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规划是什么

2024-07-23

农业发展规划是什么(精选7篇)

农业发展规划是什么 篇1

银行招聘网:http://jl.jinrongren.net/ 2019吉林省银行秋季招聘:是什么吸引了你报考农行?中国农业银行

职业发展道路简介

吉林银行招聘网为您提供吉林省银行招聘包括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政策性银行、大型股份制银行、地方性银行、外资银行等考试报名时间、报名入口、职位表、备考指导、时事政治、模拟试题、笔试面试/递补/体检等考试信息。更多吉林省银行招聘考试信息,请关注吉林中公金融人。

进入银行工作是不少大学本科毕业生或硕士毕业生的选择,每年各大银行到高校招聘新员工,这个窗口也是大学毕业生应聘成功率较高的一个渠道。农行工资高、福利好、工作体面、社会地位高,下面吉林中公金融人就给大家介绍下农行柜员,客户经理以及信息科技岗的职业规划以及农行近年来为吸引优秀人才而给出的优惠政策。

考试必备:银行考试专用教材

银行招聘网:http://jl.jinrongren.net/

一、柜员岗的前世今生

一般来说,很多大学毕业生进入农行都会选择柜员的岗位,柜员岗位需要了解基本的账务、收付知识以及熟练的计算机操作。从综合素质方面,要求员工细致、对于数字要敏感,对于收付结算业务知识要熟悉,对于前台顾客要耐心有礼貌。由于农行每年网点的增加,以及一些老员工岗位调整,每年都会新招一些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因而很多大学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选择进入农行。

作为银行基础岗位,进入农行后首先会在柜员岗位上进行历练,首先是新员工入职培训——在岗导师指导——技能培训考核(如点钞技能、小键盘输入、核心操作系统业务流程等)——逐步成长为老柜员。紧接着就可以开始进行轮岗,根据之前表现轮岗为现金柜员(综合柜员、营销条线)或者产品业务顾问(营销条线),将来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营运主管和营运督导(营运岗位)或对私、对公客户经理(营销条线)。

二、探秘客户经理的职业发展道路

农行另外一个非常吸引毕业生的岗位就是客户经理。下面就简单介绍下农行客户经理的职业发展道路。入职初期一般是从见习客户经理开始的,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银行从业的基本常识,完成一定的业绩,同样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个人能力,做了一段时间见习客户经理后就会晋升为客户经理,客户经理主要需要的就是熟练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展开相关工作。之后的晋升路径分别是中级客户经理,高级客户经理和特级客户经理。后期会向农行高管方向发展。客户经理—路支行行长助理/副行长/分行业务部福经理—

考试必备:银行考试专用教材

银行招聘网:http://jl.jinrongren.net/ 路支行行长/分行业务部门经理—分行副行长—分行行长—……的道路。客户经理的另一个职业发展方向是做风控条线。如“对公客户经理——风险经理——信贷评审——审批人”的道路,好处是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专业工作,研究经济、行业、财务会计知识、法规政策、不良贷款。现在农业银行还是非常缺合格的信审人员的,因此待遇也是相当可观的。

三、农行信息科技岗的职业发展前景。

入职初期IT岗主要在设备管理专员/网络管理专员/特色开发专员等职位之间进行轮岗,工作一段时间后表现突出的员工会成为团队长,之后的晋升路径为分行部分经理——分行管理层——总行部门经理。

四、农行福利待遇一览

考试必备:银行考试专用教材

银行招聘网:http://jl.jinrongren.net/近年来,农行开展了“人才强行”战略,为此提出了一大批优惠政策吸引人才。

1.健全核心人才薪酬激励机制

坚持市场化方向,加大激励力度,提升核心人才薪酬市场竞争力。坚持分类施策,研究建立子公司直管人员股权激励机制,对高端、稀缺人才探索协议工资制,对骨干员工给予倾斜激励工资,对在项目建设或重大课题攻关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奖励工资。强化长期激励,加大延期支付力度,促进优秀人才长期为农业银行作贡献。研究建立涵盖薪酬、福利、休假、培训、个人发展机会等在内的总薪酬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有效激励员工。

