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述

2024-08-05

项目概述(精选9篇)

项目概述 篇1

1 项目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能源需求越来越大, 煤、电、油产品的运输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开发煤炭资源, 实现煤炭的就地加工转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手段。中国石油资源短缺, 而煤炭资源相对丰富, 建设煤化工项目, 生产石油替代产品, 是解决我国能源紧张的一条重要途径。

2 项目概述

本项目主体工艺采用甲醇制芳烃丙烯技术, 用甲醇为原料, 通过特殊催化剂的转化反应, 最大量生产丙烯和汽油, 并副产含有丁烯的液化气。

甲醇制芳烃和甲醇制丙烯技术, 最早由美国Mobil公司提出, 用ZSM-5分子筛催化剂, 甲醇在一定温度、压力和空速下, 经过通过脱水、低聚、芳构化等反应, 生成芳烃类燃油, 如主要是轻芳烃即汽油和少量的重芳烃即柴油等, 并副产含丙烯和异丁烯的液化气, 而且此技术的优势还在于不使用新鲜水, 直接利用甲醇自身含有的水循环利用, 无废水排放, 是环境友好的工艺技术。

本项目包括甲醇碳四综合利用及其配套装置, 包括生产装置、罐区、综合楼等配套设施, 生产装置包括甲醇制芳烃丙烯单元、气分及芳构化联合单元、烷基化单元。

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2.1 甲醇制芳烃丙烯 (MTAP) 单元, 以甲醇为原料, 生产芳烃油, 富含丙烯的液化气 (简称含丙烯液化气) 和富含乙烯的干气 (简称富烯干气) 。芳烃油直接作为产品, 含丙烯液化气去气分, 富烯干气去芳构化。

2.2 气分单元, 以MTAP单元来的含丙烯液化气为原料, 通过常规的四塔流程, 分离丙烯、粗丙烷和碳四液化气 (简称混合碳四) 。丙烯和粗丙烷都作为产品去罐区;混合碳四去烷基化装置。

2.3 烷基化单元, 以混合碳四和外购的碳四为原料, 利用硫酸为催化剂, 生产烷基化油, 副产品是正丁烷, 烷基化油作为产品去罐区出厂, 正丁烷去芳构化单元。

2.4 MTAP单元来的富烯干气和烷基化来的正丁烷以及外购醚后碳四, 进入芳构化单元, 在分子筛催化剂的作用下, 发生叠合、氢转移、芳构化等反应生产芳烃油、液化气 (贫烯液化气) 和干气 (贫烯干气) 。芳烃油和贫烯液化气作为产品, 贫烯干气作为本项目的燃料。

2.5 本工艺流程的特点

采用的是固定床反应器, 三个反应器, 两开一备, 连续反应, 间歇再生。

反应条件缓和, 低压 (小于0.23MPa) 。

原料多样性, 可以是精甲醇, 也可以是粗甲醇, 也可以是炼厂醚后碳四液化气。

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甲醇制丙烯和芳烃油性能, 同时还有碳四液化气芳构化和制丙烯功能。催化剂单程周期大于25天, 催化剂可以反复再生, 性能保持较好, 总寿命达1.5年以上。

操作灵活, 既可按最大量生产丙烯操作, 又可按最大量生产汽油操作。

常规流程设计, 不仅大大节约投资, 而且操作安全。投资省, 能耗低, 经济效益好。

2.6 设备情况说明

该工艺主要设备有加热炉、压缩机、反应器、机泵及分离装置等。反应器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本装置的介质液化气、丙烯、丙烷等均为易汽化、易泄露的甲A类气体, 且处理量大, 需选用质量可靠、无泄露的机泵。精馏塔塔内件尽可能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经济实用的技术;

3 项目节能分析

本项目选用国内先进的节能工艺技术、高效的节能设备, 并对能量进行合理利用和优化, 如为了降低装置的能耗, 本装置充分利用反应物带出的热量, 做为反应进料的热源, 以降低燃料、循环水的消耗。同时用副产的贫稀干气作为加热炉和导热油炉的燃料。

采用能耗低的先进生产工艺专利技术及先进成熟的催化剂。

积极优化工艺流程, 做好热能的回收利用, 节能降耗, 优化装置设计, 合理选择工艺参数, 减少过程能耗。

合理安排换热流程, 甲醇制丙烯反应为放热反应, 产物450℃以上, 充分利用其热量采用三级换热提供给反应进料, 进料与反应产物换热后, 温度被加热至反应温度左右, 可以大量节约加热炉燃料消耗。

选用高效节能的压缩机和机泵, 凡风机效率低于70%、离心泵效率低于60%, 原则上不予选用。在正常负荷下, 机泵运行工况应处于性能曲线的高效区, 节约用电10%左右。

设备及管道布置尽量紧凑合理, 并根据设备管道及其附件的具体保温要求, 确定最佳的保温材料、结构和厚度, 使热损失减至最低。

4 结语

该项目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是甲醇转化制丙烯和芳烃工艺技术, 工艺技术成熟可靠, 配套的气分单元、烷基化单元和芳构化单元, 都是成熟工艺流程。生产采用集散型DCS自控技术, 提高了综合生产效率, 采用一系列节能措施, 节约能耗。利用甲醇生产附加值更高、市场更紧俏的芳烃油等产品, 开拓了新市场领域, 可以进一步拓展石化产业平台, 有效地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

项目概述 篇2

网上购书系统由3部分组成:用户管理、购书网站和订单处理中心。其中,用户管理负责用户注册及用户登陆;购书网站是一个Web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Web浏览器登录到此网站,在此网站,用户可以搜索要找的书,察看书的详细信息并购书;订单处理中心用来管理购物网站转过来的订单。

用户管理主要包括一下功能:  注册用户信息

1)对于新用户,单击“注册”按钮,进入用户注册页面; 2)填写相关注册信息,填写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  3)弹出“注册成功”对话框,即成功注册。用户登录验证

1)对于已注册用户,进入用户登录页面; 2)填写您的用户名和密码; 3)单击“登录”按钮;  4)用户名和密码正确,登录成功,进入购书网站;否则返回。浏览图书

网站的书籍列表要列出当前网站所有的图书名称。当用户单击某一图书名称时,要列出该书的详细信息(包括书名、作者、单价)。查找图书

用户可以在网站的查找框中输入一个书名,单击“查找”按钮可以网站是否有此书,系统将查找结果(如果有此书,返回书的详细信息;如果没有,返回当前没有此书的信息)返回给用户。  购物车管理

