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概述(精选4篇)
icu概述 篇1
一.重症医学发展简史 危重病医学的雏形
1863年护理学先驱南丁格尔撰文:“在小的乡村医院里,把病人安置在一间由手术室通出的小房间内,直至病人恢复或至少从手术的即时影响中解脱的情况已不鲜见”。这种专门为术后病人开辟的“小房间”即被认定为ICU的雏形。
国际危重病医学的起步
1923年,Dandy在美国为脑外科病人开辟术后恢复室。1930年Kirschner在德国创建手术恢复室与ICU混合型病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以及军队中逐步建立起创伤单位。1943年建立休克病房。1942年开辟烧伤病房(BurnsUnit)。1945年建立产后恢复室。
1952年丹麦哥本哈根发生脊髓灰质炎大流行,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大量死亡,人工气道持续的手法通气及后期Engstrom呼吸器的应用,使病死率由87%下降至40%以下,随后多家医院相继开设了ICU,并激发了危重病医学的崛起,这是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国际危重病学会的发展
1972年,美国在28位医师的倡导下创立了危重病医学学会(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SCCM)
1980年在日本Nishimura和菲律宾的Gomez倡导下成立了西太平洋危重病医学会(Western Pacific Association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WPACCM)
1982年欧洲成立了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ESICM)
中国危重病医学起步
1970年以后北京、天津的一些医院创建了“三衰病房”、“集中观察室”等治疗危重病的单元
1982年在曾宪九教授的指导下,陈德昌教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张现代意义的ICU病床
1984年北京协和医院正式建立加强医疗科(危重病医学科)中国危重病学会的发展
1997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2005年3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成立
2009年7月,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成立
近年,各省重症监护质量控制中心相继成立
二.重症医学现状分析
重症医学的主体结构
(1)训练有素的医师和护士(2)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监测系统
(3)正确的学术思想和高技术的治疗措施 国内外调研数据
欧洲ICU病房的结构及组成特点
Vincent等人利用EPIC数据库中的信息,对欧洲14国ICU的规模及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国家的ICU病房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大部分ICU病房小于6张床位,67%的ICU有指定的病房主任,72%的ICU病房有24h全天值班医生;在英国及南欧,ICU收治病情较重者,且住院时间较长。
1.ICU人员、床位配置分析
国内ICU普遍存在医生护士的编制不足,医生、护士、床位比例合理并达标的ICU仅占少部分。医务人员数量的缺编造成医务人员工作负荷过大,有可能影响到对危重病人的管理质量。
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的综合ICU及专科ICU的床位使用率平均都在70%以上,床位使用率≥80%的医院比例数高,这也说明根据各医院的情况,部分ICU的规模已经不能满足危重病人的抢救需要,可适当增加床位数或进行扩建。
2.ICU管理模式
开放式 半开放式 封闭式
3.ICU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危重病医学的组织管理直接影响ICU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足够多的证据表明,Closed-ICU的预后明显好于Open-ICU(reduces mortality),目前国内仍有少数医院ICU为开放式管理,科室内缺乏从事危重病学的专业医生及护理人员,专业监护和抢救技术受限,不能达到加强治疗的目的,不利于对危重病人的管理和抢救。
经过系统的、专门培训的有能力对多器官功能进行延续的支持性治疗的重症医学专业医师,具有对多个器官或系统功能进行紧急或延续性支持治疗的能力,这是ICU发挥其救治危重病职能的关键。专职ICU医生,每日ICU查房和合理的护士-病人比例都可以影响ICU的发病率,死亡率,ICU天数和费用。重点建设危重医学科(综合性ICU),专职ICU医生管理病房,不仅符合我国国情,将有限设备和人力资源集中使用,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益,是发展医院危重病医学较好的模式。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同、医院管理重视情况不同,目前国内ICU仪器设备的配备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尚不完善,限制了ICU的监护抢救能力,调查也提示ICU在这些项目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ICU监护技术情况分析
专业队伍技术力量尚待提高,整个行业尚需提高专业技术的整体水平,缩小各级医院技术水平的差距。加强ICU系统专业培训,制定ICU医务人员技术准入制度,从事ICU的医护人员应经过相关的专业培训和考核,以确保对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三.ICU发展展望
我国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一段缓慢的发展,进入90年代后,在有关政策的鼓励下,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其显著特点是各地医院纷纷组建ICU病房,同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投身于这一行业。
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中,迫切需要系统性、规范性的引导,使我国ICU的发展走上科学化、标准化、网络化的发展道路。
1、健全学科建设管理标准
2006年----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
2009年---《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一级诊疗科目“重症医学科” 2009年---卫生部印发《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重症医学科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有章可循!
