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活动

2024-06-30

全民健身活动(通用12篇)

全民健身活动 篇1

上半年笔者随体育总局有关部门分别去部分省市做两个专题的调研工作, 当调研专题是青少年体育内容时, 各基层部门的领导、学校校长及体育教师皆名正言顺地谈到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与经验;而当调研专题是《全民健身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时, 多数被调研的部门领导则很少谈及学校体育发展现状, 也很少安排有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及学生参加调研座谈会。当有机会去学校考察调研, 问及一些校长和体育教师时, 几乎众口一词回答:全民健身活动是社区居民的事, 与学校体育无关。当问及是否知晓《全民健身条例》时, 大多数人表示未看过。此种误解看来并非个别现象, 它不但在理论和认识上形成误区, 更重要的是在实践层面对贯彻《全民健身条例》背景下的学校体育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有必要在理论上厘清这一问题。

首先, 从概念上看, 全民参与的体育活动不能没有学校的学生。对《全民健身条例》即使望文生义地理解, 它是中国全体公民的健身条例, 自然包括了全体青少年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再从《全民健身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的法规范畴看, 在其“第一章总则”的“第一节”中, 开宗明义地表述为:“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提高公民身体素质, 制定本条例。”其中两处提到保障公民的权益和提高公民身体素质, 这自然是包括了青少年学生人群。

其次, 从《条例》涉及的相关内容看, 其中有对学校体育相关工作的法规性要求。全部6章40条的内容从总则、全民健身计划、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保障、法律责任等层面, 规定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体育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的责任。特别是其中21条、22条、23条、28条从学校层面, 对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学生运动会、校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等内容做了明确规定。显然, 《条例》所包含的全民性健身内容, 从逻辑上和具体内容上都涉及到了学校体育的大部分工作内容。换言之, 贯彻落实《条例》, 必然要包括上述有关条款所规定的学校体育工作。

有人或者未看《条例》内容而想当然地推断, 或者在理论上就先入为主地把青少年为主体的学校体育排除在全民健身范畴外, 就自然会在认识上发生错位, 以为学校体育工作与全民健身事业无关。

第三, 从理论上讲, 学校体育工作不仅是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且是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内容, 还是全体公民终身体育的教育基础。迄今为止, 我国绝大多数公民都要完成规定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今后10年内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 青少年更要实现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这意味着未来的绝大多数青少年都要经历9~12年的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 都要接受9~12年的学校必修体育课的体育教育, 参加《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条例》对学校的各项法规性要求的体育活动, 力求让我国一代代青少年儿童在学校得到身心健全的成长, 促进其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协调全面发展。学校体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它又是国家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正在成长、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在特定环境 (学校) 中参与的体育活动。不仅如此, 一代代青少年在学校环境中经受了10年左右的系统体育教育, 学习掌握了必需的体育知识与技能, 这就为他们走出校门进入职业生涯后, 在业余时间去自由自主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提供了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储备, 培养了参与体育的兴趣, 打下了普遍的教育基础 (当然这种基础尚不理想) , 进而为他们终身参与和享受体育、保持一生的身心健康创造了良好条件。所以,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大多数人在学校阶段的体育教育基础, 决定其今后几十年参与体育活动的效益, 即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基础。对“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 还可以理解为:学生在校期间的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它既包括为学生在学校期间的生活提供条件和增加色彩, 又为走出校门后的50年职业生涯提供健康基础;要想幸福生活一辈子不能只是在校期间的一小时体育活动, 应终生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经过新中国成立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 也经历三十余年改革开放的洗礼, 随着近10年体育课程改革的带动, 当前学校体育工作进入了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在2007年中央7号文件和2009年国务院颁发《全民健身条例》后, 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和政策依据更为全面和充分, 其为今后的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规保障与支撑。在这样的新形势下, 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更应在观念、方法与对策上与时俱进。

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各级学校校长、体育教师, 都应自觉在两个《条例》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民健身条例》) 和中央七号文件的指导下,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依法推进各项学校体育工作, 自觉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贯彻两个《条例》的法治轨道。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与行动, 不再是一般工作性的教育管理问题, 而是必须贯彻执行的国家法规规定的法律责任, 是现代学校体育发展法制化、规范化的必然要求。

树立开放联动的学校体育观念。按《条例》要求, 不但要做好体育课教学、两操活动, 落实在校期间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和举办全校性运动会等日常的校内体育工作, 还要做到两个“开放”、一个“结合”, 即学校在课余时间、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 公办学校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 学校与社区体育文化组织家庭加强合作, 共同构建全社会的青少年体育网络;支持和引导学生参加校外的体育活动, 进而推动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 拓展学校体育的功能, 使学校体育在开放中拓宽视野, 在合作共建中吸收营养, 赢得支持, 促进自身发展。

充分认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多元价值与功能。作为学校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体育课要为广大学生学习掌握必需的体育知识技能, 培养良好的体育兴趣, 增强学生体质, 乃至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已近10年, 由于改革初期某些专家提出体育课要“淡化运动技能”, 另由于新课标提出的“以目标统领内容”, 使得这几年广大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甚至一些地方学校把体育课程推向了“非驴非马”的异化状态。因此, 亟待深入推进和完善的体育课程改革, 较为迫切的是, 要总结近10年来体育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从中国学校体育的实际出发, 尽快纠正在实践中发生的异化体育课、体育课游戏化、劳动化、展示课作秀等的不良风气。要深入研究和认识体育课教学的本质特征与规律, 紧紧抓住运动技能教学这一核心环节, 在运动实践中带动实现其他教学目标, 进而才可能为学生在校期间的课余体育活动提供知识指导、技能基础和方法保障。纳入国家全民健身事业大范畴中的学校体育, 是每一代公民在青少年时期接受系统的体育教育必经阶段, 是全民健身的教育阶段, 是每个人终身体育的准备学习时期。而长达9~12年的体育课教学则是学校体育的核心内容, 其教育教学效果, 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全体学生的体育兴趣如何, 直接决定一代青少年走出校门后的体育文化素养, 决定他们能否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业余时间去自主参与和享受体育。因此, 体育课程的基础性、运动技能的储备性、体育文化素养的终身滋养与辐射等价值特征, 应需要深入认识和研究。

回眸历史, 在1995年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之前, 我国的学校体育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自我认知与发展的系统;除为各级竞技体育单位培养输送少量优秀运动后备人才外, 我们对学校体育的价值功能认识基本停留在学校范畴和教育价值上。第一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首次从国家战略层面, 把青少年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重点给予关注, 把学校体育工作与群众体育逐渐联系起来。《纲要》实施15年来, 人们对学校体育的开放性特征有了新的认识。《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 从法规层面明确了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教育在全民健身事业中的特殊地位, 阐释了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活动的必然联系。正在征求意见、即将颁布的新一期《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年) 中, 同样将青少年学校体育列入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工作要求。显然, 在全民健身大视野下的学校体育改革发展, 需要更新观念, 提高认识,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2010年12月1日

全民健身活动 篇2

活动目的: 活动紧扣着“倡行亚运,全民健身”的主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并且使全班同学通过参加这次团日活动,意识到运动与健康对我们的重要性。

