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口诀求商

2024-08-17

数学教案-口诀求商(共12篇)

数学教案-口诀求商 篇1

教学重点:

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

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谁背一下7的乘法口诀?师评价后出示口诀卡片,生说得数并说出2个乘法算式。师总结7的乘法口诀掌握情况,并指出这节课利用7 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1、师:谁知道白雪公主的故事?(指名简要介绍)

2、师:白雪公主要举行一次宴会,招待7个小矮人,现在我们就去宴会现场看看,帮助白雪公主解决一些问题。

3、学生观察8页情景图:他们在干什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还有什么问题?

4、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信息和问题(引导学生把小矮人的问题和所用的数学信息组合成数学问题:每人3个果子,7个人一共多少个果子?)

5、学生自己解决小矮人的问题后小组交流,小黑板板演。

6、全班交流:小组讲解员讲解(重点讲解一下怎样列式和怎样计算,注意学生的个性化解答方法。)

7、专项训练:自提问题自己解答后小组交流,板演。

8、教师组织小组讲解员讲解。(重点讲解一下根据什么提的什么问题、怎样列式的及怎样计算的,注意学生的个性化解答方法。)

三、课堂小结

学生说一下收获,提出其它问题。完成后,师小结:大家解决了那么多问题!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我们学的知识解决。请大家看课本第8页的第1题,蓝灵鼠要我们帮它解决什么问题呢?

四、综合训练

1、练一练1题,学生汇报解决的问题后,学生自己独立解答,小组可以派人板演,讲解。

2、练一练2、3题。学生独立把答案填在书上,教师组织核对。

3、练一练3题。学生自己把顺序写在书上后小组核对。

4、问题讨论:学生汇报发现的信息和蓝灵鼠的问题,然后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试着解决,接着小组交流研讨,最后全班交流研讨。

数学教案-口诀求商 篇2

一、铺垫孕伏, 为新知奠定基础

1. 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 让学生按顺序背诵乘积不大于12的2~6的乘法口诀。

如, 让学生背出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六十二、一三得三……三四十二……

2. 出示填乘法口诀的未知数卡片, 打乱顺序让学生练习。

如, 二 () 得八、 () 四得八、二 () 一十、 () 六十二、三 () 得九、 () 三得六、三 () 十二。

3. 借助图片创设游戏情境, 让学生根据乘法口诀找出每个乘法算式里的另外一个因数。如, () ×2=4、3× () =6、2× () =10、 () ×4=8、4× () =16、3× () =1 2、 () ×6=24。

4. 认真看图 (出示火柴棍图) , 独立思考, 完成填空, 说说想法。

12÷3=□、12÷4=□, 在这一活动中引导学生第一空填4, 从图上可以看出“12根火柴, 平均分成3份, 每份是4, 所以12除以3得4;第二个空填3, 从图上可以看出12根火柴, 每4根一份, 分成3份, 所以12除以4得3。”

二、自主探索, 学习被除数不超过12的除法

在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和理解除法的含义后, 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师可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 让学生自主探索, 了解求商的方法。所设计的教学活动, 内容要丰富、生动, 重点要突出, 以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 把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方法一:每个小朋友先分1个, 还剩4个, 再分1个, 刚好分完, 平均每人分得2个;方法二:一个小朋友分去2个, 2个小朋友分去4个, 3个小朋友分去6个, 4个小朋友分去8个, 刚好分完。用乘法计算2×4=8, 口诀:二四得八。方法三:说乘法想除法。想: () 和4相乘得8?填: () ×4=8, 说: () 四得八, 算:8÷4=2 (个) 。

在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 进行例题教学和练习训练。

1. 教学例1:

(1) 12个桃, 每只小猴分3个, 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列出12÷3之后, 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怎样算”。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交流求商的方法。对学生想出的计算方法教师要给予鼓励, 促使学生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通过了解、尝试各种不同的算法, 体会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好。12÷3=□, 想:3和几相乘得12?3× () =12, 三 (四) 十二, 商是4。 (2) 12个桃平均分级4个小猴, 每只小猴分几个?教师可以直接提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用哪句乘法口诀?让学生清楚计算12÷4=□时, 要想: () 四十二, 即:三四十二, 商是3。

