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乙烯产业调研报告

2024-09-03

中国乙烯产业调研报告(精选8篇)

中国乙烯产业调研报告 篇1

2014-2019年中国聚乙烯市场竞争格局与投资远景调研报告报告链接:

正文目录 第一章 聚乙烯相关概述1.1 聚乙烯基本介绍1.1.1 聚乙烯简介1.1.2 聚乙烯的种类1.1.3 聚乙烯的加工和应用1.2 聚乙烯的特性及生产方法1.2.1 聚乙烯的性能1.2.2 聚乙烯成型特性1.2.3 聚乙烯的生产方法1.3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概述1.3.1 LLDPE简介1.3.2 LLDPE的加工1.3.3 LLDPE的应用 第二章 聚乙烯市场分析2.1 世界聚乙烯市场概况2.1.1 世界聚乙烯工业发展概述2.1.2 2014年全球各区域聚乙烯供需状况2.1.3 俄罗斯聚乙烯市场供需分析2.2 中国聚乙烯市场发展分析2.2.1 国内聚乙烯树脂生产综述2.2.2 中国聚乙烯市场发展的特点2.2.3 中国聚乙烯市场景气向好2.3 2010-2014年中国聚乙烯树酯产量分析2.3.1 2014年全国及主要省聚乙烯树酯产量分析2.4 聚乙烯管材专用料市场分析2.4.1 国外企业聚乙烯管材专用料发展的特点2.4.2 中美领跑全球聚乙烯管材专用料消费2.4.3 中国聚乙烯管材专用料供需分析2.4.4 中国聚乙烯管材专用料市场发展综述2.5 中国聚乙烯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2.5.1 中国聚乙烯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2.5.2 提高中国聚乙烯整体竞争力的建议2.5.3 加快中国聚乙烯发展的措施 第三章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3.1 世界LLDPE发展概况3.1.1 世界LLDPE发展概述3.1.2 世界LLDPE产销分析3.1.3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LLDPE供需状况及预测3.2 中国LLDPE供求分析3.2.1 国内LLDPE生产分析3.2.2 中国LLDPE的消费分析

3.3 LLDPE期货发展分析3.3.1 LLDPE期货对国内石化产业发展与市场体系建设的意义3.3.2 LLDPE期货交割流程透析3.3.3 LLDPE价格变化及影响因素浅析3.3.4 供需情况对LLDPE价格的影响分析3.3.5 2014年中国LLDPE期货市场行情分析3.3.6 LLDPE期货市场发展前景展望3.4 LLDPE产品发展分析3.4.1 世界己烯共聚LLDPE产品发展概况3.4.2 LLDPE新产品开发发展浅析3.4.3 国内LLDPE产品开发发展建议 第四章 其他聚乙烯细分市场发展概况4.1 高密度聚乙烯4.1.1 高密度聚乙烯简介4.1.2 全球高密度聚乙烯市场供需分析4.1.3 中国HDPE市场开发前景广阔4.2 中密度聚乙烯4.2.1 中密度聚乙烯简介4.2.2 中密度聚乙烯发展概述4.2.3 中密度聚乙烯市场需求前景乐观4.3 低密度聚乙烯4.3.1 低密度聚乙烯简介4.3.2 全球LDPE产需增速较快4.3.3 未来全球LDPE需求预测4.3.4 中国LDPE仍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第五章 聚乙烯上下游行业发展概况5.1 乙烯行业的发展5.1.1 世界乙烯工业发展概况5.1.2 世界乙烯工业发展趋势5.1.3 中国乙烯工业发展概述5.1.4 中国乙烯工业发展趋势5.2 聚乙烯管材业的发展5.2.1 国内HDPE管材业发展概述5.2.2 中国聚乙烯管材业发展存在的问题5.2.3 中国HDPE管材市场发展潜力较大5.3 聚乙烯薄膜与纤维的发展5.3.1 中国聚乙烯薄膜发展浅析5.3.2 中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膜需求日益增长5.3.3 中国高强聚乙烯纤维已实现产业化5.3.4 中国高性能聚乙烯纤维供需分析及预测 第六章 中国初级形状的乙烯聚合物进出口数据分析6.1 2010-2014年中国初级形状的乙烯聚合物进出口总体数据6.1.1 2010-2014年中国初级形状的乙烯聚合物进出口总体数据分析6.1.2 2014年中国初级形状的乙烯聚合物进口总体数据分析

6.2 2010-2014年中国初级形状的乙烯聚合物主要省市进出口数据6.2.1 2014年中国初级形状的乙烯聚合物主要省市进口数据分析6.2.2 2014年中国初级形状的乙烯聚合物主要省市出口数据分析 6.3 2010-2014年中国初级形状的乙烯聚合物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数据6.3.1 2014年中国初级形状的乙烯聚合物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口数据分6.3.2 2014年中国初级形状的乙烯聚合物主要国家和地区出口数据分第七章 重点企业7.1 燕山石化公司7.1.1 公司简介7.1.2 燕山石化聚乙烯产品升级历程7.1.3 燕山石化已研发出新型聚乙烯管材专用料7.2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7.2.1 公司简介7.2.2 扬子石化聚乙烯装置业绩突出7.2.3 扬子石化成功研发新型聚乙烯管材专用料7.3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有限公司7.3.1 公司简介7.3.2 上海石化聚乙烯节能降耗发展成绩突出7.3.3 上海石化双峰聚乙烯催化剂实现国产化7.4 大庆石化公司7.4.1 企业介绍7.4.2 大庆石化聚乙稀装置改造进展7.4.3 大庆石化茂金属聚乙烯放大生产概况7.4.4 大庆石化聚乙烯新品受市场青睐7.5 齐鲁石油化工股有限公司7.5.1 公司简介7.5.2 齐鲁石化聚乙烯装置运行状况7.6 兰州石油化工公司7.6.1 公司简介7.6.2 兰州石化全密度聚乙烯装置运行状况7.6.3 兰州石化聚乙烯树脂产品开发再上新台阶 第八章 聚乙烯行业技术发展分析8.1 聚乙烯行业技术进展概况8.1.1 世界主要应用的聚乙烯生产技术概述8.1.2 聚乙烯生产工艺研究进展分析8.1.3 聚乙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研究工作建议8.2 聚乙烯生产技术进展分析8.2.1 低密度聚乙烯生产技术8.2.2 高密度聚乙烯生产技术8.2.3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生产技术8.3 双峰聚乙烯生产技术分析8.3.1 中国发展双峰聚乙烯生产技术的背景

容。8.3.3 双峰聚乙烯催化剂的研发进展8.4 聚乙烯装置的节能设计分析8.4.1 聚乙烯装置技术及综合能耗8.4.2 聚乙烯装置设计中采用的节能设计 第九章 聚乙烯市场发展前景展望9.1 世界聚乙烯市场发展前景9.1.1 2014年聚乙烯市场的发展形势9.1.2 世界聚乙烯产能增长预测9.1.3 全球PE生产消费预测9.2 中国聚乙烯市场发展展望9.2.1 未来国内聚乙烯市场发展的四大变化9.2.2 中国聚乙烯市场消费预测9.2.3 聚乙烯应用前景展望 第十章 2014-2020年中国聚乙烯发展趋势分析10.1 2014-2020年中国聚乙烯产业前景展望10.1.1 2014年中国聚乙烯发展形势分析10.1.2 发展聚乙烯产业的机遇及趋势10.1.3 未来10年中国聚乙烯产业发展规划10.1.4 2014-2020年中国聚乙烯产量预测10.2 2014-2020年聚乙烯产业发展趋势探讨10.2.1 2014-2020年聚乙烯产业前景展望10.2.2 2014-2020年聚乙烯产业发展目标 第十一章专家观点与研究结论11.1报告主要研究结论11.2博研咨询行业专家建议 更多图表:见报告正文 详细图表略…….如需了解欢迎来电索要。本报告实时免费更新数据(季度更新)根据客户要求选择目标企业及调查内

中国乙烯产业调研报告 篇2

动漫生产是动漫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2010年国产动漫生产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 呈现出以下态势:

1.题材上, 2010年国产动漫创作从整体上转向对历史、童话、教育、科幻、现实和神话内容的全面挖掘。其中童话类题材占到了全部题材的20%, 保持在较高水平, 教育题材为15%, 科幻和神话题材为10%, 相比2009年有小幅增长, 但是不同的月份仍然有较大起伏。

2.动漫基地建设上, 遍地开花趋势和制作集群效应继续加速。随着制播分离政策的推进以及国家对动漫产业的大力扶持, 动漫基地建设在全国有泛滥趋势。国家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各自沿着自己的建设路线, 在全国批准建立了40多家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与研发基地。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统计数据, 动漫产业基地已成长为国产动画片制作的核心力量, 基地备案和制作完成的动画片年约200余部13万多分钟, 占到了全国动画片总产量的八成左右。动漫生产的产业集群效应持续加强, 其中, 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动画产业园、无锡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等动漫基地生产数量排在全国前列, 长三角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等已成长为辐射、影响全国的动画产业集群带。

3.动漫人才培养上, 中国的动漫人才培养尽管数量不断增多, 但多数是动画加工型人才, 缺少对动漫文化的深刻理解, 也缺少对动漫产业整合营销理念的灵活运用。为改变这一现状, 许多动漫企业开始尝试进行“校企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据不完全统计, 仅2010年上半年, 全国就有近20家设有动画专业的大专院校与当地或外地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如成都艺术职业学院与成都维卡数字娱乐有限公司的合作等。这也渐趋发展成为动漫人才定制培养的先声, 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二、动画片播映体系渐趋完善, 技术助推产业发展

从整个动漫产业链来看, 播映体系是一个相对独立同时又对整个动漫产业链运作产生承上启下影响的环节。动画播映体系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品与播映平台在衔接渠道上的疏通, 二是播映平台自身的延伸和拓展。

1.从第一个层面来讲, 2010年动漫展会与国家政策相配合, 双管齐下, 在协力疏通渠道上初显成效。2010年温州、成都、广州、东莞、沈阳等城市纷纷举办动漫展会, 活跃了国内的动漫作品交易市场, 一些面向国际的产业交流活动, 还把国产动画的播映平台拓展到了国外。2010年4月至5月在杭州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 吸引了47个国家和地区、365家中外企业参与, 161万人次参加了包括产业博览会在内的各项活动, 签约项目近200个, 总成交金额达106亿人民币, 成功搭建起了国产动漫“走出去”的市场交易平台。国家政策也不断对国产动漫产业加大扶持力度, 持续助推国产动漫产业发展。2008年, 广电总局推出了优秀国产动画片评选机制, 引导国产动漫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入选的国产动画片将获得优先播放权, 到2010年已陆续推出了68部优秀国产动画片, 对国产动画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2.从第二个层面来讲,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动漫产业播映平台得到了拓展延伸的机遇, 出现了网络动漫、手机动漫等众多新兴播映形式和传播平台。在电影动漫方面, 3D动漫电影成为了2010年国内动画市场上的一个亮点。新技术与电影的结合产生了3D动漫, 由此打开了3D动漫业的新天地, 继2006年8月4日上映的《魔比斯环》之后, 《秦时明月》、《风云决》、《猴王出世》、《超蛙战士之初露锋芒》、《渔童》等3D动画电影, 在国内市场纷纷推出, 并成为引导国内动漫制作向影院和高清播出迈进的重要因素。

网络动漫节目日益受到网民喜爱。网络动漫包括传统动漫的网络版、网络动漫在线作品 (包括在线漫画及在线动画影视作品) 、FLASH动漫和网络游戏等不同类型。网络的普及和流量的提升, 让网络动漫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 并渐趋成为制作公司无法忽视的传播力量。如网络上流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FLASH动画《小破孩》, 不仅在网络上拥有广大的收看群体, 在纳入电视平台播放时也产生了良好的收视业绩。

2010年被称为手机动漫元年。手机动漫指借助动画技术, 为漫画添加动态效果和声音配乐, 以手机Meticulous为播放、运营载体, 同时采用FLASH技术制作, 通过移动互联网提供下载、播放、转发等功能的一种服务,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便携性, 可以随时随地观看。从2008年奥运会直播推出手机电视业务开始, 手机电视就被公认为3G时代市场上最有希望的多媒体业务之一。2009年12月10日, 由央视国际打造的国内第一部原创系列手机动画《绝对小孩》上线, 成为我国手机动漫产业领域一次大胆尝试, 3G动漫也成为2010年最值得关注的动漫现象之一。

三、动漫营销渠道拓展, 市场发行与衍生品制作向纵深开拓

1.动漫出版与市场对接, 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动漫出版是动漫产业链条上基础扎实、发展完备的环节, 做好动漫出版不仅能完善动漫产业链, 还能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中国动漫出版与市场接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动漫书刊市场的整体繁荣。《哪吒传奇》、《小鲤鱼历险记》、《福娃》等有着民族风情的原创动漫图书先后跻身全国畅销书排行榜, 打破了《哈利·波特》等引进读物垄断我国少儿图书市场的局面。除了原创动画图书以外, 动漫杂志发行也受到市场的欢迎, 《漫友》、《少年漫画》、《漫画派对》、《知音漫客》等, 影响力和发行量继续保持平稳。二是动漫音像市场繁荣, 《动画基地》、《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 继续受到市场的追捧。

