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初中美术课

2024-07-13

怎样上好初中美术课(共12篇)

怎样上好初中美术课 篇1

美术课,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它是一门特别的学科,作为美术教师,最大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在很多老师看来,美术教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他们认为,学生在美术课上写写画画就是一节课,既轻松又快乐,学生们都喜欢上。其实他们都不了解美术教学,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还真不是那么容易。新课程的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提出美术的性质(人文性),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怎样才能上好一节美术课呢?我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寻找答案。

一、激发情感,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首先,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真诚的心去点亮孩子心灵的苍穹,燃起艺术的火花,使他们在人生的这段行程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激发兴趣,展示自己的才华。教师应该以满腔的热情,愉悦的心情、和蔼的态度、风趣新奇的语言投入到美术教学中去。教师主动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热情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先认同接纳教师,接着从心底里喜欢上你的课;然后充分运用美术课的特点,多多采用游戏、故事、儿歌等手段,创设一种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扫除学生畏惧心态,使学生体验到美术课是一种轻松愉快、创造想象的学习活动,从而认同接纳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鼓励与赞赏。当他们完成一幅画时,老师适时说一句赞赏的话,可以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可以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兴趣,建立和巩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萌发学生“我能学好美术的欲望”。

对于学生的作品,我都会进行辅导,通过扎实的工作,不懈的努力,培养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训练了学生的美术表现方法和技能,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和情操,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但尚有不足之处:一是关照差生不够,还有少数个别学生的作品不理想,二是课堂不够严谨,创新氛围不够浓厚。希望自己在新课改的潮流中,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积累经验,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被技能、技巧的追求所迷惑,学生被动地跟在教师后面去模仿,他们观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领悟到什么?一切很难找到答案。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的接触、认识、体验,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构造、形象,又何谈美术作品的创造呢?据说在英国,教师就常带领学生们去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场所,而且英国的这些场所是对学生免费开放的。从而我们要注意下述几个方面:一是经常带学生到公园、名胜古迹、街道、工厂、市场、商店等地参观、活动、写生,开阔眼界,观察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既培养学生发现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又可潜移默化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二是开展故事、寓意、童话、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与各种活动相关的情节画等,让他们感到画画是件轻松、愉快的事,更加自愿地画画。三是组织参加一定的美术竞赛活动,让学生具有目标性和成功给予的快乐。

三、现场示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从目前来看,对于美术绘画课的系统教学工作来说现场的示范环节是最为关键的系统性内容所在。要知道,现场的示范性教学也是体现美术教师自身基本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环节。要知道,艺术的创作都需要相应的环境,从这个角度出发既爱哦是如果想要做好必要的现场示范环节从总体来看也不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笔者曾经亲历过一位美术教师的现场教学工作,当时那位教师正早教导《蜻蜓飞飞》的基本课时。这位教师的现场示范教学给笔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运行。在这位教师的教学过程当中,首先他用FLASH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动态飞行的蝴蝶,然后让学生具体讨论和回答他们眼中倾蜻蜓的形态。根据学生反馈出来的形象,教师再素描纸上进行快速的绘画创造。在学生的观点里,最为给他们的直接印象就是:(1)蜻蜓的大眼睛;(2)两对翅膀;(3)长长的身体。在这种秦光下教师具体引导学生用蜻蜓的姿势在具体展示其飞舞的形态。紧接着这位教师撕下画好蜻蜓的素描纸让纸面上的蜻蜓在空中摆动。最后,教师适时引导出学生可以将素描纸进行对折继而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不同效果的。这样简简单单的教学课程当中,教师用为学生创造出了蜻蜓的各种各样的动态,效果也非常好。由此,我们可以而看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提升其现场示范教学能力势在必行。

四、奇妙拓展,打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去设想,比数量,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打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多彩的启发、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上好一节美术课很难,但我热爱我的工作,我会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断寻找新的方法,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改革的大潮中,不断奋勇向前。

参考文献

[1]罗丽霞.论美术课创新与学生能力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葛林.美术课程现状调查及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宋烨.新课程背景下美术教学对环境教育的促进[D].首都师范大学,2011.

[4]何洁.论多媒体美术课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3:242-243.

[5]王晶.美术课中学生合作意识培养方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06:149.

[6]陈艾.浅谈如何提高美术课的课堂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2:135+137.

[7]李青青.运用美术课培养学生想象力[J].品牌,2015,02:223.

怎样上好初中美术课 篇2

美术课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生都有爱画画的特性,信手涂鸦,得以抒发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与感受。

怎样才能上好一堂美术课呢?这是美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从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多年了,现将自己在美术课教学中的一些方法与体会整理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搞好美术教学工作。

一、重育人,辅以绘画艺技

我们在美术课教学中,对待小学生应首先从育人角度,在审美、价值和教学方法基础上,对教学工作作一探索。画画的小学生并不一定个个都能成为将来的画家,绝大多数小学生也并没有将画画锁定为一生的职业而从小就努力追求。当然也不否定部分小学生将来成为画家,从事画画职业,绝大多数小学生学画画,只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求知阶段。我们对美术课教学首先就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把教美术定位在育人上。培养小学生感受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美的审视中,陶冶性情、净化情感,树立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而开发智力,热爱生活,培养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对人类有用之材。

当然美术不是认字或其它学科,我们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应当辅以绘画的艺技教育。如绘画工具的认识使用,绘画方法与技巧,绘画的类别等理论常识,也应以深入浅出、亲切、活泼地逐步讲解,这样才能使美术教学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对于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面,我认为不要苛求什么,顺其自然,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小学生的创造力,形成作品的多样性。