2. 设计练习, 巩固求商的方法。

如, (1) 有10朵纸花, 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分得几朵? (2) 9个小朋友去划船, 每船限坐3人, 一共需要多少条船? (3) 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情境中收集信息, 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练习时, 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写出除法算式后, 再说说“用哪一句口诀想出商”, 以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三、借助乘除法的关系, 掌握求商的方法

学生掌握了被除数不超过12的除法之后, 教师再根据教材的编排内容, 把学生引入生活情境, 教学被除数不超过36的除法, 让学生用2~6的任意一句乘法口诀求商。教师还可以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设计教学情境, 根据乘除法的关系, 引出乘法算式和相关联的两道除法算式, 用乘法算除法, 把计算教学置入生活情境, 帮助学生借助乘除法的关系理解求商的思路, 进一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例2时,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把学生引入情境, 让学生根据情境图中“每行栽4棵”、“可以栽6行”等信息, 先解决问题“一共要栽多少棵树?”4×6=24 (棵) 。在此基础上, 再让学生提出需要用除法计算解决的不同问题, 并列出除法算式, 根据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算除法。即:

(1) 有24棵树, 每行栽4棵, 可以栽几行?

24÷4=□, 想:4和几相乘得24, 4× () =24, 口诀:四 () 二十四。

(2) 有24棵树, 可以栽6行, 每行栽几棵?

24÷6=□, 想:几和6相乘得24, () ×6=24, 口诀: () 六二十四。

在学生进行除法计算时, 要让他们充分思考、讨论, 知道怎样想, 怎样算, 用哪句乘法口诀, 真正掌握“可以栽几行”和“每行栽几课”等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再组织学生交流, 加深对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理解, 掌握求商的方法。

四、联系生活, 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数学教案-口诀求商 篇3

教材分析: 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一块重要的基石,它在整个数学计算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节课学习的是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此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乘法口诀和会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一幅“欢乐的节日”的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并学会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学情分析:在本册第二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本单元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数目大了些。因此在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3.学会运用乘法口诀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用一句乘法口诀写两道除法算式,并学会运用乘法口诀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的参与式教学(四人一小组),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背诵7、8、9的乘法口诀

师:小朋友们,上学期我们都学过了乘法口诀,现在老师来考考小朋友们的记忆力,一起来背诵7、8、9、的乘法口诀。七七四十九起。

生:七七四十九。

二、合作探究

教学例1。(1)投影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师:现在有一个班级也要搞一些活动来庆祝六一,来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些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都做了些什么?

生:做彩旗、做五角星、做爱心气球。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可真仔细!他们呀在分组做彩旗、五角星和爱心气球呢。好,现在我们一起去瞧瞧彩旗组做得怎么样了。(课件展示37页主题图)从这幅图上,你们能找到哪些和数学有关的信息?接着在找找这里面的小朋友们会遇到什么问题?你又能不能帮帮他们解决问题?现在你们四人一小组来讨论一下刚才老师说的几个问题,然后把你们讨论出来的结果写下来。现在开始吧!

(老师走到组里,看看学生讨论的情况,参与到部分组里,和学生一起讨论。)好,讨论时间到,请做好,经过激烈的讨论过后相信小朋友们都有结果了,那谁想来展示一下他们组讨论出来的结果呢?这位小朋友,你来。从这幅图里,你能获取到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他们做了56面彩旗,然后想要把这些彩旗挂成8行。

师:找得真好,请坐。掌声送给他和他的小组。彩旗组呀一共做了56面红旗,要挂成8行,这是我们能得到的信息,其他的小朋友们,你们找的是不是也一样呢?那接来,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的问题又是什么呢?哪个小组来说说?

生:平均每行挂几面?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板书:56÷8

(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

师:嗯,好,请坐!你们说他们小组提的问题好不好啊?(好) 也把掌声送给他们。好,现在我们一起把你们找到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读一下。(学生读题目)好,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呢?哪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他们的解决方法呢?这位小朋友你来代表你们小组来说说吧。

生:56÷8=7(面)

师:好,56÷8=7(面),那你是怎么算得56÷8=7来的呢?

生:用乘法口诀算的,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

师:说得真好。表扬他和他的小组。他们是用除法来算的,56÷8=7(面),(板书)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你们是不是也是这样算的呢?

(4)解决:要是挂7行呢?你能够解决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引导学生找出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两道除法算式这一规律。

师:好,他们就把这些彩旗挂起来了。但是问题又来了,他们发现这56面红旗要是挂8行在教室的话,太窄了,显得教室很不好看,那怎么办呢?小朋友们一起来说说。

生:把他们挂成7行。

师:哎呀!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到了挂7行,那又要怎么挂呢?

