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分公司的请示(共12篇)
设立分公司的请示 篇1
××(地级市)市人民政府:
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全市经济发展,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强竞争实力,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实现规模效益,为企业股票发行上市做准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山东省体改办鲁体改企字〔2003〕17号文件精神,拟以×××为主发起人,联合××等41名自然人共同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以现金出资方式发起设立,共出资7000万元,其中×××拟现金出资36997000元,占总股本的52.85%,××等41名自然人拟现金出资33003000元,占总股本的4715%。按照1:1的比例,公司股本为700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净资产总额为7000万股,每股净资产为1元。公司经营范围:制造销售办公家具、家庭酒店用桌椅、沙发、床垫、家纺产品、服装、服饰及对服装业的股权投资等。新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7000万元,法定代表人×××,公司设立的有关材料附后。
以上请示,如无不当,请按程序上报省政府。
附:关于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材料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设立分公司的请示 篇2
设立中公司一般是指在公司开始筹办后直至设立登记完毕以前存续的、尚无法人资格的、创建中的团体, 也称为未完成的公司。设立中公司是公司成立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特殊组织形态, 是公司成立的一个过渡体。既然是一种过渡就存在一个时间上起始与终止问题, 为了准确的研究设立中公司, 需要对设立中公司定义从时间上给出准确的定位。
关于设立中公司的起始时间, 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1.发起人订立公司章程之时;2.发起人订立公司章程并认购一股以上股份时;3.发起人订立公司章程且第一次发行的股份总额已认足之时。从各国立法、判例、学说来看, 一般认为起始之时为发起人订立章程之时, 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认为只有订立公司章程才是确定“设立中公司”起点的必要条件。关于“设立中公司”的终点, 依成立要件主义, 则终止于登记成立之时。
综上, 笔者认为“设立中公司”的定义为:设立中公司是指由订立章程时起至登记完成时前, 尚未取得法人资格的公司。
二、关于设立中公司的性质的各种学说
统观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我国台湾地区及我国大陆学者的观点, 各国公司法理论研究中对设立中公司的法律性质并没有形成统一明确的认识, 在大陆法系、英美法系、我国大陆及我国台湾地区各形成了不同的学说, 概括如下:
1. 无权利能力社团说。
这是大陆法系学者们早期的一般认识, 我国台湾学界有代表性的观点也赞同这一学说, 由于设立中公司尚未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所以不得享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这种学说实际上以法人人格的缺位而全盘否认了设立中公司的权利能力。但实际上, 民法上的“无权利能力社团”特指社会上既非以营利为目的又非以公益为宗旨的团体, 例如各种俱乐部。从设立中公司的定义可以看出, 两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设立中公司虽然不具有法人资格, 但是具有存在的目的性和存续的时间性两个特征。其目的性在于, 设立中公司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是要尽最大的可能去获取以营利为目的法律人格。为此, 法律就应为促成这一目的的达成而赋予设立中的公司一定的权利能力。这种权利能力的范围以完成设立行为并最终获取法律人格为限。其时间性在于, 设立中公司只存在于公司的设立过程中, 即从公司章程订立时起至办理公司登记前这一时间段, 一旦公司履行登记手续, 设立中公司就完成其历史使命而消灭。综上所述, 无权利能力之社团由于不具有上述描述的特性也并不需要法律赋予其独特的权利能力, 所以以“无权利能力社团”来定性设立中公司的观点并不能科学地揭示设立中公司的法律性质。
2. 同一体说。
这是德国学者在批判和继承早期大陆法系的无权利能力社团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学说认为设立中公司与成立后的公司属于同一法律现象, 两者是形成同一团体的不同发展阶段, 设立中公司在必要范围内为公司成立而实施的设立行为的后果应直接归属于成立后的公司。可见这种学说混淆了设立中公司与成立后公司间严格的法律界限, 若按此说操作, 实践活动中无疑会淡化公司法律人格的地位和价值。毕竟, 设立中公司还只是公司在获得法律人格前的过渡性实体, 如果处于过渡阶段的组织便已具有本应在登记成立后才享有的权利能力从而广泛地参与各项民事活动, 必将对由独立财产和独立责任支撑起来的公司法律人格制度造成致命的冲击, 设立前后的公司在法律上势必难于严格区分。因此这种学说走向了一个极端, 是不可取的。
3. 修正的同一体说。
这是近年来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例对“同一体说”予以修正形成的学说。该说认为设立中公司与登记后公司的法律性质不同, 不能视为同一实体。但是两者毕竟有共同的目的, 因而设立中公司因设立所必要的行为而发生的权利义务, 不必再有继受的法律行为, 当然即转由已登记的公司享有或负担。赋予设立中公司具有有限的权利能力即设立公司所为必要的行为的权利能力。此学说一方面明确了设立中公司与成立后公司间的严格界限, 维护了公司法律人格制度这一公司法的根基;另一方面该说又在合理、有限的范围内赋予设立中公司一定的权利能力, 使其参与为公司设立目的所必要的各项民事活动。这种学说渐渐成为多数学者接受。
4. 无因管理说。
这是大陆学者的观点, 该学说认为设立中公司对即将成立的公司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就如同是一个无因管理人所做的工作。也就是没有指设立中公司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代为处理他人事务。该说不能准确地反映出设立中公司与即将成立的公司的关系, 不能反映出两者在时间上的先后承继关系。设立中公司所为的法律后果并不是简单地为即将成立的公司全部接受。一旦设立中公司的概念被立法所确认, 设立中公司所做的一切就是法定的义务了。
5. 代理说。
该学说认为设立中公司对即将成立的公司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就如同一个代理人。也就是设立中公司以即将成立的公司的名义为对于第三人为意思表示, 或为即将成立的公司由第三人自己受领意思表示, 行为效力归属于该即将成立的公司的行为。该说也不能很准确地反映出设立中公司与即将成立的公司的关系, 不能反映出两者时间上的承继关系。设立中公司所为的法律后果并不是简单地为即将成立的公司全部接受。设立中公司所从事的公司设立的必备行为, 如:发行股份、刊登募股广告等, 应当由公司当然承受;对于非设立中公司所必须的行为, 如购买厂房、机器设备、征用土地、经营作为出资的企业等, 其行为由公司追认后可由公司负责, 未获追认由行为人即发起人负责。公司不能成立时, 设立中公司形成的债务和支付的费用由发起人合伙负责。公司法基本的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就是如何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平衡发起人、股东的利益。
6. 有限同一体说。