二、重兴趣,运用正确方法

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持续地倾注着积极感情的认识活动。积极的感情是指兴奋、愉快、欢乐等等。兴趣与好奇紧密联系着,好奇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活动就不会产生兴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对自己周围的生活满怀兴趣,总是以无法比拟的热情和兴趣去观察自己周围的一切生活,对一切都感到好奇,当他们还不能用具体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便借助于各种材料乱画,试图借此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美术课教学中,重在启发、引导,通过欣赏画家或教师范画,游戏,讲故事及电教手段等方法来激发小学生学画的兴趣,只要孩子始终保

持对美术的浓厚兴趣,便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兴趣对小学生来说,是学习的主要动力。

为了始终保持小学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我采用了根据学生年龄,在教学中,教学要求和评价有所差异。如对低年级的小学生,绘画不作较高要求,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理解能力,且徒手控制笔的能力也差。但信手涂鸦、自由想象等方面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以线描画为主。且对造型要求不高,只要求他们自由表现,大胆用线用色,并引导小学生理解造型的结构、体积及构图、空间的关系等基本规律。对高年级的小学生,则要求他们多画写生画、记忆画、想象画,并要求他们能运用绘画基本语言:点、线、面和色彩的眼光来观察事物、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念和对事物的认识,从而提高了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重表扬,培养孩子个性

小学生绘画,是天性的流露,他们常常不顾实际比例对被描绘的对象,进行大胆夸张与取舍,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段,任意添加,调整内容,在夸张变化的基础上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他们本能的冲动加上笨拙的小手画出了让成人都感动的画面,因此我们对每一张画都重在鼓励,表扬这种创造力,使这样创造力得以持久。小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绘画作品,它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表现能力,是小学生思维形式和想象力没有任何清规戒律的真实再现。对于小学生美术的教学和评价应该始终体现“小学生”这一概念。也就是说不能以成人的观念来理解美术。表现在教学上就是不能用纯专业的教学形式来对小学生进行教学,也不能用成人的欣赏标准来衡量美术,应当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欣赏、评价他们的作品。艺术是最具个性的,小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每个小学生都有独特的性格、思维和情感。表现在小学生作品中,就有不同绘画语言:有的细致精美、有的粗犷豪放、有的色彩悦目、有的线条宜人、有的生动有趣、有的光明美好、有的写实、有的富于想象„„这些富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作业中,有许多是十分优秀的。对一些平淡呆板的作业也要肯定他们的长处,提出个性意见,保护孩子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发掘小学生的潜能和天性,启发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鼓励那些与众不同的画,培养小学生个性。

在培养小学生的个性方面,教师的审美情趣和引导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引

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来”,再加上自己特有的绘画形式来表达,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有个性的绘画作品。小学生生性好动,思维活跃没有禁锢,采用相对灵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小学生个性的发展。如果对学生进行“自由绘画”教学,完全解放学生,虽能发挥小学生天性,使美术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创造出一片光彩夺目的美术天地,但这种教学没有发挥美术课教的作用,使小学生总停留在一种原始的创作表现风格。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审美需求逐渐提高,渐渐地不满足于这种原始的表现风格。

怎样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 篇3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要提高初中信息技术上机课教学效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应受到重视。一个有创造力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开拓学生的思维。

二、注重学生信息素养、学习兴趣的培养。

信息化的今天,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我们应努力培养他们信息获取的能力、信息分析的能力信息加工的能力、信息利用的能力。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学生往往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机械重复地训练,有的内容枯燥无味难度大,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降下来。根据建构意义新的学习理论,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愿望。

利用中学生喜爱游戏这一特点,在探索游戏中掌握操作技能。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课要注意对学生的因材施教,照顾整体。

为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尤其需要因材施教。由于差异,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现在中小学几乎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由于多种原因,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连开机、关机都不会;有的已经会熟练操作鼠标了;有的打字水平已经比较高了;有的会上网查资料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正确对待这些差异,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解决问题,让走在前面的同学带动落伍的同学,让两个人轮流操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同时,计算机本身的可操作性为我们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为学生设计开放型的任务,画一幅图画,编制一份小报等,这类开放型的任务,每个学生都可以做,每个学生都可以尽情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管结果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又如:同一个课堂中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每节课教师可以设计几项任务,分层次指导,其中最基本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有学生都可以完成的,其它的任务则是根据上课的实际内容,发给那些最早完成基本任务的学生,有的学生可以完成两个任务、三个任务甚至更多的任务。这样,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满足,教师也达到了分层教学的理想境界。

总之,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作为教师要明确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注意处理好学习任务和学生兴趣的关系。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之中,努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方法和习惯,放手让学生多操作、多实践,让学生会学、乐学。

怎样上好高中通用技术课 篇4

1.加强自己的技术素养

通用技术课的内涵很宽广,几乎包含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且有技术特色的语言、概念、方法等都有学科自身特点。绝不是有些教师认为的劳动技术课,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都有本质不同,培养的不是技术工人而是工程师,不是培养劳动技能而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通用技术教师必须加强自身技术修养。要给学生一碗水,那我们至少要有一桶水。很多教师以前没有接触过这门科学, 打开课本一看发现很多知识自己都不明白,而且相关书籍很难找到。这就要求上这门学科之前吃透教材、看透教参,多看其他版本的课本。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空余时间可以看一些其他技术方面的书籍。各版本的教科书互相借鉴,地质版和苏教版的书可以互相补缺,许多概念经过对比,了解得比较清楚,还可以丰富教学案例,有利于课堂内容丰富多彩。

