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宣传栏

2024-05-14

居家养老宣传栏(共10篇)

居家养老宣传栏 篇1

发挥民间组织作用,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2010.12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人的寿命不断延长,我国老年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3%。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针对老年人逐渐增长,国务院办公厅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不断加强和完善老年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政府资助部分老年人的工作。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趋势,作为从事家政服务业十几年的大家园家政服务公司,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凭着良好的信誉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去。

一、良好的信誉赢得政府的信任

经过十二年辛勤耕耘,在众多的家庭服务业中脱颖而出的大家园家政服务公司以“信誉质量第一,满意温馨服务”为宗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先后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民间组织》、“中国家庭服务业先进服务单位”、“山东省服务业明星企业”等荣誉称号,良好的信誉赢得了政府的信任。作为民间组织,在全省首先承担了槐荫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工作,得到了市、区政府的信任和老人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公司总结经验实施改进,逐步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的新路子。2009年10月公司本着“诚信为本、精益求精”的服务理念,主动承担起历下区8个办事处、209名老人的居家服务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

为保证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专门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由一名经理助理负责,抽调2名有工作经验的同志负责具体工 1

作。居家养老服务员是从公司从几百名员工中选出来的。他们工作认真负责,服务态度好,责任心强,并具有为老年人服务的经验。作为居家养老服务员,为提高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达到老年人的满意,实行了岗位培训,同时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聘请了有关专家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服务队伍的服务水平。

三、建立健全各项服务制度

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既有一般家庭服务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作为承接政府职能的专业家庭服务机构,为了确保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老人的身边,确保服务使老人满意、政府放心,我们健全了各项制度。如下:

1.建立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即:居家养老管理制度、服务员工作职责、服务工作守则、职业行为道德、奖惩管理办法等。

2.建立“五表一卡”管理制度。即:居家养老服务员登记表、居家养老人员申请表、服务情况反馈表、工时完成情况统计表、回访记录表、服务券。

3.建立了三级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回访制度,即:老人满意记录、社区居委会满意记录、公司管理人员回访记录。

四、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的新路子

在从事多年的家政服务的实践中,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既有一般家庭服务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作为承接政府职能的专业服务机构,如何开展好服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老人身边,为此,在开展工作中积极探索服务的新路子。

在开展服务工作之前:

一是通过街道办事处提供给我们的《居家养老服务人申请表》,了解老人所需服务的内容。二是通过老人所在的社区委员会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家庭状况及本人爱好。三是选好服务员,公司实行员工化管理,拥有几百名员工,我们从中选出富有爱心、工作细心、有一定经验的服务员为老人服务。四是进行岗前培训、查体合格上岗。五是服务员第一次入户时有公司管理人员亲自陪同入户。六是服务员要向服务老人进行承诺。

在开展服务中:

一是每位入户的服务员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按时保质保量的为老人服务好。二是老人对服务员不满意或因服务员的技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我们立即调换至老人满意为止。如:有一次员工刘金玲去所属千佛山办事处的迟桂兰老人家服务时怎么也敲不开门,喊也不应,这时机灵的她立即拨打了她儿子的电话。儿子去了以后从后面的窗子里跳进去,发现老人已经到在地上不醒人事,接着打了120急救和家人一块把老人送进了医院进行抢救,经过几天的治疗老人康复出院了。这件事多亏了员工刘金玲,家人和老人非常感谢她。在服务后:

一是服务员每天服务完成后,老人满意,发给“ 服务卡”,或在服务反馈表上签字后,服务员才能按工时领取报酬,反之拿不到。二是公司管理人员每日回访一次服务对象,服务满意率95%以上视为合格服务员,95%以下的为不合格,按奖惩办法处理。三是根据回访情

况每日召开一次会议通报情况,提出下一步改进意见,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培训,针对老年人的服务特点有的放矢的培训。四是通过开展“星级服务员”的评比,调动服务员的积极性。五是严格考核并实行奖惩办法,提高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五、真诚服务,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目前服务中心的服务员是老人为亲人,以热心换真心,以诚信换满意,对待老人像对待自己家的亲人一样,如:有一次员工刘金玲去所属千佛山办事处的迟桂兰老人家服务时怎么也敲不开门,喊也不应,这时机灵的她立即拨打了她儿子的电话。儿子去了以后从后面的窗子里跳进去,发现老人已经到在地上不醒人事,接着打了120急救和家人一块把老人送进了医院进行抢救,经过几天的治疗老人康复出院了。这件事多亏了员工刘金玲,家人和老人非常感谢她。

钱德英老人的丈夫20多年前去世,老人的唯一的儿子最近因病去世,给老人很大的打击,睡不好觉、吃不下饭,服务员李冬梅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想法让老人高兴,变着花的为老人做吃的,有时把孩子的小零嘴带给老人哄老人高兴。冬天冷了,他叫丈夫帮忙把老人的窗户封好,夏天热了,帮老人把纱窗按好。工作时间不分长短,只要老人满意,她说: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善待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不是亲人胜亲人。服务员王念霞被于传英老人视为“闺女”。今年4月份老人不慎摔伤腿造成了行动不便,老人第一想到的就是服务员王念霞,他让邻居叫来小王,给她说:闺女啊,大娘这次摔得不轻,你把我送到医院吧,因医院离家太远,老人有又行动不便,小王

一个人不能送老人去医院,只好请丈夫帮忙,一连几天夫妻两人帮老人联系住院,送老人楼上楼下检查,同时为老人送去可口的饭菜。同病房的病友夸老人的女儿、女婿真好。老人说:哪是“闺女”,比“闺女”都好,他们是政府给我找的服务员,感谢党和政府,我这个老婆子才能活到今天。服务员的工作不只是女人的专利,在居家养老服务员中有一位细心、耐心服务周到的男服务员,用他那特有的服务方法赢得了老人的称赞。马宪周是他服务老人中的其中一人,老人因其女儿长期不在身边,是他用真心换得老人的开心,是他用细心周到的服务使老人的生活过得如此开心。为表达公司培养的好员工霍光,老人送上锦旗一面“情系后代,服务热情”,以此来表达谢意。

通过对209名老人近一年的服务,不仅使老人满意,而且得到了老人所在社区街道办事处及市区政府的满意,同时也解决了公司员工因工作量小而收入少的情况,实现了政府、老人、员工都满意的愿望。