生:平均每行挂8面,56÷7=8(面),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7的商是8.

师:嗯,看来我们的小朋友是越来越聪明了,来,都给自己一个表扬。

(板书)我们也是用除法来计算,56÷7=8(面),用到的口诀也是七八五十六。好,小朋友们,现在你们来观察一下这两道算式和这口诀,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两道除法算式都可以用七八五十六来求商。

师:说的真好,还有吗?

生:也就是说七八五十六一句口诀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師:小朋友们真棒!都被你们发现了,我们可以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而且一句乘法口诀又可以写两道除法算式。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分组讨论完成38页主题图剩下的两个问题。

师:好了,现在彩旗组完成了,还有五角星组和爱心气球组,现在小朋友们的四人小组的讨论又要开始啦,像彩旗组一样,你们帮剩下的两个小组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先从图上找信息,再提问题,再来解决,现在开始吧。

(老师去各组巡视,对遇到困难的小朋友分别进行指导)

2.归纳小结:

师:我们在计算除法算式时,先看一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另外,为了方便今后同学们计算,老师送你们一首《乘法口诀求商歌》,跟老师一起念:“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啥就商啥。”

四、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 例2:

56 ÷ 8 = 7 想:(七)八五十六 49 ÷ 7 = 7 想:七(七)四十九

56 ÷ 7 = 8 想:七(八)五十六 27 ÷ 9 = 3 想:(三)九二十七

五、课堂作业

1.教材38页“做一做”第1`~3题,

2.教材39页“做一做”第1~3题

六、教学反思

1.由复习旧知识作铺垫,再由具体情境引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课题。本教材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实际问题。如“做了56面彩旗,要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学习求商计算的必要性,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

数学教案-口诀求商 篇4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课本37、38页例

1、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2、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3、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工具准备:课件和听算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谈话引入:“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同学们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他们正在老师的指导精心地布置着教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正在做什么准备吧!

1.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的数学信息?谁能说一说?

2、再认真倾听课件影音,你又知道了什么?

二、引导自主探究新知。

(一)借助直观,自主探索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例1小旗图。

2.看着这幅图你会哪个数学问题?

3、你会列式吗?怎么算?

7×8=56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8=7 想:()八五十六 56÷7=8 想:七()五十六

4、你是怎么想到这句口诀的?

5、小结:刚才我们在计算这两道除法算式的时候,先看的是除数,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可以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看来乘法口诀真的很重要啊!

6、针对练习:课本38页做一做第1题。

7×4= 8×2 = 8×6 = 28÷4= 16÷2 = 48÷6 =

教案设计

28÷7= 16÷8 = 48÷8 =

(二)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加强练习

1、课件出示是怎么想的?

问题:每个小组得多少颗?

49÷7=7 想:七()四十九

2、课件出示:是怎么想的?

问题:可以摆几行?

27÷9=3 想:()九二十七

3、小结:在计算这道题的时候,我们也是先看除数,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这就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引导归纳出课题。板书课题。

4、听算。(课本39页例2后面做一做第1题。)7×9= 8×9 = 9×6 = 63÷7= 72÷8 = 54÷6 = 63÷9= 72÷9= 54÷9 =

三、运用口诀,巩固练习。

1、猴子摘桃(动画课件),课本40页第4题。男女比赛,分个人、集体赛,有奖励。快速说出得数和相应的口诀。

2、西部枪手。(动画课件)说得数并射中目标。指名说应用哪句口诀。男女比赛,每组10环,有奖励。

3、帮算式排序。(动画课件)

四、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猜一猜:2014年2月有28天,合()个星期。

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数学教案-口诀求商 篇5

1.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口诀的编写过程,学会有序的整理口诀。(重点)

2.能用有效的、优化的方式记住8的乘法口诀,并会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有关口诀解决问题。(难点)

3.鼓励学生积极把自己的学习结果同他人进行交流。

因为有了前面知识和学习方法的积累,这节课学生并不会感到很困难,所以我把学会探究、学会总结、学会解决问题作为本节课的设计重点。

本节课我的课堂特色如下。

一、紧密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

学案设计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书上的情景图,通过观察小青蛙一次接一次的跳远,学生说出了小青蛙从0点开始,每次都是跳8格,利用这个数学信息,我提出了