用户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购物车,可以添加或删除购物车中的商品。购书

在浏览图书时,用户可以在查看选中图书的详细信息时添加次书到购物车,添加完毕可以选择继续购物或是结算。如果选择结算,要填一个购书登记表,该表包括以下内容:购书人姓名、地质、E-mail、所购图书的列表、总价。订单处理中心的功能:

订单处理中心是一个Web应用程序,在此将列出所有等待处理的订单,每一笔订单包含购书人姓名、地质、E-mail、所购图书的列表、总价。其中,所购图书列表包括各个书籍信息的明细内容,总价是系统自动计算的。

以上是该项目的需求分析,请由此画出该系统的用例图、类图、状态图、活动图、顺序图、协作图、构件图以及部署图。

实习一(2学时)

一、实验名称:

UML用例图建模(2学时)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 了解和掌握Rose或PowerDesign建模工具的使用  掌握怎样进行案例需求分析;  掌握UML用例图建模技术

三、实验内容:

通过《网上书店系统》的需求分析,完成用例图的设计和绘制。掌握需求分析和绘制用例图。

四、实验步骤:

步骤1:对《网上书店系统》文字描述进行需求分析。步骤2:找到系统所有用户、用例:

步骤3:采用Rose或PowerDesign或Visio画出用例图; 步骤4:对用例图进行细化和完善; 步骤5:保存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实习二(2学时)

一、实验名称:

UML类图建模(2学时)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 了解和掌握Rose或PowerDesign或Visio建模工具的使用  掌握怎样进行系统分析,并进行UML静态建模分析;  掌握UML类图建模技术

三、实验内容:

通过《网上书店系统》的需求分析,完成主要类图的设计和实现。掌握系统静态分析和绘制类图。

四、实验步骤:

步骤1:对《网上书店系统》文字描述以及上次实习的用例图进行系统分析。步骤2:找到系统涉及到的实体—〉类:

步骤3:采用Rose或PowerDesign或Visio画出类图; 步骤4:对类图进行细化和完善; 步骤5:保存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五.实验结果

实习三(2学时)

一、实验名称:

时序图和协作图建模(2学时)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 了解和掌握Rose或PowerDesign或Visio建模工具的使用  掌握怎样进行系统分析,并进行UML动态建模分析;  掌握UML时序图和协作图建模技术

三、实验内容:

通过《网上书店系统》的进一步分析,绘制其中主要的时序图和协作图。掌握系统动态分析和绘制时序图和协作图。

四、实验步骤:

步骤1:以《网上书店系统》用例图、类图为基础进行系统分析。步骤2:找到系统通过类图无法完整描述相互交互的过程:

步骤3:采用Rose或PowerDesign或Visio画出这些过程的时序图或协作图; 步骤4:对时序图或协作图进行细化和完善; 步骤5:保存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

实习四(2学时)

一、实验名称:

状态图和活动图建模(2学时)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 了解和掌握Rose或PowerDesign或Visio建模工具的使用  掌握怎样进行系统分析,并进行UML动态建模分析;  掌握UML状态图和活动图建模技术

三、实验内容:

通过《网上书店系统》的进一步分析,绘制其中主要的状态图和活动图。掌握系统动态分析和绘制状态图和活动图。

四、实验步骤:

步骤1:以《网上书店系统》用例图、类图为基础进行系统分析。步骤2:找到系统类图无法清晰描述现实对象的类:

步骤3:采用Rose或PowerDesign或Visio画出这些类或者对象的状态图或活动图;

步骤4:对状态图或活动图进行细化和完善; 步骤5:保存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五.结果

实习五(4学时)

一、实验名称:

综合实验--《网上书店系统》UML建模(4学时)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 了解和掌握Rose或PowerDesign或Visio建模工具的使用  掌握软件分析设计过程,能熟练运用UML建模技术;  掌握UML构件图和部署图建模技术

三、实验内容:

通过该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整合前4次实验,并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提交整个系统的UML分析结果(包括后期的构件图,部署图)。

四、实验步骤:

步骤1:以《网上书店系统》描述为用例图、类图以及其他动态图为基础进行构件部署的设计。

步骤2:采用Rose或PowerDesign或Visio画出构件图和部署图: 步骤3:对构件图和部署图进行细化和完善;

步骤4:重新从系统需求描述出发,验证和补充用例图、类、时序图、协作图、状态图、活动图、构件图以及部署图;

步骤5:采用包图,对所有分析模型进行分层次整合; 步骤6:对UML建模必要的图添加注释;

橡胶制品工业项目环评标准概述 篇3

1 橡胶制品工业项目环评的主要依据

对橡胶制品工业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除了依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外,环评依据的标准在2012年1月1日前主要为2008年颁布实施的 《橡胶工厂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69-2008)。

2008年颁布实施的 《橡胶工厂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69-2008)规定:对橡胶加工过程胶浆制备、浸胶浆和胶浆喷涂等工序的有机溶剂挥发气体、 橡胶加工过程产生的热胶烟气和硫化烟气、橡胶加工酸洗过程产生的酸雾、再生胶脱硫罐产生的废气中的非甲烷总烃和其他废气(复合臭气除外), 宜采取有组织排放措施,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的有关规定。还规定:橡胶工厂排出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其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的有关规定。

可见,在2012年1月1日前,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依据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4554-93); 水污染物排放主要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011年9月21日 ,国家环境保护部 《 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颁布,该标准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因此从2012年1月1日起,橡胶制品工业项目环评时,主要污染物排放即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732-2011)。 其中,标准没有规定的大气污染物中除氨以外的其他恶臭污染物排放仍然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2 《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的主要内容及 适用范围

《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76322011)规定了橡胶制品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 监测和监控要求,以及标准实施与监督管理等相关规定。该标准从行业特点出发, 规定了该行业主要污染物即水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标准的适用范围包括:现有橡胶制品生产企业或生产设施的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橡胶制品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2.1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该标准对于现有企业不但规定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而且还规定了执行期限,即从2012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前止 ;从2014年1月1日起现有企业水污染物也执行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

标准中还规定在国土资源开发密度已经较高、 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水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水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 应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 严格控制企业的污染排放行为,为此标准规定了现有和新建企业水污染物特别排放标准限值。