该学说认为设立中公司与发起人及成立后公司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 但三者并不等同。设立中公司不是完全独立的主体, 但在设立公司的活动中具有相对独立性, 具有有限的法律人格。设立中公司虽不享有财产权, 但是有意思能力和行为能力, 有团体性。从实体状态来看, 设立中公司是具有有限的人格的。设立中公司在法律上能作为一类独立的民商事主体, 从而享有特定的权利, 承担特定的义务。从社会团体取得权利能力的基本理论看赋予设立中公司民事主体地位不仅必须而且可行。行为者能否成为民事主体, 能否获得权利能力不取决于自然状态, 而是取决于法律的态度, 取决于法律是否赋予某种组织或个人权利能力。对于自然人, 因其权利能力等同于人格, 人格无贵贱之分, 因而所有自然人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但对于团体, 则不同。能否赋予团体权利能力则在于其是否具备一定的名称、一定的组织、一定的处所、一定的财产并有代表人或管理人等要件, 团体具备此等要件时, 则该团体依法成为民事主体, 但由于其尚未登记成为法人, 其权利能力又是有限的。依此标准, 很显然, 设立中公司有自己的名称, 以成立公司为惟一目的, 有自己的组织和处所并具有其机关, 这些条件的具备已成为共识。仅就对于有无财产问题学界尚存在争议, 笔者认为设立中公司拥有自己的财产, 虽然所有的财产仅以设立公司所必须的财产为限, 但财产的多寡并不能否认其有财产这一事实, 因此设立中公司是符合成为民事主体得条件而应处于不完全权利能力状态, 具有有限的权利能力。由此可见, 设立中公司符合社会团体取得权利能力的条件, 赋予设立中公司民事主体地位是可行的。在法人设立过程中的民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应分两种情形, 由不同的主体承担:设立中的公司由于设立活动与成立后的法人有不能分割的联系, 这种联系在于设立中的组织的业务活动仅限于与法人成立有关的行为, 并且通过这些行为使该组织在设立过程中逐渐具备法人条件, 最后取得法人资格。法人成立前的法律关系如与此种联系有关, 则无需任何手续, 其民事责任由成立后的法人承担。反之, 与设立活动无关的民事行为, 即设立范围外的活动, 如以设立中法人名义进行, 则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 原则上由设立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而不应由成立后的法人承担;但经成立后法人机关追认的, 也可以由成立后的法人承担。
另外, 英国传统法理认为当公司创办人着手创办并为公司工作时, 他就处于受公司委托即受托人的地位。
三、笔者的观点
综观以上各种学说, 笔者认为非法人团体说更能把握设立中公司的性质, 而且符合公司法立法发展的潮流。在论及设立中公司的性质时,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设立中公司以公司成立为目的, 其存在具有过渡性、短暂性, 即一旦公司登记成立, 就会被成立的公司所吸收。如果公司不能成立, 如创立大会决议不予设立、主管机关认为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设立条件不予批准登记等, 清算后即予消灭。
2.设立中公司具有社团属性, 虽不具有法人资格, 但具有一定的意思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 如在银行开立账户、在土地登记簿上履行登记、接受股东缴纳的资金或用实物出资的房地产、机器设备等, 充当消极当事人等。
3.设立中公司为未完成的法人, 不具有完全的权利能力。设立中公司必须以设立为目的、为设立公司进行必要活动, 发起人对设立中公司的债务在公司不能成立时负无限连带责任。
其中第二、三点尤为重要, 为维护交易安全, 各国立法对设立中公司的意思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均有严格的限制。我国现行公司法在设立中公司行为及法律责任方面有严重的立法缺陷, 造成司法实践中难以操作。对此应加强理论研究, 借鉴外国的先进立法经验, 使我国公司立法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房绍坤:公司设立的法人格规制.中国法学, 2005, 2
[2]徐红新:我国公司法的缺陷及其完善.经济论坛, 2005
[3]王金增:设立公司法律责任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集团经济研究, 2005, 10
“一人公司”设立的效力 篇3
分 歧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应由A公司对60万元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理由是:A公司是经工商部门依法登记成立,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应以自己的财产对外清偿债务。
第二种意见认为应由范某对60万元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理由是:A公司的成立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成立要件,其设立具有欺骗性,实质上等同于公司未成立,工商部门的登记系错误登记,根据《公司法》第206条的规定应撤销公司登记,由实际出资人范某对A公司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评析
对于本案的处理,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理由如下:
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公司设立须经过股东资格及人数审查、制定公司章程、建立组织机构、申请设立登记等程序,并最终经工商登记机关依法核准登记,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方能取得企业法人资格,因此,公司法人资格是由公司登记机关而非由法院予以认定。虽然司法实践中承认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但该制度是在个案中否定公司的法人资格。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以承认公司法人资格的存在为前提,是对法人制度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而不是消灭公司的法人资格。
《公司法》第19条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当符合法定人数;第20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两个以上五十人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本案中,A公司在公司设立之初,虽然实际由范某一人出资,另一自然人郭某系挂名股东,但该公司的设立从形式上符合《公司法》的上述规定,公司章程所确立的50万元注册资本在公司设立时已经全部一次缴清,且该公司经工商登记机关依法核准登记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取得了公司法人主体资格。A公司成立后,公司章程成为公司存在和活动的基本依据及公司行为的根本准则,股东对公司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不再以股东之间的基础法律关系为依据,而以公司章程和公司法为准,并且范某与郭某作为该公司的章程记载确认股东,在公司登记经公示后,即产生两种法律效力:对抗力和公信力,赋予登记公示事项对抗力以保护登记人的合法权益,赋予登记公示事项公信力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因此,A公司成立后的股东权利依法由范某和郭某按照公司章程记载的投入资本额享有,其两人之间因挂名设立公司而产生的基础法律关系不能对抗公司登记事项。
公司具有独立的财产是公司具有独立法人主体资格最重要的基础,而公司设立时具备法定注册资本是公司取得法人资格的必要条件,否则公司不能以自己的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公司法》实行的法定资本制度是奠定公司对外信用的基础,有利于维护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和交易安全,而本案中的A公司在申请设立时,注册资金已全部足额到位,该公司在设立过程中存在挂名股东的“期骗性”行为没有影响到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不属于公司设立中的根本瑕疵,并且股东的有限责任原则是公司法人制度的基石,《公司法》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范某为使公司的设立符合法定人数而虚设股东的行为尚构不成《公司法》第206条及《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59条中的“情节严重”,不足以导致撤销公司登记并否认公司的法人资格。范某在申请工商登记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并不影响A公司作为责任主体对外承担民事责任。范某个人的行为是应按相关的公司登记行政管理规定受相应行政处罚的行为,不能因此认定A公司设立无效并否认其法人资格。
关于设立警示标志的请示 篇4
请 示
新建镇人民政府:
新建镇幼儿园位于新建镇同心大道中心地段,新园舍于2014年9月投入使用。全园现有师幼126人,每天入离园必须横穿公路,上午8:00—8:30和下午4:00—4:30是家长接送幼儿的高峰期,门口人员聚集众多,却无交通安全警示标志,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家长对此情况非常担心。现急需在入园路口设置交通安全警示标志、减速带和斑马线等,以保证幼儿的进出园安全。确因我园经费紧缺,希望贵府能帮忙解决我园交通安全工作的燃眉之急!
