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共10篇)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篇1
工作总结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
陈伟光
时光荏苒,一个学期又过去了。回忆在这学期中我的工作目标就是六个字写好字,读好书。
一、重视书写,夯实基本功。
规范书写仍然是重中之重,必须严格要求。二年级的孩子可塑性较强,模仿力也很强,所以说规范孩子书写,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写好好每一个字,无论是板书还是评语。一年来我发现,让学生去找出学生书写中的不规范的地方,效果更佳,孩子们观察更为仔细,对别人要求更为严格,可以尝试。
另外我把写字教学分为三步走,第一步预习生字,只要求会读,口头组词(一般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或在家写一写);第二步课上自学生字,主要是练写写字练习册,不讲,提出要求认真描摹笔顺,观察占格,关键笔画,易错笔顺,然后书写,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第三步把孩子们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难写字,易错字以及问题较多的作为重授课。我感觉这种方法不错,重视孩子们自己在写字过程中的体验,让孩子们自己学字的方法。
写字的教学,我体会到每一个字都是有生命的,所以在教学生字时,我有时把一些易错字,难写字,编成故事,不仅增添了趣味性,还让孩子们爱上汉字,记住它,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二、读好书。读好书,包含两层含义,一读好语文书,二读好课外书。语文书是学习的根本,必学学好,学好的前提是读好。刚开始接手时,发现孩子们唱读情况很严重,所以首先要纠正。所以每天早读我会领着他们读,有感情读。另外在课堂上,我也很重视读的训练,老师范读,学生分角色读,开火车读,齐读,比赛读·······变换各种方法让孩子们喜欢大声朗读并逐步做到不指读。我觉得诵读让人神清气爽,让人更好的走进文本,更好的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更有助于孩子背诵,我总是要求孩子们大声诵读,有感情读,也可加一些动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们不仅不唱读,而且还有很多孩子读书相当出色,有李一帆、张硕、王颢、王艺洁······
读好课外书,我首先是每天利用下课前10分钟读故事,我总是在最精彩的地方戛然而止,让孩子们意犹未尽,孩子们就会偷偷买来,自己接着往下读。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培养阅读兴趣。
无论是读书还是写字,这些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受益一生。
在工作中我还有很多不足,对于二年级孩子,我还不够有童心,课堂掌控还不够好,氛围较为死板,活动开展较少,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篇2
1. 能够认读地点名词:park, zoo, movie theatre, restaurant, store, gym和动词词组:watch a movie, have supper, fly kites, watch the animals, buyclothes, play badminton.
2. 能够运用句型I/We go to the ___to ___. Doyou go to the ___to ___? 进行口语交际。
3. 会说chant并进行创编。
4.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培养学生与他人主动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熟练运用句型I/We go to the ___to ___. Doyou go to the ___to ___? 进行口语交际。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单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and Revision
1. Greeting. (通过简短的free-talk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 Sing an English song: Walking, Walking.
T: Today I am a tourist guide. We will havea travel today! Let’s have fun together. At first, Let’s sing a song and do actions. (教师创设“一日游”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开启本课的学习之旅, 用富有节奏感的动作歌曲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迅速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
3. Review the words:
park, zoo, gym, movie theatre, restaurant, store.
T: Please take out your learning notes. Lookat task 1. Write the words on your paper.
① Write the words correctly on the LearningNotes.
② Little teachers write the words on thecards.
③ Read after the little teachers: We go to the______.
(利用学习单, 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默写本课复习到的六个地点名词, 并且通过小老师的领学让学生初步感受并练习句型We go to the ______. 将词汇和句型融为一体, 让学生自己体验学习的快乐, 也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New concepts:
I / We go to the____ to____.
Do you go to the _______ to ________ ?
T: There are so many places we want to go.Let’s begin our travel. Here’s our travel line. Atfirst, We go to the____.
Ss: We go to the gym / park / zoo / store / restaurant / movie theatre.
(课件中清晰明了的旅行线路图将学生迅速带入一日游的情境中, 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 We go to the gym.
T: At first, we go to the gym to play. Therea r e m a n y s p o r t s . L e t ’ s p l a y c a r d s t o g e t h e r .Please take out your little cards. Group-leaders:Choose the cards. Members: Say and do it quickly.
Group-work: play cards. ( Review the verbphrases )
(通过小组的卡片活动, 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复习学过的动词词组, 也为接下来的句型教学做铺垫。)
2. We go to the park.
T: Let’s go on our trip to the park. We go tothe park to fly kites. Let’s play together in thepark.
Ss: We go to the park to skip/run/swim.
T: What else can you do in the park ?
Students try to make new sentences with “We go to the park to ____ .”
(教师在公园游玩的情境设置中自然的引入句型I / We go to the ___to ___. 让学生发挥想象并通过充分的操练巩固句型, 为进一步学习一般疑问句打好基础。)
3. We go to the zoo.
① T: We go to the zoo to watch the animals.What a big zoo ! What animal do you like ?
Ss: I like ____.
T: I like animals, too. Do you go to the zoo towatch a panda ?
Ss: Yes.
T: We can answer it with “Yes, I do./ No, Idon’t.”
② Play a game :
Listen carefully and guess the animals withthe sentences:
Do you go to the zoo to watch a ______ ?
Yes, I do./ No, I don’t.
(Practice with the new sentences: Do you goto the ___ to ____ ?)
(让学生在动物园的情境设置中, 自然习得一般疑问句Do you go to the ___to ___? 及其回答, 并利用动物的叫声, 通过句型抢答游戏充分进行问答操练, 巩固所学。)
4.We go to the store.
T: Let’s go on our trip to the store. We go tothe store to buy clothes. I like shopping. I wantto buy a new dress. What do you want to buy ?
Ss: I want to buy a ____.
T: Let’s go shopping in the store. Pleasemake a dialogue in pairs.
Students try to make a dialogue with ownwords in the store.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学习平台, 让学生在商场购物的情境中, 利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拓展延伸, 大胆创编对话, 真正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5. We go to the movie theatre.
T: I’m tired and hungry now. It’s time forsupper. We go to the restaurant to have supper.I’m full now. After lunch, Let’s watch a movie.
S s : We go the movie theatre to watch amovie.
T: Let’s watch a movie about Li Ming’s family.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the text.
(借助电影院的情境设置, 将学生自然而然的带入课文的学习中。)
Step 3: Production
Chant: What do you like to do ?
T: I think we have a wonderful time. Now let’schant together!
① Listen and try to chant together.
② Make a new chant with own words in groups.
What do you like to do ?
Go to the _____, ________.
(通过小组合作创编chant, 不仅将本课所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整理和运用, 而且将知识进一步拓展升华,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激发出来, 学习效果也大大增强。)
Step 4: Summary
Homework:
Make a travel plan.
Write some sentences about your travel plan.
(巧妙的作业设计, 让学生将本课所学知识做一个系统的回顾和整理,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篇3
【关键词】教学设计;《小鹰学飞》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目标预设】
知识和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认识两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和方法:学会自读课文,圈画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词,熟读课文。2.学会自读,做到不跟读,不指读。
【教学过程】
一、引导看图,课题导入
1.师:蓝蓝的天空是鸟儿的天堂,有谁知道在蓝天中哪种鸟儿飞的又快又高,捕猎时又特别凶猛?(生:老鹰)
过渡:对!老鹰是天空中最优秀的猎手,它能够在几千米以上的高空中飞行,他的飞行本领是它制胜的法宝,可是大家想不想知道小鹰是怎样一步步成长起来最终成为鸟中霸王的呢?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鹰学飞》(指向课题),来看一看这只小鹰是怎样学飞的。请大家齐读一遍课题。(生:小鹰学飞。)
3.板书课题。(1)正音:“鹰”是后鼻音;(2)记忆字形:“鹰”是一种鸟,所以下面是个“鸟”字。
二、初读课文
1.先请大家自己朗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老师有几个要求:(1)读第一遍,给文章标号自然段。(2)读第二遍,在生字下做记号,碰到难读的重点拼读。(3)读第三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过渡:现在老师要来检查你的读书效果咯,咱们的这一个环节叫“字词王国游一游”,先来看看老师的这些字词你是否会读了呢?谁来做第一排字词景点的小游客?(1)检查生字字音掌握情况。①出示词语(小鹰跟着摇摇头,不算拼命指了指 急促总算鼓起劲头顶盘旋好吧)。②指名看拼音读词语。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变身成为一只只小鹰,看哪只小鹰能顺利的飞到句子世界里去,去看看句子世界的风景好不好?(2)重点检查几个难读的句子。①出示: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②出示: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3)检查课文标段情况。①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②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师生共同评议、正音。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谁和谁?讲的是它们之间的什么事?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三、再读课文,了解主要脉络
1.是啊,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小鹰和老鹰妈妈的故事,小鹰跟着鹰妈妈学习飞行,这个学习飞行的过程到底怎么样呢,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它飞了几次,分别飞到了哪里?请小朋友再拿起书本,快速的读课文,找到答案,看谁找的又快又对?指名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大树上、大山上、天空中)
2.同步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张开双臂,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现在就跟小鹰一样在空中学飞行,请扇动你的翅膀。①快看(课件演示)飞呀,飞呀,飞离地面,越飞越高,高高的大树已经在我们脚下了,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呢?(开心、得意、想大喊起来)指导朗读“我已经会飞啦。” 你能用“已经”说句话吗?②小朋友们,如果你是小鹰飞到了大树上,你会看到些什么呢?出示句式:飞到大树上,我看到了。③你们这群小鹰这么高兴,快看看我这只老鹰在干什么?(老师摇头)从我的动作可以看出,老鹰对小鹰说的话持什么态度?(否定,不满意)那你来做老鹰,试着读读它的话。④出示一二自然段。齐读。
过渡:可爱的小鹰们,听了老鹰的话,我们该怎么做呢?(继续往上飞)那让我们张开双臂继续往上飞吧!
(2)播放课件,飞到了大山的上空。①现在小鹰已经飞到了大山的上空,这时小鹰又说了什么呢?②学生齐读:“我真的会飞啦。”③提问:小鹰这次说话与上次有什么不同?(出示比一比)(真的,已经)说明小鹰对自己很有信心。谁来把它朗读一下。④不要高兴得太早,看看我这只老鹰又在干什么?(出示句子)老鹰又摇摇头说(齐读老鹰说的话)⑤分角色朗读:我们请男同学来做可爱的小鹰,女同学做老鹰,老师做旁白一起把这两段话有感情地读一读。⑥如果你是小鹰,听到老鹰仍是说你不会飞,你会对老鹰说什么呢?
过渡:小鹰学飞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两次学飞,老鹰都不满意,那小鹰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把5—6两个自然段读一读。
(3)播放课件:飞到了天空上。①出示第5自然段,指名读。②小鹰这次怎么飞的呢?(鼓起劲,拼命是什么样子?谁来做做?)③小鹰飞得真拼命呀,这段话中还有哪个词告诉我们小鹰飞得很拼命呢?联系实际说说:你什么时候急促地喘着气?④现场体验:拿出跳绳请学生上台跳,全班观察他的状态,理解“急促地喘着气”让这个学生带着感受再读一读。问:他现在说话连不连贯?(不连贯,断断续续)课文中用了哪个标点来表示 ?(省略号……)所以,在这里“……”表示语气的停顿。⑤导读:小鹰飞得多卖力呀,让我们一起跟着小鹰向天空飞去。全体起立,张开翅膀,鼓起劲,拼命向上飞。(齐读第5段)⑥老鹰被小鹰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精神感动了,他不再摇头,不再否定,而是向头顶指了指说(齐读句子)小鹰看到了什么?(白云上有几只鹰在盘旋)理解:盘旋
四、小结课文
这节课我们初步知道了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飞到了( )、( )、( )。
小鹰学飞可真不容易啊!下节课我们将细细体会小鹰学飞的全过程,相信你会有更多收获!
