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期末复习材料

2024-10-16

应用写作期末复习材料(共6篇)

应用写作期末复习材料 篇1

农业推广理论与应用

(12月25下午2点30分,9选6,每题15分至20分,总分100分)

一、举例说明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推广的区别:(实例自行补充)

1.概念有所不同。农业技术推广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和指导以及咨询服务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前、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农业推广是通过说服培训、提供信息等非强制性方式帮助农民改进生成技能,发展农业生产。

2.指导思想不同。农技推广本着以物为主的指导思想,农业推广本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3.指导理论不同。农技推广更多的是依靠经验,而农业推广更多的依靠行为科学。4.推广方式不同。农技推广自下而上的方式(鱼),农业推广自上而下的方式(渔)。

5.推广方法不同。农技推广是强制性的,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农业推广遵循行为自愿变革原则,采用沟通咨询的方式。

6.推广内容不同。农技推广的内容是片面,农业推广的内容较为全面。

7.着重点的不同。农技推广注重的是技术而不是农民,农业推广注重的是提高农民素质而不是技术本身。

二、联系实际论述农业创新扩散周期性规律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

农业科学技术总体的发展在时间序列上是无限的,而每项具体的农业创新成果在农业生产推广应用的时间则是有限的,这种总体上的无限和个体上的有限的统一,使农业创新的扩散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每一个层次的某项具体创新成果的扩散过程就是一个周期。农业创新扩散周期内有着阶段性、创新的时效性及新旧创新的交替性等规律。

(一)阶段性

试验示范期(突破阶段):从创新的引进到试验示范; 发展期(关键阶段):从试验示范结束到推广面积或采用数量逐渐增加到最大时; 成熟期(自主推进):创新稳定在普及应用到出现衰退迹象时,此时期是技术成熟、推广效益最高阶段; 衰退期(随大流):随着新的创新成果的出现以及旧创新的老化,旧创新被新的创新逐渐代替,最终在生产中丧失作用。

(二)时效性

一项创新的应用时间不是无限的,具有过期失效和过期作废的特点。

(三)交替性

新旧交替的必然性,推陈出新的重要性,选择适当 “交替点”

一项创新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基础在试验示范期,速度在发展期,效益在成熟期,更新在交替期,善于利用阶段性的特点,在每一个阶段都做好工作,促进农业推广工作;在另一方面,针对时效性这一特点,应该及时做好推广;最后,针对交替性这一特点,应该及时推陈出新以及选择适当“交替点”。

三、联系实际论述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如何灵活运用农业推广程序?

推广工作要遵循推广程序,但更重要的是推广人员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和运用,不可生搬硬套。发展到现在概括为:项目选择、试验、示范、推广、培训、服务、评价,七个步骤。

农业推广的基本程序是:试验、示范、推广。一般来讲,农业推广应按照“试验、示范、推广”这一基本程序进行,特别是某项技术的适应性、有效性未得到充分论证,组装配套技术没有相应配合的情况下盲目大面积推广,往往会给生产造成损失。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有很多情况需要灵活掌握。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可以灵活运用推广程序。

1.同一自然条件下,由于思想观念和经济条件的不同,某项新技术尚未采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组织农民到发达地区参观,运用示范等各种推广手段直接进行推广。

2.农民自身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先进经验等。推广部门在及时总结关键技术要点的同时,采用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大力宣传,不必进行试验、示范就可以在同类地区直接大力推广。

3.科研部门在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下培育的某些新品种等成果。由于在本地进行了多年多点试验和一定面积的示范,在农民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样的品种一经审定后,就可直接进入推广领域,不必重复试验。

4.针对某一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成功后,就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在当地进行大面积推广。

5.由于综合组装的技术多数是在当地进行多年摸索的单学科的各项技术,或是正在推广应用的技术,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所以组装起来后不必进行试验、示范就可以推广,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6.某项科研成果在取得成果前,已经经过有一定的示范面积。因此,这样的成果,推广部门不必进行试验就可以在其适应的范围内迅速推广。

7.20世纪80年代采用的“教、科、推”三结合的协调攻关项目。例如,在推广棉花优化成铃配套调控技术项目中,“教、科、推”统一制定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方案,由攻关人员在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研究后,筛选出最优调控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这样的成果通过鉴定后,即可直接在适宜地区推广。

综上所述,农业推广程序在推广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推广工作的步骤与指南,不但要求每个推广人员必须掌握,还要求推广人员根据项目的性质及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灵活运用推广程序。

四、联系实际论述农业推广工作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农业推广方法?

农业推广方法是农业推广部门和推广人员为达到推广目标,对推广对象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组织措施、教育和服务手段。现代的农业推广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大众传播法

大众传播法是推广者将农业技术和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媒体传播给广大农民群众的推广方法。1)、大众传播媒体的特点:具有信息传播威信高;传播信息量大,速度快;信息传播成本低;范围广等特点 2)、大众传播媒体的类型:印刷品媒体传播法,视听媒体传播法,静态物象媒体传播法 3)、大众传播法的应用:介绍新知识、新成果,提高农民兴趣;传播普遍意义的技术和信息以及经济效益显著的信息;发布有关天气、病重预报信息,提供有关技术措施;扩大推广活动影响;介绍成功经验;进行技术咨询;强调重要信息和建议;增强记忆

2、集体指导法

集体指导法又称团体指导或小组指导法,即在同一类型地区、生产和经营方式相同的条件下,采取小组会议、示范、培训、参观考察等方法,集中地对农民进行指导和传递信息的方法。1)、集体指导法的特点:1.指导范围较大,推广效率高;2.双向交流信息,信息反馈及时;3.利于开展讨论,达到一致意见;4.注重整体效应,个人难以满足

2)、集体指导的具体应用:集体指导有集会、小组讨论、培训班、示范、现场指导多种形式。

3、个别指导法

个别指导法是指推广人员与农民单独接触,研究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是向个别农民直接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1)、个别指导法的特点:针对性强;解决问题的直接性;沟通的双向性;信息发送的有限性

2)、个别指导法的应用:个别指导法有农户访问、办公室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田间插旗法、电脑服务等形式

3)、运用个别指导法的要求:良好的交通和通讯条件;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推广人员;尽量创造信息指导与物化服务相结合的条件 农业推广方法的综合运用的选择:

综合运用时应考虑的因素:推广的具体内容,推广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推广对象的文化素质和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其他因素(推广经费的多少、时间长短)

农业推广方法综合运用的特点:适应性广,“互补效应”明显,提高推广效益

实际农业推广实践中,每种方法单独使用的很少,常常是根据推广的具体内容、推广对象的文化素质和接受能力、推广经费情况以及推广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选用几种不同的推广方法进行合理配合,综合运用。学习某种技能,最好是方法示范结合面对面地传授;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最好是大众传播、讲座、交谈等信息传播;改变态度与行为适宜的推广方法是小组讨论、培训与成果示范。推广人员数量较多,质量较高,可以采取面对面的指导,并配合以其他方法;如果推广人员数量较少,质量较差,应多采用速度快、效果好的形象化推广方法,配合以集体指导等其他方法。

具有一定技术和文化水平的农民。应以办培训班、召开经验交流会、成果示范、印发资料、声像宣传、参观学习等方法结合运用,使他们能尽快掌握新技术。技术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应多用直观性强的方法,如声像宣传、成果示范、方法示范、现场参观等,使他们尽快了解新信息技术,增强其使用技术的欲望.五、联系实习论述如何运用农民行为改变理论来开展农业推广工作?

