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装配研究(精选8篇)
汽车制造装配研究 篇1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本专业主要面向现代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生产与装配行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能从事现代汽车制造及零部件加工,汽车装配调试,具备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编程、产品质量检测等生产现场控制岗位的能力。培养目标及规格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具有本专业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文化素质和专业基础理论;
2、具有正确使用各种测量器械和汽车零部件的加工与装配能力;
3、具有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及数控机床保养与维护的能力;
4、具有编制和实施典型汽车零件加工工艺与装配流程、分析解决一般机械加工工艺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5、具有熟练使用各种与本专业相关的CAD、CAM、Pro/E、UG等软件能力,能胜任机械零件设计与简单机械设备设计工作;
6、具备在制造企业担任生产车间(工段)或技术部门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
7、具有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一般具有中级数控机床主干课程说明
1、机械制图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第一学期开设。学习目的:本课程是一门研究用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绘制机械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既有理论又有较多绘图实践的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绘图、读图能力和初步的图解能力,同时学习公差与配合的基本知识。主要教学内容:要求学会基本图法,能正确绘制和阅读一般零件图和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所绘图样应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与配置恰当,尺寸完全,标注清晰,字体工整,图画整洁,符合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学会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随着计算机绘图新技术的发展,要求了解计算机基本知识,熟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并初步掌握用一种典型的绘图软件来绘制二维的图形。2.汽车构造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第二学期开设。学习目的: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汽车整体结构有完整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具有基本理论和解决基本问题的思维及能力,因而本课程结合实际进行讲授并安排一定的实操能力培训(如参观学习、车间实习、企业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应用打好坚实的基础。主要教学内容:汽车构造是本专业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是了解汽车整体结构的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本课程主要包括: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制冷系统、润滑系统的结构、传动系、转向系、制动系、行驶系的结构等内容。
3、工程力学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第二学期开设。学习目的: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大部分。根据专业需要,着重讲授静力学、动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处理简单工程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为机械设计基础等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不仅要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理,并且要掌握由此而导出的解决工程力学问题的定理和公式,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处理工程力学问题的能力。
4、机械设计基础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第二学期开设。学习目的:本课程主要研究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及计算方法。它是一门培养机械
设计能力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课程学习:(1)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以及分析机构的基本知识;(2)掌握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计算方法、选用知识;(3)运用标准手册进行一般参数的通用零件和简单机械装置的设计。
5、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第一学期开设。学习目的: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是研究电路、磁路、电子技术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的一门学科。主要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电路、磁路、变压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机电一体化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除了学习理论、完成习题外还要通过一定的实验,掌握电
工、电子测量和安全用电方面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知识。
6、数控编程与操作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第五学期开设。学习目的:使学生了解数控编程的方法,熟悉数控编程指令,能够对需要编程的机械零件进行必要的工艺分析和轨迹计算。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完成本课程之后,应能对典型的加工零件进行数控编程。能进行基本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及加工操作,了解CAD/CAM基本知识和工程应用范围,并对现代设计方法和现代加工技术有一个概貌性的了解。能应用
CAD/CAM自动编程软件进行基本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高等数学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第一学期开设。学习目的:高等数学是工科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通过学习,要求系统地获得一元函数的微积分学和常微分方程、多元函数微积分学(包括空间解析几何)和级数的初步知识。主要教学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各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抽象思维和逻辑推
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抽象数学模型的初步能力。
8、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第三学期开设。学习目的:从互换性角度出发,通过系统简练地介绍几何量公差的有关标准、选用方法和误差检测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学到有关精度设计和几何量检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教学内容:系统、简练地宣传贯彻国家颁布的几何量公差的有关标准和选用方法,同时从保证机械零件的互换性和几何精度出发,介绍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9、汽车工程材料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第三学期开设。学习目的: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汽车所需的材料,为今后的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更好的适应今后的工作。主要教学内容:介绍汽车用金属材料,是以金属的机械性能为基础,具体地论述了汽本上所用金属的特性、用途以及牌号表示方法,同时简本地介绍了对金属进行普通热处理的方法以提高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另外介绍汽车用非金属材料是以燃料的燃烧理论、油润料的润滑原理为基础,具体地论述了汽车用燃润料的特性、规格、用途、牌号及它们的选
用方法,同时对橡胶与汽车轮胎以及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修理也作了简明的论述。
10、汽车制造工艺工装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第三学期开设学习目的: 本课程的首要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本掌握如何提高产品品质,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汽车产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产品质量与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和装配质量密切相关。另一个重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即如何采用高生产率的加工方法、设备和工艺装备,来完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主要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一门专业性的技术基础课,它以汽车零件的加工工艺以及产品的装配工艺为研究对象。而研究工艺问题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优质、高产、低成本”,即从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三个方面来研究。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1、汽车制造企业,从事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工作;
2、汽车及机械制造企业,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工作及数控设备调试、维护与操作的工作;
3、汽车制造企业或服务公司,从事汽车配件的管理工作;
4、汽车及机电制造企业,担任生产车间(工段)或技术部门的技术管理工作
汽车制造装配研究 篇2
1 国内发展现状
柔性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系统主要有车身存储、内饰装配、底盘装配、轮胎储运、座椅储运、分装车门、动力集成、整车装配和线间相互转挂机器人等设备,应用了包括自动识别、跟踪、在线监测、自动存储、工业现场等技术,系统不仅能够进行汽车装配操作,还能够实现对装配过程的生产调度、质量管理和柔性装配控制等功能,提高了汽车装配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
一些部门对世界汽车工业的未来格局进行了预测,认为,在2025年以后,汽车工业的产销将逐渐转移到亚洲市场,中国汽车销量将占到世界总销量的30%。汽车装配生产线的柔性自动化技术是重要的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装备的本土化,为我国汽车生产工业提供了先进并且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设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有着重大的意义。该系统能够改变汽车制造生产线依赖进口的情况,基础技术等还能够出口和向相关领域扩散。
但是,即便柔性自动化汽车装配生产线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但是在国内的汽车装配制造厂家中应用的仍然多为刚性生产线,应用柔性装配生产线仍然属于少数,年产在10-30万台的大型汽车总装厂的生产流水线基本上都是进口设备,目前我国的一些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如华远,开始研发柔性自动化汽车装配生产线成套设备,争取行业高端。
2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
柔性生产线是联结多台能够调整的机床,配合自动化装置组成的生产线,有着很高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管理和操作,还能够结合多种生产模式同时进行,有效的节省了生产成本,并且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汽车装配柔性生产线的基本组成主要有自动加工、物流系统、信息系统、软件系统等几部分。柔性生产线技术复杂,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结合了微电子学、计算机和系统工程等技术,有着更高的设备利用率,编入柔性生产线的机床会比单机作业产量高出数倍。柔性生产的产能比较稳定,系统中往往存在几台机床同时工作,出现故障会调整降级运转,物料传送系统可以自行绕过故障机床。在柔性生产线中,零件结构过程装卸一次即可完成,加工精度高,并且形式稳定。
3 生产线组成
柔性生产线按照范围可划分为产品生产线和零部件生产线,按照生产节奏快慢能够划分为流水线和非流水线两种,按照自动化程度则有自动化和非自动化生产线两种。
汽车装配柔性生产线主要有车身存储、内饰、底盘装配、轮胎座椅、最终装配、整车检测、车门分装、发动机前桥分装、仪表等相互独立但相互关联的机床模块组成。
3.1 智能化控制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借助计算机、网络和PLC总线网络以及无线LAN网络和射频识别系统以及光电接近开关、机器视觉传感器和执行器等部分组成,对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按照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形式进行。
电控系统主要三层结构,分别为监控层、控制层、设备层,不同层次均由不同的网络结构和不同的软硬件层进行控制,实现诸如自动识别、跟踪、在线监测和柔性装配等智能化操作。
3.2 自动化执行
自动化执行是智能化控制的执行层面,由智能感知系统获得实时准确的现场信息,智能化管理以及控制系统,在网络环境中控制滑橇滚床系统、滑板系统、摩擦系统、自行单轨车系统和机器人执行指令,通过执行系统完成汽车的整个装配操作过程。
3.3 控制系统
集中管理方式需要有一个有力的管理核心。系统主要通过管理计算机、工业以太网和冗余光纤网连接现场分系统PLC,实现现场信息的采集,进而进行整个装配生产线的柔性管理。上位管理计算机借助工业以太网对现场控制器上传的有效信息进行接受,并建立管理数据库,用于系统的开发和更改,并建立交互界面,管理、监控、记录工件物流状态、质量信息和运行状态,打印报表。
3.4 螺纹柔性装配系统
螺纹联接装配方式经历了手动、半自动、全自动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柔性装配阶段。柔性螺纹装配系统能够进行整车螺纹联接的高精度自动化装配,这种技术中应用了伺驱动、机械传动、电力电子、智能控制、传感检测、网络通信等技术,有效的提高了螺纹联接的精度,实现了螺纹联接的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
4 结束语
柔性自动化系统能够完成非常复杂的汽车装配操作流程,具有多品种、准时化和高产能的优势,能够同时完成大批量、多品种、多车型和多颜色同时进行的装配生产任务,可以作为各种车型的总装车间。这种生产线除了能够进行装配之外,还能够在适当的改造改建之后用做生产企业的涂装、焊装或者其他分类、储存的柔性系统。柔性装配生产线在汽车装配中的应用能够大程度的提高汽车装配车间的生产效率,提高了装配工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并且还能够节省能耗。汽车制造柔性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融合了机器人、计算机、自动规划、软件、网络、机械等多个领域的诸多技术,在研发整合之后形成了这套柔性自动化装配生产线,为我国“掌握核心科技”,从制造大国到技术大国的转变做出了微小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春华,朱林剑,孙守林等.基于工控机的多工位电动螺栓拧紧机控制系统的研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 3(02):58-59.
