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期教学计划(通用8篇)
信息技术学期教学计划 篇1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时代发展了,对学校和学生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以往的脚步上,还要做出更多的进步。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现状,让孩子们在信息时代能够快速的走到更大的进步中。让孩子们尽早的认识到现实的情况,让他们早一点了解电脑知识,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是很好的!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常用软件的操作,能够认识word2003、认识画图、认识金山画王、认识WPS等,会使用word2003输入文字,能根据要求进行简单的排版,会插入图片、艺术字,并会进行简单的段落调整,学习使用文本框,初步探索inter网络世界,会简单地把网上的图片及文字保存在自己的文档中,并使用网络上的内容学习简单的小报制作。
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word、认识画图、认识金山画王、认识WPS等。其中四年级是认识画图、认识金山画王;五年级是word2003的简单操作(包括中文输入、修改错误、美化文本、简单排版、插入艺术字和图片)和WPS的认识。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的功能及简单操作已经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也已经学会简单操作,最重要的是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程兴趣浓厚,对于进一步的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
1.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公物,文明上网的习惯。
2.教学要切合小学生实际,充分考虑小学生年龄、兴趣、知识、认知结构等特点,语言要通俗易懂,培养学生学电脑、用电脑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敢用、想用、会用、善用电脑。
3.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发现完成操作任务的不同方法,触类旁通相关软件的使用。
4.加强机房管理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在不断的教学中,我们有了更多的认识,只要学校的工作做好了,老师的教学工作教好了,那么学生的成绩必然出现很好的状况,时代在发展的情况就是这样,很现实的情况。相信我们在认识到当前的情况后,我们才会做出相应的对策出来,更好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将孩子们培养成祖国的栋梁!
信息技术学期教学计划 篇2
学期项目是基于CDIO工程教学理念,针对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中某一发展阶段的能力要求设计的综合实训课程;(1)一个综合项目的实施涉及本学期学习的多门课程,即通过一个项目系统化地将本学期相对独立的课程综合应用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和有效的学习实践环境,引导学生在行动过程中学习,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以往单一的课程实训教学,技能训练单一,学科知识相对独立,知识体系松散,不能充分地反映学生对一个学期所学知识获得能力的检验,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在真正能胜任企业岗位要求还要适应一段时间。通过学期项目的实施,学生亲身经历了某项工作内容的完整过程,在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挖掘学生最大潜能运用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收获新知识与技能,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本学期课程教学达到很好的效果。
学期项目设计遵循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循序渐进,能力递进,第五、六学期分别安排学生毕业设计项目和顶岗实习,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均得到提高,培养出面向企业、能够从事专业工作的高技能可持续发展型职业人才,从而更好地实现学院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第一学期开设的学期项目1:专业认知与调研。学生学习本学期电气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我们邀请专业负责人、企业专家做讲座,让学生了解本专业行业特点及专业的企业职业岗位,尽早地为自己职业岗位定位;带学生到学院各实验实训参观,让学生了解熟悉实验实训环境;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考察,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及岗位要求,另一方面让学生熟悉企业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单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本专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为自身的职业规划做准备;最后总结完成“专业认知调研报告”,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项目实施的流程和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其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为接下来学期项目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学期开设学期项目2:继电器电气系统设计与实现。第二学期开设学期项目2:继电器电气系统设计与实现。针对值班电工企业岗位中的电气设备节能改造和机电系统的常规保养等典型工作任务而进行的项目综合训练。因此本学期项目以电气控制技术为主导课程,知识涉及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气图的识读与绘制、机械基础等相关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低压电器元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通过学期项目,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初步设计各类电气控制电路的能力和对常用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的常见故障分析及维护、电气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调试和维护等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本学期训练,加强了学生的工作责任心、职业观念;提升了学生自我学习、团队意识及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期项目3:一般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为培养电气工程师可编程控制系统程序开发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人才,本学期项目以PLC技术应用为主导课程,通过本学期专业核心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核心技术,独立完成各类机电设备PLC控制系统的程序开发设计及调试岗位工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
