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说明方法例子(精选11篇)
说明文说明方法例子 篇1
说明文说明方法的作用答题格式列出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的作用答题格式.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说明文说明方法例子 篇2
一、变知识教学为素质教学
新课程要求: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主动获得社会、自然、人体保健等知识, 而且要在训练学生语文能力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中, 发展学生智力, 特别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说明文本身具有知识性强等特点, 往往使教师只考虑学生理解课文知识, 而上成!一堂知识传授课, 忽视了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如何改变这种倾向呢?我认为, 关键是要转变这种“知识教学”为“素质教学”, 要充分利用教材, 在提高学生素质上下工夫。
1. 在听、说、读、写中加强语言思维训练, 提高学生口头说话和书面表达能力。
说明文教学同样要体现其他文体教学的特点, 重视听说读写每一环节的教学。对于浅显易懂的说明文, 在课堂上可以加强听说读写训练, 让学生听读课文后, 能迅速说出被介绍事物的特点以及相关的知识, 也可以指导学生用所学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口头介绍事物, 说清楚事物的特征, 教学中还可以加强读写训练,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进行片段写作练习, 达到以写促读, 以读导写的目的, 力求一课一得。
2. 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加强思想教育。
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 不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而且体现了!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 说明文教学应该遵循这一要求, 体现这一特点,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其实, 在我们中学教材中选编的许多说明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 这些课文大多与人们的品质、情操、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表现祖国园林美的《苏州园林》;有展示变幻莫测气象的《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有反映我国古代及现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精湛技艺的《中国石拱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有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斗争艰苦历程和革命前辈不怕牺牲精神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有反映祖国科技迅速发展和歌颂在科学技术上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的《向沙漠进军》等等。这些课文都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靠的依据。
因此, 教师应该紧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深意,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崇高理想等思想教育, 陶冶学生的情操。
3. 在指导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提高自学能力。
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听说读写能力, 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语文学科的说明文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 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 在他们提高自学能力的同时, 体验独立获取知识的成功感和自豪感,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树立自信, 并不失时机地指导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达到“教为不教”的最高境界。
二、变枯燥讲解为趣味教学
由于说明文知识性强而缺乏生动的故事性, 学生学起来有枯燥乏味之感, 特别是有些教师为使学生理解掌握课文中介绍的知识而不厌其烦地讲解灌输, 结果教师讲得辛苦, 学生听的乏味甚至昏昏欲睡。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关键是教师在备课中要深入钻研教材, 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 把学生没兴趣的教材内容和感兴趣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师生齐心协力, 演好每一台“戏”。
1. 课前激趣, 使学生的身心一开始就处于最佳的愉悦状态, 变被动为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如我在教《看云识天气》这篇说明文时, 特地选一个有阴云的天气, 让学生先猜一猜近两天是否有雨, 在学生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时, 出示本节课任务, 让学生通过自学本课来验证,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 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性, 还可以大胆用生物课、物理课中的实验教学,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观察分析中认识事物, 明白事理。还可以组织多种有趣的游戏和竞赛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的十幅浮雕内容时, 出示十幅浮雕的图片, 并打乱次序, 让学生通过自学后重新编排次序, 看谁用的时间最短。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了更多的有关说明文的读写知识。
三、变照本宣科为知识补充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有入选的说明文中, 科普说明文占一定的比例。这类说明文有些由于选编时间较早,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课文所反映的科技知识已经落后于现代科技发展水平, 不利于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培养。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角度上讲, 这些教材已经凸显了它的局限性, 因此在教学说明文时, 要注意补充新的内容, 避免教材的局限性。比如《中国石拱桥》写于1962年3月, 距今已有50年之久。文章的最后一段介绍了我国解放后拱桥方面的新成就。但是, 五十年后的今天我国的拱桥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 拱桥大都采用钢筋混凝土浇铸, 特别是建桥新技术已经用很粗的螺丝钢柱把桥面吊到拱圈上, 使拱圈由桥下移到桥面上。补充这些新的知识, 不仅使学生对课文中的知识有了更新更全的了解, 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丰富了学生知识。
这些新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己去补充去丰富。教完一篇说明文后, 可以适当要求学生阅读有关的资料, 如教完《死海不死》后, 要求学生阅读有关的地理书籍, 让学生对死海有更全面的认识。
一个说明微型课题要素的例子 篇3
研究缘起:
我在做教师时,发现自己经常不经意间就冒出一两句“口头禅”,如“是不是”、“对不对”,等等。
到市教科所工作后,在各地听课时,我发现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有的纯粹属于教师个人的语言习惯;有的出于心理方面的原因,譬如在紧张焦虑之中,最容易口不择言,经常无意识地冒出一些毫无意义的词句……
