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质量小组论文

2024-06-02

qc质量小组论文(通用10篇)

qc质量小组论文 篇1

关于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

K:什么是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

J:所谓QC小组,是企业员工围绕生产活动中的问题自由结合、自愿参加组织起来,主动进行质量管理活动的小组。

QC小组活动,是企业职工参加现场质量管理的核心。质量管理的思想及基本方法,主要是通过QC小组活动方式,运用到各种业务工作中去的。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改进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开展QC小组活动。QC小组是推广TOC的基础之一。

因此,企业员工都应积极主动地开展QC小组活动,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十分重视QC小组的组织领导工作,对QC小组活动要给予帮助、支持和鼓励,为QC小组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K:QC小组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J:QC小组活动的指导思想是:(1)当家做主的思想,(2)质量第一的思想,(3)循序渐进的思想,(4)统计学的思想。QC小组还必须坚持“四个一切”:一切为用户服务;一切以预防为主,一切用数据说话,一切按PDCA循环办事。

QC小组活动还要互相尊重,造成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便于每个人都能尽量发挥自己的能力,挖掘出潜力和智慧。

K:QC小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J:QC小组的主要职能有:

(l)学习质量管理方法,制定措施,实施计划。在活动过程中出现问题,应立即提出改进方案,修改活动计划。

(2)在QC小组活动过程中,必须组织好基础技术的学习,练好基本功,提高专业技术水平。(3)要以用户的评价作为衡量QC小组活动好坏的标准。

(4)及时总结QC小组的活动成果,这是重要的一环,务必进行。总结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课题解决的情况,二是QC小组活动的基本经验教训。K:怎样建立QC小组?

J:按照现有的生产班组/生产单元建立QC小组,这是我国目前建立QC小组的主要形式,也是效果较好的形式之一。另外一种形式是按照质量关键问题,组织跨班组或跨部门的QC小组,这是国内外运用较多的一种形式。

组织QC小组,要启发动员工主动自愿参加,它是行政机构之外的群众性组织,不能单靠行政命令。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组织:

(1)组织职工学习TQC的基本思想和改进工作的方法步骤,学习质量管理的基本统计方法,提高员工对开展QC小组活动的自觉性。

(2)发动职工调查分析生产或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实际状况,采取措施,改进提高。

(3)成立QC小组并到上一级质量管理部门登记。

QC小组是针对质量课题而组织起来的,没有课题,成立QC小组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因此选课题是组织QC小组的第一步,然后才是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制订活动计划。

①选课题:在确定QC小组课题时,一般首先选择一个月到二个月能见成效并尽量是一些共同性的问题为好。课题太大,一时难以解决,会使QC小组成员失去信心,因此可将大课题分为几个易见成效的小课题,分阶段解决或同时成立若干互相有联系的QC小组来共同解决。刚开始推广时,选题的原则应是先易后难。②确定QC小组成员:启发、动员与课题有关的人员参加QC小组时,尽量是同班工作的人组织起来,这样便于开展活动。如果需要其他部门派人参加,可向上级提出申请,邀请有关人员参加,或请有关部门以与此有关问题为课题相应组织QC小组,即联合QC小组。QC小组成员一般在10人以下,5~6人为宜,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③确定QC小组长:QC小组长的人选对QC小组活动开展的好坏关系很大,在刚推广时,一般由受过TQC教育的班组长或工段长担任,以后可推选已参加QC小组活动的成员担任。

④QC小组登记,QC小组成员及组长确定后,即召集全体成员开会讨论研究制订QC小组活动计划,明确目标,对准效果。组长根据会议记录填写QC登记计划表,一式三份,小组自存一份,另两份交联络员,其中一份由联络员报TQC推广办公室注册备案。K:QC成果发表会怎样召开?

J:在企业中,QC小组成果发表会要分工段、车间(或科室)、厂三级召开,有成果的QC小组先在基层发表会上发表,经层层选拔,优秀的QC小组参加企业级QC小组成果发表会。QC小组成果发表会,在企业选拔的基础上,还可按行业、地区召开。

在刚推广时,由于有成果的QC小组不多,可直接参加车间或厂级QC小组成果发表会。经评审小组(或委员会)确认有成效者,经TOC推广办公室批准,给予适当物质奖,以资鼓励。

qc质量小组论文 篇2

1 QC小组活动诊断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1 系统接受过省部级或国家级诊断师培训,取得“资格证”

作为一名QC小组活动诊断师,除了具备一定的学历职称,具备较高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丰富的质量管理经验以外,还要系统地参加一次或多次质量管理小组的基础知识培训。如果是初次参加入门培训,那么通过培训将对QC小组活动产生基本的认识,能够明白QC小组是什么,了解QC小组的基本概念、性质、特点及其活动宗旨和作用,学习掌握QC小组的组建与推进方法、小组活动程序、成果评审标准、常用统计方法基础知识及其在QC小组活动中的应用等。如果是参加提高班培训,则有机会聆听到国内权威质量管理专家讲授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诊断师的质量管理水平。

1.2 熟练掌握QC小组活动的基本程序

QC小组诊断师首先必须明确PDCA循环在质量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认识到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根本,是QC小组活动的基础。其次对QC小组程序“四个阶段、十个步骤”的内容应该捻熟于心,评审时才能游刃有余。当然,一项好的QC成果,决不是简单套用程序步骤,因为每一个步骤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而且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如果只是生搬硬套,则会出现程序不贯通,内容前后不对应的问题。

1.3 能够准确区分不同类型QC小组活动之间的程序差异

QC小组根据课题类型分为5种: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和创新型,按照活动程序5种类型又归类为“问题解决型”(现场、攻关、管理、服务)和“创新型”。“创新型”课题与“问题解决型”课题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

两者的主要差异有以下4个方面:

(1)立意不同:“创新型”立足于原来没有的产品、项目、软件、方法以及材料等,而“问题解决型”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行改进或提高。