经过前几个学期项目的训练,学生的各方面知识和技能都得到了提高,在第四学期开设学期项目4:电气自动化综合项目设计与实现。通过本学期项目训练,培养学生全面掌握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运行监控及维护、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分析及技术升级改造设计;训练学生的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故障诊断维修等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综合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规划、设计及实施各类复杂电气项目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并能够跟踪掌握专业新技术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综合职业能力。
2实施保障条件
2.1师资队伍
学期项目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他们不仅具有电气控制方面的先进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还要具有丰富的行业企业工作或实践经历和开发项目的经验;指导教师都具备双师资格,他们是学院电气专业教师或来自企业兼职教师,为我们学期项目开展提供了师资保障。
2.2实训室条件
近年来我院改善了原有的电气安装、PLC等实训室条件,另外“政校”合作,建设了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自动化综合实训室等多个实训室,校外多家企业实训基地,为项目开展提供技术条件和开发环境。
3项目实施流程
3.1班级分组
学期项目都通过团队合作完成的,将班级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每组一般3~4人较为合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果小组人数偏多会导致任务分配过细或工作量不足造成人力过剩,也可能造成个别同学无所事事,袖手旁观现象。小组的划分可以由指导老师确定或学生自由组合。比如可以按照学生宿舍分组,方便学生交流、项目探讨;可以按学号顺序分组,这样分组教师操作比较简单;学生自由组合,他们会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人合作,小组的团队合作表现突出,但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会与不同的人合作,自由组合分组不利于学生与不同人交际和沟通能力的培养等;因此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分组方法。通常每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2~3个小组的项目,每组都指定一名学生为小组组长,负责整个项目的统筹协调工作,并协助指导教师进行项目执行的检查和监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进行全程指导、督促和检查,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项目实施的思路和方法。
3.2项目申报
项目申报通常在两周内完成,难点在于项目选题。学期项目要反映出学生综合运用本学期所学课程知识与技能及本学期各学习领域的能力。(2)因此学期项目一般要围绕这一学期的一门主导课程为主进行选题,且完成此项目需涉及本学期所学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选题难易程度要把握好。选题简单,学生很容易完成,无法实现学生本学期学习的各领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工作量不足,很难创新;难度系数太大,又会使学生失去信心,甚至有挫败感。因此在选题时,老师要把关,既要能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又要有挑战性,在老师的点播下,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学生感到很有成就感,各种能力会得到很大提升;更重要的是项目选题要突出真实性、实践性、完整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比如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在项目选题时,可以考虑与维修电工(中高级)、PLC系统设计师(中高级)等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也很好地实现“课证融通”;也可以针对企业生产性综合训练的项目系统中真实的企业产品生产或系统开发为项目。对于较好的项目,可以申请重点学期项目,学院给予一定的项目经费支持。
3.3项目的开展
确定好选题后,学生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根据项目的任务和具体要求,小组分工协作。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师跟踪督促、检查,每周至少一次与小组成员碰头交流,学生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及执行过程存在疑难问题,教师提供参考资料或参考学习网站等或参与讨论并启发式指导,提出可操作性建议和方法,引领学生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项目的实施周期通常需要11~13个星期。
3.4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通常在学期的最后两周进行。对项目进行评价,我们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的工作态度、个人表现、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等职业素养。评价以项目实施的过程考核与汇报答辩等相结合的方式为主。专业负责人统一组织学期项目答辩,答辩考核小组由3~5位老师,其中至少有1位来自企业工程师或专家组成。各小组委派一名学生进行项目的汇报、成果的展示,小组成员回答评委的问题,由评委对项目质量与汇报的综合表现给出项目小组答辩成绩;个人成绩是由小组成员互评、指导老师评价与答辩老师的评价的综合评定。
3.5项目材料归档
学期项目结束后,如汇报PPT、项目报告、制作的实物、答辩照片等所有材料全部归档保存。
4项目管理
我院学期项目管理在学院网上进行,体现教学管理信息化、科学化。教师、学生进入“学期项目智能管理系统”,学生填写项目申报、进度计划与报告、项目中期报告及项目成果报告等;教师下发任务、审核进度报告、指导意见、审核项目、答辩信息及评分等环节都在系统里进行。
5结束语
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实施“学期项目”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四个学期项目训练,循序渐进、能力递进,大大提升了学生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他们很容易适应企业岗位,上手非常快,提高了企业效率,培养出面向企业、能够从事专业工作的高技能可持续发展型人才,从而更好地实现学院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很受企业青睐。
注释
1孙海泉,徐兵,邱白丽.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制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2):78-81.