[2]蒋锐权,吴机育,蔡建国.数控机床神经元自适应位置控制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35(7):1088-1092.
汽车制造装配研究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汽车制造;装配技术;课程体系
我国高速发展的汽车行业急需人才,使汽车类专业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一个热门专业。高职院校要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需以课程教学为依托,但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课程设置仅重视传授理论知识,相对弱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一、国内汽车专业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如上文所述,国内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一旦设置,改动量较小,且选修课程的比例相对较小,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空间受限。另外,国内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多在课程结束后才集中安排一到两个月的实习,收效并不显著。课程设置多以学生学习知识的完整性为基础,基础课程设置比例偏大,延续学术性课程设置的理念。
二、国内汽车专业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未能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就目前而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总体上仍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理论课开设较多,而实践课程数量相对不足。实践课程在培养学生具备职业岗位及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等方面针对性不强。同时由于理论和实践的连接不紧密,即理论学习时缺乏实践支持,影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操作阶段,由于理论掌握不牢固,学生不能有效利用所学理论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2.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同步
国内高职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教材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人才技能培养与科技发展相对脱节等现象。首先,教学方法多参照学历教育,重视理论知识的完整系统性多于实践训练;其次,课程设置不能重点突出对实践技能培养的要求;再次,高职教材内容普遍存在内容过时的现象,不能及时跟上科技进步;此外,受资金条件、校企沟通交流较少及政策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大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实训场地不足、缺少实训指导教师的现象。
三、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理念
国内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课程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及院校的实际办学条件进行调整。总体指导思想应遵循突出能力,兼顾模块化多向选择,注重以人为本,强调校企密切合作四项原则。
突出能力。课程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出发点,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学生从入校到毕业,一般只有三年的学习时间。学校应更多的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一线岗位操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
兼顾模块化多向选择。“模块化”是指为适应职业群所设计的知识单元和技能单元,而且以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设置课程结构,组织教学内容,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在设置课程时,要涵盖汽车相关职业对应的模块,供学校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组合,学生根据自身性格和职业规划需求自由选择。
2.课程设置
汽车制造及装配技术专业基本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程两大部分构成,公共基础课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素养,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专业技能课程又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顶岗实习三个方面。基本学制采取“2+1”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三年到汽车制造现场,在真实的工作环境里顶岗实习。
在突出能力,兼顾模块化多向选择,注重以人为本,强调校企密切合作四项原则的指导下,制定适合当前国情和学校办学条件的课程体系,为汽车制造及装配技术专业的良好运行搭建了必须的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组建教学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专项教师团队,加强改进职业教育,丰富教学方法,理论教育和实践培训并重。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课程设置的思路符合企业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建湘.校企合作下高职汽车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导报,2012(29).
[2]郑玉英.汽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机电技术,2011(8).
[3]孟坤,潘蕾.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学,2011(13).
[4]谢锦平.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金华市教科规研究课题(JB2014
01009)研究成果。
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篇4
标 题: 富康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艺设计
摘 要
汽车发动机由成百上千个零部件组成。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其制造技术是整车制造技术的集中体现。能否保证发动机具有良好的性能,实现可靠地运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制造过程的最后工序——装配。装配过程对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装配质量和生产效率,我们必须对发动机装配工艺的构成进行分析研究,如装配生产线的研究、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等。
关键词:发动机;装配;分析;装配单元;富康汽车
1 前 言
再生产过程中,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让若干零件组合成组件或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结合成机器的过程称为装配,前者称为部件装配,后者称为总装配。机械产品都是由许多零件和部件装配而成的,零件是机械制造中的一个小单元,如一根轴,一颗螺丝钉,部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组合成机器的一部分,如车窗的主轴箱,进给箱等,装配通常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项,处于机械生产链的末端,其目的是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和标准,使产品达到其说明书的规格和性能要求。
装配是对机器设计和零件加工质量的一次总检验,能够发现设计和加工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的加以改进,因此机械的质量不仅仅取决于实际质量和零件加工质量,还与机器的装配工艺有关,装配不良的机器,其性能将会大为降低,增加功率消耗,现实中的大部分的装配工作都是由手工完成的,高质量的装配需要丰富的经验。
1.1 装配工艺的发展
在早期,零件的制造及其选配和组装是通过手艺工人完成的,每个加工零件都要加工处理,以使与某个零件进行装配,如果零件不能与其他零件配合,那就必须在加工的零件中去寻找合适的零件或者对其进行在加工,所以声场效率低下。
在19世纪初,人们开始要求同一零件之间具有互换能力。为此,必须首先制作样件。通过这个样件,再制造各种专业工具和量具,并利用这些工具和量具来检验加工产品的精度。20世纪初时期,人们又提出了公差的概念,利用尺寸,形状即为位置的公差,零件的互换性就得到了充分的保障,这样,零件的装配和生产就可以分开来的,这两项工作也就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工厂进行。产品的一个重大进步是由Henry Ford 提出的装配的工艺,他是第一个应用这个概念,就是将在不同的地方参禅的零件以物流供给的方式在一个地方,在生产线上进行最终的产品的装配,对推动工业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战后,随着机械制造工业的飞速发展,装配工作量在产品制造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装配技术日趋复杂和多样,装配技术的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自动化装配技术,60年代发展了数控装配机,自动装配线,70年代机器人已经应用在装配过程中,近年来有研究肉香装配系统等,继后的趋势是把装配自动化作业和自动化技术连接起来,进一步提高机器制造的质量和劳动效率。
1.2 富康汽车中国发展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于1992年5月18日在武汉成立。由东风汽车公司、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巴黎国民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合资组成。第一款产品就是富康轿车,该车原型车是雪铁龙投资10亿美元开发的ZX系列,有出色的底盘操控性和安全与经济性。
1992年9月,第一辆组装的富康轿车在 襄樊东风试装厂下线。
1995年10月起,装配化油器的RG车型在武汉工厂下线。富康车虽然技术含量是当时“老三样”中最高的(如晶体管点火化油器、四轮独立悬架等),但由于外观属十分前卫时尚的二厢车,甫一出现尚不能被当时普通消费者所接受。不过从现在来看未尝不是好事,即便经过10多年,富康车的整体造型仍然不能说已过时了。
底至初,1.4L 排量的R系列配四档原装手动变速器的富康车型推出,从车辆行驶证上可看到有RX和RS两种,其中RS不带空调器。该批车辆数量不大,总共只进口了3000套四档变速器。
194月,中国第一次正式的场地运动赛车选用了富康,通过四川卫视三天直播和中央电视台的转播,使该车的操控性能被认识了。该车在国际上曾获巴黎达喀尔拉力赛的冠军,最近在国内赛车运动中也屡获大奖。
年6月,配有 1.6L电喷发动机的A系列电喷车型在上海市场首批投放,车型编号为DC7160AL. 6月18日,清华大学选择了富康轿车对国产轿车进行首次碰撞试验,富康通过安全性检测碰撞试验,被称为“中华第一撞”.
5月,配有4档自动变速箱的富康轿车系列产品投放市场,编号为后缀增加“1”,如DC7160AL1为二厢1.6L自动档车、DC7161EL1为三厢1.6L自动档车。投放时二厢车价格为16.4万、三厢车价格为18.8万。
2月推出了RDC两厢双燃料车(汽油或LPG液化石油气)。204月,富康三厢E系列新车ETC投放,投放时价格为15.165万,配置上主要是在EL基础上取消了助力转向器。
年7月,推出了加长型富康EMC/EMC1,取名“领导者”.该车在富康988车型基础上轴距增加了160毫米,使后座一下宽敞起来,其配置包括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如加装ABS、真皮座椅等。
2000年8月,1.6L二厢电喷车AXC/AXC1投放市场,取名“新浪潮”.该车是最早投放的二厢AL车型的升级版,升级内容包括加装了ABS、真皮座椅等14项豪华装备,这在当时同类车中是首先使用的。投放时价格是AX 为14.365万、AX1为 15.765万。同月推出EDC三厢型双燃料轿车(汽油或LPG液化石油气)。
2000年9月,配1.4L电喷发动机的富康三厢车投放,后缀为ES+/ESC+,称为“风景线”.
2000年是富康车生产品种最多的一年,除了上述新车型外,还有A系列的车型AT,该车在AL基础上减少了助力转向。A系列的AG车型,该车配置同AT,但装配四档进口手动变速器。E系列配1.4发动机的ESC,称为“时代潮”.