其中除规定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外,还规定了基准排水量。 基准排水量是指用于核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而规定的消耗单位胶料的废水排放量上限值。 这里的胶料是指包括生产原料中所用的天然胶、合成胶及再生胶,其中乳胶制品企业耗胶量按60%的乳胶计算(不折算为干胶)。

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适用于单位胶料实际排水量不高于单位胶料基准排水量情况,若单位胶料实际排水量超过单位胶料基准排水量,须按规定将实测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换算为水污染物基准排水量排放浓度,并以换算后的水污染物基准排水量排放浓度与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进行对比,评价是否达标准。

在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还规定了每种污染物的直接排放限值、间接排放限值及污染物的监控位置。 直接排放就是指企业直接向环境排放水污染物的行为。 从标准可以看出,直接排放限值不分水体功能,即不管是几类水体,只要不是《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的禁止排放的水体,均执行该标准值。在环评时要注意,其他项目清净下水中悬浮物可能符合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标准限值,允许直接排放。 而橡胶制品工业项目清净下水悬浮物可能不满足《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中悬浮物标准限值, 需要进行沉淀处理后才能排放。

橡胶制品工业项目废水一般包括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及设备冷却系统排污水等。 如果是直接排放,则项目废水一般均需要处理后才能达标;设备冷却系统排污水建议经沉淀处理后直接排放;生产废水采用混凝法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经生化法处理后排放。 如果是间接排放,即项目废水可以依托区域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环评时建议将生产废水经混凝法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设备冷却系统排污水一同通过企业总排放口排放。

2.2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现有及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及现有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适用期限。 现有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适用期限与现有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适用期相同。 在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中, 规定了4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限值,即颗粒物、氨、 甲苯与二甲苯合计、非甲烷总烃,同时还规定了颗粒物、氨及非甲烷总烃的基准排气量。 基准排气量的定义为用于核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而规定的消耗单位胶料的废气排放量限值。

在工程设计及实测中,往往实际排气量要远大于基准排气量。 因此,在环评及验收时,需要将实测 (环评时通过排污系数法或类比法及其他方法确定的源强)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换算为基准排气量排放浓度,利用换算后的基准排气量排放浓度与标准限值进行对比,从而判定是否达标。

该标准中的基准排气量是指有组织排放,而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不可能完全被集气罩收集,有一部分是以无组织形式排放的。 在环评时废气收集率的确定及无组织排放的废气的评价是此类项目大气污染物环境影响评价应该重点关注的。

环评时确定废气集气罩的废气收集率是环评的难点。 因为废气收集率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车间结构、空间大小、封闭程度、采用的排风系统类型、 设计的风速等,均影响集气罩收集率。 一般我国北方地区的车间封闭程度比南方地区要好一些。 在排风系统运行时,车间内易形成一定的负压,从而抑制了无组织排放。 因此,环评时确定废气收集率,北方应较南方高一些。 废气收集率一般不能用类比法确定。 因相同的生产工艺、相同的生产规模、相同的废气收集设施,废气收集率也不一定相同。 因此,在确定此类项目废气收集率时, 建议与建设单位沟通,了解车间结构、空间大小、封闭程度、所采取的排风系统类型及废气处理设施的设置、设计风速等资料,合理确定废气收集率。 如果缺少相关资料,则取经验数据,取值范围在80%~95%之间。

废气收集率有一个基本的确定方法,即首先根据胶料用量及污染物排放系数确定评价因子的源强,然后设定一个最低废气收集率,根据该设定的收集率计算评价因子的无组织排放量,利用计算的无组织排放量采用面源估算模式计算评价因子厂界无组织监控点的浓度,最后将计算的结果与《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现有和新建企业厂界无组织排放限值进行对比。 如果达标,则该设定的废气收集率合理,否则应提高废气收集率。

在评价颗粒物、氨、甲苯与二甲苯合计、非甲烷总烃等评价因子的环境影响时, 应首先确定氨、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甲苯及氨执行TJ36-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允浓度0.3 mg/m3、 0.2 mg/m3的标准;甲苯与非甲烷总烃取前苏联居住区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0.6 mg/m3、2.0 mg/ m3的标准。 而《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甲苯、二甲苯排放浓度是二者的合计。 建议在环评时应将二者的排放浓度分别计算,将二者的合计与标准进行对比,从而有利于计算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 如果没有将甲苯、二甲苯分开计算,而用二者的合计计算最大落地浓度,则在计算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时,应本着从严控制的原则,取环境质量标准最严的二甲苯空气质量标准作为计算依据。

在确定排气筒高度时,本标准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有区别。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规定:排气筒周围200 m范围内有建筑物时,排气筒高度还应高出最高建筑物高度5 m以上;而《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规定的是排气筒高度应高出最高建筑物高度3 m以上。

《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也对污染物监测提出了一般要求,并规定了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测定方法。 对于污染物监测与其他项目环评要求基本一样,需要提出监测因子、监测点位、监测频次、采样时间等。

3 小结

环评工作者在做橡胶制品工业项目环评时,重点是要理解和掌握标准。 只有在理解和掌握了《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及其他标准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提出评价因子,并在正确确定污染物源强基础上,做好橡胶制品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摘要:在做橡胶制品工业项目环评时,要理解和掌握《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重点要理解直接排放限值及间接排放限值标准的区别及要求,从而提出相应的水污染物处理措施;对于大气污染物排放,关键是正确确定污染物源强、废气收集率、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量、环境质量标准以及基准排气量及基准排气量排放浓度,并根据标准限值要求提出有效地废气治理措施。

项目管理岗位职责概述 篇4

(2)组织项目例会,发布项目周报、月报,督促项目组按计划完成相关任务;

(3)项目质量管理,评审计划制定、核销与度量,任何不符合流程的工作的即时提醒;

(4)跨部门协调工作,负责召集影响产品开发的重点问题的跨部门协调会议;

(5)制定月度资源计划,协调研发公用资源,促使项目按优先序得到必要的资源;

(6)流程实践落地和流程优化工作;

(7)负责安排开发阶段客户考察与接待工作;