信息技术学期教学计划 篇3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略有区别,正是因为其差异性,导致教学课堂难以管理。一般而言,信息技术教师授课期间,一般会中断网络,以把学生集中到教学内容中来。但在练习时,只要有网络连接,学生就不由自主地打开聊天软件、网络游戏等,沉浸在自己的网络世界里,忽略信息技术学习。那么,应怎样突破教育难点,冲破难关,提高教学质量呢?面对教育改革现状,唯有革新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才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新出路。
一、确定信息教学目标,奠定高效课堂基础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特点、学习习惯与方式、理解能力等。在掌握这些后,在进行备课时,依据学生实际和课堂内容确定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奠定高效课堂基础。由于每个班的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水平都有所不一,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要注意进行区分,以让所有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一定的目标,促进发展与提高。以学习小学信息技术《初识画图》这一课的目标设定为例。本节课主要应达到两层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学会如何启动和退出电脑画图程序;初步认识画图窗口的组成;熟悉画图工具箱中的工具名称;2.情感目标,点燃学生对电脑“画图”的激情,以培养学生的电脑画图能力。确定教学目标后,信息技术教师结合实际,确定教法,为高效课堂的打造奠定良好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目标应与信息技术教学长远目标相一致,确保做好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一致的工作,以真正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
二、革新信息教学方法,打造高效信息课堂
新课改下,要想摒弃传统教学弊端,让信息技术课堂焕然一新,必须立足学生,革新信息教学方法,为实现高效信息课堂做好十足准备。传统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模式俨然不能继续进行,而应引进多种教法,如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等,活跃课堂,促进学生学习。
(一)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探索
以任务驱动法贯穿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更能突出学生主体。在任务驱动模式下,学生成为课堂学习“小主人”,在任务中不断探索,并获得发展与提高。其实,这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非常相关的。小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才会主动学习。如果没有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学生就像大海中迷失方向的小船,找不到学习出路。以学习《管理电子邮箱》这一课为例。经过前两次课学习,学生已经学会申请电子邮箱和收发电子邮件,本次课主要教会学生如何管理自己的邮箱。信息技术教师设计了以下任务:1.登陆自己的电子邮箱,至少添加五名联系人。2.给新添加的联系人发送电子邮件,主题和内容可以自己确定。3.查看收件箱中的邮件,并进行删除。安排任务后,学生开始进行操作。在这个任务中,饱含新课学习内容,如利用电子邮箱,管理通讯录;学会管理邮箱,及时删除一些不重要的邮件等。
(二)分层教学法,促进整体发展
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认知能力、基础水平具有差异而提出的。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法,可以照顾所有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发展。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任务分层。对于信息技术能力稍微高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挑战性任务,让这些“潜力股”不断出类拔萃。例如在学习小学信息技术《在幻灯片插入图片》这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以下分层任务:1.请同学们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2.请根据插入的图片,设计主题。主题的字体为艺术字。3.在幻灯片中对图片进行合理调整,让图片和主题字更加美观。教师可以稍加提示,如调整图片大小、设计背景等。经过实践操作发现,大多学生能完成1和2的任务,而对于任务3,则不太了解如何对图片进行调整。对于信息技术能力强的学生,则能在挑战任务3时得到更大的突破。因此,分层教学避免了教学“一刀切”的模式,让所有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三、创新信息教学评价,提高信息教学质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由此可见,传统的结果性评价已经不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信息技术应不断创新教学评价,以真正促进信息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以《管理电子邮箱》这一课的评价为例。教师可以对学习过程评价,如学生是否能利用通讯录,添加联系人,是否在删除邮件时发现新问题,如发现有“删除”和“彻底删除”两个按钮,并找出区别之处等。此外,教师还可以请学生担任评价者,进行自评或对其他人评价。通过自评,教师更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学生也能认清自我,进行调整,促进提高。
总之,只有在课堂上不断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除了确定教学目标、革新教法和创新评价以外,信息技术教师还应深入课堂,创新教学内容,关注课堂动态生成。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教师也应为自己“充电”,以在课堂上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梁海宗.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J].广西教育2010(20)
[2]张红.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
初一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4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对于信息技术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有些学生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中等生多有偏科现象,学困生在学习上懒惰、怕动手动脑,再加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热衷于小游戏,只要教师看不到就会分神。
学困生差因分析: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不加强巩固,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
二、教 学 目标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WindowsXP操作系统和利用Word 2003制作文稿和电子报刊,具体知识点如下:
信息技术及应用:认识信息的基本特征;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能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知道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知道如何正确的使用信息。
WindowsXP部分:熟悉WindowsXP的桌面,掌握XP窗口的基本操作;学会设置WindowsXP的桌面、外观及屏幕保护;学会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及文件夹;会使用XP的搜索功能查找文件和文件夹;会在XP系统中设置日期和时间,会卸载、删除程序和文件。
Word 2003:了解电子报刊设计的基本知识;经历利用Word设计电子报刊的基本过程,熟练掌握电子文档中文字及段落的编辑及格式设置、文字定位、图文混排、版面设计、表格制作、页面修饰等方法;在合作设计、制作、展评电子报刊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乐趣,学会交流与合作。
必备技能:
学会正确的启动和关闭计算机,掌握WindowsXP的最基本操作,会使用键盘和鼠标,会使用写字板或记事本进行中、英文的输入。
了解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的基本功能和特点;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并会进行基本的文本编辑,如文档的打开、新建、保存,文本的输入,设置字体、字号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掌握更多更广的微机知识,技能和技巧。感受到创新的喜悦,并能用于实践。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进度表
略
