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问题分析

2024-08-21

安全问题分析(共10篇)

安全问题分析 篇1

关于药品安全问题分析

目的`:我国应建立药品召回制度.方法通过对美国药品召回制度的介绍,探讨其对我国药品安全的启示.结果与结论:我们可借鉴美国的药品召回制度,完善我国的法律规范体系,全面推行药品召回制度.

作 者:吕桂华 作者单位: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刊 名: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英文刊名:MANAGEMENT & TECHNOLOGY OF SME年,卷(期):“”(14)分类号:X9关键词:药品 安全 分析

安全问题分析 篇2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的定义,电子银行是通过电子手段(主要是因特网)建立的虚拟银行,它可以提供面对面的柜台服务和现金传递之外的所有传统银行功能。

电子银行网络系统可划分为三个部分:银行内部的电子银行服务体系、电子银行通信链路、电子银行客户端。为了保障整个电子银行体系的安全,需要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多项调查表明安全已成为电子银行乃至其它形式的电子商务客户的最大顾虑。而最近几年来,层出不穷的网络犯罪事件,更是严重制约了电子银行的发展。

1 现阶段我国电子银行业存在的问题

1.1 电子银行面临的新风险

(1)技术选择风险。为了支撑网上业务的网站,银行必须选择一种技术解决方案,这样就产生了所选择的技术方案在设计上可能出现缺陷或被错误操作的风险。

(2)系统安全风险。网络经济环境下,银行需要利用网络优势发展网络金融,网络金融是基于全球电子信息系统运行的金融服务形式,硬件及软件等出现的故障或事故会引发新形式的风险。

(3)网络黑客攻击风险。人们称非法入侵电脑系统者为“黑客”。银行进行网络金融交易必须依靠计算机,依靠Internet,所有的交易资料都存储在计算机上,通过互联网传递的信息很容易成为众多网络黑客的攻击目标。黑客针对Internet自身的一些缺陷,利用高超的技术和工具破坏网上数据,给银行造成极大的危害。

(4)病毒破坏风险。现阶段计算机病毒越来越多,病毒的入侵往往造成网络主机系统崩溃,带来数据丢失等严重后果。计算机病毒普遍具有再生异化功能,可通过网络进行扩散、传播。如不能对病毒进行有效防范,将会毁坏数据,给银行网络系统带来致命威胁。

1.2 电子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

(1)银行自身的原因。银行运用现代通信、电子、软件技术发展网络金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的稳定性。另外,我国银行运用网络开展金融业务,还缺乏经验,操作不当会引起客户对银行的网上服务不满。作为网上银行识别用户身份的一个重要手段,数字证书的作用、正确的使用方法首先应该清楚地向用户说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多数网上银行已经提供了数字证书的使用,但事实上大多数用户很难了解具有相当技术含量的数字证书的完整含义。在大多数使用数字证书的网上银行网站上,只有在类似“热点问题解答”的网页中才有客户证书的介绍,而对其重要性、法律效力等却未充分说明。各家网上银行应当从为用户服务的角度出发,切实保障用户资金转移的安全性。

(2)客户方面的原因。电子银行具有传统银行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信用风险,而信用风险源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够健全。因此,应尽快建立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以促进电子银行的发展。根据《电子签名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电子签名的持有人应当妥善保管电子签名的数据。这就意味着传统意义上以IE浏览器作为介质存放数字证书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相关法规的要求。网上银行应尽量减少数字证书的下载而采用较为安全的以IC卡或USB-Key为介质的数字证书的存储方式。

(3)网络系统方面的原因。从技术角度来分析,如何通过网络真实表达交易双方的意愿,即如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保密性和可靠性是网络金融面临的主要问题。

(4)法律方面的原因。电子银行在现在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它的发展还需要国家的新商业法律法规的保护。它先进的信息技术也要一系列的法规相配套。但是我国的金融立法工作相对滞后,网络金融立法还处于酝酿和发展中。目前,电子银行采用的规则都是协议,出现争端时责任的认定、承担、仲裁结果执行等复杂的法律关系问题是现有条件下难以解决的。

2 当前电子银行业务的安全防范措施和解决方法

2.1 支付网关

支付网关是银行金融系统和Internet之间的接口,是由银行操作的将Internet上的传输数据转换为金融机构内部数据的设备,或由第三方处理商家的支付信息和顾客指令。支付网关可以确保交易在Internet用户与交易处理之间安全、无缝隙传递,并且无须对原有主机系统进行修改。离开支付网关,网上银行的电子支付功能也就无法实现,银行使用支付网关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配置和安装Internet网络支付能力;(2)避免对现有主机系统的修改;(3)采用直观的用户图形接口进行系统管理;(4)适应诸如扣帐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以及微电子支付等电子支付手段;(5)通过采用RSA公共密钥加密,可以确保网络交易的安全性;(6)提供完整的商户支付处理功能,包括授权、数据捕取和结算、对帐等;(7)通过对Internet网上交易的报告和跟踪,对网上活动进行监视;(8)使Internet网络的支付处理过程与当前支付处理上的业务模式相符,确保商户信息管理上的一致性,并为支付处理商进入互联网交易处理这一不断增长的新市场提供了机会。

有了支付网关,银行或交易处理商在面对网络市场高速增长和网络交易量不断膨胀的情况下仍可保持其应有的效率。

2.2 X银行网上银行的解决方案

2.2.1 系统结构

客户终端-->Internet-->防火墙-->WEB服务器-->银行主机

电子银行的Web服务器通过专线连入Internet,客户使用浏览器通过Internet访问Web服务器,主机接收通过Web服务器传送上来的交易请求及相关数据,进行联机事务处理并保存有关交易数据,有关信息通过Web服务器传送给浏览器端的客户。

