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因效应

2024-06-23

首因效应(通用9篇)

首因效应 篇1

面试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穿着张扬让人惊

案例:小杨是工科名校毕业生,专业对路、成绩优良,在厚厚的应聘材料中脱颖而出,入列预选名单,但她面试时,穿着过于新潮:鲜艳的短上衣、破旧的低腰裤,很夸张地戴着热带风情的大耳环,一进门就让由高级工程师组成的考官们一愣,考官们没问几个问题,就结束了面试,结果当然是她被淘汰出局。

点评:“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第一印象能够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面试中首因效应的作用不可小瞧。虽然考官的“印象”标准不一样,但总体来说有些标准是一致的,这就是:踏实、开朗、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坦诚、机敏、干练的人,会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理工类专业要求“踏实、耐得住寂寞”,而小杨的穿着,却给招聘考官留下了“华而不实、喜欢张扬”的第一印象,她的出局,是自然的了,

近因效应:相貌平平却自信

案例:毕业生小林是个相貌平平的小男孩,到一个单位参加面试,进考场后,考官只轻描淡写地问了他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是哪个地方的人等几个问题后,就说面试结束了。正当他要离开考场时,主考官又叫住他,说:“你已回答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评委觉得不怎么样,你对此怎么看?”小林立刻回答:“你们并没有提出可以反映我的水平的问题,所以,你们也并没有真正地了解我!”考官点点头说:“好,面试结束了,你出去等通知吧。”结果是录取通知书如期而至。

点评: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这就是“近因效应”。其实,考官第一次说面试结束,只是做出的一种设置,是对毕业生的最后一考,想借此考查一下应聘者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如果这一道题回答得精彩,大可弥补“首因效应”的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可能会由于这最后的关键性试题而使应聘者前功尽弃。

首因效应 篇2

三国时期,有一大才子,叫庞统。当时的名士司马徽,即人称“有知人鉴”的水镜先生,第一次见到庞统就“甚异之”,“称统为南州之士冠冕”;并且水镜先生还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他说的“伏龙”就是诸葛亮,“凤雏”则是庞统。就连诸葛亮也对庞统评价很高,说他“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诸葛亮可能是自谦一点,但对庞统的评价之高,绝不在水镜先生之下。

可是庞统的相貌长得丑,也是出了名的。《三国演义》第57回有如下情节:鲁肃向孙权举荐凤雏先生庞统,并盛赞其才。孙权也是“闻其名久矣”。但见面之后,孙权“观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最后,这位广招人才的“招聘者”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之门外,尽管鲁肃苦言相劝,也无济于事。后鲁肃又作书推荐庞统给刘备,“统见玄德 (刘备字) ,长揖不拜。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以至这个久闻统名又有思贤若渴美誉的刘备,只让庞统做了个来阳县令。这就是“首因效应”在三国时期上演的一场历史剧。

众所周知,礼节、相貌与才华绝无必然联系,但是礼贤下士的孙权、刘备尚不能避免这种偏见,可见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影响之大。那么,什么是首因效应呢?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社会心理学家阿希 (S.Asch) 在1946年通过实验研究提出的。它是指人们当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就通过实验证明,首因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先入为主给人带来的第一印象是鲜明的、强烈的、过目难忘的,对方也最容易将你的“首因效应”存进他的大脑档案,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所以我们常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开好头,吸引住学生,给学生留下一个印象深刻的“第一印象”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导语上下功夫。

教学导语,是教师在一节课的开头或正式接触课文内容之前,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所讲的具有引导启发性的话。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同时又和其他教学环节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代替的作用。导语设计得好,可以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一马当先”的作用。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如此,第一锤就应该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就成了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孟子说:“教也多术也”。导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因此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再加上教师的创造力也是无穷尽的,所以导语设计的方法也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但教师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和灵活性。只要新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他们的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就是最成功的导入。

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才能设计出不同类型的精彩的导语呢?根据自己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和向他人借鉴,我认为教师只有在熟悉教材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机智、灵活地运用一些“开场白”的技法,才能设计出新颖别致的导语,从而为整个课堂教学创造活跃气氛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在我介绍一下自己在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几种导语设计方法。

一、情境渲染法

情境渲染很显然是人文性的体现,俗话说“触景生情”,一定的情境就能产生一定的情感,教者动情,学者方能动容。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摹一幅图景或一种意境,可以让学生深受感染,激情澎湃。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幻灯、图片、录相带、影碟等手段做导语,这样不仅形象直观,更能达到渲染气氛、活跃情绪的效果。

如:江苏肖远骑老师在教授《果树园》时,就运用了这种方法:“当曙光冲破黑暗,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的时候,蓦地,一轮红日越出海面,将一片金辉洒向人间。于是,农舍、山峦、树木、花草……大地上的一切宛如镀上了一层金色,显得那么有诗意。那金色的彩霞、浅黄色的薄光、偶尔闪光的露球,像甘露沁人心脾,像醇酒叫人心醉,多美的清晨啊!晨光中的大地是美的,那么,清晨的果园,果园的清晨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致呢?让我们随着作者丁玲的行踪去观赏一下《果树园》清晨的美景吧!”

