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概述

2024-08-03

《规范》概述(精选4篇)

《规范》概述 篇1

图里在翻译理论研究的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从实证学科本质出发,确定了描述性翻译研究的重要性并树立其标杆地位,这也标示着翻译研究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大转折。[1]他将翻译研究从以原语为导向的方法带到了以目的语为导向的研究方法,直接诱发了翻译中的文化转向。他翻译研究中的核心理论———翻译规范理论说明现代翻译研究逐渐摆脱了传统翻译理论的狭隘,为翻译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

1 图里翻译规范理论的背景

20 世纪80 年代以前,翻译的研究都是以源文本为中心,认为一个好的翻译就应该 “忠实”原文,或是 “等效” “流畅”等[1],这种带有价值判断的翻译标准其实是一种规定性的翻译研究。规定性翻译研究一直在翻译界占统治地位,如维纳和达尔贝勒纳在1958 年出版的 《法英比较修辞》中列举的翻译方法以及纽马克在 《翻译教程》中提出的翻译步骤,都是关注的语言规范。[2]然而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这种局限于文本内的研究视角越来越不能解释一些翻译现象,比如,在同一作品的不同译作中,因为作者的不同或者翻译年代的不同,翻译方法和译作关注的视角都有很大差别。如何对既定的翻译事实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一个新的研究方法———描述翻译学应运而生,它认为翻译的研究不应该全是 “规定性” 的,应该也需要 “描述性”,研究的视野不应局限于源文本而应该投向源文本以外的因素。[3]随着描述翻译学的发展,翻译规范的研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性质转变为描述性,研究单位不仅仅局限于句子,研究范围不仅仅局限在语言规范上。描写派代表人物佐哈在其代表作 《历史诗学文集里》中提到的多元系统理论[4],把翻译的研究引上了文化研究的道路。图里受到佐哈的影响,进一步深化了多元系统理论,提出来翻译规范理论,成为系统进行翻译规范研究的第一人。[2]

2 图里翻译规范理论的主要内容

2. 1 规范的定义

规范本身是个多义词,从行为主义来看,规范是明辨社会行为是否得体的标准,是一种社会文化习得; 从多元系统角度看,翻译转化可以看成是翻译机制在起作用,译者的选择、个人风格、翻译政策、意识形态等都可能影响规范的形成; 从描述翻译学的角度看,翻译过程的原动力是社会的规范,目的语文学的惯例。[4]而图里对规范的定义是 “既指一种有规律的行为,如反复出现的模式,又指解释这一规律的深层机制”[5]“有规律的行为” 指的是译者对原著的选择、对该原著进行翻译的时候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等行为。而“机制”是指这种个人行为与公共价值观取向之间的斡旋和调停,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可以说,翻译的规范引导和推动着翻译决策,因为要想取得交际成功,就要充分理解规范的作用。因此,图里的规范既涉及译者的决策、翻译方法和策略,又涉及翻译的社会文化因素。

2. 2 基于多元系统的规范

图里继承并发展了佐哈的多元系统理论,它将整个社会都置于相互联系的动态系统之中,认为社会中的任何行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个动态系统中的其他因素影响,而翻译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必然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他说:“翻译是由历史,社会,文化所决定的,简言之,是受规范制约的。”[5]这种基于多元系统的规范理论摆脱了 “文本”的桎梏和对翻译局限的静态研究。它能够很好地解释以往传统翻译学理论中不能解释的翻译现象。比如,每个历史时期对翻译作品的选择都有着深刻的历史印记: 五四运动时期对西方各种思潮的翻译、文革时期对苏联革命文学的翻译; 又比如即使是对于同一部作品,由于年代背景的不同,译者会受不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不同的翻译作品的产生。老舍的名作 《骆驼祥子》分别于1945 年被美国译者Evan King,1979 年被美国译者Jean M. James和1981 年被中国译者施小青翻译成英文。这些译本之间的差异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和社会文化特色。[6]

