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素质教育研究》期刊

2024-10-14

《中国素质教育研究》期刊(精选8篇)

《中国素质教育研究》期刊 篇1

《中国素质教育研究》杂志

国家级教育类学术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中国素质教育研究》杂志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办刊宗旨,奉行“立足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刊理念,旨在引导、传播素质教育理念和素教管理经验等信息;本刊由中国素质教育研究会主办,是全国唯一研究素质教育的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被例为国家级教育类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遴选)、全国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指定刊物

读者对象:广大教师,师范院校学生、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科研院(所)领导及热爱教育事业的社会人士。栏目介绍:

教育短章:卷首语、杏坛随笔。素教论坛:刊登专家、学者及一线科研人员对素质教育改革的看法、理性思考、素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等。教学经纬:教改前沿、新课程新教材研究、教研集粹、信息技术、教学探索、德育话题、教师教育。幼教新苑:幼教视点、幼教关注、中西幼教比较、幼教理论与实践。基教驿站:红烛永照、教育史鉴、教育心得体会、基础教育实践和理论探讨。职教园地:职教视点、技能人才培养、就业与创新、职教-席谈。

高教天地:学术动态、高教信息、政策与管理、学科与专业建设、课程与教学、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教育时空:德育新视野、教育心理、热门话题、杏坛新语、治校治教方略、班主任在线、管理新思路。聚焦课堂:精彩一课、创新一得、名师教学经典、各科教学平台、课件制作、精彩教法例析、学法点拨。优秀教师:教坛新秀、头雁风姿、每期将评选出一位教师(在封二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展示教师风采照片)。名校风采:每期推荐一所优秀学校(在封底刊登学校简介、学校照片以及校长或副校长照片一张)。

专题研究: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专题研究或研究课题。

主 管:中国素质教育研究协会

主 办:中国教育出版社

指 导: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中国教师协会

国际刊号: ISSN 1891-1908

国内刊号: CN 43-2276/G4

邮发代号:86-123 来稿方式:信箱:qklww163@163.com(注明刊物)

责任采编:赵编辑 q q :523174340

快捷咨询:***,更多期刊登陆:163期刊论文网

《中国素质教育研究》期刊 篇2

对历史的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地理中心的转移与科学活动地理中心的转移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一个国家或地区往往先成为高等教育中心,而后成为科技创新中心[1,2]。这充分说明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影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以及人才、资本、技术及其他各个创新要素的集聚地。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别,体现在该区域城市创新能力的差别,而城市创新能力的差别又着重体现在该城市知识产出能力的差别[3]。

高等教育是与经济社会耦合度最高的教育层次,大学通过创造和传播知识资产、提高所在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等方式推动城市的发展。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很不均衡, 这种不均衡既体现在规模和结构上,也体现在高等教育的产出水平和创新实力上[4,5,6]。区域间知识资源和教育的差距成为我国区域差距的深层次原因[7]。地区高等教育科研水平与当地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体制机制、人才培养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密切相关,是一个城市高等教育活力与创新实力的重要体现, 也是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在我国的空间分布如何,分布不平衡表现为哪些形式?如何评价各城市高等教育科研的创新能力? 如何给予解释? 这是理解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本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

已往研究文献主要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探讨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区域问题。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理论方面,Etzkowitz和Leydesdorff构建了经典的政府-企业-高校互动的“三螺旋理论”[8]。这一理论的核心就在于,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与发展,区域内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已成为或将会成为主要知识资产,它们将具有更高的价值。在此框架下,学者们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出发, 强调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根植性,特别关注了区域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因素[9,10]。对于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学者通过构建多元评价的指标体系, 评价我国各区域的创新能力,发现在不同发展水平下,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创新的边际效应有所差别[5]。研究发现高校与企业耦合的知识溢出效应是解释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11]。对于城市或城市群中高等教育水平的研究表明:我国主要城市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显著。城市之间经济发展差距逐步加大,且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差异大于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之间的差异[12,13]。

当前实证研究文献侧重于评价区域创新绩效和探索高等教育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对高等教育的评价着重考虑教育规模、资金投入及教育带来的产出效应等方面,然而,对区域高等教育体系的科研能力、教育教学、办学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创新能力的定量评价并不多见,对城市高等教育创新能力差异的解释也鲜有研究。

高等教育科研能力是表现地区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各城市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科研论文代表了该地区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对高等教育自身运行规律的思考和改革创新的总结。本研究以高等教育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教育科研论文为基础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计量分析的方法,讨论我国城市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差异,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创新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证依据。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遵 循数据展 示—>空间分析 与城市评价—>计量模型解释的思路对我国城市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进行研究。

(一 )高等教育 科 研 创 新能力 的 衡量 指标 设 定 及数据说明

本文主要利用各城市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发文数量衡量该地区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高等教育研究的论文主要关注高等教育本身的运行规律,研究水平的高低往往与本地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情况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完成的第13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数据库1,对每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所在城市进行识别。城市基础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3)2。同时利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数量作为地区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的佐证。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领域的最高奖项,能够充分体现和衡量我国高校教学成果以及职业教育办学实践的最新进展和最高水平[14,15]。城市发文数量与获奖数量共同体现了地区高等教育创新能力。

(二 )高等教育 科 研 创 新 的 空 间 结 构 分 析 及 评 价思路

本文探讨城市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发文数量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讨论各城市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表现以及是否有高等教育科研创新的集群效应出现。在城市评价的维度上,本文首先通过衡量城市发文数量与高等教育规模是否相适应,来判断各城市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的相对水平。其次,我们讨论城市发文的内部结构,通过构建衡量各城市发文学校的竞争状况和知识生产方式,找寻其与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关系。再次,我们讨论城市与城市间的知识流动结构,并对各城市在高等教育研究方面的研究专长给予定量评价。

(三)计量模型

本文利用各城市的发文数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寻找城市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由于城市发文数量是一个非负离散型随机变量,而且在零处聚集了大量的观测值(部分城市在该年度没有高等教育类的发文),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用经典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这类问题从理论上来说存在一定的缺陷(作为比较,我们在文章中仍然给出其估计值)。为此,我们主要采用泊松回归的方法进行处理。

泊松回归是专门分析因变量为计数变量的回归模型,是为分析因变量为诸如专利数、生育次数、迁移次数等计数变量发展出来的统计模型[16,17],在流行病学、人口统计学等研究中广泛应用[18,19,20]。

假定第i个城市!发文数yi服从参数为λi的泊松分布,这个参数与回归元有关。密度函数可以写为:

相应地有条件期望

最常见的表达公式为对数线性模型,结合以上各式,我们可以写出:

公式(3)便是本文采用的泊松回归模型,其中xi为解释变量,β为待估回归系数。模型的估计一般使用对数似然函数方法。对于k个解释变量的情况,。泊松回归系数βj可以被解释为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xj变化1个单位, 将带来对数均值上的变化量。然而我们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取对数的均值,而是期望计数(即率)本身。因此,可以用exp(βj)来反映xj变化1个单位时期望计数的倍数变化,exp(βj)又称为发生率比。

三、中国城市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的空间结构分析

在研究中, 我们将城市界定为2014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包含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区、盟、自治州等)。根据国家统计局给出的行政区划代码1,研究的总体包括我国337个城市2。

(一) 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城市分布

我们将各城市的发文数量作为衡量该地高等教育科研创新水平的指标。在统计的3270篇论文中,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共涉及187个,排名前50 (包含并列 ) 的地级市 的高等院 校涵盖了89.63%的发文量。排名前10的城市包括北京、南京、上海、武汉、广州、杭州、哈尔滨、长沙、长春以及西安,均为直辖市或省会城市[21]。

衡量我国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另一个指标是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笔者对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学校所在城市进行了统计3,统计涵盖 高等教育奖和职教奖两大奖项, 其中职教奖中只统计获奖项目领域为高等职业教育的, 统计对象为第一完成单位署名是高等院校的情况(除军队院校)。两大奖项合并计算,获奖数量前10的城市为:北京(84项)、上海(46项)、南京(44项)、广州(38项)、杭州(38项)、西安(30项)、武汉(28项)、成都(26项)、哈尔滨(21项)、天津(21项)。获奖前10名中有8个城市出现在高等教育发文量排序前10名。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城市分布与高等教育发文的城市分布有极强的相关性, 二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948(见图1)。可见,教学成果奖与发文量具有类似的度量效果,都是度量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二)高等教育科研创新的区域集聚效应———城市群分析

高等教育科研创新是否有集聚效应?根据发文数排名情况,按照省级行政区划分,最为明显的是“江浙现象”。在排名前50名的城市中,江苏占10个城市,浙江占6个城市,形成了明显的集聚效应。