这段导语,既传神描述了客观景物,又抒发了主观情感,语言形象生动,一幅多姿多彩、极其绚丽的晨光图展现在学生眼前,激起了学生对清晨果树园的美好憧憬,学生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

又如,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教师将符合意境的图片展示出来,不仅有利于学生背诵,更能让学生沉浸于诗情画意的氛围,体会诗人的情怀;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听腾格尔的《父亲和我》,在听歌时让学生思考父亲给自己的感觉,悠扬的旋律会让学生想起生活中的情节,感人的歌词会在学生内心深处激起层层波澜。听完歌曲学生自然就会积极谈论自己的感受。

可见,描摹具体的实境可以让学生如临其境,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震撼他们的心灵,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二、开门见山法

课题,是讲授内容的眼睛和窗口,因此教师对某课从释题入手导入新课,大可发挥开门见山之功效,使学生抓住重点,能促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同时还极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揭示课题后,单刀直入,由题及文。

比如我在教授鲁迅的《药》时,设计了如下导语:是谁买药?谁在吃药?又是谁在谈药?药来自谁家?药效怎样?华家吃了夏家的药,那拯救华夏民族的良药又是什么呢?这样学生很自然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探求答案。这样导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又突出了中心或主题,是语文课常用的方法。

三、比较导入法

语文教材有的课文就是将两篇反映同一主题、感情基调不同的课文合为一篇,这样更适合用比较导入法。如《乡愁诗两首》就可以这样导入:“乡愁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对故乡的怀念是许多离乡文人蕴藏在心底最深最真的情结。情郁于中,发泄于外的风格却各不相同。今天我们所学的《乡愁诗两首》就表现了这一点:余光中的《乡愁》浓郁低沉,而席慕蓉的《乡愁》则清新缠绵。那么除了风格外,在写作技巧上还有什么不同呢?”这段导入是两首新诗的比较,同一主题的诗却存在差异,通过比较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技巧。

四、设置疑问法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亚里士多德)。语文教师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巧妙设疑。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学《岳阳楼记》这样导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历代都作散文名篇收入各种选本,从南宋人编的《宁文鉴》开始,直到当代的各类散文选,都选有这篇文章。它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使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呢?请同学们认真学习《岳阳楼记》,想想其中的道理。”这样设疑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兴趣、思维一下子吸引到所提的核心问题上来,并促使学生围绕核心问题阅读、思考,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

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会像一股伴随美妙音律的涓涓甘泉,流进学生的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深处;一句精辟独到的导语,蕴含丰富深刻的哲理,定能扣人心弦,发人深省,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愿我们都能灵活运用“首因效应”,让学生在新课伊始即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三国演义.

注重“首因效应”,提高数学素养 篇3

一、第一堂数学课构建师生心灵的交融

刚刚踏入初中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很新鲜,刚开始学习时,出于好奇,兴趣较浓。在中学所经历的第一堂数学课可能会给他们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如果第一堂课上得好,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因此,教师对第一节课不能掉以轻心,应精心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感情。

一般说来,对于第一堂课教师需要考虑下面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找准切入点,做好心理调适,架设沟通桥梁,尽快融入教学角色;二是摸清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憧憬和向往;三是要给学生介绍将要学习的数学课的一些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思多问。第一堂课需要情景交融,融情于景;需要语言活泼,富有激情;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因此,上好第一堂课,给学生的第一印象良好,使学生感到眼中的教师形象是认真、负责的,教风严谨、要求规范,有创意,对学生细致、体贴的。这是首因效应产生的积极作用,使教者在学生中确定了威信,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学生热爱数学奠定了基础,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二、单元第一课时构建坚实的章节学习平台

每一章的第一节内容一般都是本章的重要概念,是学习一章的起点,是学习本章后续内容的关键。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第一次出现的概念,要一次讲清讲透,因为第一次的印象形成的概念和结论是非常深刻,而且是永久的。因此,教师对于第一节的备课不能掉以轻心,教师备课充分与否,教学内容组织合理与否,教学方法恰当与否,必将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影响到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甚至影响到后面章节的学习。例如对《一元二次方程》这章第一课时的学习,首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景(根据问题情景列出方程),然后合作交流解疑,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经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从而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理解深刻。如果对本节照本宣科,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就会影响学生对后续内容的理解掌握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上好每个单元开始的第一课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本章的学习兴趣及热情,为这一章的教学成功铺平了道路。

