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典型税务稽查案例

2024-10-21

生产企业典型税务稽查案例(共6篇)

生产企业典型税务稽查案例 篇1

商业企业典型税务稽查案例

课程介绍:

税务稽查是国家税收管理的重要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不可避免地接受稽查的“洗礼”。而稽查中出现的税务风险点,往往就是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面对的“疑难杂症”。如果企业不能对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有准确的税务理解,在稽查的税企博弈中就可能要承担补缴税款和滞纳金的责任,甚至受到税务行政处罚,不但会对企业的经营带来沉重的资金负担,更可能造成企业的信誉受损。

铂略财务培训《商业企业典型税务稽查案例》在线课程,以税务机关在对商业企业稽查过程中的常见涉税疑难问题为切入点,使税务管理者对经营中的涉税风险有较强的防控能力,避免企业在税务稽查中处于不利地位。

流程:

案例一: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税务分析

RY煤炭物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主要从事煤炭购销业务。2014年税务稽查人员对该单位进行纳税检查,发现应付账款科目有以下情况:(1)该单位2010年形成一笔应付黑龙江某煤矿的款项为12万元,系因为从煤矿购进煤炭卡数低于合同约定标准,对方单位也承认煤炭质量不达标,该单位不打算支付此笔款项;

(2)发现2013年8月从本市另一家煤炭公司购进低卡煤,尚欠货款6万元,经税务稽查人员查询,该煤炭公司已经注销;

(3)发现2013年该单位从内蒙古某矿业公司购进块煤,尚欠5万元货款,该单位每年都与内蒙古方面联系付款事宜,但电话打不通,发送传真也无人接收,无法联系。

(4)该单位2007年形成一笔7万元的应付账款,系发生的运费,因为对方一直没有开具发票,所以就一直未付款,但运输公司一直在索要此笔款项。请问:

(1)关于以上应付款项是否都可以认定为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2)在征管实践中,如何把握确实无法偿付?

(3)如果被税务稽查认定为确实无法偿付,但后来又支付出去,如何处理?(4)如果税务机关认定应付款项为确实无法支付款项并入收入征税,举证责任在哪一方?

案例二:总分机构移送货物涉税分析

某家纺贸易公司属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商贸企业,总部设在上海闽行区,在南京、杭州、合肥设有三个分支机构。2014年10月~12月,公司账面反映有1400万元产家纺产品分别运到了上述三个分支机构,进项税金190万元。但该公司发到上述发货点上的货物只销售了1280万元,其中进项税173.7万元,并且已开具发票,其余120万元货物因发生质量问题准备削价处理,但这批货仍在存放在分支机构。请问:

(1)该家纺贸易公司这种货物移送行为,应该如何缴纳流转税?(2)该家纺贸易公司这种货物移送行为,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

(3)做为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三个分支机构是否具有企业所得税独立纳税资格?应该办理何种营业执照? 案例三:会议费的争议处理

LX油品贸易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成品油批发销售业务。税务稽查人员对其进行纳税检查时发现以下情况:

(1)2012年发现列支一笔会议费仅取得了某酒店开具的“会议费”发票,后未付任何有关此次会议的相关材料,据稽查人员了解,某酒店并不具备召开会议的条件。

(2)2012年还发现该单位以“会议费”科目进行账务处理,后附发票却是餐费发票,全年业务招待费已经超支。请问:

(1)对于税务稽查人员发现的问题,财务人员解释说,是和客户开展“餐桌会议”,进行探讨下一的合作事宜,实质上是会议,应该作为会议费税前扣除,您怎么看?

(2)在全年业务招待费已经超支的情况下,以会议费之名列支餐费,是否涉嫌偷税?

(3)自2013年8月1日起纳入“营改增”范围,“会议展览服务”属于征收增值税的范围,在“营改增”后如果企业在报销会议费时,有2013年8月1日以后开具的地税票,能否作为税前扣除的凭据?还有酒店业尚未纳入“营改增”范围,如果酒店营业执照中经营项目有会议服务,在酒店举行会议,应该取得何种发票税前扣除?

