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校外兼职管理办法(精选6篇)
教师校外兼职管理办法 篇1
外聘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
外聘教师队伍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纳贤才,发现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外聘教师的聘任与管理,更好地发挥外聘教师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外聘教师范围
外聘教师是指我校教学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聘请的承担一定教学任务,且不列入学校编制、不与学校签订劳动合同的教学人员,包括各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和管理人员,主要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学以及对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指导。
二、外聘教师聘用原则
系部教学工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可考虑外聘教师兼课:
1、新开课程,校内教师暂不能胜任的;
2、校内教师教学工作量已饱和,教学任务难以落实的;
3、教师由于特殊原因停课而校内又无法安排顶替的;
4、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必须聘请专业建设带头人的;
5、因特殊需要,必须请外聘教师授课的。
三、外聘教师聘用条件
1.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意识,能服从学校的教学管理,遵守学校教师的管理规定。
2.具有所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业务基础扎实、教学效果好。
3.担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相当于中级以上
专业技术职务,应聘专业与所学或所从事的专业相同或相近。4.担任实训(实践)教学的教师应聘专业应与所学或所从事的专业相同或相近,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并试教通过:
(1)具有专科以上学历且持有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证书;
(2)具有相当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技能等级证书;(3)具有3年以上专业工作经历,实践经验丰富;(4)具有三年以上任教经历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者可免试。
5、一般应取得教师资格证书。
四、外聘教师聘用程序
1.各系(部)每学期期末根据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及新学期教学任务、教师
专业技术结构及教学工作量情况,统筹制定下一学期本系(部)外聘教师计划。
2.各系(部)填写《外聘教师聘任计划审批表》(附件一)一式两份,经教务科审核后,报分管校长审批。审批后的《外聘教师聘任计划审批表》教务科留一份备案,一份返回系(部)存档。
3.各系(部)负责对外聘教师的资格进行审核,并将拟聘用校外教师的《外聘教师登记表》(附件二)、身份证、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的复印件一并存档备案;《外聘教师登记表》电子版交校教务科。
4.如需要临时增加或更换外聘教师的,必须补填《外聘教师聘任计划审批表》,系(部)主任同意后报教务科审批、备案。(同第2点)
5.审批同意后的外聘教师由各系(部)负责颁发聘书(附件三)。
6.教务科要建立与完善外聘教师人才库。
五、外聘教师职责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2.行为规范,语言文明,为学生的成长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
3.按《教学过程控制程序》及系(部)要求完成相应的管理与教学任务。
六、外聘教师管理
1.外聘教师的聘任、管理与考核工作由各聘任系(部)负责。外聘教师与学校不建立劳动关系。
2.各聘任系(部)负责向外聘教师下达具体工作任务及相关要求,并做好外聘教师的试讲、教学业务和师德师风等岗前培训,帮助其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能力。
3.根据师资队伍建设实际需要,各系(部)要充分发挥外聘教师的作用。外聘教师一经聘用,即可编入相应教研组,纳入教研组教师日常管理与考核,并参加教研组部分教研活动。教研组长作为外聘教师的联系人,负责与其保持联络、协调,并做好随堂听课、教学资料整理归档及教学服务等工作。
4.每位外聘教师每学期授课不超过两门,理论课周课时不超过12节,实训(实践)课周课时不超过16节,以保证教师有足够的备课与教研活动时间。
5.学期结束时,各系(部)按学校规定对外聘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教务科。考核不合格的外聘教师不再续聘。
6.对因各种原因不能履行职责或工作中发生严重失职造成不良影响 的,所在系(部)应及时查实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若发生教学事故,则按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处理,直至予以解聘。
教师校外兼职管理办法 篇2
【摘 要】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参与,规范管理,纳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提高兼职指导教师学历,开展技能比赛,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实习指导书等综合措施,提高校外兼职教师的实践育人水平,使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教师的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职 畜牧兽医专业 校外指导教师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C-0097-02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其本质是教育与企业、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把“教、学、做”融为一体,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因此,建设一支满足生产实习、顶岗实习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务之急。
一、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兼职教师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没有专门的指导教师。目前,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派到企业参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没有专门的指导教师,主要是临时决定的,甚至有的实习单位没有兼职指导教师。一般情况下是学生到企业后才由实习单位临时决定,企业兼职指导教师没有工资待遇,也没有工作积极性,没有认真开展指导工作,很难保证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质量。
