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韵中学生散文

2024-06-06

夏韵中学生散文(共5篇)

夏韵中学生散文 篇1

夏韵中学生散文例文

骄阳似火,这个夏天将热发挥到了极致,似乎核聚变并不能满足他的炙热之心。春有春的姹紫嫣红,秋有秋的金华秋实,冬有冬的银装素裹,夏有夏的热情似火,有夏月蝉歌的美妙,他也有风雨后见彩虹的展露。夏,别有一番风韵。

刘禹锡辟常人之好。说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引得诗兴勃发。陶渊明独爱菊,居于隐逸。但在我的眼里夏不是大部分人眼中的“咄咄逼人”,而别有韵律。我们阻止不了夏的热情。他带来了比春天更大的生机,就连多种冷血动物也出来感染一下他们所缺的热血沸腾。夏的蝉声,不再是无停止的聒噪,而是夏的协奏。夏有磨难的过程,有见证风雨后的真谛,夏有月光最为皎洁。夏的夜最为热闹,满塘荷花,蛙声一片。天边满天星斗,似仙人在博弈,布局如此精巧。夏也是流星雨最多的一个季节。许愿的季,可见的无限慷慨热情。

夏季,有冰淇淋的无限诱惑,有感性的召唤,也有海湾对你的呐喊。这个充满着童趣的.季节。夏天在小溪旁边钓龙虾,钓鱼儿,都有着夏的愉悦。夏,没有春的那番骄奢,没有秋的那番落舞,没有冬的那番凛冽。夏的韵味,是欢乐的快调,D调音。夏的昼是如此的火烈,而夜又是如此的安详谐音,昼有蝉歌,夜有蛙声,夏的生命从不停息,夏的歌声亦是神秘,是的出土后的生命呐喊,是游乐一天后的家族演唱,是夏所拥有的韵味,让我倒戈。

夏的雨。更是下得酣畅淋漓。他极少有毛毛细雨,即使细雨轻抚也会波无烟。他下得磅礴,下得倾盆。伴着电闪雷鸣,气势庞大,霹雳震耳,如滴滴荷花绽放在各类万物之上,又是一场交响曲。它不如春轻轻的走来,也不如秋悄然离去。它来得轰轰烈烈,走也轰轰烈烈。

夏的韵味,就是一篇华章。奏响华夏,热情气浪翻滚四海神州。夏之韵,微微情动我的心弦,让我爱上了这独特的你—夏。

夏韵中学生散文 篇2

一、重在朗读

首先, 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 应该进行情绪、情景的渲染, 对文章所寓情感产生的背景、作者彼时思想、心境及文章所含基调, 要用简括而传神的语言给以描述, 从而锻造出一个与朗读的语调、情感适合的语境, 这就急需语文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文化底蕴和语言运用的能力。这些是教学引导的需要, 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需要。

其次, 对语调语势的选择很关键, 针对不同感情基调的作品, 确立朗读的基调。一般的说, 哀怨低婉者, 要求环境的静.语调的舒缓、深沉;情感的真挚、恳切而不张扬。如《背影》、《荷塘月色》、《海燕》、《故都的秋》、《幼学纪事》等类类作品多是抒细若游丝、腻如油脂的幽情。

再次, 注意朗读的节奏, 将时间的连续和节拍的间隔合而为一, 读出或富于动感、或体悟宁静, 或快乐、或哀伤, 或惆怅徘徊、或欣喜若狂。散文是美文。可以说, 一篇优秀的散文, 通过朗读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与天与地、与山川草木、鸟兽虫鱼, 乃至与人自己内心的对话, 其真挚高洁的情怀和深刻的睿智, 常给人以真善美陶冶和思想启迪。

二、把握“神眼”

思想家王夫之曾说:“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 谓之乌合。……寓意则灵。”我们在教授和阅读散文时, 尤其要把握“神眼”, 即把握散文思想内容的精髓。“形散而神不散”, 是散文的美学特征之一, 能否牢牢地“摄”住散文那“不散”之神, 是把握散文美的第一关。一般说来, 鉴赏状物抒情或寓情于景的散文, 要摄住作者状物的目的、绘景的目的, “摄”住作品采用“言此意彼”、“咏物喻人”手法的原因。读叙事散文和游记散文, 要“摄住”浸透在叙述之中或借助某种物象而表现出来的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摄住”了这样的问题, 就“摄”住了散文的“神”。如欣赏《白杨礼赞》, 如果我们“摄”住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就“摄”住了作品的“神”。可以看出, 立意在散文中的重要地位。把握住“意”, 也就能够把握住散文的“神眼”。