现在,正是中国广州于20xx年举办第十六届亚运会筹办的关键时刻,我们应该树立健身的意识并号召周围的人增强健身意识,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为20xx第十六届亚运会营造一种充满活力、融洽祥和的氛围。就长远说,做为21世纪的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牢靠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做后盾。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为我们的祖国发光发

热,我们的所学才会有用武之地,为全民健身营造一个欢快友好的氛围,为第十六届亚运会的顺利举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活动过程: 隆重开幕(10月23日)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中南“鸟巢”,再迎盛事。10月23日上午,20xx年中南大学田径运动会在有“中南鸟巢”之称的新校区体育场隆重开幕。副校长陈启元、校党委副书记徐慧及各二级学院、相关部门单位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来自三个校区的数千名学子为校运擂鼓助威。开幕式由体育教研部黄益苏教授主持。

我们班的团支书和组织委员一早就组织全班同学集合,到场观看校运动会开幕式以及为我们班的运动

员加以油。在上午8点30分之前已到达体育

场,观看了开幕式的全过程。为庆祝校运回的隆重召开,我们班特意制作了海报,以为我们商学院和我们班的运动员加油打气。

上午8点30分,伴随着《运动员进行曲》的雄浑旋律,国旗班旗手手执国旗、校旗,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走入体育场。在鲜花和彩旗的簇拥下,裁判员代表和26个参赛代表队的队员排着整齐的队伍依次走过主席台。我们商学院35个代表整齐的穿着洁白的院服,戴着红色的帽子,以昂扬的精神面貌走过了主席台。他们象征着商学院的学子们对再创佳绩的信心和决心。26个参赛代表队用各具特色的方阵表演展示了院系文化特色,表达了对校运会的美好祝愿。

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奏毕,徐慧副书记宣布:20xx中南大学田径运动会正式开幕!

大会组委会主任陈启元副校长致辞, 运动员代表王海波同学、裁判员代表李卫华老师先后宣誓。

随后,《和谐中南》大型文体表演缓缓拉开序幕:传统特色“千人操”表演配乐优美,动作新颖;动感十足的健美操表演洋溢着时尚的气息,彰显青春的活力;湘雅学子的太极拳表演刚柔并济,古韵十足;校艺术团的《风雅颂》融歌唱、舞蹈、器乐演奏于一体,令人目不暇接;行云流水的龙狮表演与武术表演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了我校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将表演推向高潮。三校区师生合力为开幕式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校领导健身展示赛打响了校运会的第一枪。

在今天随后的比赛中,我们班的卢睿,杜福来和王小三位同学参加了比赛。全班同学都十分积极的参加到拉拉队的队伍中,为他们加油,呐喊。他们三人更是非常努力的去比赛,其中有过成功也有失败,但在这个团结的集体中只要努力过就是我们所共有的成功。卢睿获得了女子800米第一名并打破记录的优秀成绩,王小舟也获得了男子铅球二等奖的好成绩。

在欢声与笑语中校运动会的第一天落下了帷幕。

迎接高潮(10月24日)

随着运动会开幕式的进行,第二天比赛更加如火如荼的进行。

一大早我们全班同学又在团支书和组织委员的组织下,来到了新体育馆。今天我们班的卢睿,罗业峰和杜福来分别参加男女5000米以及200米的比赛。

因为比赛开始的时间比较早,考虑到同学们有的没吃早餐,我们班生活委员组织同学给大家买早餐,而且为了缓解大家的劳累和无聊,给大家买了零食。考虑到垃圾的产生可能会弄脏体育场,更是安排了人员专门清理垃圾。在这种和谐友好的气氛中,我们大声的为我们班同学加油,为商学院的每一位运动员加油。

在他们奔跑的过程中,他们的每一次超越我们都无比兴奋;他们的每一次落后更是让我们揪心,既担心他们是否能重新追赶上,更加担心他们的落后是不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我们大声的呐喊,大声的加油,因为这是我们所能给他们的最大的支持。我们可以让他们知道,奔跑在赛场上的不是他们孤单一人,而是我们0905整个集体。我们这个强大的集体是他们最强有力的后备力量。

他们为0905班书写了完美的篇章,卢睿和罗业峰都获得了5000米第二名。所有的运动员都不只是我们0905班的骄傲更是整个商学院的骄傲。比赛不断的推向高潮。

圆满闭幕(10月25日)

10月25日,我们班的王小舟,罗业峰和冉进勇分别参加了标枪,10000米和团体抱球跑三个项目。罗业峰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再一次为0905班争取到了荣誉。

上午,进行完所有比赛后 。20xx年中南大学校运动会闭幕式在新体育馆举行,历时3天的校运会圆满落幕。

本次校运会再写辉煌,共有13人次打破12项校运会记录。陈启元副校长出席运动会闭幕式并为获奖单位颁发奖杯和奖旗。

闭幕式上公布了本次校运会各项奖项,我们商学院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土建院和成职院分列第二、三名。大赛组委会为获奖单位一一颁奖。

据悉,本次校运会共有1747名运动员,通过五场41项的比赛,决出金、银、铜牌各41枚。

在全校领导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中南大学20xx年校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

活动感言: 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了中南大学的校门,经过有苦又累的军训,我们迎来了大学生活的第一次运动会,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我们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由于我们做了宣传活动,组织活动等,班级的同学只要是没有事的都去观看了,这是让我很意外的,同学们的集体观念还是比较强的。

每一个比赛项目,大家都鼓足了劲为商学院加油,尽管是嗓子喊哑了,手拍疼了,但是大家依然热情不减,是什么力量让大家如此兴奋呢?是集体的荣誉感,是对体育的热爱······

两天的运动会,我们作为两天的啦啦队,结束后,我们的思想还停留在那个体育场内,我们依然兴奋,激动,虽然没有亲身参与到比赛中去,但是比赛的激烈氛围让我们觉得自己就是参赛者。

这次团日活动让每位团员增加了对彼此的了解,在心灵上得到一次沟通,情感上得到一次飞跃,灵魂上得到一次升华,唤起了我们对体育的热情,增加了我们的集体意识。愿中国共青团的明天更灿烂耀眼!

活动意义: “全民健身”活动是一项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有目的、有步骤、有措施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跨世纪的,造福子孙后代的宏伟事业。“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对提高劳动者的全面素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它还指明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对指导我国群众体育实践,促进体育理论建设,全面提高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都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明确了同学们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权利;第二,强调了各级及有关部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责任;第三,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第四,利用各类公共场所安排全民健身活动场地,大力推动已有体育设施开放;第五、规范学生健身服务,保障学生健身安全,推动中南大学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组织同学观看运动会,一是以此纪念北京奥运会,永志铭记和谐盛世中国体育的崛起之日。二是有利传承奥运文化,推进群众体育,让北京奥运的“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变为经常性的活动。三是有助强化现代体育理念,让体育就是生活等更加深入人心,让身心更健康。四是体现法制体育建设的要求。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提高同学们实践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并且使全班同学通过参加这次团日活动,意识到运动与健康对我们的重要性。树立健身的意识并号召周围的人增强健身意识,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同学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

活动评估: 总体来说,我们这次以 倡行亚运,全民健身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各个阶段的活动都十分成功,成功的原因我们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准备较充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正是因为有了详实的考虑、周全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这次活动才有了成功开展的前提。