(二)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指导教师学历偏低。从学历层次来看,目前大多数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队伍中大专和中专学历者居多,拥有本科学历的比例约为20%,研究生或以上学历担任实训教师的就更少;从知识结构来看,有些兼职指导教师专业不对口,尽管学历满足条件但不是相关专业毕业,因而很难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实训指导工作。尤其对于畜牧兽医专业而言,是一个要求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很强的专业,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影响到实践技能操作指导。
(三)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指导教师缺乏教学经验。高职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没有做过教师,没有经历过师资培训,缺乏教学经验,不知道传道授业的方法和技能,难以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指导教师没有规范管理。由于没有统一标准,带有随意性,部分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还比较差,实践能力不能够完全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最重要的是“技高”,既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不但要能承担实践教学,还应当能承担理论教学,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由于没有统一要求,学生在校外实习大部分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处于“放羊”的状态。
(五)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兼职教师受到企业经济利益的影响。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受校企双方共同影响,目前大部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实现“三赢”,兼职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增加工作负担,企业要生产经营,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高职院校则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有一定的周期性。目前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多数是凭关系和个人感情,难以发挥积极性。
二、畜牧兽医专业校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措施
(一)政府或行业协会参与校外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政府或行业协会应加大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引导、协调作用,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目前企业只知用人,只会用优秀人才,哪个学校有毕业生,就去哪招聘,缺乏参加培养人才的积极性。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管理和监督,增强企业培养人才的责任感,大大提高其教书育人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对校外兼职指导教师的管理工作。对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应由学校和企业制定统一标准,统一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平台,推行“双岗双薪”来充分调动企业中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投身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符合条件的个人,经学校、企业和个人三方协商,在自愿的基础上签定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要求,并由学校发给聘书,正式成为學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各方都要严格履行义务,尽职尽责完成各自的任务,真正做到学生在实习单位有人管、实践技能训练有人教。学校、实习单位要对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严加管理和考核,学校应定期支付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劳动报酬,同时还应当实行奖罚制度,对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做得好的给予奖励,反之要给予处罚。
(三)学校应将校外实训兼职指导教师纳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作为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学校应将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部分,定期支付劳动报酬,定期、有计划地开展教师技能培训,在生产实习、顶岗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缺乏教师的基本技能,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改变目前的状况,才能提高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四)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的学历。虽然高学历并不等同于实践能力强,但高学历者在更新知识信息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拥有自主更新知识的能力,也能影响和促进指导学生的不断提高。因此,应该使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共同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提升学历水平。
(五)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技能比赛制度。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技能比赛制度,定期开展技能比赛,不但可以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理论和技能,而且还可以扩大其影响,提高他们的知名度,从而提高其教书育人工作的积极性。
