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全民健身日是哪一天

2024-10-01

的全民健身日是哪一天(共9篇)

的全民健身日是哪一天 篇1

全民健身日是哪一天

全民健身日,即每年的8月8日。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国务院批准,从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

为继承和发扬北京奥运会的宝贵遗产,进一步夯实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基础,也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强身健体需求,国务院批准自20起,每年的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将健康向上的`大众体育精神传达给公众,推广健康生活的理念,呼吁全体人民群众走向运动场,走向健身行列。

各级人民政府及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全民健身日组织开展健身宣传、教育和活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结合自身条件积极参与。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在全民健身日向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并免费提供健身指导服务。鼓励其他体育设施在全民健身日向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

设立“全民健身日”,是适应人民群众体育的需求,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需要,是进一步发挥体育的综合功能和社会效应,丰富社会体育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目标迈进的需要,也是对北京奥运会的最好纪念。

世界难民日是哪一天 篇2

世界难民日是联合国难民署(UNHCR)确定的一项纪念日。起初,它是非洲独有的纪念日(原名“非洲难民日”),因为非洲历来是包容、庇护难民数量最多的地区。12月,在联合国难民署倡导下,各国在联合国大会上一致通过一项特殊决议,这项决议的通过之时正是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生效50周年,决议认为,为肯定和感谢非洲对难民一贯慷慨的态度,促进非洲团结,引起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的重视,可以将6月20日“非洲难民日”确定为“世界难民日”,这也正是此纪念日的意义所在。大会因此决定,今后的每年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

难民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的一大顽疾。为保证难民的基本权利,以及通过国际合作解决难民地位问题, 早在1951年,联合国难民和无国籍人地位全权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由于,灾难、战争、民族及种族争端等使得难民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从1993年到这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爆发了80多起战争或冲突,造成了大规模的难民潮,难民数量一直高达多万人以上,1994年曾达到 2742万人,其中,妇女和儿童占难民总数的80%,难民问题的日益严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巨大关注。从起,把每年的6月20日定为“世界难民日”。联合国希望借此引起人们对难民问题的关注,并对难民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有所认识、尊重。20第一个“世界难民日”将主题定为“尊重”,即尊重难民作为人的存在。

全国科普日是哪一天 篇3

全国科普日是哪一天

9月17-19日

全国科普日历年主题

20 科学发展,共建和谐

预防疾病,科学生活

科技促进环境友好型国家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

坚持科学发展,走进低碳生活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

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创新发展 全民行动

全国科普日活动通知

各县(市、区)科协、教育局、科技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国家“科技三会”、省“科技两会”精神,切实履行 “四服务”工作定位,激发全社会和公众创新创造创业的热情,根据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和省《关于举办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精神,市科协、市教育、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市地震局)决定联合举办20石家庄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主题和主要内容

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主题是“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各部门、单位要以“大力普及传播发展理念、大力倡导创新创造创业、大力促进公众理解高新科技、大力倡导科学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以多种形式开展好现场和线上科普活动。详细内容见《2016石家庄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实施方案》(见附件)。

二、时间、地点和名称

2016年石家庄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暨启动仪式定于2016年9月19日在长安区金谈固嘉园小区广场举行,9月17日23日,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部分活动可提前启动,主题贯穿全年活动。悬挂条幅,名称统一为:2016年×××市(县、学校、协会、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日活动。

三、有关要求

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务求实效,坚持“高效、勤俭、务实”的原则,围绕主题,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注重互动体验,制定活动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突出重点活动,抓住重点人群,加强对基层组织的指导,确保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各部门、单位要及时上报重点活动,于2016年8月8日-9月2日登陆全国科普日重点活动管理网站填报重点活动登记表(申报内容参见附件1)。9月2日前,将重点活动登记表(每个单位至少3项)电子版发至市科协普及部邮箱。活动结束后要认真总结,注意收集活动信息(包括相关图片、影像资料),挖掘先进典型,于2016年9月2日-10月28日登录全国科普日重点活动管理网站提交总结和相关图片、影像资料(图片3-5张)。推荐的优秀项目包括 “2016年全国科普日特色活动优秀单位”、 “201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今年还将加大对网络在线传播活动的考核表彰力度。9月30日前,将拟申报奖项申报表及相关图片电子版发至市科协普及部邮箱。

