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是人类的需要

2024-07-12

文化交流是人类的需要(精选9篇)

文化交流是人类的需要 篇1

近日,笔者有幸到某地区的一所学校参观。据说,该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有一些成功做法,此行的目的也就是在此。在参观这所校园的过程中发现,该校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上的确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精细化程度很高,达到了“移步换景”“一步一景”“让每块墙壁都能说话”“让每棵花草都能开口”的境地。如,在每幢教学楼的楼梯口,我们都能看到墙上贴着设计精美、装帧考究(估计造价不菲)的标语牌,如,“靠右行走,找自己前进的道路,给别人发展的空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富有教育意义以及人生哲理的警句;每一块草坪里标语亦是如此:“给我一点爱,给你一片绿”“让我们一起成长”“草色青青,脚下留情”等;走廊有走廊文化———悬挂着各种条幅(如,名人名言、格言等);餐厅有餐厅文化———张贴着关于节约粮食的图片、格言与警句;甚至在厕所里,都是“文化四溢”:“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来也匆匆,去也冲冲”……整个校园,笔者发现凡是能贴标语、竖牌子的地方,都能读到既有教育意义又非常有文化韵味的名言警句、格言谚语或者温馨的标语。

按理说,这些张贴的、静态的校园文化,对生活其中的学生的发展所起到的熏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能给学生带来一些美好的感受,一些有益的启迪,也肯定会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学校相关内容的教育深化、落实、强化到位的话,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一定是很成功的。于是,笔者在听取该校校长汇报的过程中,在课间活动的时候悄悄地走出会议室,以零距离感受一下该校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动态校园文化。然而,笔者的所见所闻却是不尽如人意,彻底改变了最初的美好印象:笔者去了一趟学生厕所,发现男生厕所小便池上侧的瓷砖上有不少脚印。而且,有好几次学生进入厕所都是用脚踢门;笔者从三楼下二楼的时候,后面一个高年级学生突然从笔者身边冲下去,他的胳膊撞在笔者的胳膊上,幸亏笔者反应快,右手急忙抓住扶手,要不然就得跌倒在楼梯上了,而他呢,非但没有说一句“对不起”之类的礼貌用语,反而是一步两级台阶地冲了下去,一转眼就没影了;草坪上的标语亦未能发挥任何作用,在笔者行进的过程中,就看到有四位学生为了抄近路而践踏草坪……之后,笔者回到了会议室,耳边听到该校校长正颇为自豪地谈该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心中疑惑顿生:试问,那些张贴的、设计精美、装帧考究的校园文化,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只是静态的,而未能内化为学生的行为,未能形成动态的校园文化,这样的校园文化建设还算成功吗?

我们需要的是动态的校园文化!何谓动态呢?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网上对校园文化的最佳定义)不难看出,我们通过努力所建设的校园文化不是停留在“写在小册子上、贴在墙面上、说在嘴上”的静态层次,而是已经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有效的引领并内化于学生的言行,成为学生的内在要求和自主习惯的动态层次。举个例子,就拿上述校园的楼梯口所张贴“上下楼梯靠右行走”这一标语来说吧,仅仅是停留于张贴这一静态形式,还不能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如果该校的每个学生在上下楼梯的时候都能自觉地靠右行走,没有争先恐后,没有你推我搡,更没有迎面相撞,即便是没有在楼梯口张贴这样的标语,那我们仍然可以说,这所学校已经形成了文明楼梯行走的文化。试问,当我们的学生在走廊上不你推我挤、不争先恐后,全都自觉向右行,即使没张贴相关标语,我们能说我们的学校没有走廊文化吗?当我们的学生都能文明如厕,我们能说我们的学校没有厕所文化吗?当我们的学生在食堂就餐时都能有序排队,并且不浪费粮食,我们能说我们的学校没有就餐文化吗?换言之,真正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就是由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动态言行所组成的。如果在我们的校园里,每个地方,每个时间段,每位学生都能有意识地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即使不张贴标语牌,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是成功的!

我们需要的是动态的校园文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苏霍姆林斯基是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吧。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学生参与校园环境建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进行植树、种花、浇水、施肥等),通过亲身参与,培养学生对自然财富的珍惜态度,使他们爱护和充实已有的自然财富。在帕夫雷什学校毕业生的来信中经常有这样一些关切的询问:“我在毕业考试时栽的那棵苹果树长得怎么样了?”“您还记得那株开始要枯萎,经我们移栽后又复活了的玫瑰吗,现在情况如何?”“俄罗斯朋友们寄给我们的那些花椒树都扎根了吗?”这些关切不仅表现出学生们对自然事物的喜爱,而且也表现出对一度进入过他们精神世界的事物的珍惜。当学生们参与环境建设后,每个人都成为了当事人,就比较容易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试问,从学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这些动态的言行不正是校园文化的最好体现吗?

我们需要的是动态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不是靠“贴标语”“竖牌子”就能做出来的,只有把“上下楼梯靠右行走”“爱护花草”“不随地吐痰”等这样的理念内化于学生的言行之中,把这些静态的标语、牌子落实到动态的言行中,并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现在坚持到将来,把这些小事做好了、做长了、做成习惯了,才算是真正成功的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交流是人类的需要 篇2

教学对象: 初二 授课教师:陈小群

型: 欣赏.评述 课

时:30分钟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八年级上册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课程,教材选择了一些中外美术作品,包括绘画、服装、工艺、建筑以及摄影等,引导学生领会美术在人类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是如何反映社会文化,以及社会文化是如何影响美术创作的。此外教材突出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学会从文化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作品中反应出的时代文化和历史。

学情分析:

1、初二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反应为“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来求得自我肯定,往往表现的很固执,但这个时期是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它决定着人一生的性格、心理、个性等等。

2、进入八年级的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也掌握了部分历史知识和文化材料,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欣赏评述有了很大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在不断提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让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并对“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这一观点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与方法:.从观察入手,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步将历史、地理、美学等学科知识与美术知识结合,体会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加深对“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这一基本认识的理解。激发对学生丰富文化遗产的珍惜意识。

情感价值观:.学生通过对作品的赏析,认识美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而加强对美术的热爱之情。2.通过美术作品欣赏,激发对人类丰富文化遗产的珍惜意识。

教学重难点: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

教学方法 :

讲授法

讨论法

游戏法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原始.岩画—原始.商—北魏.唐(唐朝人物画)—明清—课堂总结 导入:(8分钟)

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美术老师,我姓陈,(写下名字)尔东陈 大小的小,君羊群。

师:我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爱好读书、唱歌、打乒乓球等等,以后的美术课就由我来给大家上课。我的课堂规则,只有两个,纪律,不说闲话,不做闲事儿,另一个轻松一点,别激动、别冲动,也别乱动。当然作为你们新老师,我要送你们一个见面礼,我要请你你们看电影!不过大家不要激动,只是一个片段而已,请大家仔细的看,(播放视频)

师:看了视频,能看出这是什么电影吗? 生:疯狂原始人,师:对,那视频中的主角他在做什么?画的什么画?在什么地方画的?