(六)共同制订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具体实施方案,应聘请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参与制定,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重视,有责任感。同时聘请企业人员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企业发展需要的知识和要求写入人才培养方案,这样培养的毕业生,才受用人单位欢迎。
(七)共同制定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标准和实习指导书。课程标准和实习指导书要符合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离不开企业人员的参与,应聘请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参与制定,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制订的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标准和实习指导书更具有实用价值。
(八)制定有利于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成长的人事制度。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共同制定激励政策,积极安排和鼓励教师参加科学研究,进行项目服务和技术开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实现自我价值、扩大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人事部门加强对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德、能、勤、绩的全面考核,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科学合理的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总之,要提高畜牧兽医专业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的教学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应坚持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校企合作,服务于企业,为企业解决难题,就会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军成,路彩霞,潘细妹.调职畜牧兽医专业工学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轻工科技,2012(2)
[2]姜明明,王静.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策略[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1)
[3]吴小苏.加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设想[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3(1)
[4]李金兰.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实习指导教师能力和素质的方法[J].农业与技术,2012(8)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重大项目(桂教高教[2011]65号)
【作者简介】莫文湛(1966- ),男,广西桂平人,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李军成(1963- ),男,甘肃静宁人,博士,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杨昌鹏,男,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博士,教授;梁珠民,男,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处长,教授;覃建基,男,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教师校外兼职管理办法 篇3
摘 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大学生校外兼职的现象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学生校外兼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提高综合能力,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减轻家庭负担。但是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校外兼职时属于弱势群体,其合法权益总是受到各种各样的侵害。因此,深入探讨大学生校外兼职权益受损失的原因以及我国现今的立法现状对保护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权益;保障;企业责任大学生校外兼职的法律内涵
(一)对大学生校外兼职概念的界定
根据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第4条和第6条的相关规定,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在校大学生为改善生活和学习条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向用工主体提供劳动,并由用工主体支付相应报酬的一种法律行为。
(二)大学生校外兼职的特征
1.兼职类别的多样性。大学生参加校外兼职的形式繁多、内容别样,既有通过脑力劳动后的报酬的形式也有通过体力劳动获得报酬的形式,诸如兼职编辑、打字员、家教等属于脑力劳动的形式,而广告宣传、餐馆服务生等属于体力劳动的形式。
2.主体的多元性。大学生校外兼职可以到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等形式多样的企业中,因此其用工主体既可以是公民个人、法人也可以是其他社会组织。因此,大学生校外兼职就其用工主体而言其具有主体多样性的特征。
3.对象的单一性。大学生校外兼职的对象仅限制在取得学籍的在校大学生,既包括专科生、本科生也包括在校的研究生。就此看出大学生校外兼职的范畴很狭窄仅仅指在校的大学生,并不包括在职的大学生或者函授的大学生,因此大学生校外兼职具有对象的单一性的特征。
4.客体的特定性。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在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这一法律关系中,其客体是在校大学生所提供的劳动行为,具有不变性,不会因为用工主体的不同、从事工种的不同、劳动主体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大学生校外兼职这一法律关系中具有特体特定的特点。大学生校外兼职劳动权益受损的原因
