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应用文写作

2024-06-21

日常应用文写作(共9篇)

日常应用文写作 篇1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课程强化日常应用文写作教学, 顺应了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日常应用文是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用文体, 加强应用文写作的训练和考核, 可以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能力, 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发展的途径, 同时也给语文教学自身增添了生长的活力。

然而,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中职语文日常应用文写作教学又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 如何解决培养目标和教学现状之间的巨大反差。 (2) 对于大多数专业来说, 应用文写作并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应如何处理好语文教材学习和日常应用文学习之间的关系。 (3) 如何体现专业特色、兼顾学生实际, 选择哪些文种。哪些内容是认知性的, 哪些是必须掌握的。

我校历来重视学生应用性能力的培养, 并把日常应用文写作纳入语文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多年的探索和不断的实践, 笔者认为, 要切实落实好日常应用文写作教学, 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根据学生实际, 实施写作教学

针对学生实际所实施的写作教学, 必须考虑“低入、即时、激趣、善评”等要素,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这些要素是经常交融在一起的。

1. 低入

所谓低入, 即应用文写作教学起点要放低, 这是中职日常应用文写作教学必须达成的共识。职高学生语文基础比较薄弱, 缺乏必要的文字、语言积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许多学生的应用文文种错用、格式错误、内容残缺、多余或表意不明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 教师在进行训练时, 必须把写作要求放低, 循序渐进, 切忌好高骛远。

要求低入, 也是因为中职学生缺乏生活经验, 很难进入应用文写作状态。教师要为学生寻找有针对性、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材料来写, 找准写作教学的切入点。譬如学生递交的请假条、黑板上的启事, 都可以成为教学的切入点。只有找准了切入点, 才能够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即时

“即时”是日常应用文实用的具体体现。应用文与其他文体相比, 有其特殊性。应用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具体问题解决了, 应用文的写作目的就实现了。因此, 应用文写作教学有时不能按部就班, 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做必要调整。一堂班会课、一次大型的学校活动, 都可能成为应用文写作的契机, 如果教师善于把握时机, 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 由于大部分职高学生很少接触社会, 缺乏生活经验, 因此, 教师必须创设模拟情景,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应用文的作用, 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总之, 教师要把应用文写作和具体活动结合起来, 突出即时性, 强调实践性, 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3. 激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枯燥、沉闷, 很难做到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为此, 许多教师就如何让日常应用文写作课堂灵动起来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如小组合作式、自主探究式、课堂开放式等。这些教学模式都能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实, 我们不仅要努力改善课堂教学模式, 还要善于挖掘写作素材。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 就有许多日常应用文的写作素材。如,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笔者就考虑这些活动需要用到哪些应用文文种, 并且让每一位学生都设想自己是活动的组织者, 从各个环节指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 将其中的优秀方案展开讨论, 并付诸实际活动, 这样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写作兴趣。

此外, 应用文写作还可以和专业有机结合。以解说词为例, 运动会上的班级介绍、各专业的作品介绍 (菜肴作品介绍、网页及动漫设计介绍等) , 都是解说词写作的重要素材, 因为这些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说, 有东西可写。

4. 善评

“善评”是对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重视学习的过程, 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重视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重视师生交流。终结性评价是在结合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的评价。日常应用文写作更注重过程性评价。

修改文章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修改的形式多样, 可以是教师点评, 可以分小组修改, 也可以让学生上台演示和修改。课堂上注重应用文写作的修改, 让班级同学共同参与评价, 能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课堂修改不仅针对内容、形式和语言, 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课堂上教师适时评价,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课堂上的激励评价是学生学习信心的源泉和催化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差错和失误。冷淡、责怪以及不适当的批评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取成功的喜悦, 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动起来, 使课堂活起来。

二、整合教材内容, 在活动中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

许多职校已经采用了由倪文锦主编的语文新教材。这套教材的特点就是突出职教特色, 强化能力训练。全套教材由基础平台和专业模块组成, 每一单元由文章阅读与综合实践活动组成, 每一单元穿插了一定量的日常应用文知识, 这套教材强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较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为“明日学生职业生涯”的服务意识。因此, 我们可以以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抓手, 不断强化日常应用文写作能力, 每次活动都可以辅以相应的应用文来学习。 (见表1)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既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和深化, 也是强化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平台, 如果做到教材——活动———能力三位一体、有机结合, 将语文日常应用文写作练习、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专业活动结合在一起, 凸显职高语文实用性、实践性特点, 那么, 我们不仅可以完成单元教学任务, 而且可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结合专业特点, 加强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

应用文体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要完成这一过程, 必须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为基础, 系统有序地传授日常应用文的写作知识, 更要把生活引进课内, 使之成为规范写作中的鲜活内容。

日常应用文本身就是一种交际工具, 一种生活手段。由于职校各专业学生对应用文的需求不尽相同, 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明显差异, 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必须作相应调整。应用写作教学效果普遍不好, 除教师的教学水平之外, 教材内容欠生动合理, 范例内容陈旧, 练习要求偏高, 缺乏时代性也是重要原因。因此, 针对职高学生的实际情况, 加强教材的可读性和生动性研究, 开发高质量的日常应用文校本教材, 是完善日常应用文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校本教材的开发, 我校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在编写的校本教材《日常应用文写作指导》这本书中, 尽量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作为例文, 有的则来源于学生习作;至于练习的选用和设计, 我们从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情况考虑, 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 适当增加题量, 同时减少一些专业术语的陈述。在体例安排上, 也相应地作了一些调整, 有些文种归类有别于其他教材;在内容安排上, 考虑到职高学生的实际需要, 对有些文种, 仅截取了其中的一部分;在学习要求上, 不同的专业可以根据各自专业特点, 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从专业需求及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 编写结合职高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 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日常应用文写作能力, 又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 中职语文教学中强化应用文写作, 就要充分考虑学生、教师、教材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针对学生实际进行施教, 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应用文。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要强化日常应用文写作教学, 应做好三方面工作:根据学生实际, 实施写作教学;整合教材内容, 在活动中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结合专业特点, 加强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

关键词:日常应用文写作,日常实际,校本教材,专业特点

日常应用文写作 篇2

网络辅导

同学们:

你们好!