2.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

技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用技术教学时要注意引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只有学生体验过、经历过,活动才能开展起来、讨论才能深入,学生的兴趣、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所以,教学中选取的案例一定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根据城乡差别,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经历选取事例。譬如在《技术与设计1》第八章“技术产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的教学中,为说明产品说明书在技术产品使用中的作用,苏教版教材选取微波炉为案例,微波炉对城市学生来讲十分熟悉,大部分家庭都有,学生见过、使用过,这样在课堂上讨论鸡蛋为什么会爆炸, 学生发言自然踊跃, 为教学深入分析奠定很好的基础。但对农村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没见过微波炉,虽然商场有卖,但农村学生很少关注它,不了解微波炉,所以教师上课时如果还想用教材中的微波炉作为案例, 那教师在让学生分析、讨论前,就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方式让学生熟悉微波炉,弥补运用此案例时学生生活体验的不足。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或实物展示、或课前布置学生到当地大商场了解。当然,教师可以根据本校学生实情,换用一个案例。但我建议大家在没有理解透教材案例的类型、作用;没有找到相似的、更恰当的案例替换时,还是先用教材案例。使用案例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想办法消除学生与案例之间的距离,而且教师设计的铺垫过程、学生熟悉案例的过程、学生对技术产品从不知到知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学习新技术知识、提高技术素养的过程。这个例子说明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要注意这一理念贯彻,尽可能地从学生熟悉的案例说起。学生不熟悉的案例要想办法让学生熟悉。可以说,教学案例选取得好不好,学生对其兴趣的大小,是课堂教学效益高低的重要因素。

3.互 动合作 ,利用多种资源落实教学目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要超越简单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学习, 让学生深刻理解技术方法与技术思想的精髓,才能适应学习、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当学生走出校门、踏上社会,面对不断更新的技术条件时,将其迁移到生活和工作中,充分发挥技术思想和方法的作用。由于通用技术课不是高考科目,因此要上好课,就要抓住学生的心,在教学方式上下工夫。如何利用教学资源关系课堂教学实效与成败。新课程强调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只有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找准三者的连接点,才能做到“用教材教”。学生是动态的主体,有些教学情况教师往往估计不到。教师要把握住课堂,就要活用教材,灵活处理突发事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融入自己的智慧,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深加工, 设计出活生生的、贴近学生实际的课程,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学生才能把教材信息建构为自己的认知体系。教师要从具体教学情况和现有教学资源出发运用教材。

4.教学过程形式多样 ,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和学生打交道多了就会知道, 学生如果不愿意学习一门课程,教学就难以实现理想目标。一旦这门课程有了考试的支撑,无论多枯燥内容都可以达到教师想要达到的要求。可是通用技术课没有高考支撑,学生学与不学全凭自己。这门课程内容偏重技术思想与方法,似乎让人感觉这是一门无聊的课程,如果照本宣科, 就会影响学生学习通用技术课的积极性。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教师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手段显得非常重要。

4.1注重开展活动 ,做到“全员参与、人人有责”。 通用技术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技术素质。我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组织小组活动,使学生全员参加、全程参与。

4.2注重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通用技术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引入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采用这一方法,可以降低技术学习难度,提高技术学习效率,从根本上改变通用技术教学的呈现方式、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方式,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怎样上好信息技术课 篇5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计算机应用已开始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已在社会各界达成普遍共识,各地的计算机教育正蓬勃开展。

信息技术教学虽然有别于单纯的计算机教学,但它仍然是基于计算机运用的一门学科。这就为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学中如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学生感到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要做到这点,就要发挥信息技术自身的专业优势,运用多种形式,优化课堂结构。

一、激发兴趣,增强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会学

好奇心和求知欲既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强大的功能和全方位的处理能力对以前较少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无不充满神奇色彩。面对计算机,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揭开层层神秘面纱,并最终拿到进入现代化殿堂的金钥匙,是信息技术教学关键的一步。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非常重视第一节课的教学安排。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借助多媒体演示,结合典型事例讲解,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应用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并从中感悟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向学生讲明,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课时,一方面教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会做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另一方面,也需要同学们密切的配合。这样就让学生有

一个必要的心理准备,为今后的学习尤其是上机课能充分利用好45分钟开个好头。其次是注重上机课的教学形式安排。如采用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借助相关软件组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虚拟网上冲浪等等。

二、结合教材,抓好应用教学,让学生有机会运用知识。尽量让学生接触到电脑操作系统发展方向的最先进(但也是最简单、最易用)的操作环境,如微软的Windows9x,并掌握几种最常用的应用软件。这样,学生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既兼顾了长远发展和先进性,又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马上用到。

《中小学计算机教学指导》中提到,任务教学模式,就是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给学生布置相应难度的任务,要求学生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并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或师生共同收集的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信息处理内容,由教师巧妙设置任务,把教学内容融于实际任务中去,让学生在实际上机操作中去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形成新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则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任务,并适时向学生介绍需要了解、掌握的概念、思想和方法。

三、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质量

1、为了让学生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可以布置机器设置任务,可以规定什么样式的墙纸,屏幕保护程序,机器日期等。也可人为的设定一些软故障让学生修复。讲字处理软件时,应当给学生布置

写作任务。

2、以学生为中心,合理组织学习

大纲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是说本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上好本课程,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据学生素质情况进行分组,通常每小组安排有一两名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辅导这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他们接受速度快,然后由他们再去指导他们小组的同学学习,学生中有部分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可以选出作为班级辅导员,多给学习相互讨论的机会与时间,同时多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优先讲怎样使用软件自带的帮助系统。学生机器里多装些学习软件,供学生学习时选用,如果机房机器内部联成局域网,并运行起多媒体电子教室,要充分利用,集中讲解一般性的问题。应该看到学生们是有种种兴趣倾向的,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应有所侧重,有美术特长的同学可以给他们学习图像处理的机会

怎样上好初中美术微课教学 篇6

关键词:解决;矛盾;有效;教学;引进;模式;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13-01

微课程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美术课程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了利用信息技术的科学文化素养,使美术教学与现代科技紧密地联系起来,那怎样上好美术微课程呢?