三、第一次提问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提问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对每位学生的第一次提问,如果提问的问题太难太偏,以致使学生无法回答,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者提问的问题太过浅显单一,从而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这样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甚至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负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对每位学生的第一次提问,作为教师首先要钻透教材和课程标准,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好问题的度,设计不同水平的问题。只有设计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问题来,才能使第一次提问,达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总之,通过有效的第一次提问让学生对今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四、第一次考试让学生尽享成功喜悦

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的。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们就要慎重对待并精心设计好第一次数学考试。考试是教师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手段,也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次机会。要把第一次考试当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学习、体验成功的有效手段。

第一次考试应设计合理,难度适中,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考出较理想的成绩,让学生有成就感,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数学并不难学,对今后学数学的自信心会增强,积极性会更高,兴趣会更浓,就会使好的更上一层楼,差的迎头赶上。如果第一次考试就不理想,今后学习数学时,学习的热情就会下降,遇到困难就退缩,不想主动去克服,尤其是那些智力不太好的学生,会由此产生更大的自卑感,这种心理压力,将会对今后学习数学产生极大的障碍。

五、第一次创新实践促成学生的成就感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造就创造性人才,是数学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数学教师要更新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质疑引导,把握学生的第一次创新实践,不失时机地挖掘学生创新思维的因子,促成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更上一个层次,从而拓展学生的创新意识空间,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首因效应 篇4

摘要: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均是生活中常见的心理效应,它们在很多人际交往领域均有体现。如何在生活、管理中运用好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值得我们思索。

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之——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叫做社会知觉,它是指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在社会知觉的概念中,印象形成有几大效应,其中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对工作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虽然是两个心理学术语,但其实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如先入为主、以貌取人的现象就体现了首因效应,而与好朋友因小事闹别扭则体现了近因效应。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这两种心理效应及其运用,再简单地做一下对比分析。

(一)首因效应

① 首因效应的概念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它是由第一印象(首次印象)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倾向,许多人习惯称之为“第一感”。② 案例引入理解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佣”。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这种“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就是首因效应。同样,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这些都是首因效应在生活中的具体写照,可以说它我们思维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倾向性。

③ 首因效应的理论解释

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对于这种因信息输入的顺序而产生的效应的现象,理论上种种不同的原因解释。一种解释认为,最先接受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构成脑中的核心知识或记忆图式。后输入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这个记忆图式中去,即这是一种同化模式,后续的信息被同化到了由最先输入的信息所形成的记忆结构中,因此,后续的新的信息也就具有了先前信息的属性痕迹。另一种解释是以注意机制原理为基础的,该解释为,最先接受的信息则易受忽视,信息加工粗略。总的说来,大脑处理信息的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的内在原因。

④ 如何把握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的产生与个体的社会经历、社交经验的丰富程度有关。如果个体的社会经历丰富、社会阅历深厚、社会知识充实,则会将首因效应的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另外,通过学习,在理智的层面上认识首因效应,明确首因效应获得的评价,一般都只是在依据对象的一些表面的非本质的特征基础上而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应当在以后的进一步交往认知中不断地予以修正完善,也就是说,第一印象并不是无法改变,并不是难以改变的。就如我们听多了不要以貌取人后,当评价陌生人时就会提示自己不要以貌取人,自主控制首因效应的强度。⑤ 首因效应的运用

既然首因效应对我们的认识有很大的作用,如何将其更好地运用于生活及企业管理等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在日常交往过程中,1 尤其是与别人的初次交往时,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性别、年龄、体态、姿势、谈吐、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等,判断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

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您的硬件完备。这就需要你加强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不然则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的负面影响,那就是近因效应。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注重仪表,至少让人看起来干净整洁。整洁容易留下严谨、自爱、有修养的第一印象,尽管这种印象并不总是准确。人们交往种所谓“先敬罗衣后敬人”就是这个原因。美国总统林肯也曾因为外表的偏见拒绝了朋友推荐的一位才识过人的阁员。当朋友愤怒的责怪林肯以貌取人,说任何人都无法为自己的天生外貌负责时,林肯说:“一个人过了40岁,就应该为自己的外貌负责。”虽然林肯以貌取人虽值得商榷,我们却不能忽视第一印象的巨大影响作用,无论外在和内在,我们应该格外注重。其次,要注意言谈举止,让自己显得落落大方,倘若还能做到言辞幽默,侃侃而谈,举止优雅,可谓是锦上添花,一定会在对方心里得个高分。并且这一印象会长时间地左右对方未来对自己的判断。

在管理中我们也可以运用首因效应。比如老板给一个新员工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如果老板在一开始能够对新员工多一些理解与帮助,让新员工感到温暖,那么要留住员工的心也就容易很多,通俗地讲就是“胡萝卜政策”。反之,如果要给员工留下严肃谨慎的印象,那么一开始对工作的要求也就不能马虎。

