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研组计划博客

2024-08-08

高三语文教研组计划博客(精选5篇)

高三语文教研组计划博客 篇1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沟通课堂内外,积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积极为学生构建开放式的教学平台,努力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2、积极推进“读写诵”教学活动

本学期我们将在上一学年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读写诵”三线并进的语文教学活动,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大家互相探讨,积极思考,使实验能够取得长久的最大效益。

(1)读

开展班级共读活动。本学期我们打算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为孩子们大量借阅一些经典优秀的课外读物,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利用阅读课、课间、中午课前时间及双休日广泛开展读书活动,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让学生在阅读中巩固所学知识,扩大阅读量和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写

继续鼓励学生坚持每周写两到三篇小练笔。

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结尾……自自然然地体现从读到写,读写结合。教材的安排是有限的,关键的是老师要形成这样的意识,特别是在高年级,读写结合的形式应该更加丰富。写作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开始练习写真实的作文,写有情有意(有中心);有血有肉(内容具体);有声有色(生动);有条有理(结构清楚)的作文。继续巩固修改文章的方法。注重有目的、有计划的上好作文指导课,丰富学生的积累,调动写作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诵国学书苑

落实晨读《国学书苑》的诵读。督促学生背诵《国学书苑》里的古诗文,并定期抽查学生背诵,对学生的背诵进行不定期的全程跟踪,并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诗文,使学生对传统的经典诗文能有更多的了解。不要求背诵的现代文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

3、落实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活动每个单元我们都安排了主备人,虽然时间紧,但我组老师见缝插针地进行集体备课,确保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时间。主备人根据每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制定出可行的教学方案,供组员在集体备课时相互讨论,并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最终确定教学方案,教后及时写好教学反思。

4、加强业务学习

在保证集体备课的同时,积极加强业务学习,认真钻研教材,可以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些课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5、组织听课评课

本学期将会有许多听课的机会,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保证每位老师听课超过15节。鼓励年轻老师多听课评课,在评课时,要有自己的想法,要认真撰写听课小结,并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扬长避短,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6、教师相互取长补短

我们组是一个新老结合的组,组里有四个年轻教师,他们年轻,富有朝气,易于接受新事物,我们希望能够发挥老教师的带头作用,调动新教师的学习热情,争取让他们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挑大梁。

7、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鼓励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并督促学生加强体能训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本学期,我们全组老师将投入更多的心血,保持一如既往的责任心,相信通过一个学期的辛勤耕耘,一定会取得应有的成绩!

高三历史教研组备课计划(通用) 篇2

以历史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解题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扎实抓好专题教学,加强学法指导,坚持高效训练,力争我校在明年高考中历史学科取得理想成绩。

二、反复研究推敲20__年高考历史试题,把握历史高考脉搏。

开学后,我们多次召开备课组会议,分析20__年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其中包括试卷结构及知识结构设计、试卷特点、答题情况、问题分析等;并就我校学生及现在高三复习情况进行集体讨论,商讨今年高三复习的应对措施。一致认为20__年历史试题与往年相比基本上保持了相对稳定性,主观题与客观题基本上还是学生所熟悉的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所给材料与学生练习时的材料大体基本吻合,但问题的设计与平时练习相比较为新颖。那么20__年的历史高考变化也不可能太大,应该是大体上继承20__年高考命题的趋势。所以今年的复习在沿袭去年复习的基础上,加大对学生进行原始材料的分析,真题训练,评析史学观点的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策略。

1、复习进度规划:

(1)一轮复习:20__年12月初完成。由于在进入高二第二学期时我们就开始了一轮复习,已经复习完了必修一。本学期一轮复习主要是必修二、必修三和选修课的学习,三本书的复习,时间较长,预计在12月初完成。

一轮复习本着讲全讲细讲透的原则,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强调教学效果。力争在扎实的第一轮复习中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双基”,为二轮复习做好充足的准备。

(2)二轮复习:20__年12——20__年3月底。指导学生尝试从新的角度去重新认识教材、整合教材。比如对于世界史,可以按照国别史去认识,也可以按照世界史的阶段特征去复习;对中国史以通史的形式复习,按照历史分期去把握;在综合复习阶段,可以把中国历史放到世界史的大背景下去掌握,也可以以中国历史为线索去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夯实基础的同时,进行知识网络的系统归类,知识的整理归纳。

(3)三轮复习:20__年4月至考前。根据两轮复习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第三轮复习,选取若干学科热点专题进行讲解。全面复习巩固,完善知识体系,把握高考思路。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能力。选取一些好题重新组合进行考试和练习,并对热点、重点进行针对性分析,指导学生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并进行考前辅导。查漏补缺,挖掘学生潜能,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优秀学生的成绩。并且做好学生的考前思想工作。

2、应对措施:

(1)课堂教学: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强调教学效果。继续坚持课前阅读,让学生意识到课本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一定要扎实打好基本功,才能有所突破和进步。精编教案,确定每一节课中重要知识点需要讲清的问题;确定每一节课中需要把握的重大隐性知识点(包括教材中的历史地图、图片、漫画、文字材料、小字等中的重要信息);确定每一节课中重要知识点应与哪些古今中外相关点进行比较与整合;确定一节中哪些重要知识点需要作适度的课外拓展;确定一节或一章新授结束后需要梳理的重要线索。指导学生依据考纲掌握知识点前提下形成知识的专题化、系统化、网络化,构建整体结构和知识体系。

(2)为解决一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是很扎实,基本概念不清楚的问题,在今后的复习中,我们增加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默写基础知识这一环节,四名学生去黑板上默写,其他学生在默写本上默写,教师带领学生更正黑板上默写的情况,其他同学的默写本上交,教师再进行批阅。

(3)继续进行高考历史天天练,督促学生复习跟紧教师,每天坚持做基础天天练,每周学生交两次,教师认真批阅,利用晚自习时间讲解,学生讲解和教师讲解相结合。

(4)练习题精选,训练过程优化,试卷讲评有针对性。

①精心选题。无论是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周测试题、单元测试等,我们都不用成题,而是自己组织练习题,制定练习题的原则是必须符合学生实际,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基础知识,杜绝偏题、怪题,试题难易结合。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为准绳,认真取舍,精选适量的作业。

②加强规范化训练,保证不因规范化问题而无谓失分。训练要采用限时、闭卷的形式;使用答题卡(选择题)和答题纸(非选择题)。培养学生注意审题的规范。注意书写的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以及语言的术语化等。

③精心批改、及时讲评。限时训练应做到逢练必批,逢批必评。为了更好地消化知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技巧我们做到了试卷反馈不超过24小时,并认真分析试卷,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弥补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知识的空白点,使教学质量向前跨进一步,为全面的教学夯实基础。

(5)加强高考研讨,实现备课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①备教材,统一教学基本内容:

②备作业,统一练习内容:确定晚自习作业的作业量与内容、难易度,明确收集、精选试题的分工;研究练习批改的多样化的有效方法,如面批、精批即在学生典型错误处写出指导意见、选批(以重点生为主,兼顾其他学生)、自批即教师讲明解题思路或关节点,让学生自批或互相批改;晚自习作业的答案由课代表及时公布,选讲错误率高的试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类似问题的解法归纳。

③备检测。总之,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备课组要搞好集体备课,进行教学研究,每次活动要有记载,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资源共享,努力提高整体成绩。此外,备课组将开展扎实的听课评课活动。通过这种形式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6)以考试和试卷讲评为手段,逐步形成解题规范和技巧。

