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主观题解题指导(通用8篇)
哲学主观题解题指导 篇1
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
题型一:运用所学的××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运用给定原理,分析阐明某一实际问题;不需要学生分析其内含的哲学依据。答题时应采取“三步曲”:
第一步:理解题意,分开答,答出原理的具体内容;说明某一实际问题的含义或性质。第二步:联系答。把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一般道理)分析实际问题(具体),说明理论上的科学性、政治上的正确性、实践上的有效性。
第三步:综合答,承前启后,得出结论,明确表态。
【例题】 中共十五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请用主次矛盾的原理加以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参考答案】(1)复杂事物包含的多个矛盾地位和作用不平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还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抓重点就是要抓住这个主要矛盾。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社会各种矛盾的解决,才能统筹兼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题型二: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不直接指明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所要运用的知识在设问中也无明确的体现,需要考生自己去体会、去分析。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学生感觉无从入手,或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蛮不讲理”,废话连篇。因此要求我们尽量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哲理。答题格式是“原理+方法论+材料”。
【例题】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世界奇迹,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温饱问题的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产业结构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并把协调发展列为2004年经济工作的一项总体要求,在政策、资金上给予保证。
请从哲学的角度简要说明党和政府为何强调我国经济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参考答案】(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国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与诸多因素都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必须使各个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2)任何事物都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我们要从整体着眼,同时又要搞好局部。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社会其他方面的相应发展,到一定时候,社会就会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处境。
(3)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温饱问题的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产业结构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因此,我们必须把握重点,统筹兼顾。
题型三: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是如何体现的?
此题型和题型二一样,考生需自己根据设问中的指导语和背景材料,选定答题时所用的基础知识和答题的方向范围,发挥的自由度大,难度大,灵活性、综合性强。从答题上看,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所谓归纳,就是命题体现了哪些我们所学的知识点原理,也就是把命题内容翻译成知识点原理,所谓演绎,即命题材料是怎样体现你所归纳的知识点原理的,通俗地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例题】某地过去由于对生态环境重视不够,滥砍滥伐现象严重,从80年代后期,生态环境开始恶化。该地干部群众在反思和学习后,作出了实施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经过最近十多年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一个有利于农村经济和整个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体系逐步形成。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些哲学原理的?
【参考答案】(1)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有: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2)①材料中由于乱砍滥伐使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的趋势,后来,由于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使环境逐步好转,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变化发展的。由于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视不够,滥砍滥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②人们在反思和学习之后,大规模地植树种草,使生态农业体系逐步形成。说明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人们做出实施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进行植树种草,使生态农业基本形成。体现了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题型四: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对于启示类题目,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不必展开去分析。
【例题】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解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不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参考答案】①联系是普遍的,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②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③规律是客观的,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
题型五:是如何做到×××的?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材料不问“是什么”和“为什么”,而是考查“怎么做”,因此答题时要注意:
1、不需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必须回答“怎么做”;
2、回答时必须把观点和材料相结合,切忌观点和材料成了两张皮;
3、答题时注意多角度思考,把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结合起来。
【例题】 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政府救济,更要*自力更生。他们根据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很快有了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参考答案】该地区的做法是:
(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该地区从求脱离本地区实际盲目办工厂,转为根据本地区“山场面积大”的特点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做到了对自己地区客观的真切了解。
(2)辨证地认识和把握实际。该地区既看到自己的不利条件,又看到自己的有利条件,做出真正发挥自己优势的正确决策,这一过程体现了对实际的全面把握。在林果业和养殖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办起与之配套的果品和肉类加工厂的过程,则体现了对变化发展的实际的正确把握。
(3)正确地对待别人的经验。该地区对“无工不富”的经验,从简单照搬到坚持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做出的决策说明了这一点。
(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政府救济,更要自力更生,并抓住时机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的决策过程中等,说明了这一点。
哲学主观题解题指导 篇2
通过对高中阶段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学习,同学们对这门课程都有详细而全面的了解,认识到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这一科学理论对我们生活、学习、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解答政治主观题也离不开它的指导。解答高考政治主观题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是审设问。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在审政治主观题的设问时,一定要从题目的实际出发,准确把握该题目的特点、要求。具体地说,一要看清回答该问要求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等内容。二要看清回答该问要求的材料范围是材料一、材料二,还是上述材料。三要看清回答该问题的角度,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办。四要看清该问的主体,是党、国家、公民,还是企业、消费者等。五要看清该问的分值是多少。
第二步审材料。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因此,审材料时要认真地对题中材料进行分析,把握关键词和重点句,全面提取有效信息。一是分清事实材料共有几层,读懂每层大意。有些题目提供的材料没有明显标出段落或层次,学生必须自己分出层次。二是从每层材料概括出其中隐含的观点。这是组织答案要点、选择合适的有关理论知识对实际进行分析论述的客观依据。三是把握事实材料每层意思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概括出全部材料或引文的总的含义。四是将中心论点按题意分成几个有机联系的分论点。
第三步联系课本知识。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时,要在准确把握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的层次、中心、主体和关键词等,联系书本知识,调动平时所建立的知识库,准确搜索出回答该问所用的知识、原理。
第四步组织答案。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组织主观题答案,一要理论联系实际,要遵循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一般是先回答课本理论,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材料因理论而贵,理论因材料而活”,做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统一,切记避免只答理论或只联系材料的做法。二要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地看问题,避免片面化。
例如:2009年江苏高考第35题: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A (H1N1)型流感,我国称之为甲型H1N1流感。随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不断改进,防治手段逐步完善,疫苗研制加速推进。
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1)对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过程体现了有关人类认识的哪些哲学道理?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的?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第一问,首先要看设问,第一问的材料范围是对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过程,即第一段材料。所运用的知识是《生活与哲学》中的认识论。角度是哲学道理是什么。其次是审第一段材料,人们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来源于研究,人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由此联系认识论知识,从而不难得出结论。第二问的材料范围是第二段材料,角度是如何体现。运用的知识是《政治生活》中对人民负责的三方面内容。联系材料中的三个层次,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做到材料与观点的有机统一。
参考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高度重视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并下发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再如:2010江苏高考第35题: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阐述建设学习型政党对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意义。
解析:材料给的是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党。共两问:第一问考查《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论知识,角度是依据,要求理论与材料结合;第二问考查《政治生活》中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答出“有利于”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1) (1)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2)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2)学习掌握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完善执政方式的要求。建设学习型政党,有利于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科学执政;有利于坚持为人民执政、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实现民主执政;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发挥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依法执政。
总之,学好哲学,学会用哲学的方法分析思考问题,养成辩证思维习惯,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生不仅能解答好政治主观题,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减少高考中不必要的失分现象,而且能正确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无论在平时的练习中, 还是在历年的高考中, 政治主观题都是学生失分较多的一种题型。究其原因, 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二是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本文着重就第二个方面从哲学的角度启发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哲学知识分析解答主观题进行阐述, 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关键词:哲学,高中政治教学,主观题
参考文献
[1]贾启明.高考政治主观题的解题技法.考试周刊, 2010
高考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初探 篇3
一、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这类题型的特点是:不直接指明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需要考生自己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思考作出判断。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学生感觉无从下手。