因公司对居家养老工作缺乏一定的经验,一年来主要为老年人提供生活资料和家政服务,对老人精神需求方面开展的少,待春暖花开时,将组织适合老年人的特点的活动,使他们老有所乐,快快乐乐的享受幸福的万年。我们将用关心、爱心、细心、耐心换取老人的开心、放心、称心和欢心,用“诚信尽职,和谐共赢”的团队精神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承担组织交给我们的重任。

济南大家园家政服务中心

居家养老宣传栏 篇2

文章以保定市居家养老服务调查的数据和资料为依据, 结合典型地区的成功经验, 从政府主体的角度入手, 针对数据和资料中显示的现实问题, 为保定市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提高提出可行性意见, 为提高老年人养老水平贡献一份力量。

一、政府大力宣传, 促进观念转变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 保定市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理念的了解总体程度还很低, 很多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优越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制约了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这一新型养老模式的选择。可以通过与社区、社会组织、大众传媒共同合作, 利用条幅、标语、报纸、电视等媒介对居家养老服务保障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 从而增进社会对居家养老服务的了解, 促进居家养老事业的推广和发展。

二、政府高度重视, 出台政策扶持

政策和制度的大力扶持是居家养老服务事业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坚强后盾, 各级民政部门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管部门, 应该仔细领会中央下发的有关养老服务文件的精神, 细化解释中央政府出台的有关居家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 切实落实十部委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 积极关注本区域整体性的社区服务需求, 制定适合本地区自身特点的发展规划和操作方案, 在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的运行中, 切实履行监督和评估职能。

三、政府分类补贴, 多元筹资机制

通过对保定市试点社区的访谈, 我们发现:政府对社区老年服务的支持力度不足, 资金来源单一且不稳定, 补贴方式缺乏系统性。为改变以上现状, 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 加大养老服务资金投入机制, 进行分类补贴

加大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财政专项投入, 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中心专职人员费用、社区为老服务项目运作经费方面, 政府应切实落实资金款项。各级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 按照经济收入、身体状况、家庭成员等不同状况把老年人分成不同的类别, 分类补贴。同时针对社区服务的专项资金建立制度化的公共预算, 落实公示制度, 做到专款专用。

(二) 充分调动社会资源, 多渠道筹集社区养老服务资金

政府在增加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保障的财政支出的同时, 还要注意拓展资金来源的渠道, 调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利用多种形式收集社会资源和民间资本。具体可参考一下方案。①市政一级, 通过低息贷款和税收减免政策鼓励民间组织参与社区服务。②在街道和社区层面上, 广泛动员社区关系网络资源, 与社区成功人士、知名企业家、驻区单位、社区成员建立起良好的联谊机制, 积极募集社会捐助资金, 建立公开、便捷的社区服务资金捐赠平台。③设立专项福利彩票, 筹集服务资金。

四、政府统筹规划, 完善服务体系

(一) 提升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

1. 培养专业养老服务人员

如表1所示, 老年人对服务人员提出的要求很高, 其中对护理 (58.5%) 、老年保健 (54.5%) 、以及急救 (43.7%) 的要求最多。可以将居家养老服务与4050人员再就业相结合, 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对服务的需求, 有针对性的进行技能知识培训。此外, 在对服务人员, 进行专业素质培训之外, 还应定期开展职业教育和心理教育, 使其树立职业信仰, 明白自身职责之重大, 从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去。

2. 组建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

近年来, 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精神的广泛传播, 社会工作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纳。在居家养老服务中, 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专业技术和方法开展工作, 在开展服务的相关机构和场所发挥决策和指导的作用。很多高校均已设立社会工作专业, 社区可以进行校园招聘吸纳人才, 或者使用系统招聘的方式进行招募。

(二) 促进服务机构高水平服务

1.完善服务机构的准入和淘汰机制

完善服务机构准入机制, 有利于在众多参差不齐的服务机构中, 遴选出一些真正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机构进入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对于取得服务资格的机构, 要与其订立服务合同, 对服务机构的具体职能进行详细约定以法律条文对其服务的提供过程进行约束, 避免因权责不明确造成的民事纠纷, 影响居家养老服务中居民的满意度。

2.完善针对服务机构的监督机制

调研发现, 目前, 保定市居家养老各项服务尚未形成一个有效地监督机制。为更好地完善居家养老服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 可以采取服务机构内部监督、上级主管部门监督、社区监督、群众监督与“第三方”监督相结合的方式, 保障老年人能享受到高质量、高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

3. 政府政策激励发展特色养老服务

丰富多样的服务形式有利于老年人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服务方式。比如民政部门还可以选择发放老年服务消费券的方式对老年人进行补贴, 持券老人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服务机构, 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服务机构中来, 从而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效率。

(三) 倡导服务体系层次化1.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

1.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目前保定市各社区中, 只有一小部分社区设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 并且其服务内容也非常有限, 服务面较窄, 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加的养老需求。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应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法律维权、精神慰藉等诸多方面,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老年人在居家养老的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照料。

2.构筑层次化服务体系

保定市老年人在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经济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 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层次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针对不同情况的老年人, 构筑多层次的服务体系, 比如可以针对身体状况不同的老人提供多样的医疗保健服务套餐, 针对不同文化水平的老人设计不同的文娱服务项目, 针对不同兴趣爱好的老人开展不同的特色主题活动, 以满足各层次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四) 建立监督评估规范化体系

从问卷和访谈中了解到, 保定市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监督和评估体系还未完全建立, 服务的保障程度大多依靠服务提供方的自觉自律, 服务质量的好坏存在随意性和不可控性。服务提供方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缺乏约束力, 居家养老服务在实际运作中缺乏规范性。针对以上现象, 政府首先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 对资金使用、机构运行、人员服务等进行监督。同时推行评估机制, 对政府购买服务对象的资格认证评估和服务质量评估, 在科学、统一、可操作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流程下进行评估, 以确保政府补贴资金真正用到最需要帮助的老人身上并确保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质量。

(五) 动员社会力量合作式参与

在组建专业居家养老服务团体的基础上, 政府还应当看到社区民间组织的重要作用, 将专业性与非专业性结合起来。可以考虑在保定市典型社区中, 放宽对民间组织的准入限制, 借助非盈利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民间志愿团体等社会力量, 为居家养老市场提供服务。另外, 可以将义工、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组织起来, 开展经常性的文娱联欢和老年关怀活动, 满足老年人在养老物质需求之余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的满足。

参考文献

选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 篇3

上海作为全国最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截至2007年底,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总数已达286.3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0.8%,比重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在这之中,约63万老人需要护理照料,其中11万老人需要完全护理,由此而产生的老年人护理需求的巨大缺口该由谁来弥补呢?

