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主管期刊

2024-08-13

中国社科院主管期刊(通用8篇)

中国社科院主管期刊 篇1

《中国城市经济》杂志征稿启事 《中国城市经济》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综合类国家级大型期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的国家级重要期刊。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085/F,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8—9721,邮发代号: 2-549。

《中国城市经济》刊登范围涉及经济金融、工程建筑、经营管理、理论创新、财会审计、教育教学、科学技术、行业创新等各类学术稿件。具体征稿事宜说明如下:

一、征文形式与要求

(1)论文要求:论点新颖,论证充分,结论可靠;条理分明,行文简练,用字规范;篇幅以四千字以内为宜,上交电子文件(word格式)。

来稿须为未经公开发表的学术论著,本刊反对一稿多投。根据著权法的有关规定,编辑部对来稿有权做文字性和技术性的修改、删减。如有特殊情况请在稿件附言中注明。

(2)论文格式: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地址及邮政编码、内容提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二、投稿及联系方式

(1)邮政地址:北京海淀区车道沟8号居安写字楼428楼

(2)联系编辑:陈兴华吴 彤

(3)电子信箱:zhongguocsjjzz@sina.comzhongguocsjj@sina.com

(4)联系电话:010-80966890QQ:896958366

三、论文发表说明

投寄论文经本刊编辑部审阅通过后,将在《中国城市经济》杂志上公开发表。每篇论文收到后一周内给予答复(敬请及时询问,以防耽误),论文发表后,本部向每位作者赠送当期样刊,以便使用。

注意:所投论文,文责自负。

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官方网站:

《中国城市经济》

杂志社

中国社科院主管期刊 篇2

2009年7月, 煤炭工业《工矿自动化》杂志编辑部收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颁发的关于《工矿自动化》杂志被评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的证书。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采用十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与专家评议推荐相结合的方法遴选确定, 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由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受科技部委托完成, 因此, 它是目前国内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又由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更新周期短, 因此, 它较之其它核心期刊目录更能反映期刊近期的发展动态。

中国社科院主管期刊 篇3

此外,美国《西雅图邮讯报》(147年历史)《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02年历史)等一批百年报纸停止发行印刷版,其产业发展的乏力,已经让人相信不久的将来,多数纸质报刊将渐渐消亡。

信息传播载体和技术的变化与读者阅读习惯、阅读需求的变化相互作用,把期刊业带入了一个复杂多变充满挑战的新环境。不论是主动选择转型还是被动渐进的演变,传统期刊都不可避免地与数字出版相关业务捆绑在了一起。

纸质期刊的发展趋势如何?从期刊国际发展趋势透视中国期刊前景如何?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不容忽视。

内容依然是发展核心

从美国媒介数字化进程经验观察:内容生产是传统期刊的核心业务和优势所在,是获得市场认可形成品牌效应的源头,数字化条件下,期刊内容生产和传播机制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内容作为期刊核心价值的地位没有变,在海量信息快速传播和及时互动的数字化环境里,读者尤其需要高品质的阅读体验。作为内容提供方的期刊,应该始终把内容编采放在首要位置才能在数字化进程中把握主动权。

另外,美国作为世界上走得快、做的最多的国家,其所发生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正面、积极的应对措施:没有一刀切的办法或者说神仙药,出版商还要做很多工作,根据他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观察市场情况,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还有读者的需求,必须要让读者可以全天候读到你的东西。如果不能够提供这样的服务,读者就不会喜欢你的出版物。

还有高质量的报道,也非常关键。如果是一个实务杂志的话,就必须注重互动,因为读者愿意支付额外的费用来购买他们喜欢的互动性的内容。

赢利模式的改变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应用理论研究室主任徐升国的观点是,“从国内纸媒的赢利模式来看,一般主要是靠广告赢利加上少量的发行收入构成。这部分少量的发行收入,并不足以对冲相应的内容生产及供应的成本。所以,我们可以大致认为,国内的纸媒并不是直接靠对内容收费实现盈利的。而当阅读纸质载体的读者日渐稀少后,这种原有的赢利模式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所以,纸媒的赢利模式重构,就成为了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紧迫性话题”。

而国际期刊联盟主席阿让-普瑞先生认为:数字化可以有非常好的机会,让广告商还有其他行业从业者可以使用相应的软件扩大传播。这就使得新媒体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媒介,加强了广告商和读者之间的联系。这在传统印刷方法当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他还举例说明:《每日电讯报》的摄影师拍了一张英国的安德鲁王子和他女友的照片,他们告诉读者,如果你想知道安德鲁王子的亲密女友是谁就要花钱买这个照片,结果他们每下载一次要收取70美分,结果下载了超过15万次。人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这种新的赢利模式是传统期刊所不具备的。

要把数字革命看成机遇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数字技术可以让期刊机会无穷。

数字技术可以让期刊和年轻人紧密联系,因为趋势很重要,年轻人很难建立起品牌的忠诚度,特别是新闻方面的忠诚度,而他们也是利用各种数字能力来满足他们对于内容方面的需要。但年轻人希望更快捷地获得信息,而且希望能够通过社会网络、社会媒体,包括评论、网站发帖知道一些内容,有很多类似用户生成的内容,也希望有很多争论。他们比较喜欢的东西是音乐、体育、时尚、职业发展、教育等等相关话题。

英国经济学家查尔斯·汉迪认为:数字化的浪潮正在强烈地冲击着传统出版业的堡垒。网络内容范围及传播速度的改变将颠覆现在的出版产业模式,带来信息行业的“去物质化”和“去中介化”。不再需要纸媒的中介作用。

数字化的方法就可以更便宜地实现全球化的战略。因为如果要想抓住海外读者的话,用传统方法成本非常高。

再打造一艘新的战舰

这就像当年电话的发明带动了接线员、电信业等一批新工作、新产业的发展,电脑的发明带动了软件、信息服务等一批产业的发展,今天的纸介质出版业也将经历这场变革。成功,则将带来一个新行业、新工作的诞生。

这就像再打造一艘新的战舰,会带给纸质期刊一个新的希望。无论国际、国内的趋势都是相同的。

宝洁中国人力资源部主管 篇4

参与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为重大人事决策提供建议和信息支持;

组织制定、执行、监督公司人事管理制度;

协助人力资源总监做好相应的职位说明书,并根据公司职位调整需要进行相应的变更,保证职位说明书与实际相符;

根据部门人员需求情况,提出内部人员调配方案(包括人员内部调入和调出),经上级领导审批后实施,促进人员的优化配置;

与员工进行积极沟通;

制定招聘计划、招聘程序,进行初步的面试与筛选,做好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等;