PPP模式建设项目隐性风险概述 篇5

关键词:PPP模式,建设项目,隐性风险

引言:PPP模式是一种促进私人资金资源、劳动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得到高效性吸引的一种创新型的融资模式, 在现如今我国各行各业的建设项目中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然而, 在整个建设项目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隐性风险是非自然的、必然存在的、无法避免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它贯穿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之中, 不容忽视。要想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及其建设目标的实现,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做好其隐性风险的分担工作和管理工作, 使对其的分担工作和管理工作都能具有比较高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高效性。由此可见, 做好PPP模式建设项目隐性风险的分担工作和管理工作, 不仅对PPP模式建设项目运行的顺利性、建设的成功性及其发展的可持续性有着不可小觑的促进性和决定性作用, 还有着十分深远的社会现实意义。对此, 我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广泛的关注。

一、PPP模式建设项目的隐性风险

1、金融风险与融资风险

利率变化、通货膨胀、建设项目的外汇可兑换和汇率发生波动等因素会直接导致项目面临一定的金融风险;融资风险指的是金融市场不健全、金融机构不合理等因素造成的建设项目资金不足等风险。

2、项目建设成本风险与完工风险

项目建设成本风险主要是指项目建设的成本增高的风险, 当运用新技术、建筑材料价格上涨、设计发生变化、相关标准发生改变时, 都会导致项目建设的成本增高;完工风险主要指的是完工时间延长超过原有的预期值的风险, 这主要是由施工方案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设备的不及时供应等因素造成的风险。

3、项目运营风险与市场风险

项目运营风险指的是建设项目在其投产运营的时候, 由于管理经验不足、管理水平有限以及生产故障等因素而导致的建设项目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的运营和管理等风险;市场风险指的是建设项目所提供的服务价格和产品价格及其需求量的各种变化对建设项目的实际收益所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

4、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自然灾害因素、工厂设备受到意外损坏因素等都属于不可抗力因素, 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建设项目发生一定的风险, 而这些风险通常又是不可防范、无法避免和无法预见的风险, 可能会导致建设项目出现延期的情况, 严重的将会直接导致建设项目失败终止。

5、法律风险

当法律现有的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经常发生变化和存在一定的合同风险时, 会导致PPP模式建设项目出现一定的法律风险, 而且, 这些法律法规的经常性变更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PPP模式建设项目运营的困难, 使可持续发展受到一些阻碍 (例如相关合同的签订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和出现一定的利益冲突等) 。

6、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的主要内容包括公众反对风险、政府信用风险、决策风险、审批延误风险、政策变更风险和官员腐败风险等。其中, 公众反对的风险指的是当某些建设项目 (例如基础建设等) 涉及到公众的一些切身利益时 (例如项目的费用上涨等) 会招致公众反对的风险;政府信用的风险指的是新政府可能会因为其持有政治态度以及政治目标的不同而终止建设项目的风险;决策风险和审批延误风险指的是由于政府的审批过程比较复杂、对PPP模式建设项目的了解不够甚至是不了解等因素而导致的建设项目成本提高和时间延长的风险;政策变更风险指的是有关政策发生变化给建设项目运营所带来的风险;官员腐败风险指的是某些高官通过其职位谋取不合法的利益而导致的建设项目支出成本增高的风险。

二、PPP模式建设项目隐性风险分担的主要现状概述

1、国内PPP模式建设项目隐性风险的分析方法还不够先进

对于PPP模式建设项目隐性风险所进行的分析, 我国还停留在照搬国外相关经验的状态, 还没有建立具有我国建设和发展特色的、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以及国内市场具体情况的风险分析方法, 使风险分析无法落到实处, 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人们对现如今的PPP模式建设项目及其隐性风险的认识不够

对于很多地方政府的公共部门而言, PPP模式建设项目只是解决他们设施不足和资金短缺的手段之一;对于私营部门而言, PPP模式建设项目则是他们更好地获取利益的一种方式。然而, 对于彼此间的合作关系以及需要承担的隐性风险, 他们却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 导致了许多风险分担不科学和不合理的情况发生。

3、PPP模式建设项目隐性风险的分担机制还不够健全

对于投资金额比较大而且工期比较长的PPP模式建设项目, 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 各参与方所需要面临的隐性风险也比较大, 然而, 目前, PPP模式建设项目隐性风险的分担机制还不够健全, 导致这些风险无法得到科学的、合理的分担, 影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实现PPP模式建设项目隐性风险合理化分担的有效措施

1、出台专门针对我国PPP模式建设项目的相关法律法规

现如今, 对于PPP模式建设项目的运营和发展, 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比较少, 所以我们要利用立法手段来对PPP模式建设项目的运作规范进行制定, 同时也对其法律性质进行界定, 使之与现行的相关法律体系得到很好的衔接, 确保其在实际的运营和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并且有据可循, 不仅使相关投资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一定的保障, 还使广大群众的利益得到更好的法律保护。

2、设置具有较高水平的隐性风险分析机构

关于PPP模式建设项目隐性风险的各项工作 (例如识别工作、评价工作和分担工作等) 需要具有较高水平的隐性风险分析机构来执行, 才能达到比较好的分析效果, 最终使建设项目各个方面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因此, 我们要设置具有较高水平的隐性风险分析机构, 特别是独立性强、服务性高效而且唯一的风险分析机构, 使PPP模式建设项目的各种技术咨询工作、组织管理工作以及风险分析工作都能实现其全面性和高效性。

3、对隐性风险的分担机制进行建立和完善

在PPP模式建设项目的运行和发展过程中, 建设项目不同的参与方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应该分担的风险是完全不相同的, 例如有关政府部门主要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 (主要是法律变更风险) 、政治风险以及国有化的风险等, 相关投资人需要主要承担的则是建设风险和经营风险等。因此, 我们要对PPP模式建设项目的分担机制进行建立和完善, 使之具有较高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此外, 有关政府部门还应该设置具有针对性的、独立的机构来对一些额外的隐性风险进行承担, 使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更加顺利而且高效。

结束语:由上文对PPP模式建设项目及其隐性风险的分析可知, PPP模式将私营部门所提供的资金支持、先进性的技术支持、高效性的管理支持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及其职能机构所具备的策划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有关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都能够对其各自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利用, 在此基础上对它们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进行建立, 实现了比其单方面运行更好的效果, 使其取得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 目前, 我国的PPP模式建设项目具有施工建设时间比较长, 目标具有较高的唯一性、不可更换, 相关契约还不够完善, 各种执行机制还不够健全等问题存在, 这些都是我国的PPP模式建设项目在其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的不足之处, 亟待对其进行解决、改进和完善, 降低PPP模式建设项目的各种隐性风险, 实现其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梁冬玲.PPP模式建设项目隐性风险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4.

