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2024-09-12

谈谈你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理解(通用9篇)

谈谈你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篇1

谈谈你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突出了实践,强调了知识运用于生活、技术、社会,重视发挥物理课程在科学素养、情感态度、社会价值观等领域的教育功能,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在能力要求上,要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展示了“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需求”为根本的培养目标,与以往的一味追求使学生获得系统、严密、准确的物理知识观念相比较,可以说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采用模块教学——增大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新高中物理课程将高中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三个系列共12个模块,物理

1、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是所有高中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主要涵盖了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使学生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选修1系列包括两个模块,侧重于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选修2系列包括三个模块,比较注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选修3系列包括5个模块,本系列各模块侧重让学生比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高中物理课程采用“模块教学”,就使得新课程变得更加灵活、开放,更富有弹性,拓展了课程内容覆盖的范围,拉大了不同系列和课程间在深度和难度上的差距,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兴趣爱好,是过去长期采用的学科课程所无法比拟的,配合新课程在其他方面的改革,保证新课程所追求的基础性、时代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等目标的实现。

二、实验的安排不同——充分体现科学探究

以往的教材都是将实验集中于教材的最后,而且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没有丝毫作用。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将实验穿插于课本当中,都采用了实验探究在学习结论的模式,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探究内容的增多,对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论证、交流合作等科学素养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阅读材料的变化——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以不同形式设置了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主要包括与科技、社会相关的“STS”、介绍物理学史、科学发展历程的“科学漫步”、作为课堂知识的有效补充让学生动手动脑的“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这些材料为在物理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考中的信息题准备了充足的原材料。

谈谈你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篇2

一、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把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学习是学习者的一种认知活动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 这种加工是任何其他人都不能替代的, 完全取决于学习者本身。因此, 教学并不是把所教的内容简单地输送或移植给学生, 而是必须经过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应该明确, 学生经历某一过程 (如探究、观察、调查、阅读等) , 这本身就是学习目标之一, 学生按要求经历了这一过程, 就完成了这个目标, 有时并不在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结论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 知识的结论会因使用频率的减少而逐渐淡忘, 但他们所获得的体验和感悟却会在新学习过程中得到加强和深化, 成为他们学习素质的组成部分。

二、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 体现以理解概念为前提的原则

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也是教学的出发点。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一种抽象, 是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 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 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抽象而建立的, 教学设计时必须通过感知活动、“观察与思考”、经验事实等一系列实践活动, 才能获得研究物理问题的感性材料, 在这个基础上, 经过认识加工, 思维整理, 从而突破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三、突出科学探究, 体现以揭示规律为重点的原则

物理规律是自然界中物理客体的本质属性, 是事物发展和变化趋势的反映。同物理概念相比, 物理规律是人们对物理客体的高层次认识的产物, 是理性认识阶段的产物, 是物理概念发展的必然结果, 物理概念是物理规律建立的基础和前提。物理规律不仅有助于物理概念的理解, 而且往往引导人们发现事物的未知属性, 并形成新的物理概念。从物理学的自身结构来说, 物理概念和定律是构成物理学的最基本的单元;从掌握物理知识、发展物理思维、培养分析能力来说, 使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定律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要特别注意以下四个方面:运用“实验与探究”, 探索物理规律;弄清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注意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四、突出学科特点, 体现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

《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 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 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这样就能使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 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

把物理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物理知识与应用技术、人文学科相结合, 能使学生获得一个更为宽广的视野, 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增强社会责任感。物理教学不应仅是局限于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学习, 而应通过多种形式与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紧密结合, 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和社会。

五、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体现要强化实验教学的原则

在物理课程中, 每个概念的形成, 每条定律的发现, 无不有赖于其坚实的实验基础, 同时实验又为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可以说, 离开了物理实验, 就没有物理学的发展。所以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乃至整个科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教育功能也是丰富的, 作用不容轻视。因为完成一个实验, 是对学生的能力、心理、意志品质的全面锻炼, 在完成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取得的实践经验和亲身体会, 包括克服困难、交流合作、预测实验结果、检验信息的科学性、反思和评价过程、总结和分析实验结论, 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和崇尚科学、崇尚理性、崇尚实践、追求真理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物理实验是自然现象在实验室中的重现, 通过“观察与思考”和“实验与探究”, 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谈谈你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篇3

