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化的三种范畴

2024-10-25

人类文化的三种范畴(精选3篇)

人类文化的三种范畴 篇1

人类文化的三种范畴

摘要:由生命体的认知机能在生命体的后天生命活动中产生出的影响和指导生命体主观行为的一切存在,统称为文化。根据文化的不同功能,人类文化分为三种文化范畴:一是知识文化范畴,二是技术文化范畴,三是观念文化范畴。知识文化使人知道自己的生活环境中都有什么样的客观事物及这些客观事物都有什么样的客观特性。观念文化使人知道自己在生活中想干什么事和想要什么东西。技术文化使人知道怎样干成要干的事和怎样获得想要的东西。文化是通过人的认识行为获得的。对于获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认识行为是人的思维。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属于技术文化的范畴。知识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更加深入和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客观实在。技术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不断地提高人的主观行为效率以更好地实现人的主观愿望。然而,观念文化的发展方向却有着客观上的不确定性。一是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民众总是根据自我生活经历所产生的感悟来不断地创新观念或重新选择观念,使观念文化的发展在民众中总是表现出多元性和盲目性。二是致力于建立人类和谐的社会生活的思想家们,一直都在寻求建立起良好和完善的观念文化体系的途径,而他们又总是各辟溪径。文化的发展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思维方式的发展。科学思维方式,是目前人们公认的最有效的发展创新知识文化和技术文化的思维方式。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却不适合于观念文化的创新发展。如何创造新的思维方式,创造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才能适合于观念文化的健康创新发展呢?这正是急需要哲学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知识文化

技术文化

观念文化 文化,是当今人类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全部财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化不断创新和积累的历史。文化的创新发展,今后仍然是人类进行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和全部内容。从范畴的层面上研究人类文化的基本构成和基本功能及其基本发生规律,或许能够开辟人类文化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一、文化

文化,属于生命体的行为学范畴。生命体的全部生命现象,统称为行为。从行为学范畴上讲,生命体的全部行为,可分为本能行为与文化行为。受生命体中遗传物质控制所产生的生命体行为,称为本能行为;生命体在后天的生命活动中受文化的影响所产生的行为,称为文化行为。也就是说,在范畴上,文化与本能相对应。生命体的文化行为,是以生命体的认知机能为基础的。只有具备了一定水平的认知机能,生命体才能够产生出一定的文化行为。由生命体的认知机能在生命体的后天生命活动中产生出的影响和指导生命体主观行为的一切存在,统称为文化。

从文化范畴上讲,文化的产生,是以生命体的文化行为为根据的,是文化行为的必然结果。生命体的文化行为,又是以相应的文化为依据和文化现象为根本特征的。文化行为的全部内容,都称为文化现象。文化现象,就是生命体在后天的生命活动中学习文化、应用文化、传授文化和创造文化的行为现象。

文化,只产生于生命体后天的生命活动,不能够通过遗传产生于先天。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生命体的认知机能水平相关。认知机能水平越高,学习文化和创造文化的能力就越强,文化现象就越是发达,文化积累也越是丰富。在已知地球生命层的众多生命种类中,或许只有一部分生命种类具有认识机能,这一部分生命种类的生命体就能够创造文化和应用文化,而另一部分种类生命体的生命行为或许就不会产生文化现象。

产生了文化现象的生命体种类,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对文化就具有了后天的依赖性。离开了文化,其后天正常的生命活动将会受到不良影响,有的甚至完全不能够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不能够产生文化现象的生命体种类,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就对文化没有依赖性。这正是界定文化现象的客观标准。

一只柞蚕卵,不需要任何后天的引导,就能够“独立自主”地适时孵化成小虫,“独立自主”地觅食成长,“独立自主”地结茧、羽化成美丽的蛾,“独立自主”地寻找伴侣做爱、产卵等等。柞蚕的一切生命行为,都完全是由其生命体中的遗传物质操纵的,完全不需要除了遗传物质以外的其他的事物来指导其行为。

一只刚出生的小鸟,就需要成年鸟的照顾才能够健康成长,才能够在成年以后掌握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才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许多人工喂养的鸟兽,由于没有获得在野外生活的文化技能,就不能够在野外进行正常的生活。

柞蚕的全部生活技能,是通过遗传物质在先天获得的,无论怎样都不会丢失。鸟兽的生活技能,有许多是在后天接受成年鸟兽的传授和自己创造的,离开了成年鸟兽的后天传授和自己的后天创造就无法获得。