为了解决这一老年人所面临的最大难题,许多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养老院。然而是不是退休以后,放弃居家养老,选择机构养老,住进宽敞明亮的养老院,过上晚年的集体生活,就养老无忧了呢?

一个花甲老人的担忧

张萍今年66岁,丈夫常国雄今年68岁,两人退休前都是上海的普通工人,虽然这些年上海市政府一直在增加退休人员养老金,但由于退休时间早,两人的养老金基数都很低,现在两人养老金加起来才2500元。尽管养老金不多,但老两口多少年来已经过惯了简朴的生活,日子还算过得安稳。然而退休第二年,常国雄就因为突发脑溢血昏迷住院,并进行了开颅手术,手术虽然取得了成功,但常国雄此后身体大不如前,行动迟缓,经常会出现抽搐现象,别说家务活不能干,就连去门口小花园散步都要有人搀扶。好在张萍身体还很健康,不但包下了所有的家务活,还担起了时刻小心照顾丈夫的重任。

然而最近这两年,张萍明显感觉到自己老了,身体不听使唤了,做家务的时间稍微一长就会累得腰酸背痛,看着自己满头的白发和布满皱纹的额头,张萍突然感到一丝担忧:过两年要是我身体也渐渐差了,没力气照顾老常了,那我们可怎么办?要是我再有个万一,走在了老常前面,那以后老常的日子可怎么过呢?

“我就养了一个儿子,前些年结婚后搬出去了,他们小两口每天工作都忙得要死,晚上还要回家来吃饭,我现在每天烧饭给他们吃还来不及,以后万一我做不动了,他们哪有时间来照顾我们啊?”于是张萍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了街道养老院。

可让张萍失望的是,他们家小区里的街道养老院虽然价格不高,每月最低只要800多元,但设施较差,卫生条件不理想,而且张萍最关心的伙食也不尽如人意,于是她又去附近的其他几家养老机构转了一圈,发现虽然有些养老院条件还不错,但收费太高。“我和老常一个月收入加起来才2500元,像我去住的话因为生活还能自理,把养老金全部扔进去差不多够了,但老常要人照顾,这点钱肯定不够用了。再说了,我们身边总还得有点余钱吧,总不能把所有养老金都给他们吧。哎,经济上能承受的,条件不满意,而条件满意的,经济上又承受不起。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张萍轻声感叹道。

“实在不行,就只能把房子卖了吧。”思考片刻后,张萍这样说道。不过从张萍的口气里可以听出,她希望房子以后能留给儿子。

机构养老想说爱你不容易

虽然很多老人还是受传统观念影响,乐意选择居家养老。不过,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也有许多老人和张萍一样还是希望能选择机构养老。毕竟岁月不饶人,身体再好,年纪一大,各种毛病还是会不期而至。

这些希望前往养老院安度晚年的人一般都有自己的退休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长期与子女分开生活。待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差的时候,他们不愿“拖累”儿女,于是,或者雇保姆在家照看自己,或者住进老年护理院。但比起住进养老院,雇一个全天候看护老人的住家型保姆的费用可能更高。

然而许多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普通城市退休族却发现,目前的养老机构呈现出一种“两极分化”的状态:不是收费太高,太“贵族化”,就是收费不高,但条件太差,真正能满足大众化需求的养老机构还是很少。

如张萍老夫妻要是入住上海市区某中高档敬老院的话,两人入住的一次性收费就要7600元,而张萍每月还需支付1280-1430元(全自理或半自理),而常国雄则要支付1580-1730元(半护理或全护理),这显然已经超出了这对普通退休工人的支付能力。

养老方式因人而异

抛开个人经济条件的局限性不说,机构养老是不是就一定比居家养老更好呢?

在“2008老龄事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副司长阎青春介绍说,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大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老龄社会初期,国家大规模兴办机构;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意识到机构养老对老人的心理可能造成伤害,养老要回归家庭,但不能一下子回归,就先回到社区;最后回归家庭,形成以家庭为主养老体系。

中国要建立怎样的养老模式呢?阎青春概括了三句话:“以家庭服务保障为基础,以社区照顾为依托,以机构供养为补充。”

毕竟,无论从国内还是国外来看,能够享受机构养老服务的老年人都是少数,尤其是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养老机构覆盖还很少。而且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也更认同儿孙绕膝、尽享天伦的晚年生活,即使独生子女一代无法和老年人同住,只要子女能够经常回家看看,老人自己能给自己寻找乐趣,多多参与社区活动,一样可以让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当然,如果老人没有子女,或者身患重病,需要有专业护理,同时家庭经济条件也能承受的话,那机构养老也不失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居家养老模式 篇4

大部分子女工作忙,老人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还得依赖社区和邻里之间的照顾。万福年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探访聚集在那里的老人们的业余休闲生活。

在万福年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笔者看到这里的设施齐全,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休息室、娱乐活动室、健身房、乒乓球室和法制宣传厅等,厨房等配套设施正在建设完善中。该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早晨5点就有老人到健身房锻炼身体,到了下午,老人们则在服务站各个活动室内打牌、下棋、阅读、聊天等。记者下午3点半赶到居家养老服务站时,几位老人正在活动室内边打牌、边闲话家常,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

黄士元老人是万福年华社区的老居民,每天下午他都会来到居家养老服务站,与几位老伙伴一起打牌、下棋、聊天,雷打不动,已经坚持了好几年。“大家一起聊天、下棋,比闷在家里舒服多了。”黄士元说,他还经常向周围的亲戚朋友宣传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不少老同事听说后也经常过来玩,都说比看电视、打麻将有意义多了,既能交到朋友,又能给自己充电。一旁的祝长源老人接过话茬说道,“我们一群人约好了天天来聚聚,哪天谁家里有事不能来,就要抽空请假!”

