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备好一节美术课(精选7篇)
怎样备好一节美术课 篇1
美术教学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具有最直接的作用,因此教师的因素就成为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的语言、教师的教育理念、课堂活动设计都对学生的兴趣、动机、和认识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要做到这一点,课前的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备课应首先把握和理解教材,要备好一节课需把好每一个过程:
一、分析教材和学生
分析组织教材的基本要求是:学习《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分析教材的系统体系,明确各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与前后联系;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其内容的组织结构,分析教材中涉及到的语言点在日常生活中所应用的情境,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教学条件等灵活地处理教材。
二、确定学生学习内容
“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或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美术课程标准》。
三、确定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所涉及的是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技能的形成等方面的目标。
能力目标:在美术教学中,能力目标涉及的是学生言语技能。就是能用美术做什么事情。情感目标:按照课标的要求,所涉及的是学生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三方面的目标。例如:能够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如何更好地安排作息时间;能够了解中西方主要节日及其文化背景;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通过小组活动,能够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感知与他人合作的方法;通过学习故事,能够懂得做事时自己要有主见,要会合理安排自己放学后的时间等。
四、确定教学过程和设计教学方法(写教案)
1、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为三大块,语言材料的引入;临摹练习; 写生练习。
美术教学过程应大致包含以下环节:
(1)准备教学;(2)呈现新的美术语言;(3)练习;(4)实际应用;(5)小结。
2、教学环节的作用与设计 1)准备教学:
作用: 安定学生情绪,激发学习热情; 复习与本节课学习内容有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内容做准备。
2)呈现新的语言材料:
新语言材料的引入是指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新语言之前,呈现给学生的新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获得第一次感知(输入),使学生在学习的第一时间知道所学语言音、形和义。呈现的方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采用整体呈现的方式。
根据语言材料创设一个较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激活学生;同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设计时,这一项是比较难的。3)语言练习:
新语言材料的练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机械性练习,二是有意义的练习。机械性练习:这阶段的练习是语言技能的训练,训练目的是纠正发音和语调,熟悉句型结构,使学生通过练习,能准确地模仿和重复说出新学的语言。这一阶段训练要注意的是如何使训练能够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在设计这一阶段教学活动时要使语言有意义。这一阶段教师控制较多。有意义的练习: 这阶段的练习是介于机械性练习(控制性)和交际性练习(非控制性)练习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阶段的语言活动是从注意语言的形式转向注意语言内容和意义,使学生的认知从知识的外部特征转向知识内在联系。在这一阶段训练要注意的是教师逐渐减少控制,要有生生互动。
4)语言的实际应用:
这是一个语言输出的阶段,展示成果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要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一个任务。这个阶段的语言活动通常可以在小组或结队练习中完成。这一阶段的练习应该有以下特点:
贴近生活的语言使用环境; 交谈的双有信息差; 解决实际问题;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5)小结:
小结是课堂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小结的方式很多,在小结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小结方式不要太生硬,最好是留有悬念,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注意把课体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怎样备好一节美术课 篇2
一、备好教材
课堂教学从钻研教材开始。只有深刻理解教材, 准备充分, 上课时才能轻松自如, 深入浅出。只有对教材的钻研达到一定的深度、广度, 才能在课堂上轻松面对教学中的任何问题。
(1) 从整体出发, 系统分析和研究教材。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所以, 数学教师要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认真钻研, 吃透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编排体系, 掌握“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部分知识的相互关联, 吃透重点、难点和关键, 精心设计教案。如《统计》在老教材中, 是在三年级才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 统计图要到六年级才学。而新教材更注重数学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习统计了, 到六年级还学统计, 一年级上学期就初步渗透象形统计图, 一年级下学期学习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六年级上学期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全套教材只有几个学段不涉及, 你看, 一个内容就分了这么多学段。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对它在每一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要非常清楚,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如果在教学中备一节, 教一节, 不了解这一节在整体中的地位与其他章节的联系, 就很难谈上吃透教材和融会贯通。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要全面, 而且要深刻, 更要深刻领会编者意图。教材中每个例题的选择和每个习题的编排都是经过精心设计, 反复推敲的。钻研教材就要认真揣摩这些编写意图, 并根据需要对教材做一些增删和调整。能否领会编者的意图, 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怎样领会编者的意图呢?主要是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呢?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呢?结语为什么这样引出呢?