(2)程序不同:“问题解决型”课题的现状存在着问题,与标准相比有差距,为此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并找出主要原因,然后制定对策并加以实施,把问题解决,从而达到目标。而“创新型”课题的现状没有问题,所以就不需要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但为了追求卓越,谋求更加理想的状态,寻找突破点,研究、确定最佳实施方案就成为其主要内容,因此在活动程序上就有一定的差距。

(3)结果不同:“创新型”经过活动可以取得新技术、新产品、新工具、新材料等;“问题解决型”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的。

(4)参与人员不同:“问题解决型”通常是以生产和服务一线领导、管理技术人员、员工为主体开展活动,“创新型”课题常为科研人员、设计开发人员、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共同合作。

问题解决型根据课题来源不同又可分为“自选型”和“指令型(或指导型)”。如果诊断师对“自选目标”和“指令性目标”界定不清、活动步骤或内容颠倒;程序内容描述与步骤的标题不符,步骤之间逻辑关系不清,就不能做出判断,找不出问题的症结,评审时也就不能切中要害,达不到诊断的效果了。

1.4 掌握统计工具用途和绘制方法

选择适宜的统计工具,可以有效地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提高判断问题的准确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作为一名QC小组活动诊断师,不仅自身要明确新老7种工具及常用的柱状图、饼分图、折线图、正交试验等统计方法的用途和绘制要求,而且能够举一反三,指导小组成员正确运用统计方法有效的解决问题。目前,由于诊断师水平的参差不齐,有些申报省部级及国优的QC成果仍然存在统计方法应用不当或错误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如下:

(1)有的QC小组成果只应用传统的统计方法,如两图一表(柱状图、因果图、对策表),排列图、正交试验、箭条图、PDPC法等质量工具用的比较少。

(2)有的成果盲目追求新颖、复杂的统计方法,失去应用统计方法的意义。有些小组对统计方法不理解,用后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画蛇添足,甚至导致结果错误。

(3)对常用的工具方法也存在选择和使用不正确情况。如树图、因果图、关联图选用不当,排列图绘制错误,正交试验没有对选出的最佳因素组合进行试验等问题。

(4)由于对QC活动中统计方法不了解或不掌握,有些QC小组活动中可以选用统计方法而没有选用。如在实施对策环节,小组活动进入了质量改进的实质性操作阶段,各种改进过程及活动效果都需用数据表达,因此,可用的工具及方法也很多。如:调查表、直方图、控制图、矩阵图、PDPC法、头脑风暴法、流程图、正交试验设计法等,很多小组活动人员由于对统计方法不熟悉,没有根据自己处理数据的实际需要恰当的使用,而是采用一些非数据性的统计方法,如用文字描述,不能生动、直观展现成果的对策实施过程,降低了QC小组成果质量。

2 QC成果诊断和评审的侧重点

2.1 注重程序评审

在日常评审中发现不少成果报告有明显的倒装,套用痕迹,思路不清晰,程序不正确,有些成果是按照科技论文、技术方案的格式编写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小组成员对PDCA程序不熟悉,各阶段之间的内在关系不清楚,简单地照搬照抄,导致成果逻辑混乱。作为QC小组活动诊断师,必须思路清晰,迅速理清QC成果的程序结构和存在问题,从方法步骤上给予正确的指导和评价。

2.2 注重事实评审

(1)判断小组选题是否能够围绕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是否解决了生产现场的工艺、设备、仪表等问题,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小组是否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QC小组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建立在事实和数据的基础之上。为什么选这个课题?为什么制定这个目标?问题的症结在哪儿?为什么确定这几条主要原因?所制定的每一条对策是否包含相应的措施,是否已完成,有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等,都需要用证据来说明,而这些证据应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收集的数据要能反映客观事实、要具有可比性和时效性。有些成果要因确认环节没有到现场验证、测试、测量,只是理论分析;有些定性描述的多,定量分析的少,没有体现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的原则。诊断师在成果评审时要能够炼出火眼金睛,根据成果材料中提供的数据、图片和录像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确定成果活动的真实性,解决问题的成效性。

2.3 注重专业评审,但避免在专业技术上钻牛角尖

QC小组成果是质量管理理论与专业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也是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与其它成果的主要不同之处。很多初次参与QC成果评审的诊断师,由于在某些专业技术领域造诣深厚,遇见专业问题就抓住不放,剖根问底,使成果发布会成了专业分析会,偏离了QC小组是质量管理小组,主要是运用PDCA循环程序和多样化的方法来解决身边的各种技术、质量问题的原则。因此,QC小组诊断师在评审现场攻关型或创新型的成果时,应注重专业评审,但是避免在专业技术上钻牛角尖。

2.4 注重效果评审

(1)课题是否具备时效性。评审QC小组课题时一般应从以下3个方面来考虑:(1)课题是否在专业技术方面具备先进性;(2)是否从现场或小组本身存在的问题方面选题;(3)是否以前申报过此类课题。以前申报过的课题如果重复申报,不仅浪费了时间、精力,而且成果在管理和技术上都已经落后,不具备时效性。

(2)是否体现了改进和创新。评审一个QC成果是否优秀,不仅判断其是否符合程序,逻辑是否清楚,其核心和亮点部分是在“对策实施”环节中,要考察QC小组成员是否全部参与,改进、创新成分是否显著,统计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这样的成果才具有推荐价值,才能在行业内进行学习和推广。

(3)巩固措施是否可行。(1)把对策表中通过实施已证明了的有效措施(如改进的工作方法、工艺参数等)初步纳入有关标准,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技术含量高的技术创新可申请国家专利或者企业工法,以体现成果转化情况;(2)是否再到现场检查确认,是否按新的标准、方法、制度操作(工作)和执行;(3)在取得效果后的巩固期内是否做好记录,进行统计,用数据说明成果的巩固状况。巩固期的长短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说明在实际运行中效果是稳定的就可以。