世界湿地日是哪一天 篇4

湿地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不同的国家和专家对湿地有不同的定义。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由于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科学家对湿地定义是:陆地上常年或季节性积水(水深2米以内,积水达4个月以上)和过湿的土地,并与其生长、栖息的生物种群,构成的生态系统。常见的自然湿地有:沼泽地、泥炭地、浅水湖泊、河滩、海岸滩涂和盐沼等。

湿地具有很强的调节地下水的功能,它可以有效地蓄水、抵抗洪峰;它能够净化污水,调节区域小气候;湿地还是水生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孕育和丰富了全球的生物多样性,被人们比喻为“地球之肾”。

然而,由于人们开垦湿地或改变其用途,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造成洪涝灾害加剧、干旱化趋势明显、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等。

2022年世界癌症日是哪一天 篇5

2022年02月04日 04:50:36 星期五 壬寅年(虎年)正月初四。

世界癌症日是由国际抗癌联盟(UICC)于年发起的,活动时间定于每年的2月4日,旨在倡导新的方法促进各组织间的合作,加快癌症研究、预防及治疗等领域的进展,为人类造福。

常见癌症的早期症状

1)宫颈癌早期症状:

白带增多,颜色变黄是宫颈癌的早期症状,随着时间的延长,白带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出现有恶臭味的血性白带;另一个早期症状是阴道不规则流血,中年或绝经后的妇女,当用力解大便时或性生活后阴道有少量出血时,应当警惕宫颈癌的可能性。

2)胃癌早期症状:

无原因的上腹部饱胀不适,有烧灼和隐痛感,而服用解热止痛药后无效,当这些症状持续3周以上时,尤其要警惕胃癌的可能性,数据显示,胃癌的早期发现率只有10%,因为它的早期症状和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很类似,所以极易误诊。

3)鼻咽癌早期症状:

涕血及血纽性鼻出血、鼻塞、耳鸣、听力下降等等,这些都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状,需要注意的是鼻咽癌早期出血量很少,常常鼻粘液中带有一丝血丝,只有到了中晚期才有明显的鼻出血。

4)食管癌早期症状:

咽喉发紧,咽喉部不适;吞咽的时候容易噎气;进食的时候胸骨后有疼痛感,即使不进食的时候,胸骨后有异物感或烧灼感,常常有胸部闷胀,并且爱吐粘液。尤其对于35岁以上的人群,应当立刻去医院做个诊断检查。

5)肝癌早期症状:

肝癌对的早期发现很重要,因为肝癌起病隐匿,发展迅速,治疗困难,预后也不好,所以很多肿瘤专家将肝癌称之为“癌中之王”。肝癌早期症状如下:肝区持续性疼痛,痛感为钝痛;食欲下降,容易疲乏,无精打采;腹部闷胀、腹泻、体重下降、越来越消瘦;皮肤和眼球发黄,尿色变黄,且随着时间逐渐加重,这些早期症状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相似,所以极容易混淆。

6)卵巢癌早期症状:

卵巢位于子宫两侧,深居于盆腔中,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时表明已经转移扩散了,预后极差,但实际上卵巢癌也有一些能观察到的早期症状,也就是“卵巢三联征”:

年龄,卵巢上皮癌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女性中,而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平均发病年龄是19岁。

腹部不适感,如消化不良、腹部发张、腹部增粗、感觉腰围变大,饭后会出现胃肠胀气,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卵巢癌患者有腹水。

卵巢功能障碍,包括月经量增多或月经紊乱;卵巢上皮癌常有阴道不规则出血,而内分泌功能肿瘤常出现雄激素或雌激素分泌过高的现象。

7)肺癌早期症状:

呛咳和血痰是肺癌最常见的初发症状,先是刺激性干咳,而后咳出白色泡沫样痰或痰中带血丝。吸烟的人早上吸第一支烟时咳嗽加剧,中年人以上的人群突然出现呛咳、干咳经久不愈时一定要警惕肺癌的可能性,及时去医院做一下诊断。

