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操(精选12篇)
全民健身操 篇1
摘要:2011年2月15日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对未来5年全民健身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全民健身运动会比赛项目的设置, 和成功举办的内外部条件的分析, 阐明了新疆师范大学全民健身运动会对高校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动作用, 为高校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树立了新的模式。
关键词:全民健身,高校体育,推动
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 2011年2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对未来5年全民健身发展提出目标任务并制定了工作、保障措施。
全民健身的重点是青少年和儿童, 所以学校体育就处于一个关键地位。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则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任务。
按照国家有关“十二五全民健身计划”的指导思想, 新疆师范大学从2011年开始, 将春季校运会改为全民健身运动会, 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的举办对高校全民健身活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 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内涵及其意义
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实质是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共同体会体育运动给大家带来的乐趣。
运动会的举办树立了全民参与、全民分享、全民健身的科学体育观, 推动了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从而使体育更加贴近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本来意义。
2 全民健身运动会比赛项目的设置
2.1 大型团体操、民族健身操和街舞等的表演及比赛
运动会开幕式一般都有团体操的表演, 新疆师范大学根据地域特色, 增加了民族健身操 (民族舞和健美操相结合的健身操) 的表演。在表演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比赛环节, 以学院为单位, 进行团体操及街舞表演的评比。
2.2 增设教工组的比赛
一般的校运会都只有学生参加比赛, 教工很少参与。新疆师范大学在运动会项目的设置上增加了教工组的比赛, 使广大教职工也可以参与其中。
2.3 增设趣味项目的比赛
传统的运动会一般都只有田赛和径赛的比赛项目, 新疆师范大学在运动会上增设了趣味项目的比赛, 如学生组的一分钟跳绳, 一分钟俯卧撑等, 教工组的手端实心球迎面接力等。
3 全民健身运动会能够成功举办的内外部条件
3.1 全民健身运动会能够成功举办的内部条件
运动会比赛项目的设置具有全面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既有竞技项目的比赛, 又有趣味项目的比赛。传统运动会的竞技比赛只是少数人在参与, 大部分同学都只是旁观者, 而全民健身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使大部分师生都成为了参与者, 尤其是趣味项目的设置, 不仅增加了广大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也增加了比赛的娱乐性, 使广大师生亲身体会到体育锻炼和比赛的乐趣。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有效的结合, 共同推动全民健身活动。
3.2 全民健身运动会能够成功举办的外部条件
“十二五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布, 使学校领导更加重视广大师生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情况。学校在全民健身这方面也制定了一些宣传政策, 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召开为“全民健身”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宣传平台, 使这些政策方针得到很好地落实。而运动会本身也吸引广大师生主动参与, 使他们在锻炼和比赛中体会到健身的乐趣。因此, 运动会的举办得到了校领导及各学院领导在政策和经济两方面的大力支持。
4 全民健身运动会对高校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动作用
4.1 小教练模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保证了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 促进了全民健身的发展, 但我国由于长期受到“重文化, 轻体育”思想的影响, 学生从小学进校就把体育课当成了“副业”。因而, 学生对运动技术的知识掌握很少。
新疆师范大学在团体操和街舞的表演及比赛中首创了小教练模式, 即让体育学院健美操和街舞专业的学生去到各个学院, 对参加团体操和街舞表演的同学进行义务培训。
很多喜欢健美操和街舞的学生因为没有人教而无法进行学习和锻炼, 小教练模式的推广, 使学生有了学习的机会, 很多学生都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积极向教练请教, 不愿错过这个跟随老师学习的机会。在运动会召开的前两个月, 各学院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团体操和街舞的练习当中, 在健身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课余体育活动。
4.2 大型团体操、民族健身操和街舞的表演及比赛促进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1) 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民族健身操 (如:麦西来甫健身操) 等含有民族特色的健美操实现了民族舞与健美操的完美结合, 体现了新疆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民族健身操的发展培养了少数民族同学的兴趣, 促进了少数民族同学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2) 健美操和街舞的练习, 不需要专门的场馆, 只要有块空地、有音乐就能练习, 这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外活动时间, 到处都能看到同学们练习的身影。
(3) 有竞争就有动力。各学院都想在开幕式的表演中展现出自己学院最好的一面, 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学生就更加的积极和努力。大型团体操、民族健身操和街舞的表演及比赛不仅促进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 活跃校园文化, 陶冶情操。
4.3 教工组的比赛促使广大教职工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很多教职工都因为平时工作忙而缺乏锻炼, 比赛的压力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召开, 使全民健身的理念得到极大的宣传。运动会营造了体育锻炼的氛围, 更多的教职工愿意参与其中。运动既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增进友谊、加强友好交往、加深人们之间的了解, 又能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振奋精神从而提高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4.4 趣味项目的比赛促进了参与的广泛性和比赛的娱乐性
传统的校运会使很大一部分体育成绩不好的同学无法参加, 而趣味项目的比赛为全体师生提供了一个参与的平台。竞技体育成绩已不是参赛的唯一标准, 趣味项目的设置使全体师生都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会当中, 趣味项目的娱乐性使广大师生参与比赛的同时也享受比赛带来的乐趣。体育运动不再只是枯燥无味, 更多的人愿意去锻炼、去健身, 全民健身活动得到了有效的推广。
4.5 全民健身运动会对广大师生全民健身意识的培养
全民健身运动会已成功举办两届, 与两年前相比, 无论是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 还是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 广大师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全民健身”的口号使“全民健身计划”得到有力的宣传, 广大师生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 主动参与其中。不只是运动会期间, 在平时的课外活动中也随时可以看到跳健美操和街舞的同学, 操场上各类运动项目都有学生在积极的参与。操场上参与晨练和晚练的教工也比原来多了一倍。运动会的后期效应成功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 广大师生已逐渐树立了全民健身的意识和终身体育的思想, 全民健身活动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5 结语
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根本目的是普遍增强人民身体素质, 改善人民心理品质, 丰富人民文化生活,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 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窗口, 是为社会培养体育人口的重要环节, 也是学校体育发展的保证, 对我国全民健身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召开, 加深了人们对健康的理解, 并以科学为指导, 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 变间断参与为终身参与, 使体育锻炼更加深入人心, 新疆师范大学全民健身运动会的举办为高校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树立了新的模式。
参考文献
[1]许常芳.全民健身运动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J].体育学刊, 2004, 11 (3) :71-73.
[2]孙洪涛.试论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改革[J].体育科学, 2000, 20 (3) :11-12.
[3]王林林.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体育发展的方向性探讨[J].体育与科学, 2001, 22 (3) :67-68.
[4]李晓静.现代生活方式与健身项目推广[J].体育与科学, 2009 (1) :32-35.
[5]兰兰.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9 (3) :45-49.
[6]钟天朗, 于洁.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研究[J].体育科研, 2006, 27 (4) :33-36.
全民健身操 篇2
1,运动成就健康,健身创造和谐。2,小手拉大手,一起来健身。
3,参加健身锻炼、提升生活质量。
4,运动、健康、文明、和谐
5,运动让人们健康体育使城市添彩。
6,运动出健康、运动出快乐、运动出生机、运动出活力。
7,保持健康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8,我运动、我快乐,我锻炼、我提高。
9,更高、更快、更强
10,创全民健身示范城,建和谐幸福新xx。
11,运动起来,勇敢第一。
12,运动xx快乐市民。
13,积极行动起来吧,让人人都有体育爱好,个个养成运动习惯,真正成为xx的一种时尚和风气。
14,相约全民健身运动会、彰显xx人民新风采。
15,创新思路,务实巧干,努力集xx体育事业发展之大成。
16,孩提时代的体育爱好,将使你终身受用不尽。
17,幸福指数要提高,全民健身不可少。
18,运动让生活更美好。
19,一城同谱健身曲,一生共唱健康歌。
20,运动健康、活力xx。
21,心是船、爱是帆、运动xx是港湾。
22,引健身之擎,扬全民之帆,航和谐之舟。
23,音符让音乐有了旋律,运动让生命充满健康。
24,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体育让城市更精彩。
25,超越极限,超越自我。
26,要把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作为营造优质投资环境、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和谐的战略。
27,我运动,我快乐,争做时代好少年!