2.2.2 软件结构

如图1所示,该电子银行系统由应用前端、应用网关和通讯接口三个部分组成,与客户端浏览器、主机业务服务器一起构成了电子银行的运行环境。客户端采用标准的WWW浏览器。应用前端接受浏览器的访问,是电子银行与客户的交互界面。应用前端接受浏览器的访问,是电子银行与客户的交互界面。通讯接口完成Web服务器与主机业务服务器的通讯处理。主机业务服务器接收服务器的交易请求,进行实时交易处理,然后将交易结果发给服务器。所有的帐户信息都存放在银行主机业务服务器上,Web服务器中不存放任何帐户信息。安全管理贯穿于整个电子银行系统的运行环境。

2.2.3 安全性

为了保障电子银行的安全运行,该系统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安全性设计:

(1)客户合法性检验。建立客户合法性检验机制,客户在操作其帐户时,必须提供客户号和相应的密码,密码只有客户知道,也只有客户能进行修改。对公客户的身份认证由IC卡实现。

(2)安全的数据传输。采用SSL协议实现重要信息在Interne上的传输安全控制,提供如下安全保证:(1)传输数据的保密性:在Internet上传输的客户资料和帐户信息是经过加密的;(2)传送数据的完整性: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偶然或恶意更改;(3)交易双方的身份认证:客户和银行能够互相确认对方的身份;(4)交易的不可否认性:客户和银行都不能对达成的交易矢口否认。

(3)银行内部网络的安全。在Web服务器和Internet之间设置防火墙系统,将银行内部网和Internet进行有效隔离。

2.3 强化银行网络安全的措施

(1)采用相关的访问控制产品及控制技术来防范来自不安全网络或不信任域的非法访问或非授权访问。

(2)采用加密设备应用加密、认证技术防范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非法窃取,造成信息的泄露,并通过认证技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

(3)采用安全检测技术来实时检查进出网络的数据流,动态防范各种来自内外网络的恶意攻击。

(4)采用网络安全评估系统定期或不定期对网络系统或操作系统进行安全性扫描,评估网络系统及操作系统的安全等级,并分析提出补救措施。

(5)采用防病毒产品及技术实时监测进入网络或主机的数据,防范病毒对网络或主机的侵害。

(6)采用网络备份与恢复系统,实现数据库的安全存储。

(7)构建CA认证中心,来保证加密密钥的安全分发及安全管理。

(8)应用安全平台的开发,针对银行特殊的应用进行特定的应用开发。

(9)必须制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并通过培训等手段来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技术及防范意识。

2.4 电子银行客户支付安全

电子银行安全隐患大,从各有关案例分析看来,安全还靠客户自己,客户需要有针对性地对电子银行安全有所掌握和了解。对广大电子银行客户来说,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各种在线支付安全,我们在使用电子银行进行支付的时候需要采取以下的防范措施。

(1)不轻易运行不明真相的程序。如果你收到一封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且附件是扩展名为EXE一类的文件,这时千万不能贸然运行它,因为这个不明真相的程序,有可能是一个系统破坏程序或网银大盗等木马软件。攻击者常把系统破坏程序换一个名字用电子邮件发给你,并带有一些欺骗性主题。你一定要警惕了!对待这些表面上很友好、善意的邮件附件,我们应该做的是立即删除这些来历不明的文件。

(2)屏蔽小甜饼信息。小甜饼就是Cookie,它是Web服务器发送到电脑里的数据文件,它记录了诸如用户名、口令和关于用户兴趣取向的信息。实际上,它使你访问同一站点时感到方便,比如,不用重新输入口令。但Cookies收集到的个人信息可能会被一些喜欢搞“恶作剧”的人利用,它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可以在浏览器中做一些必要的设置,要求浏览器在接受Cookie之前提醒您,或者干脆拒绝它们。通常来说,Cookie会在浏览器被关闭时自动从计算机中删除,可是,有许多Cookie会一反常态,始终存储在硬盘中收集用户的相关信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对待这些已有的Cookie信息应该从硬盘中立即清除,并在浏览器中调整Cookie设置,让浏览器拒绝接受Cookie信息。

(3)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口令。对于经常上网的用户,可能会发现在网上需要设置密码的情况有很多。有很多用户图方便记忆,不论在什么地方,都使用同一个口令,殊不知他们已不知不觉地留下了一个安全隐患。因为攻击者一般在破获到用户的一个密码后,会用这个密码去尝试用户每一个需要口令的地方。建议各位用户,特别是网银用户在设置电子银行登陆、支付密码时,选择不容易猜到的密码,避免采用资料中相同的内容,比如生日、电话号码等资料中的前几位、后几位数字,最好是字母、数字混合的密码,并且应定期更换密码。

(4)定期查询交易记录。通过电子银行的交易查询功能定期查看电子银行当日、历史的交易明细记录,看看有无异常交易,如果发现,立刻注销电子银行,并及时和银行取得联系。

(5)妥善管理数字证书。严格保管好你的数字证书,不要在公共场所或公用计算机上使用电子银行,以防止数字证书等机密资料落入他人之手。只要保管好自己手中的数字证书及其密码,就可以高枕无忧。另外,对于数字证书还需要定期更新,以保证其安全性。

(6)保证计算机的安全。要保证网上交易的安全,首先你使用的计算机要安全。具体的措施包括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定期更新病毒库)、安装个人防火墙、给系统和网页浏览器常更新安全补丁、不要随意接受QQ等聊天工具中传来的文件、不要轻易打开电子邮件中的附件等。

(7)其他安全保护措施。除以上介绍的安全保护措施以外,最好不要在公共场所使用电子银行。每次使用完电子银行后,应该单击页面中相应的“退出登陆”按钮正确退出。

3 结束语

电子银行安全无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与产业链上诸多环节密切相关,使电子银行风险降低是产业链中多种力量积极互动的结果。安全使用网上银行,关系到用户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更关系到各家商业银行的资质信誉。当前网上银行正步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作为推广应用网上银行的金融部门,更要做好社会宣传,必要时可以举办实用推广学习班,使用户会管、会用,成为当家理财的好帮手。作为网上银行的客户,更要对自己负责。为了保证你的网上银行的运营安全,只有学得好,才能用得好,消除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刘春红.中外电子银行业务之比较[J].金融与保险,2003(9).