[2]李皓.PPP模式中的风险管控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5, (19) :5829-5830.

[3]郑光荣.浅议PPP项目中的风险管理问题[J].商品与质量, 2015, (39) :199.

[4]杨文宇.PPP模式项目的动态风险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 2011.

[5]从会悦.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的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 2008.

项目概述 篇6

某出口核电项目以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作为参考电站, 其在20 世纪90 年代就曾出口该国, 因为技术的成熟性和运行的可靠性深得国外业主的好评, 从而于2004年再次签订合同, 实现该机组的第二次出口。在经历了长达7 年的建设施工后, 该项目于2011 年5月12 日完成临时验收, 比合同工期提前111 天, 创造了中国出口核电机组建设的新记录。

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作为本项目的EPC合同的执行方, 在上海组建采购经理部负责本项目的设备采购、发运等工作, 确保设备在二级进度计划下保质保量的发运至施工现场。另外, 在恰希玛现场组建现场经理部, 负责恰希玛现场的土建、安装、调试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

采购经理部对施工现场在土建、安装、调试等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物项损坏和丢失等产生的应急采购的快速响应是保证本项目提前验收的关键因素之一。

2 应急采购的分工管理

为了有效地监督管理本项目应急物项的采购, 明确分交责任、采购责任和相关部门的接口管理, 控制应急物项采购费用, 现场经理部和采购经理部各自的职责如下。

2.1 现场经理部责任

负责现场发生的应急物项与施工单位的分交工作, 组织施工境内物项的应急采购, 对于需在国内应急采购的物项向采购经理部递交应急物项采购委托单, 并检查、接收和移交来自国内的应急采购物项, 定期与采购经理部核对应急物项的采购完成情况。

2.2 采购经理部职责

2.2.1 计划部责任

根据现场应急物项采购委托单, 负责向专业部以及合同部下达明确的应急物项采购计划, 接收物项运输委托以及付款会签, 安排物项发运工作;根据专业部需求参加验收工作;汇总专业部每周上报的应急采购完成情况, 整理出“应急采购物项台帐”, 召集有关应急采购完成情况会议, 跟踪管理应急采购的进程, 并每周将应急采购最新情况通告现场经理部。

2.2.2 专业部责任

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应急物项采购计划, 负责供方的选择、询价, 进行价格分析并提出建议价格和推荐厂家;负责物项采购合同的执行、验收, 并与现场就应急采购工作保持联系, 及时回复相关问题, 办理物项运输委托和付款手续, 每周上报应急采购完成情况给计划部。

2.2.3 合同部责任

负责应急物项采购价格的审核, 组织物项采购合同的签订以及付款会签, 根据专业部需求参加验收工作, 整理“应急采购物项费用台帐”。

2.2.4 财务部责任

负责应急采购物项的付款审核和支付。

3 应急采购物项总体执行情况

本项目从合同生效到2011 年5 月12 日完成临时验收为止, 采购经理部总共收到现场应急采购单共1 222份, 其中机械699 份, 电仪523 份, 经统计, 应急物项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产生。

3.1 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是指由于设计院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 对管道布置、线路布置等进行修改而增加的物项, 比如支吊架、电缆桥架、电缆等, 本项目中总计210 份。

3.2 现场损坏

指在现场安装调试等过程中对设备造成损坏, 在现场没有能力进行修复, 需要国内重新采购。这是应急采购物项的主要部分, 总计648 份。这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由于现场进行水池酸洗钝化时保护不严, 使得控制棒驱动机构上的耐压壳部件的导磁半环产生不同程度的锈蚀, 不得已对其37 根驱动机构共370 个导磁半环进行全部更换, 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

3.3 现场丢失

指由于现场管理不严, 设备在到达现场及安装到位后, 被盗窃以至于需要国内进行重新采购。这也是应急采购物项的主要部分, 总计130 份。譬如现场的消防水枪和消防接头发生多次丢失情况, 总共下发6 份应急采购单进行采购。

3.4 安装分交

安装分交是由于采购经理部跟安装公司、土建公司在分交过程中存在歧义而出现的漏项, 这部份占的比重较少。

3.5 设备质量

指由于各种原因, 设备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不能满足性能要求而需要采购的物项。

3.6 其他

指其他情况发生的应急采购, 主要是受安装公司、土建公司委托, 或由于采购漏项而发生的应急采购。

本项目应急采购单的分类统计详见表1。

为了能按照现场要求, 快捷、准时的把应急采购物项发运至现场, 采购经理部采用人员携带、空运和海运等各种方式, 把一批批应急采购物项运至现场, 满足现场的施工进度。本项目截至临时验收为止, 应急采购物项空运350 批次, 人员携带65 人次, 随大设备海运35船次 (主要发运航空禁运物项) 。

从本项目的执行情况看, 大部分设备都能在现场要求的时间内准时运至现场, 满足现场进度。但是部分物项由于是进口设备、非标设备, 采购周期较长, 对现场进度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主蒸汽、主给水隔离阀的O型圈、压力开关等配件, 中间经历了供货商停止供货、重新寻找供货厂家等情况, 最终在计划下达后将近半年才交货, 严重拖延了现场对设备的更换进度。

4 本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需关注的重点

本项目应急采购执行过程中, 出现应急采购单号断号、缺号及串号, 以及采购物项名称、规格型号和数量等描述不够或不准确等现象。由于上述现象的发生, 使得物项采购漏项、型号规格错误、数量不准确等问题, 从而影响到现场进度。为了今后能更好的管理和减少应急物项的采购, 以下几个方面需予以重点关注。

4.1 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采购经理部应加强与现场经理部的信息沟通, 对应急采购单出现断号、缺号和串号以及对采购物项、规格型号和数量等有疑惑的时候, 应该使用电话、网络通讯及传真等各种方式, 联系现场进行沟通解决, 决不能掉以轻心、想当然的去处理, 到最后发生采购错误、漏项等问题, 影响现场进度。

