7、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图 有( )个长方形。

8、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 )一定要比( )小。79÷8=( )……( )

9、除数是7,商是9,余数是5,被除数是( )。

10、根据37、5、2、7写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

1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钟面上秒针走1圈是( )秒,也是( )分钟。分针从6走到9,走了( )大格,是( )分钟。

12、12点整,时针和分针都指在( )上。小明10:20上第三节课,40分钟后下课,下课时间是( )。

13、长度的单位有( ),

二、在○里填上“〉”、“〈”或“=”。(3分)

1千米 900米 1030米 1千米30米 2900千克 9吨

1吨 980千克 200秒 3分 1分30秒 90秒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5分)

1、英语课本大约厚6( ),一头大象重9( ),一支粉笔长7( )。

2、长江全长6300( ),一个排球重300( ),两层楼高约8( )

3、妈妈每天工作8( ),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我们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是9( ),小明每天晚上9( )睡觉。

四、我当小法官。(5分)

1、一袋大米重50吨。( ) 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 )

2、3吨煤比3吨棉花重。( ) 两个三位数相加,和一定是三位数。 ( )

3、最小的三位数和最大的三位数的和是1000。( ) 508比128多280。( )

4、正方形也是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 )

5、有7只小鸟,每3只住一个笼子,准备2个笼子就够了。( )

6、一个正方形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8厘米。 ( )

五、我会选(6分)。

1、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长方形,一根围成正方形,它们的周长( )

①、一样长 ②、长方形周长长 ③正方形周长

2、用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周长是( )。

①、8厘米 ②、7厘米 ③、6厘米

3、下列中的4根小棒可以围成平行四边形的是(单位:厘米) ( )

①、4、3、4、2 ②、5、4、5、4 ③、5、6、7、5

4、一个长方形长18厘米,宽8厘米,从中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①、26 ②、32 ③、36

5、王叔叔打一份文件,从上午7:10到8:50。王叔叔打这份文件用了( )

①、1:40 ②、1小时40分 ③、100秒

6、一块长方形玻璃裂成两块,哪块周长长一些?( )

①、甲 ②、乙 ③、一样长 ④无法确定

六、同学们参观植物园(5分)

七、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6分)

八、列式计算下列各题。(14分)

298+403 309-78 800-743

验算: 验算: 验算:

31÷7= 863-279= 70÷8= 47÷6=

298+403= 460-178= 48÷6= 58÷8=

九、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6分)

十、应用题。(31分)

1、(1)从李丽家到车站有几条路?哪一条路最

近?是多少米?(3分)

(2)张老师从车站下车,经过电影院和李丽家,到学校需要走多少米?(3分)

(3)学校组织到电影院看电影,你认为应该走哪条路?为什么?(3分)

2、一块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桌布,四周围上花边,至少要准备多少米的花边?(4分)

3、一堆苹果共57个,装进袋子里。

你想选择哪种包装方法?这些苹果

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4分)

4、全校有517名学生,其中男生268人,女生有多少人?(4分)

5、果园里有梨树、苹果树和桃树共1800棵,其中梨树有325棵,苹果树比梨树多260棵,果园里梨树和桃树共多少棵?(5分)

6、一次长跑比赛中,小强在小新前面70米,小华在小强后面40米,小新在小华后面30米。谁跑第一?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相距多少米?(4分)

7、根据提供的信息,请你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4分)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篇5

一、直接写出得数:18分

70÷7= 72-8= 50÷5= 49+35= 21×4=

3×13= 63÷3= 11×6= 80-54= 99÷9=

1500-800= 3700+300= 1400-600= 7200-=

700+600= 8000-2000= 500+5000= 10000-9000=

二、列竖式计算:13分(带☆的要验算)

70÷5 81÷2 96÷6 ☆88÷3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5分

1、4千克纸要比4000克铁轻。 …………………………………………( )

2、10000比最大的四位数多1。…………………………………………( )

3、CCTV-1的《新闻联播》节目一般在7:00开始播出。………………( )

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不是两位数就是一位数 。……………………( )

5、丁丁做5道口算题用45秒,芳芳做6道用了1分,丁丁做得快些。…( )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5分