(二)近因效应

①近因效应的概念与解释

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

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系列材料后进行回忆时,对该系列中的最后几个项目的回忆与对它们的识记相距时间最短,因而是从短时记忆中提取的。这种观点用改变识记与回忆之间间隔时间的方法进行实验可以得到证明。延缓回忆对首因效应没有影响,但却消除了近因效应,这说明短时记忆的提取促成了近因效应。在人的知觉中,如果前后两次

得到信息不同,但中间有无关工作把它们分隔开,那么后面的信息在形成总印象中起作用更大。

②近因效应的体现

近因效应多体现在我们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例如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堪称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这就属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③近因效应的影响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

受近因效应的影响,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改变原有看法,作出错误判断,如有的企业组织一直软弱瘫痪,最近因某职工见义勇为受到媒体和上级的表扬,就被认为一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用近期一时一事来肯定或否定一个企业的全面工作,很容易片面、失误。

朋友之间的负性近因效应,大多产生于交往中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愿望不遂,或感到自己受屈、善意被误解时,其情绪多为激情状态。在激情状态下,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和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容易说出错话,做出错事,产生不良后果。④近因效应的把握

如前所述,在人际交往中,近因效应在印象的形成中对人际知觉的准确性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交往过程中最后接受到的信息往往会更改或是覆盖之前既有的信息,进而影响着对他人印象的形成。所以,一个人给他人以好的印象并不难,难的是维护自

己在他人心目中已经形成的好的印象。这就需要自己不断地努力,不做有损自己既有好的形象的事,以使自己给他人的近因效应与既往保持一致,或是更好。

但是,近因效应也不是不能改变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当近因效应形成后,如若进行延缓回忆,并在延缓期间加入干扰性的作业以防止复述,这种已经形成的近因效应便会减弱甚至消失。这就告诉我们当个体发生了错误,给他人以坏的近因效应后,只要我们处理的得当就有可能挽回印象的损失。

所谓的处理得当,首先要充分暴露事实真相,以消除他人各种可能的疑惑,这样才能达到延缓他人对你有过的错误的回忆;其次是要坦诚面对他人,在尽可能解疑释惑的同时,让自己在各方面做的比过去更好,而不总是纠缠在原有的问题之中,以实现减少他人对你曾经的错误的再复述;最后,所谓的处理得当还要求有坚持的恒心,绝不是通过你一两次的短暂的努力就可以迅速消除他人已经形成的近因效应。应该通过自己更进一步的努力表现,在他人的心目中形成新的近因效应,你与他人的交往才有可能走向和谐。

⑤近因效应的运用

近因效应虽然有很多负面影响,但我们同样可以将其运用于生活中,谋取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忆的内容既有直观形象的,更有逻辑抽象的;既有生动丰富的,也有单调枯燥的。在同一个系列内,作了即时回忆后,系列尾部的内容通常都会有较中部明显的记忆效率,这对我们的学习将会有很大帮助。

而在人际交往中,既然近因效应在印象形成中占很大比重,就要在同事、朋友、同学等熟人间尽量不要把话说死把事做绝,时不时留下一点好印象。凡事在先,须加忍让,防止激化。待心平气和时,彼此再理论,明辨是非,以改变改善原来的印象,让近因效应成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三)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对比分析

近因效应是存在的,首因效应也是存在的,那么,怎么样去解释这种“矛盾”的现象呢?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依附于人的主体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在主体价值系统作用下形成的印象,被赋予了某种意义,被称为加重印象。一般而言,认知结构简单的人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认知结构复杂的人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因此不熟悉或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而对于熟悉的人,就是在彼此已经相当熟悉时期,对他们

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

心理学家曾作过一项实验,这项实验分两段进行:第一段,向四组大学生介绍一个陌生人。对第一组说,这是一个外倾型的人;对第二组说,这个人是内倾型的;在第三组,先讲述这个人的外倾特征,后讲述他的内倾特征;在第四组,先讲述这个人的内倾特征,后讲述他的外倾特征。然后,让这四个组学生分别想象出对这个陌生人的印象。第一组和第二组学生得到的印象是显然易见的。在第三和第四组中,关于这个陌生人的印象完全符合提供信息的顺序,总是先提供的信息占优势。也就是说,第三组学生普遍把陌生人想象为外倾型,第四组普通把他想象为内倾型。第二段,给另外两级学生按上述第三和第四组同样的顺序描述一个人,所不同的是在先描述他的内倾或外倾特征之后,中间插做其他事情,如让学生作一些不太复杂的数学习题,然后再描述相反的性格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最后描述的特征会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我们从概念中也可看出,首因效应是不可避免而且持续时间很长的,而近因效应针对的并非是开始部分,而是末尾部分对中间部分的优势。二者并不矛盾,只是体现的时间和强度不一样。