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让老人们最为称道的要数“百姓讲堂”。每月10日,“百姓讲堂”开讲的日子,大家都早早来占位子,回去还给家人普及学到的知识。“‘百姓讲堂’讲的知识都是大家用得到的,比如老年人健康讲座、拒绝保健食品虚假宣传,让老人们学到了很多养生知识,开阔了眼界。

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社区志愿者们还经常上门陪老人拉家常、帮忙打扫卫生,为老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今社区里的老人生活条件好了,物质上不愁吃穿,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则越来越高,尤其是“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精神赡养尤为重要。为此,社区工作人员除了关心老人的生活,还手把手教老人上网,让老人可以与子女视频、聊天。可以说,社区居家养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精神赡养的作用,让老人在没有子女陪伴的情况下,享受到了充实的晚年生活。

居家养老服务协议 篇5

甲方:

乙方:石鼓镇桃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为规范居民养老服务,关爱老年人健康,提高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构建和谐社区,根据协议方稳中有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经协商,甲、乙两方就开展居民养老服务有关事项签订协议如下:

一、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按照约定的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和服务方式接受老人及家属的工作安排,准时上岗,不得无故缺勤;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履行服务时,应向服务对象说明原因;

2.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具有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

3.自觉接受乙方的管理和监督,积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各项活动;

4.甲方应对服务项目开具清单,写明服务内容、数量、金额,并由服务对象签字确认;不得向服务对象索要应付服务费用之外的任何额外财物。

二、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负责对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合理安

排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

2.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无偿服务对象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全额

购买服务项目的费用;低偿服务对象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承担30%的费用,其余费用由服务对象向服务机构支付;有偿服务对象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代为提供便捷方式(包括联系服务机构、提供咨询服务等),费用由服务对象自行向服务机构支付;

3.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对服务不好的服务机构有

权终止协议;

4.服务机构按月份在下月初向乙方领取上个月份的服务费用,乙方

负责督促低偿及有偿服务对象按时足额向甲方支付服务费用,保护甲方的合法权利。

三、本协议期间自2012年月日至2013年月日止;协议期满,双方均可终止本协议,但应提前7天告知对方。若未提出异议,则本协议按照前期限自动延续。

四、本协议一式两份,服务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各执一份。

甲方:

乙方:石鼓镇桃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负责人:

青峰居家养老汇报 篇6

青峰社区地处风景优美的阳山以西,是一个农村新型社区,覆盖青峰,树山、辐射华通部分社区,人口1500多人,其中老人为198名,青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中始终围绕尊老为德、助老为乐和满足老年人需求开展尊老、爱老、助老活动:一方面对老弱病残的老年人通过多种途径送关爱、送服务,使老年人深感在社区大家庭里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另一方面对身体健康的老年人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吸引他们走出家门、为社会发挥作用(以老助老、以老带小、老少同学等),使老人们在社区大舞台中能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以下是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的简要汇报:

一、领导重视、专人分管,将居家养老工作作为社区工作重点。

社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居家养老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健全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一是成立了由社区一把手担任组长、分管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的居家养老工作领导小组;二是成立了热心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志愿者队伍等工作网络;三是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使居家养老工作有人抓、有人问、有章循;四是加强平台建设,设有一站式办事大厅、现代化办公设施,对老年居民实行网络化管理;五是打造专业团队,为老人提供优质的贴心服务:目前服务站有工作人员11名,志愿者15人,其中专职人员1人、社工5人、养老护理员4人、财务1人、厨师1人、其他技能3人。

二、加大投入,改善设施,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站硬件。

通安镇在青峰社区设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下设青峰社区居家养

老服务站。日托所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分为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三类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主要包括:饮食服务,文化娱乐,医疗服务,娱乐服务,生活服务等。居家养老服务站现有用房面积达200余平方米,并积极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改善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设施,开设了日间托老床位10个,乐龄厨房、健身康复室、图书室、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在乐龄之家内还安装了空调、电视机,DVD、配备了毛巾毯、棋、牌、饮水机、报架、书橱、吸氧机、足浴桶、按摩机等设备,以满足空巢老人白天在社区休息、养生、娱乐、情感交流的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制度、安全制度、卫生制度、炊事员职责、入托老人守则、入托流程等全部上墙公示,初步建立健全了居家养老网络系统。

三、广泛发动,积极扶持,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强身健体的意识。

创造一个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健康、文明、和谐农村的社区大环境成为我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重点。我们一是在组织上加以扶持:在农村里张贴告示,由社区牵头组建各支文体队伍,培育文体爱好者骨干,让更多的老年居民参与进来。二是在运动器材上加以扶持:为方便居民就近锻炼身体,我们先后向通安镇文体中心申请安装健身路径,添置室内文体设施。三是在技术上加以扶持。专门聘请文体专家和骨干,为社区老人进行文体活动辅导。

在通安镇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每年我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仅用于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的经费就达1万余元。

四、温馨服务、关爱老人,进一步强化社区的凝聚力。

在居家养老工作中,我们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就是尊老为德、助老为乐。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和关注尊老爱老传统美德,我们一是营造敬老爱

老宣传氛围,在每年的老年节来临之际,在各居民小区悬挂祝福老年节的宣传横幅;二是联系辖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共同开展助老活动,与通安人民医院协商,为社区的空巢老人开辟就诊绿色通道,每户发放一张医疗优待卡,免挂号费,享受就诊、检查、治疗、配药、住院优先。如病人病情严重,可以免费派救护车接送或优先设立家庭病床,每月不定期安排专业医生来中心开展义诊、心理咨询、健康讲座等。认真做好退休老人体检工作,每年社区除了做好老人体检通知入户送达工作外,还主动征得街道同意,对有体检愿望的异地退休人员也安排在街道所属的通安人民医院进行体检,有效地解除了退休老人老有所医的后顾之忧。三是坚持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春秋旅游,重阳祝寿活动,使老人始终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与社会的温暖;六是培养学生从小敬老爱老的好传统。每年的寒暑假,我们都会组织中小学生走访社区中的孤老、困难老人等;七是坚持上门走访,工作站人员自己走访外,还发动志愿者、居民小组长定期对老弱病残老人家庭进行家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社区服务站联系,使服务站能第一时间掌握他们的动态情况,给予及时的帮助。