行为改变,也称行为改造,是指行为变革者通过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利用各种外加手段,引导、优化人的行为,使其朝一定方向转变。其基本内容是对行为的强化、弱化和方向引导。行为改变理论有以下几种方式:

1、行为改造型激励: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归因论

2、过程型激励: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3、综合激励:激励力量来自三方面:任务本身的激励;完成任务的重要性的激励;完成任务后的报酬激励

报酬:内报酬---来自工作本身,如吸引力、乐趣等;外报酬---实际所得,如提薪、福利、晋升等;激励:内激励---来自内报酬;外激励---来自外报酬;期望:内期望---对工作重要性及实现可能性的评估;外期望---对任务完成所获外报酬的期望值

1、按农民需要进行推广 1)、应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要,启发诱导、挖掘农民需要;要尊重农民的客观需要;辨别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不合法的需要;分析满足需要的可能性、可行性。尽可能满足农民合理可行的需要。2)、分析农民需要的层次性。根据需要层次理论,推广人员应该对不同地区(发达、一般、落后等)和不同个体(生产水平高低等)制定不同的推广目标,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民的不同需要。例如,边远落后地区首先解决温饱问题,针对此问题提供适宜技术,如地膜玉米温饱工程,让农民首先吃饱,而后再考虑其他问题;而对已达小康水平的地区,则应考虑物质生活提高之后,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等等。3)、分析农民需要的主导性。所谓需要主导性就是在众多的需要中,某种需要在一定时期内起主导作用,它是关键的需要,只要一经满足,就会起较大的效果。如对农民尊重的需要有时会占主导地位,他希望推广人员看得起他,与他平等对话,而不希望指手画脚,高人一等。

2、正确使用期望激励调动农民积极性 1)、正确确定推广目标,科学设置推广项目。期望理论表明,恰当的目标会给人以期望,使人产生心理动力,激发热情,引导行为。因为,目标确定是增强激励力量最重要的环节。在确定目标时,首先要尽可能地在组织目标中包含更多农民的共同需求,使更多的农民在组织目标中看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把组织目标和个人利益高度联系起来,这是设置目标的关键。再者,要尽量切合实际,只有所确定的目标经过努力后能实现,才有可能激励农民干下去;反之目标遥远、高不可攀,积极性会大大削弱。2)、认真分析农民心理,热情诱发农民兴趣。

同一的目标,在不同人心目中会有不同的效价,甚至同一目标,由于内容、形势的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的效价。因此,要根据不同农民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深入进行思想动员,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角度,讲深讲透所要推广项目的价值,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只要你推的项目,农民很器重,很向往,觉得很有意义,其效价越高,这样激励力量就越强;反之,农民觉得无足轻重,漠不关心,其效价就会很低甚至为零;如果农民觉得害怕、讨厌而不希望实现,其效价为负数,不但不会调动积极性,反而会产生抵触情绪。、提高推广人员自身素质,积极创造良好推广环境,增大推广期望值。

对期望值估计过高,盲目乐观,到头来实现不了,反遭心理挫折;估计低了,过分悲观,容易泄气,会影响信息。所以,对期望值应有一个恰当的估计。当一个合理的目标确定以后,期望值的高低往往与个人的知识、能力、意志、气质、经验有关。要使期望变为现实,还要求推广人员训练有素,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也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同时,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排除不利因素,创造实现目标所需的条件。

六、联系实际谈谈应如何对我国农业推广组织管理进行改革?

1.应用信息管理强化农业推广的咨询服务功能

可以说,若无信息管理,也就谈不上任何管理了。农民的需求,首先是信息,其次才是技术。农业推广部门适应市场农业的需要,直接、及时地掌握农民的需求,帮助农民搜集、整理、分析、加工选择和应用信息,既要帮助他们解决种什么、养什么的问题,又要帮助他们解决如何种,如何养的问题,还要帮助他们解决到什么地方卖,怎么卖得问题。形势要求农业推广部门能适应农业国际化的需要,加强农业推广的信息基础设施及网络建设,对农民展开广泛的咨询服务,服务范围要小到农户、村、乡,大到县、市、省或全国。2.应用知识管理创建学习型的农业推广组织

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正逐步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知识经济已经初现端倪。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经济的增长已经不再单纯依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个生产要素的投入,知识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获取利润的主要手段。企业或组织处在知识化、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中,面对急剧增长的知识和信息,将面临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更高形态的竞争,其兴衰成败,、实力强弱已不再取决于它拥有物质、资本和员工,而在于知识的拥有和创新能力以及对于知识的管理和开发。21世纪的企业或组织,竞争的主要利器,财富的主要来源,市场交易的主要对象都是知识。企业或组织在纷繁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要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具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和反应能力。人才和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的主要因素,而高素质的员工和具有特别的专业知识则是竞争成功的关键所在,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提高员工的素质,充分利用知识,提高生产力和竞争能力。有鉴于此,我们说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企业和组织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一种必然的战略性选择,农业推广组织也毫不例外。3.实行企业化管理创建示范农场和高新技术园区

创建示范农场和高新技术园区能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将农业的新技术、新成果、新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向农民示范,可大大加快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农业的企业化是世界性的潮流,只有企业化才能提高规模效益和管理水平。农业推广部门应自觉顺应这一潮流,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和组织管理优势,大胆创建企业化的示范农场和高新技术园区,成为当地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的样板。这一以示范农场或高新技术园区为圆点,以服务能力为半径的新型推广模式给农业推广部门展示了无限的生命力,需要广大农业推广人员积极参与和探索。

4.依靠可持续发展管理完成政府赋予农业推广部门的公益性任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业推广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已经转移,需要根据市场和农民的需求开展推广工作,而不是单纯服务于政府的需要,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从可持续的观点看我国必须建议稳定的国家推广体系,国家推广体系的主要职责是重大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科学经营农业,不断增加收入,以及开展直接为履行这些职能服务的技术质量监测(如病虫测报、农资质量监测)等基础工作,这些基础性、公益性的职能,国家必须给予积极的财政支持。在我国,由于农民组织和农村服务组织不健全,国家兴办推广体系尤为必要。农业推广的公益性决定了国家兴办推广体系的必要性,而且这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基本方针。

七.进步农民策略的含义是什么?并结合实际谈谈这一策略的提出依据及其存在的缺陷。

含义:

进步农民策略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理论,是创新扩散理论中创新扩散过程中的推广策略,进步农民拥有较多的土地,在控制环境方面也有成功的经验,他们愿意与推广人员交流并向他们学习,他们有经济实力去实现新的目标。他们的这种特点确定了他们与推广机构和推广人员更容易实现沟通,使农业推广的推广目标易于实现。

提出依据:

1.进步农民拥有相当多的土地,推广目标可以通过少部分农民以少花费实现。

2.进步农民在控制环境方面有较为成功的经验,渴望致富,对推广人员信任、感兴趣。3.进步农民要求帮助,而且有足够的能力去要求推广工作者给予帮助。4.有经济实力承担风险。

5.通常是农村科技示范户,也是推广工作者从工作中学习的社会角色。6.进步农民与推广机构、人员容易沟通、目标一致。(实例自行补充)存在的缺陷:

在中国不发达地区或贫困地区,由于农民科技意识整体水平低下,进步农民与落后农民在科技意识、文化水平、经济基础、商品意识、市场经营能力、社会阅历等方面差距很大,致使进步农民策略的缺陷更加突出,形成了不公平的科技教育和国家支持。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缺陷:地域缺陷、文化缺陷、科技缺陷、市场商品缺陷和交流接触缺陷。

1.地域缺陷。就是这些农民地处交通不发达,地域偏僻,地区距大城市远,远离市场,造成该地区农民成为落后农民。(实例自行补充)

2.文化缺陷。就是由于某些农民文化程度低,甚至文盲,造成发达地区一些典型的落后农民或者欠发达地区相当多的农民成为落后农民。(实例自行补充)

3.科技缺陷。在不发达地区,甚至发达地区也有一些农民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尽管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地处交通要道,有市场意识,但是科技意识并不强,甚至科技意识较低。(实例自行补充)

4.市场商品意识缺陷。由于中国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或多或少影响到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商品意识,即使在发达地区,也有一些农民只会种植不会销售,只懂技术不懂市场,只重视生产产品不注重产品的商品性。(实例自行补充)5.交流接触缺陷。由于农民所处的特殊环境以及自身的心理特点,缺少与文化人、科技人员、市场经营者等的交流接触,一些农民会成为落后农民的典型代表,对农业技术推广不利。(实例自行补充)

八、计算题(1、推广度,推广率。

2、科技进步率,贡献率。二考一)

转化率R=a0*t/a*t0*100%

群体推广度=平均推广度的加权平均数 推广率=已推广成果数/总成果数×100% 推广指数=√推广率×推广度*100%

某单位“十五”期间共取得农业应用成果(自然科学领域)10项。假设这些成果的正常转化周期均为5年,每项成果的实际转化周期、年最高推广度及平均推广度分别为:

问:该单位“十五”期间的成果转化率、群体推广度、推广率及推广指数各为多少? 因为:a0 ≤a,t0 ≥ t 实际转化成果≤应转化成果,实际转化周期大≥正常转化周期 因此成果代号1.2.4.8被排除,只有六项成果被认可已经转化。

Y=a+αM+βL

Y:产出的年增长速度

M:资金的年增长速度

L:劳动的年增长速度

a:年科技进步速度

α:资金的产出弹性(其他条件不变,资金增加1%时,产出增加α%)

β:劳动的产出弹性(其他条件不变,劳动增加1%时,产出增加β%)

1995年 2000年 26890.67 11105.85 32797.5 9212.0 农业GDP(亿元)

20340.86 物质费用(亿元)

8339.75 农业劳力(万人)

32334.5 耕地(万公顷)

9497.1

应用写作期末复习材料 篇2

一、利用概念图,进行核心概念的构建

根据核心概念的划分依据,《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核心概念,可从教材中提炼出以下6个核心概念。如下图

从上图可看出,整个模块不断的在进行细胞概念的修正完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对于真原核生物种类区分及相同特征上有很多误区,为便于学生理解这一核心概念,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整体框架概念图模式进行真原核生物的教学(真原核生物框架图)。并让学生利用概念图方式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点,最后学生总结(如下图1):

真原核生物框架图

二、利用概念图,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的知识点,构建准确的知识框架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核酸相关知识点的情境问题解决存在很大问题,于是便采用概念图法使学生厘清DNA和RNA的联系和区别(如图)。

三、利用概念图,帮助学生整合、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归纳的能力

必修1的生物学知识概括起来有几个特点:多、繁、杂,记忆的东西多同时又无规律可循,而这类非结构性的知识越多,学生越容易混乱,所以,利用概念图的方式将不同章节知识点整合、迁移,提升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例如,我给出元素框架图,要求学生补充不同元素对应必修1所学所有化合物时,学生开始学习将看似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规律性总结,让学习变得更简单些,总结如右图:

四、利用概念图法,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利用生物学概念图,完成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明白旧知识和新知识的关联,从而温故知新,复习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例如对“蛋白质”知识的重组构建时要引领学生对“氨基酸、肽、蛋白质”基本概念进行重新加工,辨析“概念之间相互联系”。在此基础上,以教材为蓝本重新建构“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

理想信念教育期末复习材料 篇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毛泽东出席了哪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古田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2.()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古田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3.党的()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党的七大 D.七届二中全会

4.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5.中国的改革首先从()拉开帷幕的。()

A.农村

B.城市

C.企业

D.厂矿

6.1978年5 月11 日,《光明日报》发表()一文,确立了“实践”至上的权威,批判了“两个凡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实践论》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7.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命题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8.()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崭新境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的科学发展观。

A.以人为本

B.以发展为本

C.以经济为本

D.以民主为本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A.社会和谐

B.科学发展

C.国家富强

D.生产力发展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A.党的领导

B.民主制度

C.统一战线

D.政治协商制度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改革开放

C.建设和发展

D.经济建设 13.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是我们的战略目标。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4.党的()提出了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全体人民都能够更加充分、更加稳定地享受小康生活。

A.十二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八大 15.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坚持以()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A.经济体制

B.政治体制

C.文化体制

D.社会体制 16.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关键环节。

A.严格执法

B.严格司法

C.严格立法

D.严格守法 17.()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世界和平18.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为切入点从严管党治党。A.作风建设

B.社会建设

C.民族振兴

D.国家富强

19.中国共产党党章在地位上属于党内(),主要规定我们党“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的问题,“应该干什么”和“不应该干什么”的问题,是党安身立命的基石,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志。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社会法

20.党的()是在党在大革命中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后被迫在国外召开的党的唯一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密切联系,事实上把中国共产党完全变成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来看待。

A.三大

B.四大

C.五大

D.六大

21.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自()起施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同时废止。

A.2015年11月1日

B.2016年1月1日

C.2015年12月1日

D.2015年12月31日

22.把纪律建设作为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首先就要尊崇()。A.政治纪律

B.组织纪律

C.群众纪律

D.党章

23.在党的纪律中()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

A.政治纪律

B.组织纪律

C.群众纪律

D.廉洁纪律

24.党的工作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一个是官僚主义。

A.形式主义

B.主观主义

C.经验主义

D.党八股 25.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A.作风建设

B.政治建设

C.理论建设

D.廉政建设 26.()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

A.中国共产党

B.人民

C.科学发展观

D.党的先进理论 27.(),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A.经济发展

B.创新能力

C.人心向背

D.人才问题

28.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中指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

A.艰苦奋斗

B.为民务实清廉

C.密切联系群众

D.实事求是

29.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A.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B.照镜子、品格端、洗洗澡、治治病

C.照镜子、正衣冠、去杂念、治治病

D.改缺点、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30.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要坚决反对的“四风”是指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A.经验主义

B.机会主义

C.官僚主义

D.主观主义

31.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

A.兴国之魂

B.立国之本

C.执政之基

D.力量之源 32.()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追求。

A.富强

B.文明

C.民主

D.和谐

33.()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促进社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A.自由

B.平等

C.公正

D.法治

34.()既是个人道德的基石,又是社会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条件。A.爱岗

B.敬业

C.诚信

D.友善

35.追求()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诉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人类世界的发展方向。

A.富强

B.文明

C.民主

D.和谐 36.()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A.尊师重教

B.厚德载物

C.自强不息

D.诚实守信

37.天人之学是在()时期形成并得到理论上的充实的。A.春秋战国

B.汉代

C.宋代

D.明代 38.()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文化支撑。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中国梦

C.中国精神

D.爱国主义 39.“无为而不为”的思想是()提出来的。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4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提出来的。A.荀子

B.老子

C.庄子

D.孔子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942年2月,()的整风运动在全党普遍展开。整风运动,对进一步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D.反对官僚主义整顿党风

2.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高瞻远瞩提出“两个务必”的要求来及时告诫全党,“两个务必”是指()

A.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B.务必保持实事求是的作风

C.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D.务必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3.()和()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A.1987年党的十三大的决议 B.1997年党的十五大的决议

C.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 D.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的决议

4.2000年2月,江泽民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我们党要代表()的“三个代表”思想。

A.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先进阶级的发展方向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邓小平理论

6.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的战略布局。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7.实现中国梦必须()。

A.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B.走中国道路

C.弘扬中国精神

D.凝聚中国力量

8.有关中国共产党党章的概念内涵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中国共产党党章在地位上属于党内“宪法”

B.中国共产党党章主要规定我们党“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的问题,“应该干什么”和“不应该干什么”的问题,是党安身立命的基石

C.中国共产党党章由作为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定通过、组织修订、监督实施,在党规党法体系中具有最高效力 D.对于中国共产党党章,任何其它的党规党法都不能与之相抵触、否则就自动失效,任何党组织、党员、干部都必须严格遵守、坚决贯彻、切实维护之。

9.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0.艰苦奋斗,是一种作风、一种精神。现在,有的同志对艰苦奋斗,是有说法没做法,有想法没办法,有意识没行动,艰苦奋斗的观念有所弱化。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A.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可以不用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

B.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根本的是站稳群众立场 C.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贵在勤俭节约 D.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关键是保持昂扬的斗志

11.总书记在山东视察结束时指出,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今天抓好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习总书记的讲话道出了沂蒙精神的本质:()。

A.沂蒙精神是党和人民军队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为人民谋解放、谋幸福而不懈奋斗的生动写照

B.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铁心向党,坚定不移跟党走而无私奉献的具体体现 C.沂蒙精神是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爱人民的先进精神、人民爱党爱军真挚精神的交融 D.沂蒙精神在本质上是党与人民群众血浓于水的真实写照,是党群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生动写照,是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12.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倡导(),倡导(),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爱岗、敬业、诚信、友善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是()A.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需要。B.塑造国民积极、健康、科学的价值观的需要。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14.以下哪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砥砺品德、修炼人格的价值引领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协调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渊源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支撑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世界和平的精神财富

