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通用12篇)
教案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篇1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教学对象: 初二 授课教师:陈小群
课
型: 欣赏.评述 课
时:30分钟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八年级上册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课程,教材选择了一些中外美术作品,包括绘画、服装、工艺、建筑以及摄影等,引导学生领会美术在人类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是如何反映社会文化,以及社会文化是如何影响美术创作的。此外教材突出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学会从文化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作品中反应出的时代文化和历史。
学情分析:
1、初二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反应为“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来求得自我肯定,往往表现的很固执,但这个时期是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它决定着人一生的性格、心理、个性等等。
2、进入八年级的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也掌握了部分历史知识和文化材料,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欣赏评述有了很大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在不断提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让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并对“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这一观点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与方法:.从观察入手,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步将历史、地理、美学等学科知识与美术知识结合,体会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加深对“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这一基本认识的理解。激发对学生丰富文化遗产的珍惜意识。
情感价值观:.学生通过对作品的赏析,认识美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而加强对美术的热爱之情。2.通过美术作品欣赏,激发对人类丰富文化遗产的珍惜意识。
教学重难点: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
教学方法 :
讲授法
讨论法
游戏法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原始.岩画—原始.商—北魏.唐(唐朝人物画)—明清—课堂总结 导入:(8分钟)
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美术老师,我姓陈,(写下名字)尔东陈 大小的小,君羊群。
师:我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爱好读书、唱歌、打乒乓球等等,以后的美术课就由我来给大家上课。我的课堂规则,只有两个,纪律,不说闲话,不做闲事儿,另一个轻松一点,别激动、别冲动,也别乱动。当然作为你们新老师,我要送你们一个见面礼,我要请你你们看电影!不过大家不要激动,只是一个片段而已,请大家仔细的看,(播放视频)
师:看了视频,能看出这是什么电影吗? 生:疯狂原始人,师:对,那视频中的主角他在做什么?画的什么画?在什么地方画的?
生:在原始社会,没有文字,于是他们就想尽各种办法记录自己的生活。画画也是一种,师:比如说这些,(子比如说这张)就是岩画,刚才我到的就是各种地区的岩画,大约是在1万年多以前,也就是原始社会,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类用红泥、木炭或动物的鲜血等,在岩壁世界上最早的岩画。那个时候人们还没有发明还文字,却已经学会了画画,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绘画从来都要比写字来的简单。
那我们通过这张岩画,可以来猜测,原始社会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请多名同学回答)
(狩猎社会、平均分配、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力)
师:他们使用的工具是弓箭,而且是比较简陋的弓箭。它告诉我们,人们主要是依靠打猎手段来获取食物,并且他们个人的力量渺小,只能集体行动靠集体的的力量来获取食物来维持和生存。另外他们的绘画水平也是相当的低,跟小班的孩子画的差不多。这个时期的人类他的水平其实也和幼儿差不多。
师:这就是一副岩画背后代表的信息。它不仅仅具有美学的意义,而且能够代表一定的文化特征,所以我们说“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二、原始.商
师:好的,时光飞逝,过了几千年,这个幼儿园的小孩终于毕业了,上了小学,这个是他又有那些变化呢?我们用相同的方法找出答案。
师:这是商代的代表作品,青铜《鸟纹爵》大家对比一下,人类发展到了商代,有什么样的进步和特点? 20秒思考时间(请同学完成)
生:商代使用材料是青铜,他比陶土更加的实用、坚硬、而且当然技术要求更加难,他的生产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另外,它花纹更加的美观复杂了,原来就是简单的手拉手。而且这是一个用来做什么的东西? 生:酒
对,这就说明商代已经有酒了,因为这是一个喝酒的器具嘛!
三、唐朝
师:好了,又过了不知多少年,它小学毕业了,进入到中学,这两张师北魏和唐朝的美术作品,我们就当作师它的初中和高中阶段。接下来把时间交给你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两分钟思考,然后一一列出来。
(多名学生回答):审美(胖瘦),服饰变化、色彩、发型等等,总结:(板书)
还有这个,这师一匹骆驼驮着几位长着大胡子、比较壮的人并且弹奏乐器的人。各位福尔摩斯,能发现什么线索吗? 生:(多名)师:这件美术作品,反应出了唐朝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国家,这几位很明显的是外国人嘛?
2、唐朝在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艺术等领域都有非常辉煌的成就。是我们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候。著名的三彩釉陶就兴盛于唐朝,所以被后人称为“唐三彩”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这里有两张图片,每一张给你们二十秒的时间记住它,然后进行抢答。我提醒一下,可能会是细节上的问题,1、第一张是簪花仕女图:
画面中有几只动物:三只(鹤和狗)画面中有几个人:六个 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簪花是什么意思?