文化的产生,增加了生命体在生活环境中获得生命利益的可能性,增强了生命体追求生命利益的针对性,从而非常有效地提高了生命体在生命活动中的行为效率,同时也大大丰富了生命体的生命活动内容。文化的发达程度,取决于生命体认识机能的发达程度和文化群体的有效文化积累程度。人类,被认为在地球的生命层中具有最发达的认识机能和最丰厚的文化积累,从而具有最辉煌灿烂的文化。

二、人类文化的三种范畴

文化,是人类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基础。每一个正常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最大愿望,就是追求生活的幸福美满。文化,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最基本保证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最基本手段。人类只有不停息地创造和积累自己的文化,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文化体系,才能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和谐美好。正确地认识人类文化的基本功能、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促进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文化的不同功能,人类文化分为三种文化范畴:一是知识文化范畴,二是技术文化范畴,三是观念文化范畴。知识文化范畴的文化称为知识文化,产生于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现象的客观实在的认识,其文化功能和文化形态表现为对客观事物的客观实在的认知和记忆及认知和记忆的具体成果。技术文化范畴的文化称为技术文化,产生于人们对如果利用客观事物的客观实在以提高自己的主观行为效率的认识,其文化功能表现为提高人们的主观行为效率,其文化形态表现为人们的主观行为方式的经验积累和创新。观念文化范畴的文化称为观念文化,产生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如何进行社会生活的认识,其文化功能表现为对人们的主观行为的原则指导,其文化形态表现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思想观念和主观愿望。

知识文化,使人知道自己的生活环境中都有什么样的客观事物及这些客观事物都有什么样的客观特性。观念文化,使人知道自己在生活中要做什么人和干什么事及需要什么东西。技术文化,使人知道怎样干成要干的事和怎样获得想要的东西。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正常生活的人所拥有的文化,其文化内容都必然同时包含了三种范畴中的文化,缺一不可。

三、知识文化

人对客观事物及其客观现象的客观实在的认识所形成的产物,就是知识文化,简称知识。人对客观事物及其现象的客观实在的认识行为,是以人的求知欲望为生命动力的。知识,是人的认知功能系统对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客观现象的反映。或者说,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客观现象的描述。知识文化的发展,是以人在主观上对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客观实在的真实和全面的反映的实际需求为目标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以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为基础的。人首先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产生一定的感觉,才能够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产生认识。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在机能上的局限性,人的感觉器官只能对部分客观事物的部分客观实在产生感觉反应,而对其他许多客观事物的许多客观实在都不能够产生感觉反映,所以,对于客观事物的许多客观实在的认识,就只能通过认识机能逐渐深入。相对于客观事物的客观实在,知识就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就有全面和偏面之分,检验知识正确和全面与否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客观事物的客观实在。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以全面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客观实在为目标的。检验知识的最终手段,也只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客观实在的有效感觉。

四、技术文化

人以积极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为目的,对如何提高自己的主观行为效率的认识所形成的产物,就是技术文化,简称技术。技术的创新发展,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支配和改造客观事物的主观行为效率为目标的。创造工具和使用工具,是人类最为典型的技术文化。

从形态特征上,技术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人体器官的主观动作的协调、准确和娴熟性为本质特征的技术:如杂技艺人的走钢丝技艺、厨师的烹饪技艺、书画家的书画技艺、工匠的制作技艺等等。这类技术可称为技艺型技术。要想获得高水平的技艺型技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较长时间的观摩学习和反复练习的过程,这就是一些高水平的技艺型技术通常很容易失传的原因。另一种是以对知识的运用或组合运用为本质特征的技术:如农民利用风力分离谷和糠、船夫用船运输货物、家庭主妇用木材作燃料等等。这类技术可称为知识型技术。知识型技术的突出特点,就是运用一定的知识,或把几种知识进行组合,巧妙地利用客观事物的自然力量,来有效地提高人的主观行为效率。对于有一定的知识文化基础的人,知识型技术通常只需要通过简单的观摩学习就能够获得。这就是知识型技术被发明创造出来后很容易广泛传播和不断积累的原因。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掌握的技术,通常都是既有技艺型技术的成份,又有知识型技术的成份。在许多实用技术领域中,对于技术效能的提高,知识型技术的贡献通常要远大于技艺型技术的贡献。实用技术的每一次实质性进步,通常都是由于知识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所带来的。相对于技艺的训练,人们对于知识型技术的创新,在客观上具有无穷大的潜力。“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知识型技术对于实用技术的进步所具有的关键性作用。对于一项实用技术,其中的知识型技术的进步水平,代表了该项技术的总体进步水平。丰富的知识文化虽然有利于知识型技术的创新。但是,人们学习知识与创新技术分别产生于不同的认识机能。有的人善于获得知识--学习成绩很好,却不善于创新技术--实践能力很差。有的人不善于获得知识,却很善于创新技术。有的人既善于获得知识又善于创新技术。有的人既不善于获得知识又不善于创新技术。