2、 密切配合

多方面的积极协助和努力,是活动得以完成的保证。如在活动中我们得到了同学们支持与参与,并且调动起全班同学参与进来,宣传后,也得到其他班级其他院的同学的支持与她们的积极参与。

3、 分工具体安排合理

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负责人就已经将材料、任务合理分配,同时也注意到宣传组织及工作时间的协调。事后,同学们普遍反映良好。

4、 活动影响范围大

我们除了在班级内做好团日活动,同时将其扩展到全商学院,全校。

5、 活动全面深入

从初期活动内容的确定到联系相关部门,宣传组织同学进行分工,一直到工作的全面开展及高质量的完成,后期总结讨论,充分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并且升华了理论,提高了同学们的思想认识。

6 、本次活动可行性强,操作简单,花费少,

活动安全:利于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增强团结合作精神,既积极响应亚运会的举行,又紧扣时代的脉搏。使同学们对全民健身有进一步的认识,丰富了校园生活。

在成功的背后,我们也认真反省思考了我们的不足。

1、场面有点混乱。活动虽然经过具体分工,详实安排,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人数较多,场面有点混乱,个别成员没有完成自己的分工。

2、安排上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活动中个别成员不够积极,对分配的任务不能及时保证质量的完成,这与管理和分工上的失误有一定关系。

3、 宣传力度不够大。

全民健身活动 篇3

关键词:全民健身;品牌项目;开发与创新

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全民健身比奥运金牌更重要。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品牌项目开发及创新居于核心地位,也是提升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其策略选择应着眼于综合开发、创新发展,在项目多样化中打造品牌化,在项目地域化中突出特色化,在项目传统化中融入现代化,在项目行政化中运作市场化,在项目事业化中推进产业化,发挥品牌效应,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持久、深入开展,让人民分享体育发展成果,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一、全民健身活动品牌项目开发及创新的必要性

1,后奥运时代全民健身活动呼唤品牌项目开发及创新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必须有项目品牌作支撑。目前,我国全民健身活动品牌项目开发工作相对落后、成效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民健身的质量和水平。《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中的一组数据令人堪忧:“健身走”和“跑步”成为中国参加体育锻炼人群最“热门”的项目,占总人口的62%。健身项目少且科技含量低,与日益多样化、品质化、生活化的群众体育需求不相适应,全民健身活动品牌项目开发及创新滞后问题亟待解决。

2,河北省具备全民健身活动品牌项目开发及创新的优势条件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兼跨内蒙古高原东部,内环北京和天津,外环渤海,是全国唯一兼有滨海、平原、湖泊、丘陵、山地、高原的省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元化的地形地貌、淳朴的民风,造就了河北丰富的体育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建设“环京津健身休闲圈”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为全民健身活动品牌项目开发及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目前“环京津健身休闲圈”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像秦皇岛的轮滑与海滩健身运动基地、张家口的滑雪、承德的山庄晨练、保定的空竹艺术节与篮球文化节等特色项目和活动,都已经成为响亮的健身品牌。但是,从整体看河北全民健身,“一地、一城、一县、一乡、一品牌”的格局还没有形成,把体育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项目优势的工作思路、方法措施、政策环境等主观努力方面还不够到位,急需改变工作现状。

3,全民健身活动品牌项目开发及创新为“环京津健身休闲圈”建设提供核心竞争力

2007年,河北省体育局打造“环京津健身休闲圈”的规划正式出台。按照设想,“环京津健身休闲圈”将在2010年初具规模,基本建成环绕京津健身休闲产业带,促进京津冀休闲健身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到2015年,该健身休闲圈走向成熟,充分满足京津冀及邻近省市群众健身休闲的需求,打造具有河北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金项链”,形成群众体育工作的亮点。在这个“金项链”中,品牌项目开发及创新最具活力和竞争力。品牌项目开发及创新,可以聚集一流场馆设施、一流活动赛事、一流管理服务、一流创新人才,可以快速提升体育文化软实力,提高广大群众体育生活质量,增强城乡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二、全民健身活动品牌项目开发及创新策略选择

1,政府主导项目与市场运作项目相结合,在项目主体化中打造品牌化

全民健身活动品牌项目开发及创新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而政府主导作用,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变“包办一切”为主要发挥项目规划、专业指导、协调服务、组织动员、宣传推介等功能,着力优化全民健身活动品牌项目开发及创新的外部环境,建立一种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品牌项目开发及创新的运作模式,确立企业体育品牌项目开发之市场主体地位。政府应将体育项目开发的主动权交还给市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挖掘体育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逐步培育一批具有经济实体的专业性体育经营公司,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立合理的企业投资一回报机制,调动企业对体育品牌项目开发及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普及项目与提高项目相结合,在项目大众化中打造品牌化

确立“打造全民健身品牌、提升群众体育品味”的指导思想,不断完善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正确处理群众体育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激发激活广大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身边健身活动,加强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逐步建立健全体育健身场地设施长效管理机制,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组织,发挥各级体育总会和体育单项协会的作用,抓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加大体育宣传工作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体育的关注度、知晓率和参与率,夯实全民健身活动品牌项目开发及创新的群众基础,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大发展大提高。

3,传统项目挖掘与时尚项目创新相结合,在项目现代化中打造品牌化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灿烂文化,民族体育項目丰富多彩,为全民健身活动品牌项目开发及创新提供了基础条件。按照“发掘乡土特色、发扬传统优势、发挥群众热情”的原则,以“有新意、有创意、有特色、有规模、有影响”为基本要求,大力挖掘、整理和创编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特色健身项目,使传统体育项目与地域文化项目相结合,外来体育项目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全民健身活动品牌项目开发及创新体现时代特色,满足群众需求。

4,区域资源开发与体育资源整合相结合,在项目集群化中打造品牌化

摸清资源底数,有效整合资源,将区域体育资源与自然景观、文化、旅游等资源捆绑起来,变体育项目单一开发为关联项目多元开发,以产业运作的思路,完善规划,突出特色,优化政策,吸引社会各方面投资,丰富健身活动的内容,提升活动影响,扩大整体规模,明晰品牌概念,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实现场地、人员、活动的资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

5,体育事业项目与体育产业项目相结合,在项目效益化中打造品牌化

全民健身活动 篇4

全运会圣火缓缓熄灭, 全民健身潮涌秦皇岛, 日前, 中国登山队携手康姿百德2013“全民健身·快乐同行”大型公益活动总结表彰大会暨康姿百德第二套健身操大型展演活动在这里举行。本次活动由秦皇岛康姿百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主办, 共有来自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近200个代表队的8000多名健身操爱好者参与表演。

“本次活动既是对2013‘全民健身·快乐同行’活动成果的一次大检验、大展示, 也是向更多的人传递一股精气神、传递一种正能量。大家不但是康姿百德健身操的爱好者, 也是健康和快乐的使者。相信在大家的参与支持下, 在康姿百德人的不懈努力下, 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我们有信心、有决心, 继续在倡导立体健康、推广全民健身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为实现‘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均寿命超百岁的国家’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康姿百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银祥的讲话把活动推向高潮。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段世杰、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致新, 秦皇岛市体育局局长吕国新, 康姿百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银祥, 副总经理张淑华出席并为1380名2013年康姿百德健康大使和健身操表演获奖代表队颁发了纪念品和奖品。