[2]张成虎,邱天.电子签名法对我国网上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金融电脑,2004(12).

[3]吴亮,张迎春,程旺江.电子银行的资源整合与组织协调[J].中国金融电脑,2004(9).

[4]张卓其,史明坤.网上支付与网上金融服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5]崔援民.电子商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6]薛伟,史达.网络安全[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军网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篇3

关键词:军队信息化;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X9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6-0000-01

Research on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Defense of Military

Tu Dongbing

(Xiangfan Branch of Military Economics College,Xiangfan441118,China)

Abstract: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defense is the safeguard of military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Analyzing the security hidden trouble and the defense measure’s weakness of military,It is important to build up an efficient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defense system.

Keywords:Military informatization;Information security;Defense measure

信息安全防护是指为保护己方信息畅通、完成指挥任务,对向己方国家、军队及其指挥系统散布假情报、实施信息封锁的敌对方采取的防止其有害信息入侵和信息对抗,以及突破其信息封锁的理论与实践。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军事变革,正在改变着世界军事发展的轨迹,新军事变革的蓬勃兴起,进一步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军事训练、作战指挥、后勤保障、科研开发以及行政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就目前现状,军队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存在信息安全技术落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较弱、兵的信息安全意识淡薄。

一、军网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问题

1.缺乏自主的计算机网络软、硬件核心技术。我国信息化建设缺乏自主的核心技术支撑,计算机网络的主要软、硬件,如CPU芯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网关软件大多依赖进口。

2.存在被病毒感染的风险。现代病毒可以借助文件、邮件、网页等诸多方式在网络中进行传播和蔓延,它们具有自启动功能,常常潜入系统核心与内存,为所欲为。

3.军事涉密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安全可靠性低。隐私及军事涉密信息存储在网络系统内,很容易被搜集而造成泄密。这些涉密资料在传输过程中,由于要经过许多外节点,且难以查证,在任何中介节点均可能被读取或恶意修改,包括数据修改、重发和假冒。

4.存在来自网络外部、内部攻击的潜在威胁。网络中一台无防备的电脑很容易受到局域网外部的入侵,修改硬盘数据,种下木马等。入侵者会有选择地破坏网络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或伪装为合法用户进入网络并占用大量资源,修改网络数据、窃取、破译机密信息、破坏软件执行,在中间站点拦截和读取绝密信息等。在网络内部,则会有些非法用户冒用合法用户的口令以合法身份登录网站后,查看机密信息,修改信息内容及破坏应用系统的运行。有些非法用户还会修改自己的IP和MAC地址,使其和合法用户IP和MAC地址一样,绕过网络管理员的安全设置。

(二)网络安全管理问题

在军队网络建设中,高投入地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而相应的管理措施却没有跟上,在网络安全上的投资也是微乎其微。有些领导错误地认为,网络安全投资只有投入却不见直观效果,对军队教育训练影响不大。因此,对安全领域的投入和管理远远不能满足安全防范的要求。而且安全上出了问题,又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补救,有的甚至是采取关闭网络、禁止使用的消极手段,根本问题依然得不到实质性的解决。国家和军队出台了系列信息网络安全保密的法规,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军事信息网络安全的管理,但还不能满足军事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发展需求。网络运行管理机制存在缺陷,军队网络安全管理人才匮乏,安全措施不到位,出现安全问题后缺乏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整个信息安全系统在迅速反应、快速行动和预防等主要方面,缺少方向感、敏感度和应对能力。在整个网络运行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检查和应对保护制度。网络管理和使用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

三、威胁军网信息安全的原因分析

网络信息的安全所面临的威胁来自很多方面,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威胁可以宏观地分为自然威胁和人为威胁。

自然威胁可能来自各种自然灾害、恶劣的场地环境、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网络设备自然老化等。这些无目的的事件,有时会直接威胁网络信息的安全,影响信息的存储媒体。

人为威胁通过攻击系统暴露的要害或弱点使得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可控性、可用性等受到伤害,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和政治上的损失。导致部队网络信息系统不安全的因素大部分来源于人为威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所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本身的安全缺陷。

2.网络上各种应用软件系统本身存在缺陷(Bug)或陷门。

3.专用网络中某些站点被有意或无意接入国际互联网。

4.缺乏系统的安全标准所引起的安全缺陷。

5.网管人员不重视系统的安全管理。

四、结束语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化,技术手段的日趋成熟,基础平台的持续开放,要适应越来越严格规范的信息安全需求,必须有更新的安全策略来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因此,认清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对于保障军队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将变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斌君,景乾元.信息安全体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周明全,吕林涛,李军怀.网络信息安全技术[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3]李兴明,何宏.对我军信息安全的几点思考[J].训练与科技,25,6

[4]赵昌伦,武波.基于.Net的军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对策[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1,l9:l

[5]巩青歌,吴薇,冀萍.武警部队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的研[J]究.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5,8,2l:4

正确分析配电变压器安全问题 篇4

本文转载于:工控商务网

目前,10kV配电网变压器台普遍采用柱式结构,变压器高、低压侧的引线、母线,也大多使用了多股绝缘线,安装牢固,有效地提高了强度稳定性,防止了长期运行中的松动和断线事故的发生。但是,随着用电负荷的迅猛增长,特别是柱上变压器低压侧熔断件烧断后,因其引出线设计安装不当造成的安全问题屡有发生;同时,在路灯配电网改造过程中,由于引线安装失误导致客户设备烧坏的事故也有发生。下面以Yyno型联结变压器为例对上述问题作一分析。