初一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8篇【二】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对于信息技术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有些学生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中等生多有偏科现象,学困生在学习上懒惰、怕动手动脑,再加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热衷于小游戏,只要教师看不到就会分神。
学困生差因分析: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不加强巩固,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WindowsXP操作系统和利用Word 2003制作文稿和电子报刊,具体知识点如下:
信息技术及应用:认识信息的基本特征;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能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知道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知道如何正确的使用信息。
WindowsXP部分:熟悉WindowsXP的桌面,掌握XP窗口的基本操作;学会设置WindowsXP的桌面、外观及屏幕保护;学会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及文件夹;会使用XP的搜索功能查找文件和文件夹;会在XP系统中设置日期和时间,会卸载、删除程序和文件。
Word 2003:了解电子报刊设计的基本知识;经历利用Word设计电子报刊的基本过程,熟练掌握电子文档中文字及段落的编辑及格式设置、文字定位、图文混排、版面设计、表格制作、页面修饰等方法;在合作设计、制作、展评电子报刊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乐趣,学会交流与合作。
必备技能:
学会正确的启动和关闭计算机,掌握WindowsXP的最基本操作,会使用键盘和鼠标,会使用写字板或记事本进行中、英文的输入。
了解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的基本功能和特点;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并会进行基本的文本编辑,如文档的打开、新建、保存,文本的输入,设置字体、字号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掌握更多更广的微机知识,技能和技巧。感受到创新的喜悦,并能用于实践。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进度表
初一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8篇【三】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大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深入有效的开展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标准》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应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目标。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信息技术是一门讲究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达到手脑并用,同步发展。学生先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
本学期我仍然担任七年级1-6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电脑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正确的开机关机,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及使用一些简单的应用程序。
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靠每周上课时间巩固练习的,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x科学技术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内容包括:初始因特网、网上浏览、网上搜索和软件下载、收发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五章内容。其中第三章的软件下载和第四章的收发电子邮件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计划把课程分成基础型和拓展型,并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主要是考虑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也考虑对学生信息素养形成过程的系统性。在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中,不是简单的靠书本传授理论,而是首先提出任务,要求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通过网络收集、筛选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基础型课程中,关于信息科技基础的内容采用以知识、技能体系为主的编排原则,应用软件则采用以合适的任务或活动串连相关知识、技能的方式,要防止将应用软件操作指南作为课程内容的简单做法,要注意能力提高的有序性。
四、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的维护。
2、初步学习认识因特网的概念和用途。
3、掌握登录网站和浏览网页的方法。
4、掌握网上搜索和软件下载的方法。
5、学会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和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6、会在网上和同学进行交流、学习。
7、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8、了解网络安全,尝试使用杀毒软件,能正确地引用网上资源,具备良好的网络礼仪和网络道德
五、教学措施
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开展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以这种方式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中仍以学生自学和动手操作为主。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 初识因特网 2课时
第二章 网上浏览 4课时
第三章 网上搜索和软件下载 4课时
第四章 收发电子邮件 5课时
第五章 即时通信 2课时
初一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8篇【四】
一、指导思想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新人类最基本的能力与文化水平的标志。在这种大环境下,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将严格以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以用为主。
在学生上机练习中,强调人人学会,人人动手。狠抓学生基本功、基本能力的训练,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同时,教学中多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中学生。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C135~C136由我指导教学,每班人数较多,农村中学条件有限,只能采用1~2人分小组上机。经过走访交谈,对学生有了一些了解:
1、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浓厚,热情较高
2、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
3、学生运用电脑的能力较差
4、部分学生上机行为不够规范
5、有些学生键盘不会操作,有的不熟练,用一只手操作键盘现象较严重,还有部分学生在小学根本没有接触计算机。
针对上述不良习惯,在学习中会严格要求,对于本学期的学习,要使他们进一步入好门,并能学以致用。
三、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2、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兴趣
3、规范学生上机行为
4、对学生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计算机教材是x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信息技术实验教科书。
本教材主要内容如下:
1、收集身边的信息。
2、纵览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3、计算机与系统安全。
4、规范文件管理。
5、随心所欲画图画。
6、初识因特网。
7、网络基础知识。
8、文本处理。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还原方法;认识常用的图片文件格式;掌握用ACDSee软件浏览图片的操作方法;认识电子邮箱的作用;学会申请电子邮箱;学会收发电子邮件;认识电子邮件的格式;掌握在“Outlook Express”软件中设置电子邮件帐号的操作;学会“Out-look Express”发送电子邮件;掌握在邮件中插入附件的操作方法;学会绘制简单的图形;掌握自选图形格式的设置;掌握表格的插入方法;会在表格中输入文字;掌握在表格中插入和删除行列的方法;会简单修饰表格的方法;了解分栏的方法;了解打印预览的功能;学习制作贺年片。