全民健身活动简报 篇5

8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全民健身日 ”。 8月5日上午,博望区在汇盛广场举办“全民健身日”健身项目展示活动,集中展示我区全民健身取得的丰硕成果,大力宣传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意义,倡导科学健康生活方式。

在汇盛广场上,200多名参赛队员进行太极拳、柔力球、健身气功、跆拳道、健身腰鼓、健身舞等项目展示,他们精神饱满,活力四射,充分展示了体育健身活动的魅力。经过角逐,博望区武术协会的太极拳荣获一等奖;新市综合文化站的卓玛、丹阳镇的健身舞《东方大吉祥》荣获二等奖;博望区老年大学的柔力球、宏景学校的跆拳道、博望镇三杨艺术团的腰鼓《开门红》荣获三等奖。

据悉,为庆祝第8个全民健身日,博望区还将通过设立咨询台、印发宣传资料、媒体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科学健身知识,健身方法,进一步增强了全市人民健身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健身,参与锻炼,追求健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全民健身活动 篇6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全民健身价值

1.前言

当今社会步入科学化、信息化时代,人们工作时间缩短,休闲时间增多,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必然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满足自我需要的追求方式。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羽毛球运动以其具有自主控制运动量、对抗而没有身体接触、所需器材简便,充满乐趣又能强身健体的特点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人们在羽毛球运动中找到乐趣,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羽毛球项目本身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羽毛球运动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社会价值,为羽毛球运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羽毛球运动中来。

2.羽毛球运动的特点

2.1 它可随意调节运动量

运动量可根据各人的年龄、体质、运动水平和场地环境的特点而定。不同的人可通过该项活动进行锻炼。身体状况好的,运动量可适当加大,活动范围可为全场,身体状况不好的,可适当缩小活动范围,达到舒活筋骨从而增强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2.2 器材简便、易学

羽毛球拍便于携带,羽毛球爱好者只要带上球拍和一只球,在平整的空地就可以进行锻炼了,因此,常见到在公园、小区有打羽毛球的锻炼者。羽毛球运动量大小可调节,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参加运动的人,都能在羽毛球活动中充分享受到它独有的乐趣,并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2.3 运动时人的身体安全有保障

运动损伤是制约运动项目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羽毛球运动属于隔网对抗项目,场地中间横竖一网,分隔成为对抗双方的场区,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身体碰撞。比较其他项目,它的运动安全系数明显要高,只要做好运动前的热身活动,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一般在该项运动中就可避免受伤。

2.4 健身性、娱乐性和观赏性并存

羽毛球运动具有独特的娱乐功能。娱乐体育成为现代体育的新兴理念,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必须具有娱乐功能,使练习者产生兴趣,自发地投身于练习,才能实现娱乐体育,健康强身之目的。譬如跑步,它对增强体质十分有利,但运动时毕竟枯燥、单调,往往不被练习者所坚持,羽毛球运动则不同,它有竞赛技能对抗和休闲娱乐之功能,深受人们所喜爱。

2.5 羽毛球运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价值

2.5.1 羽毛球运动需要人全身心投入,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

羽毛球项目无论是进行有规则的正式比赛或是作为一般性的健身活动,打球时都需要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脚步移动、跳跃、挥拍、转体,合理地运用各种击球动作和步法将球击到对方的场地。据统计,大强度羽毛球运动者的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60—170次,中强度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40—150次,低强度运动心率也可达到每分钟100—130次。因此,经常从事该项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人们上下肢及躯干的活动能力,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能力,调节神经系统并提高其抗乳酸的能力。此外,羽毛球运动要求练习者在短时间对瞬息万变的球路做出判断,果断地进行反击,因此,它能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和手脑之间的协调性,起到增进健康、抗病防衰、调节精神的作用。

2.5.2 符合现代人减肥的需求

当前电视上充斥的各种瘦身机构打出的广告,由此可知现代人有多矛盾,既想要享受美食,又希望保有苗条的身段,实在是两难。其实,想要拥有一副标准又健康的好身材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只要控制清淡的饮食加上规律的运动,身体自然就会瘦下来。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每周应运动3-5次、每次运动30-60分钟,减肥的效果才比较明显。有资料显示,在羽毛球运动锻炼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脂肪的供能比例也在增大。如在30分钟、60分钟、90分钟连续运动时,脂肪的供能分别占总耗能的27%、37%和50%。羽毛球运动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也是一项很好的全身性运动项目。在一个小时的运动中,消耗全身脂肪的作用是相当强的。羽毛球运动明显的瘦身效果对年龄较大、身体“发福”的中老年人吸引力更大,要想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就应适当延长锻炼时间,并且持之以恒。

2.5.3 热门项目受欢迎, 普及推广有优势,能够充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全民健身

羽毛球运动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普及程度很高,对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多年来一直是国家塑造体育强国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羽毛球队有着辉煌的历史,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许多荣誉:中国羽毛球队在参加过的四届奥运会上夺得了八枚金牌;在近三届世锦赛上共夺取十项冠军。 尤其是2004年6月,中国男子羽毛球队在12年后重夺“汤姆斯杯”,使羽毛球热在国内再度升温。2008年第29届奥运会,林丹为我国重夺夺得象征当今羽坛最高水平的男子单打金牌, 更进一步带动了我国羽毛球事业的蓬勃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羽毛球运动中去,对我国全民健身活动也起到推动作用。

2.5.4 羽毛球是一项“绅士运动”,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于英国,在当时是一项只有贵族才能参加的运动。赋予这项运动高贵的品质。羽毛球运动要求比赛双方选手要身着正式的服装参加比赛,有着严格的比赛规则。要求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自己,尊重观众的竞赛礼仪等等。

3.结论

羽毛球是一个传统项目,在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势头喜人,前途光明,在群众中的普及程度已经逐渐成熟,势必成为大众体育中的新亮点。羽毛球作为集运动和娱乐为一身的运动项目,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全面的健身功能,具备诸多有利的推广条件。羽毛球对场地器材要求低,适合我国体育场馆设施现状,适合我国国家、个人体育投资现状,符合国情;便于传播、指导、简单易学、容易推广;适合不同的群体、推广面宽,便于普及;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可以全面增强人的体质,调节人的心理,改善人的精神面貌,符合大众身心协调发展的需要,深受大众的喜欢。羽毛球便于推广普及,具备全民参与的特点,有全面的健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又符合国情,也深受大众喜欢,符合我国全民健身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叶继强.关于羽毛球运动作为全民健身的手段分析与改革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3,4.

[2]陈莉琳,杨强益.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开展的模式与构想[J].体育科学研究,2007,1.

[3]韩伟.羽毛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健身价值分析[J] .价值工程,2011,16.

[4]张献浩.羽毛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作用[N].体育世界,2012.7.