根据公司对绩效管理的要求,制定评价政策,组织实施绩效管理,并对各部门绩效评价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及时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使绩效评价体系能够落到实处,并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制定薪酬政策和晋升政策,组织提薪评审和晋升评审,制定公司福利政策,办理社会保障福利;

组织员工岗前培训、协助办理培训进修手续;

配合人力资源总监做好各种职系人员发展体系的建立,做好人员发展的日常管理工作;

完成人力资源总监交办的其他工作。

任职资格:

教育背景:

◆人力资源、管理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培训经历:

◆受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劳动法规、财务会计知识和管理能力开发等方面的培训。

经验:

◆5年以上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经验。

技能技巧:

◆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系统的了解和实践经验积累,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才的发现与引进、薪酬设计、绩效考核、岗位培训、福利待遇、公司制度建设、组织与人员调整、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等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对人力资源管理事务性的工作有娴熟的处理技巧,熟悉人事工作流程;

◆熟悉国家、地区及企业关于合同管理、薪金制度、用人机制、保险福利待遇和培训方针;

◆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及相关的人事管理软件;

◆较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态度:

◆对人及组织变化敏感,具有很强的沟通、协调和推进能力;◆高度的敬业精神及高涨的工作激情,能接受高强度的工作,工作态度积极乐观;

◆善于与各类性格的人交往,待人公平。

岗位职责:

1、人力资源战略、体系: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全面统筹规划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包括为公司主管以上的管理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做好接班人的梯队建设;并依据战略组织制定及监督实施公司人力资源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计划、实施细则和工作流程,以健全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保证人力资源工作有效支撑公司各部门业务目标的达成,提高公司人均效率;

2、招聘: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目标,制定人力资源规划,采取多种方式拓展人员招聘渠道,规范招聘流程,并参与对关键岗位应聘人员的面试筛选,提高招聘质量,降低招聘费用,确保公司的人力资源存量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3、培训: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通过挖掘、分析培训需求,制定并组织实施员工培训计划,组织技能考核鉴定,监督培训效果评

估,合理控制培训费用,确保员工的培训覆盖率及培训满意度达到公司要求,提升公司的人力资源质量,支持业绩目标的达成;

4、考核:根据公司的业务导向,制定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落实考核指标并监督执行,统计考评结果,管理考评文件,做好考评后的绩效改进、沟通及不合格员工的辞退;根据绩效与工资挂钩的规定,协助业务主管审核各职能部门的奖金或提成分配方案;以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

5、薪酬福利:跟踪业界薪酬水平,结合国家福利政策,制定激励性的薪酬福利制度及方案,审核员工每月的工资数据,监督员工社会保障福利的发放;组织提薪评审及晋升评审;确保稳定和激励员工队伍,合理控制人工成本;

6、组织文化与结构:根据公司战略与历史发展,结合行业特点,通过制度流程建设与业余活动的开展,塑造、维护、发展和传播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根据公司业务发展情况,负责拟订组织结构设置或重组方案,以支持工作流程效率的提高;

7、劳动关系:依据公司的用人规定,负责员工劳动合同的签订和管理工作;及时处理公司管理过程中的重大人事问题,就公司重大人事任免事项提供参考意见;受理员工投诉,代表公司处理

劳动争议、纠纷或进行劳动诉讼;确保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公司良好的雇主形象;

8、部门管理:负责部门人员的队伍建设,选拔、培训、考核本部门员工;负责部门内的工作任务分工,指导员工制定阶段工作计划,并督促其执行;负责控制部门预算,降低费用成本;确保培养高效的员工队伍及部门业务目标的达成。

任职条件:

1、教育背景:计算机、人力资源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工作经验:五年以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至少两年同等管理岗位工作经验。

3、知识/技能: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各部门运作、行业背景知识,能够独立解决比较复杂的人事管理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等,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

4、素质要求:

1)人际理解与沟通能力:善于制造机会去接触和了解他人,把握别人的态度、兴趣、观点和行为方式等,理解他人思想和行为

背后的原因,准确判断周围环境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并且能够通过倾听与观察预测他人的反应;

2)组织意识:了解组织中正式的权力结构、运转方式、主要人物的职权范围,掌握组织中非正式的结构及组织的氛围和文化,知道组织中真正的关键角色及组织中的运作和决策模式,并且能了解组织内部的人际矛盾和政治斗争,具备在复杂的组织结构和政治生态中判断人们之间相互依赖、合作或斗争等微妙关系的能力;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 篇5

代码 刊名

001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00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003 基础医学与临床

004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005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006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007 中草药

008 药学学报

009 中国药学杂志

010 中医杂志

011 癌症

012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013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014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015 北京医学

016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017 病毒学报

018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019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020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021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022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023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024 广东医学

025 广东药学院学报

026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027 广州医学院学报

028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029 贵阳医学院学报

030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031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032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033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034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035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036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037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038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039 华西药学杂志

040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041 江苏医药

042江西医学院学报 043解放军医学杂志

044 解剖学报

045 解剖学杂志

046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047 昆明医学院学报

048 免疫学杂志

049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050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51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52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053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054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055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056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057 现代免疫学

058 复旦学报医学版

059 上海医学

060神经解剖学杂志

061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062 生殖与避孕

063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064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065 天津医药

066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067 卫生研究

068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069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070 心肺血管病杂志

071 药物分析杂志

072 医用生物力学

073 营养学报

074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075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076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077 针刺研究

078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079 VIROLOGICA SINICA

080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081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082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083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084 中国法医学杂志

085中国天然药物

086 中国公共卫生

087中国骨伤

088 中国海洋药物

089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090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091 中国抗生素杂志

092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093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094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095中国免疫学杂志

096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097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098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099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00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02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药理学通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111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12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14中国中药杂志

115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组织杂志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中华护理杂志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药材

肿瘤

124肿瘤防治研究

125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128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35临床检验杂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微循环学杂志

中国糖尿病杂志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141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42临床麻醉学杂志

现代医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

146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国药物警戒

148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卒中与神经疾病

临床皮肤科杂志

151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5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153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154 中华高血压杂志

155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156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57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158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59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160 中国急救医学

161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162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63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164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165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166 中国老年学杂志

167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168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69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170 中国卫生统计

171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172 临床外科杂志

173临床内科杂志

174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175 诊断病理学杂志

176 心脏杂志

177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78 肠外与肠内营养

179医学影像学杂志

180 口腔医学研究

181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82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183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184 临床放射学杂志

185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86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87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88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189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190 中国内镜杂志

191 NEUROSCIENCE BULLETIN

192 医学研究生学报

193中华男科学杂志

194 上海口腔医学

195 中国消毒学杂志

196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197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 中国防痨杂志

199 临床骨科杂志

200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1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 华西医学

203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4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5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6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7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8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9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10 中国男科学杂志

211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12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13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14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15 西南国防医药