1、用4、7、3和0组成的最小四位数是( )。

①.3407 ②.3047 ③.0347

2、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最接近( )米。

①.8000 ②.9000 ③.10000

3、5069这个数中的“5”表示( )。

①.千 ②.千位 ③.5个千

4、一只鸭子大约重( )。

①.4 Kg ②.40 Kg ③.400 g

5、60个同学分组活动,下面第( )种分法得到的组数最多。

①.每4人一组 ②.每5人一组 ③.每6人一组

五、填空题。25分

1、六千零四写作( ) ,三千零十五写作( ) 。

2、由6个一、1个百和8个千组成的数是( ),读作( )。

3.、两个“0”和两个“7”组成的四位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有( )和( ),一个零也不读的有(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乒乓球重4( ), 一袋大米重5( ),

旺仔小馒头一袋重1( ), 一辆卡车载重4000( )。

5、根据自己的情况填空:自己身高( ),体重( )。

6、在○里填上“>”、“<”或“=”。

6 Kg○6公斤 19+36○91-27 400 g+800 g○2千克

7、找找规律填数:0、1000、3000、6000、( )。

8、在☆÷9=10……□中,□最大是( ),☆最小是( )。

9、 光明超市营业时间说明超市从上午( )时( )分开始营业,到

8:30——21:30晚上时()分停业,一天营业( )小时。

10、中山路新设一个邮筒,每天取信3 次。 取信时间

上午9 时第一次取信,以后每隔4小时 第一次:( )

取一次信。请你用24 时记时法标出每次 第一次:( )

取信的时间。 第一次:( )

六、根据表格,回答问题。4分

国庆黄金周期间来“农家乐”游玩的人数如下表:

日期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人数 1018 1490 1756 3198 3604 1150 987

1、10月3日的人数接近几千?( )

比人数最多的那一天大约少几千?( )

2、游玩人数接近一千的有哪几天?( )

3、从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

七、解决问题:30分

26人

1、 男生 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女生

2、 三⑴班48名同学去植树,每2人一组,一共分成了多少组?如果每组同学植3棵数,全班一共植树多少棵?

3、 为庆祝元旦,同学们做了65朵红花和25朵黄花。每5朵扎成一束,同学们一共做了多少束花?

4、黄老师用90元钱买了一个书包,剩下的钱最多还能买几本日记本?

钢笔 日记本 文具盒 书包

5元 8元 15元 46

4、 王强:“我有15张邮票。”

沈刚:“我的邮票比王强多27张。”

赵军:“我的邮票比王强的4倍少8张。”

① 赵军有多少张邮票?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篇6

一、认真读题,你一定能正确填空。(共26分)

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条边,( )个角,它们都是( )角。

长方形( )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 )。

2、明明围着一个正方形的花坛走了2圈,一共走了96米。这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 )米。

4、一个长方形长是10米,长是宽的2倍,宽是( )米,周长是( )米。

5、把一根4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铁丝没有剩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6、(如右图)从这块长方形玻璃上裁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玻璃,这个正方形玻璃的周长是( )厘米。最多能裁出( )块这样的玻璃。

7、用两个边长为4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8、将一张边长16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展开后得到如右边图形。每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二、辨一辨,不粗心,在正确答案的□内打“√”或者在( )填字母。(共18分)

1、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下列算式中不正确的是

28+15+28+15 (28+15)×2 28+15

2、两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6 B、7 C、8

3、(如右图)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以走。走哪条路最近?

4、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如下的图形,周长相等的是( )和( )。

A、 B、 C、

5、用12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 )种拼法。

A 、2 B 、3 C、4

6、用一根长1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有( )种围法。

A、3 B、4 C、5 D、6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8分)

1、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 ( )

2、 图中有4个正方形。 ( )

3、正方形的周长是4厘米,两个这样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

4、用同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周长是一样的。( )

5、一个长方形的一组邻边的长是1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是20厘米。( )

6、四条边都相等的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 )

四、1、 算一算,求出下表中的周长、边长。(12分)

长方形 正方形

长 宽 周长 边长 周长

12米 9米 16分米

23厘米 17厘米 36厘米

五、走进生活,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问题,相信自我,我能行。(28分)

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20米,宽比长短是8米。小红绕这块菜地走了两圈,一共走了多少米?(6分)

2、一段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宽比长短4厘米,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三年级数学试卷上册 篇7

在学习中, 引导学生借助线条、符号、图形、文字等在题目上进行“标注”活动, 学生原来内隐的数学思维活动就变得直观可视化, 从无序到有序, 由模糊到清晰, 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力和思考力,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为例, 谈谈“标注”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一、借“标注”, 明算理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 让学生学会正确快速的计算是课标的要求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总会想方设法让学生明确算理, 掌握正确的算法, 让历史的错误不再重演。借助标注可以促进算理的明晰, 算法的巩固, 实现算与思的结合、操作与思辨的联手, 使学生在标注“计算思路”中磨砺思维, 生成智慧。