生:在原始社会,没有文字,于是他们就想尽各种办法记录自己的生活。画画也是一种,师:比如说这些,(子比如说这张)就是岩画,刚才我到的就是各种地区的岩画,大约是在1万年多以前,也就是原始社会,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类用红泥、木炭或动物的鲜血等,在岩壁世界上最早的岩画。那个时候人们还没有发明还文字,却已经学会了画画,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绘画从来都要比写字来的简单。

那我们通过这张岩画,可以来猜测,原始社会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请多名同学回答)

(狩猎社会、平均分配、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力)

师:他们使用的工具是弓箭,而且是比较简陋的弓箭。它告诉我们,人们主要是依靠打猎手段来获取食物,并且他们个人的力量渺小,只能集体行动靠集体的的力量来获取食物来维持和生存。另外他们的绘画水平也是相当的低,跟小班的孩子画的差不多。这个时期的人类他的水平其实也和幼儿差不多。

师:这就是一副岩画背后代表的信息。它不仅仅具有美学的意义,而且能够代表一定的文化特征,所以我们说“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二、原始.商

师:好的,时光飞逝,过了几千年,这个幼儿园的小孩终于毕业了,上了小学,这个是他又有那些变化呢?我们用相同的方法找出答案。

师:这是商代的代表作品,青铜《鸟纹爵》大家对比一下,人类发展到了商代,有什么样的进步和特点? 20秒思考时间(请同学完成)

生:商代使用材料是青铜,他比陶土更加的实用、坚硬、而且当然技术要求更加难,他的生产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另外,它花纹更加的美观复杂了,原来就是简单的手拉手。而且这是一个用来做什么的东西? 生:酒

对,这就说明商代已经有酒了,因为这是一个喝酒的器具嘛!

三、唐朝

师:好了,又过了不知多少年,它小学毕业了,进入到中学,这两张师北魏和唐朝的美术作品,我们就当作师它的初中和高中阶段。接下来把时间交给你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两分钟思考,然后一一列出来。

(多名学生回答):审美(胖瘦),服饰变化、色彩、发型等等,总结:(板书)

还有这个,这师一匹骆驼驮着几位长着大胡子、比较壮的人并且弹奏乐器的人。各位福尔摩斯,能发现什么线索吗? 生:(多名)师:这件美术作品,反应出了唐朝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国家,这几位很明显的是外国人嘛?

2、唐朝在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艺术等领域都有非常辉煌的成就。是我们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候。著名的三彩釉陶就兴盛于唐朝,所以被后人称为“唐三彩”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这里有两张图片,每一张给你们二十秒的时间记住它,然后进行抢答。我提醒一下,可能会是细节上的问题,1、第一张是簪花仕女图:

画面中有几只动物:三只(鹤和狗)画面中有几个人:六个 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簪花是什么意思?

师:他们一共六位宫廷女性,五个贵族,一个仆人,有的在遛狗,有的摘花、有的赏花、有的在逗白鹤,有的在闲逛。这就是贵族女性的生活,十分的闲适安逸,甚至无聊到空虚的程度,另外从画面中,几位女性比较胖,反应出唐朝的审美,还有他的妆容发型都代表着整个唐代的流行风尚。还有她穿的衣服比较清透,反映出这是一个对女性来讲比较开放的社会,以及他们的纺织技术比较发达。我们看第二张《虢国夫人游春图》

谁是虢国夫人?

唐朝后期唐玄宗最宠爱的女人“杨玉环的三姐”这幅游春图描写的就是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两姐妹三月三游春的场面,我们看他骑得马,这种品种品相的坐骑呢?相当于我们现代的林肯、劳斯莱斯,出游而已,几匹昂贵的座驾,外加几个保镖在前边开路,再带上自己的姐妹儿齐国夫人,还带上一个保姆,几个仆人。另外给这几个下人也配上座驾,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杨氏一家势倾天下的奢侈生活,师:好的,讲到这里请同学们思考,唐代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请同学起来全面的给我们总结一下。生:

1,师:回答的相当全面和正确,总结:简单来说唐朝的社会是开放、富足、先进的。是我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其影响之大,以至于现在华人在国外居住的地方还叫做”唐人街“

他们的审美也是偏向丰肥浓丽 女性。正好有一个代表人物,它是四大美人之一,她是? 生:杨贵妃

文艺复兴时期(8分钟)

师:这就是各时期的美术作品,它反映出每个时代不一样的文化、经济、社会。我们来看看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这个定律在外国是否一样的适应?

师:这是两张欧洲的画,一张名字叫做《弯曲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和一张《椅中圣母》。

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从颜色啊线条啊等各个方面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两分钟时间)

生:(请学生回答)师:我来小结一下

共同点:宗教题材:画的都是神,圣母和圣婴,他们两师母子的关系,中世纪:、中世纪的神,僵滞、单调、呆板、远离生活,没有生气,使人敬而远之,非常严肃,甚至有点吓人的感觉,表现中世纪社会(存天理、灭人欲)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神、真实自然 富丽而和谐 鲜活 贴近现实生活,生动,使人倍感亲切,崇尚人性和科学。

那同学接下来这个问题需要你们自己独立完成,请问《椅中圣母》反应了文艺复兴怎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你们可以尽可能的大胆猜想一下。(给大家两分钟的讨论时间时间)生:()师:其实只有四个字:人文精主义。,其核心是人乃万物之本,主张以个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但他们还是相信有神,但是神也是有人性的,他们冲破了封建的专制和宗教神学的思想对人的束缚,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所以美术作品是时代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的产物。他出来能带给我们美感,还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他也像一本史记,记录了我们整个人类的文化和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我要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就像你们保护你们的日记本一样,东藏西藏、还要拿个小锁锁起来一样的。

