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说明:理发师

2024-09-29

主题说明:理发师(通用18篇)

主题说明:理发师 篇1

主题说明:理发师

小班幼儿特别喜欢新奇的事物,对于理发,有些幼儿会害怕,但是很多幼儿都非常的感兴趣,看到自己的头发不一样了都非常高兴,根据幼儿的兴趣热点和教材内容,我们开始进行主题活动——《理发师》。让孩子走进了理发店,认识理发店的各种物品,喜欢上理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我们将提供各种相关的主题活动材料,旨在让孩子在做做玩玩中体验理发的快乐,自己动手,大胆发挥自己的想像给宝宝设计发型。促使幼儿在主题活动中获得进一步发展。主题目标

1、了解、尊重理发师的劳动,体会理发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2、了解理发店的各种理发用品以及理发的过程。家园共育

1、父母带孩子去理发店理发,引导其观察理发师的工作,知道理发师可让人们变得漂亮干净。从心理上接受理发师,消除对理发师的害怕。

2、与孩子在家中一起玩“理发师”的游戏,模仿理发的动作,增加对理发师工作的了解。

3、引导孩子关注周围人们头发的变化,说说是谁帮我们改变了发型。

主题说明:理发师 篇2

一、简述校园戏剧的历史

回顾校园戏剧的发展史, 校园戏剧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20、30年代;抗战后到文革;20世纪80、90年代;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20、30年代, 早期校园戏剧是催生中国现代话剧诞生的一股力量。清末上海的学生演剧, 最早来自欧美人士开办的教会学校。当时李叔同、王钟声、汪优游等成为戏剧探索的先锋人物。随着文明戏的衰落与爱美剧的突起, 学校演剧成为主流。学校演剧团体如北京高师、女高师、北大、清华、燕大女校曾名噪一时。较著名的是天津南开大学的南开剧团。

抗战爆发后, 救亡成为文学的唯一主题。话剧也不例外, 成为宣传抗日的重要传声筒。虽然戏剧工作者们为上演抗日题材的戏剧曾遭到迫害, 但学校演剧活动依然如火如荼的进行。在特殊的历史使命下, 使校园戏剧的影响空前壮大, 并走向成熟。由于大量的戏剧骨干力量被抽到主流戏剧中, 由于人才的稀缺导致学校演剧的影响力逐渐下降。解放战争之后, 在恶劣的政治和生活条件下, 学校演剧活动陷入了低潮。建国后, 学校演剧受到抑制, 一直到20世纪80、90年代, 又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开始了新一轮的校园演剧活动。以1985年的上海学生演剧活动最为壮观, 其中话剧《魔方》被誉为是80年代校园话剧创作的翘楚。

二、简述校园戏剧的特点

校园戏剧主要是指学生在校园中自发组织的, 不以盈利为目的, 有着人文思想、艺术性等特点。戏剧经过编剧、导演、演员三角关系, 强强联合。校园戏剧区别于当代商业戏剧最大的特点之一——不以盈利为目的。校园戏剧多半是在校园演出, 观众都是学生。演出的题材也接近生活, 易于理解。学生自编自演, 以当代学生的视角看待人生和社会。由于校园戏剧所受要求低, 演出空间随意性是其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这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观演关系, 能获得很好的场效应。校园戏剧发挥着宣传和教育作用, 是一种先进的戏剧尝试和实践, 可以演出经典剧目, 也可以演出实验剧目, 也可演出小清新风格的校园偶像戏剧。

三、魔方世界、方圆人生

《魔方》是校园实验戏剧的代表作, 以它的主题与形式特点最能说明校园戏剧的发展特征和总体形式, 其明显的特征是:不再是单一政治宣传为目的, 而是反映时代生活, 富有变幻无穷的哲理性。话剧《魔方》由九部分组成, 各个部分互不相联, 由一位主持人贯穿始终, 调节情绪和气氛。正如有的论者所说:“《魔方》在表现当代青年的心里沉淀、精神氛围、理想探求和文化背景方面, 作出了勇敢的探索。”1《魔方》的主题不止一个, 整出戏折射出青年人对人生和社会乃至宇宙的追问和思考, 成为新时期探索话剧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

《魔方》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九个剧目没有统一的情节, 每个剧目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这与传统剧目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舞台呈现的自然主义, 现实主义与其美学追求正相适应。而《魔方》则给人眼前一亮, 九个部分有话剧、哑剧、时装走秀、单口相声、舞蹈表演、演讲融为一体, 加入灯光, 音乐, 展现了多层次的观演关系。

因此, 《魔方》无论是在主题、结构还是在形式上等, 都可以说是开创了校园戏剧演剧活动新局面的一个范式, 多种元素的综合运用, 最主要的是要演绎出当代社会生活的情状, 探讨当代人性, 不仅追求的是形式上的创新, 更要有内容涵义的提升, 显示出深刻的人文关怀。