五、学习生字,理解字义
下面,让我们走进生字乐园,去学习几个生字吧。
1.出示生字:盘、旋、摇、顶。指名读。2.进行口头扩词。3.指名学生分析生字字形,记住两个新偏旁:盘:上下结构,认识新偏旁:舟。旋、摇、顶: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旋:新偏旁:方。4.师范写,生书空笔顺。5.学生描红,临写。6.师生共同评议。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篇4
本班共有学生35名,该班学生多数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和竞争意识,少数学生的思维反应较慢,堂学习能力较弱,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学习较为努力,目前在低年级段班级学习成绩较平均。
二、复习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三、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平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9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四、复习目的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 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篇5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门、开、白”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知道中国地域辽阔,我们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中。
二、学习重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北京的风光、名胜的图片。
2、教师搜集网上有关北京的资料。
3、制作课件,升旗仪式的实况录像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出示准备好的图片,认识北京。
1、出示课件,观察图一:
谈话激趣:这是个住在大山里的孩子,和他的妈妈坐在院子里谈话。
你知道妈妈手里拿的是什么?(天安门的图片)
2 放大天安门的图片。
请同学们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北京的图片,读出图片上的字。
鼓励学生说说看到图片后的想法。
3、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借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 在文中标出生字,读给同桌听。
3、出示课件,认读生字。
4、谁能给这些生字组词?
三、识记字型从书上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范读,并刻意将“遥远”一词重读。
请学生说说你听出了什么?
播放升旗仪式的录像,观看升旗的场面。
谈谈你看了升旗的场面有什么想法?理解“壮观”。
本文章范读,渲染壮观的气氛。
谁能像老师这样读?
4、听了妈妈的话,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说什么?
一齐读读课文第二部分。谁最想去北京看看?最谁能读出期盼的语气?
5、我们一齐把全文读一读吧。
五、小结:
1、谁能说说我们学习了哪些识记字型的方法 ?
2、在学习小组内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这些字。
3、检查自学情况:
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四、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 谁想将课文读给同学听?分节指名读课文。
2、谁能说说他们读得怎么样?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6
一、“略读课文”教学应体现的基本理念
1.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和交流。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应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应该强调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适当给予点拨指导,从而真正地把读书时间还给学生。
2.承认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理过程。我们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提倡学生个性化理解。教学中应避免要求过高过全,要多给学生提供选择不同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展示不同潜能的机会。
3.加强课内外联系,适度拓展、延伸。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要根据课文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课文,丰富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评价文章的成败得失,提高学生的赏析水平;结合课文内容,在课前课后阅读相关文章、书籍,收集相关资料,加大学生的信息吸收量;利用课文的某些内容,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某些问题的兴趣等。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
经过这次教学实践的探索,我初步构建了略读课文的基本教学流程,即“自读――交流――积累(拓展)”。同时,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又构建了若干个便于操作的具体的教学变式,如自主选择式、质疑解疑式、重点阅读式、自测互评式等。
1、基本教学流程:自读 ――交流――积累(拓展)即先由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或交流自读体会,就课文的内容、写法展开讨论;最后视课文特点安排积累、扩展、延伸方面的练习或实践活动。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使略读课文的教学达到以下基本教学要求:
第一,概览全文,了解大意;
第二,捕捉、交流重要信息;
第三,有针对性地积累语言,或向课外扩展延伸。
自读阶段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我们对略读课文理解的要求不宜过高,但对默读速度的培养应予以重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略读、浏览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交流阶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这个阶段,重在交流自读的收获,讨论自学中遇到的某些问题,从中既可以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又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积累、扩展阶段既可侧重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又可侧重向课外扩展、延伸。侧重什么,应视文章内容和特点而定。由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时间有限,对积累或扩展延伸的内容应有所选择,不宜贪多求全。
三、关于课外拓展的几点思考
略读课文的教学,在进行课外拓展时,必须是相关资料,充分挖掘这种学习环境,可以促进课堂学习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的相互补充,在具体操作中,也要注意两点:一要灵活安排拓展时间,比如我教学的《尝试》一课,就安排在了课后进行,有利于理解课文,并把握课文的情感。二要灵活安排拓展形式,这次我安排了课外的一些相关的小故事,大道理的文章。拓展训练的安排要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生制宜。
四、《尝试》一课的教学值得反思的地方
1、对略读课文的度把握不是很好,感觉自己导的有点多了,有精讲的嫌疑。2、学生动笔少了些。3、课堂教学中有些贪多求全。
S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4我是什么 篇7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认识“晒”、“飘”等14个生字。
2.了解水的特性和用处。
教学准备:
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与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出示课题
师:今天, 我们再认识一位朋友, 它来了, 可是它不直接和我们见面, 而是让我们猜猜它是谁?我们呀, 学了这篇课文就会猜出这是谁了。
板书:14我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 遇到不懂的字圈出来找拼音帮帮忙) 。
三、同桌之间相互听读各自圈出来的生字, 对于不认识的字再相互帮忙或共同解决。
四、出示生字卡。
1. 请学生上来认读
2. 开火车读
3. 全班齐读
五、再读课文
六、请学生分自然段 (集体出手示答)
七、请5位学生自由选读全文中的每一个自然段。
八、提问:我们的这位朋友是谁呢? (齐答是水)
板书:水
设疑:它真是“水”吗? (板书:在水的后面加“?”)
九、请学生读1—4个自然段, 把有关是水的句子划出来。
十、小组讨论 (一个一个发表, 看谁找得更好仔细) , 教师巡视。
十一、全班交流
一) 1.请一个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解决:从哪可以知道它是水呢?板书:三气
2.让学生看有关云的多媒体课件。板书:云
二) 1.第一小组读第二自然段
重点理解“雨”、“冰雹”和“雪花”的形状、特点和它们各自落到地面上来的方式。 (通过学生切身体会和一个游戏的形式来完成这个重点)
2.理解后再请一位学生读读, 其他学生边听边做动作。
三) 集体读第三段
1.这段重点理解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这此词所处的状况, 尤其是“跳舞”和“唱歌”更是认学生观看浪潮和海浪撞击岩石的声音。
2.理解后请1—3人再带感情读一读。
四)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请一位学生读读
2.围绕着水来让学生说说水的用途 (先读学习小伙伴的话)
总结:人和动物、植物都离不开水, 进而引出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3. 再让学生说说人类都想了什么方法阻止水做坏事?
4. 再次读文:师读1句、男生一句, 女生一句, 齐读最后句。
小总:学了这1—4自然段, 我们确切地知道, 我们的这位朋友真是水了, (把板书“水”后的“?”擦掉)
十二、请一位学生读全文。
十三、谁来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收获了什么?
总结全文:今天, 我们收获了不少, 知道了人和动植物都离不开水, 没有水, 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板书:我是什么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篇8
本单元重点谈论关于环境保护的话题,尤其关注了世界上年轻人对环保的态度和做法。它以“拯救我们的世界”为主题,重点剖析了垃圾种类及来源,并探讨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减少污染的方法。本节是单元第二课,综合技能部分的阅读重点介绍了北美学生如何爱护环境,减少污染。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点,更要求学生增强环保意识,懂得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重要意义,并学会勤俭节约,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美丽。由于本篇课文阅读难度较低,故在教学中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炼和整理以及号召学生们行动起来减少身边的污染。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Brian, Jenny and Danny决定发动全班同学清扫校园里的垃圾)学生已初步了解“污染”这一概念。课前,先要求学生去关注环境问题,搜集拍摄生活地相关污染图片,和家长或同伴讨论环境的变化。这些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引导学生预测课文内容,激活相关知识网络。将要授课的初二3班,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水平不错。对于需要掌握的词汇和接触词汇,以及文中出现的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前期学习中均有所接触涉及,不会对阅读形成障碍。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篇9
(2012-2013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实验教材的实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教材分析:
冀教版语文第四册教材继续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按照文化主题统摄的事物类别组织单元,全册共安排了八个主题,并以整合的思想围绕主题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热爱祖国山河;大自然的奥秘;亲情与关爱;哲理故事;趣味故事;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完美的生命与品格;浓郁的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专题指向学生发展的终极和精神的底子,是基于“语文首先是一种文化”的理解的。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上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了一些进步,如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但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后进生面大,在书写、学习品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另外,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差,势必会影响整体水平的发挥,所以,尽可能转化后进,提高先进,发展后进是本学期重点。
四、本学期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253个汉字,会写201个生字。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
五、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六、教学措施:
1、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授课能力。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增强学生操作、观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
3、加强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书写,认真看书的习惯。同时注意学习态度的培养。
5、加强与生活实际联系,寻取生活的资源进行教学,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五、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热爱祖国山河(8课时)
第二单元探索神奇的大自然(8课时)
第三单元亲情与关爱(8课时)
第四单元生活哲理(8课时)
第五单元幽默与智慧(8课时)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10
1、感知诗歌的韵律;感悟其中的哲理。
2、读古诗,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学会新词新字,使学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谜语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2、学生猜出后,教师借机板题:时间
二、引导学生观察图,激发学生兴趣
1、仔细观察书中插图,讨论问题:(1)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2)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边看边说,要求自言自语。
3、组织在班内交流后,切入到学习主题:《长歌行》的理解及背诵、认字、识词„„(提出学习任务)。
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请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试着读一读,要读准音。
2、划出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长、川、何、复、归、少、努、徒、伤悲
3、范读课文,请学生自己验证。
4、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1)个人自由读。(2)两人合作读。(3)四人小组合作读。
四、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指名试读诗,请仔细听后评议。
2、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
3、教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有语气)。
4、教师重点指导下列词语:复西归、少壮、老大、徒、伤悲
5、请学生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6、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1)合作解决;(2)请教老师;(3)师生讨论。
五、走进诗歌,品味哲理。
1、请你把诗句与意思连起来。
百川东到海(1)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
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何时复西归?(2)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
少壮不努力,(3)如果年青的时候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4)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2、诗与诗意结合起来读一读,认真感悟。
3、同桌两人互相说诗,对诗意。
六、指导背诵,当堂检查,及时反馈
1、教师抓住重点词指导背诵:少壮、老大„„
2、学生自由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诗,指出优缺点。
七、回顾插图,说演结合
1、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老爷爷将会对小孙子说些什么?小孙子又是怎样回答的?
2、编一编、演一演、评一评:学生合作自由表演。
八、识字教学
1、在诗句中学词,在词中识字,出示词条:
长歌行、百川、何时、复西归、少壮、努力、伤悲、徒、海
2、学生读词,然后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1)通过分析字形记;(2)扩词记;(3)说话记;(4)换偏旁或取偏旁记;(5)看拼音记。
3、组织学生班内交流识字方法。
4、描一描、写一写。注意让学生写好“悲”字的“心”字底。
九、学习了《长歌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十、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歌行》,大家都知道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生活的有心人。
十一、作业:背诵《长歌行》 板书设计: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指名背诵《长歌行》(按诗题、诗人、诗句这个顺序背诵)
二、指导预习《题西林壁》
1.听范读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检查预习
缘
庐
峰
4.指名读《题西林壁》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7.质疑
三、学习第二首《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
题:书写。(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五、作业:背诵《题西林壁》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养花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载,循环,自生自灭,一来二去,门道,昙花,秉烛夜游,见识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作者是怎样将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将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教具准备
课前搜集的有关花卉类的图片和相关文字介绍。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法设想
老舍先生的散文《养花》是一篇精读课文。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顺序,层层递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有事可做。学生在精读,深思,感悟的过程中,体会到老舍先生对花草的关切,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积淀,对“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哲理的体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图片,指名做简要的介绍。
2,听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话想说的?(这些花真是太美了!我很喜欢这些美丽的花!我也想自己种出这么美的花!)