当否,请批示!
设立警务室请示 篇5
近年来,杭锦旗水务事业发展迅速,防洪、节水、排水、供水等多项水利水保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黄河干流堤防230公里、险工整治工程16处、黄河支流堤防12公里、水库5座、淤地坝56座、522处人畜饮水工程及黄河南岸灌区1627公里渠道衬砌工程、800余公里排干等工程,运行管理任务逐年加重。
为切实提高自身管控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应对人为破坏水利工程设施等突发性事件,保证水利水保工程运行安全,我局现申请成立警务室,配备1-2名警务人员。以便在发生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因处置不及时或处置不当而酿成严重后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妥否,请批示。
杭锦旗水务和水土保持局
幼儿园设立请示 篇6
根据省市有关精神,学前教育要建立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办学体系,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我区目前只有两所区公办幼儿园:区示范幼儿园和区妇联的机关幼儿园,为了接受全省教育两项督导评估,并顺利通过。根据近两年公办幼儿园建设的情况,申请设立四所公办幼儿园:1、设立石鼓区角山乡中心幼儿园,园址设在角山乡五星村,规划六个班;2、设立石鼓区松木乡中心幼儿园,园址设在松木乡青石村,规划六个班;3、设立石鼓区来雁幼儿园,园址设在五一路82号,规划10个班;4、设立石鼓区建设新村幼儿园,园址设在建设新村8栋,规划六个班。根据学前教育教师配备规定,按每个班配两教一保,即3名教师编,每园配3名工勤人员编的标准定编制。
特此请示,请予批复。
石鼓区教育文化体育局
设立分公司的请示 篇7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 高校资产公司通过与大的社会企业合作、引入风险投资、鼓励技术骨干或者管理层入股等形式引入股东, 股东多元化成了公司制的主要标志。但也有部分小企业改制中因为规模的问题、合作伙伴选择的问题, 产生了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情况。
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公司法》增加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 高校产业公司制改革又有了新的选择。
2 部分高校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原《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二个以上、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 只有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可以单独投资设立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因此在高校企业改制的过程中, 为了达到公司制的要求, 学校或资产公司想方设法找股东, 吸引社会企业投资, 鼓励管理层和技术骨干入股, 有的甚至是名义股东, 只挂名不出钱。这种形式上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并不会在公司治理上带来实质性的改善。
高校创办企业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 这是高校企业与社会企业的本质区别, 也是衡量高校企业对学校贡献的指标之一。企业特别是一些小企业经过改制、股权多元化以后, 在参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却增加了许多障碍。
2.1 企业占用的学校资源难以科学估价
高校企业很多是从学校的院系、实验室发展起来的, 学校的仪器设备、实验条件、人力资源等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技术来源。当公司是学校全资的时候, 大家可以不计成本的合作, 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科研条件, 企业可以出资支持学校的科研工作, 因为最终投入的是学校, 受益的也是学校。但当公司引入外部股东后, 在资源的使用、成果的投入、收益的分配等方面便存在了诸多问题, 公司参与高校科技创新的效率会大大降低, 一旦管理不善便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2.2 高校所持企业股份可能在增资中不断稀释
高校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注册资本较少的问题。在企业发展中技术成果产生的效益可能大大高出资本产生的贡献。但是高校的出资能力有限, 当公司为了规模发展的需要提出增资要求时, 高校方往往会因为没有能力增加现金投入, 只能被动的减少股份, 高校难以享受到高科技成果带来的超额利润。
2.3 企业持续转化学校成果的能力减弱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不可能有一项技术能够给企业带来永久的盈利。高校企业要持续发展, 在自身规模较小、研发力量较弱的情况下, 就需要依赖高校的科研力量来改进技术、更新产品。同时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看, 企业转化成果应该具有持续性。但是学校的成果投入到一个股份制企业, 因为成果可能产生效益的不确定性, 合理定价往往会非常困难, 这将大大降低学校出让成果和企业购买成果的积极性, 从而影响学校成果在企业的转化。
2.4 规模较小企业会因治理结构复杂而影响管理效率
高校企业中注册资本在10万左右的小企业占了一定比例, 这些企业往往是由原来的院系所办企业划转而来, 专职人员较少, 企业业务单一。改制过程中为了形成股权多元化, 鼓励经营负责人出很少的现金而持有了公司股份, 形式上完成了有限公司两个及以上股东的要求, 资产公司派出的人员与负责人共同组成了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治理结构似乎完善了, 但是一方面在反映股东意志方面三会高度趋同,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也就形同虚设;另一方面按照公司治理要求资产公司的决策又必须通过子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去落实, 人为增加了环节, 影响了管理效率。
3 高校资产公司出资设立一人公司模式探讨
新《公司法》颁布以后, 高校的资产管理公司在对尚未改制的企业改制中又增加了一种形式, 即设立法人独资有限公司, 也就是通常所称的一人公司。山东大学下属的资产管理公司——产业集团利用一人公司的形式完成了部分小企业的改制, 取得了较好的改制效果。
3.1 一人公司组建的程序
改制为一人公司与改制为传统的有限责任公司程序基本相同, 即:由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学校组织和主持对改制企业进行清产核资, 由中介机构出具企业资产的审计和评估报告;拟定改制方案;由律师事务所出具成立法人独资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书;报教育部审批;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3.2 一人公司管理机构的设置
一人公司的股东是唯一的, 所以新《公司法》中规定一人公司不设股东会, 是否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由一人公司股东自己选择, 即并没有强制要求一人公司必须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 这就意味着以三会并存为模式的法人治理在一人公司中可以不存在。
作为高校资产公司成立的一人公司, 如何在实践中既体现股东的决策职能, 又能很好的发挥董事、管理层、监事的作用, 形成独具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 值得我们探讨。结合山东大学产业集团组建一人公司的经验, 建议如下:
(1) 资产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行使一人公司的股东会及董事会职权, 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一般有限公司中应由股东会、董事会决策的事项由股东决策, 如选择公司管理层、确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等。重大决策由资产公司办公会研究, 要形成决议。
(2) 一人公司不设董事会, 设立一名执行董事, 由股东委派, 可由资产公司管理人员兼任。执行董事对股东负责, 汇报公司工作, 执行股东决定。执行董事不能兼任公司总经理。
(3) 总经理是公司专职工作人员, 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活动, 对执行董事负责。
(4) 公司设立监事会, 由资产公司负责审计、风险管理部门的人员和一人公司员工代表共同组成, 对公司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3.3 一人公司的适用性
以下情况适宜改制或组建一人公司:
(1) 企业规模较小, 业务较为单一, 发展较为稳定, 预期未来资金的需求量不大;
(2) 企业占用学校资源较多, 对学校科技条件依赖较大;
(3) 企业在学校成果转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具有持续的转化能力, 在成果转化和现金回报方面为学校作出了重要贡献;
(4) 技术成果预期收益较高, 但孵化期资金需求量不大, 适合先组建为一人公司, 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 经济效益开始显现、资金需求量增加时, 再考虑引入社会投资者。
3.4 一人公司的局限性
一人公司因为股权单一, 在融入企业发展所需资金、获取社会资源方面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 当公司业务逐步规模扩大时, 也会因资产公司管理层的精力有限而可能影响决策的科学性。
4 相关建议
高校资产公司既可以利用一人公司的形式对所属企业进行改制或重组, 也可以根据转化科技成果的需要出资设立一人公司。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能够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或者已经有明确预期的未来, 再寻求与社会企业、资本市场的合作。
为加强一人公司的管理, 建议如下:
(1) 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公司改制或组建模式, 并非“一股就灵”, 也不能千篇一律。
(2) 加强审计监督, 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要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其间根据工作需要, 可安排资产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进行专项审计。
(3) 确保一人公司与资产公司做到人员分开、资产分开、财务分开, 机构、业务独立, 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 切实规避因无法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财产而导致的连带风险。
摘要:教育部从2005年开始推动全国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 要求所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 通过改制实现高校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 引进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建立和实行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为代表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而我国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公司法》增加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 允许设立一人公司。在高校企业规范化建设中, 将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改制为一人公司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维护学校权益最大化, 形成科技投入与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 成为企业改制的新选择。
关键词:高校产业,一人公司,治理结构
参考文献
[1]卢珺香.国有企业设立的一人有限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发展, 2010, (3) :33-36.