合理安排周考与大型考试。研究周练内容与难度,安排好批阅工作;制定迎考策略:含学生复习进度、教师引导复习的方式与内容、考前强化练习等;及时分析每次测试体现的教与学两方面存在问题,确定解决措施。坚持限时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讲究答题规范。加强格式,书写,文字组织,表达逻辑等指导。

(7)加强信息交流的力度,使备考稳步前进。

加强高考信息收集,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研究近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注意高考发展的趋势。

高三语文教研组计划博客 篇3

一、学生总体情况:

高三12-25班是我校文科班,三个班共810人,其中12-15班为史生班,16-21班为史政班,22-25班为史地班。本届相当一部分学生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层次参差不齐,对历史的学习方法还不能比较好地掌握,二卷答题不规范,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与高考的要求和学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一轮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一、学生总体情况:

高三12-25班是我校文科班,三个班共810人,其中12-15班为史生班,16-21班为史政班,22-25班为史地班。本届相当一部分学生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层次参差不齐,对历史的学习方法还不能比较好地掌握,二卷答题不规范,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与高考的要求和学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一轮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高三12-25班是我校文科班,三个班共810人,其中12-15班为史生班,16-21班为史政班,22-25班为史地班。本届相当一部分学生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层次参差不齐,对历史的学习方法还不能比较好地掌握,二卷答题不规范,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与高考的要求和学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一轮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二、定好基调,做好计划:

第一轮复定下的基本基调是:“踏实、准确、稳步”。

踏实:依纲据本梳理课本知识,穿插小专题。延伸和加深要适度,照顾全体学生,注重夯实基础,扎扎实实,讲得实在,练到实处,达到实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掌握讲到位、练到位。训练中突出重点,讲究效果。除了重点内容要训练外,要求重点抓好基础题和中档题的训练,狠抓错题过关,提倡“小题大做”。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注重总结规律,不断提高。我们要求学生自己在复习过程中总结提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探索解题规律,把教师的教学思路内化为自己的自觉意识。

准确:就是要瞄准考纲,准确定位,把准难度,讲练准确。

稳步:稳步推进,稳中取胜。不单纯追求进度,以知识是否掌握到位为基本依归。

三、教学任务:

1、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

2、加强综合训练,讲练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及思维能力。

四、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内容:

1、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2、开展重点章节、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的教学讨论,轮流主备。

3、统一教学进度。

4、统一考试的要求与范围,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共同总结考试中以及教学中的问题。

5、及时学习2009和2010新高考的相关理论和最新信息与要求,做到教学目明确,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6、集备要求:

第一轮复定下的基本基调是:“踏实、准确、稳步”。

踏实:依纲据本梳理课本知识,穿插小专题。延伸和加深要适度,照顾全体学生,注重夯实基础,扎扎实实,讲得实在,练到实处,达到实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掌握讲到位、练到位。训练中突出重点,讲究效果。除了重点内容要训练外,要求重点抓好基础题和中档题的训练,狠抓错题过关,提倡“小题大做”。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注重总结规律,不断提高。我们要求学生自己在复习过程中总结提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探索解题规律,把教师的教学思路内化为自己的自觉意识。

准确:就是要瞄准考纲,准确定位,把准难度,讲练准确。

稳步:稳步推进,稳中取胜。不单纯追求进度,以知识是否掌握到位为基本依归。

三、教学任务:

1、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

2、加强综合训练,讲练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及思维能力。

四、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内容:

1、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2、开展重点章节、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的教学讨论,轮流主备。

3、统一教学进度。

4、统一考试的要求与范围,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共同总结考试中以及教学中的问题。

5、及时学习2009和2010新高考的相关理论和最新信息与要求,做到教学目明确,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6、集备要求:

踏实:依纲据本梳理课本知识,穿插小专题。延伸和加深要适度,照顾全体学生,注重夯实基础,扎扎实实,讲得实在,练到实处,达到实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掌握讲到位、练到位。训练中突出重点,讲究效果。除了重点内容要训练外,要求重点抓好基础题和中档题的训练,狠抓错题过关,提倡“小题大做”。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注重总结规律,不断提高。我们要求学生自己在复习过程中总结提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探索解题规律,把教师的教学思路内化为自己的自觉意识。

准确:就是要瞄准考纲,准确定位,把准难度,讲练准确。

稳步:稳步推进,稳中取胜。不单纯追求进度,以知识是否掌握到位为基本依归。

三、教学任务:

1、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

2、加强综合训练,讲练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及思维能力。

四、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内容:

1、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2、开展重点章节、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的教学讨论,轮流主备。

3、统一教学进度。

4、统一考试的要求与范围,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共同总结考试中以及教学中的问题。

5、及时学习2009和2010新高考的相关理论和最新信息与要求,做到教学目明确,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6、集备要求:

准确:就是要瞄准考纲,准确定位,把准难度,讲练准确。

稳步:稳步推进,稳中取胜。不单纯追求进度,以知识是否掌握到位为基本依归。

三、教学任务:

1、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

2、加强综合训练,讲练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及思维能力。

四、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内容:

1、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2、开展重点章节、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的教学讨论,轮流主备。

3、统一教学进度。

4、统一考试的要求与范围,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共同总结考试中以及教学中的问题。

5、及时学习2009和2010新高考的相关理论和最新信息与要求,做到教学目明确,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6、集备要求:

稳步:稳步推进,稳中取胜。不单纯追求进度,以知识是否掌握到位为基本依归。

三、教学任务:

1、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

2、加强综合训练,讲练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及思维能力。

四、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内容:

1、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2、开展重点章节、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的教学讨论,轮流主备。

3、统一教学进度。

4、统一考试的要求与范围,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共同总结考试中以及教学中的问题。

5、及时学习2009和2010新高考的相关理论和最新信息与要求,做到教学目明确,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6、集备要求:

三、教学任务:

1、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

2、加强综合训练,讲练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及思维能力。

四、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内容:

1、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2、开展重点章节、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的教学讨论,轮流主备。

3、统一教学进度。

4、统一考试的要求与范围,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共同总结考试中以及教学中的问题。

5、及时学习2009和2010新高考的相关理论和最新信息与要求,做到教学目明确,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6、集备要求:

1、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

2、加强综合训练,讲练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及思维能力。

四、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内容:

1、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2、开展重点章节、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的教学讨论,轮流主备。

3、统一教学进度。

4、统一考试的要求与范围,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共同总结考试中以及教学中的问题。

5、及时学习2009和2010新高考的相关理论和最新信息与要求,做到教学目明确,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6、集备要求:

2、加强综合训练,讲练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及思维能力。

四、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内容:

1、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2、开展重点章节、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的教学讨论,轮流主备。

3、统一教学进度。

4、统一考试的要求与范围,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共同总结考试中以及教学中的问题。

5、及时学习2009和2010新高考的相关理论和最新信息与要求,做到教学目明确,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6、集备要求:

四、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内容:

1、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2、开展重点章节、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的教学讨论,轮流主备。

3、统一教学进度。

4、统一考试的要求与范围,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共同总结考试中以及教学中的问题。

5、及时学习2009和2010新高考的相关理论和最新信息与要求,做到教学目明确,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6、集备要求:

1、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2、开展重点章节、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的教学讨论,轮流主备。

3、统一教学进度。

4、统一考试的要求与范围,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共同总结考试中以及教学中的问题。