“涨薪不力”成跳槽首因 篇5

调查显示:

32.4%的人是因薪酬迟迟不涨或是涨幅太小;33%的职场人是因发展空间受限;13.5%的人是对公司和行业的发展缺乏信心,没有年终奖或太少占6.2%,公司制度不规范等原因占24.9%。

专家建议

不要冲动离职

首因效应 篇6

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 是由于第一印象的作用而对后继交往所发生的影响现象。实际就是指的“第一印象”的影响。实践证明, 第一印象是难以改变的, 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先入为主”的现象, 当你对某一个人第一印象良好, 以后的交往中就不容易感觉他的缺点存在。因此, 在日常交往过程中, 尤其是与别人初次交往时, 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既然在人际交往中有这样一个首因效应在起作用, 准确地把握它, 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它来帮助我们开创自己的事业,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作为在高校从事工资管理的工作者, 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 在人事、工资管理等方面, 充分地利用和发挥首因效应的积极作用, 克服和避免其消积影响和作用, 从而提高学校工资管理工作质量。

工资管理工作是人事工作的核心内容, 与个人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 从大的方面而言, 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从小的方面来说,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 工资是教职工收入的主要来源, 工资工作搞好了, 可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人才引进工作。因此, 在工资管理工作中重视研究社会心理, 特别是针对高校知识分子人群集中这一特点, 善于研究他们的心理特征, 注重讲究合理的方式方法, 将工资政策用足用活, 能够为顺利推行高校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高校工资管理工作中利用首因效应, 是稳定和引进人才的需要

高校的人才, 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是集知识型、学者型、专家型于一身的人才, 这类人才在人才市场上具有更多的市场机会、更高的市场价格, 所以收入水平的比较差异成为高层次人才流动的显性因素。当前, 高等学校实施的“政策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举措, “待遇留人”是关键。这就要求在我们高校工资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好首因效应, 实现“待遇留人”。实行“优劳优酬、优才厚待”, 加大向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倾斜的力度, 重奖贡献大、水平高的教师, 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 创建出有利于人才引进与稳定、有利于人才成长、有利于开发人才绩效的优化环境。

二、在高校工资管理工作中利用首因效应, 是高校进一步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需要

近年来, 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就我院来说, 无论是在办学规模、办学效益, 还是在办学质量、办学层次上都取得了较大发展。在招生规模扩大的情况下, 学院教职工人数没有明显增加, 教师队伍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学生增长速度, 广大教职工的工作负荷显著增加。因此在工资管理工作中, 充分利用首因效应, 适度地提高教职工的收入水平, 改善待遇, 可以全面发挥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多劳多得, 奖勤罚懒, 向贡献大、水平高的教职工倾斜, 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在高校工资管理工作中利用首因效应, 是高校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需要

以分配理论为指导,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对现行高校工资制度进行的改革, 是一种打破旧体制、克服惯性的过程。从管理学和心理学角度来说, 人们往往习惯于采用原来的熟悉或习惯了的方式方法, 排斥生疏的、不熟悉的东西。因此在推行新的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时, 要运用心理学的首因效应, 遵循高等学校办学规律, 深入研究, 多方征求意见, 加强宣传, 以使广大教职工得以充分理解与接收, 建立起适合教师职业特点的、能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的新型分配模式和管理机制。

1. 研究校情, 明确目标, 结合高校自身特点, 向教学一线人员倾斜, 向高层次人才倾斜。

从学校发展需要出发, 从财力情况出发, 立足于学校发展、队伍建设、人才引进与稳定、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等主要目标, 切实把握按劳分配的原则, 坚持绩效挂钩, 将教职工工作实际工作成绩、岗位任务完成情况与津贴分配直接挂钩;坚持政策倾斜, 特别注意向教学一线倾斜、向高层次人才倾斜。运用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 使广大教职工感受到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思想, 以促进分配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因此, 我们在津贴分配上确保了教学中心地位, 体现教师主体地位, 整体水平上向高层次人才倾斜。采取教学、科研等业绩奖励措施, 重奖水平高、贡献大的教学科研人员, 如对名教师、教学新秀等一批教学业务骨干进行奖励, 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工资津贴待遇等方面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 在人才引进工作中效果显著。近两年来, 我院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 其中正高职称五名、博士两名。我院在住房、科研启动经费、院岗位津贴等方面都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使这些高层次人才得以安心地留下来, 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在制定分配制度改革具体实施方案时, 还要充分利用首因效应, 慎重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教学人员与非教学人员关系。在对教师倾斜力度较大的同时, 也要考虑到一些管理人员的利益, 向他们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使他们从整体上加以理解。二是“双肩挑”人员与专职人员的关系。避免“双肩挑”人员多拿和重复享受。三是骨干与一般的关系。对于有贡献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倾斜是共识, 但一般人员也多在一线工作, 功不可没, 这方面如何体现也应考虑。四是一部分教职工特别是年龄偏大、工龄较长教职工和新参加工作人员的关系。教职工随着工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 长期积累性贡献应得到补偿,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五是在职和非在职 (离退人员以及进修人员) 的关系。学院发展到今天, 也有离退人员贡献的积累;进修学习人员关系到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也应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利益。分配制度改革也是一个新生事物, 这几个关系处理不好, 给广大教职工留下这样那样不好的第一印象, 就会影响政策的实施, 也起不到良好的激励和调节作用。因此, 在制定和研讨实施方案时, 应结合校情, 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离退人员座谈会等形式, 集思广益, 加大宣传力度, 使上述几个关系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不引起大的波动或不安定因素, 使广大教职工满意, 增强学院的凝聚力。