案例四:赠送实物礼品涉税风险管控

某经贸有限公司在日常营销活动中,为了拓展业务,向有关人员(非本单位职工)赠送实物礼品,2012共赠送外购的礼品价值金额合计 90000元,礼品的增值税进项税已抵扣。在税务稽查人员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单位对此笔业务直接计入销售费用90000元。

在检查中,该单位财务人员向稽查人员咨询,该单位为了提升企业形象,购置某著名山水画家的6副山水画,共计花费60万元,该单位不确定应该如何进行处理。请问:

(1)该单位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2)此笔业务涉及哪几个税种?如何计算缴纳?

(3)在该单位上述业务,是否可能被处以行政处罚?

(4)该单位作为一个经贸公司,购买高价山水画的应该如何进行涉税处理? 案例五:工资类费用税前扣除涉税分析

某食品销售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知名速冻食品的经销业务。2014年国税稽查机关对该单位进行日常检查时,发现以下情况:

(1)该单位在本市内各大超市设有销售专柜,在节假日期间雇佣在校大学生进行促销活动。2013年共支付给兼职促销的大学生费用合计24000元,在销售费用中直接列支,未作为工资项目。

(2)该单位有自己的仓库来储存货物,保管员是残疾人,每月支付工资2600元,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支付给保管员的工资进行了加计扣除。

(3)该单位为部门经理以上职工按照工资总额的7%缴纳补充养老保险。

另外,地税稽查在检查中发现该单位2012年少缴房产税35600元,已经在2014年补缴税款,企业财务人员询问,此笔税款是在2014年税前扣除还是追补至2012年扣除。请问:

(1)该单位对于支付给兼职促销大学生的费用处理是否正确?

(2)支付给在本单位工作的残疾人的工资税前扣除税法有何特殊规定?该单位的处理是否合规?

(3)税法对于补充养老保险的税前扣除有何规定?

(4)被地税查补的房产税应在哪一年扣除?具体如何操作? 来源:http:///events.asp

税务稽查风险预警案例 篇2

税务稽查工作如何作好预警工作同日常管理、纳税评估、发票专项整治、税收专项检查等工作紧密结合;如何开展打击虚假发票“买方市场”整治工作;如何做到“查账必查票”、“查案必查票”、“查税必查票”,我们科现将工作中对发票检查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于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检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 134号)明确规定:购货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所注明的销售方名称、印章与其进行实际交易的销售方不符的;购货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为销货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以外的地区的;其他有证据表明购货方明知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系销售方以非法手段获得的,即134号文件第一条规定的“收票方利用他人虚开的专用发票,向税务机关申报抵扣税款进行偷税”的情况,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无论购货方(受票方)与销售方是否进行了实际交易,增值税专用发票所注明的数量、金额与实际交易是否相符,购货方向税务机关申请抵扣进项税款或者出口退税的,对其均应按偷税或者骗取出口退税处理。

辨别纳税人究竟是善意还是恶意取得虚开发票,关键是要在调查取证中突破就账查账的传统做法,通过认真分析“票、货、款”运行 1 的全过程,准确分清纳税人的善意和恶意行为。在日常检查工作中应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从细节入手抓住蛛丝马迹,顺藤摸瓜发现疑点。

案例,西安某商贸企业主要从事矿粉的销售业务,在对该商贸企业 “商品销售收入”明细账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商贸企业2009年3月向“青海公司”销售矿粉合计366.52金属吨,与该商贸企业“库存商品”明细账核对后发现,该批货物是从“秦皇岛公司”购进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检查组通过对企业的行业经营特点了解到,该商贸企业在购进和销售矿粉必须要有取样化验单,根据化验结果换算出金属含量,再依据金属含量确定单价,但从该商贸企业“营业费用”中没有发现该时间段“秦皇岛公司”方向的化验单据,只有西藏方向的货物取样化验单据。据此,我们检查组认为,该商贸企业取得“秦皇岛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疑点较大,有必要从该商贸企业的客户“青海公司”和供货方“秦皇岛公司”两个方向进行调查。检查组带着疑点到青海和秦皇岛进行了异地调查,重点对西安商贸企业与“青海公司”、“秦皇岛公司”的发票开具、资金结算、运输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内查外调,发现以下疑点:

一是业务发生时间逻辑关系错误,西安商贸企业与“秦皇岛公司”签订合同的时间和品质结算单日期滞后于实际发货时间,不符合常规;

二是西安商贸企业销售给“青海公司”的矿粉产地及交货地点均为西藏拉萨; 而西安商贸企业从“秦皇岛公司”购进的矿粉产地是韩国,货物实际产地不符;

三是从“秦皇岛公司”账务未发现上述货物的运费结算单据。四是“秦皇岛公司”货物在公司杂货港务分公司存放,且与在西藏拉萨地区没有业务往来,说明从拉萨火车站发往“青海公司”的矿粉不是“秦皇岛公司”的货物。

通过多方调查及企业有关人员供述,确认西安商贸企业接受“秦皇岛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属于从第三方取得的,根据税法有关规定,依法追缴增值税31万元,并处相应的罚款。

在本案中,对于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的检查我们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了解企业行业经营特点,通过对行业的经营特点寻找突破口。

二、对企业财务凭证、购销合同、货物运输方式、仓库验收记录、货物存放保管、发出领用等单证核实,询问相关证人,认真比对合同、发货记录及银行往来寻找疑点。

三、对运费的检查,由于该企业经营的矿粉是销售给外省的企业,合同注明是铁路运输,由对方承担运费,检查组到铁路部门核查运输记录寻找破绽。

四、对资金流的检查,通过检查看企业账册上的原始资料如银行结算支票内容和发票内容是否一致,核查资金进出情况发现异常。

五、从企业购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物和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关内容是否一致上进行检查。

六、从企业是否有货物交易行为上进行检查。为防止受票方做假账、做伪证逃避税务机关检查,检查人员进一步向开票方或供货方调查取证,了解其发货品种、数量是否与发票上的内容相符,以佐证受票方货物交易的真实性。

二、对利用普通发票进行违法活动的检查

长期以来,我们税务检查的侧重点一直停留在企业的报表帐务、成本管理、货物流转以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检查等方面,对普通发票的检查只停留在对其发生的业务往来方面进行检查,但随着我们税务稽查的深入和强化,利用普通发票逃避缴纳税款的问题日渐突显起来。众所周知,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都是企业生产经营商品购销等经营活动中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而且是计税、征税的重要凭据。因此,我们在加强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普通发票的检查,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我们发现普通发票的违法类型和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转借、转让、代开发票

在对某大型军工企业“管理费用”科目中,报销的普通发票进行抽查,通过税收信息管理系统查询发票发售流向,发现有12份发票的 发票联上加盖的发票专用章名称与领票单位不一致,属于第三方发票,累计金额:238,613.00元;另外两户商业企业取得第三方发票累计金额:443149.40元。

二是涂改发票的问题

如:某医药企业2005年12月购进购买办公家具25590.00元,取得普通发票1份,2007两任会计交接工作时发现发票压在原会计处未做账务处理,直到2007年10月入账,因开票和入账时间间隔较长故将日期涂改,经我检查组从开票方核实,开票日期为2005年12月29日,发票联与存根联内容相符,业务真实。

三是发票填写项目不全

在对某钢材企业“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单位2007根据公路运输发票运费金额计提进项税额:10,626.78元;2008计提进项税额:3,203.51元,合计:13,830.29元,进一步检查发现所附运费发票没有按照税法相关文件要求注明货物的起运地和到达地点,计提的进项税额不允许列支,不能作进项税额转出。

四是跨行业开具、国地税发票

如有的汽修厂应开具国税机关管理的修理修配发票而开具商零发票,有的打印复印社应开具地税监制的服务业发票而开具商零发票等。

三、针对发票违法,我们在检查中采用的方法

1、思想重视 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当前发票管理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十分重视发票检查工作,多次组织检查组长探讨发票方面易于出现的问题;并邀请兄弟单位的同志来科里辅导、培训,提高大家发票检查的业务技能。