全民健身活动 篇7

目前我国的体育发展呈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此现象对我国的发展有不利的影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制约作用,也不能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全民健身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的身心健康,要求全国人民动起来,这样有利于经济、政治、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二、当前全民健身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性

1. 地区之间的不平衡。

由于中国是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国家,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在经济、文化较发达的东部和沿海地区与城市,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员较多些;而在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民,甚至连什么是体育都不明白,更谈不上体育健身。

2. 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结构不平衡。

从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来看,在城市里能经常参加者多为“老、少”人群,即老年人和在校学生,而中青年则相对较少。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马鞍型,青少年与老年人群体育人口比例显著高于中年人群。有调查显示:体育人口比例最高的年龄段为71—75岁,占该年龄总数的46.1%,16—20岁的青少年占总数的31.8%,最低的年龄段为41—45岁,仅占该年龄段总数的6.7%。

3. 参与体育活动层次的不平衡。

城市的高收人阶层和白领阶层(收入较多)参与体育娱乐活动的层次较高,保龄球、网球、高尔夫球等活动成为他们的时尚;而广大的低收入家庭人员,他们的体育活动多为在马路上跑跑步而已。根据不同职业人群中体育人口的多少排序为:工人、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科教文人员、农民。

4. 体育设施的不平衡。

在城市,体育场馆等体育活动场地一般都具备,但是在广大农村,除了乡村小学有简易的篮球场等设施外,几乎没有任何体育设施。造成全民健身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经济发展现实水平和文化教育程度不平衡。

三、全民健身发展不平衡的几大原因

1. 全民健身存在误区。

目前,我国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有:(1)老年人保健意识。大多数年轻人认为健身锻炼是中老年人的事,自己身体强壮,不面要锻炼。(2)药补意识。一些人认为锻不锻炼身体无所谓,只要进食补药就能健身。(3)非体育性的娱乐意识。一些人用打扑克、玩麻将来代替体育锻炼。(4)被动的欣赏意识。一些人自己不参加健身,只欣赏体育比赛,充当体育观众。(5)唯竞技意识。一些人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仅仅是为了参加某项比赛并取得名次。

影响人们参加健身锻炼的原因不仅有自身懒惰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外部原因所致,如:工作紧张、人际关系、场地器材、家务、抚养孩子等。我国各年龄阶段的人群对健身意识都存在观念上的问题,这是一种对社会、对人生缺乏责任的生活态度。健康非个人私事,它是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兴盛的国家大事,由于缺少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和开展经验,群众健身活动在我国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城市有组织指导者、管理者,健身活动就开展得好些。

2. 缺乏健身活动开展的场地、器材。

近几年来,国家为体育锻炼场地投资经费达百亿元,建了很多大型体育场馆,但这类大型的体育场馆多只用于进行竞技比赛,未能充分考虑一般百姓进行体育活动的需要,人们只是“旁观者”,不是“参与者”,因此造成体育比赛场地多,利用率低,而为大众提供体育健身活动的场地和器材太少,大大地阻碍了全民健身锻炼的发展。

四、改变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不平衡的对策

1. 抓住基础,培养全面合格人才。

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规模宏大,涉及十三亿人口的大计划,计划纲要指出:“青少年和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昌盛。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抓住了学校体育就等于抓住了全中国人的体能。”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思想指导下,采取的是封闭式或半封闭式、填鸭式、高分制的教育模式,与社会接触少,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知识面窄,而且身体素质较差,几乎没有终身体育意识,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需要。为此,我们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打破学校与社会的界限,开门办学,实现学校体育社会化,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发展的体育新模式。

2. 发挥学校体育组织管理人才的优势,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

我国各类学校有体育教师近10万人,其中高等学校体育教师有2万多人,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训练经验,其中不乏事业心强、理论全面、训练水平高的有识之士,这是从事全民健身活动指导和管理的潜在人才资源。只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全民健身就一定会沿着健康向上的道路蓬勃发展。

3. 充分利用地理环境开展全民健身。

要使全民健身活动有计划、系统、持久地开展,除了尽可能多地开放现有公园、风景区等自然环境和城市现有的体育场地进行活动外,笔者认为,国家在城市规划建设时,可适当地考虑建设一些适合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的场所,如:田径场、游泳馆、健身房等;在公园和自然风景区建设简易大众参与的设施,如:梅花桩、平衡桥、秋千等;在居民生活区建设休闲锻炼的场地,如:单杠、双杠、爬杠、各类球场等。

综上所述,全民健身活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全社会都要重视它,做到群策群力,从实际出发,全面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并将其推上新的高峰。在全民健身活动方面,我们必须正视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从而找出对策来解决这些不平衡,使我国的国民素质上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现代人十分注重学习各种知识, 掌握多种技能, 提高各种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却往往忽视社会主体——人的身体能力。良好的身体是我们迈向21世纪的必备条件, 健身是全民性的而不只是部分人的事情。但是我国的全民健身活动却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是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不平衡, 本文对我国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不平衡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应对之策。

关键词:全民健身,发展不平衡,对策

参考文献

[1]陈宁.全民健身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3.206.

[2]潘小非.全民健身活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与促进协调发展的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 2003, (29) :2.

[3]高小爱.甘肃省残疾人体育活动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 2005, 1, (1) :49-52.

全民健身活动 篇8

一、广场舞发展现状及种类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的过程中, 不仅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人民对休闲健身的关注度更是上升到了新阶段, 广场舞作为新颖的健身形式备受人民群众好评, 成为展现社会文化的广场文化。云南昆明享有春城之美誉, 是云南省会城市,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昆明市开放且时尚, 不仅浓缩了云南的区位优势, 更对精神文明建设尤为重视。一直以来, 昆明就善于用舞蹈传递情感、抒发感情, 在重要的节日中都会用舞蹈烘托气氛, 因此昆明的广场舞全民健身群众文化活动更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性优势, 目前广场舞俨然成为了与人们生活生活息息相关的群众文化艺术。近些年, 部分城市都将建设了大型的文化广场, 用以为人们休息、休闲娱乐提供便利场所, 在农村化向城市化过渡结合的过程中, 广场舞由最初在农村中广为流传逐渐向城市蔓延, 而广场舞蹈也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根据广场舞类型的差异性, 可以将广场舞分为以下几类:原生态广场舞蹈、经过资源整合延伸而来的民间舞蹈、结合社会发展潮流加工的新型广场舞蹈、即兴广场舞蹈等, 目前属原生态广场舞蹈数量上占有较大比例, 特别是在重大节日或晚会中, 群众表演大多是以原生态舞蹈形式将舞蹈内容展示出来。而即兴广场舞顾名思义是根据舞者思维意识的转换而产生的即兴式的自由舞蹈形式, 在跳舞过程中可以不受固定舞步及律动的限制, 因此这种广场舞即便是没有任何基础的人也可以跳, 由于该舞种并不会过多强调动作的统一, 因此即兴广场舞可以任由人们随时随地的参与到舞蹈中或者离场, 在没有任何约束的基础上, 它也更加利于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进去。广场舞并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 专业舞者及年轻人也应当为广场舞增添更加鲜活的动力。

二、广场舞蹈对全民健身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

1) 广场舞蹈能够促进人们的机体健康发展, 广场舞蹈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舞蹈形式, 在人们所认可及喜爱的背景下, 更能凸显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及重要意义。生命在于运动, 只有长期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才能使心脏及血管等得到锻炼, 这不仅能够改善机体本身呼吸系统等的运行环境, 更能增强锻炼者的抵抗力。