答题技巧:学生在作答时要尽量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哲学道理,原则是逐句排查,不放过任何与哲学原理相关的关键字词,原理要宁多不少。
例题:(2015·北京卷)
38.(36分)某一生物学教授将研究课题开发成一款用氨基酸组装成蛋白的游戏,向全球的游戏玩家开放,一个困扰了研究者15年之久的蛋白结构,仅仅10天后就被破解;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在百科全书网站参与贡献内容、修订词条,共同创造和分享海量的知识;百万名网友参与“让爱回家”行动,筹得230个红包和50多张回乡机票,帮助近300个家庭羊年春节团圆。
(1)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连接把自己变成了一种新的更强大的物种”。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说明理由。(10分)
解题思路:这个题设范围虽然很广,涉及整个哲学这本书,但是通过分析材料的内容,还是能够限定范围的。比如,整体和部分、量变和质变、系统优化、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以及联系、发展等。
二、材料是如何体现哲学的某一原理的
这类题的设问有明确的范围,答案要运用给定的原理来分析和阐述材料所涉及的某一问题。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要非常清楚哲学的知识体系,对每一个模块的知识范围都要熟悉,否则就会答非所问。
解题技巧:学生审题时要注意不同文字表述的差异。比如,联系观点与普遍联系观,矛盾观与矛盾的观点。文字表述上的差异将直接导致答题范围的不同。学生还要按照“原理+方法论+材料”的格式来作答。但要得高分还要注意,要把原理和材料分析相结合,理论尽量使用教材中的规范语言,避免口语化。
例题:(2015·山东卷)
42.(19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道理。(9分)
解题思路:本题是从单元名称出发来限定原理,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物质、意识和它们的关系,客观规律,实践和认识这些知识的掌握。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筛选所需原理,实质上就是实践、认识、意识的能动作用。
三、运用某一辩证关系原理来分析材料
这类题的指向性很明确,答题时关键在于对知识的记忆是否准确。
答题技巧:为了避免答题不完整而失分,答这类题时,最好根据考查的辩证关系本身包含的几个层次,分别作几个点来答。每个点分别按照“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的思路作答。
例题:(2015·山东卷)
43.(15分)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内化为心,外化为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公务员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你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就热心搭把手。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每个人肩负起一份道德责任,就会将社会的道德责任水准托起一分。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2)根据材料二,运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诠释个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意义。(6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的理解和运用。首先要对这一原理的内容进行分解,即“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与“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两个方面,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积极促成质变”。然后把这些原理、方法论与材料中的信息结合分析即可。
四、运用某一哲学原理的方法论来分析材料
这类题的设问,范围较广泛,难度高,主要考查的是哲学四个模块的方法论。它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系统地把握知识点本身,还要把握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能从材料中找出与之相关的有效信息,按照一定的条理把它系统地表述出来。
答题技巧:想要答好这类题,可以说功夫在平时。常用于出这种题的知识点就那么几个,在平时做题时注意留心这些知识点都如何考查,梳理出一个基本的答题模式。老师也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出几个要点要求学生掌握,答题时再根据题中材料依次进行判断和选择,按照理论加材料分析的格式分析要点,逐一作答。
哲学主观题解析 篇4
材料题审题过程要注意“六部曲”
1、看:看什么——看设问
怎么看——要看出设问的 范围(哲学常识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四个部分);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指向 主体 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并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2、抓:抓什么——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中心意;
怎么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导法”来抓;
3、领:领什么——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
怎么领——从题目的材料出发,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从而判断出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
4、联:联什么——紧扣题目的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 怎么联——回想相应的教材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准确完整的联想。
5、列:列什么——列出答题纲要;
怎么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内容,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内容按先后次有序地列出答案要点。
6、思:思什么——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 怎么思——倒推重审题,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
【方法锦囊】 关于“意义”类主观题的一般解法
“意义类”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学会审题,明确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经济政治意义)。(2)要注意“意义”与“影响”类的区别,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两类。
(3)解答意义类要遵循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由微观到宏观,由近及远的原则,做到思路清晰。(4)意义类题目要紧扣材料,结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体现时代性。(5)意义要多答,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合性。【方法指导】解答评析类主观题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步,判断表态是什么:对题目中说的事或观点作出是对还是错的评价,找到其中的合理性和片面性。第二步,阐述道理为什么:说明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的理论依据、必要性、重要意义以及不做这件事、不持这种观点的危害性。
第三步,阐明正确观点或明确正确做法怎么办:针对题目的观点,阐明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正确观点,或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1.“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鸡儿跑”,这是内蒙古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场景。草原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了牧民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牛羊改吃农田秸秆,既可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其在田间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提高了农田肥力。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运用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建设“美丽中国”新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参考答案】 ⑴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新模式,恢复草原生态和农田肥力,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体现了人在生产活动中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与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6分)
⑵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在认识、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这一新模式体现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可持续发展。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建设“美丽中国”新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解析试题。本题答题限定的知识范围是规律的相关知识。考生根据所学的规律的相关知识,一般可以答出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人们可以利用规律等相关知识。其次,结合材料加以分析然后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定位】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名师点睛】如何认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客观规律性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相互制约的。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主观能动性能制约客观规律,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认识规律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样,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4)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观点;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
2.2016年3月,由迪士尼出品的《疯狂动物城》席卷各大院线,斩获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上映第三周仍以单周3.85亿元的票房获得周票房冠军,累计票房11.89亿登顶国内上映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疯狂动物城》的环境设计师黄敏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动画电影环境和视觉的设计非常讲究对细节的处理。沙漠、冰川带、热带雨林这些都基本代表了地球上哺乳动物的生活栖息地,他们设定这些场景也是为了辅助影片更好的还原真实的动物世界,展现动物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每个城区的位置和结构也都经过仔细的设计调整,比如说,沙漠和冰川毗邻,是因为冰川地区的空调热风可以通过气候调节墙吹到沙漠地区,而热带雨林区的雨水是对冰川城区的融冰再利用。这样的设计使观众也觉得更自然,更合理。
结合材料,分析《疯狂动物城》的制作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答案】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3分)②《疯狂动物城》根据真实动物世界制作场景,做到了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3分)③《疯狂动物城》利用自然规律设计城区布局,做到了尊重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3分)
④《疯狂动物城》的每个城区的位置和结构都经过仔细调整,做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3分)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疯狂动物城》的制作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解析试题。根据所学的知识,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般而言需要回答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尊重客观规律;二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三是,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考生在实际的作答时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结合材料进行组织答案即可。【考点定位】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归纳总结】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哲学依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含义: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3)具体要求: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③反对错误观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3.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扶贫脱贫现实状况,中央提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宏伟目标,并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总体谋划和顶层设计。2015年11月27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要创新扶贫攻坚新机制,实施扶持对象、项目安排、措施到户、脱贫成效等“6个精准”举措,要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施策,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2)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中央为什么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答案】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按照扶贫总体规划和目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更好的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确保扶贫目标如期实现。(3分)②意识具有主佛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更能创新扶贫攻坚新机制,对症施策,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取得更好的实效(3分)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正确地意识能促进食物的发展,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正确决策,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3分)意识对人的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振奋人民精神,保持昂扬的斗志,催人向上,有力推动扶贫攻坚工作。(3分)。【解析】