一、轻松解决学生个体差异的矛盾,有效实施分层次教学

美术微课教学时间短,效率高。传统教学时间长,每节课40多分钟,而微课美术教学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分钟左右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精准地解决了每一个精细的知识点。微课使用可以PPT制作、手机拍摄、录屏软件录制,还是DV拍摄,在资源容量方面,微课程可以用随身的手机录制,制作简单方便,且视频容量小,视频支持多媒体格式,还可以被方便灵活地上传到视频分享网站、微博、班级博客等,方便学生课下学习观看,不明白的地方可反复观看,能促进知识的掌握。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明显,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薄弱环节的个性化学习要求,让学生按自己的节奏学习。它可以轻松解决学生个体差异的矛盾,有效实施分层次教学。如在教学中,如何把正方体表现出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教授过的知识都是一次性的,但是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导致有的学生画得好,有的画得不好。微课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接受能力好的学生可以一遍注意到要表现的每一个地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进行反复的学习,直到真正理解,吃透。视频对于学习者而言,不同的学生掌握同样的学习材料需要的时间不一样,可以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即按照自己的步骤、节奏学习,可以暂停、倒退、重播,有利于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完成画作,夯实基础。 而且微课的短小精悍可以减少学生对知识学习和复习过程中时间的过度浪费,提高了学习效率。微课程在美术欣赏课中的运用给学生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学生身在课堂,就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二、摒弃旧的教学方法,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课堂

作为一名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教好学生。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在创作教学活动中,知识性、技能性的学习内容适合制作成微课。比如,可以将美术的基本造型元素、技能技法、美术媒材的认识以及作品制作过程的学习制作成微课;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基本语言、艺术特点、制作的基本方法也可以制作成微课。在美术欣赏学习活动中,可将某件美术作品、某位美术名家、某个美术门类的欣赏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多角度欣赏和认识。微课程的运用也常常能起到简洁、明了、高效的示范作用。我们常常为了一个教学难点,尤其是课中的技法讲解,教师的示范往往并不能很清晰的突出重点,而采用微课程的方式针对某一教学难点进行解说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知识技能方面,学生要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努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要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要通过美术学习产生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完善人格。例如,在以往的版画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仅凭书本,对于版画的绘画和制作工程不能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三、产生持久兴趣,激发美术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

现在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技术,把教师版画的制作具体步骤拍成条理清晰的视频,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版画的学习。学生可以先进行观看,把视频中教师的讲解以及教师制作过程的画面有机结合起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直观的印象。随后,教师让学生根据回忆自己动手制作一幅吹塑纸版画作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利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创造出不同艺术效果、独特感受的艺术作品。因此,运用微课视频不仅能使学生的记忆得到拓展,创作出充满童真童趣、极具个性的版画作品,而且还能使学生的艺术个性得到张扬,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以往要上好欣赏课,要进行大量的口头解说,学生对乏味的欣赏课持不欢迎的态度。现在采用微课翻转,欣赏课的效果大为改观,教师在上课前把相关美术知识,特别是有关艺术家的介绍、背景知识的讲解等可以增长学生美术知识的素材制作成微课。学生可以借助微课程在上课前预习,欣赏的资料就在显示屏上出现,翻转的形式把图像、文字、声音融合在一起呈现,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思绪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更强了。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依然处于弱势地位。随着高效课堂模式的深入进行,出现了一种叫做“微课”的教育形式,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课堂叫做“翻转课堂”。针对“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和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反感和产生厌学情绪,只能收到事倍功半乃至相反的效果。反之,在教学中把美术中美而有趣的形象巧妙设计以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的能力,学习就不会显得乏味了。

浅谈“怎样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 篇7

当我第一次翻开高中美术欣赏教科书时, 我才发现, 里面都是古今中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遗产, 它们的产生无不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政治经济、人文思想等紧密相关, 这些艺术遗产的价值不仅仅是自身的艺术审美价值, 更为重要的是, 它的价值是通过艺术本身的表象, 更深邃的展现和揭示着古今的人与社会诸多现象。我深知, 自己要琢磨的不仅仅是教材本身, 更多的是教材延伸出的那些多方位的知识领域。我在思考, 如果美术欣赏课教师平时不多看多读, 不博采众览, 那他是上不好美术欣赏课的。高中美术欣赏教师, 应该是知识结构最为丰富的群体。

在这里, 我首先强调的是美术欣赏课教师的理论水平与自身知识结构的问题, 无论是师范院校或非师范院校的美术类毕业生, 作了高中美术教师后,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都广泛存在一个问题, 就是对中外美术史、美学、艺术概论、乃至文学、历史等人文学科都掌握得比较浅薄, 其实, 这也是我们国家在大专院校美术教育中遇到的老问题, 院校里总是在追求学生的绘画技能, 而忽视了对学生更为系统的人文学与美术史学的灌输, 艺术大师是不用张扬其绘画技能的, 他更包括自身的各种知识素养, 他是人与社会、历史与当代最深刻的洞悉者和理解者, 他是最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作为高中美术教师的我们, 要想提高自己, 如果不及时补习自己的知识空白点, 不及时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将更加难以胜任美术欣赏课, 更别说让自己的艺术事业得到提高。教学中, 仅凭教材上那些专业的知识结构点死记硬背灌输给学生, 是很容易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产生抵触情绪的, 他们会觉得很生硬和艰深, 甚至无聊无趣, 又与高考无关, 就会产生厌倦, 继而放下这门本来很有益的学科, 课堂上就会出现:老师在讲台上“表演”自己的, 学生在下面忙他自己的。