在本册第四单元“乘与除”教学口算乘除法中, 学生往往会把简单的题目算错, 究其原因, 实为算理不明之故。为防范于未然, 教学中可采用标注之法, 让学生在明理基础上正确计算, 教师再也不会为“这么简单的题目也做错”而感慨叹息了。

在教学第一课时《小树有多少棵》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0×3、500×3时, 学生会依据课本例题说出:“先算2×3=6, 再在6的末尾添一个0”和“先算5×3=15, 再在15的末尾添两个0”, 进而总结出“先用乘法口诀算出0前面的数相乘的积, 再看因数中末尾有几个0, 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的结论。教学若到此为止, 学生难免会犯“重蹈覆辙”的错误, 学生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明确添0的算理。这时如给学生一个“拐杖”, 在口算过程中标注出算理, 20×3:2个十乘3等于6个十, 即60;500×3:5个百乘3等于15个百, 即1500。标注如下:

在口算除法第一课时《丰收了》教学60÷2、160÷8时, 把算理6个十除以2等于3个十, 即30;16个十除以8等于2个十, 即20。标注如下:

在口算乘法第二课时《需要多少钱》教学12×3、18×4时, 当学生说出乘法口诀后, 引导学生分别标注出同十位和个位相乘的得数, 再把上下两个数相加, 写出得数。标注如下:

在口算除法第二课时《植树》教学36÷3时, 根据算理3个十除以3等于1个十, 6个一除以3等于2个一, 引导学生标注如下:

口算中的标注既展示了口算的过程, 又强化了算理, 尤其对中下学生而言, 拄着标注的“拐杖”, 逐步形成计算技能, 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借“标注”, 明法则

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在教学混合运算时都会发现学生存在一个颇具代表性的错误现象, 哪怕是最优秀的学生也不可避免, 如下表中的错误题型, 学生往往会怎样好算就怎样算, 完全把运算法则抛到脑后。在教学中怎样避免学生出现这种无厘头的错误呢?我在本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教学中, 采用画横线和标上运算步骤的方法, 让学生标注出运算过程, 为法则开路, 凡解决混合运算的题型一律做到“一画二标三算”, 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口算乘法是从高位乘起的, 而竖式乘法是从个位乘起的, 为了避免口算造成的负迁移, 在第六单元竖式乘法的起始课《蚂蚁做操》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用箭头和数字标注乘的运算顺序, 让乘的过程清晰可见, 既掌握算理又明确算法。标注图如下:

一次进位和连续进位的竖式乘法的教学难点在于“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像12×5=510或12×5=50之类的错误也常见于学生的作业, 在教学时让学生边说过程边标注进“几”, 如12×5:二五一十, 写0进1 (标“1”) , 一五得五, 5加1等于6, 写6。118×7:七八五十六, 写6进5 (标“5”) , 一七得七, 7加5等于12, 写2进1 (标“1”) , 一七得七, 7加1等于8, 写8。标注如下:

“一画二标三乘”的标注方法, 化无形为有形, 化抽象为直观, 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 在对比实验中, 添加标注的学生正确率明显高于不加标注的学生。

三、借“标注”, 巧计算

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四年级上册, 那么, 是不是一定要等到运算律学了以后学生才能进行简算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三上数学教材中就渗透了众多的简算思想, 教师要把握机会, 及时渗透, 让四上的运算律水到渠成。

本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第一课时《捐书活动》 (三位数连加) 练一练第2题用竖式计算中, 有这样两道题:727+134+86、397+304+120,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后进行讨论, 相同数位相加时除了从上到下依次相加的方法, 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 学生总结得出“在相同数位上可以把能够凑成10的这两个数先相加”的结论, 教师顺势教给学生标注之法 (如下图) , 来体现“凑十”的简算思想, 同时, 要求学生在做连加的题目时, 做到“一看二标三算”。标注, 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 又大大降低了计算的失误。

本册第五单元“周长”第一课时《什么是周长》试一试中有这样一道题:

课本上展示的计算方法如下: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教材对三位数的连加已经有了简算的要求, 为了更直观地体现简算思想, 我在让学生观察加数特征时, 采用标注, 把能够凑成整百的数用线连起来, 并写出其得数, 方法如下:

有了以上的标注基础, 学生在解答练一练第3题时就很自然地将标注的方法加以运用。

在连加的计算中, 运用标注, 可化竖式计算为口算, 既是对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有机渗透, 让简算过程外显, 减少书写步骤, 提高计算效率, 更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方法。借助弧线, 让学生明确思考的依据和流程, 使思维由模糊、无形、随性变成清晰、有形、理性。