“口头禅”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它有不少消极作用,如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容易导致学生分心或者造成他们厌烦的心理;使教师教学形象有所损害,等等。总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研究目的或意旨:
通过研究,使“口头禅”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释”与矫治,进而更好地改进课堂教学面貌,彰显教师的教学风采。
研究方法:
一是调查法。听不同年级、年龄、学科教师的课共不下于20节,除采用一般听课方法,还随时记录上课教师“口头禅”的具体语词、频次、易发情境等,然后进行归纳,力求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二是访谈法,也可以是“沙龙法”。征询访谈对象对“口头禅”现象的看法,和他们商讨改变的策略,等等。有时还可以举办小型论坛,集体“会诊”。
三是文献法。可以以“口头禅”或“口头禅心理”、“口头禅与教师”、“口头禅与课堂教学”、“教师与语言艺术”等为关键词,在网上搜索到最多的有效信息;还可以到学校图书馆,查阅《演讲学》、《演讲与口才》等书刊,其中应该有相关材料。
四是“实验法”。如果有条件,可以与心理老师等一起进行一些“实验”。如,一位心理医生请一个口吃严重者故意把话说得更结巴,结果一周后久治难愈的口吃现象大大减轻。仿此,亦可用“实验”,请“口头禅”重的教师故意多说,看此种不同一般的心理暗示能否起效。
研究程序:
先调查,后访谈;再结合运用文献法和“实验法”,对“口头禅”现象进行多视角、多方位和多层面的观察、分析、比较,基本弄清一般成因、易发或多发情境等规律性问题,然后寻找、总结、概括应对办法或策略,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预计要用半学期时间。
研究预期成果:
除实现优化教师言语行为、改进课堂教学面貌等目的,还可以写作、发表数篇文章,如,《从优化心理入手,矫治教师“口头禅”现象》、《教师“口头禅”与教育理念》和《解“禅”:让教学语言“一身轻松”》等等。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微型课题(或其研究方案)大致有如下要素:
一是具体的对象指陈。最忌无的放矢,或者“的”虽有,却模糊不清,或摇摆不定。“的”的意思是靶心,靶心当然不是一个较大的区间,它应该是具体的、微小的和清晰的,我们要努力使之精准化。
二是现实的触动描述。即尽量写明研究的缘起。我主张,研究的触动最好不是来自于某一个理论,甚或来自于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来自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场,来自于某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或困惑。倘若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冲动”,那么,这项研究往往就能开展下去。
三是鲜明的意旨表达。你总要达成一定的目的,对这个(些)目的,必须思考明白,交代清楚。
四是可行的方法设计。“可行”有两层意思,一是在一般的道理或“方法论”上说得通,譬如,我上面提到的“实验法”,请注意,我特别加了一个引号,我们的研究必须慎提“实验”,因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学生),这是不可以随意加以“实验”的;加之“实验法”亦非普通教师乃至(像我这样的)专职研究人员所能运用,它有自身固有的难度,此处所谓“实验法”,不过是一个比方而已;二是这种方法对于研究者而言是合适的,而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五是清晰的程序勾勒。即揭明研究的路径,先做什么,然后再做什么,要尽力做到全局一盘棋,了然于胸。
六是大致的成果预期。为什么说“大致”呢?因为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微型课题本身自有一定的生成性,因此,对于成果的预期,“宜粗不宜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微型课题”是教师为解决一个具体的、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建构和确立的“具体而微”(具有一般课题大致体式而相对较小)的研究课题。它往往会用到常规课题研究中常用的一些研究方法,但又相对简单,不追求方法自身的严密性;它与实践操作或行为改进紧密互动,又有机融合,更注重过程本身;它不强调研究的学术性、规范性,较为自由,是一种平民化或草根化的研究样式,因而不(一定)需要教育或学校行政以及科研机构的认定,倡导自主、自立、自为、自用;它服务于教育实践者的日常工作,但又在实践的反思、经验的积累中养成理性智慧,以此指导和改进研究者将来的工作。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篇4
范例2 《苏州园林》与《中国石拱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结合实例说说其作用。
分析:
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文章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本单元只要同学们能够了解一些比较常见的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方法,在获得了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做到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其在表达上的作用。解答;
《苏州园林》与《中国石拱桥》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
(1)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风台区的卢沟桥。
(2)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再用具体例子做例证,这样有点有面,既增加了 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
作比较: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2)苏州园林和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通过比较,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打比方: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打比方可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列数据:
(1)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2)(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采用列数据的方法,读者可以通过确定的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数字的精确,是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引用:
(1)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2)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有”„„
引用别人的话或有关资料,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解题方法链接
辨识说明方法,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寻找显著的语言标志。如:“例如”就是举例子的标志,“像”(通常的情况下)可看作是打比方的标志,等等。然后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其在表达上作用。
说明的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小学常用说明方法: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举例说明法)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2作比较(比较说明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好处: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3列数字(数字说明法)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好处: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4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说明方法及作用 篇5