4.2 加强应急采购物项台帐的管理

加强应急采购物项台帐的管理, 既能方便应急采购物项的统计, 包括应急采购单号、计划号、物项名称、规格型号、数量, 以及合同签订、发运、费用等各类信息, 更能及时掌握影响现场进度的物项采购, 并加以控制以满足现场进度。为了保证应急采购物项台帐的信息具备及时性、准确性和指导性, 各部门应按照程序规定, 定时召开应急采购完成情况会议, 及时登记合同签订情况, 准确填报发运清单以及交货和发运信息等。

4.3 加强现场管理措施

现场应加强对设备在安装、调试过程中的保护措施, 落实分工, 责任明确, 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坏、丢失等现象, 从而减少应急采购物项的发生。

4.4 建立核电设备采购管理平台

本项目执行过程中, 双方人员对核电设备采购进展工作的沟通, 基本上是靠会议、电话和传真, 这不可避免有信息延误和负责人联系不上等现象的发生。因此, 建立核电设备采购管理平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平台的建立, 双方工作人员能随时随地、及时的掌握和共享核电设备采购 (包括应急采购物项) 的合同签订、制造进展、交货和发运等最新信息, 有效的提高核电设备采购的管理工作, 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5 结论

某出口核电项目实现提前验收, 进一步加速了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本文通过对现场应急采购物项的管理及执行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及整理, 并对应急采购物项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希望能对后续国外核电项目及其他海外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及参考。

摘要:管理好核电工程项目中的应急物项采购工作, 是保障工程建设按计划推进的关键因素。考虑到国外核电建设项目的存在的距离远、运输困难等特殊性, 采购部门应急采购工作的响应能力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某出口核电机组的应急采购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 为后续项目的国外核电项目应急物项采购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项目概述 篇7

竣工图纸, 反映的是真实的建筑工程信息施工结果的图纸样板。是真实的记录各种建筑空间和使用信息。是工程施工阶段的最终反映记录, 是建筑工程投入使用的主要指示, 运维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1.1竣工图纸的作用

建筑产品的形体, 一般都有隐蔽工程, 竣工图纸就像产品说明书一样, 建筑的使用, 维护管理都离不开它。由于建筑工程的隐藏部分比较多, 不能随时拆开检查, 维护。因此, 要解决问题只能靠竣工图和竣工资料或者竣工模型。

1.2国内设计图纸使用现状

国内设计阶段机电和土建专业分开出图, 造成了图纸不能完全具备管线走向信息和正确敷设的要求。而施工单位在安装时的安装信息在交接时又很容易造成相关记录和信息流失。运行期间这些管线由于种种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动, 且大部分没有记录。由此很多施工信息和设计图纸存在遗漏。

很多工程建设周期相对较长, 所以就需要妥善保存建设各阶段中生成的文件资料。当进行下一步施工, 或遇到问题时, 都需要查找已经形成的图纸资料。传统的建筑周期在竣工阶段, 收集整理竣工资料, 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图纸的整理与资料的整理不同步, 每个人对信息的整理和储存方式不一样, 建筑信息在传递交接过程中, 往往容易出现信息缺失。查验信息也费时费力。

2 3D BIM竣工模型

2.1竣工模型较传统CAD制图的优势

传统的CAD是用点、线、符号等简单元素表示某元件的理念, 而采用面向对象的数据表达形式来描述项目的每一个组成部分, 这样的模型承载的信息比平面图加电缆清册要丰富得多。

对比传统的竣工图纸, 竣工模型能更直观的, 准确, 快速找寻物件的所有相关信息, 理解现场环境;能省去找寻翻阅资料, 查阅图形和学习认识时间。所以对比传统2D的竣工图与文档模式, 竣工模型在实现共享信息, 协同管理, 提高运营效率上有优势。

对于一开始就用BIM贯彻整个建筑周期的项目, 工程竣工时, 所更新的模型, 就是竣工模型, 而且用模型更新更改信息, 保证了各个平面图, 直观图, 剖面图的一致性, 省去了查验比对一致性的一个复杂环节。 (一般查验过程为占整个建筑施工周期的20%) 而传统的2D图只能是平面图, 直观图, 剖面图逐张更改, 既是比BIM方式慢了3倍, 每个环节交接查验也慢了3倍。

BIM模型结合运营维护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发挥空间定位和数据记录的优势, 合理制定维护计划, 分配专人专项维护工作, 以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的概率。对一些重要设备还可以跟踪维护工作的历史记录, 以便对设备的适用状态提前作出判断。

2.2竣工模型的建立

竣工模型信息量大, 涉及信息面广, 已经如一个数据库般。所以如何建立, 用作何种用途, 细节程度等都需要在整个建模流程前确定清楚。这些也将确定整个竣工模型的最终形态和整体工作量。

一般建模的流程:

BIM建模开始-> 建立楼层线及网格-> 汇入施工图文档-> 建立柱、墙、梁、板等构件-> 建立门、窗、楼梯等构件-> 建立阳台、雨遮、栏杆-> 立体模型彩现-> BIM建模结束创建过程中, 检查原有图纸疏漏地方。创立过程中, 对信息不全, 图纸不清的地方需要整合清楚, 如有必要, 需要现场测量情况。实打实一步步做。对整体的记录, 思路也有帮助。

竣工模型建立, 需要集成建筑过程中所有信息, 其中不乏根据现场改动, 还有不少验收更改信息。建模过程中, 对整个施工过程中建筑构件的信息需要全部掌握。虽然对于掌握不全的, 可以通过现场测量和检测来收集信息。但是由于很多物件在经过多道工序后, 很难在判断原有完成尺寸, 原材料类型, 原有误差。所以竣工模型适合在整个施工一开始, 就紧跟进度, 逐步整理并记录在相应构件中。

竣工模型可以有海量的信息存储, 但是不同项目对不同种类信息要求不同。对于模型基本有的信息, 如尺寸, 楼层, 面积, 体积, 这类信息, 只需计划好以何种表现形式出现而已。然而, 对于一些需要下定义的信息, 甚至需要手工输入的, 如物品种类, 外观, 报价, 承包商, 负责人, 铭牌信息。则需要尽可能的在开工前就立项好, 并逐步整理记录。否则在工程进行当中, 再回去查找, 测量, 比对信息, 那会多出无谓的工作量来, 而且信息的准确性还需要反复确定。特别是赶工期, 人员调动频繁, 交接没有到位, 信息收集整理没有做到细致化和系统化的项目。越早做好这些整理, 则反复查对的工作就越少。