3,有同学自己养过花的吗?你能和大家说说自己养花的过程和养花的感受吗?
4,老舍先生因爱花而爱养花,养花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就为我们介绍了他在养花过程中的真切感受。
5,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二,初读课文,理请文章脉络.1,用最适合自己学习的一种读书方式自渎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自读要求
1,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要读准生字的音。
2,一边读一边想,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分别为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可以将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画下来。
3,学生按要求自读,教师巡视。
4,集体交流。
(1)指名读自己读得最好的部分。教师相机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2)指名说每个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因此,我只种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三,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请同学们速读1-2自然段,老舍先生为什么养花?(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
2,默读课文,把能体现作者爱花的句子找出来,再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3,集体交流。
4,齐读1-2自然段。四,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纠正发音。
2,指导生字的书写:载
循
秉
砸
3,学生自己练写。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2,比较组词。
载
异
倾
若
栽
裁
导
顷
难
好
调
乐
尽
3,把能体现作者爱花的语句抄下来,再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作者养花的乐趣。回忆一下,谁还记得?(再次出示写有第7自然段的投影)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1)你是怎样理解“乐趣”一词的?
(2)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给你带来过乐趣的?(3)谁能用乐趣说一句话?(4)齐读这句话。
二,精读3-6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1,默读3-6自然段,根据填空题,一边读一边体会。(出示文字投影)养花可以(),这是件充满乐趣的事。
2,学生自己体会感悟,教师在巡视中了解或指导。3,集体交流。
(1)样话可以增长知识。从课文的第3自然段中可以看出来。如摸着了养花的一些门道.......(2)养花有益身心。作者的腿不好,不能久坐,他工作一会就去看看花,调节一下,有益身心。养花可以获得真理。作者虽然在养花中经常热汗直流,腰酸腿疼,但是在这过程中懂得了劳动才能创造生活,乐趣和世界。结合四年级的时候学过的《劳动最有滋味》一文,是劳动帮助作者一家度过了艰难的岁月,一切美好的生活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3)养花让作者和友人一起分享快乐。约朋友来赏花,赠花与人,都使作者感到十分快乐。
(4)养花使作者的生活增添了色彩。花开得好作者一家都高兴,花开得不 好作者就忧。菊秧被砸死后,作者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养花还使作者的情感更加丰富和细腻了。
4,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作者掌握了养花的门道,是为了天天照管它们,在他眼里,花草就像孩子一样需要呵护,这足以看出他对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热爱。走进自然,珍惜自然,关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正是我们所提倡的。
三,感情练读课文。
1,请大家带着自己刚才体会到的感情练读课文。
2,指名读自己读得最好的一个自然段。评议。四,练背自己喜欢的一部分。指名背。五,布置作业。
1,熟背自己喜欢的一部分。2,小练笔(出示文字投影)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草写一篇短文,要写出这种花草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欢它。如果你养过花,也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2、养
花
乐
趣
有喜有忧
有笑有泪
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
又长见识
3*、米芾学书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观其行。悟其神”所蕴涵的哲理。
3、让学生感受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4、认读生字新词。教学重点
抓住米芾2次求学加以比较,使学生懂得学习书法要“勤”与“思”并重。不仅要观其行,而且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学好。
教具准备:搜集书法作品。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课题入手,提出不懂的或想知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课题)
学贵有疑,下面请同学们带着疑问去读课文,开动脑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这些问题,看谁能有所得。
二、自学课文
让学生反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自己尝试着解决质疑时提出的各种问题。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查字典。
三、学生谈感受
教师从学生的发言中进行提炼,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课文的 重点。
1、谈到米芾,让学生介绍一下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米芾简介:字元章,是宋代著名书画家。祖居山西太原,后迁至湖北襄阳。官至书画学博士、礼部外郎,人称“米南宫”,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
2、谈到书指的是什么,简介书法艺术方面的知识。(书,指书法,本课指软笔书法,它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和篆书之分。)
指导学生初步认识五种书法形体。
3、让学生对私塾先生和秀才进行比较。
(2人的教法不同,2人的师德不同。秀才因材施教,煞费苦心,想出妙计用纸贵的情牵动学书的线,使米芾自觉做到了“观其行,悟其神”。突出秀才不仅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而且具有高尚的师德。)
4、对2次求学经历进行比较,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观其行,悟其神”所蕴涵的哲理。
学习理解秀才的话:“学写字不只是动笔,还要动心,不但要观其行,还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
教师小结:真正的书法艺术不仅在于形似,更重要的在于传神,在于抓住字的神韵。
四、认读生字新词
芾、诣、帖、饰、窍、铭
五、作业:
扩展练习:想一想,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有什么感受?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板书设计:
用心
观其形,悟其神
米芾学书
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
4、父亲的压岁钱
教学要求
1、从父亲三次给“我“压岁钱的情景中,感悟父亲的匠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年俗文化。
3、学会5个生字,能认读4个生字。能选择印象深刻的段落背下来。教学重难点
通读课文,理解父亲的匠心。教学准备
搜集年俗文化以及压岁钱的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过年我们都会收到压岁钱,你们心情怎样?谁来说说看?今天我们就看一下文中的作者独特的压岁钱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1、自由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把文章读通顺流利。2、4人小组检查朗读,交流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朗读。每小组推荐一名分解朗读课文。大家评议。
4、交流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三、范读课文。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勾画出来。
四、再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朗读中
1、指名朗读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2、2人小组读出感情。
五、学习生字词
1、小组学习。
学生介绍自己识字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指导“奔”字的读音。
2、进行扩词练习。慈祥、嘱咐、积攒、恍然大悟、意味深长
六、作业 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元日》一诗,让我们感受到了古老的年俗文化。指名背诵。
二、细读课文,感悟父亲的匠心。
1、父亲赠我压岁钱匠心是什么?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交流。
(1)对挣来家用零花钱的老母鸡的情。(2)对养育全家人的那片土地的爱。
(3)对以后要挑起全家生活重任的儿子的期盼。
2、想象父亲三次赠我压岁钱的情景。(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
(2)4人小组交流,选择你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在小组内交流,想象,谈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1)六岁时:草窝边
那是家里零用钱的来源地。家里用的火柴、盐、学费等等,都是用鸡蛋换来的。父亲要让孩子知道:家里的日常维系,有老母鸡的功劳。
你该抓一把米,喂喂那几只鸡呀!朴实的话语中透着村里人知恩图报的质朴。(2)十岁时:菜园里。
父亲关注的不仅是我找钱的结果,更关注我找钱的过程。
翻几块土坷垃就烦啦?孩子,咱们一家子吃菜靠着园子,五谷杂粮也全是从土坷垃里扒出来的,可不能烦哪!
清贫的生活教会了父亲很多东西,父亲也教给我一个道理——想得到就必须付出劳动。
(3)十二岁时:口袋里。
你长大以后,记住,自己的钱在自己的身上装着呢。这含义深刻的话让我似懂非懂,但父亲自强、自立的行动就是身教。
是啊,自己的那片天空靠自己去撑,自强不息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拓展延伸
1、补充名言。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背诵积累。
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
四、总结全文。
压岁钱的真正含义已不仅仅停留在这个钱字上,它更多的包含了长辈对晚辈的爱和希望,也包含了子女对父母的爱和深深的祝福,这份情才是最重要的。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背下来。
2、课后读写。
3、搜集劳动的名言。板书设计:
草窝边(懂得知恩图报)
父亲的压岁钱
菜园里(想得到就必须付出劳动)
爱和希望
口袋里(自己的那片天空靠自己去撑)
5、三个问题的答案
教学要求
1、朗读童话诗剧,感悟世间最温暖、最珍贵、最强大的是什么。
2、练习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感受诗剧语言的艺术魅力。
3、掌握4个生字,学习用词形容一些事物。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表演感悟家、友谊、爱的无穷之意,无限之情。
教学准备
搜集诗剧的基本常识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一起拍一个课本剧,题目是《三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来选出导演和演员,请大家先读一读剧本。
二、初读剧本,了解这种艺术形式。
1、学生质疑。
了解舞台说明(即括号里的内容)、台词(即对话部分)、人物名称等戏剧的一些特征。
2、通读台词。
(1)4人小组,检查朗读,扫清文字障碍。交流不懂的地方。(2)分角色朗读,体味情感。
家的温暖、真诚的友谊、爱的力量
三、细读台词,感悟主题。
1、第一场:
(1)谁能告诉我,什么是世界上最温暖、最温暖的地方?(从几天几夜、站不住、无力可以看出孤独的小木偶在不停的跋涉、寻找。)
(2)无论是多么豪华的宫殿,还是多么破旧的小茅屋,真正的家,有慈爱的爸爸、妈妈,有友爱的兄弟姐妹,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
(3)亲情轮回,一代又一代,不求回报的荫庇着他们的子女,闪烁出永不磨灭的人性光辉。
第二场:
(1)谁能告诉我,什么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珍贵的地方?(从好几天好几天、振作了一下精神可以看出小木偶历尽艰辛,已疲惫不堪。)
(2)真诚的友谊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一声问候,一句关怀,如涓涓细流。
(3)不畏艰辛、苦苦追寻的小木偶,憨态可掬、乐于助人的小嘟嘟,洞察人世、充满智慧的小天使,热情活泼、播洒友谊的小朋友,他们的合唱正是一首友谊之歌。
第三场:
(1)谁能告诉我什么是世界上力量最大的东西?