技术的创新,是以提高人的主观行为效率为根本目标的。所以,对于一项技术在性能上的检验和价值上的评价,最根本的标准,就是在提高人的主观行为效率方面所表现出的功效的大小。功效大就称为“先进”,功效小就称为“落后”,有功能就称为“正确”,没有功能或是有相反的功能就称为“错误”。

五、观念文化

在现实生活中,人对自己应该产生何种主观愿望和主观行为的认识所形成的认识产物,就是观念文化,简称观念。人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现象”,就是人的“自我”感觉。人的一切主观行为,产生于人的主观愿望。人的一定的主观愿望,产生于人的一定形态的“自我”。人的一定形态的“自我”,产生于人的一定形态的观念。一定的客观事物,对于一定形态的“自我”,表现为一定的利益形态和价值形态。所以,观念又常被人们俗称为“价值观念”。观念是人的灵魂,没有观念,人就不会产生明确的“自我”感觉,就不会产生主观愿望和主观行为,也就是没有“七情六欲”,生命的存在对于“自我”就会没有意义。

人的观念形态,确定了人的“自我”形态。人对“自我”形态中利益取向的认识和确认的结果,就是观念。观念中包含了人对“自我”形态的确认和对“自我”与生活环境所形成的利益关系的确认。观念,是人的“自我”在争取利益时的主观标准。什么样的客观事物能够使“自我”产生快乐感觉,什么样的客观事物能够使“自我”产生痛苦感觉,什么样的客观事物让“自我”感觉很美,什么样的客观事物让“自我”感觉很丑等等。这完全取决于人形成了什么样的观念形态。

观念的形成有三条途径。一是接受他人的观念灌输:在社会生活中,他人通过系统的文化教育,持续灌输某种特定的观念,就会使人接受并拥有该观念。二是受他人观念形态的影响:在与他人交往的活动中,人们通常都会受他人的观念形态(通过人的主观行为表现出来)的影响而接受他人的观念。三是自我对生活感受的认识: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通常都会对自己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的感受进行自我认识,也就是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省”和“感悟”,使自己产生一定形态的观念。不同的人,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生活经历的不同,对生活实践的自我认识不同,就会形成不同形态的观念。观念形态不同的人,就会形成不同形态的“自我”,就会产生不同的主观愿望,对于相同的客观事物就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态度。比如,有的人认为做一些扶贫帮困的好事是“积阴德”,对自己有好处,总是积极从事。有的人则认为这是“白费钱”,是自己利益的损失,总是消极对待。观念形态的不同,是造成有的人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品德高尚,有的人则表现为恶贯满盈的根本原因。

观念形态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主观愿望和对客观事物的不同的价值判断,在主观行为上必然会发生思想冲突。观念形态相同的人,也会由于共同拥有某种“低级”的观念形态而必然会发生利益争夺。思想冲突和利益争夺,是造成人们社会生活无休止的人为痛苦和灾难的恶源。要铲除这个恶源,最根本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人们共同拥有具有“崇高”形态和相同体系的观念。

人的观念形态和“自我”形态,都是人的“虚幻”的“精神现象”。对于不同形态的观念,没有具体的客观实在来作为判别其“是”“非”“曲”“直”的标准。这就是观念文化最显著的本质特点之一。

六、人的认识行与文化的产生 人的认识行为的驱动力,是人的主观愿望。人的认识行为,在形态上主要分为观察记忆、回忆、猜想和感悟。猜想和感悟就是思维(对于知识文化和技术文化是猜想,对于观念文化是感悟)。人的观察记忆、回忆的方式都是天生具备的,只有猜想和感悟的方式是在后天产生的。

人的认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过直接的观察和记忆,对经验和感受的事物进行简单机械地认识;第二个层次是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以对事物的简单机械认识为基础,对事物进行再认识。由于人对事物的认识分为两个层次,由认识所产生的文化也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文化具有肤浅、简单、偏面和机械的特点;第二个层次的文化具有深入、系统、全面和复杂的特点。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成果的产生,通常都是通过第二个层次的认识行为获得的,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的思维后获得的。人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属于技术文化的范畴。人类文化积累的过程,其中也包括了人的思维方式的不断创新和积累的过程。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初期,文化的积累处于原始阶段,人的思维方式当然也是非常原始的。在人类认识的历程中,人的思维方式是在发现和创造文化的实践中不断进步的。思维方式的不断进步促进了文化积累的速度,文化的不断积累又促进了思维方式的进步速度。在获得知识文化的过程中,人的主观愿望是要得知客观事物的客观实在。在对知识的猜想过程中,人的猜想方式的变化发展,是以高效率和正确地得知客观事物的客观实在为目标的。既然是猜想,就必然会发生错误。而人们的主观愿望是猜想正确。如何猜想才能够正确,或者说是如何猜想才能够少发生错误或不发生错误,这正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从没间断过的非常艰苦的猜想实践追求。在认识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技术文化的不断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人对客观实在的观察感觉能力,另一方面人们总结出了对猜想进行逻辑实证的“科学思维”方式,使人们所获得的知识在数量上和正确性上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由于是以客观事物的客观实在为标准,不同的人,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其思维方式和认识成果都很容易和很必然地趋向同一。