2. 3 规范的分类

图里将翻译规范分成三类,即预备规范、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5]预备规范指影响文本选择的规范,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翻译政策,指译者需要考虑目的语文化总的翻译政策,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政策及综合个人爱好而对翻译作品做出选择。二是指翻译直接性,指文本的来源是源文本还是转译过来的文本。起始规范是指 “左右译者在目标语系统和源语系统之间作出选择的规范”[5],因为翻译的过程就一个在目标语系统和源语系统为两端的中间地带需找平衡的过程,而来描写和解释这个起始规范的两个重要辅助参数是 “充分性”和 “接受性”,译本的 “可接受性”特征会在译者倾向于源语系统的各种具体规范时表现出来,而 “充分性”特征会在译者倾向于目标语系统的各种具体规范时表现出来。操作规范是指实际翻译过程中作出抉择的规范,一般指译者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它包括母体规范和文本语言规范,前者指对译本的宏观安排,比如省略、添加、移位。后者指微观层面上的句子结构、遣词造句等。这种分类全面地描述了翻译行为的过程,并对翻译行为背后的机制进行了解释。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三类规范中,其中最具有优先性,是被图里称之为 “超规范”[5]的起始规范,是 “规范的规范”。从时序上来讲它没有预备规范早,但是它体现在翻译的各个层面和阶段,贯穿实际翻译始终,因此操作规范也是受起始规范影响的,可以说操作规范是 “适当翻译” 或“可接受翻译”所代表的模式,或者两种模式的结合。

3 结论

图里将规范引入翻译研究中并发展成一个重要的概念,打开了翻译研究的新视角,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范畴,改变了传统的局限于文本的及文本内 “等值”的规定,使对语言的研究不再是静态的,进一步促进了翻译描写的科学化,为后来的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所倡导的翻译研究的 “文化转向”奠定了基础。对世界和中国的翻译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任何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也不例外。在这个理论中,图里强调了规范的社会文化特性,这也是图里经常假设的前提,规范研究倾向于将文章的选择、翻译的策略以及翻译的操作统统放到社会文化这个背景下,容易造成翻译研究成为社会文化研究。即使是强调社会文化及历史因素,但意识形态、权力等因素却无暇顾及。一个系统中的规范与更大系统中的规范如何组织协调,也是一个问题。在遵从规范的条件下,译者的心理因素,意向性和主体性没有体现出来,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王运鸿.描写翻译研究及其后[J].中国翻译,2013(3):5-13.

[2]仝亚辉.当代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的发展和特点[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报,2009(2):61-66.

[3]彭劲松,李海军.描述翻译学:发展轨迹及理论创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8).50-53.

[4]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330-349.

[5]Gideon Toury.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4-69.

[6]汪警.图里翻译规范论下《骆驼祥子》三英译本之比较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规范》概述 篇2

概述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是指建设项目通过划拨方式取得__的土地使用权,依照法律规定所支付的费用。A.有限期 B.无限期

C.有限期或者无限期 D.30~99年

2、下列表述是地下贮库的建设应遵循的技术要求,错误的是()。A.地下贮库设置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

B.靠近市中心的一般性地下贮库,出入口的设置,除满足货物的进出方便外,在建筑形式上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C.布置在郊区的大型贮能库,军事用地下贮存库等,应注意对洞口的隐蔽性,多布置一些绿化用地

D.与城市无多大关系的转运贮库,应布置在城市的下游,以免干扰城市居民的生活

3、国际工程招投标中,有关资格预审和资格定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A.资格预审的目的是为了审定可能的投标人是否有能力承担该项采购任务 B.资格预审一结束,就应将招标文件发售给预审合格的投标人 C.资格预审和资格定审的标准是不同的 D.资格定审是在评标后进行的

4、下列有关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评标定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_。A.若有评标委员会成员拒绝在评标报告上签字同意的,评标报告无效 B.使用国家融资的项目,招标人不得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 C.招标人和中标人只需按照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D.合同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招标人应当退还中标人和未中标人的投标保证金

5、价值工程的功能评价方法有两类,包括功能成本法和()。A.方案估算法 B.功能指数法 C.强制确定法 D.多比例评分法

6、编制材料损耗定额的主要方法是__。A.实验室试验法 B.现场技术测定法 C.现场统计法 D.理论计算法

7、关于分部施工组织设计应突出__。A.全局性 B.综合性 C.作业性 D.指导性

8、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建筑工程实行施工许可证制度。办理施工许可证的申请由建设单位提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申请后的()内,应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者颁发施工许可证。A.15日 B.30日 C.2个月 D.3个月