2.衍生产品向纵深方向拓展, 动漫产业链显著增值。衍生产品是动漫产业链中最突出也最能为动漫品牌增值的环节, 我国原创动漫的衍生产品随着产业市场的发展逐步成熟。一是动画初级衍生品如动漫游戏、动漫玩具等产值持续提升。所谓初级衍生品, 是指与动漫原创作品关联度高的产品, 通常是将其中的动漫形象或故事情节加以利用开发。动漫游戏和动漫玩具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10年, 改编自香港漫画畅销作品《风云》的网络游戏《风云Web》, 改编自《秦时明月》的同名网络游戏等, 陆续上线运营。动漫玩具也依托国内廉价劳动力, 打造出一些有影响的本土品牌, 如“蓝猫”、“喜羊羊”等, 赢得了小朋友的喜爱和追捧。二是高级衍生品诸如动漫旗舰店、主题公园的规模日益凸显。高级衍生品是指区别于初级衍生品, 能够将动漫品牌与市场产业运营紧密融合, 并且比初级衍生品实现更大的利益增值空间的动漫附属产业开发。动漫旗舰店就是其中的代表形态之一, 它是指以某个或某几个动漫原创品牌为核心的相关产品的实体或网络品牌专卖店, 如北京卡酷动画卫视倾力打造的卡酷旗舰店、总部位于山东的AA国际动漫、腾讯拍拍网酷Q动漫旗舰店等, 都在国内市场成长为具有较大影响的品牌。其中, 北京卡酷动漫旗舰店还以其汇聚了玩具、音像、图书、服装等各类动漫衍生产品的庞大规模 (近两万种) , 成为国内卡通卫视发展实现多方位、多层次运营转型的典范。另外, 动漫主题公园建设也成为近年来国产动漫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如贵阳白云动漫主题公园、合肥动漫主题公园、长春影视城等, 这些主题公园既吸收了西方动漫产业的精髓, 也着力将中国本土元素融入其中, 成为拓展国产动漫产业链的重要举措。

四、动漫产业健康发展, 问题、矛盾依然众多

2010年是中国动漫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一年, 又是让中国动漫业倍感压力的一年, 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产动漫产业建设上的急功近利趋向依然严重, 动画生产过于重量轻质, 影响了国产动漫的整体水平。动漫原创生产仍然以产量为首要衡量标准, 选材范围过窄, 难以接轨国际市场。2010年尽管国产动漫作品的数量显著增长, 但是接近30%的作品题材仍然局限于教育、童话题材, 而能够影响国际市场的科幻、冒险类题材, 所占比例依然偏低, 只有15%, 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国产动漫品牌与国际动漫市场接轨的步伐。

2.密集频繁的动漫基地建设越来越呈现出质量良莠不齐、缺乏具体评审标准的泛滥趋势。国家对动漫基地建设进行扶持, 本意是出于复兴国产动漫产业的希冀, 然而部分企业甚至政府却以此为手段, 打着建设动漫基地的幌子屯田圈地, 严重影响到了动漫基地的建设声誉和水平, 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也拖累了国产动漫业的前进步伐。

3.动漫频道建设专业性不强, 上星频道面临瓶颈制约。随着频道专业化趋势的加强, 各级电视台掀起了兴办少儿频道的浪潮。然而, 许多省级以及地方台的少儿频道名不副实, 广告、电视剧占据了大部分的荧屏时间;上星频道也面临着优秀国产动画数量少、同部动画片反复播放的困境。

4.动漫展会重复举办, 多数水平不高, 难见成效。2010年许多地方性的动漫展会或交流会由于知名度和地域的局限, 从参展人数到参展作品都大打折扣, 难以发挥预期的作用。

再从产业链的建设来看, 投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中国动漫业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 但是实际可利用的资本仍然相当有限, 一些民间投资者多处于观望和犹豫不决的状态。加上目前中国动漫企业绝大多数规模较小, 也影响到了民间投资的信心。另外, 动漫产业扶持政策尚待完善细化, 尤其是其中一些措施过于空泛, 难于落实到实处, 政府机构与动漫市场的实际运作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隔膜, 一些优惠措施难以真正落实到中小企业的头上。动漫市场盗版现象依然严重, 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动漫制作和发行的规范运行。

为此, 急需建立起政府、企业、民众的交流沟通平台。无论是动漫产业投融资不畅, 还是国家扶持措施的不完善, 归根结底, 都与交流沟通渠道的不畅紧密相关。如果企业和民间有了机制顺畅的沟通渠道, 就能在政府决策和动漫企业之间搭建起常态化的沟通渠道, 对动漫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另外, 还须在产业链的打造中明确动漫生产、播映体系、营销渠道不同环节的定位与任务, 尽可能吸纳动漫与营销复合型人才, 在创作之初拟定原创动漫的深度开发策略甚至长远营销计划, 以利于品牌的塑造和产业链的衔接。贯穿其中的, 则是国产动漫产业的品牌打造 (以文化为中心) 和市场化整合营销理念。

链接:

中国动漫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新加坡《海峡时报》2月27日文章】题:中国动漫产业受奥斯卡推动 (作者:白胜晖)

2月28日, 奥斯卡奖颁布时, 观众席中不会有获得提名的中国人。但是《梦回金沙城》今年取得最接近奥斯卡奖的成绩, 是首部入围的中国动画片。

这一权威的肯定 (尽管只是入围) 给中国兴旺的动漫产业以推动。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路盛章说, 这部影片给中国动漫开辟了道路。它走出国门, 让世界了解中国。然而, 实际情况是, 中国多年前就开始重视卡通片。

自迪士尼的《狮子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放映后, 中国人就一直想做出能与好莱坞匹敌的动画片。据称中国领导人甚至打电话给制片厂, 让他们利用中国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民间故事, 挑战美国动画片。

好莱坞利用中国的主题成功拍出《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等影片, 但中国却一直忽视自己丰富的故事和人物。

为改变这种现象, 自2000年以来, 大量的政府经费注入动漫产业。提供动漫培训的机构急剧增加, 从当时的不到20所增加到今天的500多所。

动漫基地也纷纷建立, 并得到充足的资本和慷慨的信用额度。最近新增的两个基地分别在天津生态城和北京原首钢所在地。

动漫作品的总长度也从2000年的1.3万分钟增加到2009年的超过17万分钟。

但是, 质量仍然参差不齐。《中国文化产业》杂志执行总编辑齐骥说, 中国对数量的痴迷达到病态的程度, 各省都在你争我赶要拍更多动画片。

他说, 现在有20多座城市自称“动漫之都”。而当地动漫产业几乎赶不上这种对量的追逐。

因此, 尽管有近1万家公司在制作动画片, 但一般认为, 其中约有90%难以盈利。

分析家说, 这方面需要花更大力气, 他们把《梦回金沙城》作为一个例子。

这部电影耗资8000万元, 据认为是有史以来最贵的中国动画, 用了5年时间拍摄制作。上百位画家完全凭手工画出整部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穿越3000年的时光, 回到金沙古国的历险故事。但是, 这部影片也遇到问题。它在国内遭遇惨败, 只收入大约100万元票房。尽管制作出色, 该片却被批评为缺乏好的故事情节。齐骥说:“这显示出中国动漫产业的其他问题, 包括不了解市场和缺乏商业吸引力。”

到目前为止, 只有一部动画片克服以上所有问题。《喜羊羊与灰太狼》3年来已经出了三部曲, 收入超过3亿元, 而且还在继续增加。

这部动画的制作或许算不上最出众, 但却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故事和可爱的角色, 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甚至在新加坡等海外地区也有粉丝。

研究员蔡灵说:“《喜羊羊与灰太狼》是所有中国动画片的榜样。它表明创意是动画的灵魂。它在中国的票房收入现在可以跟梦工场和迪士尼抗衡。”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篇3

天津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

(一)天津创意产业的总体空间布局

根据“天津发展创意产业战略研究”成果显示,从天津市的现状和发展格局看,该市创意产业应建构“一带、两团、多园”的空间布局,主要抓好一条文化展示带、两大功能组团的规划建设,同时培育一批对创意产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集聚园区。

1.一条文化展示带

“一带”是指“海河创意文化展示带”,在已有的海河文化带建设规划基础上,依托母亲河的丰厚文化积淀,强化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并与海河经济带、文化带、景观带等建设规划紧密结合,展示天津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和创新型城市的发展趋向,同时以此作为连接滨海新区和中心城区两大创意产业组团的强力纽带。

2.两大功能组团

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优势各异,在创意产业的空间布局上应各自有所侧重,形成差异化的发展格局,两大特色鲜明的功能组团正在形成。

滨海新区科技创意产业功能组团——利用滨海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先行先试”的有利条件,吸引和集聚各类专业人才和创意企业,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工业设计、软件服务和会议展览类创意产业,同时与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创意产业进行主动对接,在不断探索中开拓科技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功能组团——借鉴国内外特大型城市都市产业转型和升级的经验,结合天津都市工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历史工业遗存建筑资源,大力发展时尚消费、咨询策划、国粹艺术、工艺设计等创意产业。

3.多个集聚区

由中小企业集聚形成的集聚区是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集聚区通过吸引大量相同或相近行业的创意企业集中入驻,可以为同业者创造一个观点交汇、创意萌发的空间;通过园区公用平台的建设与共享,可以节约创意企业的投入成本和运行成本;通过在政府与创意企业间进行政策传导,可以帮助创意产业政策的实施和落实。

2007年天津创意产业提速发展的一大重要标志就是多个创意产业集聚区投入运营或开始建设,天津市政界、业界等各方面力量开始逐步加大对“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一全新业态的扶持和投入力度。目前天津市正在运作和筹备运作的创意产业集聚园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以园区载体为标准划分的类型利用历史工业遗存建筑包装转型(以意库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代表),以都市工业园为载体形成创意产业集聚(以凌奥创意产业园为代表),将城市历史建筑与时尚消费相结合(以意式风情时尚消费区为代表),通过新开发商业地产形成创意产业集聚(以万通上游国际为代表)。

以运营主体为标准划分的类型:艺术家自发集聚型(以6号院为代表),企业整体包装运作型(以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为代表),政府规划引导型(以光荣道创意产业园为代表)。

以商业模式为标准划分的类型:研发设计型(以泰达软件园为代表),开发转化型(以凌奥创意产业园为代表),展示交易型(以6号院为代表),时尚消费型(以八里台新文化广场为代表)。

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天津尚未有由政府部门或权威机构正式认定、挂牌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不过可喜的是,在天津市发改委发布的2007年天津市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名单中,已经可以看到凌奥创意产业园等数个创意产业集聚区或具有鲜明创意产业色彩的建设项目。

(二)2007年天津代表性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动态

1.6号院

6号院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天津市海河西岸台儿庄路6号,既是天津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功能组团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海河创意文化展示带”不可或缺的一大亮点。6号院前身为英国怡合洋行仓库,是由5座独栋四层小楼构成的建筑群落,面积1万余平方米。20世纪50年代成为天津文化用品采购供应站(现天津文化用品商贸有限公司)的仓库。

这座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仓库院落,古朴的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怀旧的风格和闹中取静的优势,自20世纪末就引起了天津一些艺术家的关注。早在1999年,天津美术学院著名画家邓国源入驻园区,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画家工作室。随后几年间,原有的一间间库房被错落有致地分割为画家工作室、画廊、服装设计、摄影、广告设计等不同的空间。台儿庄路6号,这个曾经不起眼的旧库房,成为天津创意产业悄然起步的地方。

目前,6号院已吸引了众多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公司和艺术家,业态规模和档次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扩大,动漫设计、建筑装饰设计等企业纷纷入驻园区,成为天津创意人才聚集、创意佳作辈出的产业和人才培养基地。截至2007年,入驻园区的已有知名艺术家13位、设计公司3家、策展公司2家、画廊1家、动漫制作公司1家,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势头。

2007年天津市九次党代会及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了天津市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的决心,天津创意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6号院运营商天津一商集团以此为契机,加速制定打造高端创意产业园战略,使6号院进一步提升了经营理念和软硬件服务档次。

首先,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聘请知名专家举办创意产业专题培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理论素养。同时,对北京、上海等地创意产业园进行调研,学习成熟园区的发展模式,准确把握经营定位和方向。

其次,改善服务硬件。2007年11月15日,6号院重新装修完毕,并于22日隆重举行正式落成仪式。经过重新装修,园区物业配套设施得到提升,自有的近600平方米多功能展厅成为园区内提供产品展示、学术论坛、新闻发布和文化交流的平台。院内的咖啡厅、简餐厅、书店、屋顶花园等功能性休闲场所,也正在建设之中,将逐步开放,为园区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

其三,实行外包式的物业管理模式。由国际一流的世邦魏理仕物业管理公司,根据园区的特点建立系统的物业管理制度,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未来的6号院一定会加速发展,创新文化生产方式,成为海河创意文化展示带上开放式、休闲式的集艺术创作、交易展示、观光旅游、餐饮休闲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2.凌奥创意产业园

中国文化产业年度报告 篇4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逆势增长,不仅发展速度保持快速增长,而且“文化+”融入相关产业发展之中,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有了文化自信的支撑和引领,开始在凝聚民族精神、倡领道德新风、激发向上力量等方面释放出强大的精神力量,让中国人更有时代的精气神。

1.文化自信的新高度

山影绰约、美轮美奂、诗情画意,2016年9月4日,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在西湖上进行。这场50多分钟的艺术盛宴,是一台饱含江南风韵的文艺演出,更是一张彰显中西合璧、文化交融的中国名片,向世界传递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力量,传达着融合共处的美好愿景,更传递着中国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在2016年上升到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等重要的高度,而且文化自信还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我们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务实的举措,在国家发展的大战略、大背景中深入思考和精心谋划文化改革发展。”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表示,要以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在文化自信的指引下,2016年文化产业有哪些可圈可点的新航标?