这次辅导,主要讲第十一章日常应用文写作的重点和难点。具体谈以下七个问题:

一、关于应用文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联系与区别。

二、应用文的写作要注意遵守约定俗成的格式要求。

三、关于电子邮件写作的实际用途及注意事项。

四、关于日记写作的几个问题。

五、关于自传写作的几个注意问题。

六、关于求职书写作的几个问题。

七、关于演讲稿的文体特征及基本特征。

一、关于应用文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联系与区别

应用文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它们并不是并列或归属关系,而是属于两种分类标准不同的文体分类体系。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着眼于表达手法和功能的表达型文体分类体系;

应用文是一种独立的分类系统,它主要着眼于文章的社会实用功能。应用文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一种相互交叉、渗透和重叠的关系。

比如应用文中的回忆录、日志、地方志、大事记、家谱、族谱、简历、墓碑文等,就属于记叙文的范畴。应用文中的须知、解说词、说明书、工 具书条目、教科书、书籍内容提要、登记表、统计表、一览表、证书、广告、文摘、教案等,就属于说明文范围。应用文中的演讲稿、声明、座右铭、格言、家训等则属于议论文的种类。

应用文具有自己独立的文体分类体系,凡具有一定实用功能的文体,均可以归入应用文的范畴。也有人试图从实用角度,对所有文体进行新的分类。它同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分类,是属于两种两种分类角度和立足点。因此一个特定的文体,有时即可以是应用文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一个种类。这是十分正常的事。

二、应用文的写作要注意遵守约定俗成的格式要求

关于应用文的写作,要十分注重人们所说的“约定俗成”的格式要求。这种写作规范并非是一种严格规定的法定形式,而是无数前人在写作实践中所取得的某种共同的认识和约定,也可以说是一种审美趣味上的趋同和共识。可见,“约定俗成”虽然不属法定规范,但它必然包含着写作规范中许多合理因素,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和保留,不应随意破坏和擅自修改,以免影响应用文的特定交际功能。能够善于运用应用文的“约定俗成”格式,也是一个人语文修养和水平的具体体现。

比如就书信而言,不要以为它的写作十分简单。写信写了十几年了,还有错?实际上,真正能够规范地全部书写正确书信格式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有的人对此不以为然,书信格式错了,不也照样收到,意思也能理解。但它不知道,它所体现的语文修养却是有天壤之别。就像吃饭一样,有的人用脏手抓饭往嘴里塞,有的人却用高级餐具进餐,其风格的粗鲁和优雅是不可相比的。

下面简述书信格式的要求,你想想自己平时写信是否如此规范。

信封

左上方填写邮编及收信人地址;信封中间居中写收信人姓名,加上称呼。它可以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也可以是邮递员对收信人的称呼。后者为王力先生的观点,实际上邮递员只认为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收信 人后面没有称呼是不礼貌的,属于格式上的错误。信封右下方为寄信人地址及邮编。

正文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否则,就会违反构段意义单一的要求,变成多义段了。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具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

对照自己平时写信的格式,想一想你信件是否符合以上“约定俗成”的规范呢?

三、关于电子邮件写作的实际用途及注意事项

在信息时代,电子邮已经逐渐地成为了人们一种远程通讯的重要方式,正在或者说已经取代了传统书信的主流地位,成为信息沟通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既经济又快捷的通讯快餐。

电子邮件可以作为信件,又可以用附件的方式,传递重要文件和信息。其长度几乎不受传统书信邮寄的时空限制。它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等工具,用于检索网络信息。电子邮件可以消除通讯两端的时空阻隔,加快社会改造和人际关系发展的步伐和节奏。

写作电子邮件还须遵守网络礼仪。它既是现实社会礼仪的一种延伸,同时又具有与传统社会礼仪完全不同的性质。这里仅讲讲电子邮件方面的礼仪,它具体包括:

1.一定要填写电子邮件的主题词。

2.不要传递超过几百K的大容量图片、带有艺术字体或彩色底纹背景的文件,以免使对方有限容量的信箱超载。这主要是指在邮电局申请的信箱,而申请的免费邮箱则没有这个限制。也不要直接传送非文本格式的文件,它会造成因传送失败而浪费网络资源。

3.在利用对方电子邮件回复作者的时候,不要把对方的信件内容又传递过去,这样会加剧网络传输的阻塞和拥挤。正确的做法是删去对方信件的内容,只发送你自己的信息。

4.对收到要求回音的电子邮件,要及时给予答复,不要有来无回、石沉大海。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自觉遵守以上礼仪,做一个文明的网络公民。

四、关于日记写作的几个问题

1.日记有不同的种类和功能,其侧重点和写作要领自然也会不一样。有的是名副其实的“日记”,真是天天有记,一天不拉。这种日记为“备忘录”式的居多。把一天所经历的主要事情笔录下来,甚至包括天气、宴客、处理公务及自己的行踪等。这种日记坚持下去,10年、20年、30年,就是一份十分珍贵的史料。我们完全可以从琐碎的杂事记忆中,探寻到作者的思想轨迹、内心世界、情感爱憎、审美趣味、人格情操等,甚至可以感受到时代的脉搏、社会的节奏和生活的底蕴。这里我想起了一则报道:有一个摄影师。每天在同一桌子前为自己的孩子拍一张照,十几年如一日未曾中断。这些底片成了一份十分珍贵的财富,我们从中可以形象而具体地感受到孩子的成长、社会的进步,以及其中所包容的极为丰富的信息。每天坚持记日记,几十年如一日,起价值是一样的。

2.有的是“随感式” 日记。它是作者随感而发所做的记录,并非天天去写。它可以培养思想的敏感性,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和透视力。它可以记事,可以议论,可以抒情。

3.有的还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如日记式小说等。它已经同日记的最初涵义相距甚远了。它可能带有作者经历的某种痕迹,但主要是一种艺术的虚构。它给文学带来了新的体裁类型和结构方式。