5、及时学习2009和2010新高考的相关理论和最新信息与要求,做到教学目明确,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6、集备要求:

2、开展重点章节、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的教学讨论,轮流主备。

3、统一教学进度。

4、统一考试的要求与范围,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共同总结考试中以及教学中的问题。

5、及时学习2009和2010新高考的相关理论和最新信息与要求,做到教学目明确,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6、集备要求:

3、统一教学进度。

4、统一考试的要求与范围,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共同总结考试中以及教学中的问题。

5、及时学习2009和2010新高考的相关理论和最新信息与要求,做到教学目明确,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6、集备要求:

4、统一考试的要求与范围,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共同总结考试中以及教学中的问题。

5、及时学习2009和2010新高考的相关理论和最新信息与要求,做到教学目明确,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6、集备要求:

5、及时学习2009和2010新高考的相关理论和最新信息与要求,做到教学目明确,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6、集备要求:

6、集备要求:

a.备教材,统一教学基本内容:确定每一节课中重要知识点需要讲清的问题;确定每一节课中需要把握的重大隐性知识点(包括教材中的历史地图、图片、漫画、文字材料、小字等中的重要信息);确定每一节课中重要知识点应与哪些古今中外相关点进行比较与整合;确定一节中哪些重要知识点需要作适度的课外拓展;确定一节或一章新授结束后需要梳理的重要线索。

b.备作业,统一练习内容与检测步骤:明确背书进度与检查办法,如利用课间、自习课,特别是晚自习前一段时间;确定晚自习作业的作业量与内容、难易度,明确收集、精选试题的分工;研究练习批改的多样化的有效方法,如面批、精批即在学生典型错误处写出指导意见、选批(以重点生为主,兼顾其他学生)、自批即教师讲明解题思路或关节点,让学生自批或互相批改;晚自习作业的答案由课代表及时公布,选讲错误率高的试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类似问题的解法归纳。

c.备检测,合理安排周考与统测:研究周练内容与难度,安排好批阅工作;敲定迎考策略:含学生复习进度、教师引导复习的方式与内容、考前强化练习等;及时分析每次测试体现的教与学两方面存在问题,确定解决措施。

d.备教法、学法问题

e.备培优、补差策略(这里的差生指有效生、临界生中历史薄弱的)

五、备考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1.加强高考研讨,实现备课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高三历史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定在周日晚上和周三下午第七节课。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备课组要搞好集体备课,进行教学研究,每次活动要有记载,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资源共系享,努力提高整体成绩。此外,备课组将开展扎实的听课评课活动。老师之间要互相多听课多评课,通过这种形式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2.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着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严格依照新课、第一轮讲全讲细讲透的原则,认真贯彻市教研室的“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身情况有所创新,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强调教学效果。力争在扎实的第一轮教学中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双基”,为下学期的二轮复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坚持改进和完善“导学—发现”模式,用选择题训练和提问的方法坚持学生课前基础知识的回顾,用“导读思考”逐步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构架,夯实基础知识,用“导析”逐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历史概念,专有名词,历史结论,为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对考点精析精练。分层教学,采取扶优培差促中间策略。

3.以考试和试卷讲评为手段,逐步形成解题规范和技巧。

在高三两个学期,坚持一个星期一份练习卷,限时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讲究答题规范。加强格式,书写,文字组织,表达逻辑等指导。加大对学生客观题(选择题)的训练,促成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巩固课文。通过考试题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高考十项能力要求,使学生有意识储备基础知识,提高考试能力.。认真做好每次考试质量分析,主要在于发现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解决的基本对策,以试卷分析为依托,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帮助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学习方法中的不足,加强对优生的鼓励,激励其继续进步。

4.加强信息交流的力度,使备考稳步前进。

加强高考信息收集,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研究近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上海、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的高考题,注意高考发展的趋势,还研究近09考试大纲,加强高考信息的交流工作与校级联系,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向老教师学习,加大教研组老师之间的交流,吸取各位教师之优点。

5.通过临界生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营造师生之间交流互信的气氛,促成学生主动学习,加大对临界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两大题型的特点解题技巧进行分析,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解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一些史学观点训练;对部分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心身投入学习。

六、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中旬5个月)

第二轮复习(从2010年1月至4月初共3个月)

第三轮复习(从2010年5月至6月初共1个月)

七、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具体活动:

b.备作业,统一练习内容与检测步骤:明确背书进度与检查办法,如利用课间、自习课,特别是晚自习前一段时间;确定晚自习作业的作业量与内容、难易度,明确收集、精选试题的分工;研究练习批改的多样化的有效方法,如面批、精批即在学生典型错误处写出指导意见、选批(以重点生为主,兼顾其他学生)、自批即教师讲明解题思路或关节点,让学生自批或互相批改;晚自习作业的答案由课代表及时公布,选讲错误率高的试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类似问题的解法归纳。

c.备检测,合理安排周考与统测:研究周练内容与难度,安排好批阅工作;敲定迎考策略:含学生复习进度、教师引导复习的方式与内容、考前强化练习等;及时分析每次测试体现的教与学两方面存在问题,确定解决措施。

d.备教法、学法问题

e.备培优、补差策略(这里的差生指有效生、临界生中历史薄弱的)

五、备考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1.加强高考研讨,实现备课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高三历史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定在周日晚上和周三下午第七节课。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备课组要搞好集体备课,进行教学研究,每次活动要有记载,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资源共系享,努力提高整体成绩。此外,备课组将开展扎实的听课评课活动。老师之间要互相多听课多评课,通过这种形式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2.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着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严格依照新课、第一轮讲全讲细讲透的原则,认真贯彻市教研室的“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身情况有所创新,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强调教学效果。力争在扎实的第一轮教学中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双基”,为下学期的二轮复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坚持改进和完善“导学—发现”模式,用选择题训练和提问的方法坚持学生课前基础知识的回顾,用“导读思考”逐步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构架,夯实基础知识,用“导析”逐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历史概念,专有名词,历史结论,为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对考点精析精练。分层教学,采取扶优培差促中间策略。

3.以考试和试卷讲评为手段,逐步形成解题规范和技巧。

在高三两个学期,坚持一个星期一份练习卷,限时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讲究答题规范。加强格式,书写,文字组织,表达逻辑等指导。加大对学生客观题(选择题)的训练,促成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巩固课文。通过考试题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高考十项能力要求,使学生有意识储备基础知识,提高考试能力.。认真做好每次考试质量分析,主要在于发现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解决的基本对策,以试卷分析为依托,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帮助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学习方法中的不足,加强对优生的鼓励,激励其继续进步。

4.加强信息交流的力度,使备考稳步前进。

加强高考信息收集,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研究近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上海、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的高考题,注意高考发展的趋势,还研究近09考试大纲,加强高考信息的交流工作与校级联系,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向老教师学习,加大教研组老师之间的交流,吸取各位教师之优点。

5.通过临界生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营造师生之间交流互信的气氛,促成学生主动学习,加大对临界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两大题型的特点解题技巧进行分析,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解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一些史学观点训练;对部分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心身投入学习。

六、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中旬5个月)

第二轮复习(从2010年1月至4月初共3个月)

第三轮复习(从2010年5月至6月初共1个月)

七、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具体活动:

c.备检测,合理安排周考与统测:研究周练内容与难度,安排好批阅工作;敲定迎考策略:含学生复习进度、教师引导复习的方式与内容、考前强化练习等;及时分析每次测试体现的教与学两方面存在问题,确定解决措施。

d.备教法、学法问题

e.备培优、补差策略(这里的差生指有效生、临界生中历史薄弱的)