(2) 创造性使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 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和本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 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 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
二、备好程序
(1)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是一个由已知到未知, 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 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过程。在备课时, 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根据这一规律, 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 并根据当前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 灵活安排各个环节的先后次序及主次地位。
(2) 启发学生思维, 精心设计问题及练习。启发思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而数学的思维来自问题。所以, 在教师备课时, 要特别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惑的问题, 微妙的问题, 疑难的问题, 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设计成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比如上星期四市级学科带头人上的观摩课《圆的认识》, 先创设情景观察生活中汽车、火车、自行车的车轮, 老师就设置了几个问题:车轮为什么都是圆的呢?车轴又为什么都安装在圆的中心位置呢?这一个个的问题大大地诱发了学生的探索的欲望, 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奥秘?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设计问题要注意精心设计启发设问的语句, 尽量做到语言精练准确, 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三、备好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 教师要想教会学生, 必须先了解学生,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 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 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任何一节成功的课, 必定含有教师再创造的成分, 我们不能一概地说创造越多就一定是一节好课, 但如果一点不创造, 肯定上不出一节精彩的课。所以, 在备课时, 教师必须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 合理有效地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怎样备好一节思想品德课 篇3
关键词:新课标;思想品德;备课方法
一、研读课程标准,认真确定三维目标,恰当选择教法
1.理解《课标》中的课程理念。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所以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备课的关键所在。对于思想品德学科来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构建的基础;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避免德育课程学科化的倾向,从过分重视传授道德知识转向重视促进德性发展;强化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体现教育内容是不断生成的。六个理念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在设计每一堂课时,至少重点贯彻其中一个理念。
2.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内容标准”一栏中,还规定了基本的学习目标,句子的开头都有一个关键词“理解”“说明”“分析”“尝试”“体验”“学会”等等。例如,“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学习“属于知识性目标动词,具体要求是:”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那么,教师就应该遵循调节情绪的要求,考虑用引导的方法来启发学生对”调节情绪“知识的思考(包括情绪分类、情绪特点、情绪与性格关系、情绪的作用等)。并且通过学习情绪,能上升到调控情绪,达到乐观的精神。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对照附录中的”学习目标的说明“,从而确立恰当的教学方法。
3.充分利用《课标》中的案例开展探究活动。《课标》中的每个一级主题下至少都有一个活动建议,这些活动案例与教材中多数的案例比较起来,不但设计详细,从课时安排、方法步骤到讨论等等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易行,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代表性,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范例。充分利用这些案例,在保证探究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备课程资源,领会并验证课标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這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教师要摒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三、备学生,明白学生是课堂的主题
1.备学情。教师应通过各个渠道了解所任教班级学生的情况,充分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学生的背景不同,起点也不相同,他们在发展方向、发展速度、效率和最终发展程度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别,既表现在智商上,又表现在情商上。这就决定了他们理解问题的方式和深度上会有所不同,程度好的学生理解早一些,程度差的学生可能会理解迟一些。因此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尊重那些个性特别、学习成绩较差、家庭条件相比低下和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备学法。新课程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课标》研制组强调,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是此次思想品德课程和教材改革教学策略和方法改革的成败所在。
四、备教师,体现课堂指导者的指导作用
1.备观念。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革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教学行为习惯。“态度决定一切”,观念不转变,课程改革无从谈起,教师在工作之余,要积极参加各级培训,领会课改精神;自觉学习有关课改的文件和资料;研究《课程标准》,以研究的态度参与课程试验;正视自己教育教学中需要改革的环节、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力,重视自身的角色转换,努力把观念转化为行动,与新课程一同成长。教师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新课程体系中,教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单向“传授”,学习也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应成为“导学”,教师不能再坐享“师道尊严”,也不该再单纯充当“红烛”或“春蚕”。因为,教学需要“双赢”。
2.备教法。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好的方法应该保持和发扬,关键是如何运用。例如,讲授法是我们在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法,在新课程中运用时,教师考虑更多的应该是“讲什么”“怎么讲”?是过去那样的口若悬河,还是适时、有效的引导?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发挥个人特长或优势,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已有的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法。
五、教后反思,做到前事之鉴,后人之师
论文:怎样备好一节数学课 篇4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如何才能“备好一节数学课” 是我们数学老师总在不断思索的问题。“备课”作为上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老师们所重视。不同时期人们赋予“备课”以不同的意义,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呢?