2) 广场舞能够使形体更加具有健康美感。通过在音乐节奏的带动下, 使肢体活动发展变化,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能够将自身思想情感都贯穿于舞蹈中, 这样舞蹈技艺就能够充分带动肢体的变化, 使舞蹈姿态能够以最直接的形式展现出来, 从而带给观赏者优美的视觉感受, 因此广场舞能够促进形体美感及健美身材的塑造。

3) 能够使大脑始终处于不断思考的过程中, 减少脑退化现象, 特别是对老年人有一定的健脑作用。处于老年阶段的人群, 普遍存在着记忆力下降, 身体功能逐渐减退的现象, 但是在舞蹈学习时, 老年人的思维能力及记忆力就会得到锻炼, 这样就能够直接刺激大脑的神经系统, 长此以往, 就相当于为身体各项机能及系统增添了活力, 能够有效减缓老年人记忆力消退的速度。最后, 在生活品质更高的今天, 肥胖已经成为困扰部分人群的难题, 而广场舞也可以作为体育锻炼, 在强身健体的同时, 满足肥胖人群减肥的实际需求, 从而以最健康的形式达到预期降脂减肥目标, 综合以上种种不难看出, 广场舞是城市文化活动中意义深远, 能够带来积极作用的全民健身活动。

三、跳广场舞应当注意的问题

虽然跳广场舞能够使身体更加强健, 增强免疫力, 提升身体的灵活性及协调能力, 但是有几点问题却需要高度重视起来:1) 跳广场舞是一项需要耗费体力的活动, 因此在跳舞前一个小时左右进食, 一旦空腹跳舞, 就很可能会导致血糖过低而出现晕眩、甚至昏厥的现象, 这对中老年人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不仅锻炼的目的无法达到, 更会导致机体受损, 所以不仅跳舞前要使腹中有食物, 对跳舞时间更应当进行标准限制, 不能超身体负荷跳舞, 最佳时间应当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如果时间过短, 将不会起到锻炼身体, 塑造形体美的作用, 但是参加广场舞的时间过长, 就会使身体过于疲劳, 从而产生锻炼的反作用。

2) 注重跳广场舞的反应, 在跳广场舞过程中, 大多数人认为跳得大汗淋漓就可以起到健身、减肥的作用。其实,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跳广场舞是一种有氧运动, 一般在跳舞过程中微微出汗是最好的状态, 如果在跳舞过程中不注重身体的调节, 不仅可能引起感冒的发生, 也可能加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 在舞过程中应注重身体反应的调节, 以达到健身的作用。3) 注重跳广场舞的穿着, 包括鞋子、衣服的穿着, 若人们穿着硬底鞋或紧身裤子跳广场舞, 不利于全身运动。因此, 在跳广场舞时, 人们应穿比较舒适、软底的防滑鞋子, 选择好的运动鞋不仅可以缓解跳舞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力, 也可以起到大脑保护的功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广场舞已成为了全民健身群众文化活动的潮流, 近几年, 大多数城市已纷纷建立广场文化活动, 其具有健身、健心、健美、健脑和减肥的效果, 因此, 跳广场舞对全民健身具有重要作用, 在跳广场舞过程中, 应合理调节自身的身体, 以达到健身、健美的作用。

摘要:当今时代, 全民健身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这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更是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广场舞全民健身群众文化活动是与社会群众健身需求相贴近的文化活动形式, 能够舒缓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紧张感, 释放积蓄已久的压力, 使人们的身心在欢快的舞曲及身体律动中得到全然放松。本文从广场舞现状、种类入手, 提出了广场舞蹈对全民健身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以备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广场舞,全民健身,群众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余胜群.广场舞全民健身群众文化活动的存在问题和策略研究[J].文艺博览, 2016 (10) .

全民健身活动 篇9

关键词:全民健身,高校体育,推动

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 2011年2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对未来5年全民健身发展提出目标任务并制定了工作、保障措施。

全民健身的重点是青少年和儿童, 所以学校体育就处于一个关键地位。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则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任务。

按照国家有关“十二五全民健身计划”的指导思想, 新疆师范大学从2011年开始, 将春季校运会改为全民健身运动会, 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的举办对高校全民健身活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 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内涵及其意义

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实质是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共同体会体育运动给大家带来的乐趣。

运动会的举办树立了全民参与、全民分享、全民健身的科学体育观, 推动了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从而使体育更加贴近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本来意义。

2 全民健身运动会比赛项目的设置

2.1 大型团体操、民族健身操和街舞等的表演及比赛

运动会开幕式一般都有团体操的表演, 新疆师范大学根据地域特色, 增加了民族健身操 (民族舞和健美操相结合的健身操) 的表演。在表演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比赛环节, 以学院为单位, 进行团体操及街舞表演的评比。

2.2 增设教工组的比赛

一般的校运会都只有学生参加比赛, 教工很少参与。新疆师范大学在运动会项目的设置上增加了教工组的比赛, 使广大教职工也可以参与其中。

2.3 增设趣味项目的比赛

传统的运动会一般都只有田赛和径赛的比赛项目, 新疆师范大学在运动会上增设了趣味项目的比赛, 如学生组的一分钟跳绳, 一分钟俯卧撑等, 教工组的手端实心球迎面接力等。

3 全民健身运动会能够成功举办的内外部条件

3.1 全民健身运动会能够成功举办的内部条件

运动会比赛项目的设置具有全面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既有竞技项目的比赛, 又有趣味项目的比赛。传统运动会的竞技比赛只是少数人在参与, 大部分同学都只是旁观者, 而全民健身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使大部分师生都成为了参与者, 尤其是趣味项目的设置, 不仅增加了广大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也增加了比赛的娱乐性, 使广大师生亲身体会到体育锻炼和比赛的乐趣。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有效的结合, 共同推动全民健身活动。

3.2 全民健身运动会能够成功举办的外部条件

“十二五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布, 使学校领导更加重视广大师生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情况。学校在全民健身这方面也制定了一些宣传政策, 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召开为“全民健身”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宣传平台, 使这些政策方针得到很好地落实。而运动会本身也吸引广大师生主动参与, 使他们在锻炼和比赛中体会到健身的乐趣。因此, 运动会的举办得到了校领导及各学院领导在政策和经济两方面的大力支持。

4 全民健身运动会对高校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动作用

4.1 小教练模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保证了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 促进了全民健身的发展, 但我国由于长期受到“重文化, 轻体育”思想的影响, 学生从小学进校就把体育课当成了“副业”。因而, 学生对运动技术的知识掌握很少。

新疆师范大学在团体操和街舞的表演及比赛中首创了小教练模式, 即让体育学院健美操和街舞专业的学生去到各个学院, 对参加团体操和街舞表演的同学进行义务培训。

很多喜欢健美操和街舞的学生因为没有人教而无法进行学习和锻炼, 小教练模式的推广, 使学生有了学习的机会, 很多学生都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积极向教练请教, 不愿错过这个跟随老师学习的机会。在运动会召开的前两个月, 各学院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团体操和街舞的练习当中, 在健身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课余体育活动。

4.2 大型团体操、民族健身操和街舞的表演及比赛促进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1) 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民族健身操 (如:麦西来甫健身操) 等含有民族特色的健美操实现了民族舞与健美操的完美结合, 体现了新疆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民族健身操的发展培养了少数民族同学的兴趣, 促进了少数民族同学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2) 健美操和街舞的练习, 不需要专门的场馆, 只要有块空地、有音乐就能练习, 这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外活动时间, 到处都能看到同学们练习的身影。