文化交流是人类的需要 篇3

“文化”概念舞动起来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教授,走过“文化苦旅”,开创“文化大散文”之新风,如今放谈“文化”,充满激情,凸显凝重,启迪读者。日前推出的新作《何谓文化》,凝练出世界上最为简短学理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余秋雨教授是当代伟大的文化学者之佼佼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思维睿智,著作等身,《文化苦旅》让读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让人透视《吾家秘史》,《霜冷长河》预示《极品中国》……余秋雨教授最有资格申论“文化”。

教科书或词典里对“文化”的解读:从广义上讲,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社会物质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连续性的基础。我辈耳熟能详的“文化”内涵是——“无产阶级文化是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优秀文化遗产和总结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经验而创造发展起来的”,即“先进的文化”。通常说的“文化”,简言之,系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初暼《何谓文化》的书名,似嫌题目真够大,望书名而生畏;可是迅速翻阅过后,却爱不释手,原来秋雨教授用他惯用的“理性思维”、“感人体悟”、“生动事例”,加之独有的“大散文手笔”,让抽象的“文化”舞动起来。正像一位记者所评说,余秋雨教授从“学理、生命、大地、古典”四个方面解读“何谓文化”,是他二十年来思索和行走的重要收获。拜读完《何谓文化》,豁然开朗,“文化其实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每个人都是文化人,你只要表现非常好的文化风范,周边也会受到影响”。“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以爱和善良为目标,那么,文化的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都会因为这个隐藏的光源而晶莹剔透”。值得深思的是,“儒家文化宣示的非常堂皇却分析不多,而佛教文化却建立了一个更精密的精神架构”。用洋人雨果的话说,“善良是精神世界的太阳”。

在博览群书考察世界中

总结中华文化特点

秋雨教授读书的广度和深度即“读万卷书”,考察世界的毅力和兴趣即“行万里路”,是当今学者圈里屈指可数的“大家”。秋雨自白,“我的文化课程,部分完成于课堂,部分完成于书房,而更重要的部分,则完成于一个个遗迹废墟,和一个个救灾现场”。先生的感悟是——“由于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因此任何一个经济社会里它都具有归结性的意义”。秋雨教授为我们归纳了当今世界学者们的共识,可资借鉴。诸如:“一个社会不管发达或不发达,表面上看起来是经济形态,实质上是文化心态”;“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化”;“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过程”;“赚钱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衣食,而是为了荣誉、安全、自由、幸福,这一些都是文化命题”……秋雨教授特别提醒我们,说这些话的人,大多是经济学家,而不是文化学者。他们不深刻,却是明白人。

沿着这个理念想开去,我们终于承认: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因之,如果以爱和善良为目标,文化的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全会因为这个隐藏的光源而晶莹剔透。中国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正在于“仁者爱人”,“爱人者恒爱之”,“与人为善”,“止于至善”。可见,中华文化和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有天然的相通之处。因之,人类的“存活之道,繁衍之道,发展之道,必然包含着大爱之道、善良之道”。西方文化的箴言是“善良是精神世界的太阳”。太阳的“正能量”就是“普适价值”。让我们惊喜且心悦诚服的是秋雨在诠释文化“古典的回答”中,潜心今译《心经》,那流畅的文字——去吧,去,到彼岸去。大家都去,赶快觉悟。——让我顿悟,在彷徨中寻觅空门的佛学,追求在“精神彼岸”建立一处净土,“人之为人,在本性上潜藏着善良的种子”。让人看到“佛教文化建立了一个更精密的精神架构”。

余秋雨教授把中国文化的特性总结为“三道”,即“礼仪之道”、“君子之道”和“中庸之道”。所谓“礼仪之道”是一种“社会模式”。简言之是一种便于国定、便于实行、便于审视、便于继承的生活化了的文化仪式。孔子主张的“克己复礼”,正是教人们奉公守法;荀子认为“礼者,人道之极也”。所谓“君子之道”是一种“人格模式”。是治国不成退而求其次的奋斗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秋雨的笔下,“修身是出发点,谁知辛苦到后来,治国、平天下的计划基本落空,因此,由出发点又变成目的地。他们修身的模型就是君子。”所谓“中庸之道”是一种“行为模式”。秋雨认为,中庸哲学经由儒家和道家的深刻论述和实践,已经成为国人的基本行为模式,与世界上其它一些地方一直在痴迷的宗教极端主义和军事扩张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庸之道”在一次次巨大灾难中起到了关键的缓冲作用、阻爆作用和疗伤作用,既保全了自己,又维护了世界。

透视中国文化弊病

和描述当前文化隐忧

余秋雨教授善于在批判中继承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化体量大、寿命长,弊病当然很多”。秋雨在分析中国文化的“三道”后,又对应地指出中国文化的“三弱”。

中国文化的第一个弱项是“疏于公共空间”。中国的读书人尤其是入“仕”后,历来强调“上对得起社稷朝廷,下对得起家庭亲情”,追求标榜“忠孝两全”。于是才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箴言,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天下”,也只是言指“朝廷”而已。一个“疏于公共空间”的社会,必然导致一言堂、禁言、失声,“一言九鼎”不过是“朕即是真理”的别名。近代史上的“蒋家王朝”正是“疏于公共空间”,坚持“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一个党军”的独裁统治而导致灭亡被人民唾弃。

nlc202309030234

中国文化的第二个弱项是“疏于实证意识”。实证意识即科学思维。一位美籍华人史学家说,中国历史最大的弊端是“缺少数字化管理”。一个国家的统计数字若不准确,乃至于造假,一切都将“不堪回首”。秋雨教授沉重无奈地指出,“假货哪个国家都有,但中国祸害最大;谣言哪个国家都有,但中国伤害最深。这是因为,中国文化不具备发现虚假、抵制伪造、消除谣言的机制和程序。”秋雨为当今的谎话世象画像,“造谣无责,传谣无阻;中谣无助,辟谣无路;驳谣无效,破谣无趣;老谣方去,新谣接续。”实证意识是当今社会克服“只问忠奸,不问真假”,“只求轰动,不求是非”,“从众心态,抹杀真理”的一剂苦口良药,我们捏着鼻子也要吞服下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中国文化的第三个弱项是“疏于法制观念”。秋雨教授声称自己不是从政治角度,而是从文化角度来论述这个问题。其实,触类旁通,我们姑且躲开“宪政”这个不为一些政客接受的名词,就文化而言,也是极其有启迪和教益的。秋雨教授说:中国文化对法律观念的疏淡,严重影响广大民众快速进入现代文明。让人担忧的是,现在有很多官员还在忙着表演离开法制程序的所谓“亲民”举动,把上访看作起诉,以调解替代审判,用金钱慰抚非法,结果,法律被贬,正义蒙尘,凶者得利,善者受损。更严重的是,不少活跃在传媒和网络上的文人还把自己的喧闹围啄当作“民间法庭”。其实,中外历史都证明,世间一切“民间法庭”都是对法律的最大破坏。