2、认真实施

检查组对调出的发票进行摸底调查,经过筛选整理后,利用CTAIS系统中发票流向查询功能进行核查,通过核查梳理出案件线索,确定检查重点,以保证发票检查的有效性。

(1)审查发票的有效性。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票版式和发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问题;审查发票的笔迹。看购货方名称、日期、品名、数量、单价、大小写金额的字迹、笔体、笔画的精细、压痕是否一致。有无用药剂退色、用橡皮擦、小刀刮等涂改痕迹;审查发票的填写字迹是否位移;审查发票的填写内容、货物名称是否为用票单位的经营范围。

(2)看发票纸质,一般假发票纸质粗糙、发白,易被折,抖动时声响大;看印刷,看其印制是否清晰,油印是否均匀,有无错漏,通常假发票字体的颜色淡且虚。

3、及时总结

对查处的案件尽量做到速办速结,并认真总结检查情况。对发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总,填制征管建议。对已形成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在科里相互交流推广。

发票违法,既有纳税人的主观原因,也有监督管理不力的客观原 因。从税务机关管理者的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对普通发票开具管理重视不够。重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轻普通发票的管理检查。

2、对纳税人购领发票长期闲置、超量领用、私带外出、转借代开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纳税人领购普通发票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让纳税人加盖购票单位发票专用章,为普通发票外借埋下了隐患。

3、普通发票管理监控手段落后。面对大量的普通发票违法违章行为,受票企业目前无法通过网络查询真伪,只能处于鞭长莫及的被动局面。

4、对普通发票违法处罚力度较小。之所以存在大量的普通发票违法案件,归根求源,是处罚力度不够,不能真正触到纳税人的痛处,使普通发票陷入“想管管不了,能管管不好”的尴尬局面。

四、征管建议

1、加大依法合理使用普通发票的宣传力度,使用票单位增加对发票基本知识的了解,如普通发票的使用范围,填开要求,真伪鉴定等。

2、加强日常稽核检查,从严查处发票违法行为。税务人员应加强对原始凭证真伪的检查工作,对假发票买卖双方均严惩不贷,让经营者和使用者都能严肃认真地对待发票,从源头上堵塞利用发票进行偷漏税的行为。

3、加大行业的监控力度。一是加强对水泥、建材生产企业和个体商业零售业、服务业等重点行业的发票控管,避免手工开票中利用 发票违规行为的发生;二是提加大社会监督力度,积极鼓励全社会举报发票违法违规行为,构建公安等相关部门配合税务机关做好发票管理工作的机制。

4、实现发票管理现代化。要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尤其是信息化技术进行监管,完善“金税工程”建设,使企业能够从网上查询普通发票流向,将发票使用管理置于网络技术的严密监控之下。

生产企业典型税务稽查案例 篇3

直属税务分局学习稽查案例助推执法检查工作

为了提高全局税干税收执法水平,降低执法风险,减少复议、诉讼案件的发生,在直属税务分局局领导班子的精心指导下,直属税务分局政策法规股以分析稽查案例的形式,总结经验、加强学习,对税收执法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执法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纳税人维权意识显著提高,法律救济手段逐渐成为纳税人维权的首选途径。但是,税收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不规范执法行为成为税收征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加大了执法风险。为了避免风险,提高执法水平,直属税务分局政策法规股多次展开了以“分析稽查案例、提高执法水平”为主题的学习形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日前,分局政策法规股股室人员紧密围绕税收执法工作,对2011年执法工作的努力方向及如何有利提升执法水平各抒己见,以稽查局精选案例作为出发点,在对稽查局精选案例的检查情况、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管理建议、案头评析、资料装订等进行了详细借阅、翻看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我局政策法规股涉及的一般纳税人转正认定检查和注销企业核销检查两项对外执法检查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查找出税收法制工作中的不足和漏洞,对税收执法、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提出改进建议,以营造良好的税收执法环境,提升税收执法水平为落脚点。(琳瑗)

企业应对税务稽查的正确方法 篇4

在当前税收增速下滑,收支矛盾更趋紧张的背景下,作为企业财税主管,将面临严峻的 税务稽查形势和企业经营压力。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负责税务稽查的执法部门除税务局外,还包括海关、财政部驻各省市的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和审计署驻各省市的特派办都有监督检查税务局是否依法征税的权力。要检查税务局时,就会延伸检查到纳税人。