3 成果诊断和评审应关注的问题

3.1 善于发现成果评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QC小组活动诊断师,不仅具备诊断QC成果常见问题的基本能力,如QC小组活动选题太大、口号式、手段加目的;选题理由太多、不直接;现状调查未给目标值设定提供依据;目标值太多、不定量;原因分析选用工具错误或工具运用存在问题;要因确认采用0、1法或举手表决、只挑出部分末端因素进行确认;对策表项目不全、目标不可查;对策实施文字多图表少;效果检查没有巩固期、没有有关部门确认、计算经济效益用假定年度;巩固措施没有将对策表中有效的措施纳入具体标准等。而且,对于QC成果呈现出的各种“疑难杂症”,更需要诊断师的真功夫,诊断师要能在成果发布过程中迅速对成果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号准脉,找准问题,为小组成员提出高水平的建议和意见,利于成果质量进一步提升。

3.2 提高QC成果评审的权威性

如果QC诊断师内功不够,对QC小组活动程序、专业技术及多媒体新技术不熟悉,现场评审时不能准确地分析问题、找出问题根源,只凭印象、感觉来判断,对专业技术问题没有提到点子上,甚至出现“外行话”,降低QC成果评审的权威性,起不到抛砖引玉、相互交流、学习和提高的目的。

评审时应注重提高人员素质,以人为本,对相关单位和人员的活动成效应予以肯定和鼓励。指出不足之处时,要实事求是,抓住重点,具体指出每一个问题,并说明依据。针对不足,还要指出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以便下次活动加以改进。

4 结论和建议

目前,QC小组活动已经拓展到节能、安全、环保等多个领域,为进一步提高小组活动成效,改进企业管理水平,QC小组诊断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方法、质量管理新理论,力争在QC小组活动程序上成为专家,在专业技术上成为行家、通家,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本企业和同行业的QC小组活动,促进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摘要:一名合格的QC小组诊断师作为QC小组的引领者,应接受过系统正规的诊断师培训,熟练掌握QC小组的活动程序,熟悉统计工具的用途和绘制方法,能够准确区分“问题解决型”与“创新型”小组活动程序之间的差异,善于发现质量工具应用不到位的问题。在成果评审时能够抓住主要症结,提出让人信服的意见和建议,进而达到帮助小组提高活动水平和成果交流、提高、推广的目的。

关键词:QC小组活动,诊断师,成果评审

参考文献

企业与QC小组活动 篇3

【关键词】企业;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

1、做好QC工作的关键环节

1.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推广QC管理的前提。在QC工作方面,1987年8月我国颁布第一个“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随后全国各地纷纷制定颁布了适合当地特点的“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中石化组建后建立了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相关规定。

在制度内容上,要包括QC活动的宗旨、相关部门的责任、管理措施、培训要求、考核奖励措施、成果应用范围、完善和改进等内容。制度要有可操作性,同时要通过广泛宣传使一线员工知道,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抓好监督,以保证制度在推广QC活动中起到应用的作用。

1.2开展QC知识培训,广开QC活动思路

1.2.1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普及QC知识,广开QC活动思路是开展好QC活动的基础。从质量角度分析,企业应该完善有关制度,通过普及QC知识,开展QC活动,来调动员工参与管理、干好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培养自己的团队,提高产品质量或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声誉。

1.2.2开展培训工作的方法。在普及QC知识方面可以采取的方法很多,比如发放相关书籍、观看相关光盘、培训骨干教师然后再授课以普及QC知识。总之,通过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大家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去主动选题,去开展QC活动,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3领导重视是员工搞好QC活动的保障

开展QC活动时,小组成员势必会牵涉到投入精力、时间、经费等,领导重视就是要解决好在QC小组成员需要投入时给与充分支持的问题,解决好因QC成果的出现,可能会对原来的工作方法进行改变、对原来的管理制度进行修订调整、对原有的设备需要更新改造等等问题,解决好在QC小组取得成果后对小组成员给予鼓励或奖励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必然会有成本(包括人力资源成本)的产生,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要以科学的态度去面对。

1.4推广优秀QC成果,是企业开展QC活动的最终目的

企业应及时总结QC成果,推广QC成果,使QC成果的作用尽快发挥出来。一个好的QC成果可以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对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将产生极大的积极效应,因此及时对QC成果加以总结推广,要比仅仅在形式上重视QC活动本身重要的多,毕竟我们开展QC小组活动的宗旨寻找并克服我们在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是改进质量、降低成本,是提高人的素质和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追求卓越绩效的一种具体行为。

1.5开展QC活动就是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鼓励全员参与QC活动,是现代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学习型人才的最佳渠道。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而鼓励全员参与QC活动是最为直接的手段。因为在整个QC活动中,小组成员要学习、要讨论、要思考、要总结。因此,鼓励开展QC活动,就是在丰富企业的质量文化,在为企业的发展腾飞添翼。

2、优秀的QC成果助推企业发展

2.1创新型课题《多功能介质采集器的研制》,助推企业安全生产,高效监督

开展腐蚀监测工作是油田防腐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前中原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防腐所“腐蚀监测组”采集样品时,一般都要求生产单位“停抽、停输、或停运”,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参与人员携带的工具种类繁多,并且是在输油、输气管线或井筒上作业,易燃易爆,还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该项工作始终是我院领导最为担心的一项内容。

2008年,中原油田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防腐所“腐蚀监测QC小组”以“设计一种与地面腐蚀监测系统相配套,可以在预选定位置自主采集集输系统内部上、中、下任意部位的油、气、水单一介质样品的‘多功能介质采集器’的研制”。课题完成后,经现场使用验证:该介质采集器能够与地面腐蚀监测系统相配套,并且可以在预选定位置自主采集集输系统内部上、中、下任意部位的油、气、水单一介质样品,成功地解决了自主采集介质的需要,达到预期设定目标。