首先,备目标
在备课时首先要熟读《数学课程标准》,掌握其所教学段的目标。其次应当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所要教学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清所教的知识在整个小学阶段所占的位置,明确教学的方向。明确教学目标后,要把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然后确定知识的重点、难点;哪些知识是关键,可以作为教学的突破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又是什么。最后确定学生学习目标,只有把握好教学目标,课堂上落实好学习目标,才能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把课备好。例如:《圆柱体表面积》这节课,我确定教学目标为:
一、教材重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特征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推导思维成为本课讲述的重点,也是能力培养的要点。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转换是学生观察的要点,启发学生从学过的长方形、圆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正是学生推导思维的切入点。计算中取近似值的进一法是新知识。
二、学习难点
学生掌握长方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对比性的图形展开,可以推导出圆柱体表面积计算方法,逻辑推导的思维培养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学生学习目标:
(一)掌握求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二)认识取近似值的进一法。
(三)学习推导的方法。
备好课是上好一节的重要前提,而确定好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则是学生学懂学会新知识的前提,备好课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当堂所学知识,这就使明确学习目标变得尤为重要,在备课时就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备学生、备学生的情感、思维、学习方法等等方面。其次,备学生
教师必须以教师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学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培养能力为中心,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协调,真正做到教学相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程度差异,接受能力高低,年龄性格与爱好的不同,体质的强弱,家庭的状况等,都与他们的学习质量有关,教师要深入调查,备课时要有针对性地面向大多数学生·,启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地改进教学工作,做到教学相长。教师备学生不能只着眼于课堂中的一切,还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前,思维定势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方式,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教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健康发展,不要因循守旧,可以发散思维,另辟践径。备学生本身是符合唯物论中的认识论的。“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教师讲课必然要“量体裁衣”地备学生。要在课前备学生,课上察颜观色,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其三,备教法
教学法简洁地说,可以概括为教师怎样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以往只备教师如何教,不考虑学生如何学,这是带有盲目性的。教师应该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钻研教法,当然,没有一成不变的教法,也没有千篇一律的教法,即
使对同一教材,也允许有不同的教法。进学生明确。牢固地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还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自学能力,学生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逐步获得。例:“同底数幂相乘,同底数幂相除”的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运算法则,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总结出“幂的乘方”,“积的开方”的运算法则,从而培养学生言必有据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培养分析问题能力的本身就蕴含着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需要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者都蕴含着开发智力的因素。探索法是数学教师常用的教法。师生共同积极思虑契合点是师生教学进行内在交流的结合点。没有 契合点,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就不能较好地完成。数学教师要启发学生去探索。容易混淆不清的数学理论和概念可多用对比的方法,讲清它们之间的别和联系。要研究如何引导学生遇事三思,养成多规的习惯,然后再教给学生如何思维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数学教师采用小黑板、挂阁、幻灯、电化教学乎段值得提倡,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集中时间分析,讲解,做到讲透。教师“钻研教材”中应注意运梢类比法将概念、定理、法则等延伸,拓宽和迁移,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避免恐维的片面性和狭隘性。
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是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其危害是不屑一驳的。我们应该“激发求知欲望是前提,理解基本概念是基础。掌握分析思路是途径,提高思维能力是保证。
四,写教后反思。
写教学后记可以将平时星星点点的启发和顿误、有特色的教学经验和典型问题记录下来,既要记成功之举,也要记“败笔之处”:既要记学生的见解,又要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千变万化法,更要记下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更能为写教学论文提供题材,为教育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备好一节课 篇5
在参加小学数学继续教育期间,我一边认真听专家讲座,一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思考一些问题,并想着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备好一节课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读课标,把握整体目标和分段目标。这样有利于我们从总体上确立教学目标。
2、细读教师教学用书,明确各章节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师教学用书上对于本册教材的总体目标和编写意图都有详细的解释,单元教材分析则进一步进行了细化的分析。
3、针对本节教材具体内容,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方法,要尽可能地详细具体,便于落实。
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 篇6
秀小 肖龙2010-09-30
如何上好每一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确实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教案,不仅在内容上要精益求精,而且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激情等方面都要有很深地研究。通过听专家讲座以及自己多年在教学中的不断实践,现谈以下几点感受。
一.备课前需要做的工作:(1)要研读课标,在把握课标的前提下,比较教材,选择确定符合课标,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90%的内容要紧扣教材和课标,10%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和.(2)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
二.教学是一门艺术,备好课是上好课前提。那么,真正做到哪些才算是备好了一节课呢?