(2)只有爱,爱是世界最大最强的力量。悄悄地播洒到孩子们的心田。
2、指导朗读,分角色体味情感,引导学生说出心中的感受。
四、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诗剧。
第二课时
一、研读舞台说明,把握人物特点。
不畏艰辛、苦苦追寻的小木偶。憨态可掬、乐于助人的小嘟嘟。洞察人世、充满智慧的小天使。热情活泼、播洒友谊的小朋友。
1、朗读舞台说明,抓住人物的出场地点以及动作,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说说怎样才能演好他。
2、学生谈自己对人物的体会,选拔演员。
3、自由结组,选出导演、演员。
二、学生排练课本剧,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生上台表演。
四、作业
书写课后生字词。板书设计: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三个问题的答案
友谊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6*小木桥
教学要求
1、读故事,感受什么是真正的勇敢。
2、反复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景中藏着的情。教学重难点
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勇敢。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认为什么是勇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木桥》,感受一下勇敢的话题,希望你从中受到启发。(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4人小组读课文,质疑。
3、小组交流感受。
三、细读课文,交流感受。
讨论:在小木桥上发生的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小组讨论,勾画出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2、朗读体会。
3、全班交流。
(1)我怕,小吉玛面带愧色地说道。你先过……(2)这是一年级的小学生……
(3)他很快又从小木桥上走了回来,这是在向吉玛显示自己的本事。(4)他逞勇斗狠得跑上小桥。
(5)吉玛不顾一切地向前奔去,把手给我,我帮你……
4、让学生明白: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挺身而出,才是真正的勇敢。
四、拓展延伸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勇敢的经历。
五、总结全文
勇敢和蛮干虽然都表现为胆大,但本质是不同的。勇敢是为了完成一件有益的事情而不怕困难和牺牲;蛮干是为了逞强、显示自己,行为的后果不但无益,还往往有害。
六、作业
和父母探讨勇敢的含义。板书设计:
小木桥
吉玛
不顾一切(勇敢)雅什卡
不顾后果(逞强)
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挺身而出,才是真正的勇敢。
综合训练1
一、看图了解部首,写出带有这个部首的字。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如:门,古时的门多是两扇,关上左边一扇,关上右边一扇,就是两个扇合上,表示把门关上。今天门大多只有一扇了,门字也就改变了,但意思没变。
再如:马,在古代用来表示这是一匹马,又长常的脸、长长的鬃毛。马跑得很快,但写马字却很费劲,有时还忘了笔画。现根据字的演变,不用画马头和马尾了,写马字就快多了。
2、引导学生感悟象形字的造字方法。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引导学生了解一个子扩展成词,意思也就进行了延展。补充有关门的例子。初步学会——入门 有声望的人家——名门 停业——关门 边境——国门
三、读一读,在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
2、理解词语意思,鼓励学生讲解成语故事。
3、补充成语、诗句、歇后语。
四、读读背背。
1、自由朗读,谈感受。
2、展开想象,用笔画下来,把感受讲给周围的同学听。
3、扮太阳演一演,快速吸收语言。
五、读下面的短文,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1、略读文章,知道文章讲了什么。
2、引导学生谈启示,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而留心生活、热爱生活。
六、听老师读短文《乞丐》,谈谈自己的感想。
1、提出要求,学生会更用心听,2、听后谈感受。
7、珍珠鸟
教学要求:
1、学生能够学会本课4个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的内容。领悟课文是怎样具体表达“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要靠相互的信赖,产生喜欢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领悟课文是怎样具体表达“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用不同的方法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是怎样具体表达“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意思。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交流资料。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珍珠鸟”。(板书课题)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珍珠鸟?(学生结合资料)
二、初读课文,想象画面。
1、下面让我们走近它们的生活,看看人与鸟相处会是什么样的画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谈一谈读完后的感受。
3、范读课文。
4、请你们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融入到其中,再读课文。指名朗读。
5、让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课文里描写的场景带给自己的最深感受。
6、这么温馨美好的文章是谁的作品呢?(介绍作者冯骥才)
三、学习生字新词。
巢
驳
瞅
赖
多音字:
蔓:wàn 垂蔓
蔓:màn 蔓延
四、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入“温馨之境” 师:看到同学们脸上的笑容和充满信赖的眼神,使我感到今天的课堂是多么的温馨和美妙,让我们在这种美好的心境下再次走进《珍珠鸟》。(板书:珍珠鸟。学生读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珍珠鸟是一种害怕人的鸟,而我却在自己的书房里给珍珠鸟安了一个温馨而舒适的家。(出示课件:伴着恬静的音乐渐渐出现吊兰蒙盖着的鸟笼)
师:(深情引述)你看,这是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吊兰长满绿色的藤蔓覆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在幽深的树丛中一样安全„„直到有一天,伴着 一声尖细而娇嫩的叫声,珍珠鸟的雏儿诞生了„„
二、以情入文,悟“喜爱之情”
1、教学第3段
师:你们想看看那个小家伙吗?就请打开书,自由读第3段。(师指名读)师:(板书:“探”)“探”是什么意思? 生:脑袋伸出来。
师:从这个字你体会到什么?可以换成“伸”吗? 生:“探”可以看出这小家伙胆小、害怕。而“伸”只是把头伸得很长,看不出害怕的意思。
师:真好,一个“探”字,多么精妙、准确,读书有时就要这样咬文嚼字。谁能学学那小脑袋是怎样探出来的?
师:(抚着该生的头高兴地)多可爱的小家伙!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小宝宝吗?
生:喜欢!
师:如果老师请你给大家介绍那小家伙,你行吗?先看图,仔细观察;再看看书上怎么描写的;结合书、图介绍珍珠鸟的样子,说出它的可爱。(生再读课 文)
师:介绍之前,老师还有个要求,你介绍的语气中要饱含着喜爱之情,也就是能以声传情。谁先试试?
(生交流。)
师:你介绍得多精彩、多有趣呀!老师奖励你,奖励由你给这个小家伙起个名字吧!
(指名回答)师:同学们这么喜爱这个小家伙,就让我们在朗读声中表达我们的喜爱之情吧!(齐读第3段)
三、动情品文,悟“关爱之心”
1、学习第4、5段
A、师:这个小家伙还有哪些有趣的事儿呢?(看录像,范读,再读课文四、五段)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找出有关句子读读,并说出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读懂了什么?
(生交流,出示课文)
生:我发现这个小家伙特别淘气,还奔到我的茶杯上喝茶。
生:我发现这个小家伙的胆子越来越大,就蹦到“我”的杯子上,后来,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地啄“我”的笔尖。
B、师:开始这个小家伙只敢探一探小脑袋,现在胆子怎么会越来越大?(生交流)
生:因为我不去伤害他。
生:因为我很喜欢这小家伙,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我也不生气。生:这个小家伙用小红嘴啄“我”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的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我的手指,可以看出我喜爱 这个小家伙,小家伙也喜爱“我”、信任“我”。(板书:抚一抚)我们也来学着作者的样子抚一抚。
师:这种感觉多像一位慈祥的父亲,抚摩着自己的孩子!小家伙啄“我”的手指,分明就是调皮的孩子在亲昵地向大人------干什么?
生:撒娇!
生:我知道了,作者把小珍珠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着它,爱护着它,所以小家伙的胆子就变得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爱亲近“我”了。
师:对呀!这还是一位特别宠爱孩子的慈父呢1 师:(动情的设问)如果我们再细细的想一想,一开始当这个小家伙在屋里飞来飞去的时候,或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的时候,如果“我”不小心动了一下手臂,结果会怎样呢?(指名回答)当小家伙啄我的手指时,如果“我”不仅仅是轻轻的抚一抚 他那细腻的绒毛,而是抓在手中玩耍它的小红嘴、小红脚,小家伙还会一步步亲近我吗?(不会)是呀,只要“我”一点点不经意的举动,或者仅仅是好奇的眼神都会惊吓这个小家伙。因此,我们读这两段时应该感受到这小家伙淘气背后是我无声的关爱和精心的呵护!(齐读四、五两段)
四、融情入境,悟“美好境界”
1、教学第六段 师:(出示课件: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看到这一幅画面,我相信我们都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在这幅画面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珍珠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师:是呀,睡熟了,你能小声告诉我吗? 生:(下意识地府在师的身边低声说)我看到了小珍珠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板书:睡)
生:我看到了作者正看着肩头睡熟的小鸟笑了。
师:这小家伙睡得多熟呀!这把“我”的肩头当作了什么? 生:温暖的巢 生:妈妈的背 生: 宝宝的摇篮
师:如果老师请你给这幅画加个题目,用一个词或一句话,你会写上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会写上“信赖”,正因为小鸟信赖“我”,才会在“我”的肩头睡着,才会有这美好的画面。
生:我写上“亲密的朋友”,小鸟和“我”不像是一对亲密的朋友吗? 生:我写上“小鸟的家园”,因为鸟儿是人类的朋友,作家的肩膀就是鸟儿幸福的家园。
师:嗯!富有哲理!生:我写上“甜蜜的梦”,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正在做着甜蜜梦呢!师:真美!
生:我写上“情趣”,因为课文中小鸟非常有趣,而“我”非常有情。师:是啊!可爱的小家伙睡熟在我的肩膀上,多么有趣;我含笑目视着小鸟,这多么有情!真是趣中生情,情中生趣,情趣相映。
生:我写上“目光”,因为“我”看着小鸟的目光是温和的、慈爱的,作者心里肯定也是幸福的!
师:经典!多么富有诗意的想法,今人遐想!带着这美好的感觉,在朗读声中让我们也走进这美好的境界。(生用轻柔的声音读第六段)(课件出示第六段)
师:(轻柔地)这小家伙睡得这么熟,这么香,这么甜,那它的梦一定也很美很美,想象他会梦到什么呢?(生自己想,同桌交流)
师:我相信同学们脑海中的梦境该是多么美丽、温馨,不要说出来(师用手压住嘴唇)把这美好的梦境留在心里,用你们的朗读领我走进这美好的境界,好吗?(生读课文第六段)
2、教学第七段
师:是呀,你们读得太好了,我都陶醉在这美好的境界中,连作者也无法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发出了一声呼唤,(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作者是怎样发出感叹的?
生:“不由自主”。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这是一句反问句,为了加强语气,谁来把这句话中的问号读出来。生:(朗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看着珍珠鸟在作者的肩上熟睡的样子,我们也被它对作者的信赖所感动,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生:(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是呀,一只本是怕人的珍珠鸟,因为信赖,变得与人亲密、友好。(机动:老师听了大家的发言,对这句话也有了自己的理解。老师也想用自己的笔像作者一样写下自己对信赖一词内涵的赞美和认识。你们想吗?那我们一起动笔 吧!
信赖是一座桥,让我们彼此心灵相通,真情相融;信赖是一盏明灯,照亮你勇敢前行;信赖是一缕缕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自然生机勃勃,和谐共处。)
四、小结归纳
今天这 节课我们在作者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亲的画卷,这是信赖创造出来的奇迹。“信赖”是一种关爱,一分宽容,一片呵护,是彼此的尊重,只要心中充满爱,老师相信不仅在作者的书房,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你、我、他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中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音乐《让世界充满爱》,课件展示一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媒体出示:我爱我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也爱雏鸟的双亲。--------------------冰心)(学生读句子)
带着对珍珠鸟的喜爱,我们一起赞颂这美好的境界吧!(齐读全文)
五、课外延伸,选一选,做一做
1、其实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情景,请任选一个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个片断,要写得让人读了就喜欢珍珠鸟。怎么想就怎么写。
① 舒适、安全的巢 ② 可爱的雏儿 ③ 小鸟喝茶
④ 幸福的“三口之家” ⑤ “雏鸟儿的梦”
六、板书设计:
探-----------睡
7珍珠鸟
作者
抚一抚
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8、麋鹿
教学要求:
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动物。
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
1、课文中提到“八国联定入侵,麋鹿惨遭厄运”对学生讲,事件的时间比较久远,可以充分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来理解“八国联军”入侵不仅对中国人民来说是种灾难,对麋鹿来说,也是一种厄运。
2、课文中形象生动地引用历史知识,要让学生在读书中进一步体会。教法学法:借助图片,观察想象,品词析句,读写结合。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资料。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吗?
(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藏羚羊)
2、师:你们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动物——麋鹿。
3、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师:我们先来看一部《动物世界》专题片——麋鹿,请同学们认真看,看后用一、二句话简要说说影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生自由说,师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3.理清层次。
师:哎,看来大家看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是如何向我们介绍的?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2-4)哪些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传奇经历?(5-7)
三、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1、自由读2-4,圈划你感兴趣的词句,想想感兴趣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交流。
3、集体交流。(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a.“麋鹿是鹿的一种„„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指导朗读。(表现出奇特、神秘感)
师:你看它,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多奇特呀!能通过朗读表现出它的奇特吗?(指导朗读)
师:它还是神话小说中姜子牙的坐骑呢,多神秘呀!谁想来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b.“与其它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每年脱换一次。”
(抓住“重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等词体会麋鹿的“大”)
c.“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前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随着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欣赏麋鹿奇特的角型)
师:真是独一无二的角型啊!谁来朗读?(指导朗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真的感受到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多招人喜爱的动物呀!我们一起来读。
d.“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
师: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多奇特的动物呀!而且它的长尾巴可以用来驱赶蚊蝇呢!作用真大啊!(指导朗读)
e.“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播放课件)
师:麋鹿体重达200公斤,照理来说应该是胖胖的,很笨拙的样子,但它却能在沼泽地里轻快敏捷的行动,多奇特的动物呀,难怪它要引起人们的兴趣了!你们喜欢它吗?那就通过朗读表示出来。(指导朗读)
f.“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你们看,麋鹿像我们人一样,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换衣服呢!多可爱呀!(指导朗读。)
引读小游戏:
如:师读“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生读“麋鹿的角型是„„”师:蹄似牛„„尾似驴„„麋鹿的毛色在夏季„„在冬季是„„
4.小结: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吗?