同年该课题荣获“中原油田优秀QC成果一等奖”,之后再获“2009年度石油工业优秀QC成果一等奖”。

2.2广泛开展QC活动,助推标准的宣传和实施

GB/T16750-2008《潜油电泵机组》于2008年8月发布,2009年3月1日实施,该标准同时代替了原GB/T16750.1~3-1997《潜油电泵机组》和GB/T14816-1993《井用潜油三相异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两个标准,它的发布实施为油田电泵产品的设计、生产、试验和检验、标识、防护、运输和储存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为了尽快掌握和应用该标准,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电潜泵技术研究所的广大技术人员,在院所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大量的而精心细致的研究工作。在贯彻实施该标准过程中,凡是遇到问题、难题技术人员就会自觉利用QC活动的理论和方法,开阔思路,大胆创新。

该标准的宣贯,推动了电泵生产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准确化建设,达到行业化规范统一。延长电泵机组免修期37.9天。这其中技术人员积极开展QC活动,总结推广QC成果起到了积极作用。

3、企业开展QC工作存在的问题

⑴QC认识和知识的缺陷,导致了有些领域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误认为与自己无关,影响了该活动的推广普及;

⑵小组成员在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过程中,来自于一线的一手资料少,导致拼凑材料,漏洞百出,QC成果质量不高;

⑶横向交流的缺少,导致了小组成员的开展活动的技巧不高,甚至在接到指令性课题时,会产生有畏难情绪;

⑷借口工作忙,生产任务重,过分看重眼前利益,顾不上开展QC小组活动;

⑸管理者对开展小组活动的意义理解不深,引导不够,导致部分职工认为那是技术人员和干部的事,因此积极性不高;

⑹有时还会因为领导班子调整或机构不稳定,而使QC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⑺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发挥不好,培训工作有缺陷,导致年轻同志缺少QC相关知识,因此不敢“接近它”;

⑻管理与激励机制没跟上,或有制度但不兑现,影响了职工开展QC活动的自觉性。

4、结束语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改进是企业活动的永恒主题。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很多,但是毫无疑问,QC活动是群众基础最好,最容易推广的方法。本人认为,任何企业都可以以此为契机,重视QC工作、鼓励QC活动、总结推广QC成果,这样必将为企业带来丰厚的收获。

参考文献

qc质量小组论文 篇4

一、简要说明

中铁十局上海浦东铁路项目经理部承担的跨庄胡公路特大桥位于DK10+537.38处,此桥为163孔32m 预应力砼梁,14孔24m 预应力砼梁,2孔16m 预应力砼梁;园端形板式桥墩、T 形桥台、φ600mmPHC 管桩及钻孔灌注桩基础、钢筋砼浅埋式承台。在施工中应用了全面质量的方法,研究如何实施PHC 管桩施工控制。

二、管理方法及措施

跨庄胡公路特大桥PHC 管桩施工,根据现场情况,采用DH508型履带式打桩机和D62型6.2t 风冷式柴油桩锤进行打桩。采用25t 吊车负责组立桩机、卸桩、喂桩、倒桩。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克服上海阴雨天气多,不利于施工等困难,优质安全地完成PHC 管桩施工。

三、社会经济效益

通过开展QC 活动,运用科学的施工工艺及先进的管理方法,使跨庄胡公路特大桥PHC 管桩施工顺利完成,并通过开展QC 活动,使跨庄胡公路特大桥创部级优质工程。通过施工,减少横移、纵移工程量,节约辅助材料。PHC 管桩施工安全可靠,保证工期,节省劳力,节约成本。

四、活动时间、议程

QC 小组自成立以来,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知识解决了不少施工中的难题,保证了工程质量,提高我单位的社会信誉,扩大单位的知名度。

五、项目组长及主要参加人员

该项目活动的组长陈汉衡经理,主要参加人员为隋永兴、汤德强、张庆杰、严贡友、刘斌、王大军、王晓奇、马传生、王磊、戴其鑫,其中汤德强、张庆杰、严

贡友主要任务为搜集影响成本的各种数据,运用统计工具进行评价。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制定出解决方案。隋永兴、张庆杰、刘斌、王大军、王晓奇、马传生、王磊、戴其鑫负责解决方案的具体实施,如果实施不理想,继续改进。由项目经理陈汉衡负责制定每月活动计划并检查落实方案的实施情况,做好工作总结。

六、协作单位

在开展QC 活动中装吊工、电焊工的成员相互配合,PHC 管桩焊接过程中严格材质质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通过QC 小组及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保证了工程质量,该取得了“上海市重点工程立功竞赛优胜单位”称号。

QC小组活动总结 篇5

根据公司6S活动开展情况及要求,公司在品质月内以节能降耗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现将QC小组开展的活动内容总结如下.一、整理

定期整理办公场所,清除不必要的的物品,办公室只摆经常用到的办公用品、工具、材料等,其它资料整理归档。办公室及仓库的物品排放整齐,避免误踏绊倒危险,现场划分责任区,有固定的当班人员负责落实。

二、整顿

材料、零件、资料、工具放在集中规定的地方,并用颜色标签作标识,消防器材周围、紧急门道及出入口不得拜访杂物,通道走廊不可摆放物品,零食堆放需写标识牌。

三、清洁

每天定时收拾清扫办公区域、仓库、中控室等,并清除灰尘、垃圾,保持现场干净整洁。杂物及时清理避免混入或污染其它物品,并且及时恢复脱落的设备零部件。保持设备及周围环境清洁无污垢。

四、规范

员工的操作有章可循,着装统一,设备台帐规范管理,两票三制规范执行。

五、素养

上班时间保持状态良好,员工养成随手关门的好习惯,自己使用的橱柜门保持关闭,以避免碰伤他人,工作时要专心,聊天容易影响工作效率,经常检查物品标识是否脱落,搬运物品时采取正确的姿势,不可野蛮搬运。

六、安全

遵守公司安全制度,根据应急措施处理流程进行操作,并且必须按规定正确佩带劳保用品,劳保用品经常检查,整理。安全装置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各类的可燃性、腐蚀性的危险品要特别规定存放的区域,且远离火源,消防通道确保畅通。