在创造技术文化的过程中,人们的技术创新通常都是以最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主观行为效率为目标的。新技术是否能够提高人们的主观行为效率,人们很自然和很必然地要经过实践中的比较来验证。技术创新的过程,就是猜想和实证的反复过程。由于是以真实地提高人的主观行为效率为标准,人的主观行为效率也是一种客观实在。所以,不同的人,在创新技术的过程中,其思维方式和创新成果同样很容易和很必然地就会趋向同一。在创造观念文化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自我快乐和避免自我痛苦为目标,自觉地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观念。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观念冲突和利益争夺,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快乐,反而带来了更多的痛苦和悲伤。只有极少数的圣人们,才能够以最广大民众获得欢乐幸福和避免灾难痛苦为目标,系统地创建崇高的观念体系。在创造观念文化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是以“自我”的感觉为基础的,绝大多数人又都是以追求“自我”的最大利益为动机的。人的“自我”形态不具有客观实在性,每个人的“自我”形态都有所不同,每个人对相同的客观事物的“自我”感觉都有所不同。不同的人,在创造观念的过程中,其思维方式和创造成果通常总是非常难以达到同一。在观念的“是”“非”冲突中,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是对的,都不会轻易地改变自己的观念,从而使观念的冲突与利益的争夺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最大的痛苦和烦恼。与人对知识文化和技术文化的猜想认识相比较,人对观念文化的创造只能通过感悟,其“正确”与“错误”无法得到实证。这也是观念文化与知识文化与技术文化的本质区别之一。从行为目的上认真考察比较人和一般动物的行为,或许当今人类社会的观念形态在总体水平上与许多动物并不存在质的差别,甚至量上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七、文化发展创新的方向和方式 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最客观、最现实和最紧要的主观需求。知识文化的不断更新,是为了不断地满足人们的认知功能系统天生所具有的对客观事物的客观实在的认知行为需求。技术文化的不断创新,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按“自我”意志支配和改造客观事物的主观欲望。观念文化的不断创新,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地认识“自我”、不断地调整“自我”与社会生活环境的关系、不断地认识社会和改良社会生活秩序的主观欲望。在观念文化的创新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是广大民众对生活感受的自发感悟所产生出的呈现盲目性的多元化观念,另一方面是“智者”们为了创造人类更好的社会生活而不断地开辟改良社会的新途径。

知识文化的发展方向,始终都是更加深入和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客观实在,以不断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望。技术文化的发展方向,依然是不断地提高人的主观行为效率,以更好地实现人的主观愿望。而观念文化的发展方向,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一方面需要良好的社会生活秩序来保证日常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在主观行为上又倾向于我行我素。对于致力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友善的人际关系的思想家们,则认为是需要建立起良好、完善和统一的观念文化体系。在文化的发展创新的里程中,人类文化的发展与人的思维方式的发展互为促进。对于知识文化和技术文化的发展,由于有客观事物的客观实在的唯一性为其发展指引方向,在其发展创新过程中,人的思维方式的发展方向也同样受到客观事物的客观实在的唯一性指引,这就使得人的发展知识文化和创新技术文化的思维方式的发展在客观上一直朝着唯一正确的方向前进。科学思维方式,是目前人们公认的最有效的发展知识文化和创新技术文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被人们普遍认为已能够适应和满足人们发展知识文化和创新技术文化的实际需求。

对于观念文化的发展,由于作为其发展基础的人的“自我”形态不具有客观实在的唯一性,在创新观念的实践中,人的相应的思维方式的发展方向就没有一个唯一的目标作指引,这就使得人的创新观念文化的思维方式的发展似乎完全受到人的“主观思维”的约束。一方面是广大民众对于自我生活感受的自发而盲目的感悟,或是对新创观念的轻信和盲从;另一方面是一些以拯救世界为已任的圣人们又各自为阵地以独特的思维方式不断地创造出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的新观念。无论是广大民众还是少数圣人,无论其用何种思维方式创造和感悟新观念,都无一例外地如同臵身于茫茫黑暗在大海上,在瞑瞑中朝着各自心中的方向划浆,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各走东西了。这就使得创造观念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文化的发展方向总是呈现出多元性倾向,观念文化的发展创新在社会生活中也总是会不断地出现或是“百家争鸣”“百家争斗”、或者是“一家独霸”“百家不服”的现象。