1、柱上变压器裸露的高、低压绝缘子易造成抢修人员触电和外力短路故障

柱上变压器故障多以烧断低压熔断件为主,抢修人员处理此种故障,采取仅拉开故障相低压刀闸而非故障相继续供电的带电作业方式进行工作。这样处理,减小了停电范围和停电影响,但增大了抢修人员工作的危险性,尤其是在夜间抢修和作业环境恶劣时,易造成人员触电。处理此类故障在不能停电作业的情况下,预防柱上工作人员触电事故的发生,可采取对变压器绝缘子加装绝缘护罩的办法。这样做可同时减少变压器发生出口短路的机会,特别是在人口稠密地区,能有效地防止变压器绝缘子上落异物导致的外力短路事故发生。

2、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及低压中性线引出线截面过小的危害

2.1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危害

据统计,部分变压器的过负荷是由于三相负荷不平衡引起的,严重情况下的不平衡造成中性点偏移过大,某相电压升高(最高可接近线电压)可能烧毁接在该相运行的客户设备,相反又有可能造成接在另一相上的客户设备因电压过低而无法启动使用。

2.2中性线引出线故障的危害

三相不平衡时,中性线要流过不平衡电流(最大可接近相电流),若中性线引出线截面过小或接头安装不牢,有可能在超过额定负荷情况下烧断造成客户用电设备不能正常使用或被烧毁。

3、变压器低压侧一相熔断件烧断的危害

3.1对用电客户的影响

熔断件烧断后所带低压线路停电,造成所带用电设备停运;未熔断两相低压线路所带用户可照常用电,但电压要降低,在两相负荷平衡的情况下,每相电压降至原来的,若负荷不平衡,则有可能因电压过低而影响一相线路上所带客户的正常用电。

3.2对带电处理熔断件烧断故障的抢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威胁

除了有人身触电的危险外,还存在着此种情况下设备的不安全运行状态易造成人员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如2000年7月15日凌晨,我公司某单位线路抢修人员在处理一台容量为315kVA柱上配变低压B相熔断件烧断故障时,由于截面35mm2的中性线承载了变压器过负荷时的相电流,严重高温过热,当抢修人员登上变台系好安全带准备作业时,安全带触及到中性线引出线裸露的接头处而烧断,人员从3m高处坠落,导致人身伤害事故发生。为此,我公司特制订了以下反事故措施:

(1)逐步将线号小的中性线引出皮线更换为与相线同截面的交联绝缘线,避免接头裸露或触及作业人员身体部位。

(2)上述改造工作完成之前,抢修人员再处理此类故障时,登杆作业人员要随身携带纸片或塑料条或蜡烛,对变压器中性线引出线和器身等可能发热部位进行测试,以防上述情况和烫伤事故发生。

4、路灯电源改造过程中最常见的故障

自1999年开始,我公司实施了一项技术决策,北京路灯照明供电取消10kV专用高压,路灯作为一个用户改由10kV配电线路接单相变压器进行供电。在此项工程改造过程中,由于施工安装不当,错把路灯单相变压器低压相线和中性线接反,合闸试灯造成了有的用户用电设备承受线电压而烧毁,而有的用户因电压降为零而无法正常使用。

5、结束语

目前,10kV配电网中电缆和箱式变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大中城市,随着基础设施改造的需要,使用落地的箱式设备日趋增多。但是柱上变压器作为主设备,仍然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短时间内不会退出,这也就决定了其运行状态安全稳定与否,仍影响着客户的正常用电以及维护其运行的修试人员的人身安全。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与问题分析 篇5

摘 要:目前食品安全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该文从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食品安全添加剂解决对策

近几年,虽然中国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条依然危机四伏,不断通过各种媒体进入公众视野的如“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多宝鱼”事件等等,说明中国的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如此信息接触多了,让人似乎不知道吃什么才安全。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

一、当前中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毒物质大量在食品中残留

在原料农、牧产品的生产中,大量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兽药、化肥、激素,使农业及农村环境污染加剧,使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附着沉淀在农(畜)产品中,如水果、蔬菜中的有机磷、有机氯农药残留,在草莓、番茄、香蕉、西瓜等农产品中使用催熟剂,粮食作物中铅、镉等贵重金属污染,猪肉中瘦肉精、禁用兽药等的残留都会引起慢性、急性食物中毒,食品安全从原料开始,便受到严重的威胁。在水产品养殖业中,不法业主为了提高水产品的成活率和出品率,不惜使用禁用鱼药,甚至使用激素类药物,有些药物代谢速度非常慢,因此大量在成品中残留,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微生物指标不合格问题,部分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销售过程达不到规定的卫生要求。原材料污染严重,生产过程中灭菌不彻底,储存条件不当,销售环

节的再次污染,都能导致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出国家强制标准的规定,甚至导致有些产品被致病菌污染,食用这些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食品,能引起食源性疾病。

(2)食品加工中天然有害物未完全消除,引起的食源性问题。比如土豆、青番茄中的龙葵碱,生四季豆中的皂甙和血球凝集素,新鲜的金针菇中含有的秋水仙碱等,加工中处理不彻底易引起食物中毒。

(3)食品加工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比如油炸类食品在加工中油温过高,食用油多次重复利用,都能导致成品中过氧化值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要求,过量食用这种食品对人体有很大危害。

3、滥用食品添加剂,甚至滥用工业添加剂

(1)食品加工企业在食品加工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有些小型食品加工企业或手工作坊,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防腐剂、化学合成甜味剂等严重超标。

(2)不法企业在食品中添加食品禁用的人工合成色素和其它工业添加剂,比如在豆制品中添加吊白块,火腿生产中使用敌敌畏,在水发产品中添加甲醛,在辣椒制品添加苏丹红等。有些小作坊生产的散装食品,无标签、无商标,甚至使用伪造的食品标签,致使检验部门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检验。