目前, 我院已在工资制度上形成了一个以职务等级工资制度为核心的多元结构的工资制, 它主要包括国家统一的事业单位职务等级工资制度、地方政府的津贴和补贴、校内工资性补贴、校内岗位津贴, 形成了国家工资制度与校内分配制度互补互存的工资分配格局, 充分发挥了工资的保障、竞争、激励等功能, 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提高了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质量。

首因效应 篇7

一、了解学生——让彼此一见如故

提前查阅学生档案,可能的话,可进行家访或电话访谈,多方了解学生英语基础和对英语的兴趣及爱好程度,他们自己的特长或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征等。试想,第一节课时,你就能随口叫出几个学生的名字,说出某个学生的特长,那给学生的将是怎样的惊喜。学生自然也会对你一见如故。

二、武装自己——使学生眼前一亮

上第一堂英语课之前,老师应精心打扮一番,以使学生对自己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或是产生独特而鲜明的印象。这样,当你一走上讲台,学生便会被吸引住了。学生对你这位教师感兴趣了,就会对你所教的这门学科感兴趣。

三、熟悉教材——初高中自然衔接

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吃透高中英语教材及大纲要求,还应熟悉初中英语教材的框架体系及大纲要求,了解一般初中毕业生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听读能力及词汇量的大小。这样,在上第一堂课时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自己的讲课。如果能精心挑选初中毕业生所熟悉的、能接受的词、短语及句型来组织第一堂课,并辅之以新颖、别致、活泼的教学手段,第一堂课就会吸引学生走进高中英语的世界,而不至于“听而生畏,望而却步”。

四、开场之言——用英语吸引学生

千万不要因为你的学生英语基础不够好或担心他们不能适应你的口语,就来个中文的开场白!你可以尽量通过体态语、动作、表情等让学生理解你的话,应尽量让自己的英语开场白显得流畅自然但不至于语速太快,抑扬顿挫而不失英美腔调。这样,学生将为你的英语口语而折服,自然也会对英语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不过根据学生英语听力基础,亦可辅以一定的中文解释。

五、自我介绍——显特色师生互动

别具特色的自我介绍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下面介绍两种适用的方法。

1.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制作name card,互作自我介绍(将一张A4纸折三折,中间部分写下自己中英文名,另外两折支撑在桌上)。教师先用它作一个自我介绍,再要求学生模仿教师按相同句型、句式介绍。此后几节课,师生均将name card放在桌上。这样,师生和生生之间便可以更好更快地彼此熟悉。

2.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照片、介绍个人成就以及上届高考成绩等。这样,学生能够多方面地了解教师,同时又能更好地理解新教师较为生活化的英语。教师还可借此机会要求学生也把自己的照片、平时喜欢的东西等准备好,用这种方式下节课向全班展示。

六、高考题型介绍——揭高考神秘面纱

刚经历中考进入高一的学生,对高考充满了憧憬而又感觉很神秘,而高考题型也确实不同于中考题型。所以,在第一节课时不妨把高考题型向同学们作个介绍,同时强调高考与中考对考生要求的差异。

七、方法要求介绍——悉高中学习要领

面对新生,教师应介绍学习方法,明确学习要求。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我从“工具准备”、“上课要求”、“作业习惯”、“英语日记训练”、“其他规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学习要求,最后,我说道:“英语是一门世界性语言,是日益被越来越多的人学习的学科,学好英语,走遍天下都不怕。我相信我会成为大家的良师益友,同你们一起教学相长。衷心祝愿同学们在新的学习生活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把握“首因效应”,走好这“七步”,教师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善于管理和保持留给新生的这一“第一印象”,使它持续不衰,将其积极的一面逐步形成“定势”作用。