216 中国疫苗和免疫

217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18 解放军护理杂志

219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20中国药房

221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22 中国肺癌杂志

223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24 创伤外科杂志

225 中国康复

226实用医学杂志

227口腔医学

228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29 新乡医学院学报

230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31 上海护理

232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33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34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35 护理管理杂志

236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37腹腔镜外科杂志

238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39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40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41 上海精神医学

242临床急诊杂志

243 血栓与止血学

244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45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46解剖学研究

247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48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49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50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51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52 中国心血管杂志

253 河北中医

254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55 上海中医药杂志

256广东牙病防治

257感染·炎症·修复

258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59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60 江苏中医药

261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62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63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64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65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66 肿瘤学杂志

267海南医学院学报

268 中国护理管理

269 心血管病学进展

270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71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72中国美容医学

273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74 浙江临床医学

275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76 现代临床护理

277 脊柱外科杂志

278 药学实践杂志

279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80 中西医结合学报

281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82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83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84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85 疾病监测

286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87 中国医院管理

288疑难病杂志

289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90 实用骨科杂志

291传染病信息

292 护理与康复

293浙江预防医学

294 医学研究杂志

295 癌症进展

296 医学动物防制

297世界中医药

298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99 世界临床药物

300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301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302 国际骨科学杂志

303 北京口腔医学

304临床肝胆病杂志

302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306护理学杂志

307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308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309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310 解剖科学进展

311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312 实用癌症杂志

313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314 药物生物技术

315 中华全科医学

316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317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318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319 内科理论与实践

320 中国中医急症

321 华南预防医学

322 药学与临床研究

323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324 中国卒中杂志

325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326 实用放射学杂志

327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328中国癌症杂志

329 毒理学杂志

330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331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332 医学临床研究

333 中国CT和MRI杂志

334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335 癌变·畸变·突变

336 中国中医药科技

337 局解手术学杂志

338 眼科新进展

339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340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341 徐州医学院学报

342山东中医杂志

343 四川医学

344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345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346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347临床心电学杂志

348 实用妇产科杂志

349上海针灸杂志

350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351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352 中南药学

353 中国针灸

354 外科理论与实践

355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356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357 医疗卫生装备

358 临床儿科杂志

359 放射学实践

360 热带医学杂志

361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362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363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364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365 北京中医药

366 中国药物与临床

367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368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369 生殖医学杂志

370天津中医药

371 循证医学

372 老年医学与保健

373 中国热带医学

374 陕西医学杂志

375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376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377 中国血液净化

378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379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380 检验医学

381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382河北医学

383 中国肿瘤

384中医正骨

385 中国医药导报

386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387 辽宁中医杂志

388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389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390 微生物与感染

391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392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393护理研究

394 环球中医药

395临床荟萃

396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397 国际消化病杂志

398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399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400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401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402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403成都医学院学报*

404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405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406 实用手外科杂志*

407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408 颈腰痛杂志

409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410中国医疗设备

411 中国妇幼保健

412 中医药导报

413 河南中医

414中医学报

415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416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417 肝胆胰外科杂志

418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419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420 肿瘤预防与治疗

421 甘肃中医

422实用老年医学

423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424温州医学院学报

425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426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427 武警医学

428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429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430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431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432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433 吉林中医药

434 新医学

435 医药论坛杂志

436陕西中医

437中国性科学

438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439 护士进修杂志

440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441 蚌埠医学院学报

442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443 中华耳科学杂志

444 四川中医

445 实用肝脏病杂志

446 中国新药杂志

447 食品与药品

448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449 中国病案

450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451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452 中国药业

453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454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455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456 齐鲁医学杂志

457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458 中医药通报

459 实用预防医学

460 中国病毒病杂志

461 武警医学院学报

462 眼科研究

463 中国全科医学

464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465 安徽医学

466 中国健康教育

467西北药学杂志

468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469 中国输血杂志

470 临床输血与检验

471 胃肠病学

472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473肝脏

474 人民军医

475中国医刊

476 浙江医学

477中医药学报

478 中国临床医生

479 广西医学

480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481 现代肿瘤医学

482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483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484 实用药物与临床

485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486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487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488医药导报

489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490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491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492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493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494 中国实验诊断学

495 临床消化病杂志

496 实用肿瘤学杂志

497 中国骨肿瘤骨病

498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499 中华中医药学刊

500 医学综述

501结直肠肛门外科

502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503法医学杂志

504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505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506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507 中国药师

508肝胆外科杂志

509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510 临床军医杂志

511 环境与职业医学

512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513 职业与健康

514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515 介入放射学杂志

516 实用肿瘤杂志

517放射免疫学杂志

518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519 河北医药

520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521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522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523 中国学校卫生

524 中华中医药杂志

525 中国医学伦理学

526儿科药学杂志

527山西医药杂志

528 中国医药导刊

529 中国数字医学

530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531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532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533 海南医学

534 临床误诊误治

535 中医药信息

536 东南国防医药

537 中国职业医学

538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539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540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541 精神医学杂志

542 腹部外科

543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544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545 眼科

546现代预防医学

547医学与社会

548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549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550中国临床医学

551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552 药学服务与研究

553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554 中国艾滋病性病

555 护理学报

556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557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558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559 皖南医学院学报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名词解释 篇6

1.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可测度期刊自创刊以来的学术影响力,是从信息反馈的角度评价期刊的基本指标之一。该项指标用期刊论文被引用的数量直接反映了期刊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

2.影响因子:国际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于1972年由E.加菲尔德提出。该项指标用论文平均被引率反映了期刊近期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具体算法为:

影像因子该刊前2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该刊前2年发表论文的总数

3.即年指标:为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具体算法为:

即年指标该期刊当年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 该刊当年发表论文的总数

4.自引率: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该刊本身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

5.他引率: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其他刊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

6.引用刊数:引用被评价期刊的期刊数,反映被评价期刊被使用的范围。

7.扩散因子:用于评估期刊影响力的学术指标,显示总被引频次扩散的范围。具体意义为该期刊当年每被引100次所涉及的期刊数。具体算法为:

扩散因子总被引频次涉及的期刊数100 总被引频次

8.学科扩散指标:指在统计源期刊范围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量与其所在学科全部期刊数量之比。

学科扩散指标引用刊数 所在学科期刊数

9.学科影响指标:指期刊所在学科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占全部期刊数量的比例。

学科影响指标所在学科内引用被评价期刊的数量 所在学科期刊数

10.被引半衰期:指该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被引半衰期是测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种指标,通常不是针对个别文献或某一组文献,而是对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文献的总和而言。

11.权威因子:利用PageRank算法计算出来的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的PageRank值。与其他单纯计算被引次数的指标不同的是,权威因子考虑了不同引用之间的重要性区别,重要的引用被赋予更高的权值,因此能更好地反映期刊的权威性。