一次跳8格,也就是一个8,用算式该怎么表示呢?学生自己列出了关于8的乘法算式,接着我又提出了要把这些算式计算得又对又快,要用到什么呢?学生根据经验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要用8的乘法口诀,从而引出课题8的乘法口诀,这一环节中,出现小青蛙,符合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能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两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习8的乘法口诀,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数学。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交流中品味成功。。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就是相信学生能学会,所以课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自己充当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讲解者。

在总结8的乘法口诀时,先引导学生回忆前面的口诀的总结方法,为8的总结做个铺垫,然后自己试着来总结出8的乘法口诀,先自己来探究,最后在小组内交流,给学生创设了自己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独立地总结出口诀,只有少部分学生出现了困难,通过小组交流也较好地解决了。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尽情展示。

整个一节课,我都是让学生展示,中间3、4、5组展示时既讲得清楚,有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时间把握的很好。

一节课下来,我也发现了设计中的纰漏。

1、学案对于识记口诀设计得不够好,识记口诀有困难,有待改进。

在记忆口诀的环节,我采取的是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记,然后找一两名记得快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记的,最后让学生说说你认为哪句记起来有困难,全班一起想办法来记。通过这几个环节有多半学生能够较好的记忆,但还是有少数学生应用的时候出现了口诀记忆错误。我当时觉得很着急,再说时间也不够了,所以叮嘱学生课后加强练习。但事后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课后了解到,记得快的孩子大部分在课前进行了预习,对口诀的结构、编排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课堂探究,交流、总结,他们很快就能记住口诀,看来,课前预习也应该是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在下一阶段的口诀学习中我得加强这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2、对学生缺乏信心,不敢放开。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探究合作的氛围,使学生的能力、情感都得到培养。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我看到所有的孩子都特别的积极,都想到前边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看到他们那么强烈的表现欲望,我感受到了他们那份成功的喜悦,我也为自己感到高兴,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不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吗?通过这个环节我也反思到,以前的教学有时我把得太死了,总是怕学生不会,其实有些问题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合作是完全能够独立解决的,而且让孩子自己探究他们的热情也特别高。

3、学生展示缺乏激情,课堂有些寂寞。

学生展示中教师中一片寂静,可细看,有很多同学在心不在焉的听,好像学生对类似的口诀课已经麻木了。再加上刚开始展示时学生的紧张,我又没有随机点燃气氛,以至于课堂沉闷,最后时间把握的不是多好,当堂检测也没完成。

4、课堂生成的太少,质疑补充的声音太小。

5、学生倾听习惯还有待加强。

6、学案还需进一步修订。

数学教案-口诀求商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根据实际情况求商的近似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4-104-1

教学片段:

1.出示例13图

提问: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

续问:要求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个,应怎样列式?

板书:300÷45

一起计算,教师板书竖式:

接问:你有没有什么发现?(结果是循环小数)

2.指横式追问:横式上应该怎么写?

如果有争议,就请双方把理由说一下,再在四人小组里讨论。

交流:(1)这一题不能保留两位小数,也不能保留一位小数等,而要取整数商。教师随即擦去竖式中除到小数部分的商和余数。(板书:取整数商)(2)因为买7个足球要315元,超过300元了,所以买不到7个,只能买6个。

板书检验方法:45×7=315(元) 45×6=270(元)

3.把解答板书完整。

【解读】 有的学生受之前学习过的内容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保留两位小数,有的学生还怀疑是否题目中漏写了条件,但也有较好的学生知道要联系实际情况取近似值。因此,在这里很有必要让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思考】 对于这部分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计算并用“四舍五入”求商的近似值的思路,只有3名学生只除到个位就根据实际情况得到商的近似值。在教学时,我有意先选取除到小数点后3~4位,并且用“四舍五入”法保留1位、2位小数的做法到展示台上展示,学生很快能指出错误,在个别学生的指正下,基本全班学生能认识到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取整数商,并且再根据剩下的余数不够再买1个,要直接舍去得到最终的答案。

在这时,我直接在黑板这样的板书上指着商6.666说:“这时,我们就不能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得到近似值,而是直接舍去小数部分,得到近似值为6。”

说完取商的近似值后,直接利用以上个别学生的发言板书检验的算式:45×7=315(元) 45×6=270(元)。

此时,我认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及知识经验,已经完全能够理解这样的实际问题,觉得已将“去尾法”讲解清楚,殊不知,这样的处理过于粗糙,既没有讲清楚“去尾”的真正意义,又没有真正领会教材的安排用意。