大学生校外兼职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用工主体的多元性,从事公众的多样性,法律关系的复杂性,而这些特性往往会造成大学生在校外兼职过程中劳动权益受到损失。归结起来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劳动关系不平等。大学生在校外兼职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在整个劳动关系过程中,大学生是用工主体在选择,明显处于被动地位,当其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为了保住工作机会就会选择忍气吞声,放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次,我国劳动保障体系不完善。虽然大学生劳动权益在受到损害时可以通过仲裁、诉讼等其他合法形式进行维权,但是由于大学生在整个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并且由于劳动主体资格的缺失,一旦大学生在校外兼职时合法权益收到侵害就很难找到合适的救济途径。
再次,法律权利意识淡薄。虽然大学生受到高等教育,但是他们法律权利意识相当淡薄,缺少必要的法律常识和维权意识。大学生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他们甚至不知道通过何途径进行维权以及怎样维权。我国对大学生劳动权益保障的立法现状
1.大学生校外兼职法律规范缺失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立法技术和立法并不够完善,从我国目前现行立法来看,还没有一部法律明确将在校大学生的校外兼职行为作为调整和保护的对象,高校学生校外兼职的合法权益在受到侵害时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在校大学生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及其参加社会兼职所提供的“劳动行为”的法律性质是属于“劳务行为”还是“劳动行为”,无论学理上还是实践中均存在着较大争议。
2.大学生勤工助学行为多以部门规章的形式进行调整
目前我国对于高校学生参加校外兼职的规章主要有,1995年原劳动部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2005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以及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虽然出台了这些规章制度,但是这些规章制度还是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1)规章内容过于笼统。与大学生校外兼职有关的规章对于规范和保护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兼职活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从其内容上来看,还过于笼统。规章中就校外兼职的法律性质、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劳动权益保障等实质内容均没有涉及,因此在司法实践过程中遇到此类问题也是很难操作,大学生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也是求助有难。(2)规章适用存在歧义。《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有的观点认为“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未建立劳动关系”;有的观点则认为“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时,在未建立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完善我国大学生劳动权益的途径
1.政府以法规形式确保大学生的劳动权益
在法理学上,大学生也属于劳动者,是宪法保障的劳动权的主体。构建保障大学生劳动权益的特殊劳动关系体系,可由教育部制定相关行政规章,将大学生的实习兼职纳入劳动法律体系,比照劳动法的各项基本制度作为劳动法的特例性规定,建立特殊劳动关系制度。第一,关于劳动合同的签订,适宜做出任意性规定。考虑到大学生的弱势地位和劳动现状,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建立的特殊劳动关系时是否签订劳动合同不应作强制性规定。第二,关于薪酬、工时制度。参照劳动法制定相关的薪酬制度和工时制度。第三,关于社会保险。社作为特殊劳动关系来设计,为保护用人单位用工成本,保证大学生实习兼职的锻炼机会,学生人身保障将主要依靠高校的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2.加强高校对大学生实习兼职的指导和保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6条的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但不得影响学业任务的完成。高等学校应当对学生的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给予鼓励和支持,并进行引导和管理。
3.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利益的受益者,应当承担相应的用工风险和责任。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对于实习生的界定不是很明确,用人单位作为市场经济的一员,更要增强作为社会经济主体的责任意识。比如,在学生兼职期间为其购买意外伤害的保险,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自己的用人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保障受伤害学生的人身权益,还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注重大学生劳动保障的社会化
首先就需要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用社会舆论引导和监督企业关注自身道德层面的形象。虽然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但是也应该担负起其社会责任。一方面学生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另一方面学生也是企业潜在的人力资源,需要善加保护。其次要充分利用社会、高校、家庭等多方资源构建大学生劳动权益保障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运用网络、新闻媒体、报刊等新媒体为辅助手段,宣传法制观念、提高大学生的维权意识、监督企业履行责任。劳动仲裁部门应改变简单的裁决驳回仲裁申请的方法,依照特殊劳动关系的规章受理大学生的劳动争议案件,并提供适当的法律的援助。
作者简介
兼职教师管理办法(2009)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学校迎评促建及应用型本科办学需求,多形式、多途径建设师资队伍,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规范兼职教师的聘任与管理,构建一支数量充足、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兼职教师是指根据学校教学、科研及发展需要,聘用于我校教学或科研岗位,但人事档案关系不隶属我校。
第三条 学校聘任兼职教师应遵照“按需设岗、以岗聘任、明确职责、合约管理”为原则,根据拟设兼职教师岗位、履职考核情况等综合确定薪酬待遇。
第四条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我校拟外聘兼职教师岗位总量约占专任教师的20%左右,各教学单位出于缺编或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可以聘任兼职教师。
第二章 兼职教师基本条件