12.来源文献量:指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发表的全部论文数,它们是统计期刊引用数据的来源。

13.文献选出率:按统计源的选取原则选出的文献数与期刊的发表数之比。

14.参考文献量:指来源期刊论文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数,是衡量该期刊科学交流程度和吸收外部信息能力的一个指标。

15.平均引文数:指来源期刊每一篇论文平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

16.平均作者数:指来源期刊每一篇论文平均拥有的作者数,是衡量该期刊科学生产能力的一个指标。

17.地区分布数:指来源期刊登载论文所涉及的地区数,按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计(不含港、澳、台地区)。这是衡量期刊论文覆盖面和全国影响力大小的一个指标。

18.机构分布数:指来源期刊论文的作者所涉及的机构数。这是衡量期刊科学生产能力的另一个指标。

19.海外论文比:指来源期刊中,海外作者发表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为衡量期刊国际交流程度的一个指标。

中国期刊理论研究综论 篇7

一、中国期刊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1、研究者群体结构分析

我国的期刊理论研究者群体主要有二:一是高校学者, 二是期刊工作者, 但占人数优势的是高校学者群体。高校之所以成为研究群体的主要聚集地, 有其主观与客观的条件。从主观条件看, 由于近年中国媒体的强势发展, 高校新闻传播领域的扩招趋势明显, 不少原来从事文学理论研究的学者转到了传播学领域, 从而推动了隶属于新闻传播大门类内的期刊理论研究的发展。从客观条件看, 我国的市场经济并不发达, 期刊营销实践者的文化水平包括理论研究水平较为低下, 这样, 高校的平台就变得尤其重要, 从而造就了学者型研究的舞台。

2、从研究理论发表阵地分析

由于研究群体细小, 中国报刊中至今尚无一份专门的期刊理论研究型报刊, 期刊理论研究成果主要发表于高校学报、新闻传播类报刊上。

高校中有着新闻出版专业办学传统的学报 (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吉林大学学报》等) 对期刊研究有着较大的兴趣, 多开辟有期刊研究的专栏, 而近年新办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的学报, 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影视、网络的兴趣, 可供期刊理论研究文章发表的园地很少, 甚至公开声明不发期刊理论研究类文章。

新闻传播类报刊中,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以发表科技期刊的研究文章为主, 产生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 推进了我国科技期刊研究阵营的形成;《编辑学报》也发表了较多的科技期刊的研究文章;《中国新闻出版报》、《出版商务周报》、《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出版》、《当代传播》、《出版发行研究》、《编辑之友》、《编辑学刊》、《科技与出版》、《出版科学》、《传媒》、《出版广角》、《出版参考》、《媒介方法》、《传媒观察》、《今传媒》、《青年记者》等也零散刊发一些期刊研究文章。这些文章总体体现出4个方面的特征: (1) 更注重从编辑学的角度来剖析案例、归纳总结, 其他视角面很少涉足; (2) 多是某期刊社某方面成功经验的概括总结, 少有高屋建瓴的类群整体角度的分析, 缺乏统计分析学的客观与准确, 主观偏见较多; (3) 大多未成系统, 并未能立足于期刊产业的基础上进行思考; (4) 多立足于传统新闻出版学的条分缕析上, 而少传播学、信息学的研究, 至于从营销学、未来学等方面深入研究的更为稀少。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来的《中国新闻出版报》上陆续刊发了一系列的专题文章, 如关于教育报刊的发行争议、学术期刊的走向等, 不仅从类群方面予以深入探讨, 而且视觉比较新颖, 钻研也较有组织、系统。

另外, 网络等新媒介的发展也为期刊理论研究成果的及时公布和转化提供了舞台, 除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网站外, 不少期刊社如《知音》等下属的期刊研究所所办专业网站, 已成为重要的理论交流平台。

3、从研究方向分析

从发表于高校学报及专业报刊的研究论文以及出版的理论专著来看, 我国期刊理论研究者的研究方向主要有6个方面: (1) 从编辑学角度对期刊出版流程、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等进行论述研究; (2) 从新闻学角度对期刊编辑中的新闻实务如标题制作、表达规范等进行评析; (3) 从出版学角度对期刊出版中遭遇到的各环节及关系进行分析与说明; (4) 从印刷学角度对期刊的包装与印刷等进行探索; (5) 从传播学角度对期刊的传播予以跟踪并对各环节予以剖析或深究; (6) 从信息学角度对期刊信息的传递予以探讨。前四个方面研究者较多, 后两个方面研究者相对较少。

值得关注的是, 随着媒体的开放及与国外媒介大鳄的接触, 介绍国外优秀期刊运作经验的研究进入新世纪以来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向, 取得了不少成果, 对我国期刊也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正是由于各种新研究方法的引入, 使我国期刊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视角更加丰富起来。

4、从研究成果的出版情况分析

近年已出版的期刊理论著作大约可划分为8大类: (1) 以期刊编辑学为主的一类教材, 比较有影响的有赵燕群编著的《期刊工作浅说》、张觉明著的《现代杂志编辑学》、徐柏容著的《杂志编辑学》和《期刊编辑学概论》、张伯海主编的《期刊工作手册》、赵洪顺著的《期刊编辑论》、王幅明编的《期刊编辑学探索》、王维钧等主编的《现代期刊编辑论丛》等, 龚维忠编著的《现代期刊编辑学》于200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 期刊史研究及材料汇编, 如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研究室编的《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丁守和主编的《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宋应离主编的《中国期刊发展史》等; (3) 某一门类期刊的专门研究, 如谢振中著的《大学学报编辑工作概述》、卜庆华主编的《学报编辑学概论》、张明主编的《科技期刊编辑手册》、刘代焕和靳思源主编的《科技期刊编辑系统工程》、张积玉主编的《社科期刊审稿与编辑规范十二讲》、李学昆主编的《社会科学期刊编辑学》、孙景峰著的《学报编辑工程论》、刘宁等著的《文学期刊编辑论》、朱世和主编的《教育期刊编辑学》、胡宏文著的《教育报刊采访写作方法论》、许志浩著的《中国美术期刊过眼录》等; (4) 期刊编辑实务及工具类书籍, 如胡传焯编著的《科技期刊编辑指南》、赵治洪主编的《现代杂志企业设计制作》、林被甸与张其苏主编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 (5) 总结概括期刊运营经验的全景类图书与报告, 如罗琳主编的《中国期刊面面观》、张伯海著的《期刊思考录》和主编的《中国期刊》、高江波著的《期刊求索录》、李频著的《期刊策划导论》和《大众期刊运作》以及由他主编的《中国期刊发展报告》、孙燕君等著的《期刊中国》、刘宁著的《文艺期刊论》、于有海著的《当半月谈“老总”的岁月》、吴乐平胡勋壁胡文启合著的《期刊三人谈》、师永刚著的《读者时代———一本杂志和她所影响的生活》、戈夫和团英主编的《内蒙古期刊事业》等;《中国期刊发展报告》已出两本, 第一本注重期刊研究的方法探索, 第二本注重期刊的类群研究, 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6) 境外期刊运营经验的介绍与对话, 如叶新编著的《美国杂志的出版与经营》、秦朔著的《政策·资本·鸿沟———中美杂志业的比较与思考》、崔莹著的《办最赚钱的杂志———对话英国名刊主编》等; (7) 引进的外文期刊研究书籍, 如河北教育出版社的“传媒人丛书”中就有三册———帕特森的《期刊编辑》、孟格尔的《期刊经营》、科巴克的《创刊指南》, 萨梅尔·约翰逊和帕特里夏·普里杰特尔合著的《杂志产业》等也有很大影响。 (8) 出版了《中国期刊年鉴》, 对于期刊的发展与研究情况作了及时的总结。