无论上述哪个执法部门开展检查,企业都应该积极配合工作。配合税务稽查的方法,包括稽查地点的选择、稽查后勤保障、稽查争议处理等。

1、稽查地点的选择-争取不被调账

稽查地点,可以在企业现场稽查,也可以把纳税人账簿调到执法机关。企业应尽量争取执法人员同意到企业现场稽查,既便于执法人员工作,又便于纳税人与执法人员及时有效地沟通,避免误判造成损失和不必要的麻烦。

2、稽查后勤保障-充分体现尊重和诚意

如果能征得执法人员同意现场检查,在后勤保障方面,要体现对稽查人员应有的尊重和诚意。比如安排专门的车辆、办公室、企业负责人与稽查人员见面等。

3、稽查争议处理-委婉表达异议

在稽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可能会就某些问题与企业沟通,出现不同看法在所难免。由于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在执法人员意见缺乏法规支持甚至明显不正确的情况下,纳税人也应在对执法人意见表示理解的同时,委婉表达不同意见,切忌导致对立,甚至将业务问题变化面子问题,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如果确实被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应诚恳说明客观理由,不是故意为之,争取执法人员的理解。

生产企业典型税务稽查案例 篇5

2011年9月5日信息来源:会计网校点击次数:

最近,在河南省安阳市国税局,税务稽查评估与分析企业电子财务数据紧密结合成为一种工作模式。借助这种工作模式,该局1月~7月已经评估稽查企业41户,涉及商业零售、房地产、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补征入库税款1525.8万元,有效地加强了税收征管。

电子财务数据记录企业真实经营信息

据安阳市国税局信息中心主任徐文慧介绍,针对屡禁不止的企业做假账隐瞒经营收入问题,安阳市国税局今年初决定从获取企业的电子财务数据入手寻求破解,因为企业在使用电子财务软件核算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真实的涉税信息。

为此,该局组织人员对辖区企业的会计软件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发现,不少企业会计核算对电子财务软件的依赖程度很高,从原材料购进、产品生产到各项费用列支、产品销售等,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均使用财务软件进行核算。在这些企业中,有的为了达到少缴税或延后缴税的目的,在纳税申报环节另立账目,或是手工制作报税账目,或是另外购入单纯生成报税资料的财务软件,录入与其实际经营不一致的虚假数据,作为向税务机关报送的纳税资料。

“如果税务机关能掌握企业原始的电子财务核算数据,将之与企业的申报数据进行对比,就能很快发现企业在纳税方面的问题。”徐文慧说。

为利用好企业的电子财务数据,该局又对辖区企业所使用财务核算软件的类型进行了统计,摸清了企业常用的财务软件品牌。在此基础上,该局对全系统的税收管理员、稽查人员、信息技术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有针对性地讲解企业常用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以及后台数据库的提取方法,以提高税务人员对企业电子财务数据进行检查、采集的技能。

在制定税收评估稽查方案以及抽调人员时,该局均专门安排信息技术骨干人员参与,规定由信息技术人员专门负责调取企业的电子财务数据并进行分析比对。

分析电子财务数据是税务稽查的关键

“通过分析整理企业的电子财务数据,并将整理后的电子财务数据与相关的纸质纳税资料进行对比,很容易找到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工作的突破口,发现税收管理漏洞。”徐文慧告诉记者。

安阳市内黄县国税局主管税务稽查工作的副局长任虹桥证实了上述说法。据介绍,根据举报,该局今年3月对一家超市展开检查。在实施检查前,检查人员以顾客身份到该超市购买了一些日用品,作为验证超市数据真伪的依据。启动检查程序后,该局直接调取了该超市的纸质账本,但经过检查没有发现问题。针对超市行业信息化应用程度较高的特点,该局决定通过突击检查提取该超市的电子财务数据。当检查人员打开该超市财务部门的电脑,登录用友财务软件时发现,在“选项”栏目中有一个账套。在超市财务人员拒绝提供登录用户名和口令的情况下,该局技术人员用超级用户ADMIN进入了账套。借助财务软件的凭证查询功能,检查人员查询到了之前自己在该超市的购物清单,证实了该电子财务数据的真实性。经过将