三、体悟真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 真情是散文的一大魅力之所在。散文的美, 不仅是作者心曲自然而然的喷涌, 还要有所借助和依傍。正如“一切景语皆情语”。真情往往不是直接抒发, 或寓抒情于叙事, 或寓抒情于状物, 或寓抒情于绘景, 使情感深沉真挚, 情景谐合, 达到真情、深情、诗情的辩证统一。总之, 情与景、情与形象是分不开的。情是景的魂, 景是情的形。散文的形象, 是作者抒情言志的载体。作者或爱或憎、或喜或悲、或怨或怒, 无论显隐, 总要通过形象, 寄托自己的某种感情来感染读者。领会了作者的情感变化及其脉络, 不但与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而且为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提供了依据。

四、感受大美

散文是美文。领悟和感受散文的美是散文教与学中的重中之重。首先, 品味散文的形式美。在审美欣赏的过程中, 读者一般都是从形式的感知入手, 通过想象和联想, 达到美感的形神交流, 最后和作品的感情发生共鸣。散文的形式美, 包括多方面:语言文辞美、表现手法美、结构美等。有的作家极为重视美文的结构艺术。它们有的像扇面画幅, 咫尺之间, 烟波云海, 意境深邃;有的像苏州园林, 方圆几亩, 峰回路转;有的谈古论今, 言近旨远;有的曲径通幽, 别有洞天……总之, 散文的结构, 千变万化, 没有定规, 正所谓行云流水, 随物赋形, 美不可言。为此, 我们应该着眼于作者思想感情的波澜。

其次, 感悟散文的内容美。散文再现的生活美, 表现的情感美、哲理美, 以及再现与表现相统一而形成的意境美, 就是散文呈藏蓄状态的内容美。散文和其它文学类别一样, 反映社会生活, 既要再现客观对象的形神状貌, 又要表现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 是再现和表现的统一。因此, 欣赏美的散文, 就要把握再现的生活美、表现的情感美和哲理美。再现的美与表现的美谐合, 就构成了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的意境美。它是多方面的, 如形象美、色彩美、音乐美、含蓄美。

再次, 享受散文的风格美。散文的风格美是散文作品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艺术美。有的如大江东去, 波澜壮阔;有的如小桥流水, 明月清风;有的如浓桃艳李, 怡红扶绿;有的如疏梅浓竹, 苦艾寒芹……对于具体的某一作品, 欣赏者首先要根据其作品内容与形式上的特点, 将它判断为阳刚美还是阴柔美。如果是用雄浑的笔墨, 豪迈高昂的格调来描绘轰轰烈烈的生活场景和大波大浪, 表现叱咤风云的英雄人人物的生活片断, 渲泄作者奔放激越的情感, 使读者产生惊奇、狂喜、赞叹等大起大落的心理情感反应, 那么, 这样的散文风格就属于阳刚美;如果是用优美细腻的笔墨, 委婉柔和的色调来表现日常生活的细波微澜和自然界中柔美的景象, 给读者带来一种平缓、亲切、随和、舒坦、闲适、宁静、愉快等心旷神怡的心境, 那么, 这样的散文风格就属于阴柔美。

夏韵作文400字 篇3

终于,那沉闷的气氛被打破,迸溅出一股股拒绝不了的热情。时机还未熟透,当夏携着豪迈飞奔而来时,人们的心正撞着肋骨,撞得又重又响。已经按奈不住了,索性扯掉长长的毛衣,换上一身清凉。夏见了,在空中放声大笑。

那种激情也在植物中荡漾开来。夏是慷慨的,它毫无保留地把阳光送递,把甘露奉献。夏走过森林业――叶子茂盛,枝干粗壮。走过花圃――百花争艳,布满生机。走过田野――麦香四溢,农民欢乐。夏见了,在角落欣慰欢笑。