五、备考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1.加强高考研讨,实现备课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高三历史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定在周日晚上和周三下午第七节课。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备课组要搞好集体备课,进行教学研究,每次活动要有记载,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资源共系享,努力提高整体成绩。此外,备课组将开展扎实的听课评课活动。老师之间要互相多听课多评课,通过这种形式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2.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着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严格依照新课、第一轮讲全讲细讲透的原则,认真贯彻市教研室的“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身情况有所创新,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强调教学效果。力争在扎实的第一轮教学中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双基”,为下学期的二轮复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坚持改进和完善“导学—发现”模式,用选择题训练和提问的方法坚持学生课前基础知识的回顾,用“导读思考”逐步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构架,夯实基础知识,用“导析”逐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历史概念,专有名词,历史结论,为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对考点精析精练。分层教学,采取扶优培差促中间策略。

3.以考试和试卷讲评为手段,逐步形成解题规范和技巧。

在高三两个学期,坚持一个星期一份练习卷,限时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讲究答题规范。加强格式,书写,文字组织,表达逻辑等指导。加大对学生客观题(选择题)的训练,促成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巩固课文。通过考试题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高考十项能力要求,使学生有意识储备基础知识,提高考试能力.。认真做好每次考试质量分析,主要在于发现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解决的基本对策,以试卷分析为依托,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帮助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学习方法中的不足,加强对优生的鼓励,激励其继续进步。

4.加强信息交流的力度,使备考稳步前进。

加强高考信息收集,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研究近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上海、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的高考题,注意高考发展的趋势,还研究近09考试大纲,加强高考信息的交流工作与校级联系,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向老教师学习,加大教研组老师之间的交流,吸取各位教师之优点。

5.通过临界生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营造师生之间交流互信的气氛,促成学生主动学习,加大对临界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两大题型的特点解题技巧进行分析,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解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一些史学观点训练;对部分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心身投入学习。

六、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中旬5个月)

第二轮复习(从2010年1月至4月初共3个月)

第三轮复习(从2010年5月至6月初共1个月)

七、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具体活动:

d.备教法、学法问题

e.备培优、补差策略(这里的差生指有效生、临界生中历史薄弱的)

五、备考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1.加强高考研讨,实现备课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高三历史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定在周日晚上和周三下午第七节课。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备课组要搞好集体备课,进行教学研究,每次活动要有记载,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资源共系享,努力提高整体成绩。此外,备课组将开展扎实的听课评课活动。老师之间要互相多听课多评课,通过这种形式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2.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着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严格依照新课、第一轮讲全讲细讲透的原则,认真贯彻市教研室的“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身情况有所创新,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强调教学效果。力争在扎实的第一轮教学中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双基”,为下学期的二轮复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坚持改进和完善“导学—发现”模式,用选择题训练和提问的方法坚持学生课前基础知识的回顾,用“导读思考”逐步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构架,夯实基础知识,用“导析”逐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历史概念,专有名词,历史结论,为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对考点精析精练。分层教学,采取扶优培差促中间策略。

3.以考试和试卷讲评为手段,逐步形成解题规范和技巧。

在高三两个学期,坚持一个星期一份练习卷,限时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讲究答题规范。加强格式,书写,文字组织,表达逻辑等指导。加大对学生客观题(选择题)的训练,促成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巩固课文。通过考试题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高考十项能力要求,使学生有意识储备基础知识,提高考试能力.。认真做好每次考试质量分析,主要在于发现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解决的基本对策,以试卷分析为依托,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帮助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学习方法中的不足,加强对优生的鼓励,激励其继续进步。

4.加强信息交流的力度,使备考稳步前进。

加强高考信息收集,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研究近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上海、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的高考题,注意高考发展的趋势,还研究近09考试大纲,加强高考信息的交流工作与校级联系,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向老教师学习,加大教研组老师之间的交流,吸取各位教师之优点。

5.通过临界生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营造师生之间交流互信的气氛,促成学生主动学习,加大对临界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两大题型的特点解题技巧进行分析,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解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一些史学观点训练;对部分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心身投入学习。

六、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中旬5个月)

第二轮复习(从2010年1月至4月初共3个月)

第三轮复习(从2010年5月至6月初共1个月)

七、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具体活动:

e.备培优、补差策略(这里的差生指有效生、临界生中历史薄弱的)

五、备考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1.加强高考研讨,实现备课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高三历史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定在周日晚上和周三下午第七节课。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备课组要搞好集体备课,进行教学研究,每次活动要有记载,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资源共系享,努力提高整体成绩。此外,备课组将开展扎实的听课评课活动。老师之间要互相多听课多评课,通过这种形式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2.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着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严格依照新课、第一轮讲全讲细讲透的原则,认真贯彻市教研室的“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身情况有所创新,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强调教学效果。力争在扎实的第一轮教学中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双基”,为下学期的二轮复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坚持改进和完善“导学—发现”模式,用选择题训练和提问的方法坚持学生课前基础知识的回顾,用“导读思考”逐步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构架,夯实基础知识,用“导析”逐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历史概念,专有名词,历史结论,为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对考点精析精练。分层教学,采取扶优培差促中间策略。

3.以考试和试卷讲评为手段,逐步形成解题规范和技巧。

在高三两个学期,坚持一个星期一份练习卷,限时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讲究答题规范。加强格式,书写,文字组织,表达逻辑等指导。加大对学生客观题(选择题)的训练,促成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巩固课文。通过考试题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高考十项能力要求,使学生有意识储备基础知识,提高考试能力.。认真做好每次考试质量分析,主要在于发现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解决的基本对策,以试卷分析为依托,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帮助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学习方法中的不足,加强对优生的鼓励,激励其继续进步。

4.加强信息交流的力度,使备考稳步前进。

加强高考信息收集,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研究近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上海、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的高考题,注意高考发展的趋势,还研究近09考试大纲,加强高考信息的交流工作与校级联系,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向老教师学习,加大教研组老师之间的交流,吸取各位教师之优点。

5.通过临界生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营造师生之间交流互信的气氛,促成学生主动学习,加大对临界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两大题型的特点解题技巧进行分析,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解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一些史学观点训练;对部分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心身投入学习。

六、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中旬5个月)

第二轮复习(从2010年1月至4月初共3个月)

第三轮复习(从2010年5月至6月初共1个月)

七、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具体活动:

五、备考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1.加强高考研讨,实现备课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高三历史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定在周日晚上和周三下午第七节课。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备课组要搞好集体备课,进行教学研究,每次活动要有记载,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资源共系享,努力提高整体成绩。此外,备课组将开展扎实的听课评课活动。老师之间要互相多听课多评课,通过这种形式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2.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着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严格依照新课、第一轮讲全讲细讲透的原则,认真贯彻市教研室的“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身情况有所创新,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强调教学效果。力争在扎实的第一轮教学中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双基”,为下学期的二轮复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坚持改进和完善“导学—发现”模式,用选择题训练和提问的方法坚持学生课前基础知识的回顾,用“导读思考”逐步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构架,夯实基础知识,用“导析”逐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历史概念,专有名词,历史结论,为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对考点精析精练。分层教学,采取扶优培差促中间策略。