首因效应 篇8

关键词:首因效应;高一化学。学习动机。高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246-01

有句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见学生

能否“得道成佛,修成正果”,“入门”是个非常关键的阶段。高一化学是继九年级化学之后的更高层次的学习。而高一化学所学内容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的学习效果对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甚至将来的化学专业深造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都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高一新生在化学学习的入门阶段就面临着三座大山的压力——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这三大化学理论知识,再加上他们由于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自身的学法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快速适应高中的化学学习,而如果在学习策略上不能较快适应,则极容易造成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甚至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本文中,笔者将讨论如何利用首因效应来帮助高一新生学习化学,促使其产生学习化学的动机。

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

输入的信息对课题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通俗地来讲就是被大众所熟悉的第一印象效应。利用首因效应最根本的目标是使高一新生明白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到底为了什么,同时化学学科的学习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只要肯付出努力,一定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一、高一新生需要教师引导其明白上高中的目标是什么。

这是因为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校园,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只有当其深刻的明白自己上高中是为了什么,对高中生活有了深刻的第一印象,这样才能认真的对待所学的每一门科目,包括化学。比如我在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在教室墙壁贴上这样一句话:“考上一中不仅仅是一种荣誉,对我们来说更意味着挑战!”这就给学生营造了一种努力奋斗的氛围,让其对高中产生“原来进入高中以后,在学习上我们依旧不能放松,而要更加努力”的第一印象。

二、教师的一言一行同样会给学生留下第一印象,对学

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师生初次见面,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教师在课堂上的形象、教态、语言等,课前准备、演示实验、常规教学,以及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初次感知和常识等等。以课堂上的板书为例,在开学第一堂课上,教师在写板书时需要画一个表格,可以提前给学生做出提示,告诉学生这个表格大概有多大,需要在笔记本上留出多少空,这自然会给学生留下教师对学生细致、体贴这样深刻的印象。教师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自然会影响到今后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动机。

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

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高一新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连。其中学习活动中动机的作用是非常复杂的。

教师的主要工作和基本任务就是课堂教学,这也是学生获

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师生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相互影响。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沟通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首因效应”的形成阶段,课堂上教师是否能够把化学知识转化为能被高一新生正确理解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沟通方式可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两种:单向沟通时表达者讲述以后,听者不能提问,听者的答案与正确答案差距大;而双向沟通就是表达者讲述以后,听者有提问有反馈,听者的答案接近正确答案。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理解,做到与学生“有效沟通”。通常学生都是喜欢这样的老师:学识能力方面,要有智慧、聪明、知识面广、有好的教学方法;性格方面,要随和、开朗、活泼、幽默、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品德方面,合格的老师要教书育人,传授做人的道理,能够解决学生成长的困惑。

在学生的第一印象形成阶段,教师一定要表现出自身的专

业素养,这一点必须得得到学生的认同,让学生知道教师是所教授领域的专家,从教师那里能够了解到该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并且,教师还要善于表达和讲解知识,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热爱自己的教学岗位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所说的话具有前瞻性,例如在上课的时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犯的错误,比如学生写胶头滴管的“滴”总是会把右半部分写成“商”,这在上课的时候特别强调,学生答题过程中如果再犯错,就可以体会到教师的前瞻性,就会在今后的课堂中认真听教师的叮嘱。通过这些,能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利于其学习动机的形成。

总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多加引导,多鼓励学生,并且注

重自身修养,就一定能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学习并不是非常困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愿意学习化学,才能学好化学。

参考文献:

[1] 师曙光“第一印象效应”浅析.太原大学学报,2005(9).31-32

[2] 黄少芳 高一化学入门教学的探讨与实践.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6):63-65

[3] 拾景江 几种心理效应在教育中的应用.煤炭高等教育,1993(1):47-49

[4] 吴春磊,沈娟 浅析“首因效应”与大学生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教育与职业,2011(6):187-188

首因效应 篇9

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 实际上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对于“首因效应”这种因信息输入顺序而产生的效应的现象, 研究者们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认为, 最先接受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 构成脑中的核心知识或记忆图式;后输入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这个记忆图式中去, 因此, 后续的新信息也就具有了先前信息的属性痕迹。另一种解释, 是以注意机制原理为基础的, 即最先接受的信息没有受到任何干扰地得到了更多注意;而后续的信息则易受忽视。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 外界信息输入大脑的顺序, 在决定认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视的。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 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大脑处理信息的这种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的内在原因。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 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 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 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

近年来, 国内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把“首因效应”引入了课堂教学中。从2002 年开始, 关于首因效应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的研究论文已经非常之多。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 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在于能在教学中自觉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教师学会利用首因效应产生的积极作用指导教学, 同时也及时纠正由于第一印象对英语教学产生的消极影响, 为以后整个教学进程实现良性循环奠定坚实的基础 (赵俊峰2011) 。

二、首因效应对商务英语精读教学的干扰

与其他事物相同, 首因效应也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首因效应对英语教学有促进作用, 但其对学生学习英语的阻碍也不容忽视。只有全面认识和分析其对英语教与学的影响, 才能给教师教学提供更好的指导, 为学生学习指明正确的方向。笔者以广州某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例, 联系教学实践, 结合学生语言的地域特色, 经研究得出, 首因效应对教学的干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 定势干扰