以城市群作为衡量标准是研究区域发展的重要方面。我们将研究范围界定为10大城市群,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关中和川渝城市群,所辖城市依据肖金成[22]、曾鹏[23]等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家相应的规划界定。 (见表1)

从各城市群的发文数量来看,目前国家已批准的4大国家级城市群遥遥领先,位居前4位。长三 角城市群的发文数量雄踞榜首,展现出强大的高等教育集群创新能力(见图2)。从图中看,长三角城市群的发文重要节点多,主要包括上海、南京、杭州三大节点及环绕四周的一系列中等节点, 区域已经形成合力;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形成了高等教育科研创新领域的武汉-长沙-南昌“中三角”,但是其余城市表现不突出;京津冀、辽中南、川渝城市群均是明显的双核驱动;珠三角、关中城市群呈现一家独大局面;山东半岛、中原城市群中没有明显的突出节点。

(三 )高等教育发 展 规 模 与 高等教育 科 研 创 新 的匹配程度

城市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是一个城市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基础。在发文量大于0的187个城市中,我们用各城市发文规模的所占份额与当地高等教育规模(以当年该地高等教育学生数衡量)所占份额相比较。如果二者一致,则应该分布在图中的45°直线附近1;与该直线的偏离角度越大,说明其匹配程度越低。顺时针的偏离代表该地高等教育科研创新水平超出其规模,逆时针的偏离则代表科研创新水平小于高等教育规模(见图3)。

如图3所示,北京、南京、上海等城市高等教育科研创新的能力远远超出其规模占比,而中西部的省会城市则是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大大低于其规模的典型(如郑州、济南、合肥、石家庄等)。

(四 )城 市 内 部 的院校 竞争 与 城 市 高等教育 科 研创新能力

经济领域中, 足够的竞争是创新的良好土壤,而垄断则不利于创新。在高等教育领域,是否仍然存在这一规律?我们利用一个城市发文院校的个数衡量该地区的竞争程度,利用发文最多的院校发文占比来衡量城市高等教育研究的垄断程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发文量居首位的院校其发文量占该城市发文总量的比值越小,则该城市发文总量越大;反之,所占比值越大,则该城市发文总量越小,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向相关关系(见图4)。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在高等教育领域,同样是有竞争才有进步、才能发展、才会创新。相应的数据见表2。

(五 )知 识 生 产方 式与 城 市 高等教育 科 研 创 新能力

本部分考察知识生产方式的城市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城市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关系。我们从两个维度考虑知识生产方式:一是合作发文维度,二是外学科发文维度。

大数据显示:知识生产方式已经由个人英雄主义转向为广泛合作。研究表明:跨院校合作中强强合作的引用率要强于强校单干,强弱合作的论文引用率不低于强校单干[24]。在我们的数据统计中,平均每篇文章作者数为1.72人,合著比例为47.95%。研究发现,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成都、合肥等城市的合作水平较高,厦门、郑州的合作水平明显偏低(见表2)。

高等教育知识创新有赖于多学科的协同作用,知识生产方式不能由单一教育学科的学者完成,必须引入“外脑”。本文统计了发文作者来源于非教育类院系学科的比例,其发文平均占比为50.73%。成都、哈尔滨、合肥、郑州“外脑”引入率很高,均超过80%,说明其他学科的贡献很强;厦门、金华、宁波、镇江、昆明的“外脑”引入率较低;厦门仅有约5%的文章是由非教育类学科院系发表的。 (见表2)

(六)知识的区域流动与高等教育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知识是否形成了全国统一的思想市场?各地市论文发表的流向关系如何?本小节分析了论文发表中来源城市与期刊所在城市的网络结构,以此来度量知识的流动。

首先,我们考虑论文发表的“东道主效应”。高等教育期刊所在城市为8个,由于“东道主效应”的存在, 可能使得本地论文有较高的比例在本市期刊发表,而本市期刊会更加偏向本地学者,我们的研究证实了这种效应的存在, 但是不同城市存在较大差异(见表3)。对学者而 言 ,哈尔滨学 者的文章 ,有超过80%发在了本地期刊,而上海、武汉、南京的学者发文更多考虑非本市的期刊, 其中上海仅有不到20%的文章发在本地期刊。对期刊而言,沈阳和武汉的期刊更加着眼于全国的文章,仅为本地学者的文章留了不足15%的空间。占比较高的是南京和广州的期刊,发表本地学者的文章超过30%。

在除去本地学者在本地期刊的发文之后,我们度量了作者来源地———论文发表期刊所在地的流动网络,以勾绘出我国高等教育思想市场的整体结构。图5描述了两城市之间的论文流动(只统计流动量大于2篇的城市对)。

图5中,节点城市圆圈的大小表明该城市的“加权度(weighed degree)”(流入或流出的总数),城市之间连线的粗细代表了流动数量的大小, 箭头表明流向。从图中我们看到,文章的流动方向主要是从各大城市向高等教育热点城市汇集,但是,不同地区选择发文流动的重点不同且流动呈现出一定的跨区域特性。由于北京期刊种类众多,图中最为明显的趋势便是各个城市向北京的发文的流动。根据统计,流动的前4名的目的地均是北京, 分别为上海->北京(85篇 ),武汉->北京 (75篇 ),南京->北京 (71篇 ),杭州->北京(59篇)。除去目的地是北京之外,最大的4个流动值分别是北京->武汉(48篇),杭州->武汉(42篇),北京->上海(34篇),北京->哈尔滨(32篇),可见最大的流量均不在同一个城市群中。研究同时发现,除去苏州、温州、扬州、湛江外,剩余城市的文章流动第一大目的地均是北京。这些城市的主要流向为苏州->南京、温州->武汉、扬州->南京、湛江->上海。从知识流动的结构来看, 区域聚集的效应并不明显,如杭州到上海、南京之间的流动明显小于杭州到北京、武汉的流动,这一侧面反映出高等教育知识在全国形成了统一的思想市场。

(七)研究领域专长的空间结构

高等教育研究的分工,使得各地的研究有可能出现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局面,导致各个城市表现出不同的研究领域趋向性。根据周光礼和谢清的分类,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可分为4类:体制与结构(主题包括社会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系统政策、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估), 组织与管理 (主题包括院校管理与院校研究、组织变革与大学制度),知识与课程(主题包括大学本质与大学理念、学科、专业与课程)和教学与研究(主题包括教与学、学术职业与教师发展、学生经验与学生发展)四大类[25]。

我们统计了发文量在10篇及以上的城市, 共计44个城市。定义某城市在某一领域的研究特长值,特长值=该城市在某一领域发文在本城市所有发文的占比/该领域所有城市发文在城市发文总量的占比。若该比值大于1, 则说明该城市在此领域有特长;若小于1,则说明该城市在此领域无明显特长。特长值反映了城市的相对比较优势,即使某一城市在发文的各个方面相比另一城市都有劣势,但仍有可能在某些特定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图6展示了各城市的特长值分布状况,只有某城市的某类发文率高于平均才计入统计。图中,线条粗细代表该城市在某一领域的特长值大小,一个城市有可能存在多个特长领域。

从图中我们看到,发文众多的城市如北京、广州、上海、武汉、南京等线条较细,说明这些城市在研究结构上并无明显“偏科”,研究实力比较均衡。一些特色鲜明的城市引人注目, 如擅长知识与课程研究的徐州、保定、淮安、福州、南宁等城市,擅长体制与结构的厦门、盐城等城市,擅长教学与研究领域的哈尔滨,擅长组织与管理领域的开封、南通、湛江、宁波、昆明等城市。专长领域的识别,有助于各地实行有针对性的高等教育研究提升计划。

四、城市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本部分利用计量模型实证探讨我国城市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我们使用城市在高等教育期刊的发文数量作为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的代理变量。我们认为,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可能与地区高等教育规模、经济发展状况有关,同时根据“三螺旋”理论,应当考虑地区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变量。此外,由于发文数量受期刊的影响,还需要考虑发文的东道主效应。

本文利用公式(3)所示的泊松回归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同时以OLS回归的结果作为参照。所用数据来自本次期刊统计数据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3)。解释变量的统计如表4所示,计量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中看出, 泊松回归与OLS回归的变量符号几乎相同, 然而,OLS中高等教育规模与发文数的关系是负向的,与我们的预期不符,泊松回归的结果修正了这一状况。通过泊松回归的结果,发现如下结论:1一个城市的科技投入水平越高,高等教育发文量越大。科技投入水平每提高1亿元,发文量变为原来的1.003倍,说明科技发展本身与 高等教育科研创 新密切相关。2高等教育本身的体量(教师、学生)是影响发文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专任教师数每提升1万人,发文数量将是原来的1.659倍。3经济发展与转型的状况是解释发文量的重要因素。人均GDP每提升1万元,发文量变为原来的1.140倍,说明高等教育科研创新与经济的相关作用较强。第二产业比重作为衡量经济转型与经济结构的指标, 如果占比较小,则第三产业比重更大,经济活力更高,与高等教育科研创新契合。第二产业占比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发文量降为原来的99.3%。4发文数量的东道主效应明显。如果一个城市有自己的高等教育核心期刊,则该城市发文量升至原来的1.399倍。