(2009-02-12 13:15:01)
转载
标签:说明文
说明方法
语文
学习
杂谈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如:
一般人总以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作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这是因为成年人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心理学上称为“联想”。人的记忆就是以联想为基础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建立联想,记忆力就会相应提高。马克思五十多岁时开始学俄文,六个月后,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阅读著名诗人与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和谢德林等人的原文著作了。这是由于语言知识丰富,能够通晓很多现代和古代的语言的缘故。
这段文章要说明的是:年龄稍大,记忆力不一定就差。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先提供了实验结果,又分析了原因。到此为止,未尝不可,但不够具体,也缺乏说服力,于是,又举出了一个实例:马克思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只用六个月时间便精通了俄语。这样一来,内容具体了,说服力增强了。
说明文中的举事例的说明方法和议论文中的例证法,都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但二者又有区别。议论文中的事例,是用来证明观点的,说明文的事例,是用来介绍知识的。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运用分类别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一次分类只能用同一个标准,以免产生重叠交叉的现象。例如:“图书馆的藏书有中国的、古典的、外国的、科技的、文学的、现代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这里用了不只一个标准,所以表达不清。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这样,每次分类只用一个标准,就眉目清楚了。
有的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也属于分类别。
注意,运用分类别方法,所列举的种类不能有遗漏。
(3)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5)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6)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下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的着重说明特性,如关于“人”的定义;有的着重说明作用,如关于“肥料”的定义;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如关于“统筹方法”和“应用科学”的定义。
①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②肥料是能供给养分使植物生长的物质。
③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④工程技术的科学叫做应用科学,它是应用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来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学问。
无论从什么角度考虑,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只要是下定义,就必须揭示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的定义才是科学的。比如,有人说:“人是两足直立的动物。”这个定义就是不科学的,因为它没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才是科学的定义,因为它揭示了人的本质。
(7)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如果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别,前一句是定义说明,后一句是诠释说明。
(8)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9)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10)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一篇说明文单用一种说明方法很少,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是采用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作用:
一、举例子
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二、分类别
分类别的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
三、打比方
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数子
其作用是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五、作诠解
作诠释,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六作比较
作比较用于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七、下定义
其作用是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八、画图表
画图表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
九、摹状貌
摹状貌能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关于计量单位等表示方法的说明 篇6
1 时间表达:正文中时间的表达, 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者应采用d、h、min、s, 而不用天、小时、分钟、秒。例:3 d、19 h、20 min、5 s, 不用3天、19小时、20分钟、5秒。
2 人体及动物内压力测定的计量单位: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126号文件《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 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 可以使用毫米汞柱 (mm Hg) 或cm H2O为计量单位, 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 Hg、cm H2O与千帕斯卡 (k Pa) 的换算系数。
3 公差的表式: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 单位可以只写一次, 即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 置共同的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例如: (75±18) ng/L。百分数的公差:可将中心值与公差用圆括号括起, 其后写“%”。例如: (65±2) %。
4 量的名称改变:根据GB 3120.8—93《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有以下改动:
4.1 原子量改为相对原子质量, 量的符号为Ar。
4.2 分子量改为相对分子质量, 量的符号为Mr。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均为量纲1的量, SI单位为1, 不能用Dalton (D) 或u。如文章中有:分子量为585 k D, 应写为“相对分子质量为585 000 (或585×103) ”。