28,乘大运之机,掀体育高潮。
29,弘扬奥运精神,享受健康生活。
30,扬体育精神,谱健康篇章。
31,比拼激扬梦想,搏击磨砺锋芒!
32,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自身体质。
33,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增强对发展体育事业的紧迫感和原动力,将是这个地区人民的福音。
34,阳光下锻炼,幸福中生活!
35,要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体育、热爱体育、崇尚体育的良好风气。
36,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37,一点一滴汇聚你我之力,一心一意创建体育强区。
38,运动人人参与,健康人人拥有,快乐人人分享。
39,运动全民参与,健身无处不在。
40,奥运精神放异彩,年轻健儿展风姿!
41,参加全民健身,畅享快乐人生。
42,活力xx人,健康新生活。
43,搏生命之极限,铸青春之辉煌。
44,高水平建设体育设施大力度造福xx人民。
45,下好一盘棋,精彩人生路。
46,创体育盛世,增城市魅力。
47,保持健康体魄,共享美好未来。
48,活力xx,激情体育,健康生活。
49,我精彩,我运动。
50,放民间活力,体育才有活力。
51,弘扬奥运精神,拥抱健康人生。
52,给你一两项体育爱好,交给你一把健康的钥匙。
53,运动让社区充满活力,社区因运动焕发生机。
54,比出风采,超越自我。
55,运动xx,生机无限。
56,激情燃烧希望,励志赢来成功!
57,昂首挺胸齐步走,日行万米显身手;驱疾防病精神爽,健康生活延年寿。
58,与大运同行,与大运同乐。
59,好体魄、好生活。
全民健身操 篇3
计划提出,加快市(州)所在地“一场两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建设,支持县(市、区、特区)建成一批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游泳馆、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到2020年,市(州)全部建成“一场两馆”,县(市、区、特区)建成公共体育场馆或全民健身中心,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完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体育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
建成700所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贵州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提出,将每年8月定为贵州省“全民健身月”。充分发挥运动会示范带动作用,每四年举办一届全省运动会暨全民健身运动会,常态化办好少数民族、职工、农民、学生、残疾人、老年人综合性运动会和妇女儿童健身展示会。把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把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和养成健康行为方式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每周参加体育健身不少于5小时,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少数民族、残疾人、农民和老年人等体育协会作用。到2020年,《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人数达85%以上;各级各类学校经常参与足球运动的学生达到65万人,建成700所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1-2个足球试点县(市、区、特区),重点建设5-6支高校足球运动队,校园足球注册学生运动员达到2万人。
体育总会组织省内全覆盖
《计划》提出全面推行体育社会组织“3+X”模式,省、市、县成立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和老年人体育协会,各级各部门和单位根据工作实际成立单项体育协会,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成立农民体育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和全民健身活动站(点)。指导基层文化体育组织加强资源整合,探索社区合作模式,创建社区体育俱乐部,鼓励城乡社区体育组织、健身团体和健身站点依法依规进行登记,逐步转化为固定体育健身组织。到2020年,体育总会组织在市(州)、县(区、市、特区)实现全覆盖,90%以上乡镇(街道)建有体育组织和健身站(点),95%以上的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点),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实现市(州)级行政区全覆盖,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2500人次。
建成100个生态体育公园
凭借贵州山地户外运动资源的优势,该《计划》要求,贵州要因时因地因需开展健身跑、登山、徒步、骑行、游泳、漂流、攀岩、滑翔伞、露营、探洞、户外拓展、极限挑战、滑雪滑草等群眾喜闻乐见的休闲运动项目,开发体育运动产品。到2020年,建成100个生态体育公园,100条山地户外体育旅游线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达45个。
组建体育学院 培养高水平运动员100名
根据《计划》,贵州将组建省体育运动学院(专科),支持遵义市体育学校升格组建体育职业学院,支持贵州医科大学组建运动康复医院,支持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组建山地户外运动管理分院,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成立体育健身学院,培养适应全民健身和体育运动发展需要的组织管理、赛事筹办、健康服务、宣传推介等体育健身专业人才。实施大学生村官社会体育指导员工程,行政村(社区)至少配备1名以上兼职社会体育指导员。到2020年,培养高水平运动员100名,培养引进高水平教练员、国家级裁判员100名。
全民健身操 篇4
1、校园民族健身操的特点
校园民族健身操有着两个方面的鲜明特点。一方面是教育性。校园民族健身操可以说是民族体育以及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提高人们的思想品质以及道德修养有重要作用, 有利于人们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良好校园文化环境能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校园当中推广民族健身操一方面可以丰富校园的体育文化, 另一方面在学习掌握民族健身操技能动作的过程当中, 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并且磨练他们的意志力。在互相学习的过程当中, 也有利于增加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 提高他们的思想品质并发展健康的个性。 民族健身操作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也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以及积极进取精神的重要方法, 有利于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 丰富校园的人文气息, 推动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另一方面是民族性。民族健身操通常来源于民族生产生活, 是结合民族文化以及时尚元素而创编得到。 民族健身操主要包括选择音乐、编排动作以及制作服装等三个组成部分, 能够体现出某个民族的独有特点, 并且受发源地的地理历史条件、审美观念以及民俗风情的直接影响, 可以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特点。尤其是民族健身操的服装能够直观体现民族风貌, 有着极高的可分辨性。除此之外, 民族健身操的音乐风格往往以民族音乐为主, 而民族音乐属于民族历史沉淀, 有着比较明显的独有性。 在民族健身操动作的编排方面, 往往也结合各种健美操动作并且选取民族舞蹈因素, 来创新改变民族舞蹈动作。比如黎族健身操当中跑、跳、弹、扭等腿部动作丰富, 而藏族健身操则有大量的快速踢踏脚步。
2、校园民族健身操在全民健身中的价值
第一, 健身价值。校园民族健身操主要是以健美操以及民族舞蹈等动作为基础, 经过针对性编排加工而得到的有氧体操, 在音乐伴奏环境下完成身体练习。运动路线以及动作组合都非常简单, 可以活动各个身体部位。 长期从事民族健身操的锻炼, 能够改善肌肉、骨骼、血液供应以及脑细胞氧供应能力, 增强肌肉力量, 改善关节的灵活性以及韧带的柔韧性, 实现身体的全面发展, 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在练习的过程当中还有利于人们忘却疲劳, 从而产生愉快轻松的心情。
第二, 健心价值。由于民族健身操集健身、交友以及娱乐等因素于一身, 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长期从事民族健身操的练习, 能够显著改善练习者的神经系统抑制以及兴奋过程协调能力, 增强啊他们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提供更多的人际交流机会, 从而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带来积极的影响。 在练习的过程当中有利于消除心理疲劳, 从而让人情绪开朗并且乐观向上, 学会结交朋友并增进友谊, 从而改善练习者的社会行为能力以及社会适应性。
第三, 健美价值。在音乐伴奏下, 民族健身操融民族舞蹈以及健美操动作于一身, 并且民族健身操的音乐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格, 往往节奏感比较强并且旋律优美, 能够烘托气氛, 刺激人们情绪。长期练习民族健身操, 一方面会增加能量的消耗并且使身体能够均衡发展, 另一方面能够形成良好体态以及优雅气质, 并且增强人们的节奏感以及韵律感, 改善其认识美、 表现美以及创造美的素质。
第四, 娱乐价值。民族健身操有机融合民族艺术以及现代健美操, 并且在音乐伴奏的条件下活动身体, 动作比较简单朴实, 因此简单易学。训练的过程当中练习者容易自我陶醉并且自我娱乐, 从而忘掉烦恼, 发挥缓解疲劳以及精神压力的作用, 在满足人们运动需求的同时获得美感, 产生愉快的内心情绪体验, 最终实现娱乐身心的效果。
3、校园民族健身操在全民健身中的应用
第一, 同学校体育有机结合。因为民族健身操的表演性强并且观赏价值高, 锻炼的效果也比较理想, 通过练习能够增进健康的同时愉悦身心, 还能听体会独特的民族风情。学校体育教学当中应当充分运用民族健身操, 一方面作为普修体育课以及选修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体质并改善他们的身体灵敏性、协调性、韵律感以及节奏感, 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解民族文化从而推进民族融合, 继承并弘扬各地的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健身操多元的文化特征以及价值功能使其有着理想的课程开发价值。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面对素质教育的需求, 在全国高校大纲统编的背景下, 选择民族健身操这样不会受场地器材影响, 同时无需大量经费设备投入、锻炼价值高、学生参与热情高的运动项目, 丰富校园体育教学课程资源, 实现民族体育文化在校园体育改革当中的泛渗透, 同时也有利于校园民族健身操在全民健身当中得到更好的推广。