9、某市M企业拟再建一座60层的购物大厦,另有一座50层的购物大厦已进入装饰阶段,其各种设施总造价为5000万元,则新建项目的总投资为__万元。A.5206.5 B.6000 C.3697.9 D.5515

10、当零件的形状复杂、截面尺寸较大、要求韧性高时,采用()可使复杂形状零件的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降到最小。A.不锈耐酸钢 B.合金结构钢 C.碳素结构钢

D.优质碳素结构钢

11、在做机械设备安装的准备工作时,成箱设备运输到安装现场后,必须开箱检查、清理,这属于__。A.技术准备 B.方案准备 C.组织准备

D.供应工作准备

12、下列项目中应考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招标的是__的项目。A.专业要求相距甚远

B.各部分内容相互之间干扰不大

C.建设项目各项工作衔接、交叉和配合多 D.项目各部分便于招标人进行统一管理

13、某分部工程有两个施工过程,分为4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流水节拍分别为2、4、3、5和3、5、4、4天,则流水步距和流水施工工期分别为()天。A.2和17 B.3和17 C.3和19 D.4和19

14、工人在夜间施工导致的施工降效费用应属于__。A.直接工程费 B.措施费 C.规费

D.企业管理费

15、所谓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具体说就是__。A.用概算造价控制设计方案的选择

B.用预算造价控制施工图设计方案的选择

C.用投资估算价控制设计方案的选择和初步设计概算造价 D.用修正概算造价控制技术设计方案的选择

16、为使汽车在弯道顺利行驶,地下汽车停车场单向行驶车道的弯曲段回转半径有效宽度应()。A.大于3.0m B.大于3.5m C.大于5.0m D.大于5.5m

17、建设工程组织非节奏流水施工时,其特点之一是__。

A.各专业工作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但有的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 B.同一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全相等,从而使专业工作队有时无法连续作业 C.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不全相等,从而使专业工作队数大于施工过程数 D.虽然在施工段上没有空闲时间,但有的专业工作队有时无法连续作业

18、按国家有关规定,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时,勘察设计费用的分摊是按__。A.建筑工程造价分摊

B.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造价分摊

C.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需安装设备价值的总额分摊

D.建筑工程、安装工程、需安装设备价值和土地征用费之和分摊

19、根据我国现行规定,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可用于弥补亏损或用于转增资本金,但转增资本金后,企业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一般不得低于注册资金的__。A.20% B.25% C.30% D.50%

20、某固定资产原值为6万元,预计净残值为o.3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则第2年应计提折旧额为__。A.13680元 B.14400元 C.16000元 D.15200元

21、软线吊灯限于1kg以下,超过者应加()。A.吊钩 B.螺栓 C.吊链 D.支架

22、ABS融资方式中,组建SPC的作用是()。A.直接在资金市场上发行债券 B.与工商银行签订贷款协议 C.作为项目法人 D.运营项目

23、有主次粱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屋盖,其施工缝应留在__。A.主粱的跨中 B.次梁的跨中

C.主粱跨度的中间1/3跨度范围内 D.次粱跨度的中间1/3跨度范围内

24、在FIDIC合同条件下,__有权将工程的部分项目的实施发包给指定的分包商。A.业主 B.承包商 C.分包商 D.设计单位

25、经有关审批部门批准,可以不招标的项目包括__。

A.使用国家政策性贷款的污水处理项目,其重要设备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120万元人民币

B.某市福利院建设项目,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为205万元人民币

C.在建工程追加的附属小型或者主体加层工程,原中标人仍具备承包能力的 D.使用外国政府援助资金,项目总投资额达到3800万元人民币的西部水土保持项目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关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要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有__。A.严格合同管理,做好工程索赔价款结算工作

B.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项目法人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主体地位,在项目法人组织内建立与造价紧密结合的经济责任制

C.专业化、社会化咨询(监理)机构要为项目法人积极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咨询服务,遵守职业道德,确保服务质量

D.造价管理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强化基础工作(定额、指标、价格、工程量、造价等信息资料)的建设,为建设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提供静态的可靠依据

E.完善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注册及继续教育制度,促进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2、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工程内容以__为对象,按实际完成一个综合实体项目所需工程内容列项。A.计划产品 B.半成品 C.最终产品 D.试验产品

3、如使用不同材料砌筑,墙与基础的分界线应是()。A.设计室内地坪 B.设计室外地坪 C.材料分界线

D.据材料分界线与室内地坪的位置而定

4、目前的工程造价计价方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__的局面。A.广度适用 B.双轨并行 C.规模性恢复 D.并行编制