七、节能降耗

较开展活动前,分厂所有员工已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打印机电脑用后马上关闭。搬用用废纸整理并收集起来,有需要时再利用。锅炉的运行调整方面从操作,工艺等方面入手通过调整降低厂用电能耗,通过技改大浪节约了脱盐水的消耗量等等。

在我分厂开展6S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实际操作问题,但QC小组及时讨论探讨,采取适当措施使工作做得更好。现场的6S管理不容易,需要靠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达到标准,体现效果。QC小组的组长十分尊重组员的意见,同时也进行了多方面培训,让员工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分厂还将会多多组织团体活动,让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6S的管理工作中,让员工有主人翁的感觉。

qc小组活动总结 篇6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重庆市电力行业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总结暨经验交流会,下面我代表沙坪坝供电局就20**年QC小组活动开展的情况做如下汇报。

20**年,在重庆市电力行业协会的支持和指导下,沙坪坝供电局高度重视QC活动的开展,在全局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围绕年度的创新型企业建设目标,为我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现将有关工作简要回顾如下:

一,20**年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QC成果发布会顺利召开,进一步营造了创新氛围

20**年12月18日顺利召开了局年度QC成果发布会,经过筛选和预演,共有12个QC小组汇报了一年来开展QC活动的过程及取得的成果。由QC活动专家,市电力行协领导,局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评委团进行了现场点评。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外,还首次评选出了“最佳表演奖”, “最佳技术创新奖”, “最佳视觉效果奖”。此次发布会得到了全局上下的支持,局长,书记担当评委,全体中干,班组长全程观看,在进一步营造创新氛围的同时,QC小组活动也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2,组织参加各级QC发布会,取得较好成绩

上半年积极组织QC小组参加各级成果发布会,把每一次发布会都看成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QC成果都进行精心的准备,邀请QC活动专家对QC成员进行指导,并多次演练。5项成果参加了重庆市行业协会QC成果发布会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各两名,获得三等奖一名。一项成果参加了重庆市质量协会20**年QC成果发表赛获得了二等奖。一项成果参加20**年全国电力行业QC成果发布会获得“全国电力行业优秀QC成果”的称号,配网中心技术组QC小组通过了全国优秀QC小组的考评。

3,注重QC小组活动过程管理,20**年活动全面展开

全局共有生产班组64个,20**年各班组注册QC小组46个,占班组总数的2/3,报送的QC课题经局QC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审查后,确定了局重点QC课题17个。

为提高小组活动的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今年已经将QC活动管理的重点放到了过程管理上,要求各小组每月要有活动总结,科技信息中心也会定期开展检查和指导

4,以群众性创新为基础,加强成果培育及转换

积极引导QC小组成员开展专利申请,上半年由QC小组申请的专利7项(其中一项为发明专利),超过全局申请的一半。一批应用效果较好的QC成果被作为科技项目进一步开展研究。“配电房噪音治理”等优秀成果在技改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几点体会

1,提高重视程度是QC小组活动开展的基础

近年来沙坪坝供电局高度重视职工创新创效活动,将QC小组活动作为建设创新型企业的主要着力点,使QC小组活动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开展。

一是开展QC小组活动是我局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然选择。在电网建设,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等方面我们都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如何适应电网的快速发展需要,如何适应新技术,新设备快速更新的需要,如何来满足客户对优质服务不断提高的要求,这些困难都使得我们必须在管理模式,生产技术上进行创新,而QC小组活动正是开展这些创新活动的最佳舞台。

二是开展QC小组活动是实施我局人才战略的有效途径。为满足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这几年,我局引进了一批高素质高学历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年轻的生力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沙坪坝供电局的发展建功立业,也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又一重大课题。在QC小组活动中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推动全员创新,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也为员工搭建了锐意进取的平台,铺就成长成才的道路。

三是开展QC小组活动是我局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学习型企业”就是要增强职工的学习力,实践力和创新力,激活职工中蕴藏的巨大潜能。我们在企业文化的设计中注重增加鼓励创新的元素,从制度,理念,行动上鼓励职工创新,鼓励职工继续学习和终身教育。QC小组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丰富了职工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也推广了科技创新的概念。

2,规范管理是QC小组活动开展的保障

20**年为保证QC小组活动的规范有序开展,在完善规章制度,优化激励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重新颁布了科技,QC管理办法,多管齐下推动了QC小组活动的发展。

一是各部门,车间对科技,QC联络员进行了调整,充实了技术力量,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真正形成了自上而下的QC活动管理网络,使群众性创新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责任,有专人管理。二是将QC小组活动目标分解到各部门,车间,对照目标制定详细的节点计划和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将实施情况与各部门车间负责人绩效挂钩。三是进一步加大了对QC小组活动的激励,吸引更多的员工参与其中。

三,面临的问题

1,QC小组活动的能力还亟待提高

在参加重庆市QC发表赛,全国电力行业发布会等上级发布会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优秀成果,不论是在成果报告的组织,各种图表工具的应用,以及成果发表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是一两个成果上的差距,二是整体水平的差距。

2,QC小组活动普及率还不高

群众性创新活动的本质就在于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员参与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活力所在,但目前来看,还没有达到全员参与的程度,与长安半年的成果200多个相比,我们小组注册率,成果数量等指标还比较低,部分车间走在了前面,在课题数量和质量等方面进步明显,但还有一些车间在重视程度,QC知识普及等方面需要加强。

另外,有些专业(如营销,变电运行等)选题困难,思路还没有完全打开。

四,建议

1,公司层面组织加强与QC活动开展的先进网省公司,重庆几大集团开展交流,学习QC活动组织推进的方法,开拓视野。

2,今后在参加上级发布会前,建议公司组织对参赛小组进行整体包装及指导。提高重庆电力集团作战的能力在重庆市发表赛上,我们看到长安,格力,烟草等行业参赛的成果多,获奖的成果多,参加的评委多,集团作战的优势明显。

qc质量小组论文 篇7

《质量管理》课程因其强调质量管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契合, 强调专业知识在岗位群中的具体应用, 是一门典型的具有高职特色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质量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 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实训来巩固课堂知识。本文就《质量管理》课程教学评价方法进行一定的探索, 就QC小组在高职《质量管理》课程教学评价中的应用作简要阐述。