第二, 同全民健身有机结合。当前世界上流行广泛并且重视程度较高的那些竞技体育项目, 往往无法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要求。很多竞技运动项目属于少数身体素质突出的竞技天才。 要想满足全民健身的要求, 使更多群众投入健身当中, 需要充分利用大众化的运动项目。我国《体育改革发展纲要》当中明确提出要发挥民族地区优势, 进一步挖掘民族体育资源, 充分利用传统民族运动项目。此外《全民健身纲要》当中也支出民族地区需要开展以民族传统项目为主的健身活动。近年来人们健身的意识逐渐增强, 校园民族健身操作为一项集娱乐性、 健身性以及艺术性等特点的民族运动项目, 有利于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既能够保存民族风情, 又可以提高运动的实效性, 因此在全民健身当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第三, 同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地理环境是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受封闭环境以及边缘文化影响, 落后民族地区开展民族健身操是对当地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以及精神文化的崭新体验形式。这些地区民族语言以及肢体动作, 往往能够体现出民族的信仰以及情结, 体现出民族的文化与故事。文化发展的理想场所就是校园, 因此校园民族健身操这项健身运动, 能够融时尚以及民族文化于一体, 承载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 代表人们对新时代社会生活文化追求与向往。校园民族健身操主体是在校的学生, 学生对健身娱乐以及文化知识的要求往往比较丰富, 而校园民族健身操有着比较突出的亲和力, 各个民族学生往往对其都有较高的认同感, 因此为学生以及各族人民提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也是实现民族文化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 其中含有的人文精神有利于丰富民族传统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 校园民族健身操有着比较理想的健身功能以及广泛的参与度, 同时符合全民健身要求, 可以满足学生以及人民群众体育锻炼要求, 在全面健身当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所以校园民族健身操需要在发展进程当中, 不断创新发展从而适应现代健康标准, 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 最终推动全民健身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少英.北京奥运会给华夏民族传统体育带来的契机[J].体育文化导刊, 2014, 15 (12) .
[2]汪海涛.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传统体育转型发展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14, 12 (11) .
[3]陈颖川, 刘建军, 吉建秋.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抉择与人文精神的复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3, 20 (2) .
[4]杜熙茹.对民族健身操进入全国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的可行性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4, 2l (2) .
[5]李琪, 李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向世界应具备的特点[J].体育文化导刊, 2013, 10 (2) .
全民健身日提倡健身倡议书 篇5
运动改变生活,健身促进和-谐 。值此20xx年全民健身日到来之际,为进一步弘扬“宣传全民健身新理念 倡导健康生活新方式”这一主题,形成关心健康、热爱体育和崇尚健身的新风尚,我们向全市人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树立健身理念、形成健身好风尚。健康的`体魄是专心学习的需要,是辛勤工作的资本,是幸福生活的保障。倡导广大市民积极树立“健康第一、终生锻炼”和“体育生活化、健身经常化”的健康理念,给健身以时间和空间,把心动变为行动,人人参与健身活动,人人享受健康生活,形成自觉锻炼、主动健身、追求健康的好风尚。
二、主动科学健身,掌握健身好方法。只有科学健身,才能强身健体,只有科学健身,方可全民健康。倡导广大市民朋友科学制定健身计划,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劳逸结合,循序渐进,提倡悠扬、富氧的户外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抵抗力,保持健康体魄,在活动中享受健身的乐趣。
三、坚持经常健身,养成健身好习惯。健身的好习惯,是身体健康的银行,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是走向成功的阶梯。“每天健身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已成为生活新时尚。倡导广大市民朋友因人而异、适时适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健身活动,主动健身、自觉锻炼,不断为自己的身体充电。
全民健身、利国利民,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运动中收获健康,在健康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体验人生,为和-谐幸福马鞍山做出更大贡献。
倡议人:
全民健身倡议书 篇6
一、树立健身理念,形成健身新意识。倡导“每天健身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强化“我锻炼、我健康、我幸福”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自觉锻炼、主动健身、追求健康的好风尚。
二、养成健身习惯,建立生活新标准。倡导体育生活化、健身经常化,长期锻炼,科学锻炼,选择合适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健身活动,做到因人而宜、适时适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三、掌握健身方法,促进生活新风尚。倡导树立科学的健身方法,学习科学的健身知识,制订科学的健身计划,劳逸结合,循序渐进,讲究方法,提高防病能力。提倡冬季走到户外,磨练意志,在严寒中感受健身的乐趣。
四、参与健身活动,推进生活新方式。倡导积极投身健身运动,踊跃参加“体育彩票和谐龙江全民健身行系列活动”和“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把健身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全新的生活方式,陶冶情操,增强体力。
黑龙江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委员会及黑龙江省体育局向全省人民承诺,全省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将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成立更多的群众健身组织,建设更多的群众健身场所,开展更多的群众健身活动,为全省人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民健身服务,努力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让全省人民共享体育事业发展成果。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运动中收获健康,在健康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体验人生,以健康的体魄、饱满的热情、乐观的心态和进取的精神,为构建和谐龙江做出每一个人的贡献。
黑龙江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委员会
黑龙江省体育局
全民健身在身边 篇7
步行、慢跑、打拳、做操及自已喜爱的球类、武术等运动项目,是最基础、最传统的健身项目。在清晨的公园里,你可以看到有许多老人,在小道上慢跑着;鸟语花香的空地上,几位老人在打太极拳,那一舒一缓,看似无力却有劲的出拳,让你心神宁静;轻柔的音乐、缓慢的舞姿也是最适合早上的运动;或者慢走在公园里,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伸伸腰、扩扩胸,两足轮流踏地或坐着伸直腿、身体前后俯仰、做几次深呼吸等。
除了公园,在家附近社区中也有许多适宜中老年人运动的场地,一些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老人们可以约上邻居一同到场馆中打打球、下下棋、聊聊天;或者周末时候约上三五好友以及家人一同登山,这不仅能达到健身之效,还可使人心情愉快、疲劳尽消,全家一起锻炼也是家庭和睦团结的纽带。
健身不再是个人的事,全民健身已经受到了国家的关注。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开幕式于2015年10月18日在福州市海峡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举行。在青运会开始前,福州的大街小巷纷纷出现了吉祥物“榕榕”的身影,活泼可爱、福态可掬的萌宝宝“榕榕”更加吸引了大家踏上全民健身的道路。饭后散步、打球、跳操还有风靡大街小巷的广场舞等,都是健身的一项好选择,快放下手机、离开座椅,加入全民健身行列。
“《小苹果》”也有官方健身操
脍炙人口的《小苹果》《最炫名族风》等广场舞,也经过官方编排有了规范版本了。这些广场舞节奏欢快、动作简单,适合各类型人群。现在你可以看见,广场舞的大军里面不再只有“大妈们”,一些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中年人以及小朋友,都随着音乐欢快地舞动。
在体育场的夜晚。你可以看到,广场被分为很多阵营,有跳双人交际舞的,有跳活力动感地健身操的,有跳喜庆地传统广场舞的……场面十分融洽。笔者曾经在体育馆附近居住过。每天晚饭过后便会到体育馆里运动。先慢走20分钟,然后便加入到跳健身操的队伍中。每天都要提早到,才能占据一个好的位置。笔者了解到,领操的几位年轻人是附近体校的大学生。他们每晚自备音响免费来这为大家领操。并且在结束后会留下来和大家交流一些健身心得。“这几个年轻人真的很优秀,我在这已经跳了两年了。都是他们带的操。而且只要没有雨,他们都会准时到这儿。”一位民众这样告诉笔者:“我们以前跳的广场舞,很多人都觉得音乐不好听,动作太老气。现在有了他们的带领,不要说我这个年龄,许多小年轻人也会跟着一起跳。我的小孙儿,听到音乐也很兴奋,会站在我旁边一起学。”