虽然白天是很热闹,但晚上的夏却很安静。它从一个爽快的英雄好汉摇身一变成了贤惠温柔的女子。它像美丽多情的女郎,正安抚着它的情人的心。它又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正哄着孩子安然入睡。夏夜的胸怀宽广,却总是充盈神秘。夜里有许多明亮的星星,它们调皮地眨着眼睛,在夏夜怀里尽情嬉闹。一幅和谐的画面诞生了。夏见了,在一旁神秘微笑。

当你抬起头沫浴阳光时,请别忘了这是夏的慷慨捐赠,当你身着一身清凉来到街市上时,请别忘了这是夏的高昂激情,当你携着伴侣在花间扑蝶,在月下谈心时,请别忘了它们都是夏的孩子。当夏随之远去时,请别伤感,因为时过不久,它又将到来,并且带着一些新的感受……

夏韵中学生散文 篇4

一、寻题眼, 窥一斑而见全豹

众所周知, 散文文题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文题一样, 是文本的眼睛, 犹如人心灵的窗户, 投射出文本的主旨与灵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如此。教学时, 引导学生紧扣文题启动多向思维思考推究文题, 如同引导学生窥一斑而见全豹, 不但能够引导学生从文题中探知全文的主要内容信息, 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理解、品鉴、比较鉴赏文本的浓厚兴趣, 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分析能力、思辨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可谓一举多得。所以, 教学此文时, 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引导学生从文题处开始质疑探究, 继之引导学生渐进阅读、品鉴文本之佳境。比如, 我们可以紧扣文题设计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释疑:

1. 从文 题 来 看 , 作 者 写 了 童年时在哪两个地方的不同生活?

2.请了解作者在百草园与在三味书屋的生活状况如何?

3.请猜猜作者更喜欢在百草园的生活还是三味书屋的生活?并说说其中的理由?

4.可以从文题中猜出这篇散文的写作顺序吗? 理由何在?

如此, 则在引导学生对文题具有层递性的质疑、释疑过程中, 既帮助学生学会了逐层质疑、释疑的文题解读方法, 还培养了学生观题生疑的多向思维惯性, 提升了学生有效质疑、释疑的能力,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抓关键, 有效质疑释疑

抓关键就是引导学生紧扣文本中的关键性词语或语句进行质疑释疑活动。比如紧扣课文中最能概括中心、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最能表现人物性格、最能概括景物特征、最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和变化等关键性词语或语句进行质疑释疑。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无效发散和漫无边际, 可以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学习时间之内对文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高效率地质疑释疑活动, 帮助学生发现有探讨、研究价值的问题,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探究与审美体验, 通过主动质疑、积极探究、互相交流、科学释疑等阅读品鉴活动, 提升对文本的理解与品鉴品位, 继之构建高效、精彩的散文阅读教学课堂。

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熟读深思、基本了解文本大意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紧紧扣住文本中“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我对他很恭敬, 因为我早听到, 他是本城中极方正, 质朴, 博学的人”“、他是渊博的宿儒”“、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 虽然小, 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 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等关键句进行质疑释疑, 以此加深学生理解文本中所表现的鲁迅对寿镜吾先生的尊敬以及文本中所表现的少年鲁迅对美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三、个性品读, 启动多向思维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时, 应注重引导学生细读深品文本, 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阅读、鉴赏文本的思维活动与情感体验中, 加深对文本的认知、理解与体味, 并产生具有个性化的感悟, 获得美好的情感熏陶, 享受愉悦的审美体验。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在教学散文时, 我们务必要在有限的45分钟之内留白8- 10分钟引导学生细读深品文本, 并引导学生把每次细读深品文本时获得的心得体会形诸于文字记录在读书笔记中, 以此作为检验阅读文本时逐步提升的、与众不同的文学作品鉴赏水平的依据。

比如, 教学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在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的过程中, 笔者引导学生联系学术界对这篇文章主旨的不同观点进行具有个性化的理解、认知、感悟、辨识与缜密论证、畅所欲言等, 结果, 很多学生不仅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深刻的见解, 还能够自圆其说。

