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啄木鸟和大树》的教案设计

2024-06-20

人教版《啄木鸟和大树》的教案设计(共10篇)

人教版《啄木鸟和大树》的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懂故事,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道理:“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新词。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啄木鸟和大树》这课书的生字词,现在老师考考你们学得怎样?

卡片出现生字词(齐读,指名读)

啄木鸟:“啄”第九画是什么?

森林:看字形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伤害:反义词是……(保护)

枯对:(齐读)

年轻力壮:给“壮”组词。

2、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1)出示图画,你看,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年轻力壮)年轻力壮的树,树干(),枝叶()。

(2)出示图画,这又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干枯)

(3)这样一棵年轻力壮的树怎么会变成一棵枯树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弄明白提出来的问题,还要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抓对话学懂课文,练习朗读。

1、听录音,整体感知。

请小朋友听录音,哪几小节写啄木鸟说的,在前面打“√”,哪几小节写大树说的,在小节前面打“×”。

2、找中心句。

出示啄木鸟图,请小朋友读读啄木鸟说的话,再想一想你认为哪句话对木树最重要,用线划下来。

指名说,板书: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

3、围绕中心句,层层展开教学。

(1)大树认为自己年轻力壮,根本不肯治病,三次拒绝啄木鸟给它治病。木树第一次怎么拒绝啄木鸟的?

指名说,(板书:叫)

自由练读:请每个小朋友学着木树叫叫。

指名朗读,评价

(2)读读木树第二次说的句子,找出写木树怎样说的词?(板书:生气)(板书:找词语)

做做生气的表情。(板书:做表情)

学着木树生气的样子有感情地读好这句话。(板书:有感情地朗读)

两个同学比赛读,评议,齐读。

(3)木树第三次怎样说的?请小朋友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先读句子找出写表情的词,再做做表情,可加上一些动作,最后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四人一小组学习这句话。

朗读指导。

(4)对于木树叫、生气、不耐烦,啄木鸟又是怎么说的?读读啄木鸟的话。(师生接读)

师:当大树叫时,啄木鸟说……

师:当木树生气时,啄木鸟说……

师:当木树不耐烦时,啄木鸟……(把啄木鸟图片拿走)

(5)分角色朗读。

(6)啄木鸟为什么不治病?

师:关键是大树不懂得现在(小病不治),将来(变成大病就危险啦!)

(7)后来真的出现危险了,你看,年轻力壮的大树成了这样干枯的样子。请小朋友轻声读最后一节,划出写大树危险样子的词语。(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稀稀拉拉、渐渐干枯、蛀得空空)

干枯的大树,叶子(),树干()。

(8)大树快枯死了这一小节该怎么读?拿起书读好最后一小节。

四、深化道理。

1、出示:

干枯的大树是这样的痛苦,枝叶落得光光的,树干蛀得空空的,很多虫子在它身上爬来爬去,咬着它身上的肉,快要枯死的时候,它大声地喊:“()”

2、这时候,啄木鸟听到呜呜的哭声,飞来了,望着这棵爬满虫子的大树,摇摇头,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说:“你当初……现在……已经……”

3、是啊,如果大树当初听啄木鸟的劝告,能够明白“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这个道理,马上治病,就不会落到这种地步,所以这句话对大树来说很重要,对于我们每个小朋友更是重要,请小朋友牢牢记住这句话。(背、写)

4、对于木树来说,小病是指什么?对于我们来说,小病指什么?

师:对于这些小病要及时治疗,那么对于你身上的一些小错误、小缺点,如果不改,又会怎样呢?

5、同桌讨论一下,你身上有哪些小缺点,如果不改会怎样?

师:是啊!这些小错误,小缺点,我们要及时改,欢迎别人指正,如果不改,变成大错就危险啦!

6、编首儿歌,学生学一学。

大树大树真后悔,小病不治大病危。

临死才叫啄木鸟,身体干枯救不了。

错误缺点虽然小,变成大错不得了。

小朋友要记牢:有错就改才叫好。

人教版《啄木鸟和大树》的教案设计 篇2

二、教学实录: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大屏幕出现第一段和插图),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呈现“因为------所以------”“------,是因为”、)。

生:因为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所以每天在林子里飞来飞去,给那些生病的大树治病。

生: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给那些生病的大树治病,是因为它是森林里的医生。

师:有一天,啄木鸟又飞到林子里,你们看,它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大屏幕呈现动画: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在一棵大树上捉虫,配有“笃笃笃”的声音。)

生:啄木鸟在林子里捉虫。

生:啄木鸟在林子里给大树治病。

师:这里的“捉虫”实际上就是什么意思?