第五条 我校学科专业建设、教学与科研一线急需,原则上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的相关专业人员。达到高校教师资格条件,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能够承担我校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以上;
2、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够指导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及学术团队建设,指导中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3、长期在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从事生产、管理或我校需要的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当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工作技能,能指导我校学生的实践与实习,担任企业管理类课程或实验实训教学。
4、专任教师缺编的教学单位或新建特殊专业,可结合实际需要,选聘少量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或中级职称人员从事短期教学工作。
第三章 兼职教师设岗分类
第六条 学校对兼职教师按岗位分类管理,以责定酬。根据兼职教师岗位的内容、性质、职责、贡献等,分三类。
1、一类岗位:聘用对学校建设和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学术造诣高的知名专家学者或政府高级管理人员等,且经学院批准聘请担任客座教授或特聘教授;
2、二类岗位:实质性指导我校团队建设,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承担合作科研、联合申报课题;具体指导重点学科、专业及实验室建设,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等;
3、三类岗位:主要承担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实验实训课等教学任务,指导教学实践、实习、毕业设计等具体工作。
第七条 一类兼职岗位由学校根据具体情况,统一规划设岗并聘任;二类、三类岗位由各用人单位按程序申报、审批,学校统签聘约、各聘用单位负责日常管理与考核。
第四章 兼职教师聘任程序
第八条 各教学单位根据学科专业及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每年元月和6月向学校申请下一学期或学年二、三类兼职教师设岗计划,学校集中研究。
第九条 兼职教师的聘任一般以学期为单位约定聘期(全年共10个月,其中上学期自2月至6月,下学期自当年9月至次年元月),聘任期满且考核合格可以申请续聘。
第十条 各教学单位拟聘前30天向人事处提交外聘兼职教师设岗与聘任方案,包括聘任目的、工作内容、考核管理措施、候选人具体情况(附个人申请聘任审批表、各类学历、资历证书等)、兼职待遇,《滁州学院外聘兼职教师申请表》等。
第十一条 人事处汇同教务处、科研处,根据各单位提交的外聘教师聘任方案,结合学校师资队伍的近期目标和远景规划,提出初步意见并提交分管院领导或院长办公会研究审定。
第十二条 根据学校意见,各单位负责草拟兼职教师聘用协议,填写《滁州学院外聘兼职教师花名册》;人事处负责办理正式聘任签约手续,统一制作、发放聘书。
第十三条 为规范兼职教师管理,人事处和用人单位分别建立兼职教师业务档案及人才数据库,适时掌握教师动态。
第五章
聘用待遇
第十四条 学校设立兼职教师专项资金,用于外聘兼职教师的工作、生活待遇等支出。
第十五条 兼职教师的待遇按聘任岗位与具体职责确定,各单位在聘任兼职教师时必须明确聘任的岗位类别。
第十六条 对一类岗位聘用的教授,来我校指导工作或开设讲座,原则每次发放酬金标准为:院士1600-2000元、博导教授1000-1200元,硕导教授600-800元,政府官员、企业家等500-600元。往返差旅、住宿等费用由学校按相关标准支付,其他费用由对口指导单位支付。
第十七条 对二类岗位聘用的兼职教师,根据承担的工作量及对我校的实际贡献,经考核后发放相关酬金。指导学术或教学团队建设(团队不少于3人,每人均有明显的科研进步),按省、校重点团队、一般团队三类,分别每年提供酬金12000、10000、6000元;指导成功申报一项署名我校的科研项目,级别是国家级和省级的分别发放酬金10000、5000元;指导学科专业建设并取得一定进展的,按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一般学科三类,分别提供酬金12000、10000、6000元。以上各项酬金可累加计算,考核后发放。
第十八条 对三类岗位聘用的兼职教师,学校根据实际完成的教学工作量计发课时酬金,每标准课时为:正高60-80元,副高为40-60元,中职为25-40元,初职为20-25元。
第十九条 对二、三类岗位聘用的兼职教师往返我校期间发生的差旅、住宿等费用,学校参照在职人员差旅费标准给予补贴,不足部分由各聘用单位自筹。期间的管理与服务由各聘用单位负责。
第二十条 兼职教师酬金由各用人单位按照核准计划及协议约定,经教务、科研、人事部门审核,财务处发放。兼职教师除享受约定待遇外,我校不再承担其各类社会保险及校内职工其他待遇。
第六章 考核管理
第二十一条 学校对兼职教师实行聘用岗位管理,参照学校规定,友好协商,签订聘任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
第二十二条 一类岗位的兼职教师由学校考核认定;
二、三类岗位的兼职教师由各用人单位先行考核,聘期结束前一个月及时将被聘人员考核情况报教务、科研、人事处审核,人事处备案。
第二十三条 学校及用人单位对兼职教师的考核结果,作为学校聘任职务、兑现待遇的依据,对于贡献突出的兼职教师可给予额外奖励,优先续聘,对于考核不合格或聘期严重违约的,学校有权提前解聘。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作为学校聘任兼职教师的宏观政策指导,各单位应根据本办法制定逐人定制相应的聘用细则及考核办法,报人事处备案。聘任兼职教师时,要通过签订聘任协议,进一步明确职责、待遇及相关责任等。
第二十五条 本校退休返聘教师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9年3月起执行,与本文不一致的文件同时废止。未尽事宜,由学校会议研究决定。
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篇5
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兼职教师是我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外聘兼职教师的管理,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技术过硬、结构合理和相对稳定的外聘兼职教师队伍,对教学秩序、加强校企合作、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外聘兼职教师的任职条件、聘用程序、管理要求及教学工作规范,特制定本办法。
一、兼职教师的基本条件
1、遵守国家的法律、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具有本学科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及其他相应职称的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
3、具有所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业务基础扎实、教学效果好。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意识,能服从学院的教学管理,遵守学校教师的管理规定。