在余秋雨教授的笔端勾勒出改革开放近年来中国文化的进步。主要是:由于30年来“注重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的成功实践,比较充分地普及了“民生文化”。由于改革开放,文化视野开拓,比较有效地普及了“多元文化”。由于一次次全民救灾的行动,在中国史无前例地普及了“生命文化”。当然,“民生文化”的加固有待于体制的改革,“多元文化”的拓展有待于民主进程的推进,“生命文化”的普及有待于“宗教精神”的重建。

余秋雨教授对当前文化的隐忧更值得重视。一是,“复古文化正在冲击着创新文化”。秋雨教授纵览电视、报刊,竟然发现“永远在大做文章的还是一千年前的枭雄心计、七百年前的宫门是非,以及古人之争、古墓之争、老戏重拍。“复古文化的极度自信的背后隐藏着极度的不自信”。因为这股风潮降低了中国文化与世界上其它文化进行平等对话的可能,只是自言自语、自娱自乐、自产自销、自迷自醉。这是中国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倒退。二是,“民粹文化正在冲击着理性文化”。民粹似民主,却绝不是民主。民粹的泛滥,是对民主的惩罚,但是这种惩罚唤不来民主。民粹对民主的损害,甚至超过专制。秋雨教授对时下的“海选”不以为然,“海选”是社会上部分爱热闹的年轻人的短期游戏,与艺术高低没有关系。不管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文化艺术一旦受控于民粹主义,很快就会从惊人的热闹走向惊人的低俗,然后走向惊人的荒凉。三是,“文化的损耗机制仍然强于建设机制”。秋雨教授入木三分地批判当下的一些怪现状:文化的官场化、行政化,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中国大陆一层层“领导”文化的部、委、局,以及“文联”、“作协”这样的官方机构中。秋雨疾呼,“我企盼政府尽快与大多数文化传媒脱钩,使它们不再享有特权,随之也能受到法律的监督和惩处。”

尽管余秋雨教授亮出了“三个隐忧”的心底,却对中国文化的走向作出“宽心”的判断——复古文化的热潮现在已经超过了尖峰,开始降温。原因是人们已经发觉那些老句子、老故事、老谋略对于当代生活帮助并不大,产生了厌倦。

结末,我们更应该记住的是,余秋雨教授在批判亨廷顿先生的《文明的冲突》时,有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文字——不错,我是中华文化的忠实阐述者,但是,我完成这些思考的基础逻辑,是欧几里得几何学给予我的;我文化思维的美学基础,是黑格尔、康德给予我的;我的现代意识,是荣格、爱因斯坦、萨特给予我的。我从来没觉得,这些来自欧洲的精神资源,曾与我心中的老子、孔子、屈原、司马迁产生过剧烈冲突。——“世界是平的”,文化是多元的,信仰是自由的。余秋雨教授的“文化论”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容纳百川的胸怀。“中华文明成就可观,且基本上没有与其他文明发生过冲突”。这对持有“中国威胁论”的政治家该是强有力地驳斥和挞伐。

余秋雨教授接受《中关村》记者访问时,应总编辑卫汉青之请,欣然题词——“引水为泽称海淀,集智成村曰中关”——正是从“文化”的视野对编辑部同仁的鼓励。

文化交流是人类的需要 篇4

1956年, 一场学术会议在美国达特茅斯 (Dartmouth) 大学召开, 多年以后被认定为全球人工智能研究的起点。此后, 数学、心理学、工程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的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制造人工大脑的可行性, 在无数科幻小说和电影中, 也不乏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想象和期许。

如今人工智能正以指数级的速度发展着, 并取得了数次大突破。在今年3月份进行的人机围棋大战中, Alpha Go以4比1战胜李世石, 使人工智能成为21世纪人类最为关注的科技热点。

但同时, 人们对人类智能的争议也在增加。部分科学家担忧人工智能的发展达到“技术奇点”, 从而带来的“智能爆炸”。霍金就曾表示:“人工智能在并不遥远的未来可能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危险。”有的则认为这样的担忧不成立。《纽约时报》资深记者马尔科夫表示, 即使 (Alpha Go) 最终获胜, 也只能够证明人类的程序设计能力和计算能力超强, 并不能说明人工智能已超越了人类。

“那么, 人工智能到底会不会发展到超越人脑, 从而脱离人类的控制?其发展的极限在哪?人工智能和人类智慧的区别和界限又是什么……”

这些围绕人工智能和人类智慧博弈的问题, 似乎成了当下最热门的讨论。而能解答这些问题的, 正是这一领域背后无数的科学家们。他们致力于人工智能的不同的细分领域, 研究和探索能推动人类发展的一切可能。

他们从机器学习、生物机械的层面出发, 用通过技术研究解惑人工智能。

Tom Mitchell教授是美国工程学院院士、美国人工智能协会主席。他著有《机器学习》一书, 对机器学习领域影响较大, 同时还是多种技术杂志的撰稿人, 曾发表过许多文章, 出版过多本专著, 是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认知神经学领的知名学者。

Sang-bae Kim教授曾发明Stickybot这种可以克服地心引力, 在垂直光滑的平面上攀爬的机器动物, 并被美国时代周刊 (Time) 评为2006年度最佳发明。他擅长从动物复杂的运动系统获得启发, 重点研究不同物种肢体运动的先进功能。

还有很多科学家则通过视觉研究、社交信息分析等角度来探索人工智能的进化。

李飞飞教授是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她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视觉研究领域, 包括计算机视觉和视觉心理学, 例如物体识别、场景分类和事件分类等。她所带头创立的Image Net是目前世界上图像识别最大的数据库。

Jure Leskovec教授专注研究大型社交网络和信息网络的数据挖掘与建模、演化以及信息扩散对其的影响。与此同时, Leskovec还是著名视觉社交网站Pinterest的首席科学家, 主攻机器学习问题。