*** p<0.01, ** p<0.05, * p<0.1

五、结论与展望

研究发现: 北京是我国高等教育科研创新的中心,创新产生协同效应的城市主要在长三角,而中西部省会城市的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落后于其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在城市内部,更多的院校参与发文竞争, 更低的发文垄断程度均与城市发文量密切相关。在城市之间发文流动的研究中,城市的“东道主”效应明显, 期刊把较大比例的发文机会留给了本地学者,本地学者也更热衷于在本地期刊发文。在知识流动的研究中,论文的流动特征并未出现明显的随距离衰减的效应,论文流动的跨区域性很强,说明论文的投递成本和地区之间的文化阻碍并不会构成知识交流的障碍, 这侧面说明了我国地区间知识交流的日益频繁,使得全国形成了统一的思想市场。在探讨研究专长时, 评估了各城市高等教育研究的相对比较优势,认为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较强的大城市,并不局限于某一单项领域。对于后发型城市而言,选择相应的有比较优势的研究领域,可能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最后利用泊松回归模型,揭示了论文发表数的影响因素,高等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转型状况、东道主效应都是其重要解释变量。

《中国素质教育研究》期刊 篇3

关键词:开放存取期刊 开放存取 DOAJ

中图分类号: G25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1-0122-05

The Stud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of Practice in Mainland China

Abstract Open access journals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world. Chinese scholars have introduced the stud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from aboard over 5 years, but the instruction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are very poor in mainland China.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DOAJ), there are only 33 journals registered in China mainland up to now.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struction of OAJ, analyzes the problems on the practice of OAJ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proposals hopefully to accelerat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OAJ.

Keywords open access journals; open access; DOAJ

1 引言

开放存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简称OAJ)是允许任何用户通过公共互联网免费访问,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没有障碍的阅读、下载、复制、分发、打印、搜索和链接文章全文,或用于建立索引、编写软件等合法目的的所有学术期刊文献。其作为支持开放存取运动的措施之一,推进了学术的进步和信息的共享,近几年日渐引起图书情报界、出版界和信息界等许多学术界的关注。2003年5月,瑞典的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 Libraries)图书馆创办开放存取期刊目录(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简称DOAJ),成为国际权威的开放存取期刊收录代表,该目录从最初的350种期刊开始,截至2011年10月,已收录开放存取期刊7137种,其中3290种支持文章检索,文章约64234篇[1]。

国外在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的同时,2004年国内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开放存取期刊的理论研究,到目前为止,发表成果数百篇,研究深度和广度也有了很大进步。但反观实践方面,我国大陆地区开放存取期刊的建设成果同发达国家相比寥寥无几。据DOAJ统计,目前中国大陆仅在该网站注册33种期刊,仅占世界的约0.46%。本文就中国大陆地区开放存取期刊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成因,并提出解决策略。

2 大陆地区开放存取期刊实践现状分析

2.1 增长速度缓慢,数量少

我国开放存取期刊的建设速度不仅缓慢,而且同世界上一些国家相比,数量也相当少,笔者根据DOAJ网站各国各地区开放存取期刊注册数量,对我国国内和世界上一些国家作了对比(见表1、表2)。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大陆地区在DOAJ网站注册的开放存取期刊数量为33种,笔者对这33种期刊网站逐一访问发现其中有一种期刊因易名而重新注册,因此我国大陆地区的注册数量确切地说为32种。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注册数量都是16种。深入分析可得,从每年注册数量来看,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起步较早,2003年就已经分别开始注册2种,大陆地区始于2004年;其次,两岸三地每年的注册数量不多,年平均数不足5种,只有大陆地区在2011年注册18种,总量才有所增加;虽然总量上大陆地区是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2倍,但是按照人均占有量相比,中国大陆地区远远落后于这两个地区。

观察表2,截至目前开放存取期刊数量总量位居世界第一的美国拥有1324种,约占世界总量的18.55%,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杰出代表,巴西注册639种,约占世界总量的8.96%,印度注册总量位居第五名,355种约4.97%,我国邻国日本注册数量超过100,而我国三地区相加总量也仅为65,占世界百分比还不足1%。据DOAJ数量统计,注册数量超过100的国家中除巴西、印度外,其余均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开放存取运动起步早,理论研究也相对成熟,建设数量多无可置疑,但是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印度在开放存取期刊建设方面也有不菲的成就值得我们借鉴。

2.2 学科覆盖面小

DOAJ自2003年5月创办以来已经有了很突出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学科门类已发展到17大类(见表3),统计我国大陆地区32种开放存取期刊,学科领域仅覆盖医学、物理学、化学、生态学、农学、经济学等几种,自然科学占绝大多数,且32种期刊中18种属于医学类期刊(见表4)。

对比表3和表4开放存取期刊学科领域分布表可以得出:(1)我国大陆地区开放存取期刊不仅注册数量少,而且相对国际上开放存取期刊学科分布领域来说,我国大陆的学科领域覆盖面很小,国际17种大类中还有152小类分支,我国32种期刊中仅仅分属几个小分支;(2)我国学科领域中医药学类刊物所占总数的二分之一还多,比重太大,学科发展很不均衡;(3)中国大陆地区注册的开放存取期刊中,除经济学(1种)和社会科学综合版(1种)外,其余均为自然科学类刊物,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比例相差悬殊。总体来说,我国大陆地区的开放存取期刊学科领域覆盖面小且极不均衡。

2.3 建设水平低

开放存取期刊的建设水平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考察,根据DOAJ收录开放存取期刊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出版文种、经营模式(是否收取版面费)、证书、期刊内容是否被DOAJ收录等几个方面,仅从这些方面就可以大致看出一份期刊的建设水平如何。笔者就我国大陆33种注册的开放存取期刊进行了统计(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我国大陆33种注册的开放存取期刊,在出版文种中,以中文形式出版的有6种,英文出版的有21种,中文和英文同时出版的有5种,另外法文出版的有1种。应该说,总体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我国的开放存取期刊主要出版文种为英语,与国际上总的趋势是一致的,方便国内外学者进行语言无障碍交流。在经营模式方面,作者支付出版费用的有11种,不需支付的有7种,视具体情况而定的有14种。国际上开放存取期刊主要的经营模式为“发表付费,使用免费”,发表付费的承担者,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是科研资助机构。我国的开放存取期刊的经营模式也基本符合国际趋势,而且有7种无需作者支付出版费用,对于作者来说尤其是没有科研资助经费的研究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也对刊物进行了无形宣传,另外从另一个侧面考虑也支持了我国开放存取期刊建设的发展。国际上有关开放存取期刊的版权问题没有成文的规定,发达国家的期刊在建设过程中也都自觉遵守不具法律效力的创作共用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License,简称CCL),该协议根据情况不同为作者提供6种组合许可协议,我国33种期刊中仅有6种期刊从不同方面认证CCL协议,这一点跟国际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并不是所有期刊在DOAJ注册内容也会将内容直接连接到该网站,由表5看出我国仅有22种期刊的内容被DOAJ收录,说明还有一部分期刊仍然对自己的期刊内容有所保守,而且被收录的期刊内容时间也不尽相同,大部分期刊为延时期刊,这样的话有很多研究成果就是去时效性,从根本上讲也就违背了开放存取期刊促进科学成果交流的初衷。所以,整体来说我国的开放存取期刊建设水平还是很低的。

2.4 理论研究与实践不同步

南京大学开发的CSSCI引文数据库作为我国社会人文科学主要文献信息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提供来源文献、被引文献、优化检索等多种信息检索,从CSSCI数据库中得出的某一领域的相关文献为研究依据,不但可以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而且对了解国内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笔者利用CSSCI引文数据库,分别以“开放存取or开放获取or Open Access or OA”和“开放存取期刊or开放获取期刊or 开放期刊or OAJ”为关键词,检索我国大陆地区2005 年至2011年间开放存取期刊理论研究的相关情况(见表6)。

检索结果显示,2004年至今我国开放存取的研究经历了从冷到热的过程,2008年和2009年达到高潮,且开放存取期刊的理论研究一直在开放存取研究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至2010年达到36.11%,说明国内的开放存取期刊研究工作开展的不错。但是理论研究如此狂热,实践方面却寥寥无几,出现了理论研究和实践试验相脱节的现象。