1、要备起点。即备学生的基础。所谓起点,就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起点要合适,要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能学,才肯学。起点过低,学生没兴趣,不愿学;起点过高,学生无所适从,便又无法学。
2、要备重点。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引导学生保证重点内容重点突破,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探究。做到心中有重点,讲中出重点,才能使整节课有血有肉,显现出生动与灵气。
3、要备难点。所谓难点,即数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例如,这样,使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消化吸收,从而达到化难为易,各个击破的目地。
4、要备交点。即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数学知识本身系统性很强,章节、例题、习题中都有密切的联系,要真正搞懂新旧知识的交点,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更有利于灵活地运用知识。
试议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 篇7
【关键词】数学课;备课;教学质量
第一,要明确课程的标准。
备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标准,作为备课人首先必须明确。
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比如在备《多姿多彩的几何图形》这一节课时,为了让学生能亲身体验立体图形及平面图形的关系,我将许多生活中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实物拿到课堂上,如茶杯、乒乓球、胶卷盒、牙膏盒……。并且用纸片手工制作了一些几何体,便于学生在课堂中轻松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关系。
再比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之间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说的是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
我在讲《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课前搜集了许多精美的关于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内容包括各种各样的具有轴对称特征的汉字、数字、图形、图片等。课堂中,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了神奇美妙的图形世界,同时多媒体教学更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扇智慧之窗,一节课下来学生觉得意犹未尽。试想如果课堂前没有充分的准备,没有对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深刻理解,哪会有如此神奇的课堂。
第二,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而编写的系统地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教授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主要材料,也是考核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教材是教师备课最直接的第一手材料,但教师在备课中也不应局限于教材。
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统一,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要求。只有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实效。
1、教材能灵活运用。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和本班的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组合。比如,我校地处在城乡交界处,由于生源的问题,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尤其在数学方面。同时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制定学习计划。针对这种情况,在运用教材时,就要在完成正常的初中内容的同时还要时时回顾小学的知识点,才能使学生知识衔接顺畅。这使得教师必须把初中教材与小学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在联系实际方面,也要考虑到这一点,结合学生生活地域特征,找学生身边的熟悉例子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知识。
2、对课程资源合理利用。如对配套教材练习、教具的自主开发合理、有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等。
任何一节成功的课,必定会有教师再创造的成分,我们不能一概地谈创造越多就一定是一节好课,但如果一点不创造,就上不出一节精彩的课。所以,在备课时教师必须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合理有效地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第三,要备学生。
再有教师在教学中只备教材,不备学生,只研究教师如何教,不研究学生如何学,就必然产生教学中的盲目性,导致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缺陷。因此,教师必须由教师教转移到学生学,由传授知识转移为培养能力,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程度差异,接受能力高低,年龄、性格与爱好的不同,体质的强弱,家庭的状况等都与他们的学习质量有关,教师要深入调查,备课时要绝对性地面向大多数学生,启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地改进教学工作,做到教学相长。教师备学生不能只着眼于课堂中的一切,还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教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健康发展,可以发散思维。“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教师讲课必然要“量体裁衣”地备学生。要在课前备学生,课上察颜观色,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要想用一个教案将所有的学生的情况都包含,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备课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内容应具有相当的“梯度”。这种“梯度"能给基础好的学生留有一些思考性的问题,以作为课堂问题的延续;让基础知识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在简单的题目里找回自信心,拥有成就感。能否因材施教是检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水平的高低的重要方面,也是能否备好数学的前提条件。
第四,要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
1、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显示出优势或不足,因此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某种教学方法在某以教学环境中使用可能是最优的教学方法,而在另外一种环境中则可能成为劣等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在充分了解每种教学方法的“性能”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教学的情境,选择一种或几种在当时教学的环境下最优的教学方法。
比如,课堂讨论教学法、小组合作式学习是在新课程下的课堂中很常见的教学方法,但是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在讲解有理数加减法时整个教学内容在学生的独立思考下就可以很好的完成。如果采用小组合作式或课堂讨论教学法反而将学生的经历都转移到怎样合作、交流、回报上,浪费了时间,效果也不理想。
2、在运用教学方法是应注意的问题。
如采用设问的教学方式: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突出一个“引”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突出一个“放”字,“引”也好,“放”也好,都离不开教师的设问。
设问要避免下列几个倾向:(1)所问的问题过于简单,一问一答没有思考性,“是不是?”,“对不对?”这种口头禅的设问要克服。(2)前面已经嚼得很烂,所要问的结论已经很明朗,水到渠成的设问,学生可以毫不费劲地回答出来。(3)设问的问题表述不清楚,学生不知如何回答,或设问的问题太大,大部分同学无法回答。
第五,集众之长。
经验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其来源于实践,并被实践所检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应当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并不断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其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怎样备好一节美术课】推荐阅读:
怎样上好初中美术课07-13
怎样让小学美术课有趣10-20
怎样上好美术欣赏课07-30
怎样搞好美术教学工作10-09
怎样备好小学数学课06-23
怎样写好一篇想象作文06-08
怎样写好一篇说明文11-05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08-22
怎样上好一节语文课10-09
怎样上好一节体育课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