5、气动夯管锤的特点有__。A.地层适用范围广 B.铺管精度较高

C.对地表的影响较大

D.夯管锤铺管适合较长长度的管道铺设 E.投资和施工成本低

6、无节奏流水施工的主要特点是__ A.各施工过程的施工段数不相等 B.施工段可能有间歇相间

C.专业工作队数不等于施工过程数

D.每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工程量相等

7、双代号网络中,M工作的ES=12,LS=15,持续时间为6天;M后有三项紧后工作,其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1天,第24天,第28天;则M的FF为()d。A.0 B.3 C.7 D.10

8、事先委任执行人员,授予相应职权,确定职责,这是项目目标控制中的__措施。A.技术 B.合同 C.组织 D.经济

9、镀锌钢管和公称直径Dg≤50mm的中、低压碳素钢管,一般应用__。A.机械切割

B.氧-乙炔焰切割 C.等离子切割 D.碳弧气刨切割

10、中子射线检测是通过物体对入射中子束强度的衰减而获得物体内部物理完整性两维图象的一种__检测方法。A.常规 B.无损 C.有损 D.化学

11、接槎对砌体质量和建筑物整体性影响极大,留斜槎时,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__。A.1/2 B.2/3 C.1/3 D.3/4

12、室内电缆明设工程量计算中,电缆长度包括__。A.电缆水平总长度 B.电缆垂直总长度 C.箱柜预留长度 D.转角预留长度 E.敷设的波形长度

13、下列不属于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依据的是__。A.计划文件

B.水、电供应条件

C.工程所在地的勘察资料和调查资料

D.招标投标文件、工程承包合同或协议书

14、计算风管长度,一律按施工图示中心线长度为准,包括下列哪些长度__。A.弯头 B.变径管 C.天圆地方 D.防火阀 E.帆布软接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施工组织设计作用的是__。A.指导工程招标

B.指导施工前的一次性准备工作 C.指导施工全过程的工作 D.提高综合效益

16、质轻、不吸水、介电性、化学稳定性和耐热性良好,力学性能优良,但耐光性能差,易老化、低温韧性和染色性能不好的工程常用塑料制品是()。A.低密度聚乙烯 B.高密度聚乙烯 C.聚丙烯 D.聚碳酸酯

17、下列按平均先进性原则编制的定额是__。A.预算定额 B.企业定额 C.概算定额 D.概算指标

18、给石膏加热,当温度高于800℃时,部分石膏分解出的氧化钙起催化作用,所得产品常称为()。A.熟石膏 B.硬石膏 C.软化石膏 D.地板石膏

19、项目建议书是__。A.项目决策的科学依据 B.确定建设项目的主要依据 C.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 D.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轮廓设想

20、工作自由时差是__。

A.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B.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迟完成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C.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D.在不影响紧前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21、在确定砂细度模数时是用9.50mm方孔筛筛出的__的干砂进行分析。A.400g B.500g C.800g D.1000g

22、水表属于__。A.转子流量计 B.容积式计量表 C.速度计 D.叶轮表

23、目前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传热设备是__。A.沉浸式蛇管换热器 B.喷淋式蛇管换热器 C.套管式换热器 D.列管式换热器

24、灵敏度是表征仪表对被测变量变化灵敏程度,是仪表的__。A.静态特性 B.动态特性 C.稳态特性 D.检测特性

我国法律规范冲突解决机制概述 篇3

关键词:法律规范,冲突机制,立法法

一、《立法法》规定的冲突解决机制的主要内容

立法批准制度。此制度是一种立法程序, 设置此程序是为了事先防止法规与法律之间的矛盾, 维护法律的统一性。该制度的法律依据主要见于《立法法》第63、66条。在这两条法律条文中, 一就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区人大在何种条件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情况做出了规定;二就有权对前述二者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的主体做出了说明;三就审查机关的审查时间做出了明确限制。这些规定无疑都加快了地方立法的进程, 保障地方管理本地事务的效率。

