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九”工作要避免形式主义和烦琐哲学

2024-11-28

“普九”工作要避免形式主义和烦琐哲学(共2篇)

“普九”工作要避免形式主义和烦琐哲学 篇1

“普九”工作要避免形式主义和烦琐哲学

“普九”是关系到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大事。

笔者认为,在“普九”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实效性,避免形式主义和烦琐哲学。“普九”的过程实际上是促进教育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教育发展的各个环节逐步协调和完善的过程。目前“普九”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主要表现在:①为了完成本地区的“普九”任务,有关部门把那些没有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集中短训,突击发放《初等教育毕业证书》,以发放毕业证书的数量作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绩;②出于狭隘的地域观念,在“普九”检查中走过场,隐瞒实际情况,虚报成绩,弄虚作假;③在“普九”工作中,不是致力于教育投入、学校建设、师资培养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等实际工作,而是在汇报材料上大做文章,搞文字和数字游戏,欺上瞒下。

“普九”检查不只是对某个地方几项指标的验收,重要的是检查一个地方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要通过检查了解一个地方的教育水平和教育发展各个环节从硬件到软件的合格情况,尤其要了解那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如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建设、教师待遇等方面的情况。以此促使其发展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检查过程要简化程序和手续,不要搞烦琐哲学,一是简化检查中的层层汇报程序。各地主要负责人长篇汇报的会议往往占去检查人员的大部分时间,一些汇报往往脱离实际、“水份”很重。检查应深入到具体学校、具体单位,真查实看,了解第一手的情况。二是简化检查的资料。现在的检查是查5-8年的情况,检查组往往被下面成堆成山的资料搞得晕头转向,繁琐的资料大多是临时拼凑的,增加了“普九”检查工作的难度,也使受检查的单位为准备资料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有鉴于此,希望有关部门制定出简化的、科学的、目标明确的检测标准,抓住几个主要指标深入检查,这样才会有实效。

“普九”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民族素质,为此必须注重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不能为“普九”而“普九”。如果为了实现“普九”任务而忽视教育质量,片面追求入学率、毕业率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人数的.百分比,那么,到本世纪末,虽然表面形式上完成了“普九”。或者说在弄虚作假的情况下实现了“普九”,而实际上的教育质量却与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相去甚远,这样只会增加新的文盲和半文盲,实则是舍本逐末。因此,在“普九”的同时,需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估,在保证入学率、毕业率、完成率的同时,更应保证毕业学生的合格率,只有在真正提高了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情况下,“普九”工作才具有实在的意义。

“普九”工作要避免形式主义和烦琐哲学 篇2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档案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1.1档案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內容之一。档案工作作为整个社会生活构成的一部分,不论是档案本身还是从事档案工作的社会群体都会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社会实践活动中。档案作为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活动内容也必将渗透到档案的内容之中,必将对档案信息内容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1.2档案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直接提供服务。档案工作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积极拓展档案信息内容和服务领域,扩大馆藏,增加门类,为自身发展拓展空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直接提供服务。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档案资源开发提供了动力。档案部门要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对馆藏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凡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活动有关的档案信息都要进行鉴定整理,编制成相关专题,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服务。比如有些地方,利用档案,解决了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还有的地方、单位、部门,利用档案解决了职工家属遗留问题,给予了一定经济补偿,建立了社会低保档案。

2档案工作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2.1档案要为化解社会矛盾服务。当今社会,由于社会经济成份多元化和利益分配关系复杂性,现实社会利益分配遗留问题或是历史遗留问题,都可能成为引发社会利益矛盾的焦点,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如企业破产、改制、重组,劳动关系转移,养老保险遗留问题,产权变更等。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利用当时形成的原始档案材料。

2.2档案工作要为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服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民主政治建设尚不完善,权力监督机制也不健全,在社会运行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社会不公现象,逐渐形成一批弱势群体。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这些社会弱势群体经济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感情得不到社会尊重。社会弱势群体政治权益和经济利益的维护,一靠党和政府的政策:二要靠档案信息为他们提供支持、提供服务。如为下岗、失业、待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提供就业信息,提供可用于创业活动的技术档案,为解决这些人的经济纠纷问题提供档案凭证,为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给他们提供政策法规档案信息。

2.3档案要为促进社会风气好转提供服务,不论是地方各级档案部门,还是企业档案部门都保存有大量记录社会政务、经济活动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信息既有服务社会的作用,又是纪检监察部门查处政治经济犯罪案件的重要依据材料,档案部门要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为预防政府和企业人员职务犯罪,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档案服务。

3建设信用档案,创建和谐社会环境

3.1提高信用档案意识。首先应从宣传教育人手,大张旗鼓地宣传政府和企业建立信用档案的可行性及重要性。档案部门要先入为主、占领阵地,举办各种专题讨论和展览。与此同时,要争取得到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形成由档案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宣传阵营,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泛深入和全方位的舆论宣传。通过广泛宣传,使人们逐步了解信用档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营造全社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增强人们的信用档案意识。

3.2建立信用档案管理中心。为了把某些单位、部门、企业、中介机构乃至经济活动个人一定时期内诚信状况的全部信息集中起来,向社会提供较全面系统的信息服务,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技术特长,建立以档案部门为依托的地区性信用档案信息利用服务中心,广泛收集企业、中介机构、经营活动个人诚信的相关文件资料,借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讯设备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信用档案资源信息共享,为地方和企业经济建设服务。

上一篇:邻居的作文250字下一篇:如何写销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