科学技术目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果。许多人试图用科学思维方式来进行观念创新,但实际上一直没有取得成效。最典型的经验,就是电视上经常举办的“大专辩论会”:拥有相同的科学知识文化的双方,运用相同的科学思维方式,却能够在两种相互对立观念的冲突较量中,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无论双方怎样努力,也只能使这种冲突较量难分“是”“非”和“胜”“负”。这就是观念文化如何创新的最关键问题。

千年刚过,人类历史又跨入了新的纪元。全球化的经济浪潮推动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空前提高,促进了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空前提高。然而,不同意识形态间的斗争却依旧持续着,依旧是造成人类社会动荡不安的难以消除的根本恶源。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从来都需要一种完善的观念体系来统一人们的思想观念,来有效地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从而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生活的和谐完美。那么,观念文化的创新发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有可能实现人们心目中的发展目标呢?原则上,必须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合理统一的观念文化体系,确立人们合理统一的价值观念,而不是任观念文化在多元的方向上无序地发展,才能够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创建统一的观念文化体系,人们就必须首先要创造出适合于创建观念文化的思维方式,才能够使不同的人们创造新观念的成果逐渐趋向同一。如何创造新的思维方式,创造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才是合适的呢?这正是急需要哲学来解决的问题。

人类文化的三种范畴 篇2

一、文化工业研究的功能主义视角

英国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文化功能学派将社会的每个部分都看做具有某种“功能”或者说对某个基本需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进而, 通过研究子系统是如何实施其影响, 发挥其功能, 解释该系统的存在和运行。他将社会分为了三个层次:生物的、社会结构的、符号的。社会如果要正常运行, 这三个层次就必须达到一致, 即需要同时满足每个层次的基本需要或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另一位功能主义的奠基人拉德克利夫·布朗则在改进功能主义的前提上提出了功能主义的主要问题——目的论倾向。他认为, 真正需要我们去发现和解决的问题是之前一直被人忽略的问题, 即什么条件才是生存所必须的条件。并且由于社会结构和环境的不同, 所以对于不同社会系统所必需的条件也不同, 分析时也应该避免单一的决定论。英国的文化功能论为研究文化工业的多种表现形式是基于何种社会结构而产生的符号, 以及其存在条件为何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欧陆, 涂尔干对宗教问题一直怀有着浓厚的兴趣, 所以他的功能主义研究多为通过对原始部落图腾崇拜进行的研究, 他发现宗教本质上就是集体意识的外在体现。在揭开了宗教的神秘面纱后, 他对宗教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因为宗教的信仰体系本质上是当地的道德体系, 因而人们能够通过宗教而延续当地的价值观念, 保持传统的集体意识, 并且宗教还能够使人振奋, 在信徒遇到不幸的时候给予他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支持, 减轻他们的痛苦, 重建个人信念与集体信念之间的平衡。正因为如此, 我们借助涂尔干的理论, 可以看到许多的文化工业产品中也带有不同程度的宗教色彩, 涉及大量道德取向。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 随着帕森斯的《社会系统》发表, 功能主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帕森斯认为, 一个社会如果要正常运行下去, 就必须具有四种功能前提, 分别是适应功能、目标获取功能、模式维持功能以及整合功能, 这就是著名的“AGIL模型”。他的弟子默顿正是其中的受益者, 他对帕森斯的理论作出了改进, 提出了“显功能”与“潜功能”, “正功能”与“反功能”。帕森斯的另一位学生卢曼也在批判帕森斯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框架, 他强调通过减少环境复杂性来满足主导的功能必要条件。他舍弃了帕森斯框架中许多细节, 认为系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减少环境复杂性, 进而增加可预期性。帕森斯的理论框架和矛盾的概念丛为分析文化工业及其产品提供了良好的问题意识及其陈述模式:文化工业能否起到维系社会结构的功能?在其热热闹闹的背后, 潜藏着何种脉络, 是否会销蚀主流价值?