2、完善准入制度
重症医学科科室建设需标准化,加强和规范我国各级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质量管理;提高整体医疗救治水平,建立专职ICU医师的培训体系;加强培训教材,培训基地,师资队伍;规范专科医师准入制度;完善管理模式;改革我国传统的ICU人员配置方式,加强多学科的相互合作;专职ICU医师在危重病人的诊疗过程中应担负主导作用,当然需要其他学科的合作。
3、健全危重病救治网络建设
突发性公共事件逐年增加,ICU是接纳这部分患者的主要场所,ICU医务人员是冲锋陷阵的精锐部队。抢救、监护设备的集中使用,有利于充分发挥设备的效宜,起到资源共享作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ICU轮转小结 篇2
ICU是专门收治危重病症并给予精心监测和精确治疗的单位。危重病医学是以危重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结合为基础,以应用现代化的监测及干预性技术为方法,对危重病进行更全面的理解和通过对危重病有效的治疗措施而最终提高危重病人生存率为目的的医学专业学科。即危重病医学是重症监护室工作的理论基础,而重症监护室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实践基地。涉及危重病学的操作有:气道管理和气管插管、呼吸机的使用、中心静脉置管、动脉置管和血压监测、电复律和电除颤、胸腔引流管的放置、动脉血气分析等等。在这两个月的ICU轮转学习过程中,我掌握了呼吸机的使用以及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方法。以下是我对所学内容的心得体会。
(一)呼吸机的治疗作用
1、改善通气功能、维持呼吸道内气体的流动 常频通气时,由于正压产生对流,可达到是足够的潮气量;高频通气时则利用高频率的振动,促进对流及气体扩散、弥散过程。
2、改善换气功能 由于气道内正压可使部分萎陷肺泡扩张,增加气体交换面积,改善通气;同时运用一些特殊的通气方式,如呼气末延长、呼气末屏气、呼气末正压通气等,改变通气与血流灌注比值,减少分流。
3、减少呼吸功 呼吸机替代呼吸肌做功,减少了呼吸肌的负荷,使氧耗量降低,有利于呼吸肌疲劳的恢复。
(二)呼吸机的临床应用指征
1、由于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所致的急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气体交换障碍。
2、肺内巨大分流所造成的严重低氧血症,外来供氧无法达到足够的吸入氧浓度。
3、在重大外科手术后(如心、胸或上腹部手术),为预防术后呼吸功能紊乱,需进行预防性短暂呼吸机支持。
4、在某些情况下,可暂时人为过度通气,以降低颅内压或在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增加呼吸代偿。
5、在某些神经、肌肉疾病中,由于肺活量受限,无法产生有效自发呼吸,可应用机械呼吸,增加通气,以避免肺不张和分泌物滞留。
(三)禁忌证
有大量咯血、肺大泡、张力性气胸(未进行适当引流时)或在重症结核易出现播散等情况下,则应慎重应用。
中心静脉压是指腔静脉与右房交界处的压力,是反映右心前负荷的指标。中心静脉压的测定之前要先行中心静脉置管术,股静脉穿刺为例,方法为:患者仰卧、穿刺侧腿轻度外展、外旋、膝关节略屈曲、充分暴露腹股沟,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触到股动脉搏动,稍偏内侧0.5CM。常规备皮,严格无菌操作,局部注射局麻药,左手确定穿刺点,右手持穿刺针,内抽少量肝素进行穿刺,向脐部方向,穿刺针与皮肤呈30-40度角进针,保持负压,缓慢进针,感觉有落空感有暗红色回血,提示针尖已刺入股静脉,从穿刺针中插入导丝,然后顺导丝用扩张器扩张皮肤、皮下及血管壁,套管针用肝素盐水冲洗后,顺导丝插入股静脉15-18CM,拔出导丝。导管内注入肝素嵌闭导管,并用透明膜覆盖穿刺点,记录时间。
(一)中心静脉置管适应证:
1.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2.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3.严重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4.需长期高营养治疗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
5.经静脉放置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6.持续性血液滤过。
(二)中心静脉置管禁忌证
1、血小板减少或其他凝血机制严重障碍者避免行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以免操作中误伤动脉引起局部巨大血肿;确有必要进行穿刺,可尝试从颈外静脉穿刺。
2、局部皮肤感染者应另选穿刺部位。
以上是我在人民医院轮转学习的心得体会,它使我在医院路上受益匪浅。我会以我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为病人接触病痛,做一名合格的受人尊敬的医务工作者。
周明达
ICU查房制度 篇3
一、ICU科主任、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每天早晚各查房一次,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