这些电子财务数据与该超市的纸质纳税资料核对,检查人员发现,该超市在2009~2010利用电子财务软件隐匿销售收入206.5万元。目前,该超市已按规定补缴增值税及滞纳金31万元,另缴罚款15万元。安阳市国税局稽查局稽查人员高源也向记者列举了获取企业电子财务数据对于稽查的重要性。据介绍,前不久,高源和同事奉命对某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检查。通过纸质账本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却发现该企业使用电子财务软件进行核算。检查人员立即扣押了该企业财务部门、物业财务部、售楼部等会计核算核心部门的4台计算机。参与检查的信息技术人员通过分析这些计算机中的电子财务数据,掌握了该企业的经营情况,并在这些计算机上全面搜寻该企业的电子售房记录。通过整理这些电子资料,并与该企业的纸质纳税资料进行对比,检查人员很快发现,该企业在2010存在隐匿售房收入、账外经营的事实。目前,该企业已按规定补缴企业所得税及滞纳金665.6万元。

税务稽查评估所花费时间大幅度减少

记者了解到,利用电子财务数据,税务人员不仅很容易找到评估稽查的突破口,而且可以大幅度缩短税务评估稽查的时间。

据安阳县国税局稽查局局长刘卫东介绍,按照工作安排,该局今年6月对辖区一家大型机械制造和销售企业1月~5月的纳税情况进行稽查。经过实地了解,稽查人员发现,该企业使用电子软件进行全过程管理。

“该企业仅1月~5月的财务凭证就有150多本,加上各类账本、报表资料,近半年的财务资料就能装满一辆厢式货车。稽查人员如果采用手工方式查阅,至少需要6名人员、花2个月时间才能有个眉目。”刘卫东说。他表示,这样不仅使稽查人员工作量巨大,而且也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取而代之,稽查人员调取了该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电子财务数据,并组织人员进行分析。

在分析核对企业的电子财务软件数据时,稽查人员发现,该企业电子财务软件的“仓库管理模块”、“销售管理模块”存在已销售出库但未在当期开票的情况。稽查人员进一步分析企业的财务工作流程发现,只需在财务软件的“销售管理模块”中过滤出“已审核”未“钩稽”的销售出库电子记录,就能掌握企业的已出库未开发票情况。按照这个思路,该局对相关电子财务数据进行过滤,共过滤出28条销售出库电子记录,含税销售额377563元。经核实,这些电子记录的原始凭证为该企业今年2月已销售出库但未开具发票的单据。目前,该企业已补缴增值税54859元,并缴纳了0.5倍的罚款及滞纳金。

刘卫东说:“利用企业的电子财务数据,稽查人员查结这个案子只用了20天时间。”

据统计,今年1月~7月,安阳市国税局已通过分析企业电子账务数据直接开展稽查评估41户企业。其中,超市等商业零售企业18户,查补入库税款201万元。通过评估,有效地增加了商业零售行业的税收。同期,全市商业企业共入库税款51319万元,同比增长12%,增收6158万元。商业零售行业的增值税税负也由年初的0.51%提高到了1.4%,比全省同行业平均税负高出0.3个百分点。

另据了解,在应用企业电子财务数据的同时,该局还及时规范了企业会计核算软件备案和变更工作。今年1月~7月,全市共有307户企业就其使用的会计电子核算软件重新向该局进行了备案登记,76户企业就会计核算软件使用情况进行了变更登记,使该局掌握了企业真实的财务软件使用情况,为下一步拓展企业会计核算软件分析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关阅读:

纳税评估稽查案例:汽车配件企业 篇6

山东省莱州市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于2000年10月18日登记注册,为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从事汽车刹车盘的制造销售,产品部分外销,增值税实行免、抵、退,获利年度为2003年。

行业预警及案头分析

莱州市国税局基层分局税收管理员按季度对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经营数据进行采集,并录入外企所得税纳税评估行业指标预警系统后显示,该企业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成本利润率、投入产出率、产值工资率、材料用废比、材料能耗比等7项主控指标均为红色预警。