四、借“标注”, 厘关系

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一、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了“比多、比少”的“相差”关系, 掌握“倍数”关系是课标对三年级提出的新要求, “倍”字句就成了反映数量之间关系的又一个载体, 通过对关系句的标注, 可以一针见血地厘清数量结构和数量关系, 找到解决相应问题的数学模型。

本册第四单元“乘与除”安排了“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这一内容一直是数学的一大难点。我采取“操作中建模, 标注中用模”的策略, 较好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需要多少钱》教材安排了如下问题:“皮球的价钱是18元, 小皮艇的价钱是皮球的4倍, 一个小皮艇多少元?”我引导学生借助标注倍字句明确:谁是小数, 谁是大数, 把小数看作1倍数, 大数就是这样的几倍数“,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 所以用乘法计算。教学时, 先让学生画一画小皮艇的价钱与皮球价钱之间的关系:

再让学生说一说:什么价钱是小数, 什么价钱是大数, 求大数还是求小数?把谁看作1倍数, 谁的价钱是这样的几倍?是几个几元?并把“小皮艇的价钱是皮球的4倍”这句话变形为“皮球价钱的4倍是小皮艇的价钱”, 从而建立数学模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大数, 用乘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倍就是求倍数, 用除法。同时引导学生将“倍字句”中的数量关系标注出来:

所以, 求小皮艇的价钱列式为:18×4=72 (元) 。

第三课时《植树》教材安排了如下问题:

(1) 一双鞋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2) 一双鞋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元?

引导学生标注如下:

(1) 一双鞋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对二年级已学的“相差”关系, 标注方法也作一个复习回顾, 标注如下:

(2) 一双鞋比一副手套贵多少钱?

列式为:55÷5=11, 55-5=50 (元) 。

通过标注, 学生对倍字句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更为理性的把握, 避免了机械模仿的浅层式学习;帮助学生厘清了差比和倍比关系中求大数算法的异同点, 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培养了学生理性的思辨能力和符号表征能力, 促进了知识的正向迁移、整体建构和自由生长。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连线成网, 生成富有生长性、结构性、系统性的知识大厦和智慧宝藏。

五、借“标注”, 明意义

在某些概念教学中, 借助标注可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的含义, 加强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 从而促进数学概念的真正内化和建构。

在教学第五单元“周长”第一课时《什么是周长》时, 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这句话的含义, 可让学生动手操作, 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一描, 描图形的周长时要做到“从哪里开始, 就要回到哪里结束, 沿图形的边线描一周, 中间不能有间隔”。这时, 借用一个小小的圆点就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周长的意义, 在图形边线任意一个地方描一个小圆点, 标注出起点的位置, 然后沿着边线描, 若能回到这个点, 说明这个图形有周长 (如图1) , 若不能回到这个点, 就说明这个图形没有周长 (如图2) 。

标注小圆点, 在数下面的图形时就不会出现多数或少数的情况。

标注小圆点, 描边线, 在计算图形周长时就可以避免像求下图周长:4×6=24 (厘米) 之类的错误。

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第一课时《文具店》练一练第1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矿泉水1.88元, 两个8分别表示什么?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在这个小数对应数位的上方标注出“元、角、分”, 这样, 学生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就有了清晰的理解, 整数部分表示“元”,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角”, 就是8角,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分”, 就是8分。标注如下:

借助标注, 使小数不同数位所表示的意义和元角分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 让抽象的小数的意义明明白白地摆在眼前, 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就深刻。

三年级数学试卷上册 篇8

1.孩子们j€"nng x€"nn( )地做着风筝,心中充满了憧憬和x€"n w€鄋g( )。

2.高尔基是世界zh€? m€韓g( )的文学家。

3.吃过晚饭,我们zh€#9n b€鑙( )去植物园s€鄋 b€? )。

4.hu€鄋:呼( ) 交( )

二、读一读,用“√”选出正确的答案。(4分)

1.“朝霞”的读音是:zh€"Do xi€幔? ) ch€醥 xi€幔? )

2.郊外(ji€"Do xi€鄌) 震惊(zh€鑞 zh€鑞g ) 依然(y€? y€"n )

3.(蜜 密)蜂 世(记 纪 ) (城 诚)实 (摩 磨)坊

三、给下面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5分)

1.待:①等待 ②打算 ③需要

(1)待要上来打招呼,又怕认错人。 ( )

(2)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吃了。 ( )