2016年11月,财政部新设立“文化司”,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又一个里程碑。把原来财政部教科文司的“文化处”与“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职能进行合并,形成“大文化司”,既体现了对文化的重视,是财政部践行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更顺应文化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从体制机制上提高文化治理能力、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文化自信悄然改变着中国文化产业生态,文化产业人士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由内向外迸发的创造力让2016年的“走出去”和“引进来”都有了浓墨重彩的“大手笔”。世界文化产业巨头美国迪士尼进来了,在上海开设首个主题乐园。有人说是“引狼入室”,但业内人士却自信地说“与狼共舞方显英雄本色”,倒逼国内主题公园提高质量,走“差异化”路线,在竞争中找到立身之地。

你来我往,有进有出。以万达集团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企业也阔步“走出去”。万达集团旗下美国AMC院线并购欧洲第一大院线OdeonUCI院线通过欧盟批准并完成交割,万达由此完成全球电影院线布局。2016年11月1日,文化“走出去”成为中央深改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的议题,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增强中华文化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竞争力,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自信文化的新力度

像故宫一样,2016年谨慎保守的博物馆都迈开步子,勇于尝试,把自己的“镇馆之宝”开发成生动鲜活的创意产品,推出“萌萌哒”的吉祥物,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努力“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016年5月,《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进一步加大文化创造、文化创新和文化创意的力度,鼓励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以创新创意为动力,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打造文化创意品牌。文化文物单位的文创产品研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文化自信的源泉,更应是当代文化产业要大力开掘的内容富矿。

传统文化通过产业的力量,延续历史文脉,永葆民族特性,愈加枝繁叶茂,而当代中国精神也通过文化产业得到彰显和弘扬。2016年,从电影《湄公河行动》的热映到《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广受关注,一批文化精品进入文化市场,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了让“中国故事”叫好又叫座,既有传统文化企业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又有文化新业态异军突起;既有国有文化企业的价值引领,也有民营文化企业的全力参与;既有骨干文化企业的“顶天立地”,也有小微文化企业的“铺天盖地”,各有各的本领和精彩。

文化产业为文化自信带来物质条件,而文化自信又反过来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2016年,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产业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幸福产业”。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的大环境下,“五大幸福产业”有助于改善民生、拉动消费、促进消费升级,被赋予了全新的使命。

据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司长许剑毅介绍,2016年服务业不负众望,快速发展,持续发力,在创新发展中继续“领跑”我国经济增长。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调查显示,旅游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5%,文化及相关产业服务业同比增长14.7%。

3.“文化+”的新深度

2016年12月19日,一个关系中国未来五年发展质量的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人们发现“数字创意产业”赫然在列。规划提出,以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推动文化创意与创新设计等产业加快发展,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和相关产业的相互渗透。

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数字创意产品已成为群众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2016年前三季度,文化及相关产业10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一马当先,营业收入达到3917亿元,增速高达30.8%。两位数的逆势高增长充分显现出数字文化产业的活力和前景。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格局,相关行业产值规模达到8万亿元。

除了“文化+互联网”加深融合,2016年“文化”开始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从创意农业到特色小镇,从文化节庆到城市品牌,从故事挖掘到创意策划,从产品的种类到品质,都体现出文化的内涵和精神的温度。在很多地区,文化旅游成为发展新引擎,特色文化产业成长为新的支柱性产业。走出“吹拉弹唱”的“小文化”,融入国民经济的“大文化”,看不见、摸不着的“软实力”,正成为拉动一方经济的“硬实力”。

中国婚庆产业调查报告 篇5

以上,大多数人则将此项开支控制在 5000—15000 元。总体而言,在结婚消费项目选择上,除新建家庭所必需添置的新居用品(如家具、家电、床上用品及家居装饰用品等)及新居装修外,新人对仅结婚才需要的主要服务和产品选择中,其首选为婚纱摄影(85.63%的新人需要拍摄婚纱照);其次为婚宴服务(78.74%的新人需要 到酒楼举办婚宴);然后依次为婚礼服务、蜜月旅游和购买婚纱。

谁在花钱? 谁在花钱?
依据中国婚博会组委会《全国结婚消费调查问卷》等调查,在回收的近6 万份有效问卷

中,被调查者大部分具有高等教育的背景,86. 占 59%以上,其中大本毕业生占 46. 22%,大专毕业生占 29.42%,研究生学历占 10.95%;在他们的工资收入方面,各阶层分布比 较均匀,月收入在 5000 元以下的人群占 61.57%,5000—8000 元占 23. 64%,8000 一 12000 元占 7.93%,12000 元以上者占 6.86%,呈金字塔型分布,具有较全面的代表性。中国当代青年的结婚消费,大部分离不开父母的各种支持,结婚消费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全国城镇结婚消费中,6%的人需要父母们不同程度的财力支持。81. 父母支持程度为 20-60% 的新人居首位,达到 47.47%,其中有 14%的新婚青年结婚消费的 80 一 100%是由父母资 助的。礼会各界的相关调查,也具有类似结果。如国家统计局与全国婚庆行业协会进行的 2005 年全国部分城市居民新婚综合消费意向调查显示,结婚新人中,50%以上费用来自父母。

产值超 15000 亿对 GDP 贡献率 13.36% 结婚产业链已形成
据报告统计,目前我国结婚服务消费以城镇居民为主,2006 年城镇居民结婚消费总额达 10793.71 亿元,占总消费额的 70%,其中结婚直接消费 4720.15 亿元,购房消费 6073.56 亿 元,农村结婚消费总额为 4597.84 亿元,其中结婚直接消费 2010.66 亿元,购(建)房消费 2587.18 亿元.

结婚产业的幸福链条上有多少颗珍珠? 结婚产业的幸福链条上有多少颗珍珠?
“结婚服务市场俗称结婚产业,是为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中新婚阶段的新人提供系列产品和全 面服务的各种行业的集合。是传统意义上仅注重婚庆典礼的婚庆行业的延伸与扩充。”商务 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全国结婚消费总额高达 15392 亿元左右,加上其对第一、第二产 业的间接拉动约 12000 亿元,整个结婚产业对 GDP 的总体贡献率大约为 13.36%。根据国 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依据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 去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结婚消费总额分 别达 10793.71 亿元和 4597.84 亿元。

产业链条成形洗牌在即
中国国际婚博会全国结婚产业调查统计中心调

调查根据来自全国近6 万份有效问卷的统计 结果分析,我国以婚礼服务为龙头的结婚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结婚服务企业迅速增加,供 给总量逐步扩大。虽然企业规模较小,但发展空间广阔。我国的结婚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市场高峰期;婚庆经济,也将成为中国经济中引人注目的增长点。但 同时,诚信危机、行业规范薄弱、同质化以及不正当竞争等若于问题也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 巨大障碍。目前,我国结婚产业涉及 76 个关联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相互连接,逐步形成了以供应 结婚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行业集群,结婚产业链形成,具备了一定的结婚消费市场供应能力。全国婚庆服务企业、婚纱摄影企业每年以 10%一 20%的速度增长。发达地区增长更快。如 北京市的婚庆服务企业,2006 年比 2005 年几乎增长 1 倍。各地出现一批在当地市场份额大、具有竞争优势的婚庆服务企业,优势企业主导的行业整合将提升市场集中度和行业整体盈利 水平。总体上看,中国结婚产业的主要行业企业的规模较小,全国各城市婚礼策划企业平均每 家从业人员 10 人左右,婚纱摄影企业平均每家 40—60 人。尽管婚纱礼服生产企业具有大中 型企业,但除中国潮州、厦门等大型生产基地外,手工定制和家庭作坊式的小型企业还是占 大多数。大多数企业营业收入在 100 万元及以下,各大城市中营业收入超过 2000 万元的企 业还不多。此外,结婚产业各行业的企业产品销售和服务区域性很强,很少出现跨地区经营

的大型连锁企业。真正全国性的结婚产业品牌尚未形成,但一批在当地市场份额大、具有竞 争优势的行业领先企业,正在逐渐形成行业品牌,在新一轮洗牌中,优势企业主导的行业整 合将提升市场集中度和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报告分析指出,目前结婚产业行业进出门槛低,企业消长迅速;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区域性强,缺少知名品牌;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同质化,差异程度低;以价格竞争为主,不正当价格行为普遍存在; 同时,整个市场还面临着成熟经营的外资婚庆服务机构竞争性进 入的威胁。诚信缺失动摇产业根基、行业服务标准空白、管理缺位、产品和服务供需脱节等 深层次矛盾已经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构成很大威胁。必须尽快完善行业规范,创造公平、有序 的市场环境。加快行业纵向一体化步伐,提高中国结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河有水小河满”的良性带动
如果各行业之间不能做到协调有序,互相支持,那么整个产业的发展也将受到限制。结婚产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蕴藏着巨大商机。来自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总报告 篇6

走进“十一五”:发展文化事业的新综合与新视野

2006年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一系列重大事件凸显出开局之年的新气象。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2003年以来的改革试点进行了全面总结,发出了改革全面推开的信号;9月13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颁布,确定了未来五年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党清醒认识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

以上三个文件,是指导“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发展任务以及战略方针。我们的基本判断是:如果说“十五”期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改革”作为中心环节的话,“十一五”期间则将以“发展”作为基调,即:根据发展的需要理解深化改革的任务,以改革的举措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发展的成效检验改革的成果,并最终以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由此可见,“十一五”将成为改革和发展更加紧密结合的时期,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并轨,文化事业繁荣与文化产业发展并举,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汇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推进,逐步形成综合发展态势,为更大范围和更为根本性的改革积蓄力量。

这时,我们需要更加清醒地认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以稳健务实的态度评估形势、制定策略。在这样一个发展冲动极为强烈、多股发展力量冲撞融合的时期,我们要研究一些更为基础性的问题:更加关注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对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作用;更加关注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运用于文化体制改革;更加关注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角度看待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

一 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

基本判断和主要特点

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上表现出转向常规发展的态势。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框架已经拉开。文化产业与高科技的联姻,整体产业链条向上下游的拓展延伸,全国区域性产业布局的初步形成,以及对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逆差的遏制,均有长足的进展。

(一)首次经济普查结果发布,文化产业总量不大,但是结构趋于合理

2005年12月底,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首次经济普查的数据,经济总量有较大增加,特别是第三产业有较大提升,这使得人们对我国经济结构不平衡的担心有所缓解。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GDP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原来的年报核算数多出2.3万亿元,增加了16.8%。其中,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3.1∶46.2∶40.7。值得关注的是,在多出的2.3万亿元GDP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有2.13万亿元,占93%,从而使第三产业增加了约10个百分点,使我国经济结构趋近于从以制造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转变的拐点,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已经开始扮演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角。有关专家认为,由于服务业和消费的关系最直接,这一结果也说明,消费在我国三大需求中的拉动作用趋于强劲。

2006年5月19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届文化发展战略论坛”上,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了根据经济普查的基础数据重新测算的我国文化产业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2.15%;从业人员996万人(其中个体从业人员89万人),占我国全部从业人员(7.52亿人)的1.3%,占城镇从业人员(2.65亿人)的3.8%。数据表明,与第三产业总量大大提高正好相反,文化产业总量比以前的统计有较大缩水。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文化产业总量尽管不大,但是结构更为合理。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分析,从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数量(78.6∶16.6)、拥有资产(94.5∶4.7)、营业收入(99.1∶0.7)、实现增加值(86.1∶13.6)等指标看,经营性产业单位都大大高于公益性事业单位,说明文化部门已经不是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服务部门”;从法人单位注册类型中内资(96.2%)、港澳台商(2.1%)、外商(1.7%)所占比重看,我国文化领域不断开放,已经呈现多样化形态;从法人单位所有制类型看,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之比为51∶49,其中国家绝对控股的占7.4%,相对控股的占0.6%,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在单位数量上已经不占优势,说明我国文化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已经形成。