师:麋鹿的奇特外形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变成的。g.“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它鹿类要长,超过„„才发育完全。”
师:瞧,麋鹿像我们人一样,也要怀胎十月才生下小麋鹿呢,多有灵性的动物呀!而且它每胎仅产一仔,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朗读句子)
四、学习第一段。
1.过渡: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麋鹿的故乡,它在我们江苏省盐城市,现在让我们一起到那儿去看一看。(播放课件)了解一下为什么这儿会成为麋鹿之乡?
2.生交流,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句子。)“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最大的麋鹿群。”
(引导学生明白:麋鹿生存的环境必须气候温和,林茂草丰。)师:你们看,麋鹿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生活得多悠闲自在啊!(朗读句子)3.总结:
18年来,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这块理想的土地上,麋鹿已茁壮成长,发展到300多头,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这与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板书)
五、作业:
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惯是怎样的?学生交流。
过渡: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5-7自然段,然后,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二、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
1、小组合作学习,填写表格。2.交流。(相机指导朗读)(播放课件)
A.“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早在3000多年前„„1865年„„1900年„„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读出“惋惜之情”、愤怒之情、)
B.“后来,流落在国外„„到1967年„„”
C.“1986年8月„„麋鹿返回故乡,被送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放养„„茁壮成长。”(指导读出“自豪、喜悦”之情。)
师: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麋鹿的故乡,它在我们江苏省盐城市。3.总结: 18年来,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这块理想的土地上,39头麋鹿已茁壮成长,发展到300多头,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这与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视是分不 开的。(板书)
麋鹿目前虽已摆脱绝种之危,然而只有它们完全恢复野生群体,返回大自然,才标志着麋鹿的新生。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三、书写生字
1、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①对于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
②对于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包住中间的字,结构要松紧合适。
2、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词。警觉、跋涉、觅食、销声匿迹、隆冬、繁殖、繁衍、漂泊不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传奇经历。板书设计:
角似鹿
外形特点
面似马
蹄似牛
保护野生动物
8麋鹿
尾似驴
生活习性
传奇经历
9、老黄
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从老黄的身上感受动物是有感情的,从全家人对老黄的态度和做法上体会人是如何关爱生命的。
2、抓住第八和第十一自然段的情景描写,联系当时的情景,感悟叙事过程中景物描写对情感的烘托作用。
3、学会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感悟叙事过程中景物描写对情感的烘托作用。教学准备:搜集人与动物之间情感的故事。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谁来把自己和小动物之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走近老黄,看看他和动物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理清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2、2人小组,检查课文的朗读,要求正确流利,交流词语的理解。如:咀嚼、埋葬、暮年、早茶、爽健
3、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
4、读课文,想一想老黄全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回读课文中的重点描写,高手到老黄对生活的留恋,体会全家人对生活的关心。
5、再读课文,感受情景描写对感情的烘托。
三、学习生字词。
1、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2、重点指导:毯
3、扩词练习。
梳理、修饰、地毯、暮年、安适、环境
四、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老黄及全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感受生命间的平等和谐。
1、出示:文章中哪些地方让你最感动? 要求:默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语句。
2、4人小组交流,诵读,谈感受。
3、全班交流。
(1)老黄对生命的留恋,让我们感受到生灵有情,生命美丽。它悠悠的脚步、沉重的目光。
准时饮水的足迹记录着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习惯。
它生命垂危时会到田边的步履,留下了它对以往工作和生活留恋的情感。孩子们和她嬉戏时。他和其的目光涌动着对衰老的无奈。
听到牧童的喊声,站在草场上,润泽的眼睛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
回光返照时,回到曾经工作、休息过的地方,它静静的看着,带走了无限的眷恋。
(2)全家人多老黄的关照,让我们感受到尊重生命的浓情。
父亲心爱这个老伙计,说它一生辛苦,再不能拿什么工作麻烦它了,就让他安适的、自由的过它的暮年。
孩子们和老黄嬉闹时,那“环绕、抚摩、梳、抱、喂、打扮“的行动透着对老黄的喜欢和亲近。
老黄生病了,我们替它披上一条毯子,弄东西给它吃,拿水给它,请兽医来。老黄已经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不愿失去它。
老黄死了,我们依据它的心愿,将它埋葬在工作并且休息过的田边。每逢花季,便开出一些美丽的花,那美丽的花给人深深的启迪。
(3)指导朗读文中两处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热爱生命的情感。春光很好。桃树上开着花朵。前一天晚上刚下过雨,空气很清新。天空没有一片云。阳光爬上山头,有着说不出的美丽。
(无限春光渲染了生命的美丽,暗示了生机。)
它到了河边,喝了些水,又站了一会儿,破例的不回这儿来,却走到近旁的田边。那时微风拂着正在成长的小麦,麦浪下面藏着无数的斑鸠,上面呢,有千百只小蝴蝶结对飞舞。老黄站在田边,静静的看着,好像面对一个熟人。忽然它站不稳了,全身摇晃,呻吟了一声,就倒在了地上。
(这田间一盛一衰的景色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世界有众多的生命演绎的美丽。)
4、有感情的朗读,感受生命的伟大与壮美。
三、拓展延伸
讲讲你身边的人与动物的感人的故事。
四、总结全文
关注生命,这世界才有生生不息的活力。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读写。板书设计:
称呼
老伙
老头子
老人
老黄
人情味
谈论
暮年
早茶
散步
交往
戴花
抚摩
做法
生病中照料
死后埋葬
10、鸟的天堂
教学要求:
1、认识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体会大自然的美。
2、分辨课文中写的事物与联想,体会这些联想的作用
掌握生字,理解“颤动、应接不暇、留恋、逼近、展示”等词语。
3、理解为什么“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体会静态与动态描写方法。
4、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热爱难过风光的感情。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学准备:
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联想的句子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评: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独立研读课文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集体交流: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 一簇簇
榕树 大
近:一株 干:不可计数 绿
根:垂 伸 茂盛
枝:卧 富有生命力
叶:翠绿 堆
⑶教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评:把阅读与质疑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⑴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⑵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⑶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
⑷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⑸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评:以不同形式的读来代替讲,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表达技巧,拓展升华和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评:把演讲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生命态”中展开“对话”,活化了教材。)
五.自选练习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评:差异性的练习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跟着作者到过“鸟的天堂”,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分别在什么时候,看到什么呢?
板书:第一次:黄昏
榕树
第二次:早晨
鸟
二、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
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景象是不同的,你喜欢作者那一次的描述,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说说你的意见。(讨论后提问,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
过渡:好,我们先和作者一起欣赏榕树。
你喜欢作者描写榕树的那些句子,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下列(1)、(2)句子,并让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A、请同学们看看挂图、读读句子,你喜欢作者的描写吗?结合图说说你喜欢的原因。(指名让一位学生上台指着图说。)
B、小结:这句话写出了榕树“枝上又生根”,有许多“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所以“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作者看了会觉得怎样呢?(惊奇)板书:枝干多
c、谁能把作者的感受读出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来读)?(2)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问:你喜欢这句话是因为作者把榕树的什么写了出来?指名说说。(写出榕树茂盛、充满生命力)
板书:茂盛
A、少茂盛呢?谁来说?
(榕树的茂盛表现在叶子多而密;颜色鲜艳、明亮、富有生命力。)
B、“颤动”是指叶子怎样,谁可以做“颤动”这个动作(“颤动”是指微风吹动下一闪一闪的样子。)?
问:读了“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作者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而你仿佛看到怎样的景象?谁愿意把你想到的画面说出来?(方佛看到大榕树的树叶绿得耀眼,绿得发亮,一闪一闪的样子,使人感到大榕树充满活力的勃勃生机。)
C、看到这充满生命力的大榕树,作者的感受怎样,指导学生读。
D、再读最后一句话: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里包含着怎样的感情,你悟出了吗?读出这样的感情。(读出赞叹、惊喜之情。)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学法,迁移运用,继续学习课文第三段。
小结学法:刚才我们学了“大榕树”这一部分,作者抓住榕树大、茂盛、充满生命力的特点来写,对大榕树进行静态的描绘,突出静态美。我们学习的方法是:(1)找自己喜欢的句子;(2)说喜欢的原因;(3)读出喜欢的感情。那么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学习课文第三段。
板书:静态
过渡: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天堂”原比喻幸福美好的环境,这里比喻特别适合鸟儿生活的环境),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呢?(榕树茂盛幽静。农民们不许人来捉他们)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作者心情会怎样呢?
创设情景: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这一次在早晨,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起初四周围非常清静。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请一位同学学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老师拍手),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出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很多同学学鸟叫)。我们继续拍掌(掌声不断)。树上就变得很热闹了。作者怎样描述树上热闹的景象呢?(根据学法,小组讨论交流;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感情。)
A、“我”注意地看着这么热闹的场面,有什么感受呢?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我注意地看着。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这只,看漏了那只,第三只有飞走了。)
“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作者怎样写自己的眼睛“应接不暇”,写出了当时的什么心情?
B、作者终于看清了一只画眉在兴奋地唱着好听的歌,表达作者的什么感受呢?你可以把作者的感受读出来吗?(读出对画眉鸟的喜爱之情)看幻灯体会众鸟纷飞的奇妙景象。并练习(联想):这儿的鸟真多,它们生活得很快活,有的(),有的(),还有的()。小结: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看见许许多多欢快活泼的鸟。着重写了鸟的大小、颜色、活动的变化,这是动态描写。
板书:动态
当我们的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流去时,我感到怎样?谁愿意把原文中的话读出来?
作者发出由衷地赞美:“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A、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因为这是引用朋友的说法。第二个“鸟的天堂”不加引号,因为这是自己亲眼看到的确确实实的景象,这句话既表明“鸟的天堂”的名称是名副其实。又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发自内心的赞美和留恋。
B、齐读。(读出作者的感受。)
四、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讲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作者描述的方法也不同,有静、有动,同学们都喜欢。这是因为作者能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所以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写出自己的感受。我们应该像作者那样才能够写出好文章。
板书设计:
第一次:黄昏
榕树
第二次:早晨
鸟
枝干多
茂盛
静态
动态
11*大自然,你好
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感受被禁锢的身躯对大自然的渴望,体会大自然,你好!这一真情问候所表达的感情。
2、联系略读,能认读生字。
教学重难点:在张海迪的引领下感受生活的美好,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的资料,认识张海迪。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了解张海迪。
谁了解张海迪,给大家介绍一下。
你从张海迪的事迹中感受到了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走近张海迪。(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走近海迪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2人小组,检查朗读情况。
3、海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朗读课文,感受海迪
1、读了这封信后你有什么感受?
要求: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勾画、朗读。2、4人小组交流,朗读,谈感受。
3、抓住重点句,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大自然,你好!这一真情的问候。全班交 流
(1)别忘了,你到了大海边,到了高山上,到了田野里,一定带我说一声:大自然。你好!(指导学生朗读)(2)关在屋里该有多难受啊!