8)女性乳腺癌早期症状:

三分之一的乳房肿块为恶性肿瘤,乳房皮肤如“橘皮样”或出现“酒窝征”, 局部温度增高,乳房不对称,乳头内陷、偏斜或固定,这时候应当警惕乳腺癌,所以对女性朋友来说,早期有效的检查措施是:每次月经后自己检查有无肿块,并注意乳头有无溢液;

9)甲状腺癌早期症状:

甲状腺位于两锁骨之间的胸骨上方,它的功能是合成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代谢。甲状腺癌初期症状不明显,即使出现肿块,很多人也常常以为是其它疾病,从而耽误治疗。

10)肠癌早期症状:

早期症状是便血,也就是大便中混有血液或排出全血,另一个症状是大便习惯改变变,如大便时间、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泄时感觉等等;结肠癌病人的大便呈现鼻涕样、血性粘液便、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而非结肠癌病人的症状是腹泻、腹痛、大便多呈现带脓血的稀烂状;降结肠部位出现癌变时,症状是肠梗阻,如腹痛、腹胀和便秘。

以上就是常见癌症的早期症状,我们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癌症不是“不治之症”,但前提是治疗及时,所以我们应当提高自检能力,注意发现癌症的蛛丝马迹,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最防癌抗癌的茶

杜仲雄花茶

杜仲有抗癌和抑癌之功效,还与其富含的木脂素、苯丙素及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有关。日本八户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佐佐木教授等人查明,杜仲具有抑制导致癌细胞突然变异的作用,发现该作用与绿原酸等抗变异原性成分有关。动物实验表明,绿原酸通过促氧化作用、增强芳烃羟化酶的活性、抑制8-羟基脱氧鸟苷的形成、抑制致癌物-DNA加合物及氧自由基的形成等途径,对胃癌及结肠癌的发生具有预防及抑制作用。绿原酸还可通过降低致癌物的利用率及其在肝脏中的运输来达到防癌、抗癌的效果。叠杜仲雄花茶饮用方法

1、日常保健,每次0.5~1克;针对某些疾病,建议每次1.5~3克。

2、开水冲泡,2分钟后即可品饮。

3、每天两次最佳,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杜仲雄花茶贮存方法

1、3~5度冷藏贮存

2、避免高温、暴晒和潮湿

3、开封后避光密闭保存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Leighton等人为,槲皮素是已知的最强的抗癌剂之一,能在毫摩尔浓度下直接阻滞癌细胞增殖,能直接抑制癌细胞生长,具有抗始发致癌机制。天然化合物槲皮素具有拮抗多种致癌物的作用。文献报道,槲皮素在动物实验中有抑制杂环胺、芳香烃、黄曲霉素等致癌物的致癌作用,促进致癌物的排出和解毒反应。国外已将其作为抗癌药物应用于临床。

槲皮素可抑制多种白血病(血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和分化。其抗白血病作用已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肯定。相信不久的将来,槲皮素将作为一种新的临床抗白血病药物展现在世人面前。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哪一天 篇6

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发现结核杆菌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菌,从而给防治结核病带来突破。

当时结核病正在欧洲和美洲猖獗流行,由于科赫氏发现了结核菌,为以后结核病研究和控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为可能消除结核病带来了希望。尽管21世纪50年代有效的抗结核药物问世,但世界大多数人都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服务措施。从1882年科赫氏发现了结核菌以来至少有2亿人被结核病夺去了生命。

在1982年纪念科赫氏发现结核菌100周年时,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IUATLD)共同倡议将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秋分是哪一天 篇7