二、文化工业研究的冲突理论视角

近年来, 随着传播技术和媒介文化的无孔不入, 文化的传播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塑造着我们的认知方式和情感结构。最初的传播含义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传递一定的信息、态度和观念。后来人们将从一处通往另一处的方式或渠道定义为传播”。也就是说传播使得人获得了延伸。不光是人的感官所带来的物的延伸, 也包括人的认识所带来的自我的延伸。

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 文化工业所创造出来的“拟态环境”具有极强的欺骗大众的意义以及它是可以作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武器的。文化工业与其他领域一样, 其根本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而不是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服务, 或者提高民众的精神文化素质为目的的。因此, 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则认为, 这种以商业作为其意识形态的为的只是得到最大利润的文化工业产品, 将人们不知不觉的变为了商品拜物教的教徒。一些影视剧评论者正是秉持这一思想, 认为文化工业产品实际上是商业利润冲动的结果。

但是, 文化工业与意识形态的关联何在?霍克海默、阿多诺的研究深具启示意义。他们在《启蒙辩证法》中这样描述的:“在垄断下, 所有大众文化都是一致的, 它通过人为的方式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 也开始明显地表现出来。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装扮成艺术了, 它们已经变成了公平的交易, 为了对它们所精心生产出来的废品进行评价, 真理被转化成了意识形态。”他们指出, 文化工业所创造这种所谓的“大众文化”具有控制人们欲求的能力, 它潜移默化中使人们的自主选择权被剥夺, 文化的过于工业化使其产品具有高度同质性色彩, 慢慢地将这种产品色彩推入人得主观意识色彩, 从而形成了一种人与文化工业商品处于一种被动的异化状态。

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工业的价值扭曲逐渐产生了文化功能的负面异化。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提到:“工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 他个人的生命就是不依赖于他、不属于他、转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 这就是自我异化”。而卢卡奇则将异化概括为“人自己的活动, 人自己的劳动, 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 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 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 同人相对立。”【1】文化工业就是把陈旧的、无人理会的东西加以融会, 以一种新的形式表现出来。而穿越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工业形式则成为了文化工业带给人们“迷失”的典范。

三、文化工业研究的互动理论视角

著名艺术史学家和社会批评家约翰·瑞斯金提出:艺术 (和自然) 是社会生活的解毒剂, 因而浸淫于艺术便是一种治疗过程。文化社会学中的塑造理论则认为, 艺术会将其思想置入人们的大脑, 而作为文化工业各类产品则成为了较为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在美国开始的关于电视与暴力的问题的研究, 得出了电视暴力必定影响社会的结论。费尔森在之后进行的元分析中得出了:如果没有电视, 观众不会想到这些暴力形式的论断。也就是说, 观众是在一种传播技术创造的不在场互动中理解这些电视暴力的。

在理论层面, 布鲁默的互动论为之提供了解释框架:人们在对任何事物或者社会互动时, 都将经历一个自我对话的阐释过程, 我们在面对不同互动时都将根据事物的意义来采取不同的形动。然而, 这些特殊的意义又是人民在以往的互动过程中所赋予给事物的。文化工业生产出的产品是为了迎合社会大众的内心需要, 虽然被许多学者批评是平庸的, 缺乏深度的, 但正是这种文化工业产品得到了人们所认可的意义, 即廉价的娱乐。如:穿越剧就是在穿越的这一大背景下结合一定的历史情境, 将偶像, 多角爱情等现代娱乐元素加入其中, 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有了较为完美的结合, 吸引了一大批人参与, 特别是女性和青少年, 使人们与剧中的人物进行互动, 但每个人在意义的理解上由于认知等的原因有着个体的差异性, 当将过于文化工业化的娱乐这一大众认可的意义异化时, 在与自我对话的环境, 往往会将意义往符合最大限度娱乐自身和摆脱焦虑的角度去出发, 使得自身陷入到电视剧娱乐的情境中去, 引起节目与自身的最大共鸣, 有利于形成一定的心理防卫机制。

班杜拉在研究外在环境对人的作用时提出社会学习的概念, 认为个体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模仿, 观察, 示范得来的。而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则认为:我们会对自己展现在别人面前的形象加以想象, 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以及一些自我的感觉的观点。也就是说人们总是在想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他人对我们的态度可以是积极的肯定也可以是消极的否定, 或者说是一种中立, 但我们必须要把这种态度与自己对应, 反射到自己的内心, 就是一种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自我心理暗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文化工业互动中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 一度被看做是社会学的唯一理论范式的功能主义受到了激烈的批评, 这种代表社会学保守派的, 强调社会的稳定和整合的理论受到了各种新理论的质。其中就包括带有浓厚社会学激进特点的, 强调社会冲突对于的社会巩固和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的社会冲突论。无论是功能主义还是冲突理论, 都将无法摆脱互动的影响, 只有互动才能体现功能价值, 才能有冲突可言, 而且冲突中也包括功能的存在。