5 关于混合物和溶液的“浓度”
5.1 B的浓度:只有“B的物质的量浓度” (在国家标准中B代表物质的基本单元) , 可以称为“B的浓度”, 定义为“B的物质的量除以混合物的体积”, 量的符号为CB, 单位为“mol/m3”或“mol/L”。
5.2 B的质量浓度:量的符号为ρB定义为“B的质量除以混合物的体积”, 取代习用的以“ (W/V) 或“ (m/V) ”表示的浓度, 单位为“kg/L”或“kg/m3”。
5.3 B的体积分数:量的符号为B, 取代习用的B的体积百分浓度, 即取代表示为“ (V/V) ”的百分浓度。如“2% (V/V) 的二氧化硫”应说成“体积分数为0.02 (或2%) 的二氧化硫”。
5.4 B的质量分数:量的符号为ωB, 取代习用的B的质量百分浓度, 即取代表示为“ (W/W) ”或 (m/m) ”的百分浓度。如“5% (W/W) 的硫酸”或5% (m/m) 的硫酸”应说成“质量分数为0.05 (或5%) 的硫酸”。
例谈说明文学习方法 篇7
泰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阅读简单的说明文和一般的科技作品,能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领会作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掌握常见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特点。
在阅读此类文章时,首先要抓住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中心)。
了解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可以从题目、中心句、首尾段这三个方面入手,一般情况下说明文的题目往往就交代了本文的说明对象。比如我们曾经学过的《松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说明文。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中心),要注意认真阅读文章,抓好每个自然段中的关键词。在阅读的时候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形成整体认识,方便总结概括。比如我们曾经学过的《苏州园林》,很容易就会找到“苏州园林”的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的时候,特别要注意题目、首尾段,说明文这类部分,往往信息丰富,概括性的信息也较多,便于我们总结概括。
其次要注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文的顺序常见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等等,一般情况下都是以时间为序。比如八年级下的《活板》,它就是按照活版印刷的工艺流程的时间顺序来说明的。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介绍的说明顺序。一般说明某一静态物体,特别是建筑物,常用这种顺序。如《巍巍中山陵》、《核舟记》。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比如《苏州园林》一文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段紧扣第二自然段的四个“讲究”,介绍了苏州园林设计和建造方面的主要特点,而第七至第九自然段则说明不大被人注意的角落及细部的特点。按照先主后次的逻辑顺序,文章不仅眉目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而且重点突出。
学习说明文时要注意认清说明对象,因为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同时也要把握关键字词,时间顺序多用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空间顺序多用表方位的词语,逻辑顺序多用表逻辑关系的关联词等。(提醒:有时一篇文章不仅采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将几种顺序糅合起来,交叉使用,从而达到说明透彻的效果。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一概而论)
再次要把握各种说明方法,以及注意总结使用这些方法的表达效果。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引用说明、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列图表等。各种方法的表达效果的作用不一样,比如举例子的效果是具体形象,打比方的效果是生动形象,作比较的效果是突出强调,列数字的效果是准确具体,分类别的效果是条理清晰,引用的效果则是增强说服力、权威性……无论作用如何不同,都还要在表达效果后加一句: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征。具体什么特征,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在具体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前后可以找到。
在把握各种说法方法的时候,也要注意语言标志,比如举例子的语言标志有“如、比如、例如……”,打比方的语言标志有“像、是、当作、犹如……”,作比较的语言标志有“而、相对于……”,列数字的语言标志是一些表示概数或者确数的数词,分类别的语言标志有“一种是……另一种是……”,引用的标志则是引号,下定义的标志是“……是……、这就是……”等等。
比如泰州市2012中考语文试题中的第13题考察的就是说明方法以及它的表达效果。题目是“简要说说第⑤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第⑤段段划线句“如北京的雕琢玉筷,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和象牙筷……”,一个“如”字很明显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表达效果则是具体形象,说明了筷子的什么特征,联系上下文,不难找到“筷子作为我国文化特征之一,源远流长。各地也都有名筷生产”。试卷给我们的标准答案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生动地说明了名筷生产地广泛,表明我国筷子文化源远流长。
此外,一句话的说明方法并不只有一个种,有可能是几种综合运用,在学习分析的时候要注意全面,不能顾此失彼。
最后要学会赏析说明文的语言。说明文的语言最大的特点准确,也是说明文语言最基本的特征,在这个前提下,说明文语言的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
赏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要注意修饰限制性的词语。经常见的限制性词语,表程度的有:比较、几乎、相当等,表估计的有:大约、可能、左右等,表范围的有一切、部分、全部等,表频率的有:经常、常常、有时等。
一般情况下赏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有四种题型。第一种题型:句子中的加点词有什么作用?第二种题型:句子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第三种题型:能否将句子中的加点词替换为另一个词语?第四种题型:从文章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不管题型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最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个别的题目,要先表态,不能删去或不能替换,还要补充说明如果删去或者替换,就怎样(比如不合实际、太绝对了)。
我们还是以泰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为例,第12题“结合②③两段的内容,说说能否去掉其中加点的“已知”一词,为什么?”这样的题目,肯定是先表态,不能去掉。接着解释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接着补充说明,如果去掉就怎样,最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试卷给我们的答案:不能去掉,“已知”是“目前所知道”的意思,起限制作用,写出了现在所知道的最早铜筷是出自云南一墓中,不包含未知的情况,若删去,则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活泼,则要注意四个方面。第一:动词、形容词的使用。第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使用。第三: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运用。第四: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动词、形容词主要起描摹的作用,可以让语言生动形象或者突出了说明对象的某种特征;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可以使说明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多种表达方式的配合使用,可以使说明形象生动,也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加深读者的理解,加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既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又可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充满了情趣和诗情画意。