广场舞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全民健身就这样静悄悄地走进大家的生活中。
“夜跑团”运动不再孤独
“今晚7点45分,不见不散。”一群本来并不相识,但是因为共同爱“跑”而聚起来成为朋友。他们穿着不同的运动衣,有男有女,年龄也有很大的跨度。
经过20分钟的热身运动,大家推选出的队长一声令下,大家迈着轻快的步伐开始了今夜的夜跑。“夜跑团”大部分都是白天久坐的工作人员,晚上下了班后,通过这一项自由地组织参与到全民健身中。“一个人跑步,有时会坚持不下去,这样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跑,觉得跑步都变得有趣许多。”一位夜跑团的成员告诉我:“平常夜跑地点会选择在江滨,这边路比较平坦,沿路的风景和空气也很适合跑步。我们一般每周跑三次,有不同的公里数。选择适合自己的里程。健康奔跑,不逞强。”
除了“夜跑团”,从美国蔓延到全球的The Color Run(彩色跑)凭借乐趣横生的形式吸引着最具年轻态的人群。无数年轻人因为热爱健康、快乐和做自己,加入彩色跑。活动过程中,大家统一身着白色上衣,在总共为5公里的里程中,每公里设置一个彩色站,分别为黄色、绿色、红色、蓝色及随身包中发放的紫色。当选手跑步或步行至彩色站时,由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向参与者抛撒彩色粉末。参与者在音乐与代表祝福的彩色粉末中,肆意奔跑。
“晒出马甲线”健身新方式
微博上被转发、点赞的看似简单的“平板支撑”运动也是近年来健身爱好者们最爱的运动之一。平板支撑(plank)是一种类似于俯卧撑的肌肉训练方法,在锻炼时主要呈俯卧姿势,可以有效地锻炼腹横肌,被公认为训练核心肌群的有效方法。这个动作主要塑造腰部、腹部和臀部的线条,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维持肩胛骨的平衡,让你的背部线条更迷人。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平板支撑的照片,并与朋友们分享运动心得。这一科学健康的运动方式引起一片新浪潮,改变当下年轻人以追求“瘦”为美的想法,更加注重“健康瘦身”。
许多女性也晒出自己健康的“马甲线”。和男性的腹肌相对应的是女性的马甲线。马甲线是平坦腹部的最高境界。没有赘肉的腹部,还要有肌肉线条,就在肚脐两侧两条直立的肌肉线,看起来很像马甲,因此被称为马甲线。“病态瘦”已经不再受大家的喜爱,健康迷人的线条受到大家热烈的追捧。如果你觉得没有固定的时间去健身房锻炼或者比较害羞,那么网络上许多完整、详细的健身教材,让你在家就能得到锻炼。
回到家后不再是坐在沙发上或躺着,而是打开手机或者电视。跟随视频和教程开始一场健身活动。跳一段有氧操,半个小时的健身运动,让你感受到全民健身就在身边。
“微信运动”享受分享的快乐
在全民运动口号畅想的当下,微信也抓住了这一契机,推出“微信运动”这一公众账号。它的介绍这样写道:“也许你早已习惯一个人运动的孤独,却也渴望得到赞赏。加入微信运动,和朋友一起点赞互动、抢占封面,分享运动的快乐。”
微信运动通过手机记录每日的步数,并对你微信好友中开通这一项服务的朋友们进行排名,在排名表中可以看到大家的步数,在自己运动的同时感受到全民运动的火热。并且微信运动与腾讯公益携手开展了“捐赠步数”这一公益活动。每日步数累计一万步以上,公益基金就会捐赠出相应金额,“从受助到自助到助人,一步一脚印,帮助中西部贫困学子好好度过人生转折点”。喊出“日行一万步,健康做公益!“在你运动的同时,也奉献了自己的爱心。
关于一万步也是有科学依据的。人体每天摄入的总热量约为2000千卡。普通人走一万步约消耗掉240~300千卡的热量(每公斤体重大概能消耗5千卡的热量),所消耗的热量约相当于总摄入量的七分之一。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除去正常生活所需消耗热量(约1500~1700千卡),每天走一万步恰好能将多余热量消耗掉。所以日行万步,让自己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又可以做公益。
体操运动与全民健身 篇8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开展了竞技体操,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政府对竞技体育予以了高度的重视, 我国的竞技体操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国早在60年代初就已经在竞技体操就已经不如了世界先进行列。但是由于文革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 使得中国的竞技体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与猜错者, 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我国早在1995年就批准并颁布了《全民健身刚要》, 号召全社会要广泛的开展全民健身运用, 使我国以一个健康、强盛的中华民族形象屹立在世界强国之列。在全民健身中体操的各种形式, 例如:健美操、健身锻炼操、医疗康体操、徒手操、幼儿基本体操、实用技能体操等已经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健身运动中比不必可少的体育活动项目。再例如:在团体操中, 主要是以体操内容为主体的一种大众性的表演项目, 参加表演的人员不受性别、职业专业、年龄等条件的限制于约束。因此, 体操作为最重要、最古老的体育运动, 如何才能够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使体操运动本身得到不断地发展, 这是目前我国广大体操运动者、爱好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2、现代体操运动与全民健身的关系
体操最早产生于古希腊, 那是的人们通过身体锻炼来达到塑造健美形体的目的。体操运动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竞技运动, 竞技体操只不过是体操运动中的一种而已。新中国成立后, 我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人民的身体健康, 十分重视体育运动的发展状况。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 我国的体操运动与其他体育项目一样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早在1951年, 我国就推出了第一套成人广播体操。为了适应青少年的成长与发育, 我国于1954年推出了第一套少年广播体操、1955年推出了第一套儿童广播体操。之后, 我国有先后创编了适合防止、煤炭、钢铁生产等一线公认的生产体操、汽车司机体操、售货员体操、装配工人体操等, 这对我国体操运动在人民群众中的运用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身后的群众基础、体操骨干运动员及工作人员的充实为我国体操运动事业创造了辉煌的发展前景。同时, 在我国大众体操普及的基础上, 我国的竞技体操在难度、技术水平、运动赛事成绩等方面得到了提高, 逐渐成为我国在各种国际大赛中的重点优势项目。在国际赛事上, 中国体操运动的动作惊险性、准确性、复杂性、艺术性、欣赏性、全面性、创新性等方面都给世界各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们在观看体育比赛的同时更得到了美的享受与艺术的熏陶。
3、体操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基本特点
3.1、内容丰富多样易于普及
体操运动不受参与者的时间、年龄、性别、职业、身体条件、训练水平、器械设备等条件的限制, 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练习。人们只要根据自己的喜好与身体特点来选择相应的项目进行练习就可以了。人民群众通过体操运动的练习达到了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健美身体的目的。例如:体操运动中的徒手操、健美操、实用技能体操等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化的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因此, 体操运动在满足人民群众锻炼的需要方面是极易进行推广的。
3.2、能够进行有重点的全面锻炼
体操的内容十分丰富、项目与动作也较多, 变化的多种形式不仅能够全面更能够有重点的为锻炼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 生活的压力、学习的压力、生存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使得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而体操运动在人民群众中的推广对于调解人们的生活节奏、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有着积极地作用。体操运动中的很多动作经常是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忽略的, 人体的这部分技能基本处于休眠状态, 通过体操运动可以唤醒人们的技能, 刺激大脑与神经, 最终实现身体的全面训练。
3.3、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体操是一项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与美学效果的体育运动项目。体操运动中无论是耽搁动作、还是成套的动作, 都要求参与者做到标准、协调、幅度大、节奏感强、姿势优美, 并能够充分的展现出人体与运动的健美。在优美而使人奋进的音乐伴奏下, 人们进行广播操、健美操的运动, 不仅能够激发人的情感、振奋人的精神, 更能够培养人们的兴趣并提高锻炼的效果。
总之, 体操运动的发展历史悠久, 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在人民群众的全民健身中体现着其独特的价值。目前, 体操在我国人民群众中的健身性影响力相对于其他体育运动更大, 更容易普及与推广, 具备全民健身参与到特点, 不仅符合我国的国情, 更能够满足我国全民健身的需要。在国家与各地政府的正确引导与动作设计下, 只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练习, 合理的创新, 一定会将全民健身运动推向更高的层次。
摘要:近年来, 中国的体操运动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普及与推广。我国作为体育大国也是世界瞩目的体育强国。随着我国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与体育产业与国际的不断接轨人们希望通过科学的锻炼来获得身体的健康。体操作为运动之母, 其健身价值不言而喻。本文将根据体操运动的特点与作用对体操运动在我国群众体育运动中的重要价值进行分析, 以此来充分发挥体操运动的更大作用与功效。
关键词:体操运动,全民健身,作用,特点
参考文献
[1]李文斌.大众体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势[J].菏泽学院报, 2008, (2) .