规范选择适用机制。此机制, 为法律冲突的情形提供如何选择适用法律规范的基本规则以及解决因选择适用所发生的争议的基本制度的机制。

立法审查制度。该制度由有权机关对立法活动、尤其是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此制度主要为事后审查, 旨在对冲突规范的消除, 是解决冲突最为彻底的手段。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立法备案。据《立法法》第89条, 备案的本意是将已经颁布生效的法规报有关机关登记、存档, 解决法律的矛盾和不协调。第二, 规范性文件的改变或撤销。由《立法法》第87条可知, 其是立法监督机关通过对立法的审查, 将根据特定情形必须改变或撤销的立法予以改变或撤销的一种方式。第三, 机关和公民提请审查。《立法法》第90条规定公民以及其他组织请求有权机关对其认为有冲突的规范进行审查。第四, 规范性文件的清理。主要由立法机关或其它专门机关对以往规范进行系统清查, 并确定规范是否继续有效或是应予修改补充。

二、回避法律冲突的规范选择适用机制

众所周知, 我国法律规范“打架”是常见现象。对此, 法官们难免会碰到选择适用的难题。《立法法》第五章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备的冲突解决机制。其中关于回避法律冲突的规范选择适用机制, 为法官面对冲突规范时做出公正公平的选择有一定指示作用。笔者将此套机制的法律依据简要阐释。

首先, 就《立法法》第87条的规定, 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 法官在适用法律规范时应遵循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但除了原则的引导, 法官必须了解哪个规范文件为上位法, 哪个为下位法。清楚的比较和判断之后, 法官才能在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指导下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 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效力等级的问题并不是法官说了算, 而是在《立法法》中有明确的划分。

《立法法》第78、79、80条规定的法律位阶关系包括:一、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任何与宪法相违背的法律规范均无效;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的效力又应高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三、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四、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效力, 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五、上级政府规章的效力高于下级政府规章。

通过对上述位阶顺序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得知, 《立法法》对我国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等级划分原则:一是中央立法优于地方立法;二是同级权力机关的立法高于同级行政机关的立法;三是同类型的立法根据立法主体的地位确立法律位阶关系;四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规性文件效力等级高于其常设机构制定的法规性文件。

然而, 《立法法》对于效力等级的划分并不完善。目前, 如何划分两类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与省一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问题存在较大争议。此外, 在《立法法》的相关法条中能找到诸多例如“不一致”、“不适当”、“不相抵触”的措辞, 这些措辞在《宪法》中也存在。众所周知, 我国《宪法》的大多表述是抽象且不具操作性的, 《立法法》可以看作是对《宪法》的进一步具体化。但让人遗憾的是, 《立法法》中诸多措辞也是模糊抽象的, 这给司法实践留下了许多空白地带。例如对于“不相抵触”的理解:不相抵触是指不矛盾, 不相冲突, 不相违背的意思。但具体立法究竟是不能同上位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抵触, 还是除此之外也不能同上位法的具体条款抵触呢?另外, 就“不一致”的内容而言, 有些地区根据本行政区域实际和需要对相关事项加重限制或者增加责任的行为是否算作与上位法的“不一致”呢?这些在《立法法》中都找不到答案, 难免会让法官在面对冲突规范时陷于无奈。

综上, 《立法法》的设置和规定有突破之处, 但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一方面, 《立法法》不仅就法官该如何选择适用冲突规范的原则做出规定, 同时也将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位阶顺序做出系统划分;另一方面, 《立法法》却未对现实中一些复杂的冲突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对此, 应该进一步立法明确, 让法官在冲突规范面前做出有理有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春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释义, 法律出版社, 2000

《规范》概述 篇4

各类电气产品的专业安全标准必须符合本标准, 并应将技术规范中的必备安全要素, 结合各类电气产品的特性补充相应数据、规定和专用要求。

本标准规范了电气设备共性安全要求, 具体产品安全要求由产品标准规定, 两者配合使用。

本标准由必备安全要素为技术主体的正文和列有各类符合性标准的规范性附录A构成, 其正文与规范性附录A的关系是要求与符合、被认可的关系。

导电材料、绝缘材料、软电缆、软线等电工材料是安全必备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符合上述规定的电工材料标准也列入规范性附录A。

本标准仅提出安全必备要素中的数据、限值或允许值、技术要求及防范措施等共性的原则要求, 而具体详尽的要求和措施在列入规范性附录A中的符合性标准中补充、完善。

必备安全要素中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方法由列入规范性附录A中的符合性标准规定。