企业所得税申报信息和外企所得税纳税评估行业指标预 警系统显示,该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及指标情况如下:2005年度申报主营业务收入10333005.63元,主营业务成本9841807.98元,主 营业务利润491197.65元,营业费用869141.12元,管理费用520985.91元,财务费用96560.66元,利润总额 -1001605.76元。

评估疑点分析

税收管理员经过采集得到如下基础数据:2005年耗用生铁1125490公斤、废钢1088800公斤、废盘12570公斤、锰铁33930公斤、锡 铁硅铁43360公斤,合计投入原材料2304150公斤,焦炭518433公斤,产成品期初库存10000公斤,本期入库1660000公斤,期末库存 104000公斤。

外企所得税纳税评估行业指标预警系统的各项指标是:销售利润率-9.7%,低于同行业6%的利润水平;企业销售成本利润率-10.2%,低于同行业的12%;材料能耗率为25.5%,高于同行业的20%;产值工资率为11.6%,高于同行业的10%;投入产出率为70.88%,低于同行业的80%.根据异常指标及行业特点分析,该企业经营期间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该企业销售利润率-9.7%,低于正常指标,可能存在少计收入,成本、费用不实的问题;

2.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产生部分下脚料——铁屑,可能存在销售下脚料未作销售的问题(铁屑是机械加工行业的必然产物);

3.企业产值工资率高于正常指标4.6%,可能存在多列支工资问题;

4.企业焦炭耗用率超过正常指标4.5%,可能存在多列成本问题。

约谈举证

针对以上问题,税收管理员对企业的财务负责人进行约谈,就企业用废钢占主要原材料的比例、加工过程产生部分下脚料———铁屑的比例和销售情况、企业工 人工资发放情况及工资水平、投入主要原材料产出产成品数量的比例、购进焦炭耗用情况及吨耗指标等疑点问题让企业进行举证。在举证过程中,企业财务负责人承 认企业指标存在异常,但强调这是企业管理的原因,对具体问题没有提供具体数据和合理的解释,对疑点问题所形成原因的举证也经不起推敲,不能消除疑点。于是 税收管理员限期企业进行自查,报送自查报告,并告知企业对自查自纠和评估查出问题的处理办法。

自查及评估结果对企业自查情况评估人员调查落实如下:

1.材料用废比:正常指标是55%,企业的该项指标是1088800÷2304150×100%=47.25%,低于确定的正常指标,属正常情况。

2.材料能耗比:正常指标是18%以下,企业的该项指标是518433÷2304150×100%=22.5%,通过核查发现,企业当年为减半期第一 年,而免税年度产品能耗率为15%.经过测算发现,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一是两年的结转成本方法不一致,免税年度使用后进先出法,减半期使用移动加 权平均法。二是上年度购进并耗用焦炭103686公斤未及时取得发票,会计人员未按财务制度规定估价入库结转成本,而是在当年取得发票后直接计入成本,造 成减半期多转成本282750.00元。对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3.投入产出率:正常指标是80%以上,企业的该项指标是全年投入原材料2304150公斤;产出的总重量为产成品1660200公斤(账面数),其 中外购产成品27050公斤,产出比=1633150(1660200-27050)÷2304150×100%=70.88%,低于确定的80%的指 标。经核实企业有395吨的下脚料———铁屑销售未作销售,销售价格平均数为1970元/吨(含税),计778150÷1.17=665085.47元,未入账申报纳税,企业应调增2005年度利润665085.47元,补缴增值税113064.53元。

4.销售利润率:正常指标是6%左右,企业的该项指标是-9.7%,通过销售明细账同类产品价格比对,发现公司产品销售给国内关联企业1025吨产品,价格为6325元/吨,低于销售给非关联企业销售价格747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65675.00元。

5.产值工资率:正常指标是10%,企业的该项指标是工资额1144407元÷产值9865580元=11.6%,比正常比例高1.6%,经与企业车间工资计算单、实际工资发放表核对,发现多列18人工资174031元,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上一篇:对构建农发行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思考下一篇:梦想教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