全民健身操 篇9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珠海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高校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并查阅国内外文献。通过互联网检索收集有关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方面的政策文件、研究文献, 进行归纳和总结, 形成本文的研究基础。
1.2.2 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以珠海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研究对象, 访谈部分专家和珠海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者和提供者, 问卷调查200名不同群体的珠海市市民, 了解他们对于该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开展现状。
1.2.3 实地调查法
实地走访珠海市香洲区、斗门区、金湾区3个行政区, 对各地公共体育设施、政策宣传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并对实地调查获取的文字、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2.4 数理统计法
对所取得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处理, 采用Excel软件和SPSS22.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全部有效问卷进行相应的存储及统计分析。
2 珠海市全民健身开展现状
2.1 珠海市全民健身项目调查
在对145名经常参加全民健身运动的被调查者中, 采用多选题的方法给其选择公园全民健身运动项目, 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看出, 传统的项目如跑步、球类项目仍然受到居民的欢迎, 分别占到总参加公园全民健身运动人数中的59.3%、47.9%。而一些较为新型的体育项目, 如瑜伽、太极拳、有氧操等虽然没有传统项目参与程度高, 但是受人们健康观念不断发展的影响, 也有许多人参与进来, 尤其是瑜伽这项全民健身运动项目非常受到女性的欢迎, 这是因为瑜伽具有修养声息、提升内在气质、塑造身体线条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 全民健身运动项目还算丰富, 能够满足大部分群众的需求。
2.2 珠海市居民全民健身参与情况分析
在对珠海市居民全民健身参与情况调查中发现, 珠海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主要集中在1~2次/周, 占调查总人数的51%, 体育活动的次数少于1次/周的居民占调查总人数的26%, 每周活动3~4次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1%, 还有超过12%的居民表示其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每周大于4次 (见图1) 。
从上图可以看出, 珠海市大部分的居民都能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 对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可以明显表现出现居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也非常注重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同时还可以看出现珠海市的全民健身活动已得到全面开展, 居民已经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在这次的调查中也有一部分的居民不定时的参加全民健身活动, 统计人数在69%, 这说明有一部分居民由于工作关系, 家庭关系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不能按时的参加活动, 只有在时间或者其他情况允许的条件下才能参加全民健身活动。
根据调查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时间的结果得出, 花30~60分钟的时间在体育锻炼上的居民占79.5%的, 花1-2小时的居民占14.5%, 花在体育活动上的时间超过2小时的居民占1%, 每次参与锻炼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居民占5%, 见表2。从这一数据上看, 珠海市大部分居民到体育锻炼意识较强, 运动的方法基本了解。
2.3 居民选择全民健身运动的动机
在对145名经常参加全民健身运动的被调查者中发现, 珠海市大部分居民参与全民健身的主要动机是锻炼身体, 这个比例占了27%, 改变体态、愉悦身心这两项动机分别排在第2、3位, 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 人们对自己的身材有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体育锻炼来调整自己的身材, 同时也能够改变心情, 更好的环节精神压力。改变体态是为了达到完美的身材并且最大程度改善自身形象而进行的体育锻炼, 女性占了大部分比例。而女性锻炼的主要目的在于美化自己。这反映了现在的生活环境与生活压力对青年人的压迫。他们在空闲之余努力选择一种更健康的方式来从身心上满足自己的需求。
表3中10.3%的人是以培养影响为目的, 他们以掌握各种各样的健身技巧为主要目的来进行身体锻炼,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锻炼方法学习, 这样可以避免自己在锻炼中出现误区, 不仅如此, 他们还可以为身边的朋友提供积极有效的锻炼建议。不仅避免了锻炼中不小心对身体造成的损伤, 还可以分享出来以免更多的人受伤。还有一部分的人是以人际交往为主要目的进行锻炼, 有的人则以交友为目的进行锻炼。这个只占总人数的8.6%, 在进程日益加快的信息化社会中, 在充斥着电子产品的现代,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也慢慢变的疏远, 人际关系的淡化, 让一部分人, 形成了独特的运动结交好友的生活放式。
2.4 影响居民参与全民健身的因素
通过对200名珠海居民对于影响参与全民健身的因素调查中发现, 工作繁忙影响的占71.5%, 家务繁忙占7%, 体育场馆和设施的限制占2.5%, 个人精力不够占6.5%, 缺少运动伙伴占9.5%, 经济方面压力较大占2%。见图二。
研究表明, 造成珠海市居民无法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的繁忙, 珠海市属经济特区, 经济发展较快, 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也快, 这导致他们闲暇时间比较少, 大部分的很想参加全民健身活动没办法参与其中。在调查实验发现, 一些退休在家的中老年居民没有办法合理的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中来的原因是家庭事务和家庭负担太重, 照顾家庭占用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一些喜欢球类的居民由于缺少运动伙伴, 也没办法进行锻炼, 这样的居民占调查总人数的9.5%。这也反映出了相关负责单位和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认为是受场地因素导致他们无法正常的进行锻炼居民仅占调查总人数的2.5%, 这说明珠海市体育场馆体育场地设施基本能满足群众全民健身运动的需求。认为经济压力过大没办法进行体育锻炼的居民占调查总人数的2%, 可以看出, 现阶段珠海市民的人均收入普遍较高, 除了日常生活和开销, 还有多余的金钱来投入到健身运动活动中。这是居民在进行全民健身锻炼的保障。
2.5 居民对政府公共体育设施的满意度
对200名居民进行调查可以得出 (图3) , 对于全民健身活动场地设施, 有33.5%、12.5%的居民达到了满意或很满意, 认为一般的居民占调查总人数的36%, 表示不满意的居民占调查总人数的10.0%。其中很不满意当前的器材设施的居民占6.5%。
调查表明, 珠海市健身器材设施等基本满足健身活动, 大多数居民表示肯定。对少部分体育设施建设较少且存在使用不合理表示不满意, 还没有达到满足居民体育锻炼的需求。因此, 当前珠海市应加快建设更好更合适的体育场地设施, 合理投入健身器材及设施。
3 珠海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3.1 珠海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路径建议
3.1.1 政府职能的转变
公共体育服务相比其他科教、文、卫事业具有特殊性, 应该作为一项服务事业。体育事业除了提供产品和服务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责任是培养高水平的职业运动员, 壮大国家运动员的后备力量。因此, 保证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正常运行, 需构建完善的体育行政体制。
“举国体制”是我国现有的体育行政体制, 它是在上个世纪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政府对体育事业的过度管理, 大包大揽, 一管到底严重阻碍了政府各级部门或是体育行政部门对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发展的创新能力。造成了行政管理过程中效率低下。社会内部有利于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各种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地整合, 阻碍社会资本进入, 打击了一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建设的积极性。
当前, 公共服务领域研究是热点问题, 公共体育服务是其中一部分, 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发展公共体育服务。体育体制的改革应加快由社会组织承担重多的公共服务, 推进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构脱钩。
3.1.2 政府政策的支持
贯彻落实我国和广东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政策, 通过进一步加强珠海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立法和政策创新。研究出台《珠海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展促进条例》, 制定支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财政、工商、人事、土地、版权、出口等政策, 建立健全地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法规体系。