以上几位科学家们均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人物, 面对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 他们或许会带来更专业权威的解惑。正是基于这样的期待, 硅谷G-Summit全球科学创新峰会特邀请这些顶尖科学家, 围绕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博弈, 展开激烈的观点碰撞和成果分享。

峰会为邀请制闭门峰会, 仅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等领域杰出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人提供有限入场名额。

G-Summit部分邀请嘉宾:

G-Summit

活动时间:2016年9月27日-28日

活动地点:美国·旧金山凯悦酒店

文化交流是人类的需要 篇5

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

一 欣赏导入:

欣赏作品:一幅是中世纪教堂壁画,一幅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将这两幅画进行对比。

提问:通过这两幅画,你能看出文艺复兴在美术领域表现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因为上节课已经学过了关于文艺复兴的常识性知识)

劳动是人类智慧的凝聚 篇6

一直以来, 人们只认识到人类劳动——生产活动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强调的是完成物质变换的过程, 如制鞋、纺织等, 以为只要有工人的体力劳动就可以创造价值了。其实, 任何劳动, 都需要有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除去物质生产资料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外, 还需要精神生产资料即智慧, 需要知道为什么劳动和如何劳动。不但要掌握科技知识, 还要会正确的集体协作即组织管理, 更需要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否则生产出过剩的或过时的商品, 这种劳动就不仅对社会无益, 也不会给生产者带来收益。

人具有决策、管理的能力, 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想好了才干。这说明人所从事的任何劳动, 都需要在头脑的指挥下进行, 都需要或多或少的脑力劳动。所以, 衡量不同形式的劳动, 用付出了多少力量 (体力) , 流了多少汗水, 花费了多少时间, 都是不确切的, 而用含有多少智慧来区分, 才是更为恰当的方法。马克思说:“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 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其实就是人的智力。人凭借这种智力, 不仅认识自然, 而且掌握自然的规律, 形成科学的目标, 并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 劳动是人凭借他的智力、体力等素质, 为了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 进行的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的行为活动。劳动是人类的智慧和知识外化为需求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是人的内实践 (思维活动) 与外实践 (操作行为) 的完美结合。人们所说的劳动通常都是指直接劳动。所谓直接劳动, 是指人的直接的生产实践。其特点是把握一定的技术、技能, 使用一定的生产工具, 作用于物质的劳动对象, 得到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 或者使物质产品转移而达到消费 (或满足需求的劳务) 。前者一般指的是生产工人的劳动, 后者指的是直接服务人员的服务劳动, 两者的本质都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目的。人们习惯于把这种直接劳动称为体力劳动, 其实, 有各种各样的体力劳动, 有把握极简单技能的体力劳动, 也有把握复杂技术的体力劳动。这些直接劳动之间的不同之处, 不在于体力大小的差别, 而在于用更多的智力来代替体力。

我们都承认智慧比金子更宝贵, 那么如果发问, 多少粒沙子才能相当于1克金子。从数量上是无法计算的, 但是从质量上就有方法。我们可以用“含金量”这个指标来衡量。假如调查得知, 在10万沙粒中可能有一粒含有极微量的金的成分, 利用这个概率和这个极微的量, 我们都会计算出应该是多少粒沙子。同理, 如果要问, 人的不同类别的劳动应该如何衡量呢, 其答案就是应该以所包含的智慧性进行衡量。否则, 我们就无法回答, 究竟多少体力劳动才相当于一定量的脑力劳动。由于人的智慧性是很难衡量的, 作为初步的方法, 可以引入人类平均智能水平的标准, 高于这个标准的劳动, 所含的智慧就多, 高科技的产品就体现出这一点。用这个方法来分析就可以得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都是含有极高智慧的劳动成果。

二、劳动系统的科学结构及劳动中的固有物——意识 (智慧)

人们已经认识到, 劳动绝不是只限于体力劳动, 而是有不同的层次, 有确定方向目标、方法手段的决策劳动, 有团结群众、协调关系的管理劳动, 有发展科技、提高效率的科学研究劳动, 还有具体操作的直接劳动。确定人的某个活动为劳动, 首要的条件是它应该是为人类的生存享受和发展来创造条件。违背这一方向的活动就绝不能称为劳动, 而是破坏与毁灭。劳动要想成为可能, 必须要有劳动者和劳动对象, 这两者是劳动系统的最基本要素。此外, 劳动系统包括劳动者与劳动对象之间的必然联系, 称为信息, 还包括劳动者所掌握的劳动理论与方法, 以及劳动系统输出的结果。所以任何劳动系统都必然包括上述五个要素。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运动、变化与发展的过程的现实体现, 从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改造能力去考察, 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主观精神去考察, 就是科学技术 (硬科学与软科学) 的发展水平;从人事系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去考察, 就是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马克思把劳动过程的体现说成是生产方式 (生产力发展水平) 和生产关系 (社会制度) 。前者体现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 后者体现社会科学 (管理科学) 的发展水平, 而这两者均发端于人类的意识即智慧。人类的智慧不同,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 生产关系也不相同。

通过理性的思维可知, 有一种固有物隐藏在五花八门的一切的劳动之中。这就是人所独有的知识性决定的意识活动。这种意识活动是在直接劳动之前就确立的, 即自觉或不自觉的决策活动, 这种决策活动得到的决策结果是直接劳动行为的动机和指南。而在直接劳动的进行之中, 还要有意识活动, 即要不断地作出一系列的判断, 并以之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以达到行为目标的操作、控制与管理。这种隐藏在一切直接劳动之中的意识活动, 正是人的某种活动能称为劳动的依据, 是人的劳动区别于动物役使和动物活动的根据。人的行为前的意识活动所得到的决策结果, 一旦与行为者分离而成为独立的活动, 就形成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其实任何劳动都是脑力和体力两者的结合, 不可截然分开, 只能区分为以劳心为主或以劳力为主。随着科学的进步, 自动化工厂和智能机的出现, 人类将从体力为主的劳动阶段, 过渡到劳心为主的劳动阶段。由此可以区分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农业为主的社会, 劳力的成分很大;以工业为主的社会, 劳心的成分在增加;以科学技术 (信息) 为主的社会, 劳心的成分完全成为主流。以美国为例, 在1920年之前, 农业劳动力占的比重最大, 农业社会是以重体力劳动为主的社会。到1940年, 工业劳动力已达到40%, 而农业劳动力只占有18%, 工农业两者之和占社会劳力的绝大多数。当时虽然还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社会, 但这时农业的劳动力数量已经大大低于工业劳动力数量, 也低于知识劳动者的数量, 这可以说是工业社会的标志。到1980年, 农业劳动力已极大减少, 而知识劳动占有了社会的极大比重, 达到50%, 这是科技社会 (信息社会) 的标志。