不少研究者往往把期刊与报纸并在一起进行研究, 如方汉奇先生著的《中国近代报刊史》、史和等编的《中国近代报刊名录》、谢恩光著的《教育报刊运作论》、薛耀晗著的《报刊审读初探》等。近年还有不少学者开始从营销学角度思考期刊运营, 倪祖敏和张骏德著的《报刊发行学概论》、史道祥著的《教育报刊营销战略》、金雁和王宁著的《专业报刊品牌经营》、贾国飚著的《媒介营销》、张志安主编的《媒介败局》等都引起不少有心者的关注。

二、新世纪以来期刊理论研究的特点与得失

进入新世纪以来是中国期刊发展最快的10年, 也是期刊研究理论实现飞跃的10年。中国期刊的经营资本进一步得到夯实, 市场经济下的先进营销理念与模式扩大了业界人士的视野, 与国外媒介真正开始了对话与交流,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 期刊理论研究迈上了新台阶, 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其特点有三:

1、研究领域从编辑学、新闻学领域进一步扩展到了传播

学、信息学及更广泛的社会学和其他领域, 这是期刊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从因所学或所从事工作引起的对期刊的自发研究到自觉投身于期刊理论研究, 这是中国期刊理论研究者的一个很大的进步。在中国期刊的历史背景中走出并借助外国期刊的发展规律研究与先进经验是需要勇气和眼光的。置身于新闻学和编辑学体系下的期刊学忽视了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以及学科错位带来的偏窄阻碍了对期刊理论进行全面、科学的观照。正是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理论家们开始了“拨乱反正”。李频在《大众期刊运作》的后记中这样描述自己的自觉追求:“我希望在较详尽地占有第一手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描述中国期刊发生、发展及走向繁荣的轨迹, 重点研究名牌期刊、期刊编辑出版家和期刊现象、期刊群落, 探究中国历史上期刊编辑、期刊经营、期刊形式等方面演变进化的内部规律, 研究影响和制约期刊兴衰成败、生死存亡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 让中国期刊史回到期刊自身, 摆脱中国期刊史在中国新闻史中的附属地位。”应该说, 这种追求代表了绝大多数研究者的追求与理想。

2、从单一案例分析到类群分析的转变, 不仅体现了研究

者理论水平的提高, 还说明了中国期刊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的转型。个案研究属于期刊研究的微观层面, 一般是详细介绍与分析期刊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各种内外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以形成对特定个案的全面深入的认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的彭波主编的《传奇如歌———中国青年的故事》和2001年5月出版的师永刚所著的《读者时代———一本杂志和她所影响的生活》, 理论性、文学性、史实性、资料性兼备, 为解读特定期刊提供了辅助材料, 从采编、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作了经验总结, 带动了“杂志传”的风靡一时。随着中国的加入WTO、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 中国期刊面临着文化转型的重大转折, 从单一案例中跳出来而对整个群体予以观察成为理论家们的关注重点。2003年成为标志性的一个年度:这年8月, 李频的《大众期刊运作》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10月, 孙燕君等合著的《期刊中国》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两书带动了学术界对期刊运营趋势的思考、推动了类群分析方法的推广与运用, 而更多从事期刊工作的专业人士如秦朔、朱学东、张景岩、陈丽娟等纷纷著书立说, 给理论界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和实用性更强的中国特色期刊运作理论, 引爆了期刊理论的大讨论, 各种主张、意见纷纷出炉,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景象。

3、考虑市场需要, 成为理论研究的新契机, 中青年期刊

理论研究者运用国外先进理念崭露头角已成为趋势。由于中国期刊理论研究的众多机遇的存在, 贯通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他”为“我”用、张扬理论创新, 成为理论研究的时尚, 跑马圈地、填补市场空白成为中青年期刊理论家脱颖而出的捷径。李频、何海林、郭全中、周庆祥、李栓科、薛耀晗、张泽青、朱胜龙、范军、吴乐平、陈德保、叶继元、闫喜军、吴锋、段传敏、唐长泉、余晖等众多理论家多有实践工作经验, 又借国外媒介的考查或知识转化, 写出的期刊理论文章让人耳目一新。李频从《期刊策划导论》的理论构建与方法生成到《大众期刊运作》对典型个案的价值把握与方法创新, 到后来出版的《中国期刊发展报告》第一本和第二本, 显示其期刊研究的具体方法、路向, 凸显一种系统化的方法论。2001年7月在深圳召开的中国期刊发展趋势研讨会探讨中国期刊在21世纪的规模发展趋势、广告与国际接轨趋势、彩色印刷趋势、数字化趋势等, 前瞻性、国际性特色鲜明, 已较好地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论研究的经济价值取向。2007年5月13日至15日, 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在北京召开, 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期刊出版界精英汇聚一堂, 把脉世界期刊业发展态势、探讨期刊界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大会以“杂志丰富你的世界”为主题, 议题主要围绕“传统期刊出版的数字化发展战略”、“商业与专业期刊:从传统出版业向多媒体的转变”、“提高期刊广告在整体广告中的份额”、“期刊从传统出版向媒体服务的转型”、“期刊高效发行的战略布局”、“发展中国家的期刊市场”、“期刊读者阅读品位和阅读习惯的变化”等热点问题展开。此次期刊大会不仅给国内期刊研究者提供了学习的舞台, 展现了期刊研究的世界趋向, 而且体现了中国期刊市场的巨大潜力, 有利于提高国民对于期刊研究的兴趣和对市场开发的信心。