11月,富康系列最著名的车型之一“新自由人”推出,编号DC7161RPC+.该车投放定价在9.8万,进入10万以下的经济型轿车领域。
1月12日,神龙公司提出打造“中国家轿第一品牌”的战略目标,推出了13.68万元的版富康“新浪潮”,该车在版基础上增加美国原装安全气囊、CD、浅内饰、四幅方向盘。
204月,富康988“新自由人”(ESC_)投放。该车是在“ESC时代潮”和“ESC+风景线”基础上的变型版。
起,“富康”品牌又称为“东风雪铁龙”,当年,公司东风雪铁龙年整车销售达突破十万辆大关,创历史新高。
2月起推出新富康,这是富康自1992年上市以来最重大的提升改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富康新增16V发动机系列。使富康可配8V和16V两种1.6L的发动机,16V发动机功率从8V的65千瓦提高到78千瓦,最大扭矩由原来的135牛顿米提高到142牛顿米。二是在配置上进一步提升,如增加了后排中间安全带、在ABS系统中除原有的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外又增加了紧急制动辅助系统BA.
富康轿车在中国第一代合资汽车企业引进的产品中,产品技术相对超前,故至今还保持较高的市场生命力,在车型技术、环保、节能、操控和平顺性等方面仍有相当的优势,神龙公司曾获全国汽车行业唯一“中国环境标志杰出贡献奖”.
1.3 装配工艺的基本要求
装配工作是把各个零件组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各个零部件按照一定的要求,程序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的操作称为安装,零部件在安装的过程中必须达到以下的要求:
1. 以正确的顺序进行安装。
2. 按照图样规定的方法进行安装。
3. 按图样规定的位置进行安装。
4. 按规定尺寸精度进行安装。
安装完毕后,产品必须达到预定的要求或标准。同时,每一个装配的产品必须能够拆装,以便进行表扬和维修。
1.4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装配工艺规程是知道装配生产的主要生产文件,制定装配工艺规程是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装配工艺的主要内容是;
1. 分析产品图样,划分装配单元。
2. 拟定装配顺序,划分装配工序。
3. 计算装配时间定额。
4. 确定各工序各装配技术,质量检测方法和检查工具。
5. 确定零部件的输送方式及所需要的设备和工具。
6. 选择和设计装配工程中所需要的工具,夹具和装用设备。
制定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及原始资料:
⑴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
① 保证产品装配质量,力求提高质量,以延长的使用寿命。
② 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劳动力,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
③ 尽量减少装配占用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率。
④ 要尽量减少装配工作所占的成本。
⑵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① 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标准,产品的装配图应包括装配图和部件装配图,并能清楚的表达出所用零件相互连接的结构视图和必要的剖视图,零件的编号,装配时应保证的尺寸,配合建的配合性质及精度等级,装配的技术要求,零件的明细表等,为了在装配时对某些零件进行补充机械加工和核算装配尺寸链,有时还需要某些零件图,产品的技术检验要求,检验内容和方法。
② 产品的生产纲领,产品的生产纲领就是年生产量,它解决了产品的生产方类型。生产类型的不同,致使装配的生产组织形式,工艺方法,工艺工程的划分,工艺装备的多少,手工劳动的比例均有很大的不同。
大批量的生产的产品尽量选择专用的装配工具和设备。采用流水线装配方法,现代装配生产中,则大量采用机器人,组成自动装配出线。对于成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则多采用固定装配方法,手工操作比重在现代柔性装配系统中,一开始使用机器人装配单件小批产品。
③ 生产条件,如果是先用条件下制定工艺规程,则应了解先用工厂的装配工艺设备,工艺及水平装配车间面积等,如果是新建厂,则应适当选择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方法。
制定工艺规程的方法:
根据上述原则和资料,可以按下列步骤制定装配工艺规程。
1. 划分装配单元工序
装配顺序确定后,就可将装配工艺划分为若干工序,其主要工作如下,
① 确定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
② 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
③ 确定各工序所需的设备条件,如需专用夹具及设备,则应设定设计任务书。
制定各工序所需的操作规范,如过盈配合的压入力,便变温装配的装配以及紧固件的力矩等。
⑵编制装配工序文件
单件小批生产时,通常只绘制装系统图。装配时,按产品装配图和装配系统图工作。
成批生产时,通常还制定部件,总装的装配工艺卡,写明工序次序,简要工作内容,设备名称,工夹具名称和编号,工人技术等级和时间按等额等。在大批量生产中,不仅要制定装配工艺卡,以直接指导工人进行产品装配,此外,还应按照产品图样要求,制定产品检验及实验卡片。
2 发动机的装配
发动机装配包括各组件装配和总成装配两部分,总装的步骤,随车型,结构的不同而异,但其原则是以汽缸体为装配基础,由内向外。
2.1发动机装配的准备工作
1.基本要求
⑴发动机的装配要求精度很高,在装配前,应对已经选配的零件盒组合件,认真清洗,吹干,擦净,保持清洁,检查各零件,不得有毛刺,擦伤,保持完整无损,做好工具设备,工作场地的清洁,工作台,机工具应摆放整齐,特别应仔细检查,清洗汽缸体和曲轴上的润滑油道,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否者,会因清洁工作的疏忽,造成返工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
⑵按规定配齐全部衬垫,螺栓,螺母,垫圈和开销口,并准备适量的机油,润滑脂等常用油,材料等。
2.装配时的注意事项
⑴装配中应对零件进行复检,应使其符合技术要求的规定。
⑵各相对运动零件的工作表面,装配时应涂机油。
⑶各部螺柱和螺帽的装配,应注意扭紧的扭矩和顺序,扭矩过大,会使螺柱断裂,扭矩过小,打不到装配时的要求,因此,重要部位的螺栓,都有规定的扭矩数据,多螺钉连接的零件,应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拧紧,避免受力不均,造成零件翘度变形,甚至破裂,合理的拧紧顺序是:从中央开始,然后左右对称拧紧,对于四,六,八个螺钉连接的零件,一般是依次对角拧紧。
2.2 划分装配单元装配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它将进入其中的燃料燃烧发出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并将获得的机械能输送给汽车底盘。
发动机是一台由许多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现在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形式有很多,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发动机,其具体构造也是一模一样的。但就其总体功能而言,简单来说,发动机由一机组,两机构,五系统组成。要完成能量转换,实现工作循环,保证长时间连续正常工作,都必须具备一机组,两机构,五系统的组成。
将产品换份为套件,组件及部件等装配单元时,制定装配工艺单元最重要的是步骤,这对大批量生产结构复杂的产品尤为重要,无论是哪一级装配单元,都是选定某一零件或比它低级的装配单元座位装配基准件,装配基准件通常应是产品基准或主干零部件,应有较大的体积和重量,有足够的支撑面以满足陆续装入零部件的作业要求和稳定要求。