新公布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可能被低估,原因应与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指出的第三产业数据变化的原因类似。首先,第三产业大部分是服务业,在原有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中统计基础薄弱,文化机构在第三产业中是最薄弱的领域,更缺乏可供统计的价值指标;其次,第三产业单位类型复杂,财务制度不健全,统计手段落后,文化产业机构大多是事业单位,更缺乏统计条件;第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产业绝大多数单位规模较小,经营状况不稳定,业务活动变动频繁,漏统面较大。总之,我国文化产业在整体上被纳入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不长,如果说第三产业的统计基础落后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话,文化产业就是第三产业中统计基础最落后的领域,被低估的可能性极大。我们应该对此有客观的估计。

(二)文化消费继续平稳增长,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新兴消费形式不断涌现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增长6.26%,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总额的13.8%,达到1097.5元。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9.3%,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总额的7.16%,达到295.5元。2005年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总量为8372亿元。2006年1~3季度,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798.32元,全年预计将达11700元以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2761.9元,全年预计将达3680元以上。若按照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均保持上年增长率计算,再加上人口增长因素和人口城市化因素,可以估算出2006年全国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总量约为9370亿元。按照现阶段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中教育支出占50%计算,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总量将为4685亿元左右。在我国目前宏观经济环境持续改善的情况下,文化消费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将逐步提高,值得给予更多的关注。本书继续发布了关于中国城市居民文化消费市场的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由于“十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平稳较快的发展,人均GDP步入1000~3000美元的新的发展阶段,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从2001年起突破1万元,到2005年达到1.8万元以上,出现了消费领域不断扩展、消费结构升级优化、消费热点变换更迭的喜人态势。新兴消费形式不断涌现,新的产业空间之门次第打开,必将引发城市居民文化消费从形式到内容的深刻变革。

旅游业的兴起,成为2006年文化消费领域发展的一个亮点。10月22日,杭州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和“第八届西博会”,成为我国休闲旅游业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根据全国“假日办”公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旅游业出现“井喷”现象:其中“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游客1.46亿,比2005年同期增长20%;“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游客1.33亿,比2005年同期增长19.3%。

休闲业的发展是我国消费环境得到改善的明显征兆。对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加以审视,可以发现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除了可支配收入连年快速提高外,闲暇时间大大增加也成为一个主要的因素。近年来双休日和黄金周制度的实施,使我国居民已经享受到每年总计114天的法定假日,休闲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数字化推动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电子消费终端发展迅猛,新娱乐时代来临

在2006年《文化产业蓝皮书》的总报告中,我们以“三网融合将重新打造产业链条”作为文化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的战略任务,四大文化产业推进项目都与数字技术相关,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战略高度关注新兴文化产业,进一步证实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我国广电业在完成基本覆盖后,继续沿着“数字化”的基本路线,推动增值服务的发展。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28亿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量为397万户。2006年上半年,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数量进一步发展到1.3亿户,有线数字用户增至650万户。到2006年底,有线数字电视用户估计会突破1000万户。据国家信息产业部发布的数据,2005年全国新增电话用户9728.1万户,继续了“十五”以来每年增加1亿电话用户的发展势头,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867.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860.4万户;我国电话装机总数达到74386.1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27部/百人和30.3部/百人。2006年1~9月,全国又新增电话用户6860.9万户,其中固定电话1886.1万户,移动电话4974.8万户。因此,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约4亿家庭电视用户、8亿电话用户,覆盖多种消费人群的终端体系。

如何评估这一形势?广电业和通讯业汇流集中反映了三网合一的大趋势,数字化是主流,目前主要涉及广电领域;宽带和移动是两大技术突破口,随着3G手机商用进入倒计时,三网合一的技术目前最可能在通讯领域得以突破;内容的应用是根本,目前正处在巨大变革的前夜。广电领域有带宽和内容优势,但是体制性障碍有待克服,“数字平移”正在进行,商业模式有待形成。通讯领域有市场竞争优势,显示出技术创新、内容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热络景象,可能引领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

200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披露,我国的网民人数、上网计算机数分别达到了12300万人、5450万台,与2005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9.4%和19.5%。此报告还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宽带上网网民人数为7700万人,占网民总数的近2/3,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400万人,年增长率达45.3%。宽带上网的计算机数也在迅速增加,已达到2815万台,占上网计算机数的1/2强。这些数字足以表明,中国互联网的宽带时代已经到来。

而最为醒目的发展动向还是网络的应用,以及新型数字内容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出现。CNNIC在线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有约1500万人经常使用网络教育,2500万人经常使用网上招聘,经常上网购物的人数为3000万人(与2005年同比增长50%),经常使用博客的人达到2800万(而2005底的调查结果显示还只有大约1500万)。这些发展动向说明,数字化传媒手段的普及正在启动数字内容的应用,网络技术正在生产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产消合一”的内容生产和消费方式,新一代“生产消费者”已经出现,“新娱乐时代”已经来临。

“新娱乐时代”以“全民DIY”DIY是“自己动手”的英文缩写。为基本特征,打开了文化内容生产的新空间。2006年初,一部名叫《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短片,通过网络的传播,“恶搞”了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无极》,在网民中引起巨大反响。这个事件的标志性意义在于:无数的普通人发现,他们具有与“精英”同样的文化表达能力和权力。数字化网络媒体使“大规模复制与传播”转向“大规模定制与传播”,进而使每一个消费者都掌握了具有工业规模的文化原创、复制和传播工具,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开启了新的产业之门。

(四)产业链条上移,内容原创备受重视,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水平实现历史性的提升

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位于文化产业链条的上端,是我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基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来说尤其如此。近年来,在国际文化贸易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向,即从文化产品的全球贸易、文化资本的跨国兼并与整合,转向对本地文化资源的掠夺性占有和使用。中国文化成为对全球文化市场具有强烈吸引力的、高水平的、唯一性的战略资源。迪斯尼出产的《花木兰》以中国民间题材打造美国大片,可以作为这一动向的端倪;中、韩、日之间关于“端午申遗”、“中医申遗”,以及《西游记》拍摄的各种争论,可以看作这一趋势的发展;2006年,Google在中国推出“图书搜索”项目,揭开了争夺数字化知识资源的序幕,可以看作这一趋势在数字内容领域的全面展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持续致力于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1年通过了《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2年第三次文化部长圆桌会议通过了《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国际公约》。在这一形势推动下,我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呼声持续升高。2004年,在基本完成《中华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基础上,文化部、财政部在全国启动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5年,11名著名学者建议设立“文化遗产日”,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2006年6月10日,我国迎来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之前,国务院还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已成立了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相关机构,一些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特别丰富的省份已经完成了摸底调查和非物质遗产名录的编撰工作。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国家民委共同启动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战略”大型研究项目,计划用五年的时间,进行系统的民族文化发展状况研究,出版性的文化蓝皮书——《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报告》,并制定未来10~20年的民族文化发展战略规划。这标志着我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正在动员起来,为我国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提供至关重要的智力支持。

(五)文化创意产业引领东部文化产业战略升级,产业布局开始形成,产业发展形成合力,东、中、西部各显特色

区域规划是我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一个重点,《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的设想是: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产业整合,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积极发展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等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推进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加快文化产业优化升级步伐,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加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这些设想已经粗具雏形。

2006年1月15日,北京市颁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北京建设成“创新型城市”,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要重点支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由此,北京市以前所未有的突进姿态,从“九五”和“十五”期间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转向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战略,其规格之高、力度之大、势头之猛,为全国瞩目。11~12月,上海举办了第二届“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北京紧接着又举办了“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将这一轮发展热潮推向了全国。

如果说上海市提出发展创意产业还只是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侧重点的话,北京市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则更像一场声势浩大的战略转型与升级。北京和上海的发展态势使得东部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为之改观,扬起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旗。北京市国家级文化机构密集,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创意人才集中,软件产业发达,实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在内容原创上的高端优势。上海市位于长三角全球制造业中心区,设计业发达,实施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将推动文化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联姻,在全国领跑新兴工业化道路。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推断:广州、深圳可能延续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路径,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并和香港加强合作,在金融、营销等方面服务全国,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全球化的跳板。我国东部地区三大城市群的各自特色正显示出来:北京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上海侧重从“中国创造”走向“中国设计”,广州和深圳着眼于从“中国创造”和“中国设计”走向“中国营销”。

西部省份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始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前几年,当“云南映象”走红全国的时候,人们还在谈论“云南现象”,但随着“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多彩贵州风”等品牌化项目的出现,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显示出了模式化的特征:走以地域性民族文化为内涵、以文化旅游为主线、以品牌运作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西部原生态和多样化的文化资源、异域的文化风情,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开辟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极大地激发出了民族民间文化的创造性潜力。

(六)“走出去”战略初显成效,文化贸易逆差形势有所扭转

多年来,我国国际文化贸易“逆差”问题一直广受关注,版权贸易是其中的重点,被引用率最高的“版权贸易逆差”指标即版权贸易进出口之比达到了10∶1。而2005年以来,形势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根据十六大提出的“走出去”战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联合发起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采取扶持措施鼓励中国图书“走出去”。这一政策当年就获得了成效。在第57届法兰克福书展上,我国总共达成版权贸易1496种,其中版权输出为615种,版权输出和引进比由原来的1∶10上升至1∶143,为扭转图书进出口版权贸易逆差开创了新局面。2006年9月,在第1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国输出版权1096项,引入891项,取得输出大于引进的历史性突破。一个月后,在第58届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展团推出展品3600多种、4000余册,达成版权输出或签约意向1936项,版权引进1254项,继续推进了版权贸易进出口比例的逆转。

国家版权局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2004年,我国引进与输出版权的比例是7.6∶1。2005年,全国通过出版社共引进图书版权9382项,输出图书版权1434项,引进输出比例为6.5∶1,版权贸易逆差进一步缩小。我们尚未得到2006年的数字,相信逆差将会更进一步缩小。

2006年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化“走出去”成功案例是出人意料的。2006年1月25~29日,上海“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组团参加了在法国举办的“第33届安格雷姆国际连环画艺术节”,基地选送的漫画家郭竞雄凭借其极富中国特色和美感的漫画作品,在该艺术节上荣获组委会特别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此项有漫画界“奥斯卡奖”之称的顶级奖项。与此同时,郭竞雄还签约世界最大的漫画出版公司太阳出版社,创作根据《封神榜》等中国故事改编的漫画,报酬高达百万美元。郭竞雄也由此成为在欧洲获得版税最高的华人漫画家。

我们注意到,组织参展的机构是我国首家“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这说明产业振兴基地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平台,已经开始发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应有作用。

二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定阶段,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长总是会推动文化需求的上升,因而刺激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的生成,以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合理方式,缓解供给不足的状况。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速度快,文化需求也在觉醒之中,但是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却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缺乏与供给方有效的互动与链接:一方面是巨大的潜在需求不能实现,另一方面是大量无效的产品供给,以及更加巨大的文化资源不能产业化。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市场体制和机制的持续合理化构建,来缓解这一矛盾。

(一)尽管文化消费热点迭出,但是总量过低,基本面仍然比较沉寂,多种原因制约了文化消费需求的释放

在前面的形势分析中,我们做出了消费“平稳增长”的判断,这是在时间向度上的结论。从横向比较的意义上说,特别是将目前消费的总体水平和经济普查后调高的人均GDP相比,我国目前文化消费相对比重下降、总量过低的状况还是比较突出,增长速度也远不能令人满意。就文化消费的基本面而言,多年来所预测的巨大的、带有结构升级特征的增长还没有出现,消费热点还仅仅是局部的现象。

2006年我国文化消费总量约为4685亿元左右。一个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以上的13亿人口的大国,文化消费总量在4000亿~5000亿元之间,这不是一个合理的数字。根据国际经验,一定的GDP发展水平,与一定的恩格尔系数,以及一定的文化消费支出有相关性。在2003年《文化产业蓝皮书》的总报告中,我们曾经根据这一理论数值计算,当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恩格尔系数应该是44%,文化消费应该在个人消费中占到18%,总量应该是10900亿元;如果人均GDP达到1600美元,恩格尔系数应为33%,文化消费在个人消费中应占20%,实际消费总量应为20100亿元。根据这一算法,2005年我国人均GDP就已超过了1700美元,文化消费总量却只有4150亿元左右,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平均值的差距至少在15000亿元以上。换句话说,我国居民的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仅仅不到1/4。我国目前文化消费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消费面看,首先是我国城乡之间特别是不同阶层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目前我国中低收入阶层达到115亿人左右,是基本的消费群体,居民收入扣除衣食住行、住房、医疗、养老和教育准备等支出后,可用于文化消费的收入其实很少,消费能力严重不足。其次是目前我国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原来由国家统包的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逐步改革为由国家与个人共同负担,导致居民收入预期越来越不确定,居民谨慎消费,消费倾向不断下降。最后是目前文化消费主体素质不高、消费意识淡薄、消费观念落后,抑制了娱乐性文化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

从供给面看,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效供给不足了。我国文化市场开放程度过低,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管理不规范,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最终导致有效供给短缺,真正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尤其缺乏,使得潜在需求得不到开发,已形成的有效需求也不能满足。