2.完善处及处以下员工晋级机制

适应经营转型、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拓宽处及处以下岗位晋级和横向流动发展空间。根据各级行、不同部门价值创造、薪酬增量、绩效考核等情况,建立晋级人数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扩大用人单位员工晋级管理权限,完善以业绩为依托、以年功为基础,优快绌慢、持续激励的员工晋级机制。3.加大培训资源投入

提高培训费用使用效率,将培训激励与员工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对业绩突出、有发展潜力的员工,优先选拔参加总分行职业发展轮训和境外国际化培训。

考试必备:银行考试专用教材

银行招聘网:http://jl.jinrongren.net/ 建立农银大学奖学金,对在各类培训中成绩优异,以及在重点课题研究、产品与技术研发、流程优化改造等学习类、研究类、发展类重大项目攻关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员工给予奖励。

看到这些优惠政策以及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小伙伴们是不是已经心动了呢,快快加入农行队伍吧

!银行招聘考试资料

考试必备:银行考试专用教材

农业发展规划是什么 篇2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5 年12 月24 日~25 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 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 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新鲜表述, 通过我国最高级别的“三农”会议, 首度进入公众视野。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 让农民生产出的产品, 包括质量和数量, 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改革的过程就是农民要把控好自己生产质量和规模, 这个事情核心的操作主体是农民。

主要任务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方面是对于大众农产品进行去库存, 调整粮食供给;另一方面, 除了保障农产品数量充足, 中央目标是通过政策改革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具体包括降低成本来提高价格竞争力。与此同时, 要在质量安全上满足消费者需要。

改革方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当前, 要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 加快粮食加工转化;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 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

配合农业结构性改革, 还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 为改革提供动力。目前, 国家对稻谷、小麦两大口粮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 对玉米实行临时收储制度, 同时开展对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的目标价格补贴试点。

改革重点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会议指出, 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 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体来看, 一要鼓励各地因地、因业制宜探索多种融合方式;二要壮大多元经营主体;三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与国家扶持政策挂钩的激励机制;四要强化政策支持, 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此次工作会议上提出“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 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要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 发挥财政投入对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作用, 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

改什么?

第一, 土地制度改革。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落实, 这里指的是确权、登记、颁证, 即通过实测、图解等方法, 核实农户的承包地面积和地块四至, 绘制出农户承包地块示意图, 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 颁发统一规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这次权属落实不改变二轮承包时期形成的土地承包关系和权属关系, 是对二轮承包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二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 这部分用地指原乡镇企业建设用地, 企业倒闭或者搬迁到开发区后闲置的土地, 要按照中央有关政策的精神, 在严格规划的基础上, 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并按照“同地、同价”的原则进行交易。三是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如何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及农村房产, 使一部分举家全迁到城镇且有转出房屋甚至宅基地意愿的农民工顺利实现交易, 并获得一部分补偿用于城镇创业。四是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按照现行政策, 要探索制定土地征收目录, 严格界定公益性用地范围。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创造条件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入土地一级市场。

第二, 农业结构调整。这次结构调整的基本要点在于“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结构调整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挖掘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潜力,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四化”同步。

第三,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国内粮食生产,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底线。根据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 要确保稻谷、小麦等口粮的生产, 既要保耕地, 又要保产能, 保主产区特别是核心产区的粮食生产。

谁来改?

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国家宏观调控。对于过去卖不掉的东西, 中国采取的策略是用政策方式刺激它, 但是这种刺激消费的政策, 会导致某个产业产能过剩, 以至于消耗过度, 污染加重。农业的发展方式需要转变, 要从供给入手, 改善供给结构, 这才有了农产品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 除了国家的宏观调控之外, 农民也得转变发展观念。通过施化肥、打农药、单纯追求产量增长的生产方式, 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 农民还得要调整种植结构, 多生产绿色有机食品,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来提升经济效益。

如何改?