人可以依靠其智慧逐渐消灭重体力劳动, 体现着人在发挥人的作用。例如人拉车可用牲畜拉车和发明汽车取而代之。但人的知识性、创造性、发明性是畜力、汽车、智能机所不能代替的。隐藏在直接劳动中的脑力劳动, 或称为智慧, 就是人类一切劳动中的固有物。

三、脑力劳动体现人的伟力

劳动是人所特有的行为活动, 它是人的本质的最重要的一种行为表现。这种行为表现之所以称之为“劳动”, 是因为它是与人类所特有的意识相联系着的, 即使是推车抬轿这样简单的劳动, 也是因为人想好了才干, 他明白自己的工作能换来一家人的衣食。这就说明他是由头脑支配的行为, 因而也是脑力劳动。由此可见, 任何体力劳动的行为, 一定受思维活动成果——行为动机所支配。而各种各样的体力劳动都是思维成果——行为动机的具体表现。分析得知, 思想过程是人所特有的内实践过程, 而具体操作是人的外实践过程。内实践与外实践的完美结合, 构成了人的有意识的全部行为过程。而就人的本质而言, 内实践过程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处于主导的地位, 只不过古代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 脑力劳动才是人的劳动中的固有物, 它不仅寓于脑力劳动之中, 而且一切直接的体力劳动也无不隐含着脑力劳动, 脑力劳动才反映人的本质特征。不经过脑力劳动过程的体力劳动, 对人来说是不存在的。正是由于人脑的这种特有功能, 使得并不具有巨大体力的人而能成为“世界之王”。现代人类的智慧已经发展到这样的地步, 他不仅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世界上的恶虎、雄狮等猛兽消灭掉, 而且他所积累的毁灭能力足以把我们这个星球摧毁好几次。现代人类已经成了地球的主人, 或者称为“地球司机”。“世界之王”、“地球司机”, 这一切都不是人的体力所能办到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证明, 人的体力劳动生产与人类智慧所发明的智能机 (自动化机械工具) 的生产相比是多么的渺小。一个用铲子掘土的壮汉, 他所创造的价值无法跟一个开着掘土机的女工相比。中国农民以手工劳动为主, 而美国的农业则以科技为主, 其结果是几亿中国人种地才能保证中国人民的温饱, 而美国300万农业工人就能使美国有大量多余的粮食出口。这种巨大反差的秘密就在于要发挥人的特性——脑力劳动。现代世界之所以形成“南北”、“东西”、“穷国”、“富国”, 其秘密也就在这里。“智慧比金子还贵”正是这个道理的形象说法。

在《资本论》的第3卷中, 马克思说:“附带指出, 应当把一般劳动和共同劳动区别开来。二者都在生产过程中起着自己的作用, 并互相转化, 但二者也有区别。一般劳动是一切科学劳动, 一切发现, 一切发明。它部分地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 部分地又以对前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共同劳动以个人之间的直接协作为前提。”[1]马克思称它们为“三位一体的劳动”。其实, 一般劳动指科学发现与发明, 这是今天思维科学的研究内容;共同劳动指协作, 即现今所说的组织与管理, 是行为科学所研究的内容。而直接劳动就是我们俗称的体力劳动。研究这三种劳动, 形成了今天的三大科学体系, 即决策科学、管理科学和自然科学 (与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社会已经发展到以脑力劳动者为主要劳动者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 精神劳动资料比物质劳动资料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脑力劳动要求极大地提高了人的智能水平。

参考文献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 篇7

一、音乐对于儿童智力的影响

从广义上说, 音乐是一种特殊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不论是哪一个国家, 哪一个民族的音乐都有很强的感染力, 也可以说音乐是人类最易理解的共同语言。根据生理学家的研究表明, 音乐有健全大脑的作用, 在一定情况下, 可以使人的大脑全面发展, 更有利于智力的开发, 使大脑发挥最高效益。音乐能培养人的情感体验力和感知、想象及思维能力, 能陶冶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

在物质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 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很多人从怀孕期间就开始对腹中的胎儿进行音乐教育, 优美的音乐有益于胎儿的成长发育。婴儿在母体里并非与世隔绝, 他对外界的各种声音是有反映、有感知的, 例如在听到带有鸟叫虫鸣和潺潺流水声的曲目, 它会如同感受大自然一般发挥无尽的想象, 音乐这时就是一种语言。除此之外, 音乐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当今社会, 很多家长都愿意让孩子学习一门乐器, 如钢琴、二胡、古筝等等, 孩子在音乐学习中, 各种声音以及身体动作的信息输入大脑, 增强了脑神经的刺激, 这有利于连接各神经元的通路。动作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起点, 而音乐能够培养儿童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 促进智力发展。音乐中的歌唱、舞蹈、器乐演奏等, 都能促进儿童动作的协调性发展。

更值得关注的是, 当把音乐用于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 往往有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与其用没有情感和空洞的语言对儿童进行说教, 还不如用音乐更容易表达其意义。例如儿歌《找朋友》以轻快的节奏、浅显易懂的语言, 让儿童在边唱边表演中理解歌词的内涵, 学会礼貌用语, 同时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友好相处。音乐对儿童心灵的影响往往是潜在的, 但是它的教育效果却是明显的、长期的。

实践表明, 接受过音乐教育的孩子, 记忆力明显提高, 这是因为他们大脑中的记忆区和视觉空间区深受音乐的影响。同时经过音乐训练的儿童, 他们在诸如数学和阅读这样的课程上, 明显取得了比别的孩子更为出其的优势, 这对孩子的语言、智力、审美等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的民族性