5、身体健康。
6、经试教获得通过(有三年以上任教经历、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者免)。
二、兼职教师职责
1、兼职教师对其所承担教学的课程,应在开课前两周内根据校历、教学进程表和课程表的安排,填写学期授课计划。
2、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撰写好教案。教案内容应包括每次上课的时间、授课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安排情况及作业布置等。
3、着装整洁、大方,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学场所,中间不得随意离开教学场所及在课堂上使用通讯工具。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拖课、不提前下课。
4、课下多与学生交流,及时掌握学习情况,并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5、按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布置作业,在学生上交作业后、下次上课前完成作业的批改、评定和成绩记载,并作好讲评。
6、因事、因病需要调、停课或代课,应提前向教务科长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进行。因故不能提前办理手续时,原则上应提前12小时通知所在专业组组长,事后到教务科登记备案。
7、所有课程都必须进行考试。考试按教学大纲要求出A、B两套试卷,每份试卷应附有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统一送教务科。考试结束后,任课教师(阅卷人)要在三天之内将考试成绩单、试卷和考试效果分析交教研室,由主任审核签字,成绩汇报教务处载入学籍档案。期评成绩按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实验成绩)50%和期末考试成绩50%的比例计入。
8、按时上课和下课,做好学生考勤,认真填写《教学日志》。
三、兼职教师的聘任程序
1、各专业组每学期期末根据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及新学期教学任务、教师专业技术结构及教学工作量情况,统筹制定下一学期本系(部)兼组职教师计划,并由专业组统一填写“兼职教师计划表”一式两份。
2、各组制定本部门兼职教师计划及对兼职教师的资格进行审核,并将兼职教师的“兼职教师登记表”、身份证、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的复印件一并存档备案。
3、如需要临时增加或更换兼职教师,必须补填“兼职教师计划表”,专业组长同意后报教务科审批、备案。
4、教务处要建立与完善外聘兼职教师人才库。
四、兼职教师的管理
1、一经聘用,兼职教师编入相应专业组,兼职教师应参加部分教研活动。教研室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对兼职教师提出授课要求。
2、每学期初召开一次兼职教师会议,明确新学期教学工作任务。
2、为帮助兼职教师尽快适应我校的教学要求,所属专业组应积极向兼职教师提供帮助:
(1)明确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逐步树立办好中等职业教育的信念;贯彻以育人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强化职业教育特色,突出职业能力培养。遵循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就业率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教学工作为学生成长、成材服务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落实教书育人、管理管人、服务育人的治校理念,促进本职工作。
(2)介绍任课专业的发展方向、特色、专业建设情况。
(3)提供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及其它教学辅助材料。
(4)明确学校在备课、授课、辅导答疑、作业批改、考试命题、实践教学等各个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和规定。
3、每位兼职教师每学期授课不超过两门,以保证教师有足够的备课与教研活动时间。
4、兼职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考核由相应专业组负责,纳入教师考核体系之中,并作为考核的重点。
5、专业组应通过全面的综合考评,准确地掌握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写出实事求是的鉴定和评语,报教务科。考评结果要同兼职教师本人见面,并将考评结果作为今后选聘教师的参考依据。
6、兼职教师违约处理
一旦发现兼职教师有违约行为,专业组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同时以书面形式向教务科反映。
菏泽靓源美容美发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浅议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管理 篇6
关键词:职业院校;兼职;管理
1 职业院校兼职教师定义
2012年,为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聘用政策,强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促进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的通知》(教师[2012]14号)办法中明确兼职教师是指:受职业学校聘请,兼职担任特定专业课或者实习指导课教学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聘请兼职教师应重点面向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及特色专业的教学需要。兼职教师占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应在学校岗位设置方案中明确,一般不超过30%。
2 兼职教师管理的重要性
教师是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大、发展速度加快,自有的专任教师已无法满足日常教学及教改需要,职业院校通过聘请兼职教师,弥补一线教师人数不足,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还可以给带来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有关生产设计、科研、管理等信息和知识,增强校企合作、交流和互动。为校内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积累实践教学经验,锻炼职业能力,促进教师向“双师型”转化等创造了条件。
3 兼职教师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3.1 职业院校对兼职教师的吸引力不够,聘请难 社会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的教育,学生学习习惯不好,难管理,教学认同感较低,这种误区的存在使得愿意来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的专业技能人员较少。同时,职业院校的课时费或劳动报酬一般较低,没有和市场接轨,无法吸引企业的专业技能人员来校任教。在这种名、利都无法获取的状况下,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的岗位自然没有吸引力,导致学校很难聘请到真正需要、用得上的优质兼职教师。