另外,与国外研究情况不同的是,有关开放存取期刊的研究国际上涉及的领域较多,如图书情报学、计算机领域、医学领域等,而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学者大部分为图书情报界。

3 导致我国开放存取期刊实践落后的原因

3.1 引入时间短,科研人员开放存取意识淡薄

我国科研人员的开放存取意识淡薄,使得开放存取运动的顺利开展缺失必要的条件,同时也对开放存取期刊的建设产生阻力。一项对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的调查表明, 90%以上的科研人员不知道“什么是开放存取”[2]。对于我国的绝大多数科研人员而言, 开放存取依然是新生事物,人们广泛了解并接受它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科研人员对开放存取期刊缺乏深入了解,利用和支持开放存取期刊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因此,开放存取期刊的建设落后也就可想而知。

3.2 缺乏相关政策的扶持

开放存取运动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国家政府政策的支持,李武、沈锡宾和季燕江[3]曾经就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开放存取的认知和态度做过一次调查,调查发现,政策上缺乏支持是阻碍期刊开放存取的一个重要原因。开放存取运动开展以来,马普学会(Max Planck Society)、开放社会协会(Open Society Institute)等许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积极推动科技信息开放存取运动,分别于2002发布《布达佩斯开放存取计划》(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2003年发布了《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资源的开放存取的柏林宣言》(Berlin Declaration on 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Sciences and Humanities),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代表中国科学家签署了该宣言。2004年5月,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教授、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又分别代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签署了《柏林宣言》,表明中国科学界和科研资助机构支持开放获取的原则立场。在国内,2005 年6月,中国科学院召开了“科学信息开放获取战略与政策国际研讨会”,会议特别就科技信息开放存取的战略、政策、运行模式、支持机制、作者态度、相关法律与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也立项对OA相关宏观问题进行研究。2006 年10 月,中国发布了科学数据开放存取政策。这些对我国开放存取政策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政府还没有出台关于开放存取的相关政策和规定。

3.3 传统期刊界方面的审慎态度

开放存取期刊作为支持开放存取运动策略之一被提上议程以来就受到多方面的压力,传统期刊出版商的排斥是其中之一。在国外,英国下议院于2004年3月1日举行了关于OA出版的听证会,在听证会上Elsevier的总裁Davis先生严厉批评OA出版“纯属扯淡”(absolute rubbish),作为商业模式则更是无稽之谈、毫无可行性,出席听证会的其他大型商业出版机构也随声附和认为收取作者出版费用的做法直接意味着学术标准的降低和同行评议的终结,最终导致大量垃圾论文的出版。这也证实了OA期刊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尚未获得较高的地位和声誉[4]。在我国的情况亦是如此,2005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李麟和初景利在《开放存取出版模式及发展策略》[5]一文中对中国科学院56种科技期刊的编辑(56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调查科技期刊编辑对其所属的期刊实行开放存取的态度和意愿,同时还对中国科学院16个研究所的223名科研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在期刊编辑的调查中,针对“未来两年,您编辑的期刊是否会考虑实行开放存取?”这一问题,46.4%的调查对象的答复是“部分实行开放存取,最终目标是过渡到完全的开放存取”;10.7%的答复是“完全实行开放存取,所有的作者都必须支付版面费”;32.1%的人选择“不实行开放存取”。虽然总体上超过半数的人比较认可开放存取期刊,但总体来看,中国期刊界对实行开放存取还持有审慎的态度,认为中国的科技期刊实行开放存取存在的主要障碍包括: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版权问题、开放存取期刊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缺少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以及编辑部对如何实施开放存取缺乏足够的了解。

4 推动我国开放存取期刊建设的建议

4.1 加大开放存取宣传力度

开放存取运动在国际上开展的时间已接近十年,学界学者引进国内开放存取概念也超过5 年,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了解开放存取的仅限于图书情报界或者出版发行界的学者,大多数科研人员甚至是业界很多学者对开放存取了解很少或者是一无所知,开放存取意识相当淡薄。在对开放存取宣传方面可以借鉴多种途径,例如图书馆作为科研人员与科研成果的中介,以图书馆为平台宣传开放存取应该会有不错的收效。采取的主要形式可以是讲座,也可以是以专题的形式或者在图书馆网站首页进行宣传,让更多的研究人员了解OA 资源、宣传、利用OA 资源。

4.2 提高开放存取期刊的质量

学术期刊的质量是学术期刊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及必要条件,开放存取期刊也不例外。因为对于学术交流系统的两个群里作者、读者来说首先注重的是期刊质量问题。首先作者在选择期刊进行投稿时必然优先选择所在领域影响力和质量较高的期刊,一方面可以提高其学术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读者,其学术成果也能得到更多认可。在读者这一阵地,在选择文献时同样的道理会首先选择学术水平较高的期刊和学者的文章,并在阅读和研究中加以引用,这样也就提高了该期刊和文献的被引频次。因此,学术期刊的质量无论从作者角度还是从读者角度都是十分重要的参考标准,这一点对传统期刊和开放存取学术期刊来说都是一样的。目前来说,开放存取期刊迟迟得不到承认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质量问题。如果OA期刊不能形成足够的影响力就很难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甚至可能最终被淘汰。[6]开放存取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决定开放存取期刊这种出版模式的发展前景。OA学术期刊出版如果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就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这么说,OA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成功与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期刊的质量,如何从整体上保证所有开放存取论文的质量是开放存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3 相关支持政策的制定出台

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在国外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已经制定了开放存取的相关政策,对开放存取事业进行支持。典型的就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简称NIH)的公共存取政策,该项政策是在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于2004年提议下制定的,2005年成型并实施自愿实施,2008年改为强制性实施政策。2009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09年综合拨款法案》(the 2009 consolidated appropriations Act)[7],延续和强化了NIH的强制性OA政策,要求受NIH资助而产出的成果在发表后的12个月内需将最终版本上交PMC,提供免费在线检索和利用。该政策堪称开放存取运动运动史上的里程碑,为后来的国家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树立了榜样。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开展对开放存取的研究和开放存取实践,如巴西和印度,这也是这些国家开放存取事业发展的迅速原因之一。笔者认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出台是强有力的保证,在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尤其是那些国情与我国相仿的发展中国家,这也是制定政策的一条捷径,但必须尊重我国的实际情况,否则一切只能是纸上谈兵。更重要的是要听取开放存取相关利益者如传统期刊出版商、图书馆、科研人员、科研资助机构等等的意见和建议,在满足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出台相关政策,这样才能保证顺利实施。

5 结语

我国大陆地区开放存取期刊建设落后的现象是暂时的,相信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深入,学术界会日益意识到其优越性,政府也必将出台支持开放存取期刊建设的相关政策,使大陆地区开放存取期刊的发展顺应世界潮流,这也是中国科研与世界接轨的内在需求。另外,我国大陆地区开放存取期刊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出现多种困难是正常的,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模仿,盲目建设,以免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参考文献:

[1]DOAJ[EB/OL].[2011-10-12]. http://www.doaj.org/.

[2]张巧娜.我国大陆机构库实践的“冷现象”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6):49-53.

[3]李武等.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开放存取的认知和态度调查研究[EB/OL].[2011-10-14]. http://www.oalib.com/html/xwdt/guowai/5779.html.

[4]Oppenheim Charles. Electronic 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Open Acces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8,34(4):577-590.

[5]李麟,初景利.开放存取出版双模式及发展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3):341-347.

[6]郝勇.影响我国实行“开放存取”模式的因素分析[J].现代情报,2006,(12):4-6.

[7]Division, G.Title II, Section 218 of Public Law 110-161[EB/OL].[2011-09-01].http://publicaccess.nih.gov/.