我们都听过“音乐是没有国界的”“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之类的话。既然如此, 为什么还要提出“音乐的民族性”这一议题呢?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意境上都创造出了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音乐最初是作为人类早期的一种交流方式发展而来的。在宫廷和贵族生活中, 音乐常常用来祭祀、朝会、筵宴、享乐等;在独特的文人文化中, 琴、棋、书、画, 琴居首位, 古琴音乐追求的是超凡脱俗的意境, 天人合一的思想, “清、幽、淡、远”的浪漫色彩, 这种音乐成为古人修身养性、塑造人格的最好手段;特别是在民间, 音乐分为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器乐等, 中国土地辽阔, 民族众多, 民间民俗千姿百态, 形成了品种繁多的民间音乐, 而民间音乐一般为口头产生、口头传授, 它是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音乐文化, 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 抒发了他们的情感, 表达了他们的意志和愿望, 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色彩, 也更贴近广大劳动人民, 如各类劳动号子, 反映了劳动者的力量、态度、志向和审美情趣, 它是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直接反映。

音乐, 给人类带来无穷的遐想和不可言传的感受, 人类要表达思想、感情, 除了要通过语言, 还要借助于语调、语气, 有时甚至还要借助身体形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气质、特点、习俗、风格、语言等等, 由此而形成民族的异别, 事实上, 语言由于民族的异别而给其相互交流带来了诸多不便, 而在相互交流中真正相通的只能是语调、语气, 音乐亦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从此角度讲, 音乐才可以说是“人类共同的语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民族音乐的发展更加迅猛。除了各种级别的国内、国际民族器乐、民族声乐等交流和比赛的不断开展, 1998年中央民族乐团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第一次登上了具有象征意义的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 标志着我国民族器乐走向了新的巅峰。随后, 我国部分省市的民族乐团以及我国著名的一些民歌演唱家, 也相继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举办了民族器乐音乐会和独唱音乐会。如我团 (广东民族乐团) 于2008年1月来到了世界级音乐殿堂——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 成功的举办了一场具有中国广东岭南民族音乐风格的音乐会, 获得了当地媒体及广大观众的热捧;2003年11月23日, 我国著名的民歌演唱家宋祖英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 等等。各种形式的中国民族音乐会的成功举办, 刮起了民族音乐的海外风潮, 让许多绿眼睛、白皮肤的西方人拿起了二胡, 弹起了古筝。由于音乐是在自然界的音响, 尤其是在人类语言的语调、语气等音响因素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它冲破种族、国界、信仰的所限, 成为又一种语言, 在天地间自由翱翔!

三、音乐的理解与倾听

关于人类社会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洪荒时代。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 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可见人类在没有语言文字之前就有了音乐。音乐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

追溯到千年以前, 伯牙的一曲《高山流水》不仅找到生命中的知音, 也为"友谊"这两个字作了感人至深的诠释。子期墓前伯牙悲痛欲绝的琴声, 终生不再弹琴的誓言, 摔碎的古琴, 这一幕幕都为<<高山流水>>增添了最朴实的色彩.。音乐可以穿越时空, 音乐可以不分国界。你也许听不懂别的国家的语言, 但你一定能感受到他们的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贝多芬的"命运"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第九合唱那如此强烈的热情、快乐, 它会让我们心潮澎湃。音乐带着它伟大的使命来到我们身边, 我们在音乐中寻找着情感的共鸣, 享受着音乐的优美旋律, 在优美的音乐中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放松, 让我们的灵魂在音乐中找到归宿。

如果说文字是人类的生命;那音乐就是人类的灵魂;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声响。贝多芬的伟大, 决不仅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有对于人生的大苦闷与精练的美丽的灵魂, 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英雄心的表现。

在贝多芬稍前的时代, 欧洲乐坛上的大圣是莫扎特。然而莫扎特的音乐的价值, 毕竟止于一种“音的建筑”, 即仅因音乐的“美”而有存在的意义而已。至于贝多芬, 则更有异彩, 他的音乐是他的伟大的灵魂的表征。他的全生涯中最伟大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是全聋后的所作。聋子能作音乐, 已是妙谈;而况所作的又是世间最伟大的杰品!可知这全是超越生灵的产物, 只有能超越人生的大苦闷精神的英雄才能得之。

音乐能以真挚、生动、深刻的感情拨动人的心弦, 比其他艺术更能爆发出火花, 因此, 音乐被誉为最具情感的艺术。音乐是人类共同的情感语言, 是人类相通的情感体验和表现。带歌词的歌曲, 不带词的乐曲, 甚至没有词曲的节奏, 无不反映着作曲家和音乐实践者的内心情绪。情感虽然无形, 但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 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它能直接而强烈地触及人的心灵深处。高尔基曾说:奇妙的音乐在心灵深处引起的强烈感情可以使人忘记一切。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说:音乐就是情感, 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莎拉·布莱曼与刘欢合唱的奥运开幕式主题歌《我和你》, 一夜之间打动了全球所有人的心。在这个由六十多亿人类及其他数不清的动、植物生命主宰的蓝色星球上没有什么不可能, 我们大可如听音乐般, 只是欣赏她带来的美妙、启迪和对人类精神生活的赐予, 我们还用在意它是什么主义、来自于什么国度吗?一个美国人曾经在听完中国古老乐器埙的演奏后, 动情地告诉我们, 当他听到这一古老的乐器时, 他的心被深深打动了, 他想哭, 他仿佛听到了数千年前的呼唤。音乐具有如此深沉的力量, 即使跨越几千年, 即使横亘着国度和语言的障碍, 依然拨动了人的心弦。

四、结语

音乐是属于全世界的,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无沦哪个国家的电台和音乐厅, 都有不需翻译的外国音乐节目;五线谱比英语、法语、世界语更加普及;一个中国钢琴少年可以和来讲学的外国大师在钢琴上交流;中国的丝竹管弦可以让现代的纽约听众感受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音乐真是起到了语言、宗教以及主义都达不到的作用。世界级的语言、世界级的宗教、世界级的主义都还不曾出现, 而音乐首先世界级了。怪不得有人说, 音乐就是世界的宗教。获诺贝尔奖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说他的儿子先天难以说话, 却会用巴赫、莫扎特的音乐与人交谈, 所以他说:“音乐是近乎世界语的存在。”

音乐再一次证明了它的神奇力量, 这个超乎于国家, 宗教、沿言、主义之上的世界级的文化艺术, 再一次向人们展现了它尤所不及的力量。它从远古走来, 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节奏, 它成了人类共同的语言, 与人的一生不再分离。

摘要: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 无论是跨越千年, 或者是跨越国度.人们都曾经或正在创作享受着音乐。它把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时代的人们用旋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本文通过阐述音乐对于儿童智力的影响以及音乐的民族性, 使得人们能更好的理解和倾听音乐。从而证明音乐的神奇力量, 这个超乎于国家, 宗教、沿言、主义之上的世界级的文化艺术, 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节奏, 它成了人类共同的语言, 与人的一生不再分离。