2.意思:①情趣;趣味 ②意义;含义 ③意见;愿望

(1)这座山就像一头大象,真有意思。 ( )

(2)大家的意思是一起去。 ( )

(3)这个加点的字是什么意思? ( )

四、把下面的事物和它的特点连一连。(3分)

沙漠 银光闪闪 白云 波光粼粼

湖泊 黑黝黝 麦子 随风飘扬

泥土 金光闪闪 湖面 金灿灿

五、根据要求写词句。(19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2分)

甜甜地( ) 悄悄地( ) 认真地( ) 拼命地( )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7分)

垂头 ( )气 大惊失 ( ) 欢蹦 ( )跳

阳光明( ) ( )( )飞舞 自( )自( )

(1)一阵风吹过,树叶在空中( )。

(2)他( )地说着什么,我听不见。

(3)雨后,( ),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空气里微微浸润着竹叶的清香。

3.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万里长城宛如

(2)西湖不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吗?(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不改变句意。)

(3)课文中出现了不少带有“!”的句子,我也试着写一句。

(4)从下面几个词语中选择两三个写一句话。

可爱 聪明 礼貌 赞美

(5)请你写一句关于读书或勤奋学习方面的名言。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的“ , ”一句,常被远离家乡的人所引用。《夜书所见》描写的是 季的景色。诗中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 , 。

2.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它应该 。可它 ?(选自《奇怪的大石头》)

3.秋天的雨,藏着 。 香香的, 甜甜的,还有 、橘子,好多好多 ,都躲在 里呢!(选自《秋天的雨》)

七、下面句子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2分)

( )小河上横跨着一座小石桥。

( )不时有小船从桥洞中悄悄地摇过。

( )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小河。

( )河水清澈见底,河面波光粼粼。

( )下面是个高高的半月形桥洞。

A.2 5 1 3 4 B.3 5 1 2 4 C.3 4 1 2 5

八、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细心答题。(20分)

(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6分)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 拿)着,另一个人(牵着 拉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风筝》节选)

1.把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划去。(1分)

2.用波浪线画出风筝越飞越高的样子。(1分)

3.用“越……越……”写一句话。(2分)

4.这一段话主要写了 。(2分)

(二)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14分)

蚂蚁和蜜蜂

人们都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许多采蜜图,诗人写了许多赞蜂诗,甚至连刚会说话的孩子也会哼唱:“小蜜蜂,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飞到东……”

蚂蚁很嫉妒蜜蜂,心里一直不服气: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也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奖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笑着说:“是啊,为什么人们只夸奖我们而不称赞你们呢?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我想,那是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他人……”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从此再也不嫉妒蜜蜂了。

1.在文中找出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2分)

( ) ( )

2.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全对话。(2分)

3.读故事,填空。(4分)

蚂蚁嫉妒蜜蜂的是 ,蚂蚁想来想去也想不通的是 。蜜蜂勤劳为的是 ,而蚂蚁勤劳为的是 。

4.人们为什么只夸奖蜜蜂而不称赞蚂蚁?(3分)

5.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3分)

九、习作。(25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篇9

1 4 5 9 4 0

+ 6 9 - 7 6 2

8 2 5 1 8 8

( ) ( ) ( )

五、解决问题:(共39分)

1、在下面的方格上画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4分)

2、 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颜色。(4分)

我发现四边形都有( )条直的边,有( )个角。

2、先量一量,再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7分)

( )厘米

( ) ( )

厘米 厘米

周长: 周长:

3、有45个乒乓球,平均装成6袋,每袋装几个,还剩几个?(4分)

4、

288元 760元 198元

(1) 买一台收音机和一台风扇一共用去多少元?(3分)

(2) 买一台风扇比一台空调便宜多少元?(4分)

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4分)

6、(9分)

车站

(1) 从李丽家到车站有几条路?哪一条路最近?是多少米?(3分)

(2) 张老师从车站下车,经过电影院和李丽家,到学校需要走多少米?(3分)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答案 篇10

一、直接写出得数

12,20,12,6,1,13,

4,6,0,4,25,50

二、填空

<1>米,厘米

<2>6×4,六乘以四,4,6

<3>30÷6=5,5×6=30,6×5=30

<4>4,四,6,24,4,24,4,6

三、列式计算(直接给出结果)

<1>18

<2>3

<3>30

<4>3

四、在里填上“+”、“-”、“×”、“÷”

÷,×,÷,×,+,-,-,÷

五、判断题

×,×,√,×,×

六、在里填“>”、“<”或“=”