3.2 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流动性较大,管理难 一是,兼职教师自身对“兼职”这个副业没有归属感,认为这只是挣钱的一个渠道,一旦“副业”和本职工作这个“主业”发生冲突,肯定会保主舍副。另一方面,职业院校也缺乏对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进行长期的发展规划,认为兼职教师是编外人员,只是解决燃眉之急的,没有强化兼职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这些都造成了兼职教师朝来夕走流动性大的情况,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造成了许多的困扰。
3.3 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本身也是一项技能,需要把握教学规律,掌握教学方法。职业院校的兼职教师由于多数是来自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和技术能手,他们专业实践经验丰富,实践技能娴熟,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但没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经历,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基本功,与学生沟通、互动较少,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兼职教师,做得比说的多,往往是一身好手艺,但教不出来。同时,兼职教师通常身兼两职,分身乏术,用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课堂教学有时会疲于应付,出现备课不充分、课后辅导跟不上的现象,造成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度不高,教学效果欠佳。
3.4 兼职教师的潜力和作用有待挖掘 兼职教师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有力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作为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力量,具有丰富的岗位实践经验和高超的专业技术技能,但是目前职业院校聘请兼职教师大多数是为了解决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授课任务或者学生的专业实践指导,作用比较单一,并没有将其潜力进行发掘和发挥。其实,兼职教师在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校本教材编写、专业课程开发以及对专任教师专业技术、技能的传帮带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真正将兼职教师促进专业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科学发展的作用有效发挥。
4 解决的思路
4.1 名利双管齐下,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一方面,政府和职业院校应加强对职业教育和学校的宣传介绍力度,提升职业教育及其从业者的社会地位,树立全社会树立崇尚劳动、重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应积极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从合作企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确保兼职教师有稳定的来源,双方将兼职教师聘用及考核管理纳入校企合作协议,使兼职教师来校任教成为其在企业的一项本职工作内容,可以得到企业的认可和支持,保证兼职教师能有一定量的时间认真进行教学教研工作,将兼职教师原来偷偷摸摸赚外快转变为光明正大做事业的良好状态,同时,企业和职业院校也要想办法提升兼职教师的薪酬待遇,进一步使兼职教师这一岗位更具吸引力。
4.2 积极探索有效的兼职教师管理机制 应根据兼职教师的特殊性,制定适宜有效的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健全任职条件和聘任选拔机制,依托行业、企业建立兼职教师人才资源库,明确兼职教师的聘用条件和标准,规范兼职教师聘用管理,签订人事劳动合同,明确责任义务,从源头上保证兼职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素质。其次,建立动态的考评机制。学校应建立动态多元的考评机制,引导兼职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教学教改活动,从教学效果、教学能力、督导情况及管理配合程度等多方面进行公平公正的考评,使真正德才兼备的兼职教师能够留下来,确保人才培训的质量。再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不仅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同时也能激发兼职教师发挥更大效能。职业院校应当鼓励兼职教师对学校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专业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建言献策,对具有创新性或建设性的方案给予物质奖励或表彰;也要为兼职教师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服务,享受学校的各项资源和福利,组织兼职教师积极参与学校集体活动,增加兼职教师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4.3 加强对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 职业院校应将兼职教师培训列入学校师资整体培训计划中,统筹考虑。可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举办岗前培训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参与学术活动,优质课程观摩等多种培训方法对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行培训,加强与专任教师的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鼓励兼职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书,不断提升理论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校外兼职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外兼职教师聘用及其管理制度07-01
校外管理07-04
校外午托管理07-19
学生校外集体活动安全管理规定08-09
兼职教师聘用及考核办法06-05
第二职校校外实习生管理责任书05-26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08-13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