教材中出现这样的实际问题不仅仅在本节课,早在二、三年级学生就有类似的知识及生活经验,教材是从易到难,从浅至深,慢慢铺陈出“去尾法”和“进一法”。到了五年级上学期,又接触到了这样的实际问题,我心想可能是由于学生在那时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只是初步接触,完全理解这些问题还有困难,本节课让学生再次学习这些问题,效果会好得多。

课后我做了一定的反思研究,仔细观察学生完成的课堂作业(书本练习十三第14题),出现了两种解答过程:

(1)13.6÷4=3(次)……1.6(吨)

13.6÷4≈4(次)

答:至少需要4次才能运完。

(2)13.6÷4=3.4(次)

13.6÷4≈4(次)

答:至少需要4次才能运完。

这两种方法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实际问题,第一种解法在不学这节课前学生也能掌握,这种方法是学生们二、三年级运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易于学生的理解,而第二种方法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方法之一。两种方法在学生的作业中出现的比例大概为3∶1,纵观本节课的教学大纲,并没有出现第一种方法,但是在学生的反馈中出现得却很多。

这样的结果也就是说其实用学生在二、三年级的知识储备就已经可以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可为什么又在五年级出现呢?五年级出现这样的第二种方法又有怎样的意义呢?我想,这里面一定有编排者的特殊用意,教材中还有着我们所没能发掘的知识。

数学教案-口诀求商 篇7

新北小学

花文玲

教学内容:

小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

(二)P37-38 教学目标:

1、掌握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半推、归纳概括的思想方法。

3、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能较熟练地掌握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二七()

六七()()八五十六

六八()

()八三十二

三八()()七三十五

()七二十一

2.计算下列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1.20÷4=

5.12÷3= 2.18÷6=

6.20÷5= 3.24÷6=

7.36÷6= 4.30÷5=

8.15÷3= 3.引入新课并板书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

(1)出示P37主题图,让学生说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2)说说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3)交流汇报。

2.教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例1)

(1)出示例1图解决问题(1),一共有多少面彩旗?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口诀?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7×8=56(面)口诀:七八五十六

(2)出示例1图,解决问题(2),56面彩旗,挂8行,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列式计算,说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56÷8=7(面)口诀:七八五十六

(3)出示例1图解决问题(3),56面彩旗,每行挂7面,可以挂几行?

让学生列式计算,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56÷7=8(行)口诀:七八五十六 3.观察比较以上算式有什么共同点。(1)让学生自由发言。

(2)师小结:这三道算式都是用一句口诀,也就是说一句口诀可以算出三道算式。

4.自主解决:我们组做了49颗星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每组分了多少颗?

让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你是怎样想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独立计算,并说说是怎样想的)2.完成“做一做”第2题。(指名回答,并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3.小鸟回家。(生独立完成)4.小兔子采蘑菇,(生独立完成)

四、总结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设计

新北小学

数学教案-口诀求商 篇8

根据学生的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一节课的设计是这样的:

1、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描一描、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对角的整体把握,在头脑中形成角的直观形象。

3、经历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由于学生对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我把重点定位于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角,整个课时我将观察、操作、演示、验证、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用了找一找、看一看、折一折、摸一摸、描一描、想一想、玩一玩、比一比、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去感悟,去体会角,初步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之间的关系这一特征。

角的大小比较是这节课的难点内容,教学中因为时间有限,我只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感悟,没有特别强调和总结,因此这部分的内容有些学生理解的不是很透彻,这给我一个提示,教学中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要给予重点指导,数学课上给学生留下一片空间,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是必要的,这不仅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又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放与收要做到恰到好处,相得益彰。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兼顾了习题的层次性,针对性,实践性,尤其在思考题的选择上,力求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创造性。通过学生动手折纸后,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不仅使学生回顾了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又使数学中的角回归于生活,激发了学生课外学好数学的欲望。

数学教案-口诀求商 篇9

教学内容:

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教材24页--25页)

教学重点:

用9的口诀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难点: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教具准备:

小黑板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关于企鹅的知识?(学生汇报)

师:我们今天就来解决和企鹅有关的数学问题。同学们看课本24页上面的图,读一读蓝灵鼠的话,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二、自主探究