重点掌握:
1、文件的删除;
2、图片的浏览;
3、申请电子邮箱;
4、收发电子邮件;
5、学做邮票;
6、制作一周时间计划表;
7、表格的修改;
8、页面设置;
9、学做新年贺卡。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2、仔细讲授,进行演示教学+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学。
3、耐心辅导,注重能力的培养,加强思想教育,增强信息素养。
4、严格要求学生,督促他们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上机任务。
5、寓教于乐,在学中受教育,在玩中受教育。
6、分组教学,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课时安排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 3课时
第二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0课时
第三章 文本处理 10课时
初一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8篇【五】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对于信息技术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有些学生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中等生多有偏科现象,学困生在学习上懒惰、怕动手动脑,再加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热衷于小游戏,只要教师看不到就会分神。
学困生差因分析: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不加强巩固,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WindowsXP操作系统和利用Word 2003制作文稿和电子报刊,具体知识点如下:
信息技术及应用:认识信息的基本特征;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能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知道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知道如何正确的使用信息。
WindowsXP部分:熟悉WindowsXP的桌面,掌握XP窗口的基本操作;学会设置WindowsXP的桌面、外观及屏幕保护;学会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及文件夹;会使用XP的搜索功能查找文件和文件夹;会在XP系统中设置日期和时间,会卸载、删除程序和文件。
Word 2003:了解电子报刊设计的基本知识;经历利用Word设计电子报刊的基本过程,熟练掌握电子文档中文字及段落的编辑及格式设置、文字定位、图文混排、版面设计、表格制作、页面修饰等方法;在合作设计、制作、展评电子报刊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乐趣,学会交流与合作。
必备技能:
学会正确的启动和关闭计算机,掌握WindowsXP的最基本操作,会使用键盘和鼠标,会使用写字板或记事本进行中、英文的输入。
了解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的基本功能和特点;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并会进行基本的文本编辑,如文档的打开、新建、保存,文本的输入,设置字体、字号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掌握更多更广的微机知识,技能和技巧。感受到创新的喜悦,并能用于实践。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进度表(略)。
初一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8篇【六】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大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深入有效的开展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标准》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应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目标。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信息技术是一门讲究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达到手脑并用,同步发展。学生先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本学期我仍然担任七年级1-6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电脑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正确的开机关机,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及使用一些简单的应用程序。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靠每周上课时间巩固练习的,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x科学技术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内容包括:初始因特网、网上浏览、网上搜索和软件下载、收发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五章内容。其中第三章的软件下载和第四章的收发电子邮件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计划把课程分成基础型和拓展型,并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主要是考虑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也考虑对学生信息素养形成过程的系统性。在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中,不是简单的靠书本传授理论,而是首先提出任务,要求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通过网络收集、筛选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基础型课程中,关于信息科技基础的内容采用以知识、技能体系为主的编排原则,应用软件则采用以合适的任务或活动串连相关知识、技能的方式,要防止将应用软件操作指南作为课程内容的简单做法,要注意能力提高的有序性。
四、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的维护。
2、初步学习认识因特网的概念和用途。
3、掌握登录网站和浏览网页的方法。
4、掌握网上搜索和软件下载的方法。
5、学会申请电子邮箱的方法和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6、会在网上和同学进行交流、学习。
7、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8、了解网络安全,尝试使用杀毒软件,能正确地引用网上资源,具备良好的网络礼仪和网络道德
五、教学措施
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开展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以这种方式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中仍以学生自学和动手操作为主。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 初识因特网 2课时
第二章 网上浏览 4课时
第三章 网上搜索和软件下载 4课时
第四章 收发电子邮件 5课时
第五章 即时通信 2课时
初一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8篇【七】
一、指导思想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新人类最基本的能力与文化水平的标志。在这种大环境下,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将严格以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以用为主。
在学生上机练习中,强调人人学会,人人动手。狠抓学生基本功、基本能力的训练,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同时,教学中多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中学生。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C135~C136由我指导教学,每班人数较多,农村中学条件有限,只能采用1~2人分小组上机。经过走访交谈,对学生有了一些了解:
1、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浓厚,热情较高
2、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
3、学生运用电脑的能力较差
4、部分学生上机行为不够规范
5、有些学生键盘不会操作,有的不熟练,用一只手操作键盘现象较严重,还有部分学生在小学根本没有接触计算机。
针对上述不良习惯,在学习中会严格要求,对于本学期的学习,要使他们进一步入好门,并能学以致用。