客观地说, 中国期刊理论研究近十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领域得以扩宽、方法得以丰富、理论与实践正逐步得以结合, 这些进展得力于对市场规律的把握和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也有赖于期刊市场的日渐成熟。但这并不能掩盖中国期刊理论研究的缺陷。就笔者看来, 近十年研究的偏颇之处也是明显的, 主要有四:第一, 学术研究成果多, 实践技巧相对缺乏, 从目前市场上看, 还没有一本真正谈到中国期刊如何实现市场化运营的图书;第二, 采编方法总结多, 市场运营经验总结少, 这种现象是因为研究者群体结构以学者占多, 多囿于传统认识造成的, 急需既有学术素养又有市场运营经验的期刊人来增强队伍补充存在着的众多理论空白;第三, 不少新创理论的系统性不强, 架构还有不少不合理之处, 这多是因中国期刊刚从新闻出版学研究范畴中进入传播信息范畴这一新旧交替带来的知识体系混乱所造成的;第四, 研究者的包容心不够, 排他性竞争理论占上风, 对刚走上市场轨道的中国期刊来说成为了与外界交流学习的人为屏障, 有可能阻碍其进一步的良性发展。

三、中国期刊理论研究急需进入“营销时代”

从中国期刊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来看, 新理论的提出并非不多, 与实践结合的成果也已有不少, 但勿庸讳言, 我国目前的期刊理论研究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目前看, 中国的期刊理论研究急需从文本研究时代进入“营销时代”, 即要从对期刊本身的关注而转移到对期刊运营的关注, 运营中的经验、技巧、模式、方法、关系处理以及前瞻性、预见性、可把握性等应成为研究的重点。

1、从期刊发展壮大的规律来看, 走入“营销时代”既是期

刊本身发展的必然, 又是期刊理论走向实践走向市场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媒介, 期刊要实现其自身价值就必得经过营销这一环节, 没有经过市场的选择, 期刊就仅具有媒介的使用价值而无其他价值, 也就失去其本身在市场存在的必要性。期刊的内容质量是维系营销的基础, 但如无营销最好的内容也无法传达给受众。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 营销既是内容传播的途径, 又是对内容进行检阅的最佳手段。从“内容为王”到“渠道为王”再到“营销为王”, 正反映了人们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期刊经营的认识过程, 这是基于市场经济规律认识基础上的自然选择。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发达, 期刊从计划体制下脱离出来走向市场的时间还不长, 没有形成足够的自产经营资本, 还得靠市场来反哺, 因而走向市场争取最佳营销效果已是期刊的不二选择。立足于期刊实践基础上同时又要指导实践的期刊理论要实现自身的存在目的就必须接受期刊发展壮大的规律, 在“营销时代”的研究与发掘中走在市场的前列。也就是说, 不仅期刊本身要经受市场营销的考验, 期刊理论也得接受营销考验并在实践中发展和前进。

2、从营销学的观点来看, 通过市场营销对期刊实现全面

规范与提升, 有其现实的必要性, 同样对于期刊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营销不等同于发行。史道祥在其著作《教育报刊营销战略》中对此作过详实的对比: (1) 对象不同, 发行要面对的对象是渠道和客户, 无权干涉编辑出版计划, 其产品来源对象是被动的;营销则需面对整个出版社、报刊社、发行企业、书报刊产品及至相应的服务, 它介入企业决策和产品设计, 以销定产, 把产品来源由被动变为主动; (2) 目标不同, 发行是通过刺激消费扩大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 把书报刊卖出去来增加收入获得利润, 出发点是已生产出的产品;营销从市场开始, 出发点是了解读者需求, 从而来决定生产与销售的其他方面; (3) 机构设置不同, 传统的发行一般由副社长 (副总编) 负责, 主管的发行部下设具体负责销售、统计、发货等工作而建立起的相应职位, 营销则要求有一名统揽一切的营销总裁, 除建立专门的发行部门之外, 还需有相应的市场调研部门、产品开发部门、读者服务部门、广告经营部门等; (4) 手段不同, 发行是沟通出版社、报刊社到读者的单一营销活动, 往往把广告宣传、提高回扣、降低价格作为促销手段, 一切促销活动对外而少对内, 向下而少向上;营销则是“读者—营销机构—出版社 (报刊社) —读者”环环相扣, 不断循环交流的过程, 并贯穿于报刊的整体, 环环的连接点是读者, 活动围绕读者需要; (5) 价值体现不同, 发行以建立责任制为主体, 渠道及工作分工重点体现在个人身上, 而进入市场化的营销时代则是体现整体互动和过程综合, 提倡团队建设, 个人融于集体之中, 在集体发展中体现个人价值; (6) 期望结果不同, 一般来说, 发行人员通过一定手段把书报刊卖出了就算完成了销售, 而营销则是通过制订市场营销计划, 策划产品促销方案, 实施品牌战略, 完成产品销售, 这一过程是让读者自己主动地购买新产品;而营销则是为了使销售成为不必要。从这种比较中可以看出, 营销对于提升期刊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传统发行中依靠行政力量、团体销售的模式在市场化运作中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 只有依靠先进的营销理念才能使期刊真正做大做强。这对期刊理论研究者同样提出了要求, 即必须以市场运营的先进营销理念来构建期刊理论的新体系, 否则, 理论建设就会落后于时代, 不适应于市场发展。

3、从世界各期刊发达国家的运营经验来看, 期刊产业的

发展与营销策略紧密相关, 甚至是靠营销来维系和推动, 期刊理论成为检阅两者关系程度的风向标。英美是期刊运营很成熟的国家, 它们的期刊一般分为消费者期刊和B2B期刊两种, 前者主要依靠发行盈利, 后者主要依靠广告盈利。通过对英美大刊的分析研究, 学者们已得到共识:英美期刊业的迅速发展除了得益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广告业的繁荣、读者的阅读传统和期刊自身的综合实力外, 他们的办刊理念、经营策略、营销手段等无疑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中有不少值得中国期刊社学习和借鉴。从目前的研究看, 这些运营经验主要有4点: (1) 期刊高度产业化, 实行编辑与经营“两分开”、发行与广告并举的经营机制; (2) 精准的期刊定位不仅为其划定了发行的基本范围, 也为广告销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重视期刊品牌的建立和延伸, 实现品牌的商业化和营销收益的最大化; (4) 重视营销人员的培训, 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善于整合资源, 形成集团化、国际化营销趋势。英美期刊的发展经验为刚刚走上市场化运作的中国期刊提供了可资效仿的标本, 更为我们的期刊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期刊理论研究要始终立足于产业的最前沿, 要用营销的眼光和拓展的眼光看待期刊的市场化运作, 要成为检阅这一行业发展水平的晴雨表、风向标。

2009年中国期刊新现象 篇8

截至2009年底,我国期刊总数为9869种。总体来看,2009年我国期刊出版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不十分明显,这一年我国期刊发展状况可以归纳为:稳步发展,危机潜伏,竞争激烈。