[2]洪鹏.论一人公司的治理[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09, (8) :44-45.
[3]窦玲.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缺陷及防范[J].河北法学, 2010, (2) :151-156.
[4]李昆吾.浅析我国一人公司法律规制之不足及其完善[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5) :153-154.
论宝塔集团设立财务公司的意义 篇8
关键词:财务公司;企业集团;存在必要性;意义
一、简介我国财务公司成立及特性
我国自1987年成立第一家财务公司,历经了近30年的发展,在2008年外部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财务公司在集团财务管理中作用凸显,在企业集团内的地位逐渐提高。目前国内财务公司主要是美国模式的财务公司。美式财务公司是本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是以搞活商品流通,促进商品销售为主要目的,而设立的一类非银行金融机构。这种财务公司依附于制造厂商,是一些大型耐用消费品制造商为了推销其产品而设立的受控子公司,这和我国的财务公司情况较类似。美国的财务公司基于金融开放性特征,从产生之日起,对业务对象就没有特殊限制,业务领域涉及信贷、租赁、证券、保险等各方面。如美国通用电器财务为客户提供消费信贷、抵押融资、特定保险、项目融资、信用卡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我国能源电力、航天航空、石油化工、钢铁冶金、机械制造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各个重要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几乎都有了自己的财务公司,目前国内财务公司,有90%①是国有企业。
二、宝塔石化集团设立财务公司具备的条件
截止2015年末,全国财务公司法人机构共有224家,资产规模6.40万亿元,利润总额582.65亿元②,不良资产率0.11%。财务公司行业有如此大的资产规模和利润总额,遗憾的是此前宁夏没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所以作为宁夏自治区第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宝塔石化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设立无论对于宁夏自治区还是宝塔石化集团都有重大意义。
宝塔石化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扶持的重点骨干企业,核心主营业务是石油炼化和石油化工,关联业务涉及教育、高效清洁煤化工、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生态农业、现代环保等行业。母公司及各级子公司共计89家,集团公司成员单位经济往来密切,结算范围广阔,资金流量非常可观。
但是由于集团内部企业数量众多,存在部分企业拥有资金盈余,盈余资金未有效利用的情况;同时成员单位多头开户、资金无法统一协调和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集团公司从强化集团公司财务管控、发挥集团公司整体优势、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出发,顺应企业集团公司的财务发展方向,决定组建宝塔石化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三、宝塔石化集团成功设立财务公司
宝塔石化集团于2015年5月8日获批《中国银监会关于筹建宝塔石化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批复》,于2016年 3月30日获得《宁夏银监局关于宝塔石化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开业的批复》(宁银监复[2016]16号),并于2016年3月31日获得宁夏银监局颁发的《金融许可证》,2016年4月8日正式挂牌开业。
四、宝塔石化集团设立财务公司的意义
宝塔石化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作为集团内部金融机构,有效整合集团财务资源,推动集团资金管理模式转变,实现资金运营的企业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作为资金运营平台,通过专业化运作,以集团总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对集团资金实施集中管理和运营,有效控制资金风险;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挥自身金融功能,融通集团内外部金融资源,最大限度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确保集团资金安全稳定供给;作为集团金融服务平台,为宝塔集团优化产业结构、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务与支持。
宝塔财务有限公司是宁夏自治区首家获批开业的非银行企业金融机构,填补了宁夏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空白;其次,财务公司的成立,符合“十三五”规划纲要“丰富金融机构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支持经济转型的能力” 的指导,是宁夏自治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上取得的新突破,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为宁夏自治区经济金融加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探索了新的发展道路,必将对宁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五、在“十三五”期间财务公司为企业“走出去”发展发挥的意义
2016年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战略将加速全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为宝塔石化集团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恰逢此时宝塔集团成立了财务公司,作为地处国家内陆“经济特区”的宁夏民营企业,在面临机遇与挑战时,新设立的财务公司在宝塔石化集团“走出去”、区域经济开发、一体化发展、产业链服务等方面都将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企业集团跨境资金管理、外汇风险管理、外汇市场投融资、票据池建设运行、产业链融资以及互联网金融等领域都会有所作为,进而推进宝塔集团公司“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强企”的战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昊.论大型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的必要性及意义[J].2010,(27).
[2]王岩玲.财务公司的“十三五”机遇[N].2016,(02).