根据实际需求, 只要科学、适当、合理, 规范性附录A中列入的符合性标准可以增减, 符合性标准在不降低产品安全的总体水平条件下, 不一定全部满足本标准所有必备安全要素, 可以增补、修改。

本标准代替GB 19517-2004《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总则

(1)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1 200 V以下、直流额定电压1 500 V以下的各类电气设备。这些电气设备包括:

—由非专业人员按设计用途使用、接触或直接由使用者手持操作的电气设备;

—按其结构类型或功能应用于电气作业场或封闭的电气作业场, 主要或完全由专业或受过初级训练人员操作的电气设备。

(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计、制造、销售和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本标准。出口产品可依据合同的约定执行。

(3) 本标准规定了电气设备在设计、制造、销售和使用时的共性安全技术要求。用作:

—各类电气产品安全技术内容的结构基础;

—对无专业安全标准的电气产品, 初步评价其安全水平;

—电气设备设计、制造、销售和使用的技术基础。

(4) 若其他法律、法规对电气设备还规定了其他方面的安全要求, 则电气设备也应当符合相应要求。本标准规定的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要求应在电气设备的专业标准中具体化, 并通过相应的论证、验证, 补充技术数据加以规定。

(5) 本标准不适用于:本规范规定的电气设备的材料和辅助材料除外;不能独立使用的半成品或初级产品;用于医疗目的的电气设备;爆炸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电梯;电栅栏激发器;船舶、飞行器和铁路等特殊电气设备。

(6) 本标准指的“危险”不包括由于不恰当的安装和维修电气设备所产生的危险以及未按设计用途使用电气设备所产生的危险。

安全技术要求

1. 一般要求

(1) 电气设备必须按本标准制造, 在规定使用期限内保证安全, 不应发生危险。电气设备采用的安全技术按直接安全技术、间接安全技术、提示性安全技术的顺序实现。

(2) 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应保证产品有最大可能的安全性, 按电击防护的方法, 可设计制造成:

—0类电气设备;

—Ⅰ类电气设备;

—Ⅱ类电气设备;

—Ⅲ类电气设备。

(3) 电气设备在使用时可采用专门的、与电气设备的特性和功能无关的安全技术措施。如果对使用者或第三者都能达到结果一样和必要的安全, 则允许个别措施与本标准的规定有所不同。

(4) 电气设备在按设计用途使用时遇到特殊环境或运行条件, 则在特殊条件下也必须符合本标准。

(5) 电气设备必须承受预见会出现的诸如静态或动态负载、液体或气体作用、热或特殊气候等引起危险的物理和化学作用, 不造成危险。

(6) 电气设备上必须防止危险的静电积聚, 或采取专门安全技术手段使其无危害或释放。

(7) 电气设备使用的燃料和工作介质不能有有害影响, 设计时必须使其内部或周围聚集的外溢燃料量不能达到危险的程度。

(8) 制造电气设备时, 只允许使用能够承受在按设计用途使用时所出现的如老化、腐蚀、气体、辐射等物理或化学影响的材料。

(9) 电气设备的设计应符合人类工效学的结构、减轻劳动强度和便于使用, 使之能预防危险。

2. 电击危险防护

可以采用绝缘保护技术, 直接接触保护技术、间接接触保护技术等对电气设备按设计用途使用时由于电能直接作用而造成的危险提供足够的保护。

(1) 为保证正常运行和防止由于电流的直接作用造成的危险, 电气设备必须有足够的绝缘电阻、介质强度、耐热能力、防潮湿、防污秽、阻燃性、抗漏电起痕性等电气绝缘性能。

(2) 在基本绝缘损坏时, 有可能产生故障接触电压的危险, 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应单独考核。

(3) 为防止意外接触带电部分, 可以采用电气设备结构与外壳, 或将其装置在封闭的电气作业场中等直接接触保护技术。外壳等用作防止直接接触保护的部件只允许用工具拆卸或打开。

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的电气设备, 并且直接接触时, 只有一个频率, 作用时间和能量大小限制在一个无危险程度的电流流过, 则可不采用上述的直接接触保护措施。