在划分装配单元时,确定基准零件以后,即可装配基准零件以后,就可以安排安装顺序,并以装配系统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来说一般是先难后易,先内后外,先下后上,与处理工序在前。
曲柄连杆主要有三部分:机体组,活塞组和曲轴飞轮组,曲轴连杆机构使发动机产生动力和输出动力的主要部件,功用是吧燃气作用赛顶上的压力转变为曲轴的转矩,输出能量。
1. 机体组
机体组是发动机的支架,是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和发动机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装基准。气缸盖过来封闭气缸顶部,并与活塞缸和气缸壁一起形成燃烧室。
机体是发动机中最大的零件,他支撑这发动机的运动件,并且承受着高温高压气体作用力,因而机体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及良好的耐腐蚀性,并对气缸进行适当的冷却,以免机体损坏和变形。
(1)汽缸体
汽缸体是发动机的机体和骨架,材料为铸铁和铝合金,常和曲轴箱铸为一体,图为汽油发动机缸体
(2)气缸与气缸套
活塞在气缸内运动,气缸表面必须耐磨,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是在气缸体内镶入耐磨性较好的气缸套结构。
湿式气缸套的特点是气缸套装入汽缸体后,其外壁直接与冷却水接触,厚度一般为5m-9m,这种气缸套优点是容易铸造,传热好,温度分布均匀,修理时不必将发动机从汽车上拆下来,就可以更换气缸套,但是机体刚度差,容易漏水。
(3)气缸盖
功用:密封气缸的上部,与活塞,气缸等共同构成燃烧室。
装配前,应检查气缸盖是否损伤,如裂纹,磨损和变形,安装时应严格按照要求紧固气缸盖螺栓,拧紧时,发动机应处于冷却。
将气缸体擦净正方,放上汽缸垫。汽缸垫在修理时一般需要更新,放好汽缸垫后,将专用定位导向螺栓旋人体结合面一侧两端的螺栓孔中,再放上装好配气机构凸轮轴的气缸盖,这是曲轴不可至于上止点,否则气门和活塞顶部会损坏,一般先在上止点对准后,在倒转4分之一圈,接着在气缸盖上其余8个孔中放入螺栓并用手拧紧,然后再将事先拧入的定位导向螺栓用销子扳手旋出并拧入气缸盖螺栓,顺序分4次拧紧气缸盖螺栓。第一次冷发动机紧固的扭矩为40N-m,第二次为60N-m,第三次为75N-m,第4次为连续用扳手拧1/4圈。
(4)油底壳
油底壳的作用是储存油并封闭曲轴箱,一般为薄钢板冲压或用铝铸造而成。油底壳内没有挡板,由于减轻汽车颠簸是油面的震荡,为了保证汽车倾斜时机油泵能正常吸油,通常将油底壳局部做的较深。
为了保证油底壳与既有或曲轴箱之间的密封,油底壳的密封凸缘应具一定的刚度。
2. 两机构
(1)曲轴连杆机构
1)活塞连杆组
如图所示,活塞连杆组主要包括活塞,活塞环,活塞销和连杆机构等机件组成。
2)活塞
功用:承受气体压力,并通过活塞销和连杆趋势曲轴旋转,此外,活塞还与气缸盖,气缸壁组成共同的燃烧室,目前汽车发动机的活塞主要是铝合金。
活塞顶部直接与高温燃气接触,而且活塞受周期性变化的气体压力和惯性作用,因此对活塞的要求很高,活塞必须有以下特点:
①足够的刚度和强度,特别是活塞环槽区域要求有较大的强度,以免活塞环被击碎。
②较小的质量,以确保较小的惯性力。
③耐热的活塞环顶及弹性的活塞裙。
④良好的导热性和合理的热膨胀性,以便有合理的安装间隙。
⑤活塞与气缸壁间有较小的摩擦系数,活塞是由顶部,裙部,活塞销座等四部分构成基本结构如图。
3)活塞环
活塞环:是具有弹性的开口环,分为气环和油环。
气环:密封,导热,兼起刮油和布油的作用。
油环:刮油,布油,兼起密封作用。
在高温,高压,高速以及润滑困难的条件下工作的活塞环,是发动机所有零件中工作寿命最短的。
当活塞环磨损到失效时,将出现发动机启动困难,功率不足,曲轴箱压力升高,机油消耗过大,排气冒蓝烟等一系列不良状况。
4)连杆的组成
连杆小头,杆身和大头。
5)活塞连杆组的安装
在活塞环,活塞裙部及连杆轴承上涂上适当润滑油,根据活塞及连杆上的`记号将活塞连杆组分别装入各气缸,扣上轴承盖,传入螺栓,连杆螺母接触面先涂油,用30N-m力矩扭紧,接着再转动180°。连杆螺栓如果是应力螺栓,修理时必须更换。
应力螺栓a段螺纹为M8xl,长度25mm,刚性螺栓螺纹为M9xl,长度为15mm,应力螺栓中间b段光滑,刚性螺栓有滚花,应力螺栓的头c处为锥形,刚性螺栓为半圆。
复查连杆轴承的轴向间隙,径向间隙时,应符合要求。
6)曲轴飞轮组
功用:将做工冲程从连杆传来的力转变为转矩经飞轮传到传动机构,在其他冲程,靠惯性反过来经过连杆推动各缸活塞进行进气,压缩,排气,并驱动配气机构和其他附属装置。
7)曲轴
在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曲轴转角内,每个汽缸都应发火做工一次,而且各缸发火的间隔要尽量均衡,以使发动机运转平稳。
安装曲轴:
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但在安装前应注意检查零件部件尺寸及配合尺寸,顺序,进行规范化操作。
将气缸套洗净倒置在工作台上,安装曲轴前先将正时齿轮装上,发动机正时齿轮多用键练接,正时齿轮与轴颈的配合为过度配合,以保证它们的对中性。安装曲轴时,擦净各曲轴。
承和曲轴轴颈,并涂上一层薄薄的机油,然后,将已装好正时齿轮及飞轮的曲轴组合件安放。
在轴承内,把个轴承盖按记号装到个轴颈上。
桑塔纳,捷达发动机因其上轴承都有油槽,所以将5道曲轴主轴承的上轴承涂少许润滑油放在轴承座上,把擦净的曲轴平方在轴承上,扣上相对应的涂好油的下轴承及轴承盖,1、2、3、4、5号下轴承无油槽,4号下轴承有油槽,要与有油槽的4号轴承盖配用。3号的上下轴承为止推轴承,桑塔纳车新的止推轴承为翻遍轴承,两边没有半圆止推环,老式的止推轴承两侧另有半圆止推环。捷达车为半圆止推环。安装时开口必须朝轴承,用过的轴承都不能互换,按规定扭矩依次将主轴承盖螺栓拧紧,最后达到65N-m.轴承全部装好后,用手搬动曲轴臂,曲轴应能转动。
为了适应发动机机件正常工作的需要,曲轴必须留有合适的轴向间隙,间隙过小,会使机件因受热膨胀而卡死,间隙过大,则会给活塞连杆组机件带来不正常的磨损,用百分表触杆顶在曲轴平衡铁上前后撬动曲轴,观察表针摆动数值。也可用厚薄规在3号止推轴承处直接检查。
曲轴间隙过大或过小时,应更换直推垫圈进行调整。
曲轴的颈向间隙必须符合规定,过小会使阻力增大,家中磨损;过大会使润滑油压力过低。曲轴的径向间隙可用塑料塞规检查,用专用测量间隙规和间隙条宽度相对照。
8)飞轮
功用:将在做功行程中输入于曲轴的功能的一部分贮存起来,用以在其他行程中客服阻力,带动曲柄连杆机构越过上,下止点,保证曲轴的旋转角速度和输出转矩尽可能均匀。
飞轮的安装:
在曲轴后端装上飞轮,桑塔纳,捷达车型飞轮上有点火正时记号“0”,换用新飞轮时要检查有无此记号,若没有必须打上,以便校正点火正时。飞轮螺栓涂抹专用粘合剂后紧固,力矩为75N-m.飞轮装好后要检查飞轮偏摆度,一般在飞轮150mm处检查,其摆差不得大于0.15mm.最后在飞轮内孔安装滚针轴承,轴承必须将打印朝外的一面装在外面,安装深度应是轴承外端面低于飞轮端面1.5mm.
安装飞轮时,紧固螺栓应更换,并以规定的力矩交叉拧紧。
(2)配气机构
1)配气机构的作用
按照发动机每个汽缸内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汽缸的进,排气门,是新鲜可燃混合气或空气得以及时进入汽缸,废气得以及时从气缸排出。
2)气门的安装
将气门油封压装于气门导管上,安装时,油封一定要压倒位,防止油封变形或损坏,装上气门弹簧和弹簧座,将气门杆上涂少许润滑油,按原次序插入气门导管,气门锁片内有相应的凹槽,气门弹簧座表面镀铜或者烙有约1.5mm斜边a和外边b,修理时一个凹槽和三个凹槽气门可以混装,但每种气门只能装用规定的气门锁片和气门弹簧座。
3)凸轮轴的安装
安装凸轮轴前,先装上轴承盖并检查其安装位置是否正确,注意中心位置不要错位。
检查凸轮轴轴向间距,先不要装挺杆,把凸轮轴装入轴承中,用百分表或厚薄规检查凸轮轴轴向间隙,使用极限为0.15mm.轴向间隙适合再拆下凸轮轴。
安装气门挺杆,液压挺杆不可互换,需要更换时,则应更换一组,装配时,挺杆表面应涂油,插入相应各导孔内。
装入凸轮轴,将轴承和轴颈涂上润滑油,把凸轮轴放在轴承孔上,第一气缸的凸轮必须朝上,转动凸轮轴时,曲轴不可至于上止点,按照顺序拧紧轴承盖,先按对角线方向交替拧紧第二和第五到轴承盖,拧紧力矩为20N-m.然后交叉对角拧紧第1,3轴承盖,拧紧力矩,20N-m.