1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体现的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关系,凸显的是环境保护的意识。

A.天人合一

B.道法自然 C.仁者爱人

D.自强不息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__________________,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边界军民开创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素以“中国革命的摇篮”著称于世。

2.党的____________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

3.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 ___________阶段。

4.中国坚持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

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________建设、_______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

6.总书记在讲话中,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现代化”。

7.1847年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之时,马克思、恩格斯就为同盟起草了章程——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章程。

8.1945年4月至6月,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这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完备的一部党章。党章第一次将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总结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______________,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理论指南写入党章。

9.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把____________的普遍真理同本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出的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

12.仁者爱人一词来源于__________,是 ____________将“爱人”作为“仁”而首次提出“仁者爱人”的。

理想信念教育期末复习材料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A

2.B 3.C 4.A.5.A.6.D.7.B 8.B 9.A

10.A

11.A 12.A

13.A

14.C 15.A 16.A 17.A 18.A 19.A 20.D 21.B 22.D 23.A 24.A

25.A 26.B 27.C 28.B 29. A 30. C 31.A

32.B 33.C 34.C 35.D 36.C

37.A 38.A 39.C 40.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BC 2.AC 3.CD 4.ABC

5.BCD 6.ABCD 7.BCD 8.ABCD 9.ABCD 10.BCD

11.ABCD 12.ABC 13.ABC 14.ABCD 15.AB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十五大

3.初级 4.独立自主的和平

5.社会

生态文明

6.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7.《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

8.毛泽东思想

机械工程材料【期末复习总结】 篇4

★晶体结构:是指构成金属晶体中的原子或离子的结合与排列情况; ★晶胞:晶胞是用来说明金属晶体中原子排列的最小基本几何图形,它可以表示出整个晶体的一切几何特征;

★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与任一原子等距离,最相邻的原子数目。体心8面心12密排六方12。★晶格致密度:晶胞中所含全部原子的体积总和与该晶胞体积之比。★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值。

★相:合金中具有相同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与同一聚集状态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部分。

★回复:塑性变形后金属产生加工硬化,如将变形金属加热,加热温度较低时,可使点缺陷数量减少,位错重新排列成更稳定状态,内应力有所降低。变形金属在回复阶段主要特征是点阵畸变消除,内应力显著降低,强度和硬度略有降低,塑性有所回复。回复退火又称去应力退火,主要用于去除冷加工金属件内的残余内应力,以避免变形和开裂。

★再结晶:当变形金属加热到超过回复的某一温度后,将通过形核和再长大的过程而重新形成内部缺陷较少的等轴小晶粒,这些小晶粒不断向周围的变形金属中扩展长大,直到金属的变形晶粒完全消失为止,这一过程称为金属的再结晶。再结晶后,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显著下降,塑性和韧性显著提高,内应力和加工硬化完全消除,金属又重新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

★再结晶温度:金属再结晶过程不是恒温过程,而是自某一温度开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进行的过程。通常所说的再结晶温度是指再结晶开始的温度,也就是能够进行再结晶的最低温度。它是通过变形量很大的金属,在一小时内的保温时间内能够完全再结晶的温度确定为再结晶温度。★加工硬化:经塑性变形后,金属内部位错数目随变形量增大而增加,使得金属材料硬度和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也叫形变强化。

★延迟断裂:工作在腐蚀条件下的构件及机器零件,虽然所受的力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但它工作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断裂,称延迟断裂。★氢脆:由于氢的作用所引起的低应力脆断或开裂现象称为氢脆。

★红硬性:是指刃具在高温下仍能保持高硬度的能力,钢的红硬性高低取决于淬火后马氏体中合金元素Cr,W,Mo,V等含量多少和回火时析出碳化物的类型及分布。简答:

★工程上常用哪两种途径来细化金属铸态组织,并请简要说明作用原理: 1.增大过冷度。在一定的范

围内,随着过冷度的增大,形核率和生长速率均增大。2.加难溶杂质。外来杂质能

增加金属的形核率,并阻碍晶核的成长。

★什么是球化退火?球化退火的目的是什么?并简述其原理 答:将经过锻造后的过共析钢加热到AC1以上20-30C°的退火工艺称为球化退火。其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并为淬火做好准备。球化退火时,将钢加热到AC1以上20-30C°,此时,初始形成的奥氏体内及其晶界上尚存有少量未完全溶解的渗碳体。在随后的的冷却过程中,从奥氏体中经共析反映析出的渗碳体以未溶渗碳体为晶核,呈球状析出,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之上,这种组织成为球化体,它是人们对淬火前过共析钢最期望的组织。

★ 微变形冷作模具钢的微

变形原理是什么? 答:微变形冷作模具钢化学成分特点是含碳量高,含铬量高,一般都具有高硬度,良好的耐磨性及抗压强度。其代表性钢种是Cr12型。Cr12型钢热处理变形小,可以通过调整淬火温度,在较大的范围内改变Ms的位置及淬火组织中残余奥氏体的量。由于残余奥氏体的比容小,可以抵消马氏体质变时的比容增大,以减少淬火钢的变形。如恰当的选择淬火温度,Cr12型钢制模具淬火后可基本不变形,故有微变形冷作模具钢。

★ 提高金属耐腐蚀性的途

径有哪些? 答:主要途径是合金化。1.加入镍元素,扩大r区,使金属具有均匀化学成分的单相奥氏体组织。2.加入Cr等元素,提高金属电极电位,使构成微电池的两个极的电位差愈小愈好。3.加入Cr等元素,是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使金属钝化。★ 什么是热强性,蠕变极限

和持久强度?蠕变极限产生的条件是? 答:材料在高温和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破裂的能力,成为热强性。金属的蠕变是材料在高温下工作时的一种主要失效形式。它是指金属在高温下,当外加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甚至弹性极限时,即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发生缓慢的塑性变形直至断裂。

蠕变极限:即在一定温度下,经过一定温度下引起一定变形速度的应力。产生条件:材料的工作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工作应力高于弹性极限。持久强度:是在一定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引起断裂的应力。★ 什么是水韧处理?高锰

钢强化的机理是什么? 答:水韧处理是把钢加热到临界点温度以上1000-1100 C°时保温一段时间,使钢中碳化物能全部溶解到奥氏体中去,然后迅速把钢浸淬水中冷却。水韧处理时,由于冷却速度快,碳化物来不及从奥氏体中析出,因而获得全部奥氏体。

铸造高锰钢由于其组织中有碳化物存在,致使钢的韧性较低。为改善钢的韧性,应进行水韧处理使高锰钢全部获得奥氏体组织。当零件在使用中受到剧烈冲击或较大应力作用时,其表面产生加工硬化,硬度可提高到HB450-550,这样表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而心部奥氏体又具有足够的韧性。

★ 渗碳和渗氮的机理是什

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答:齿轮渗碳是在增碳的活性介质中,将低碳钢加热到高温(一般在900-950度)使活性碳原子渗入钢的表面,以获得高碳的渗碳层组织。氮化是将氮渗于钢的一种化学热处理过程,应用较多的是气体氮化。气体氮化是将齿轮放在一个密封罐中,通入氨气,将氨气在高温下分解放出的原子状态氮渗入钢中,在钢的表层形成各种氮化物。不同点是:齿轮渗碳层的高硬度是渗碳后经淬火处理得到的,而渗氮层的高硬度可由氮化处理直接获得,渗碳工艺适用于低碳或低合金刚,而渗氮通常不用碳钢做氮化钢,渗氮层的硬度比渗碳层的高,稳定性也较高。★ 四把火 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高于Ac3或Ac1,保温一定时间,随后以足够缓慢的速度冷却,使钢得到接近平衡的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根据工件退火加热温度的不同,加热到Ac3以上得到的均一奥氏体组织在缓冷转变为珠光体组织为完全退火。加热到Ac1以上得到奥氏体加未溶碳化物或铁素体再缓冷进行组织转变称不完全退火。

正火:是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保温一定时间后,随后在静止空气中冷却,得到细珠光体类型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淬火:是把钢件加热到Ac3或Ac1以上保温一定时间,并以一定的冷却速度冷却,以得到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根据淬火加热温度不同,加热到Ac3以上进行的淬火称完全淬火;加热到Ac1以上得到奥氏体加未溶碳化物或铁素体再淬火称不完全淬火。回火:是将淬火钢重新加热到低于相变点的某一温度,以致改善钢的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晶粒度:是表示晶粒大小的一种指标;