在社会冲突理论中, 人们通常认为人类互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就是:冲突。作为一个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的倡导者, 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中和结构功能冲突理论与“左派”冲突理论之间的矛盾。并在对结构功能理论进行扬弃的基础上积极地探寻功能主义冲突理论新的发展方向。科塞所研究的社会冲突对于群体的建立和维持的功能是站在齐美尔“社会冲突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过程形式”的理论观点之上进行的, 并指出在一些特点情况下, 社会冲突可以在群体和其他人际关系中承担起一些决定性的作用, 它具有一定的适应和调试能力来增强特定的群体或者社会关系, 而并非全部起到的是分裂作用的消极因素。它具有的积极功能则是在社会冲突的主题不涉及主流价值观、信仰等问题时所体现的。

科塞提出频繁且低烈度的冲突具有一定的“正”功能, 并且能够使这种冲突的“正”功能持续保持其积极作用。人们重新组织行为依靠自我反思——这种反思通过频度高但烈度低的冲突来实现——从而在冲突关系中缓解它的规范调节程度, 然后再通过一些合理的常规化渠道释放不良情绪, 使其步入正轨。对此, 他提出了人们可以通过找“替罪羊”的方法来化解社会冲突, 将社会中的紧张情绪向替代目标发泄, 从而达到消除心理紧张、排出不满甚至敌对情绪的作用, 这就是科塞的“安全阀”理论。

穿越剧所具有的特殊亲和力, 使得部分人们易于将电视剧中的刺激与现实连接起来, 也就是说穿越剧带来了镜中我的连接效应。而这种连接行为的产生, 摆脱现实中存在的对心理上的焦虑情绪的快感, 使得该刺激行为在与社会情境互动中进行一定的强化, 并在不断接受节目的同时进行自我意义的阐释与修正。如果“安全阀”使用错误或与预期目的发生偏离, 就会像穿越剧迷一样, 因为在现实中所存在一定焦虑, 在面对现实中的压力、挫折时不能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 反而消极地躲避现实, 把希望寄托在一种虚幻的情境中, 希望自己能像穿越剧里的人物穿越到某个时代。

正是因为他们上述理论视角告诉我们, 一个新时代的文化工业需要多维地审视。同时, 这些理论视角还告诉我们, 文化工业产品本身并不值得吸引如此诸多的负面评论, 而是其所表达的内容是否符合历史本身的逻辑以及是否扭曲或影响现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才是我们对文化工业应有的评价标准。

摘要:“文化工业”自出现以来, 就受到各学派的热议。功能主义认为文化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履行某种重要的社会功能。冲突理论的法兰克福学派将文化工业定性为“欺骗大众”的文化工具。互动理论的学者则认为, 文化工业是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互动形式, 是有意义且迎合大众内心需求。三种不同的理论观点, 在文化工业的发展过程中都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

人类认知的三种眼睛 篇3

圣波拿文彻是著名的神秘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人至少有三种得到知识的模式,即“三种眼睛”:肉体之眼,藉此感知时空对象的外在世界;理性内观之眼,藉此得到哲学、逻辑和心智本身的知识;以及默观之眼,藉此得到超验实相的知识。人类的“三种眼睛”相应于长青哲学(Perennial philosophy)对生命所描述的三种主要范畴,分别是显著的(肉体和物质)、微细的(心智和生命)与本因的(超越和默观)。

逝去的默观之眼

肉体之眼参与了人共有的感官经验所挑选出来的世界,有些部分是肉体之眼创造的,有些部分是肉体之眼揭露出来的,这是时空和物质的范畴,是由所有拥有相似肉体之眼的人所共享的范畴。肉体之眼是基本的感觉运动的智能——客体恒常性,它是实证之眼,是感官经验之眼。

理性内观之眼,或较普遍的说法是心智之眼,参与了观念、想象、逻辑和概念的世界,由于现代思维有很多仅来源于实证的肉体之眼,所以很容易把心智之眼简化成肉体之眼,这是一种常见的错误。心智范畴包括了感官范畴,但也超过感官的范畴。虽然心智之眼要依赖肉体之眼来得到大部分讯息,但心智的知识并不纯然来自肉体的知识,也不只是处理肉体的对象。我们的知识不全然是经验和肉体的知识,逻辑演绎的真理是基于内在的一贯性,而不是基于其与感官对象的关系。

默观之眼相对于理性内视之眼,就好像理性之眼相对于肉体之眼。默观也超越理性,就像理性超越肉体一样。默观既不能简化成理性,也不是来自于理性,就像理性不能简化成肉体知识,也不是来自于肉体知识一样。理性内视之眼超越经验,而默观则超越理性、超越逻辑、超越心智。