师:他们一共六位宫廷女性,五个贵族,一个仆人,有的在遛狗,有的摘花、有的赏花、有的在逗白鹤,有的在闲逛。这就是贵族女性的生活,十分的闲适安逸,甚至无聊到空虚的程度,另外从画面中,几位女性比较胖,反应出唐朝的审美,还有他的妆容发型都代表着整个唐代的流行风尚。还有她穿的衣服比较清透,反映出这是一个对女性来讲比较开放的社会,以及他们的纺织技术比较发达。我们看第二张《虢国夫人游春图》
谁是虢国夫人?
唐朝后期唐玄宗最宠爱的女人“杨玉环的三姐”这幅游春图描写的就是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两姐妹三月三游春的场面,我们看他骑得马,这种品种品相的坐骑呢?相当于我们现代的林肯、劳斯莱斯,出游而已,几匹昂贵的座驾,外加几个保镖在前边开路,再带上自己的姐妹儿齐国夫人,还带上一个保姆,几个仆人。另外给这几个下人也配上座驾,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杨氏一家势倾天下的奢侈生活,师:好的,讲到这里请同学们思考,唐代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请同学起来全面的给我们总结一下。生:
1,师:回答的相当全面和正确,总结:简单来说唐朝的社会是开放、富足、先进的。是我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其影响之大,以至于现在华人在国外居住的地方还叫做”唐人街“
他们的审美也是偏向丰肥浓丽 女性。正好有一个代表人物,它是四大美人之一,她是? 生:杨贵妃
文艺复兴时期(8分钟)
师:这就是各时期的美术作品,它反映出每个时代不一样的文化、经济、社会。我们来看看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这个定律在外国是否一样的适应?
师:这是两张欧洲的画,一张名字叫做《弯曲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和一张《椅中圣母》。
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从颜色啊线条啊等各个方面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两分钟时间)
生:(请学生回答)师:我来小结一下
共同点:宗教题材:画的都是神,圣母和圣婴,他们两师母子的关系,中世纪:、中世纪的神,僵滞、单调、呆板、远离生活,没有生气,使人敬而远之,非常严肃,甚至有点吓人的感觉,表现中世纪社会(存天理、灭人欲)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神、真实自然 富丽而和谐 鲜活 贴近现实生活,生动,使人倍感亲切,崇尚人性和科学。
那同学接下来这个问题需要你们自己独立完成,请问《椅中圣母》反应了文艺复兴怎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你们可以尽可能的大胆猜想一下。(给大家两分钟的讨论时间时间)生:()师:其实只有四个字:人文精主义。,其核心是人乃万物之本,主张以个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但他们还是相信有神,但是神也是有人性的,他们冲破了封建的专制和宗教神学的思想对人的束缚,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所以美术作品是时代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的产物。他出来能带给我们美感,还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他也像一本史记,记录了我们整个人类的文化和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我要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就像你们保护你们的日记本一样,东藏西藏、还要拿个小锁锁起来一样的。
大总结:好的回顾一下今天讲的内容„„
教案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篇2
了解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内涵;明确实施正义行为, 不做非正义的事, 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了解公平与正义的区别与联系, 正义的制度是公平的支持和保障, 正义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做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目标;理解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 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培养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 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忆有关正义的事迹或词语警句,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概括地总结出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含义, 通过教材中的案例及时事热点案例, 讨论总结出正义与社会公平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自己通过有关正义的活动, 亲身体验感悟出正义的理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 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 培养正义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具有崇高正直的优良品德, 勇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四、教学重点
正义的含义、表现及作用。
五、教学难点
对正义的追求, 努力做一个正义的人。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
2004年雅典奥运男子花剑团体决赛, 匈牙利裁判希达西一次次讨好般误判, 让中国三剑客与几乎到手的金牌擦肩而过。
国际剑联在赛后发表声明, 承认这场决赛至少有6剑误判, 称这是击剑史上的耻辱, 并将希达西开除。
教师:大家看了这个案例, 觉得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学生:不公平。
教师:这个裁判最终受到怎样的处理?
学生:国际剑联将希达西开除。
教师:这种处理需要什么来维护?
学生:正义。
教师:所以, 社会公平需要正义的社会制度来支撑, 需要富有正义感的人来维护, 这节课,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正义”的一些知识。
多媒体显示课题: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讲授新课:
一、走进正义 (多媒体显示)
活动一:请同学们完成教材108页中的活动内容。
1. 布置学生用一个词语概括出以上案例 (惩奸除恶) , 并写出有关正义的词语, 看谁写得多。
2. (多媒体显示) 什么是正义?
请同学们以前后桌四人为小组进行讨论, 讨论结束后点名提问。
学生1:正义就是有人被欺负, 有人帮助被欺负者。
学生2:正义就是有人被侵害, 有人见义勇为。
学生3:正义就是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学生4:正义就是违法犯罪, 受到法律制裁。
教师:只有这样, 善良才能受到保护, 邪恶才能被打击, 整个社会才能处在和平和安宁之中。
多媒体显示:期盼正义、维护正义, 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那么, 实施正义行为, 不做非正义的事, 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下面请同学们从109页第一段正文中找出三个问题。 (点名提问)
教师归纳后, 多媒体显示: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正义的要求是什么?