文化交流是人类的需要 篇8

了解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内涵;明确实施正义行为, 不做非正义的事, 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了解公平与正义的区别与联系, 正义的制度是公平的支持和保障, 正义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做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目标;理解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 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培养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 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忆有关正义的事迹或词语警句,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概括地总结出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含义, 通过教材中的案例及时事热点案例, 讨论总结出正义与社会公平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自己通过有关正义的活动, 亲身体验感悟出正义的理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 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 培养正义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具有崇高正直的优良品德, 勇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四、教学重点

正义的含义、表现及作用。

五、教学难点

对正义的追求, 努力做一个正义的人。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

2004年雅典奥运男子花剑团体决赛, 匈牙利裁判希达西一次次讨好般误判, 让中国三剑客与几乎到手的金牌擦肩而过。

国际剑联在赛后发表声明, 承认这场决赛至少有6剑误判, 称这是击剑史上的耻辱, 并将希达西开除。

教师:大家看了这个案例, 觉得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学生:不公平。

教师:这个裁判最终受到怎样的处理?

学生:国际剑联将希达西开除。

教师:这种处理需要什么来维护?

学生:正义。

教师:所以, 社会公平需要正义的社会制度来支撑, 需要富有正义感的人来维护, 这节课,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正义”的一些知识。

多媒体显示课题: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讲授新课:

一、走进正义 (多媒体显示)

活动一:请同学们完成教材108页中的活动内容。

1. 布置学生用一个词语概括出以上案例 (惩奸除恶) , 并写出有关正义的词语, 看谁写得多。

2. (多媒体显示) 什么是正义?

请同学们以前后桌四人为小组进行讨论, 讨论结束后点名提问。

学生1:正义就是有人被欺负, 有人帮助被欺负者。

学生2:正义就是有人被侵害, 有人见义勇为。

学生3:正义就是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学生4:正义就是违法犯罪, 受到法律制裁。

教师:只有这样, 善良才能受到保护, 邪恶才能被打击, 整个社会才能处在和平和安宁之中。

多媒体显示:期盼正义、维护正义, 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那么, 实施正义行为, 不做非正义的事, 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下面请同学们从109页第一段正文中找出三个问题。 (点名提问)

教师归纳后, 多媒体显示: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正义的要求是什么?

学生: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 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凡是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 损坏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正义的要求是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 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权, 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多媒体显示:

1.小刚和小强是最要好的朋友, 有一次, 小刚与某同学发生了争执, 小强二话不说, 冲上去给了某同学就是一拳。

2.李明和王蒙是同桌, 一次期末考试时, 王蒙要求李明给答案, 李明不答应, 王蒙与李明断绝了交往。

3. 赵维发现卖猪肉的屠户短斤少两, 向工商部门举报。

点名提问:上述哪些行为是正义行为?哪些行为是非正义行为?为什么?

活动二:109页框中的案例。

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问题。

活动过程 (多媒体显示) :

1.他们受到的对待是正义的吗?为什么?

2.正义的制度是为了使多数人受益还是少数人受益?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国家向高收入者征收个人所得税, 目的是为了调节个人收入, 缩小贫富差距, 增加国家收入, 服务公共利益,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 因而张老板受到的对待是正义的。小江通过非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必须为自己的违法行为负法律责任, 所以他受到的对待也是正义的。因此, 不论是保障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还是维护法律的尊严都是正义的制度。

教师总结 (多媒体显示) :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 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即正义制度的作用。每个人都能从其正常的运行中受益, 并受其约束。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的支持, 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那么, 社会正义与社会发展、社会公平又是什么关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这个问题。

二、社会发展需要正义 (多媒体显示)

活动三:法律援助讨公道。

学生分组讨论110页案例中提出的问题。

1.老金的工友为什么要帮助他?这种帮助起了什么作用? (工友们出于同情而帮助, 这种帮助只是暂时的,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难。)

2.究竟是谁帮助老金一家渡过了难关?这体现了什么精神? (法律援助, 实现了公平和正义, 保障了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从而推动了社会进步)

多媒体显示:我国的相关制度体现了正义, 具体表现在哪里?点名回答。

3.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与竞争时, 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与保障;在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 公平的获得需要正义制度来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 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正义对社会制度的重要性。

活动四:正义的国家政策。

活动过程: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11页小栏目“国家的一些政策”。

2.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以下问题:

(1) 国家为什么制定这些政策?

(2) 制定这些政策体现了什么追求?

(3) 列举你所了解到的体现正义要求的国家特殊政策?

(4) 请你设想一下, 如果没有这些正义的制度我们的社会会怎么样?

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多媒体显示) 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而正义则可以通过制度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 使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 最终造福每个社会成员;正义使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更为紧密, 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如果缺少正义的支撑, 社会就会土崩瓦解。这就是正义与公平的关系。

(多媒体显示) :每个学期我们都评选市“优秀班干部”和“三好学生”, 经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 某同学得票数最多。最后班主任却以该同学已获得过为由, 把指标给了另一个同学, 因为班主任是他的亲戚。这件事该怎么办?

课堂总结:通过学习, 我们知道了有关“正义”的很多知识, 特别是没有正义, 社会就会分化, 就不公平, 必然土崩瓦解;只有正义, 社会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紧密和谐。所以, 希望同学们首先在心中树立一种正义凛然感, 然后落实在行动上, 做一个自觉维护正义的人。

叹气是人类对困难任务的反馈 篇9

心理学奖:授予挪威奥斯陆大学的心理学家卡尔哈尔法·泰根 (Karl Halvor Teigen) , 以奖励其对“为什么, 日复一日, 人类总要叹气”的探索研究。

为什么要叹气呢?也许普通人都会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 但哈尔法·泰根却注意到这一现象。凭借对“叹气”开创性的研究, 他一举摘得2011年的搞笑诺贝尔心理学奖。

他发现, 叹气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竟然没有什么心理学家研究。这位感觉自己站在了时代最前沿的心理学家, 争分夺秒地开展了他的研究。哈尔法·泰根发现当“温柔的梦想遭遇冷酷的现实, 我们就会发出连连的叹气声”。

上一篇:能源与环境科学导论下一篇:指导课外阅读之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