装上凸轮轴油封,在油封的唇边和外圈涂上薄油,将油封放入专用导管平整压入。
装上凸轮轴正时齿轮。
4)调整配气相位正时
⑴到缸上止点。
⑵整使凸轮轴正时齿轮的标记必须和气缸盖罩盖平齐。
⑶整使曲轴前端V形皮带轮标记和中间轴惰轮上的标记必须对齐
⑷装并张紧齿形带:旋紧张紧轮,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凸轮轴和惰轮间的齿形带,将其扭转90°。
⑸整分电器轴,使分火头指向分电器壳的1缸标记。
⑹动曲轴两圈,检查凸轮轴和曲轴的标记是否与它们的基准点对齐。
⑺查并调整点火正时。
5)检查调整气门间隙
富康发动机配气机构采用机械式气门传动。这种传动装置必须留有正常的气门间隙。间隙过大,会使气门升起高度减小,引起充气不足,排气不畅,并带来不正常的响声。间隙过小,会使气门关闭不严,造成漏气,易使气门与气门座的工作面烧蚀。因此,应按标准正确调整气门间隙,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气门间隙的调整是在气门完全关闭,摇臂与凸轮接触端落至最低位置时进行。可采用逐缸调整法,即转动曲轴至一缸压缩行程终了,调整一缸的进、排气门,然后摇转曲轴,按点火顺序调整下一缸的进、排气门,依次类推,逐缸调整完毕。
桑塔纳、捷达发动机配气机构采用液压挺杆,可自动补偿气门间隙,因而也就不存在气门间隙的调整问题。液压挺杆磨损后就换新的。注意在安装新的液压挺杆时,发动机在30min内不要转动。在起动发动机时产生挺杆响声是正常的。
3. 润滑系
(1)润滑系统作用
润滑系统的功用是润滑发动机各零件部的摩擦表面,以减少各零部件摩擦表面的摩擦与磨损,带走表面热量,也带走零件磨损留下的磨屑,提高气缸的密封性。此外,润滑油粘附在零件表面上,还可以吸收冲击减少振动,避免零部件直接与空气,水和燃气等的直接接触,从而可防止零部件被腐蚀,在有些发动机配气系统上还能起到液压的作用。
因此说润滑系统同时具有润滑,散热,清洗,防腐,密封,减振和液压等作用。
(2)润滑系统主要机件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⑴油底壳
⑵机油泵
用于将油底壳中的机油吸出,并以一定的压力压向各润滑部位,机油泵一般安装在曲轴箱内,有曲轴,凸轮轴或中间轴驱动,汽车发动机装用的机油泵主要有两种,齿轮式和转子式。
齿轮式机油泵
齿轮式机油泵的工作原理
(3)机油泵及油底壳的安装
将第一缸活塞置于压缩行程的上止点,然后装人机油泵,使轴端上分电器的横销槽与曲轴平行。把机油泵及出油管装在气缸体上,最后将油底壳结合面上涂抹密封胶,均匀拧紧油底壳固定螺栓。
4. 冷却系
水冷系的主要部件。
(1)散热器
散热器又称为水箱,由上水室,散热器芯和下水室等组成,安装在发动机前的车架横梁上,其作用是将冷却水在水套中所吸收的热量散发至外界大气,使水温下降。
(2)机油散热器
(3)水泵
作用:对冷却水加压,使之在冷却系中循环流动。
压水:当叶轮旋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当水甩向叶轮边缘,在蜗形壳体内将动能转变为压能,经外壳上与叶轮成切线方向的出水管被压送到发动机水套内。
吸水:与压水同时,叶轮中心处。
5.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1)汽油机燃料供给系作用
①将空气与汽油充分混合后,形成可燃混合气提供给发动机;
②并对可燃混合气的供给量及其浓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连续,稳定的运转。
(2)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①燃油供给装置;汽油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油管
②空气供给装置;空气滤清器,进气管道
③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化油器
④废气排出装置;排气管道,排气消音器,三元催化转换器
如何根据发动机工作的要求配制出不同的浓度,不同数量,具有较高雾化质量的可燃混合气,是汽油供给系所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化油器式是其中关键的部件。
6.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概念:汽油喷射是用喷油器将一定数量和压力的汽油直接喷射到一支管中,与进入的空气混合而成可燃混合气。
(1)电喷系统的组成
燃油供给系统:
1)有从燃油箱经过电动汽油泵以约0.25MPa的压力流经燃油滤清器,滤去杂质后,进入燃油分配管,再分配管的后端有一个压力调节器,它使喷油压力保持恒定,过量的压力油将通过此压力调节器无损失的返回油箱。
2)调节后的0.25MPa的压力油,将通过燃油分配管分配到各喷射器,接受电控单元的指令控制。
3)燃油喷至进气门的上方,当进气门打开时,才将燃油与空气同时吸入气缸中。
(2)进气系
空气经过空气滤清器,滤去空气中的尘埃杂质后,流经空气流量传感器,经过计量后,空气流沿着节气门通道流入进气支管,再分别供给到各气缸中。
2.3发动机的装配工艺及调整
1.发动机缸体线
(1)缸体底面朝下。
(2)缸体曲轴凸轮轴投料,清洗,吹风。
(3)发动机型号,标号打印。
(4)缸体翻转180°后,大号确认。
(5)缸体翻转后,缸体底面朝上。
2.发动机内装线
曲轴飞轮组的组装
(1)将经过清洗,擦拭干净的曲轴,飞轮,承轴,轴承盖及垫片等零件依次摆 放整齐,准备装配。
(2)安装组轴瓦,将主轴瓦的凸起部分与汽缸体上的凹槽对齐,将四个上主轴瓦推入。将四个主轴瓦推入主轴承上的凹槽,并对齐。
(3)将曲轴止推片装在主轴承孔的两侧中,将曲轴安放在缸体上。
(4)将主轴承的下半片装入主轴承盖,并将各道主轴承盖的轴承内表面涂以润滑油,装上主轴承盖。
(5)主轴承盖上的凸点应朝前,按规定的力矩先预紧轴承盖螺栓。
(6)按住那个曲轴前后油封。装油封前应将外壳涂一层密封胶,油封唇口涂以润滑油。
(7)在油封凸缘与缸体接触面上涂上硅密封胶,装上前后油封凸缘。
(8)装上飞轮壳,飞轮,按规定力矩拧紧固定螺栓并予以锁紧。
(9)用扭力扳手,按规定的顺序分别拧紧各道主轴承盖的螺栓。主轴承盖的拧紧力矩为65N.m.达到此力矩后再转90°
活塞连杆组的安装
(1) 缸体要平卧,同时已经将确定好分组,活塞与连杆的分为同一组对象。
(2) 按装配标记将活塞和连杆装复,可将活塞加热到60后安装活塞销。
(3) 用尖嘴钳装上活塞销,卡环。
(4) 用活塞环拆装钳装上活塞环,第一道环是矩形环,第二道环是锥形环,油环为组合环。
(5) 安装轴瓦。将轴瓦的凸起部分将连杆或连杆盖上的凹槽对齐,并将轴瓦放入其中。
(6) 在各缸内壁上涂以润滑油,在分别在活塞裙部,活塞销和连杆轴承表面涂以润滑油。
(7) 转动曲轴使连杆轴颈处于下方位置,在相对应的两缸体的活塞连杆组装入气缸。
(8) 用活塞环抱箍活塞环后,再用木棒将活塞连杆组件请求那个打入气缸中。
(9) 装上连杆轴承盖,装上连杆螺栓,螺母,安装时先润滑螺纹与接触表面,并予以30N.m的力矩,到此力矩后再转90°拧紧。
配气机构的安装
1)安装气门
(1) 将新的气门导管涂上润滑油,从凸轮轴端压入气缸盖。
(2) 气门插上塑料套,在油封上涂油并用顶杆小心的压入导管,装上气门油封。
(3) 装上气门,气门弹簧,气门座。
(4) 用气门弹簧钳压紧气门弹簧,将两个锁片安装在气门在尾部的环槽侧。
(5) 用橡胶锤轻轻敲击气门顶部,以保证锁片锁止到位。
2)安装凸轮轴
(1)清洗润滑液力挺杆和凸轮轴的轴承表面。
(2)按原位置装回液力挺杆。
(3)安装凸轮轴时,第一缸的凸轮轴必须朝上。
(4)将凸轮轴放入各轴承座上,交替拧紧轴承盖。
(5)安装凸轮轴前油封。
(6)放入半圆键,安装凸轮轴正时齿轮并加以紧固。
3)安装气缸盖
(1)安装汽缸垫时将用OPENUP字样的一面朝向气缸盖。
(2)安装气缸盖时,各缸活塞不可置于上止点,否则会顶坏活塞,若有活塞被确认处于上止点时,必须再旋转1/4圈。
(3)按顺序拧紧缸盖螺栓。
4)安装正时带
(1)先把齿轮带装在曲轴和中间齿型带轮上。
(2)装上曲轴带盘,注意带盘的位置。
(3)对齐凸轮轴齿形带标记与齿形带护罩上的标记。
(4)将齿形带套在凸轮轴齿形带上。
(5)转动长形轮,张紧到用手指捏在传动带中间,刚好可以扭动90°。
5)调整气门
气门间隙时指凸轮与挺杆之间的间隙,气门间隙需要调整时,活塞不可以置于上止点,曲轴反转1/4圈,使气门在挺杆下压时,不致碰到活塞。
检查气门间隙时,可选用与规定气门间隙相等的塞尺,插入可调气门的气门间隙中。用手轻轻拉塞尺,应能感到有适当的阻力为宜。若无阻力或阻力太大,应进行调整。
6)安装柴油机的油喷泵并调整喷油正时。
7)安装燃料供给系。
8)安装冷却系(水泵,风扇,节温器,水温传感器等)
9)安装发动机附件(机油组,油滤清器,曲轴箱通风装置,发电机,风扇带,起动机,空压机等)并调整风扇带的张紧度。
3 发动机装复后的磨合
3.1 发动机的磨合与试验
发动机在装配后,应进行磨合及试验,其目的是提高配合零件的表面质量,使其能承受应有的载荷;减少初始阶段的磨损量,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检查和消除装配中的缺陷;调整各机构,使它们互相协调,以求获得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1)发动机的冷磨。发动机冷磨时,一般不安装火花塞。将发动机置于磨合架上,与可改变转速的动力装置相连接。冷磨时,应加足润滑油,为了有利于散热并冲洗摩擦表面的磨层,应加注粘度较小的润滑油。
冷磨的时间和转速应根据发动机的状况及所用润滑油的粘度来选择,采用低粘度机油时,在400-700r/min的转速下不少于1.5小时,在800-900r/min的转速下不少于0.5小时。
冷磨后的发动机,应放出全部润滑油加入清洗油(80%的柴油和20%的机油),转动约5min,然后放出,以清洗各油道,或将各主要零件拆下,进行清洗和检查。
(2)发动机的无负荷热磨合。发动机冷磨后,装上全部附件进行无负荷热磨合。它是在冷磨的基础上,使零件表面再增加一些压力,在比较低的转速下进一步磨合。在这一阶段中还要进行发动机油、电路的必要调整、检查和排除故障。
无负荷热试验时,先使发动机以较低转速运转约1小时。运转中调整水温由70℃渐升至95℃观察发动机有无异常现象。如果在此段运转中发现发动机本身阻力大,应及时停车检查。然后再以正常温度用不同转速(600-900r/min、1000-1400r/min)试验。
热试后检查发动机气缸压力。检查气缸压力应在发动机水温正常时进行,拆除全部火花塞,以起动机带动发动机转动,用气缸压力表逐缸检查,气缸压力应符合规定。
4 发动机修峻后的验收标准
发动机经磨合、试验和调整以后,要进行发动机的验收。必须保证动力性能良好,怠速运转稳定,燃料消耗经济,附件工作正常。
1.在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正常时,发动机的气缸压力、机油压力真空度应符合要求;
2.发动机在正常温度下,5秒内应能起动,低、中、高速运转均匀、稳定,水温不应超过限度;加速性能良好,应无断火、化油器回火及消声器放炮等现象。发动机的排放限值应符合有关规定。3.发动机运转稳定后,不允许有活塞敲缸声和活塞销、连杆轴承、曲轴轴承等异响。
4.发动机不应有漏油、漏水、漏气、漏电现象。
5 绘制发动机装配工艺流程图
结 论
汽车发动机由成百上千个零部件组成。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其制造技术是整车制造技术的集中体现。能否保证发动机具有良好的性能,实现可靠地运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制造过程的最后工序——装配。装配过程对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本论文通过汽车装配工艺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了装配工艺在现代汽车生产中所占有的重要比重。而发动机也是整个汽车的核心,所以发动机的装配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一机组,两机构,五系统的作用,组成等分析了发动机的安装方式和发动机的各系统部件的装配方式。
参考文献
1、王XX主编。械加工工艺学【M】(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陈XX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曾XX主编。汽车制造工艺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王XX主编。汽车拖拉机制造工艺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后 记
在论文即将结束之际,我不禁万分激动。我所做的论文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它得益于四年来在湖南汽车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学习。在此之际,我想对很多曾经给予过我帮助,关心和爱护的人表示真心的感谢。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熊XX老师,同时也要感谢每一个在学习期间无私教育我的老师们,在我的写作之中给我了我莫大的关爱和悉心教导,使我有了今天的论文成果。同时熊XX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认真的工作态度,谦和的待人态度都给予了我莫大的影响,从他们的言传身教中,使我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得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汽车车身制造焊钳的设计研究 篇5
汽车车身制造焊钳的设计研究
针对汽车车身结构特点,介绍了用于焊接汽车车身的各种焊钳(如,长臂X型焊钳、中长臂X型焊钳、短臂X型焊钳,以及C型焊钳)的结构特点,并通过实例图片详细说明了它们应用于不同的车身结构.