四、当今戏剧的多元化主题

在早期校园戏剧的发展中, 所体现的戏剧功能是: 开启民智, 为当下的政治斗争和民主革命服务, 使戏剧成为娱乐民众、感动民众的工具。在当下校园戏剧不再是宣传政治的工具, 而是一种娱乐性的审美活动。

校园戏剧的未来发展情况离不开未来教育和戏剧的发展趋势。21920年开设戏剧学科, 校园戏剧又不只是校园的, 它承载的意义已超出校园之外。在多元化社会形态下, 未来校园戏剧生存应寻求多元化的发展, 避免单一化, 这包括戏剧演出的多样形态。在艺术院校教学中关于学生表、导演的训练, 不仅仅是停留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基本训练中, 也尝试多种类型的表演, 还介入诸如布莱希特的演剧方法, 对舞台表演进行适当的“间离”。这是一个较高的训练层次, 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校园戏剧还存在着质量普遍不高的问题, 这对校园戏剧的发展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形成了一定的阻碍。这是由于学生戏剧的业余性决定的, 即使是专业的院校也存在着这一问题。这使得他们不可能在时间、精力和资金上对校园戏剧进行大量的投入, 也让一些层次不高的戏剧充斥着校园, 还有一些能力不足或有限的校园戏剧社团成员的存在, 让校园戏剧的发展缓慢或困难。因此, 无论是专业院校还是一般的综合类大学的校园戏剧社团一定要做好新老社员的交接工作, 还要解决好资金问题, 更要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和经历, 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校园戏剧创作的工作当中, 为校园戏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实, 学生演剧, 或是校园戏剧的整个“产业链”可以是自产自销的, 也就是说, 学生可以自己写剧本, 再由学生自己导演出来, 当然演员最好也是学生。校园戏剧应具有表现活泼、形式多样的特点。当然最动人的部分体现在他们的热情和真诚上, 在自己有限的认知范围内努力地思考和充分地表达。这不仅适用于一般综合类大学的排演剧目, 更适用于专门的艺术院校, 而且它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 编剧、导演、表演三位一体的创作团队, 既可以提升校园演剧的整体实力,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创作的能力。这样, 当他们走出校园, 进入社会的时候, 就为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这就进一步地实现了戏剧培养人、塑造人的目标了。

当下我们的生活日渐被电脑, 电视控制, 熊源伟老师称之为“斗室文化”。面对现代传播渠道高速的发展, 各类所谓的“传媒”充斥着我们的眼球, 各类信息让我们目不暇接。戏剧逐渐被挤到了边缘一角。虽说戏剧是小众艺术, 但小众也是众, 它的本真形态、不可复制、活人与活人的交流, 正是其魅力所在。校园戏剧不仅仅归属于校园, 它所承载的意义远远超出校园之外。当今社会是多元的, 戏剧也呈现了多元化特征。校园戏剧必将又一次燃起希望的火种, 照亮并带动戏剧艺术在这个社会中的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校园戏剧在当下社会中重放光彩。

参考文献

[1]胡伟民, 刘擎.〈魔方〉的探索[M].文汇报.1985.

[2]韩润磊.校园戏剧源流考察与现状分析[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2005.

[3]王小鹰.关于〈魔方〉的组合[M].剧本, 1986.

英语说明文写作中的语篇主题链 篇3

关键词:语篇 英语说明文 主题链 写作

20世纪初的马泰休斯,是系统地区分主题和语法主语的第一人,他在实际切分理论中提到,主题可能延伸到整个表达的出发点,也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也明确阐述了小句出发点和主题的区别,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叙事性语篇中,一个句子的出发点通常会源于前一句的主题,他还探讨了主题与语篇起首和结尾等的关系,但马泰休斯使用主题这一概念,仅仅为了说明表达出发点的范围。

达奈什是布拉格学派的传人之一,他发展了马泰休斯的理论,归纳出五种主题推进模式,在这五种模式中,有三种非常典型。唐宁和拉维德对此作过扼要归纳:(1)单纯线性推进;(2)持续推进;(3)衍生超级主旨推进;其中前两类是序列的,第三类是等级层次性,从推进类型来看,被发展的部分的确是主旨/主题的推进。达奈什所说的主旨/主题推进模式是可以接受的,所谓的各句的Theme或Rheme,是马泰休斯意义上的出发点。

英语说明文的写作特点(Exposition Characteristic of Writing)包括:

(1)目的明确,解说性强;(2)具有知识性、信息性;(3)主题清晰客观性强,写作时一般不带强烈的色彩和个人的主观倾向;(4)语言通俗易懂、简明、朴实。

此外,在英语说明文写作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 限定主题,一篇说明文通常只论述一个主题;(2)内容充分,提供足够的细节或例证;(3)层次分明,恰当运用文章的铺展方法;(4)用词准确,避免使用双关语及过多的夸张和华丽的词语;(5)有理有趣,以说明为主,适当渗入记叙、描写或议论成分;(6)文章布局应合理,段落衔接要自然。说明文的正文段即文章的主体,也称为中心段,一般由一段或若干段组成,主要是对文章的主题、论点、主要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等诸方面,从不同的侧面、角度对说明对象特点进行分项具体的阐述和解说,此外,正文中的段与段之间可使用过渡性词语和连接词巧妙地衔接,使文章更加清晰、严谨、自然流畅。