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 中国农业经济运行中有总量平衡问题, 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 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下力气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结构调整。重点是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调整生猪、牛羊、渔业生产布局, 巩固提升粮食产能, 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养殖业方面:2016 年将调整渔业养殖布局结构, 减少湖泊、水库和近海网箱养殖密度, 鼓励发展大水面养殖和离岸养殖, 逐步压减近海和内陆捕捞产能, 提高远洋渔业国际竞争力。拓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营销渠道, 加强海洋牧场建设, 坚持休渔禁渔制度。

畜牧业方面: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调整生猪生产布局, 划定适宜养殖区域和禁止养殖区域, 引导生猪养殖向玉米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和草业。加强奶源建设, 加强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质量安全监管。

种植业方面:推进种植业转型升级。探索建立棉油糖果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调整, 稳定水稻、小麦生产, 力争明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调减666.67hm2以上, 继续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和热带农业发展。

推进结构性改革, 是兴农之要。当前农业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难题, 表现各不相同, 但“病根”都出在结构方面。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现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既能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更有利于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

结语

“秉纲而目自张, 执本而末自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就是要围绕人的需求进行生产, 涉及到理念更新、体制改革、实践创新等方方面面。越是任务千头万绪, 越要抓关键、抓要害, 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在思想观念上, 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在发展方式上, 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经营过程中, 既要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 也要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 为农业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撑和动力。农民增收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目的, 也是衡量结构性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让农民不断分享改革成果, 这项改革才会得人心、见实效。

相关链接

声音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 始终把保障和维护农民权益放在首位, 综合施策, 多措并举, 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充分释放农村发展活力,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农业供给侧改革将是今年农村改革大头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三农”工作重点时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 明确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具体而言, 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 加快粮食加工转化;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 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巡视员邱天朝:鼓励各类资本投向农业农村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政府有必要给予一些政策扶持, 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但同时, 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坚持节约用地原则, 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防止工商资本圈地和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数字

10亿

2016 年我国继续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加快推进土地整治, 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今年将新建高标准农田0.06亿hm2以上, 到2020 年确保建成0.5 亿hm2、力争建成0.67 亿hm2高标准农田。

23.04%

今后五年, 我国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确保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效益提升、生态功能改善。到2020 年,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 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65 亿m3以上, 林业自然保护地占国土面积稳定在17%以上。

56%

农业部称, 2015 年我国农业科技在稳粮增收、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

221 亿

什么是良好农业规范(GAP) 篇3

企业如何准备GAP产品认证

1.熟悉标准,认真阅读《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实施规则(试行)》和良好农业规范系列标准,了解标准中的要求;

2.企业管理者、基地负责人和内部检查员应参加培训,以便更多了解CHINAGAP的要求和相关知识;

3.生产操作过程符合CHINAGAP控制点的遵守标准,遵循本国和出口目标国的法律法规,将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的风险降到最低。并保存CHINAGAP操作过程中完整的农事活动书面记录。

4. 申请者在接受独立认证机构的检查之前,要积极配合认证机构提供有关的文字材料,并在检查地点、设施以及人员等方面给予配合。包括文件准备、地点和设施的准备、人员的准备。

5.在接受正式的独立检查之前,企业应该使用《CHINAGAP检查表》进行一次自我检查,验证是否符合了CHINAGAP的所有控制点(特别是一级控制点和二级控制点),并对不符合的地方进行记录和改进。

什么是现代农业 篇4

什么是现代农业

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产业化

什么是现代农业?简而言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什么是智力发展 篇5

智力发展指个体智力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智力发展是整个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儿童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智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按一定顺序发展的过程,发展的顺序是确定的,但每一发展阶段的发展速度并不完全相同,不同个体的各阶段的发展速度也不相同。如作为智力核心成分的思维能力, 就是按感知运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顺序发展的。人的认识能力在11、12岁以前发展较快,以后较慢,到20岁左右达到高峰,随后又保持这个高峰,35岁以后开始缓慢下降。

什么是企业发展的80分? 篇6

第一点要关注客户。以前我们企业家发现需求是非常容易, 因为我们缺衣少食, 过去我们买家电还要凭票, 我们的生产就会被疯抢, 一抢而光, 那个时代过去了, 现在企业家最重要的禀赋是能够敏锐的发现潜在需求, 比如如家, 出差住酒店的需求早就存在, 但如家的老板更加精准地发现了商务人士的需求, 能够舒适的淋浴, 很快的上网条件, 他发现了这个需求, 以最低的成本满足这个需求。所以寻找需求是我们企业家的任务, 怎么发现企业家的需求, 这个需求组合在哪?90年代初期, 美国的IBM也是摇摇欲坠。他说我们不能拆散IBM, 我们要集中起来, 因为大家不单单需要分散的IT设备, 而需要解决方案, 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这就是他发现了需求, 为客户提供了解决方案, 从而拯救了IBM。如果我们重新来考虑我们到底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 到底为谁服务?客户在哪, 通过这样分析之后, 我们要跟客户保持密切的关系, 保持亲密关系, 保持暧昧关系, 一定要跟客户建立起关系, 这其实也很难, 我们东莞的企业为什么没有做好, 他跟客户关系不密切有关, 他就是一两个大的代理商, 他没有让我们真正的用户知道他, 体验到他的品质。所以今后我们一定要跟我们的用户, 使用我们产品服务的用户建立起紧密关系, 首先是发现他的需求, 并有很好的产品满足这种需求。不仅能提供产品和服务, 还要跟真正使用产品的和产品服务的客户建立起紧密关系, 建立持续的互动的良性的反馈机制和互动关系。