另外在说明文的学习过程中,还要在结构上把握文章,特别是说明文经常引用一些故事或者传说。一般情况,引用这些故事和传说能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兴趣之外,在结构上还要注意,它和说明对象有什么关系(比如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在结构上又有什么作用(比如引出了说明对象)。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与作用 篇8
作用:突出说明事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我们看一个例子,什么句子是作引用的说明方法。
许多古书也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如《诗经》就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的诗句。
做引用作用的答题模板是:这里运用了作引用的说明方法,引用......突出了......特点,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充实,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说明方法十二:引资料
定义:引资料是在说明文字中通过引用一些固有的资料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
作用:引用资料说明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
引资料的标志性词语:《xxx 》一文记载;XX说过这样的话(名人名言);XX书中有这样的记录,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说明文说明方法例子 篇9
一、什么是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说明文中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整理阐释明白,而使用的某种方法。
二、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引资料(引用)。(注:前四种考得最多)
三、考试题型:
1、判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找出说明方法并举例?分析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
四、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
(一)举例子。
1、概念: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文中如有: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譬如等词语,一般可判断为举例子。)
2、作用:把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
3、答题模式:真实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或事理)
4、例题展示。
《中国石拱桥》在写出了石拱桥的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坚固耐用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说明,试说说其表达效果。
答:举例子,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坚固耐用这三大特点。
5、牛刀小试。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以上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二)列数字。
1、概念: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数字可分用确数和概数)
2、作用:运用数字,从数量方面具体准确地突出事物的特征。
3、答题模式:准确地说明了„„的特征(或事理)
4、例题展示。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答:介绍桥的长度和宽度,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
5、牛刀小试。
这只蟹的体长超过20厘米,重量达2.5公斤,可算是蟹中的巨无霸了。
以上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三)作比较。
1、概念: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联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2、作用: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了说明效果。
3、答题模式:拿××和××比较,突出说明了„„的特点。
4、例题展示。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答:作比较,拿古代的宫殿、一般住房和苏州园林来比较,突出说前了苏州园林绝不讲究 对称的特点。
5、牛刀小试。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以上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四)打比方。
1、概念:运用比喻的方法对事物和事理进行形象化的说明。(打比方在说明文中是以比喻句的形式出现。)
2、作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点。
3、答题模式: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特点。(说明事理要加入“通俗易懂”)
4、例题展示。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答:具体、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5、牛刀小试。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想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有把„„
以上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五)分类别。
1、概念: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但应该注意:运用分类别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一次分类只能用同一个标准,以免产生重叠交叉的现象。)例如:
图书馆的藏书有中国的、古典的、外国的、科技的、文学的、现代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这里用了不只一个标准,所以表达不清。)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内容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这样,每次分类只用一个标准,就眉目清楚了。)
2、作用: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层次分明,同时又让读者更好地区分各个类别的差异,清楚地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概况。
3、答题模式:条理清楚地说明了„„
4、例题展示。