一、业界最关心的是改革

2009年,是新闻出版总署全面推进出版社转企改制的一年,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呼声很高的形势下,全国期刊界对期刊改革十分关注。虽然目前尚未出台相应政策,但是从中央到地方的期刊出版单位未雨绸缪,为即将到来的期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期刊界的各种会议上,人们谈论最多的是改革。

当然,由于我国期刊多年来依据《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在审批制度、主管主办单位制度、属地管理制度三项基本管理制度下运作,计划经济的痕迹浓重,导致期刊界存在着出版单位分散、市场化程度低、规模小、同质化现象严重等诸多不利于改革的问题,所以期刊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难度较大,需要在设计制定改革方案时稳步推进,谨慎从事,使得改革能够真正促进和推动期刊事业的发展繁荣。

二、科技期刊空前活跃

近年来,有关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了对科技期刊的投入,一些精品科技期刊得到来自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的经费资助,获得了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此外,由于科研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需求日趋增长,学术期刊通过收取版面费也获得了一些经济收益,科技期刊的经济状况日趋好转。因此,各种科技类期刊的论坛、会议在不断增加。一方面,科技期刊已经有经济实力参加各种同行的会议,以加强与业界的联系沟通,获取更多新的资讯。另一方面,会议经济也是科技类期刊或者有关单位盈利的模式之一,即通过办会来盈利。这就导致很多同类会议以不同主题、在不同地点、有不同规模,但是到会者发现,每个会议发言的人就是那么几个人,而且发言的内容也有雷同现象。第三,一些机构试图通过会议增强与科技期刊的联系沟通,吸引更多的期刊加入其联盟,如数字期刊出版机构。不管怎样,科技期刊的从业人员通过参加会议获取信息,关注改革,合纵连横,收获颇丰。客观地看,期刊的会议多、从业人员活跃,说明这类期刊谋求发展的愿望强烈,发展潜力较大。

三、《财经》人事变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009年,《财经》杂志发生了较大的人事变动,公众的注意力并未集中在哪些人离去,哪些人留下,而是这一变动被媒体高度关注、并非同寻常地炒作的现象。

按说国内一万两千种报刊,出版单位的人事变动天天都在发生,《财经》杂志虽然可以称得上是个品牌期刊,但是无论从创办时间还是影响力来说,未见得比得上《读者》、《知音》等畅销期刊,那为什么会被炒作得这么热,而且至今仍不断有媒体就此事炒作呢?

笔者认为,其一,绝大多数品牌期刊多年来着力打造的是期刊的品牌,而《财经》则注重宣扬个人的作用,所以,在读者印象中,知道很多品牌期刊的名称,但是很少关注刊物的把关人是哪位,只要喜欢看刊物就行了,而《财经》杂志则十分注重宣传个人的作用;其二,《财经》的人员大批、集中地离开,每一行动均由网络先行报料,随后是平面媒体报道跟进,都是业界同行,只要有人提供消息,总有媒体会予以报道,只要连续不断地向媒体披露事实,就形成了一个被公众关注的事件;其三,为什么要炒作?大量的报道集中在《财经》主力全部撤离的事实上,似乎在暗示,今后的《财经》可能会面目全非,不知炒作者是对杂志感情很深,生怕这本品牌杂志退出历史舞台,还是希望杂志随着大队人马的撤离而一停了之,这种心态令人费解。

不管怎样,这是此前期刊界从没发生过的现象,各种评论、各种猜测都有,是否预示着我国期刊从凸显品牌到突显掌门人,从创立品牌期刊发展到重视期刊掌门人的作用,为中国期刊出版家的涌现发出了一个信号: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人去操作,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期刊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新局面,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优秀的期刊出版人的作用更为重要。同一时段,另一本时尚类刊物的负责人也带着整个团队离开,抛弃了为其投资、托其起飞的孵化器。这种现象今后是否会频繁出现,是否提醒有关方面密切关注并及早准备防范预案,避免落到鸡飞蛋打的地步。此外,期刊主要负责人如何妥善处理与主管主办单位的关系也需要研究,毕竟我国的期刊不是私营企业,不是个人资产,主管主办单位对期刊负有管人员、管资产、管导向的重要作用。

2009年政府部门举办了评选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出版界知名人物的活动,是否也是一个信号,更加看重出版人才的作用,在未来不断推出更多的、优秀的出版家?

四、卓众、药学会的期刊继中华医学会之后整体出售数字出版权

2008年,中华医学会整体销售数字出版权的举措,被笔者认定为令人欣喜的学术期刊经营意识觉醒的信号。2009年,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中华药学会等单位也采取了相同的举措,通过招标方式整体出售期刊的数字出版权。通过这种方式,自己所属的期刊较之前获得多出数倍、甚至数十倍的经济收益。

期刊的数字出版机构是在平面媒体尚不清醒、尚不具备数字出版实力之际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其掌握新技术的优势几乎将全部学术期刊一网打尽,然后将内容分类打包出售,获取了高额的利润,更方便了国内外的用户。当期刊界清醒过来为时已晚,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读者流失,利润被数字出版单位获取。即使一些期刊试图自己做数字出版业务,也因为力量单薄,难以成势。

2008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凭借拥有一百多种高水平、多品种医学期刊的实力,通过招标方式整体销售数字出版权,获得较之前高二十多倍的收益。这一举措也唤醒了同行的经营意识,卓众、药学会等单位随后仿效,一时间后继者纷纷跟进。

整体出售期刊数字出版权,首要条件是拥有一定数量的期刊,其次是这些期刊的质量要比较高,对于国内绝大多数学术期刊来说,仅此两个条件就难以做到。所以,只有通过实施改革,组建期刊出版集团,才能够实现期刊与数字出版机构谈条件、达到增加期刊经济收益之目的。

五、搭建科技类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平台

随着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特别是2009年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的上百种报纸纷纷停止出版纸介质媒体,代之以电子报纸的现实,今后数字出版会逐渐取代传统纸介质媒体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但是,对于分散出版、实力单薄、同质化严重的中国期刊界来说,数字出版仍然是一个难以攻克的堡垒。

相对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单位整

体出售数字出版权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收益,中国光学期刊网、中国地学期刊网的运营模式更令人兴奋。这两个网站或者直接收录、或者与已建立网站的同一学科的学术期刊链接,基本将国内同一专业的期刊内容集中通过网站发布,初步形成了学术期刊组稿、编辑、通过平面电子媒体同步出版的产业链,从而使得期刊最大限度地获得自己创造的效益。如果各专业的学术期刊能够联合起来形成这样的数字期刊出版联盟,不但大大方便了读者,也会使得期刊创造的利润更多地留给自己。