五、关于自传写作的几个注意问题

关于自传的写作,教材上强调了三点:即真实、完整、突出重点。这对应用性的自传和中长篇自传来说,都是适用的。

真实,就是要符合人物的历史面貌,不能进行艺术的虚构,否则人物就会被扭曲和变形。过去我们的英雄自传和领袖人物的自传,往往让人用仰视的的角度去看他们,他们似乎是神,离我们十分遥远。如果不能真实地展现自己,就不会具有感人的真实感。比如数学家陈景润,我们如果只知道他在攻克数学难题“歌德巴赫猜想”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是可以得到一定的教育。但如果还能了解到他的生活中另外一些花絮,这个人物是可以更加具有感染力的。如他在武汉疗养时,穿两只不同颜色的袜子,表现了陈景润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了数学研究上,而在生活方面的知识几乎像一个孩子。这种献身科学的执著精神,令人可叹。

完整,则是相对的。它主要是强调传主的主要侧面和基本阶段的经历不可或缺,从而使传主的经历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最后要突出重点。这里须补充几句。它的含义不仅仅体现在重大环节和事件的叙述上,更重要的还是要凸现人物在重大事件和环节中所显示出来的思想情感的发展轨迹和内在脉络。可以说这应该上是自传的隐脉,是自传文体的内部张力和驱动力。同时还要写出传主的独特个性来。写出传主不同于其他人的“这一个”的专长和特点。如教材中鲁迅《自传》中写家境的败落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以及自己如何弃医学文的重大人生转折,从而造成了鲁迅独特的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发展。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经历和体验的自传,才能给人以艺术上的强烈感染。

六、关于求职书写作的几个问题

求职书是现代社会使用日益频繁的一种实用性文体。如大学生毕业的求职、下岗职员和工人的二度求职等。它的写作是否得体,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求职能否成功的重要关键。

写好求职书的一个最重要问题是,要扬长避短,凸现自己的专业所长和个性潜力。专业所长要充分说透,个性潜力要挖掘充分,要显示出自己勃勃向上的发展态势。有时还要有针对性地根据用人单位的特定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介绍,不要文不对题、游离目标。行文用词也须简洁扼要、措辞得体、不亢不卑、诚挚谦虚。文面也须大方美观、赏心悦目。因为,求职书就是你人格水平的直接显示。中国有句古话:“文如其人”。看其文就如见其人。可见,求职书要精心制作,下工夫撰写,不可大意,以期达到“先声夺人”或确切地说是“先文夺人”的效果。

七、关于演讲稿的文体特征及基本特征

关于演讲稿的文体范畴,教材上采用的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即它是“用作口头发表的演讲文稿”。是“介于议论文体与应用文体之间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文体样式”。这种理解是比较恰当的。现在社会上或有的教材上把演讲稿作为公开场合发表言辞的一种文体。什么开幕词、闭幕词、讲话稿、报告、会议致辞等,都视作演讲稿,那么“演讲稿”这个名称就会只剩下一 些泛泛的特征,而文体的个性就会削弱。

真正的演讲稿应该像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一文,是一种带有一定政治鼓动性的演说文稿。而且作为演讲的预备文稿,在实际讲演中由于受强烈情感的作用,常常会改变原先撰写的文辞,而迸发出料想不到的话语。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还保留着一篇原先撰写的文辞。两篇文章进行一下比较,就会发现原先的文稿与演讲的实际话语就有很大的出入,这就是一个明证。

演讲稿的写作要处理好事、理、情三者之间的关系。演讲稿常常是就事论理,因事缘情。经常是有事发端,情理随后。演讲稿是以事为因缘,以情来增强其感染力,以理服人为最终目的。这三者的有机配合,会使一篇演讲稿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八、关于调查报告与总结的文体异同点

调查报告与总结的异同点,教材上已经说了不少,这里再明确强调几点:

1.两者指导的范围大小不同。两者虽然都是运用分析、综合等方法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用于指导下阶段的工作实践,但调查报告常常是以点带面,是为了指导面上的工作,常常在报纸上进行发表。而总结则是指导本单位这个“点”的下一阶段的工作,一般不会公开发表。

2.两者的文体性质也有差异。虽然两者都属于应用文范畴,但调查报告同时又属于新闻体裁,具有一定的新闻时效性。而总结则是一种带有议论性的应用文。

3.两者的作者不同。总结常常是本单位负责人或个人来撰写,使用第一人称叙述;而调查报告则由上级部门人员与本单位成员联合共同撰写,一般使用第三人称叙述。

4.两者的文体结构有区别。调查报告是一种时空结构和逻辑结构相综合的模式;而总结则主要以逻辑式为主体框架。

好,这次关于“日常应用文写作”的辅导就讲到这里。

日常写作 篇3

“日常”通常被认为是小的, 琐碎的, 无意义的。但问题在于, 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处在“日常”中, 就是说, 处在这些琐碎的、微小的事物中, 吃饭、穿衣、睡觉, 这些都是日常小事儿, 引申不出什么意义来, 但同时它又是大事儿, 是天大的事儿, 是我们的本能。而且“小说”单从字面理解, 也是要求我们从“小”处说起, 但在文学界, 往往有一种声音要求我们去写大题材, 写战争、写历史、写时代。我们每个作家都面临着这样的压力,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压力, 也是普遍的压力, 这个压力既来自评论界, 来自官方, 也来自民间, 来自很多很多的读者, 甚至连很多写作者自己, 也不屑于写日常, 认为它们是小事儿。

我在念中学的时候看过一句话, 后来一直牢记着, 把它贯穿于我的写作, 就是“小说是人生的艺术”, 我想很多人可能已经忘记这句话了。现在, 我又想起另一句话, “文学是人学”。谁都知道文学是人学, 但人在哪儿?我的回答是:人在“日常”里, 与日常休戚相关, 哪怕是战争年代, 非常时期, 天灾人祸, 人也有最基本的诉求, 就是穿衣吃饭, 有最基本的情感、痛苦或者欢乐。无论我们写什么, 都是在写人, 哪怕是写战争, 为的还是写战争中的人。