一、《质量管理》课程与QC小组

《质量管理》课程内容的确定, 应与本专业结合, 培养服务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因此, 课程内容既要能反映专业特色, 又要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够满足岗位要求。《质量管理》课程内容如“全面质量管理”、“统计基础知识与老七种统计工具”、“ISO9000族标准”、“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与方法”、“过程质量控制”、“质量检验”等知识点, 都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知识, 也是今后从事有关工作必备的知识。

QC小组又称品质管理小组, 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 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 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组织起来, 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有关调查数据显示, 目前QC小组在全国各大企业应用较为广泛, 特别是制造业。

二、QC小组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1. 传统职业教育考核评价方法及不足

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评价, 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导向、检验诊断、反馈调节等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考核评价环节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指挥棒。而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课程考核基本上仍然采用笔试、口试、实操考核及课程设计等, 基本上“笔试为主, 实操、口试为辅, 少数课程应用课程设计”。总结一下,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笔试是高职教育中大量使用的考核评价方法

这样的考核观念落后, 与现代职业教育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不协调。主要体现在笔试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基本上临考前以划重点的形式让学生死记硬逼, 这样削弱了平时授课时学生的听课参与积极性, 且接受知识非常被动, 制约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2) 考核环节理论与实践分离, 不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

现有教学计划中常常以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的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环节分离, 理论课程单纯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实践课程单纯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这种理论实践分离的做法往往培养出一批理论课程好, 在校排名靠前的学生, 但在面对就业时却显示出了实践能力的缺乏, 动手能力极差。

(3) 考核的内容不能覆盖全部教学目标

传统的考核方式由于考核卷面、形式的限制, 导致考核内容相对较少且片面, 不能覆盖全部教学目标, 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 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片面追求知识的应试性, 侧重于某一方面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

2. 项目驱动教学法

在介绍QC小组在《质量管理》课程教学评价中的应用之前, 首先引入有关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驱动教学法, 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项目驱动教学法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通过组成团队去寻找得到结果的途径, 并获得这个结果, 同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习工作过程而非学习结果, 在工作过程中锻炼团队协作、与人沟通等各种能力。这种模式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 以现实的、学生生成的知识和培养起来的能力为最高成就目标。

3. QC小组在《质量管理》课程评价应用

在《质量管理》课程开始, 引入相应的QC基本知识之后, 要求学生以小组进行组合, 主要由个人意愿, 结合考虑小组成员交流及进行项目的便利性进行组合。教师要求每组针对身边 (宿舍、课堂、学校相关部门等) 存在的质量问题确定改善主题, 其目的是在完成实际QC小组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单项技能进行实训。

为更好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在整个考核评价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弱化对记忆性知识的考核, 注重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是指学生在进行QC小组项目的过程中的任意时段里给学生进行合理、公正、全面的定性及定量的评定, 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出勤、课堂提问、各关键过程完成情况、成果展出、书面报告等。

在专业课开始时, 首先介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核心能力及主要就业岗位要求, 然后介绍本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要求, 然后结合该专业培养目标, 提出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在整个QC小组阶段性活动过程中, 定期组织成果汇报交流, 委派一位发言人交流汇报团队成果 (2分钟~3分钟) , 每次记录阶段工作成绩。学期结束最终成绩评定采用项目答辩的方式进行, 每小组10分钟汇报, 5分钟小组交流答辩, 回答老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 其他小组成员可根据实际工作中自己的角色分配进行补充, 最后结合QC小组项目的难易程度和汇报答辩情况给每小组综合评价, 以及各小组成员的实际表现做出最终的考核成绩。

三、课程评价模式改革效果展示

1. QC小组运作形式及课题选择

笔者抽取06~07级共计6个班级专业学生样本进行分析, 以下数据均针对该6个班级学生做出。每个班级学生人数在38人~50人不等, 小组成员要求5人~10人, 表1为分组情况。

在分组的基础上, 各小组结合具体情况选择身边的QC改善课题。综合可见, 课题主要集中在对学校周边、教学系统、后勤系统等部分的改善, 本文列举部分课题如下 (此处不再分班级列出QC课题) 。

2. 学生最终成绩比例构成

学习成绩评定体系在评定内容上应该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和动手能力的体现, 应该重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科学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等方面的表现。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闪光点, 教师更应积极评价并加以肯定。采用将QC小组引入到《质量管理》课程评价中去, 不仅仅贯穿了整个《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接受知识, 并且在QC小组项目实施过程中, 及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项目操作相结合, 巩固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如团队合作, 人员沟通, 数据收集整理, 领导协调, 户外调查, 软件应用, 口才交流等能力。

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中, 学生最终成绩比例构成主要包含了两大知识模块, 一部分如全面质量管理、ISO9000族标准、质量检验等知识的考核采用平时穿插授课形式, 考核方式有小测验、案例分析讨论、小组角色扮演、课堂提问积分等多种方式, 以40%计入最终成绩。另一部分为QC小组活动分, 教学中以QC活动过程所需知识点为依据进行授课, 做到教学内容贴近工作实际所需, 知识点如QC小组基本知识、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工具、质量控制技术与方法、过程质量控制等知识点, 成绩评定主要包含QC小组活动全过程中的综合测评分。围绕QC小组活动过程:“QC小组组建阶段→选择课题阶段→设定目标阶段→原因分析→要因确定→对策制定→对策实施→效果检查→制定巩固措施→总结”, 要求学生掌握有关QC小组在质量管理领域的作用, 并对QC小组运作模式有概括性了解;培养团队协作及沟通协调的能力;基本采用自行选择课题的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此过程中采用头脑风暴法、亲和图、水平对比、流程图等工具;除专业知识的应用, 学生普遍体会沟通协调及团队工作的魅力, 这与实际工作情境更加吻合, 更有利于学生情操的培养。主要穿插部分QC统计工具的学习, 重点在于培养工商类学生定量化分析及问题处理的能力;利用各种办公软件的能力等。QC小组活动部分及最终成果发表成绩共占总成绩的60%, 其中过程完成情况、最终成果汇报、角色重要性、小组成员相互评价等在该60%中分别占去相应的比例。最终两部分成绩成为学生《质量管理》课程的最终成绩。