(3) 有竞争就有动力。各学院都想在开幕式的表演中展现出自己学院最好的一面, 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学生就更加的积极和努力。大型团体操、民族健身操和街舞的表演及比赛不仅促进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 活跃校园文化, 陶冶情操。

4.3 教工组的比赛促使广大教职工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很多教职工都因为平时工作忙而缺乏锻炼, 比赛的压力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召开, 使全民健身的理念得到极大的宣传。运动会营造了体育锻炼的氛围, 更多的教职工愿意参与其中。运动既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增进友谊、加强友好交往、加深人们之间的了解, 又能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振奋精神从而提高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4.4 趣味项目的比赛促进了参与的广泛性和比赛的娱乐性

传统的校运会使很大一部分体育成绩不好的同学无法参加, 而趣味项目的比赛为全体师生提供了一个参与的平台。竞技体育成绩已不是参赛的唯一标准, 趣味项目的设置使全体师生都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会当中, 趣味项目的娱乐性使广大师生参与比赛的同时也享受比赛带来的乐趣。体育运动不再只是枯燥无味, 更多的人愿意去锻炼、去健身, 全民健身活动得到了有效的推广。

4.5 全民健身运动会对广大师生全民健身意识的培养

全民健身运动会已成功举办两届, 与两年前相比, 无论是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 还是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 广大师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全民健身”的口号使“全民健身计划”得到有力的宣传, 广大师生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 主动参与其中。不只是运动会期间, 在平时的课外活动中也随时可以看到跳健美操和街舞的同学, 操场上各类运动项目都有学生在积极的参与。操场上参与晨练和晚练的教工也比原来多了一倍。运动会的后期效应成功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 广大师生已逐渐树立了全民健身的意识和终身体育的思想, 全民健身活动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5 结语

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根本目的是普遍增强人民身体素质, 改善人民心理品质, 丰富人民文化生活,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 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窗口, 是为社会培养体育人口的重要环节, 也是学校体育发展的保证, 对我国全民健身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召开, 加深了人们对健康的理解, 并以科学为指导, 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 变间断参与为终身参与, 使体育锻炼更加深入人心, 新疆师范大学全民健身运动会的举办为高校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树立了新的模式。

参考文献

[1]许常芳.全民健身运动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J].体育学刊, 2004, 11 (3) :71-73.

[2]孙洪涛.试论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改革[J].体育科学, 2000, 20 (3) :11-12.

[3]王林林.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体育发展的方向性探讨[J].体育与科学, 2001, 22 (3) :67-68.

[4]李晓静.现代生活方式与健身项目推广[J].体育与科学, 2009 (1) :32-35.

[5]兰兰.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9 (3) :45-49.

全民健身活动 篇10

一、武术是群众基础最为深厚的健身活动

古有“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齐鲁英雄、燕赵壮士”之说。自古以来, 我国人民就有以武术用于平日健身、节日献技、战时上阵的习俗。

继古贤之风, 目前我国各地都有一些开展较好的武术拳种和流派。每天清晨、傍晚, 河边、湖畔、街道两旁, 公园内外, 习武之人比比皆是。近年来, 我省各地群众自发创办的武术社馆、学校、辅导站、训练点如雨后春笋, 这就为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武术运动注入了生机。

二、武术具备大众健身所需的广泛适应性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象是全体人民, 覆盖不同职业、年龄、体质的群体。每个人的条件不同, 决定了他对健身活动的要求也不一样。健身锻炼应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自愿活动, 且应为伴随每个人一生的行为。尽管改革开放给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变化, 但从总体上讲, 我国的经济发达程度并不高, 可供群众进行健身锻炼的体育场馆、设施非常贫乏, 且不可在短期内有质的变化, 群众个人也不具备以一定的投入来换取良好健身环境的条件和消费习惯。这就要求我们着力推广和开展的健身方法必须具备非常广泛的适应性。首先, 健身活动内容必须能够满足不同条件锻炼者的需要, 因人制宜。其次, 健身活动的形式必须能够保证锻炼者在时间上的随意灵活, 因时制宜。此外, 健身活动必须能够因地制宜, 使广大群众在现有环境条件和生活水平下易于开展。

武术是一项颇具适应性的健身活动, 其内容极其丰富, 仅我省广为流传的武术器械拳种就达数十种之多。不同的拳种和器械套路又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 可分别适应不同条件和兴趣健身者的要求, 并为人们在一生中的不同阶段进行锻炼提供了方便。如体质强健年青者, 可练习架势大开大合、勇猛刚健的长拳、八极拳等;体质较弱、年纪较大者, 可练习架势紧凑、劲力圆活的太极拳、八卦掌等;时间允许, 可开展小组锻炼, 进行集体或对练形式练习;而单练形式则可保证锻炼者在选择锻炼时间上的自由灵活。此外, 不同地域的人们还可选择自己熟悉的拳械套路。

进行武术锻炼不像其他制订体育项目或健身方法那样对场地设施有较高的要求, 河边山地、街头巷尾都可用来锻炼。练习者可根据场地的大小, 变化练习内容和形式。条件好, 自可尽情演练;场地狭小, 练习者则可进行组合或单式练习;没有器械, 也可徒手练拳、练功;风雨天, 在室内练习肩臂功、腰腿功或桩功, 仍可获得不错的效果。

三、武术符合我国人民的健身文化观念

中国传统哲学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文化的走向, 而中国文化也决定了我国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和生存方式。

中国人历来讲究修身养性的健身休闲方式, 追求成就内在人格, 强调在健身休闲中实现精神道德的升华。武术就是在中国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演化和发展起来的, 它自然地融入了哲学、伦理学、中医学、兵学、美学等多种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 融会贯通地创造出不同风格的技艺, 并以此诠释自己演练的技法。

拳谚中有“拳品高低实以人品为准”之说。“内练精气神, 外练筋骨皮”是各种武术流派都遵守的练功准则, 各种功法和技法皆在动静疾徐、闪展腾挪中追求高尚的精神气质。在讲究招式精确的同时, 讲究动作的神韵, 充分体现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性命双修的特点和功用, 也构成了武术区别于其他制订任何健身方法的显著特征。

众所周知, 农村是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难点, 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多数。武术作为我省的传统体育, 以其浓厚的文化特色、乡土气息, 经济实惠、终生受益的健身、修身、防身价值及与民俗文化活动相联系的娱乐观赏价值, 历来为我省广大农民所喜闻乐见。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审美习惯, 会更多地激发人们的参与意识, 使武术在壮大群众体育队伍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相信, 只要工作得力, “难点”就将变成以武术为龙头的健身热点。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一件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大事,

全民健身活动 篇11

一、学校体育是《纲要》实施的主体

《纲要》规定:“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青少年和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他们的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因此,要发动全社会关心他们的体质和健康。《纲要》特别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的体育工作。”

青少年和儿童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校就读。如果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丢弃或放松了学校体育工作这一块,《纲要》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就无法全面完成。