生:“捉虫”就是“治病”。

师:把“捉虫”换成“治病”,这句话怎么说?

生(齐说)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在一棵大树上治病。

师:啄木鸟给大树治病时,它和大树之间说了些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大屏幕呈现动画并配有课文录音。)

师:啄木鸟和大树说了几次话?请小朋友自己再读读课文3---8段,找出啄木鸟说的话,用“”划下来,找出大树说的话,用“”划下来。

同桌互读,讨论:啄木鸟、大树说话时的语气是怎么样的?

1、第一次对话:

师:大树为什么“叫起来”?(看图想象大树会怎么痛。)你能读出大树的痛吗?(指名读,评议,齐读,要读得响,读得快,连着说。)

生:学生粗的嗓子模仿大树的语气朗读。

师:啄木鸟为什么要啄大树呢?

生:因为啄木鸟知道大树身上有虫子。(指名读句子。)

师:你觉得啄木鸟怎么样?指导读句子(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要读出啄木鸟亲切、耐心的语气。)

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2、第二次对话:

师:从啄木鸟对大树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棵大树已经生病了,可大树自己知道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会有虫?

师:“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会有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一种说法吗?

生: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不会有虫。(看图理解“年轻力壮”)

师:这时,大树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它为什么“生气”?你能读一读吗?

师:面对生气的大树,啄木鸟怎么样?

生: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指导读句子)

3、第三次对话:

师:听了啄木鸟的话,大树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上这棵大树的表情,说说它心里会怎么想?

师:大树觉得啄木鸟话太多了,没有耐心再听啄木鸟说话了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

生:不耐烦。(指导读句子)

师:啄木鸟真心诚意地给大树治病,还耐心地跟它讲道理,可大树却生气,不耐烦了,这时,啄木鸟会怎么想?

生:啄木鸟只好飞走了。

师:是的,啄木鸟没有办法,它只好飞走了。(大屏幕呈现动画和字)

师:你能说说大树叫、生气、不耐烦说明什么?

生:他不想治病,讨厌啄木鸟给它治病,他怕痛。

师:关键是他不明白什么道理?

生齐说: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

师:大树最后怎么样了?请小朋友自学第9段(计算机呈现文字,点击“热区”能出现有关图像。)

师: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树最后怎么样了?(稀稀拉拉,渐渐干枯,蛀得空空的。)

师:想想:大树为什么会枯死?(前后两幅图对照)

师:这时,大树会怎么想?他临死前会说一句什么话?

生:我不应该不让啄木鸟治病啊!

生:我身上真的有病,我错了。

师: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以后生了病要早点去看医生,不能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了。

„„„„„„

三、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事先的教学设想基本上都能实现。整堂课学生都很兴奋,发言很积极,能通过自己反复的朗读,读懂文章的内容。并且读的比较多,读的比较放开。如:大树的“叫起来”“生气的说”“不耐烦”等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活龙活现的再现出来大树的神情。同时,啄木鸟的“亲切、温和”学生也能用自己的朗读出来表达出来。整堂课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尽头自始自终都很足。但值得反思的是:

1、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度不高,总怕学生学得不好,体会地不深,因此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扶的太牢,放手的力度还不到家。其实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学会课文,自己读出“大树”和“啄木鸟”的不同语气。课后,我在想:是否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大树和啄木鸟两个,你喜欢谁?为什么要喜欢它?请找出理由来说明你的原因。在学生自己准备的基础上组织他们4人小组讨论、交流、反馈。让他们各抒己见,发表评论,这样能更进一步的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当最后让学生说说学了本课的收获时,大部分学生说的都是“自己生了病,要找医生治,能联系到自己犯了小错误,要及时改正的比少”,从中也让我看到了学生掌握知识比较刻板,学得不灵活,发散性思维比较差。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创设训练学生思维的情景,应多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看问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但要让学生弄懂书面上的意思,还要让学生明白书本所隐含的深刻含义。总而言之,要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设法让学生爱看课外书,遇事多动脑筋,多问为什么,多角度思考问题。为此,特意安排了几个晨间活动课,让学生讨论,分析有关的情况。

人教版《啄木鸟和大树》的教案设计 篇3

1.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

2.能够进行简单的步测和目测.