语篇主题链的形成主要是在语篇主题的不断推进中实现的。衔接和连贯是语篇最重要的特征,语篇中的主题推进直接影响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主题的发展必须和述题的展开相互呼应才能保证语篇的连贯性和衔接性。

英语写作是中国学生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很多学生缺乏语言组织和谋篇布局的能力,写出来的英语文章缺乏衔接和连贯,欠缺逻辑性,重点不突出,质量不高。在英语写作中,常见的语篇主题推进模式(Lautamatti,1977)包括:

1.平行推进式(parallel progression)。平行式中所有句子的主题完全相同或所指相关。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整个语篇的所有主题相同或基本相同,具有共指关系,而句子的述题各不相同。优点是主题相同或基本相同,能构成良好的语篇连贯性,但缺点是当语篇较长时,若从头到尾都使用这种模式,读上去不免让人感到单调乏味,而且主题挖掘显得缺乏深度。例:

Chinese people, from the highest to the lowest, have an imperturbable quiet dignity, which is usually not destroyed even by a European education. They are not self-assertive, either individually or nationally; their pride is too profound for self-assertion. They admit China’s military weakness in comparison with foreign Powers, but they do not consider efficiency in homicide the most important quality in a man or a nation.

2.序列推进式(sequential progression)。在序列式中,前一句的述题或述题的相关内容为后一句的主题。这种模式的主题推进的特点是后一句的主题承接前一句的述题,句与句首尾相连,语义信息以旧引新,句句均有新意,非常有利于挖掘主题深度,但是,如果语篇较长,如此不断推进下去,句子主题总是不断更新,从而可能离语篇中心主题愈来愈远,因而不利于读者把握语篇的中心思想。例:

Double negation has two distinct forms: one indicating euphemism and the other emphasis. In the former we weaken the statement,making it milder, while in the latter we reinforce it, making it stronger and more vigorous.

3.延伸平行式(extended parallel progression)。延伸平行式中的首句主题陈述后,再按照一定的模式(平行式或序列式)推进,最后又重述首句主题,从而使首句主题延伸至语篇最后一个句子。相对而言,这种模式较为优越,其优越性在于既能使语篇主题的阐述充分深入地展开,又能使语篇首尾呼应,语义连贯性非常突出。例: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Francis Bacon: Of Studies,1597).

英语说明文(Exposition)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客观事物的特点和性质,阐明事物发生和发展过程等为主要表达内容给读者以知识的一种文体。从语篇主题结构分析角度来看,英语说明文写作可以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识别(identify)语篇主题,语篇主题通常与语篇的标题相一致或相关联,而且往往在整个语篇中反复出现;第二步,识别句子主题,句子主题即句子重点论及的对象,在英语里往往与句子的主语相吻合;第三步,识别及分析主题推进模式,也就是上述谈到的三种基本推进模式:平行式、序列式和延伸式。

参考文献:

[1]魏薇.主位推进模式与英语写作教学[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02).

[2]张辉松.语篇中的主位推进与主题推进(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03).

主题餐厅设计说明 篇4

项目名称:童话爱丽丝梦游仙境主题餐厅

材料运用:透明玻璃、深灰大理石、乳白色欧式吊顶、欧式装饰画、不锈钢、水晶吊灯。二 主题餐厅的设计理念:

本餐厅设计理念:室内强调黑白灰的关系相互影响,以极简的白色调辅以自然的水泥灰色,赋予空间一致的调性。材料以不锈钢和玻璃组合,创造出穿透利落的简洁氛围。在穿透而开放的布局中,我们刻意用相当体量的灯具来分割空间,灯光纯粹自然,让人们在视觉上产生一种空旷高远的视觉张力和精神内涵。餐厅整个空间布局自然顺畅,色调以白灰为主调,灯光点缀的恰如其分,灯光设置在夜晚为餐厅披上了一套美丽的盛装,材料运用简洁自然,创造出清新脱俗之美。三 设计主题及特色:

是以童话爱丽丝梦游仙境为主题,本餐厅属于一间较狭长型的空间,为了让采光好、光线更有通透感,除了使用大量运用玻璃和吊顶及欧式乳白色吊顶来增加视觉穿透效果,也在天花板做了整体的间接式灯光照明,使空间不会有太大的压迫感。在餐厅中间设置了一个特色背景墙,即作为隔断,又美化了环境,使整个餐厅舒适美观,整个餐厅有三个单间的用餐区,其他都用隔断围成一个个用餐区,这样不会打断空间的整体性,展现了大空间。用餐区,在餐桌上方设置了吊灯,采用暖光,给人以温馨的感觉,整个空间没有打造很通亮的感觉。利用灯光的不同,起到了分割区域的作用,也给人一种安全感。通过水晶吊顶,欧式装饰画赋予饮食空间复古的生命力、感染力。以个性的格调突破了室内空间的因循守旧,青灰色石板铺设的地面,现代简约的桌椅,白色简洁淡雅,使得就餐环境营造出气定神清与豁然开朗的感受,水晶大吊灯不仅精美异常,灯光更添不少雅趣。餐厅以旧色黑白色为基调,铺上深灰色地板,白色餐桌椅。

小班小医生主题说明 篇5

去医院看病对于我们小班幼儿来说是一件有亲身经历和体验的事,他们对医生和看病已有简单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大多数的孩子都会害怕打针和吃药,对医生有抗拒感。孩子们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常会生成"娃娃生病"的游戏情节出现,扮演小医生的孩子也喜欢摆弄听诊器、体温表、针筒、药瓶等,学着医生的样子为娃娃看病,也说明孩子们对"医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家园配合:

1、在孩子生病时,家长要多注意表扬、鼓励孩子不怕打针、服药的勇敢行为。

2、家长为孩子讲述一些和医生、医院相关的故事,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帮助孩子消除紧张心理。

3、和孩子一起回顾生病时的经历,帮助幼儿了解医院和医生。

中班我爱我家主题说明 篇6

《我爱我家》

“我还我家”是一个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的主题,因此,本主题开展的脉络核心是幼儿对家的情感需求以及他们对家的原始体验。为进一步加深幼儿对自己家的环境、成员的了解,进一步萌生热爱“家”的情感,本主题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家各不相同,主题是由“我有一个家”切入,主要让幼儿让幼儿自主收集有关自己家的相关信息,如自己家的成员、自己家的物品、自己家的地址等,并与同伴一起分享,在说说、画画、唱唱的过程中进一步的了解自己的家庭,感受家的温暖。

在“家”这个话题中,幼儿对家人的感受无疑是最 深切的。因此第二阶段的话题围绕“我和我的家人”展开,旨在增加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如他们从事的职业、日常生活习惯和穿衣打扮等。本阶段注重对语言、艺术、等方式熏染和提升幼儿与家人之间原有的自然情感,在了解家人工作的辛苦、生活不易的同时、对家人无私的爱产生感恩之情。

爱是一个“大口袋”往里装有满足感,往外掏有成长感。幼儿要在充满爱意的氛围中成长,也要学习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关爱家人。因此在第三阶段的“我是家里的好帮手”中,力图以幼儿喜欢的游戏“扮家家”为核心,引导他们懂感恩,鼓励并满足幼儿愿意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心愿,萌发初步的家庭责任感。

随着现代家庭组合的多元化,在组织该主题之前,教师应面对、细致的了解班内幼儿的不同家庭状况,自主选择或重组教育内容,使教育更契合本班幼儿的经验、兴趣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在主题的行进及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关照幼儿个别化的家庭背景,尤其要充分考虑生活在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特殊家庭中的幼儿经验与感受,引导和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满足这部分幼儿独特的情感需要。同时,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交流、表达的机会、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以多种形式和自己独特的方式积极地表达对“家”的美好情感。

主题说明:理发师 篇7

凡一平是一位讲故事欲望很强的作家,有研究者称其是 “在世纪之交因启用‘故事’而存活于当代危难语境的作家”[1]。小说《理发师》强化了“讲故事”这一创作策略, 作者在紧凑的叙述中不断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减少对于细枝蔓节的描绘,最大限度地放弃了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第三人称叙述方式有利于作家充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凡一平只是通过第三人称方式来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和人物富有戏剧性的命运,对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凡一平没有过多涉及,体现了其小说“都不忙于安插自我个体的或带有‘我们’意味的文化群体的喋喋不休的说教意图……体现出叙事的故事中心主义。”[1]

陈逸飞导演的电影《理发师》承袭了电影注重戏剧化情节的特点,比如影片一开头就展示了在炮火纷飞的背景下, 理发师陆平怒杀日本军官从而开始了他的逃亡之路的情节镜头。这样紧张激烈的情节设计无疑迎合了很大一部分观众的观影需求,但陈逸飞并非一味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上下功夫,作为画家出身的导演,陈逸飞在《理发师》中无疑打上了强烈的个人印记,影片中像油画一般色彩丰富、厚重的镜头频繁出现,主演陈坤那沉静而忧郁的眼神作为特写镜头也不时冲击观众的眼球。以及影片中一些节奏舒缓、富有抒情性的画面,如陆平到达和顺县城后和宋嘉仪一起骑车在郊外游玩、晚上洗脚时两人一起捉鸟,为陆平和宋嘉仪两人心中萌发的爱情渲染了一种浪漫温馨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影片的故事性,增强了抒情意味。与小说《理发师》不同, 电影《理发师》选择了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影片开场不久就是陆平的内心独白:“人的命运,就像是大海中的一条小船,我无力掌控,也无力摆脱……”这样的内心独白在影片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但无疑已使影片具有了一种“自我个体”的情调,在引导画面叙事的同时,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了画外音叙事的审美功效。