作 者:唐海勇 TANG Hai-yong 作者单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7 刊 名:企业科技与发展 英文刊名:ENTERPRI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DEVELOPMENT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U462.21 关键词:车身结构 焊接 X型焊钳 C型焊钳汽车制造装配研究 篇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汽车制造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武丹妮 李小健
来源:《财会通讯》2012年第35期
一、引言
我国的汽车制造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关联性强,带动作用大,规模效益显著,属资金技术密集性产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呈现出总量迅速增长、产业规模显著扩大、产品结构趋向合理、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等特点。2002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汽车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近些年来,济南市汽车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制造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和产品质量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与山东省对汽车行业的总体规划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如自主创新能力弱、综合竞争力不强等。总体来说,济南市汽车制造业企业整体价值凸显不出优势。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价值作为企业综合实力的表现,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分析影响汽车制造业企业价值的因素对于提升山东省济南市汽车制造业企业的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二、文献综述
企业价值是集社会价值、股东价值、顾客价值及员工价值等于一体的有机整体,是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集合,它是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中各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陈集立、徐颖涛,2007)。
鲜文铎、贺琴(2005)从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他们认为决定企业价值的直接因素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是决定企业价值的“产出因素”,而其他因素都是通过影响这两个因素来间接地决定企业的价值,是影响企业价值的“投入因素”。乔义红、杜红娟(2011)认为企业价值主要受现金流量、折现率和存续期间这三个变量的影响,其他因素既直接作用于企业价值,也通过这三个主要变量影响企业价值,并分别从内部(财务决策和公司治理)和外部(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两个方面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陈集立、徐颖涛(2007)分析了影响企业价值的显性层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各种资源,如实体资产和无形资产)和隐性层面的因素(企业盈利能力、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股利政策和英语政策等)。熊雅丽(2005)从微观层面(投资政策、融资政策、股利政策、资本结构、公司治理结构、资产重组)、中观层面(主要包括行业特征和区域位置两个方面)及宏观层面(主要指经济周期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分别对影响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三、企业价值影响因素层次分析
(一)企业价值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多种多样,我国已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研究。根据企业价值评估的一般模型:
本文在参照以往学者关于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征集专家意见、向济南市20家汽车制造业企业领导及员工调查,加之大量的参考资料,总体上认为对汽车制造业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应主要从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发展前景及特有资源等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下一级指标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汽车制造企业价值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如表1:
(二)判断矩阵构建与权重计算 为了使判断实现定量化,本文引用T.L.Saaty设计的1~9标度方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来构建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的值反映了人们对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认识,即bij(i,j=1,2,3…,n)表示对于A而言,Bi对Bj的相对重要性的数值表现形式。而且,bij=1/bji,即后者与前者相比较的重要性标度值用前者与后者相比较的重要性标度值的倒数表示,具体标度及含义如表2所示:
根据汽车制造业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在充分考虑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邀请多名专家及汽车制造业企业领导人根据上述标度表进行打分,然后求出平均值四舍五入取整,从而构建出目标层(A)对于准则层(B)、准则层(B)对于指标层(C)的判断矩阵,并按照方根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以此作为评价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的基础。判断矩阵及权重计算结果如表
3、表4及表5所示。
(三)单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为了保证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的结论基本合理,还需要对构建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过程中所用到的RI参见表6。在此,以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为例,对其进行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结果见表7,准则层其他指标的计算处理方法与持续发展能力类似,过程不再详述,计算结果见表8。
从表8可以看出,准则层所选的三种指标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均符合CR≤0.10,因此,准则层的单排序符合满意一致性,排序结果可以被认同,即B1>B3>B2,说明在影响汽车制造业企业价值的因素中,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为主要因素,特有的资源次之,发展前景所占比重最小。而且,由指标层的所有指标的CR≤0.10可知,指标层的单排序结果亦合理。对于持续发展能力来说,资产净利率(0.2771)最重要,其次为销售净利率(0.2421),紧接着为应收账款周转率(0.1712)、流动比率(0.1078)和存货周转率(0.1057),资产负债率(0.0961)的权重最小。对于发展前景来说,企业所处生命周期最重要(0.4473),依次为现有与潜在顾客(0.2403)、现有与潜在竞争对手,包括替代产品(0.2171)和政府导向(0.0953)。对于特有资源来说,管理者管理能力最重要(0.5263),接下来为特有的技术与设备(0.2032)、声誉品牌(0.1837)和企业文化(0.0868)。
(四)企业价值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层次总排序 根据准则层各指标的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计算结果,可以对汽车制造业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层次总排序,具体结果如表9所示:
从企业价值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层次总排序结果(如表9)中可以看出,所有指标的综合排序为:C11>C2>C7>C1>C3>C9>C13>C8>C1
4>C5>C4>C6>C10>C12。其中,管理者管理能力(C11)的权重值为0.0815最大,说明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能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力最大。资产净利率(C2)的权重略次之,为
0.0808,它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仅次于管理者管理能力这一因素,可以视为影响企业价值的主要因素。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C7)的权重为0.0787,它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力排在第三位,销售净利率(C1)、应收账款周转率(C3)、现有与潜在顾客数量(C9)和特有的技术与设备(C13)分列其后。企业文化(C12)的权重最小,为0.0636,说明在本文所列的企业价值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里它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力度最弱。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首先,在准则层的三大类指标中,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所占的比重最大,为48.06%,其次是特有资源和发展前景。指标权重的高低排序充分说明: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力最强,而发展前景的权重排在最后,说明山东省济南市的汽车制造企业没有重视企业的发展前景对企业整体价值的影响。因此,要提高企业价值就必须要把提高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放在首位,然后充分发挥企业所拥有的特有资源的优势,并注重企业的发展前景。其次,通过计算指标层的14个具体影响因素的权重,可以清晰地看出各指标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力。在第一大类指标中,资产净利率所占的比重最大,为27.71%,而且它在所有指标的总排序中排第二位。由此可以看出,资产净利率对于山东省济南市的汽车制造企业的整体价值是至关重要的。同理,销售净利率在第一大指标中的权重仅次于资产净利率,在总排序中位于第四位,因此,在考虑企业价值时,销售净利率也是不容忽视的。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这两个指标反映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要提升企业价值,应把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放在首位。
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C7)在第二大类指标中的比重为44.73%,位居第一位,在总排序中排第三位,由此说明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很大的。政府导向(C10)在第二大类指标和总排序中的比重分别为9.53%和6.38%,排列较靠后,说明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力度比较弱,但并不是说该因素不重要,只是在文章所列因素中较其它因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比较小。