>,=,>,>,=,<

七、看图写算式

<1>3×5=15 5×3=15

<2>18÷6=3 18÷3=6

八、笔算下面各题

<1>63

<2>16

<3>24

<4>96

九、应用题(直接给出答案)

<1>20

<2>8

<3>6

三年级数学试卷上册 篇11

( ) ( ) ( ) ( )

( )中 ( )断 ( )疑 灵( )

二、请选择合适的拼音、汉字或词语填空。(7分)

1. 削( )弱 河畔( )

2.谦 歉 燥 躁 费 废

( )意 ( )虚 ( )水 浪( ) 干( ) 急( )

3.陶冶 陶醉 增加 提高 展示 显示

(1)( )能力 ( )风采

(2)法布尔整天( )在昆虫世界中。

(3)好的文章能( )人的情操。

三、请按要求写成语或诗句。(13分)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安然无( ) ( )断丝连 ( )负盛名 风( )雪压

顶( )立( ) 低头( )节 能( )善( ) 守望相( )

用画“ ”的词语写一句话:

由画“ ”的词语我想到了 、 等带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2.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6分)

(1)浮云终日行, 。 (2) ,春生江上几人还?

(3)春风又绿江南岸, 。(4) ,行人临发又开封。

(5)秋风杂秋雨, 。 (6)自在飞花轻似梦, 。

四、请根据提示写句子。(6分)

1.眼前的情景让我深受感动。(换一种说法,使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强烈)

2.根据“欣赏”一词不同的意思写句子。

欣赏:A.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B.认为好,喜欢。

(1)

(2)

3.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缩句)

4.根据带点词的提示补充句子。

(1)如果同学们勤查字典, 。

(2)我们上课不要三心二意, 。

五、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课文《梅花魂》,其中“魂”指的是 ,“梅花魂”指的是 。

2.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没有 ;一类是 ,有 。( 选自《鲸》)

3.“夹丝网防盗玻璃”,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也可以采用。(选自《新型玻璃》)

六、阅读与感悟。(22分)

(一)仔细阅读课文片段,轻松完成练习。(8分)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梅花魂》节选)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欺凌( ) 秉性( )

2.文中连用四个“愈”,写出了梅花 的特点。(1分)

3.当读到“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时,我不由想起了 、 、 等人。(3分)

4.外祖父这段话告诉“我”要做 、 、 的人。(3分)

(二)认真阅读课外短文,轻松回答问题。(14分)

天鹅的见解

一匹骏马在湖边饮水;一条鲤鱼在湖里吹气泡;一只雄鹰在湖面上空盘旋。

雄鹰一会儿直冲云霄,一会儿滑翔,不屑一顾地对骏马和鲤鱼说:“天空广阔无比,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多么快活呀!”

骏马毫不示弱,绕着湖边转了一圈后说:“我既可以日行千里,驰骋疆场,又可以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悠闲地散步,我的生活其乐无穷。”

鲤鱼一会儿钻到水里,一会儿浮上水面,摇头摆尾地说□□我住在水晶宫里非常安全舒适□你们谁能比□□

一只天鹅飞来了。它对大家笑了笑说:“我习惯在天空中飞翔,在陆地上散步,也喜欢在水中游泳……这些地方都不错,我们都用各自的方式在自己适应的环境中生活,何必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呢?”

听了天鹅的话,雄鹰猛地钻进了云霄;骏马红着面孔撒蹄就跑;鲤鱼则一下子躲到水底……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的意思。(2分)

各执一词:

其乐无穷:

2.给短文的第四自然段方框内加上标点。(2分)

3.初读课文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读完短文,得到的答案又是什么?(2分)

问题:

答案:

4.短文中的角色有: 。你印象最深的角色是 ,它喜欢的生活方式是 。(3分)

5.找出描写雄鹰、骏马和鲤鱼神态的词,用横线画下来,并说说你从中看出了什么?(2分)

6.每个人对“快乐”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读了短文,你对“快乐”有什么独特感受?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3分)

七、语言表达。(5分)

考试的时候,你的同桌有一道题不会做,想叫你给他看看答案,这时你该怎样拒绝呢?