第二个要关注品牌。因为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 它是长期的, 是你要提前做准备建立的。品牌一定是投入了很多, 最后它才能散发出它的光芒, 比如说我们出口型企业和产品, 现在效益严重下滑, 我觉得与我们没有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强势品牌有关。我们看看英特尔, 英特尔在所有电脑上都必须打上他的标, 其实英特尔的芯片是镶在电脑中的, 一般消费者看不见, 他按我们常态, 按我们出口型企业来说, 不用提我们品牌, 我卖给你, 你爱装哪装哪, 但英特尔下了这个决心, 我这个消费者看不见的产品, 把我这个标志打在电脑上, 他冒着断标的危险维护着他的品牌。像我们国家一样, 谁敢插手台湾事件我们绝对不退步的。有几个下了这个决心?敢下这个决心, 牺牲一点利益, 其他利益也要要求这样一个态度。而信任和欣赏的前提都是品牌, 如果没有信任谈什么品牌。

第三点要重视人才。如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保留人才、用好人才。现在经济形势不好了, 我们中国人到海外接受教育, 我们现在首先要做好内部的人才工作, 我们怎么吸引过来, 这是一方面, 但是不具普遍性的。我们内部, 现在人才工作做好了, 我们真正用的是低端人才给我们带来价值还是中高端人才, 这个企业一定要问自己。像我们企业, 用的是低端人才。升级换代、产业转移, 这个其实最核心的是人才结构的调整, 核心中的核心是人才结构调整, 要不然怎么升级换代。人才首先你的队伍、你的结构升级换代, 比如你过去是高中文凭的占80%, 现在能不能调成大学生占80%, 高中生占20%。必须进行人才结构调整, 我们年长的那一代, 30年前当时年富力强的同志, 是大学生了不起啊, 高中生和中专生已经很不错, 今年你想想, 不是个研究生, 不是个博士生, 本科生很普遍了, 这是整个国家环境形势在变, 我们只是比大势, 比环境更超前一些。所以企业还是碌碌无为的一个企业, 你就只能这样的了。你的技术是不是上来了, 你的设计是不是上来了, 你的策划是不是上来了。你的客户经理是不是上来了, 所以人才结构可以看出企业是否在升级换代。

“十二五”规划的灵魂是什么? 篇7

一、“八五”计划(1991-1995年)的本质特征是具体化的、可操作的。“八五”计划编制之时,“价格闯关”失败,经济发展过热,正经历三年的经济治理整顿,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尚未从理论上根本解决。为稳妥起见,“八五”计划“把困难想得严重一些”,“留有充分的余地,把计划编得小一点”,设想保持6%左右的中速增长,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随着1992年南巡谈话和十四大召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明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终结了数十年的计划与市场之争,形成总体开放格局。“八五”期间,GDP年均增长达12%,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波动最小的时期。

二、“九五”计划(1996-2000年)的本质特征是务实性,并加入目标性元素。在“八五”创造的良好基础上,“九五”计划趁热打铁,继续抓增长、抓市场,提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料期间突遭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袭击,国际经济形势陡转不仅弄乱了规划节奏,也使务实性规划的效果打了折扣,错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时间窗口。“九五”前期抑制通胀,实现经济“软着陆”,后期却出现有效需求不足,不得不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开启与民生相关的教育、医疗和住房市场化改革,为日后埋下产能过剩、民生保障欠缺的隐患。