设立分公司的请示 篇9
公司党委:
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拟设立党群工作部。该机构涵盖党务、宣传、工会、团、计生、党群绩效考核等职责,其具体职能和人员编制如下:
一、具体职能
1、负责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
2、负责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党员的发展。
3、负责党员的教育培训及党员的接转和党费收缴管理。
4、负责党务文字材料的起草、审核、存档工作。
5、负责宣传报道及通讯员队伍的培训和建设工作。
6、负责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形象的设计、策划与实施。
7、负责报刊、杂志的征订。
8、负责党群档案、印章的管理。
9、负责工会日常管理工作
10、负责团支部管理工作,抓好团员管理、团干部管理、团支部班子建设,做好青年安全监督岗和青年志愿者工作。
11、负责女工委和计划生育的管理工作。
12、负责收集、处理员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13、负责建立和完善党群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并实施绩效考
核工作。
14、负责管理人员、政工类专业人员档案管理、职称评审工作。
二、人员编制
部长1人。职责:全面负责党群管理工作,具体负责党务、工会、团、计生、党群绩效考核等工作;
副部长2人。协助部长开展工作,具体负责宣传、工会、计生,党群绩效考核等工作。
部长由**院党支部副书记***兼任,**、***任副部长。当否,请批示!
设立分公司的请示 篇10
标志牌的请示报告
打鼓坪乡党委、政府:
打鼓坪学校成立于1980年,位于打鼓坪乡南边清明坝村,207国道边。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共九个教学班。现有教师30人,学生298人。其中通学生有200人,学生都是居住在打鼓坪村的七个自然村中,都是沿着207国道上下学,其中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占大部分而且年龄又小。
现207国道扩建,道路交通车辆流量大,且学校路段视野狭窄,车速快,容易出现交通安全事故。教育局领导多次检查后,认为该道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急需设立减速带和交通安全标志牌。
打鼓坪学校至乡政府和农贸市场,沿207国道两边的路肩应要硬化后作为人行道给学生上下学。因为这段路本就窄,而且车辆流量大,加上学生上下学时路就更狭窄了。只有把路肩硬化后,既扩宽了公路的宽度,又可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为了消除我校师生上下学交通安全隐患,杜绝我校师生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恳请相关部门从关注民生,安全防范的角度出发,帮助我校消除学生的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出入平安。
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的上学之路?我们不甚感激!诚谢。
设立分公司的请示 篇11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设立模式;公司制;有限合伙制
私募股权投资PE(Private Equity,PE)是指投资于未上市公司股权,对投资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改善,并最终通过上市或并购退出的业务。PE一般通过基金或公司这种组织形态来开展业务,从目前看,本土PE规模较大的仍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背景的公司发起成立的,如渤海产业基金、绵阳产业基金等。应该说,制度设计决定着PE的生命力,建立市场化的机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PE基业常青的关键,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国有背景下设立的PE总体上制度设计不够市场化,运作不够规范,激励与约束机制双重不足,运作效率和效益不高,因此,我国早期政府拨款建立的大量事业性质的风险投资机构鲜有成功者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有必要对国有背景下的PE的组织形态进行分析与抉择。
一、现行PE基金的主要组织形式
目前在我国的PE基金中,大体上采用公司制、有限合伙制、信托制以及契约等其他方式成立。
(一)公司制
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按照《公司法》组建投资公司,投资者购买公司股份成为股东,由股东大会选出董事会与监事会,再由董事会委任某一投资管理公司或由董事会自己直接来管理基金资产。公司制PE基金是目前我国本土PE的主体,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2009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调查报告》显示,我国2009年新募集的PE机构/基金中,三分之二强的基金仍选用公司制的组织形式。
(二)有限合伙制
2007年6月1日起实行的《合伙企业法》将合伙企业分成普通合伙企业与有限合伙企业两类,加上其后颁布的《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有限合伙制度的合法地位,为成立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提供了法律保障。投资者能够以有限合伙人身份投入资金并承担有限责任,而基金管理人则以少量资金介入成为普通合伙人并承担无限责任,基金管理人具体负责投入资金的运作,并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收取管理费。2009年新募集的PE机构/基金中,有四分之一采取了这种方式,但较2008年的51.9%则大幅降低。
(三)信托制
2007年初银监会颁布了《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对信托公司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加以规范。根据该办法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单个信托计划的自然人人数不得超过50人,合格的机构投资者数量不受限制;信托公司推介信托计划时,不得进行公开营销宣传。根据这一办法成立的信托计划实际上就是信托制私募基金。信托制私募基金一般由具有特定资质的信托公司专营。同时,信托公司一般不负责基金管理,而是委托专门的基金管理人负责,基金管理人收取管理费和业绩提成。然而,受信托渠道及监管限制,2009年新募集的PE机构/基金中,仅有3.25%的基金采取了这种方式。
(四)其他方式
2009年新募集的PE机构/基金中,还有4.07%的基金采取了其他方式,这其中契约型是主要方式,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基金管理人通过投资者签订委托协议,为投资者提供委托理财服务,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也是信托制的一种。
二、各种基金组织形式的优劣分析
应该说,PE基金采取的公司制、信托制或有限合伙制在中国都有其存在的法律基础,只要法律、政策以及监管制度的安排有利于其在PE市场中发挥作用,这几种方式在中国都具有普遍适应性。具体来看,各种组织形式的特点如下:
(一)公司制占主流但仍存在问题
公司制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由来已久,其成熟的治理框架为管理层所熟悉和推崇,而目前国家对PE基金的扶持政策也主要是以公司制为框架建立的,国家有关部门的态度也是支持公司制。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发展创业投资基金(PE的一种)时一律采用公司形式,而我国台湾地区创投基金很发达,其在组织形式上也都是按照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设立的。