试题分析:说明中央为什么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其实是要求我们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阐述这样扶贫对扶贫脱贫工作的重要性。首先明确意识的作用有哪些知识,意识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因为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的特点;二是人能够能动改造世界,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而且意识能够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然后根据材料中描述的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具体措施和要求结合意识的作用的知识一一阐述其作用和意义即可。材料中提到“中央提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宏伟目标,并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总体谋划和顶层设计”,意在表明制定总体目标和规划来指导工作,使扶贫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完成任务,这体现了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材料中提到“要创新扶贫攻坚新机制,实施扶持对象、项目安排、措施到户、脱贫成效等“6个精准”举措,要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施策”,意在表明扶贫工
作必须创新机制和方式,而且要对症施策,采取不同方法,这体现了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材料中提到“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意在表明用正确的意识指导扶贫工作,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扶贫工作圆满成功,这体现了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够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材料中提到“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意在表明扶贫工作必须坚定信念、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又要有必胜的信心保证完成任务,这体现了意识对人们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调节人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更好的工作。
4.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瑞士、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制造业。那么,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这种工匠精神?2015年“五一”开始,央视新闻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8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
钳工胡双钱的手,工作30多年来,老胡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多老胡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
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孟剑锋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
焊工高凤林35年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的推动下顺利飞入太空,其中就有送嫦娥卫星去月球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
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要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
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谈谈《大国工匠》的典型事迹对中学生未来确立和实现职业理想有何启示? 【答案】①职业理想确立要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做出正确全面的判断,坚持个人与社会相统一,不要一味盲从追求高学历;(4分)②职业理想及实现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3分)③职业理想及其实现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精益求精、专注和坚守。(3分)
【解析】此题设问范围明确,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设问指向具体,谈谈《大国工匠》的典型事迹对中学生未来确立和实现职业理想有何启示,属于启示类的题。解答时,首先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然后依据信息回扣教材知识,可从:坚持个人与社会相统一,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具体作答。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新经济指新的经济形态,以“互联网+”这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为代表)。
为更好地促进新经济发展,国家发改委组织调研组于2016年4月13〜15日赴深圳市开展了系列调研活动。在深圳期间,调研组分别召开了深圳市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座谈会,赴华为公司等企业和园区进行实地考察。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听取有关方面对国家加快培育新经济的意见和建议,深化了对发展新经济的认识。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对国家发改委的做法加以说明。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国家发改委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对新经济发展的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国家发改委通过调研发现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国家发改委通过调研,深化了对发展新经济的认识,目的是推动新经济发展。(每点2 分,共6 分)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6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正式开园迎接中外游客。各种中西融合,在原汁原味的迪士尼故事中加入了中国表情,处处可见中国元素。正如其总裁所说,我们不仅是在中国建迪士尼乐园,而且是建设中国的迪士尼乐园。”
国内文化产业经营者和学者认为,迪士尼核心的优势是“具备讲故事的能力”。迪士尼的电影故事有着极大的“魔法力”,融入游乐设施中,创造出适合家庭的娱乐体验,重温故事的情节,重享故事的欢乐。“那里天天像过节,孩子们很快乐”。而国内一些主题乐园有游乐无主题,有感官刺激无情感沟通,自然不会吸引游客。相对于国内主题公园单一的“门票经济”,而迪士尼是全产业链经营。迪士尼乐园的门票收入刚够平衡运营成本,真正赚钱的地方是酒店、服饰以及饮料等衍生品,能占据收入的半壁江山。结合材料和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上海迪士尼乐园获得成功的原因。
【答案】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迪士尼把经典电影故事融入游乐设施之中,建立游乐与文化之间的新联系,避免了孤立地建设游乐设施,提高了游乐园的吸引力。(3分)联系具有多样性。上海迪士尼适应中国国情,融入中国元素,“建设中国的迪士尼”,坚持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3分)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迪士尼开展全产业链经营,不追求单一的“门票经济”,立足事物发展的整体,统筹全局,实现了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3分)
7.2015年8月17日,由中共中央明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正式对外发布,为中国足球的未来指明方向,使得足球这项世界第一运动在中国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改革方案中提到“要让校园足球、新型足球学校、职业俱乐部、社会足球等各种培养途径衔接贯通”,上学还是踢球,对于青少年来说,可能从此不再
意味着是一道单选题。“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从群众性参与抓起”,这意味着对足球社会功能的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掘,而更广泛的参与也能让足球以及体育的教育功能被更多人感知。在此前足球改革几乎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的通过,给中国足球带来了春风。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的状态的原理。谈谈你对落实足球国家战略的认识。
【答案】①事物的发展有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事物发展首先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我国此前足球改革几乎停滞不前,困难不少,非短时期解决,要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从群众性参与抓起。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④事物不断地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向前发展。积极抓好《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的落实,给中国足球带来了春风,实现质的变化.8.新常态下需要坚持党的领导,需要从严治党。两年多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反“四风”走群众路线,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党风政风为之一振,清风正气扑面而来。有学生根据中国近两年多来的反腐实践得出结论:中国的反腐工作任重道远,但一定会取得胜利。其理由如下: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开展的反腐风暴力度之大、范围之广、进展之速、战果之巨,实为改革开放以来所未有,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极大提升。第二,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党,党的先进性决定了中央对反腐败工作的坚定决心。反腐败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人民的普遍欢迎和拥护。
运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评析该学生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结论。【答案】该同学的理由不能充分支持其观点。
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两个理由都看到了反腐工作的前进性。反腐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反腐工作一定会取得胜利。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两个理由都没有看到反腐工作的曲折性。反腐必然会面对很多困难,要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只有认清这一点,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可能取得反腐工作的最终胜利。③我们既要对反腐工作充满信心,坚定不移的支持反腐,又要认识到反腐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做好走曲折道路的思想准备,促使反腐工作取得胜利。9.为提高文化竞争力,广东省出台了《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动力。但是,当前我省文化发展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坚持全省文化发展统筹安排。广州、深圳市要发挥中心城市的文化引领和辐射作用,重点发展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传媒集团。珠三角其他地区要结合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产业集群。粤东西北地区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与珠三角地区文化建设优势互补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各地要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把广东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分析广东省是如何建设文化强省的。
【答案】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广东省在建设文化强省时既看到了所取得重大成就,有注意到存在的不足。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广东省文化建设针对广深、珠三角其他地区、粤东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发展要求。③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为此,广州、深圳重点发展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传媒集团,粤东西北地区重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坚持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广东省文化建设把突出地方特色和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结合起来。10.“新常态”己成为中国最新、最高频的“热词”。以前不符合经济规律的超高速增长是非常态的,带来了诸多弊病,包括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破坏、产能过剩、低效率,以及导致发展错过了最佳的结构调整时期和技术创新时期。总的看,新常态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但也存在一些小问题。面对新常态,关键在于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清除制约新型城镇化、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等的体制机制“藩篱”,调整好结构,发展好高新技术和培育好人才。保持一个常态的经济增长。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角度说明应如何认识并适应新常态? 【答案】
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认识问题是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从总体上来看,新常态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这是主流。(4分)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因此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抓重点、关键。适应新常态要把握关键,抓住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关键。(4分)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应新常态,适应新变化,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体现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分)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正是旧常态资源的有限性矛盾,新常态下积极处理生产与消费、产业与市场、科技与人才的矛盾,推动经济已成健康常态运行。(4分)(若考生所写答案理论与材料不符不得分,打出普遍性承认、分析、解决矛盾的可再得两分。)
【解析】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以现实问题为背景,让学生运用矛盾观点或矛盾分析法对现实问题进行
分析是政治考试命题时常采用的方式。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首先应明白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包括哪些观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1)对立统一观点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全面地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原理内容: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方法论: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推动事物发展要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