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我们一是树立发展目标:把握需求,提供服务,注重实效,使老人过上有保障有尊严的生活;二是落实政策,开拓创新,办出特色,以创建省级示范养老机构为标准;三是明确服务思路:以老年人家庭为基本服务单位,依托家庭(家属)和社区,有效运用政府购买服务资源,组建高素质专业服务队伍,与社区紧密合作提供服务,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果。四是理顺服务关系:服务站工作以老人需求和家庭支持为基础,充分发挥街道、社区、辖区单位各自优势,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持、货币养

老为补充,实实在在解决社会养老问题。

青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居家养老的必然与实践 篇7

怎么改变呢?一是从防撞防跌的角度来改造;二是紧急呼叫改造;三是采光照明改造;四是园艺改造;五是适老家具改造;六是整洁收纳改造。

案例2:70岁失能男性老人,29年高位截瘫,生活无法自理,和照护者同居,老伴重病独生女陪伴返乡治疗,居家环境安全问题很多。他家里的环境很糟糕,门口有高差,我们问这个老人,您自己能不能出门?他说不可能,这个门是对内开的,我根本出不去,如果有外人进来,我没有一点抵挡能力。包括洗手间各方面,都有问题。

我们的改造是围绕轮椅老人进行,因为他是高位截瘫,在他的房间里有轮椅的回转区,特别是通过性设计上做了非常多的改造,包括增加了呼叫系统,以及对床的摆放,能够让他随时享受到阳光等都做了改善。

案例3:78岁男性老人,阿兹海默症患者,脑梗初期症状,老伴是75岁健康高龄女性老人,可自理,兼照顾老伴,全屋改造装修,未来考虑雇专业护理员(住家)。

阿兹海默症的老人可以通过颜色引导他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自由生活,再一个就是过往生活的回忆。我们对客厅的打造,用了色彩柔和的配色,以及做了一些小的画框、记忆板等,通过这些设计唤醒他的记忆。卧室做的是推拉门,通过玻璃可以从外面看到里面的状况,设计了适老床。我们把浴缸拿掉,配上了浴椅、扶手这样的设施。包括厨房也进行了改造,装了燃气报警,配上浅色色彩让空间有延展性,让老人的心情更舒畅,这是我们在设计中特别注意的。

看了这几个案例,大家的心情一定很沉重。父辈们的生活环境令我们担忧。他们本应该享受更加舒适、更有品质的生活。我们一直在问自己,我们能不能做到给长者提供居家安全的全面解决方案。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老人需要帮忙的不是一件事儿,而是需要一揽子能帮他解决问题的,他信任的人。我们也曾经考虑从哪儿入手?服务入手,产品入手,还是从打造环境入手?最后我们下决心从打造环境入手,只有环境安全了,子女才能够安心,后续的服务才有基础。之后,我们会围绕着居家和社区不断深化服务。这主要是基于我们对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必然趋势的认识。

一、我们为什么要做养老

1.技术进步使人类更加自由、平等、信任、共享与健康,已经到了非常适合做养老的时机。之前我在互联网公司、IT公司、地产公司工作过,感觉互联网的到来就像电力的到来一样,所有的行业都因为互联网的到来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可以让人更自由地交流,平等的生活,人和人之间更加信任,信息更加共享。随着科学的进步,医疗的进步,人的寿命也延长了,这些都是特别好的机会。

2.职业、组织、企业、资本、社会将被赋于时代进步的印记。30年前,很多企业家看到的是机会,现在机会依然非常重要,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更加重视社会责任了。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开始去追求企业的长期价值,把客户放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把履行社会责任看成了业务发展之根本。做事业,做实业,把社会资源高效配置的企业家越来越多,通过配置把资源放大,通过资本把规模做大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过程中,社会也向着我们所希望的共享经济时代前进。

3.工作与生活、家庭与社会将越来越融为一体。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工作和兴趣、生活结合到一起,自得其乐。家庭小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与家庭越来越融为一体,社会组织等越来越活跃。人们开始借助社会来延伸家庭的功能,比如养老,不再只是子女独立的承担。

4.社区将成为人们经济生活和工作的基本形态和场所。

5.老年人将成为社会的财富,在社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应该把整个环境打造好,未来的生活也应该是更加精彩。66-79岁的人在我国被定义为老年人,但国外有人把这个年龄段定义为中年人。因为他们和中年人一样,具有无限的生命活力。

二、我们做养老的出发点和定位是什么

1.在这个剧变的历史时代,我们立足于大家一起去重组和打造社区的价值生态。前两天我参加了乐视的发布会,他们的主题叫无破界,不生态。现在不光是跨界,真的是破界重组,重组一个更健康、更向上的大的生态。我要说的是,乐视打造的是技术的生态,我们养老做的是人文健康的生态。

2.在共享经济的背景下,我们努力实现按需定制,我们认为使用权比所有权更重要。

3.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我们相信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成本越来越低。

4.我们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业务之本,我们坚信价值创造是企业之魂。

我们作为社区健康服务运营商,致力于提供长者居家健康的全面解决方案,让老人安全、子女安心。社区一家、老幼同乐,应该是我们希望创造的氛围。

三、居家养老的实践

我们接触到的案例有很多,无外乎四类老人:自理老人、半自理老人、失能老人和失智老人,这是我们的用户。但是我们的客户在哪儿?我想不只是这几类老人,还有他们的子女,因为他们的子女希望及时了解老人的情况,希望减轻生活的负担,希望老人精神健康、身体健康。

居家环境安全问题十分普遍,包括跌倒、遇险无法报警、生活品质等,因此我们要进行适老化设计。适老化设计是依据老人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进行的针对性设计,让他的生活更加安全健康。环境功能改造分为8个方面:包括防跌防撞、紧急报警、环境照明、空气和水、整洁收纳、适老家具、适老卫浴、家庭园艺等。此外,我们提供十大专项服务,做到一站服务,全程省心。包括环境咨询、上门评估、精心设计、品牌产品、专业施工、过程评估、评价追踪、2年质保、健康管家、专属服务。主要是早期上门的评估,不光是对环境评估,还有对个人健康状况的评估,之后进行设计、施工,全程追踪,最后再把服务跟上。