此外,我们也关注到类似中国科技论文在线、首席医学网等网站,它们已经与国际期刊发展模式接轨,具备了数字期刊的所有功能,包括在线投稿、评审和网络发表等等,更加方便社会公众的是它们采取了开放存取的模式(OA系统),读者可以免费获得自己需要的内容。虽然尚不清楚目前这两个网站的盈利模式,但是我们相信,一旦网络期刊首发的论文能够被单位认可为学术成果,一旦类似的网站收录的期刊更全面、数量更多,这样的网站会具有更为强盛的生命力。

六、大学学报纷纷改为专业性学术期刊

我国现有两千多种大学学报,本科高校目前都办有学报,部分专科高校也办有学报,很多大学还有不只一种的学报,这种现象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期刊景观。高校学报主要发表本校师生的科研成果,由于学校设置专业很多,导致学报发表的学术论文涵盖多个学科,既不方便读者阅读,也使得这类期刊发行量极少,学术影响力也小,除名牌大学的学报尚有过千册的发行量外,更多的高校学报只能作为与同行互相交换的出版物。尽管如此,为了满足教师学生评职称、拿学位的需求,要求新创办高校学报的申请依然络绎不绝。

2009年,我们注意到有超过二十种综合性的高校学报改为专业性的学术期刊。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一方面说明已经有部分高校领导和学报领导市场意识较强,通过改刊名为自己没有发展前途的期刊寻找新的出路。其次,改名的期刊中也不排除有考虑高校学报影响力太小,通过变更名称,成为专业性学术期刊后方便收取更多的版面费的刊物。第三,因为近年高校合并较多,几个学校合并后多余的学报刊号用于变更为学术性期刊。

不管怎样,我国的高等院校目前尚未出现类似《哈佛经理人》、《哈佛商业评论》等代表名牌大学最高学术水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据统计,我国高校绝大多数高水平的学术论文都流向国内外专业性的学术期刊,大多数学报成为发表低水平文章的园地。2007年10月,在首届高校学术期刊发展论坛上,有学者对高校学报现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高校学报大多数是学术垃圾的生产地,话可能有些偏激,但说明了学术界对这类期刊的看法。如果高校学报能够向专业性学术期刊发展,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当然,这是对拥有高水平专业的高校而言的,对于一般性的高校恐难以奏效。

七、两名期刊出版家去世

虽然这是个悲伤的话题,但仍然值得录入2009年期刊的历史之中。

2009年《时尚》杂志的创办人,时尚集团的掌门人吴泓英年早逝,享年46岁,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吴泓用16年的时间,打造出了中国最大的时尚类期刊集团,而与时尚期刊集团蒸蒸日上的发展相比,他本人一贯低调的作风,也成为留给时尚界、期刊界人士难忘的回忆。

另一本著名杂志《演讲与口才》的创办人邵守义先生的去世,似乎没有多少人知晓。邵先生是创立我国演讲学的名人,他创办的《演讲与口才》杂志,多年来保持了近百万的期发行量,培养了难以计数的演讲人才。一个人成就一门学问、成就一本名刊,非邵守义先生莫属。虽然他的去世没有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但他的学问和他的杂志的影响,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会过分。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一个人的影响力毕竟是有限的,但是吴泓、邵守义两位期刊大师的去世,确实是中国期刊界的重大损失。好在他们创办的杂志仍在出版,他们打造的事业仍在发展,那么,他们的生命就还在延续。

八、学术期刊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产业链

据媒体披露,我国学术期刊的出版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从代理写论文、收取版面费、寻找发表论文的期刊已经形成了井然有序的产业链条。据《长江日报》报道,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带领的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一产业的规模达到十亿元人民币!虽然记者比较客气地报道说这一灰色产业链的最终出口是非法的学术期刊,但是,明眼人都明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已在网上公布了合法期刊的名单,如果论文发表在非法出版物的期刊上,是不能够达到评职称、获得学位的目的的,所以更多的版面费还是流入了合法期刊的口袋之中。

多家媒体披露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的问题,不约而同地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几乎所有的教育单位、科研单位都把评价人才的指标与发表学术论文联系在了一起,不但规定了发表论文的数量,而且规定了发表论文的期刊的种种要求。所以说,这一产业链还导致了各种期刊评价机构层出不穷,因为作评价也并非无利可图,期刊能够跻身各种评价机构的名单中,就能够收取高额的版面费,而有的评价机构也能够从中分一杯羹。于是,作者、枪手、中介机构、期刊出版单位、期刊评价机构形成了一条规模巨大的学术论文出版的产业链,大家各取所需,出现了一个混乱的局面。

我们清醒地看到,最终受损失的是国家,是中国学术期刊的声誉。数量庞大的研究生通过枪手代写论文获得学位,找到工作,而用人单位聘用的是名不符实的人才。大量造假的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出版,导致了中国学术科研水平的国际地位下降。中国学术期刊为收取版面费,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的结果是发表了大量的学术垃圾,成为没有任何学术含量的垃圾期刊。最最糟糕的是大量的学者和未来的学者学术道德沦丧,连做学问的最低的道德底线都无法坚守,这样的后果给国家、民族带来的巨大损失难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这几年,社会各界一直在强烈呼吁有关部门尽快改变以论文评价人才、评价教学科研机构的不合理评价机制,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动静。

九、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希望与挑战并存

目前大陆期刊的数量接近一万种,有人说多,有人说少,依我看,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台湾地区目前正常出版的期刊有四千多种,大陆出版一万种远远不能说多。如果从现有期刊的出版状况来看,一万种又显得太多了,因为经济窘迫、朝不保夕的期刊也为数不少。有资料显示,2009年日本期刊总发行量同比下滑7.3%,创下了20年来最大的跌幅,而且有170种期刊停刊。2009年,我国期刊的数量虽然略有增长,但是从发行量和广告收益来看也并不乐观。

因为获得刊号不易,所以尽管很多期刊已经难以为继,但仍然要想方设法地生存、维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我们看到,2009年,出现了若干个以《××商》为刊名的期刊,试图借助本地企业家的力量生存下去,对于企业家来说,他们也需要通过媒体宣传自己。问题是,社会是否承认这种以地域来为企业家冠名的做法,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下,这种尝试的成功率能有多高?

广告是一些类别期刊的重要经济支柱,而企业期刊投放广告的数额决定了一些门类期刊的存亡。2009年,持续增高的房价给房地产商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是做房地产广告的期刊却怨声载道,因为房子太好卖了,根本不必打广告就卖完了,摆放在公众场合的房地产期刊和印刷品广告也日渐减少。

互联网广告收入增加预示着平面媒体广告收入的减少,这是确定不疑的事实。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即使是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目前也尚未寻找到电子报纸盈利的模式,传统的期刊如何在数字出版的浪潮中找到新的盈利模式,是每个期刊人必须考虑和面对的问题。

上一篇:过新年小学日记下一篇:父母在女儿婚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