从税收角度看,公司制也占有一定的优势。根据我国《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和《企业所得税法》,目前国家关于此类PE基金的税收优惠政策,仅仅是针对公司制创业投资基金。另外,公司制PE的股权转让不会影响到其他股东,而合伙企业由于不是一个独立法人实体,任何一个退股或者转让,整个合伙协议均要重新签订。
但更多从事实务操作的人认为,公司制私募基金并不适合中国,因为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制私募基金在操作的过程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比如我国对公司投资额的有效期有比较严格的限定,投资额在多长时间之内没有使用就要取消,而对于PE基金而言,其投资期限往往是非常灵活的;又比如《公司法》规定注册资本在一定期限内要到位,否则面临工商部门的罚款,而这种要求使得募集来的资金在一定时期成了闲置资金;此外,在《公司法》框架内,企业并购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这无疑限制了PE基金的一种主要退出方式。即使是上面提及的税收优势,公司制也面临另一种窘境:比如社保基金这样的免税主体如果投资到公司制的PE,则在分配之前就要扣除PE机构本身的所得税。
(二)信托制受制于退出渠道
信托制作为PE基金设立方式之一,有着严格的法律基础,而且信托制度所特有的风险隔离特性可以充分保证专业的管理人(公司)对信托财产加以独立运用,从而避免公司制中可能出现的股东对公司的过多干预,提高代理效率,这也是成熟私募股权市场对中介机构管理财产的基本要求。
从运行机制方面看,根植于我国信托制度而产生的PE信托,无论在对于投资者类型界定、私募性质和权益投资导向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私募股权市场的运作机制特征相吻合:首先,2007年颁布的《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关于“信托公司发行、设立信托计划要求委托人为合格投资者”的有关规定较好的界定了参与PE的投资者;其次,该办法关于信托公司推介信托计划时,不得进行公开营销宣传的有关规定体现了私募非公开的性质;再次,上述办法还规定信托计划向他人提供贷款不得超过其实收信托资金余额的30%,则可理解为监管层有意将信托公司发展成为专门从事权益类投资管理活动的金融机构。
当然,信托制的PE基金遇到的最大问题可能来源于退出渠道。按照现行政策,证监会不支持信托资金参与新股上市,尽管银监会《信托公司私人股权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规定了私人股权信托可以通过股权上市、协议转让、被投资企业回购、股权分配等方式实现投资退出,尽管国内私募超过60%是通过此渠道实现增值退出的,但由于IPO渠道受阻,使得信托制的PE基金不能期望于公开上市这条路径,这也是信托制PE基金不受投资者青睐的原因之一。另外,信托制的PE基金在资金交付的承诺制、投资决策委员会等设置方面实现难度较大;且其组织成本较高,不容易得到投资者认同。
(三)有限合伙制优势逐渐显现
有限合伙制是PE基金组织方式的“国际惯例”,其成为主流有三个最为根本的原因:首先,公司制的基础是同股同权,而基金行业的基础是同股不同权,管理人虽然可能只放入1%-2%的股本,但是对基金产生的利润却要享受15%-25%的分成;其次,公司制的出发点是要保护主要股东在重大事项上的决定权,而基金管理行业的出发点却是要尽可能避免有限合伙人的过度干预;再次,公司制要假设公司可以永续运营,但是每一个基金都有自己5-10年的生命周期。有限合伙制在上述三个方面都比公司制更为灵活,也更适合基金行业的具体需要。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有限合伙制可以避免双重征税问题。
但是,有限合伙制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中国是大陆法系国家,在这样的法律体系下的企业制度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和无限责任公司,而我国目前没有无限责任法,如果有限合伙制中的普通合伙人(即通常所说的无限合伙人)行为严重违法,由于我国法律制度、个人征信体系尚待完善,有限合伙人(即通常所说的有限合伙人)如何追索权利还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其次,本次《合伙企业法》修改,虽然增加了有限合伙企业的条款,但由于有限合伙企业不具备完全的法律地位,不能像法人一样完全承担法律责任,即不是独立的法人,无法承担民事责任,更毋论在社会上作为市场主体。
三、国有公司参与设立PE基金的模式选择
从理论上讲,国有公司对于公司制、契约制和有限合伙制三种组织模式都是可采用的。纵观发达国家私募股权的发展历程,一国既有的法律制度对于私募股权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PE的组织模式的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其采取的主要模式也不尽相同,以美国为例,1933年《证券法》,1940年《投资公司法》,1958年的《小企业投资法》,1916年、1976年及1985年《统一有限合伙法》等对不同历史时期美国PE组织模式的变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早期是以公司制为主,而目前有限合伙制模式成为美国私募股权市场的主流模式。英国则主要采用有限合伙公司制、风险和发展资本投资信托及风险投资信托的模式。
从以往经验来看,国有公司设立PE基金时分别采取了公司制、信托制以及有限合伙制等各种方式,如目前的PE基金大多以公司制设立,当然也有一定比例的以有限合伙制方式设立的私募基金,如东方资产旗下公司参与设立的上海五星投资合伙企业就是这样一种类型,还有一些信托公司通过契约方式涉足该领域,而作为中国第一家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基金的组织形式不等同于国外纯粹的公司制、合伙制或信托制基金,而是根据中国国情混合了这三种形式的不同特征,从而带有了典型的中国特色。
结合中国国情,对于国有公司设立PE基金而言,不能简单推断某种制度优于其他制度,鉴于三种模式在中国都具有普遍适应性,且公司制是目前PE基金设立的主流模式,我们认为以公司制为基础、充分吸收有限合伙制组织优势的PE基金设立模式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是一个最佳选择。
具体来说,根据难易程度及监管法规发展程度,有以下三种组建方式:
模式一:管理公司作为无限合伙人参与有限合伙企业设立。目前采用有限合伙企业方式设立的国内PE基金,一种结构是管理公司和无限合伙人(两者都采用有限责任公司形式)混为一体,具体的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国有公司可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参与管理公司的设立,鉴于《合伙企业法》第三条规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国有公司必须是非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才能担任有限合伙企业中的普通合伙人”,管理公司股东应不少于2家,国有公司可结合自身情况,与其他机构联姻组成管理公司,甚至与自身子公司等关联方组成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管理公司也未尝不可。(以下模式中涉及到的管理公司组建方式均与此相同)
另外,根据相关规定,管理公司通常要满足一定的注册资本的要求(例如,在北京注册一家内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需要至少3000万人民币的注册资本)。同时,作为无限合伙人,按照市场惯例需向有限合伙企业进行投资,投资比例一般为认缴总额的1%。
这种混为一体的模式其优势在于管理公司的股东仅以出资为限对其债务负责,不会因为无限合伙人对有限合伙企业的无限责任而承担无限责任,除非有事由导致揭开管理公司面纱。就承担责任而言,公司制无限合伙人的股东显然优于合伙制无限合伙人的普通合伙人。另外,在该结构下,可以直接基于无限合伙人从有限合伙企业获得的利润和管理费实现对管理团队必要的激励。
但这种结构面临的问题是,管理公司和无限合伙人混为一体,如果无限合伙人由于经营有限合伙企业事务而承担法定无限责任,其作为无限合伙人的利润和其同时作为管理公司收取的管理费以及自身的注册资本将受到侵蚀。