起始晶粒度:奥氏体形成刚结束,其晶粒边界刚刚相互接触时的晶粒大小; 实际晶粒度:钢在加热时所获得实际奥氏体晶粒大小; 本质晶粒度:表示钢在一定条件下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倾向性; 用铝脱氧,本质细晶粒钢;用硅,锰脱氧,本质粗晶粒钢。★ 淬硬性:钢淬火后马氏体

组织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值; ★ 淬透性:刚淬火后获得淬

硬层深度大小的能力。★(淬火)临界冷却速度:

钢冷却过程中过冷奥氏体只发生马氏体转变的最小冷却速度。★ 第一类回火脆,随着回火

温度的升高,钢的冲击韧性不是随回火温度升高而单调的增大。在250-400度的区域之间存在冲击值降低的现象,这种脆化现象称为回火脆。在此温度范围内回火时出现的脆性,成为低温回火脆。几乎多有淬成马氏体的钢在300度左右回火都存在这类回火脆性,回火后冷却速度对这种脆性没有影响,由于这类脆性产生不能消除,又称不可逆回火脆,也叫第一类回火脆。产生原因:在250度以上,Ε碳化物转变成为极细的沿马氏体晶界析出的薄片渗碳体从而造成低温回火脆性。★

在含有Cr,Ni,Mn等元素的钢中。在550-650度回火后,又出现了冲击值的降低,称为高温回火脆或第二类回火脆,这种脆性与加热和冷却条件有关,如加热至高温(600度)。冷却时缓慢通过450-550度,将出现脆性。回火后若快速冷却,将抑制脆性出现,如在450-550度脆化温度区长时间停留后,即时快冷也将出现回火脆性。将已产生脆性的钢件重新加热到600度以上,然后快冷,则又可消除这类回火脆性,如再次在600度以上回火,而后冷却,脆性又将出现。故称此高温回火脆性为可逆回火脆性。★

二次淬火:合金元素总是使残余奥氏体的转变移向高温,因此高合金钢中残余奥氏体十分稳定,即使高温加热也很难分解。又因大多数合金都能使过冷奥氏体C曲线右移,降低了临界冷却温度。因而残余奥氏体加热后冷却,全部会转变为马氏体,使钢的硬度反而增加,此现象称为二次淬火。

二次硬化:合金元素扩散慢并阻碍碳的扩散,还阻碍碳化物的聚集和长大,因而合金中的碳化物在较高的回火温度时,仍能保持均匀弥散分布的细小碳化物颗粒。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如Cr,W,Mo,V等,在含量较高及在一定回火温度下,还将沉淀析出各自的特殊碳化物,这种特殊碳化物颗粒细小,分布弥散,使钢的硬度不仅不降低,反而再次升高,这种现象称二次硬化。

回火稳定性(抗回火性):合金元素能够抑制马氏体的分解,阻碍碳化物的聚集和长大,使钢在很高的回火温度下保持高硬度和高强度的性质。★

医学伦理学期末复习题材料 篇5

加油!

医学伦理学期末复习题 单向选择一:

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医学伦理学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B)A.社会实践中的道德问题 B.医学实践中的道德问题 C.社会道德的学说和体系 D.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趋势 E.临终关怀和安乐死问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医学伦理教育的必要性主要取决于(E)A.公正分配医药卫生资源的要求 B.实现医疗活动道德价值的要求 C.协调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要求 D.合理解决卫生劳务分配问题的要求

E.正确处理市场经济对医学服务所产生的正负双重效应的要求

3.为了切实做到尊重患者自主性决定,医生向患者提供信息时要避免(B)A.理解 B.诱导 C.开导 D.适度 E.适量

4.体现医患关系之间契约关系的下列做法中应除外的(E)A.患者挂号看病

B.医生向患者作出应有承诺 C.先收费用后给予检查处置

D.先签写手术协议书然后实施手术 E.患者被迫送红包时保证不给医生宣扬

5.患者家属加入医患关系带来的负面效应是(D)A.加重了医务人员的责任 B.增加了对医务人员的监督 C.有时会损害患者的正当权益 D.出现了从属关系 E.增加了社会意义

6.建立良好医务人员关系的思想基础是(A)A.患者利益至上 B.医生利益至上 C.医院利益至上 D.社会利益至上 E.全人类利益至上

7.我国医患关系模式选择强调的是(B)A.根据病情的需要 B.医患关系的和谐度 C.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创建时间2010—12—25

09临床康复班

加油!

D.根据医者掌握的情况 E.依据当时当地的医疗条件

8.我国对克隆技术是否应该用于人类的立场是(A)A.允许治疗性克隆,不允许生殖性克隆 B.不允许治疗性克隆,允许生殖性克隆 C.允许一切克隆 D.不允许一切克隆 E.以上都不是

9.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对待受试者的正确做法是(B)A.对受试者的负担不可以过分强调 B.对受试者的利益要放在首要位置考虑 C.对受试者的负担和利益要公平分配

D.需要特别关照参加试验的重点人群的利益 E.对参加试验的弱势人群的权益可以不必太考虑 10.基因诊断及治疗的伦理原则应除去(E)A.尊重患者的原则 B.知情同意的原则 C.有益于患者的原则 D.保守秘密的原则 E.创新至上的原则 单向选择二

A2型题(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某女患者,59岁,因患肝硬化腹腔积液,住进某市中医院。经治疗病情未见改善,反而出现肝性脑病,处于濒死状态。其子在得知母亲已治愈无望时,向主治医师提出为其母实施“安乐死”的书面请求。在家属的再三要求下,主治医师先后两次为患者注射复方冬眠灵175㎎,患者安静死去。从医学伦理方面对该医师所做行为的正确评价是(E)A.完全正确,其选择在医学上有充分的依据 B.完全错误,医师实行安乐死就是杀人 C.法律允许,但在伦理上是存在问题的 D.法律允许,在伦理上也是说得通的

E.没有处理好医学决策与伦理判断之间的矛盾,存在着严重的伦理问题

2.一位3岁儿童患急性菌痢住进医院,经治疗好转后准备出院。其父母觉得孩子虚弱,要求输血,医生同意了患儿父母的要求。护士为了快点交班,提议给予静脉推注输血。当时患儿哭闹,医护一起动手给他输血。在此过程中患儿突发心跳骤停死亡。此案中医护人员的伦理过错是(C)

A.无知、无原则,违背了有利患者的原则 B.无知、无原则,违背了人道主义原则

C.曲解患者自主权,违反操作规程,违背了有利患者的原则 D.曲解患者自主权,违反操作规程,违背了不伤害患者的原则 E.曲解患者自主权,违反操作规程,违反了人道主义原则

3.某女患者,46岁,因双侧扁桃体反复感染伴化脓、发热,到某医院就诊。医生考虑病情给她开了价格很高的新型抗生素,患者根据经济状况要求改用平时常用的较便宜而有效的清凉解毒的中药或青霉素。对此案符合伦理的做法是(C)A.医生有权决定如何用药,患者的要求是无道理的

创建时间2010—12—25

09临床康复班

加油!