管理者管理能力(C11)在第三大类指标中排第一位,比重为52.63%,在总排序中也居于首位,可见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对企业整体价值的影响无足轻重,也是无可替代的。另外,通过权重的比较分析,企业特有的技术与设备这一因素对企业价值也会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最后,结合以上各层次的结果分析,影响山东省济南市汽车制造企业价值的因素主要为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及企业拥有的特有技术等。
(二)建议 首先,采取多种手段,提高管理能力。在任何一个企业中,每一个管理者都可以说是企业的支柱,管理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有效性,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经过实地调研,发现济南市多家汽车制造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学历不高,创新力不强。他们大多思想保守,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制约着企业价值的提升。要提高管理能力,关键是要加强学习,树立创新观点,还要加强与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协调沟通能力。
其次,改善经营状况,提高盈利能力。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它与企业各环节的经营状况息息相关。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又将企业的经营状况反映出来。因此,通过对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各指标进行分析,发现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对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提升企业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再次,明确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努力延长企业成熟期。企业的生命周期包括初创时期、成长时期、成熟时期和衰退时期。其中,当企业处于成熟期时,财务状态较为稳定,生产技术和管理比较成熟,产品市场份额稳定,资产结构合理,这个阶段是企业最容易也是最有可能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时期。对于济南市初成立的汽车制造企业,应在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做好准备早日迈入并尽力保持在成熟期,对于那些已经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应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内部管理改革及向新兴企业学习等途径重返成熟期。
最后,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力提高研发能力。企业所拥有的技术水平是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如果企业现有的技术水平处于同行业先进水平,该企业在竞争中就处于优势地位,企业价值也随之而增。而企业的研发能力反映的是企业的潜力,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只有研发能力强的企业才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企业才能更加具有吸引力。济南作为沿海省份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具有很大优势引进海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并提高汽车制造业的研发能力。
此外,济南市的汽车制造企业还应大力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如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第一辆重型载重汽车——“黄河”的制造者,始终向社会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最佳的服务,被誉为最具竞争力和成长性的国际化企业。所有的顾客和竞争者也是企业不容忽视的因素,企业价值的大小离不开他们的评价和支持。
参考文献:
[1]陈集立、徐颖涛:《企业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浅析》,《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28期。
汽车制造装配研究 篇7
截至2012年12月, 我国汽车整车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达11 270家, 行业利润总额达4 321.20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13年统计年鉴) 。汽车制造企业数量多, 但各自利润总额不多, 企业间竞争激烈。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近年来, 汽车制造企业在对原有厂房进行改建的同时加速了新厂房的扩建。无论是新建还是改建, 总装配车间的建设是重中之重。总装配车间是汽车制造企业的龙头车间, 各种部件在这里集中, 然后组装成汽车成品。总装配车间工艺设计方案布置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一个好的工艺设计方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优质产品;反之则降低生产效率, 增加生产成本。那么如何判断一个设计方案, 用什么方法判断, 用什么标准判断, 这些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专家咨询建立了汽车总装配车间工艺设计方案评价指标, 然后采用层析分析法对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并计算指标权重, 最后建立了可用于评价总装配车间工艺设计方案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为工艺设计方案的评价做出了理论和实践贡献。
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总装配车间的工艺布置设计方案是为建设项目业主服务的, 业主是上帝, 设计方案的评价应站在业主的角度, 并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 侧重于企业微观经济的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首先必须要符合客观规律, 充分反映总装配生产特点, 且完整、系统, 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科学性和完整性相结合的原则
评价指标的设置不仅要反应汽车装配生产的科学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指标数据来源要可靠, 指标统计分析结果要有科学价值。而且, 工艺布置设计方案影响总装配车间的施工和生产, 所以, 评价指标要从设计、施工、生产和对社会的影响各个方面来考虑, 必须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指标要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和不同阶段完整地反映装配生产的特点。
2.2 先进性和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工艺设计方案对于技术竞争和技术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建立指标时必须考虑技术的先进性。但是, 先进的技术对环境、设备和人员要求高, 指标设置还需要考虑国家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适应程度。
2.3“3E”原则
总装配车间的工艺布置设计方案是为汽车生产企业服务, 企业的所有活动必然以效益和效率为重。切克兰德教授提出的“3E” (Economy, Efficiency, Effect) 绩效评价理论, 同样适合工艺设计方案的评价。工艺设计方案的评价也应该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综合考虑。
2.4“五位一体”原则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今后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 这是工厂建设的指导思想, 也是工艺布置设计方案指标建立和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目前, 国内关于设计方案评价的研究成果大致分两大类:一类是从评价的对象来分;一类是从采用的方法来分。从评价的对象来看, 主要是土木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评价和工业产品设计方案的评价。土木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评价如田义顺的交通规划设计方案评价[1], 罗玉轩的住宅设计方案评价[2], 王秋平的煤炭企业总图运输布置方案设计评价[3], 胡元兵的天然气输送管道设计方案评价[4]。工业产品设计方案的评价如蔡中伟等人的绿色产品设计方案评价[5], 姚环宇等人的多目标机械设计的方案评价[6], 姚干勒的产品造型设计方案评价[7], 朱兴满等的汽车车身设计方案评价[8]。从采用的方法来看, 主要是模糊综合评价法 (如田义顺、朱兴满) 、层次分析法 (如罗玉轩、王秋平、姚环宇) 、结构方程模型法 (如朱惊浪) [9]、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 (如田义顺、王秋平) 。
这些研究成果为设计方案的评价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但很少有针对机械制造业生产线设计方案评价的, 更没有针对汽车制造总装配车间工艺设计方案评价的。现有的设计方案评价中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从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4个方面来设置。汽车制造总装配车间工艺布置设计与其他行业相比, 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他行业设计方案评价方法可以部分借鉴, 但需要完善和补充。
结合前述评价指标应遵循的原则, 考虑汽车生产竞争性的要求, 综合建筑工程、工业产品设计和其他行业生产系统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献, 本文建立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6个一级指标, 每个一级指标下又设多个二级指标, 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包含一级指标6个, 二级指标40个。
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
层次分析法 (AHP法) 是一种广泛采用的适用于多目标、多层次问题的评价分析法。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内涵, 表1中指标的层次框架共分3个层次, 第一层为目标层———总装配车间工艺布置设计方案评价 (T层) , 第二层为准则层———各一级指标层 (A~F) , 第三层为措施层——各二级指标层。指标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4.1 构造判断矩阵
所谓判断矩阵, 就是用矩阵的形式来表达各指标层次中各要素相对于其上一层次某要素的重要程度。在总装配车间工艺布置设计方案评价体系这个层次框架下, 在没有一致标准时, 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排序问题, 建议采用1~9的标度及其倒数来表示重要程度[10], 以此构造判断矩阵。1~9标度含义是:1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前者与后者同等重要;2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前者比后者稍微重要;9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其余数字重要性位于1~9之间;1/9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前者比后者极端不重要, 8/9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前者比后者稍微不重要, 其余数字重要性位于1/9~9/9之间。
各重要程度数据的获取是通过专家咨询得到。本研究选择了10位多年从事总装配车间工艺布置方案设计和从事总装配车间生产一线管理的工程师进行调查, 得到了各指标的标度值如表2~表8所示。表2~表8中各指标的标度是取10位调查对象的平均值。