其次, 在教学中可以机智一点, 要把握好现代教育心理学, 不要被自己预定的教材框死, 要把知识点延伸宽广一点, 无论接触到相关人物或历史, 可以将它讲得生动有趣些, 甚至可以与当代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与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时尚事物综合起来, 无论是影视文学还是流行音乐, 中学生情感还是价值观, 以及他们的道德情操与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等都可以结合起来, 美术教育一定要与其他人文学科融合在一起, 要成为更开放的知识氛围, 要有时代气息, 要拓展欣赏过程中的知识空间, 只有这样, 才会吸引学生们接受知识的兴趣。

另外, 在赏析美术作品的同时, 可以把我们本地的一些文化现象或其它范例加以阐述。譬如在欣赏到民族民间工艺作品时, 我们可以把自己民族民间文化如苗族的蜡染、刺绣、纸扎等民间艺术品进行相应的介绍。欣赏到陶塑那一课, 可以把我们这里古人类遗存下来的石壁岩画、打耳窝新石器人类留下的遗址给予讲解。讲到建筑, 可以告诉同学们家乡清龙河畔的土司古寨与清代残留下的古城墙遗迹等, 这样, 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艺术的本质特征的领悟, 而且更让他们有一种亲切感, 我在课堂上也努力注重这样讲学的, 让同学们体悟到, 在自己家乡, 其实也有不少恢弘而精致的艺术形式, 对应到教材中相应时代的伟大艺术品, 其实它们都有很多的共通之处和时代特征。

怎样上好初中物理习题课 篇8

一、狠抓学生基础知识, 为解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 物理中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 也是每堂习题课前必掌握的知识, 为解题做好准备。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所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其次, 根据认识规律要让学生能灵活应用物理定律和公式, 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应该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基础知识, 并通过对基础习题的解答训练, 使学生掌握应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题的基本方法, 进而使学生掌握解答物理习题的基本方法。

二、认真分析习题, 并精选习题

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和解题能力是习题课的主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 教师精选习题是关键。

1.注意一题多解训练

“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 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题目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 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 密度应用练习, 教师选用这样的一道题:体积为30cm3, 质量为178g的铜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若空心的, 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先让学生解答, 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用求密度的方法来判断。为了起到一题多解的作用, 教师可启发学生通过求体积, 并进行比较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练习, 促进知识迁移, 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2.注意一题多变诱导学生思考

“一题多变”教学是指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 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 形成多变导向, 使知识进一步精细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生解答了“一个容积为2.5L的塑料瓶, 用它装水, 最多装多少千克?用它装汽油呢?”这道题后, 教师把题目改为:“能装满1kg水的容器能否装下1kg酒精吗?”或“能装满100g酒精的瓶子, 能装下100g的水吗?”等题目。通过这种“一题多变”的习题训练, 开拓和活跃学生的思维。

3.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迪学习动机, 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是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例如:在运用密度公式解题时, 这样一道题目:小芳买了一件银制工艺品, 测其质量为10.8kg, 体积为14L, 请你帮她鉴别一下这是银的吗, 若不是请你告诉她这是什么金属的?学生解题后发现不是银的, 而是铜的。教师接着提出如果是银的其质量应为多少?。这样编排的习题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 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

三、习题课要发挥以学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笔或动口解答物理问题。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活动, 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点、引路两个方面。 (1) 指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 由于对物理知识理解不透, 往往会出现生搬硬套现象, 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 找准症结, 予以指点。例如:学生在学过二力平衡后, 笔者让学生讨论:“起重机可将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提起, 或静止空中或匀速下降, 在这三种情况下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分别为多少?”大多数学生总认为匀速上升时拉力大于重力, 匀速下降时拉力小于重力, 这就说明学生被物体“上升”和“下降”所迷惑而忽略“匀速”。找到症结后, 教师提出:“如果物体受平衡力作用, 它将如何运动?”从而解开这个教学难点, 使学生对概念有了进一步认识。 (2) 引路。对于难度较大的综合题, 教师应采用降低梯度, 分设疑点的方法, 突出解题思路, 把学生引上正确轨道。例如:“用酒精炉加热, 使4kg的水温度升高50℃, 需燃烧0.1kg酒精, 则此酒精炉的效率多大?”由于此题联系的知识较多, 很多学生无法解题, 笔者便采用“分解肢体, 化难为易”的方法, 分为三步解题:①求水吸收的热量;②求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③求酒精炉效率。并引导学生重温比热容, 热值的有关知识。由于分层降低梯度, 学生在教师搭桥和引路下, 顺利实现认知飞跃。

怎样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 篇9

一、精心选择阅读材料

1、可阅读性。文章要贴近现实, 符合学生的爱好。要有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2、长短适中。课堂教学必须要考虑时间, 针对文章的篇幅和难易程度限时阅读。文章篇幅不宜太长, 否则学生容易倦怠。

3、难易适中。尽量做到先选学生们感兴趣的浅显易懂的。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可高估学生的水平, 太难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锐气和积极性。