学生: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 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凡是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 损坏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正义的要求是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 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权, 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多媒体显示:
1.小刚和小强是最要好的朋友, 有一次, 小刚与某同学发生了争执, 小强二话不说, 冲上去给了某同学就是一拳。
2.李明和王蒙是同桌, 一次期末考试时, 王蒙要求李明给答案, 李明不答应, 王蒙与李明断绝了交往。
3. 赵维发现卖猪肉的屠户短斤少两, 向工商部门举报。
点名提问:上述哪些行为是正义行为?哪些行为是非正义行为?为什么?
活动二:109页框中的案例。
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问题。
活动过程 (多媒体显示) :
1.他们受到的对待是正义的吗?为什么?
2.正义的制度是为了使多数人受益还是少数人受益?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国家向高收入者征收个人所得税, 目的是为了调节个人收入, 缩小贫富差距, 增加国家收入, 服务公共利益,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 因而张老板受到的对待是正义的。小江通过非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必须为自己的违法行为负法律责任, 所以他受到的对待也是正义的。因此, 不论是保障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还是维护法律的尊严都是正义的制度。
教师总结 (多媒体显示) :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 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即正义制度的作用。每个人都能从其正常的运行中受益, 并受其约束。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的支持, 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那么, 社会正义与社会发展、社会公平又是什么关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这个问题。
二、社会发展需要正义 (多媒体显示)
活动三:法律援助讨公道。
学生分组讨论110页案例中提出的问题。
1.老金的工友为什么要帮助他?这种帮助起了什么作用? (工友们出于同情而帮助, 这种帮助只是暂时的,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难。)
2.究竟是谁帮助老金一家渡过了难关?这体现了什么精神? (法律援助, 实现了公平和正义, 保障了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从而推动了社会进步)
多媒体显示:我国的相关制度体现了正义, 具体表现在哪里?点名回答。
3.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与竞争时, 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与保障;在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 公平的获得需要正义制度来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 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正义对社会制度的重要性。
活动四:正义的国家政策。
活动过程: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11页小栏目“国家的一些政策”。
2.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以下问题:
(1) 国家为什么制定这些政策?
(2) 制定这些政策体现了什么追求?
(3) 列举你所了解到的体现正义要求的国家特殊政策?
(4) 请你设想一下, 如果没有这些正义的制度我们的社会会怎么样?
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多媒体显示) 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而正义则可以通过制度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 使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 最终造福每个社会成员;正义使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更为紧密, 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如果缺少正义的支撑, 社会就会土崩瓦解。这就是正义与公平的关系。
(多媒体显示) :每个学期我们都评选市“优秀班干部”和“三好学生”, 经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 某同学得票数最多。最后班主任却以该同学已获得过为由, 把指标给了另一个同学, 因为班主任是他的亲戚。这件事该怎么办?
课堂总结:通过学习, 我们知道了有关“正义”的很多知识, 特别是没有正义, 社会就会分化, 就不公平, 必然土崩瓦解;只有正义, 社会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紧密和谐。所以, 希望同学们首先在心中树立一种正义凛然感, 然后落实在行动上, 做一个自觉维护正义的人。
教案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篇3
高中艺术教学内容以欣赏为主线,强调学生的“心到”、“眼到”,艺术教师在钻研教材、备课,设计教学模式,寻求教学方法时可能花了不少功夫,到了课堂上,有的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有的对那部分感兴趣,如:中国古代绘画,歐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和外国近代绘画,学生对这些内容喜好不同,在精力分配上悬殊很大,而女同学喜欢服装的多一些,到教学“现代服饰艺术”这部分内容时可能比较专注,“心”到是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心”到与不到,全由教师组织调度;整齐与否,决定最终的教学效果。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多种美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合理运用是很重要的适当设置并提出一些能引学生思考和探究兴趣的问题最不可少,激励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地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愉快和积极的体验。