三、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2、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兴趣
3、规范学生上机行为
4、对学生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计算机教材是x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信息技术实验教科书。
本教材主要内容如下:
1、收集身边的信息。
2、纵览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3、计算机与系统安全。
4、规范文件管理。
5、随心所欲画图画。
6、初识因特网。
7、网络基础知识。
8、文本处理。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还原方法;认识常用的图片文件格式;掌握用ACDSee软件浏览图片的操作方法;认识电子邮箱的作用;学会申请电子邮箱;学会收发电子邮件;认识电子邮件的格式;掌握在“Outlook Express”软件中设置电子邮件帐号的操作;学会“Out-look Express”发送电子邮件;掌握在邮件中插入附件的操作方法;学会绘制简单的图形;掌握自选图形格式的设置;掌握表格的插入方法;会在表格中输入文字;掌握在表格中插入和删除行列的方法;会简单修饰表格的方法;了解分栏的方法;了解打印预览的功能;学习制作贺年片。
重点掌握:
1、文件的删除;
2、图片的浏览;
3、申请电子邮箱;
4、收发电子邮件;
5、学做邮票;
6、制作一周时间计划表;
7、表格的修改;
8、页面设置;
9、学做新年贺卡。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2、仔细讲授,进行演示教学+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学。
3、耐心辅导,注重能力的培养,加强思想教育,增强信息素养。
4、严格要求学生,督促他们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上机任务。
5、寓教于乐,在学中受教育,在玩中受教育。
6、分组教学,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课时安排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 3课时
第二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0课时
第三章 文本处理 10课时
初一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8篇【八】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对于信息技术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有些学生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中等生多有偏科现象,学困生在学习上懒惰、怕动手动脑,再加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热衷于小游戏,只要教师看不到就会分神。
学困生差因分析: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不加强巩固,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WindowsXP操作系统和利用Word 2003制作文稿和电子报刊,具体知识点如下:
信息技术及应用:认识信息的基本特征;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能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知道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知道如何正确的使用信息。
WindowsXP部分:熟悉WindowsXP的桌面,掌握XP窗口的基本操作;学会设置WindowsXP的桌面、外观及屏幕保护;学会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及文件夹;会使用XP的搜索功能查找文件和文件夹;会在XP系统中设置日期和时间,会卸载、删除程序和文件。
Word 2003:了解电子报刊设计的基本知识;经历利用Word设计电子报刊的基本过程,熟练掌握电子文档中文字及段落的编辑及格式设置、文字定位、图文混排、版面设计、表格制作、页面修饰等方法;在合作设计、制作、展评电子报刊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乐趣,学会交流与合作。
必备技能:
学会正确的启动和关闭计算机,掌握WindowsXP的最基本操作,会使用键盘和鼠标,会使用写字板或记事本进行中、英文的输入。
了解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的基本功能和特点;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并会进行基本的文本编辑,如文档的打开、新建、保存,文本的输入,设置字体、字号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掌握更多更广的微机知识,技能和技巧。感受到创新的喜悦,并能用于实践。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学期教学计划 篇5
信息技术是一门讲究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达到手脑并用,同步发展。小学生先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把先进科学技术尽早普及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树立现代化的信息理念,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贡献。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共开设信息技术的班级是4个。90%以上的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课很感兴趣。经过去年一年的息技术学习,,对电脑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开机关机,及其使用一些简单的应用程序。但对学习信息技术只是等同的认为是学习计算机。在学习上处于一种玩电脑的状态。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三、教学目标
根据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所确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复习巩固电脑绘图技术,掌握画图的基本技巧。
2.进一步中文输入法,能利用中文输入法完成一些简单和功能,能为自己所用。
3.对文件系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会正确保存自己的文件,并能再次找到。
4、进一步使学生了解电脑的基本构造,熟练开机和关机,了解windows 2003操作系统及进行相关的操作。
5、初步学习网络知识,能从网上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
6、培养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为振兴我国的计算机事业而树立远大理想.7、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较熟练的掌握对计算机操作的基础操作能力.8、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四、方法措施
学生光有兴趣,不一定就能学好这门科学知识,要想使我校学生能系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时间。
3、对每个班都培养一名信息技术代表学生,由此学生带头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和榜样。
4、加强复习与巩固,培养学生兴趣。
五、教学进度安排
五年级:
二月 复习巩固上学期内容知识,让学生熟悉自己身边的多媒体世界进入主题一内容学习。
三月 初步认识演讲稿的制作过程。
四月 教会学生如何看待多姿多彩的展示舞台,学会家养风格设置、生动场景秒安排、精彩纷呈大pk。
五月 让学生了解能聊能辨的网络论坛,逛逛BBS、聊聊感兴趣的话题、发起BBS讨论新话题。
六月 学生上机练习,复习整理,检测。
六年级:
二月 复习巩固上学期内容知识,开始接触flash动画。
三月 认识flash软件,学会美丽蝴蝶制作过程、蝴蝶翅膀如何动起来、美丽蝴蝶如何飞起来。
四月 装扮flash动画。
五月让学生了解认识机器人朋友。
八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改革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核心;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基本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内容包括:
一、网络的组成;
二、网页制作;
三、简单程序。其中“网页制作”的内容占本教材的70%,可见“网页制作”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硬件原因,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对于本校的学生来说都是困难的。
(二)学生情况分析
针对八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powerpoint、计算机基础及应用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三、教学任务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握网页制作(frontpage2000)的一些基本操作,学会制作简单的网页;步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图象、声音、视频的技