4、在食品中掺杂掺假,甚至故意制造伪劣食品

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生产者故意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用病死畜禽肉加工熟食肉制品,用工业酒精勾对白酒,用工业皮革残品生产假奶粉,用毛发生产酱油等等。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1、食品的小作坊式分散化生产。从近年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看,几十万小作坊随意制作各种食品,他们使用的设备简陋、技术水平落后、卫生状况恶劣、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控制。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的45万个食品生产企业中,10人以下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有35万家,29%的企业无标生产,60%的企业出厂不检验或根本不具备检验能力,这些小作坊“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条件差、工艺乱”,食品质量和安全难以保证。如何有效解决“食品小作坊”难题,已经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决定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突出问题。

2、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一是食品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差,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如《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农业法》等,仅仅对食品质量作了一些概要性规定,有较大的法律监管盲区;二是食品法律法规的条款笼统,操作性差,一些法律法规规定的比较原则和宽泛,有些条款甚至完全过时,对实际问题约束力较低,操作性不强。三是食品法律法规的罚则较轻,法律效力不够,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极其严厉的惩罚力度而言,缺乏威慑力。

3、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确。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方面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监督管理部门多,部门间的职能交叉、重复执法、重复抽检、执法缺位、监管空白等现象较为突出,部门之间形不成合力,监管责任难以落到实处。

4、食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各类检验机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检测设备、检测技术落后,很难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由于部门障碍,检测报告的法律效力不被广泛承认,造成了检测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1、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建立国家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抽查和例行监测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2、集中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厉打击“黑窝点”,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

3、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相关认证。根据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具体情况,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过渡标准或分级标准;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完善认证制度;加快我国食品认证的国际互认进程。

4、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预警预报机制一是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启动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就风险评估技术及有关数据资料与发达国家加强交流,并就我国一些具有特色的食品加工技术、影响因素开展前

瞻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以便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出及时有效的预报和处置。二是建立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以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预报指标体系,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对食品安全事故和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把突发的、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小,以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

4、加强宣传,提高中国食品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提倡合法经营,严厉打击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

5、加强立法,加重处罚手段,使制假、售假者受到更加严厉的惩罚,当其违法所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其违法所得,生产不法食品无利可图时,便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不法食品的出现。

四、结 论

总之,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涌现,中国的食品类标准逐步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覆盖全面,行之有效的标准监管体系,但是仍然存在着标准不能有效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进一步更新和完善相关标准外,首先必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其次要通过立法加重处罚手段,提高违法的成本,第三是要加强食品安全、卫生方面通用型标准的制定,只有多管齐下才能确保中国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李书国,陈 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2):7-10.[3]丁昌东.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标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标准化,2004,(7):16-18.[4]赵晓锋.中国食品安全管理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美中经济评论,2003,(1

1):34-37.[5]雷红淘.蔬菜农药残留问题[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6):18-20.[6]杨江龙,刘拉平.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研究及对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6):51-53.1

[7]张继宗.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及启示.中国工商管

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问题分析论文 篇6

2.1加强法律的监督

信息交换与传输在日常生活中是极为正常而又普遍的事情,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保证信息安全,则需加强信息管理。而在信息安全管理中,仍会面对多种多样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加强相关法规法律监管制度,运用法律来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7]。通过加强法律监督的方式,用户会受到一定的约束。例如,网友“人肉搜索”其它公民的个人信息实际上已经侵犯了他人的隐私,这就需要运用法律保护个人信息,相关的法律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细化相关标准。而从国家和企业的角度看,同样要用法律的形式保护一些有关机密信息的安全,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护相关的法律,并加强监督。例如,在我国现有的有关网上信息保护的法律中,警察可对网上信息传输交换进行实时监督,对窃取用户信息行为进行处理,将触及到法律的行为加以管制,从而保障人们的信息安全。

2.2加快安全防护系统的更新升级

信息科技发展极为迅速,但是相关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发展还相对滞后。在当前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与交换量非常大,与此同时机密或敏感的数据信息也会增多,因此数据管理也容易出现漏洞和风险。在这种形势下,需要随时对数据信息泄漏以及网络攻击保持警觉的态度,并加大对数据信息的监管力度。为维护信息安全,可以从提高和升级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入手。信息安全防护系统的更新升级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将各类数据资源的处理和分析机制进行整合,研究当前网络攻击关键技术所在,进而提高信息安全防护的能力。首先,安全防护系统要求能识别数据中的风险能力,并能够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进一步抵御风险或网络攻击。简而言之,就是不断开发研制出更为高级的安全防护系统。此外,用户需要增强信息保护的意识,对自身的信息进行管理,必要时需要设置保密措施。

2.3调整信息采集策略

就目前数据信息而言,数据已经朝着商品化的趋势发展,即用户的信息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易或买卖,虽然用户已经有意识地在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因此为保障自身信息的安全以及私人信息不被泄露,可以对信息采集采取有效策略,并加强对程序内部数据的监督。例如,用户下载某个软件或APP,这个软件或APP有一些相关的协议,涉及到用户的隐私信息的采集。用户可以对自己的隐私数据进行限制采集,或者数据采集时该程序要对用户隐私进行保护,或者可以选择进行匿名处理。而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可以开发相关的软件对程序内部加强监督,实施限制信息采集措施或者其他方式保护信息安全。

3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了信息隐私的泄漏、信息安全防护系统的滞后以及网络恶意攻击等。因此有必要加强信息安全的保护,加大对数据信息的监管,调整信息采集的策略,并从法律上约束信息泄漏以及网络攻击的行为。而加强信息安全保护最关键还在于数据信息保护的技术层面,提高信息安全防范系统的层面,并且要及时更新升级,进而处理面对信息安全问题,推动信息安全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晓星.大数据时代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A].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5.

[2]方世敏.大数据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9):160-161.