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期刊目录 篇4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期刊名称 高等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中国高教研究 中国大学教学 教师教育研究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

主题分类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序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期刊名称 教育研究 高等理科教育 高等农业教育 中国农业教育 中国教育学刊 外国教育研究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实验技术与管理 现代教育管理

主题分类 综合性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农业教育

综合性教育 综合性教育

自然科学总论 自然科学总论

外国语

高等教育

二、奖励 20 分期刊及报纸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期刊名称 现代大学教育 中国成人教育 继续教育研究 教育学报 当代教育科学 教育探索 教育评论 教育与经济 教育研究与实验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主题分类 高等教育 各类教育 各类教育 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综合性教育 综合性教育 中国政治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期刊名称 大学数学 大学物理 大学化学 外语与外语教学 体育研究与教育 研究生教育研究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中国教育报 教育部简报

主题分类 数学

《中国素质教育研究》期刊 篇5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双月刊》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 教育部 高教司文科处主管: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主办,面向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及综合院校的外语教育专业的广东师生和外语教育专家、学者及科研人员的学术期刊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龙源国际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即将全文收录。本杂志国内统一刊号:CN: 22-1387/G4 ;国际刊号:ISSN:1009-6027 ;邮发代号:8-323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刊名: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 周期:双月

出版地:吉林省通化市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ISSN:1009-6027 CN:22-1387/G4 邮发代号:8-323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创刊时间:2002 董编辑Q/微信:993383282 办刊宗旨:及时传达教育部高教司有关高等英语教学工作的精神、政策、法规以及高等教育英语教科研的各项活动,介绍国内外高等英语教育教研最新成果,关注教师发展,聚焦英语教学,传播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新理念。既注重挖掘英语教学研究界前辈、著名学人的学术积淀,又将大力提携、扶持新生力量及他们的可贵探索,为师范院校英语教师提供学术交流和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

主要栏目:

师范及专业英语篇《教学实践》《科研园地》《教师教育》《文学研究》《翻译论坛》 大学英语篇《教学实践》《教材评述》 投稿须知:

一、稿件要求论点新颖、论证严密、语言流畅。稿件编排格式:文稿标题-作者姓名-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其中文稿标题:20字以内;作者简介:姓名、性别、籍贯、工作/学系单位、职称/学位、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文稿摘要:2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正文:内标题层次为:

一、(一)、1、(1);参考文献请按:书[M].刊[J].等规范编写。

二、本刊编辑部对所有来稿保留编辑、修改、删节或节录权,若不同意请事先说明。所投稿件一经刊发,均致赠作者样刊一本,如出版一个月后仍未收到样刊者,请与编辑室联系。

中国文学期刊目录(第184辑) 篇6

中国文学期刊目录(第184辑)

《诗歌月刊》2016年第7期目录头条川藏青记(组诗)太阿现代祝史陈辞之体,或虚饰和野游美学的诗——漫谈太阿的组诗《川藏青记》 赵卡请一头狮子去晚餐(组诗)/王杰平峤峰新诗15首/峤峰先锋时刻宋烈毅/冷眉语/张联国际诗坛徐贞敏诗选 【美】徐贞敏(Jami Proctor-Xu)隧道张新泉的诗最“近”的诗意 燎原现代诗经飞廉/陆渔/中海/严正/魏欣然/周孟杰/李冈/段若兮/光子/紫丁香/王静远/唐毅/孙思/诗版图(池州市作协“百名诗人游吟杏花村”诗歌作品选)阿成/何家荣/王征桦/周玉钦/査一路/方楠/吴先耀/刘向阳/王宏权/二胡/汪爱玲/洪德胜/方新洲/王娜/山中子/爱玫/陈莉/陈军/谢峥嵘/丁爱武/张文泉/蛾/桂烈兵/汤文益(暨南大学学生诗歌小辑)蒋静米/彭勃/郑栩彤/赖晓/张蕾/吴书颖/蔡自鑫/吴诗颖/韩林杉/蔡若云/郭佳悦/苑宇飞/何启荣/猎鹿人墨韵郑小成书法作品小辑评论与诗有关的笔记片段 西边中年咏叹:一种深度浪漫主义的写作 汪剑钊可敬的日常,或晦暗鱼鳞/茱萸访谈录江南,青春之光——19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访谈录之祝凤鸣篇 祝凤鸣 姜红伟《躬耕》2016年6期目录小说视界绿蝴蝶夏立楠虚拟刺杀高宏民恶人刘正权散文短章香严寺散页刘忠献远去的乡村匠人徐仁河梅花坞贾 凡远逝的韵味静 子诗歌前沿很想和父亲说说我的忧伤吴开展献给病中的妈妈的诗封延彤以骨为刀(组诗)樊德林唐朝的阳光谢汝平随笔札记羽人、桂人与华夏文明老 页遗失在琴弦上的桃源宋 羽临风词曾必荣躬耕论语朴素与淡然中的人生关怀李青友白鹿遁去人犹在鲁 钊《广西文学》2016年第6期小 说特约头条李浩 / 会飞的父亲(短篇小说)短篇精制王少龙 / 黑老丘在焉 / 流水便随春远曹天鹰 / 大嫂新手出场隆莺舞 / 阿诚与大衣微篇妙品伍中正 / 伍中正小小说二题郭文忠 / 二孩两题刘向阳 / 功夫诗 歌诗群绿风左右 / 左右的诗徐东 / 一切都是圆的(组诗)欧阳玉 / 欧阳玉的诗余幼幼 / 余幼幼的诗许立虎 / 宠物特别策划·重返故乡张仁胜 / 这儿散 文李存刚 / 身体病刘军 / 散文新观察之李存刚篇博览天下兰溪 / 抵达苦难深处散板如歌邓强 / 雨谒滕王阁“美丽南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专栏罗南 / 水之上内刊选粹孟驰 / 六点钟来的女人(小说)马路 / 我要对大米说出歉意(外一首)(诗歌)卡波特肖像画·王晓鹏(封面)罗勋书法作品欣赏(封二)作家影像·东?西(封三)封面作家作品(封底)《诗歌风赏》2016年第2卷(总第12卷)目录独秀003南 子 万物有着自身隐遁的道路(组诗)015南 子 在诗意的沉默之处(随笔)017刘亮程 醒来的诗歌(评论)群芳021胡 澄 母亲(组诗)027李明月 心领神会(组诗)034武强华 表达(组诗)041宋清芳 虚掩之门(组诗)047君 儿 色与空(组诗)054东 涯 我们说起想念就像说起潮汐(组诗)061李佳忆 素描(组诗)068邓朝晖 沉湎(组诗)075二月蓝 闪电(组诗)082林馥娜 在匍匐与扬鞭中(组诗)088窦凤晓 风歌(组诗)094小鱼木语 又轻又小的美(组诗)101布木布泰 镶着黑翡翠的马头琴(组诗)107梦桐疏影 时间是个隐喻(组诗)绽放115星 芽 化蝶(组诗)121满筱竺 时间里的夜莺在唱歌(组诗)126桑 田 只等尘埃落下(组诗)131林 珊 虚掩的门(组诗)135张文倩 疾走的云(组诗)141洪天丽 云的影(组诗)146阿 西 敏锐的可贵与可能(评论)花絮151阿 华 火车开往C城156谈雅丽 散文三题雕塑163从 容 我的花园172从 容 从容诗歌煮洒179海慧、海男的访谈从忧伤的青年时代开始185海 男 诗歌笔记(组诗)采玉196李 笠 译 爱迪特·索德格朗诗选204李 笠 追寻生命的秘密赏荐213林 莉 布谷鸟可曾应答改变阅读,由我们开始官方微信:xxsk1957传播诗意生活 展示品质文化做文化生活的创造者不做网络信息的搬运工

中国期刊理论研究综论 篇7

一、中国期刊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1、研究者群体结构分析

我国的期刊理论研究者群体主要有二:一是高校学者, 二是期刊工作者, 但占人数优势的是高校学者群体。高校之所以成为研究群体的主要聚集地, 有其主观与客观的条件。从主观条件看, 由于近年中国媒体的强势发展, 高校新闻传播领域的扩招趋势明显, 不少原来从事文学理论研究的学者转到了传播学领域, 从而推动了隶属于新闻传播大门类内的期刊理论研究的发展。从客观条件看, 我国的市场经济并不发达, 期刊营销实践者的文化水平包括理论研究水平较为低下, 这样, 高校的平台就变得尤其重要, 从而造就了学者型研究的舞台。

2、从研究理论发表阵地分析

由于研究群体细小, 中国报刊中至今尚无一份专门的期刊理论研究型报刊, 期刊理论研究成果主要发表于高校学报、新闻传播类报刊上。

高校中有着新闻出版专业办学传统的学报 (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吉林大学学报》等) 对期刊研究有着较大的兴趣, 多开辟有期刊研究的专栏, 而近年新办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的学报, 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影视、网络的兴趣, 可供期刊理论研究文章发表的园地很少, 甚至公开声明不发期刊理论研究类文章。

新闻传播类报刊中,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以发表科技期刊的研究文章为主, 产生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 推进了我国科技期刊研究阵营的形成;《编辑学报》也发表了较多的科技期刊的研究文章;《中国新闻出版报》、《出版商务周报》、《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出版》、《当代传播》、《出版发行研究》、《编辑之友》、《编辑学刊》、《科技与出版》、《出版科学》、《传媒》、《出版广角》、《出版参考》、《媒介方法》、《传媒观察》、《今传媒》、《青年记者》等也零散刊发一些期刊研究文章。这些文章总体体现出4个方面的特征: (1) 更注重从编辑学的角度来剖析案例、归纳总结, 其他视角面很少涉足; (2) 多是某期刊社某方面成功经验的概括总结, 少有高屋建瓴的类群整体角度的分析, 缺乏统计分析学的客观与准确, 主观偏见较多; (3) 大多未成系统, 并未能立足于期刊产业的基础上进行思考; (4) 多立足于传统新闻出版学的条分缕析上, 而少传播学、信息学的研究, 至于从营销学、未来学等方面深入研究的更为稀少。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来的《中国新闻出版报》上陆续刊发了一系列的专题文章, 如关于教育报刊的发行争议、学术期刊的走向等, 不仅从类群方面予以深入探讨, 而且视觉比较新颖, 钻研也较有组织、系统。