在首因效应的影响下, 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时, 对先习得的单词形成第一印象之后, 随着记忆加深, 逐渐对这些单词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又称“习惯性思维”, 是指人们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将固化的思维应用到英语学习中, 严重干扰学生后来掌握在读音、词性、构词等方面相似的单词。

1. 读音词形干扰

在英语单词习得过程中, 一音多词的现象很多, 同时多词音形相近的现象也不少见。这类词中, 先出现的单词在学生认知系统中先入为主。学生对这类单词中先学的有了第一印象之后, 往往会形成认知定势, 并将这种定势带到后来的相似单词的习得中。定势是一种思维习惯, 在英语学习中, 不能以习惯作为英语学习的原则。比如, 学生在学习compliment (称赞) 和complement (补充) 时, 由于这两个单词不但读音一样, 都是['kɔmpl Imənt], 而且外形相似, 假设学生先学会了compliment, 后学习complement, 教师要求学生听写或拼读“补充”, 学生往往错写或拼读成compliment。再如, premier['premIə (r) ] 和premium ['pri:miəm], 两者外形和读音都相似, 根据《实用商务英语进程下册》知识编排, 一般学生先学会premier (总理) , 在学习premium (保险金) 时, 总是倾向于将premium误读或误写成premier。同样, 学生在学习magnitude (规模) 和multitude (许多) 时, 在对magnitude形成第一印象后, multitude总是会被误读或误写成magnitude。

2. 词性干扰

根据英语构词法, 为了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的架构, 学生先对词缀与词性的关系形成第一印象, 期间亦形成-tive结尾的单词大都是形容词的概念。在后来的学习中, 学生通常习惯用构词法规律去认知这一类词的词性及意义。事实上, 以-tive结尾的单词在不同语境中并不一定是做形容词, 需根据语境具体分析。《实用商务英语进程下册》的Unit 3 有如下例句:

e.g. ...Using SMART objectives in your strategy should make measurement of your success easier to judge later on...

Ownership encourages responsibility and initiative.

在教学中, 学生首次接触这类词汇时, 总是会联想诸如active, positive, negative等以-tive结尾、构词类似的英语单词。在语境中第一反应总是把objective和initiative当形容词来理解。

(二) 方言干扰

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广州市, 生源来自广东省各地市, 学生除了使用普通话外, 交流所使用的方言可谓丰富多彩。在学生的语言系统中, 方言是最先习得的, 构成语言的核心知识或记忆图式。后续的语言信息被同化进了方言所形成的记忆结构中, 因此,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 英语语音中不可避免具有了方言属性痕迹。英语中的语音是英语教学入门阶段的基础与重点, 然而, 据统计, 广东各地方言分为三大类七十二小种, 主要为粤语、客家话和潮州话。于是, 先入为主、纷繁复杂的方言导致了英语学习者的发音各不相同和非标准化的问题。

三、教学启发

“首因效应”作为社会知觉效应的一种形式, 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以第一印象作为评判标准来判断和辨别事物, 往往有失偏颇。不过, 第一印象也并非是固定不变的, 它通过交流与学习, 在以后的进一步交往认知中不断被完善。为了改变由于定势及方言给学生英语学习带来的消极影响,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有如下两点建议:

(一) 联想记忆

由于定势的干扰, 学生易于将读音、词形、构词相似的单词混淆。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构建一个浅显易懂的知识网络。比如, 学到compliment时, 教师带领学生从词形相似度上展开联想, 于是complement, implement等词则被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 对比并讲解各自的意义、读音和用法, 逐步加深印象, 学生则能牢固把握, 在实操中避免错误 (孔姜燕2013) 。

(二) 典型举例记忆

由于受方言的干扰, 学生发音别扭。教师在教学中应对语音有误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 并以个别为典型, 告诫其他学生不要犯同样的读音错误。比如, 在学到provision[prə'vIʒn]这个单词时, 教师在讲解完该单词的意义、用法及派生词等相关知识点后, 在重复读音的基础上, 应特别提醒:“某某同学, 你是否会教家乡的孩子们读[prə'vIzn]呢?”其他学生听完后, 哄堂大笑, 该生则频频摇头。

总之, 教师要正确且恰当地利用首因效应, 以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动, 使其成为教师有效的教学工具。在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在包容的基础上, 投入百分之百的耐心认真纠正、反复练习, 从而将首因效应的消极影响转化为学生在犯错误中牢固掌握知识的手段。

参考文献

孔姜燕.2013.“首因效应”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突显与运用[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 (6) .

上一篇:原创-学习共青团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感想下一篇:西岔河小学2013春季校本培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