B.医生有用药自主权,患者必须接受新型抗生素

C.医生应向患者解释为何使用新型抗生素,若患者不同意应考虑患者要求 D.在医生的权利与患者权利发生冲突时,必须服从患者的权利 E.患者有权拒绝医生的处方,医生应当给患者换药。

4.一患儿,发烧、微咳,数小时后出现声音嘶哑,并进行性加剧。继之面唇发青,大汗淋漓,呼吸困难,由祖母急送入院。病前无异物吸入史。查体诊断:急性喉炎,Ⅱ°吸气性呼吸困难。从医学伦理学角度分析,以下哪种选择是最佳的(E)A.观察一下,再决定处理方法 B.保守治疗

C.观察以后再决定是否行气管切开术 D.立即行气管切开术

E.密切观察,征得家长同意后,做好紧急气管切开术准备

5.某男性患者,52岁,患慢支肺气肿6年。一天上午因咳嗽用力,突然胸痛气促,即送医院急诊。体检:血压100/70㎜Hg,呼吸28次/分。烦躁,唇、指紫绀,气管偏左、右侧胸廓饱满,叩诊鼓音,呼吸音明显减弱。拟诊:右侧气胸。未做相应处理,即送放射科透视。透视结束后发现患者潮式呼吸,立即送急诊室抢救,但不幸在去急诊室途中呼吸、心跳停止,患者死亡。对这一案例,医务人员在医学道德上正确的选择是(C)A.确诊病情,收集客观依据

B.根据症状,请有关医生会诊再决定如何处理

C.迅速判断并确定恰当的目标,作出恰当的医疗决策 D.当机立断,谨慎地做诊断性穿刺 E.先予观察,再作处理

6.某中年男患者因心脏病发作被送到急诊室,症状及检查结果均明确提示心肌梗死。患者此时很清醒,但拒绝住院,坚持回家。此时医生应该(B)A.尊重患者自主权,同意他回家,医生无任何责任

B.尊重患者自主权,但应尽力劝导患者住院,无效时办好相关手续 C.尊重患者自主权,但应尽力劝导患者住院,无效时行使干涉权 D.行使医生自主权,为救治患者强行留患者住院 E.行使医生特殊干涉权,强行把患者留在医院

7.某女患者,40岁,服用大量巴比妥企图自杀。送医院时呼吸已经停止。医院立即对患者进行洗胃,无效。在没有其它对抗措施的条件下,医院采用了在当时还没有推广的人工透析治疗法进行抢救,收到了很好的疗效。为了抢救患者,采用治疗性试验,对此做法,下面说法错误的是(B)A、动机是好的,但得失结果一时难下结论 B、是符合医学道德的医学行为

C、即使是抢救成功,也不符合医学道德规范

D、即使不幸造成死亡或伤残,也不能逆推动机不好 E、本案例医生的选择是正确的

8.某女患者头痛数月,遇到感冒和月经来潮时疼痛加重。出于彻底检查的目的到医院坚决要求作CT检查,被医师拒绝。医师开出脑电图检查单和请耳鼻喉科会诊单,患者很不满意。为形成和谐医患关系,该医师应该(C)

A.维持契约关系,完全按患者要求办,开单作CT检查 B.维持契约关系,坚决按医生意见办,脑电图检查后再定 C.维持契约信托关系,说服患者先行体格检查再定

创建时间2010—12—25

09临床康复班

加油!

D.维持信托关系,对不信赖者拒绝接诊

E.维持信托关系,先查CT和脑电图、进行会诊,然后体检

9.某女患者,26岁,自诉右侧乳房有硬结,到某医院外科诊治,经活体组织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在取得本人及父母同意后,立即手术。为慎重起见,术中对左侧乳房也做了活检,结果为“乳腺瘤性肿块”,目前尚未属癌变,但将来有癌变的危险,所以又做了左侧乳房切除术。术后患者及家属对医院不满,要求追究医生的责任。从医学伦理学角度分析本案例,正确的选择应是(D)

A.术中不应做左侧乳房切除

B.术中应该对左侧乳房进行检查和活检 C.术中可以对左侧乳房进行检查

D.发现左侧乳房有问题必须征得本人和家属同意做活检和切除 E.以上选择都不符合医学道德。

10.某肝癌患者病情已到晚期,但他自认为是肝硬化,寄希望于治疗,多次要求医生给以明确说法和治疗措施。此时,医生的最佳伦理选择是(A)

A.正确处理保密与讲真话的关系,经家属同意后告知实情,重点减轻病痛 B.恪守保密原则,继续隐瞒病情,直至患者死亡 C.遵循患者自主原则,全面满足患者要求 D.依据知情同意原则,如实告知患者所有信息 E.依据有利原则,劝导患者使用一些民间土方 单向选择三

1、下列不属于病人权利的是(D)。

A、自我决定权 B、知情同意权 C、基本医疗权 D、保管病历权

2、我国古代医德,无论是医疗还是护理,主要受到哪家思想的影响(B)。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3、关于医学的专业特点,下述哪项是准确的(C)。A、技术的特殊性 B、工作的特殊性 C、以人为工作对象 D、技术的复杂性

4、医学人道主义经历的三个时期不包括(B)。A、古代朴素的医学人道主义 B、现代革命人道主义 C、近代医学人道主义 D、现代医学人道主义

5、据报道,现在有些医院已采取了一些隔离措施,使体格检查置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以免受检病人曝光于众人面前。更确切地说,这些措施反映了医院和医生哪一种医德意识(C)。

A、服务意识 B、管理意识

C、保护病人隐私意识 D、有利于病人的意识

6、医患之间正常的信托关系应该建立于哪一种关系之上(C)。A、上下级关系 B、契约关系、C、社会主义医德关系和法制关系 D、亲属关系

7、医患双方都具有独立人格要求医师做到(D)。A、不伤害患者 B、从各方面关心患者

创建时间2010—12—25

09临床康复班

加油!

C、患者是上帝” D、平等待患

8、医患关系首先是一种(B)。

A、道德关系 B、社会关系 C、经济关系 D、医疗关系

9、某医生的熟人找他看性病后,医生的正确做法(C)。A、在朋友集会时聊起这件事

B、打电话给该患者的家人,主动介绍病情与预防方法 C、告诉患者正确的治疗与预防方法,请其避免传染给配偶 D、因为是熟人,所以不填写性病疫情报告

10、某病人因医生开药少而且便宜,对医生有意见。诊治医生从医德要求在对病人做解释时,以下哪一点是不适当的(D)。

A、对症下药 B、合理配伍 C、节约费用 D、医生权力有限

11、下列属于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D)。A、自愿捐献 B、推定同意 C、禁止商品化 D、以上都是

12、患者,刘某,男性,22岁。工人,到医院诊断为急性肝炎,患者要求医生保密,不将结果告他人,患者担心同事疏远他,女朋友中断同他的交往。从伦理角度分析,医师应选择行为最道德(C)。A、保守患者换秘密 B、不能为患者保密

C、不能为患者保密,急性期要住院治疗 D、为患者保密,同时为患者用药治疗

13、快退休的局长和年轻的司机因田车祸同时严重受伤,需要输血,但血液只够抢救一个人使用,此时伦理委员会应如何做出决定(D)。A、给局长输血 B、给司机输血 C、一人输一半

D、以生命价值论为原则集体紧急讨论并提出建议,同时考虑有无紧急替代的方法

14、在《赫尔辛基宣言》对临床人体实验的规定中不体现“病人健康利益高于医学发展利益”准则的是(A)。

A、将实验与现有最佳诊治手段加以对比 B、保证每个受试者得到最佳诊治手段

C、保证受试者有权拒绝参加实验,并绝对不能因此而使医患之间正当关系受到影响或妨碍 D、在必要的无承诺时,写出备忘录,以供审查

15、医务人员在确定辅助检查项目后,必须做到(B)。A、只要检查目的明确,无需说服解释

B、使病人知情同意,要告知病人(或家属),尊重被检查者 C、只要有益于治疗,医生可以作出决定

D、因治病需要,无需向病人说明检查项目的经济负担

16、在临床医学研究中要求对资料保密,以下哪一点是不属于该范畴的(B)。A、对研究资料严加保密 B、对研究成果严加保密 C、医师与病人之间的保密

创建时间2010—12—25

09临床康复班

加油!