根据实际需求, 定期编制《珠海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投资指导目录》, 并发布。明确鼓励、允许的项目。同时指出限制和禁止投资的项目, 根据市场规律, 鼓励社会力量的进入, 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 多方共促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强大合力。
3.1.3 促进体育产业的区域融合发展
进一步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CEPA协议) 和《粤澳合作框架协议》, 加强珠海与港、澳、台等地区的文化合作, 鼓励体育产业吸收外资, 建立粤港澳台共同体育市场, 构建“珠港澳台体育产业都市圈”。率先探索落实CEPA的配套政策、体制机制和行业规则, 在企业成立、取得许可证、人才引进、融资、跨境交易等方面达到港澳的便利程度, 创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和产业发展条件。
探索在横琴举办由两岸四地广泛参与的国际体育产业高端论坛, 打造高端体育会展品牌, 以此为平台促进珠海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学术交流和体育产品出口贸易。
建立以《推进珠中江区域紧密合作框架协议》指导的区域城市体育合作圈。发展以海洋体育和香山体育为特色的地方体育, 加强珠江口西岸城市的体育认同, 推进珠海与中山、江门、西江各港口城市、西南地区各省、市的体育合作与交流。
3.2 健全全民健身公共设施服务体系
3.2.1 推进体育场馆免费开放
随着特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珠海居民对全民健身运动的需求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除资金外, 体育场地设施的短缺是制约民众全民健身运动的弊端。因此, 公体育场地设施缺乏直接影响了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推进体育场馆的免费开放, 珠海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现体育场馆的民营化。要加大对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 政府部门对体育场馆的经营要开拓一种新型的运行模式, 即按照民营化的理念运行体育场馆。体育场馆的民营化是政府投资建设, 通过采取委托经营、补贴运行费等方式, 吸引部分民间企业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过程中。通过这种民营化运行的理念, 使公共体育设施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自负盈亏, 同时提高基层体育设施使用效率, 鼓励更多的居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2.以租赁的方式提供体育场地。政府部门通过向企业或是个人租赁公共场地, 承租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政府缴纳一定的租金, 承租人通过自行建设公共体育设施, 向公众定期开放。这样的合作方式避免了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体育设施, 同时缩减了政府开支的规模。通过合作方式级向民众提供了体育场地, 同时缩减了政府开支, 无论是政府、民众或是土地租赁的私营业主都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受益者。
3.2.2 多种渠道扩大健身场地
关于全民健身设施体系, 可借鉴常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思路。方便当地居民的体育锻炼。珠海市大学园要根据开放对象, 吸收相应社区、社会力量参与管理。并且尽快探讨并制定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方案, 努力提高高校体育场馆、健身设施的利用率。
优化资源整合, 通过改建或扩建的方式对街道社区以前破旧的健身场地进行整修, 提高健身场地的使用率。其次, 积极引导街道社区尽可能想办法利用街道社区周边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 为街道社区的老年人提供健身场地;尤其是市中心, 由于空间相对有限, 在没有办法扩建健身场地的情况下, 想办法利用街道社区周边临近的公园为市民提供健身场地是一种很有效地解决健身场地不足的办法。再次, 尽可能扩大公共全民健身运动场所的开放范围, 加大街道社区内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馆、单位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程度, 做到资源共享。另外, 应加强全民健身设施管理的维护, 定期对街道社区的健身设施进行检修, 确保各街道社区的健身设施更好地为市民进行全民健身运动服务。最后, 加强街道社区晨晚练辅导站点、各类全民健身运动团队的建设, 为市民积极参与全民健身运动活动提供科学合理的健身指导。
3.2.3 加强体育公园与社区全民健身运动设施的联动发展
社区体育市场开发的街道办事处在整个公园健身活动中是最有资格和最有条件的依托。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的组织发动、宣传协调的作用, 其次, 充分发挥其工作务实性特点, 同时具有比较稳定的基层社会成员, 而且服务管辖范围很明确, 其下属的各社区居委会一般都有办公用房, 专职编制, 并且都有经费支持, 而活跃社区文化更是完善社区服务的一个重要举措, 具有现实意义。
强化公园全民健身运动活动宣传工作是政府应尽的职责, 应该大力推广这种有益社会文化建设的活动。他们也可以自发地为老年人举办各种活动, 比如老年舞蹈、歌唱、秧歌比赛等等;也可以为老年人公园全民健身运动活动建一些适合的场馆, 比如建设可容纳人数为3倍的小型健身房, 里面放置一些小型杠铃、哑铃等运动器材, 还有供老人坐的长椅即可, 时常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健身知识的宣讲, 加强健身意识, 让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其中, 努力扩大老年人团队。
3.3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组织体系
3.3.1 健全全民健身组织领导工作机制
健全机制, 强化体系。全民健身体系建设是惠民重大工程, 珠海市应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去, 成立专门办公室, 健身指导委员会包括体、教、文、卫、民政等部门和单位, 组织社会团体和群众全民健身的工作, 使全民健身事业在这种合力下的健康发展。
全民健身法制需进一步加强建设, 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珠海市对于全民健身体系建设主要加强完善和落实。一方面加强健身服务标准化建设, 完善全民健身法规政策体系, 加快体育设施建设, 完善其使用和维护制度, 制定社会力量扶持、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相关管理制度, 同时要保证政策的有效性, 加大对现有执行情况的检测。
3.3.2 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
加强健身指导员的建设, 社区或基层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体育健身互助小组, 协助其开展工作, 缓解人才的不足现状。同时, 动员和团结社会力量, 宣传健身知识, 调动群众参加健身运动积极性。
充分发挥体育指导员在公共体育服务中的指导作用。通过加大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其指导能力和专业水平, 其次,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吸引更多优秀的大学生参与体育指导工作, 并能够到街道社区就业;积极吸引优秀大学生、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和社会热心人士, 发挥他们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 共同参与, 并开展健身志愿服务活动, 形成志愿服务的机制。
3.3.3 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成果的考核和评价, 应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的建设。涉及到的因素有体育场馆建设, 体育指导服务, 居民满意度等。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中, 要规范相关政府部门的行为, 应有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机制, 在体系的建设过程中, 要及时对其建设过程进行跟进, 对建设的效果进行反馈, 只有这样, 体系建设工作中才不会出现偏差, 才能形成科学化的引导机制, 逐步实现体系建设的目标。此外, 绩效评估可以反映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效率。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 绩效评估是对政府行为进行考核以及对政务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 但是关于服务绩效考评的因素很难策略, 因此政府有必要选择合理的考评因素。