在古代的时候有着“春祭日,秋祭月”的说法,据史料记载在古代的帝王有春天祭太阳,秋天祭月的礼制。其中最早的时候是在秋分节气这天祭拜月亮,也被称之为“祭月节”。但是秋分节气这天不一定能看到月亮,而祭拜月亮怎么能少了月亮呢?于是后来就“祭月节”提前到了中秋节,这个也就是中秋节被称之为“祭月节”的原因。目前国内不少地区还保留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在秋分节气依然有三候,其中“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意思是说到了秋分节气的时候,不再会像之前一样出现雷雨天气了,这个期间秋意渐浓了,气温也会逐渐下降了。而五天以后因为天气逐渐变冷了,一些蛰居的小虫子就要开始进入到洞穴里面,并且用泥土把自己封藏起来,以此来抵御寒气的侵袭。等到十天以后,在北方地区降水会明显减少,还有可能出现秋旱。总之,秋分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能够感到浓浓的秋意,秋高气爽的天气也来临了。

至于秋分到底“分”的是什么,这个是有两层含义的,其中秋分中的“分”也是“半”的意思,也就是一分为二的含义。而这个分的第一层含义就是指昼夜平分,和春分是一样的。因为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将会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一样长的,也就是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都是12个小时。等到秋分节气以后,随着太阳直射点逐渐由赤道进入南半球,在北半球就开始出现昼短夜长,一天之内白昼的时间开始短于黑夜;而在南半球则正好相反,白天的时间长于黑夜。

第二层含义,那就是把秋季一分为二了。因为古人把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称为四季的划分,也就是立秋到了秋天就到了。而每个节气之间是15天的时间,一个季节有6个节气,秋分节气正好是秋季的第4个节气,秋分日这天刚好把秋季平分了。

到了秋分节气的时候,秋忙也就拉开了序幕。正所谓“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这个期间农民都是比较忙碌的,不仅秋收的作物开始丰收了,而且还要忙着播种。像华北地区还有着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在这个期间不仅要忙着播种小麦,还有大蒜、油菜等作物。在你的家乡,秋分节气种植小麦、大蒜了吗?

秋分是几月几日

阳历时刻:209月22日21:30:32,星期二

阴历日期:二〇二〇年八月初六,星期二

开始时刻:年9月22日21:30:32,星期二

结束时刻:2020年10月8日03:55,星期四

秋分节气是什么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日中白昼短于黑夜;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即一日中白昼长于黑夜。故秋分也称降分。

而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

秋分三侯

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蛰虫坯户:一些春分出土活动的小虫,在秋分过后也会陆陆续续回到土里,准备过冬。

冬至是哪一天 篇8

冬至的习俗与养生

“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天道

“冬至”也称为“至节”,因为它是不仅是“阴极之至”,也是“阳气始至”,同时也是“日行南至”的节日。冬至日的关键在于一个阴阳消长的微妙节点。自古便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不断生长的阴气终于达到顶峰,阳气也终于停止了销蚀,就要回升了。冬至节则是那个阴阳交割的临界点。这也是冬至成为历法上重要节气的原因之一。这便是天地间“冬至一阳生”的微妙,同时,也验证了“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天道。

冬至过后,新年就在眼前了。民间又以冬至日到来之先后,及当天天气的好坏,推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纵观冬至节的流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本来,在漫漫的岁月流转中,岁时节日但凡失去原有的作用后,大多走向式微、消失的命运,比如寒食节、上巳节。而周代的岁首冬至节,早在汉代就已经明确与元旦分离,为何这份“冬节大如年”的情愫却蔓延至今呢?随着时代的变革,在诸多因素下,冬至节习俗同大多数传统佳节一样迅速地萎缩、变异和淡化了。大多数人心中,对冬至里日头状况的关心还不及一盘饺子,似乎在大多数人心里都有着这样的公式:冬至=饺子。至于那些“干净冬至邋遢年”、“晴到冬至落到年”的有趣古谚,又有几人还记得呢?