教学重点

用步测测量距离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步测和目测的准确性.

教具学具准备

卷尺、标杆5根.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状.

1.口算

7.2÷0.12 0.38×1000 0.87-0.49 530+270

5.6×1.01 4.2÷3.5 3.9+2.03 26.1-3.5-7.5

2.计算(1)142×5+182÷13(2)(300+22.5÷5)+14.9

3.五年级三个班去植树.五一班栽了53棵,五二班栽了50棵,五三班栽了47棵.这三个班平均每班栽树多少棵?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我们已经学会了用测量工具来测量两地之间的距离,当没有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要求不十分准确时,也可以用步测和目测的方法.板书:步测和目测

2.步测.

(1)请大家看书115页“步测和目测”第二段.

(2)互相讨论.提问:你知道了什么?

(3)汇报.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出:

①步测是由人走步,然后通过所走的步数计算一段距离的长度的方法.

②用步测的方法测量距离时,先要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一步指两脚尖间的距离.板书:1.走一步的长度

③要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用测量工具量出几十米的一段距离.

板书:(1)量一段距离

用均匀的步子沿着直线走上三、四次,记好每次走的步数.

提问:为了测得比较准确,走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回答:要按照平时迈步的大小,迈步要均匀,防止步子忽大忽小,向前走时,尽量直线行进等.

板书:(2)反复三、四次

根据每次走的步数,算出平均每次走多少步.

板书:(3)算平均步数

根据这段距离的长度和每次的平均步数,求出走一步的平均长度.

板书:求平均步长

3.教学例1.

出示例1:沈强走50米的距离,第一次走79步,第二次走81步,第三次走80步.他平均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

(1)读题理解题意.重点理解50米与79步、81步、80步的关系.使学生理解三次走的距离不变,步数却不相同.

(2)指名板演.提示:可以分步解答,除不尽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订正.提问:①79+80+81表示什么?

②(79+80+81)÷3表示什么?

③50÷80=0.63表示什么?

4.教学例2.

出示例2:张健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0.64米,他从操场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共走了125步.这个操场大约有多少米长?

(1)读题,理解题意.提问:求要测量的这段距离的长度,除了知道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长度以外,还要知道什么条件?

引导学生明白还要知道要测这段距离一共走了多少步.

板书:2.所测距离的步数.

(2)学生试做.订正.

5.练习:你一步的平均长度是多少?实际测算一下.

教师先在操场上测出50米的一段距离.让学生用均匀的步子走3次.根据结果,完成下表.

姓名 测量距离

第一次步数 第二次步数 第三次步数平均步数平均步长

6.目测.

(1)导入.战场上解放军战士对敌射击或投弹时,要确定两地的距离,能不能用卷尺去测量?能不能去步测?这时就要用目测估量距离.因此,目测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大用途.

(2)什么叫目测?学生试说.(用眼睛来估量一段距离的长度)

(3)初步介绍目测的方法.

人教版《啄木鸟和大树》的教案设计 篇4

(二)通过教学,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二)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读出下面各小数,并说出它们的意义。

0.3,0.25,0.14,1.34,4.06,0.08,1.042,0.315。

2.求下面各题的商。(小数、分数。)

3÷4 15÷45 1÷8

5÷10 9÷106÷15

3.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请几人用投影片。)

4,8,25,40,125,10,100,1000。

0.8的大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进一步的学习中,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分数、小数大小的实际问题和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就需要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二)学习新课

1.小数化分数。

板书例1把0.9,0.03,1.21,0.425化成分数。

教师:想一想每个小数的意义,能把它们写成分数吗?

学生按每个数的意义直接写成分数(口述)教师板书:

教师:请观察化简前的分数,分母与小数有什么关系:有没有规律?