(4) 电气设备必须保证基本绝缘发生故障或出现电弧时, 故障接触电压不产生危害。

电气设备必须有接地保护, 或双重绝缘结构, 或安全特低电压供电的防护措施。

双重绝缘结构和安全特低电压供电的防护措施中不允许有保护接地装置。

所有由于工作电压、故障电流、泄漏电流或类似作用而会发生危害的部位, 必须留有足够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5) 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防止电气设备自身或旁邻设备产生的高温、电弧、辐射、气体、噪声、振动等电能和非电能的间接作用所造成的危险。

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防止电气设备由于过载、冲击、压力、潮湿、异物等外界因素的间接作用而造成的危险。

3. 机械危险防护

(1) 电气设备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外壳防护和相应的稳定性, 以及适应运输的结构。

(2) 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避免电气设备的尖角、棱以及粗糙的表面造成伤害。

(3) 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避免电气设备正常使用时接触或接近危险的运动部件, 避免金属屑、粉尘的飞甩, 避免液体、气体的溢出, 避免外壳灼热或低温。

4. 电气联接和机械联接

(1) 电气设备必须设置电源联接装置。电源线应选用橡皮绝缘软线或软电缆, 或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缆。电源线中的绿/黄组合绝缘线芯只能与专门的接地端子联接。电源线应采用螺钉、螺母或等效件进行联接, 并由专门固定装置定位。

联接电源的耦合器、连接器或插头插座应在切断保护接地联接之前切断供电导体, 在接通供电导体之前接通保护接地联接。

(2) 凡因失效而可能有损于按设计用途使用的紧固件, 应能经受正常使用中产生的机械应力。用金属材料制造的螺纹联接件不允许采用易蠕变的金属材料, 传递接触压力的电气联接螺钉应旋入金属中。

(3) 绝缘材料制成的螺纹件不能应用于任何电气联接。用绝缘材料制成的螺钉如果被金属螺钉替代会损害电气绝缘, 则螺纹件也不能用绝缘材料制造。

日常维修时更换电气设备的外部螺钉, 如果被替换的螺钉能用长螺钉替代, 则不应对电击防护造成危害。

(4) 电气设备的电气联接、机械联接和既是电气联接又是机械联接的联接件、装置、连接器、端子、导体等必须可靠锁定。使用中发热、松动、位移或其他变动应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 并能承受电、热、机械的应力。

5. 运行危险防护

(1) 电气设备运行时, 可采用防护罩、或防护窗、或排屑装置等专门技术手段防止工件、刃具或部件以及作业时的金属屑、粉尘等飞甩出去。

(2) 应采用平衡、减振、隔声、消声、导声等技术, 降低电气设备噪声和振动, 使其控制值尽可能低。

(3) 应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电气设备灼热或低温, 防止危险热辐射。使用液体介质的电气设备, 液体介质不应溢出或飞溅到使用者身上和作业场所。

(4) 为了应用而装入电气设备内的有危害粉尘、蒸汽或气体, 或者在工作过程产生的这类物质, 必须将其可靠地密封起来或排出, 不能造成危险。

6. 电源控制及其危险防护

(1) 电气设备的电源必须能通、断或控制, 使其有最大限度的安全性。

(2) 控制装置和联锁机构必须具有危险防护功能。

(3) 下列情况, 电气设备必须装设应急切断电源线路:

—危险情况, 操作开关不能快速和无危险地切断;

—有数个能造成危险的运动单元存在, 且不能通过一个共同的快速和无危险地操作的开关来切断;

—通过切断某个单元会出现附带的危险;—从控制台上不能全面监视的电气设备。

(4) 对应在安装、维修、检验和保养时有察看维修区域或人体部分 (例如手) 有伸进维修区域要求的电气设备必须能够保证防止误起动。

(5) 手持式电气器具必须保证使用者在不松开器具的手柄时能切断电源, 或松开手柄时自动回到“断开”位置。

7. 标志

标志是电气设备必要的组成部分, 基本特性、接线, 符合标准必须明示。识别必须使用中文, 并清晰、持久地标记在产品上。如不能标记在产品上, 应在包装箱上标记或使用说明书中说明。

电气设备的制造商名称或商标、产地应清楚地标记在产品上, 如不能标记, 则应在最小包装箱上标记。

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

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9-09-23

实施日期:2010-10-01

归口单位:全国电气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集团) 有限公司、上海电缆研究所、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 等

定价:24元

本标准已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有需要的读者请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标准信息网络服务中心联系。

上一篇:腮腺肿瘤切除术下一篇:疲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