一、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与反思

1.从“增强体质”到“健康第一”的飞跃

传统体育教学把增强体质作为第一目的,而新课程则把“健康第一”放在首位,粗看二者似乎大同小异,其实质却反映出了教学理念的一个飞跃。首先是健康概念的扩展,即从过去单纯生理健康而发展到现在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三维健康观。增强体质是单纯的生物学改造,而健康第一的内涵远大于此,反映了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精神。在新课程下,不但要培养学生强壮的体魄,更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和失败,敢于竞争,勇于拼搏的精神和与人合作、团结协作的团队品质。

2.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

传统体育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整齐划一,千篇一律。极大地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新课程把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初中学生由于身心发育、年龄、家庭遗传等的差异,学生个体身体素质差异很大,而传统体育强调统一。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标准,统一的上课,造成对一部分学生身心的较大损害,而新课程则充分注意到学生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适当淡化体育的竞技成份,加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传统体育比较强调技术教学,较多地选用竞技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按竞技运动技术的标准进行体育教学,这样做的最直接缺陷就是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地要求学生掌握技术,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而无法体会运动本身所带来的乐趣,导致一部分学生厌恶体育运动。走出校门后,学生很少自觉进行体育锻炼,阻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而新课程则认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当然毋庸置疑,运动技术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新课程下应适当淡化,而非全盘否决,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如何开展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新课程强调目标统领教材,根据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确定了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因此,课堂教学的开展应根据教学目标来组织进行。由此可见,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目标制订学年教学目标,再按学年教学目标来制订学期目标,依次类推,最后到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的制订。教学目标应注意设计的具体性、科学性和可测性,课堂教学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课前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目标,激励学生达标。教师应在每堂课的开始,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本课的目标,然后围绕目标展开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

2.精心设问,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主动、探究与合作是新的学习方式的三大特征,也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体现。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探究、尝试。问题的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注意难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大胆探究尝试,在探究尝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尽量采用游戏、比赛、情景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体验到运动所带来的愉悦感,从而产生强大、持久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兴奋占优势,兴奋抑制转换快,好奇心重,上进心强,故适度变换教学手段会取得比较好的课堂效果。

4.加强理论指导。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必要的理论、体育常识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实践和锻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在学生探究尝试后,教师应及时指导、鼓励,对错误的结果加强分析指导,并尽可能地和理论知识相结合,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然后再去实践提高。

谈谈你对师德的理解与认识 篇4

师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它又是社会文化长期积淀的特定的一种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综合体。同时,作为社会的一种道德观念,它与其他的观念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时期的师德内涵也应体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因此,人们应从时代特点看待教师形象,教师更应以新的风貌展现于改革的浪潮中,社会应赋予师德以新时期所特有的内涵。否则,错误地理解师德内涵不仅会影响教师队伍的建设,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造成不良后果,还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业。

清楚的理解师德的内涵,对新时期的师德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对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是为建设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奉献自己取之于社会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这种使命和责任着眼于对全体学生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全面发展。

其次,新时期历史时期虽为师德加入了新的内涵,还应认识到师德也表现为一种文化传统、道德传统,教师的形象有历史赋予的光环。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有学问等素质便是历史赋予师德形象的必要因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又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因素。有人将教师喻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十分有道理的。

第三,教师还应认识到教师本身在时代的社会价值,“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此,作为教师要看重自我,懂得自重。陶行知先生说:“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

谈谈你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 篇5

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去选择。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思维,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掌握了思维的方法或者说思维的技巧,可以说,大多数场合的思维都是一种习惯性思维。按习惯性思维的逻辑,在回答回形针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时,只有一个答案,即夹文件,而有人通过扩散思维,竟找到了上百种其他用途,如果我们在解决任何问题时都能进行扩散思维的话,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为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条件。

举个例子,曹冲称象。在如何称象这个问题上,人们想到的只是秤,因为自古以来,称小物用小秤,称大物用大秤,已是人人皆知的常理,而今没有足以称起大象的大秤,因而无法计算。这是习惯性思维的必然结果。曹冲则不然,他利用船的吃水深浅,用砖头代替象,化整为零,终于称出了象的体重。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就在于冲破了习惯性思维的羁绊,从而解决了按常理无法解决的问题。

如何发挥创造性思维呢?思维主体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思维主体的内在条件和外部条件。任何一个创造性思维成果,都是创造性思维主体与其所处的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想发挥创造性思维,所需条件大致有四个:

1.社会实践。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源泉。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推动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方案,科学技术上的新发明、新创造、新学科的创立,都是由社会实践本身提出的要求。这种客观的要求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并同思维主体的需要相结合,便构成了创造性思维的推动力量。