所以这些年来, 我真的非常困惑, 我们现在所看重的、所强调的, 恰恰是与文学本体、文学精神不相干的一些东西, 本末倒置, 我们过多地强调文学以外的东西, 强调它的社会承载功能、批判功能, 强调题材的大与小, 就是“写什么”的问题, 其实写什么在我看来从来就不是问题, 对于一切文艺来说, 怎么写才是大问题。

我的困惑就在于, 我们的文学经过几十年的意识形态的压力, 就是“写什么”的压力, 也是“宏大叙事”的压力,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 由马原他们作了纠正, 好像是回到了文学本身, 但是十几年以后的今天, 对“宏大叙事”的追求又回来了。

我不是说“宏大叙事”不能写, 一切题材在我看来都是等值的, 我关心的是, 宏大叙事“怎么写”。我前阵读黄仁宇的书, 名字忘了, 是抗战时期, 他作为中国远征军的一个副官, 在缅甸和印度战场, 为《大公报》写的一组战地通讯。黄仁宇太了不起了, 虽然他那时还不是个作家, 后来也没有成为“作家”, 他那时连记者都算不上, 就是一普通军官。可你看他是怎么写战争的, 他写了阳光, 写了一个日本军官的尸体, 他身上的护身符和一封家书, 他还写了硝烟中遍地的尸体, 但是他没有直接去写尸体, 他写了一棵小草, 手一掐, 指尖上留下了青草的汁儿……我觉得这太有力量了, 这力量胜过千军万马的厮杀, 我觉得这就是大与小的辩证, 日常与宏大叙事的辩证。“小”常常比“大”更有力, 更动人。

《红楼梦》算得上是“伟大作品了”, 但《红楼梦》的伟大并不因为它是“宏大叙事”, 它本身的题材并不大, 一个富贵人家的男男女女, 吃吃喝喝。《红楼梦》的伟大是, 它写了最实在、最琐屑的日常, 却指向大的人生的虚空。《红楼梦》是我读过的把“日常”和“伟大”结合得最好的典范, 它做到了极致, 最不可思议的是, 它差不多全是对话组成的, 宝玉怎么说, 黛玉怎么说, 两个人如何斗气, 全是小儿女情态。黛玉穿什么, 宝钗穿什么, 全是日常小事, 一字不落大处, 但《红楼梦》的魔力就在这儿, 他本来写的是大东西, 却不直接写, 他去写小东西。

某种意义上, 所有的文学都应该是“日常写作”, 我们不写日常写什么?我们就住在里头啊, 每天肌肤相亲。我对当代“日常写作”也不满意, 比很多评论家还要不满意。评论家指责日常写作, 我却指责作家, 因为这些作家没有心, 没有痛, 他们没有活在人生里, 而是活在所谓的“写作”里, 他们是为写而写, 为琐屑而琐屑, 他们糟蹋了日常。如果日常没有精神笼罩, 它就是一个破抹布。

我心目中的日常写作, 就是写最具体的事, 却能抽象出普遍的人生意义, 哪怕油烟味呛人, 读者也能读出诗意;贴着自己写, 却写出了一群人的心声。有自己, 有血肉, 有精神, 总而言之, 哪怕是写最幽暗的人生, 也能读出光来。

常用日常事务类文书写作 篇4

1、介绍信

⑴介绍信是用于证实本单位有关工作人员身份、介绍其工作使命、凭此与其他单位接洽工作的一种证明性函件。

一种是固定格式,印刷好的介绍信格式,留存根,有编号,便于查询。另一种是公用信纸临时书写,不受限制。

⑵标题:介绍信或XX单位介绍信 主送单位:顶格书写

正文:一要写清被介绍者姓名、身份、随行人数;二要写清接洽事项和要求;三要祈请用语或谦敬语,如“请予接洽”或“请予支持”,之后写“此致敬礼”。落款:出具介绍信单位和日期,加盖公章。期限:括号标注“有效期X天”。

2、证明信

⑴证明信是用于证明有关人员身份或有关事实真实情况的证明性函件。⑵标题:证明或证明信、关于XXX的证明 主送单位:顶格书写,加冒号,也可不写。

正文:提行空两格,写清证明事由,实事求是,真实可靠,言之有据,引文准确,语言简洁。结尾写“特此证明”。

落款:证明单位和日期,盖公章。附件:复印件加盖复制单位印章。

3、慰问信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向有关方面、有关人员表示慰问、问候和致意的一种专用书信。⑵标题:慰问信或XXX致XXX的慰问信 主送对象:顶格写。

正文:一是简要说明形势、背景及慰问原因,二是对被慰问者工作成绩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评价,对困难表示理解和同情,三是提出希望和勉励。落款:单位和日期。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继续了解常用日常事务类文书写作

1、表扬信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表扬有关方面、有关人员先进事迹、先进思想的一种专用书信。可直送,可张贴,可送报刊发表。

⑵标题:表扬信或拟定题目,加副标题,如《见义勇为,堪称表率--对XXX的表扬信》 主送对象:顶格写,公开发表的可不写。

正文:一是概述表扬的缘由,简明陈述其先进事迹的梗概;二是对先进事迹作出恰当评价、热情的赞扬和充分肯定;三是表达向被表扬者学习心意,或号召群众向被表扬者学习。落款:单位和时间。

2、感谢信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向有关方面、有关人员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的一种专用书信。⑵主要写法与表扬信大致相同。结尾写“此致敬礼”或“顺致最诚挚的谢意!”

3、祝贺信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向取得突出成绩或遇上重大喜事的有关方面、有关人员表示庆贺的专用书信,也叫贺信,以电报发出叫贺电。

⑵标题:贺信、祝贺信或加上发信单位、祝贺理由。主送对象:顶格写。

日常应用文写作 篇5

“艺术源自生活。”那么,写生活吧。可是,我们的生活常常是琐碎的一地鸡毛和三点一线的单调枯燥,“艺术”哪有立锥之地?