[3]文佳.大数据时代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1):46.

[4]胡玮玮.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与对策[J].创新科技,(3):84-86.

[5]刘泫彧.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36):17-19.

[6]底涵钰,郑允凡,吕琳.大数据时代新媒体传播中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以“广东人肉搜索第一案”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5(12):42-46.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分析 篇7

关键词:污水排放,工业污染,农药残留,饮水安全

1 现行水资源等级划分和饮用标准

安全的饮用水通常是指人类可以长期饮用而不会对人体带来任何危害或潜在危害的水资源。每个人在每天都要摄取一定量的饮用水以保障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我们日常生活中饮用的水资源大多是来自于经过加工处理的地表水或者处于地质层深处纯度较高的天然水。未经处理的地表水在进入人体后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 水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经由皮肤或消化系统吸收进入人体, 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 世界各国都对饮用水的安全性制订了不同标准。我国也根据水资源的状况和质量进行了不同安全级别的划分, 对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明确的数量限制, 同时对于水中可能存在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标准也有明确的规定。基于农村环境较城市有较大的差异, 所以对于农村饮水安全标准的制订是在城市饮水标准的基础上加入了特殊化的考虑。

2 目前影响农村地区饮水质量的因素

2.1 污水处理不当导致水体污染严重

由于农村饮水受到地理位置和村落分布特点的影响, 饮水源头较为集中, 一旦水源受到污染, 就会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农村水源的引入渠道大多是村民擅自挖建和修筑, 在此过程中, 水源没有加设任何的保护性措施, 饮水资源难免在输送途中就会造成污染;一般情况下, 农村饮水的来源多为自挖井, 井口缺乏卫生防护措施, 使井水容易受到外部的污染;农村家庭中的污水排放管道一般是直接通入土层下方的, 长年累月, 污水会进一步在土壤中渗透和扩散, 有部分可能会与地下水资源相融合, 造成水质的恶性循环。要想改变这一现状, 就必须加大对农村饮水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污水排放和处理系统, 保障农村饮水卫生。

2.2 周边工业企业生产污水的排放

工业废水的排放是造成加剧水污染现象的主要因素。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多数具有较大污染性的工业生产企业将生产场地转移到了城乡边界或偏远的农村地区, 这些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向周边河流排放出大量的污水, 造成了农村水源的污染。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水主要含有铅, 汞等重金属元素, 一旦对水体造成污染, 其扩散面积和影响范围都将迅速扩大, 且水资源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彻底净化。农村水源多具有集中性特点, 水源污染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可谓影响巨大, 因此, 政府及相关监督部门必须严格控制水源地周边企业的污水排放量, 并及时对水源进行净化和消毒处理。

2.3 农药残留污染地下水源

农业生产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和生存基础, 在进行农业生产时, 难免会用到化肥和农药, 目前, 由于我国农民的综合素质不高, 对于农药和化肥的功效了解还不够充分, 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量严重超标是不争的事实。农药的过量使用造成水源中磷, 氯等元素的含量增加, 严重破坏了水体结构, 降低了水源的可利用性。近些年来, 由于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也激增, 其对于水资源的影响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4 水质本身微量元素超标

地质环境的不同也造成饮水资源中酸碱度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有所差异。例如, 在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 水质多呈现碱性特点, 长期饮用过酸或过碱的水资源, 对人体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一些地区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 水源中微量元素含量过高, 或者掺杂了有毒有害的元素, 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如水中含氟量过高极易导致牙齿的损伤, 铁离子浓度过高可引起中毒现象的发生。

3 如何提高农村地区饮水质量, 保障人们饮水安全

为了使得农村饮用水安全获得保障, 保护农村居民的生命健康, 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工作势在必行。首先, 建立农村饮用水管理体系。由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饮用水工程需求越来越多, 那么原来实施饮用水管理管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其要求。文章认为该体系由三部分组成:第一, 工程管理体系。为了保障饮用水的质量, 农村地区应该建立比较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 比如, 建立“调研———公开招标———监管工程业主———后期监管”工程体系, 保证工程按照相关部门要求实施;第二, 水质监测体系。在乡镇政府中, 明确水质监测的职能, 并且建立监测小组实施水质检验工作。另外, 作为水质检验的技术支撑, 县以及县以上单位成立相应的技术小组, 定期到乡镇做水质监测的技术指导工作;第三, 资产管理体系。随着农村饮用水工程不断增加, 各级水利部门很有必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固定资产实行分级管理和经营, 并逐步建立起以效益为中心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固定资产经营管理体系。其次, 建立配套污水处理体系。对于饮用水安全问题而言, 从水质源头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在农村地区水污染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之下。文章认为, 扩大或新建污水处理厂是非常有必要的, 并且铺设合理污水处理管道。一般而言, 各地对于企业污水管理是比较重视的, 但是, 随着居民污水排放日益加大, 应该加强居民污水处理的投入, 比如, 实施乡镇居民90%以上污水网管接入。最后, 建立更加配套资金管理体系。由于农村饮用水工程逐步增加, 那么工程资金压力也会越发加大, 因此必须建立相对应的配套资金支持体系。文章认为该体系由两部分组成:第一, 主体工程基金。在饮用水工程中, 大部分资金都是用于主体工程之中, 这部分资金需求极大, 但是对于一般乡镇财政而言, 都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因此, 应该建立充分利用财政资金, 同时有目地、有计划地引入民间资本进入该领域;第二, 工程维修养护基金。对于饮用水工程的后期维修养护, 应该建立水费收入、本级财政补足以及上级统一安排维修养护费体系, 同时建立相应的维修费管理小组, 以保证资金合理的运用。

4 结束语

饮水安全是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政府对于农村地区环境改造工作中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 由农村地区水污染引发的人身伤亡事件时有发生, 大多数农村地区的饮水资源还远远低于正常饮用水的标准, 水资源污染严重, 水处理作业不到位, 水质微量元素超标, 这些问题都威胁着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因此, 在农村水源治理方面, 政府要从宏观方面予以全局性把控, 在微观层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水源治理计划, 并将其落实到工作中, 对农村水源实行逐步分层次改造, 从源头上保证农村饮水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江结海, 王海平.太湖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和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5) :30-32.