四、小结

将QC小组融入《质量管理》课程的授课及考核过程中去, 不仅有利于教学环节的整合, 而且可以极大促进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积极性, 对实际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价。

1.主要通过让学生在学习期初首先进行该课程知识方面的学习, 同时让每位同学融入到企业质量改善小组的角色中去, 让学生对今后可能从事的岗位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2.任务导向的课程教育模式, 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小组任务中去, 在小组任务进行的过程中灌输知识, 学中用, 用中学, 无论从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来看, 都有高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明显优势, 通过实践引导促进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3.此外,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 仍然包含如全面质量管理、ISO9000族标准、质量检验等关键质量知识的教学, 这些教学内容仍然可采用传统教学考核模式加案例、情境模拟等形式, 更进一步丰富了该课程考核的内容。具体考核内容所占比例可由教师在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上自行调节。

这样, 通过对《质量管理》课程考核环节的改革, 对学生的学习带来明显的冲击力,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提高了对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 开拓了创新精神, 真正达到了考核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明荣《:质量管理》.科学出版社, 2008年

[2]马越等:高职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总第239期

qc质量小组论文 篇8

关键词:油田企业;QC小组;实践与讨论;

中图分类号:TE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1

引言:QC小组是一种独特的群众性管理组织形式,不仅能有效地提高群众的积极性更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油田企业实施QC小组无疑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又存在着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本文在对QC小组活动的具体内容及特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讨论了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及对策,具体内容如下:

一、QC小组活动的主要形式及内容

本着自愿的原则从油田企业的各个工作岗位上召集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组成QC小组。确定小组活动的时间和课题, 围绕油田企业的经营策略、方针目标、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如何实现降低消耗改进生产质量等主题内容展开讨论,并对油田企业进行实际的生产操作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进行有效实施。在小组的活动中员工的经验得以相互交流,员工的积极性得以充分的调动,同时也提高了油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QC小组活動实践特点

(一)保证员工的自主性。QC小组活动的核心便是企业员工的自主性,在油田企业QC小组开展的过程中,员工首先要主动报名参加,在QC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并不以某位员工为核心,而是所有员工融入到讨论中,进行自我教育,相互交流经验与看法,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挖掘员工内在的潜质,提高员工的素质[1]。

(二)小组成员的群众性。油田企业QC小组的成员包括领导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及基层的工作人员,成员具有群众性。各个阶层的人员都可以加入进来,实现了广大职工群众共同进行管理的目标,有助于企业的更好发展。

(三)发挥员工的民主性。在油田企业QC小组活动中充分地发挥员工的民主性,每位员工都有当QC小组组长的机会。在针对活动主题进行生产讨论时,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所得数据随意发言,不论职位技术的高低,充分地发挥员工的民主性,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也保证了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

(四)活动内容的科学性。油田企业QC小组活动的具体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小组成员必须用实际的数据或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及讨论,并用较为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使企业中出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纠正及改进。

三、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对QC小组活动认识不足。在QC小组活动的实际开展中,部分油田企业常常无法得到领导的足够重视,导致对其关注度不够,奖励等政策无法落实,而延误小组活动的开展,削减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活动内容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起到促进企业发展和带动员工积极性的作用。

(二)QC小组活动内容偏离生产。QC小组活动的主题及内容都过于死板,缺乏生命力,把重点放在了发表结论及评审上,而没有重视小组成员相互交流经验的过程及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工序质量检测,而仅仅以书面会议为中心,偏离了油田企业的实际生产操作需要。部分小组成员也出现了倒装结果的现象,并没有按照活动内容制定相应的规则。如此一来便使QC小组活动缺乏创造性及实际性,偏离了QC生产活动小组原有的意义。

(三)企业生产数据统计不达标。在进行QC小组活动时,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企业生产质量波动进行统计学的控制。然而小组成员往往不能对企业生产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及汇总,应用的统计学方法及工具也并不规范,没有有效的区分计量数据及计数数据,致使企业生产数据统计无法合乎标准,给企业带来损失。

(四)缺乏普及性的教育内容。QC活动小组本身就是由各个阶层员工组成的,每位员工虽熟悉自己的工作领域,但对企业内部的其他工作内容缺乏了解。在QC小组的活动中,往往没有先进行普及性教育,而直接讲述成果或运用过于专业性的语言,无疑降低了员工的积极性,让部分员工丧失了参与的兴趣,没有将QC活动小组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开展同时也使企业的综合性实力无法得到提升。

四、采取的相关措施

(一)提高对QC活动小组的认识,加强领导的关注度。想要让QC活动小组在油田企业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明确QC活动小组的真正意义,让群众性的质量生产管理活动得以在员工中广泛推广[2]。油田企业领导也应充分提高对QC活动小组的关注度,为活动制定奖惩政策,并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加强QC小组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油田企业得以更好地发展。

(二)明确活动课题,以生产活动为中心。在QC小组的活动过程中,要制定以生产活动为中心的活动课题,对油田企业的数据进行多方位的统计与整理,利用调查表、排列图、散布图等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运用分层法、因果图、系统图、控制图等对课题内容进行分析,实行PDCA程序,对课题进行严谨的讨论,以实际的生产数据为事实依据,应用规范的统计学方法,明确活动的课题内容,以提高生产技术质量为重心,开展活动。