4、分类训练。为了让学生快速高效地完成考试部分的阅读题, 平时我们可以人为地将文章分类呈现给学生, 让他们对各类文章掌握技巧, 解答时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文章内容和写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叙事类、广告类、表格类、幽默类、科普类等。针对不同类型进行有效训练, 且教给相应的阅读技巧。当然, 不同的阅读内容应有不同的时间限制和阅读速度, 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

二、抓住关键词, 概括段意中心

1、默读一遍, 回答浅层问题。默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加快主要信息扑捉能力。例如, 初二年级第四单元的阅读文章《she said helping others schanged her life》。学生默读一遍大约需5分钟时间。回答4个左右的浅层问题。1.what did Yang lei’s mother say adout her daughter?2 what did the children say about their volunteer teacher?3.How did Yang Lei say she could help?4.What did Yang Lei say about her time as a volunteer?

2、大声朗读, 回答深层问题。大声朗读, 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形成语感, 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涵。这是第二遍阅读这篇文章, 可以问学生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1) W hy may teaching in a poor mountain village not sound like fun to you.? (2) why would Yang Lei like to help those children? (3) Why would Yang Lei return to the area again?

3、找出重点词汇, 理解并运用。由输入到输出, 关键在于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对于关键词的重点掌握及运用是知识输出的资本。这篇文章中需要重点掌握的词有:sound, experience, make, need, until, open up, as, enjoy, there is no difference.让学生试着用这些短语造句, 或编一个故事, 在运用中掌握这些新词。

4、概括文章, 复述大意。抓住文章的中心意思, 形成完整印象。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大意, 抓住关健词复述课文, 是思考后成品输出、学习后成果展示的重要环节。

三、挖掘主题, 拓宽思路

1、仔细研究, 找出文章的引申义。文章是作者传播信息或信念的载体, 要体会到作者的深层含义。作者想通过《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让学生们了解边远山区的孩子生活的艰苦, 从中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而更加发奋学习。同时也激发学生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引导学生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

2、换位思考, 别出新意。看问题要多角度、多方位。如果你是一位山区的学生, 你会有何想法。如果你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你又将有何打算。如果你写一篇有关希望小学的文章, 你会说什么。总之, 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要忘了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

四、激活思维, 展开讨论

将阅读文章其转化现实教学的形式就可向学生展示真实的语言环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 手, 心, 耳、对语言信息的综合反应,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与主动参与的愿望。比如在《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一文中, 问:你听说过希望小学吗?你曾亲目睹过边远山区的生活吗?如果有一天你有一个机会你愿意去那里工作吗?在学生轻声阅读该课文之后,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组, 让学生进行小组练习, 最后让学生自由操练。然后要学生讨论:If we have a chance to go there to work one day, what can we do for them?由于教师利为学生设置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学习氛围,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全班学生都很兴奋, 讨论时气氛热烈, 大多数学生都能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表述自己的观点, 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根据阅读题材仿写

怎样上好初中体育课 篇10

一、加强对体育课程的重视

观念对一个人来说可谓是十分重要的, 有什么样的观念, 就会有与之匹配的行动。所以作为初中体育教师的我们应该开始从自己的观念开始改观。首先, 我们教师应该在观念上开始重视初中的体育课程, 在现在的教学环境下, 很多教师都认为体育课不重要, 就是简单的蹦蹦跳跳毫无用处, 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因此忽视体育课, 甚至于将体育课程上其他课, 这是严重错误的思想。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 身体正处于发育和生长的关键时期, 倘若只是一味的学习, 而忽视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恐怕身体也会变的很弱, 单就短时来看, 或许学习成绩能够有所提高, 但是从长远的来看却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我们应该从观念上开始重视初中的体育课程, 重视初中体育课程的重要作用, 在体育课上, 学习了很久的学生可以通过运动来获得一定的放松, 身体得到运动, 可以促进进一步的更好的学习,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初中的体育课程, 这是我们每个作为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师的基本的认知。做好一名初中的体育教师并不是简单的只要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做运动, 应该剧本一定的专业素质, 能够有着良好的表达能力, 体育课程当然也不只是局限于教师之外的体育场上, 同时课内的课程同样十分重要, 对于项目的讲解, 对于运动的规则的表达, 都要求我们作为体育教师要有着一定的专业文化素质,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习的全面性。因为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锻炼身心是基础, 训练是能力的体现, 目标是快乐体育模式的建立, 是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课兴趣的重要方式。体育教师队伍素质水平, 直接影响着体育工作的质量。因此, 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本专业学科的最新理论知识, 了解体育教学改革的动态、信息, 提高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在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中, 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会对体育课程提不起兴趣,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本身就差, 对于在体育课程上的运动任务不能很好的完成, 锻炼起来就显得比较力不从心, 相比于其他同学就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 进一步的使他们降低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比如那些身体比较胖的同学; 还有一部分就是学生曾经在体育的运动中受过伤, 逐渐丧失了信心, 不愿意再进行体育运动, 害怕再次的受伤。甚至于认为体育课程不是主要的科目, 认为文化课程才是重要的学习任务, 所以对于体育课程提不起兴趣来。但是这都是不正确的, 要想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 首先要有着强健的身体, 所以我们应该改变学生的这些错误的想法, 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

让学生首先在思想上重视初中的体育课程, 让学生明白体育课程除了可以增强他们的体质, 减少疾病之外, 还能更好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是自己在精神上得到磨练, 使学生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的这个重要的意义。这样的思想要经常给学生进行强化, 让他们从思想上重视体育课程, 提高对初中体育课程的积极性。