能。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及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八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强调从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有:
1、借助范例,从兴趣出发,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利用各种和现实有密切联系的软件进行教学,并尽可能多的安排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的机会,这样既可提高学习兴趣,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自学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2、通过“活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
3、将评价作为促进教与学的一种手段融入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学生学习进行多元化评价,激励学生发展特长,在使学生学会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获
信息技术学期教学计划 篇7
一、备自我、备教材、备学生是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前提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备好课, 就能争取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权。准备愈充分, 主动性就愈大, 教学效果就愈显著。所以,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做好课前准备。
11.备备自自我我, 不断提升自我素质, 拓展教学视野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始终站在信息时代的最前沿, 利用自身知识储备并结合所教学内容, 转化成课堂上的新课题、新方法、新知识, 带领学生跳出课本的束缚、拓展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信息技术,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结合课本探讨实际生活中的新发现、新思路、新创作, 彻底改变学生只读书、读死书的现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对教师丰富知识产生崇敬心理,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变成一种期待和惊喜的学习过程。
22.备备教教材材, 深入研究新教材, 落实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作为课程领域的基本规则与教学行为依据, 是教师备课和教学的基础。所以, 在授课前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 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从不同角度准确分析课程标准和解读教材, 以便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应用。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 才能将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化、结构化, 从而形成一种比较可行的教学方案和计划, 为教师实施有效教学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理论基础。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要依据, 因此, 钻研新教材是落实新课程标准、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前提。
33.备备学学生生,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除了要研究教材、落实课程标准外, 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群体的了解。要对所教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研究, 对所教学生的特点加以细化, 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所选择的教法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只有充分了解学生, 才能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才能因材施教;才能预设并解决在授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是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关键
有了好的素材、知识储备, 如何将其运用到课堂上, 让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 一直是教师追求的目标。
11.精精心心设设计计教教学学环环节节, 提升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是决定教学成败的主要因素, 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途径。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明确教学目标, 就解决了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明确教学过程, 就解决了教得怎样、学得怎样的问题。在教学中要能够设计出构思巧妙、想象奇特的导入方式, 从上课开始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认识课堂活动, 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22.激激发发学学生生学学习习兴兴趣趣, 享受快乐学习
“我要学与要我学”是教育教学活动中较难解决的一个矛盾, 究其根源, 是学生的主动性不够, 还是学生对所学内容毫无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 人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 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所以,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例如:在实际教学中,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把游戏引入课堂, 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将枯燥的理论讲解得生动、通俗等。这样, 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让学生觉得上信息技术课是一种享受。
三、以主题任务探究, 体现“以人为本”思想, 是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保障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 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课堂任务探究中积极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11.以主题任务为主线贯穿课堂
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主题任务, 引导学生围绕该主题开展一系列探究式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 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提升信息素养。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重在策划、组织与调控, 放手给学生表现。让学生在任务探究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用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思考的兴趣, 让学生真正从内心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以触发学生积极探索问题、要求解决问题的心态。
22.实实现现角角色色转转换换, 体现“以人为本”思想
长期以来, 存在着一种“独白式”教学, 一节课40分钟, 教师会从头讲到尾, 毫无顾及学生的情感、态度、智力。这其实是一种“专制性”教学, 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及其发展的关怀。而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的角色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也不再只是教书匠, 而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 而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 而是与学生平等地对话;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而且是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的过程。