二、文化立场的选择

一般来说,对于凭借大众媒介的电影而言,精英文化的立场往往难以见到,小说《理发师》改编的同名电影却有其特殊性。在小说《理发师》中,凡一平着力于讲述陆平在动荡的社会中个人命运的变化,却无意于批判社会现实,也回避政治意识形态上的判断。主人公陆平的人生经历了曲折动荡的几次转变:因杀人而被迫逃到和顺县城,与宋颖仪恋爱, 给日本人理发,被当作汉奸枪决的前一刻被宋颖仪救下,后成为国民党的少校参谋直至师长,步入其人生的“巅峰”时期,随后成了解放军的俘虏,被特赦后与宋颖仪重逢……陆平人生的每一次转折都并非人物主动选择或者抗争的结果, 而更像是其在强大的命运面前无奈的接受。陆平想当一个纯粹的理发师,但其所处的时代却不允许他这样,陆平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这恰是陆平面对现实情境的应对方式。有学者说,“凡一平并不把现实批判作为他小说写作的目标,也不打算在他的小说中表现道德激情,他更关注的是人在这种复杂现实情境中的应对方式。”[2]小说结尾,陆平和宋颖仪在理发店门前重逢,这是一个理想化的结局:一方面有情人终成眷属,另一方面两人重逢的地点是理发店,似乎也在暗示陆平可以实现他当一名纯粹理发师的愿望。在对人物结局的安排上,小说和电影的处理是相似的,迎合了大众的情感诉求。小说中,陆平理发的对象既有共产党人,也有国民党人,还有日本人,其身份的选择是游离于政治判断之外的。 但在电影《理发师》中,陆平不愿给日本人理发而故意划伤自己的手指,表现出了高度的民族气节。另一方面,电影对主人公陆平的内心世界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究,尤其是在人生与命运的古老命题上,作了一番古希腊悲剧式的阐释。与小说原著相比,电影《理发师》体现出了不同的道德指向和文化立场。

小说的电影改编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改编的技术层面,也是意识形态下作者/ 导演文化身份在作品中的具体反映。小说《理发师》的电影改编提供了这方面的范例。

参考文献

[1]傅元峰.“山鲁佐德”的文学启示——论凡一平小说兼及当代小说叙事倾向[J].当代作家评论,2011(3).

“御用”理发师 篇8

我找了一个多月工作,没有一家美容美发店愿意试用我,哪怕是一些简陋的小理发铺,师傅都嫌我没经验。怏怏地,我心里堆积着失望和难过,真不敢想象自己还有什么前途,连饭都没有心情吃。

父亲见我的样子,对我说,你就当我的理发师吧,不要怕,反正我都是老头子了,好不好看无所谓的。可我真的没有勇气,邻里乡亲这么多,父亲总要露面的,万一剪得难看那不是丢了他的脸,我真的没有任何把握。

可父亲连连催促我,“丫头,快点剪,家里有个现成的理发师,你难道还要我给别人送三块钱去?”那时去理发店剪个头要三块,父亲每个月都要去一次,那就给他省省吧。这样想着,我心里就没什么顾虑了,生平第一次給父亲洗了头,还顺便给他修了个面。父亲闭着眼睛,做出一副很乐意很享受的样子,任由我笨手笨脚地在他的头上折腾。过了一个多钟头,父亲的头发终于理好了。这时弟弟刚好进来,笑得合不拢嘴:“姐,你剪的这茶壶盖真的蛮像的。”父亲便拿镜子过来照照,冲他嚷:“怎么像茶壶盖子了?”

父亲就顶着这个茶壶盖过了些日子,每每有人笑他,他就反击:“你们谁能剪出这样时髦的发型?”为了让我多练技术,母亲剪去了大半生都舍不得剪去的长发,和父亲一样“聘”我为“御用理发师”。因为我,父母的发型时常变化着,时而老气横秋,时而年轻活泼。而他们,从来没有埋怨过,相反的,每次剪完发,他们都会鼓励我说:“这次真的比上次好了很多!任何事,只要努力,就没有做不成的。”因为双亲给了我这样的锻炼机会,一年后,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理发店,而且生意还算不错。

桥的主题说明文 篇9

一进清明上河园的门,我绕过张择端的石像,沿着石板铺成的小路,我就来到了虹桥。这里景物优美,景致迷人。虹桥显得加倍雄伟壮观了。这里有一个湖,它在一天虹桥陪衬的很美。

早晨,太阳冉冉升起,光泽洒向虹桥和水面,整个虹桥和湖面像盖了一层橙黄色的缎子,小鸟也赶来梳理自己的羽毛,柳树刚刚苏醒,它用模模糊糊的眼睛看着水面上的自己。

中午,这里阳光充足,许多人在虹桥上晒太阳,湖面上映着柳树,微风女人吹拂著柳树像是柳树在梳小辫子,微风女人又吹到了湖面上,波纹一圈一圈地涟漪开去,美极了!