人类拥有肉体之眼、理性内视之眼和默观之眼,而每一种眼睛都有自己的知识对象(感官的、心智的、超越的);较高阶的眼睛不能简化成较低阶的眼睛,也无法以较低阶的眼睛来解释;每一种眼睛都有自己适用的领域,若想单凭一种眼睛来完全掌握所有范畴,就必然造成谬误。

当一种眼睛试图侵占任何其他眼睛的角色时,就会产生错误。

几大宗教的主要缺陷,都是犯了上述错误所致。佛教、基督教和其他宗教在超验层面对终极实相具有洞识,可是这些超越语言的洞识与理性真理与经验事实混杂在一起了。长久以来,人类还没有学会区别肉体、理性内视和默观之眼。例如,由于天启、逻辑与经验事实混淆在一起,三者被不分领域地看成单一真理,结果是:哲学家探讨并证明了宗教的理性部分是错的,而科学证明了宗教的经验部分的荒谬。由此来看,西方的灵性传统被颠覆了,只剩下哲学和科学知识。

而在最近一百年中,哲学根据心智之眼而构造的理性体系,也被新的科学实证论所毁灭。至此,人类的知识已缩小到只剩肉体之眼。默观之眼和心智之眼逝去——人类把自己获得有效知识的工具局限在肉体之眼。

科学变成科学主义,不只是作为肉体之眼发言,也为心智之眼和默观之眼代言,这样做的结果犯了教义神学所犯的相同错误。宗教因为教义神学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科学家试图驱使科学以肉体之眼来处理三种眼睛涵盖的所有范畴,为此科学和世界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当科学标准成为唯一的真理标准,造成的问题是:以部分来充当整体,于是肉体之眼对于自己看不见的,会说那不存在,而不是说看不见。

众生应享有的两种自由

我们必须了解科学知识并不是唯一的知识种类,它只是精雕细琢的肉体之眼,还有超越科学知识的心智知识和默观知识。所有知识的结构基本上相似,也就是说,所有知识都包括了三个基本的成分:

1.工具或指示的部分。

这是一整套单纯或复杂、内在或外在的操作方式,它们都具有这样的形式:“做了什么才看得到什么。”

2.启明的部分。

这是指示的部分所引发出的特殊知识之眼,由此得到启明的识见。除了能自我启明之外,还可以产生下一个可能性。

3.共有的部分。

这是把启明的识见真正地和其他使用相同眼睛的人分享,如果别人也同意所分享的识见,就构成了真实识见的共有证据。

这是使用眼睛得到任何真知识的三个基本部分,当一种眼睛试图拿自己的知识和较高或较低的眼睛比较时,确实会使知识变得更形复杂,可是这三个部分仍然是这复杂知识的基础。

如果有人拒绝训练某个眼睛(肉体、心智、默观),就等于是拒绝看那个范畴,于是我们就有理由拒绝这个人的看法,把他排除在共有的证据之外。若有人拒绝学习几何学,就不能对毕氏定理的真理表示意见;若有人拒绝学习默观,那他对佛学真理所表示的意见就不会被接受。

最重要的事就是避免把肉体之眼、心智之眼和默观之眼混淆在一起。不应该把超越的洞识描述成好像是实证的科学事实,因为这些事实无法以科学方法来验证,只会使超验领域招来荒谬叙述的恶名。

理性启蒙和灵性开悟使用的是同一个词:enlightenment。两种启蒙都论及最宽容的心灵、最高贵的灵魂,以及人性共通的命运;两种启蒙都在大声呼唤人类最佳的存在方式,以及我们还能达到怎样的高贵;两种启蒙汇流为一,指向众生的解放,一方面是时间领域内的解放(西方理性启蒙),另一方面是超越时间层面的解放(东方灵性开悟),政治自由与灵性自由在此交织,成为一种文化的理想经纬。

如果众生无法享受这两种自由,还凭什么谈论世界和平呢?如果任何灵性之子的脸上都看不到这两种自由在发光,还有什么深刻的喜悦?如果灵魂无法在浩瀚无限的世界里解脱自在,谁能真的在夜里安睡呢?

或许,政治自由结合了灵性自由,时间结合了永恒,空间结合了无限,我们最终才能得以安顿,得以静定,得以自在,以关心构造宇宙、以慈悲构造世间,以善意、亲切、喜乐接触每一个灵魂,以永不褪色的荣光点亮万事万物。真善美的声音正在召唤我们,正在以不同的说法方式召唤你和我,一起来见证有情众生的解脱。

上一篇:榆树乡依法行政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