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

教师再概括并板书: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教师:请再观察分子与小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口答后,教师板书: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

教师:请按照找出来的规律,(指板书)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谁再说一说如何把小数化成分数。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补出:“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笔算练习:(请几位同学用投影片写,集体订正。)

0.7 6.13 0.08 0.5

0.66 1.75 0.1250.02

能不能直接把它们写成小数?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把这些分数改写成小数的?(小数的意义。)

教师:观察分母和小数部分,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能很快地把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

学生讨论、口答后教师归纳并板书:

去掉分母,看分母中1后面有几个零,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练习:(请一位同学板书,其余的写本上。)

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教师:请对比这一组分数与例2中的分数有什么不同?(分母不是10,100,1000,…。)

教师:请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它们化成小数?并请算出来。

同学分小组讨论、汇报时教师板书:(教师有意做如下排列)

教师:请再说说用的什么方法?口答后在左右两列式下板书出:

分子除以分母化成分母是10,100,…的分数

的方法来做?

学生讨论后教师说明:

因为10,100,1000等各数都只含有2和5两个质因数。9和14都含有2和5之外的质因数,即是找不到一个自然数与9,14相乘能得到10,100,1000等。

教师:能说一说分母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吗?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

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还可以先转化为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生笔算,请4位同学写在投影板上订正,第5题板书介绍写法。)

(三)巩固反馈

1.(口答)把下面各小数化成分数。

0.01,0.4,0.8,1.05,2.73。

2.把下面分数化小数。(口答)

3.把下面分数化小数。

(四)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

1.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2.作业:课本147页练习三十三,3,4,5,6。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运用的小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基本性质等,都是学过的旧知识。所以小数化分数和十进分数化小数都采用引导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分母是非10,100,1000等的分数化小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或利用分数基本性质,把分数化成十进分数再化成小数这样两种方法。学生在试算中,已经遇到了除不尽的情况,而恰是这种分数不能化为十进分数,抓住这个学生已经感知的问题,提出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分母的质因数情况,认识到有限小数分母的特点。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针对具体分数的情况去用合适的方法转化,也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了准备。本节教学中,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沟通了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既使学生对已学的旧知识加深了理解,也让学生认识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本节新课教学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利用小数意义自学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第二部分学习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分两层,学习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化小数;学习利用分数与除法关系,或分数基本性质把分数化小数。

人教版《啄木鸟和大树》的教案设计 篇5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法则.

2.运用法则和运算定律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笔算: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读题,用竖式解答.(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2.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结合上题的订正进行提问)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1)出示例1(变复习题第2题为例1).

教师明确:复习题2题是以克为单位的数(板书:克数),现在把每小队来集中草药的克数改为千克数,求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就变成了今天所要学习的例1.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教师提问:怎样列式?

(4)小组讨论:求什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例1与复习题中的2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引导学生比较后说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3.735+4.075(板书)

(6) 教师提示: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板书:小数加法的意义)

(7)列竖式: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板书:计算)

教师板书:

(8)引导学生两式比较:

左式是以千克为单位的数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

右式是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板书:千克数改写成克数)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9)学生试算3.735+4.075(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10)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为什么能去掉?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 3.735+4.075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11)反馈练习:列出0.604+0.825 7.58+26.08的竖式和教材第111页“一做”中的题目.(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

(12)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由整数加法类推学习小数加法,由直观到抽象,学生易理解、易掌握.)

2.教学例2: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7.81千克.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多少千克?

(1)出示例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教师提问:这道题是求什么的?应该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4)引导学生观察: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1比较有什么变化?

思考:例2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启发学先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来集中草药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启发学生说明小数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不是相同?

教师总结: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板书:减)

列出竖式:

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5)教师提问:这个竖式怎样计算?咱们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

人教版《啄木鸟和大树》的教案设计 篇6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主

题 画家和牧童 导学教师 威宁一小盛琼

课型 综合解决课 课时 1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日期

设计思路

《画家和牧童》讲的是著名画家戴嵩画了一幅《斗牛图》,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而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的故事,同时赞扬了牧童的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

这篇课文处在第六单元,单元训练重点是“优秀品质”。本组课文,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在教学中引领孩子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认识生字,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戴嵩和牧童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已有的识记经验识记生字。

4、初步感知戴嵩和牧童的优秀品质并从中受到启发。

重难点

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句,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牧童为什么说画家画错了,而画家有为什么道谢。从而感知人物的优秀品质。

学习方法

1、读议结合法:通过自读、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2、点拨演示法:教师的适时点拨演示,让学生有样可学。