[2]朱春霞.菏泽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探讨[J].山东水刊, 2010 (1) :80-81, 91.

[3]杨兰花.如何有效建立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J].甘肃农业, 2012 (21) :71-78.

装表接线中安全问题分析 篇8

随着国家电网的改革,大量的机械式电能表逐渐被电子式电能表替换,本文主要谈几点装表接线中涉及的安全问题。

前言

近几年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 出现了利用电子电路/芯片来测量电能电子式电能表,由于电子式电能表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灵敏度、线性动态范围和计量准确度、功耗小的突出优点,受到广泛的推广。

一、电能表的种类和接线方式

电能表分为单相电能表和三相电能表,单相电能表一般接功率6Kw以下的用户,三相电能表则为6KW以上的用户。单相电能表接线方式有单进单出和双进双出两种,三线电表接线方式有三相三线和三相四线,一般高压供电采用三线三相的接线方式,低压采用三线四相的接线方式。

二、装表接线过程中常见的完全问题

(一)电能表安装环境的安全问题

电能表一般安装在室外,需要一定的高度、安全、干燥并且光线较亮的墙上,墙体避免振动,安装地点应尽量靠近计量电能的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电表配电柜顶部和底部的出线口应做好密封风,尤其农村大多是明线,配电箱在室外,常常配电箱上的穿线孔不能密封,下雨较大时常常有雨水渗进电表配电箱中,可能造成电表短路。另外固定在墙上的电表配电箱的接地率比较低,也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

(二)带电更换电能表时,不按规程操作

一些电工安装电表时,为方便查看接线是否正确,常常带电操作,但把全部的电线接头拔出,尤其是三相四线,需要接8个接头,容易混乱,不注意就可能接触到电线或带电导体。

(三)装表接线的短路问题

在单相线新旧电表更换时,如果电工不了解电子式电表的工作原理,按旧电表的接線方式接线,因旧电表和新电表的进出线口不同,可能导致电源线直接短路。如果相线和零线接反,增加了不安全因素,易造成人身触电事故。混淆单相和三相四线的接线方法,单相接线如果是双进双出,需要将零线剪断接入电能表,但三相四线电能表的中性线剪断后接入电能表,可能造成电能表接触不良,容易造成中性线断开,使负载中的点和电源中点不重合,负载上承受的电压不平衡,一些用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烧毁。

(四)安全监护不到位

装表接线的共作中,按照规定需要一个作业和一个监护人员,在实际工作总,单人换表的行为时常发生,拉开用户的总闸刀后常常忽略电流表是否带电,如果是带互感器的电能表,很可能电能表的互感线圈二次放电,给电工造成伤害。

(五)安全责任不明确和安全意识淡薄

没有把具体的安全责任没有落实到人,当出现事故的时候相互推诿;员工装表接线时常常忽略周围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有的员工知道存在安全隐患而不去排除安全隐患等。

三、防范措施

批量换表前,对电工进行电能表原理和换表安全的培训,落实安全制度,确保换表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电工熟记单相和三线四相电能表不同电表的接线方式,强调接线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一)单相电能表的接线要求

先拉开用户的总闸,切断负荷,电能表附有100/5A及以上的大型电流互感器或装表位置、地形复杂、电表位置较高等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并两人工作,其中一个人监护。

1.工作人员穿工作服和安全鞋,使用绝缘胶柄钳,系上安全带,确保身体不与电杆、铁杆、大地接触。

2.检查电表箱是否带电,确保电表箱不带电才能作业,在墙上或电线杆上拉线时,不可用力过猛,渐渐收紧。在墙上作业需要考察房屋是否坚固、安全可靠,由于倒塌的危险,并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防止工具跌落损坏周围的物体或行人。

3.现将电能表的相线拔去,拔出后注意不要碰地碰壳,并把裸露线头用绝缘套保住,然后再拔零线、负载线及脉冲线。如果是带互感器的电能表还应用夹子线将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端接,然后再拆线。

4.接线时根据各类型无功电能表规定的相序进行接线,线头与金属支持物和另一线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00毫米,操作时注意所使用的工具,不要和另一线接触,以免发生短路危险,一般先接零线在接火线,特殊电能表按说明书的相序接法接线。

(二)三相四线电能表的接线要求

三相四线电能表接线时应注意的事项,同单相表相似,检测电表外壳电压等事项,在拆、接线时应依次拆除电能表各相线,每拆一相线须将绝缘套套好,并标记号相色,防止工作中触电及对地短路,接着拆负荷线和零线。恢复接线时,应先接零线、负荷线,再接相线。带电流互感器的三相电能表在其接线盒上解除其二次端接状态。

(三)加强电工的技能和安全培训

我国电工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尤其是地区欠发达的城市,很多都是初高中文化水平,欠缺正规、专业的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尤其是对信息化的设备,操作技能不熟练,所以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把常见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案例作为教材培训员工,通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认识安全隐患、排除安全隐患的能力。

(四)落实安全责任制

安全无小事,领导需要充分认识装表接线的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存在的安全隐患,把安全责任细分,落实到人,发生事故追究其相关的责任。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不安全操作的人员进行教导,定期开展安全事故视频会议,引导员工按操作规程工作。

其次,落实基层的供电现场的安全措施,由于装表接线的现场易出现安全隐患,所以应把现场的安全设施落实到位,确定排除隐患后,并在有人监护下作业,保护员工的工作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小结