学生的心理活动会影响其上课的热情和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 从中获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 体力情况及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反馈信息, 以便及时调控教学活动。对于那些及时较好地完成任务的同学, 教师应该做出正面的鼓励性的评价,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进一步的努力, 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学生在体育课中, 获得了快乐, 感受到了通过自己的运动而产生的快乐之后, 才能够更加愿意参与到进一步的体育课程上面来, 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有效的激发。当然对于有些运动来说, 技术是较为复杂的,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或障碍, 由此而产生一些紧张或激动等情趣状态。我们教师应该不断采用新颖, 生动切实有效的教学形式刺激学生, 做到寓教于乐, 寓教于练, 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在身心愉快的情趣中促进动作技术的提高。

当然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最好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就是与学生打成一片, 尊重学生, 爱护学生, 摒弃以长者自居的心态, 才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能够使学生热爱体育, 愿意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只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 学生们才能更好地运动起来, 更好地完成体育课程的要求。

三、在教学方法上更加灵活

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上一定要灵活。灵活既不是完全的脱离教材, 也不是整体按照教材照搬。灵活是一种结合自身的经验, 然后依据教材的规定来更好地完成体育课。倘若只是死板地按教材来上课, 就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我们教师依据教材的基础内容, 结合学生运动基础、知识水平、生理、心理特点, 更新和选择适合学生口味的教材内容和练习方法。体育教学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苦的、反复的练习过程中享受到体育的乐趣呢? 首先, 应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让学生充分体会独立完成技术动作的满足感。其次, 是加强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及千方百计地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如同文化课学习一样, 学生在学校体育实践中, 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增强了体质, 就会产生一种成功感。在学生学有所得的同时应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并在多项教学内容的实施中和教学内容的转换中, 给学生一些新异的刺激,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生相对来说是比较活泼的, 好奇心比较强, 所以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可以融入更多的花样, 将运动的项目安排到游戏中来, 以游戏的形式来达到运动的目的。对于跑步运动来说, 很多学生不愿意跑, 懒得跑, 尤其是女生,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对于学生进行分组, 几个学生为一组, 哪组完成的慢, 实行一些小的惩罚措施, 这样可以极大地帮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参考文献

[1]刘全明.浅谈如何上好初中体育课.读写算, 2011, (66) .

怎样上好中小学美术课 篇11

在认真贯彻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认真钻研课标与教材,不断总结课堂经验。那么如何上好美术课呢?

一、让学生初步认知和了解美术,学会欣赏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确立、社会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候接受美术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初一美术课程安排第一节课的内容是《在美术世界中遨游》。这是一节欣赏课,讲述课。课本列举了各种图片,画种较多,内容较多。如何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为此后的教学打好基础呢?在讲述《秦始皇陵兵马俑》这幅作品,详细介绍了有关背景,作品的规模、人物形象的高超艺术,以及秦代雕塑艺术的卓越成就,对世界造成的影响等等,进而由秦俑联想到以兵马俑为题材的其他艺术形象,如电影、舞蹈等等。在欣赏法国的雕塑作品《马赛克》这件作品时,我给学生讲述了雕塑的类别、社会作用等。并详细讲解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件作品的深刻含义,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动手动脑、坚持不懈,努力提高绘画能力

首先,对于绘画来说,线条是美术语言中最古老、最简洁的艺术语言。直到今天,依然是人们依赖的重要造型手段。长期以来,美术是动手课、实践课。俗话说: “熟能生巧”。只有勤思考,多练习,才能得心应手。美术的种类很多,就拿速写来说,操作简便,一支笔,一张纸足矣,非常适合学生长期坚持大量的练习。所以我把速写当做一件长久的任务,让学生坚持速写练习,后来我发现学生的线描表现能力、观察事物的敏锐性等得到较好地提高,长期大量的速写练习,还会为美术创作活动提供大量的形象素材。

其次,色彩是构成纷画的重要因素,恰当运用色彩,能够增强绘画的表现力。在色彩教学中,我针对色彩比较抽象、难度大的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三、第一步,让学生观看色彩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联想

比如,由红色能想到什么,学生踊跃回答,有的说, “太阳”,还有的说,“火焰”,还有说,“红苹果,红花”等等。第二步,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熟悉色彩。为了让学生直观体验色彩,教师用粉颜料做演示说明三原色、间色等。首先,教师把颜料盒中的品红、柠檬黄、湖蓝直接挤在调色盘上,此时学生看到红、黄、蓝三原色,接着,教师用笔蘸黄色,再蘸蓝色,在调色盘上调和这两种色,慢慢的,黄色没有了,蓝色也没有了,出现一种新的颜色, “什么颜色?”教师问,“绿色”,学生齐声回答。然后,我又调出另两种间色,橙、紫。同学们认真地看着、听着,跃跃欲试,最后,我让同学们自己去调配,亲自体会色彩带来的快乐。第三步,能够理解色彩具有心理效应,提高有目的地运用色彩的实际能力。 对于这项目标,我设计了一些与生活、生产贴近的色彩练习。例如,学生对服饰色彩的选择,就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性格倾向。再如,不同家居场所的色彩环境,能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效应,冬天的房间应该设计什么颜色?“红色、黄色,夏天用蓝色、绿色”,学生回答道。又如:旅游区的公园指示牌子应该用什么颜色,学生说:“红色或橙色”。在照相的时候浅色衣服用什么背景?“用深色”。这样我就让学生知道了冷暖对比、补色对比、明度对比。大家学的很认真,很快融入到学习氛围之中。