传统冬至节主要活动习俗大致可以分为祭、衣、食、礼、娱五类。

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

1官方活动:郊祀祭天

在古时,天子祭天几乎是冬至最重大的保留节目了,若要类比,似乎有点类似于当今央视的春节晚会——不同的是,当时只用折腾天子及其臣下百十人,而如今的春晚,那架势,连持续了三千年的祭天活动恐怕都要望尘。也许浮躁的我们今天很难体会:隆重不等于闹腾。所以,那在寒冷的黑夜里,在静谧的星空下的所谓盛大,看起来竟如此难以置信。那些场景,也几乎不能再还原在人心里了,只有故纸堆里那些平淡的,重复的字语发出幽幽的暗光。

2民间风俗:迎日祭祖

虽然祭天的性质至高无上,除了天子之外的其他人都没有这种资格,但出于对于天的敬畏和崇拜,民间在冬至时还有一种不算正规的.“迎日”的风俗,也算是一种特殊的非正规祀天方式吧。迎日活动中需要的物件是一种叫做日晷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的日影仪。人们常常通过观察日影来预测来岁的丰饶,这就有点仪式性和趣味性了。

除了祭天迎日,冬至节也是先民感怀祖德、祭祀祖先的日子。在传统生活中,祭这个字是渗入在日用常行的,节日里祭祖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国的祭传统讲“敬如在”,比如,在时节转换的日子里祭祖,就好像祖先也和我们一起过节。一般来说,虽然不是正式家祭,但应该给祖先的灵位前祭献供品和香火,酹酒一盏而后全家在一起分胙、同庆。

新装雍容,衣饰应景——冬至之衣

冬至节的风俗很多,以往,大家津津乐道多以食俗、娱俗为主,而有关衣俗的记载要相对少得多,或寥寥数语,或语焉不详。这对于衣冠上国的传统,很有些名不符实的尴尬。

魏晋六朝以前的华夏民族有着后世难以理解的深沉。周代的时候,昏礼、祭礼等都会用凝重而神奇的玄、c色,而不是后世的大红大黄。先秦到汉代,服饰中五行思想尤为深重,按照四个季节,天子的祭服也因此而变得多彩时尚起来,按一年四季分别穿青、黄、白、黑。冬至这天,自然是黑色的祭服。唐代人文大盛,喜庆欢乐的气氛影响下,激发了大众在生活情趣上的创作潜能。

后来,冬至穿新衣的习俗也固定下来了,官家给吏员赐新衣冠,如今天过年时单位给发的年货这类性质。

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

1冬至悬土炭

先民也很善于观察自然界的现象,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冬至悬土炭”习俗。就是说,在冬至前三日,悬土、炭于天平木杆两端,让两边轻重刚好平衡。到了冬至日,阳气至,炭那边就会重,而夏至日阴气至,则土重。很明显,这个简单的小实验的原理在于吸水与否,

2葭灰占律

这又是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要牵扯到音乐知识。古人在冬至之日还常用葭莩之灰来占卜气候,依据的就是华夏音乐理论中的“十二律”。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按照古人的经验,冬至日里,葭灰当从应钟律管中飞出。所谓十二律,就是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半音。如果假设黄钟是现在钢琴上的“C”音,其他各律则依次向上升半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南吕、夷则、无射、应钟。

3九九消寒歌

九九歌是一种节令民间歌谣。古时,冬季来临时,小孩子们常会吟唱这样的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这便是几乎流传于我国各地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九九歌。

九九歌也叫九九词,全称是“九九消寒歌”。按照我国传统的历法计算,从冬至次日开始数起,每九天为一个时段,这个时段便是与夏季的“伏”相对的“九”;共有九个时段,第一个九天叫一九,其后依次称二九、三九、...九九,合称“九九”,与“三伏”相对。整个冬季中,这九九八十一天气候较冷,此期过后,天气回暖,大地将春。九九消寒歌全国大部分地都有流传,尤以北方为多。北方冬季严寒,所以九九消寒歌不仅名实相符,并且也有实际存在的意义。由于各地气候寒暖不一,人们创作时着眼点各有差异,所以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区别。

4九九消寒图

冬至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以卜来年丰欠。

消寒图的形式很多。简单的是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再画钱形,共得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涂法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民间歌谣谓:“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或者选择九个九画的字联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涂一笔。一般选用的九画字联句有“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除以上的两种以外,更有一种”雅图“,是画素梅一枝,梅花瓣共计八十一,每天染一瓣,都染完以后,则九九尽,春天临。更有韵致的是,妇女晓妆染梅。由梅而杏、由冬而春,季节的变换又与佳人晓妆的胭脂联系,真让人叫绝。