无论用什么原因来解释,如此大的供需差距都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现实。而反过来看,这的确又是一个存在巨大潜在投资机会的领域,关键是如何转变资源配置机制,构建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使潜在的投资机会变为现实。

(二)经济普查凸显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不足的“战略性短缺”,市场开放不足使得文化体制改革成果难以检验,产业发展步伐不快

我国经济普查后的数字尽管有一定缺陷,但不能否认的是,我国文化产业“战略性短缺”的形势还是十分严重,亟须以改革促进产业的迅速发展予以缓解。现在的问题是,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与文化市场开放的步骤不协调,市场开放不足使改革后的文化机构没有伸展的空间,无法在规范的市场环境中迅速成熟,因而令改革的效果打了折扣。

2003年以来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提出了“新文化发展观”,结束了多年来“双轨制”的历史,改变了一线文化机构与国家的关系,使之开始向市场主体转变,但是现在看来,令其真正成为市场主体还有待时日。目前我国的文化市场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也没有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关系,参与改革的国有文化机构难以在真正的市场环境中学会生存之道,因而也就难以通过市场检验改革的成效。与经济的发展相比,文化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还是太低;与已经大致成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文化领域的行政干预色彩还是过浓;与已经开始步入正轨的国企改革相比,国有文化企业还是显得不伦不类,无法按照规范的现代企业方式运作。

出版业在产品层面上市场化程度已经较高,而企业化和股份化依然步履蹒跚,文化资本市场缺乏开放竞争是重要原因。从表面上看,仍然由政府主管部门控制着的、由500多家出版社构成的出版环节,实行着自负盈亏的企业化运行体制,但实际上,40%的畅销书的策划出版功能已经转向了总数达到近4000家的民营工作室参见本书“行业报告”篇。50%左右的发行渠道实际上已经是民营发行机构的天下,其中一些颇具规模的民营发行商实际上已将出版社变成了自己的编辑部。近年来,国有出版机构依旧在行政性垄断的特权保护下运营,越来越“有名无实”,民营书业在市场中发展壮大,却又不能“名正言顺”。这种格局已经造成了国有文化资本的流失。本书中关于出版业的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出版机构库存逐年上升,其增长速度高于销售额的增长速度,2005年库存与年销售额之比已经达到100%,说明相当部分的国有出版企业已经资不抵债,成为空壳。

广电业市场化程度更低。虽然确立了“剥离转制”的改革做法,已经形成了由国有和民营制作机构共同构成的内容生产商群体,但是由于制作机构和播出机构的体制不同,难以形成正常的市场交易关系,致使内容制作机构备受煎熬,经营活动难以为继。本书中关于动漫产业的研究报告显示,在进口动画片的低价冲击下,我国电视台的播出费极低,相对于动画片的制作成本几乎达到微不足道的地步(电视台播出费只有制作成本的1/10)。如此低的回报率只能让动画片制作企业停止迈向市场的步伐,转而寻求政府的支持,因而出现了市场机制不断萎缩、播出机构在政府推动下不断增加、节目需求飞速攀升的不良局面。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已经形成平分天下的局面,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在数量上已经不占优势,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从监管角度看,必须考虑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和“反垄断”问题了。如果已经“企业化”了的国有文化机构仍然要求特殊的产业政策保护,甚至攫取市场垄断利益,将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战略雷同,可能落入产业发展的陷阱

研究显示,与我国经济发展东、中、西部不平衡的发展形势相一致,文化产业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态势,在整体发展不足的形势下,出现了文化资本的局部过剩。本书基于经济普查后公布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形势进行了专业分析,发现文化产业诸多指标均显示东部地区好于中西部,但是投资收益数据却显示出西部省份高于东部地区。也就是说,我国文化产业总体上发展不足,但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更为突出。东部发达地区高于平均水平,已经开始出现产业单位过于集中、产业能力过剩、资产收益下降的情况;中西部地区则产业发展不足,资产收益大大高于东部发达地区,大有可为。这也说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文化资本过于集中,逐步成为文化资本输出地区,而西部的投资机会则好于东部地区,成为吸纳投资的最佳区域。

区域发展不平衡本身是正常现象,关键问题在于是否有合适的发展战略,以实现良性的发展。目前,全国许多省市都完成了“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尽管都力图在盘点地方文化资源基础上制定发展战略,但是仍然有发展思路单

一、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区域特色不够明显。近年来,全国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高涨,一些地方出现了盲目发展动漫游戏产业的趋势,超出了自身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条件,必将陷入经营困境,成为不久就会到来的新一轮“洗牌”中的牺牲品。能否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四)发展冲动巨大,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但是政策供给不足,监管手段滞后,发展环境不顺

近年来我们在蓝皮书的“总报告”中一再强调了一个观点,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较快,文化产业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又存在“战略性短缺”,于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冲动很大,造成改革和发展处在一种“紧平衡”状态。目前看来,由于各方面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高压态势仍在继续,但是全国统一市场还没有形成,行业、区域壁垒所导致的条块分割问题依然严重,发展环境依然不顺。为了追求发展的短期利益而重新启动传统体制和机制的情况,以及因改革滞后、政策供给不足而拖发展后腿的情况都有出现。

比如说,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各种“产业基地”、“产业园区”不断涌现;从中央到地方,各种文化节庆活动不断举办,动辄就投入大笔资金,开展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以行政命令指挥企业上阵,令一些企业疲于奔命。热闹过后,企业却发现,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仍然存在,产业发展环境并无改善,于是继续向政府要政策、要资源。而政府也发现,在财政资金支持下营造出来的发展氛围,还需要财政资金的后续投入才能维系。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这种持续博弈的过程抑制了市场机制的形成。

在东部发达地区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之后,出现了文化部门与科技部门携手,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宣传文化部门、科技教育部门连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积极合作的有利局面。不同部门都开始在资金上向文化创意产业倾斜,有关文件也明确规定要以“产业基金”和“专项资金”等手段促进产业的发展。但是,究竟如何为各类产业资金设计出安全、高效的使用方案,以至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又成为新的问题。

并且,对新兴产业如何实施有效的政府监管也正在成为亟须创新的领域。如前所述,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开辟出新的产业发展空间,但是也凸显了新的监管难题。“网络博客”的超常增长如疾风迅雨般袭来,在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难免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全民DIY”在落实了平等文化权利的同时,缺乏个人自律,道德责任缺失的状况也颇为明显。

从传统体制下发展文化事业到改革体制以发展文化产业,是一次历史性的转变,文化创意产业的强势崛起,又出现了新的政策创新要求,我们所面临的局面是复杂而紧迫的。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并且已经超越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初期动员阶段,应该以一种从容的心态面对挑战。我们既不能不加思考地盲目追赶,也不必由于可能出现未曾预料的发展形势而盲目焦虑。不择手段地推动产业的发展,与害怕“管不住”而抑制发展的要求,都是有害的。对于我们这个长期以来将文化笼统地作为意识形态来管理的国家,消极防御和盲目赶超是典型的旧传统文化心态,现在应该有所改变了。

(五)文化产业发展高潮的兴起与理论研究的落后形成落差,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机制落后于发展现实需要的状况日益突出

文化产业须借助于现代科技的推动,并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为基础,是一个特别依赖于人力资源的现代知识产业,但是我国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极为落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远远落后于现实需要。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为滞后。近20年来,文化产业相关理论已经在国际学术界成为新的热点,并日益显示出当代学术研究的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的特点,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独特品格,已经在政策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一发展趋势迄今为止尚未在我国产生应有的反响。本应是主角的经济学家们由于研究文化产业机会成本过高而无暇顾及,文化学家则局限于文本研究的学科传统而难以进行规范的产业分析,传媒学对于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的研究比较专业,但是仍然有视野狭窄的问题。近年来,有关部门举办了大量的与“文化产业”有关的论坛,但它们大多具有浓重的“造势”与“做秀”的色彩;成立了大量以“文化产业”为名的研究机构,但实际研究能力有限;撰写了无数“专著”和“论文”,但篇幅的浩大往往不能掩饰内容的贫乏。在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巨大需求与建设性成果的有限供给之间,依然存在巨大的落差。

教育机构则是另一番情景。随着文化产业发展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我国各高等院校积极开辟新专业,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增长速度极快,特别是动漫游戏等热门专业已经形成了相当可观的规模,但是,在师资力量、教材准备、学科建设方面却显得捉襟见肘,明显不足。这一状况令人担忧。近年来,对于教育领域中的问题各方面批评不绝于耳,文化产业的教育又是一个例证。国家有关部门对教育发展缺乏规划,对教育质量忽视控制,致使教育机构为了增加收入而盲目开办热门专业,是目前乱局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对文化产业学科定位不清,政策指导和支持不够,则是直接的诱因。

理论研究给予文化产业发展以智力支持,教育机构奠定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人才基础,我国文化产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以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三预测与建议

刚刚过去的2006年结束了WTO的“后过渡期”,显现出文化产业发展受到多股力量的推动,将进入又一个发展的上升通道。这些力量包括: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所导致的内容产业发展新模式的出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规模合流,以及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的迅猛增长,等等。我们应该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视野,从体制、机制、政策创新出发,更好地利用这些发展机遇,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登上新的台阶。

(一)建设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

在本书的“总报告”中,我们对消费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作为对发展形势的更全面的评估和对“战略性短缺”更为全面的解释。根据2006年公布的经济普查数据测算,我国2007年人均GDP将接近甚至超过2000美元,如果消费没有实质性的启动和结构性的升级,将使发展更加不平衡。启动文化消费成为一项战略性任务。

制约消费的因素很多,收入差别过大是主要因素,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解决方案之一。近年来,我们对文化产业供给不足给予了较多关注,着力于释放体制内国有文化机构的存量潜力,强调通过改革文化体制,区分事业和企业,达到解放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有效文化需求的目的。但是我们也发现,对私人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主要依赖于个人文化消费能力,对于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和消费能力不足人群,满足文化消费需求还要依靠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且,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不平衡不可能很快解决,贫富分化也会长期存在,个人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明显缓解。因此,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放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是将人民群众潜在文化需求转化为现实文化需求,进一步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大任务。在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被列在发展文化产业之前,地位更加突出,就是适应了以上所说的发展需要。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是改革公共文化管理体制,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并将产生延伸性影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精神就是:政府退出公共文化产品“垄断性的生产和提供者”的地位,创造各种体制条件、政策条件、社会条件,保证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有效提供。这套新体制成功建立的条件超出文化体制之外,取决于宏观体制环境的变化以及法治环境和公民社会的成熟。在这方面,我国社会组织中“第三社会部门”的发育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是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建议将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放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框架中做进一步的统筹考虑,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质性举措,有效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以达到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目的。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企业的兼并、重组、上市,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

我国“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体制性变量因素将有所降低,市场环境的基础性作用将加大,建设文化市场将对巩固改革成果、扩展改革空间、延伸改革影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可以预见,尽管在目前已确定的改革蓝图中,文化产业仍然是一个“有限开放”的领域,还存在相当程度的准入限制,但是由于体制外增量领域民营文化产业机构的日益成长壮大,要求“公平竞争”、“国民待遇”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日益增强,政府对行业的监管方式必然从传统的“准入式管理”转向“市场化管理”,对国有文化机构的监管方式必然从“实物监管”模式转向“资产监管”模式,文化资本市场的建设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必然步入快车道。10年前,国有企业改革曾经经历过从“国营企业”(国家与企业之间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不分)向“国有企业”(国家与企业之间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分离),再向“国有经济”(国有企业与社会资本参股,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转化过程,最后才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有文化企业也将走上这条道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已经确定的政府职能转变将进一步落实,逐步切断国有文化机构与各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的依附关系,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和事业制度,实行规范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框架将走向成熟,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战略性重组,以及国有文化资产价值形态的有机流转,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批“战略投资者”,壮大我国民族文化产业中国有文化经济的实力和控制力。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期,也是国有文化企业的发展机遇期。在技术进步不断加速、新的内容生产模式日益成熟、文化市场不断扩展壮大的形势下,有关主管部门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改被动应付为主动应对。被动应付将延搁时日,不断增加国有文化企业改革的时间成本,主动应对才有可能抓住机遇,从而引导国有文化企业走向市场经济的海洋,置之死地而后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适应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汇流的发展趋势,实行体制和政策的综合创新,形成跨产业、跨部门的发展合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自2006年初中央提出创建“创新型国家”,到年底在北京举办“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战略显然正在与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战略合流。中国大地正在上演着一场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双向推动,跨产业、跨部门、跨地区多方合作的文化经济发展的大戏。

跨产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依赖于体制、机制、政策的创新。上海市成立了“创意产业促进中心”,有效地整合了政府和民间两种力量,营造出发展的良好态势。北京市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形成了由20多个局、委、办参与的协调机制,并正在酝酿成立“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文博会期间,北京市为首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挂了牌,开始逐步落实文化创意产业政策。