另外, 网络等新媒介的发展也为期刊理论研究成果的及时公布和转化提供了舞台, 除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网站外, 不少期刊社如《知音》等下属的期刊研究所所办专业网站, 已成为重要的理论交流平台。

3、从研究方向分析

从发表于高校学报及专业报刊的研究论文以及出版的理论专著来看, 我国期刊理论研究者的研究方向主要有6个方面: (1) 从编辑学角度对期刊出版流程、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等进行论述研究; (2) 从新闻学角度对期刊编辑中的新闻实务如标题制作、表达规范等进行评析; (3) 从出版学角度对期刊出版中遭遇到的各环节及关系进行分析与说明; (4) 从印刷学角度对期刊的包装与印刷等进行探索; (5) 从传播学角度对期刊的传播予以跟踪并对各环节予以剖析或深究; (6) 从信息学角度对期刊信息的传递予以探讨。前四个方面研究者较多, 后两个方面研究者相对较少。

值得关注的是, 随着媒体的开放及与国外媒介大鳄的接触, 介绍国外优秀期刊运作经验的研究进入新世纪以来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向, 取得了不少成果, 对我国期刊也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正是由于各种新研究方法的引入, 使我国期刊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视角更加丰富起来。

4、从研究成果的出版情况分析

近年已出版的期刊理论著作大约可划分为8大类: (1) 以期刊编辑学为主的一类教材, 比较有影响的有赵燕群编著的《期刊工作浅说》、张觉明著的《现代杂志编辑学》、徐柏容著的《杂志编辑学》和《期刊编辑学概论》、张伯海主编的《期刊工作手册》、赵洪顺著的《期刊编辑论》、王幅明编的《期刊编辑学探索》、王维钧等主编的《现代期刊编辑论丛》等, 龚维忠编著的《现代期刊编辑学》于200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 期刊史研究及材料汇编, 如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研究室编的《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丁守和主编的《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宋应离主编的《中国期刊发展史》等; (3) 某一门类期刊的专门研究, 如谢振中著的《大学学报编辑工作概述》、卜庆华主编的《学报编辑学概论》、张明主编的《科技期刊编辑手册》、刘代焕和靳思源主编的《科技期刊编辑系统工程》、张积玉主编的《社科期刊审稿与编辑规范十二讲》、李学昆主编的《社会科学期刊编辑学》、孙景峰著的《学报编辑工程论》、刘宁等著的《文学期刊编辑论》、朱世和主编的《教育期刊编辑学》、胡宏文著的《教育报刊采访写作方法论》、许志浩著的《中国美术期刊过眼录》等; (4) 期刊编辑实务及工具类书籍, 如胡传焯编著的《科技期刊编辑指南》、赵治洪主编的《现代杂志企业设计制作》、林被甸与张其苏主编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 (5) 总结概括期刊运营经验的全景类图书与报告, 如罗琳主编的《中国期刊面面观》、张伯海著的《期刊思考录》和主编的《中国期刊》、高江波著的《期刊求索录》、李频著的《期刊策划导论》和《大众期刊运作》以及由他主编的《中国期刊发展报告》、孙燕君等著的《期刊中国》、刘宁著的《文艺期刊论》、于有海著的《当半月谈“老总”的岁月》、吴乐平胡勋壁胡文启合著的《期刊三人谈》、师永刚著的《读者时代———一本杂志和她所影响的生活》、戈夫和团英主编的《内蒙古期刊事业》等;《中国期刊发展报告》已出两本, 第一本注重期刊研究的方法探索, 第二本注重期刊的类群研究, 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6) 境外期刊运营经验的介绍与对话, 如叶新编著的《美国杂志的出版与经营》、秦朔著的《政策·资本·鸿沟———中美杂志业的比较与思考》、崔莹著的《办最赚钱的杂志———对话英国名刊主编》等; (7) 引进的外文期刊研究书籍, 如河北教育出版社的“传媒人丛书”中就有三册———帕特森的《期刊编辑》、孟格尔的《期刊经营》、科巴克的《创刊指南》, 萨梅尔·约翰逊和帕特里夏·普里杰特尔合著的《杂志产业》等也有很大影响。 (8) 出版了《中国期刊年鉴》, 对于期刊的发展与研究情况作了及时的总结。

不少研究者往往把期刊与报纸并在一起进行研究, 如方汉奇先生著的《中国近代报刊史》、史和等编的《中国近代报刊名录》、谢恩光著的《教育报刊运作论》、薛耀晗著的《报刊审读初探》等。近年还有不少学者开始从营销学角度思考期刊运营, 倪祖敏和张骏德著的《报刊发行学概论》、史道祥著的《教育报刊营销战略》、金雁和王宁著的《专业报刊品牌经营》、贾国飚著的《媒介营销》、张志安主编的《媒介败局》等都引起不少有心者的关注。

二、新世纪以来期刊理论研究的特点与得失

进入新世纪以来是中国期刊发展最快的10年, 也是期刊研究理论实现飞跃的10年。中国期刊的经营资本进一步得到夯实, 市场经济下的先进营销理念与模式扩大了业界人士的视野, 与国外媒介真正开始了对话与交流,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 期刊理论研究迈上了新台阶, 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其特点有三:

1、研究领域从编辑学、新闻学领域进一步扩展到了传播

学、信息学及更广泛的社会学和其他领域, 这是期刊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从因所学或所从事工作引起的对期刊的自发研究到自觉投身于期刊理论研究, 这是中国期刊理论研究者的一个很大的进步。在中国期刊的历史背景中走出并借助外国期刊的发展规律研究与先进经验是需要勇气和眼光的。置身于新闻学和编辑学体系下的期刊学忽视了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以及学科错位带来的偏窄阻碍了对期刊理论进行全面、科学的观照。正是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理论家们开始了“拨乱反正”。李频在《大众期刊运作》的后记中这样描述自己的自觉追求:“我希望在较详尽地占有第一手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描述中国期刊发生、发展及走向繁荣的轨迹, 重点研究名牌期刊、期刊编辑出版家和期刊现象、期刊群落, 探究中国历史上期刊编辑、期刊经营、期刊形式等方面演变进化的内部规律, 研究影响和制约期刊兴衰成败、生死存亡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 让中国期刊史回到期刊自身, 摆脱中国期刊史在中国新闻史中的附属地位。”应该说, 这种追求代表了绝大多数研究者的追求与理想。

2、从单一案例分析到类群分析的转变, 不仅体现了研究

者理论水平的提高, 还说明了中国期刊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的转型。个案研究属于期刊研究的微观层面, 一般是详细介绍与分析期刊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各种内外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以形成对特定个案的全面深入的认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的彭波主编的《传奇如歌———中国青年的故事》和2001年5月出版的师永刚所著的《读者时代———一本杂志和她所影响的生活》, 理论性、文学性、史实性、资料性兼备, 为解读特定期刊提供了辅助材料, 从采编、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作了经验总结, 带动了“杂志传”的风靡一时。随着中国的加入WTO、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 中国期刊面临着文化转型的重大转折, 从单一案例中跳出来而对整个群体予以观察成为理论家们的关注重点。2003年成为标志性的一个年度:这年8月, 李频的《大众期刊运作》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10月, 孙燕君等合著的《期刊中国》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两书带动了学术界对期刊运营趋势的思考、推动了类群分析方法的推广与运用, 而更多从事期刊工作的专业人士如秦朔、朱学东、张景岩、陈丽娟等纷纷著书立说, 给理论界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和实用性更强的中国特色期刊运作理论, 引爆了期刊理论的大讨论, 各种主张、意见纷纷出炉,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景象。