夏韵中学生散文 篇5

1 诗歌教学中人文内容的挖掘和人文素养的培育

诗歌是各民族文学最初的和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 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 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 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 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 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现实生活;第二, 抒情言志, 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 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 语言精炼、富有表现力, 具有强烈的音乐性。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他把诗的教育作用归为兴、观、群、怨、事父、事君、多识七个方面, 涉及到思想政治、情绪美感、社会生活和知识修养。所以孔子又说:“不学诗, 无以言。” (《论语·季氏》) 可见, 孔子是很重视诗歌对个人素养的影响的。

从古至今, 诗人们张目人间, 寄情世外, 漱涤万物, 牢笼百态, 人情物理, 体察入微, 或醉或醒, 或执著或洒脱, 或沉郁或飘逸, 或振拔或淡远, 风情万种, 千古流芳。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这些精神养料, 对于了解自然、认识社会、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铸就人文精神具有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作用。例如《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 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钱塘湖春行》《山居秋暝》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自然风貌, 大好山河。从这些诗中, 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物, 同时还能受到诗人热爱自然的深沉感情, 以及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的感染。杜甫的诗《兵车行》, 篇幅不长, 但深刻地、高度概括地揭露了大唐帝国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从此诗中, 我们不仅能够认识到战争是社会动荡、人类受难的根源, 同时还会被诗人那忧国忧民, 充满悲愤与同情的深沉情感所打动。

我们知道,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 长于抒情是其特点之一。优秀的诗歌常常是在诗人感情沸腾、思绪驰骋的情况下写成的。诗歌从创作的角度说, 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我们指导学生阅读诗歌, 正是希望他们通过诗人对瞬间事物、情感的把握, 将自己的情感经验, 与诗歌中的情感经验进行比较, 引起心灵的共鸣, 或以补充自己情感经验的不足, 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 体验到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在鉴赏诗歌时, 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捕捉意象, 体会意境, 借助联想和想象, 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艺术空间, 聆听诗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命最真切的诉说, 对接诗人最丰富、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 享受凝聚人文关怀, 最具人文精神的美趣。例如自然中的“月”常常成为诗人笔下的咏怀意象, 仅从这天地间的一轮明月, 我们就能读到自然、社会、人生。李白将它当作知心的伴侣 (《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 苏轼通过它来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与激励 (《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张若虚借助它来表现亲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 (《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 柳永却因它触目伤怀 (《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当读到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我们会感受到诗人通过对海棠绿肥红瘦这一意象的描写, 用委婉的问答轻轻地流露出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 抒发了一种复杂的感伤情绪。在狄金森的《篱笆那边》 (篱笆那边, 有草莓一棵……他也会爬过去, 如果, 他能爬过!) 一诗中, 面对篱笆那边鲜润的草莓, “我”爬过去又有何妨?只因为草莓真甜, “我”为什么不能听凭心的召唤呢?我们感到, 诗人狄金森要告诉我们, 顺应天性就是最基本的行为规则, 上帝已经垂垂老矣, 否则他不会如此冷漠、教条, 听凭心灵的呼唤、与“真我”同行才是这个世界颠扑不破的真理。

自然、社会、人生在诗人的笔端显现, 理性、意志、情感在诗歌的诗句中流淌。美学家朱光潜说:“诗人的本领就在于见出常人所不能见, 读诗的用处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 见出我们所不能见, 这就是说, 觉到我们素认为平凡的实在新鲜有趣。”让我们爱诗、读诗, 让我们跟随诗人在诗歌的海洋中吟咏性情, 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精神, 在人文文化的深厚土壤上放飞心灵。