真正形成发展的合力还需要在政策创新上下工夫。从国外的发展情况看,文化创意产业体现了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汇流,是经济、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结合了文化政策和高科技政策的精华,已经成为政策创新的热门领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关注其“聚集”的特征,但是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区”不是盖厂房,也不是盖写字楼,而是要建设富于创造性的“社区”,以及提升城市整体生活品质。这就要建立合乎创意产业发展的产、学、研新型合作开发模式,要形成适合创意人才生活的宽容的文化氛围,要有规范有序的商业环境,以及完善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等。建议深入研究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特点,启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环境的创新性研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特别要关注目前大笔投入的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和使用效率,防范风险,避免其成为复制传统体制和机制的无效资金。

(四)正确认识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发展战略趋同,主要表现在一哄而上地进行“产业链升级”,大搞动漫游戏产业。这个问题产生于对当代文化产业过于单一和片面的认识。

首先,文化产业也具有一般产业特征。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条件向产业链高端升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还要从事“中低端”加工制造,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正有条件的地区解放出来进行产业升级。其次,当代文化产业已经超越了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文化工业”阶段,其上端渗入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整理和开发,下端深入到个人日常消费生活的每个角落,旁及当代经济的各个部门,成为经济与文化普遍互渗、多方融合,并提升整体生活质量的普遍性产业。换句话说,当代文化产业不仅有“高科技含量和资本密集”部门,也有“高传统技能含量和劳动力密集”部门。前者表现了信息产业向“信息内容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大城市为依托;后者则可以和传统服务业结合,甚至可以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将越来越多的行业卷入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了产业发展的多种路径,对于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产业结构大有好处。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发展文化产业应该适应不同地区的客观条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东部发达地区,由于具有强大的经济、技术基础和高水平的现代消费群体,劳动力价格也较高,宜于发展“高技术含量和资本密集”的文化产业类型。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有丰富而多样化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以及传统和民间消费习惯,宜于发展“高传统技能含量和劳动力密集”的文化产业类型。只要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发挥创意,适应消费需要,无论哪种类型都有发展的机会。我国西部一些省份近年来探索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文化旅游为主线,以品牌运作为核心,开发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衍生产品和特色产业群,实现了文化脱贫,开辟了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推动了社会整体的和谐、进步。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大力推广。

认清资源优势,就会大大减少产业发展的盲目性。建议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从本地资源优势出发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加快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中国发展文化产业既是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要求;既要遵循国际上产业发展的一般发展逻辑,也要承继我国改革和发展的特殊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学习和了解国外文化产业的理论,又不能完全照搬现成的理论模式,而要形成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理论。

中国是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直到2000年,文化产业才完成了“合法化”阶段,开始了“合理化”过程。“十五”期间文化产业突飞猛进,文化体制改革措施和文化政策密集出台,而文化产业研究却显得捉襟见肘,成果供给明显不足。随着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环境趋于稳定,文化产业开始了一个更为常规化的发展时期,文化产业研究也应该有一个更加冷静与专业化的面貌了。建议少搞一些大而无用的会议和论坛,多从事一点实实在在的研究和探讨。少做些一般性议论,多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案例研究。在这方面,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仍然负有专门责任:应该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给予文化产业研究以应有的地位了。

社会科学研究的体制和机制也面临创新。我们正在进入发展知识经济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新时期,体制性创新是新时期国家间竞争的关键所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与国家创新实践紧密相关,承担着制度创新的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职责,应该有所作为。政府有关部门也应该创新公共政策研究机制,加强政府采购,为培育民间研究力量、改善发展战略和相应政策研究供给短缺状况做出更大努力。

(六)全面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培养未来的文化艺术消费者和创造者

2006年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结束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为标志,开始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新时期。正如《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所指出的,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时我们应该考虑一些更为长远和根本性的问题。文化教育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复兴依赖于整整一代乃至几代的文化艺术消费者和创造者,但是我们今天的中小学文化艺术教育却还不符合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要求。

中国乙烯产业调研报告 篇7

1“体产烈焰, 灼烧2015”

随着2014年我国《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简称《意见》) 的颁布, 2015年, 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呈现前所未有的新态势。2015年12月8日,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在《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总结中说道:一是文件出台适时。二是社会反响强烈。三是前景一片光明。四是可以大书一笔。

回顾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历程, 当今的发展态势呈现三个特点:政策红利覆盖全国, 资本抢夺核心资源, 全民健身热潮风起云涌。

1.1 政策红利覆盖全国

2015年, 在利好政策不断出台的情况下, 体育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 《意见》发布一年来, 包括体育总局在内的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15份配套文件, 另有8套文件已经形成初稿。文件制定涉及发改委、公安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旅游局等多个部门。这些文件的制定和出台, 使广受社会关注的赛事审批、赛事转播、安保服务和大型体育场馆等问题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在地方贯彻方面, 截至目前, 已有31个省区市出台了本地区的实施意见。2015年10月,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上透露, 据不完全统计, 各省 (市、区) 上报的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总和已经达到7万亿。

1.2 资本抢夺核心资源

2015年8月27日, 万达集团王健林以6.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世界铁人公司100%的股权。阿里巴巴获得世俱杯冠名权的消息在2015年12月引起各方关注, 而相同级别的爆炸性消息在年内频繁出现。过去一年, 体育产业投资大幅增加, 国内、国际体育赛事核心资源成为哄抢的对象。

1.3 全民健身热潮风起云涌

我国将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使得国民对于健身的热情攀上高峰。比如去年, 全国上下掀起了马拉松热潮, 人民群众自行组织了“广场舞”“太极拳”“草根足球”“自行车”等等。群众性体育活动以各自的方式迈向一个“健康中国”的未来。

这些体育产业热潮, 展示了2015年作为体育产业元年的特点, 这一年势必成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分水岭及标志。基于上述国内体育产业发展背景, 发布会以我国体育产业未来发展为主线, 进行了相关专题报告, 力求将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最新智库成果在论坛中与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共享, 并对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展望。

2 体产元年的回首与展望

作为体育产业元年的2015年, 体育产业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 并且即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2.1 体产元年之拥抱体育黄金时代

谢寿光在“迈向2020·拥抱体育的黄金时代”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国家“十三五”规划给体育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宏观背景。他主要从中国体育产业面临的双红利趋势、何人收获体育产业双红利以及建立新型体育专业智库的角度对中国体育产业目前所经历的黄金时代进行论述。

2.1.1 中国体育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双红利叠加时期

所谓双红利叠加时期, 就是指人口红利、改革红利共同作用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阶段。从人口红利来看:截止到2014年, 我国的大、中、小学生总计1.87万人, 我国中等收入人群有1.3亿, 城市人口7.5亿, 形成了极大的消费空间。但今年体育产业消费增长只有4000亿, 占我国GDP零点零几。这表明, 未来我国拥有巨大的消费需求, 但是供给能力却是有限的。

从改革红利来看:目前我国体育改革还处在一个“未开题”的状态, 足球改革的提出并不是领导者偏好的问题, 而是相比较社会的其他领域空间来看, 其改革空间巨大, 并且改革阻力较小。我们都很期待未来的五年中国体育产业以及全民健身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红利空间。

2.1.2 谁来收获体育的双红利

我国体育人的观念、想法、制度设计很难担任收获双红利的大任。那么, 未来收获双红利的人到底是谁呢?谢寿光提出了两类人在未来能够收获体育界的双红利, 第一类人是体育界之外的业界精英, 比如王建林。原因是其在体育产业占据非常大的投资份额。第二类人则是体育传媒业的精英。以阮伟为代表的标杆, 将会在未来体育产业大有作为。

2.1.3 新型体育专业智库的登场

体育蓝皮书是发展新型体育专业智库的最佳抓手, 这个时代想要在任何一个地方有所发展, 都需要大数据做深入分析, 需要对需求、对投资、对环境做出精准的分析和判断。这时就需要专业智库。很少有一个学科或是一个产业没有强大的数据做支撑。就体育本身而言, 体育实际分为两块, 一块是全民健身, 一块是竞技体育。而全民健身这个市场仅靠体育总局管理的话是不足的, 当初体育总局的整体设计旨在为国争光的竞技体育方向上, 但竞技体育却阻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 未来改革如果不能将它们很好地区分, 将很难收获改革红利。

但是如果我们拥有一个有份量、有深度的专业智库, 就能够为我国体育改革、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智力支持和建设性报告。

2.2 体产元年之国民体质健康与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

钟秉枢在《国民体质健康成为影响中国社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主题报告中将我国体育现状进行综合性论述, 报告分为5部分:1、体质健康下降的危机。2、素质教育的缺失。3、社会割裂出现躁动。4、休闲时代来临的挑战。5、体育产业的发展契机。

2.2.1 体质健康下降的危机

据调查显示, 我国居民身体素质逐年下降且预期寿命相差20年, 而在国外同样的数据只相差10年, 我国的预期寿命比国外相差了10年, 这10年的概念意味着什么?举一例子:北京现常住老年人口有300万人, 每一个失能老人一个月请保姆需要6000元, 每年将花费7.2万元, 300万失能老人一年的护理费用就是2160亿, 如果需要10年进行护理, 其费用就要达到21600亿。如果老人住进专业的护理机构接受护理, 费用会更高。那么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 占总人口14.3%, 如果每一个人都失能需要护理的话, 护理费则是一个天文数字。

怎样缩短这样的年限呢?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年轻时即使没有锻炼, 若从中年锻炼到70岁以后, 患老年痴呆的概率会降低三分之二。

2.2.2 素质教育的缺失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决议明确提出, 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也提出, 要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

而如今我们得到的结果却是:2010年21国调查表明, 中国中小学生的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一;2014年浙江省调查小学生常担心自己会做错事;网易教育在2015年11月25日发布的全国中小学生压力调查中表明, 小学生受到家长的责骂、挨打的第一位原因是不听话、顶嘴, 接下来的原因是做错事, 作业没做好, 成绩不好、调皮捣蛋。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从小学就害怕做错事, 中学时经不起挫折, 大学感到学习有压力, 到了研究生很多人就选择跳楼, 如何完成国家的创新战略?

很多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 智商明显高于没参加过或者极少参加运动的人。长期参加运动的人, 其创造力和各项能力水平均高于不爱运动的人。

2.2.3 社会割裂出现躁动

社会关系的割裂, 熟人社会变成了陌生人的社会。新华网在2015年发布了一位博士返乡的笔记, 这位博士在笔记中写到对于年轻一代大家的关系早已被割裂, 在农村还有什么能将农民联系起来的呢?

2015年11月24日, 一位老人去世6年以后才被家里人发现, 发现时早已是一堆白骨。

2015年, 钟秉枢走访广西万村, 村民们表示, 平时大家只干农活, 没有交流, 每逢过节或者在家休息期间就会单独在家或者找朋友一起喝大酒, 喝多了就打架斗殴。

而在这个社会躁动的年代, 体育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是以广西万村为例:近年来, 人们不再是空闲下来就喝酒闹事了, 取而代之的是篮球比赛, 如今村民们期盼的是什么时候有篮球比赛, 因为篮球比赛在促进了村民之间的交流的同时, 也给小孩增添了在一起交流的机会。

2015年12月8日, 冯建中就国务院46号文落实情况答记者问:很多人在一起锻炼, 马上拉近了感情, 很高兴很愉快。体育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方方面面的体育产品和服务, 集经济生产力、文化传播力、社会亲和力和政治影响力于一身, 并极具观赏性、娱乐性和参与性。

2.2.4 休闲时代来临的挑战

2014年12月中国《21世纪经济报道》刊登了经济新常态的九大特征, 其中指出休闲服务业将是十三五的主导产业。2014年在对北京等省市区6岁至65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结果显示, 消遣娱乐成为人们参与健身活动第一位的原因。

习近平在2015年10月23日的讲话当中提到:让中国民众认识到张驰有度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孩子玩的太少了, 要让他们多玩一玩。

2007年, 世界休闲组织秘书长爱丁顿:对个人, 是一种享受, 带给人愉悦感, 提高人的身心健康, 锻炼人的能力, 提高人的自尊, 鼓励人自由表达对生活的选择。对社会, 增加家庭以及社区人们之间的凝聚力, 提高相互身份认同感, 提供大家交流和沟通方式。对经济, 更多就业机会, 商业发展机会。对环境, 带来管理良好的健康环境, 认识环境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015年,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罗恩·E·麦卡维尔博士:休闲是有价值的, 因为在休闲中我们可以犯错误而不受惩罚, 因为休闲提供的灵活性和选择让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喜欢的东西, 发现我们做的很好。休闲是我们认识个人意义的来源, 因为在运动休闲反复愉悦的体验中时我们发现并回答:我喜欢什么?我在意什么?我擅长什么?