3、考虑市场需要, 成为理论研究的新契机, 中青年期刊

理论研究者运用国外先进理念崭露头角已成为趋势。由于中国期刊理论研究的众多机遇的存在, 贯通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他”为“我”用、张扬理论创新, 成为理论研究的时尚, 跑马圈地、填补市场空白成为中青年期刊理论家脱颖而出的捷径。李频、何海林、郭全中、周庆祥、李栓科、薛耀晗、张泽青、朱胜龙、范军、吴乐平、陈德保、叶继元、闫喜军、吴锋、段传敏、唐长泉、余晖等众多理论家多有实践工作经验, 又借国外媒介的考查或知识转化, 写出的期刊理论文章让人耳目一新。李频从《期刊策划导论》的理论构建与方法生成到《大众期刊运作》对典型个案的价值把握与方法创新, 到后来出版的《中国期刊发展报告》第一本和第二本, 显示其期刊研究的具体方法、路向, 凸显一种系统化的方法论。2001年7月在深圳召开的中国期刊发展趋势研讨会探讨中国期刊在21世纪的规模发展趋势、广告与国际接轨趋势、彩色印刷趋势、数字化趋势等, 前瞻性、国际性特色鲜明, 已较好地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论研究的经济价值取向。2007年5月13日至15日, 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在北京召开, 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期刊出版界精英汇聚一堂, 把脉世界期刊业发展态势、探讨期刊界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大会以“杂志丰富你的世界”为主题, 议题主要围绕“传统期刊出版的数字化发展战略”、“商业与专业期刊:从传统出版业向多媒体的转变”、“提高期刊广告在整体广告中的份额”、“期刊从传统出版向媒体服务的转型”、“期刊高效发行的战略布局”、“发展中国家的期刊市场”、“期刊读者阅读品位和阅读习惯的变化”等热点问题展开。此次期刊大会不仅给国内期刊研究者提供了学习的舞台, 展现了期刊研究的世界趋向, 而且体现了中国期刊市场的巨大潜力, 有利于提高国民对于期刊研究的兴趣和对市场开发的信心。

客观地说, 中国期刊理论研究近十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领域得以扩宽、方法得以丰富、理论与实践正逐步得以结合, 这些进展得力于对市场规律的把握和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也有赖于期刊市场的日渐成熟。但这并不能掩盖中国期刊理论研究的缺陷。就笔者看来, 近十年研究的偏颇之处也是明显的, 主要有四:第一, 学术研究成果多, 实践技巧相对缺乏, 从目前市场上看, 还没有一本真正谈到中国期刊如何实现市场化运营的图书;第二, 采编方法总结多, 市场运营经验总结少, 这种现象是因为研究者群体结构以学者占多, 多囿于传统认识造成的, 急需既有学术素养又有市场运营经验的期刊人来增强队伍补充存在着的众多理论空白;第三, 不少新创理论的系统性不强, 架构还有不少不合理之处, 这多是因中国期刊刚从新闻出版学研究范畴中进入传播信息范畴这一新旧交替带来的知识体系混乱所造成的;第四, 研究者的包容心不够, 排他性竞争理论占上风, 对刚走上市场轨道的中国期刊来说成为了与外界交流学习的人为屏障, 有可能阻碍其进一步的良性发展。

三、中国期刊理论研究急需进入“营销时代”

从中国期刊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来看, 新理论的提出并非不多, 与实践结合的成果也已有不少, 但勿庸讳言, 我国目前的期刊理论研究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目前看, 中国的期刊理论研究急需从文本研究时代进入“营销时代”, 即要从对期刊本身的关注而转移到对期刊运营的关注, 运营中的经验、技巧、模式、方法、关系处理以及前瞻性、预见性、可把握性等应成为研究的重点。

1、从期刊发展壮大的规律来看, 走入“营销时代”既是期

刊本身发展的必然, 又是期刊理论走向实践走向市场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媒介, 期刊要实现其自身价值就必得经过营销这一环节, 没有经过市场的选择, 期刊就仅具有媒介的使用价值而无其他价值, 也就失去其本身在市场存在的必要性。期刊的内容质量是维系营销的基础, 但如无营销最好的内容也无法传达给受众。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 营销既是内容传播的途径, 又是对内容进行检阅的最佳手段。从“内容为王”到“渠道为王”再到“营销为王”, 正反映了人们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期刊经营的认识过程, 这是基于市场经济规律认识基础上的自然选择。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发达, 期刊从计划体制下脱离出来走向市场的时间还不长, 没有形成足够的自产经营资本, 还得靠市场来反哺, 因而走向市场争取最佳营销效果已是期刊的不二选择。立足于期刊实践基础上同时又要指导实践的期刊理论要实现自身的存在目的就必须接受期刊发展壮大的规律, 在“营销时代”的研究与发掘中走在市场的前列。也就是说, 不仅期刊本身要经受市场营销的考验, 期刊理论也得接受营销考验并在实践中发展和前进。

2、从营销学的观点来看, 通过市场营销对期刊实现全面

规范与提升, 有其现实的必要性, 同样对于期刊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营销不等同于发行。史道祥在其著作《教育报刊营销战略》中对此作过详实的对比: (1) 对象不同, 发行要面对的对象是渠道和客户, 无权干涉编辑出版计划, 其产品来源对象是被动的;营销则需面对整个出版社、报刊社、发行企业、书报刊产品及至相应的服务, 它介入企业决策和产品设计, 以销定产, 把产品来源由被动变为主动; (2) 目标不同, 发行是通过刺激消费扩大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 把书报刊卖出去来增加收入获得利润, 出发点是已生产出的产品;营销从市场开始, 出发点是了解读者需求, 从而来决定生产与销售的其他方面; (3) 机构设置不同, 传统的发行一般由副社长 (副总编) 负责, 主管的发行部下设具体负责销售、统计、发货等工作而建立起的相应职位, 营销则要求有一名统揽一切的营销总裁, 除建立专门的发行部门之外, 还需有相应的市场调研部门、产品开发部门、读者服务部门、广告经营部门等; (4) 手段不同, 发行是沟通出版社、报刊社到读者的单一营销活动, 往往把广告宣传、提高回扣、降低价格作为促销手段, 一切促销活动对外而少对内, 向下而少向上;营销则是“读者—营销机构—出版社 (报刊社) —读者”环环相扣, 不断循环交流的过程, 并贯穿于报刊的整体, 环环的连接点是读者, 活动围绕读者需要; (5) 价值体现不同, 发行以建立责任制为主体, 渠道及工作分工重点体现在个人身上, 而进入市场化的营销时代则是体现整体互动和过程综合, 提倡团队建设, 个人融于集体之中, 在集体发展中体现个人价值; (6) 期望结果不同, 一般来说, 发行人员通过一定手段把书报刊卖出了就算完成了销售, 而营销则是通过制订市场营销计划, 策划产品促销方案, 实施品牌战略, 完成产品销售, 这一过程是让读者自己主动地购买新产品;而营销则是为了使销售成为不必要。从这种比较中可以看出, 营销对于提升期刊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传统发行中依靠行政力量、团体销售的模式在市场化运作中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 只有依靠先进的营销理念才能使期刊真正做大做强。这对期刊理论研究者同样提出了要求, 即必须以市场运营的先进营销理念来构建期刊理论的新体系, 否则, 理论建设就会落后于时代, 不适应于市场发展。

3、从世界各期刊发达国家的运营经验来看, 期刊产业的

发展与营销策略紧密相关, 甚至是靠营销来维系和推动, 期刊理论成为检阅两者关系程度的风向标。英美是期刊运营很成熟的国家, 它们的期刊一般分为消费者期刊和B2B期刊两种, 前者主要依靠发行盈利, 后者主要依靠广告盈利。通过对英美大刊的分析研究, 学者们已得到共识:英美期刊业的迅速发展除了得益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广告业的繁荣、读者的阅读传统和期刊自身的综合实力外, 他们的办刊理念、经营策略、营销手段等无疑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中有不少值得中国期刊社学习和借鉴。从目前的研究看, 这些运营经验主要有4点: (1) 期刊高度产业化, 实行编辑与经营“两分开”、发行与广告并举的经营机制; (2) 精准的期刊定位不仅为其划定了发行的基本范围, 也为广告销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重视期刊品牌的建立和延伸, 实现品牌的商业化和营销收益的最大化; (4) 重视营销人员的培训, 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善于整合资源, 形成集团化、国际化营销趋势。英美期刊的发展经验为刚刚走上市场化运作的中国期刊提供了可资效仿的标本, 更为我们的期刊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期刊理论研究要始终立足于产业的最前沿, 要用营销的眼光和拓展的眼光看待期刊的市场化运作, 要成为检阅这一行业发展水平的晴雨表、风向标。

《中国素质教育研究》期刊 篇8

摘要:青年编辑的状态直接关系到科技期刊的可持续性发展。文章分析了编辑的培养主要在政治素质,学术素质,业务素质方面,编辑部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实行多角色转换机制,实行继续教育培训机制。科技期刊编辑应当更新观念 ,树立科学、奉献、敬业精神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做到工作学习化、问题课题化;同时有关部门要努力优化编辑人才培养的软环境 ,为编辑出版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进而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养

【中图分类号】G238

0引言

编辑对科技论文进行编辑加工在提高科技期刊质量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虽然被选用的稿件在质量方面可能问题不大,但要正式发表,编辑还要做许多细致、繁杂的加工工作,纠谬、删繁、补漏、规范、归纳、升华,使之完全符合出版要求,对这样高知识的工作,编辑只有处在正常的心理状态下,才能感觉清晰、思维敏捷,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及创造性思维,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1]。

青年编辑的状态直接关系到科技期刊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青年编辑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为己任,牢记编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学习,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早日成为优秀的编辑人才。同时,青年编辑应该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自我激励,对工作不断产生兴趣,这样才能享受到学习和工作的乐趣,真正体会到快乐人生。通过对编辑人才资源整体开发的内涵、外延和原则的分析,针对我国科技期刊编辑人才资源的现状,提出了整体开发编辑人才资源的措施.