三、“十五”计划(2001-2005年)的本质特征既是目标性的,又是突破性的。与之前内省式的五年规划不同,“十五”计划第一次被放置在汹涌而来全球化浪潮背景中,因此,更多偏向于战略性目标,如国际化战略、城市化战略(新农村战略)、西部发展战略等,层次高、跨度大、范围广。这一点从指标数量上也可窥一斑,“九五”计划中,量化指标还有100多个,“十五”计划中仅余40多个,主要社会经济指标都变成了指导和预测性的,而不是硬性指令。积极重视加入WTO,与国际接轨,以开放带改革。开始注重民生问题,让民众感受“更宽裕的小康”,农业被重新重视。时任总理朱镕基还把“发展是硬道理”拓展为“有市场、有效益的增长是硬道理”。“十五”期间,CPI年均上涨只有1.2%,处于“高增长、低通胀”的最好时期。

四、“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的本质特征更倾向于愿景性。延续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让位于“规划”,表明五年规划从具体、微观、指标性的产业发展计划向宏观的国家空间规划转化。“十一五”的核心是科学发展观,其本身便是愿景性的典范,意在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括能耗降低20%,以及生态、社会和谐等目标。由于“十一五”规划在“十五”经济平稳运行的前提下制定,不曾预见中场的系统性突变,导致国内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短板被危机急剧放大。在此过程中,过去30年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各种手段、对策和思路也纷纷失效,4万亿投资连同10万亿流动性砸进去后,造成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产能过剩、货币过剩,通胀之虎再出牢笼,那些愿景性的静态式指标更显得不伦不类。

根据福卡判断,五年规划所彰显出的本质特征与当时所面临的背景环境、现实条件有着较强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当现实问题严重,或经济社会具备转型升级条件时,五年规划一般具备鲜明、务实和可操作的特点;当各种矛盾冲突仍处于量变的积累状态,尚未达到转型的临界点时,五年规划则更倾向于宏观性、方向性和愿景性。“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恰与后危机时代相重叠,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度与不确定性前所未有,这决定了“十二五”规划不可能是突破性的、具体化的、可操作的,更多地呈现出兼容性、方向性、过渡性特征。

一、兼容性。既然形势太复杂,难以看清形势变化,因此应对举措不可能太精准,只好在内容上面面俱到,涵盖经济、社会、文化、改革、开放等各个方面,集中各种社会敏感点、热点和焦点,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各个产业、社会阶层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关注的内容。甚至将有争议、悖论的内容放在同一篇建议稿中,如“两条线上”的调结构与宏观调控并举,两两相克的“不可能三角”(保增长、调结构和抑通胀)同列,宏观调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与“针对性和灵活性”共存。除了统筹国内大局外,还将寻求全球经济再平衡。由此可见,“十二五”规划将在发展、稳定、安全、和谐的四维压力下寻求新的公约数,从某种程度而言,“十二五”规划体现出当下时代的政治本质,即均衡与妥协。

二、方向性。“十二五”规划的方向比较明确,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首提中国在全球经济当中的“新定位”,将扩大内需战略以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经济支柱产业单列,“对改革要进行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等。但问题是有方向无路径,虽然“科学发展”耳熟能详,但要从过去能用的、好用的、熟悉的、习惯的增长方式、理念,转变到新的发展方式,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中国在全球经济当中的“新定位”的内涵尚不清晰,更何况确立这种“新定位”也并非是朝夕之事。“对外投资”、“事业单位养老改革”更遭遇现实挑战,对外投资亏损累累,事业单位养老改革三年原地踏步,试点成空。由此来看,“十二五”规划仅是指明方向,具体路径还要在今后的实践中摸索、探寻。

三、过渡性。从某种意义而言,“十二五”规划的方向性已经决定了其过渡性特征。正如“十一五”期间金融危机突然爆发让有关方面毫无准备,“十二五”期间“可预见与不可预见的风险”也或将不期而至,让有关方面只能“主动适应环境变化”,以“创造性”的方式应对。“十二五”规划化既不会太超前,好高骛远,把愿景当现实;也不会太落后,对未来的客观形势毫无预见;更没有缺乏系统性考量提出一堆自相矛盾的预期目标,使规划执行荒腔走板。总体上,承上启下,总结危机爆发后这一阶段的工作,着眼未来一个年代或更长期的转型战略,而不仅仅局限于五年时间的得与失。

上一篇:上市公司董事会职责下一篇:推广汽车运输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