薄暮,虹桥映在水里,好像有两座桥,上面都站满了鉴赏景物的游客,小鱼在桥下鉆来鉆去,等著人人拿吃的喂它,有趣极了!天快黑了,水面上映着回家的小鸟,我想:它们一定是鸟妈妈,找完食物回家了。

我爱我的家乡——开封。

大班主题说明:动物大世界 篇10

主题说明:

幼儿天性喜欢动物,无论是乖巧的小兔,还是漂亮的金鱼,或是凶猛的老虎都能引起他们十足的兴趣。幼儿和动物有着天生的亲密感,他们乐意走近动物、亲近动物。大班的幼儿更乐于探索动物世界的奥秘,动物们居住的环境,有关恐龙的秘密,动物的特殊本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等都会激发幼儿求知探索的欲望。

我们带幼儿走进“动物大世界”的主题,在主题进行过程中,幼儿不仅对单个动物进行细致的观察,更会寻找它们的共同之处,根据动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初步的概括分类;能发现动物们的奇特之处。这一主题对培养幼儿关注自然、热爱自然、探索自然、了解自然有着积极作用和重要价值。

主题目标:

1、了解常见动物不同的特点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有进一步探索动物生活习性的愿望。

2、对动物的奇特现象和特殊本领感到好奇,体验探索动物奇特想象的乐趣。

3、了解人类可以从动物的一些特征中获得启发,进行发明创造。

4、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家园共育:

1、帮助孩子查阅一些有关动物的资料(上网、提供相应的书籍等);

和孩子一起收看《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专题电视节目。

2、家长帮助收集相关资料,和孩子一起看、讲动物方面的书籍。

3、利用休息日带孩子到动物园、海洋馆去参观,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给孩子讲讲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4、收集动物自我保护和保护环境方面的资料、丰富有关的知识。

一美元理发师 篇11

有人不止一次向戴维建议,至少也应该收两美元了。戴维却总是摇摇头:“正因为一次只收1美元,才吸引了这么多顾客,如果涨价也许很多人就不来了。”

早就有人替戴维算过账,就算他每天为100位顾客理发,每天的收入,扣除店面租金加上水电费和各种管理费,几乎赚不到什么钱。于是,许多人都认为戴维太糊涂,不管怎样他理发的手艺不错,大家乐得占便宜。

由于戴维的理发店地点比较偏僻,再加上理发的人多,时常需要等待,很多顾客理完发就会去理发店对面吃饭。那里有一家小餐馆,专门经营一种套餐,每份只需5美元。忽然有一天,人们从戴维的理发店出来,准备去吃饭时,却发现小餐馆停业了,又过了几天,戴维的理发店也搬到了另一条街道,那正是小餐馆最新搬迁的地址。

直到这时,人们才知道,经营小餐馆的不是别人,而是戴维的儿子。原来,一般的理发店理一次头发,至少要收6美元,由于戴维坚持只收1美元,人们理完发便用节省下来的钱去小餐用餐。这样一来,小餐馆的生意便十分红火。

原来,戴维充分利用了人们喜欢占便宜的心理,看起来很吃亏,最终却成为真正的赢家。 (从容摘自《中国花卉报》)

“5毛钱”救活一家理发店 篇12

以前店里是很传统的经营模式, 雇几个理发师, 每笔业务与店里分成, 虽然提供会员卡打折, 但会员数量很少。理发师的手艺跟其他店没什么差别, 主要还是因为位置偏了一些。在小叔的建议下, 她把家里的电脑、打印机、照相机拿到了店里, 把这几个设备组合起来搞成一个具有大头贴功能的设备。然后在店门外竖起了醒目的招牌, 规定到这里理发的顾客可以免费照大头贴一次。但免费的条件是大头贴照片上必须加上理发店的名字、标志和联系电话。这样一来这些大头贴就具有了广告宣传的功能。成本不过5毛钱一张, 而在别处照的话一般收费10元。顾客在刚做完发型的时候都是形象最佳的时候, 尤其是烫发、染发后, 此时拍下照片记录下最靓丽的一刻应该是一项受欢迎的服务。