学校在体育师资、技术、场地、设备、资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无论是开展职工体育活动,还是农民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活动,都会经常借助学校这方面的力量,因此,学校体育工作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地位就更显得格外重要了。

二、学校体育工作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

1.基础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的体质,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状况比旧中国有很大提高。可是一个时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青少年与儿童的体育健身活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一部分学生体质下降。

因此,解决中小学生的体质问题,夯实好全民健身的基础,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的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继续搞好升学考试体育的试点,不断总结完善,逐步推开;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多渠道筹集体育经费,加大投入,搞好场地、设备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必要的规章制度,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持续两课、两操、两活动的正常开展,组织好各种竞赛活动;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和体质测定工作。另外,学校体育工作做好了,对当地的全民健身活动亦会起到示范推广的作用。

2.宣传作用。宣传发动和改革试点,初步掀起一个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潮。

学校师生是一支庞大的宣传队伍,应该妥善地利用。要采取街头宣传、广播板报、文艺活动、体育交流、竞赛观摩、健身咨詢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颁市和实施《纲要》的重大意义,提高其对《纲要》的认识,形成全民健身的舆论导向,增强全民健身意识,提高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要使全社会认识到,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全民健身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育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3.支持和指导作用。乡镇街道居委会、驻军等单位开展体育活动列入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之中。学校是体育人才相对集中的地方,体育教师一般都接受过专业培训,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学校要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地方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作贡献,如帮助地方订活动计划,进行技术指导,培训体育骨干,指导建立实施体质测定制度,协助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和体育运动会、并提供技术服务。学校体育教研组要开展对全民健身科学的研究,把推广简便易行和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和体质状况的体育健身方法,挖掘和整理我国传统医疗、保健康复方面的宝贵遗产,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工作列为教研活动的内容,争取出成果。

全民健身活动 篇12

关键词:大学体育,全民健身,有效实施,作用,问题,策略

大学体育教学的开展是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因此, 开展大学体育教学对促进全民健身活动有效实施的相关研究是极其必要的。本文以全民健身为视角对大学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全民健身活动有效实施问题展开研究, 希望以此能更好的促进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1、大学体育教学对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实施的作用

1.1、大学体育教学为学生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奠定心理素质基础

大学生是身体素质发展与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的大学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的发展是终生的, 而大学体育教学, 可以为学生参与未来的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在大学体育教学实施中, 大学体育的教学内容对提升学生的素质极具现实意义, 具体来看, 在众多的大学体育教学开展中, 许多体育活动的教学内容, 都和全民健身的体育活动内容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一些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同时, 也有利于学生体育技巧的发展, 并且更重要的是在大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 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 面对问题的心理承压能力, 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这为大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去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 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心理基础。全民健身的开展, 除了需要参与者要具备参与健身活动的热情外, 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质, 而大学生不仅现在是全民健身活动的参与者, 未来更是全民健身活动的主力军, 通过大学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大学体育教学为学生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奠定了扎实的心理素质基础与意志品质基础, 这些都是大学生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不可或缺的必备素质。

1.2、大学体育教学促进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健身意识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 终身学习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而终身体育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终身体育理念有其自身的特征, 其所强调的是在人生命的不同阶段, 体育活动与体育教育应该贯穿整个人生的不同阶段, 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一定的时间范围, 或者仅仅在一定的环境与条件下体育活动才能够有效的开展。在大学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 教学会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 会运用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器材, 还有舒适安全的各类体育场馆, 教学内容既有众多的传统体育活动项目, 也有现代的体育项目, 这些都会对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观念产生强烈的影响。大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根本目的不仅仅局限在体育成绩的提升上, 更重要的是教会同学们在体育活动中去享受体育, 去体味体育活动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同时, 大学体育活动也不仅仅停留在体育技能的提升上, 其对学生健身意识的形成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让同学们都认识到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带来身体机能的改善, 体育技能的提升, 也可以带来健康与快乐, 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让人生变得更加的充实而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看来说, 大学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终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让同学们认识到, 体育活动不仅仅是在学校应该参与的健身活动, 健身活动的参与应该是一项终身的活动, 要在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 树立正确的健身意识, 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后继续参加更加广泛的全民健身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2、大学体育教学在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全民健身的意识不强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现阶段在大学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些学校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专业课教学, 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则很少关注, 这直接导致在大学教学中, 体育教学被明显的边缘化了, 无论从学校的管理层还是大学体育教师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应付体育教学的心理, 体育教学更多的是流于形式, 对于体育的考核更是存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心态, 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考核中缺乏实效性的考核机制, 考核缺乏应有的成效。另一方面, 大学生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影响, 在思想深处对于体育教学的作用与意义也缺乏正确的理解, 只关心未来的就业, 而缺乏对于体育健身活动的关注。

2.2、课程内容设置不尽合理, 同学们参与健身活动的热情不高

从目前来看, 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还不尽合理, 其突出表现在传统的体育项目教学内容过多上, 应该承认, 随着近些年来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推进, 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 一些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看不到的新兴体育项目,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也在不断的出现, 这极大的丰富了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但是尽管如此, 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陈旧与落后的总体情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一些体育项目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缺乏紧密的联系, 很难激发起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 体育教学难以取得应有的实效, 久而久之, 同学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逐渐的降低, 体育健身意识也逐渐的消弱, 这种状况的延续势必影响同学们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情, 影响其未来健身活动的参与, 不利于全民健身活动的有效实施。

3、大学体育教学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实施的策略探析

3.1、加强考核机制的完善, 调动全民健身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考核机制的完善, 其根本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生体育成绩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考核和监督, 促进学生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促进终身体育健身意识的形成, 调动同学们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考核机制的有效完善不仅能够促进大学体育教学的有效实施, 更有利于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健身观念, 并有利于引导同学们积极的参与全民健身活动, 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有效开展。

3.2、改进体育教学内容, 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改进教学内容要以学生的需要作为基本的出发点, 内容的设置要能够引起同学们参与的兴趣, 要让教学内容能够有利于同学们彼此的团结与合作, 要能够有利于同学们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要让同学们在教学内容的实施中能够有效的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与组织能力, 以此适应未来参与组织全民健身活动的需要。课程内容的设置不仅需要有新颖的元素, 也要设置一些能够培养同学们体育健身意识的教学内容, 让同学们在这些体育教学内容的实施中, 真正能够培养出良好的体育习惯, 树立正确的体育健身观念, 为同学们更好的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奠定基础。

3.3、培养师资引领全民健身活动的有效实施

在大学体育教学的实施中, 大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不能只停在学生全民健身意识的培养与健身习惯的养成上, 还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 以及学生的情况, 以及全民健身活动对教师人才的实际需要, 不失时机的鼓励同学们积极的参与社会指导员的考取, 因为社会指导员对于全民健身的专业指导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对促进全民健身的有效开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 大学体育教学在实施中, 应该重视引领同学们积极参与社会指导员工作, 以大学体育教学的开展为全民健身活动的有效实施培养合格的师资队伍。

结论:大学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对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 大学体育教学在这方面的作用的发挥是有限的, 在教学中依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实效性的解决策略是极其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宋杰, 赵永军.体育教师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研究[J].淄博学院学报, 2001, (03) .

[2]彭庆文.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研究[J].清华大学, 2008, (11) .

上一篇:精英模式教学下一篇:文化语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