其实,这“琐碎”和“单调”只是生活的表象,生活的内核应是波涛汹涌的“冲突”。“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剧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冲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说,世界是矛盾的,又是对立统一的。这矛盾就是艺术中的冲突。布罗克毫斯百科全书对冲突的定义是:存在于个人内部或者多数人之间内在动机、欲望、价值及看法的相互矛盾的不同表现。实际上,对于一个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人而言,随时随地都会体会到各种外在的和内在的冲突。弗洛伊德认为:冲突无处不在,冲突是一切行为产生的原因,冲突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文学就是人学。换言之,抓住了生活中的冲突就有内容、有思想可写了。清晨起床,在多享受一刻梦乡和上学上班迟到之间挣扎;挤公交车目睹小偷行窃,在见义勇为和明哲保身之间抉择;收了假钞,在自认倒霉和蒙混用掉之间痛苦;想吃好的,又怕长胖;因观点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做自己喜欢的事还是做能赚钱的事;是发展经济还是保护环境……总之,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冲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美与丑,新与旧,灵与肉,理想与现实;表层的与深层的,外在的与内在的。这些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冲突或因利而起,或因性格而生,或因观念不同、文化差异而来。

因此,写冲突就是写生活,写生活就得写冲突。因为,有冲突,就有故事;有故事,就有疼痛;有疼痛,就有思想迸发和情感的闪烁;有思想的迸发和情感的闪烁,就有真的凸显,善的光彩,美的灵动。

很多成功的作家在成功的作品中都是非常善于构建冲突的。

如《祝福》中祥林嫂抗婚一节,她一路哭骂,甚至在拜堂时要一头碰死。这段激烈的冲突是祥林嫂与婆婆的,是祥林嫂与贺老六的,也是祥林嫂与自己的,更是封建族权与封建礼教之间的——封建的族权使祥林嫂的婆婆拥有处置祥林嫂的权力,当然,包括卖掉祥林嫂;而封建礼教又不允许祥林嫂再嫁。难怪封建的卫道士鲁四老爷也只能说“可恶!然而……”这段激烈的冲突不仅提炼了当时很多妇女的不幸遭遇,还丰富了小说的情节,更深刻地凸显了祥林嫂心灵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可悲性,尤其形象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族权这两大封建社会精神支柱的荒谬性。可谓一石数鸟,精妙绝伦。

当代小说《陈奂生上城》将刚刚脱掉“漏斗户”帽子的农民陈奂生置身于高级宾馆之中,高档环境与低层精神的对立冲突,彰显了农民意识的深处隐痛。

冲突是小说推动情节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本质方法。因此,小说都精心设立冲突。戏剧就更加集中冲突了,因为戏剧就是冲突的艺术。遵循戏剧“三一律”的曹禺在成名剧《雷雨》中,将复杂的人物矛盾冲突贯穿始终。周朴圆与繁漪的,繁漪与周萍的,周萍与四凤的,四凤与鲁侍萍的,鲁侍萍与周朴园的,此起彼伏、环环相扣。在迭起横生的冲突中,剧情被带向高潮,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不断呈现,形象也渐次立体丰满。

叶维廉在《中国诗学》中说:“中国古典诗人也‘偏爱’戏剧意味的活动。”确实,中国古代诗词表现得最多最强烈的是抒情主人公同社会、命运的矛盾冲突,当然也有性格的冲突。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抗争,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浩叹,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迷茫,李清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悲苦……本质上,无不是一浪又一浪汹涌的矛盾冲突(人物与环境,人物与命运,人物内心深处)所至。

综观古今中外的文学无不如此:《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与鲨鱼为代表的自然界磨难的冲突;哈姆雷特质问是生还是死的深刻内心冲突;《红楼梦》中宝、黛二人追求性灵与腐朽的封建社会的冲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理想与残酷现实的冲突……这些冲突构成了一段段扣人心弦、流传不衰的经典故事,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生动的艺术典型,饱蕴着一层层丰富深刻的人生内涵。

所以,学生练习写作,不必抓耳挠腮,搜肠刮肚;也不必胡编乱造,无病呻吟。要从关注和挖掘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冲突入手,叙述冲突的过程,描写冲突的现象,抒发对冲突的感想,议论思考冲突的实质。

以写“母爱”为例,学生动辄大书特书母亲如何为“我”辛苦操劳霜华染青丝;如何在深夜的路口等“我”晚自习回家;如何把好吃的留给“我”,自己却舍不得吃。这些细节固然真切感人,但总觉得过于平浅。因为它们只表现了浅层的物质和生活上的母爱,缺乏精神上的深度和力度。

假如这样写:一向温和的母亲痛打因嘴馋偷了邻家雪梨的“我”,疼在“我”身上,更痛在母亲心上;或写母亲强忍着担心,让儿时的“我”独自上学、放学;或写母亲硬下心肠将放假的“我”送到山村外婆家劳作;或写灾难来临时,母亲毫不犹豫,用身体护住了襁褓中的“我”;或写怕影响“我”高考,母亲隐瞒自己生病住院的消息,忍着思念,找种种借口不见“我”。这样的冲突不仅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而且揭示了深层次的母爱—朴实而伟大的精神烛照。

有据可证:孟母断布教育孟子学习不能半途而废的故事之所以流传千古,深入人心,不只是因为孟母贤明,自古贤明的母亲很多,更主要的是因为孟母用“断布”此举构建了剧烈的冲突,震撼了孟子,也震撼了读者。这显然比干瘪的说教更有效力。

无独有偶,《聊斋志异·细柳》中塑造了一个独特的继母形象——细柳。她不顾人言可畏,顶着社会舆论,让不愿读书的继子倍尝辛苦,终使他迷途知返,成就学业,演绎了一段特殊的母爱佳话。当代女作家毕淑敏在散文《学会看病》中,抒写自己让生病的孩子独自到医院看病时的心灵煎熬:“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我开始后悔”,“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上述种种的内外冲突难道不是更深刻地诠释了母爱的伟大吗?不是更发人深思吗?