美术鉴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人们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然而,我们现在的很多鉴赏课,老师就是一幅接一幅的从作品的来历讲到作者的奇闻趣事,最后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学生却神色漠然。所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十分重要。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教师还应让学生认识到不论是绘画还是工艺,不论是具体还是抽象都是美术家精心的构思并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感受,按照自己和时代审美理想创造出来的,同时,美术家创作一件美术作品除了通过完美的外在形式提示某一特定的主题之外,往往还有更深层的内涵和更隐敝的意蕴是一种文化精神层面要求和体现美术作品的最高价值所在,也是时代、社会、民族精神的写照,如青铜器和秦俑所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古希腊艺术所体现崇高理想与科学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中的人文主义理想,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和神宗意识等,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深刻理解,达到审美情感的升华。
艺术课原本是最让人心动的.艺术课尤其是美术,单一的欣赏内容,教师力求“活”而有趣,但千变万化始终是一个欣赏,过分的知识化、理性化,学生的热情不会坚持很久,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心”不到位了,“眼神”也走了,对于艺术课他们也就开始走过场,或者浮躁,再不然就是:你们上课,我行我素。于是,一堂艺术课就成了有板有眼的自习课或休闲课。高中教学不同于小学和初中,又说又表演的教学方式不太适合,“表演”课自然是不会出现的,偶尔的“故事会”也不能多用,“快乐的大本营”到了超级大班,拥挤的空间会让你窒闷得喘不过气来。到了这个时候,学生不用意志来控制自己,艺术课决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艺术课同样需要学生的意志介入和意志投入。
从现阶段来看,高中艺术课,尤其是美术教材缺少让学生“手动”的教学内容,实地考察参观应当另论。但在欣赏内容的基础上,多一部分实际操作的练习,教学内容活而丰富,更能满足多数同学的学习需求,极大地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初中有了动手实践的内容,大学里也有相关部分知识,而在高中阶段却出现“断层”现象。实际技能训练不是少部分参加艺术高考学生的专利。教育普及既然是面向全体学生,这部分内容就不能空缺。因为真正的知识,它的本身内涵是丰富的,也是全面的。大纲鼓励教师灵活机动,但这当中还得有一个“约定”尺度和纲要,否则又容易走形成“专业”课了。
教案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篇4
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
一 欣赏导入:
欣赏作品:一幅是中世纪教堂壁画,一幅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将这两幅画进行对比。
提问:通过这两幅画,你能看出文艺复兴在美术领域表现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因为上节课已经学过了关于文艺复兴的常识性知识)
美术造型大班教案 篇5
1、让孩子们认识在空中飞的动物以及它们的特征。
2、培养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3、锻炼孩子们的肌肉。
活动准备图片资料, 便利贴
活动过程
[导入]
1. 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鸟。
- 它是在天空中飞翔的动物。
- 它有羽毛。它是什么呢?
[展开]
1、谈谈关于鸟你有哪些经历。
- 你看过鸟吗?
- 你在哪儿看到的鸟?它长什么样子?
- 看过鸟后你有什么感想?
2、谈谈在空中飞翔的动物。
① 准备好在空中飞的动物的图片或照片。
② 你知道哪些会飞的动物。
③ 用身体展示一下鸟飞的样子。
④ 说一说会飞的动物有哪些特征。
3、用准备的材料表现出翅膀的样子。
① 用塑料的便利贴粘出鸟的身体。
② 折一下便利贴的上面表现出羽毛的样子。
③ 贴上鸟的名字。
[结尾]
1、让孩子们把自己做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美术造型大班教案 篇6
“影子”天天伴随于我们的身边,它蕴含着许多教育教学的价值点。本节活动,就是以”影子“为表现载体的一节美术活动。希望通过活动,使幼儿深切地感受影子造型的美、趣,提高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体现善于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和挖掘教学素材的价值取向。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和表演影子造型,感知影子造型变化的美、趣。
2、能大胆使用颜料创造性地表现各种影子的造型。
3、充分体验活动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在活动室里悬挂一块大白布,将液晶投影灯打在白色大布上。
2、黑色颜料,排笔若干,长条绘画纸两大张。
3、音乐《梁祝》。
活动过程:
一、赏析影子造型舞。
1、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表演,你们想看吗?
幼: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观看影子造型舞。
3、组织幼儿交流。师:你刚才看到的表演和平时看到的表演有什么不一样?
幼:今天看到的表演,我们看不到人的鼻子、眼睛……今天看到的表演是人的影子在跳舞……师:今天我们欣赏的是影子造型表演。看!演员做了不同的动作,就有了不同的影子造型。
二、表演影子造型舞
师:小朋友!你们想表演吗?
幼:想。
师:那我们分成两组,一组小朋友做小演员,一组小朋友做小观众。小演员可要随着音乐的节奏摆出各种漂亮的造型,小观众要仔细地欣赏,看一看哪些造型漂亮!你最喜欢什么影子造型?第一排的小朋友先上台,好吗?
1、第一排幼儿表演,第二排幼儿观看。
2、组织交流。
师:你最喜欢哪个造型,为什么?
幼:我喜欢这个造型,因为我觉得这个造型很美丽。
我喜欢这个像奥特曼的造型,因为我喜欢奥特曼。
我喜欢这个像蝴蝶一样的造型,因为我觉得蝴蝶很漂亮,这个造型也很漂亮……
3、请观看的幼儿学一学自己喜欢的造型。
4、第二排幼儿表演,第一排幼儿观看。
5、组织幼儿交流。
师:你们喜欢什么造型?
6、请观看的幼儿学一学自己喜欢的造型。
三、创作影子造型画。
1、师:小朋友表演得真好!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影子造型,老师也有自己喜欢的影子造型呢!我现在就想把它画下来给你们看。
教师在大白纸上快速地画,一边画一边说:先画出影子的轮廓,然后将轮廓里用颜料刷满,画的时候,可要注意不要让颜料流淌下来,保持画面的干净。
2、幼儿作画。
师:小朋友!你们想把自己喜欢的影子造型画下来吗?(想)让我们一起动手吧!