此招一出就见效了, 一些年轻人尤其是附近的学生顾客开始增多, 店里每天的营业额迅速提高30%以上。但也有些顾客不愿意照大头贴, 于是田芳对这项服务做了改进。如果哪个客人不愿意照, 可以获得一张大头贴免费券, 什么时候来照都可以, 而且可以送给别人。这样一来, 这张免费券就变成了一个“鱼饵”, 老公拿回家可以给老婆, 老人拿回去可以给子女。总之, 只要人来了, 来多了, 生意自然会好起来。

为了扩大影响, 田芳将大头贴的免费服务广告通过网络发到了本地的网上论坛, 尤其是在一些美容论坛拉拢了不少人。她还开通了微博、博客、QQ群, 每天跟网友们热议各种美容话题。随着照大头贴的顾客不断增多, 她在理发店的橱窗上设置了照片墙, 经顾客同意后, 把大头贴贴到上面。此外, 每月还举办一次“美发之星”评比活动, 在当月理发并照大头贴的顾客中评选两位“美发之星”, 赠送单次免费剪发卡 (限额50元以内) , 可赠送他人使用。

成本只有5毛钱的大头贴成功带动了人气, 从2011年1月到现在, 每天的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增长将近60%, 并已实现盈利。田芳准备继续挖掘服务上的小窍门, 通过不断的创新为小店增添更多的卖点。

点评:附加服务以巧破千斤

1、党支部主题活动说明(模版) 篇13

1、党支部主题活动报销材料粘贴顺序:报销单、报销账号汇总表、发票(相应小票或明细盖章)、发票验证报告单(单页)、活动申报表、2018年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请示审批及会议纪要、开展活动人数集体照片,涉及物品采购的均需要做采购验收单及领用单。

2、主题活动方案不能组织到旅游景点游玩,小票清单内不可有烟酒项。

3、各单位报销时,请在报销单上注明总预算、已报销、本次报销和剩余金额(报销5800元。例:总预算为325800元,已报销100000元,本次报销5800元,剩余220000元)负责人签字。

4、报销进度时间节点:10月15日前完成50%,至11月30日完成单位总预算的100%。

5、为避免遗漏登记,每笔报销单务必经过本单位预算管理员登记后交党群工作部马迪,并于每月30日汇总上交本月活动的报销材料和报销实时汇总表。

主题说明:理发师 篇14

小班的孩子来幼儿园还是会时常想爸爸,想妈妈,想家。

家是我们感觉最温馨的地方,更是孩子们感觉最安全的地方,家里有他们最亲的人,有他们最喜欢的玩具。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已经对自己的家庭积累了一些零散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对于亲人之间爱的感受、理解和体验并不深刻,需要成人予以引导。

理发师搞笑段子 篇15

2.盲人按摩都曾经得到社会认可了,哑巴怎样还不开理发店当理发师?

3.理发师的终身:年轻时不能自理,老了也是。

4.理发师与妈妈其实有一个共同点。理发师永远不懂一厘米的长度。妈妈盛饭时永远不懂半碗的深度。还有一不同点,前者让我们绝望,后者让我们长胖。

5.一哥们头发自然卷很严重,一日去理发店和理发师说怎样剪怎样剪,巴拉巴拉说了一堆。

理发师听完说道:老弟呀,你这头发要是这么剪,就白烫了……

6.哥们到理发店理发,拿出一张100元人民币给接待小姐说,照着这个剪,意思是找个100元价位的理发师。头发剪完了,理发师给他剪了一个人民币上的发型……

7.前不久我去理发,一坐下什么都没说,理发师启齿了:“兄弟,你这头发有头屑……”

我:“嗯!”

理发师:“不过还好啦,没有白头发!”

我:“嗯!”

理发师:“我见过很多品种的头发,有油发、黄发、稀发……”

我:“嗯,嗯。”

理发师:“你这头发太枯燥,以我多年经历来看。是‘沙’发!”

8.老公去剪头发,理发师对我老公十分客气,各种聊家常“以前没见过你呀!帅哥你平常不来吗?你喜欢理什么发型?要不要办张卡?我们这里办卡全年洗头八折。帅哥要不要思索下?”

老公淡淡道:“之前在隔壁办了张卡,到期了就没续费。”

理发师忙问:“为什么没续费呢?你觉得我们店和隔壁比起来有什么优点吗?”

老公仍是淡淡道:“由于隔壁的理发师嘴太碎,很讨厌。”

主题说明:理发师 篇16

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

一、主要内容

《一面五星红旗》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课文,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旅游遇到危险时宁愿忍受寒冷和饥饿,也不肯用国旗换面包,最后晕倒在地,赢得外国友人的尊重和友情的故事。课文从三个方面叙述事件的经过,第一部分写“我”在一次漂流活动中失事,处境非常艰难;第二部分写“我”与面包店老板打交道的过程,“我”断然拒绝了他提出的用面包换国旗的要求;第三部分写“我”的行为感动了面包店老板,“我”也得到了救助。

二、教学对象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具备了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为学习本文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是,本篇课文篇幅较长,思想性也比较强,对于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更是不好把握。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多元的解读来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吸纳文本,进而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生成和升华。