当然,我们绝不为了写冲突而写冲突,更不为了猎奇、刺激或哗众取宠,将学生引上歧途。文学是人学,文学也是美学。王国维认为:艺术的真谛是揭示人生不可解脱的固有的悲剧,从而拯救心灵于无限欲求之中。深入于自然人生,才能写出真实、有生气的景象;超越现实景象之上,才能实现对自然人生的审美、观赏,获得自由空灵的境界。我们写冲突是为了在深沉真切的人生感识中获得自由超越的人生意识。而朱光潜也认为,“美”的观念先天地包含着普遍化的人性意识,艺术活动的意义正在于锻炼人心眼界的宏远豁达。所以,人生百事,无论善恶美丑都是人生这出大戏的有趣味的景象。那么,写冲突,从平凡冗杂突入到生活潜流的深处,才能感受和表现人生的深度和强度,从而实现对人生、人性的真诚关照,彻底摒弃虚假和浮夸,让写作这部人文学科的重头戏实现学生的精神成长。在写作中成长,在成长中写作。惟此,也才能期望写作的真正鲜活丰富、灵动创新。

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学生写作想象力 篇6

一、激发想象力, 写出好作文

丰富的想象力会使学生的作文更加的精彩有趣。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在文章立意、文章结构方面展开教学, 而往往大多数学生都不清楚老师所说的结构、立意是怎么回事, 使学生陷入迷茫的状态, 使学生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也一直使教师的教学目标达不到, 教学效率提不上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某些故事展开想象, 并在课堂上发表想象。例如, 让学生讨论《海的女儿》中小美人鱼如果最后没有变成气泡, 她和王子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积极的讨论, 表达自己的想法, 并在课下写出来。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引起学生的兴趣, 还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在生活细节中学会写作

生活在充满欢声笑语、喜怒哀乐的世界中, 学生要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将生活中有趣好玩的画面记录下来运用在平时的写作中, 真正的感动往往在细节中流露出来。例如, 在春天来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描写旁边事物的变化, 植物、动物、河流等等。在下雪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打雪仗, 让学生描写下雪时、下雪后的场景, 以及打雪仗时的快乐心情。让学生多多观察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事情, 细心地记录下来,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写作。

总之,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直接体现, 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写作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但是也是学生相对较薄弱的地方, 一直都是教师和学生的一个困扰。学生在写作文时一直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错别字, 太过口语化, 句子不通顺, 调理不清晰, 文章主旨不清等等。新课标也对小学作文教学有了新的要求, 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使学生写作时能联系生活实际, 用一些语文表达方式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水平,明确表达

参考文献

[1]黄韧华.小学语文作文教改应给学生一处芳草地[J].教育教学坛, 2011 (22) .

日常应用文写作 篇7

我们的作文教学怎么了?如何改变作文教学耗时多却又效率低的现状?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语文课标》要求的“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反观传统的作文教学, 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很深误区:长期以来, 我们一直把作文教学和日常的课堂阅读教学完全割裂开来。这显然是急功近利的错误做法。我们竟然试图通过几节枯燥的、条分缕析式的理论讲解课, 就想让学生都能妙笔生花, 写出构思精巧、思想深刻而又文采斐然的华章, 这是何等可笑!殊不知, 写作能力的提高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的。

而在这个积累的过程中, 以前一直被忽略的语文课堂的作用显然要被重新估量。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思路, 将写作教学巧妙地渗透到每一节可以利用的语文课堂中去, 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呢?

那么, 作文教学与日常语文课堂怎样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呢?下面我就将自己平时的一些粗浅的尝试写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让学生到课堂上去找“米”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很多中学生写作文往往言之无物, 议论文说理空洞乏味, 记叙文的写作缺乏思想深度。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平时没有做好素材积累的工作。

我们也都知道中学生的生活空间狭小, 学习时间紧迫, 积累素材的精力有限。但是, 很多人却忽略了一点:其实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大宝库, 在这里有心者也可以搜集到很多素材。但据统计, 高考作文中能够合理运用教材中素材的学生还不到10%, 这是对资源的一大浪费。

所以, 我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从课本中汲取营养, 从课本中寻找作文的“下锅之米”。

比如, 在学《史记选读》中《高祖本纪》《项羽本纪》两篇文章时, 我就指导学生将刘邦、项羽进行比较, 并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思考两人的事例都可以证明哪些论点。学生积极讨论, 最后大家提出了很多新颖的看法。有的说, 可以证明“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观点, 有的说, 要学刘邦“懂得放手”的智慧, 有的说可以贴合“长与短” (刘邦善用人才, 懂得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道理) 的论题……再如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 我给学生讲了作者特殊的人生经历, 让学生深切感受史铁生苦难中的坚强后, 引导学生从中看到了话题“逆境出人才”的影子。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只要我们老师平时让学生养成到课本中寻找素材的好习惯, 再教会他们叙述时灵活变换角度的技巧, 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 左右逢源了。

二、选择优秀的课文作为范文, 指导学生学习其写作技巧, 提高写作水平

课本中精选的许多名家名作都堪称行款规范的作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应仅把它们当作一个个单纯的阅读文本进行解读, 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作文技巧。这比孤立地讲什么写景技巧、抒情技巧、写人技巧效果要好得多。因为有了操作性强的具体的鲜活的事例, 学生便有了直观的感受, 才不会觉得枯燥, 教师讲授写什么, 不写什么, 为什么这么写这些问题才更容易为学生接受。比如, 我在教小说《安恩与奶牛》时, 就把作文教学中关于写人的技巧教学渗透其中。我提前一天布置学生回家预习文章, 并告诉他们要在第二天的课上分角色表演, 还要选出最佳表演奖。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大家都跃跃欲试, 想在同学面前露一小手。自然, 第二天的朗读表演很成功。那个演安恩的女生竟然还把奶奶破旧的三角头巾, 和妈妈织了一半的毛袜带过来做道具, 加上表演中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生动诠释, 活脱脱把一个腼腆、贫穷而又勤劳, 有自尊, 对动物充满仁爱之心的乡村老妇人形象展现出来。而同学表演的第一个买牛人和那个粗野的屠夫的形象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同学为表演者喝彩欢呼之际, 我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启发:“好的演员离不开好的剧本, 之所以这次的表演能获得成功, 演员的天赋、努力固然重要, 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延森给我们写了一个很好的脚本。” (同学频频点头) 大家都说:“人物形象太生动了!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文中的人物会给我们跃然纸上之感吗?”“因为作者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对了, 作者正是抓住了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细节, 才使人物大放异彩!平时的写作, 我们要想把一个人物写活, 也要灵活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看同学有所感悟, 我又趁热打铁, 给他们出示了语文周报上的一篇题为《我的妹妹》的小文章, 让他们比较初稿主观的叙述和改稿生动描写的不同效果, 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多手法写人的好处。至此, 我水到渠成地又给同学补充讲解了怎样扩充细节、怎样升华细节的方法, 告诉他们记叙文写人干了什么不是最重要, 怎么做的才最重要的道理。最后我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结果, 大多数学生都给我交了一份满意的作业。