(3)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4)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内容: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既要从矛盾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用矛盾的普遍性指导特殊性。
(6)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7)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其地位和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或矛盾分析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并不是以上观点都要用到,一定要认真分析材料,看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点中的哪些观点,然后把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逐—分析即可。
11.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数十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长征路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代表们认为,红军长征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是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源泉;弘扬长征精神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征是人类精神的丰碑,体现了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品质和伟大情怀,长征精神产生于中国又影响世界,是崇尚正义。追求进步的人类的共同财富。长征与长征精神是我国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软实力和世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长征路线和长征文化的开发,对于让后人铭记历史、让世界了解中国,都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长征精神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继承性。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传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崇尚正义,追求进步的人类的共同财富(或答:是人类精神的丰碑,对人类文明具有独特贡献。)(3分)③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是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开拓进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3分)
12.“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我国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理念。海南省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阐释“共享发展”的正确性。【答案】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共享发展”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3分)
②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树立正确价值观。(2分)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具有导向作用,选择正确,人们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每点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给力、点赞、颜值……不知不觉,网络流行语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交流中。1996-2005年:互联网刚兴起,是网络流行语的纯真年代。以网络“方言”为主,包括“GG”、“MM”等词汇缩写,以及“顶”、“沙发”、“潜水”等网络用语。
2005-2007年:互联网上的语言暴力和不文明现象让人厌恶,电影《手机》中的“做人要厚道”,《疯狂的石头》中的“素质,注意你的素质”等成为流行语,反映了网民的共同心声。
2008-2010年:网民成熟阶段,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或讽刺成为这一时期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特色,如“楼脆脆”、“我爸是李刚”、“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2011-2015年:网络流行语越来越成熟。很多有意思、正能量的网络流行语开始“反哺”社会,有些被主流媒体采用,如“APEC蓝”、“萌萌哒”、“有钱不能任性”、“大V”等。
网络流行语折射出人们的生活状况、社会共识和民生期待,在海量信息中,只有那些最能触动公众心理的话语,才可能迅速传播,引起相当数量网民的认同,成为网络流行语。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和作用。【答案】(1)(12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网络流行语折射(反映)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3分)不同时期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不同时期有不同网络流行语的传播。(3分)(若没有联系网络流行语,只是回答: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给3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有些网络流行语反映了时代的进步(捕捉时代脉搏).体现人民群众的智慧创造,为人们输入正能量,(2分)引导人们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丰富着我国的语言文化,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名师点晴】历史唯物主义主要观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具有阻碍作用。
(2)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4)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这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5)人生价值。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创作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归根到底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6)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导向。
(7)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具有社会历史性,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哲学主观题解题指导 篇5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要领之综合探究题
吴松涛
2009年3月13日
考查“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是政治学科考试的考核目标之一。
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
识的问题。
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这几年,上海、北京、江苏等地都相继设置了综合探究题题目,安徽省2009年高
相信也会向此方向发展。因此,考生有必要在复习中研究综合探究题的考查角度及其解题方法。
综合探究题通常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考查:
一是对探究与实践的操作过程进行考查;
二是对研究性学习或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从相关的政治学科知识角度进行考
查。
一、对探究与实践的操作过程进行考查
这种类型主要是对课题研究的考查,试题的问题是根据研究性学习一般程序(确定
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形成研究成果)设置的。
包括研究课题的提出和论证、研究计划的制定、研究目的的确立和研究方法的选择、资料的收集和问题的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的提出、成果的表达和交流等。
1. 课题的提出和论证
考生选择课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课题的可行性。选择的问题不宜太深,题目不宜过大,研究面不宜过宽,要选
择“切口小”和高中生有能力研究的课题。
二是课题的深刻性和独创性。课题本身要有一定的含金量,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探
究价值。
三是课题的明确性。课题中包含的问题指向要明确,问题的结构要清晰。
被选为课题的问题应该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能进一步转化为课题。这里课题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源于考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是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课题表达的基本格式:
×××的现状和展望
×××的调查研究
×××的研究综述
关于×××的思考
关于×××的研究
关于×××的背景分析
×××的分析和对策研究
×××初探
×××对×××的影响(研究)
×××在×××中的应用
阐述选题理由
阐述选题理由则要说明课题与材料的相关性及课题的重要性。由于材料涉及的范围
广,因此在选题时,要认真审题,确定自己最“拿手”的课题。所谓“拿手”,实际上是指能分析出选题的理由。通常应该从教材知识、生活实践和现实意义等角度考虑所拟定课题的依据或目的。
例1:(2001年上海文综卷第19题)……下面列出了学生的三个研究课题名称:课题一:小区居民用水问题的探究;课题二:近代文化名人云集多伦 多原因考究;课题三:上海市中学生自行车牌照税交纳现状调查。在上面列举的课题中,请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你的课题,写出所选课题名称,并简单陈述选题理由。
【参考答案】
课题一:小区居民用水问题的探讨。理由:对上海成为节水型城市有积极意义。熟
悉,可操作性强,感兴趣等。
课题二:近代文化名人云集多伦多原因考究。理由:感兴趣,有助于接受爱国主义
教育等。
课题三:中学生自行车牌照税缴纳现状调查。理由: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途
径,依法纳税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有助于培养法制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等。
例2:(2003年上海31题)右图为原产于南美的“食人鱼”,有专家认为,食人鱼一旦流入我国自然水域,可能给生态平衡带来严重危害。去年,我国发现部分商家为了谋私利非法引进、销售食人鱼,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有关主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予以清剿,请简要回答:
(2)食人鱼事件可以折射出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问题。假定你以这一事件为题材,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课题研究,请完整写出你的选题:“从食人鱼事件看__________”,并简单写出选题的理由。
【答案】
选题为“从食人鱼事件看公民道德建设”,理由是食人鱼事件的发生与部分经营者唯利是图有着密切关系(即选题的相关性),而如何提高商业经营者以至公民整体的道德水平,已经成为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即选题的重要性)。
2. 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②课题研究的对象;
③研究的方法;
④研究过程的安排;
⑤预期的研究成果。
就例1中的课题“小区居民用水问题的探讨”而言,我们可以制定如下计划:(1)目的:找出居民用水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科学的用水方法提出建议。(2)选定某某小区为调查对象。
(3)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居民用水的现状,找出问题。(4)查阅资料。充分利用网络、报刊和书籍,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5)咨询专家并走访有关政府部门。(6)统计、汇总、整理和分析资料,形成调查报告。
例3:[2001年上海文科综合试题第19题] 上海市中学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对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兴趣盎然。如果你以“上海市中学生自行车牌照税交纳现状调查”为课题,请简述你的研究计划。
[参考答案]计划:(1)确定调查对象、调查方式、调查途径(2)开展调查、查阅文献资料;(3)分析调查数据,得出调查结论。
例
4、[2006年江苏卷第39题] 针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为中学生设计一个行动方
案,并简要说明实施行动方案的意义。
【答案】
“校园废旧电池回收行动方案”:出一期板报,使同学们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性,增
强环境保护意识;写一封倡议书,倡议“回收一节废旧电池、留下一方洁水净土”;设一个回收箱,专门回收校园中的废旧电池,并将回收的电池送环保部门。
实施这一行动方案的意义:有助于增强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落实节约资
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 确定研究目的及方法
课题研究目的是指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表述要开门见山,简洁明了。目的要明
确,要表明课题研究的积极意义。
研究方法指完成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的的程序、技术、手段或操作规律。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般有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跟踪调查、抽样调查、实地考察等);观察法;文献研究法(查阅图书、报刊等各种文献资料);小组合作法(小组讨论法);网上查阅法及辅助性的具体方法、手段和技术等。在确定研究方法时要针对不同课题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用合适的方法。
例5:(2005年江苏卷第35题)近几年来,有些中学生以穿名牌、用名牌为时尚。某校高三(3)班专门召开了“聚焦中学生名牌消费现象”主题班会。针对本班同学日常生活消费状况,拟订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
课题:中学生消费面面观或中学生消费现象透视等
研究目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引导消费行为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
例6: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除《农业税条例》,全面取消农业税。这意味着9亿农民依法彻底告别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取消农业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2)针对本地区农民状况,拟订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答案】
(2)研究课题:××地区农民收入状况调查。
研究目的:了解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减负增收情况。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走访、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等。
4. 收集资料或提出问题
收集资料时要明确:收集材料干什么?为什么主题服务?所准备的材料要为主题服
务。所收集的资料要进行筛选,去粗取精,并注意资料的说服力。
提问题则不能偏离主题,但可选择一定的角度来设计。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表述要简洁明了。
例7:(2002年上海政治卷第32题)……假设你要参加《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草案)》的立法听证会,就其中关于优秀历史建筑的维护整修义务完全由该建筑所有者承担这一规定发表意见,你应该准备哪些方面的资料?