1. 学生汇报了解到的信息,师板书。(冰上有9只企鹅,天空海鸥的只数是企鹅只数的6倍)

2. 师:根据这2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要让学生把信息和问题合起来说一遍。)

3. 学生自己列式解答后小组交流。(要说明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4. 小组推选学生小黑板板演。

5. 小组板演,学生讲解。(要引导讲解,学生说出,因为企鹅有9只,海鸥的.只数是企鹅的6倍,就是6个9,求6个9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计算时用的是哪句口诀。)

6. 如果学生板演只有1种算式,教师要提示学生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7. 学生提出其它问题并解答。

三、专项练习

练一练第1题。(学生先把信息和问题合起来说一下,然后解答。)

四、课堂小结

五、综合练习

1. 练一练第2、3题。(学生独立做,核对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2. 练一练4、5题。(学生独立做,师批改,完成自主探究数学冲浪。)

数学教案-口诀求商 篇10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46人,学生思维活跃,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和合作意识。加之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生动教学情境的创设,他们将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经历体验中产生需求,探究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7的乘法口诀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知道了乘法口诀是怎样来的,掌握了一些编制乘法口诀的策略和方法。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本节课是口诀教学的延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编出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2、引导学生探究找出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并能用规律记忆口诀。

3、能用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4、在编写口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掌握并应用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尝试编写出7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屏幕动画先后出示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

请看屏幕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是谁呢?她有几位好朋友,又是谁呢?

2、数一数,七个小矮人都来了吗?

随着学生数数,屏幕出示1至7。再在气球中出现7、14、21三个数。

师:七个小矮人他们每人手拿一只气球。你能看出气球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吗?

3、接着往下写,是哪些数呢?

学生回答28、35、42、49,屏幕中出示各数,教师追问是怎样想的。

学生读7、14、21、28、35、42、49。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板书:7)

师: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呢?21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

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看着屏幕中的数说一说:1个7是7,2个7是14

师:今天这节课如果我们学习乘法口诀,将学习

随着学生回答完成课题板书:7的乘法口诀。

(设计理念:七个小矮人的故事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学生们更是对它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大家能编7的乘法口诀吗?相信大家!我们每位小朋友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每个小组请一位同学把大家编的乘法口诀写下来。能编几句就编几句。如果有困难,可以看一看屏幕上的这一列数,再编口诀。

2、学生小组活动。

师:现在请各小组先汇报你们编写了几句乘法口诀。

视频展示其中一个小组所编的口诀。其余学生辨析:所编的口诀是否正确?并检查本小组编写的口诀是否正确。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口诀卡片。

师:小朋友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大家自豪地读一读七的乘法口诀,发现一些规律了吗?

3、学生读、记七的乘法口诀。

在背的时候,感觉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一些?

我们小朋友对《西游记》,一定不陌生。屏幕出示《西游记》图片和相关文字

师:这段文字中有两句乘法口诀,你发现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上段文字中的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闪烁后由黑色变为红色。

大家刚才交流的记口诀的方法很多,我们多读读、多动脑筋,一定能记熟口诀。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在合作探索中得出七的乘法口诀,在记忆口诀时教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情况,从学生中来,回到学生中去,使口诀的记忆充满挑战和快乐。)

三、游戏巩固,主体发展

1、大家看着气球上的数,一起说口诀。

教师随机指屏幕上气球中的数,学生根据得数说口诀。接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学生填写课本例题中的口诀。

2、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用呢?根据口诀能算出哪些乘法算式的积?我们做一个游戏送算式回家。

教师将17、2777、71、7276等13张算式卡片分发给各小组,学生把它们贴到相应的乘法口诀后面。

3、接下来我们一起再参加一则游戏转转盘。算对了,转盘才能转动。我们用抢答的方式。算式出示后,算好了就站,站起来就说。

转盘出示73、74、76学生抢答。

(〖设计理念〗练习中先设计了师生对口令的游戏,主要是对7的乘法口诀进行巩固,然后设计了转盘的游戏,对7的乘法口诀和算式进行综合练习,使练习有坡度,难度适宜。)

四、巩固总结,大胆延伸 1、7,是个奇特的数。我国古代与7结下难解之缘。

屏幕出示唐诗《枫桥夜泊》。

大家看到的这是唐代张继写的一首诗,我们三年级即将学习。你能用哪一句口诀算出这首诗共多少字?