(3)我还要感谢大自然给了我那么多奇妙的幻想,是我得到了生活的希望和乐趣。
四、总结
海迪以自己亲身的经历和大诗人的收获,鼓励小鸥到大自然中去,到大自然中去发现秘密,去聆听故事,去寻找知识,去锻炼身体。
五、作业
摘抄文中感人的句子。板书设计:
走进
陶冶情操
大自然,你好!(渴望)
热爱
增长知识
了解
强健身体
综合训练2
一、比一比,组词语。
跋()殖()斑()拔()值()班()暇()缓()梳()假()暖()疏()
1、区别自形。
2、组词。
3、补充类似的形近字。
二、了解方言,运用。
1、《龙须沟》第三场中的一句台词。是说丁斯和家里人说话时不和气、指手画脚的样子。
2、《骆驼祥子》里高妈劝祥子是说的话。“满天打游飞”即各处游荡,每个准地方落脚。
3、《正红旗下》介绍大姐夫的性情的一句话。是说他干什么都慌慌张张,冒冒失失。
4、老舍是一代语言大师,其作品形成了一种通俗诙谐的幽默的独特风格。
5、交流。
四六不成材
八九不离十
说出大天来
当面锣对面鼓
三、读宣传语。
1、朗读理解。
2、搜集或编写。
地球上不能只有人类。物种减少是人类的灾难。
3、告诉我们人与自然要和睦相处。
四、读读背背
1、朗读,理解,背诵。
2、积累对对子。
五、读短文,想象文中的情景,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1、通过朗读感受湖面静态、动态的美。
2、感受渔人的繁忙和喜悦
六、认识食物链
1、了解食物链
2、交流感受
12、捐赠天堂
教学要求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充满友爱的童心的可贵,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
2、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的意思,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进行合理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了解童心的可贵,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天堂。教学准备:唐山大地震的有关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天堂是什么?(能让人们幸福快乐的地方)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天堂怎么可以捐赠呢,我们一起走进。(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朗读课文,看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新词。
(1)理解词语意思,2人小组交流。
3、指名读课文,大家评议。
4、指名读自己感动的语句
5、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6、思考:孩子捐赠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捐赠了天堂呢?
三、学习生字词
1、交流词语的识记,重点指导:予、毁
2、括词练习
四、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童心的可贵。
1、出示:课文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语句。3、4人小组交流,谈感受。
4、全班交流
(1)是我求妈妈一定把它们送给你的。为什么是“求“呢?
(2)他分到的书很新,翻开第一页,里面竟有两张剪纸!他高兴的欢呼起来。“竟”透过这个词你能想到什么?(3)理解“废墟掩埋了一切”。孩子不但失去了物质生活保证,失去了亲人,同时还失去了童心中的充满童趣的世界。
(4)理解孩子眼中的“快乐的天堂”是什么?指导朗读,想象自己是受捐赠的小朋友。
(5)一颗童心给另一颗童心捐赠了一个真正的天堂。
三、回归整体,感受语言
1、读完课文,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背诵。
四、拓展延伸
想象灾区的小朋友收到毛毛熊和发带时的情景,续编故事。从童心的角度去思考,合理想象。
五、作业
1、把自己的东西捐给灾区小朋友
2、完成课后读写 板书设计
12、捐赠天堂 真正的天堂 充满友爱的童心
13、花店的传统
教学要求
1、有感情朗读课文,品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2、学会做简单的批注。
3、掌握本课的4个生词。]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语句,想象场景,感悟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教学准备:《爱的奉献》的音乐。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从生活中感悟什么是传统。
2、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一个花店的传统。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检查预习的情况。
2人小组检查朗读,生字的认读。素描、承受、妥协、和颜悦色、孤寂、异想天开
3、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汇报交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边读边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
四、作业
查找资料。了解风湿性心脏病的有关知识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了花店的传统,体会了母女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母女之情与人间之情。
二、细读课文,体会母女情深。
1、自由读课文,找出令你最感动的地方,谈一谈,说一说。
2、4人小组,交流,谈感受。
3、汇报交流。
(1)母亲节到了……黄昏时分,门铃响了。进来的是一位陌生女孩,她手拿一大束康乃馨。母亲愣了,问女孩是不是走错门了,女孩甜甜地笑了,把鲜花送进母亲怀里。说了句“节日快乐”就轻轻为母亲掩上门。
女儿倾尽自己的所能也要为母亲留下一份寄托和安慰,多么懂事的女儿。(2)天色已经黄昏了,女儿才回来,满脸的汗水掩饰不住满脸的兴奋,匆匆的扒了几口饭便睡了。夜里,母亲听到女儿的呻吟声,心便缩得紧紧地。
女儿为了回报母亲,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女儿的呻吟声痛在母亲的心上,多么让人感动的母女之情。
(3)……女儿却认了真,第二天居然作了一个小纸板,上面写着:请让我给你画像,我需要你的五毛钱……
女儿为了自己心中的一个愿望。用自己的劳动换一点报酬,这样才是留给母亲的回报,多么良苦的用心啊!(4)于是,在这座城市的街头,便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十六七岁的较弱的女孩手持画具,坐在小凳上期待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引导学生想象,升华认识。(5)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三、有体会母女情到人间情。
1、启发想象,体会花店传统的由来。想象女儿到花店订花的情景。
2、学生自由结组交流。
3、交流汇报
四、再现文章内容,配乐朗读
学生准备表演
五、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母女情
情深似海
13、花店的传统
爱让世界更美好
人间情
感人至深
14*一幅难忘的画儿
教学要求
1、读懂这个故事,感受船夫美好的心灵。
2、欣赏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感受船夫美好的心灵,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感人的故事。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那今天我们就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这幅画,看看文章到底在给我们讲述什么。(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大方式读课文,提出问题。
2、同桌交流质疑,理解词语意思。
三、细读课文,品味船夫丰富的内心世界。
1、出示:船夫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说说理由。
2、学生自读课文,勾画有关语句。3、4人小组交流学习,教师巡视。
4、全班汇报交流。
(1)抓住船夫的动作、语言、神态。
小木船准确无误的停在了原来的位置上了。抓住“准确无误”体会。画完了吗?别急,我等着。读到这里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小木船默默地划走了。抓住“默默”体会老人的品质。(2)品读情感类的句子,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而当我看到这幅画时,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却像一泓泉水,源源流淌,滋润着我的心。“滋润”是什么意思?滋润作者心的究竟是什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而这幅画却成为对我无声的教诲珍藏在我的回忆里,永远不忘。怎样理解“无声的教诲”,想象作者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怎样做,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3)抓住画的内容进行品味。
亲切而陌生,引导学生发现用词的矛盾,体会老人的美好心灵。
四、回归整体,进行品味。
1、配乐朗读,学生闭眼想象,整体感知当时的意境,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心有所动,情有所动。
2、出示名言:生活中不是没有美的东西,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结合学生实际谈谈美是无处不在的,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去发现美,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五、作业:把文章中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板书设计:
14、一幅难忘的画儿
人 美好的心灵 对我无声的教诲
15、十里长街送总理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拄着、洋槐、耐心、装饰、腮边、陪着、矫健、检阅、五洲四海、不约而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饱含着的意思。
3.了解首都人民送别周总理灵车的感人场面,体会人民群众对周总理崇敬、爱戴的真挚情感。教学重难点:
从人民送别总理灵车的感人场面,体会人们对总理的深切怀念之情。教学准备:搜集周总理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1976年1月8日对全中国人民来说是个悲痛的日子,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了,举国上下一片悲痛。周恩来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后,担任政府总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日理万机,鞠躬尽瘁,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高尚的品质,赢得了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崇敬和爱戴。1月11日首都人民自发地聚集在长安街送别周总理的灵车,出现了十里长街送总理这感人一幕。(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情景剧。)
2.作者目睹这感人的场面,写成了这篇课文。今天我们学习第8课《十里长街送总理》。(板书:十里长街送总理)
3.学生相互交流自己课下搜集的有关总理的事迹资料,并简单谈谈对总理的印象。
4.老师简单小结。通过教师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做铺垫。
二、布置预习
1.学习生字新词。2.读通课文。
3.认真读读课文,看看插图,想象一下当时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景,在最使你感动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自由谈谈自己记忆生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取长补短,提高自学能力。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教师纠正易读错的字的读音。3.组词练习
拄()槐()耐()挽()饰()
柱()魁()奈()晚()蚀()
腮()洲()陪()倍()部()鳃()州()培()赔()剖()
检()验()阅()矫()骄()捡()脸()悦()娇()侨()
四、理清课文脉络
1.小组讨论,课文的四个自然段主要讲了几个意思。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加以指导。(1)灵车到来前,人们等灵车。(1)
(2)灵车到来时,人们望着灵车想念总理。(2—3)(3)灵车过去了,人们不肯离去。(4)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听配乐课文朗读,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气氛,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基础。
2.学生轻声读第一段课文,边读边想:这段主要写什么?反映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灵车到来前人们等灵车的情景,反映了人们怀念总理的感情。板书:等灵车)
3.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语句反映了人们对总理的怀念之情?边读边在书中勾画。
(训练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和动脑、动手的习惯。)
4.学生学习后,互相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1)“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两旁”、“挤满”“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这些都说明在长安街等灵车的人非常多,而三个“都”说明人们都为悼念总理而来。在阴冷的天气里,这么多的人来送别总理,说明总理深受人民的爱戴、尊敬。(板书:崇敬,爱戴)
(2)“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老奶奶年岁那么大了,行动不便,拄着拐杖来长安街送总理,可见她非常尊敬总理。“焦急”是说老奶奶盼望早点见到总理灵车。“耐心”是说老奶奶无论等多久,也要等到总理的灵车。“焦急而又耐心”表达老奶奶对总理的深切怀念之情。
(板书:焦急,耐心)(3)“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样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挤下”,“踮着”等词语反映了青年夫妇、红领巾深切怀念总理的心情。(板书:怀念)
(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理解,相互补充,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指导、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理解能力。)
5.教师小结:老奶奶、青年夫妇、红领巾代表了长安街两旁的所有人,他们“焦急而耐心”的心情代表了所有人的心情。
6.朗读练习。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课文内容,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气氛,为继续理解课文内容打基础。
2.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什么?反映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段写灵车到来时,人们眼望灵车,想念总理。反映了人们深深地怀念总理的思想感情。板书:等灵车)
2.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1)灵车到来时,人们是怎样做的?画出有关语句。(2)人们望着灵车,想到了什么?
(学生边读边划边想,养成动口、动手、动脑的好习惯)。3.学生写完后讨论、交流。
“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1)“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指事先没有约定而彼此行动一致。车是指灵车到来时人们行动一致。)
(2)人们有什么一致的表现?(站直身体,摘下帽子,望着灵车哭泣,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3)这一致的表现说明什么?(说明人们非常尊敬总理,为失去总理感到悲痛。连眼泪都顾不得擦,恐怕耽误送别总理的机会。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那么多人没经过商量表现却惊人的一致,说明大家的心情一样,都为失去总理感到万分悲痛。)
(这部分内容是重点,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通过对重点句子的分析理解,体会人们的心情,体会人们的感情,突出重点。)
4.回忆总理生前事迹这部分内容能不能反映人们怀念总理的心情?