实行健身目标责任制, 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学合理的多元化健身评价体系。在健身服务体系建设中, 及时发现问题, 了解群众需求。建立科学的健身考核体系。体育部门需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探讨健身体系建设的新思路和办法, 结合群众考核实行奖励, 构建双向互动的机制, 坚持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以群众为中心, 以群众的满意度为工作标准, 建立多元化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是加强政府管理, 提高政府绩效的有效手段。必须要坚持以街道社区为切入点, 以群众为核心, 以全面地表现群众公共体育文化生活质量为基本内容, 并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政府要通过新媒体新技术等手段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 形成舆论监督, 规范相关部门的行为和计划完成情况, 并和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 及时解决体系建设中的困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机制有助于确保政府增加对于群众性体育建设的工作, 以科学的理念和思维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保障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追求产品提供的质量而不是一味追求数量, 同时还要关注居民的满意度等因素, 作为相关部门政绩考核的依据。同时, 科学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绩效评估制度可以激励政府部门工作, 强化目标, 建立对于相关政府部门的问责制。
3.4 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指导体系
3.4.1 整合与利用区域资源
对于健身指导体系, 珠海市体育部门应与高校合作, 吸收专业体育教师, 对体育指导员专项培训, 鼓励高校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为体育指导员, 这样既给他们提供实践机会, 又充实社会指导员队伍。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开展全民健身指导工作中, 应深入群众。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安全提供保障。同时, 社会体育指导员之间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4.2 引导城市居民选择健康的运动方式
就当前而言, 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的生活大步的向前进。人们对健康的投资也是越来越大手笔了。而相应的, 这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体育事业也正朝着红火的方向前进。在这个环境下, 社会应该大力宣传健康生活方式, 引导人们去健身, 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健身运动中, 促进人们的健康发展。
如今, 市老年居民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 虽然有一定的体育锻炼的意识, 但绝大多数只是进行一些简单健身活动, 体育意识十分淡薄。这说明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我们的宣传工作依然没有做到位。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是可以发生改变的,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的价值观念进行冲击, 尤其是对那些观念落后的人而言。这是要利用科学的手段, 合理的进行的[2]。就老年人健身而言, 我们要注意的是他们的身心健康, 这就要求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虑。抓住他们需求的, 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更好地打入市场, 实现战略上的突破。
通常情况下, 普遍老年人的收入主要就是靠社保或者退休金, 也就是说, 他们其实都不是很富足。社区可以组织一些健康体育活动来培养老年人参与全民健身的习惯。同时我们也要尽可能开发老年人体育市场, 鼓励个人、企业等社会组织团体为老人提供全民健身运动场所或器材, 促进老年人的体育活动的发展。
3.4.3 改进全民健身的宣传方法
构建街道社区老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既要重视信息宣传服务, 同时也要保证信息宣传的质量。需要有较高体育文化素养的人员从事宣传服务工作。一方面, 街道社区老年体育信息宣传服务就是要把有关体育理论知识、技术知识、时事知识和健身知识综合地向老年人进行宣传, 通过知识经验和相关体育人物的广泛传播逐步引导老年人形成普遍的体育意识, 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科学合理进行身体活动。另一方面, 考虑到街道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主体是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 他们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 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只是简单的认为是动动胳膊、动动腿, 因此, 应该多注重组织有意义的体育讲座, 请运动员、教练员或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多与老年人交流互动, 从而促进老年体育的发展。
其次, 向老年人普及体育知识、锻炼注意事项、健康小贴士等, 关注老年体育, 关爱老年生活。另外, 宣传的内容也应讲究文艺性, 尽可能以优美生动的笔触、活泼明艳的宣传画面展现在老年人面前, 吸引市民的眼光, 促使老年人得到美的享受, 刺激市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信息宣传的内容方面, 一定要多注重以宣传开展什么样的体育活动为主, 尽可能地宣传活动开展的意义、活动的积极作用、活动具有哪些形式、活动的趣味性是什么等。
参考文献
[1]汪波, 李慧萌.论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概念与结构[J].体育科学, 2011, (2) :5-11.
[2]张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 :22-26.
[3]于善旭.中国政府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法治推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 (1) :18-23.
[4]刘志成.我国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12, (4) :75-80.
[5]徐元洪, 李雪飞.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要素构建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 (5) :391-394.
[6]张瑞林, 王晓芳, 王先亮.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动力机制建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3, (1) :19-22, 27.
[7]张瑞林, 王晓芳, 王先亮.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管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 (1) :8-13, 21.
[8]刘德新, 李少龙, 任保国.《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目标下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 (3) :23-28.
推进全民健身促进和谐发展 篇10
上半年教体局对全县的体育场地设施进行了普查。从普查的情况看, 我县的体育场地与国发46号文件规定要求人均2㎡的标准有较大差距, 而且场地设施分步不均, 真正符合健身标准的偏少, 被占用、挪用情况较多。
今年, 我县已顺利通过省级体育强县创建验收, 通过创强工作, 我县的体育事业总体有了很大提高, 各种制度逐步完善, 硬件设施明显增多, 体育氛围越发浓厚。但是在创强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锻炼场地还是缺乏, 困扰着群众健身活动的开展
一是缺少较大规模健身中心和体育公园。体育强县创建目标要求有健身中心 (1000平方米以上, 有5个以上活动项目的场地设施) 或1万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公园, 而目前县体育中心设施还需进一步改善, 没有室内外游泳池, 没有全民健身中心, 应尽快在预留的空地上规划、设计、建设室内外游泳池, 可以效仿嵊州的游泳馆, 一层为室内标准短池, 上面几层为多功能健身中心, 这样体育中心的功能将会比较齐全, 体育市场也会进一步拓宽。县城内的市民健身公园, 如江滨公园、湖莲潭公园规划、设计时欠充分考虑体育健身功能, 体育设施较少, 需要增添, 而且设计、建设上也可以再科学合理一些。比如城区50%以上市民采取的健身方式是健步走, 但目前我县还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健身步道, 因为健身步道的路面通常是用保护锻炼者的踝、膝、髋、脊柱等关节及促进健康的材料铺设而成, 一般有泥地、草地、沙地、塑胶地、木板地、锯木屑地、鹅卵石地和其他柔性铺路材料, 而且还标上距离数。
二是缺少机关、企事业单位活动场地。体育强县创建目标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和百人以上企业要有一个活动场地, 我县机关、事业单位要做到有一定难度, 一些单位的体育场地因建设年代较早, 需要维修和建设, 有的还不同程度地被占用和挪用, 影响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三是社区健身场地小而少。除新建的几个社区活动场所外, 多数社区活动场所窄小, 健身器材过于简陋也不能满足市民健身需要, 早练人群的活动还与居民休息存在一定的矛盾, 甚至有争抢活动场地的情况发生。学校体育场地开放, 对学校管理, 特别是校园安全带来很大压力, 城区有6所学校的体育活动场所对公众进行了开放, 但其他机关事业单位基本上未对外开放, 大多数市民只能选择登山、散步等简便宜行的健身活动。
四是对已建体育设施后期的维护与管理没能跟上。近几年来, 我县通过省级小康村建设, 中心村体育公园建设, 农村体育设施有了较快的发展, 但是建成后, 没有专门人员, 进行管理和维护, 使得健身设施老化、破损加快, 甚至有些已生锈, 腐烂, 成为了安全隐患, 还没有拆除。
五是对已建体育设施及预留地存在保护难的问题。首先建成的体育中心应充分体现体育这个功能, 但在体育中心建成后, 多次遇到这样的问题, 与体育不相关的多家机关单位看中体育中心这块场地, 想迁入体育中心, 虽然最终没有这样做, 但对管理者造成了很大压力, 也在一定程度伤害了体育工作者。其次是目前体育中心体育预留地遇到的问题, 体育中心预留地在最初的规划中是建设室内游泳馆、室外游泳池。而现在县政府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规划在那里, 如果这块土地, 只建人防工程, 不建游泳设施, 体育中心将没有土地再建室内游泳馆、室外游泳池, 体育中心的功能就不完善, 而我县市民对游泳健身的需求却很高, 影响会很大。