四、评价影子造型画。
师:影子造型画画好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你最喜欢画中的哪个影子造型?为什么?
幼:我喜欢这个影子造型画,因为我觉得画得很美。我喜欢这个影子造型画,因为我觉得这个影子造型是我摆的……师:小朋友们的画真美!真是个小画家,让我们把这些画张贴到墙上,让爸爸妈妈来欣赏吧!
活动反思:
该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体现了《纲要》精神“审美感受与创造并重”的艺术教育观。活动一开始,教师就用优美、独特的影子造型舞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将幼儿引入了一个美的世界。接着,教师满足了幼儿好表现、想表现的欲望,让幼儿分组表演、欣赏,使幼儿沉浸于自我表现、自我感受、自我陶醉中。在幼儿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孩子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了创作的天地,幼儿的作品生动、有趣、富有创造性。教师在本节活动中紧紧地将音乐、舞蹈、美术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幼儿感受到了影子造型的美丽和多姿,获得了美的享受,体验了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反思
教案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篇7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一个内容。蛋壳玩具是学生喜欢的玩具之一,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会用蛋壳、彩纸和其它材料,把自己喜欢的有、彩纸和其它材料,把自己喜欢的有体验到蛋壳变成艺术品的乐趣。
2.本课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蛋壳玩具图片,目的是启发学生创新设计,为学生创新表现提供更大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及创新精神得到发展。
二、学生分析:
本课教授的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随着课改已经有三年的成长史了,他们对于手工制作的一些方法都已经很熟练了,对立体形象思维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对设计出新的立体形象还有一定的困难,但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大部分同学能够表达出自己心中喜欢的立体的有趣的形象。
三、设计理念:
1.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体验发现新知识的乐趣。
3.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思考观察体验探究的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目标:
1.能用卷、折、粘等多种方法在蛋壳上制作有趣的玩具造型。
2.在对比、设计的过程中,发现并归纳出有趣造型的特点,并运用于作品之中。3.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废旧物品变成艺术品的乐趣。重点:会制作蛋壳玩具,并感受到蛋壳变成艺术品的乐趣。难点:1.能通过引导发现有趣的造型的含义及特点
2.通过动手实践发现直边彩纸怎样才能粘在椭圆形的蛋壳上。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范样。
学生:各种材料、剪刀、固体胶。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课:
爱心
用心
专心 1
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位好朋友,他们十分想和你们做好朋友,你们愿意吗?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它们都是谁?(激发兴趣)
二、作品欣赏(课件)
1.动物,人物还有动画片里的形象图片。
2.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喜欢它们?(引导学生说出形象有趣)..3.什么样的形象是有趣的造型? .....(出示油画《蒙娜丽莎的微笑》和有趣的卡通形象对比,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有趣的含义及特征,幽默、滑稽、夸张变形等)
三、看一看,想一想(课件)
1.材料:(蛋壳、乒乓球、彩纸、毛线等)
问:看一看这些图片,想一想这些物品,你想做哪些有趣的形象?如何把它们变成有趣的蛋壳玩具? ..2.图片对比:(生活中的图片或卡通形象和用蛋壳做好的有趣形象,如:蛋壳、孙悟空、白免等)
问: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图片是平面的,蛋壳玩具是立体的。)问:蛋壳适合当做动物或卡通形象的哪个部位? 适合做动物或人物卡通形象的头部或身体。
四、说一说、画一画:
1.要想使图片中的形象或你自己喜欢的朋友变成有趣的立体蛋壳玩具,你有哪些好办法吗?
2.在纸上画一画,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们说一说,找同学汇报
(同学们在自己设计草稿的基础上,老师又快速地展出各种作品,这时同学们跃跃欲试,思维拓展。)
3.老师也想了很多办法,使这些物品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你们想看吗?(总结归纳,出示范作)4.课件展示:(小组讨论汇报)
(1)你能看出它们是怎么做的吗?