D、研究者与受试者之间的保密

17、尊重病人自主性或决定,在病人坚持己见时,可能要求医生(D)。A、放弃自己的责任 B、听命于患者

C、无需具体分析 D、必要时限制病人自主性

18、关于患者享有平等医疗权利的表述中,错误的是(C)。A、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B、对所有患者都应一视同仁 C、患者的需求应得到完全满足

D、患者享有的医疗保健权在实现时是受条件限制的

19、某研究者,为了验证氯霉素对伤寒的疗效,在408例伤寒病人中进行对照实验,其中251例用氯霉素治疗,其余157例不用。结果使用组251人中死亡20人,死亡率7.07%,未用组157人中死亡36人,病死率22.8%,已有结论被亲自证实。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D)。A、人体实验在临床医学中的价值和道德意义是无可非议的 B、无道德代价的实验,在医学科学方面并非都能做到

C、在临床医学研究中,使用安慰剂是心理实验,但要付出道德代价 D、无道德代价的实验,在医学科学方面是可以全部做到的 20、世界上最早的关于人体实验的国际性医德文献是(B)。A、803年的《医学伦理学》 B、1946年的《纽伦堡法典》 C、1948年的《日内瓦宣言》 D、1964年的《赫尔辛基宣言》 单项选择四:

1、.体现医师克己美德的做法是(C)

A..风险大的治疗尽量推给别人 B..点名手术无论大小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C.只要是对病人有利的要求有求必应 D.只要是病人的要求有求必应

2、被称为西医之父的医学家是(C)

A.白求恩 B.阿维森纳 C.希波克拉底 D.胡佛兰德

3、世界上第一个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是(B)A.美国 B.荷兰 C.日本 D.英国

4、医德评价的方式不包括(D)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俗 C.内心信念 D.媒体评价

5、进行手术前,医生适当的做法是(C)

A.没有必要时向患者说明手术过程,这样做会加重患者的紧张情绪 B.术前签字同意只是一种形式,不必要太在意

C.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并请患者或由患者决定由家属签字同意 D.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以化解其担心与紧张

6、某医生的熟人找他看性病后,医生的正确做法(C)A.在朋友集会时聊起这件事

B.打电话给该患者的家人,主动介绍病情与预防方法 C.告诉患者正确的治疗与预防方法,请其避免传染给配偶 D.因为是熟人,所以不填写性病疫情报告

创建时间2010—12—25

09临床康复班

加油!

7、下列不属于脑死亡的伦理意义是(C)

A.有利科学地确定人扩的死亡 B.更好维护人生命的尊严 C.有利医院管理 D.有利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

8、下列属于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D)

A.自愿捐献 B.推定同意 C.禁止商品化 D.以上都是

9、患者,刘某,男性,22岁。工人,到医院诊断为急性肝炎,患者要求医生保密,不将结果告他人,患者担心同事疏远他,女朋友中断同他的交往。从伦理角度分析,医师应选择行为最道德(C)

A.保守患者换秘密 B.不能为患者保密

C.不能为患者保密,急性期要住院治疗 D.为患者保密,同时为患者用药治疗

10、快退体扩局长和年轻的司机因田车祸同时严重受伤,需要输血,但血液只够抢救一个人使用,此时伦理委员会应如何做出决定(D)A.给局长输血 B.给司机输血

C.一人输一半 D.以生命价值论为原则集体紧急讨论并提出建议,同时考虑有无紧急替代的方法。

11、在《赫尔辛基宣言》对临床人体实验的规定中不体现“病人健康利益高于医学发展利益”准则的是(A)

A.将实验与现有最佳诊治手段加以对比 B.保证每个受试者得到最佳诊治手段

C.保证受试者有权拒绝参加实验,并绝对不能因此而使医患之间正当关系受到影响或妨碍D.在必要的无承诺时,写出备忘录,以供审查

12、医务人员在确定辅助检查项目后,必须做到(B)

A.只要检查目的明确,无需说服解释 B.使病人知情同意,要告知病人(或家属),尊重被检查者 C.只要有益于治疗,医生可以作出决定

D.因治病需要,无需向病人说明检查项目的经济负担

13、在临床医学研究中要求对资料保密,以下哪一点是不属于该范畴的(A)A.对研究资料严加保密 B.对研究成果严加保密

C.医师与病人之间的保密 D.研究者与受试者之间的保密

14、尊重病人自主性或决定,在病人坚持己见时,可能要求医生(D)A.放弃自己的责任 B.听命于患者

C.无需具体分析 D.必要时限制病人自主性

15、关于患者享有平等医疗权利的表述中,错误的是(C)A.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B.对所有患者都应一视同仁

C.患者的需求应得到完全满足 D.患者享有的医疗保健权在实现时是受条件限制的

16、某研究者,为了验证氯霉素对伤寒的疗效,在408例伤寒病人中进行对照实验,其中251例用氯霉素治疗,其余157例不用。结果使用组251人中死亡20人,死亡率7.07%,未用组157人中死亡36人,病死率22.8%,已有结论被亲自证实。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D)

A.人体实验在临床医学中的价值和道德意义是无可非议的 B.无道德代价的实验,在医学科学方面并非都能做到

C.在临床医学研究中,使用安慰剂是心理实验,但要付出道德代价 D.无道德代价的实验,在医学科学方面是可以全部做到的

17、医生在治疗中确诊一名肝癌思者,他妥当的做法应是(C)

创建时间2010—12—25

09临床康复班

加油!

A..对患者绝对保密

B.同时向患者本人及家属宣布病情危重程度

C.征求家属意见,尊重患者意愿,向患者家属如实交代病情 D.将诊断书直接交给患者本人

18、据报道,现在有些医院已采取了一些隔离措施,使体格检查置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以免受检病人曝光于众人面前。更确切地说,这些措施反映了医院和医生哪一种医德意识(C)

A.服务意识 B.管理意识

C.保护病人隐私意识 D.有利于病人的意识

19、医患之间正常的信托关系应该建立于哪一种关系之上(C)A.上下级关系 B.契约关系 C.社会主义医德关系和法制关系 D.亲属关系 20、医患双方都具有独立人格要求医师做到(D)

A.不伤害患者 B.从各方面关心患者 C.“患者是上帝” D.平等待患 1.医学伦理学原则中的最高层次是(C)A.不伤害病人 B.有利于病人

C.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D.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利 E.公正地对待病人

2.医德评价应坚持依据的辩证统一是指(B)A.动机与目的、效果与手段的统一 B.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C.动机与手段、目的与效果的统一 D.目的与效果、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E.目的与动机、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3.1986年国际移植学会发布的“分配尸体器官的准则”不包含的内容是(E)A.将所收集的捐赠器官给以最佳利用

B.依医学标准将器官给予最适合移植的病人 C.必须经由国家或地区的器官分配网分配器官 D.参与移植的医生不应从事该类宣传

E.不可付钱给捐赠者,但补偿其因手术和住院等所付出的开支和损失是可以的 4.我国医患关系技术模式选择强调的是(B)A.根据病情的需要 B.医患关系的和谐度 C.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D.根据医者掌握的情况 E.依据当时当地的医疗条件

5.西方最早论述医德的医生是(A)A.希波克拉底 B.盖伦

C.迈蒙尼提斯 D.帕茨瓦尔

创建时间2010—12—25

09临床康复班

加油!

E.胡佛兰德

6.对医师是“仁者”最准确的理解是(D)A.医师应该关心和爱护病人 B.医师应该是伦理学家

C.医师应该正确处理好与患者的关系 D.医师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 E.医师应该精通儒家学说

7.下列人体试验的道德原则哪一项是错误的(D)A.严谨的医学态度 B.符合医学目的 C.受试者知情同意 D.医学发展至上 E.维护受试者利益

8.医务人员建立良好医际关系的思想基础是(A)A.患者利益至上 B.医生利益至上 C.医院利益至上 D.社会利益至上

E.患者利益与社会利益至上

9.在医患交往中,强调维护患者权益在于(A)A.患者在信托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 B.患者在信托关系中有明确要求 C.患者在信托关系中处于强者地位 D.医师对患者的承诺 E.医师对患者的关心

10.我国对克隆技术是否应该用于人类的立场是(A)A.允许治疗性克隆,不允许生殖性克隆 B.不允许治疗性克隆,允许生殖性克隆 C.允许一切克隆 D.不允许一切克隆 E.以上都不是 单项选择五:

A2型题(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美国一女患者,患有严重的脑综合征、慢性压疮(褥疮)、心脏病、糖尿病等,对环境没有感觉,只有原始的脑功能,有自主呼吸,没有认识、行为能力,且无改善的希望,住院不久即插入鼻饲管以维持生命。她的监护人要求取走鼻饲管,被主管医师拒绝。监护人向法院起诉要求强迫取走,法院同意并下令取走。但受理上诉的法院否定了这个决定,认为终止喂饲就是杀人。3年后,女患者死亡,她的鼻饲管仍保留着。从医学伦理学角度看,此案例反映的突出问题应排除(C)

A.临床医学决策同时也是伦理判断

B.医学上可能做的,不一定在伦理上是应该做的 C.市场经济对医学实践的正、负效应并存 D.生命神圣论与生命质量论的冲突

创建时间2010—12—25

09临床康复班

加油!