【参考答案】
材料准备:优秀历史建筑的现状及其维修的费用、该建筑所有者的收入状况、相关法律的规定、外省市以及国外的有关经验、专家学者的观点等等。
例8:(2004年上海卷第31题)……假设你们学校邀请李斌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为主题举行一场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在请你围绕报告的主题向李斌提一个问题。
【参考答案】
一般性问题,如什么是正确的人才观?如何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如:德与才孰重孰轻?如何看待全才与专才?如何看待个人价
值与个人收入的关系?
例9:山东省某中学生李昂,在为学校广播站准备介绍山东近五年来经济生活发展的广播稿时,点击了一个相关网站,下载了山东省经济生活发展的有关统计数据。回答:
该网站正在就“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共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进行讨论,假如你是李昂,请就该主题,向该网上论坛的主持人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参考答案]提问分一般性提问和有一定深度的提问两个档次,不同档次的提问得分不同。
一般性提问,如: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要共建和谐社会等等。 有一定深度的提问,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共建和谐社会有何影响;新农村建
设中如何防止形式主义等等。
5.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建议
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这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基本要求。所提的建议,一要紧扣主题;二要具有可行性,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三要尽量联系所学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要关注现实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例10:[2004年上海卷第32题] 目前我国农民工已突破1亿人,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工伤事故多、超时加班、子女就学难等问题已引起社会关注,请你就“怎样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出三条建议。
【参考答案】 可以从以下方面提出建议: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和监督力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上从国家角度出发,提出建议),增强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从企业角度出发提出建议),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等(从农民工个人角度出发提出建议)。
例11:[2001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上海卷)第31题]上海地铁二号线营运初期,曾实行过2元、3元、4元的票价,每天的客流量仅为2、3万人次。后业,票价降至1元、2元、3元,地铁二号线日客流量随即猛增至13、14万人次。
(2)票价下调后,在交通高峰时段,地铁又出现乘客拥挤的现象。请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设想。
【答案】(2)如:实行分时段票价;提高高峰时段的车辆投放密度;开辟新线路公交高峰车;如有其他合理设想均给分
例12:(2003年上海32)4月下旬,上海某居民小区发现“非典”疑似病例,为阻断“非典”传染扩散,政府有关部门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对小区内一栋居民楼实施隔离,要求楼内居民在家接受为期两周的医学观察,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尽量满足被隔离人员的生活需要。
(2)假设你的一位同学居住在该居民楼内,他因不能到学校上课而对隔离产生了抵触情绪。现在需要你通过电话说服他安心接受医学观察,请写出你准备劝导他的通话内容要点。
【答案】(2)通话要点应包括:
①从法律角度指出:应履行接受隔离、防治“非典”的法定义务。
②从道德角度指出:应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注:考生如在谈话要点中,有询问同学近况、表达问候、表示自己愿意提供帮助等
情感交流方面的内容,可给予加分;建议同学做好心理调适,可给予加分。
6. 形成研究成果
课题成果形式,一是物质的成果,如论文、研究报告、建议书、调查报告和设计方案等;二是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如发现和掌握了一些规律,对某些现象进行了预测等。
例13:[2001年上海文科综合试题第19题] 上海市中学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对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兴趣盎然。如果你以“小区居民用水问题的探讨”为课题,请问该课题最终的成果形式是什么?
【参考答案】调查报告,专题论文
二、对研究性学习涉及的政治学科知识进行考查
对研究性学习或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从相关政治学科知识的角度进行考查,既可以考查课题研究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依据和意义,又可以要求考生用所学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知识对解决某个问题提出见解、看法、合理化建议等。总的来说是依托政治学科知识,考查考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需要说明的是,这是综合探究题考查的主体和重点。
例14:“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指出,要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据有关部门预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从2006年至2015年,全国城镇每年总共需要提供2400万个就业岗位。
(1)有一组同学选择“扩大就业,保障民生”这一课题展开探究性学习。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学角度简要说明确定这一探究课题的依据。
【参考答案】
(1)①劳动权是公民享有各项权利的基础,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②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扩大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有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较大。随着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我国就业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例15:[2006年江苏卷39题(1)小题]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专题学习中,某中学5名同学围绕“废旧电池回收和处理的现状与对策”课题,组成探究小组。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问卷、走访、查阅文献、上网等方法,对废旧电池回收和处理现状进行了调查。
(1)运用经济常识,就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哲学主观题解题指导 篇6
一、考查辩证的唯物论(一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1、屠呦呦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终于从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随即另辟蹊径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创造性地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她的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今年获得医学科学领域重要的大奖——拉斯克奖。
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屠呦呦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是怎样发挥意识的作用的?
★
2、理念引领行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绘就了十三五规划的蓝图,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引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进有利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体制机制,就一定能够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根据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说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的理由?(9分)
(二)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3、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我国不断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从1971 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单独二孩政策顺利落地,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符合人口发展规律,有利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对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是如何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4、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长期来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因贫施策的科学性不够。精准扶贫是一种新的治贫方式:精确识别,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精确帮扶,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精确管理,农户信息管理,阳光操作管理,扶贫事权管理,做到公开、公正,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权和责。
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知识阐述为什么要从粗放扶贫转变为精准扶贫?
5、党的十八大报告出现了“美丽中国”的提法。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哲学依据?
6、“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政府采用了“西医”治疗,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这一剂“中医良药”发挥功效。可见,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的上述举措。(12 分)
二、考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7、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意义。8、21年前,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开启了与世界互联互通的新时代。从“K时代”到“G时代”,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互联网”到“互联网+”,中国互联网一直在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表达“中国主张”:“倡导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推动互联网迈向全球共治时代,中国不仅在说,更在努力行动。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互联网建设“中国主张”的发展演变过程所蕴涵的哲学道理。(10分)
9、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科学家们在2月1 1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引力波: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个世纪前就预言的时空涟漪。1916年6月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时预测,时空会产生涟漪并产生“引力波”,以光速从物体向外扩张。很多科学家怀疑这种波是否真实存在。1969年6月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物理学家约瑟夫〃韦伯宣布发现在引力波撞击探测装臵时发出了“声响”。但他的实验结果从未被再现过,最终所有人都不认同这种结论。1974年马萨诸塞州大学艾姆赫斯特学院教授约瑟夫〃泰勒和他的学生拉塞尔〃赫尔斯,首次发现了脉冲双星PSR B1913+16,以爱因斯坦预测的速度螺旋式向内靠拢。此次发现被认为是引力波存在的间接观测证据,获得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人类对引力波的探测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
10、“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解决我国发展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知识,分析党是如何正确处理理论创新与解决实践课题之间的关系的?