2.原型启发。这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所谓原型,就是与创造性思维主体所设想的事物相似,并能够引起联想的东西。通过原型来启发人们解决新问题,达到创造的目的,就是原型启发。创造性思维离不开现实生活中能够作原型启发的事物,因为任何一个创造性思维活动,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而非“无中生有”。

3.积累知识。积累和掌握丰富的知识、材料是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条件。知识的丰富可以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发展思维表现出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谈谈你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篇6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和实践,实际上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既深且远。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和首要观念。孝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道德之首。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且发展至今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不仅在中国文明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是一种亲子间的伦理价值观念与规范,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孝的一般意义是孝敬父母,其具体内容在儒家经典—《孝经》中有明确说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又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子如何事亲呢?“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诚然,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应该批判、剔除之;但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者的基本思想,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调整、和谐家庭关系所积累起来的伦理规范,是历代人们所认同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我们今天仍须继承和发扬。这是因为,孝敬父母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它不但可以促进家庭的和睦、团结,也能帮助社会与国家的稳定,使社会正气上升。

对于孝亲敬长的合理的孝,我们应大力弘扬;而对于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则应批判、剔除之。

孝是中华文化的中华伦理的鲜明特点。中国文化虽然是由儒释道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但其中心则是儒学,而仁学又为儒学之主要精神,但仁学之精神却是完全由孝道出发的。所以孝道也可以说即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孝是贯穿天、地、人、祖、父、己、子、孙之纵向链条,孝是中国文化逻辑之网的纽带和核心。又由于在孝中已经全部包含了儒家亲亲、尊尊、长长的宗旨,因而成为儒家文化甚或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孝是中国文化中出现最早的伦理观念与德目之一。在周代,孝是尊祖敬宗的宗教与人文合一的意识,再发展,才产生了“善事父母”的人文伦理意识。从孝义的产生、发展本身来看,它就是合天道与人道为一的观念,把天、祖、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从孝本身的内涵看,也是把自然亲情的天道与亲子伦理的人道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孝在中国文化中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向链条。因此,孝意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孝是传统伦理的元德。“百事孝为先”。孝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德之首。正如《孝经》所说:“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孝,不仅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而且也是古代政治伦理精神基础。这不仅体现在思想家的著述与文化观念中,而且也贯彻实施在古代社会的政治中。孝之所以成为仁之根本,关键在于孝是维护封建社会政治、社会稳定的伦理精神基础。

孝道在中国传统社会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它不仅是传统伦理文化的基石,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石。简而言之,泛孝主义是孝在传统社会的地位,但在当代社会,孝不可能再继续享有这样的地位了。它只适用于家族主义盛行的传统农业社会,而不适合于宏扬个性独立的现代工商社会。于是,在范围上,孝道只能局限于家庭之内;在性质上,孝道只能局限于亲子之间。

在建设当代社会的孝文化的过程中,实现由传统孝道向现代新孝道的创造性转化是至为重要的。那么较之于传统孝道,现代新孝道有哪些特点呢?主要可以概括为:1.人格平等性。2.义务并行互利性。3.注重感情性。4.强调自律性。到了现代社会,它律性的孝道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与功能,现代社会中,个人独立自主的倾向很强,他律的孝道训练不易为子女接受,也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比较明智的办法,只有代之以自律的孝道教育。在这种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该放弃以权威的方式训练子女盲目的服从与外表的恭敬,改以理喻的方式教导子女理解善待父母及其他人的重要与意义,从而学得设身处地的孝道原则。这样的孝道原则则属于个人自己的,不必靠外在的权威或规范来监督,即能自动自发的做出自己认为适当的孝行,所以,这种孝道是自律性的而不是他律性的。

谈谈你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篇7

答:PCK是教师个人独一无二的教学经验,教师独特学科内容领域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是教师对自己专业理解的特定形式。舒尔曼的观点把PCK作用教师最有用的知识,能够区分教师与学科专家,并且是最有效的类推、阐述、示范和解释。总之,舒尔曼对PCK的定义实际上是将PCK作为多种知识的综合,包含教师对学习者的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情境知识和教法知识等,它是“用专业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综合去理解特定单元的教学如何组织、呈现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格罗斯曼(Grossman)则定义PCK由四部分组成:“关于学科教学目的知识、学生对某一主题理解和误解的知识、课程和教材的知识、特定主题教学策略和呈现知识”。

PCK是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简称。教师必须拥有所教学科的具体知识:事实、概念、规律、原理等,还应该具有将自己拥有的学科知识转化成易于学生理解的表征形式的知识。