所以开始建模前, 研究工程数据库, 对同一可复制标准做好记录, 整体工程的分组, 分类, 命名, 存储方案的确定。对整个建模过程都有很大帮助。

3竣工模型的应用

3.1竣工模型在工程收尾阶段的应用

竣工模型在工程收尾阶段, 算实际工程量的应用。通过Revit自带工程算量和QTO轻松拿到所有信息, 以往需要10个工作日以上, 现在只需2个工作日整理就拿到所要信息。

3.2竣工模型运维阶段的应用

运维阶段的信息化应用方式与建设阶段截然不同, 很难在同一种模式中协调, 于是基于BIM的数据管理系统也将会成为协调两者的最佳工具。两者将会并行而集成着 (尤其是集成了丰富的建筑信息的BIM模型集成与数据管理系统中) 服务于整个运维阶段, 这个几乎等同于全生命周期的界定。

以往管道维修, 由于是不同组人马, 找寻相关图纸, 资料, 需要2-3个工作日, 现用竣工模型, 5分钟就拿到相关区域的所有信息, 3D形式也便于缩短认知过程。

BIM能将建筑物空间信息和设备参数信息有机地整合起来, 从而为业主获取完整的建筑物全局信息提供途径。通过BIM与施工过程记录信息的关联, 甚至能够实现包括隐蔽工程资料在内的竣工信息集成, 不仅为后续的物业管理带来便利, 并且可以在未来进行的翻新、改造、扩建过程中为业主及项目团队提供有效的历史信息。

结束语

BIM是贯穿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有效行使手段, 可以很好的为建筑工程保驾护航, 竣工模型是其中尤其重要的一环。随着科技的进步, 3D技术不再是什么新鲜名词, 对于建筑的应用, BIM肯定会给中国建筑行业带来很大的改革, 我们期待着BIM的大力发展。

摘要:BIM技术应用给中国建筑行业带来很大的改革, 本文就“BIM竣工模型”在工程项目应用中进行了探究及详细概述。

关键词:BIM,竣工模型,运营维护

参考文献

[1]【CNBIM.ORG】.

项目概述 篇8

在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 居住着55个少数民族, 占总人口的8.04%。他们人口虽少, 但分布较广, 并且多居高山、丛林中, 地理环境恶劣。环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造就了少数民族体育的多样性。他们世代相传的体育活动, 渗透着本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和文学艺术, 反映出各具特色的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 是祖国文化宝库中一串璀璨夺目的珍珠。

2. 竹杆舞的起源与分类

2.1 竹杆舞的起源

竹竿舞是黎族、佤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舞蹈, 其形式是:平行摆开两条腿一样粗细的方木作垫架, 垫架上横放若干根手腕粗细的长竹竿, 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根竹竿尾端, 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 跳舞者两人一对, 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 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可见, 竹竿舞既是一种艺术活动, 又是一种健康活动。此项活动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表演时受广大观众赞誉并获奖, 第九届民运会上被定为表演项目。该项目体现了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团结奋进、拼搏进取的时代精神。其思想内容健康, 同时具有浓厚的民族性、传统性、开放性、普及性, 是全民健身运动的理想项目。

2.2 竹竿舞的分类

2.2.1 佤族竹竿舞

佤族是跨境而居的民族, 在中、缅、泰三国都有分布。中国佤族近三十万人, 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的沧源、西盟、耿马、双江、镇康、永德、澜沧等县和西双版纳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其中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区, 两县的佤族人口约占我国佤族总人口的58%。中国境内的佤族分布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 怒山山脉南段展布的地段。在这一地段里, 山峦重叠, 平坝极少, 故又称阿佤山区。

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竹竿舞, 过去是在有福分的老人死后人们跳的一种舞蹈, 现已成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舞蹈形式与我国海南省黎族竹竿舞相同。即两根大竹竿平摆在地上, 在两根大竹竿外面, 人们两人一对, 面对面持小竹竿, 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碰击, 舞者在两竿滑动相撞的空隙中跳动。舞蹈动作为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画眉等动物形态起跳, 活泼欢快。

竹竿舞, 一般在寨中有威望、有影响的老人死后举行, 以碓杵击打竹竿而舞, 寨中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当地老人说:“人虽然死了, 但灵魂不死, 它到另一个世界后同样离不开歌舞, 所以人们要唱歌跳舞欢送他。”正是这种旷达的生死观, 造就了佤族诸多的丧事舞蹈。

2.2.2 苗族竹竿舞

竹竿舞是罗甸县董王乡一带苗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 主要是表现苗族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追求与理想, 一般在重大节庆日与迎接贵客时演出。

竹竿舞的演出要求并不十分苛刻, 道具要求也相对简单化。只要有一块平坦的草地就可以进行演出。一般是8对男女青年进行, 演出时男子著短衣, 腰系红绸缎;女子著苗族特有的手工大摆裙, 由苗族大堂鼓伴奏打节拍, 和以一阵阵的欢呼声, 与红绸缎、彩裙一起烘托出一种朴素洒脱的美。

竹竿舞一般分山间偶遇、搭桥过河、相恋、抬新娘回家四个环节组成, 各个环节都流露出苗族青年男女真挚的情感与饱含着许多原生态的审美元素, 古朴自然。

2.2.3 黎族竹竿舞 (打柴)

“跳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数百年前, 当经过辛勤耕作, 换得新谷归仓时, 村里男女老少就会穿上节日盛装, 家家户户炊制新米饭, 酿造糯米酒, 宰杀禽畜, 祭祀祖宗和神灵。酒酣饭饱后, 众人就会来到山坡上, 点燃篝火, 跳起竹竿舞。竹声叮咚, 庆祝稻谷丰登, 祝愿来年有更好的收成。“跳柴”每年从开春之日起, 直至元宵, 几乎夜夜篝火通明, 欢跳不息, 热烈气氛充溢着山坡村寨。

随着时代的变迁, “跳柴”习俗在黎族中逐渐流传演变。如今, 它的祭祀色彩逐渐消失, 已成为一种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健身活动。过去那种只限“女打男跳”的习惯, 如今也换成“男女混合打跳”。现在, 跳竹竿已经成为“三月三”黎寨山恋节中一项健康的活动内容。青年男女凭借跳竹竿活动, 寻找“搭档”, 增进情谊。小小竹竿为青年男女架设起了“鹊桥”。