3.以考试和试卷讲评为手段,逐步形成解题规范和技巧。

在高三两个学期,坚持一个星期一份练习卷,限时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讲究答题规范。加强格式,书写,文字组织,表达逻辑等指导。加大对学生客观题(选择题)的训练,促成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巩固课文。通过考试题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高考十项能力要求,使学生有意识储备基础知识,提高考试能力.。认真做好每次考试质量分析,主要在于发现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解决的基本对策,以试卷分析为依托,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帮助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学习方法中的不足,加强对优生的鼓励,激励其继续进步。

4.加强信息交流的力度,使备考稳步前进。

加强高考信息收集,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研究近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上海、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的高考题,注意高考发展的趋势,还研究近09考试大纲,加强高考信息的交流工作与校级联系,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向老教师学习,加大教研组老师之间的交流,吸取各位教师之优点。

5.通过临界生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营造师生之间交流互信的气氛,促成学生主动学习,加大对临界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两大题型的特点解题技巧进行分析,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解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一些史学观点训练;对部分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心身投入学习。

六、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中旬5个月)

第二轮复习(从2010年1月至4月初共3个月)

第三轮复习(从2010年5月至6月初共1个月)

七、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具体活动:

1.加强高考研讨,实现备课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高三历史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定在周日晚上和周三下午第七节课。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备课组要搞好集体备课,进行教学研究,每次活动要有记载,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资源共系享,努力提高整体成绩。此外,备课组将开展扎实的听课评课活动。老师之间要互相多听课多评课,通过这种形式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2.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着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严格依照新课、第一轮讲全讲细讲透的原则,认真贯彻市教研室的“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身情况有所创新,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强调教学效果。力争在扎实的第一轮教学中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双基”,为下学期的二轮复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坚持改进和完善“导学—发现”模式,用选择题训练和提问的方法坚持学生课前基础知识的回顾,用“导读思考”逐步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构架,夯实基础知识,用“导析”逐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历史概念,专有名词,历史结论,为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对考点精析精练。分层教学,采取扶优培差促中间策略。

3.以考试和试卷讲评为手段,逐步形成解题规范和技巧。

在高三两个学期,坚持一个星期一份练习卷,限时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讲究答题规范。加强格式,书写,文字组织,表达逻辑等指导。加大对学生客观题(选择题)的训练,促成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巩固课文。通过考试题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高考十项能力要求,使学生有意识储备基础知识,提高考试能力.。认真做好每次考试质量分析,主要在于发现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解决的基本对策,以试卷分析为依托,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帮助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学习方法中的不足,加强对优生的鼓励,激励其继续进步。

4.加强信息交流的力度,使备考稳步前进。

加强高考信息收集,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研究近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上海、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的高考题,注意高考发展的趋势,还研究近09考试大纲,加强高考信息的交流工作与校级联系,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向老教师学习,加大教研组老师之间的交流,吸取各位教师之优点。

5.通过临界生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营造师生之间交流互信的气氛,促成学生主动学习,加大对临界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两大题型的特点解题技巧进行分析,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解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一些史学观点训练;对部分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心身投入学习。

六、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中旬5个月)

第二轮复习(从2010年1月至4月初共3个月)

第三轮复习(从2010年5月至6月初共1个月)

七、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具体活动:

本学期,高三历史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定在周日晚上和周三下午第七节课。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备课组要搞好集体备课,进行教学研究,每次活动要有记载,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资源共系享,努力提高整体成绩。此外,备课组将开展扎实的听课评课活动。老师之间要互相多听课多评课,通过这种形式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2.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着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严格依照新课、第一轮讲全讲细讲透的原则,认真贯彻市教研室的“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身情况有所创新,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强调教学效果。力争在扎实的第一轮教学中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双基”,为下学期的二轮复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坚持改进和完善“导学—发现”模式,用选择题训练和提问的方法坚持学生课前基础知识的回顾,用“导读思考”逐步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构架,夯实基础知识,用“导析”逐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历史概念,专有名词,历史结论,为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对考点精析精练。分层教学,采取扶优培差促中间策略。

3.以考试和试卷讲评为手段,逐步形成解题规范和技巧。

在高三两个学期,坚持一个星期一份练习卷,限时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讲究答题规范。加强格式,书写,文字组织,表达逻辑等指导。加大对学生客观题(选择题)的训练,促成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巩固课文。通过考试题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高考十项能力要求,使学生有意识储备基础知识,提高考试能力.。认真做好每次考试质量分析,主要在于发现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解决的基本对策,以试卷分析为依托,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帮助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学习方法中的不足,加强对优生的鼓励,激励其继续进步。

4.加强信息交流的力度,使备考稳步前进。

加强高考信息收集,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研究近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上海、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的高考题,注意高考发展的趋势,还研究近09考试大纲,加强高考信息的交流工作与校级联系,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向老教师学习,加大教研组老师之间的交流,吸取各位教师之优点。

5.通过临界生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营造师生之间交流互信的气氛,促成学生主动学习,加大对临界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两大题型的特点解题技巧进行分析,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解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一些史学观点训练;对部分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心身投入学习。

六、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中旬5个月)

第二轮复习(从2010年1月至4月初共3个月)

第三轮复习(从2010年5月至6月初共1个月)

七、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具体活动:

2.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着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严格依照新课、第一轮讲全讲细讲透的原则,认真贯彻市教研室的“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身情况有所创新,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强调教学效果。力争在扎实的第一轮教学中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双基”,为下学期的二轮复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坚持改进和完善“导学—发现”模式,用选择题训练和提问的方法坚持学生课前基础知识的回顾,用“导读思考”逐步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构架,夯实基础知识,用“导析”逐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历史概念,专有名词,历史结论,为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对考点精析精练。分层教学,采取扶优培差促中间策略。

3.以考试和试卷讲评为手段,逐步形成解题规范和技巧。

在高三两个学期,坚持一个星期一份练习卷,限时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讲究答题规范。加强格式,书写,文字组织,表达逻辑等指导。加大对学生客观题(选择题)的训练,促成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巩固课文。通过考试题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高考十项能力要求,使学生有意识储备基础知识,提高考试能力.。认真做好每次考试质量分析,主要在于发现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解决的基本对策,以试卷分析为依托,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帮助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学习方法中的不足,加强对优生的鼓励,激励其继续进步。

4.加强信息交流的力度,使备考稳步前进。

加强高考信息收集,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研究近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上海、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的高考题,注意高考发展的趋势,还研究近09考试大纲,加强高考信息的交流工作与校级联系,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向老教师学习,加大教研组老师之间的交流,吸取各位教师之优点。

5.通过临界生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营造师生之间交流互信的气氛,促成学生主动学习,加大对临界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两大题型的特点解题技巧进行分析,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解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一些史学观点训练;对部分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心身投入学习。

六、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中旬5个月)

第二轮复习(从2010年1月至4月初共3个月)

第三轮复习(从2010年5月至6月初共1个月)

七、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具体活动:

严格依照新课、第一轮讲全讲细讲透的原则,认真贯彻市教研室的“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身情况有所创新,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强调教学效果。力争在扎实的第一轮教学中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双基”,为下学期的二轮复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坚持改进和完善“导学—发现”模式,用选择题训练和提问的方法坚持学生课前基础知识的回顾,用“导读思考”逐步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构架,夯实基础知识,用“导析”逐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历史概念,专有名词,历史结论,为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对考点精析精练。分层教学,采取扶优培差促中间策略。