3、展示评价法: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评价,在评价和接受评价中学习。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1、生字词卡片。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2、将生字词做成卡片。

学习过程

学习步骤 用时 创设情境 导学行为 期望的学习行为

情境导入 3

钟 创设

情境

呈现

目标

孩子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画家(板书:画家)他叫戴嵩(相机识记生字“戴”),让我们一起和他打个招呼。(戴嵩,您好!)再板书:牧童。(和他打个招呼)这两个人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2、幼灯片出示学习目标。

3、学生浏览学习目标,明确目标。 1、通过设置悬念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2、带着目标,有效学习。

预习反馈 5

钟 提供展示交流平台 1、学生交换生字卡片,并自由读上面的内容。

2、自由扩词,如有困难,可查字词典或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3、检查预习及自学情况,教师关注后进生。 1、散读课文,读通课文。

2、共享预习成果。

3、汇报预习及自学情况。

自主合作 14

钟 创设合作探究平台

1、出示生字词,检测识记效果。

2、组内说说识记方法。

(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关注弱组,及时予以指导、调控。)

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识记方法。

4、指导书写,相互评价,展示作品 1、组长组织组员交流学习方法,分享学习成果,如有困难,教师深入小组,适时点拨。

2、小组交流时,认真倾听,取长补短。

3、展示书写作品,指导纠正。

自我探究 10

钟 创设自我探究平台

1、初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找出描写画画得好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3、指导有感情朗读牧童说的话。

4、你觉得牧童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他俩谁对谁错?

1、认真阅读,相互补充,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批注,了解画家技艺的精湛。

3、通过朗读,理解牧童质疑的理由。

4、感知牧童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品质。

学法迁移 6

钟 创设学以致用平台

1、重点理解“惭愧”,(用这个词说一句话)说说戴嵩是个怎样的画家?

2、小组再自行分角色朗读。

3、指定小组示范分角色朗读,师相机指导朗读。

1、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与主人公对话,从而拉近学生与文本距离。

2、充分体会画家与牧童的品质。

升华情感 2

钟 再次创设情境 画家与牧童让你明白了什么 从画家和牧童的品质中受到启发。

板书设计:

21画家和牧童

人教版《啄木鸟和大树》的教案设计 篇7

1、认字14个,会写7个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学习流程】

一、自主学习1.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课文讲了我在(什么时候)和(谁)(干什么)。2..连一连。ráng kān jià shŭ méng xún zhòng lóng 看 瓤 暑 假 巡 朦 胧 中

diào ma tōu răng 调 嚷 偷 嘛 3..我能给多音字组词

kān()zhōng()

看{ 中{

kàn()zhòng()

4.抄写句子。注意写标点,每个标点占一格。我自告奋勇地说:“爷爷,看瓜的任务就交给我吧。”

5.读课文,画出你喜欢的句子。

二、合作交流

1.小组比赛,看谁记的又快又好。

2.小组交流喜欢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你还有哪些问题,写下来?

四、当堂检测:

1、我是拼音写字小能手: jì suàn rèn wù kĕ zhāi mài()()口()()瓜()瓜

2、多音字:

______()______()看 { 中 {

人教版《啄木鸟和大树》的教案设计 篇8

主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课时:本单元第5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

2教材分析:

教材例1通过一系列的探究与实践活动深入的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的特征,并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白底与高的对应关系,能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例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同时看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和区别,然后通过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行的特性。

3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见过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行、三角形的特征,认识平行与相交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观察,量一量,画一画,和动手操作,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在画垂线的基础上学习的,从概念出发,重点对高的理解,底与高之间的对应关系,画高是一个难点。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正确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课前准备:师: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变形教具6个

学生:量角器、三角板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量一量,画一画,和动手操作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特点。

2、会画出平行四边形底所对应的高。

评价任务:

1、能说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特点,会判断给出的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2、会正确画出给定平行四边形底所对应的高。

学习过程

环节(一)旧知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线,我想考考大家,你忘了没有?