八、习作百花园。(30分)

三年级数学试卷上册 篇12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看,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播放Flash动画。

你觉得这个雪人怎么样?你喜欢雪人吗?那让我们把雪人请进课堂吧。———打开雪人图片。

2.质疑

咦, 这个雪人怎么成这样了?———学生说雪人的毛病。

你愿意帮助雪人吗?———第一个任务:完成这个残缺的雪人。

二、画雪人

1.选中

(1) 画图我们要用到画图软件 (广播) , 教师演示打开画图, 并打开雪人图片。

(2) 说要求:只能使用上面有的材料画雪人。

(3) 请一个同学上台操作, 先给雪人戴上帽子, 学生操作, 选中帽子并拖动。

(4) 教师边小结边操作 (故意在框选帽子时落下一部分未选中)

学生纷纷说有问题, 教师请学生讲解框选中的注意点。

2.撤销

现在已经是破损的了, 那么怎么能把它恢复原状呢?学生说用撤销, 教师讲解撤销的用法和作用。

3.透明

(1) 选中后, 鼠标会变成四个方向的箭头, 说明可以移动了。——教师把帽子拖到雪人头上。

(2) 出现问题, 请学生讲解如何透明。

现在这顶帽子戴好了没有, 还有需要调整的吗?如果还要调整的话, 就不能去掉外面的虚线框, 要不然就要再重新选中一次, 再次选中时就会把底色也选进去了, 所以, 在去掉虚线框前要慎重, 确定不会再修改。

请学生完成雪人——大屏幕监视学生画面。

4.复制

(1) 选择一个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这雪人怎么只有一只眼睛?怎么办?

请打开课本24页, 小组讨论, 怎么把眼睛变成两只?

(2) 小组汇报, 教师总结:选中—编辑菜单复制—编辑菜单粘贴。

学生操作。

5.翻转与旋转

现在雪人的眼睛都好了, 还需要苦着脸吗?怎么让雪人笑起来?

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

学生操作, 完成后保存雪人。

中间进行学生屏幕监控, 随时都可以观看学生的作品情况。

三、堆雪人

1.同学们堆过雪人吗?都要准备哪些材料?

学生说材料, 并说明各种材料的作用。

2.看, 教师给你准备的材料能做什么用?——请学生说。

3.请学生动手堆雪人。

4.完成后, 对作品进行评价。

四、小结

现在已经是冬天了, 再过段时间说不定也会下雪, 到时啊, 同学们可以在家门口堆个雪人, 然后用相机拍下来, 分享给同学们, 好不好?

【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教师经常会碰到, 有些课的内容简单而枯燥, 熟练的孩子可能几分钟就能完成, 但也许很快下节课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因此, 更加需要教师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学有所获的内容。

一、用游戏来刺激学习

笔者常常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 一个人完成还不行, 还要全小组的同学都会了, 才可以得到奖励。本节课, 我在课前导入时就运用了一个“堆雪人”的Flash游戏作品, 告诉学生我们只有拿到了相应的钥匙才能进入“堆雪人”游戏, 这样一来, 整节课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异常高涨。

二、变学习为游戏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3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建立克的观念。

2、熟记1千克=1000克。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建立克的观念。

2、熟记1千克=1000克。

三、学具准备:

1枚二分硬币、1袋食盐(1千克)。

四、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你已经学习过那些质量单位?你能说一说吗?

2、请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食盐,感受一下有多重。

3、你还能掂出你身边的物品有多重吗?(随便找)

(二)认识质量单位克。

1、建立质量单位克的观念。

A、请用手掂一掂1枚二分硬币有多重, 你能说出它的质量大概是多少千克吗?

B、1枚二分硬币太轻了,用千克表示它的质量不太方便,我们用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克来表示它的质量。记住哦:1枚二分硬币大约重1克。克还可以用g来表示。

C、你还能列举其它例子,说一说1克有多重吗?

D、通过用天平称量我们知道:两粒普通的花生米,大约1克。还有……

E、察看身边物品的质量:(用手掂一掂)

一袋方便面的质量是( )g,一袋饼干的质量是( )g,一块巧克力的质量是( )g,一袋牛奶的质量是( )g。

2、认识克与千克的关系。(1千克=1000克)

A、我们已经认识了千克和克,那么千克和克又有什么联系呢?

1千克=1000克

B、结合身边的例子,说一说,1千克有多重。

( )袋方便面1千克,

( )几袋牛奶1千克,

C、克和千克的辨析。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和千克)

2 300() 150() 450()

(三)练习。

1、是真是假,请根据下面有关物体质量的叙述,判断这些叙述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答案。

前前今年9岁,长得特别健壮,体重已达61克,他每天早上能吃掉50千克的鸡蛋一个,250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kg的馒头3个,晚上吃得更多,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能把将近1g的米饭吃光。

体重已达61克()。

吃掉50千克的鸡蛋()。

250克的牛奶( )。

kg的馒头( )。

将近1g的米饭( )。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篇14

谈话:我们已学过求长方形的周长,下面,我们一起讨论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出示地砖一块)

二、探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①出示情境:同学们又在教室的地板上铺上了许多鲜艳的泡沫地板,你们看,每块地板都是什么形状的呢?(正方形)

②出示数学信息:每边的长都是60厘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③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计算每块正方形地板的周长?