二、主管医师、住院医师、值班医生应不断在病房巡视,随时观察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监护仪的监测指标,调整治疗仪器的有关参数,当病情突然发生变化时,立即给予抢救,必要时可请上级医师随时查房;
三、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记录)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经治医师要报告简单的病史、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意见;
四、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每天进行一次护理查房,主要检查护理质量,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结合实际教学;
五、查房内容
1、上级医生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审查对新入院、重危病人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例、护理质量,听取下级医师、护士对病人的诊疗护理意见,并结合患者的病情讲解病理生理变化,诊治要点、处理原则和分析判断的思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急诊ICU护士 篇4
在我的学生时代我听说医院有一个特殊的大病房--急诊ICU(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里面的病人病情都特别重,里面的护士都是精英,素质都非比寻常。于是我梦想着有一天我也能走进这里向这里的前辈们请教和学习。
2013年7月22日,我和四个新来的同学来到了急诊ICU。这里是我们离开学校后的第一站,带着学生时代的青涩和稚气的我们将在这里完成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蜕变。
刚走进这个科室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恐惧,这里有我从未见过的很多仪器,这里的病人病情很重,需要你细心观察,发现他们的需求、不舒适等。面对这一切我心里有很大的压力,正当我在为这一切忧心忡忡的时候,我的老师蔡庆玲无微不至的帮助让我有信心面对这些工作,这里的老师亲切的叫我们“宝贝”这个只有妈妈才会叫我们词,生活在这里的我们像是在家里一样温馨。
每天看看着我的老师们在各种仪器和各个危重病人间来回穿梭,尽心尽力维护着脆弱的生命。每位住进急诊ICU的患者所有的治疗、护理、喂饭、喂水、擦拭身体、大小便等生活照料全是由护士来完成,她们通过各种仪器对患者进行实时观察和严密监护,能及时捕捉和判断患者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对重症患者进行无微不至的生活护理,甚至心理诊疗。ICU仪器繁多,各种仪器运作声,报警声混集,护士们耳朵最灵,对声音特别敏感,生怕错过每次的仪器报警没及时发现,造成病人痛苦,久而久之每当听到仪器报警声她们都能明确分辨、定位,及时处理。
在我的老师蔡庆玲和一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交流的时候,我看到病人眼角流下泪水,突然间我的眼里噙满泪花,她春风化雨的言语带给病人安详和希望,让我懂得急诊ICU护士拥有的那颗爱人的心。
都说ICU的护士力大如牛,每次看着尕吉措毛老师为病人更换体位时我很佩服她瘦小的身体传递出来的那股强大的力量。都说ICU的护士心细如发,李贵君老师看到他的一位双手被约束的病人有些烦躁,不停的晃动她的手,他走过去仔细的检查发现这位病人是由于约束带使用引起的疼痛,他用自己那双有力的双手握住老奶奶颤动的手,为她按摩,直至奶奶安然入睡,那一刻我感觉到我眼前这位男护他好伟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到医护这个职业的神圣,我希望我能尽快成长起来,成为这个团队的一员。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的老师蔡庆玲慢慢的教会了各种仪器的使用和故障处理,从输液泵、微量泵到呼吸机,她的耐心和细心让我感动。从手卫生,到为病人剪指甲、洗脸、吸痰,每一个细节她都会严格要求,让我一刻都不敢怠慢。我的老师对我说现在的我们像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自己去绘制图案,作为我的老师不允许这张白纸上留下任何瑕疵。我的护士长告诉我,我们像是她的孩子,正在成长,需要她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我们。因为她们的细心爱护和教导,我们的成长过程没有痛苦,有的是感谢和感动。没有豪言壮语,不求回报对我们,对病人,对家属都是,因为那是她们的希望和使命。
因为肩负使命,她们从老不会抱怨工作的脏、累、苦、压力大,动力的来源就是看着病人健康的走出去。每当夜深人静大家都憨憨入睡的时候她们会放下自己的孩子,来到病人身旁,关心他们的睡眠,关注他们的病情,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当家属有种种误解的时候她们不会说自己的委屈,总是微笑着解决问题,总是那么恰到好处,看着家属安心离开我很震惊。我想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好的口才,更重要的是爱心和专业的知识。我眼中的急诊ICU护士是伟大的,因为她们从事着普通的工作;她们是我眼中最可爱的人,因为她们给了普通另一种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