教师的PCK是教师关于如何将自己所知道的学科内容以学生易理解的方式加工、转化、表达与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因此,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虽不同于学科内容,但其指向于特定学科及其内容的加工、转化、表达与传授,与特定主题紧密联系即与学科内容息息相关。教师的PCK是关于如何教的知识,是教师基于课堂实践以及在生活与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并对其进行反思、归纳与总结,经过综合、转化

而不断获得与丰富的。因此,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离不开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环境中所获得的经验及其基于经验的有目的、有重点的反思。而获得PCK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教师工作、生活的专业场景。正是在这种由实践→经验积累→反思→再实践→再经验积累→再反思„„的不断往复的知识结构重组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获得了成长与发展。其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所以PCK具有实践性。

PCK是教师个人在自己所任学科和所在班级的特定范围内,不断将各方面知识综合、创新的探究过。具体而言,教师必须通过自身对社会所倡导的学科教学论这种理论形态的“公共知识”(public knowledge)的理解、概括与系统化,并通过与教育实践行为之间的不断互动,才能逐步内化为自己所拥有的、真正信奉并在实践中实际应用的知识,即教师的“个体知识”。此外,不同个体在对其已有知识结构进行重组与学习时,由于其已有经验与背景不同也会导致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教师的PCK具有明显的个体性,不同的教师的PCK是不同的。

教师的PCK涉及教师如何教的知识,而教学是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产生的,情境是整个教学与学习中的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成分,情境不同,所产生的教学与学习也不同,教学与学习受到具体的情境特征的影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正是这样一种反映教师所处教学现场的特点、与学科内容紧密相关的“视情形而定”的知识。所以教师的PCK具有情境性的特点。

PCK是学科和教学两种知识的融合的产物,具有融合性或整合性。莱

德曼和拉茨认为,教师只有在不断的教学与持续使用个人的学科专业知识于教学活动中,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才能融合起来形成学科教学知识。PCK本质上并非是单独存在的知识体系,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学科与教学知识而形成的知识。

2.请结合教育某一具体内容,如何实现知识序、思维序和教学序的有机融合。

答:知识序是一堂课的主题,例如《压强》这一节课的教学,就要先让学生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而其中哪些力可以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得出压强就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这一结论;

而思维的顺序也要结合知识顺序来引导学生,先让他们在思想上接受并理解为什么要研究压强,才能让学生与之前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衔接;

谈谈你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篇8

浅谈质量螺旋对企业管理的意义

一,摘要

质量螺旋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朱兰首先提出的,其科学性和客观性以及其过程对企业管理具深远的影响;质量螺旋反映了产品质量形成的客观规律,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对于现代质量管理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关键字

质量螺旋企业管理内部控制以人为本

三,质量螺旋含义

“质量螺旋”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提出的另一个关于质量控制的重要理论。朱兰认为,为了获得产品的最佳使用效果,需要进行一系列相关的质量管理活动。

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市场调查、开发、设计、计划、采购、生产、控制、检验、销售、反馈等各个环节。同时,这些环节又在整个过程的周而复始的循环中螺旋式上升。因此,它也可被称为“质量进展螺旋”。四,质量螺旋对企业管理的意义

(一)企业要重视强各环节的质量管理。

产品的质量形成过程包括市场研究,产品开发、设计,制定产品规格、工艺,采购,仪器仪表及设备装置,生产,工序控制,产品检验、测试,销售及服务等共13个环节。各个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产品质量是设计进去的,生产和管理出来的,质量管理必须从设计阶段开展可靠性工作,只有全过程开展可靠性工作,才能从源头控制好产品质量。因此,企业必须大力实施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质量工程,将质量管理的重心前移。”

首先,企业管理者要重视和支持质量管理工作,把可靠性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管理者要认识到设计质量对产品固有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注重开发阶段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提高设计质量,采用质量设计和预防措施,以保证质量问题在源头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企业管理者要重视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制定有效激励措施鼓励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形成产品有关的各个部门,如生产部门、采购部门、研发部门等共同理解产品的质量目标和可靠性目标,并自觉为之努力;

姓名:刘卫清学号;100330539班级:会计1018

将质量职责授权至所有职能领域,成立“跨职能解决问题工作组”,参与开发过程、生产过程中解决质量与可靠性问题,使其在源头得以落实。

此外,企业要大量采用质量控制、可靠性设计等技术方法;大量应用预防性质量措施,如在线质量监控、SPC预防措施等;配备一定深度的质量分析、检验仪器设备和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分析人员,分析解决影响产品可靠性的深层次问题;把开展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以及贯彻ISO9000标准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制定可检查的质量目标和可靠性目标。