三、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会正确读写“假日、防止、脖子、漆黑、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小镇、处境、交易、鼻子、犹豫、反应、费用、狭窄、无奈、竖起”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尊重和理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面包店老板的变化。

(二)教学难点

学习用外在的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五、教学环境

本次教学活动主要是使用多媒件课件,教室中设有一台联网电脑、一台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体机、一台高清激光投影机,既可以通过电脑访问具有丰富资源的互联网,也可以随时播放与本课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保证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

主题说明:理发师 篇17

活动名称:小小理发师

活动目的:

1、尝试用撕纸、卷纸、涂色等多种操作形式体验游戏。

2、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感受学做理发师的快乐。

材料准备:理发用品玩具、蜡笔、铅笔。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去过理发店理头发吗?

2、理发师有些什么本领?。

3、小结:理发师真了不起,他们为我们理发,把我们的头发变得很漂亮。

二、体验感知

1、讨论:理发师给客人理发要用哪些工具呢?

1)师按照幼儿的答案出示相应理发用品玩具。

2)看一看,这些工具有什么用处?

3)请幼儿分别扮演客人和理发师,幼儿用理发工具给客人理发。

2、游戏——小小理发师

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客人朋友,请小朋友们给这些客人朋友剪头发、烫头发和染头发。看谁的小手最灵巧。

1)师出示三种操作材料。小小理发师。

2)师示范操作方法,交待具体操作要求。(涂色均匀、糨糊不要抹的不多)

3)幼儿选择材料进行操作。

3、展示交流:

1)幼儿展示制做好的发套,例:我今天给客人剪头发。并归类摆放。小小理发师

2)我们来数一数,一共染了多少

头发?烫了多少头发、剪了多少头发?

三、延伸:小朋友们把客人朋友打扮得真漂亮。客人朋友说谢谢你们。下次我们在角色游戏中,也来学做理发师好吗?

公正故事:一个人参加的决赛

诗人般的理发师 篇18

新年的第一天,小城的步行街上人多得迈不开步子,我和女儿也挤在人堆里瞎逛。逛了好久,精力充沛的女儿终于喊累了,要找个地方休息一下。我提议去理发店,正好可以把头发理一理。女儿也想理发,当即同意。看见一家门脸还算时尚的,音响里正播放着我喜欢的《月亮之上》,柔媚而狂野,我决定就这家了。

推开门,里边的人忙站起来迎接我们。和他们说清楚不剪什么花样,只是短一点薄一点之后,我和女儿坐上椅子,两个理发师就上阵了。给我理发的是个红衣小伙子,健谈;给女儿理发的是个黄衣小伙子,内向。第一次进理发店剪头发的女儿觉得很新奇,眼睛盯着镜子,看理发师的剪刀在她头上飞舞,我则和理发师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红衣理发师是贵州人,我问他怎么来小城的,这里有亲戚或朋友吗,他回答说:“没有,像小船一样漂来的。到过好多地方,现在到了这里,明天不知道在哪里。”女儿跟黄衣理发师请假,要和我说句悄悄话。我把耳朵凑过去,她小声说:“红衣服理发师说的话像诗一样。”这个10岁的小人刚刚知道自己会“做诗”,今天发现理发师居然也会,她很惊讶。

我继续和理发师聊:“这样挺不错的,能到处漂,到哪里都能把自己养活,不简单呢,我们这些人都不一定能做到。”他说:“只养活自己不算什么本事。我还想以后能给我喜欢的大明星做造型呢。”自己嘿嘿嘿地笑,开心得很。我又说:“贵州好远啊。”他说:“是呢,家乡到处是山,风景不错,等挣到钱了,我就回去投资开发旅游项目,到时候老师您去,我给您优惠。”这优惠虽说遥远了些,但让人温暖。

“红衣服”剪得格外认真,看他和以往给我理发的师傅手法不同,我就问他是什么剪法,怎么和别人不同。他说:“别人是武当派,我是少林派,师出不同。”我被他逗乐了,坚持要听听这种剪法的名称,他便告诉我刘海处是跳剪,后脑勺的是穿剪,底下的是锯齿剪,并一一演示给我看。原本只准备简单理一理的头发,在红衣服手上竟打理了一个半小时。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相当地满意。女儿从后面举着镜子让我看背影,层次自然,是我向往的样子。

“红衣服”进去吃晚饭,刚才大家吃饭的时候,他正在我头上忙着。他端出了一只微波饭盒,里面有老板娘为他热的饭。付完钱,我对他真诚地说了声“谢谢”。他摇着筷子和我女儿打招呼:“小妹妹,再见。”

这个世界,只要脚踏实地,无论在哪都能找到饭吃,都能靠近梦想。这个诗人般的理发师就是例子。

上一篇:在花垣县打非治违集中行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下一篇:阳光下的木子高中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