一切活的生物获取食物的方法有两大类,一类叫自养,绿色植物都属于这一类。另一类叫异养,靠植物来生活的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属于这一类。《食物从何处来》 答: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生物获取食物的方法,使读者清楚地了解“自养”和“异养”的本质特点。
5、牛刀小试。
风沙的进攻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成为“游击战”。„„另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
以上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六)引用。
1、概念:引用典故、文献、名言、诗词、俗语、谚语、歌谣、故事、传说等进行说明。
2、作用: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E、引诗词。作用:生动有文采。(注: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3、答题一般模式: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使说明的内容„„(可根据实际酌情加答“权威性和说服力、引出说明对象、加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等。)
注意:如果是引用故事和传说来进行说明,不要答“增强说明语言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因为它们都属于不可靠的事实。
4、例题展示。
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答:引用张嘉贞的话,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赵州桥构造奇特,施工技术巧妙绝伦的特点,使 说明的内容更具体充实,增强了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5、牛刀小试。
湖光岩最早时称“净湖”或“镜湖”。据传南宋建炎三年,丞相李纲被贬海南路经此地,受湖光岩“楞严寺”当时的长老释琮(李纲的同乡和同窗)之邀到湖光岩一游。当晚,明月悬空,秋高气爽,两人在岩崖上促膝而谈。这时,湖面上折射的月光映照在狮子岭的峭壁上,展现出一幅美丽的水光山色风景画。李纲顿觉心旷神怡,把被贬的宠辱忧患全抛脑后,欣然提笔写下“湖光岩”三个大字,沿用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神奇的湖光岩》
以上文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七)下定义。
1、概念:用简明概括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它一般是以“„„
是„„;„„叫做„„”的形式出现。)
2、作用:简明、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特点,使读者能将它与其他事物或事理
区别开来。
3、答题模式:简明准确地揭示了„„,让读者对„„有了更深刻、本质的认识。
4、例题展示。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答:简明准确地揭示了“统筹方法”的概念,让读者对它有了更深刻、本质的认识。
5、牛刀小试。
人是能制造工具并能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以上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八)作诠释。
1、概念: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
2、作用: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3、“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1)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2)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例如: ○ 1“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所以是“下定义”。
○2“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所以是“作诠释”。
4、考试时,如果出现“请你给××下定义或作诠释”这样的题目,最好是选择“作诠释”。
(九)列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十)摹状貌:用描写手法,描摹事物情状的方法。它可以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生动形象。如“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中国石拱桥》
五、说明方法判断专练:请说出下面各题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1.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例如碳水化合物(包括糖、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等。()
2.一切生物,只要活着就要消耗能量。一个成年入,即使一点工作也不做,也要消耗1400大卡的能量()()
3.每一个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大力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
4. 4.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5.5.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6、沙漠地区日照时间又特别长,一年达三千小时。()
7、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
8、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托克逊试制了半径二米的风力车,可以供发电、汲水、磨面之用。()
9、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5.46亿吨氯化钠。()
10、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11、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12、此外,不少树木还能吸收对人类有害的气体。如一株中等大小的松树每天可吸收20微克的硫;一亩柑桔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量达1.4吨。一公顷树林每年吸附灰尘达60多吨,绿化区的空间含尘量要比非绿化区少20%一38%。一条宽40米的林带,可以减轻噪音10分贝——15分贝。一公顷的阔叶林每天能吸收l吨左右的二氧化碳,放出700多千克氧气,所以,如果每人平均有10平方米的树林,就会感到空气清新。()()
13、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4、人不可一日无水。一个人不吃饭,生命可维持一周以上,但如果滴水不进,两三天就难活命。()()
15、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的是,8名人员全部脱险。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是很多的。()()
16、首先是光脑可以在接近室温条件下具有超高运算速度,电子的传播速度每秒钟只能达到593公里,而光子的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因此,利用光在光缆中互连通信,要比利用电子在互连的导线中通信减少大量时间,提高了运算速度,超高速电脑的计算器件只能在极低的温度下工作,而光脑则可以在接近室温下进行超高速运算。()()
17、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
18、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 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出现朝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六、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练习:
白开水是由自来水煮沸而来的,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中还包含多种矿物质和一些人体需要量极少的微量元素。如钠、钾、钙、镁、锌、铁、铜、铅、氟、碘和硒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不能缺乏,但也不能过多。自来水所含的矿物质为矿泉水的1/10,又是纯净水的10倍。矿泉水的矿化度一般为200-300毫升/升,自来水为20-30毫升/升,而纯净水只有2-3毫升/升。有关研究表明,自来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人体来说是最适宜的。
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其作用。
关于说明文教学的几种方法 篇10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说明文;激趣;课堂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的原则是工具性和实用性,尤其说明文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长期以来,说明文教学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是因为说明文一般平平实实,缺乏形象性。老师上课时,再那么一肢解,抽血去肉,剩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几块骨头让学生啃,结果学生只能由被动应付变为厌学说明文。另外,中学写作教学对说明文的练习也不够重视,以致不少写作能手虽能写出好的记叙文和议论文,却写不出像样的说明文。就目前三种基本文体教学来看,说明文教学是最为薄弱的环节。那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
从说明文的内容看,有些文章既有丰富的知识,又通俗易懂,富有情趣,能激发人们的兴趣。不仅给人以经验和智慧,而且给人以启迪和开拓。因此,说明文教学笔者认为决不能舍弃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知识本身,片面地就文教文,以致失去了让学生感受知识理趣的机会,而应该是让学生在吸收课文原有知识养料的同时,触类旁通适当地或介绍或引导学生去搜集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兴趣。那么,这样的说明文教学不但能上得扎实生动,而且对于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运用激发情趣的方法导入课文
每堂课开始的几分钟至关重要,倘若每节说明文教学一开始就能使学生很轻松地进入学习境界,学生就不会觉得学说明文是一种负担,教学效果则会好些。对于说明文,教师更应该精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一种愉快积极的情绪走进课文。如前几年我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中的《中国石拱桥》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看课本前面赵州桥的插图,并让学生说明一下这幅图。要求用最简洁的话语把它说得清楚明白,学生试了之后才感觉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在几位学生回答之后,我说:“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看看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是如何说明的吧。”在教学《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大家知道故宫吗?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宫殿,故宫有“三九——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当我说到这的时候,学生的脸上显出了惊讶之色,教室里一片唏嘘之声。我接着说:“假如我们要写一篇文章介绍故宫,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可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却用很简短的文字就把它说得一清二楚,不信的话,咱们就去看看。”这些导语可以增强课文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能够满怀期待地走进课文。
二、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叶老说过,说明文“是传授知识的文字”。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根据说明文具有知识性强和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期的特点,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成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一定会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因为中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只要是新奇的东西,就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学生对学习说明文最厌烦的是老调重弹。于是笔者就采用了生发和拓宽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上《眼睛与仿生学》这一课,在理清该文说明顺序、结构和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仿生学的知识:在科学技术上,仿生学的产生主要是得到了动物某些特性的启示。现代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如飞机、潜艇、雷达、超声波等无一不是从鸟的翅膀,鱼的流线形,蝙蝠的特异功能研究中得到启示而发明出来的,同时还温习了初中课文《松鼠》。学生兴趣盎然,思路也开阔了。课后,笔者干脆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在了解某种动植物习性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写一篇与仿生学有关的科幻式小品文。学生的习作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百出,有写绿色与伪装学的,有写跳蚤与生物战的,其中有个学生参考了课文《蝉》中蝉的习性,写了题为《蝉与音响学》,设想了要发明一种像蝉一样大小却能发出无限大声音的袖珍放音机。内容虽近乎荒诞,但却妙趣横生。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读写说明文的兴趣,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并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课内外相结合
说明文的说明性强,即实用性强。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各门学科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课内外生活结合起来,多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事物,显示说明文学习的指导作用,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浓厚兴趣。