(2)怎样才能把直边的彩纸粘到椭圆行的蛋壳上? 学生汇报制作方法:
① 首先先做一个结实漂亮的底座。
底座:扇形卷起来,剪平,做出下粗上细的柱形,这样比较稳固,可以进行装饰花边等。
② 通过卷、剪、粘贴等方法做自己喜欢的形象。
爱心
用心
专心 2
五官:如鼻子可用卷筒做成立体的,头发可用毛线或彩纸剪出来,铅笔卷的方法。
★直边的纸隔一段剪一个小口,这样就很容易跟蛋壳粘在一起了。★在制作中你还发现哪些好的方法可随时地告诉大家。
五、师生共同制定标准:
1.形象设计得有趣、奇特 2.用多种材料和方法 3.颜色搭配得鲜艳
六、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与制作方法。
七、课后延伸
许多艺术家们还用蛋壳制作了许多不同艺术品,请大家欣赏,你想还有哪些废品可以利用呢?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有意识地把有趣的造型作为知识点并把它隐藏起来,我用有趣的卡通形象和油画《蒙娜丽莎的微笑》做对比,引导学生在观察、对比中,自己发现有趣造型的涵义以及特点,并运用于蛋壳制作之中。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特意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又学会了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评析:
新课程提倡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本课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思考、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去发现新的知识点,教师利用课件中的卡通形象导课,并出示油画作品和卡通形象做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哪些形象属于有趣的造型以及其特点。并用图片和蛋壳玩具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到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平面的和立体的)。给学生大量的作品图片,开拓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设计出有趣的蛋壳玩具,并从中发现新的制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探究意识,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爱心
用心
幼儿园美术教案纸箱造型 篇8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纸箱的外形进行想象、造型,用连接和装饰的方法、技巧进行纸箱造型。
2、发展综合手工的能力。
3、鼓励及培养互相合作、勇于尝试的习惯。
活动过程:
1、导入、引起兴趣。
启发幼儿思考纸箱可以做什么有趣的东西,用一个纸箱可以
做什么?几个连接起来又可以怎样。
2、欣赏作品。
3、提出新问题:如何连接(纸箱的连接、材料与纸箱的连接)?
什么方法是最节约材料的?
4、幼儿活动。
5、作品欣赏。文档仅供参考
大变小
设计思路:
在生活中,小年龄幼儿有着强烈的模仿成人行为的欲望,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参与各种各样的劳动,如切菜、洗碗、扫地等,为此,我根据幼儿的学习特征,选择了幼儿最熟悉的一些食物(如黄瓜、青菜、胡萝卜、苹果等),引导幼儿运用目测区分物体的大小,并尝试使用常见的工具改变物体的大小,发展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满足幼儿参与劳动的愿望。我还帮助幼儿将自己的操作过程表达出来,以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口语表达能力。由于活动中幼儿要接触小刀、剪刀、汤匙等工具,因此应事先准备一些创可贴、消毒药水等,并向家长做好宣传工作,确保幼儿的探索活动顺利进行。
一、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工具,培养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目测区分物体间明显的大小差异,尝试使用一些工具改变各种食物的大小,并愿意表达操作过程。
二、活动准备:
1、各种食物:黄瓜、方肉、豆腐干、青菜、胡萝、苹果、茄子、大蒜、切成两半的西瓜等。
2、各种工具:汤匙、剪刀、小刀。
三、活动过程:
1、认识各种食物。
师: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吗?孩子们认识大部分的食物,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名称。说到大蒜时,有一个孩子说:“这是馒头。”于是,教师就引导幼儿剥一剥,闻一闻,尝一尝,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得出“这是我们吃过的大蒜”的结论。
2、预测“大变小”的可能性。
师:我们能把这些食物装进瓶子里去吗? 引导幼儿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如有的幼儿不会表达,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教师就有意识地引导他用语言表述;有的幼儿已能清楚地说出“能”或“不能”,教师就进一步引导他说说“为什么”;个别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能说出:“瓶子太小,东西太大。” 师:怎样才能把东西放进去呢?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反应适当地运用一些动作提示,以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工具。当幼儿看到教师将食物剪小时,兴奋地拍起手来:“变小了!变小了!”
3、进行“大变小”的实验。
幼儿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使食物变小,并把食物放进瓶里。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表达实验过程,并帮助幼儿记录。剪刀可以剪菜叶,但剪不动菜梗,于是忙忙又去拿刀。史文一直用刀切胡萝卜。京海用勺予舀西瓜。星星尝试用刀切苹果,不小心切到了手,破了一点皮。星星说:“我很勇敢的,不哭!”教师边观察幼儿操作,边用琅琅上口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如:“变变小,放进去。”由于小年龄幼儿常常用语言指导动作,所以他们会边操作,边和教师一起重复,这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理解“大”“小”的概念。看到有的幼儿用剪刀将菜叶剪小,教师便有意识地提问:“你用什么把什么变小了,有的幼儿在工具选择上存在问题,如他们用剪刀剪土豆,用汤匙切菜,教师便引导幼儿尝试使用其他工具,看看用什么比较容易“变”。有个别幼儿自始至终使用一种工具,教师便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大胆试用其他工具。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十分注意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如用完的工具要求幼儿放回原处,要幼儿用抹布擦手等,并及时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
4、师幼共同探讨。
①讨论问题一:你是怎么把食物放进瓶里的?