教无定法, 课堂教学对作文教学渗透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譬如, 课堂语基教学中的扩写句子训练就对学生的想象能力、润色语言能力、丰富文章内容能力的培养起很大作用。而这些能力对作文能力的提高无疑有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只要语文老师都能做个有心人, 敏锐发现课堂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最佳契合点, 就能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就能真正做到让学生都能乐于动笔, 易于动笔。

摘要:传统作文教学忽视日常课堂的作用, 有耗时多但效率低的弊端。本文呼唤改革传统作文教学, 阐释了将作文教学与日常语文教学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并展示了尝试渗透教学的具体做法。

计算机日常维护和应用 篇8

关键词:硬件,硬盘,存储设备,显示器,键盘,分辨率

计算机的顺利运行是受制于其工作状态的稳定情况的。操作系统运行得稳定才能保证各种重要的数据信息不会出现缺漏、丢失和盗窃等情况, 因为仅仅是信息的维护不到位就能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说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1 硬件的保养及维护

1.1 防灰尘

灰尘是影响计算机运行的阻碍因素之一。计算机硬件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肯定会积累周围空气中产生的灰尘。如果计算机没有防尘措施, 那么计算机使用的时间越长计算机硬件内部就会积累较多的灰尘, 这些灰尘会对计算机零部件的性能产生影响, 比如造成电路的短路、零件的腐蚀、减弱机身的散热功能等等, 这样不仅减缓计算机运行的效率, 还是得计算机的使用寿命降低。所以在平常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要注意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 为计算机的进风口装配防尘网, 避免灰尘的进入。

1.2 机箱散热

机箱的散热功能如果收到影响的话计算机机身的温度就会升高, 温度变高之后很多零部件就处于高温工作环境, 像电路和芯片等部件一旦温度过高, 性能都会受到影响, 从而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进而缩短计算机寿命。因此计算机在使用时应保持良好散热, 首先计算机应尽力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周围清洁, 其次可以加装散热片和散热风扇来进一步改善机箱温度环境。

1.3 显示器的维护

显示器作为计算机外围最重要的设备, 承担着对计算机外部显示输出。由于显示器独立配置很容易受到外围温湿度、电磁干扰静电等因素的干扰。日常使用显示器时应远离手机、音箱等磁性较强的家用电器, 同时应做好防潮灯措施。

1.4 键盘、鼠标的维护

键盘、鼠标最为电脑最重要的输入设备。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影响计算机的性能, 对笔记本电脑自带的键盘更是如此。敲击键盘或者鼠标过分用力时往往会导致键盘和鼠标的弹性降低。按键的时间过长, 大于0.7s时, 电脑将连续执行该命令。加上有些人使用电脑时生活习惯不好, 导致键盘内往往会落入一些杂物如茶水、饮料等。另外不使用时应保护膜罩住键盘和鼠标, 并及时清理上面的灰尘等。

2 软件的日常维护

使用电脑时我们会发现刚装上系统时系统使用速度往往较快,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脑运行速度会感觉越来越慢。这不仅与系统中安装的软件数目有关, 还和日常电脑维护情况有关。如卸载程序遗留的碎片和无用的注册文件、电脑使用过程中遭到病毒的入侵等等。因此在日常使用时, 要对电脑软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清理, 从而保证计算机的良好运行。

(1) 系统备份。为保证系统出现故障时系统仍内恢复到原来的运行状态, 我们必须要将系统进行备份。当遇到系统崩溃时, 利用系统备份可以将系统恢复到原始的状态保证计算机运行安全。备份最好在刚安装好系统的时候备份一次, 然后再安装其他软件, 等全部软件安装完毕, 再备份一次。 (2) 病毒防护。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 计算机病毒也变得日益猖獗。据统计每天全球的产生以千万计的病毒。因此对于每一台联网计算机最好安装相应的防病毒软件,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病毒的入侵。计算机病毒往往伴随着下载新软件, 新驱动或补丁程序, 甚至下载信件来侵入个人计算机。因此对于我们使用人员, 再看到陌生软件或者来信以及不正规网站时应慎重选择。 (3) 清理磁盘碎片。计算机在保存大型文件或者安装应用程序时, 存入数据大都会被切分成许多碎片, 存放在硬盘的不连续区域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 存放的文件也就越来越散乱, 硬盘中存储的碎片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在打开某个文件时, 就会发现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明显变慢。这时就要对机器进行磁盘碎片清理, 也就是将文件碎片按顺序重新连续排列, 提升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4) 清除多余文件。使用计算机卸载一些不需要的程序时, 硬盘里往往会残留一些相关的连接文件和注册表键。这些隐藏的无用的文件会占据大量的磁盘空间。如果不对这些文件进行清理, 长期下来会大大减慢系统的运行速度。使用时我们可以安装一些可以防护软件, 这些软件往往能记住应用程序在磁盘中存放的位置, 当卸载程序后, 会自动提示你是否删除一些相关的连接文件和复本文件。因此通过定期清除多余的文件, 来保持系统的运行速度。 (5) 及时更新系统软件。及时更新软件可以降低运行过程中的出错率, 增强软件与操作系统的兼容性, 从而使系统运行更加完美。此外软件升级可以将软件原有的BUG清理掉, 从而软件运行更加灵活。

3 计算机工作的外部环境

3.1 防静电措施

计算机芯片都是电子器件, 当遇到静电时往往会导致器件损坏。干燥的环境往往会产生静电, 因此对计算机所处的环境应保持一定湿度, 另外在日常的使用中, 在打开计算机机箱之前, 应该先用手去触摸一些接地设备。比如暖气管等等。要将它们的静电放掉之后, 再接触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的各个配件。

3.2 气候环境的要求

计算机的电子器件除对防静电有较高的要求外, 还应保持一定的温湿度要求。一旦计算机所处环境湿度过大往往会导致计算机内部电路版的腐蚀, 而计算机工作稳定过高这往往会导致芯片损坏一致不能正常工作。室内的温度不应该过高或者是过低, 应该保持在21-25℃。

显示器的高度应合理最好做法就是显示器的上边应该与视线保持平行, 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用户对计算机的操作, 也会容易产生疲劳。

4 结语

总之, 要使计算机能发挥出它的最佳性能, 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让计算机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下运行。对于没一个使用人员来说最好计算机的上述维护和保养工作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李开强.计算机设备的日常维护[J].施工企业管理, 1998 (7) .