E.传统医德规范与现代医德观念的矛盾

2.凌晨,一位被汽车撞成重伤的人被一位好心人用三轮车送到某市医院急诊室。被清出来的值班医生一见到刚苏醒过来的伤员就问:“带钱了吗?”伤员摇了摇头,之后又陷入昏迷状态。于是,值班医生又回房睡觉去了。早晨交班时,发现伤员已死在急诊室外的长椅上。事后,这件事被报纸披露,引起了强烈反响。而当事医生也觉得很委屈:“我真倒霉,白受了个处分。医院里一分钱不交就溜走的病人还少吗?你去试试,不先交钱就给你看病的医院有哪家?”该值班医师出现过错的根源在于(E)A.没有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问题 B.没有正确处理好能不能做与应该不应该做的矛盾 C.没有正确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 D.没有正确适应高科技应用于医学的要求 E.没有认真履行医师职责

3.某11岁幼女,患甲状腺癌者,并有颈淋巴结转移。医生告知其母,患儿需做甲状腺癌根治术,但按常规手术后将造成颈部塌陷变形,肩下垂,身体的外观和功能都要受到一定损害。其母得知这些后遗症,便断然拒绝治疗,带患儿出院。不久,患儿家属考虑到癌症将危及患儿生命,故再次来院,要求治疗,并恳请医生尽可能不给孩子留下终生伤残的痛苦。医生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打破常规,采用一种新的术式,既达到治疗效果,又使女孩保留外型美观,功能不破坏。尽管这种术式的治疗效果当时尚不能肯定,但患者及家属同意做此手术。结果,手术进行得很顺利,随访远期疗效也很好。下面说法哪一点是错误的(D)A.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对治疗作出负责任的决定并与医师合作执行 B.既要为患者考虑眼前疗效,又考虑远期疗效 C.医生不可以强求患者做其不同意做的手术

D.医生打破常规,采用治疗效果不肯定的术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E.医生为患者着想、勇担风险是值得赞扬的

4.某肝癌患者病情已到晚期,但他自认为是肝硬化,寄希望于治疗,多次要求医生给以明确说法和治疗措施。此时,医生的最佳伦理选择是(A)

A.正确处理保密与讲真话的关系,经家属同意后告知实情,重点减轻病痛 B.遵守保护性医疗原则,继续隐瞒病情,直至患者死亡 C.遵循患者自主原则,全面满足患者要求 D.依据知情同意原则,如实告知患者所有信息 E.依据有利原则,劝导患者使用一些民间土方

5.某患者夜间突发急腹症被送往医院急诊,初诊为急性胆囊炎。接诊医生因自己年轻,怕担风险,未做任何处理,即让家属将患者转送到十多公里以外的中心医院。致使延误了治疗时间,患者胆囊穿孔。后虽经抢救挽救了生命,但医药费用去了两万多元。对该医生正确的伦理评价是(D)

A.没有什么问题,不想接诊的患者就可以让他转走 B.没有什么问题,风险大时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 C.没有什么问题,当时的情况可以转诊

D.错误,违反了首诊负责制的要求,对患者造成了严重伤害 E.错误,没有将此事报告上级,擅自决定转诊

6.某男性患者,52岁,患慢支肺气肿6年。一天上午因咳嗽用力,突然胸痛气促,即送医院急诊。体检:血压100/70㎜Hg,呼吸28次/分。烦躁,唇、指紫绀,气管偏左、右侧胸廓饱满,叩诊鼓音,呼吸音明显减弱。拟诊:右侧气胸。未做相应处理,即送放射科透视。透视结束后发现患者潮式呼吸,立即送急诊室抢救,但不幸在去急诊室途中呼吸、心跳停止,创建时间2010—12—25

09临床康复班

加油!

患者死亡。对这一案例,医务人员在医学道德上正确的选择是(C)A.确诊病情,收集客观依据

B.根据症状,请有关医生会诊再决定如何处理

C.迅速判断并确定恰当的目标,作出恰当的医疗决策 D.当机立断,谨慎地做诊断性穿刺 E.先予观察,再作处理

7.某年轻男患者,在得知自己患了黄疸性肝炎后很恐惧,怕女友离开他,怕同事疏远他,因而恳求医师替他保密。医师看他很值得同情,就决定替他保守这个秘密,但要求他抓紧治疗,不要耽误了病情。医师的这种做法(C)A.基本是对的 B.全部是对的 C.是错误的

D.应该得到表扬,因为他很好地处理了矛盾 E.以上答案均不对

8.某女患者,40岁,服用大量巴比妥企图自杀。送医院时呼吸已经停止。医院立即对患者进行洗胃,无效。在没有其它对抗措施的条件下,医院采用了在当时还没有推广的人工透析治疗法进行抢救,收到了很好的疗效。为了抢救患者,采用治疗性试验,对此做法,下面说法错误的是(B)

A.动机是好的,但得失结果一时难下结论 B.是符合医学道德的医学行为

C.即使是抢救成功,也不符合医学道德规范

D.即使不幸造成死亡或伤残,也不能逆推动机不好 E.本案例医生的选择是正确的

9.某地一位司机在车祸中受重伤,被同行的人送到附近一家医院抢救。经查:伤员多发性骨折,多脏器破裂,如不及时手术,会有生命危险。但手术需要亲属签协议书。可伤员的同行者谁也不敢代签。这时,主刀医师的上级医生签了协议书,表示承担责任。经过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伤员脱险。对该上级医生的做法的正确伦理评价应该是(D)A.正确,医生在医患关系中居主导地位,最有权力决策 B.正确,权威医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代替患者做主 C.正确,医生既已受到病人信托,必要时必须承担责任 D.错误,未经家属委托医师不能擅自作出决定 E.错误,医生本人和医院承担的风险太大 10.某医学院收治了三例在院外接受过试验性肝穿刺引起急性腹膜炎的患者。术中医生在抽出脓液5~10ml后,即拔出穿刺针,术后未作常规处理,2小时后呈急腹症症状。收治后2例治愈,一例死亡。对试验性肝穿刺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肝穿刺应该由训练有素的医生进行,一定要避免盲目性和危险性 B.不论穿刺动机如何,只要造成事故,它的价值就是负价值 C.只要动机是好的,虽然是事故,但也有一定的正价值 D.试验前必须请有关专家审定是否符合科学要求 E.医学研究的试验设计必须严密

生物:期末复习策略 篇6

根据考纲要求,同学们要重点复习三个层面的知识。第一层面,新陈代谢、遗传(含减数分裂)变异与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重中之重、比例很大、难度体现);第二层面,稳态与免疫、细胞(每年必考、比例居中、难度不大):第三层面,生殖与发育(不含减数分裂)。复习策略是:合理分配时间,详略得当,重点出击。

首先,本阶段的章节复习和实验复习要同步进行,主要是为了强化实验与知识的联系。考纲规定的教材实验是复习中最重要的,它不仅是高考的直接目标,也是实验设计的基础。我们不仅要掌握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方法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与结论,更要灵活地将这些实验所涉及的方法和技术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解决相应的生物学问题。

其次,吃透生物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如“光合作用的发现”“酶的发现…‘孟德尔遗传实验”等,这些实验蕴含了生物学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学生应通过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来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实验能力。

再次,教材内容实验化。尽可能将教材内容实验化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如矿质元素的作用中讲硼元素有促进花粉萌发的作用,我们可以将此内容实验化,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硼对花粉萌发的影响。通过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的分析解答,既强化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多种能力,还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同学们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试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在复习过程中,要多练习用生物学术语描述教材上和试题中的图表、图解和数据等,努力培养自己用多种表达形式阐释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能力,熟悉图文转换、图表转换、表文转换等。同时对不同图表要进行整理、归类。如:坐标曲线图、坐标直方图、流程图、模式图、概念图、显微摄影图、饼状图、表格等。

上一篇:创业计划策划书下一篇:新生男孩起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