11、近年来,某省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截至2015年底,该省已完成18家国有文艺院团和20家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完成全省图书出版发行、省级和地市级电影公司和电影院的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请运用“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原理评析该观点。
三、考查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一)联系的观点
★
12、人口问题跟消费、就业、养老密切相关。尽管依然顶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帽子,但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出现严重扭曲。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了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的新常态:一方面,中国已经处于深度老龄化阶段;另一方面,青少年人口减少将对未来的消费、劳动力供应、创新等经济活动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直接给未来养老带来挑战。为积极应对人口结构出现的新变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增加劳动力供给、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是继“双独二胎”、“单独二胎”之后的又一次调整生育政策。
请运用联系观的知识,谈谈你对国家调整人口政策的理解。
★
13、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习近平主席针对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立足于不同国家、地区、人群间信息鸿沟的客观现实,顺应人们对互联网安全与发展的强烈诉求,尊重世界各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状况并倡导各民族文化的交流,锁定智能互联带给人类的空前发展机遇,直面网络犯罪、网络攻击、网络谣言等网络空间问题,提出了“中国方案”的五点主张: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知识,分析提出“中国方案”五点主张的正确性。14、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所谓“相机调控”,就是政府根据经济形势、市场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种或者几种政策措施,做好“预调”、“微调”。
根据材料,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才能做好相机调控?(12分)
(二)发展的观点
15、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所坚持的方法论。
1、量变与质变
16、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原因的影响,我国外部需求明显减弱,我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增长的压力增大。同时,我国外贸企业的研发、设计等核心竞争力与外贸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附加值低、国际议价能力差。长期的贸易顺差也容易导致贸易摩擦。为此,我国政府提出,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这三个支柱开展工作,保住外贸企业多年苦心经营的国际市场份额,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说明我国应如何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2、综合考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7、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关系错综复杂,各国具有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但是,各国又是有着共同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种复杂关系为中国与沿线各国制定方针政策提出更高的要求。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系统勾勒了“一带一路”路线图。目前已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透过这些早期收获,“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建设所蕴涵的哲学道理。(12分)
(四)矛盾的观点
1、矛盾的基本属性
18、从经济学角度看“需求侧”的三大需求是投资、消费、出口,与之对应的是“供给侧”,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长期以来,我国将“需求侧”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供给跟不上需求”的矛盾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中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根据材料,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说明“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关系。(10分)
2、矛盾的对立同一关系原理
★
19、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正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词。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人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大多依靠“用免费拉人气、用刷单求上位、用低价抢市场、用爆款搏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这个根本,而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互联网+”与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不矛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真正的融合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而是在冲击和适应的过程中彼此影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相互的促进和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互联网+”与“工匠精神”能够实现融合的哲学依据。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20、201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分类推进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亮点。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关于分类推进国企改革指导意见
总体要求: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着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主要措施:商业类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
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分类推进国企改革指导意见的正确性。(8分)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
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方式经历了从“输血式”的生活救济扶贫向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的“造血式”开发型扶贫,从大水漫灌式的全面扶贫到滴灌式的精准扶贫的转变,扶贫方式日渐科学精准。开展精准扶贫,要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五个一批”工程,坚持了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有效衔接。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是如何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
5、综合考查矛盾的观点
22、近年来,面对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特别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2013年,中央提出“区间调控”概念,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把握好防通胀的“上限”,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着力调结构、转方式;2014年,进一步提出要注重实施“定向调控”,即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2015年以来,又提出要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相机调控’’,强调把握好调控措施出台的时机和力度,不断提高相机抉择的水平。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央是如何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12分)
23、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
《纲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动力。但是,当前我省文化发展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要重点建设“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珠三角地区着重发展传媒出版、工业设计、动漫游戏等高端和新兴文化产业;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要依托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雷州文化等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同时要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五)辩正否定观 24、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用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培育健康网络文化;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原因?
(六)综合考查唯物辩证法
25、“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下供给侧存在如下问题: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没有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构;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比较差;有些产业的发展已达到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峰值;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削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等等。
针对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为供给侧改革提出方法论建议。
26、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上个世纪70年代,在极端艰苦的科研条件下,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克有效治疗疟疾的方法。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通过翻阅大量中医药典,受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的启发,屠呦呦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醚冷浸法低温提取,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由于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作出的革命性的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青蒿素提取成功的原因。
四、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发展规律 27、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变身为市民后,这就必须要打破二元化户籍结构,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意见》要求适应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化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进行户籍改革的哲学依据。
(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28、建设美好家园,让人民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中生活。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截至2013年,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县)5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986个。政府还推动建立生态被偿机制,中央财政安排的生态补偿资金总额从2001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约780亿元,累计约2500亿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需要人民共同参与。
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6分)
(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9、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督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分析H市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合理性。
(四)综合考查唯物史观
3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患上了“城市病”,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房价虚高、管理粗放、应急迟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破解城市发展的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结合材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在实现城市发展中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的必要性。
★
31、改革开放以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需求侧政策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国内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2015年12月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运用唯物史观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当前加快供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性。
(五)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
★
32、屠呦呦和同事们通过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可能对疟疾治疗有效果的中药药方,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老鼠做实验,但没有发现有效成分。“后来,我想到可能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用乙醚提取。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用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试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经过试验,用乙醚提取的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抑制率达到了100%。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药。”因其在治疗疟疾方面的杰出贡献,、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
请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谈谈屠呦呦获奖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答案:
1、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屠呦呦在科学探索中发挥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发现了提取青蒿素的方法。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屠呦呦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保持高昂的斗志,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屠呦呦坚持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成功提取了青蒿素。
2、①理念引领行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五大发展理念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2分)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新阶段发展实践中的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新认识。(3分)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的正确认识,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才能有效化解风险,应对挑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4分)
3、①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既要立足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又要随着当前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②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对生育政策的调整完善遵循了人口发展的规律。③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根据我国人口形势的变化,逐步调整生育政策,稳妥有序推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4、①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粗放扶贫对贫困的状况不明,政策和措施的针对性不强、指向性不准,未真正做到从贫困的实际情况出发。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贫困状况和扶贫的任务、难度在变化,粗放扶贫存在不足,需要我们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创新扶贫政策措施。③把发挥主动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精准扶贫由于精确把握贫困的实际情况,遵循经济规律办事,能取得更好的扶贫效果。
5、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美丽中国”是立足于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一客观实际所作出的正确决策。(4分)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4分)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实现人富山水绿。(4分)
6、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这一剂中医良药发挥功效。(4分)②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要尊重客观规律,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4分)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要重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4分)
7、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群众路线教育是新形势下顺应群众期盼、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深人开展,有利于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效果将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接受检验。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每点3分,共12分)
8、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我国基于互联网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主张并推动互联网共建理论发展。(4分)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体的认识不断深化,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分)③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国关于互联网共建的理论随着实践深入,不断向前发展。(3分)
9、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探测引力波的实践水平是不同的。(3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物理学界对引力波的认识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是会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3分)③认识具有无限性。随着引力波探测实践水平不断提高,探测设备的更新,人们对引力波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3分)④人类的认识是在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中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引力波探测和认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变化过程。(3分)
10、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准确把握。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五大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目前中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坚持了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①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文化体制改革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文化产业化只适用于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防止真理在某种条件下转化成谬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既要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又要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而不是全盘搞文化产业化。
12、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人口问题与消费、就业养老密切相关。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党和国家根据国家发展状况,及时调整人口政策,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③关键局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决定整体功能,要求搞好局部,推动整体发展。人口问题对国家长远发展有重要影响。④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综合思维。国家的长远发展要求合理的人口结构。
13、①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中国方案”五点主张锁定网络空间,兼顾各类联系,坚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②“中国方案”五点主张立足客观现实,顺应人们诉求,既注意客观条件,又恰当运用主观条件;③“中国方案”五点主张尊重各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状况并关注文化间的交流,既把握事物内部条件,又关注事物外部条件;④“中国方案”五点主张锁定智能互联带给人类的空前发展机遇,正视互联网存在的问题,既认识事物有利条件,又重视事物不利条件。
14、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正确认识宏观调控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联系,增强调控的预见性,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准备不同的预案,做好“预调”。(4分)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正确认识和把握相机调控的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灵活机动的决定和选择采用哪种政策措施。(4分)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整体统帅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在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对局部进行“微调”,做到既顾全大局,又重视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增长。(4分)(若答系统优化酬情给分)
15、①全会要求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体现创新精神,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全会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坚持了用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③全会要求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不断开拓新境界,坚持了积极做好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④全会要求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坚持了在解决问题时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因。(每点各3分)
16、①量变是质变的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调整产品结钩,增强外贸竞争新优势,实现外贸稳定增长。②质变是量变的的必然结果,当我们留要保待事物性质稳定时,必须坚持适度原则,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我国政府在支持出口的同时,要积极鼓励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减少贸易摩擦。
17、①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认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一带一路”属于人为事物,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形成之后变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具有客观性。(3分)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彼此之间存在着固有的联系,通过“一带一路”建立起新联系,使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更加紧密,来往更加方便。(3分)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它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带一路”的开辟和建设,立足长远加强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其广阔的前景是可以预见的。(3分)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大胆支持新事物的成长。“一带一路”的愿景是美好的,符合沿线各国的共同利益,但是其发展过程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要积极促进“一带一路”的健康发展。(3分)
18、①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供给和需求是现代经济活动互为关联的两个方面;扩大内需能够引领和推动供给,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推动消费升级;③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情况下,由原来着重扩大内需转向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9、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贯通。“互联网+”与传统“工匠精神”既存在相互冲击,也可以相互适应,双方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②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可以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树立企业信誉和形象,打造品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让“互联网+”与传统“工匠精神”在取长补短中促进企业发展。
20、①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必须坚持以普遍性为指导,国企改革要遵循中央的总体要求。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根据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发展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分类改革措施。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深化国企改革,要把贯彻中央指导方针和把握不同企业的实际和特点结合起来。
21、①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五个一批”工程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因人因地施策,以提高扶贫实效。③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五个一批”工程的提出和实施是我国根据当前贫困问题实际情况,实现扶贫方式的与时俱进的结果。④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起其特殊性。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坚持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相衔接。
22、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正视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以利于新问题的解决。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调控思路和方式。③坚持个性与共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遵循宏观调控总体思路,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具体方式,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3、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广东省文化建设既取得了重大成就,又存在不足。(4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广东省文化建设要针对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同时要充分发挥广东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4分)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要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广东省文化建设要把突出地方特色和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结合起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4分)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集中主要精力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广东省文化建设既要重点建设“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又要发展好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4分)
24、①辩证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新兴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辩证否定,是媒体形式的发展;②辩证的否定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新兴媒体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又在传播手段上进行了创新,实现了发展;③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的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的否定一切,其实质是“扬弃”,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有特色,因此要形成生态互动,融合发展。