3.以考试和试卷讲评为手段,逐步形成解题规范和技巧。

在高三两个学期,坚持一个星期一份练习卷,限时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讲究答题规范。加强格式,书写,文字组织,表达逻辑等指导。加大对学生客观题(选择题)的训练,促成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巩固课文。通过考试题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高考十项能力要求,使学生有意识储备基础知识,提高考试能力.。认真做好每次考试质量分析,主要在于发现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解决的基本对策,以试卷分析为依托,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帮助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学习方法中的不足,加强对优生的鼓励,激励其继续进步。

4.加强信息交流的力度,使备考稳步前进。

加强高考信息收集,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研究近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上海、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的高考题,注意高考发展的趋势,还研究近09考试大纲,加强高考信息的交流工作与校级联系,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向老教师学习,加大教研组老师之间的交流,吸取各位教师之优点。

5.通过临界生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营造师生之间交流互信的气氛,促成学生主动学习,加大对临界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两大题型的特点解题技巧进行分析,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解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一些史学观点训练;对部分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心身投入学习。

六、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中旬5个月)

第二轮复习(从2010年1月至4月初共3个月)

第三轮复习(从2010年5月至6月初共1个月)

七、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具体活动:

3.以考试和试卷讲评为手段,逐步形成解题规范和技巧。

在高三两个学期,坚持一个星期一份练习卷,限时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讲究答题规范。加强格式,书写,文字组织,表达逻辑等指导。加大对学生客观题(选择题)的训练,促成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巩固课文。通过考试题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高考十项能力要求,使学生有意识储备基础知识,提高考试能力.。认真做好每次考试质量分析,主要在于发现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解决的基本对策,以试卷分析为依托,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帮助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学习方法中的不足,加强对优生的鼓励,激励其继续进步。

4.加强信息交流的力度,使备考稳步前进。

加强高考信息收集,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研究近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上海、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的高考题,注意高考发展的趋势,还研究近09考试大纲,加强高考信息的交流工作与校级联系,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向老教师学习,加大教研组老师之间的交流,吸取各位教师之优点。

5.通过临界生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营造师生之间交流互信的气氛,促成学生主动学习,加大对临界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两大题型的特点解题技巧进行分析,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解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一些史学观点训练;对部分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心身投入学习。

六、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中旬5个月)

第二轮复习(从2010年1月至4月初共3个月)

第三轮复习(从2010年5月至6月初共1个月)

七、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具体活动:

在高三两个学期,坚持一个星期一份练习卷,限时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讲究答题规范。加强格式,书写,文字组织,表达逻辑等指导。加大对学生客观题(选择题)的训练,促成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巩固课文。通过考试题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高考十项能力要求,使学生有意识储备基础知识,提高考试能力.。认真做好每次考试质量分析,主要在于发现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解决的基本对策,以试卷分析为依托,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帮助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学习方法中的不足,加强对优生的鼓励,激励其继续进步。

4.加强信息交流的力度,使备考稳步前进。

加强高考信息收集,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研究近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上海、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的高考题,注意高考发展的趋势,还研究近09考试大纲,加强高考信息的交流工作与校级联系,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向老教师学习,加大教研组老师之间的交流,吸取各位教师之优点。

5.通过临界生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营造师生之间交流互信的气氛,促成学生主动学习,加大对临界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两大题型的特点解题技巧进行分析,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解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一些史学观点训练;对部分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心身投入学习。

六、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中旬5个月)

第二轮复习(从2010年1月至4月初共3个月)

第三轮复习(从2010年5月至6月初共1个月)

七、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具体活动:

4.加强信息交流的力度,使备考稳步前进。

加强高考信息收集,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研究近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上海、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的高考题,注意高考发展的趋势,还研究近09考试大纲,加强高考信息的交流工作与校级联系,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向老教师学习,加大教研组老师之间的交流,吸取各位教师之优点。

5.通过临界生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营造师生之间交流互信的气氛,促成学生主动学习,加大对临界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两大题型的特点解题技巧进行分析,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解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一些史学观点训练;对部分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心身投入学习。

六、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中旬5个月)

第二轮复习(从2010年1月至4月初共3个月)

第三轮复习(从2010年5月至6月初共1个月)

七、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具体活动:

加强高考信息收集,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研究近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上海、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的高考题,注意高考发展的趋势,还研究近09考试大纲,加强高考信息的交流工作与校级联系,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向老教师学习,加大教研组老师之间的交流,吸取各位教师之优点。

5.通过临界生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营造师生之间交流互信的气氛,促成学生主动学习,加大对临界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两大题型的特点解题技巧进行分析,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解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一些史学观点训练;对部分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心身投入学习。

六、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中旬5个月)

第二轮复习(从2010年1月至4月初共3个月)

第三轮复习(从2010年5月至6月初共1个月)

七、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具体活动:

5.通过临界生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营造师生之间交流互信的气氛,促成学生主动学习,加大对临界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两大题型的特点解题技巧进行分析,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解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一些史学观点训练;对部分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心身投入学习。

六、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中旬5个月)

第二轮复习(从2010年1月至4月初共3个月)

第三轮复习(从2010年5月至6月初共1个月)

七、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具体活动:

六、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中旬5个月)

第二轮复习(从2010年1月至4月初共3个月)

第三轮复习(从2010年5月至6月初共1个月)

七、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具体活动:

第一轮复习(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中旬5个月)

第二轮复习(从2010年1月至4月初共3个月)

第三轮复习(从2010年5月至6月初共1个月)

七、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具体活动:

第二轮复习(从2010年1月至4月初共3个月)

第三轮复习(从2010年5月至6月初共1个月)

七、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具体活动:

第三轮复习(从2010年5月至6月初共1个月)

七、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具体活动:

七、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具体活动:

周次

内容

制定学科组计划;复习必修一的一二单元。(闫波主讲)

第一次综合检测及评析;复习必修一三、四单元(刘宗胜主讲)

集备必修一第五单元;完成一份综合练习(徐进军主讲)

集备必修一第六、七单元;完成一份综合练习(李静主讲)

国庆节放假

集备必修一第八、九单元;第二次综合检测及评析(李秀朵主讲)

集备必修二第一、二专题(闫波主讲)

集备必修二第三、四专题;完成一份综合练习(刘宗胜主讲)

集备必修二第五、六单元(徐进军主讲)

集备必修二第七、八单元;

期中考试、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集备必修三第一、二单元(李静主讲)

集备必修三第三、四单元(闫波主讲);商讨期末复习计划

集备必修三第五、六单元(刘宗胜主讲)

15—16

集备必修三第七、八单元(徐进军主讲)

17—20

高三语文教研组计划博客 篇4

来凤一

一、指导思想

以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胡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探索班主任工作艺术,强化科研意识,搞好研究工作;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投资,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根据学工处、教科处和年级组工作计划的要求,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1、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为保证完成学校下达的高考指标而进行班主任的开拓性工作。