2 散文教学中人文内容的挖掘和人文素养的培育

散文是稍晚于诗歌出现的一种文体。散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有着不同的含义。我国古代, 为区别于韵文、骈文, 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 包括史传、论说、小说、游记、小品文等在内, 一律称之为散文。现代散文, 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它短小精悍, 取材广泛, 可以反映社会生活中任何有意义的事物;自由便捷, 千姿百态, 可以像诗歌那样直接抒发作者的强烈感情, 又不必讲求韵律;能像小说那样叙述事件, 塑造形象, 多方面刻画人物性格, 又无需结构完整的故事情节;可以像戏剧那样表现矛盾冲突, 又不要求时间空间的高度集中;还可以像论说文一样说理议论, 但不一定运用抽象概念和论证。写人, 记事, 绘景, 状物, 不拘一格;叙述, 描写, 抒情, 议论, 兼采并用。具有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力。由此可见, 散文具有选材范围广阔, 结构自由灵活, 表现手法多样的特点。正因为这样, 它对古今中外的各种人物、事件、自然景物、风土人情, 无不可以随意撷取。它既可以选取具有广阔社会内容的重大题材, 也可以选取具有一定意义的生活小事。然后以最灵活、最自由的形式, 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的表现手法, 甚至把几种表现手法融合在一起, 来表现作者在关注自然、社会、人生时受到的感动和启发, 并揭示其自然规律、社会意义、人生哲理。散文正是以自由的形式、优美的语言, 迅速地反映生活, 亲近地关照人生, 散发出人文精神的光辉, 影响着我们的人文素养。

中国古代散文中, 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例如读到《论语》《孟子》的章句, 里面所蕴涵的克己复礼、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直磊落、自强不息、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人定胜天、爱好和平、反对分裂……这些不仅是我们个人立身处世、做人修养的原则, 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 我们不但要继承, 还要发扬光大。《庄子》的散文中充满了自由、平等、独立、和谐等人文因子, 这些智慧针对现代中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也不失为一副良方。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我们又怎会不为屈原那“正道直行, 竭忠尽智”“举世皆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尚人格而深深打动, 油然而生崇敬之情。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的那种身处逆境却能“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又让多少人而为之振奋。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借项脊轩的兴废, 来写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 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让我们感到生活其实就是那么平凡而真切, 人类的情感就是那么自然而亲切。

现当代的散文作品, 同样也是充满民族风俗、伦理、审美和思辨的活力, 集民族智慧之大成, 是一个个活泼的生命, 是作家倾全部生活积累和心血所作, 当然也是作家思想和人格的魅力所在, 是他们人生的升华。在这些作品中, 我们又得到怎样的启示呢?朱自清的《背影》, 作者写父亲为“我”买橘子时, 用“蹒跚”一词来描写他的体态, 实际在这里作者用这样一个词不仅写出了老境颓唐半生惨淡的父亲对儿子厚重的爱, 也表现了儿子对父亲一生坎坷、困顿的怜悯及未能尽孝敬之责的愧疚。父亲蹒跚的背影远去了, 去得沉重, 去得拖沓, 而在那蹒跚的背影中包含着作者多少挥之不去的苍凉和悲切啊!孝敬父母, 疼爱子女,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背影》的根本思想内容, 这也是《背影》一文人文性或人文精神很重要的内涵。在读鲁迅的《藤野先生》《<呐喊>自序》等文时, 我们发现有一件事被反复提及。那就是:鲁迅到日本学医, 从幻灯片上看到日俄战争期间, 中国人做俄国人的侦探, 被日本人捕获, 要枪毙了, 却有一大群中国人在围观。足见此事对鲁迅刺激之深, 以至后来促成了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道路的重新选择。这里表现了鲁迅一种持续而深入的思索, 这烙印于心灵深处的一个历史教训, 简直梦萦魂牵, 表现了鲁迅对民族命运的一如既往的关切, 同样也是深厚的民族文化历史的积淀, 这种忧患意识和炽热情怀, 正是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这也正是鲁迅作品中不容忽视的人文性。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花未眠》一文中写道:“凌晨四点醒来, 发现海棠花未眠。”我们是否能够从凌晨醒来, 在那些意味着作者灵与肉的散文作品中, 发现那无限的人文理趣呢?

摘要:本文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诗歌、散文两个方面来探讨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容, 以此呼唤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回归, 希望人们重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语文,诗歌,散文,人文

参考文献

[1]易健.文艺学原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2]丁纯, 王弋丁, 向彤, 等.文学理论基础.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

[3]徐志锐.周易大传新注.齐鲁书社, 1986.

[4]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5]黄志浩.古代诗词创作与鉴赏.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新闻宣传口径执行下一篇:坏账准备情况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