④讨论交流:60+60+60+60=240(厘米)

(60+60)2=240(厘米)

604=240(厘米)

⑤回答问题:每块地板的周长是240厘米。

⑥小结: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有时间的话,可以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1. 先测量,再计算各图形的周长。(让学生通过思考,找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必要条件,再准确测量,正确计算。)

2. 淘气将两块泡沫地板拼在了一起(如图),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602+60)2=360(cm)

6032=360(cm)

6042D602=360(cm)

606=360(cm)

3. 用16根小棒摆出不同的长方形,能摆出几种?写出它们的长和宽。(以小棒根数为单位)(四人一组,把各种形状的图形都摆出来)

提问:这些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一样长)

为什么?(都是用16根小棒摆成的)

4. 游戏:找朋友(周长相等的图形是朋友)

老师依次出示(a)、(b)、(c)号图形,学生从(1)~(7)号图形中找到和老师出示的图形周长相等的图形,用手势表示图形的编号。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 教科书51页实践活动:先估计,再测量黑板面、数学书封面、自己鞋底等周围学习生活用品各面的周长。

三年级数学试卷上册 篇15

关键词:节日用语

一、教学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江苏译林新版三年级起点英语》上册,第八单元Story time板块。

二、教学目标

1.会听、说、读并拼写单词:a doll,a ball,a CD,a car,a robot

2.听懂、会读、会运用句型:What’s this/that?,并会用It’s a来回答。

3.听懂、会读、会说、会运用句型This is for you./It’s for you.来相互赠与礼物

三、教学重、难点

运用What’s this/that,会用It’s a来回答。运用This is for you./It’s for you.来相互赠与礼物

四、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

五、教学过程

1.热身

Sing a song《Happy New Year!》

T:Now,let's learn《Unit8 Happy New Year!》.(呈现课题。)

设计意图:唱英文歌曲,让学生逐渐进入学习英语的气氛中,引导学生说《Happy New Year!》呈现本课课题。

2.呈现与操练

(1)呈现文中主要人物。

T:On New Year’s Day,my friends get some presents.Do you know my friends?Let’s have a look.(呈现书中主要人物。)Who’s he/she?Ss:...

(2)呈现礼物,学习单词。

T:What presents do they get?

What's this/that?Ss:...

Say a chant.(巩固单词和句型。)

1.引入新的人物:约翰叔叔。

T:Who gives them the presents?

(学习:Uncle John.)

设计意图:师生根据实物,进行“What s this/that?It’s a…问答,其目的在于是加强本课重点句型的实际使用。因为选用了可爱的实物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用It’s a…进行描述,由此抓住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带着问题看动画片,带领学生了解全文。

T:He brings 3 boxes.The yellow box,the green box and the blue box.Watch the cartoon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a.What s in the box?

It’s...

b.Who is it for?

It’s for...

(4)学生自读课文。

T:Now open your books and read the Cartoon Time by yourself.

再看一遍动画片,并让学生跟读。

T:Watch it again and read after it.

(跟读课文,使用暂停键,让学生一句句跟读。)

(5)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去补充完成对话。

T:Can you remember?Who remembers the best?Let’s try.

(此环节可给学生贴星星,奖励记得好的同学。)

(6)听力练习。

T:Look at the pictures,listen and repeat after it.

(7)情境选择,考察学生运用情况。

T:Can you use the sentences?Let’s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s.

设计意图:用课件,引导学生感知如何整合所学语言,如何注意本课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突显了低年级英语教学的特点。

3.巩固与延伸

(1)Show a picture about a birthday cake.

T:What’s this?

Ss:It’s a cake.(Yes,it’s a birthday cake.)

T:Let’s Sing a song“Happy birthday to you!”

But whose birthday is it?

(引入“Story time”部分的Happy Birthday!及其回答。)

(2)欣赏动画《A robot》,观看后,让学生发表感言,总结:Make a contribution to society,(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给父母过生日这一环节,激发孩子对父母的感激与报答之情。同时借助于欣赏动画,对学生进行人生课程教育,抓住时机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情操。

4.作业布置

上一篇:硬币书法课教案下一篇:关于做好增城市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