四、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进行有效评价, 是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的重点
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有效而必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 在完成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 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启发学生研究新知识, 发现新知识, 把知识运用于实践。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利用新思路、新手段来解决超越自身现有知识范围的问题。通过对教学效果和任务作品的自评、互评, 点评、答疑, 进一步触发学生的实践和创新力。
11.对学生实践和创新力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要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 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正确性, 并让学生在实践中动脑、动手, 联想、创造, 让学生在实践中享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从而使学习变为学生的一种自觉习惯, 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所以, 提出的任务必须有吸引力, 让学生感兴趣;要有创新性, 在设计任务时还要考虑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 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2.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而不仅仅在教学活动之后。课堂教学评价作为一种过程性评价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往往起到及时反馈和激励的作用。它可以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点评等方式进行, 通过评价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我的不足, 学习他人的长处, 拓展自己的思路, 取长补短, 在较短的时间内进一步提高自我。
五、注重反思教学, 是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生长点
要使信息技术课堂更高效, 必须树立良好的自我反思意识, 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 才能弥补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 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效率, 使教学更有效。因此, 要做好每节课后的教学小结, 总结经验, 寻找不足;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 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用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不定期进行教学调整, 并及时统计分析。教师应对课堂教学加以回顾、梳理, 找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并从中找到教学的突破方法, 使之成为以后再教学的经验教训, 引以为戒。注重教学反思是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经验, 提高教学素养的有效方法;是教师对教学进行有意识的积累总结, 能较快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综上所述,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完善自我教学能力, 提升教学水平, 创设高效课堂, 已成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教学研究的重点。当然, 高效课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只要教学在、学生在, 它永远是我们探究的主题。
摘要: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结合新教材, 针对现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现状, 从教学设计、创新实践能力、小组合作、主题任务探究及评价等方面作了阐述。对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构建信息技术教学 篇8
一、把握教学目标
什么是教学艺术?简单地说就是高明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乐学、易学,使知识得以掌握,能力得以培养,智慧得以启迪,情操得以陶冶,等等,总之让学生能有所得。因此必须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描述学生学习为变化及结果的基本要求,即三维目标。
二、把握教学内容
教师首先要熟悉所教的教材,即教学内容,教学艺术来自对教材的准确把握。把握教学内容是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对教学内容良好的把握,便于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着力难点,阐释疑点。
三、依托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因其强烈的形象性、直观性便于探微入里,揭示隐秘、引发想象、突现知识本质、发展学生思维,正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现代教学,也是未来教学措施的发展方向。但它并不能代替所有的课堂教学行为。我们应该扬长避短,有选择的运用,使它和我们传统教育手段中优秀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互补互进。
四、学科兼容
对各学科进行科学的分析、筛选、综合等,找出其内在的联系从而实施信息技术最优化教学,即课程整合。课程整合是使各学科分化了的各要素形成有机的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艺术字的过程中,给学生几篇短文,让学生掌握方法后去给这些文字归纳标题,并把标题用艺术字的形式表述出来,修饰短文。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归纳、总结、审美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信息技术课上的画图程序、金山画王等哪一个不是与美术学科息息相关的。
五、渗透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家把学习过程分为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前者包括感觉,知觉和分析信息,以便理解。后者包括感觉,知觉和驾驭情绪,以便获得感受与评价。只有当这两个过程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时才能臻于完善,因此情感教育涉及到一个人的心理存在的各个方面,包括他的感觉、知觉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情感,他的价值定向,态度,情绪,利他主义和道德观。通过情感教育调节人的粗暴不满失落情绪,塑造出一个健康的并能发挥功能的人格。
六、因材施教
对初涉信息技术课的学生,要用慢步子、勤练习、多回顾的方法。对年级高的学生,随着自学能力的增强,则应多采取详略的结合、突出重点与自我探索、力求创新的教学方式。教师精讲重点部分,其余让学生自我探索,争取自我创新。如:PowerPoint教学中关于字体、图片等的教学,由于Word的教学中均已涉及相关内容,教师只需稍做点拨,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操作,最后教师只需稍作小结。
只有冲破传统学科教学模式,正确认识多种教学中的作用及性质,更深入的实践,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功能才能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创造性、实用性、趣味性、先导性与顽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新课程理念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学期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组学期工作计划07-21
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10-10
四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12-01
16-上学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7-28
信息技术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11-30
第一学期信息技术工作计划12-18
五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总结01-21
第一学期高二信息技术的教学计划06-10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07-31
上学期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