模式二:管理公司和无限合伙人有效分离。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是对无限合伙人和管理公司进行法律上的有效分离,例如,可采用以下结构,如图2所示。
这种结构下,管理公司和无限合伙人是各自独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团队在管理公司层面运作,管理公司的设立满足一定的注册资本的要求。同时,无限合伙人通常根据市场惯例向有限合伙企业进行投资,所以无限合伙人也需要一定的资本,无限合伙人对有限合伙企业的投资可以由来自于管理公司的资本解决。
无限合伙人的设置在满足公司法的前提下,只要董事会通过管理公司的投资决策委员会作出的投资决定即可,无限合伙人的管理成本相对较小。同时,由于法律设置上的区隔,无限合伙人对有限合伙企业的无限责任不影响管理公司的利益(前提是公司面纱原则未被影响)。另外,在税务筹划上,由于无限合伙人的收入在分配给管理公司的时候可以视为居民企业间的分红而免税,模式二对于管理公司的股东来说承担的税负和模式一是相同的。
模式三:引入特殊有限合伙人概念。对于如何设置管理公司和无限合伙人,在境外PE基金运作中还有一种模式值得借鉴,即在管理公司层面引入特殊有限合伙人概念,如图3所示。
在上述架构中,管理公司和无限合伙人都是有限责任公司,无限合伙人向有限合伙企业进行少量现金出资(如果地方规定有特别的要求,如上海和天津),或不以现金出资而以劳务出资。作为特殊有限合伙人的管理公司向有限合伙企业以现金出资,满足其他有限合伙人对管理人的风险共担的要求。同时,无限合伙人负责运营有限合伙企业的事务,无限合伙人的收益分成可以通过分红的方式流回管理公司。因为无限合伙人的注册资本不大,所以无限合伙人的收入不会由于无限责任而受到太大损失;而特殊有限合伙人同时作为管理公司收取管理费。另外,同模式一和二相比,管理公司的股东承担的税负是相同的,只是由于加入特别有限合伙人,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权利义务需要加以特别规定。
该模式在成熟的国际私募基金中并不鲜见(尽管也有一定的争议),但在目前的中国市场可能面临挑战。一方面,其他有限合伙人是否会同意该种安排,是否认为这种安排是无限合伙人对无限责任的一种逃避。另一方面,审批机构是否能够接受特殊有限合伙人的设置。由于这些原因,模式三有待市场接受和审批机构的认可,但从法理上来说该模式并不违反中国法律的规定。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中国PE目前处于发展初期,有限合伙人对于无限合伙人的无限责任十分看重,作为国有公司发起设立的PE基金,由于基金协议限制一个基金的杠杆率,限制基金的对外担保行为,限制基金投资于使基金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实体当中,对外投资一般来说不会导致基金资不抵债,国有公司因此而承担损失的可能性不大。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无限合伙人的所作所为最终会接受市场的惩罚,优秀的无限合伙人对自身的既往业绩是十分谨慎的,这也需要此类基金秉持稳健的经营风格。
综上,国有公司在设立私募股权基金时,可主要考虑模式一和模式二,当然,国内的PE基金在经历过初期阶段之后,随着相关法律的不断健全,投资者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无限合伙人的情况和市场对合伙企业文化的理解应该会有进一步的发展,新的模式设置可能会产生。
参考文献:
1、柏林.有限合伙形势下私募股权基金的架构[J].法制与社会,2008(4).
2、李建华,张文文.私募股权投资信托与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发展[J].世界经济,2007(5).
3、孙逊.浅析人民币基金的三种架构[DB/OL].ChinaVenture,http://news.chinave
nture.com.cn / 2 / 20100415 / 35363.shtml.
2010-04-15.
设立分公司的请示 篇12
公司的成立始于公司获准登记, 成立后方获得民事行为能力。但是在现代经济理念中, 公司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营利性是公司的本质特征, 价值最大化是公司经营的最根本目标, 因此效率优先是公司经营的根本理念。所以, 现在的很多公司在尚未获准登记前, 公司的发起人实际已经开始以公司的名义为公司的设立进行筹备, 如购买设备厂房、招聘员工, 甚至为即将设立的公司商谈业务、签订合同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公司设立必须具备的条件的规定, 公司必须有经营场所。可见, 公司成立后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 有些在公司成立前就已产生。而产生这些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即设立中公司的行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并未就有限责任公司设立中公司行为作出规定。直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三) 》 (以下简称《公司法司法解释 (三) 》) 出台, 方对设立中公司行为进行了相关规定。
二、设立中公司行为的范围
设立中公司行为的范围主要包括时间范围、主体范围和内容范围。
(一) 设立中公司行为的时间范围
一般认为设立中公司系指发起人签订发起人协议或者达成发起合意时起至设立登记完成前尚未取得公司法人资格的组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适用公司法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 (2003年6月3日) 也规定:设立中公司是指为履行公司设立必要行为而存在的组织, 始于公司章程或设立协议签订之日, 终于公司营业执照签发之日。《公司法司法解释 (三) 》没有对设立中公司行为进行规定, 但规定:为设立公司而签署公司章程、向公司认购出资或者股份并履行公司设立职责的人, 应当认定为公司的发起人, 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时的股东。在司法实践中, 发起人开始筹划设立公司的时间可能会早于章程签署之日, 在此阶段有可能已经存在为设立公司而进行的相关民事行为。此时发起人之间会订立关于公司设立事项的协议或达成相关合意, 此类协议被称为设立协议或发起人协议。设立协议与公司章程的根本区别在于法律效力的不同。发起人协议是由全体发起人签订, 调整的是发起人之间的关系, 故其仅对公司设立过程中的事务进行规范。公司章程调整的是各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公司管理机构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 其效力期间主要为公司设立后的整个存续过程。因此, 笔者认为设立中公司行为的时间范围仍为自发起人签订发起人协议或者达成合意时起至设立登记完成前止, 对于《公司法司法解释 (三) 》第一条中关于发起人的规定应该理解为:除了通常认为的为了设立公司签订发起人协议或者达成合意的人外还包括为设立公司而签署公司章程、向公司认购出资或者股份并履行公司设立职责的人, 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时的股东。
(二) 设立中公司行为的主体范围
虽然设立中公司行为的时间范围为自发起人签订发起人协议或者达成合意时起至设立登记完成前止。但显然, 不是所有参与发起人协议起草、讨论、协商、签署的人均为设立中公司行为的主体。设立中公司行为的主体仅限于发起人, 其他的人员均不能作为设立中公司行为的主体, 非发起人所从事的与公司设立相关的活动, 仅能按委托关系或个人行为进行处理。
(三) 设立中公司行为的内容范围
设立中公司行为的界定需满足目的性限制和合理性限制的要求。目的性限制是指必须是因设立公司所为的相关行为, 凡是与设立公司行为无关的, 都应由作出该行为的发起人承担责任。合理性限制是指因设立中公司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应当是在合理范围内的, 不得超过必要的限度。
三、设立中公司行为的法律后果
设立中公司系指发起人签订发起人协议或者达成发起合意时起至设立登记完成前尚未取得公司法人资格的组织。在这个阶段, 各发起人以设立公司为目的而结合, 基于发起人之间签订的设立协议或者公司章程, 履行各自的义务。该设立协议属于合伙协议, 各发起人都是合伙成员, 但该合伙组织不具有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