居家养老研究综述 篇8

关键词:政府;养老模式;居家养老;综述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076-03

伴随我国老龄人口比重的不断增长,养老问题也逐步受到社会与政府的关注。2014年中国人口的构成分析指出老年人口的规模呈现总量增加、增幅提升的发展趋势,社会保障的赤字逐年扩大,更凸显了中国养老形势的严峻。由于居家养老能够结合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优势,国内从上世纪80年代即开始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养老难题的紧迫推动居家养老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国内学者分别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视角开展该问题的研究,本文试对我国居家养老及其服务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并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展望,为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尝试解决我国居家养老服务问题。

一、“居家养老”概念的界定及特征

(一)“居家养老”概念

对于“居家养老”的概念界定,国内既有的文献针对“居家养老”服务是否需要社会、家庭力量的参与主要分为以下两种观点:

以卢晓珑、唐咏为代表的第一种观点认为“居家养老”不仅包括“在家养老”这一养老场所的界定,还应有社区或社会服务力量的参与。实现老人居家就可以享受养老服务,依托社区、邻里具体实施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1],强调社区或社会在养老服务提供中应扮演主要角色。

以陳军、马春波为代表的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也有学者称此为 “半社会半家庭式的养老模式”[2]、“新型居家养老”[3]。但对于各供给主体在“居家养老”中的主次作用,各位学者看法不一。陈大亚等持“主辅”观点的学者认为:“居家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会养老为辅;何荣则认为“居家养老”中家庭和社会责任均摊,共同向老年人提供服务[4];张旭升、牟来娣则将居家养老定义为在政府主导、民间组织运作、社区协助下,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服务的统称[5]。

各位学者都丰富了对居家养老的理论研究,笔者认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加剧,各方主体如政府、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参与老人的日常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的范围将不断扩大并发挥重要作用。

二、居家养老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有效弥补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不足

齐海丽认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有限,引发政府主导的社会化养老的困境[6];同时,随着我国“四二一”结构的家庭增多,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削减了原有的家庭养老供给[2],社会养老机构收费偏高,这都导致家庭养老、社会养老难以广泛推行。学者俞贺楠等人就指出居家养老集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为一体,尤其是广大老人可以接受,也为政府减轻了财政的负担,更符合中国国情[7]。

(二)符合中国传统的养老观念

苗景秀、张晓晓等学者认为居家养老符合多数老年人“叶落归根”的传统养老观念与中国传统孝道[8],通过实地调查后指出老人对于居家养老这一养老模式在思想上较易接受,可以保留老年人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缩减开支的同时保证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9];而机构养老难以向老人提供一种“家”的感觉,无法充分利用家庭物质资源,集中宿舍式的生活也会使老人失去了适应社会的能力[10],而居家养老服务对于继承中国优秀孝文化,宣扬新孝道,加强道德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9]。

(三)拓展社会组织的发展空间

社区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生活,成为老年人活动的“第二空间”,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促进社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钟金玲认为社会组织则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服务,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11]。胡宏伟、严晏指出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立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拓宽养老资金来源,同时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是扩大就业渠道、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途径[12]。

三、当前居家养老的突出问题

(一)专业人才缺乏

胡宏伟、钟金玲提出养老领域社会组织准入机制过于严格,限制了社会组织养老服务的供给[18]。同时,袁维勤认为社会组织仍过多依赖政府,社会化动员与信息传播渠道受限[19],阻碍了社会组织中专业人才的作用发挥。此外,学者杨光辉等也指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20],政府需增设养老服务管理专业[21];同时,也要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具体的培训工作可联合院校进行,制定适应地区需求的养老护理培训课程体系[22],实行职业资质和技术等级认证制度,服务人员做到持证上岗。

(二)居家养老服务资金匮乏

冯晓娟指出我国目前居家养老资金来源渠道较少,限于家庭与政府、社会福利彩票的福利金,缺乏民间社会资本的参与[23]。钟金玲认为非政府组织资金运行情况缺乏透明公开,财务管理制度尚未明晰使其在资金方面受到多重挑战[18];学者铁刚则指出当前政府养老的财政支出总量与结构和社会福利综合指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因此要继续改进财政的支出结构[24]。张歌认为应当引入老年长期照料的筹资渠道,即个人储蓄、公共部门资金支持、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25]拓宽资金来源;此外,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国外捐助,向社会提供服务获得的收入拓展资金来源[26]。

(三)居家养老服务亟待完善

目前社会各方所提供的养老服务多集中在老人的日常照料、家政服务等方面,而针对老人的紧急援助服务体系还未完善,老年教育等项目投入匮乏[27]。许琳、唐丽娜认为在具体实施中,服务对象需要细分,当前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高龄困难老人和对社会有贡献的老人,未覆盖所有老人并划分服务人群[28],且服务设施不齐全,功能设置不合理,难以满足老人的医疗保健需求[29]。对此,可以建立老年人生活服务网、医疗卫生保健网,为需要养老服务的老人建档立案,便于各类服务信息的整合,全面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30]。

四、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居家养老中的作用研究

(一)政府作用

1.政策法律扶持

在服务主体方面,学者周湘莲、罗楠等都指出政府需明确、细化各参与主体的服务内容、程序及模式,保障老年人接受服务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需健全居家养老的家庭支持政策,家庭成员选择与老年人共同居住,可以对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31],如购房时能拥有经济补贴、贷款优惠等[32]。政府逐步建立社会力量的准入机制,制定支持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服务企业用地用房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出台《老年护理法》等相关法律,制定照料者的服务细则,将居家养老纳入各级政府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33]。

2.居家养老资金投入

学者张歌认为政府应扩大养老领域的资金投入,并制定资金使用规范,同时建立起长效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将相关的建设经费以及政府购买经费都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中[26],对居家养老项目的建设贷款给予贴息。伞楠、蔡成提出可以通过发放老年福利彩票[34]、出租闲置房产用作公共基金,邀请成功人士赞助等等增加养老资金投入。苏健也指出应当资金支持养老供需信息收集与整理、宣传工作,资助创建养老供需信息虚拟养老院,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全方位宣传居家养老服务,并维护和完善网络平台[33]。