2.2.5 体育产业的发展契机

2014年9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发展体育产业, 增加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 既能增强人民体质、保障和改善民生, 对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和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也有重要意义。

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目前已经出台了15份配套文件, 涉及发改委、文化部、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局和体育总局等。另有8套文件已经形成初稿, 涉及发改委、公安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旅游局等部门。这些文件的制定和出台, 使广受社会关注的赛事审批、赛事转播、安保服务和大型体育场馆等问题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2015年9月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 将其分为11大类, 包括:1、体育管理活动。2、体育竞赛表演活动。3、体育健身休闲活动。4、体育场馆活动。5、体育中介服务。6、体育培训与教育。7、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8、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9、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10、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11、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钟秉枢在《体育产业的发展契机》中论述了人民群众与体育产业的关系以及如何将其二者联系起来。体质健康的期待、素质教育的要求、休闲时代的来临让我们把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对于人民群众来说, 体育是我们每一个人想要的活跃健康的生活方式。而相对于体育产业来说, 体育产业是运营和构建活跃健康生活方式的生产经营活动。那么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就在于:1、参加什么样的活动?2、到那里去参加?3、谁来设计指导?也只有通过体育产业, 才能达到体育目的。

最后钟秉枢大致介绍了2015年体育产业蓝皮书的框架内容, 提出了2015年体育产业的热点话题:1、体育改革风向标:中国足协与中心的剥离。2、体育投融资:体育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工业, 无资本不体育。3、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呈现回暖迹象。4、我国体育场地开发利用之现实问题。5、城市马拉松热度飙升。6、老生常谈:青少年体质状况仍需改善。

2.3 体产元年之我国职业体育任重道远

池建在《体育人的视角看体育产业》的主题报告中以恒大违约为例主要论述了我国职业体育的契约精神和诚信问题。

2.3.1 职业体育的契约精神和诚信

体育竞赛表演的核心就是打造品牌赛事。就目前来看, 中国职业化程度最高, 市场最好的赛事无疑是中超联赛和CBA联赛。就在前不久, 中超未来5年的版权更是以80亿元人民币卖出, 这样的天价更是让各方提出中超要打造世界一流的足球赛事。池建以恒大违约作为引例, 明确提出俱乐部的违约行为直接损害到了赞助商和球员两者的利益, 对于赞助商来说, 俱乐部并没有按约定行事, 私自更换胸前广告属于违约行为, 这样的情况在欧洲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为这样会导致未来再也不会有赞助商赞助此球队。对于运动员来说, 因为俱乐部的违约行为, 使他们即使赢得了比赛也无缘参加最佳团队的评选。这是对运动员尊严和名誉的一次严重损害。

当然, 这件事不仅仅出现在中超俱乐部身上, 也曾出现在CBA总决赛上。2014年-2015年CBA总决赛, 北京队与辽宁队的对决堪称中国篮球史上的经典战役。但在关键一赛开始前两天辽宁俱乐部提升了场内票价, 宣布已售出的票全部作废, 为此球队还特意向球迷们表示歉意。即便如此, 涨价票还是全部售完, 但媒体对球队的口诛笔伐也影响了辽宁球队, 并多多少少影响到了球队的备战, 再者球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怨气发泄到了球员身上, 使得北京队最后获胜。这是一件典型的违约事件, 在中国篮球顶级职业联赛夺冠比赛出现这样的如此不职业的现象也是让人匪夷所思。

新中国体育奠基人贺龙元帅曾经说过:“三大球上不去, 我死不瞑目。”但如今三大球当中成绩最好的排球却在联赛中遭遇市场冷遇, 新赛季没有冠名商, 这也是自1996年排球联赛开创以来第二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回想2009年, 恒大集团出资2000万人民币注册恒大女子排球俱乐部, 其也曾被媒体称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真正的职业排球俱乐部。恒大也聘请过郎平, 并采取一系列手段吸引媒体和球迷的眼球, 完成对自身品牌的提升, 可是, 仅四年零八个月后, 恒大女排便从中国排坛中消失, 最终只是昙花一现。

上述三大球的例子虽然只是冰山一角, 构不成体育产业主流, 但对这种法治和契约精神的漠视, 非常直接地反映出体育产业的乱象。

2.3.2 体育产业的乱象亟待规范

对于这样的违约行为, 不仅仅直接损害到了赞助商和运动员的利益, 也间接损害到了体育产业。2015年, 商业巨头们抢夺国内外体育赛事资源, 我们试想一下, 如果国内俱乐部广泛存在这样的违约行为, 还有哪一个赞助商会投资?赢了球赛但是没有得到相应的荣誉, 还有哪个球员愿意踢球?没有赞助商投资、球员的积极性不高, 试问我国职业赛事如何生存?

面临这些问题, 池建提出了四点意见:1、深刻理解体育产业的本质。体育产业的本质就是产业, 它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 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其与体育的结合。2、立足体育,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本运作规则。现在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低, 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要重视体育人才培养的问题。3、坚守底线, 建立健康产业生态。要以诚信为本, 童叟无欺, 并且加快完善体育产业法律配套保障体系。

2.4 体产元年之“互联网+”

马力在报告中就“体育场馆”、“互联网+”为例说到了体育产业元年以来的发展趋势与思考。

首先, 第一方面要认清形势, 就是“互联网+”的重要性:1、“互联网+”这个概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 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战略意义重大。2、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需求。3、了解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新常态。4、是人类发展时期一个重要变革。现在“互联网+”是一个很新、很重要的变革时期。

第二方面是关于体育场馆与互联网两种不同的加法。马力基于对体育场馆和互联网行业的人士提问得出了两种不同形式的加法:1、在对体育场馆人士提问两者之间的加法时, 体育场馆的工作人员给出的是“体育场馆+互联网”。2、在对互联网人士提问两者之间的加法时, 互联网的工作人员给出的是“互联网+体育场馆”。那么到底是“体育场馆+互联网”还是“互联网+体育场馆”?

随后马力对两个不同加法的现状做了阐述, 首先是“体育场馆+互联网”体制内的“+”, 其表现形式有门户网站、APP、用互联网管理、收集发布信息、招投标等。通过“体育场馆+互联网”确实促进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质量、增加了业务范围。但是实质上体育场馆就是出租场地的大物业, 其经济效益是能够穷尽的, 只是把互联网当作一种工具, 没有任何附加值。

而“互联网+体育场馆”, 体制外的“+”, 其表现形势有通过APP, O2O实现场馆的智能化、快捷化、信息化, 能够查询、对比、预约、报名、付款、邀约、评价、积分等。通过“互联网+体育场馆”提供个性化在线服务, 获得更多信息, 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社交、分享, 积累大数据。其实质就是互联网+体育场馆=流量+客户群, 即:通过互联网平台入口切入到场馆的用户群, 把分散的场馆资源通过互联网的发展整合起来, 再经资源的评估来撬动社会资本。

第三方面的公共体育场馆的制约因素, 主要包括人、财、物三个方面。首先是用人制度方面,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属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实行定职、定岗、定编。其次是财政制度方面, 公共体育场馆执行的是实行差额拨款, 执行工资总额控制, 工作人员人均年收入7.2万。最后是国有资产方面, 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厂管理办法》。“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等有偿使用, 收入必须上缴同级财政, 未经批准, 不得对外出租、出借。”如果场馆进行出租, 则要执行“收支两条线”, 比如租用场地给社会俱乐部当作办公房, 房租要上缴财政, 和场馆没有关系, 所以导致场馆没有开发积极性。

所以, 综合这些制约因素用一句话概括:干好干坏都一样、多劳不多得、严重影响员工的积极性。

此外, 马力对上述问题有他的思考, 首先是他对体育场馆认识上的误区进行了思考。他将误区分为三点:1、在经营场馆的时候, 往往把体育场馆做成运动场馆, 只是为群众提供运动场地, 体育场馆没有加上体育的附加值, 我们在运营场馆中应该在体育上多做文章, 因为体育内涵要大于运动。2、几十年来, 我们一直在发展“运动”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忽略了体育发展的本质, 似乎发展了“运动”就是体育的全部内涵, 也就是说体育场馆更多发展的是运动, 而不是体育。3、体育场馆更多的是发展运动产业, 而不是体育产业。国务院46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体育产业, 而我们目前所做的是在发展运动产业, 很少有人从发展体育产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所以, 我们大多是在大型品牌赛事上做文章。

其次他对体育场馆运营和管理上的误区进行了思考,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属于事业单位, 带有较浓厚的公益性色彩。但是公共体育场馆如果没有国家财政的补贴, 就无法存活。因此从现在的体育场馆来看, 无论是私有还是国有, 无论怎么改革重组, 无论体育场馆怎么“+互联网”, 始终都要在运营、管理和服务三个方面做文章, 靠财政补贴。有几个解决的方法:1、资产划拨国资委, 按现代企业方式运营。这就出现一个问题, 公共体育场馆是否做到了未雨绸缪?2、所有权与运营权分离, 委托第三方专业团队运营管理。我想问问我们的社会第三方, 你们做好准备了吗?当有一个机会摆在面前你敢接盘吗?3、集团式发展, 品牌输出, 或并购联合或加盟连锁。但作为我们的体育场馆是否做好了准备?4、实行混合所有制, 按PPP模式运营管理。解决了所有权的问题, 未来的发展政府就不会存在任何问题。

经过对于体育场馆的思索马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对于体育场馆运营和管理上的建议他分为两点, 第一点:在做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和服务的基础上, 打好“体育场馆+互联网”的基础, 依托移动互联网的实用性服务平台, 为广大市民提供便捷、实用、互动的服务, 实行全智能化管理。第二点:同时要跳出场馆看场馆, 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整合体育场馆的全链条。也就是互联网+体育场馆=智慧化体育场馆。体育场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打造智慧化体育场馆, 数字化是基础、网络化是条件, 智能化是核心。

其次, 马力在谈论两种不同加法时提出对于体育场馆“+互联网”首先要认清主体优势, 其次要线上线下一起运作, 对于体育场馆来讲, 一定要尽早布好管道。而后要明白互联网只是渠道, 要打造好线下的体育场馆。最后, 虽然很多东西都可以上门服务, 但运动必须要有场地, 而且具有天然的社交性。因此线上线下的整合非常重要, 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不具备场馆资源, 但对于体育行政部门而言, 这是体育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切入点。

对于"互联网+”体育场馆, 首先, “互联网+”使用互联网已经形成的成功经验管理模式逆向整合传统企业, 通过互联网思维和创新塑造传统体育企业。其次, 社会资本以不同的切入点切入“互联网+体育场馆”, 是以现有业务为起点, 向体育产业链的上下端进行发展, 以扩大业务覆盖范围。再次, 移动互联网也罢、移动硬件也罢其实质还是解决用户需求问题。最后, 用户=场馆+人群, 对互联网企业来说, 往往注重的是人群客户, 而忽略了场馆客户。

再次, 互联网企业需要了解公共体育场馆对互联网的需求, 马力将体育场馆对互联网的需求分为7类, 这7类分别是:基础资料管理、硬件参数管理、项目收费管理、前台营业管理、场地预定管理、会员营销管理以及能源消耗管理。

最后, 马力给“互联网+”和体育场馆结合出两个主意。传统行业的做法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而按互联网的说法是:羊毛出在牛身上, 让猴来买单。

首先他提出了健身红包: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企业和场馆合作, 通过网络平台向客户发放大型体育场馆设施租用的现金抵用券。从顾客的角度来说, 一个客户想要打羽毛球, 他正好在网络平台有一张羽毛球场地40元抵用券, 那么, 他就可以拿着这张抵用券到相应的场馆进行消费。从体育场馆的角度来说, 看似在网络平台亏损了40元, 但是, 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的《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中规定:公共体育场馆因为免费、低收费向群众开放, 国家会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补助, 补助标准是体育部门所属体育场观众座位数20000个以上、体育馆座位数3000个以上、游泳馆 (跳水馆) 座位数1500以上。国家支持大型体育场馆低价或是免费租场地给大众人群并予以补贴, 那么亏损的40元就可以从政府补贴中赚取。

其次是运动扶贫:互联网企业和我们的场馆联合做一个赛事, 比如说网球, 这项比赛赞助商提供实物赞助, 比如说网球拍、网球都可以, 所有报名参加比赛的人不交报名费, 用运动装备当报名费就可以。当这些运动装备积累到一定数量时, 估算一个很低的价格放在APP上, 任何人都可以购买, 但必须用虚拟币, 而虚拟币必须到指定的场馆健身才能获得, 每次来场馆锻炼的人都可以在APP上得到一个虚拟硬币, 当累计到一定额度, 就可以用这个虚拟硬币购买这些运动装备, 再实名捐赠给贫困山区的学校和孩子。

在最后的结语中马力表示体育场馆在目前阶段首先要先做好“+互联网”, 搞好场馆本身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 但同时一定要用“互联网+”的思维筹划未来的发展。

3 论坛带来的思考

2015年对体育产业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论坛中的报告中呈现出来的闪光点也许不仅只限定在我国体育产业元年, 也可能会成为我国体育产业为来的发展趋势。

3.1 专业智库的重要性

在谢寿光的报告中提出:体育蓝皮书是发展新型体育专业智库的最佳抓手, 这个时代想要在任何一个地方有所发展, 都需要大数据做深入分析, 需要对需求、对投资、对环境做出精准的分析和判断。我们拥有一个有份量、有深度的专业智库, 就能够为我国体育改革、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建设性报告。