(能。由长安街送别总理,想到总理生前的事,昔日见到总理的幸福,更增添了今日失去总理的悲痛。)
5.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课文,读出悲痛、怀念的感情。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受到感染,更深刻地体会人们悲痛的心情。)
6.总结学习方法。
(1)先找出反映人们心情的语句,分析理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怀念总理的感情。
(学生学完后,总结出学习方法,学生不仅会学,而且能积累一定的理解、分析课文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三、自学第三段
1.出示自学提纲,学生按学习前两段的方法自学。
(1)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什么?反映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2)哪些语句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画出有关语句。2.学生自学后,交流讨论。
(1)这段写灵车过去了,人们仍不肯离去,反映了人民对总理的崇敬、爱
戴、怀念之情。(板书:送灵车)
(2)①“灵车缓缓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
“牵动”一词表面是说人们的心与灵车相连,实际是说与总理紧紧相连。②“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这些是说人们都想多看看总理的灵车,盼望能留住总理。)
③“好像在等待总理回来。”
(是说人们想念总理,希望总理的逝世不是真的,盼望能永远和他在一起。)
四、创设情境,感情朗读全文
1.播放十里长街人们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的情景朗读。使学生如置身于长安街的人流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既深刻地体会到千万名群众的心情,又油然而生对总理无比的崇敬、爱戴和怀念之情。
2.教师:这就是1976年1月的北京长安街,天又阴又冷,千万名首都人民聚集在长安街,送别总理。缓缓开动的灵车,牵动着千万人的心,灵车渐渐远去,人们仍不肯离去,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总结全文
1.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自己总结课文主要内容。2.教师小结:课文描写了1976年1月,北京街上人们送别总理的感人场面,表达了人们对总理的无比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
六、质疑问难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句子摘抄下来。板书设计
15、十里长街送总理
等灵车
焦急
耐心
崇敬
望灵车
心情
沉痛
爱戴
送灵车
牵动
奔跑
怀念
16、惟一的听众
教学要求
1、记忆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理解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应用理清文章结构
4、教育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毅力,有信心。做事坚持不懈的情感。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结构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个颇有名望的教授,以一种特殊的身份,鼓励帮助一位失去信心的小提琴手,使他终于能够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成功的演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
16、惟一的听众)
二、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要求: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思考后发言: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演出上为成千上万的观众演奏的事。
三、自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请同学自由读课文,然后交流预习结果。
练习: 1.正音:
沮丧 大搅
甭想
调弦 蹑手蹑脚
2.写出下列字的部首: 丧()幽()置()舍()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汇报,教师行间巡视,适当点拨。3.组词:
锯 沮 蹑 扰 溢 授 据 咀 镊 饶 益 受 4.多音字组词: 传
舍
乐
觉 5.填上适当的词语:
真正的()可怜的()和谐的()美妙的()慈祥的()惟一的()有声望的()成千上万的()6.填关联词:(1)()每天早晨,那位妇人都准时到树林听演奏,()我每天演奏都极为认真,()两臂累得又酸又痛,()不间断。
(2)我()能够面对观众演奏小提琴,是()得到了一位老妇人的帮助。
四、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认真默读课文,讨论课文的思路。
一(1)。二(2-5)。三(6)
默读交流,理脉络,为讲读做好准备。
五、质疑问难 边读文边思考,看有什么问题不明白? 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解决较易问题。
六、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惟一的听众
二、复习旧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内容有了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2.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肯定学生的提问)学生提出问题:
1.课文为什么总是写到“平静地望着我”这句话?
2.为什么结尾说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个“耳聋的老人”?
教师根据学生了解和疑问,进行教学,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
三、浏览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课文几次写到“平静地看着我”这句话?用笔在书上勾出来。
2.引:课文为什么三次写到这句话,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呢?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研究探讨。生快速浏览课文,用笔勾画。(三次)
以小组为单位,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研究探讨。每个小组重点研究一次“平静地望着我”。
四、小组汇报,深入学文
引导学生按顺序汇报 师:“我”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变化?
师:老教授对“我”说了些什么?读一读,谈一谈你的感受。
小结: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给了我继续练琴的勇气和信心。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
(1)“她双眼平静地望着我”—在给我信心和继续练琴的勇气。(2)心情变化的句子: 兴奋-灰心-内疚-信心
我锯床腿的声音并没有打搅老人,她反而平静地看着我,她在默默地鼓励我。语言:(三句)
(1)感受:从老人的几句话中,可以体会到老人的良苦用心,她说自己是聋子,实际是在消除“我”的心理障碍。
(2)练习读好这三句话。同学试读,互相评议。指读、齐读。
边朗读边交流汇报 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读文,自主感悟,自由交流。引导学生读出每句话的不同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体会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谈一谈。
指导读好老人的语言 第二次“平静地望着我”。(1)“她总是很平静地望着我”:她一直在鼓励我不断努力。(2)“我”行动上的变化:“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有毅力,这些都来自老人的鼓励。
(3)找出人物语言,读出语气。(感谢、称赞)指读、齐读。
边朗读边交流汇报
小结:在老人耐心热情的鼓励下,我的技术在不断提高,这也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发自内心地感到无比的喜悦。
师:经过努力,“我”终于取得了成功。思考同学们提出的另一个问题。
第三次“平静地望着我”。(1)“聋”为什么加引号?
(2)老人双眼平静地望着我:好像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填词练习: 词的特点:叠词 练习读好: 齐读最后一层:
回答问题:为什么总想起?(鼓励、帮助)
填词练习,训练学生的语感,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水到渠成。
五、回归全文
1.激情朗读:课文“平静地看着我”等句子。
2.语言训练:向老人说些什么? 教师引读,学生接读。生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朗读法 师生共读,升华情感。
六、全文总结
“我”对老人是一种什么情感?
板书设计
16、惟一的听众
老教授
平静地望着
“我”
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
感激
敬佩
17*人与人
教学要求
1、读懂这个故事,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2、清楚完整的表述一件事的经过。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清楚完整的表述一件事的经过。教学准备:阅读《童年书架》的有关文章。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
同学们,爱是我们生活的主题,人与人之间充满爱与和谐,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走进瑞士去看看。(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把握主要思想内容。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如:撞
2、提出问题,自由结组交流。
3、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在瑞士的亲身见闻,展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氛围的美好。)
三、细读课文,抓住主要事例,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情。
1、出示问题:文章都列举了哪些事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谈谈你的体
会。
2、小组交流学习,教师巡视。
3、全体交流汇报学习。
(1)我曾经很发愁。愁字写出了怎样的心情?
(2)梦一般的事实。透过梦字你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结合我们曾经见到的社会现象来体会。在社会中有些人缺乏同情心,不爱帮助人,这和瑞士的社会风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使学生受到触动。
(3)抓住“素不相识、亲切的微笑、没有人干扰、以为是偶然的幸运”等词语体会我坐车得到帮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坐火车的经验也是我对独自旅行充满信心。理解我的信心来自什么,联系上下文的愁,对比理解。
(5)我相信,这么多微笑伴着孩子长大,会使他的心灵充满了爱。由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6)汽车对行人礼让的事。联系实际谈谈看法。
(7)和女士平行过路口,女士对我礼让的事。抓住“表示歉意、微笑告别”体会。
(8)姑娘带路的事例。抓住“竟、微笑着离去”等词语体会。
(9)指导朗读,品味语言。
三、创造性讲故事,升华感情。
1、选取印象深刻的事例,展开想象,讲述故事,把经过讲清楚。
2、学生自由结组练习讲述。
四、作业: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17、人与人
坐车得到帮助 抬婴儿车
微笑
汽车礼让行人
友爱
女士对我礼让 姑娘带路
综合训练3
一、认识形声字。
1、了解形声字,声旁帮着读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学习形声字的规律。
2、朗读例子。如:舀、尧
3、回忆学过的形声字编成顺口溜,在全班交流。如:以“青”为声旁的
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米有精神。如:以“票”为声旁的 由水就能漂,有风才能飘。
二、根据具体场面积类词语。
1、引导学生回忆看过什么比赛,说一说看到的场面,想一想能用上哪些词语。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补充。
3、积累词语:跃跃欲试、奋勇争先、不甘落后、摩拳擦掌、箭步如飞、你争我夺、不负众望、各不相让、一片沸腾、此起彼伏(观众的加油声)
三、收集贺卡上的寄语。
1、学生朗读课前收集的卡片寄语。
2、小组交流、分类。
3、选择喜欢的在全班交流。
四、读读背背。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熟读成诵。
2、想象续写诗歌,表达对父母的爱。
五、阅读短文。
1、自由朗读《与父亲抬担子》,说说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交流从文中体会到什么?
3、找出最受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
18、校园即景
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感受学校温馨、甜蜜、生气勃勃的氛围。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懂得恰当的比喻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挑选部分段落背诵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学校温馨、甜蜜、生气勃勃的氛围。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懂得恰当的比喻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教学准备:搜集描写景物的文章进行朗读。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板书:蜂巢、鸟岛、花瓣、喷泉 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词语,你能想到什么样的情景?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样美丽的画面中,共同感受一下。(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全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新词多读几遍。
2、同桌检查朗读,交流词语的理解。
3、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4、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三、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文章主要描写了蜂巢、鸟岛、花瓣、喷泉四种场景,字里行间洋溢着校园的情韵,散发着甜蜜温馨、快乐幸福、朝气蓬勃的气息。
四、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生字,然后小组交流。
2、练习扩词。
3、书写生字词。
五、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指名朗读课文。
二、赏读全文,体味情感。
1、引导学生找出每一部分的最后一句,反复朗读,体会点睛之笔的蕴涵的情感。
2、出示思考:找出你喜欢的部分,说说理由,朗读、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自由朗读,思考、勾画。4、4人小组交流,谈体会。
5、全班汇报交流。
(1)抓住蜜蜂的活动和学生的学习相似的句子体会学习生活的甜蜜。
(2)抓住“飞翔、流动、旋转、亭亭玉立、歌声、笑声”等词语感受校园生活的生机勃勃。(3)“花瓣”代表的是什么?(爱)给老师带来的是什么?(欣喜、幸福)理解师生之间的浓浓的情意感受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和谐。
(4)校园中的每一个人都为校园的美付出了自己的劳动。只有校园中的人人都爱校园,人人都积极向上,才会有校园的“甜蜜、生机、温馨、美好”。(5)勾画比喻句,朗读、理解、比较、欣赏作者的表达之美。
三、拓展延伸。
1、当你看到蜂巢、鸟岛、花瓣、喷泉这些词汇时,你会联想到什么?
2、学生可以运用书中的语言,也可以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来谈。
四、作业:小练笔:写写我们的校园,抓住印象最深的一处进行描述要表现自己对校园的爱。
板书设计:
18、校园即景
蜂巢
甜蜜 鸟岛
生机勃勃 花瓣
爱 喷泉
美好
19、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了解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写游记的一些表达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写游记的一些表达方法。教学准备:搜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9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2.让学生解释“记”是什么意思。(记载)3.本文是一篇游记。这篇游记是叶圣陶先生于1957年游览金华双龙洞后写下的。
4.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金华的双龙洞景致美丽奇特,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去双龙洞看一看,那就让我们和文中的我一起去游览,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边听课文朗读录音边看课文,进入情境,感知课文内容。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的景点,想想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
3.检查自读情况。
(l)用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可采取指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
(2)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3)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一张游览示意图,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点。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4)教师:作者是按照“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交待了什么?(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2.探究2、3自然段。
(l)教师:作者在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欣赏,去感受那里的美景。
(2)学生默读、思考、勾画。(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
①交流第2自然段中沿途看到的美景。
a.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出沿途看到的景物,再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最后说说作者看到这些景物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边答教师边板书:
理解“或浓或淡的新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颜色?“明艳”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感到眼前一片明艳?
(“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新绿”,指春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绿色。春天正是植物生长的旺盛时期,不断地有新芽、嫩叶冒出来。刚长出时的颜色是淡绿的,长出时间稍长,颜色就变深、变浓了。作者说“或浓或淡的新绿”,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绿色的特点。因为有“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所以作者感到“眼前一片明艳”。)
b.出示电脑课件,将沿途看到的山、花、树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使学生感受到沿途美景就像一幅明艳的彩色画卷。
c.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②交流对第3自然段的理解。
a.教师:沿途不仅有有特色的山、花、树,还有水,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看看山中的溪流,听听溪水的歌唱。
b.讨论交流:溪流为什么会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溪流的样子和声音时时在变化,都是“随着山势”的变化而产生的。听,溪流的声音多好听,有时发出哗哗的声音,有时发出淙淙的声音,有时发出潺潺的声音,多像一首动听的歌啊。)
C.指导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5)小结:第2、3自然段写了路上的见闻,写得有声有色,充满了对沿途景物的爱,使我们也仿佛亲眼目睹了沿途那迷人的景色。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金华观龙洞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说说课文的第1自然段和2、3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过渡:去双龙洞的沿途景色就如此迷人,那洞中景物一定更值得一看,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去领略吧!