课件出示四组图形,请判断哪组图形是平行线?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识引入,由易入难,学生容易接受。

环节(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课件动画演示将两组平行线交叉,将交叉后的图形分离出来?这样就是平行四边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了解平行四边形。

如果让你给它定义,你会怎么说?(根据刚才的动画想一想)学生说

出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读一遍说一说你怎样理解什么是分别?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学生理解,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理解记忆,加深印象。

(2)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认识特点1对边平行且相等

从定义你能知道平行四边形对边有什么特点?对边平行

出示课件动画,将平行四边形对边平移完全重合,说明什么?对边相等

合起来就是: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定义字面理解边的特点,通过动画直观演示,感受对边相等的特点。

认识特点2对角相等

67页第3题用量角器量一量平行四边形四个角的度数你有什么发现?

角1=角3=100度角2=角3=80度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量角,自己归纳发现对角相等的特点。

认识特点3易变性

动手操作老师准备了长方形,正方形教具,每一小组的第一位学生桌上放一个,操作完传给下一个,完成后先放在最后一人的手里,下课在交还给老师。

要求:1用手捏住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两个对角轻轻向外拉动

问题1拉动时你有什么感觉?拉动后变成了什么图形?

问题2拉动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看看周长有没有变化?

说一说你的发现?变形后的图形形状变了,周长不变。

结论:平行四边形特点容易变形。

请你说说生活中哪些应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点?学生说

课件展示图片:电动伸缩门,升降机,缩放尺,围栏…….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操作,拉一拉,感受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自己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操作中发现周长不变。

(二)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的高的定义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问题1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有多少个点组成?从一条边上任选一点到对边能画多少条垂线?

无数个点,无数条垂线,无数条高。

问题2平行四边形有几条边?这几条边都能做底吗?

4条边,每条边都能做底。

问题3在上下这组对边之间任意画2条垂线,这些垂线是高吗?这些垂线的长度相等吗?这些垂线有什么关系?是高,并且长度相等,互相平行

问题4请在左右的这组对边之间任意画2条垂线,这些垂线是高吗?这些垂线的长度相等吗?这些垂线有什么关系?是高,并且长度相等,互相平行。

问题5上下这组对边之间的高和左右的这组对边之间高相等吗?不相等

设计意图:从定义出发,体会什么是高,高有多少条,才知道如何正确画高。

环节三练习巩固

1判断题平行四边形所有的高都相等对吗?

2出示一个图片请学生判断这是高吗?对应的高和底分别是?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环节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平行四边形有哪些认识和了解?

设计意图:学生畅谈收获和认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啄木鸟和大树作文 篇9

在一片辽阔的草原上有一棵粗壮的大树,它很孤独,因为它没有朋友。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这棵大树很无聊,对着天空发呆,心想:我为什么还没交到朋友呢?这时候一只翅膀受伤了的啄木鸟倒在了大树边,大树看见了心里十分心疼。于是就摘下了一片树叶,帮啄木鸟包扎,伸出自己的枝叶帮啄木鸟遮住太阳,用树叶收集露水给鸟喝,很快啄木鸟的伤就好了起来。啄木鸟感激地说:“谢谢你!”大树说:“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时有几只虫子爬进了大树身体里,弄得大树疼痛不止,它不停晃着树干想把虫子弄出来。啄木鸟飞到大树旁边,问:“大树你怎么了?”大树伤心地说:“有一些虫子爬进了我的身体里。”啄木鸟说:“我可以帮你。”说着,啄木鸟用它尖尖的嘴巴在大树上啄啊啄,不一会儿就啄出了一个大洞,再用舌头把大树身体内的虫子卷进它的舌头里,一口把虫子吞了下去。大树十分感激啄木鸟,后来它们成了朋友。啄木鸟还在树上建了窝,和大树在一起玩耍,大树再也不孤独了。

啄木鸟和大树作文 篇10

被打伤了,啄木鸟伤心地哭了起来,突然传来一个声音:“你没事吧?”啄木鸟四处寻找声音。大树说:“是我,我是大树。”啄木鸟抬起头看着大树说:“我受伤了,飞不起来了。”大树安慰它:“别担心,就在我这儿休养吧,我可以为你挡风遮雨。”

啄木鸟很高兴,没几天啄木鸟的伤就好了,当他要离开的时候,竟然发现大树的身上有许多虫子往里面钻。啄木鸟告诉了大树,并告诉它它就是医生,叫大树别担心。于是啄木鸟把长长的嘴巴伸进了大树身体里,把虫子都叼了出来。

上一篇:儿童节送给孩子的精彩短信贺词下一篇:教师文化建设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