3.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有效的腐败防范机制,是推动居家养老事业蓬勃发展的必要后盾。周湘莲、胡宏伟认为政府应建立起居家养老服务的绩效评估和投诉受理制度[35];学者田玲、张思峰、张勇敏认为必须引入第三方机构,施行多元化的管理监督机制,完善问责制度与公示制度[31],健全信息反馈渠道,及时进行信息的沟通反馈,增加居民满意度等群众参与评定的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规范评估过程,参考其他行业的星级考核制度进行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12],实现对服务提供方的全面监督。

(二)社会组织作用

1.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多元服务

社会组织相比于个体家庭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力量,可以借助宣传舆论、示范带动等方式,促进社会各方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吸引更多的人才[18]。此外,社会组织的职能分工逐步精细化,能够提供更专业的护理服务和更灵活的项目化运作,满足老年群体的多元需要。同时,社会组织能够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个体之间起协调和沟通的作用,不仅能缓解一些社会矛盾,而且能为不同部门提供合作的契机,整合社会福利资源,优化养老服务内容[36]。

2.减轻政府养老财政负担

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主体的多元化,使得养老服務资金具有多元化特征,不仅融合了政府的资助,还有相关企业和社会力量的捐助,拓宽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渠道,极大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并降低了家庭支付养老服务的开支,并带动着相关社会养老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作用,带来潜在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37]。

3.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效率

社会组织因具有独立性、志愿性等特征,故拥有更多的精力注重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凝聚力的建设[37]。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时,社会组织弹性化的管理方式、透明式的运作模式,能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并满足老年人的差异化需求,以其专业化服务团队和职业精神为老年群体提供令人满意的养老服务。既能够避免生产效率低下的出现、又能降低市场竞争过度所引发的问题,提高养老服务质量[18]。

五、居家养老研究的展望

居家养老作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加速所选择的养老模式,大力倡导也是大势所趋。学界对居家养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现状、政府职责、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方面,为我国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支持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未来的研究可多关注于居家养老供给主体方面,如非政府组织的自身建设渠道、市场机制对于居家养老的具体调节功效等都可进一步探析。同时“更新养老服务理念、创新养老服务方式、增加老年人社会资本存量,是迎接老龄化挑战的最佳选择。”[38]

参考文献:

〔1〕洪国栋.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对策思考[J].人口研究,1997,21(04):44-48.

〔2〕陈军.居家养老:城市养老模式的选择[J].社会,2001,(09):22-24.

〔3〕马春波.城市新型居家养老方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4〕何荣.居家养老是我区城镇养老的最佳模式选择[J].新疆社科论坛,2005,(06):63-66.

〔5〕张旭升,牟来娣.“居家养老”理论与实践[J].西北人口,2010,31(06):25-28.

〔6〕齐海丽.我国地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桂海论丛,2012,(04):95-99.

〔7〕俞贺楠,王敏,李振.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出路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19(01):202-205.

〔8〕张晓晓.我国养老模式转变过程中孝道传承的作用[J].学术交流,2011,(09):51-54.

〔9〕苏珊·特斯特.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56-57.

〔10〕苗景秀.关于新形势下“居家养老”的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1,33(06):39-41.

〔11〕李晨漪.国内外关于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综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05):12-16.

〔12〕胡宏伟,时媛媛,肖伊雪.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中国养老保障方式与路径选择—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的优势与发展路径[J].华东经济管理,2012,(01):119-123.

〔13〕程鹏辉.民间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功能困境与对策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3.

〔14〕蒋正华.中国老龄化现象及对策[J].求是杂志,2005,(6):41-43.

〔15〕秦艳艳,邬沧萍.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政府职能分析[J].兰州学刊,2012,(01):123-127.

〔16〕葛启慧,班晓娜.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回归家庭养老的路径选择[J].商业经济,2014,(12):19-21.

〔17〕高秀艳,吴永恒.城市社区居家养老产业引入竞争机制之浅见[J].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29(02):18-21.

〔18〕钟金玲.非政府组织参与居家养老的优势、问题与对策[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2,(02):45-50.

〔19〕袁维勤.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

〔20〕肖云,杨光辉.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结构优化研究[J].西北人口,2013,34(06):95-96.

〔21〕余珊.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

〔22〕孙维良.通货膨胀背景下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以杭州市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1,(11):36-38.

〔23〕冯晓娟.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J].社会科学家,2012,(04):67-70.

〔24〕铁刚.基于社会福利指标的我国财政支出合理化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35-239.

〔25〕张歌.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的研究综述—基于经济学的视角[J].生產力研究,2014,(04):142-147.

〔26〕祁峰.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的角色、优势及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1,(10):75-78.

〔27〕潘芮.关于居家养老的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08):178-180.

〔28〕许琳,唐丽娜.残障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西部六省区的调查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3,(01):33-36.

〔29〕祁峰.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与展望[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119-123.

〔30〕杨智慧.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1〕田玲,张思峰.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思路框架与制度安排—基于国际实践经验的分析探讨[J].理论与改革,2014,(06):56-59.

〔32〕李长远,张举国.能促型政府视角下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国际的经验[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03):5-10.

〔33〕苏健.居家养老与非营利组织的动员[J].理论观察,2013,(10):50-51.

〔34〕伞楠,蔡成.居家养老地方政府财政扶持分析[J].商业经济,2014,(12):22-23.

〔35〕周湘莲,林琛.居家养老服务民营化中政府责任的缺失及其治理[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18-21.

〔36〕文军,王世军.非营利组织与中国社会发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37〕胡宏伟,严晏,时媛媛.非政府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模式分析[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2(04):70-73.

〔38〕刘益梅.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居家养老分析[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4,29(2):56-61.