(二)企业要不断的改进和提升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上升,不断提高的过程。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需要,产品质量要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需要满足其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光洁度,造型,色泽,包装等特征和特性。为了避免主观因素影响,在生产、检验以及评价产品质量时,需要有一个基本的依据、统一的尺度,这便是产品的质量标准了。产品的质量标准是根据产品生产的技术要求,将产品的主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从数量上加以规定,即对一些主要的技术参数所作的统一规定。它是衡量产品质量高低的基本依据,也是企业生产产品的统一标准。

产品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大致包括市场调查研究、新产品设计和开发、工艺策划和开发、采购、生产制造、检验、包装和储存、产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重要环节。产品质量从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断循环,周而复始。每经过一次循环,产品质量就提高一步。

产品质量高低是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之一,提高产品质量是保证企业占有市场,从而能够持续经营的重要手段。质量已成为决定用户购买的首要因素,“质量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正在取代“价格竞争”。那么企业如何提升产品质量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A、树立产品质量全员意识;

B、产品开发、设计中的质量控制;

C、原材料控制;

D、建立完善的产品图纸和工艺标准;

E、努力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F、加强过程控制及提高最后的完工验收标准;

姓名:刘卫清学号;100330539班级:会计1018

G、建立完善的产品档案,对售后服务加强控制,及时反馈现场及用户的意见,对产品存在的问题加大开发力度,及时发现改进产品中存在的质量隐患。

产品质量的提升靠的是全体员工的努力,一定要树立员工多观察,勤思考,主动学习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高工作质量的意识,以主人翁的精神切实认真参与到公司的生产工作中去,并以实际行动积极为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企业要明确和分清企业各部门的职能,权利和义务。提升在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要完成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就必须将上述各个环节的品质管理活动落实到各个部门以及有关的人员,要对产品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为分清质量工作的责任。必须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人落实、凡事有人考核,建立与健全质量责任制,形成一个完整、严密、高效的质量责任体系,保证全过程质量的可控、在控。

(四)企业要协调好企业内外部的关系。

品质管理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不仅涉及企业内各部门及员工,还涉及企业外的供应商、零售商、批发商以及用户等单位及个人。

做好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既然质量管理涉及部门多、人员多,在流程衔接上就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必须注意做好全过程的组织协调。首先必须明确各个部门的质量职能,并建立健全严格质量责任制,只有各部门各自承担的质量职责明确,全面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其次,必须明确一个综合性的职能管理机构,从总体上协调和控制上述各方面的职能,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地运转起来,从而以最小的摩擦、最高的效率、最好的质量获得最好的管理效果。

目前,随着企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化。业务部门越多,业务部门的烟囱问题也越加突出。一些负责企业效益的业务部门或者核心业务部门,往往容易产生对其他支撑或者服务部门的忽视和抱怨。而这些现象又从另一个方面制约企业效率的最大化,很多企业内部的金矿未被挖掘和开采,浪费了巨大的资源。

只有协调好了企业外部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促使企业的健康发展,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处理好企业外部关系不仅影响企业是形象,甚至导致企业的倒闭。

姓名:刘卫清学号;100330539班级:会计1018

因此,现代企业要成为和谐企业就必须处理好企业各方面的关系。促使企业内外部的关系协调健康的发展。

(五)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

品质管理是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朱兰螺旋曲线所揭示的各个环节的品质活动,都要依靠人去完成。人的因素在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品质管理应该提倡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此外,要使“循环”顺着螺旋曲线上升,必须依靠人力的推动,其中领导是关键,要依靠企业领导者做好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工作,形成强大的合力去推动质量循环不断前进,不断上升,不断提高。

现代企业管理是人们共同劳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以人为本强调了将人放在管理的中心地位,关注人的需求。一方面,人性是个抽象的概念,人的天性中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并与环境紧密联系,产生不同的需求。这决定了人是一复合体,而非简单的“经济人”或“社会人”。马斯洛有关人的需求五层次的实质不会改变,但在不同的环境下,满足需求的方式和手段不尽相同。另一方面,“人性”的东西决定了人的道德观念、意志、兴趣、创造性等这些事关企业命运的“个性品质”。再有,制定着重于人的理性,具有强制性、不可变通性,常会导致人们僵化的思维、保守的行为,人们习惯于墨守陈规,逃避现实,害怕变革,甚至自欺欺人。所以,企业必须在管理中对人性的各个方面给予充分的考按照人性的原则来实施管理。