2. 组织机构薄弱, 制约着群众健身活动的发展
一是体育组织薄弱。我县实行教体结合后, 全县的体育工作由县教体局体育科具体负责, 全民健身运动涉及面非常广, 工作量非常大, 仅靠体育科1-2个人有点勉为其难, 往往造成许多事情兼顾不周, 对体育市场管理、稽查没有相应人员和设备。目前我县还没有恢复体育总会, 体育单项协会中尚缺少农民体协。
二是单项协会组织能力尚有欠缺。我县有18个体育单项协会, 但除了登山协会、羽毛球协会、武术协会、老年体协有一定影响力外, 其他协会很少组队参加体育活动, 也没有影响力。
三是体育人才缺乏。我县全民健身活动中, 专职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裁判员、教练员不足, 特别是专职体育教师我县共164人, 如果按目前中小学体育周课时标准设置, 全县共需体育教师330人左右, 尚缺一半, 而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事业的基石。目前我县有三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819名, 也离要求的1500余人有较大距离。五是体育活动经费不足。由于我县的体彩公益金总量偏小, 而多数要用于体育设施建设, 很难再拿出专门的经费用于全面健身活动的开展。
3. 健身氛围不浓, 影响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化
一是重视不够。改革开放以来, 客观上有些领导对经济发展比较重视, 而对全民健身工作重视不够, 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的时间、精力远不如对待其它工作, 有人评价:“现在群众对健身的热情和要求远远大于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城市建设过程中, 原有的灯光球场、溜冰场等一些体育活动场所被移作他用, 逐步消亡。
二是活动偏少。我县政府部门组织体育活动偏少, 特别是教体、工会、团委、妇联、残联活动组织不够, 没有起好带动作用, 乡镇 (街道) 、农村 (社区) 也很少组织体育活动, 反而最近几年我县的企业体育活动开展的较好。
全民健身 共享省运 篇11
完善健身设施 提升服务水平
近年来,徐州市把基层公共体育服务纳入“幸福家园”创建工作,加大了对社区基层全民健身设施的覆盖延伸。全市建设全民健身点3182处,其中主城区459处。2013年至今,全市新配建全民健身点300余处,其中主城区配建100余处;对167个社区的健身设施进行了维修更新。
随着徐州市奥体中心“一场三馆”的投入使用,五县(市)相继建成“新四个一”工程,三个区级全民健身中心正在规划建设;云龙湖健身步道即将施工安装;金龙湖、大龙湖健身步道已经完成方案设计步入实施阶段,三个步道总长约45公里;实施公园绿地配建健身器材工程,在汉文化景区建成第一个全人群健身广场,马场湖体育休闲公园即将进行器材采购安装,这些健身场所给市民健身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公共体育服务上,创新服务机制,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一是健全体育社团组织。积极推进体育社团向基层延伸,实现了体育总会、老年人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乡镇(街道)全覆盖,全市晨晚练健身站点3915个,形成了遍布城乡、富有活力的社会化群众体育组织网络。二是拓宽健身服务渠道。整合全市健身场馆资源,促进体育资源全社会共建共享。三是提升科学服务水平。开展“全民健身大讲堂走进社区(乡村)”、体质测试健身指导“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部队”六进活动,为市民健身提供更直接具体的健身指导。
让活动接地气 让项目聚人气
为促进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让市民积极参与健身活动中来,徐州市根据政府部门不同的职能、借助社会力量、调动体育社团,针对不同人群特点推进开展“快乐工作、舞动乡村、幸福社区、阳光校园、武乡徐州”五大健身计划,把活动办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农村,开展在群众身边,让活动更接“地气”,吸引更多的职工和群众参与。
全民健身操 篇12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3年摆手舞竞赛规则》、《2012年全民健身操大赛评分指南》。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2、结果讨论与分析
2.1、总则对比研究
“摆手舞”的歌舞动作多是土家生产 、生活、征战场面的再现 。摆手舞成为鄂西地区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健身活动形式。
摆手舞分“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类型,“大摆手”为军功战舞,“小摆手”为农事舞。舞蹈动作分“单摆”、“双摆”、“旋转摆”等多种形式,最大动作特点是肢体同边走,左手左脚,右手右脚,臂腕不动,两手之甩,动作幅度小。退步整个动作都是曲腿、屈膝、下蹲,重拍在上,弱拍在下。其显著特点是摆同边手,舞姿粗狂大方,刚劲有力,表现了土家人勤劳朴实的特征和勇敢豪放的气质。国家二级博物馆恩施州博物馆《武陵足音》中非常形象的介绍了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儿女最普及的大型群众健身活动。湖北电视台摄制的大型电视专题片《虎啸清江》在来凤机场举行的篝火摆手舞就有500多人表演摆手舞。摆手舞具有其独特的表演功能,健身价值,健心价值,教育价值,商业价值,深受广大土家人民的喜爱。《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进一步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开发民族体育资源,做好民族传统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
《2012年全民健身操大赛评分指南》中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着眼与百姓大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深入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群众体育需求的新特点、新要求和新思路, 深层次挖掘多元健身形式, 大力推广科学健身方法, 规范管理全国各类体育健身赛事活动,全面提高民族的健康水平。
通过总则对比,《摆手舞竞赛规则》可以借鉴《2012年全民健身操大赛评分指南》,让摆手舞从湖北恩施走出鄂西,走向全国做出充分的理论指导。
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摆手舞正处于推广阶段, 首次进入湖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所以只设立了规定套路,没有自编等其他套路。在年龄分组上也只设立了青年组和中年组。与《2012年全民健身操大赛评分指南》按年龄分组 、按内容分组相比略显单一。
2.2、赛组织对比研究
(1)裁判员组织。
《摆手舞竞赛规则》和《2012年全民健身操大赛评分指南》都设裁判长、裁判员、记录员、检录员、宣告员、放音员,除此之外《摆手舞竞赛规则》还设了副裁判长。
(2)成套动作评分办法。
备战民运会,迎接摆手节。当前湖北省来风县各项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湖北土家族地区已组织专班,在参考酉水流域土家族摆手舞元素的基础上,综合汲取、融合各地摆手舞的特点,编排了一套全新摆手舞,并获省有关部门认可。2014年,湖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包含了摆手舞成套规定动作比赛,此次摆手舞成套动作打破了来凤摆手舞单一的局限, 融合了酉水流域各地土家族的摆手舞动作元素,改编后动作更具代表性,也更便于推广。同时新编摆手舞以“摆手庆丰收”为主题,节奏热烈、欢快,既符合体育竞赛要求,又不失艺术品位;既彰显民族特色,又符合大众心理;更具代表性,更便于在全省推广。
《2012年全民健身操大赛评分指南》中 ,成套编排主题突出 ,项目特征显著,动作内容新颖、多样,连接自然流畅,操舞(或民族舞蹈) 动作设计风格特点突出; 强调器械属性的充分挖掘与合理运用,完美展示轻器械动作语汇;开始和结束动作创编应表现出艺术性和表演性。
将二者的成套动作对比,《摆手舞竞赛规则》可以借鉴《2012年全民健身操大赛评分指南》,为以后的摆手舞创编给出具体的参考依据。
从表2可以看出,二者都采用10分制减分法进行评分。《摆手舞竞赛规则》通过动作完成、动作编排、艺术表现、总体印象四个方向进行评分,《2012年全民健身操大赛评分指南》通过成套创编、场地空间与队形、音乐与表现、技术技巧、一致性等五个方面进行评分。由此可以看出二者在评分细则上有一定的差异。
(3)裁判长减分。
从表3可以看出,二者在上场指令后20秒内未出场、着装不符合规定、饰物掉地、参赛人数不符合规定等四个方面具有相同的评判方法,除此之外《摆手舞竞赛规则》中裁判长对运动员出界、比赛中有人指挥进行减分。《2012年全民健身操大赛评分指南》对运动员在叫到后60秒未出场视为弃权、时间偏差(时间在5秒以内的时间偏差)、托举的数量违例、托举违例、违反安全特殊规定等方面进行减分。
(4)最后得分。
《摆手舞竞赛规则》和《2012年全民健身操大赛评分指南》的最后得分方法一样,为裁判员平均分(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取中间分的平均分)- 裁判长减分。
3、建议
(1) 随着摆手舞活动推广和日益普及 , 通过借鉴《2012年全民健身操大赛评分指南》,在以后的摆手比赛规程制定中可以尝试更多的分组,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摆手舞这项活动中来,有利于推进摆手舞的发展,充分体验民族体育活动的乐趣,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具体实施,加强摆手舞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2)通过借鉴《2012年全民健身操大赛评分指南》,在今后的摆手舞竞赛中,可以尝试《摆手舞竞赛规则》评分办法中加入动作的一致性这一因素,同时完善裁判长职责。由于比赛规则还在试行,随着比赛等各方面完善会进一步发展, 这样让规则更加科学,合理。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项目的发展而变化,反映项目发展的新趋势。通过规则的修改可及时纠正有碍项目发展的某些倾向,使项目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