4.2 指标一致性检验及权重计算
矩阵中的各指标重要程度判断必须一致, 才能通过检验作为评价指标。由于各个专家个人水平不同, 又存在认知差异, 因此根据专家意见给出的判断矩阵不一定符合一致性检验, 所以必须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及权重计算过程如下。
1) 利用方根法计算各判断矩阵每一行各元素aij的乘积Mi, 即:
2) 计算Mi的n次方根Wi, 即:
3) 对Wi进行归一化处理, 即:
式中, 既是n阶判断矩阵A的特征向量, 又是n阶判断矩阵A的相对权重向量。
4)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即:
5) 计算一致性检验指标CI, 即:
6) 由于CI随矩阵的阶数变化而变化, 因此需要计算随机一致性指标CR, 即:
式中, 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它随判断矩阵的阶数不同而不同, 其计算一般是通过选取指标标度数据的随机数据, 然后多次迭代计算而得。本研究参考焦树锋的计算结果确定RI[11]。
当CR≤0.1时, 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 否则需要重新设计指标, 重新获取调查数据, 重新检验和调整。
以上一致性检验和权重计算均可以通过层次分析软件计算。目前, 较成熟也较普遍采用的层次分析软件是张建华编制的yaahpv0.6.0软件。把表2~表8的数据输入到yaahpv0.6.0中, 经过计算得到各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分别为:CRT=0.097 2, CRA=0.070 4, CRB=0.057 4, CRC=0.081 2, CRD=0.096 8, CRE=0.079 5, CRF=0.051 6。所有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CR<0.1, 说明所有判断矩阵均一致, 指标通过检验, 可以作为评价指标。
同时, 利用层析分析法软件计算得到的指标权重如表9所示。
5 工艺设计方案的评价模型
设计方案的最终评价根据指标权重和专家评分, 采用加权平均计算综合得分而进行。工艺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得分计算公式为:
式中, Z为工艺设计方案的综合评分;Si为专家针对某一具体设计方案, 对表9中第i个二级指标的打分;为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的表9中各二级指标的最终权重。
表9中的评价指标可以按定性和定量分成两大类, 分类见表9最后一列。定性指标评价计算时, 是由专家参照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初期的设计任务书和企业经营目标, 无需计算, 直接根据自己的经验主观意向打分确定。定量指标则需要通过一定的公式计算后再与某些标准比较后给分。如定量指标中的生产均衡性用生产均衡率指标表示:
该指标越接近1越好。促进地方经济用企业每年为当地政府上缴的利税率表示:
该指标值与国内同行业相比, 越大越好。解决就业人口用总装配车间新增员工数表示, 这个指标也与国内同行业相比, 指标大于行业水平越多, 分值越高。投资节约率这个指标以设计任务书为比较标准, 节约率越高越好。其他几个定量指标的计算比较容易, 这里不再赘述。
6 设计方案评价的应用
以某汽车制造厂北京密云多功能工厂总装配车间工艺布置设计方案评价为例。选择40人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该厂相关生产管理及技术人员15人、项目设计单位5人、其他汽车制造厂总装配车间生产管理及技术人员15人、其他机械行业设计院5人。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势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让被试者针对该多功能工厂总装配车间工艺布置设计方案按照表9中的指标逐一进行打分, 然后把分值代入公式 (7) 中计算, 计算后, 总分值Z=89.79分。从得分看, 工艺设计布置方案比较优秀, 这与笔者对企业使用情况调查和近年实际使用情况相吻合。该车间建成投入使用3年多, 没有出现任何停机故障, 物流顺畅, 生产均衡, 系统匹配性好, 生产的产品满足企业要求, 使用人员对车间的工艺布置设计一致反映良好。
7 结语
汽车车身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研究 篇8
关键词:汽车车身;制造过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D8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8-0093-02
作为一个汽车品牌的象征与标志,车身往往代表着该品牌汽车的开发能力及水平。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整车品质,特别是车身质量。调查显示,约41%的汽车质量问题来源于车身制造过程中的尺寸偏差,极大的降低了消费者满意度。因此,加强汽车车身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汽车车身制造过程中尺寸偏差分析
1.1 汽车车身制造过程中尺寸偏差的来源
汽车车身一般是由大量的薄板冲压零件在生产线上经快节奏、大批量的焊装而成,而且车体装配又分为多个步骤、多个层次。总而言之,汽车车身制造工艺极为复杂,通常会涉及到众多的中间环节,极大的增加了车身制造过程中尺寸偏差的控制难度。经分析,尺寸偏差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冲压件尺寸偏差、焊接变形、夹具定位不稳定以及操作工艺的影响。具体偏差来源,如图1所示。
此外,新产品车身的制造过程阶段包括试生产阶段、启动生产阶段、单班生产阶段以及翻班生产阶段。一般来讲,阶段不同,制造特点就会有所不同,因而车身质量的影响因素也会有所差异。
1.2 汽车车身制造过程中尺寸偏差的影响
一般来讲,汽车车身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尺寸偏差,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降低车身密封性与舒适度,比如车窗尺寸偏差引发的风噪声;
②降低车身的操作性能,比如玻璃升降不顺畅、两盖四门闭合困难;
③底盘、发动机、内饰及配套件等装配不良;
④油漆、门窗、灯等表面质量及缝隙平整度下降,比如车身前灯缝隙不均匀。
2 汽车车身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
2.1 采用先进的车身制造工艺
2.1.1 提高模具设计质量
模具设计质量与整车开发周期及车身质量之间有着直接紧密的关联。一般来讲,对于成功的模具设计而言,其基础保障在于计算机辅助手段的应用。汽车车身模具设计主要从工艺及结构两方面入手,在工艺设计中,首先要分析产品图及相应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整形模与成形模的关系、拉延筋位置及数量、工艺补充面、冲压方向等相关工艺参数,从而使零件冲压时产生的表面损伤、起皱、拉裂、回弹、压边力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目前,我国的车身模具设计已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操作体系,以确定的工艺参数为依据来决定模具部件的相关参数。此外,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有助于更好的预测,增强模具设计工作的精密性,有效避免后期模具制造过程中的手工修正。
2.1.2 改进车身组装工艺
钢板是汽车车身零件的主要构成材料,因而传统的车身组装大都会采取点焊工艺。但随着科技的进步,铝合金已逐步应用到车身材料中,此时点焊工艺已不再适合,基于这一点,汽车制造企业开始应用一些新的车身组装工艺,比如溶融焊接、机械联接、压接、摩擦搅拌联接等。实践证明,这些新型组装工艺能够产生与点焊工艺相当甚至高于点焊工艺的联接强度,车身组装效果良好。
以机械联接工艺下的自穿铆接工艺为例,该工艺能够对材质不同的金属板件进行联接,而且不会对零件表面产生任何破坏,作业环境好,能够产生较高的联接强度,不会产生热辐射、火焰及飞溅的火花;
当然,该工艺也存在一些缺陷及不足之处,比如对设备专业性要求较高、联接件表面不平整、铆钉尾部比零件表面高、铆钉输送不方便等问题。
2.1.3 加强车身表面分块的合理化
合理的车身分块对车身质量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大体积甚至一体化的零件。
现阶段,汽车整体顶盖以及整体侧围在车身制造过程中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所谓整体侧围是集成了传统意义上分散制造的A、B、C柱,门槛、顶盖边梁及后翼子板,实现了零件的一体化。而对于车身其它部位的零件,也应尽量采取一体化的设计方式。相比分块组装工艺,一体化结构的零件设计与组装工艺能够节省设计图纸与相关费用成本、提高车身焊装尺寸及表面精度、提高管理效率,确保汽车车身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2.1.4 完善车身本体组装工艺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汽车制造业的车身焊装线已实现全自动的运作模式,线上全部作业由机器人来操作,这种运作模式提高了作业效率及质量,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特别是结合在线激光检测系统,能够显著提高车身焊接的速度与精度,从而实现对车身制造质量的有效控制。
此外,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动工具会逐步取代原有的气动工具,相比气动工具,电动工具噪音污染小,而且电动工具受计算机系统的控制,能够实时动态监控生产线作业状况,提高车身组装的准确率,从而使车身制造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2.2 应用以持续提高质量为中心思想的“2 mm”工程
一般来讲,化工、电子、机械等领域内涉及到的任意一项工艺的过程监控都可以采用工程过程控制法及统计过程控制法。其中,工程过程控制原理是设定一个检测量及控制界限,当检测量超越恒定的控制界限时系统就会发出报警信息。比如,汽车车身上的测点结果在固定的公差范围之外时,车身系统就会发出报警提示。而统计过程控制原理是以检测量历史数据为依据对当前控制界限进行计算,以此来判断系统的运行状态。比如,以汽车车身测点历史测量数据为依据绘制相应的控制图,以此查看系统状态。通常情况下,这两类过程控制法能够发挥明显的功效,但是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复杂程度极高,往往会产生上百个车身零件过程监测点,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车身制造过程状态判定的难度。
基于此,上海通用结合车身制造特点,在汲取两类过程控制法优势的基础之上提出了“2 mm”工程过程控制方法,并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2 mm”工程的中心思想是车身尺寸质量的持续改善,它要求车身尺寸关键测点的波动范围在2 mm以内,该技术主要利用关键测点(单个测点及整车测点)的6 σ值来评定车身尺寸的质量,而且从持续质量改进指数的曲线图中可看出车身尺寸质量的变化趋势。
一般来讲,车身测点数据的采集工作是由三坐标测量机负责完成的,但由于我国一些车企硬件设施条件受限,无法开展频次较高的采样作业,因此,对于车身尺寸质量稳定性评价工作而言,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并不适合。
目前,我国车身制造车间内的车身尺寸质量评价方法及指标主要是“2 mm”工程。实践证明,“2 mm”工程的应用有助于车身制造过程中尺寸质量问题的发现及改进,实现了车身制造过程中良好的质量控制。
3 结 语
总而言之,我国汽车生产与制造企业应转变汽车车身技术含量低这一传统落后观念,重视车身技术的引进与研发,不断改进与完善车身制造与组装工艺,加强汽车车身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最大程度的避免车身制造缺陷,增强车身安全性能及整车质量,提升汽车品牌形象及消费者满意度,从而增强汽车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我国汽车行业的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忠钦,金隼,王皓,等.复杂产品制造精度控制的数字化方法及其发展 趋势[J].机械工程学报,2013,(6).
[2] 韩双,石磊.汽车车身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致富导向,2015,(1).
[3] 王宇翔,李珊珊,宋晓萌,等.浅谈汽车制造精度控制的数字化方法[J].科 学与财富,2014,(3).
【汽车制造装配研究】推荐阅读:
汽车制造与装配简历表06-08
汽车制造与装配求职信10-01
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英文求职信10-15
汽车制造06-29
汽车制造员11-11
汽车制造厂06-27
汽车生产制造10-13
汽车制造厂房论文10-22
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06-09
现代汽车的制造工艺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