现代企业中这两种模式并不是載然分开而是互相渗透的,不管侧重于哪种模式,其中都少不了“人”这种因素。企业首先不是物的堆积,而是人的集合,是由人以赢利为目的而构筑的经济性组织。因此,企业管理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就是对人的管理,即调动企业人对物质资源的配臵和赢利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这个方面来说,企业管理就必然也应该是人本管理,以及对人本管理的演绎和具体化。

实行人性化企业管理,一方面要注意利用和发扬人性中有利的一面,为企业发展服务;一方面要对人性中不利的一面加以抑制,弱化其反面作用。在企业管理实施手段上采取“人性”的、灵活的方式、而不仅仅是靠理性的约束和制度的规定来进行管理。尊重个人与人性,不只是以组织意志、管理者意志来约束和限制员工。在实现企业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应给员工更多的“个人空间”。人性化管理可以融入到每一个过程、每一项活动,可以体现在一项制度,一个举措,其关键在于员工的参与。团队型参与管理模式是人本管理的高级阶段。现代管理理论提出—人为最佳管理幅度,通用电气却将管理幅度变成数十人乃至上百人,使

姓名:刘卫清学号;100330539班级:会计1018

得每级管理人员不得不向下属授更多的权,让下级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基层人员的意见能很快反映到公司的决策层。总裁韦尔奇向几乎所有员工发出过手写便条;常安排与比他低几级的经理共进午餐;喜欢突然视察工厂和办公室,让人们感受到他的领导,鼓励和鞭策员工。这是对僵化制度的打破,充分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对员工天性的释放。这是制度与弹性的完美结合,更是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六)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

瑞典质量学家L·桑德霍姆从企业内部管理角度出发,将主力质量螺旋归纳为企业内部八大职能---市场研究、产品研制、工艺准备、采购、制造、检查、销售和企业外部的两大环节---供应单位、,形成质量循环图。

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新《会计法》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靠的就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一样,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和公司高效运作的基础。

内部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外部社会经济活动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产生良好的效果

(七)企业提高全员的全面质量管理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任何管理措施的实施都要统一思想,首先企业领导者的认知程度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了员工的质量意识。领导者要率先垂范,带领全员深入持久地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其次要提高每个员工的质量意识,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的知识宣传和培训,增强质量意识,提高技术和技能水平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调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理念,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增强对企业的使命感。总之,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岗位教育,真正提高全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促进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八)企业在质量管理中注重效益。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广义的质量,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并不矛盾,是协调一致的。在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也是为了减少整个生产过程及各个工序的姓名:刘卫清学号;100330539班级:会计1018

无效劳动和材料消耗,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实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五,总结

质量螺旋采用表达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一条螺旋上升曲线,该曲线对企业品质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六,参考文献: 1,《质量管理学》,宋明顺,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1日;

2,《管理学原理》杨文士,李晓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3,《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与实务》马国柱,[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4,《漫谈朱兰质量螺旋创新》,陈晔,[J],经济周刊;

5,《质量管理计划与实施》,魏建平;常文娟,业务技术,2007.08。

怎样理解物理新课程的“新”? 篇9

1.高中物理新课程的结构

新课程的设置是以“领域――科目――模块”的结构呈现,物理课程将高中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三个系列共12个模块,每个模块占2个学分,其中物理1和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为选修模块。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课程单元,对准特定的教学目标,内容相对完整,评价要求明确。模块与模块之间有一定的衔接关系,可以方便地进行组合。课程内容上的相对独立性、综合性和开放性,课程结构上的多层次,使模块课程表现出综合、开放、灵活的特点,可以涵盖更为广泛的主题,打破学科的界限壁垒,可灵活地进行组合,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采用了“模块课程”结构,使得新课程变得更加灵活、开放,更富有弹性,拓展了课程内容覆盖的范围,拉大了不同系列和课程间在深度和难度上的差距,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兴趣爱好,是过去长期采用的学科课程所无法比拟的,保证新课程所追求的基础性、时代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等目标的实现。

2.高中物理新课程结构具有的特点

⑴课程设置模块化

高中物理新课程由12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一级主题)和相应的目标,每个模块又由相关的二至三个二级主题构成,体现出模块既具有综合性又具有独立性的特点。

⑵强调共同基础学习

新课程规定全体高一学生共同修习模块物理1和物理2课程,共同必修模块的内容设计充分体现物理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为学生后续课程的选择和学习做准备。

⑶选择选修模块灵活

高中物理新课程有10个选修模块,分别组成三个侧重点不同的系列: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融合的系列一,侧重从技术应用角度展示物理学的系列二和较系统地介绍物理学内容,强调物理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的系列三。学生在学完共同必修课程后,可根据自身需要任意选择一定数量的模块继续学习。由于模块设计做到同一系列(如,选修3-1,选修3-2……)模块间知识呈现逻辑关系,不同系列同一层面(如选修1-1,选修2-1……)模块间知识呈现并列关系,学生选模块灵活,有利于让每一位学生成功。