虽然关于设立中公司行为的司法解释出台不久, 但在实践中, 设立中公司行为存在已久。结合司法解释, 可以将实践中的设立中公司行为分为以下三种:1.发起人为设立公司以自己名义对外签订合同;2.发起人以设立中公司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3.发起人因履行公司设立职责所实施的其他行为。上述三种行为在公司成立与否及行为结果等不同情况下, 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也有所不同。
(一) 发起人为设立公司以自己名义对外签订合同的法律后果
依据《公司法司法解释 (三) 》第二条的规定:在公司成立后, 如公司对该合同予以确认或已经实际享有合同权利或者履行合同义务的, 合同相对人可以请求该发起人或者公司承担合同责任。其实对于此类法律后果的承担方式类似于合同法隐名代理行为后果的承担。公司成立后享有介入权, 合同相对人享有选择权。但为了防止发起人滥用权力, 对于相对人享有选择权的前提进行了限制, 即公司明示确认或者通过实际享有合同权利或履行合同义务的方式默认其愿意接受公司成为合同主体时, 合同相对人可要求公司承担合同义务。在公司作出明示确认或默认后, 合同相对人必须对合同责任的承担方进行选择, 二者任选其一作为被告, 一旦选择确定, 将不得任意变更选择结果, 也不能要求发起人及公司承担连带责任或者补充责任。
公司未成立, 合同相对人可以请求该发起人承担合同责任。但对于有多个发起人的设立中公司, 合同相对人是否可以要求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则存在争议。有的观点认为, 该发起人签订合同的行为是以设立公司为目的, 系代表设立中公司所为的民事行为, 设立中公司系全体发起人为设立公司而形成的临时性组织, 公司未成立的, 合同责任应当由该设立中公司承担, 设立中公司是一个由全体发起人组成的合伙组织, 全体发起人作为该合伙组织的合伙人, 应当对该后果承担连带责任。有的观点认为, 合同具有相对性, 合同系该发起人以个人名义签订, 在无法律规定合同后果应由其他个人或组织应当对该后果承担责任的情况下, 合同相对人不能直接要求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 至于该发起人和其他发起人之间另有约定的, 在该发起人向合同相对人承担责任后, 可以依据发起人之间的约定进行追偿。有的观点认为应当分两种情况, 如果公司设立时全体发起人指定该发起人为公司设立事务的执行人或签订合同时全体发起人对该合同予以确认的, 则该发起人以设立公司为目的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应当由全体发起人承担, 如果发起人之间没有相应的协议或其他发起人未对该发起人的行为进行确认, 则合同相对人仅能要求该发起人承担合同后果。笔者认为, 合同具有相对性, 即合同只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发生法律效力, 因此合同相对人只能向该发起人主张合同权利。但是合同相对人有证据证明该发起人系代表设立中公司签订合同或其他发起人授权该发起人处理设立中公司相应事务的, 应当由全部发起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合同相对人与该发起人恶意串通损害设立中公司及其他发起人利益的除外。部分发起人在承担清偿责任后, 依照《公司法司法解释 (三) 》的规定, 可以按照约定的责任承担比例分担责任, 没有约定责任承担比例的, 按照约定的出资比例分担责任, 没有约定出资比例的, 按照均等份额分担责任。
(二) 发起人以设立中公司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的法律后果
公司成立后, 应当由成立后的公司享有合同的权利, 承担合同的义务。但公司有证据证明发起人利用设立中公司的名义为自己的利益与相对人签订合同的, 公司可以此为由主张不承担合同责任, 但相对人为善意的除外 (《公司法司法解释 (三) 》第三条) 。该司法解释的规定, 避免了发起人利用公司的名义逃避、转移债务的行为。但在司法实践中的情况显然会更加复杂。如公司和发起人各取得部分合同利益, 且相对人明知的, 公司以此为由不主张承担合同责任的, 法院是否还予以支持。有的意见认为应当按照合同相对性, 先由公司承担合同责任, 公司承担责任后可以要求发起人返还发起人占有的合同利益;有的意见认为, 公司和发起人共同享有合同利益, 相对人可将公司、发起人作为共同被告, 要求公司、发起人对合同责任承担连带责任。笔者认为, 可参照表见代理的规定:行为人超越代理权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 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由行为人承担责任。合同相对人可以要求设立后的公司进行追认, 公司取得部分权益, 视为对合同部分予以追认, 对该部分应当由设立后的公司承担合同责任, 公司不予确认的部分, 由签订合同的发起人承担责任。
公司未成立的, 合同相对人可以要求全体或者部分发起人对合同责任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设立中公司系全体发起人为了设立公司而组成的一个合伙组织, 全体合伙人应当对合伙人的经营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发起人以设立中公司的名义订立的合同, 应当由该合伙组织的全体成员承担连带责任。但是, 笔者认为, 为了避免合同相对人与部分发起人恶意串通损害其他发起人的利益, 除了按照《公司法司法解释 (三) 》第四条第二款的规定, 部分发起人承担责任后享有追偿权外, 如果合同相对人与部分发起人恶意串通损害其他发起人的利益, 其他发起人可以以此抗辩不承担合同责任。如果合同相对人为善意, 而合同利益由部分发起人享有, 则其他发起人在承担责任后, 可以向享有合同利益的发起人进行追偿。
(三) 发起人因履行公司设立职责所实施的其他行为的法律后果
发起人因履行公司设立职责造成他人损害的, 公司成立后, 受害人可要求公司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公司未成立的, 受害人可要求全体发起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公司或者无过错的发起人承担赔偿责任后, 可以向有过错的发起人追偿 (据《公司法司法解释 (三) 》第五条) 。但是司法解释对于有过错的发起人的赔偿责任的多少与其过错程度的大小是否有关, 未作出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对于发起人履行职责的行为应当按照过错大小确定追偿范围。发起人存在故意的, 公司可以就已承担的大部分赔偿责任进行追偿;发起人存在重大过失的, 可以就已履行的部分赔偿责任进行追偿;发起人存在轻微过失的, 公司可对发起人进行适当追偿。同样公司未成立的时候, 追偿范围也应当按照上述原则进行确定, 未获得追偿部分按照《公司法司法解释 (三) 》第四条第二款的规定由全体发起人进行分担。
摘要:设立中公司行为引起的纠纷是近些年在审判实践中开始逐渐增多的新型公司法案件, 因生效的审判案例较少, 笔者就有限责任公司设立中公司行为在实践中的体现和处理结合审判实践, 进行探讨 (文章中所称公司仅指有限责任公司) 。
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设立中公司,探讨
参考文献
[1]奚晓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司法解释 (三) .清算纪要理解与适用[M].人民法院出版社.
[2]米兴平.公司设立的合法性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
[3]李前伦.论设立中公司之行为效力与责任承担[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08年 (第10卷) .
【设立分公司的请示】推荐阅读:
关于设立融资新担保有限公司的请示08-10
公司设立的条件09-01
证券公司设立子公司的流程05-09
设立公司08-19
公司设立须知07-24
公司设立中的民事责任07-29
关于设立公司小车班的通知07-05
集团公司的设立条件和程序08-26
公司瑕疵设立制度06-16
拟设立公司声明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