2、强化德育教研,突出德育实效,使德育研究迈出新的步伐,进一步优化各班班风、学风。

3、保质保量完成学工处、教科处下达的各项任务。

4、采取更合理的办法,协助学工处按照《来凤一中教师考核评估方案》中的“师德师风考核”要求,做好对班主任的考评工作。

四、措施与要求

1、继续将德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我校“坚持教育为每位学生终身幸福服务”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来凤一中2005——2006学德育计划》的各项要求。突出以“四有”为主题的素质教育和以真才实学接受祖国挑选的育人特点。加强情感投资,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2、本学期德育教研主题为:“继续注重心理教育,强化应试心理的调适,从而以平常心迎接高考”。围绕这一主题,各班主任要以心理教育为切入口,加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平时要有意识的针对学生的考试心理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能适应外界情况的变化,使自己的资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3、狠抓理想、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目标、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结合案例,适时警醒学生,懂法守法,认真抓好好、中、差生的教育和管理。各班主任可落实本班教师与“临界生”的帮教组,可采取个别指导、分层会诊、集体动员等多种形式和方法,把提升工作做到学生心里去,并建好各班受处分或问题学生的帮教转化的档案工作,总结后进生转化经验,探讨后进生转化规律,做到有据可查,以稳定学习、生活秩序。

4、继续重视上好班会课,写好教案,以体现德育教育的主阵地的育人功能。学期结束时,要有论文或心得交学工处。

5、抓好“主题板报”的续办工作,丰富“墙壁文化”,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对生活中“真善美”与“假丑恶”识别能力。

6、狠抓音、体、美等特长生的管理和补习工作。反复抓,抓反复,以极大的耐心、诚心和决心稳定他们的情绪,树立他们的信心,落实他们的文化课补习,以确保高考指标的圆满完成。

7、建立班主任走访制。注重与家长的沟通,适时、适可走访家长,取得家

长的关心和支持,整合教育资源,推动班主任工作顺利而有序地展开。

8、做好学生考前心理辅导;耐心指导学生填报志愿并整理好学生的各项档案资料。

9、应学校“强化年级管理”之要求,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高三年级的教学检查和管理中去,做到有序有效。

10、搞好年级班主任教研组的日常管理,完成学校、年级组安排的临时性工作。

总之,各班主任要始终以关爱的态度培养学生,以细心的言行善待学生,以勤奋的工作带动学生,以严格的要求管理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如既往地抓紧班级常规管理和学生德育工作,向学校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来凤一中高三年级班主任教研组

语文教研组计划 篇5

(一)确定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英国科学家J.D.贝尔纳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因为这需要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归纳的能力,质疑反思的能力,还有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条件。如果选择研究问题是开展小课题研究的第一步。研究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疑难中寻找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随着学生个体和群体变化的加剧,教师时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疑难或困境。从目前来看,这些疑难或困境至少有四种类型:

一是教师的设想、计划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例如,新课程要求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在参与教育活动中亲历知识发生的过程、体验其存在的价值,并在互动中不断生成。教师以此为基点,通过一系列新的教学设计,试图达到引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但实施下来,效果并不明确,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受到一定影响。

二是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目标之间或价值取向之间的冲突与对立。例如,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一指导思想出发,在教学中常常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作业,但这种做法却造成了一些学生跟不上功课,经常伴随着一种失败感,甚至导致了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

三是教育教学中的“两难”情境。“两难”情境在教育教学中比比皆是,有时甚至贯穿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例如,顾及到了单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有可以妨碍了学生集体;关注到了学生的兴趣,规范性、一致性的要求就有可能被削弱了;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与班级生活中确立起来了,教师的引导角色就有可能无法实现了。

四是不同的人或群体对待同一教育教学行为的不同看法。例如,教师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做出新的尝试,以改进过去课堂上灌输、传递的情形,但周围同事或家长却对此并不认同,觉得教师是在出风头,担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这些疑难或困境,是教师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的,并且没有解决问题的现成模式可以借鉴,只能将它们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逐渐找到削弱其阻碍、转化其限制力量的对策。

第二,从具体场景中捕捉问题。中小学教师与专业研究者一个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一直生活在教育教学实际的现场,是在现场中感受教育事实,生发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智慧的。而教育现场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是问题产生的真实土壤,进入教育现场的教师对教育现场所作的任何真切而深入的分析,都可能滋生大量的有待研究的问题。重要的是,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研究的问题实际上大多并不是来源于理论材料的占有和分析,而是教育实践场景。可以说,真实的教育实践场景既是研究进行的主要依托,同时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所在。第三,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对一个教师来说,了解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研读、学习相关的理论专著,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阅读这些研究成果时,最为关键的是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要注意把理论的论述转化为对自己工作中相关问题的解读与说明,要注意将自身已有的经验与阅读材料中的分析相联系。问题有时也就是在这样的转化、联系、解读中逐渐呈现并变得清晰起来。

第四,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教师个人的发展是与学校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个人的专业提升与学校的整体变革也常常结为一体。教师在把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或学科的发展规划以及面临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待于自己去解决,就不会坐等问题的现成答案。学校或学科发展中存在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是不正常的,而这些问题又有许多是现有的经验或理论难以有效解释的,现在的工作模式难以恰当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个人或群体成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那么,怎样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呢?

所谓问题转化为课题,就是在找准自身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建立课题。小课题研究就是要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在确定课题前,每位教师都要回顾反思,注重思考,把找准问题作为确定好为课题的前提条件,把立好课题作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过程的思考过程。例如:当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如何对待学生间的差异?如何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如何捕捉有利的教学时机?如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的不同意见?如何对待教师的课堂语言?如何实施课堂教学评价?这些问题既是课堂教学的现实问题,也是需要教师研究的课题,把解决问题和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既能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也能提高教师的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怎样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呢?通过情况下,教师针对自己日常教学中的问题,可以凭借丰富的经验轻松地解决这些问题,完成教学任务。但有些问题只凭借经验是不能解决的中,比如讲解某个“教学问题”,当教师按照自己的经验处理这些教学问题时,如果发现原来的教学问题并没有解决,这就暗示这个问题可能是一个新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教师需要追根溯源、查阅资料、借鉴他人的经验,制定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加以解决,这样一般的教学问题就有了研究会的状态,可以称之为研究性教学。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遇到的教学问题,就转化为教学研究的课题,可以称之为“问题课题化”。一旦教师追踪某个教学问题,一旦教师关注“他人的经验”并借鉴他人的经验来解决某个教学问题时,这个教学问题就转化这“课题”。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教师解决问题)”的校本研究过程、小课题研究过程。在这里,“为了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验证教学理论,而在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实现教学的内在价值。“在教学中”主要是研究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教学之外的问题;研究教室里发生的教学问题,而不是研究别人的问题;是研究现实的教学问题,而不是某种教学假设。“通过教学(教师解决问题)”是教师本人在教学中亲自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教师放弃解决问题的责任,由别人来帮助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确定课题的一般方法是:第一步,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就是拟题;第二步,查找资料,分析问题,也就是拟提纲;第三步,根据实际,敲定题目,也就是定题。

在选题上一般存在这样的误区:一是认为越新越好;二是认为越热越好;三是认为越大越好,四是认为嫁接的比自拟的更好。其实,新的、热的不一定是对的、好的,旧的、自拟的也不一定是错的、坏的。在选题上要注意热中求冷,同中求异,小题大做。

(二)制订方案

研究方案是对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是指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思路和框架。研究方案要解决这样四个问题:一是研究什么;二是为什么研究;三是怎样研究;四是预期成果是什么?