⑷便于实行学分管理

高中新课程实行学分管理,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便可获得2个学分,毕业时,每个学生的物理课程学分最低要达到6个学分。因此,修完共同必修课程,只要再选修选修模块中一个必修模块,就可达到学分要求。在获得6个必修学分后,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潜能以及今后的职业需求等,继续学习若干选修模块,以便完成学习领域规定的学分。

二、目标新――在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要求综合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确定恰当的和谐的教学目标。

高中物理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阐明了物理学的教育价值,主要有下列几个层面:知识层面,包括基本概念、科学事实、定律、原理、理论等,这是物理学的基础部分;技术层面,是物理学知识的物化或应用部分;方法和能力层面,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这是物理学的方法和能力部分;社会关联层面,是物理学与社会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相关部分;精神层面,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态度、价值观等,这是物理学的精华部分。物理学教育价值的这几个层面以一定的关系组成物理学教育价值的结构。物理教育正在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向关注学生发展转变,正在向体现物理教育价值、沿着普及和提高国民素养的方向发展。

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目标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是一致的,具体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三个维度,不能只注重知识领域的目标,而忽视其他领域的目标,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课堂教学应当同时兼顾的一个目标体系。它们之间既不是相互独立的,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具体而言,“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形成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掌握知识与技能以及形成情感态度的中介和机制;情感与态度目标是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方法,逐步形成实效性过程和科学性方法的动力,它对前两个目标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能在探索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反之,好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又反作用于情感与态度。这三维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统一指向人的发展。

三、内容新――高中物理新课程内容的“新”体现在新教材中方面就是重视基础性,体现时代性和选择性。

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内容上的“新”表现在:重视基础性,体现时代性和选择性,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1、基础性

(1)强调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

新教材的内容重视对学生探索兴趣的保护,学生的学习欲望的激发,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好奇,充满求知欲。例如,每章都有精彩的导入,这些导入有的浅显易懂、幽默风趣,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物理学习;有的高度概括,启发学生思考;有的则从身边的生活现象出发,指导学生思考物理学的问题;有的导入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产生学习兴趣;有的则从物理学史的角度将学生引入新课。有的还配有章首图,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容上还充分考虑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加强物理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就在身边,物理学融进了我们的生活,物理学对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培养孩子善于观察,乐于探究,注意从身边现象探索物理规律,注重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兴趣与能力。

(2)强调了知识的建构过程,注重培养实验与探究能力

新教材的内容重视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展现物理学研究过程”和“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强调科学探究,注重科学方法的渗透,学习方法的引导。教材不仅从整体结构上为学生的自主发展留下了空间,还在内容安排上为学有所长的学生开设了深入学习的窗口(如:“思考与讨论”和“做一做”等栏目)。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一些小栏目和思考与练习,都能体现出科学探究精神。

教材非常注重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有趣的小实验和低成本实验的引入,这不仅让学生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让他们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充分体现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倡的“注重自主学习”的理念。

教材中实验内容的新体现在:①将“实验”独立编为一节书,规定1至2课时内完成。例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等等。②安排了大量观察实验活动;  ③设置了许多与科学探究相关的栏目:做一做、说一说、旁白、思考与讨论。

(3)强调了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

教材在各章、各节、各段的布局以及各知识点的呈现方面,遵循多数人的思维习惯,都非常注重逻辑性以及教学的可操作性,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便。

具体体现在:①描述了科学家当初的探索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

②对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完善:如增加了研究弹性势能的内容等;

③例题的解答增写了详细的分析(不同字体)突出了重解题过程分析等能力的培养。

④书后设置了课题研究,如共同必修本中的:桥梁的研究、潮汐现象。

2、时代性

新教材的内容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STS)观念的渗透,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主要凸现于以下三方面:

(1)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教材通过强调学科渗透与关心科技发展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如开篇《物理学与人类文明》所涉及的内容,“科学漫步”栏目所涉及的内容等。

(2)注重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

在必修课程中体现了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不仅让学生学习经典物理内容,而且也让学生了解近代物理的一些内容,如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初步等,这有利于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

(3)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渗透

通过设置了“STS”栏目对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关注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关注科学技术的应用,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问题,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

3、选择性

新教材的内容选择性主要体现于下列三方面。

(1)综合不同地区课程资源,考虑农村和城市学生认知特点,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与拓展其眼界的结合。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编制者,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资源。