1编辑的素质培养

1.1政治素质

科技期刊的青年编辑应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使期刊的管理体制与国家的技术和文化市场体制相结合,出版高质量的科技期刊,并使期刊编辑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体制。

思想道德修养,编辑工作是无名无利,为别人做嫁衣的工作,编辑通过自己的工作,为作者审稿,编辑稿件,排版出版,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别人是看不见的。编辑应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正确处理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甘于奉献,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作者为读者服务,爱岗敬业。

职业道德修养,编辑对来稿的录用起着关键的作用,青年编辑应积极向老同志学习,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原则,关心尊重作者,对于来稿者耐心回答问题,加强与作者沟通,帮助作者查询资料。

1.2 学术素养

编者再创造作用的最大体现是再发现,即如何慧眼识珠辨识和发现论文的学术价值,这是编者应该发挥的最大功能。这一主题的确立和强化,必然要求编辑思维和编辑知识结构的变革:一是必须突破编辑思维的单一定势,向思维多元化发展,编辑思维也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二是必须跨出思维对思维的编辑模式,方能真正保持思维的正确性;三是调整编者知识结构,增强学科纵、横向相似信息的贮备。只有如此,编者方能由被动的“为人作嫁”,走向主动的再发现之路,真正体现编辑的学术贡献[2-3]。

编辑的学术素养与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有着重要的联系。提高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素养,需要从科技期刊主办單位的重视程度、编辑部的氛围以及编辑自身努力等3个角度进行考虑。前两者是外因,后者是内因。只有三者相结合,才能不断提高编辑的学术素养,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也就相应提高。

1.3 业务素质

1.3.1 熟悉编辑业务

青年编辑刚刚入门,应积极参加国家广电总局举办的编辑业务培训班,熟练掌握编辑规范。坚持期刊的三审制度和清样三校制度,积极约稿和组织稿源,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熟练掌握期刊的审稿,编辑,校对,出版,印刷,发行流程。

青年编辑成长过程中要参加上岗培训,通过上岗培训,科技掌握编辑技能以及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使青年编辑获得上岗资质。青年编辑参加编辑的学术会议以及研讨会,可以扩大交流范围和视野,更好地接触优秀编辑部的编辑。有条件的编辑部应支持青年编辑继续深造,取得更高的学位。鼓励青年编辑参加与本期刊专业内容有关的学术会议或研讨会,使编辑能接触与本专业有关的专家学者,有可能使编辑部能够选择对口的审稿专家以及约到高质量的论文。鼓励青年编辑自学,编辑部可以买一些有关编辑等方面的书籍,鼓励编辑在业余时间自学,提高工作能力。责任编辑应是稿件质量的主要责任者,而不应是经济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只有在经济责任上解放了责任编辑,才能促使他们对稿件质量真正负起责任,才能最终实现“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4-5]。

1.3.2 注重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青年编辑应注重语法、修辞、逻辑知识,在编辑工作中应严格纠正语法错误,错别字,编辑部的编辑应订阅《咬文嚼字》,同时应教育青年编辑提高写作能力,积极写作投稿,在实践中加强自身素质,提高职业素养,在编辑中减少差错率。.

1.3.3注重学习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以媒体角色进入传媒环境伊始,一面是新媒体造势咄咄逼人,一面是传统媒体杞人忧天般地生发出很有可能被取而代之的恐慌。而经过短期震荡后的传媒环境呈现的局面是传统媒体依凭网络如虎添翼,网络媒体则呈捉襟见肘之态。由于网络编辑客体转变的特点,相应地要求编辑主体随之转变。表现为编辑角色的重新定位和编辑理念的更新。很多编辑部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站维护、建设都需要计算机方面的人才。

1.3.4经常阅读已经出版的自己编辑的文章

编辑们编辑每篇文章都是认真负责的,但是编辑们的能力、学识有限,对已经出版的自己编辑的稿件进行阅读,善于总结提高,总结经验和不足,有助于更好地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编辑能力。及时发现不足,更好地向优秀期刊的编辑们学习,取长补短,力求完美,培养谦虚谨慎,戒娇戒躁的思想,更进一步提高期刊的质量。

2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

一些青年编辑在他们的岗位上爱岗敬业,競兢业业,对成绩突出的编辑在职称评定上应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对优秀的青年编辑在职称评定上应给予一定的倾斜,对获得期刊,编辑省部级优秀奖励的青年编辑本单位应给予适当物质奖励,这样才能鼓励青年编辑干一行,爱一行。这种方式才能鼓励青年编辑钻研学习,不断进取,攀登新的高峰。

3青年编辑的成才

3.1编辑应具备的意识

3.1.创造意识

在整个编辑过程中都要有创造意识,编辑在工作中是否能有创造意识以及在工作中能否自觉地创造,决定着编辑的稿件的水准。因循守旧的编辑方法在现代编辑中行不通。但是,编辑的创造性也不能背离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编辑在从事创造性劳动过程中也必须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产生与社会相适应的新的思维。编辑在编辑工作中还要学习新的理论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工作中。

3.1.2信息意识

现代编辑工作中,信息不仅是创造意识所依赖,而且也是与工作密不可分的。编辑的信息意识表现在与编辑工作有关的一切信息来源,应通过各种手段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与编辑工作有关的信息来源包括:本专业理论和应用方面的重大新成果,编委的信息,审稿人的信息,作者的信息,国内外出版界编辑同行的动态信息等。

3.1.3综合决策

当好伯乐:青年编辑对不同的学术流派,要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博取百家之精华。对新人青年作者不求全责备,在选稿过程中,青年作者的稿件只要有创新,符合科学性,言之有理,就应该录用。编辑应该唯才是举,摆脱人际矛盾,以科学性、学术性取舍稿件。

当好开拓者:开拓创新意识就是不满足现状,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同行和超越现实。超越自我就是不断呈上启下,昨天超越前天,今天超越明天,在纵向比较中寻求发展,不断进取。目前,各种评优和分级活动给这种开拓意识提供了机会,给期刊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作为青年编辑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在各种评比,分级活动中对照先进的编辑部找差距,学习兄弟期刊的经验,取长补短。超越现实,这就要求青年编辑了解本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在选题组稿方面瞄准前沿科学,报道最新成果。

3.2发挥潜能,调动内因

青年编辑从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开始到成长为“编辑家”,“编辑学者”离不开编辑部的培养,更离不开个人的努力,青年编辑更应该自立自强,追求上进的精神,才有发展空间,所谓“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动力”。在青年编辑的培养中存在“拔苗助长”的现象,强调工作任务指标和工作量,忽视了编辑工作的质量。也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以工作经费不够为由,不提供培训学习机会,使青年编辑没有与编辑同行学习互动,青年编辑们看不到希望。因此编辑部要关心青年编辑的学习生活,使他们感觉到单位的重视,从内心激发出工作热情和社会责任感[5]。

3.3实行多角色转换机制

青年编辑若在工作中只担任一种角色,长期以往会造成技能单一,青年编辑在干好一种角色后,还可以与其他角色转换,比如轮换担任英文翻译,参与论文的组稿工作以及编辑部的网站建设以及管理工作,这样在角色轉换中应科技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有利于成为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4结论

科技期刊编辑素质深刻影响着期刊的质量,高水平的编辑队伍,是创办精品期刊的重要保障。面对社会发展迅猛化、经济发展市场化、文化发展多元化的新形势,科技期刊编辑应当更新观念,树立科学、奉献、敬业精神,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做到工作学习化、问题课题化,同时有关部门要努力优化编辑人才培养的软环境,为编辑出版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进而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秋玲.科技期刊编辑的常见心理问题与调析[J].编辑之友, 2004(3):25-27.

[2]张洋.试论科技期刊编辑培训[J].中国科技信息,2007(01):15-17.

[3]杨淑珍,徐状.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学术素养的培养[J].编辑学报,2011(5):27-29.

[4]韩云涛,常廷文,李丽.责任编辑的责任有多大[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6):34-36.

上一篇:2022年工程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120涵洞小结