四、到大自然中去,加强室外写生

1.室外写生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大多数的课程学生必须在教室里面进行,学生在教室里面坐的时间长了以后,很多学生都希望能多一些安排室外的活动,美术课就一回室外写生的氛围,亲自体验与大自然的接触。例如,他们三个一组、五个一群、不像在课室那种严肃气氛而是自由表达,描绘对大自然的热爱。有了这样的美术课学生就会对美术课有新的认识和看法,美术课再也不只是画画几个苹果,临摹几个人物了,而是与自然生活融合在一起的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课程。

2.室外写生课可以弥补书本单一或没有的知识,书本是向学生 传授知识最好途径之一,但有时也会学得书本知识是一种单一知识,缺乏体验,所以必须有实践去亲自体验和感受。室外写生课可以弥补美术课中书本单一或没有的知识。例如,书本上的楼房和树木都是艺术家经过加工,概括后的作品。如果每次都是让学生看着书本或临摹书本的画,那么学生的思维将会受到限 。室外写生课让学生看到自然界原本特征,那么高大的楼房;那么茂盛的树木、 那么精彩的生活……由于小学生对直观事物极感兴趣,对表达的欲望也特别强烈,只要教师的积极引导,他们很快就会把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来,尽情的,把自己所要表达的事物无拘无束的表现出来,这正是室外写生课所具有的魅力。 3.室外写生课可以为今后的创作提供很好的素材, 要想创作一件作品,必须有足够素材作保证。室外写生可以为今后的创作提供很好的素材。学生没有经济来源,没有拍摄工具,室外写生是他们搜集素材最 动物好的方法。例如,在室外写生时,把描绘到的蓝天,房子、树木、人物、 动物……进行归纳整理,待以后创作时就是他们很好的素材。 经过多次室外写生,同学们对书本知识更加融会贯通,同时也增强了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技能,提高了审美,陶冶了情操,人变得了开朗了,自信了,人格也得到了锻炼。

五、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美术课 篇12

一、通过美术欣赏, 让学生对美术有初步的了解和认知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确立、社会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时候接受美术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初一美术课程安排第一节课的内容是《在美术世界遨游》。这是一节欣赏、评述课, 课本列举了各种图片, 画种较多, 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怎样上好这堂课, 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 为此后的教学打好基础呢?我认真钻研教材大纲, 深入领会每幅画的含义, 对学生讲解时, 注意难易程度, 抓住重点, 深入讲解评述, 比如在讲解绘画的种类时, 给学生带了每个画种的作品, 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 并让学生触摸材质感受不同材质表现的不同效果。适时地把美术概念、不同的门类艺术特征介绍给学生。通过多次欣赏, 逐渐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力, 培养他们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博大胸怀。

二、创设愉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美术课一直深受学生欢迎是因为美术课“轻松”、有趣。作为一线美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让他们更喜欢上美术课。如:在上制作装饰画一课时, 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平常的东西制作装饰画, 我没有讲述装饰画的原理、色彩搭配等, 而是将闲暇时从网上收集的一些精美的装饰画, 展示给学生, 那独具匠心的创意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受此感染, 学生也跃跃欲试, 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构思、讨论制作的内容, 需要的材料, 然后分头行动。通过这节课, 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良好的范例, 对学生不仅具有启发、展示的作用, 更是一种学习动力的催化剂。

三、利用乡土材料,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众所周知, 上美术课, 要准备很多材料, 如橡皮泥、卡纸等, 要购买这些材料对于有的家庭来说花费不小, 如果没有这些材料, 美术课便难以开展。为改变现状,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 我提倡学生将随处可见的材料引入课堂, 使用在我们临夏随处可得的红色黏土, 还有鸡蛋壳、毛线、碎布来制作手工艺品, 让学生在体验学习活动快乐的同时, 也陶冶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四、利用实地写生,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学习美术有很多课需要走出教室, 实地写生, 这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很多东西仅凭教师说教, 学生是表现不出来什么的, 要想表现得真切, 学生必须有实地的体验, 认真的观察才行, 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如七年级在上《手绘线条——物象的空间表达》时, 我要求学生选择适合而简洁的画面画一幅校园景色, 在室外让他们感受空间表达的多样性。当我把学生带到室外创作时, 他们专注的神情, 认真的态度, 让我惊讶, 再观察他们的作品, 比平时在教室里画的要仔细、形象得多。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多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 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实践中搭起过渡的桥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 而且能有效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如在《墨与彩的韵味》中我将中国传统的墨色与孩子们喜欢的动画联系起来, 通过Flash生动的将墨与彩的韵味展示给学生, 利用多媒体教学让他们认识、理解中国画, 并接受、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给学生一个平台, 多展示自己

选取好的作业、绘画, 利用课堂、课外举办小型展览, 让学生们通过观摩、评述, 来增强审美意识、评价意识, 促进更多的学生参加进来, 更加努力学好美术课。例如, 在七年级开办卡通画展览, 特色手工剪纸展览, 在八年级开办国画展览, 装饰画展览, 在学生展出作品的同时, 也将教师的作品一并展出。通过此举, 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更让校园增添了一些艺术的氛围。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关键在于老师精心设计每一课, 做好引导, 做好辅导。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上得有趣, 学生才能接受, 才能多想、多练、多比较, 找出自己的差距, 促进自己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提高, 打好基础, 将来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摘要: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即美育) 的主要途径。通过美术欣赏, 让学生对美术有初步的了解和认知, 创设愉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利用实地写生,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给学生一个平台, 多展示自己, 培养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中学美术,审美意识,情境创设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概率应用下一篇:现代信息技术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