有的幼儿说:“我把它变小了。”教师便进一步提问:“你是怎么把它变小的呢?”引导幼儿回忆操作过程,帮助幼儿说出工具名称,较清楚地表达过程,教师以绘画的形式为幼儿记录。
②讨论问题二:刀是什么样子的?刀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少,也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工具。当教师和幼儿一起回忆刀是什么样子时,一些孩子说出“刀是很快的”,有两个幼儿用手指着刀最锋利的地方,表现出“很可怕”的样子。
教案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篇9
在树木变化中寻找季节——树木造型
盱眙县旧铺中学
方孝全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通过对校园中树的观察,有重点地研究树木的形态、颜色和给人的感觉,感受到季节美。
2、技能领域:通过欣赏、讨论、观察感受,借鉴一定的绘画手法和表现语言,尝试表达自己心中的树。
3、情感领域:通过欣赏,感受自然的艺术美。提高审美情趣。
4、创新领域:让学生在感受和理解表现语言的基础上,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潜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尝试运用各种语言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悟。教学重点:
通过和感受,运用自己的表现手段创造性地表现自然界中各种树的形态,抒发对自然的热爱。教学难点:
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世界,用纯视觉的思维去理解和思考自然界给人情感的体验。用创造性的美术语言表现自己的感悟。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资料,教材,上节课学生的作业(部分,具有代表性)
学生:各种绘画表现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老师: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临摹达·芬奇的《与西斯图合作的树的习作》,以便于了解树木的基本结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几幅作业。(实物展示,并简要点评)由此导入课题:在树木变化中寻找季节——树木造型
二、发展阶段
1、展示图片(表现不同季节的树木),学生说一说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教师总结。(课件展示)
2、很多同学在画画时总觉的自己不会画,那么现在我们要画这些树,应该怎么画呢?
公 开 课 教 案
我们再来看一看达·芬奇的《与西斯图合作的树的习作》(实物展示教材中的作品,)教师进一步讲解树的结构以及表现技法,强调技法与情感的关系:
首先、一棵完整的树包括树根、主干、枝干、枝杈、树叶等部分,一般来说越往上越细,根和主干应画的清晰、粗重一些,枝叶的处理要学会概况和突出重点,枝干之间、枝叶之间的衔接是尤其要处理好的,枝与枝之间的前后关系也要交代清楚,不可紊乱;
其次、我们在表现树木时,可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删减和改变,可以画整棵树,也可以画一个局部,画局部时要注意侧重点的改变;
再有、就是根据不同的情感需要,在色彩的运用,笔触的选择等方面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
3、古今中外许多画家对景思情,面对自然的景色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课本图片展示)
《盛开的桃花》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梵·高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激情融入自己的作品,成为表现主义甚至现代艺术的先驱,本件作品中,作者以大胆的笔触、清新明快的色调来表现盛开的桃花,当然也表现了画家对生命的执着和美好的向往。我想:画这幅画时的梵·高心情肯定是愉快的。
《秋天的树林》近处的山溪、远处的云彩将浓郁的树林包裹起来,使人如入画境,尽情地展现了秋天树木丛生,层林尽染的自然之美。
《雪中》张振华的水墨条屏,以淡雅的墨色,明丽的对比表现了冬日雪景中的清冷静谧。面对这样的作品,人们的心灵仿佛经历了清泉的洗涤。
三、拓展活动 视觉思维训练
1、上节课后,我要求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对校园的里的树木进行观察,大致了解我们学校的环境。大家观察了吗?你观察到了什么呢?校园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谈谈)
2、同学们(可能会)说,我们的校园就这么回事,没有什么好看的地方。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屏幕。(展示校园里树木的照片)学生带着问题观看:a你看到了哪些树?这些树有什么特征?b哪棵树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c如果选择其中的一幅来画,可以怎么画?
(结束放映)现在,我再问一声,我们的校园里有可画的地方
公 开 课 教 案
吗?(学生应该回答有)那么我们能够表现吗?
3、教师:请大家闭上眼睛将刚才看到的树木在脑海中回放一遍,搜寻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树木。学生闭目。(音乐)
4、学生拿出绘画工具,画下脑海中印象最深的树(推荐展示几幅照片,以供选择。(音乐))。
教师提示:请同学回忆刚才欣赏的画家的作品,用不同的工具,加上自己的想象描绘出不同季节的树,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注意画面内容的安排与删减,一定要注意树的具体特征,将细节画出来。(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学生作业并点评。学生自评,教师点评。(从画面内容、构图、表现方法等角度进行)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训练,老师发现大家的观察力和思维表达能力是无穷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画出好画,只要你们敢想,敢表现。相信你们今后能画得更好。
六、课后作业:
教案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篇10
造型别致的椅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深刻的了解椅子的相关知识及设计的基本内涵。初步掌握造型与功能的关系,学习用手绘设计图或立体制作的方式设计一把新颖的椅子。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小组合作探究椅子的基本结构与造型,理解椅子的造型与功能的关系,结合人们的不同需求创新设计椅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建立用设计改善生活的信心。
教学重点
1、了解椅子的文化背景,掌握椅子的结构、功能、造型。
2、了解设计的意义,能设计一把独特的椅子。做到创新、有价值、符合科学原理。
教学难点
怎样学会在实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独立创新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课之前带学生去参加一场展览会,看一看,展览会展出了哪些物品?它们的造型怎么样?