二、继续探究课文内容,领略金华双龙洞的神奇美景
1.自学4-7自然段。
(1)默读思考:作者在外洞、孔隙、内洞都看到了哪些景象,有何感受?(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2.小组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经过说清楚的,再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船的“小”,由外洞到内洞的“窄”,注意学习这种细致描写的方法。)
教师:课文中写道:“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孔隙指小洞、裂缝,应该说是小的;但又能容小船进出,那就该说是大的,那孔隙到底该说它小,还是该说它大呢?
(让学生各谈自己的理解,最后经过讨论得出结论,说它“大”或“小”,要跟它相连的外洞与内洞的大小比较,才能做出判断。外洞能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开会,当然很大,而内洞更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这就显出这一处的洞或裂缝很小,因而称之为“孔隙”。至于这个“洞”或“裂缝”本身并不小。)
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①出示电脑课件,欣赏内洞的神奇美景。
②感情朗读6、7自然段。③质疑问难,合作解疑。
a.作者看到洞顶的双龙说“有点像”,到底像不像?(学生可能有的说“像”,有的说“不太像”。经过争论可逐步得出结论:此处本已有颜色,用上“蜿蜒”形容,又可见其形态,再加上灯光摇曳,产生一种“像”的感觉;但由于它是石钟乳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雕刻,不可能十分“像”。所以作者说“有点像”,可见其用词严谨。)
b.课文中写“其次是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
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那么,究竟可以想象成什么器用、什么宫室、什么神仙和动物呢?(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发挥。)
C.“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照应上文“泉水”。
4.齐读第8自然段,思考:这段讲什么?(乘船出洞)
三、总结全文
1.出示电脑课件,按游览顺序播放全文景象,体会双龙洞一游的种种美的感受。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总结:双龙洞一游,路上景色美丽迷人,外洞高大宽敞,内洞梦幻般神奇,再加上过孔隙时那新奇的快感,使作者有种美的感受。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把游洞的过程和泉水流经的路线结合起来写,使我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四、拓展延伸
根据课文的描述,展开合理想象,分小组设计“外洞”“内洞”及“两洞连接”处的解说词,轮流担当导游。选出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说一说。
五、指导写字,巩固字音,记忆字形,读写词语
1.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记忆生字的。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额”字。3.读写词语。板书设计
19、记金华的双龙洞
路上
洞口
外洞
内洞
出洞 映山红
突兀、森郁
窄
漆黑 油桐花 宽、大 挤压 双龙、石钟乳、石笋
比外洞大 溪流 泉水
(变换调子)(靠洞右边)(孔隙流出)(缓缓、源头)
20、松坊溪的冬天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5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3、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富于想象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中松坊溪的美景。教学难点:
学习抓景物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教具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秋游香山看见山间流淌的小溪就喜欢的欢呼雀跃。有一条松坊溪,它一年四季的景色都很美,冬天的景色尤其美丽。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板书课题)
这是现代作家郭风写的。从课题上看,你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你猜想课文还会写哪些内容?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看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新词。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雪在风中飞舞的样子,找出有关句子。
3、分别找出描写溪石上和石桥上覆盖着白雪的景象。
4、读雪后松坊溪景象的段落。
四、理清文章脉络。按“平时的景色”、“冬天的景色”给课文分段。
1、朗读课文带着问题朗读。
2、标出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字词。
4、查字典:
(1)查出生字音、形、义。
(2)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准字音。
(3)扩词。溪涧、山垄、雏菊、篱笆、云絮、绒毛、飘落、映照
5、提出本课中不懂的问题。
五、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思考:
(1)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雪在风中飞舞?
(2)哪几个自然段写雪停止后,松坊溪的美丽景色?
2、分段朗读
六、作业、1、读课文
2、积累成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细读课文,分段学习:
1、学习1到3自然段
(1)指名读
(2)说说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学习4到5自然段
(1)指名读
找出描写雪在风中飞舞的句子。
(2)指名答,读句子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3)说说作者把飞舞的雪都比作了什么?读读这句好在哪?
(4)指导朗读
学习溪石上和石桥上覆盖着白雪的景象。
1、指名读有关句子。
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2、说说作者把被白雪覆盖后的大小溪石比作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
(形状样子特点)写他们干什么?
(1)生答
(2)教师小结抓住样子的特点,细致观察
富于想象写活了
学习石桥上覆盖白雪的景象
1、指名读
2、说说作者怎样描写的?
3、学习6、7 自然段
(1)指名读雪后松坊溪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2)我看见溪中映照着什么?
(3)为什么说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指导朗读
三、通读课文,想象松坊溪的美丽景色
1、读全文配乐
2、想象画面。想象雪中松坊溪的美景。
3、指名说说松坊溪的冬天怎样美丽?
四、分别找出下列意思相关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1、雪在风中飞舞。
2、溪石上覆盖着白雪。
3、石桥上覆盖着白雪。
4、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五、读一读,写一写。
溪水溪中溪石松坊溪
映照倒映反映放映
柳絮芦絮花絮棉絮
披着披风披散披甲
六、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像()一般的雪,像()一般的雪,像()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2)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的桥,()在松坊溪上了。
七、朗诵同学们摘抄的写景文章。
八、作业
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20、松坊溪的冬天
雪花: 向柳絮、芦花、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
溪石上:小牛溪中饮水、狮子睡觉、白熊准备上岸(观察想象)
雪中美景
石桥上:白玉雕刻、到处披着白雪,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21、冰雕
教学要求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略冰雕的美丽、神奇。
2、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科的生字新词。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领略冰雕的美丽、神奇,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冰雕的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冰雕在我们国家的哈尔滨是一大景观,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领略一下他的美丽与神奇。(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看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新词。雕塑、塑像、融化、叹息、呈现、毕竟、消失、柔弱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大家评议。
2、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思考:冰雕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把想象的画面说一说。
四、理清文章脉络。
1、朗读课文带着问题朗读。
2、标出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字词。
4、查字典:
(1)查出生字音、形、义。
(2)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准字音。
(3)扩词。
5、提出本课中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发挥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出示思考:冰雕的美丽、神奇体现在什么地方?
2、自读课文,勾画有关语句。
3、小组合作学习,朗读、交流,谈体会。
4、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5、全班汇报交流学习,教师点拨。(1)温暖的心,北方的奇寒。
热爱生活、追求完美的心灵。温暖、奇寒,是一组反义词,反衬出雕刻艺术者从事冰雕艺术者的精心与耐心。
(2)抓住:柔弱的水,坚强的冰。骄傲的站立。
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把艰苦环境当作对人的一种历练的豁达与乐趣。
(3)能快乐的走来。便情愿快乐的走去。
一个快乐,一个情愿,使人借助冰雕表达了对待生活的豁达、乐观的态度。(4)天真的小鹿、活泼的游鱼、孔雀和燕子 共同营造了冬天里的春天,窥视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5)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读中感悟作者的感情。
三、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搜集的冰雕资料图片,再次感悟他的美丽与神奇。
四、作业:背诵诗歌。板书设计:
21、冰雕
温暖的心
北方的奇寒 柔弱的水
坚强的冰
美丽
神奇
骄傲的站立
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快乐
情愿
天真的小鹿
活泼的游鱼
22*早晨
教学要求
1、抓住文章所描写的景物特征,知道一天是怎样的开始。
2、体味语言,感受自然与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3、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一天是怎样的开始。体味语言,感受自然与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教学准备: 搜集热爱生活的名言。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究竟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看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朝拜、披头散发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思考:说说一天是怎样开始的?
3、提出本课中不懂的问题。
四、品读课文,想象情景,欣赏语言。
1、思考:说说最喜欢的段落或语言,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
2、自读课文,勾画有关语句。
3、小组交流、学习、朗读。
4、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1)披头散发、皱皱巴巴、乱七八糟都是形容什么的?这些词语美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奇特和作者对语言美的体现。
(2)吃活的苍蝇,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惬意:满意、称心、舒服的意思。给动物赋予思想,是作者对生活的感受。
(3)自豪的笑着、阳光照射着露珠,给花瓣和叶子染上钻石的光彩。赞叹早晨花的生机和美丽。
(4)他们走到自己的田里,进行劳动。充满对人类劳动的赞美。
(5)文章最后一句:一天开始了!照应开头,流露出作者对新的一天的赞美和对新的生活的向往。
五、拓展延伸
1、交流热爱生活的名言。
六、作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板书设计:
22、早晨
太阳 海浪 蜥蜴
一天开始了
花儿
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
鸟儿 蜜蜂 人们
综合训练4
一、欣赏由叠音词组成的对联及诗句。
1、出示:山山水水、明明秀秀、晴晴雨雨、好好奇奇。熟读并理解意思。
2、连成对联和诗句,边读边体会其中的意境。
3、补充平时积累的叠音词。
4、还可以用那些叠音词组成诗句或对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燕燕莺莺,花花叶叶,唧唧暮暮朝朝。
二、在采密集上添词语。
1、引导学生观察例子,明白题目的意思。
2、根据平时积累的词语,给“雨”组词语。
雨——细雨
春雨、暴雨、雨花
大雨滂沱、雷雨交加、倾盆大雨、瓢泼大雨、暴风骤雨 还可以描写雨小的:烟雨蒙蒙、细雨如丝、牛毛细雨
3、小组交流学习。
三、从本单元选择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1、回顾本单元的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 读给同桌厅。
2、抄写、吸收。
四、读读背背。
1、读一读,说一说,主要写了什么?
2、喜欢哪些语句,想象画面,和平实的积累接轨,丰富自己的词语。
3、指导背诵。
给出提示:风、雨、天、空气、小溪、人
闲暇时、且不说、也不说、单是、便 五、三首写雨的诗,读一读,说一说感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
2、抓住重点词语:熟透的葡萄、蜜、酒、刚上学的娃娃、歪歪斜斜、一点儿、笑了 体会童真童趣。
3、品读欣赏。
六、画一画,说一说。
1、欣赏领略风景的美。
2、画一幅山水画,发挥想象,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同学听,注意用词要恰当,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3、全班交流欣赏。
23、詹天佑
教学要求: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2、知道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中心思想的,能顺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顺着作者的思路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中的难句及思想内容。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你最崇拜的人是谁? 2.教师补充介绍詹天佑。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
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生字的字音,练习用生字组词。2.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3.辨析形近字:
挠()
绕()
娆()
控()
嘲()浇()
饶()
烧()
腔()
潮()扛()
毅()
绘()
浆()
岔()抗()
意()
会()
浆()
忿()竣()
峻()
藐()俊()
骏()
渺()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1.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在书上划批自己的体会或问题。
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小组长把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4.学生质疑,有些学生之间能解决的就直接解决,有些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1.朗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2.出示上节课质疑的问题,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学习新知
1.学习第1自然段。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本段的第3句话。抓住“第一条”。“完全”等词语来理解。2.学习第2、3自然段。
(1)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合适的短语作为这一部分的小标题。(2)理解句子:“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意思是当时的清朝政府修筑不了这条铁路。再过几十年也修不了,要修这条铁路,只有依靠外国人。
(3)教师小结。
1905年,正是清朝末年,那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在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声中,在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中,詹天佑毅然接受了连外国人都不敢轻易尝试的任务。多么了不起啊!
(4)指导朗读。
使学生在读中对詹天佑承担修筑京张铁路的复杂背景和面临的巨大困难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推荐阅读:
四年级语文上册冀教版07-16
八年级语文上册冀教版08-10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1-27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7-29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10-09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教案07-28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冀教版)09-24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冀教版10-11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龙卷风11-20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