研究什么。当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后,该课题要研究什么,研究者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研究者要把解决的问题经过分析、研究,确定一个合适的课题题目,要求题目既明确、具体,又确切地反映出研究的主要内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其次,要明确提出问题,突出研究的重点;再次,要界定研究的名词术语,主要对课题中的关键词进行界定,使研究的问题更加明晰,更具操作性。

为什么研究?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而不是其他的课题,这是研究会得必须回答的问题。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意义,揭示课题研究价值;其次,明确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阶段性和最终目标。例如,本课题能解决哪些教育实践问题?研究该课题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怎样研究。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时,要明确采用什么方法以达到研究的目的,如有的课题采用个案法或观察法,有的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

预期研究成果是什么?小课题研究的价值是解决学校、教室内的具体问题。但并不是说小课题研究成果没有具体的呈现方式,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要明确研究成果的预期成效、成果的表现形式等。在小课题研究中,经过认真学习、反思,在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有所感悟,把感悟的东西通过“教研论文”、“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育日志”、“教学课例”等形式写出来,促进教育教学实践,都属于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

制定研究方案,要知道撰写研究方案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一般来说,研究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题目(课题名称)

1、问题的提出

2、理论依据

3、研究的目标及研究内容

4、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5、研究的方法

6、研究的步骤

7、研究组成员及其分工

8、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课题名称

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名称的表述是否清晰,是否能涵盖所要研究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检验与选题研究者认识程度和思路的标志。

例如,初中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研究对象是初中生,研究内容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这里要注意,让人看了你的课题名称之后就知道这个课题研究的是什么。

为此,课题名称要准确、规范、简洁、醒目

★准确: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

例如:《县域中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

研究对象是中学教师,研究内容是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

★准确:为研究提供足够的焦点和方向,检验与选题研究者认识程度和思路的标志。

例如:(原陈述)“学习成绩与教学技术的研究”——不可操作。改为:(再陈述)“三种教学技术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不准确

再改:(再陈述)“多媒体技术对初中三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准确

★规范: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所有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

例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题是我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在准备进行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规范:课题名称应以陈述式句型表述。

例如:“家庭压力对中学生学习成绩有何影响”

这是一个问题,但不能用作课题名称。

如果要作为课题来研究则应改为:“家庭压力对中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或“家庭压力与中学生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

★简洁:就是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能超过20个字

★醒目:就是课题研究的切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课题名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明确,含糊不清。例如:《关于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有益于增强教育事业心的研究》 ——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与增强教育事业心之间没什么联系(2)课题名称外延太大

例如:《关于自主教育的研究》——范围太大,无法操作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同时出现两个研究中心,这是课题研究的大忌。(3)题目过长,罗嗦

例如:《根据农村特点,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搞好农村中学评议教学工作的研究》

(4)课题名称不是方案设计名称,而是撰写论文的名称。

例如:《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人文关怀充满语文课堂》、《运用学案导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问题的提出

第一,问题的提出或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原因)要具体说明:时代背景、现存问题、现实基础 例如:《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创新学习研究》

第二,对课题研究中涉及的新概念和其内涵进行界定和说明 ⑴对课题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

⑵本课题研究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例如,《初中学生自主管理教育研究》,课题的界定:对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教育有两种含义。其一是在教师引导下,在此班级中的一切事物,由生活在这个班级中的学生,独立、自主地按照教育的期望,进行管理,确定班级共同发展目标,制定班级发展计划,执行班级发展计划,总结班级工作等,都由学生来做。教师只是“引导者”,而不能替代学生。其二是指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自觉地根据教育的期望管理自己。

第三,简单分析目前国(省、市、县)内外研究的状况,介绍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要陈述课题研究范围内有没有人研究,哪些方面已经有人做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和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这些内容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是否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因为我们对某一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对这一问题的现状有较为准确全面的了解。

第四,介绍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例如:《初中数学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本课题研究意欲探讨有关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的问题,总的来说,本课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在于: 在理论价值方面:一是丰富学习理论的研究;二是深化数学教学论的研究;三是拓展教学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在实践意义方面:一是扩大研究性学习的年级跨度及学科跨度;二是增强研究性学习运用的实效性;三是完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

2、理论依据。

要求:一是少而精;二是针对问题;三是能指导操作;四是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能让人理解与把握。要防止搞目录式,似贴标签。

例如:《面向全体、分层教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验方案》中的理论依据是这样写的:

一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是本课题研究方向性原则的重要依据。

二是《教育学》、《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系统论》等是课题研究实施的基本理论依据。

这种理论依据的撰写是装点门面,机械搬用,大而空洞,指向不明。在小课题研究方案撰写中也可以不写理论依据

2010—2011年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将围绕“立足课堂,深化课改,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教研主题,扎实有效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实现“扎实、高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力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工作目标

1、教学常规常抓不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完善、规范教学行为,促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益,教育教学有实效。

2、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语文能力的提高。

3、加强科研指导,大力推进语文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4、继续深入开展教材、教学用书及课程标准的学习,确保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每位教师努力做到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通过写课后反思、个案积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创出佳绩。

二、主要工作

1、加强教研组建设,构建“学习型教研组”,尝试新型课堂教学。(1)认真抓好理论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明确形势发展要求,学习新课程,在思想上树立新课程意识,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2)坚持集体学习研究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做法,语文组每位教师都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除了参加学校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外,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修内容,重在提高个人的素质品味。

(3)教学常规的学习。认真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的学习,每位老师要经常对照检查。

2、严格执行和落实教学常规,强化教学管理。教学常规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批改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方面。本学期要抓好教学常规的执行与落实。每个月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常规的检查。

(1)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优化教育教学为目标,以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把学校的教学要求落到实处。

(2)抓紧抓好备课工作,备教师要根据年级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好教学计划,落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首位。(3)加强组内听课评课活动。要认真填写听课记录,不能弄虚作假。加强评课活动,发扬教学民主,浓厚教研气氛。(4)重视教学质量的考评工作,认真做好教学的测评工作。各年级要根据年级的教学实际,搞好教学测评,搞好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同时在教学质量考查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作业,在作业这一环节也要尽可能体现自主的特点,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写字与朗读的训练。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研水平

(1)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计划要求,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各年级要积极探讨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年级组互相听课,共同提高。

(2)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利用本校每周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时间,集思广义,进行教研活动,使课堂变成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充满语文魅力的课堂。

(3)积极发挥名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为青年教师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青年教师要将磨课当作自己成长的舞台。(4)师徒结对,同伴互助。让“师徒结对,同伴互助”真正发挥它应有的功效,真正做到促进教学相长。

(5)继续加强新课程实施的研究。着重加强对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三至六年级主要以加强习作指导和作文讲评的研究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不搞花架子,做到“真实、有效”。

(6)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反思。语文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变得准确、生动、形象,为学生示范。

(7)继续开展语文小课题的研究。强化小课题的研究与管理,及时总结、交流、推广小课题研究成果;围绕课题开展学科教研活动,解决教学存在的问题,使教师的反思能力、研究水平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月工作安排: 三月:

1、制订、落实教研工作计划

2、制定小课题计划及申报小课题

3、常规性教研活动

4、“同课异教”选拔赛

四月:

1、教研组常规性教研活动

2、师徒结对,同伴互助

3、年级组开展 单元“走课”教研活动

4、课题交流及教学常规的检查。

5、一年级至三年级写字比赛 五月:

1、教研组常规性教研活动及教学常规的检查。

2、四年级至六年级现场作文比赛

3、期中教学质量分析调研

4、年级组听课评课活动 六月:

1、教研组常规性教研活动

2、教学常规的检查。

3、期末复习迎考

4、资料整理、归档

5、师徒结对,自我反思

2010—2011年

上一篇:电梯司机的管理制度下一篇:室内设计需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