学生自主思考猜测,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书写板书
二、新授
直观感知
1、师:出示课件中一幅古代席地而坐的图片,为椅子的历史做铺垫。
引出椅子的历史:(根据史料的记载汉代以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随着西域通道的开启,椅子才被引入到中国。椅子一词始见与唐,随后逐渐出现交椅、圈椅、管帽椅等。)打开历史的大门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认识了解古代的文化。
2、师:展示一些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制作的椅子,观察这些椅子,椅子主要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并引导学生说出在风格、造型、材料上有什么不同。
生:直观感知,并回答:椅背、椅面、椅腿、扶手。并在风格、造型、材料上进行直观分析。说出自己的感受。
形式分析
(一)小组讨论活动
师:出示图片,提出问题
1、这些椅子是怎么样设计出来的?
2、有什么特殊功能?
3、适合在什么环境下使用?
(二)小体验小思考
用尺子量一量你自己的椅子的高低尺寸,为什么椅子是有高有低?(深入实际,紧扣本课设计的科学实用性。强调科学、实用、设计要服务于生活的重要性。)
三、教师示范
以大熊猫为灵感,设计一把造型新颖且实用的椅子。
四、学生实践
1、欣赏书中学生作品,从中获取设计灵感。
2、开动脑筋,设计一把造型美观而且实用的椅子。画好后注意标明尺寸和功能。
五、作品展评
以拍卖会的形式,进行作品展评,通过给自己的作品拉票的方式进行自评、竞拍者说出竞拍的理由为他评,最后教师评价总结。由此我们认识到了,椅子的设计它离不开生活。它的功能设计要服务于人并方便与人,是以人的使用为基础的。在这些基础上做出独特的别具一格的外观设计,二者相互统一。
六、拓展作业
教案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篇11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学会利用蔬菜的自然形状和特点,配上合适的辅助材料,加工成有趣的玩具。
2、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加对植物观赏的兴趣。
3、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茄子、茭白、洋葱、土豆、青椒、红辣椒、玉米、菜瓜等。
2、牙签、大头针、树叶、大蒜籽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徐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很特别的玩具,你们想看吗?
2、(出示茭白娃娃)漂亮吗?看看这是一个什么玩具呀?你们知道这个漂亮的小姑娘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萝卜、茭白、大蒜籽、花生、红豆、树叶)
3、这个小姑娘是用很多种蔬菜做成的,有萝卜、茭白、大蒜籽、花生、红豆,然后再用一些装饰的东西把她打扮一下就更漂亮了,那我们把她叫做蔬菜玩具好吗?
4、那你们知道是怎样把这些蔬菜连起来的呢?(用牙签、大头针)
5、徐老师还认识一个蔬菜玩具城呢,那里面有好多用蔬菜做的漂亮玩具,想去看吗?(老师与幼儿一起观看投影图片)
6、看了这么多漂亮的蔬菜玩具,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一个啊?今天徐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蔬菜,还有一些装饰的东西,呆会请你们每人挑选一种蔬菜,先想想你要用他来做什么玩具?然后再用一些装饰的东西把他们组合起来,打扮得漂亮些,好吗?
7、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8、让做好的幼儿拿着玩具去介绍给自己的好朋友或客人老师听,“我做的是什么玩具,用什么蔬菜做的。”
9、以“开展览会,请别的小朋友来参观”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首先这个活动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虽然在这中美术手工活动幼儿之。屈,老师.教案.网出处。间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但是孩子们的兴趣还是满高的。在此次活动中,并没有发现不感兴趣的孩子,因为在日常的活动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类似的美术活动,孩子有了一定动手能力,所以孩子们得心应手。
教案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篇12
今晚,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郭红霞老师来给我们讲授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这一章的内容,通过学习,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是一个正确的纲领,选择这个纲领是一个明智之举。《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确定了“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党的纲领是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行动的准则,是宣传动员和组织群众的一面旗帜。
那么,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是一个正确的纲领,选择这个纲领是一个明智之举呢?这里有他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性。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十月革命的胜利,二战后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的建立,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恰如其分地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而提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正确结论。柏拉图曾经提出过“理想国”的设想,还有宗教里的“天国”,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大同社会”,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乌托邦”“太阳城”“大西岛”等,这些设想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不符合科学的基本规律,最终必然失败。而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所以说,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奋斗目标和最高纲领,高举人类进步的旗帜,以自觉的、能动的革命实践来推动历史的发展,无疑是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___的纲领是一个正确的纲领,选择这个纲领是一个明智之举!
【教案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推荐阅读:
初中美术线材造型教案08-31
幼儿园大班美术造型教案:秋天的树10-07
初中美术 折纸动物造型教案07-22
初中美术 折纸动物造型教案范文05-20
浙版美术教案:立体造型06-28
中学八年级美术下册《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教案 新人教版07-25
适合小学的美术教案小学美术教师的教案05-23
适合中学的美术教案中学美术教师教案10-21
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小班健康教案10-05
美术活动漂亮的花布美术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