(三)实行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本着质量管理,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在QC小组活动中应对小组成员进行教育培训,运用科学的方法普及油田企业生产数据统计等相关知识的专业性知识,提高小组成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让成员能将理论联系到实际中去,进行有效地应用,并把教育培训作为QC小组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将考核制度与教育培训制度并行,定期考察小组成员的专业生产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保证教育培训效果的同时,提升了成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了油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油田企业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五、结语

油田企业实施QC小组活动是促进油田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一种独特的群众管理性组织形式并以企业生产为主要主题,在实践活动中也任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够为问题的解决或持续改进提供帮助,为油田企业带来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邓凤姣.谈Qc小组活动的体会[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4;111~114

QC小组活动策划 篇9

根据公司推进QC小组攻关活动的通知及要求,××××(团队名称)现已“××××(活动主题)”为主题的QC小组活动。

一.小组活动要求:

1.主动参与,责任意识强。

2.正确使用QC七大手法、PDCA、8D报告等方法。

3.活动中用数据说话,讲究有效性及确切性。

二、成立QC活动小组

三、职责分工

一、QC小组组长主要职责:

1.制定攻关方向。

2.协调小组各成员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

3.编制QC小组活动成果和制作PPT演示文稿。

二、QC小组成员主要职责:

1.积极配合小组组长的各项工作。

2.认真完成组长分配的各项任务。

四、活动时间

预计三个月(××年××月××日-××年××月××日)

五、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

六、活动安排和计划

第一步:组建小组(预计××年××月××日)

第二部:开展活动:

1.Plan 计划(预计××年××月××日)现状把握,设立目标,分析原因,确定根本原因,制定改善措施

2.Do 实施(预计××月××日-××月××日)实施改善措施

3.Check 检查(预计××月××日-××月××日)验证改善措施有效性

4.Action 改善(预计××月××日××月××日)巩固改善措施,预防在发生与标准化,分析遗留问题

七、总结

编制小组活动成果和制作PPT演示文稿。

策划人:×××

QC小组改善活动细则 篇10

××年,集团要求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以质量管理改善活动(以下简称“QC小组改善活动”)为主,具体要求如下:

一、活动要求

1、活动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2、参加范围:

集团下属工业企业所有部门及员工(上至总经理,下至一线员工)

3、领导及组织机构职责:

集团全质办:负责宣贯落实集团质量管理工作总的要求和方针,对企业上报的QC小组改善项目,组织评审;跟踪、督促、检查项目进度及措施落实情况;针对项目开展中普遍遇到的问题,组织沟通协调会,搭建讨论交流平台;组织项目成果评审评比活动。

企业总经理:作为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全程参与企业质量管理及改进活动,制定企业质量改进总方针,为质量改进团队配备资源,对主要的质量改进成绩进行评估并给予公开认可。

企业全质办:负责宣贯落实集团和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要求和方针,组织企业内部活动相关知识培训和会议;指导各部门建立质量改善项目,成立QC小组,对项目课题组织内部评审,跟踪内部项目进度、沟通协调开展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企业内部项目成果评审与评比;向集团上报和汇报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活动取得的成果。

4、上报项目:

上报项目需是问题突出,有代表性,企业内部评审通过,并予以实施的项目。每个企业须上报2个或2个以上;其中××、××、××至少上报3个(工作质量、服务质量方面至少要有1个,产品质量方面可以有多个)。

二、活动进度

1、登记阶段:时间为××年×月至×月。

① 企业通知并组织各部门进行QC小组活动学习与培训(培训资料可参考附件一《QC小组改善活动指南》)。

② 组织各部门从自身部门着手,调查弄清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讨论明确存在问题的重要程度,找出主要问题,组建QC小组,建立改善项目,设定项目目标。

③ 对各部门上报的项目课题,企业全质办要组织进行内部评审,并登记上报集团全质办。

④ 学习培训时间表于×月×日前;学习培训签到记录、QC小组改善项目登记表和课题评审记录于×月×日前上报集团全质办。

2、实施阶段:时间为××年×月至×月。

各企业QC小组要按照活动程序和步骤具体实施改善项目,并对实施过程进行记录,形成QC成果。

集团全质办和企业全质办要持续跟踪、检查项目实施情况。

3、汇报阶段:时间为××年×月。

进行QC小组项目总结,成果制作与汇报。

4、评比阶段:时间为××年×月。

组织QC改善项目成果评审,评选优秀并表彰。

三、活动课题选择、成果制作及评审要求:

1、课题选择:

从现场、管理、服务、攻关、创新等方面,围绕提升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产品质量选择课题。比如:

(1)现场以稳定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损耗,改善生产环境为主。以企业车间、班组为主体;

(2)管理以提高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主。以企业管理人员为主体;

(3)攻关以解决技术关键为主,以领导、技术人员、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人员为主体;

(4)服务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服务质量为主。对内,以不从事基本生产的人员为主体,主要是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服务;对外,以从事对外交流的人员为主体,主要是采购与供应商,销售、客服与客户,仓储人员与物流公司,生产部门与外协单位等外部沟通与服务。

(5)创新以开发新产品(项目、服务)、新技术、新工艺为主。以创新团队为主。

2、成果制作与评审

QC小组成果要以集体活动记录为基础,事实数据为依据,按照活动指南里的程序步骤(10个步骤)进行总结。成果报告包括:小组简介、选题理由、现状调查、确定目标及可行性确认、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实施过程、效果检查、巩固措施、遗留问题及下一步打算。内容以图、表、数据为主,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各种材料齐全,并有据可查,最好以PPT形式展示。

QC小组成果在××年××月××日前上报集团全质办,评审时间初步安排在××年×月,评审办法另定。

附件一:学习培训参考资料《QC小组改善活动指南》 附件二:“QC小组改善活动”学习培训时间表 附件三:“QC小组改善活动”学习培训签到表 附件四: QC小组改善项目登记表

附件五: QC小组改善项目课题评审记录表(格式)

××××公司

上一篇:山寺原文翻译及赏析下一篇:浆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