画消寒图这种风俗,虽然简单,但如果巧心酝酿则别有韵致,常被寄予了各种各样的感情在其中。

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

冬至节的风格质朴温暖,礼俗也相应,主要有拜师和赠鞋袜等。

冬至这天是学生向老师表达敬意的日子,据说,此日,小学童着新衣,携酒脯,各赴业拜师,宴请教书先生。先生要带领学生拜孔子牌位,然后学生再拜先生。这就是冬至的尊师风俗。至今民间仍有冬至节请教师吃饭的习俗。晋西北习惯用炖羊肉招待教师,其情盛浓。全真道至今仍保持这样的习俗,只在每年的冬至日开门收徒,拜表上疏。

赠鞋袜的习俗则是因为这天日影最长,所以古俗以鞋袜献给尊长庆贺冬至,表示足履最长之日影祝祷长寿。曹植的《冬至献袜履表》有”亚岁迎样,履长纳庆“的句子。

静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

俗话说,”今冬进补,明春打虎“。冬至有进补的习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着分明的四季,从而形成了”春生,夏荣,秋收,冬藏“的天人合一的道教养生理论,同时也是中医学的基础观念。在寒冷的冬天,人体的生理功能处于抑制、减低状态,传统认为,在冬令进补,有利于把精华物质储存在体内,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来春就可以少生病或不生病。

因此,冬至节是一个食俗非常丰富多彩的节日,节日食俗的关键词为”进补“二字。经过数千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冬至节令食文化。冬至日正值隆冬,食物多倾向于口味浓郁、营养丰富的种类,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

值得一提的是馄饨。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馄饨的习俗。后世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其中《易经》对冬至也有阐述,就是复卦,《易经》说”复者,冬至之卦,阳起初九,万物所始,吉凶之先,故曰见天地之心。“

与此对应在道家内丹修炼学里被尊为”万古丹经之王“的《周易参同契》则借《易》以明丹道,把复卦作为炼丹的始基:

”天符有进退,屈伸以应时。故易统天心,复卦建始萌,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消息应钟律,升降据斗枢。“

”朔旦为复,阳气始通。出入无疾,立表微刚。黄钟建子,兆乃滋亨。......终坤始复,如循连环。“

另外,《正统道藏·正一部》玄和子《十二月卦金诀》亦云:”复卦初爻起一阳,子时符节转天罡;高奇妙手修金鼎,清净斋心奉玉皇。白虎未能全制伏,青龙从此渐翱翔。神仙自古皆同秘,谁道还丹别有方。“

据此,复卦初爻在道教修炼中被视为”一点真阳",复卦所在子时为一阳发生之兆,正是炼丹起火之时。

冬至是哪一天 篇9

2016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18:44:07,农历2016年十一月(大)廿三

冬至的来历和习俗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传说

一、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二、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四、冬至为何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习俗:冬至(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为进九之始。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庆贺。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但民间并不以冬至为节,不过有些应时应景的活动。 清代,有的旗人为了消灾祈福。于冬至日五更时分,邀请本家嫡亲姑表及挚友齐聚庭院席地而坐,用矮桌供上“天地码儿”或牌位,杀猪祭天。顺便祭“祖宗杆子”(系两、三丈高的旗杆,顶端为葫芦形,稍下为“刁斗”,斗下悬旗,代表祖先)。祭罢,亲朋围坐吃“白肉”,这种白肉谓之“神余”。

南方人在在北京客居旅游的,亦有设筵祭祀祖先的。同时也邀请同僚或挚友在一起聚餐、餐饮。燕俗则不重冬祭。老北京人向无此举。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锟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湿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

九九消寒图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间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体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笔划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此外,还有采用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称作“雅图”,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记载:“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图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划,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然而,不管哪种九九消寒图,在消磨时日、娱乐身心的同时,也简单记录了气象变化。据说有经验的老人,还能根据九九消寒图,推测出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丰歉情况。

上一篇:这堂课真新鲜400字作文下一篇:一上道德与法制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