我们所经历的时代是信息泛滥的时代, 每日的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 我国是数据大国, 自然有很多关于体育产业的数据还未被梳理出来。笔者认为, 在当今时代, 我国体育产业应当以广泛收集和梳理相关数据为关键, 真正形成体育产业大数据, 并且要提高收集者的相关性研究能力, 当我们收集的数据足够大时, 仅仅通过简单的算法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而不是在一个小数据库中寻求一个看似精确的算法。

为此, 可以提出两种收集体育产业数据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和互联网公司联手, 从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数据。第二种方法:呼吁我国体育科技工作者重视数据收集, 通过大家齐心合力共同构建体育产业智库。

3.2 休闲体育脱颖而出

在拿大滑铁卢大学罗恩·E·麦卡维尔博士口中, 休闲体育成为了让我们在运动中放下任何沉重的包袱, 去回归自我, 回归本性的运动, 使我们在运动休闲反复愉悦的体验中时发现并回答:我喜欢什么?我在意什么?我擅长什么?每一次的尝试、探索和学习。

此外, 钟秉枢在素质教育缺失的部分提到了我国未来发展是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要加快国家创新战略的进程。并在休闲时代来临的挑战中, 又提到了休闲文化是一个国家创新、创业的根基。这多多少少与休闲体育有些千丝万屡的联系。

未来休闲体育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 当下是大数据的时代, 越来愈多的人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查阅到体育锻炼的相关信息, 加之我国媒体对体育的大力宣传, 人们逐渐把注意力放到了休闲体育方面。另一方面, 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 闲暇的时间也越来越多, 所以越来越重健康问题。这两方面让休闲体育成为人们的新宠, 随之而来的休闲体育产业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态势, 休闲体育不仅在本次会议上作为重点论述, 将来也会在未来的体育产业发展进程中脱颖而出。

3.3 职业体育有待规范

在过去的2015年, 随着《意见》的颁布和实施, 我国体育赛事朝着职业化趋势快速发展, 职业赛事之所以能够成为本次论坛的闪光点是因为职业体育已然在体育产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事情都并不是尽善尽美的, 在快速发展过程总会有一些问题存在, 正如池建在主题报告所提到的:如果我国职业俱乐部没有契约精神和诚信作为职业体育市场化运作的立足点, 一方面, 损害了赞助商的利益, 将不会有赞助商对球队投资;另一方面, 损害了球队队员的利益, 比如中超违约事件中, 球队队员虽然踢赢了比赛, 依旧没有资格参与“最佳团队”的评选活动, 这将沉重打击球员的积极性。所以, 体育产业急需完善法律配套保障体系

另一方面, 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也要树立客户思维模式。就像池建以CBA篮球联赛为例, 辽宁俱乐部离比赛还有两天的时间涨票价, 是很不职业的。职业体育赛事要遵循市场化运作, 市场化运作是要把顾客放在第一位的, 一切围绕着顾客运转, 辽宁俱乐部这样做把顾客置于何地?所以, 我们不仅仅需要“外部约束”, 即用硬性制度来规范, 更需要俱乐部以一种“内部约束”即客户思维约束自身行为, 走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

所以, 在未来职业体育的发展路途中, 要深刻理解体育产业的本质,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本运作规则, 还要树立客户思维, 不仅要要求发展的速度, 更要规范发展, 几方面合力达到职业体育可持续发展。

3.4“互联网+”的逆向思维

在论坛中, 互联网+这部分内容是被当作一个主题报告来论述的。马力在报告中明确提出, 在我们打造智慧化体育场馆过程中, 到底是“互联网+体育场馆”还是“体育场馆+互联网”。显然他在最后的发言中表示:体育场馆首先要做到"体育场馆+互联网", 并且要经过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的蜕变, 之后才能够做“互联网+体育场馆”。

近年来, “互联网+”席卷了各个行业, 不仅仅是体育产业。如果将马力的体育场馆与“互联网+”的关系上升为体育产业与“互联网+”的关系上也未尝不可, 互联网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只要吃了什么病都会好, 我国体育产业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顾客体验, 既然如此, 那就更要立足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将体育产业线下打造好, 不要着急往线上搬, 否则, 很可能是“东施效颦”, 并不能取得什么好的结果。

3.5 体育人本思想贯穿始终

在论坛中, 在谢寿光的《拥抱体育黄金时代》中收获双红利的可能是业外精英, 打造专业智库的是业内精英, 所以体育黄金时代离不开人的作用。在钟秉枢的《体育健康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注重国民素质、体质、社会关系, 他研究的对象本身也是人民群众。在池建的《职业体育赛事的契约精神》中虽然阐述了中国职业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但是他也是基于“球迷”“球员”“培养体育人才”之上进行报告的。在马力的《体育场馆与“互联网+”的关系》中, 他提出“人群客户”“场馆客户”“员工积极性”等词, 这表示在场馆运营中, 不能忽视员工有效管理, 也不能忽视场馆未来的客户人群。阮伟的《如何玩转体育产业》中更多的是论述了体育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

谢寿光、钟秉枢、池建、马力以及阮伟这五个主题报告人所报告的主题, 看似围绕着体育产业有宏观的双红利政策, 又有微观的赛事和场馆, 但是这五个主题共同的核心都是体育的人本思想。人本思想并不是一个有范围局限的意识形态, 它在我国甚至国际的发展进程中都贯穿始终, 并且人本思想并不是一句口号, 要让它在我们的内心中生根发芽, 所以在未来, 人本思想会与整个体育产业并驾齐驱, 打造体育产业的黄金时代。

4 小结

本次论坛基于体产元年为背景, 围绕着体育产业, 业内外各个专家学者发表了诸多意见, 在几个主题报告中既有闪光点也有体育产业中共性的规律。2015被称为体育产业的元年势必成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分水岭及标志, 在这一年中体育产业不仅上升为国家战略, 且在资本市场中脱颖而出, 占领一席之地, 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在未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离不开5各方面的支持, 分别是: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社会群众在参与上的支持、业内外精英们在资金上的支持、我国体育科技工作者的支持以及新技术的支持。这5方面的支持将成为打造我国未来体育产业黄金时代的中坚力量。

摘要: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 (2015) 》蓝皮书发布仪式于2015年12月12日在首都体育学院举行。围绕蓝皮书发布、迈向2020·拥抱体育的黄金时代、国民体质健康成为影响中国社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体育人的视角看体育产业、体育场馆与“互联网+”的几点思考与建议以及如何玩转体育产业等几个主题, 业内外诸多专家发表了各种见解。其中, 2015年作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元年并由此带来了休闲体育、职业体育、互联网+、体育人本思想等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契机, 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共识。

关键词:体育产业,国民体质健康,体育场馆,互联网+,休闲体育,职业体育,体育人本思想

参考文献

[1]钟秉枢.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提出与体育休闲健身产业的发展[J].体育科学, 2015, (11) :43-45.

[2]李海舰, 田跃新, 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 2014 (10) :135-146.

[3]赫忠慧, 董进霞, 张锐.体育社会学与社会变革中的挑战:2014年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会议综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 26 (05) :394-398.

[4]王飞, 池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制度约束[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 26 (4) :298-300.

[5]李燕燕, 兰自力, 陈锡尧.我国体育产业融合的特征、类型及实现机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5, 27 (6) :488-492.

[6]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 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中国乙烯产业调研报告 篇8

一、2010年中国电影产业现状

自2002年开始,中国电影产量便以连续超过20%的增幅高速增长,2008年增幅第一次出现减缓,2009年和2010年则再次大幅增长,2010年产526部,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家。2010年,共有约260部国产片在影院放映,占年电影总产量的49.4%,而2009年只有30.7%的国产片,即140部,可以最终进入院线。艺恩分析认为,上映国产影片数量的提高一方面说明2010年中国国产片的整体质量较前几年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电影制、发、放三个环节已逐渐形成整合性的产业链条;电影产品从制片到发行,再从发行到放映的运作过程中“断链”的情况有所减少。截至2010年底,总银幕数共达6200块,银幕数的增加也为国产影片提供了更多的放映空间。然而和电影强国相比,中国的人均银幕数量依然太少,美国平均每7500人就拥有一块银幕,而中国平均每21万人才拥有一块银幕。今后5年内,随着中国银幕数量的快速增加,当银幕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院线之间的差异化排片与市场细分便会自然形成,届时,不同影片都会找到自己的市场空间与放映空间,电影产量与上映数量之间的矛盾将得到缓解。

从投资回报角度分析,电影投资的主要风险主要体现在影片能否赚钱、能否收回投资,但具体又可分为11项,每一项都能影响影片最终的市场表现和社会影响。

二、中国电影产业环境分析

金融环境:热钱涌入影规产业

2010年中国的股市和楼市等传统投资市场投资风险加大,一部分从传统投资市场流出的资金流入文化产业。虽然业外资金的注入让电影生产的数量和投资额都有一定的增长,但大量热钱的流入也造成了影视产业投资过热的现象。很多业外投资者对于电影行业了解有限,盲目投资只会加大风险,同时过多热钱的流入对整体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

社会环境:观影习惯形成

由于电影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影院数量快速增长,以及《阿凡达》和《让子弹飞》等事件性影片的出现让多年不看电影的中国观众重新走进影院。对于许多年轻人而言,去影院观影已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休闲活动。2010年中国主流电影市场可统计观影人次2.86亿人次,比2009年的2.04亿人次增长40%。

技术环境:数字化成为必然趋势

电影数字化作为全世界电影行业的发展趋势,在中国也在快速推进。2009年中国数字拍摄的影片数量为306部,2010年这个数量保持持续增长。数字放映方面,截至2010年底,中国6200块银幕中有约4100块数字银幕,占总银幕数的66%,仅次于美国。2010年新增的数字银幕2500块。3D放映方面,《阿凡达》的上映拉动了国内3D屏幕的建设,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拥有3D屏幕2020块,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到2011年底,中国拥有的3D屏幕超过2800块。3D技术的成熟不但带来了电影技术的革新,在未来还会影响整个制作领域的题材变化。

三、中国电影产业规模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收入2010年达153.6亿,较2009年增长53%。电影产业收入可分为国内票房收入、国内非票房收入,以及海外销售收入。在西方影业发达国家,国内票房收入占总产业规模比例不到30%,而此比例在中国则近70%。中国电影产业过度依赖国内票房,同时版权和广告等产业环节薄弱,进而导致影片收益周期短、收益模式单一的现象。在今后两年中,以广告(映前广告、贴片广告、植入广告及影院阵地广告等)代表的新兴盈利模式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将作为重要的补充环节为产业链企业贡献更多收入。

2010年中国票房呈现井喷式的增长,全年票房为101.72亿元,较2009年增长63.9%。2011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继续高速增长,初步预计增长率可达45%,而2012年中国电影票房将有望超过200亿人民币。自1993年中影第一次以分账形式引入美国影片以来,国产大片受到好莱坞电影的严重冲击。美国分账大片在中国的电影票房呈现连年增长的势头,2010年涨幅更是达72%。在每年20部分账片和30部批片的限额制保护下,中国国产片2010年保持了57%的市场份额。但2011年,这种状况出现大逆转。2011年前十个月的票房显示,进口片票房占到了近53%,国产片票房为47%左右。

四、中国电影版权新趋势

电影电视版权:小成本影片的救命稻草

限于国内有限的银幕数量,很多小制作成本影片无法进入影院放映,而电规版权则成为众多小成本电影收回投资成本的有效方式。电影频道收购数字电影和胶片电影的收购价差较大。如今电视版权的价格稳定在平均70万左右,这对于小成本影片是个不小的数字。电影频道通常会收购全年70%的数字影片作品和90%的胶片影片作品。2010年,根据保守估计,全国各类电规频道的电影版权购买累加可达5亿人民币。在英国等一些西方影视产业发达国家,电影从电视播放平台的收益接近3成,而在我国,影片的收入依赖票房,并没有形成通过不同平台、多个窗口轮回播放而收回成本的产业经济模式。未来,电影在电视平台的版权收益上还有待提高。

电影新媒体版权:价格暴增 逐渐取代DVD音像版权

2010年中国视频网站逐渐形成正版化经营的模式,主流视频网站加大对影视版权购买的资金投入。而影视作品网络版权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如今一部热门电影首播权报价通常不低于150万。2010年,中国电影的新媒体版权收入可达1.5亿。 如今,国内视频网站以广告收入为主的商业模式已经逐步完善,线上观影也逐渐成为观众影院观影之外的第二观影选择,而网络版权也已取代音像版权成为制片商另一大版权收入来源。而未来,随着视频网站对“独家播放权”和“首播权”的争夺,以及视频网络上市融资加大对版权购买的资金投入,电影网络版权的价格也将继续上涨。相比新媒体版权价格的迅猛增长,DVD及蓝光等音像版权在中国明显呈现疲软态势,近年来,国内音像制品行业以年均40%的速度衰退,现在一部影片的音像版权价格只在70万左右,甚至更少。相比之下,美国电影市场近年来依然十分依赖音像产品,根据SNL Kagan在200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电影公司在2007年有近一半的收入来自于音像市场。

上一篇:小学科学杨雨备课发言稿下一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新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