居家养老总结 篇9

“老有所养”是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和美好心愿,为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解决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根据《萧山区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贯彻国家“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工作方针,2012年河上镇在区委、区政府、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更进一步明确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从服务开始运行至今,居家养老服务网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和完善,也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与欢迎。现就2012年紫东村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紫东村选配了民政干部作为信息联络员,胡秀芳作为管理人员,随时入户走访,全面掌握了辖区60岁以上收入1300元以下老年人的生活、居住动态状况,由老党员、老干部、老年人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利用电话问候、公示信息、上门反馈等渠道,了解、监督志愿者服务队的服务质量。据统计,现已有10名老人建立个人档案,逐步达到“五清”,即:年龄情况清、家庭情况清、经济情况清、健康情况清、需求情况清。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主动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为了让更多的老人了解居家养老服务,并纳入到居家养老服务系统中来,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宣传。一是宣传政府关于居家养老的政策,让老人了解对特殊老年人补贴的方式,使符合条件的老人尽早纳入到居家养老服务中来,目前,已成功为辖区10余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每户每月都能按时享受到10小时左右的服务,不仅让老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也让他们真正体验到了在家庭养老在社区生活的温馨环境;二是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并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来。

为了更好创新服务,充实活动内涵,让老人感受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政府对他们的照顾,我们具体是这样做的。

(一)关怀、关爱,服务到家。每逢节假日我们都到老人家里,为她(他)们送去节日慰问品,还定期派工作人员上门帮忙打扫房间。在三月学雷锋活动月中,与志愿者共同开展了“学雷锋便民志愿服务队进社区”活动,为辖区高龄、独居、空巢老人上门清理卫生,陪老人们聊天嘘寒问暖,帮老人修理家用电器等,让老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亲情和关爱。

(二)支持老年娱乐,丰富老年生活。紫东开辟的青年活动室为老年人免费开放,老年朋友可在里面玩扑克、下象棋、打麻将,图书阅览室还可看书、看报;重阳节这天紫东村委领导组织年长老人一起聚会,谈心,吃水果,嗑瓜子,让他们感受美好的节日氛围。

关心居家养老工作 篇10

王云钢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沙坪坝区着力创新为老服务模式,在发展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先行一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人民群众对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在认真总结居家养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思路,研究新对策,为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探索新路和积累经验。

居家养老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目前,居家养老工作虽然在沙坪坝区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要进一步深入全面地开展下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社会养老机构或部门对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与养老需求之间的矛盾没有清醒的认识;对新形势下养老工作如何实现由保障体系为重心向服务体系为重心的转移没有足够的重视和认识,仍然认为养老问题是纯家庭、子女的问题,认为通过政府、社会来照料的老年人仅限于“三无”对象,对由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做法心存疑虑,对其意义不够明确。

二是承载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的缺乏成了发展该项工作的制约瓶颈。养老服务的性质决定了居家养老服务是微利行业,经营必然是艰辛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从事这项工作就是为社会做“奉献”,替政府分忧解难。目前由于没有成熟的市场以及有效的政策引导,使得从事养老服务的机构偏少,层次偏低,甚至沙坪坝区本来就很少的几个中介机构,也表现出独木难支、逐步萎缩,发展前景非常令人堪忧。

三是养老服务队伍人员少素质低、缺乏专业人才。从沙坪坝区目前聘用的服务人员来看,虽然他们不缺乏为老年人服务的热情和敬业精神,但每月一次的集中培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素质低、能力弱的客观状况,他们只能为老年人

提供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的服务,影响了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养老服务工作的深入。

四是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面亟待拓宽。沙坪坝区现有人口82万,60岁以上老龄人口13万,占总人数的15.6%,其中残障老人有3200名,占全区老年人总数的2.4%。而全区居家养老的对象与范围比较小,很难满足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目前,全区享受居家养老护理援助服务的只有76人,其中,“三无”老人35人,子女不在身边且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41人,年龄最大的101岁。对于为数众多没有条件进机构养老、期盼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来说,急切盼望政府早日扩大居家养老的对象和范围。

五是居家养老服务的财政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从沙坪坝区开展的居家养老工作看,当前开展的困难孤寡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政府虽然投入了一部分资金,但是总量明显偏小,投入的力度和规模非常有限,且可持续性无法保证。养老工作关系千家万户,是一项需要政府高度关注的民生事业。因此,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力度,确保居家养老工作扩面增效取得实质性进展。

六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有待完善。沙坪区在居家养老网络体系方面进行了比较积极的探索,但目前的社区居家养老护理人员归各自的社区管理,管理制度不严密,基本上还处于“散兵游勇”状态,缺乏统一规范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在当前服务范围小、服务对象少的情况下运转还可以,如果今后扩大居家养老范围,增加服务对象,这种网络运行起来就会影响工作效率和服务的水平,就必须进行超前的研究思考,有效整合社区内丰富的卫生、文娱、教育等资源,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服务网络的运行方式,切实为老年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

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体系。目前,沙坪坝区虽然建立了以福利院为基础的居家养老工作服务管理中心,形成了“民政局—服务中心—街道社区—护理员”四级联动的运作体系,但要确保居家养老工作顺畅运转,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延伸工作机构,拓展工作内容。在完善区级居家养老工作管理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在街道和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受政府委托负责本辖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和管理,实现区级服务中心功

能的延伸。其主要职责是:建立辖区老年人信息库;发布老年人服务需求信息和社会服务供给信息;对享受政府补贴的居家老人进行资格评估;对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的社会中介组织进行监管;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相关资格进行审查;接受服务对象的服务信息反馈;检查监督服务质量;承担政府委托的其他养老服务事项。

加强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通过严格的选拔培训,沙坪坝区基本上形成了一支具备专业技能,而且尊老、敬老、爱老和奉献精神的居家养老护理员队伍。但为了更好地适应居家养老工作需要,应尽快实施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科学界定居家养老服务中职业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和职责,加强对社会专业人才的吸纳与培养。同时,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组织,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等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在工作中,要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改善和提高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地位和待遇,结合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实行,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落实相应的物质待遇,对符合条件的从事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要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

多渠道落实居家养老补助经费。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区、街两级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助为辅的补助经费落实机制。政府拨款应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同时,政府还可与民政部门联合以销售社会福利彩票的形式作为募集资金的渠道,切实弥补经费上的不足。

积极培育和发展居家养老中介服务组织。要按照转变政府职能以及与企业、事业、社团分离的原则,对居家养老服务中能够与政府剥离的服务职能都要尽可能的交给社会组织和非营利机构去办,交给市场和企业去办。要结合全市养老事业发展的规划及居家养老工作的推进情况,积极培育、规范各类居家养老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连片辐射、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的服务模式。

制定和落实支持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的优惠政策。要在贯彻落实国家现行关于养老服务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基础上,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居家养老服务优惠政策,对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免征营业税和暂免征企业所得税,暂不征收自用房产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对免收

上一篇:支点作文下一篇:吴雪涛《万年牢》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