比如笔者教《死海不死》这篇科技小品,让学生了解了死海的成因和变迁,使他们对海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笔者趁热打铁,印发了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未来海底世界》(选自《中学生之友》)这篇融科学性、文艺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小品文与课文放在一起阅读,在内容上与课文互为补充,写法上又可以参照比较,让学生在学过的课文知识的基础上,比较这类文章的异同,这样不但能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知识的情况,而且对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启迪思维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因所比较的文章富有趣味性,能引人入胜,这也就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总之,这几种方法的运用,能充分挖掘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潜力,提高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效率。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使学生既获得课内知识,又领会怎样获得更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能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说明文过程中感到新鲜和富有新意。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说明方法,引用古典神话典故,打比方,作比较等;让学生在写说明文中恰当运用一些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让学生在电化教学活动中参与;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题等等,着重培养学生客观准确的写实能力,进一步激发起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刘海频.提高学生学习说明文兴趣的有效方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8)
说明文说明方法例子 篇11
1 广西的水运及船闸的发展现状
广西水资源丰富, 河流密布, 数百条河流呈叶脉状分布全自治区, 纵横交错, 河流总长度约34 000 km, 是我国河流密度较高的省 (自治区) , 通航河流均属山区河流, 河流坡降较大适宜开发水电资源, 历年来, 交通管理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和改善通航河流的航道, 广西各主要河流均已规划了各类用途的枢纽工程建设项目, 目前航道总里程6 157 km, 其中等级航道里程为3 505 km, 通航里程5 591 km, 随着广西内河航道等级的逐年提高, 广西的客货运输量保持着旺盛的增长趋势。
2 船闸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船闸的收费问题
水运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运输成本低廉, 根据广西实际, 通过水路运输的货物以煤、矿石、石油、水泥等大宗原材料货物为主, 盈利微薄, 附加值低, 水运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对运营成本的控制, 然而不少船民及企业反映船舶过闸收费已成为他们的沉重负担, 举个简单的例子, 西江干线百色一梧州段, 该河段上已经有个桂平、金鸡滩、贵港、西津四个船闸在运行, 还有多个船闸在建设的过程当中, 一旦这些船闸都建成收费, 水运的价格优势将消贻殆尽, 依托水运发展的各个行业将不堪重负, 还可能激发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
2.2 船闸的运行问题
对那些水电枢纽投资商来说, 船闸只是枢纽的辅助设施, 是没有盈利功能的, 建设船闸只是为了满足船舶的航行需求, 只是恢复本来通航条件的一种义务。从本质上来说建设船闸是社会总体经济有效发展的一个保障措施, 是一种是社会公益事业, 管理船闸不仅不会给投资商带来利润, 反而会增加投资企业的负担, 为了所有投资商的自身利益, 他们一般都会选择对船闸少承担或者不承担尽义务的做法, 大多数水电枢纽只会支付最低的维护运行成本, 为船主提供最低的服务标准, 维持最低的保障和安全。例如为了节省船闸的运行成本, 只配备很少的运行值班人员;为了增大发电效益, 避免水头损失他们则尽量压缩开闸的次数。上面的种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运效率, 这样就会造成用船运送的货物不能准时到达, 好多货物不得不选择放弃水路走陆路,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这里的水运发展, 给广大船民的利益带来了损害。
2.3 船闸的维修检修问题
广西的河流大都是山区河流, 具有较大的坡度, 通航河流上通常具有较大数量的船闸, 这些数目庞大的船闸在投资管理及运行上各自为政, 对船闸的维修随意性比较大, 航运企业通常要承担较大的船闸管理的人为风险, 在船闸的检修问题上, 很多船闸设备趋于老化, 船闸的管理人员为了节省资金不进行正常的维护维修, 埋下安全隐患, 同时, 还有一些船闸打着维修的幌子拒绝开闸, 从而激化了矛盾, 对社会的稳定埋下隐患。
2.4 船闸的建设问题
广西现有的船闸建设业绝大多数是以发电为主要目的的水电枢纽业主, 船闸并不能直接让投资企业受益, 虽然通过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要求下, 通航河流上的水电枢纽基本都配套建设了船闸等形式的过船设施, 但是因为业主的不同, 船闸的建设形势多种多样, 其投资和建设规模也一再的被压缩, 建设上的滞后容易造成断航、碍航的产生。举个简单的例子, 由于明江海丘电站所建船闸建设规模与航道不匹配, 导致了全河的断航。
3 强化船闸管理的主要对策
3.1 强调免费过闸原则
航道法第二十条规定:“船舶通过在通航河流上建设的水电枢纽, 免交过船建筑物维护费及其他过船设施通过费用”,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实施细则》第十条也有这样的规定:“船舶过闸费由航道管理机构负责征收和管理使用, 企业不具备收取资格”, 所以要强调船舶实行免费过闸。
3.2 制定相应的检修、维修原则
《广西壮族自治区船闸管理办法》中规定, 同一通航河流上的船闸应当尽可能在同一时间进行大修和岁修, 中制定了统一维修原则, 明确规定船闸的大修、岁修应安排在运输淡季或者枯水期进行, 同时还明确了检修的相关规则, 通过此项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因船闸维修检修而制约水运经济发展。
3.3 规范船闸建设
为了缓解目前船闸管理中的突出矛盾, 广西出台了一个船闸行政管理的主体, 即《广西壮族自治区船闸管理办法》, 这其中对降低对通航的影响问题及船闸建设的报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另一方面, 强调了航道管理机构对船闸建设审批和开工、施工、竣工管理, 做到了从源头上对船闸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不规范行为的控制。
3.4 明确船闸的运行规则
《广西壮族自治区船闸管理办法》中规定:“有夜航条件河流上的船闸, 应当昼夜运行。无夜航条件河流上的船闸, 运行时间不小于10 h。船舶每满一闸过一次。船闸未满一闸, 船舶等候过闸时间不大于3 h, 等候过闸时间以第一艘船舶等候时间算起。”这能够有效的控制船闸所有人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而尽量减少开闸次数的现象。
结束语
本文以广西地区的通航船闸的运行作为案例, 结合广西地区的船闸运行现状, 分析其目前船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以此提出强化船闸管理的主要方法, 船闸管理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难度, 主要是由于对船闸进行直接运行管理的不是船闸的使用受益者, 这种责权的不统一给船闸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 应该加强船闸管理机制的建设工作, 对船闸的管理实行由政府统一调度管理, 使其为社会总体经济服务, , 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 实行船闸的统一管理,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摘要:水运是我国沿海城市重要的交通及运输要道, 制定出合理的措施加强船闸的管理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将结合目前广西水运和船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例, 探讨解决办法, 同时就如何进行船闸管理, 如何理顺船闸管理体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船闸管理,强化,主要方法,案例说明
参考文献
[1]叶北松, 叶东燕.浅谈强化船闸管理的对策[J].西部交通科技, 2007 (3) .
【说明文说明方法例子】推荐阅读:
写作训练-说明文-说明方法-20107-08
说明文教学方法06-23
说明文阅读方法指导08-25
修辞及说明方法11-13
作比较说明方法教案10-17
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11-24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总结07-04
从阅读中学习说明方法评价量规06-13
vb函数说明及使用方法07-24
《压力管道超声导波检测方法》编写说明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