25、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供给要适应变化发展的消费结构。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供给应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③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处理好生产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联系。④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科技创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26、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善于从事物的固有联系出发,建立新的联系。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中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体现这一点。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疟疾给人类带来危害,中国科学家敢于直面问题,努力协作攻克这一难关体现这一观点。③系统和要素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求我们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青蒿素的发明是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要脚踏实地,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不断改进提取方法,最终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体现这一观点。⑤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办事情。青蒿素能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的作用不可限量反映这一观点。
27、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要打破二元化户籍结构,必须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3分)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说明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2分)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城镇化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2分)
28、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3分)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3分)
29、①针对存在的问题,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在实践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分)②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提高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把握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2分)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基层法治体系,改革上层建筑,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分)④依法推动社区协同共治,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2分)
30、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城市发展的五大理念是对我国城市发展问题的的正确反映。城市工作发展牢固树立并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有利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城市发展的五大理念自觉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做出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利于让我们的城市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幸福,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解决当前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现实问题。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提升的需求。
现代文阅读主观表述题的解题探究 篇7
现代文阅读重点是考查分析综合与评价鉴赏评价能力, 但它必须以读解文本, 把握文章的主旨, 把握了文章主旨, 所有问题都可以找到思路。因此, 答题前应快速阅读全文, 对作品的主要内容及思路有个初步的了解。只有在对作品整体感知的前提下再作进一步的精读, 在考题所涉及的阅读区间内逐句逐段推敲, 才能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 鉴赏语言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才能真正体察作者的情感和观点态度;同时, 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 特别要浏览多项选择题, 从选项中揣测出文章主旨。只要明确了文章的主旨, 就明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就能纲举目张, 心领神会。当你接触到这类题目时, 不能急于马上答题, 而是应将全部的题目统读数遍, 并在同时数清选文的句数。这样做的目的有如下两点:
1.首先是通过统读全文做到对所有的选文和题目有个初步的把握, 对在答题时可能会接触到的各个知识点达到一个初步扫描的效果;在自己的心理因素上也能有个较平稳而周全的准备。否则, 可能就会在答题时造成思路上的混乱状况。
2.对于在统读时数清选文的句数, 即是在读的同时就将选文的句数标写出来, 这是为下面的答题提供了一个方便, 特别是在对选文分层和对某句的具体分析时能做到更为便捷而准确。否则, 可能会出现答题时找不准句子或答一漏十的尴尬局面。
以上两点是要求学生在答题之先, 就要做到心中有数, 临“题”而不乱。在答写一些说明文和议论文时更要注意此法的运用。因为, 说明文和议论文一般文段较长, 其内在的条理逻辑性强, 学生对此往往难于把握, 作为教师就需从此加以引导。
二、抓住中心句拟写小标题, 简要归纳文段内容
在具体的题目中, 往往第一个题是要求对文段的内容作出概述, 即是有或对其找中心句、或用自己的话归纳其大意、或拟写小标题。这就需在对全文阅读的基础上来准确答题, 也是对全选文做到一个总揽性的把握, 就相当于“纲举目张”中的“纲”的牢牢把握。
三、对于文句表述题要做到准确、完整而简要
现在的各种试题中, 主观性的选择判断题占有相当比例, 这类题型对培养学生在纷繁复杂的题枝中进行“去伪存真”的能力有一定作用。但是, 现在的一些学生由于其本身阅读素质不高, 又加之其知识的掌握不到位, 所以这些学生在做此类题目时, 往往就是瞎猜一气, 乱填ABCD。这样, 可能是答中甚少, 但也可能猜中七八, 纯是一种碰运撞彩, 考查不出学生的真实能力。所以, 笔者认为, 要能考查出学生的实际能力, 还是着重在于现代文阅读题中的文句表述题 (当然, 写作题更是如此) 。但是学生在答文句表述题时更是失分严重, 究其原因, 我认为是学生在答题时未能做到对所要求题目准确、完整而简要的表述。这“准确、完整而简要”虽是简单的三个并列短语, 但其中含义甚深, 除了要求学生在对知识上有全面的把握外, 还需教师对学生在思维上加以训练, 教师在对学生所表述的内容评判时也要从形式逻辑概念的内含与外延上加以推究, 这样才能使学生得以训练出严慎的思维方式。“准确”就是所表述的内容必须是题干中要求的地方, 不能问牛而答马。“简要”就是要讲究归纳语言的简明扼要, 不可语句罗嗦。要做到这点就要求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的训练, 要让学生多从中国传统文学中汲取精华, 学习古典文学中语言形式的简练特点, 达到言简意赅的语言效果。
四、对于文句中代词含义的表述
在现代文阅读题中还需要对文中的一些代词 (或短语) 含义作出表述, 这类题型表面看来较为复杂, 实际上只要掌握了其要领, 就能化难为易了。在做到这种题时, 先要将这个代词 (或短语) 找准, 再在此代词 (或短语) 的前后处直接去找出对这个代词 (或短语) 作出表述的原句或词语, 一般不宜用自己的话来拟写;而学生的失分之处, 要么是找不准所表述的原句或词语, 要么就是用自己的话去编写一气。
五、对于文段中一些词语用法和含义的讨论
在文段阅读中对一些词语的用法和含义需作出讨论, 特别是对一些表示程度的副词或表示数量的量词等。题中问“这些词语在文中能否删去 (或能否换为其它词语) , 为什么?”对于这种题如果是出自于课文原文的, 一般是要答“不能删 (换) ”, 再答出其理由, 而不宜答“能删 (换) ”。当然, 在有些比较明显可以删去 (或换) 的情况也就另当别论了。
总之, 在做现代文的阅读题时, 只要以细致而平稳的心态来应对, 再加上娴熟地掌握了以上这些解题方法, 对各种题型是可迎刃而解的。另外, 以上分析虽主要是针对于说明文, 但是对于一般的记叙文, 议论文甚至古文的阅读题, 也可参用此法来解题。
摘要:现代文阅读在高考语文中是仅次于作文的重头戏, 考查形式有客观选择和主观表述两种。而其中现代文阅读主观表述题又是重中之重, 不可忽视。学生在作答此类题型时往往是大失其分, 究其原因, 主要是这类学生对解题的思路 (即答题的方法) 未能准确地掌握, 以致于答题时总是盲然从事, 难得其宗。那么, 如何解答主观表述题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对这类题目的解答思路及技巧做了一些探究, 与同仁做一个交流, 或对学生能有所裨益。
现代文阅读主观题解题策略初探 篇8
以往人们研究和训练此类试题,常常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虽然研究极其深,方法极其妙,但学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仍然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因而最终得分仍然不尽如人意。我们能不能换一个角度,即从学生答题的角度来分析、探讨一下呢?我们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帮助学生仔细分析答题失误的几种类型,二是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最佳的解题方法,三是教会学生验证所写答案正确与否的技巧,这样就能使得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研究,从而使学生能够科学、准确、高效地解答这类现代文阅读主观简答题。下面本人就结合自己的实践具体谈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帮助学生分析答题失误类型
要解决问题必须先发现问题,解答阅读题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先通过大量的阅读题训练,最好使用高考题,帮助学生发现答题过程中常见的失误,再共同分析失误的类型,进而做到有的放矢。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在答题过程中存在的失误,本人有意把学生答题中存在的几种典型错误用投影仪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让学生们评头论足一番。同时为了把这种效果放大,本人在课前就把《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发给学生,让学生熟悉评分标准,然后又在课堂上让学生过足了瘾,即让同学们做一回模拟高考语文阅卷老师,要求四人为一个“阅卷组”,可以事先对大屏幕上展示出来的答案开展讨论,然后请“阅卷老师们”来给这些答案判分并简要阐述评分依据。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相当活跃。通过一番讨论分析,答题失误的几种类型也自然地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1、要点不全,这是这类题目答题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失误。许多学生只能答对其中第一小点,就不愿再往下看,这样因要点不全而失分实在可惜。
2、答非所问,即写出的答案并非回答题干中提出的问题,要验证此类错误,只需用“因为……所以……”看是否通顺就可以了。
3、表述不准。有的考生答案好不容易通过筛选、概括找到了,但因表述不准而被扣了分。
4、不合要求。如有的题目要求“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但仍有一些学生就把两点写在了一点里;还有的同学不注意字数要求,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第20题第1小题“请用一句概括乌米歌声的情感内涵。(不超过10个字)”,可有的同学偏偏写了11个字。其实上面的这些错误只要我们细心一点就可以解决了。
5、答案重复。有些同学的答案表面上看是按要求答了几点,认真一分析实则因答案重复只答一点,而导致要点不全,最终失分。
以上五种失误是考场上几种常见的典型错误,也是导致考生得分不高的重要因素。了解了错误所在,自然让学生感触很深,客观上为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引导学生探讨最佳解题方法
怎样才能克服上述失误,提高我们的答题正确率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所要探讨的话题。其实本人认为在解题过程中只要记住一句话,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这句话就是“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
全国著名教师张建华先生曾说过,“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去想”。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高考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答案。我们要坚信,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从文本中来”是解题的方法,是提高答题正确率的一种有效途径。怎样才能“从原文中来”呢?
1、审清题意,搜索定位。
高考现代文主观阅读试题的题干设置,限定了考生答题的内容,指示着思维的方向。我们在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时就要仔细地审析题干,弄清题目要求(如字数、根据文意等),然后再据此来准确定位,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解答问题。通过这一过程对“答非所问”“不合要求”等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
2、瞻前顾后,摘录文句。
根据上下文的意蕴,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的原则,找全答题的信息,摘录相关文句。这一过程对“要点不全”等问题的解决很有效果。
3、优化整合,写全写顺。
围绕中心,仔细取舍,概括整合,写全写顺。回答阅读理解简答题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采点”给分,二是要文通字顺。因此,不怕你多答,就怕你不答或少答,更怕龙飞凤舞看不清、看不懂或出现病句错别字。既然多写一般不扣分,所以题干中如不限定字数,我们可以在答题时尽可能多陈述自己的见解。这样就可以解决“表述不准”“答案重复”“要点不全”等问题。
三、教会学生验证答案正误技巧
许多同学答题结束后,并不能知道自己答得正确与否,其中有没有失误。这样,答题正确率不高也就可以理解了。如果我们在答完题后能很好的验证一下,起到双保险的作用,那答题的正确率就会大大的提高。怎样验证呢?“到文本中去”。
如果说“从文本中来”是解题的方法,是准确答题的基础;那么“到文本中去”就是验证的方法,是准确答题的保障。所谓“到文本中去”即把刚刚写出的初步答案代入原来的题干,再对照原文,看是否正确合理。
1、代入题干。
怎么代入呢?先判断一下题干与所写答案之间的关系:①问答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可用“因为……所以……”把初步答案带入题干。②问答是互为借代、比喻等关系的,可用替换法。③问答是互为条件关系的,注意大小前提的问题,看是否合理。
另外还需再看一看题干是否有特殊要求的,如字数要求等。2008年高考浙江卷第20题中有“不超过10个字”的要求;1995年高考全国卷第25题中要求“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2008年高考北京卷第20题中就有“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的提示。但是有一些同学就不注意这些,字数超了,仍用原文中的话答题,使得答案的质量大打折扣。
代入题干,这是验证的第一步,这样就可以避免“答非所问”“不合要求”等错误。
2、对照原文。
当然在初步答案代入题干后,还必须对照原文找依据,看答案是否准确。这是检验的重要环节,通过这就可以解决“答非所问”等问题。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提高答题质量还在于养成“先拟草稿和反复修改”的习惯。
总之,我们应运用新课程标准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只要我们善于思考,认真分析,较好地把握解题技巧,并进行适量地强化训练,就一定能够科学、准确、高效地解答现代文阅读主观简答题,从而在高考这样竞争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哲学主观题解题指导】推荐阅读: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10-03
哲学主观题专项训练07-06
主观题解题11-26
意义类主观题解题规律与术语11-30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指导10-23
主观题试题05-16
政治主观题10-06
刑法历年主观题11-29
政治措施类主观题07-19
政治主观题专题训练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