(2)教材中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栏目,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使其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本质。有“做一做”、“说一说”、“STS”、“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问题与练习”等。

(3)不同系列既重共性,又突出系列特色,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

四、教法新――从传统学习方式向现代学习方式转变,这是实施新课程中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与学被划分得非常分明,即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的过程.新课程要求将学生的“学”从教师的“教”中解放出来,同时要增强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交流,即要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可见,新课程背景下教与学的关系是一种交流、互动和融合的关系,“教”中有“学”,“学”中有“教”。

探究式教学可以实现这个要求。首先,探究式教学在促进师生互动方面能够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课堂上不仅仅是教师讲、教师问,学生问教师的现象大大增多了。其次,探究式教学十分重视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再者,有利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可以说探究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教学目标追求的是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这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对于物理规律的教学,新教材将实验穿插于课本当中,都采用了实验探究后再学习结论的模式。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教材采用了先安排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再单列一节课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模式,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

对于《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教学可以设计为:

探究的情景: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也揭示了质量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的关系,这只是定性地描述,需要具体、定量地反映加速度与所受外力及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探究的问题: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的思想方法  控制变量法   图象法处理数据

实验结论猜测                   ┄

实验的理性探究:

1. 如何测量加速度a?需要什么器材?

①刻度尺和秒表,利用          ;

②打点计时器:利用v―t图象得出a;利用 得到a

③光电计时器 气垫导轨  利用

2. 如何给物体提供一个力F ?怎样测量力的大小?怎样改变力的大小?

3. 如何测量物体质量m ?怎样改变质量m的大小?

4. 实验的步骤如何设计?

5. 设计实验表格记录数据

实验探究收集数据

1. 保持m不变,改变F的大小,测量对应的a

2. 保持F不变,改变m的大小,测量对应的a

分析论证

如何直观地判断a与F以及a与m之间的数量关系?

实验结论

判断猜测与结论是否一致

在探究教学实施中存在以下一些误区,需要我们加以防范。

误区1  科学探究必须按一定的程式来进行。

课程意义上的探究可以包含所有七个要素,也可以只包含其中若干个要素,即使是科学家完整的探究,也不一定包含所有七个要素。真正的科学探究并不是按菜单的方式进行的;探究教学的流程并不是线性的,而是交叉进行的。

误区2  科学探究的自主性越强越好。

科学探究包括:自主型探究与指导型探究。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的问题发现、学习材料、方法途径等需要老师的指导,只是随着探究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自主探究程度在增大,教师的指导程度在减小。

误区3  科学探究必须要有实验。

探究有实验探究也有理论探究,并不是一定要通过实验才能进行。例如:关于三力平衡的特征探究。可通过对几个物体分别受到三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的事例进行分析,观察、比较、归纳出三力平衡的特征:物体受三个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处于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定交于一点。

误区4  探究教学必须在重点和难点知识上展开。

误区5  探究教学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是一条规律性的要求,方法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只能融于知识的教学之中,必须以知识的教学为载体。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学习科学概念和原理是同样重要的, … …它们是相得益彰的两种学习结果。布鲁纳说过:知识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五、评价新――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高中物理新教程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评价,认为评价的目的是促进评价对象的表现和发展,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它具体应体现为:

( 1 )评价主体互动化。即学生和教师都应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管理者和家长也都参与评价,使评价结果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可,使学生、教师、管理者和家长通过评价都得到促进。

( 2 )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时,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尤其关注个体差异,对个体发展的独特性更要积极评价。

( 3 )评价方式多样化。即根据评价的目的、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如采用笔试与面试、实验操作、课题研究、成长记录袋、活动表现等方式评价学生,以期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 4 )评价过程动态化。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多次、即时、动态地评价学生,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关注学生获得了什么,而且应记录学生参加了哪些活动、投人的程度如何、在活动中有什么表现和进步等情况,细心了解其内心活动,记录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并与过去相关记录进行比较。

课程的评价应该坚持三维课程目标。诚然,纸笔测验对于知识的考查比较有效(也非万能)但对于过程与方法就差得多,而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更难。这就需要加强教学过程的评价。例如,教学中是不是向学生展现了科学的过程,还是只告诉学生公式,然后马上做题……当然可能领导只检查学生的年考、期考、月考成绩,但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我们不只是应付考试、应付检查,我们的责任是塑造一代新人……因而,我们把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探究等方面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不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

上一篇:建筑幕墙工程设计合同下一篇:初婚未育证明怎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