2.2.4 畲族竹竿舞

据说畲族在立夏或平时亦会身着漂亮的名族服饰, 跳竹竿舞。其节奏为“开、合、开、合、开开合”。

3. 竹竿舞的运动特点

3.1 集体性

需要团队精神, 共同配合。

3.2 个体性

需要参与者俱备一定节律训练和对身体协调平衡的把握。

3.3 健身性

是一项比较好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 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育。

3.4 娱乐性

运动与乐感的结合使人精神奋发, 心情愉悦。

3.5 潜意识性

改变其打击节奏和开合形式, 将给人无限的潜意识的创造力。

4. 跳竹竿舞的价值

4.1 培养了合作能力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我们利用结伴一起跳竹竿舞的方法和小组学习创编动作等活动形式, 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会合作, 与同伴友好相处, 感受运动的乐趣, 同时让能力强的学生带能力弱的学生, 使能力弱的学生能较快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2 促进了身体的协调发展

竹竿舞是可以利用音乐来活动的全身心的体育运动。首先, 运动能使大脑发达。运动中的各种动作直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 肌肉中的神经可将各种刺激传到大脑, 从而提高大脑的调节功能, 使大脑对动作的反应更加灵活。其次, 运动能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在机体组织和器官不断发育的重要时期, 学生不仅需要有足够而合理的膳食营养和充足的睡眠, 而且需要积极、科学的体育运动。最后, 运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 良好的情绪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5. 结语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它代表悠远年代的遗存, 同时, 少数民族体育又是剖析体育起源和发展各阶段诸形态的活化石, 是挖掘和创造新的体育项目和形式的源泉, 是一笔特殊的宝贵财富。随着我国大课间活动的开展, 姿态优美、节奏感强的竹杆舞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和丰富多彩的形式, 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杆舞”的形成与生产劳动、风俗习惯等有着紧密联系, 是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为适应生存和生产而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 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杆舞

参考文献

[1]龙佩林.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M].民族出版社, 2001.

[2]白晋湘, 刘少英, 龙佩林, 宋加华.民族传统体育教程[M].中国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

[3]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项目概述 篇9

1.1 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指为了防止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和偏差,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达标而事先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而发生的费用,具体包括:(1)质量规划费。(2)工序控制费。(3)新工艺鉴定费。是指新施工工艺、技术革新项目的鉴定费用。(4)质量培训费。(5)质量信息费用指收集、整理、分析、保存全部质量信息的活动费用。

1.2 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指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而对工程本身以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研究及对材料、构件、设备等进行质量鉴别所需的一切费用:(1)原材料和外购件检验费。(2)施工工序检验费。(3)工程质量验收评审费。

1.3 内部损失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指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因施工指挥决策失误、施工中违反操作规程、施工产成品保护不善以及由于施工工具、机械保养不善引起工程质量缺陷而造成的损失以及为处理质量缺陷而发生的费用总和。具体包括:(1)返工损失。指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产品或工序在质量上达不到施工验收规范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必须“推倒”重建而发生的费用。(2)返修损失。指工程质量存在缺陷,必须进行局部返修,使之达到合格质量而支付的费用。(3)停工损失。指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因处理质量事故而导致停工和延误工期的损失。(4)事故处理费用。指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事故时对事故进行分析,提出事故处理方案所发生的费用。

1.4 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指市政工程交工后,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工程质量缺陷而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的一切费用总和。包括:(1)保修费。(2)纠纷处理费。

2 市政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管理的特征

市政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管理要切合市政工程的产品特点、生产特点。由于行业差异性大,市政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成本借鉴其他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能性不大。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管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质量成本分层核算。

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实施工程项目管理,在项目法施工的指导下组成多个项目部,每个项目独立核算,因此质量成本核算也应该相应的在公司和项目部两个层面进行。两个层面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在出年终质量成本报告时,公司应将各项目有机汇总。

2.2 阶段点质量成本控制。

对于大型市政工程项目而言,由于施工周期长,使得质量成本数据收集工作历时较长。一个工程项目的完整质量成本数据往往要等到一个项目保修结束以后才能得到。因此阶段点的质量成本控制是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

2.3 质量成本分层归集。

由于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实施工程项目管理建立项目部,质量成本的分析也要在公司与项目部两个层面上进行,同时,这两个层面也有着若干责任联系。这一点与其他行业具有显著的差异。建立专门的质量成本归集明细表对施工质量损失进行归集后,就借助这种对应关系将公司层面损失源相应的找出,这是一种适用于施工质量损失分析的方法。

3 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管理的控制措施

3.1 抓好全体员工的观念与意识。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加大

宣传力度,树立市政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管理研究全员经济意识。统一思想认识,从项目管理人员到普通施工人员要进行经济教育,灌输经济意识,把一切为了效益的意识深深地刻在每个职工的脑海里,对施工作业队伍进行质量成本管理教育,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这是实现成本目标的保证。

3.2 制定较完善成本管理办法。

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根据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项目成本管理办法,如项目质量成本管理办法、工期成本管理办法等。这些管理办法应是责任到人、切实可行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办法,使项目的成本控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3.3 抓好质量成本管理目标。

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四类质量成本的综合达到最低值。一般来说,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会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质量损失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损失逐步减少。必须能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质量损失、预防费用和鉴定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

3.4 完善合同文本,避免法律损失。

施工项目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出现,合同条款不严谨就会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必须细致周密的订立严谨的合同条款。

3.5 建立规范、统一、标准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施工项目经理部是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项目经理部,施工项目经理部成本管理的主体是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队全体施工人员,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主体的核心领导,对成本管理体系中的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进行明确的界定,赋予相应的权利,以充分有效地履行职责,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便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工程施工企业进行质量成本控制首先要依赖于企业所有人员观念的转变,树立起质量成本意识,在此基础上,完善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尤其需要重视提升企业的质量成本的核算、分析和控制能力,为此,本文接下来将讨论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如何建立并健全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体系,以及相关方法的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生产特点和产品特征,在分析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构成的基础上,根据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简要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王又庄.现代成本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2]林万详.质量成本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韩福荣.现代质量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尤建新,郭国庆,等.质量成本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5]张宝杰.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J].经营与管理,2007,8:70-71.

上一篇:网络营销环境下一篇:跨文化交际与商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