[2]王国荣.浅析计算机日常维护与保养[J].广西轻工业, 2009 (10) .

物联网的日常应用及前景展望 篇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物联网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物联网是指利用条码、射频识别 (RFID) 、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按约定的协议, 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连接, 从而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庞大网络系统。物联网被誉为五大新兴战略之一, 在“十二五”新兴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是新工业革命和社会发展的代表, 国家越来越重视物联网的发展。

二日常应用

(一)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与物联网结合后, 整个智能家居行业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并且以后智能家居会逐渐加大发展的步伐, 今天我们可以利用手机控制灯光、空调甚至汽车, 物联网将以多元化的形式进入我们的生活。智能家居可以建设家庭日常管理系统,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 包括采集、传输和应用三个应用层次。采集包括摄像头、温度传感、光线传感;传输层包括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 传输到手机或者电脑上实现对家居生活的控制;应用层包括用Java、C++等程序对软件的开发。如目前开发出的一种智能空调, 不仅可以实现远程控制, 还可以根据历史数据了解用户日常使用习惯和利用GPS定位技术实现用户定位, 从而根据经纬度调整适宜的温度。显然, 物联网真正让科技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特别是在家庭生活中, 过去看似繁琐的很多事情, 可以通过家用设备上网变得轻松和舒适。我们相信, 在未来, 随着具备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走入百姓生活中, 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

(二) 智能交通

交通业将朝着智能交通方向发展,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其他技术, 在很大范围建立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环境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所以, 其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家的重视。智能交通重要的第一步是得到的数据, 通过放置在路边传感器, 获得实时交通信息, 并相应地调整线路, 帮助我们控制和监视流量, 以避免堵塞。在未来, 我们将建立智能高速公路, 使车辆被连接到互联网, 得到关于交通路线的信息, 通过适当调整路线, 提高交通效率。可以通过无线电、互联网进行信息查询择优出行、接收命令实施监控、控制命令来利用快速救援系统, 可以根据定位系统显示公交需要等待的时间, 这些都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也有效避免了交通缓慢, 还可以实现对车辆速度和密度进行监控的功能, 避免堵车现象的发生, 保证交通的正常运营, 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智能防盗系统可以有效预防偷盗车的现象, 如果被盗也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跟踪并追回被偷的车辆。

(三) 智能物流

智能物流是物流发展的一种趋势, 运用物联网技术, 物流系统获取信息, 分析信息, 并实现对物流的全程监控, 通过对货物进行传感芯片的嵌入, 对货物和车辆进行监控, 实现商品从头开始监控与跟踪, 使全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被准确无误地掌握和感知, 为用户提供有关货物状况的实时、准确的信息, 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路线, 获知货物到达的准确时间, 提前做好仓库的安排。信息智能化的互联互通, 有效地避免了货物被盗的损失。智能物流也实现了货物的承运人和托运人等相关人员从过去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接受信息的转变, 从行政管理来看, 能有效地提高国家行政部门管理和监管货物的水平, 并防止走私和偷渡, 提高国家规范监管水平, 方便进行运输路径的选择和车辆位置跟踪。同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在不远的将来也能实现很多其他更加智能的功能, 如当货物超载时, 将发出警告;货物不足时可以告知还有多少空间, 可承载多少货物;当货车误了时间点时也将发出警告声, 这些更加人性、更加智能化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 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

(四) 智能校园

智能校园是快速发展校园的手段, 可以使校园的各种资源进行集成, 从而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实现教学、科研和学习资源的整合。目前, 智能校园可以在很多方面使师生对校园资源的使用更加方便, 很多高校已经完成了部分虚拟校园功能的建设, 通过该系统, 用户可看到虚拟校园环境。在食堂、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装入传感器装置, 实现校园资源、生活与教学的结合, 形成互联互通的校园环境。用户可以通过虚拟图书馆进行图书和期刊的阅读, 同时图书管理员也可通过智能的图书管理系统进行图书的分类与上架, 大大提高了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 在虚拟实验室利用计算机设备, 学生在虚拟的教室进行学习, 这些都大大节约了教学资源。部分校园建立的智能系统可以显示学校周边的环境, 可以进行路径的查询、路径的分析和基本信息的浏览, 跨系统访问数据和互联网资源, 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校园智能化的发展。

三前景展望

有专家预测物联网技术在未来十年将会得到大规模的普及, 到2035年左右, 我国的物联网终端将会达到数千亿个。物联网全面应用到各行各业, 感应装置嵌入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使用网络设备收集大量的数据, 通过云计算数据仓库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 从而给出一个解决方案。在不久的将来, 物联网的智能应用在生活中将无处不在, 在超市里, 顾客通过扫码就能获知该货品的产地、生产日期和操作环境;父母带着相应的手表, 可以使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女知道其血压血脂情况;当发生车祸时候, 道路监控系统可以自动知道何时需要急救并提供最佳路线, 这一切都将使人类生活发生颠覆性变化。

四总结

物联网是一场划时代的科技革命, 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 成为振兴全球的手段。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物联网的发展, 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逐渐迈入了物联网时代, 很多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交流与连通都将利用物联网, 方便人们对货物和信息的管理和识别, 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个世界的面貌都将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王红艳.物联网应用及其发展前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学, 2011 (12)

[2]陈振宇, 钱军.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J].硅谷, 2012 (20)

上一篇:道路边缘提取下一篇:办公用品管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