装表接线是项比较危险的工程,存在不少的安全隐患,我们应重视装表接线的安全问题,落实安全责任制,对电工进行有计划的安全和技能的培训,提高电工的防范意识,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慧波.浅谈装表接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2(01)

试论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论文 篇9

一、安全施工原则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整个建设施工过程。在控制过程中,要求对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突出重点,针对重大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控制。

1、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 ①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②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③动态跟踪,重点控制,应变策略。对极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控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危险,按照常规进行管理。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告诉我们,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依次包括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和限制危险、使用个体防护装置等。在选择危险控制措施时,优先选用图中底层的措施,只有下一层的措施不能使用,或受到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实际因素制约时,才选用上一层措施。、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事故预防原则。事故预防可以分为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及事故发生时的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预防。这是一种发现、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并对其进行消除、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其基本目标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安全规程;矫正行动。、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当事故发生时,必须及时采取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选择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原则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隔离危险因素;薄弱环节防控;个体防护措施;避难和救生行为;救援行动。

4、建筑施工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的一般方法。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人员职责;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

二、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包括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五大类因素,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工作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及相关准备工作;工程实体施工全过程(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装饰安装阶段)的危险因素识别分析、预报和定期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的内容。、材料因素控制措施 ①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②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

2、机械设备因素控制措施 ①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②指定专人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③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技术工艺因素控制措施

1)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内容有: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设计方案、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案、建筑构配件吊装安全方案。

2)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

4、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①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象条件、周围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②指定专人接收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以便采取对策;③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的平面布置要求,指定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性管理。、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1)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涉及危险因素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危险因素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因素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2)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替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中的各个系统层面的危险因素管理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要明确各级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因素定期检查的责任。包括作业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定期检查、企业领导的不定期督察等。、应急管理措施

虽然我们对施工过程各阶段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具体到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危险因素的状态和产生的作用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就决定了施工危险因素的复杂性。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当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是必不可少的。编制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是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前提。建筑施工的应急管理工作一般应按如下步骤展开进行:①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常见的六类安全事故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应急预案;②落实应急人员,建立应急组织;③储备应急物质,布置应急设备;④组织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

参考文献:

农村饮水安全中的立法问题分析 篇10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立法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基于农村饮水安全立法现状及主要问题,对农村饮水工作中管理体制、工程性质及产权、运行管理、水源保护等措施进行了讨论,以为农村饮水安全的立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措施;立法

1现状

农村饮水安全立法,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1-4]。我国已经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章制度。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的政策法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国家层面看,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2007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第二,从部门层面看,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联合或单独下发了一系列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近年主要出台有:《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作的意见》《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等;第三,从地方层面来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也相应地制定了一些政策和管理办法。以上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顺利开展。

2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急需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实践中,许多地方的水利部门与发展改革委之间因为协调问题而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开展。目前,农村供水站资质管理不统一:在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地区,由水务部门颁发;未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地区由城建部门颁发;也有很多地方供水站未申请资质。由此产生了资质管理中的部门职责分工问题。在水质监测上,按照《水文条例》第20条的规定,水文机构可以对水量和水质进行监测;而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实际工作中,工程的水质监测次数较少,且主要由工程管理单位出钱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在许多地方水质监测甚至尚未开展。

(2)农村饮用水工程产权急待明晰。国家在农村饮水安全中的投入所形成的资产,除了小型及单村供水工程产权一般归村集体所有没有争议之外,大型的集中供水工程产权一般由水利部门代表国家行使。但这面临着缺乏法律政策依据的难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难以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的规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作为出资人代表,而由水利部门作为出资人代表又于法无据[5-6]。产权不确定,工程管理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就难以真正解决。

(3)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问题突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是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一些地方采取“先建成再说”的工作思路,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探索出一套良好的、适用的运行管理办法来确保工程可持续运行非常重要。此外,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急待加强。水源变化和水体污染是造成饮水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远未能满足农村饮用水安全要求,现有制度对水量保护关注不够;农村大多采用的是分散式水源,具有分散、点多、面广的特点,难以按照《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3对策

(1)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体制。首先,明确规定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由地方政府负总责,实行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其次,明确规定水行政主管部门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门,其职能重点除了行业监管之外,还包括作为出资人代表,对大型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的国家投入所形成的资产进行监管,以及对农村供水企业进行资质管理。再次,明确财政、卫生、建设、国土资源、环保等其他有关部门职责,努力构建分工明确、沟通顺畅的管理体制。

(2)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准公益性。立法中应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既有公益性,也有一定的经营性,属于准公益性工程。一方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公益性。首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使农民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避免因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而患各种水质性疾病,属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生存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并进而解放农村劳动力,使其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促进社会和谐,属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属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重要体现[7]。另一方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也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工程管理单位可以实现自收自支,实现良性经营;在无法完全实现自收自支的地区,工程管理单位也应当参照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进行运营,在核算成本并千方百计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通过扩大供水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等增加收入。

(3)明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权。按照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原则,结合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实际需要,采取更为灵活的产权政策。明确政府投入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大的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其资产归国家或受益群众集体所有,由相关主管部门、受益乡村、用水户代表组成的工程管理委员会或者按规定组建的项目法人负责管理;以政府投入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小的饮水安全工程,其资产归受益群众集体所有,可由工程受益范围内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单户或联户饮水安全工程,国家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归受益农户所有并由其负责管理;企业、私人等社会投资者修建的饮水安全工程,所形成的资产归投资者所有并由其负责管理。

(4)切实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认真核定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成本,并根据当地农民实际承受能力制定合理水价;通过水费返还、水费补贴、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适当减免等方式,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工程进行补贴;实行优惠的土地征用、用电、税收等政策;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拍卖、承包、租赁该做必要的调整和规范,尤其是应当通过建立相关制度,使拍卖、发包、出租后的钱切实用于工程的维修养护和更新改造,并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管。

4参考文献

上一篇:唐诗米字格下一篇:对国资委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