师小结:每句七个字,这样的诗,又称七言诗。

2、课件出示:我国古代医学上认为7与女性的成长有关的内容。

3、屏幕出示由五副七巧板拼成的图。

师:小朋友继续看,这是用七巧板拼成的图,这5副七巧板一共有多少块?

4、课件出示:7只七星瓢虫图让学生用口诀算出一共有几个黑点?

5、医生提示:人每天要喝6杯水,一个星期要喝几杯水?

6、课件出示:一架电子琴,问:白键一共有多少个?师:还记得七个小矮人吗?

(〖设计理念〗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 拓展练习环节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及学科之间的整合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着乘法口诀。)

五、课后延伸

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评课稿 篇11

——评洪媛媛老师的课

昨天,向洪媛媛老师学了《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这节课,觉得上得很好,下面来说说我的学习体会。

一、巧妙地构思了本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首先安排了复习,既巩固了已学的口诀,又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口诀对于乘除法计算的重要。然后安排了一个孩子学过的儿歌《九九歌》,学生觉得语文上的儿歌还可以放在数学课上来探索,很有趣,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在对儿歌的初步探索中揭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这一主环节时,洪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一行10格9星的方格图,找到规律填写表格,根据表格编写口诀,找出口诀规律帮助记忆口诀,在学生有了一定记忆的基础上,练习了几组乘除法有关联的题组,并进行小结:一般一句乘法口诀能计算2道乘法算式和2道除法算式。

书中的教学内容到此结束,洪老师又增加了9星瓢虫,9元超市两道有趣的题,学生在主动解题的过程中又一次巩固了口诀。然后又回归到开头的《九九歌》上,找出了蕴藏其中的9的口诀,然后学生心中豁然开朗,为什么叫九九歌,原来如此啊,既加深了对口诀的记忆,又体会到儿歌中有数学,生活中有数学。

这样首尾相接的教学设计有趣,完整,又层次清晰。

二、准确地把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之前,学生已学过了1-8的乘法口诀,已经有了多次编口诀的经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除了是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更主要的是探索口诀中蕴含的规律来记忆口诀并加以应用。洪老师在本节课中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重点,引导学生探讨出了口诀中的好多规律:十位数+个位数=9,得数依次加9,五九、六九的得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刚好相反,1个9比10少1等等,学生在自己探索出的规律的基础上记忆口诀,效果是明显的。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学生较好地应用了口诀去解决。

三、合理地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因为学生已有了编口诀的经验,因此教学中洪老师没有做知识的灌输者,而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发现星星方格图排列规律后学生独立完成剩余表格的填写,同桌讨论编写口诀、探索口诀规律、如何记忆口诀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四、灵活地设计了板书内容。

书中星星方格图表格是横着的,洪老师将它竖着画,更方便编口诀,和编出的口诀相对应,直观地帮学生理解了口诀含义,方便了学生找规律。

五、合理地分配了时间。

洪老师对各个环节时间分配大体上比较合理,因此,一节课下,也刚刚好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没有对本节课内容、对学生的全盘把握把握是做不到的。

洪老师这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接下来,我想说说我的一些困惑。

1、《九九歌》的导入很有新意,那是不是导入语说的更有悬念一点,或者开头口算过之后直接开门见山地说咱们已经学会并记住了了1-8的乘法口诀,今天咱们再来探索9的乘法口诀,把《九九歌》放到最后的练习中探索。

2、“想1”是在刚开始探索星星方格图时就一并探索,还是探讨口诀规律时探讨更好一点,如果这样,我觉得开始问一行有几颗星时是不是就不要出示“1个9,比10少1,是9”这样的文字,因为出示到3个9后面就没有了,觉得有点奇怪。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篇12

1、调整教材促进课堂整合

本节课我设计了与课本例2意图相同但更加有利于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同时还练习几道题,将例2的教学穿插在闯关游戏之中,使整堂课思路更加整清晰。

2、鼓励多种算法寻找最佳算法

如在教学123= 时,问学生可以分给几只小猴?放手让学生尝试,同桌交流,展示多种算法,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通过学习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锋、积极的评价,让学生感受从多角度解决同一问题并学会从中择取最佳方法的数学思想。这一活动中,给不同的孩子创造了不同层次的学习,张弛有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学会了学习。

3、联系已有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在教学例题和练习题中又再次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加深了学生用口决求商思路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

4、采用多层练习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上一篇:学校领导年度述职报告下一篇:党校联欢晚会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